爱国教育讲话稿(通用12篇)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每当星期一早晨,我们望着头顶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听着那庄严的国歌,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所有中国人在看到她时都像看到了自己的祖国一样,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在我们这些中华后代的心中,祖国永远是最伟大的!
“祖国在我心中”,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因为有这样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奥运健儿奋勇拼搏,屡创辉煌。而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
关键词:爱国主义,与时俱进,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000多年来, 中华民族尽管饱受磨难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究其原因, 是与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 以理服人, 以文化人, 以情感人, 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是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 只有在爱国主义阳光雨露的滋润下, 才能茁壮成长, 健康向上。
一、教学中遭遇几大问题
尽管从上到下, 一直都在讲爱国主义教育, 但落实到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 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课程标准”“窄化”到少数学科
新课程标准 (简称“新课标”) 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2015年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此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 为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保障。但除此之外, 仅有政治和历史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观点, 其他各学科都少有涉及。
(二) 实施环节“肤浅化”
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为知、情、意、行。知为道德认知, 即理解和掌握某种道德规范及其意义。情, 即道德感情, 即人们对社会思想和人们行为的情绪态度。意, 即道德意志, 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道德行为而做出的自觉努力。行, 指道德行为, 是人们对社会、他人的行为做出的行为上的反应, 是知和情的外部表现。一般来说, 知是基础, 而行是关键。然而, 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重“知”和“情”, 而忽视“行”。尤其是“知”,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中小学教学也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课本上读到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故事, 看了很多爱国主义的影片, 但却落实不到行动上, 似乎爱国主义就是课本上的, 高大上的, 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
(三) 教学地位“边缘化”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一直传唱不朽。在这个学校教育追求成绩, “衡中模式”被奉为神话的时代, 除了各学科学习外, 其他似乎一切都被请到了旁听席。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教育, 没有任何考核机制, 在学校的地位更是遭遇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尴尬。
(四) 学校教学“形式化”
中小学校每年都会在一些重要节日举行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陵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 形式多样, 热热闹闹。但是其效果如何呢?很多情况下, 学生不懂得这些节日的深刻内涵, 因此, 活动形式虽然多样, 内容也很丰富, 学生也很忙, 但却一直在“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只是形式, 但活动的效果似乎只止于这些形式, 并未深入学生的内心, 未升华为学生的内心情感, 从而影响其行为。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建议
那到底该怎样在中小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怎么让爱国主义的思想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到学生心田呢?
(一) 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我认为,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主义, 科学家为祖国兢兢业业、埋头钻研是爱国主义, 工人们为祖国坚守岗位、吃苦耐劳是爱国主义。现阶段,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为: (1)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 爱自己的国家。在中小学教学中, 也要从这几个要求入手, 变宽泛的口头的“爱国主义”, 为行动上的对祖国河山、身边同胞、灿烂文化、国旗国徽等的热爱与保护。将大的空的目标切分、细化、具体化到生活的细节中, 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的伟大与美好, 了解爱国主义就在身边, 就在举手投足间。
另外, 还要明白爱国主义教育不等于仇恨教育。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知国情、明国史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引入一些历史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历史, 尤其是中国近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 “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圆明园被洗劫”“南京大屠杀”等, 都可以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的斗志和激情, 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繁荣而学习”的崇高理想。但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咒骂、仇恨敌对国家, 发一些过激言论, 更不能有过激行为。对于网络流行的很多过激帖子, 不要盲目相信、传播, 要理性爱国。
(二) 开展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讲爱国主义就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忍受烈火焚烧等故事, 对于学生来说, 缺少新意, 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甚至出现有人在网上公开侮辱革命英雄的恶劣事件。革命英雄的事迹确实激励人心, 但教育不当, 反倒容易收到不好甚至相反的效果。
2016年, 教育部下发文件,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 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不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育、呆板式教育, 爱国主义也应搭上时代的列车, 驾着时代的春风, 走进学生的生活。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 爱国主义的方式和途径也应“微”起来, 生动起来。如在微信、微博中开展热点讨论、网络投票、观点大辩论等, 用鲜活生动的形式, 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传播正能量, 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三) 开展国学课程, 弘扬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进行。文化是国家的基础, 国学是我国文化的精髓, 开展国学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今, 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关于古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 这可以让国学更好地落到实处。但是形式有些单一, 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然后以考级的形式进行结业考查, 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我认为, 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 将枯燥难懂的古诗词名句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相结合, 让学生在欣赏故事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从而记住古诗词名句。
2.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构成故事。要重视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后一课》中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文字有着丰富的表意功能。每一个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挖掘汉字的构成故事, 比单纯地写一百遍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理解, 所以热爱,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自然也热爱自己的祖国。
3.各种传统课程进校园。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京剧、象棋等传统文化课程, 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脚步迈得更加强劲。但也存在着缺少系统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课程, 不能只涉及一个年级或者一门课程, 学完没有续接。学校应根据各年级的特点, 设定一个阶梯性、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课程, 并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内部互补、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 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激发其内心对祖国伟大文化的认同与赞赏, 才更容易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 规范学生行为, 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
很多学生都觉得爱国主义是遥不可及的事, 那些为祖国牺牲生命、研究宇宙飞船的人才配爱国, 而自己没有机会爱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进行规范, 让学生明白爱国就在身边, 就体现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每周一升国旗, 态度庄严、严肃、守纪律, 唱国歌声音洪亮、感情真挚, 是爱国。每天认真学习, 完成作业, 学好文化, 写好祖国文字, 是爱国。不随地扔垃圾, 不随地吐痰, 爱护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 是爱国。见到师长、朋友, 积极主动打招呼, 热情有礼来对话, 是爱国。出去旅游, 不乱涂乱画, 不乱骑雕像, 尊重文化古迹, 是爱国。“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做好日常行为中的每一件小事, 就是最实际最具体的爱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光荣的事业, 任重而道远。中小学生生机蓬勃、积极向上, 必能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 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激发起爱国的情绪, 用旺盛的斗志学习文化知识, 积极为投身祖国的建设拼搏奋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理性爱国 思想政治教育 新视域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脉,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近年来,爱国主义在保持其民族精神核心地位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的特色。这就是“理性爱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难免在经济利益上与许多西方国家存在矛盾。同时,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常常敌视我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回击世界上的反华势力,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特别对青年大学生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爱国需要理性,而行为的理性取决于思维的理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当今国内外形式发展的变化,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提高他们的形势判断、辨别是非、选择立场、落实行动的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理性爱国的内涵及本质
爱国主义的定义是什么呢?列宁曾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常被人们所引用的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列宁这段话究其本意并不是对爱国主义作权威性的科学定义,但却阐明了爱国主义的最基本含义,即爱国主义作为人们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首先是人类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这种主观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共同体— 祖国。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无比忠诚和热爱,体现为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系统。
对于理性爱国,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依据理性爱国提出的背景及公众普遍接受的涵义,可将其阐释为:用理性来引导爱国情感和言行的爱国方式。之所以有理性爱国的提出,主要是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爱国情感的鼓舞下所产生的言行,往往会对社会发展以及我国与外国的关系带来影响,当在爱国情感支配下的言行最终导致了损害国家利益的结果时,必然要求爱国言行的方式有所改变。我们不仅仅要保持对祖国热爱忠诚的情感,还应该有所选择地把这种高尚的情感外化于一言一行。准确地说,理性爱国就是既要有所不为,又要有所为。
一方面,理性爱国要有所不为,就是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盲从。
第一,不要偏听他人特别是别有用心之徒歪曲中国实际、蓄意捏造的言论,更不要偏信他们的这些言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承认内心对祖国的那份赞许与感激。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大刀阔斧的解放思想、不断完善的民主法制以及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等。此时,我们享受着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不畏坎坷勇往直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感到骄傲并表以感激之情,也有理由否定那些掩盖事情真相、蓄意阻碍中国发展的言论,并且坚信祖国的正确走向。
第二,不要盲目发表或传播不利于中国的不法言论、过激言论,更不要盲目参加打着“爱国”旗帜的非理性、非法活动。爱国,首先要坚定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立场。当不法分子干涉中国内政、质疑中国的民主,并蓄意以民主问题等为导火线制造事端时,我们应该三思自己的言行,不应该站到中国的对立面,参与到指责中国的行列。爱国,还要有对祖国百分百的责任感,就自己的一举一动对祖国负起责任。
另一方面,理性爱国要有所为,就是不要熟视无睹,也不要无所作为。
第一,不要因为清楚敌对分子言论的谬误就轻视、疏忽这些言论,更不要放松对不法分子、不法行为的警惕。不法分子总是想通过言论、暴乱等给中国制造最大的威胁,其言论、暴乱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往往是致命的。因而,我们爱国,就必须做到关注时政,了解事情动态,以便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反应,对不正常现象、不法之徒保持应有的警惕。
第二,不要在自己力所能及而又应有所为时静止不动。不法分子散布谣言、制造暴动,必定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无论是谣言还是暴动等,并不是与我们一定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东西。只要不法分子存在,这些蓄意制造的谣言和暴动,便每分每秒都有可能在我们身边出现。面对不法分子散播的谣言和人民一脸的疑惑,而我们又了解真相,那么我们应该主动给以疑惑中的人民必要的正面引导,规避谣言的一传再传。一旦不正常现象发生、不法分子出现,我们就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并巧妙地向有关部门汇报,为祖国的稳定和统一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第三,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不可为的国家大事当中,要把大事化整为零,从小处着眼,从自己当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做起。我们在关心国家大事,为不法分子的言行愤怒时,我们个人必须致力于前进,以无数个人的前进推动整个国家的前进。现在,我们是一名青年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平定社会暴动、惩治不法分子等大问题绝非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增加本领,为日后参加国家建设、促进国家富强打下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智成熟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是将他们培养成为“完善的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朝气蓬勃,对人生充满追求,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富有个性,思想活跃,热爱探索,对人生价值、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等都有极大的热情。但是,他们也容易冲动,容易偏激和片面地看问题,抱有远大理想的同时,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容易受鼓动,也容易收挫折。在大学生动机的强烈与难以持久这一矛盾的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因是理性的缺失。为了确保党和人民事业的代代相传、长治久安,为了国家的荣誉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在加强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要把理性爱国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稳定。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极力向发展中国家宣扬、推行、渗透其主张的文化价值观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政治理论,推销其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及个人主义价值观,实质是想借此干预别国内政,弱化一个国家的主权。大学生历来被视为社会的精英,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他们的主动,他们在群众性运动中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他们有时能判断出时代发展潮流而顺应并推动时代的发展,有时却不能明辨是非,容易受到鼓动,甚至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最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们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事件的本质及事件策动者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应当倡导的就是不辱使命,牢记责任,理性爱国。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第一,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应把爱国热情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家实力较量的背后是人才的较量。青年学生只有牢记使命和责任,刻苦学习和钻研,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就是爱国热情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结果。有了这种结合,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综合国力,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把爱国热情和科学理性结合起来,对于当前理性把握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尺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青年学子自觉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育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成建国之才,履效国之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只有将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转化为履效国之行,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国者。
第二,要注意把握好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动机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某种行为目的或预期目标时的主观意向和心理状态。它是指导人们行动,从而追求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的内在精神力量。效果是指人们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客观结果,它是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事实价值。动机和效果是构成人们某种行为及人生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一般来说,善的动机,其效果也善;恶的动机,其效果也恶。但动机与效果并不都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情况。在当前情况下,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就是要警惕被极少数势力牵着鼻子走,谨防落入他们设下的陷阱,使事件发展走向反面,更不要因为事件本身的发生而扰乱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正常节奏;要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全国人们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努力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上来,转化为紧张而有条不紊地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
第三,要理解、相信和支持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战略是什么?是一种高、远、全面、整体的谋划。比如,在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在解决国内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方面,在解决中日、中美、中俄等重大的国际关系方面,党和政府的战略是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的。我们青年大学生不能以所谓的非理性的“爱国”言行打乱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而是要有责任为党和政府的总体战略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还要率先学习和领会好这种战略意图,做落实这种战略的先进分子;还有责任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这种战略,既为党和政府分忧,也为群众释疑解惑。这样的爱国,是党和人民特别需要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国。
第四,要做稳定的促进派。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攻坚时期,从人均GDP1000美元向人均GDP3000美元发展,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的凸现期、多发期,是一个体制、社会的转型、转轨、转变时期,如同运动场上处于弯道时的运动员,转得好,就上去了,就可能超过对手;但如果弯度和速度把握不好,失去平衡,就会落到后面去。这就要求全国人民与党和政府一起,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稳定成果,维护稳定局面,特别是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更要在维护稳定方面做促进派、排头兵。有道是“风平浪静、鱼虾不分;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在改革发展、国际大事面前,正是考验我们大学生理智和理性爱国能力的时候,正是考验我们大学生维护稳定能力的时候,我们广大的大学生应该经得起考验。
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栋梁,我们要倍加珍惜并维护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倍加珍惜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倍加珍惜并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美好时光。在我们身上,肩负着中华民族大发展大繁荣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有责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文明素养、先进理念维护和谐稳定,展示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的美好形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新探[J].教育评论. 2008(4)
[2] 刘书林. 爱国的激情,理智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 2008-04-23
[3] 李扬.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N].新华日报.2008-04-21
大家好!
本月是爱国主义教育月。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这样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而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西方文化来势汹汹,传统文化备受冲击;民族产业举步维艰,而洋品牌却成为了高端的代名词。此时,可有人记得屈原行吟泽畔,疾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有人记得范仲淹奋笔疾书,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烟尘,暗淡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刀光剑影,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街市,剥蚀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的车轮滚滚而过,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五千年的民族精神需要你我薪火相传。当西方的思潮席卷而来,处在风口浪尖的我们唯有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理性对待西方文化,才能在浪潮过后让世界惊艳于一个生于东方,长于东方的中国人。时代的钟声已然敲响。新时代需要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们,亦不是全盘肯定或否定中西方文化的我们,更不是手握鼠标在贴吧论坛各种批判、指责、大放厥词,在生活中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我们,而是有分辨、敢担当的我们。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明辨是非,让时代为我们骄傲,让世界为我们喝彩。
祖国也是养我们的父母,是祖国养了我们。是因为没有祖国我们不可能有住的地方,也不可能有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没了这些人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祖国的科技还可以,但是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报效祖国,我们也要回报祖国。
祖国现在中国的交通安全。我们要多学一点知识,当一名老师可以教自己的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让自己的学生回家告诉自己的家长,要遵守交通规则。当发明家的发明一个感应器,在车辆高速行驶有人在前方一米远自动熄火。大家要多遵守交通规则,一场车祸我们将又失去一位中国同胞。自己想一想有没有家人为车祸离你而去,同样中国同胞也不想。一个亲人离去你将会很痛苦。每年因车祸死亡约有十万多人。千万要记住喝酒不要开车,每年将会少死很多人。小学生要多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成为国家的栋梁,长大以后可以报效国家,成为一个忠孝两全的人。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红红的国旗冉冉升起,在我们的凝视中猎猎招展。她凝聚着民族之魂,振奋着我们的精神。曾几何时,我们的民族、国家为着这面旗帜受过多少屈辱,蒙受多少苦难。战争年代,红红的旗帜召唤着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民族的解放。今天,祖国蔚蓝的天空中到处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国际赛场上,一面面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联合国大厦前,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今年五星红旗迎来了自己六十六周岁的生日。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是跨世纪的一代举旗人。我们就是未来强大祖国的建设者,总有一天,前辈们会把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满怀憧憬地递给我们,我们要有能力去接受这份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冰山上的雪莲教会我们纯洁;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教会我们勇敢;遨游天迹的海燕教会我们顽强、乐观……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但是,我们却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爱国主义教育包含着美感和道德感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 它的产生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动作反应等过程。情感教育又不同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 它不可能通过“传授”的方式使幼儿获得。情感的产生只有依靠幼儿对客观事物的体验, 然而, 幼儿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又受其年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活动范围的限制。孩子的心是一块纯洁的土地, 而不是“真理的冷库”。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多少革命者, 正是因为怀着对祖国最强烈的爱, 才甘愿为祖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因此, 只有从孩子的情感入手, 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 才能真正让孩子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美丽中国地图, 激发幼儿爱国之心
活动课上, 我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张大大的彩色图片, 是我们亲爱的祖国, 美丽的家。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被眼前的绚丽色彩迷住了——以为是对他们美术教育的启蒙呢!但我指着封面上方方正正的汉字轻轻地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孩子明白了:中国, 是国家, 是他们的国家, 是一个美丽如画的国家, 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国家, 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是一个有着不同生活形态的国家, 是一个不停地变化着的国家, 是一个需要我们去爱、去珍存、去为她做些什么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 这种爱是强烈而深沉的, 而幼儿的情感是与认识联系起来的, 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一幅美丽的中国地图, 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 不但给孩子带来美的感受, 更焕发了孩子的爱国之情!
二、庄严的国歌, 唱出对祖国的爱
一个热爱祖国的炎黄子孙, 无论你走到哪里, 见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听到令人奋进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看到金光耀眼的国徽, 或是仰望象征着首都北京的天安门, 都会情不自禁地涌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我是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雄壮高亢的旋律, 如此生动的旋律, 我要让孩子们聆听!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极短的时间里, 中国的国旗一遍遍地升, 国歌一遍遍地唱, 满大街的人都在问今天拿了几块金牌, 就连话说不全的孩子也会因此而激动不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的事件,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因此, 抓住这个很好教育的契机, 我给孩子们播放了奥运会比赛视频, 随着画面上出现运动员跳水、乒乓球、举重、跆拳道……一场场激烈的比赛以及观众的喝彩声, 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尤其是赛场上奥运健儿们登上领奖台,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我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孩子们沸腾了, 有的甚至站在了小椅子上, 嘴里哼唱着“邦邦邦邦———邦邦”, 那份小小的冲天的豪迈, 让人涌起心底的感动, 知道了有一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天生的爱。作为教师, 我能为这一激动的行为呵斥他们吗?在他们用全部的力气、努力学习着发音、高声唱着“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的时刻……孩子们慢慢地懂得了, 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这是我们的国歌!他们开始在大街小巷认出国旗, 他们快乐地指给我看:“老师, 看, 国旗!”接着哼唱着:“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那个时刻我是快乐的, 因为我知道, 孩子们一遍遍地把自己和这面红色的旗联系在一起, 懂得了要爱护国旗、珍惜国旗, 要为祖国争光。在嘹亮的国歌声中, 孩子们感受着国歌所产生的那种巨大的凝聚力, 把每一个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祖国的心声, 也是每个孩子唱出的对祖国的爱!
三、稚嫩画笔, 描画心中的爱
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 犹如一张白纸, 只有好的教育, 才会在纸上绘出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图画。鲁迅先生说过:“塑造孩子, 最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 就等于给了一个光明的未来。”我给孩子们布置作业:给国旗涂颜色。看着孩子们涂画着五星红旗, 似乎格外地认真。家琪小朋友第一个画好了, 说:“老师, 我再画一个大国旗!”我问:“为什么呢?”他说:“我们的大中国, 应该是很大很大的国旗。”多么质朴的语言!我拿出一张8开大纸, 为他画出红红的旗、金黄的五角星, 他开始努力填上温暖的颜色, 涂好星星后, 他怕红色不慎掩盖住黄色的星, 所以小心翼翼地用红画笔绕着黄色星星画了一个轮廓。他的手还没有精细到严丝合缝绕着星星的五角边描绘的程度, 结果在黄星星和红边边之间, 又出现了一道窄窄的白色空白区。他突然说, “老师, 你看, 五颗星星变成了花儿了。”是啊, 五颗黄色的星星像五枚绽放的花蕊, 白白的花瓣, 红红的边。我笑着说:“没关系, 像花一样的国旗是最漂亮的。”其实, 我是想说:“你们就是祖国的花朵, 在党的光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不知是哪个小朋友哼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 娃哈哈,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孩子们是如此地纯真与可爱, 可是却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爱!
像花一样的国旗, 贴在主题墙上, 红红的一片, 那张像花一样的国旗在最中间, 让我感觉到爱的温暖气氛。我充满自信, 对这个国家的责任, 随着孩子的长大, 对祖国的热爱会自然地生发在孩子的心里, 不用我再喋喋不休地训导。他们对祖国的爱不仅仅是一种口号, 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是的, 虽然孩子的画笔是稚嫩的, 但这稚嫩的画笔就是无声的语言, 比高喊着空洞的口号更强百倍的语言!
我呼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 从娃娃抓起, 从而使爱国成为一种氛围, 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一种真正的情感!
美国国庆节(7月4日)刚刚过去,美国其他带有政治意义的节日还有很多,比如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47年前被设立为全国公众假期,原意是纪念美国官兵的,现在已经慢慢演变为泛指纪念故人的节日,有一点像中国的清明节。美国人还把这一天约定俗成地定为夏天正式开始的时候,9月份的劳动节为结束。许多家庭趁周末和夏初的好天气出门旅游。我常去的小教堂里,参加周日礼拜的信众也就比平时少了一些。
礼拜过程有一个固定环节是让孩子们走上前台,主持牧师问他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是阵亡将士纪念日。”牧师说:“我们请信众中退伍或现役的军人站起来好吗?”两名老人自豪地站了起来。牧师又说:“我们请家里有孩子服现役的家庭站起来好吗?”又有数十人陆陆续续地站了起来。牧师再说:“我们请父母或亲友是退伍或现役军人的家庭站起来好吗?”全场80%的人都站了起来。牧师对孩子们说:“你们看,明天就是向为我们的自由和安全而付出的亲友们致敬啊!”
没有宣讲大道理,没有搞仪式,简单而庄重,牧师就这样向孩子们做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军人、卫国、自由等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为国家做出血的牺牲让个人和家庭都引以为自豪。这一幕在許多公众集会的场合反复上演,尤其在华盛顿首都和各个军事基地集中的地方,庆祝的活动更加热烈。华盛顿每年的纪念日都在市中心举行大型的游行,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各地摩托车组成的“滚雷”(Rolling Thunder)游行。“滚雷”其实是同名的民间组织发起的,其目的是纪念战俘和筹款寻找战争中的失踪人员。几十万辆摩托车轰隆隆地列队经过华盛顿和周边的城区,震耳欲聋,场面蔚为壮观。沿途所有的天桥上有的停靠了消防车,有的挤满了观礼的群众,无一例外通通挥舞悬挂着巨大的国旗,欢呼沸腾,美国人感情外露的一面完完全全表达出来,感染着过路人,让我们都停下来好好思量前人的牺牲。
美国职业军人过的其实是非常动荡的生活,每一到三年就得换一个地方,一家人搬来搬去是常事,还经常要到世界各地打仗。军人家庭随军各地迁移,但并不都住在军事基地里面,而是和当地居民混在一起居住,我们这些普通人完全可以体会和感受到他们日常生活里要面对的种种挑战,无形中拉近了军民的距离。所以,身穿制服的军人,经常在机场等公众场合被陌生人拦住,就为了说一声“谢谢你的服务”。
美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比较自行其是,并无国家教育部的严格统筹,对学校的教材也没有硬性规定,可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自发自觉的。但凡大型活动前,包括运动会和毕业典礼,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会自觉唱国歌。美国有句俗话“自由并非免费”(Freedom is not free),谁都知道打仗军备需要的真金白银全部都出自老百姓身上,但是要让那么多美国人放弃养尊处优的生活到军营里去实实在在地受苦,没有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比较困难的。“9·11”事件后申请参军的美国人剧增,就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推动。在美国大商店逛逛,你就会发现,各式各样的美国国旗到处有卖,因为美国人民凡是重大节日甚至只要是天气晴朗,都会自觉自愿地挂出美国国旗。我一个旅居英国的朋友来我的社区拜访,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口不少飘着国旗,好奇地问是什么节日,其实根本就是平常的一天,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青帝/文)
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校师生在树木青葱、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夏之交,来到了美丽的巢湖岸边,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迎“五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刚才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老团员重温誓词”仪式和向革命烈士进献花篮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从宣誓的这一刻起,你们已经成为了光荣的共青团员。希望你们和老团员一道,发扬“五四”精神,了解铭记团的光荣历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高举起爱国主义旗帜,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激发作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带领青年跟党走,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请你们让五月的鲜花开得更加绚烂,让火红的团旗更加艳丽吧!
向烈士进献花篮,是为了缅怀先烈,表达我们的敬意。屹立在我们面前的渡江战役五位领导人群雕,展示了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前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1949年3月28日,前委进驻合肥瑶岗村,麾师百万,在瑶岗村运筹帷幄,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同年6月2日结束。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合肥市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上建设了渡江战役纪念馆。
在馆外,我们已经看到纪念馆主体外形,就像两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屹立在巢湖之滨。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渡江纪念馆内参观。纪念馆内收藏着有上千件征集来的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其中不仅包括史料图片,还包括大量的战时物件,如像陈毅用过的办公桌椅、开国少将用过的两支手枪、有关渡江战役战略决策、作战准备、战役过程、战役胜利等各方面的文电、图片、武器装备等,还有一些与战役有关的物品,如小车、船只、担架、奖状、证书、公文包、小木箱、渡江证、船工证、扁担、皮带等等。参观过程中大家要仔细聆听了革命前辈们的英勇事迹,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亲身感受渡江战役的全过程、领略英雄们的赫赫功勋。我们了解渡江战役的艰苦过程和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先辈们热爱祖国、坚定信念、勇于追求、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所以在参观、纪念英烈的时候,请年轻可爱的同学们设身处地于烈士们的青春岁月、渡江前线,去体会他们的火热生活和思想情感;再用我们的时代与他们的时代对比,让我们的青春与他们的青春对话;而后,引水思源,我们就会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继而思考我们该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怎样立志成才、学习本领、报效祖国,去完成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使烈士的鲜血不白流、我们的祖国更美好的时代任务。
在参观完渡江馆后我们将去滨湖湿地公园游览,在清风徐徐,波光鳞鳞的巢湖北岸观光,在鸟语花香、林美气爽天然氧吧里穿行。去领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家乡美,感受保护自然的生态美、传承历史的人文美、集聚智慧的创新美。在途中希望我们激发起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之情,随手检拾路边一片垃圾,践行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美吧。
让我们一道使此次实践活动成为爱国、励志、文明之行。附诗一首:
记腾飞学校开展渡江纪念活动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习仲勋的故里,缅怀革命前辈,继承先辈遗愿。
为了广泛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广大团员健康成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可靠后备军,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在习仲勋陵园开展“继承先辈遗志,励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中国铁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大学生一定要学习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习仲勋“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丰厚精神财富,勤奋学习,快乐工作!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才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安定,赢得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全体同学要珍惜大好形势,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承担起青年党员先锋模范责任,坚定信念,维护团结,自觉学习,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做好准备。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顺利召开。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说教会适得其反。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
注入情感,融于记忆,结合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我讲到“马关条约”的内容。
我问学生“马关条约”割地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甲回答: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学生回答后,我用多媒体出示台湾地图指到一个红色圈点的小岛屿,告诉同学这就是钓鱼岛。
学生恹恹欲睡的眼神马上就放出光芒,齐刷刷地看向电视。
我趁此机会用多媒体出示钓鱼岛的历史,从明朝、清朝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70、90年代。
展示了一系列史实之后,我问学生,钓鱼岛是谁的?
学生大声回答:是我们中国的。
我趁此机会教育学生:以前我们之所以被任意欺侮,是因为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教训。
爱国主义教育如春雨般侵入学生的心田用不着传统的说教,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得到了提升。
再如,学习“抗日战争”一课,讲到“日军的滔天罪行一目时,我结合现实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问题及小泉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导学生依据史实,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有力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态度,警惕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复活。使学生认识到了任何国家与民族都应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又如讲到抗日战争时,国民党迁都重庆,我趁此机会讲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在抗战中我们青木关中学叫国立青木关中学,我们现在的高三部在抗战时是国民党的教育部所在地。青木关关口有一座碑,是纪念抗战时国立音乐学校迁到此处而修的。
下午放学后,我叫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去看了那座碑,学生对此感慨万千。还不知道我们青木关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反思: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长期以来的历史教学,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地重复书本知识,学生在台下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學习无用的东西,即使再生动,也难以产生学习的“内在诱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历史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们创造现实是在过去提供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现实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客观上总会打上历史的烙印,总会借鉴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新课程通过“活动课”“活动与探索”“议一议”等栏目的安排让同学感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教的初中生,大多十几岁,他们生长在比较优裕的环境里,对老一代开发家乡艰难历程,对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经历知之不多,对有些事情甚至不相信。学习家乡的历史,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
只有把身边的事和历史结合起来,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他们才会明白、相信、信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会得到了提升,有些学生还会主动探究历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历史教师的任务和职责。
参考文献:
黄慕洁,白月桥.中学历史教学.北京:光明日报,1996-09.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阶段, 对于以往应试教育注重中小学生考试能力不同,素质教育更注重中小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德育的培养。德育是现在教育的主题,而德育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教育核心。为防止学校教育出现德智失衡,避免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品德素质教育的现象,基础教育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而是更好地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 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为此,当前的基础教育应结合时代的潮流, 为素质教育融入文化主旋律,从基本的教育出发,引导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而且,基础教育同高等教育不同,基础教育淡化专业或专门人才的培养; 基础教育着眼于全民族的素质, 旨在为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因此,基础教育的体系、结构、 方法,都要符合这一标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生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教育工作者更应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怀爱国情、践爱国行,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治校以治人为本,育人以德育为先。爱国主义作为人们最深厚的情感,理应成为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爱国主义是人们在成长中对祖国最深刻最忠诚的热爱, 为此,基础教育应帮助学生形成对祖国、对人民的理解与热爱。 基础教育可以使中小学生从主观意识中认识爱国主义,并践行到客观实践中去。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中小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也是培育“四有青年”的重要一环。爱国主义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可以发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推进的爱国主义创新教育可使在校老师认真思考目前基础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功能,使在校老师开展教育工作时更好地认清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工程与核心内容。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与建设
1.转变教育思想,师生联动践行爱国。
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教育, 教育是推进爱国主义在基础教育中发展的根本。而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对教育成果、教育影响应当承担首要责任。目前, 教师队伍中还未能实现每一个教育的施行者都时刻保持着高昂的爱国情怀和不倒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以及其他教育施行者应该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爱国思想,从更哲学、更深刻的方面考虑爱国是什么,最终思考怎样使学生充分认识爱国的重要性,充分感受爱国情怀。
继而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爱国活动,如升旗仪式中,全校师生应全体出席,一同升国旗、 唱国歌,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来。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从不同角度认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深入挖掘爱国主义内涵。最终实现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角度出发, 师生联动,共同践行爱国主义, 将爱国从教育施行者而始,于教育接受者而实,使爱国主义的思想根植于从长到幼的每一位公民心中。
2.从课堂出发,联系基础课堂教育。
课堂作为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培育、引导学生的重要责任。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应从祖国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出发。中小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爱国主义知识,但由于年龄较小,对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较弱,所以课堂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中显得益发重要。 基础教育课堂要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每一科目的不同特点,结合每一科目的教学方向,从不同角度使学生深入学习爱国主义思想。
语文课应发挥语言文学振奋人心、催人上进的作用,课堂教学应选取红色经典或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的文章,使学生通多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积累爱国热情,感受先辈精神。历史课应与历史人物、现代模范人物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小学生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对于政治课来说,应在进行抽象理论的指导之下,结合与当前时代主旋律相关的爱国主义视频,了解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由“抗日精神”“红军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到如今的“雷锋精神”“航天精神”的过渡历程……基础教育课堂应根据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转变开展模式,走出校园走近社会。
对于当前的文化环境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在突出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灌输、课堂教学渗透时,还应该广泛利用其他形式开展活动, 使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纸上谈兵”,还能够创新形式,走出校园。因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易使中小学生完全理解其中概念。而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不仅有生动活泼的形式,同样还发挥着教育指导的作用。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让中小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民族奋斗的历史; 同时,也可以参观老兵活动中心, 通过与退伍老兵面对面对话的形式,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深入解读历史留下的印记;还可以组织社会劳动实践,让中小学生接触社会,近距离感受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还可以走进家庭。 中小学生可以向自己的祖父母请教爱国主义知识,从自己家庭的角度,理解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同时也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走进课堂与走出校园,实质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是当前教改的关键问题之一。如果想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4.创新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寓学于动。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一个国家的教育更需要创新。 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在基础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领导与学校老师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爱国教育活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会通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实现日常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全体师生唱国歌,行注目礼, 感受国旗、国徽的精神,感受国家的威严。同时每班轮流进行 “国旗下的演讲”,使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 发挥熏陶学生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日常活动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例如开展每周一节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爱国主义电影展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爱国主义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并积极参与到互动学习中来,进一步加快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
同时,活动举办方面,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式的爱国主义活动, 例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红歌歌咏比赛、朗诵、 演讲等,为基础教育模式拓宽新渠道。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更应抓住特殊时期,以特殊的时间为依托,使中小学生在特殊节日中感受到祖国母亲的爱。例如,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 举办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诗咏比赛,抒发对抗日先辈的敬佩之情。
【爱国教育讲话稿】推荐阅读:
爱国知识教育07-26
爱国教育篇章11-01
爱国读书教育活动11-03
六年级学生爱国教育05-30
爱国主义教育月06-29
爱国主义教育发言07-15
学校爱国主题教育简报10-20
爱国主题教育班会课11-16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简报05-31
918爱国主义教育活动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