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的人生诗歌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轮回的人生诗歌

轮回的人生诗歌 篇1

我开始了生命之旅

至于哪里是开始,哪里又是终结

谁,又能知道其中的秘密?

灵妙的生命啊

我们是否发现了归宿和真谛?

带着欣喜和感恩

站在时空天平上,从小我迈向大我

绚烂的人生哦

可否发现多姿美妙中的密码?

哦,金木水火土,呵,地水火风空

啊,色受想行识,唔,生老病死苦

都在那多彩的羽翼上弹跳没有标示的答案

透过心境生长成的眼睛

指针指向了每个人善恶的轮回里

我们从中走出又走入——变化着形态

成长在天地方圆下

由无我走向自我,有自我回归无我

呵,法性的大海啊

你孕育着生命,无私无欲

我们选择着人生,有染有识

当时钟定格在生死的边缘

轮回的人生诗歌 篇2

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湖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每天都会出现一道同样的风景:清晨,女学生们聚集在自习室与教室、食堂相通的通道口,兴致勃勃地观看着小黑板上用白色粉笔整整齐齐写的诗句。她们有的轻轻吟咏,有的高声朗诵,也有用纸笔抄录的;读后,她们有的会意地笑着点头,有的羞红着脸跑开去陷入深深的沉思。清早起来读黑板诗,成了女生们必做的第一件功课,月月如此, 天天如此。这黑板上到底写了一些什么样的诗歌呢?是谁写的诗歌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原来,这写诗的是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徐特立先生,他每天黎明即起,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黑板上写诗。“吟成写罢高声唤,黄四先生快看诗”,“黄四先生”是学校教国文的黄厘叔老师,作为第一读者,“黄四先生”直率地发表自己的对诗的看法,两人字斟句酌后,把小黑板挂在教室与食堂相连的通道口,因为这是学生们上课与就餐的必经之路。 徐先生写的诗,语句通俗、直白,一看就懂;诗的内容见微知著, 或者就一件小事情发表感概,或者就一个小现象直抒胸臆,或者就某个小话题表达个人观点。于是,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生们早晨起来读徐校长写的诗就自然而然成了一道不变的风景。

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简称“一女师”,成立于民国初期,是湖南最早的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春,长沙县人徐特立应聘担任这所学校校长。徐特立先生温文尔雅,饱读诗书,曾经在国外考察教育多年,有一套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主张。 他分析了在女子学校求学的女孩子的特点:年龄层次不齐,新旧思想俱备,有的是殷实家庭的娇娇女,有的已为人妻或人母,她们脸皮薄,骨子里很传统,但又具有叛逆意识。作为校长,应该怎样对这些女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呢?严厉批评不行,姑息放纵也不好。为人敦厚的徐校长想出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诗教。

诗教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教寓深刻的哲理于通俗易懂的诗句之中,告诉年轻人处世做人的道理。很多教育家在进行诗教时,既引用耳熟能详的名家诗句,也因感而发、亲自吟咏。徐特立先生在一女师的两年内,一共写了百余首黑板诗。他写的第一首诗也许能反映出他每天写诗的初衷:“早起亲书数十行,格言科学及词章;为使学生一浏览,移来黑板挂前廊。”可以看出,在他每首短诗中, 有格言警句的阐释,有学问文章的引申, 诗歌短小精粹,微言大义,既是徐先生满腹才华的外显,也是他教育方法别具一格的彰显。学生们对徐先生写的诗歌兴趣盎然,纷纷抄录,奔走相传,并结集名为《校中百咏》。令人遗憾的是,这份珍贵的诗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幸遗失,现在保存下来的作品仅10首,所以尤其显得珍贵。徐先生的这10首诗,或表扬,或批评,或叮咛嘱咐,或分享感悟, 每首诗都充分体现了诗歌很强的教育功能。

从诗歌表现的主题来分析,徐先生的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女同学鼓劲叫好,表现出男女平等的时代主题。民国初期,新学兴起,女子要求学习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在湖南,朱剑凡率先兴办周南女校,从此女校逐渐兴起。但是,社会上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遗风仍然甚嚣尘上,女子求学不仅遭到家庭的反对,也遭到社会上遗老遗少的冷嘲热讽,很多女孩子经受不住外界的压力,悄然离开学校,求学愿望无疾而终。自古书生,为民立命。徐特立愤慨于腐朽落后观念对女学生的侵害,也深深惋惜于很多女孩子的中途辍学,于是写了很多通俗诗歌,为女性大声疾呼, 有力地回击了封建余孽的荒谬论调。当时,一女师第十二班和第十三班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很好,数学科目是所有学科中最难学习的,一直被认为不是女孩子的强项,但是,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在全校遥遥领先,佳绩可表。徐特立先生为女孩子们取得的成绩而高兴,更为她们不被困难所吓倒的精神而骄傲,他粉笔一挥,写下了如下诗句:“女儿智力何曾弱, 十二三班作例观。学算刚刚三载半,几何三角一齐完。”诗以反问开头,用反问的语句表达肯定的观点,然后以事实为论据,正面证明了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不相上下,驳斥了“女不如男”的谬论。此诗的语言风格轻松、明快,“刚刚”“一齐”等词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女学生的欣赏和夸赞。除了对女性群体褒奖外,徐特立先生还抓住学校里表现十分突出的女性个体进行宣传和表彰。在一次校外集体活动中,一位名叫邱伯箴的女同学行动果敢,一跃越过一道矮墙,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武气概。徐特立先生亲眼目睹,对女孩的勇敢精神十分钦佩,回校后立马在黑板上写道:“人人共道伯箴强,一跃先登上女墙。倘使女儿皆若辈,立将衰弱转强梁”。“一跃”“先登”这些动词描写了邱姓女学生行动的泼辣、快捷,有力地彰显了女生的阳刚之气。这种正面描写无不使正义之士叫绝,也使那些躲在角落里的封建遗少们汗颜不已。诗的后两句用勉励的口吻号召其他女生向邱伯箴学习,洗脱衰弱之气,争做国之栋梁。

第二类,对学生不当之举进行批评, 表现维护校规校纪的现实主题。学生的不当之举并不是什么有违原则的大事, 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之举。作为校长,徐特立完全可以熟视无睹,一笑带过。但是,他深知细节可见人的品性,细节可以决定人的成败,因此,一旦发现学生的“不当之举”,总是用明白晓畅的诗句谆谆告诫学生们“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夜晚熄灯就寝时,总有少数同学喜欢在寝室里谈笑或在地板上重重走动,影响了其他同学正常的休息。对此现象,徐先生写诗道:“东边奔跑到西边,不仅打衣还聊天。莫说交谈声细细,夜深亦复扰人眠。”诗句中没有严厉呵斥,甚至连批评的语言也没有, 只是告诉某些同学这样做的后果。也许是校长的口气太温和,个别学生还是我行我素,依然故我,为此,徐特立先生又一次写诗道:“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嬉声即足声。”这一次,徐先生用自己查夜时脚步轻缓恐惊眠人的心理描写告诉学生们,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凡事不要只顾自己,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不相惜”就是不互相关心、不互相怜惜的意思,老师和校长都能替学生们考虑,为什么你们夜深了还不管不顾地发出嬉闹声和脚步声呢?诗歌中有正面的榜样示范, 也有语气稍重的质问。校长的拳拳用意和苦口婆心,终于感动了那些违纪的同学,她们读了黑板诗后,十分羞愧,悄悄地走开,深刻地反省,从此,熄灯以后,再无嬉笑和脚步声,一女师的夜里静悄悄, 一派宁静祥和之气。

从徐先生写的这些诗里,我们感受到了他工作的勤勉和操劳。夜深了,他还亲力亲为,在校园里巡查,学生不睡好, 他这个当校长的就不能入眠。谆谆教诲的叮嘱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徐先生对学生的呵护和爱意。关心学生无微不至, 赛过父母;教育学生温文尔雅,如沐春风。教育家的风范尽显在诗的字里行间之中。

第三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习惯。女学生中也有个别人不讲理智, 行为容易走极端的。一名女生因为食堂伙食问题与工友师傅沟通不顺,一怒之下,打碎了厨房里的一篮碗,导致学生和工友之间形成对立情绪,在学校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徐特立先生听闻此事,想到学校教育学生就是要使她们的心灵和行为变得更美好,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因素,而他的学生却表现出如此的蛮横,不仅损害了学校的财产,更伤害了为学生服务的工友,心寒不已!因此,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沉吟良久,心情沉重地写下了如下诗句:“我愿诸生青出蓝,人财物力莫摧残。昨宵到底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没想到,黑板诗一挂出,如一块石头掷到水塘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围绕打碗事件,师生们议论纷纷,深挖了打碗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分析了造成这种极端行为的心理因素和道德因素。最后,事件的始作俑者站出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主动跑到食堂向工友们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表示深深的歉意。看到诗教的目的达到了,徐先生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下来。

徐特立先生出身贫寒,自小养成了生活节俭的习惯。在学校里,他特别注意爱惜公物,常常废物利用,甚至连教员平时用过的粉笔头也要捡起来,以为自己代课、出通知和写黑板诗时用。如此惜物成癖,令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甚至于有学生在背后说他算细、小气。徐先生在一次会上先给学生们讲了晋代将军陶侃收藏竹头、木屑的故事,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还可写字的粉笔头,抛弃岂不可惜?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也可以节省一点办公费用。同学们哪,你们应该随时随地爱惜看来没有大用、却实在仍有大用的物件,注意培养节约细小财务的习惯啊。”最后,他现场吟咏诗歌一首,赠送给频频点头的同学们:“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 反谓余为算细人。”

徐特立先生在注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同时,也注意教育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爱惜自己身体的好习惯。 他特别反对死读书的做法。学校有两位女生,一位姓汤,一位姓于,成天埋头死啃书本,既不注意休息,也不进行身体锻炼,结果把身体搞得很糟,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同学们背后称她们为“林妹妹”。 徐特立先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找到她们,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劝她们为长远打算,暂时休学,养好身体后再复学。 他送给汤、于两位同学一首诗,并书写在黑板上,用来提醒学校所有的学生要注意加强锻炼,爱惜身体:“我劝汤生又劝于,劝君休学莫踌躇。为何瘦得皮包骨, 不爱身躯只爱书?”

你的人生在轮回 篇3

这种愿望,是我们的人生不断轮回的一个关键原因。

因为,理想化的B是从A中生出的,它们其实是一回事。

譬如,一个男子,对情绪化的妈妈不满,于是生出理想——找一个特别有控制能力的理想女子。

最终,他如愿以偿,找到了一个特别自控的女子。但他发现,他自己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因为他只有通过这样做,才能打破这个女子的防御,进入她的世界。 其实,被他理想化的自控和情绪化是一回事。这个女子,原来有一个特别情绪化的爸爸,她讨厌爸爸的情绪化,拒绝向爸爸认同,于是变成了一个极其自控的人。

然而,她太自控了,她压抑自己的情绪了,因此令正常的交流变得很困难,只有一个特别情绪化的人才能突破她的层层防御,与她建立亲密关系。假若那个人本来不情绪化,为了爱她,为了和她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也只有变得情绪化才行。

再如,一个女子,对自卑的父亲不满,于是生出理想——找一个特别强有力的优秀男子。

她的梦想成真了,的确找到了一个特别强有力的极其优秀的男子,但她很快觉得自己陷入了地狱,因为这个男子非常挑剔,整天批评她,不管她多么努力多么辛苦,她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这很容易理解。这个男子之所以极其优秀,是因为他的内心深处极其自卑,为了逃避这种自卑,他努力追求优秀。然而,优秀并不能化解他的自卑。恰恰相反,他甚至是越优秀越自卑。这种内心的交战非常痛苦,于是,他自己以优秀自居,把优秀非常当回事,而将自卑投射到周围人的身上。并且,关系越亲密,他的投射越厉害。

所以,在和这个女子的关系中,这个男子越优秀,他的潜意识深处就越希望这个女子自卑。他越在乎这个女子,就越希望她自卑。

情绪化和过分自控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卑和追求优秀也是一个维度的内容。自控是为了压制情绪化,追求优秀是为了逃避自卑。

然而,这是一回事。

分裂,是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概念。这个概念说,分裂是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源。

罗杰斯说,最好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即不管你外在条件如何,我一如既往地爱你,我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仅仅因为你是我的爱人,于是我这么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一旦爱是有条件的,就制造了分裂。

例如,父母说,你听话我们就爱你。那么,这种有条件的爱就制造了分裂。这个孩子会认为,听话的时候,他是好的,不听话的时候,他是坏的。于是,他会渴望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并把自己的独立意志压抑了下去。

然而,如果父母对他的压制太厉害,这个孩子很容易会走向叛逆。他拒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去做一个非得和父母对着干的坏孩子了。

但遵从父母的意志,和非得和父母的意志对着干,这仍然都是同一个维度的内容。

分裂总会制造这种结果:你要么居于分裂的这一端,要么居于分裂的那一端。

这种例子在恋爱上最容易看到。最有趣的例子如克林顿,他有过几十个情人,一类是像他妈妈一样的女强人,如希拉里;一类是傻得不行的傻女孩,如莱温斯基。他人生的几十次风流韵事,看起来就是一出不断轮回的肥皂剧。

显然,他对妈妈的爱有执著的地方,也有不满的地方。于是,他要弥补,去找莱温斯基这样的傻女孩。

然而,这是一回事。

和希拉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他是个傻男孩;和莱温斯基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他是男强人。

这显然是同一种关系。本来,他要寻找不同的感觉,但最后他会发现,这两种看似不同的关系中,给他的感觉是一样的。

越分裂,问题就越重。

所以,追求优秀并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良药。

我们还应看到,优秀和自卑其实是一种平衡,所以,越在乎优秀,就势必要有一个越自卑的东西来平衡。

要么,这种平衡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于是我们常看到,那些特别要强的人自卑得不得了。

要么,这种平衡在一个关系中体现,于是一个优秀的女子会找一个自卑的男人,或一个优秀的男人找了一个条件远逊于自己的女人。这就是所谓的“鲜花插在牛粪上。”

怎么从这一命运的轮回中得到解脱?

接受与宽容。

接受即接受自己的命运,承认自己自卑,或承认自己的确有一个很自卑的父母,自己对他们有点瞧不起,甚至非常有意见。当承受了这一事实后,你就对自己的自卑或父母的自卑不会那么在乎了。

这时,你内心的“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冲突就减少了。或者说,分裂就减轻了,而开始出现了融合。

你对这一命运这一事实的认识程度越高,接受程度越深,你就会变得越宽容,于是你对自卑不再那么敏感,对优秀也不再那么执著,这时你就不再被爱人的优秀给迷惑,而能很快看到真实的他。

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但起码你要有一个意识:在乎自卑和在乎优秀是一回事。

哲理散文《人生没有轮回》 篇4

我们应该自问:你能烹煮三餐吗?吃是人生大事。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公司,都少不得要吃。纵使你什么能力都没有,煮个三餐的能力不能没有。

你能认真负责吗?在工地为人看守物品,在大楼做守卫、管理员,只要认真负责,讨得别人的尊敬、欢喜,也是生活能力的表现。

你肯做临时工吗?一般的临时工,就是指苦力。基本上人都有吃苦的能力,所以肯把吃苦的能力使用出来,也会有工作。所谓临时工,帮人家做挑夫+帮人家推车。帮人家打扫。帮人家做杂务,既不需要什么技能,却也是生存的.本钱,也是最低的生活能力。

你愿意捡破烂吗?我们看现在的社会,有一些捡破烂的人也能致富。例如台湾彰化福山寺,就是靠着一群义工从事资源回收,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座福山寺。一个人假如能做到“你丢我捡”,让废物再利用,不但生活无忧,也是为社会环保做贡献。

你会耕种田园吗?住家的门前屋后,有时候一小决荒废无用的零星土地,只要着手整理,加以开垦种植,或者种些花卉,或是种些蔬菜。不但美化环境,也能增加收入,对生活也有帮助。

轮回(诗歌) 篇5

夜深人静的时候,珍珠链总做一个梦:

梦里分不清谁是情郎,谁是姑娘,

梦里分不清对错,也辨不清方向,

谁是谁的桃花劫?

梦里 分不清欢笑忧伤。

珍珠链的梦,只在梦里出现,

梦里一颗小小的沙粒,在找它的河蚌。

不甘心被河水冲刷成粉末,

小沙粒躲进一只河蚌的怀里,

河蚌里的沙,吐不出,化不掉,

就那么卡在柔软的肉体里,刺骨的疼,

河蚌在挣扎。

河蚌说;我们不是一类,本就不能相容,

还是走吧。

沙粒儿却说;我只想有个家,

累了随波逐流,厌了河泥冲刷。

赖在身体里的沙,赶不走,河蚌只能接纳,

把自己珍藏的珍珠衣服穿给它,

沙粒变得光亮润滑,和河蚌处得融洽,

慢慢少了磨檫。

一粒圆圆的珍珠和河蚌一起长大,

珍珠心是沙:

河蚌有了自己的骄傲,沙粒有了家。

沙粒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幸福的姑娘,

穿着漂亮的衣裳,躺在爱人的怀抱里,尽情的畅想,

想自己越来越漂亮,还是会人老珠黄,

想未来会是个什么样。

和所有的少男少女一样,沙粒儿总想被欣赏,

却忘了漂亮衣裳本是河蚌的身体里长。

不加遮掩的光华,惹来艳羡的光;

人们发现了它,撬开蚌壳,取出珍珠,

蚌壳扔在沙滩上。

奄奄一息的河蚌里面管满了沙,却再也不会疼,再也不会有一颗珍珠心脏。

家,碎了!沙粒儿哭了,

流光溢彩的里面眼泪在流淌,珍珠愈加光润明亮,

所有人都说珍珠漂亮,没人想起可怜的河蚌。

沙粒觉得是自己害了河蚌,

可分开的霎那,河蚌的话却在耳边回响:

自己准备了珍珠衣裳,本就在等一颗珍珠心脏,

赶不走的才能共创,共同走过的就是辉煌,现实是梦的衣裳,

不后悔你来过,有预谋的结果,不值得悲伤,

废弃的贝壳跟蝉蜕没什么两样,不过是身体换了个模样。

沙粒儿觉得,河蚌在说谎,

因为没有蝉儿飞在天上,本就是一个生命的消亡,

都是炫耀惹来的祸殃!

谁是谁的杰作,谁成就了谁的辉煌?

一阵钻心的痛,打断沙粒儿的思想,

珍珠里面尘沙飞扬,

一个透亮的孔洞,让沙粒儿又见到世俗的光。

伤了心的珍珠链,被爱人挂在姑娘的颈项。

沙粒儿觉得,戴珍珠链的姑娘,就是自己的河蚌,

而自己却只是她的一件嫁妆;高兴了戴戴,不高兴了,扔在一旁,

刁蛮任性的模样,一点不像它的河蚌,

它的`河蚌,温柔善良,从不把它推搡,

现实的衣裳,不符合梦的身量。

失落了心的珍珠链,又做梦了,

梦里它的河蚌,是一位漂亮的新娘,穿着漂亮的衣裳,轻纱飘扬,

还有一串珍珠链握在手上,

身边没有新郎,

轮回的人生诗歌 篇6

我注意到蔡启发正是在那个“诗歌的年代”开始迷恋诗歌, 并从读诗到写诗, 从读者到作者的。有此经历的人实在太多。难能可贵的是, 蔡启发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而这样执着的“行者”太少太少。诗歌道路上的“行走”让他找到了一种只有自己才能感受的真实的快乐。蔡启发坦承:“虽说诗歌不能为我带来荣耀, 但我仍将乐此不疲。”即使粗砺的世俗的现实屡屡刺痛自己的诗心--“在经济发达的台州/为书奔忙的人真是傻瓜”, 但“苦涩”之后诗人选择的还是“流在心里的泪又为书喝彩/为我钟情的诗喝彩”。

蔡启发是公家人, 他手上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这并没有作为自己腐败的理由。他把这种工作看作了生活, 热爱着并执著地从事着。他是在用为文为诗的激情工作着。而且, 他把工作也做了作品的素材, 将自己的工作写进了诗歌之中。“盘缠旧时的田园风景/确实映入眼帘/刻意的陶醉/荡漾亲水的记忆”“举目捕掠水汀中的雀鸣/收获清波里的野趣” (《永宁江湿地》) 我们生存的家园因水的滋润更加美丽宜人, 而污染总是破坏着美好, “可半夜三更/时常被污染的河水熏醒/又是那呛人的黑色/令住在这里的居民普遍讨厌” (《住着》) , 于是他们选择了保卫家园, 选择了打击 (《目标:采砂船》) 。组诗《台风消息》则是诗人大悲悯情怀的直接体现。世风不古, 灵魂腐朽者多矣, 特别是权力在握者流。可是蔡启发却始终在建设着自己的灵魂, 他让自己的灵魂保持着一种水样的“自净”状态。这不仅表现在他对腐朽灵魂的鞭挞上 (如《没有看见》中对众人面对邪恶时的“没有看见”的批评) , 而且表现在他对堕落灵魂的防范上:“同志们都下班了 在五点半之前/我一个人是否可以构成/半小时左右的人间” (《星期五下午的情绪》) 在喧嚣的尘世生活之余, 诗人追求着内心的宁静, 用诗歌抒写着自己的精神殿堂。人有了一颗高尚而不沦落的心, 该是一件很有价值很有品位的事。

蔡启发出生在宁波象山港, 深蓝色的象山港水和父母乡邻溶铸了他深厚的亲情、友情、乡情品格。在工作岗位的不断转换中, 始终缠裹的是他对故土的一往深情, “细想之下:我是农民”, 一个“骨肉中留着泥土味”的“农民”。他用大量心血抒发了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难以割舍的情怀, 传达出诗人的真实性情和高贵品格。《长辈》表露的是对“一个极其平凡”“憨厚又急躁”的好人的回想。《想起母亲》更是浸着诗人的热泪的。《回家的打算》写出了临近年关时对母亲牵挂和思念, 而这种牵挂从重阳节就开始了。“等到九月九一过/回家的打算就始终在心头”。而爱的表达, 是实实在在的为亲人置办些年货, 和喜欢的东西, 让他们的年过的富足而安详。“回家的打算是农贸市场的年货/一些在老家买不着的东西/或者是老家也能买得到/就本命年的白发老母/想要/而一时衣袋拔不出铜钱/只有眼巴巴而走的失望……”《读过书的母亲》是对母亲的赞歌, 也写出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许就是母亲的儿歌在诗人幼小的心灵播下文学的种子, 诗歌的种子。“我无数次被母亲唱睡/无数次被母亲唱醒/母亲简单的唱/当时/成了我难得的儿歌”。如果说读过书的母亲给诗人文学的启蒙, 那目不识丁的父亲则教给诗人做人的道理, “父亲说/书要读/粥要吃/直草不觅/横草不捡”在这首《父亲目不识丁》中, 我们更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真诚、质朴, 也从中感受是父亲简单纯粹的话语, 对诗人的一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诗人用诗歌“削肉还母, 削骨还父”来报答父母, 这种独特而纯粹的爱更是动人心弦!他在诗作中抒发出的亲情、友情和乡情, 显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真正生活着的人, 离开故乡思故乡, 回到故乡乐故乡, 这是人之常情啊。尤其亲情, 是他诗歌中最难以泯灭的一部分。他写故乡的人、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切, 都一往情深。他身处异乡, 奉公之暇, 总免不了低头思故乡, 以诗抒怀, 在思念中得到慰藉、得到美的享受。有伟人说过, 乡情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狭隘的乡土观念, 它与爱国之情是一脉相承的。这是理解蔡启发真性情的关键所在。

蔡启发写诗纯属满足知识渴望, 陶冶情操, 享受乐趣, 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他每天写、每天读, 几乎没有间断。近些年, 他先后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诗歌数百首并入选多种选集。他不求名利与市, 不求闻达与世。“勺水渐积成沧海, 拳石频移做泰山。”日积月累, 年复一年, 他的诗歌水平也与日俱进。已 出版诗集《季节之河》 (中国文联出版社) ;《秋水之舸》 (中国电影出版社) ;《硬伤之水》 (作家出版社) ;《沧浪之水》 (大众文艺出版社) 和评论集《在河之洲》 (大众文艺出版社) 。他享受着耕耘后的喜悦, 体味着溢于言表的乐趣, 也记载着他消愁破闷、填充生活、聊以慰藉的心路历程。

在浮躁的年代里, 能有蔡启发这样的认真的诗人, 能有这样清醒的用诗歌记录时代的人, 应该是时代的幸运。让我们期待蔡启发先生更多更好的诗歌。

人生的哀歌诗歌 篇7

飘渺不定

还在那未知的远方

寻觅,探索着

//

人生有太多的希望

若隐若现

还未起航

准备,出发了

//

生命中迷失了方向

茫茫的人海

找寻着自己的坐标

徘徊中夹杂着无奈

//

冥冥中陷入了沉思

面壁,穷思己过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总是力不从心

苟且偷生地活着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命运经不起安排

人生经不住等待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期望,希望被抹灭了

人生,万般的无奈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撕心裂肺地哭了

//

我又迂回到了原点

失望,爱莫能助

//

老天却笑了

不怀好意地笑了

我,却哭了

轮回的人生诗歌 篇8

关键词:回归,母题,印第安族裔小说

“回归”是深受新历史主义影响下的印第安族裔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经常运用的一个文化母题, 它与印第安人民对土地的特有情感有关。回归———回到哪里?归于何处?这是在探讨“回归”母题在印第安族裔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实, 回归的目的地就是“家”, 回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归家”。

1“回归”母题的文化内涵暨来源

在传统文化体系下的认知中, 印第安人对于“家”的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复杂的, 它有三个层面的内容———部落、历史、空间。“家”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着落点, 印第安人对于家的概念是建立在个体与部落之间的关系上的, 即部落的存在大于个体的存在。部落就是“家”, 个体是依托于部落的, 部落同时也是个体的赖以生存的基石;其次“家”也拥有着时间上的属性, 是整个部落关于过去历史的集体回忆, 没有传承的部落也不能称之为“家”;最后它也有空间上的属性, 与特定的地方有关。这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 构成了印第安人对于“家”的整体概念。

印第安各个部落的传说中就有大量的“回归”母题的模型, 在这些故事里, 英雄人物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部落, 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战斗和考验, 最终在某种神灵或神秘自然力量的帮助下得以象征意义上的重生, 从而获得治愈或其它特殊的能力而回到部落。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离开———回归”的模式是具有仪式意义的, 这种模式下的英雄人物的离开是为了获得经验和能力以和部落成员分享, 其最终目的还是“回归”, 这是植根于部落集体观念的行为, 有心灵成长和自我牺牲层面上的因素。

当代印第安族裔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继承了这一“离开———回归”的模式, 但是, 深受新历史主义影响下的作家们对这一模式有很大的改变。不仅延续了对印第安人身份构建和文化传承的联系, 更多的是与“治愈”母题联系在一起。20世纪后期的成长起来的印第安族裔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想融入白人社会, 但是他们得到的却往往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他们的离开有着无奈和被迫的成分, 而他们的回归同样如此, 他们没有带着特殊的能力回归到部落并与部落成员分享, 反而是带着创伤的回归, 而“家”成了舔舐伤口、治愈创伤和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

2《日诞之地》中“回归”母题的体现

《日诞之地》通过对阿韦尔苦难经历的描述, 揭露了二战和《印第安人重新安置法》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政策法规给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带来的深远影响。故事中阿韦尔虽然与白人战友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 却没有得到认可, 反而因为他的行为换来他人的嘲笑:“那个酋长爬了起来。噢, 天哪!他竟然一咕噜爬起来, 跳来跳去, 朝那该死的坦克大喊大叫……朝坦克竖起中指, 大喊大叫, 跳起了战舞” (莫曼迪, 144) 。可怕的战争场景远远地超出了阿韦尔的认知, 使得他饱受战后应激障碍综合症的折磨, 即便是退伍, 也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甚至发现自已都无法用母语进行交流了。“切断一个人与母语的联系, 这就意味着与他的本源文化断绝了联系” (博埃默, 237) , 这是自我身份迷失的体现。语言障碍是阻止年轻的印第安人融入民族传统的主要因素。在政府同化政策的影响下, 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遗忘了部族的语言, 种族意识也变得淡薄。对部落传统的背离使得他们难以在印第安文化体系下实现自我身份的构建, 阿韦尔因此变得郁郁寡欢。这一切导致了他的“离开”———从对部落的精神背离发展成实质上的逃离。

二战后美国政府推行《印第安人重新安置法》, 在工作、交通、住房等方面给予了印第安人优惠的待遇。但是这一法案却是美国政府印第安终止政策的一部分, 他们企图通过这种隐性同化手段永久地解决印第安人问题。但是, 这项法案对于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印第安人来说确实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年轻的阿韦尔在出狱后就离开了保留地去大城市闯荡。但是这个时候, 长期被隔离的印第安人在白人社会下暴露出来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 他没有财富, 也没有技能, 缺乏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时间观念, 语言不通, 这一切使得阿韦尔的内心扭曲了。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注定导致了生存空间的逼仄, 他始终徘徊在社会的底层。更悲惨的是, 他还经常受到白人的歧视。无故被白人警察殴打, 想去报复时又被更为严重地殴打了一番, 这些生活经历对阿韦尔来说就如同战场上的经历一样也是一场噩梦, 对他的身份构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他开始在外祖父和贝纳利的关心帮助下治愈肉体和精神上给他带来的双重创伤, 并且对自己的印第安族裔身份进行重新的认知和构建。莫曼迪通过该作品表明了迷失的印第安人只有完成对印第安部落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回归才有可能实现对部族文化传统的联系与传承, 并且通过重构自己的印第安身份完成自身的救赎和新生。

古老的印第安传统仪式给阿韦尔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使他找回了自己的文化身份, 得到了“治愈”。在小说的最后, 斯科特·莫曼迪又再一次表达了印第安传统部落的仪式对印第安人文化身份重拾的重要性———阿韦尔在外祖父去世后为他举行了纯正印第安式的传统葬礼。在整个过程中, 阿韦尔表现出了对于部落传统习俗相当高的熟悉程度, 表明了阿韦尔已经重新融入了部落, 彻底完成了与部落的文化联系。而在葬礼之后的日诞之时, 阿韦尔参加部落的赛跑仪式, 而这个仪式恰恰是他外祖父年轻时参加过的, 这又与小说的开头呼应, 表明了阿韦尔完成了“回归”。

斯科特·莫曼迪所创立的这种先是“离开”先祖所生活过的土地、背离部落, 然后在受到创伤后“回归”部落传统, 寻求“家”的治愈的模式对承担印第安族裔文学复兴重任的印第安族裔作家以及他们的创作思路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指向性作用。随后, 在莫曼迪的启发之下,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仪式》、詹姆斯·韦尔奇的《血中冬季》, 露易丝·厄尔德里齐的“齐佩瓦四部曲”等众多极具影响力的印第安族裔文学作品中都对这一母题有着独特的运用和解读。

参考文献

[1]艾勒克·博埃默, 盛宁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2]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3]斯科特·莫曼迪, 张廷佺译.日诞之地[M].译林出版社, 2013.P8-9.

[6]Jace, Weacer.That People Might Live: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Native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Oxford U.P., 1997.

感悟人生的诗歌 篇9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花开花落,年年如此

尘尘世事,变化莫测

人人之心,吾难揣摩

世事如此美好,吾未曾知觉

鸟儿依偎在大树上,因为,它信赖它

花儿滋长在泥土中,因为,它依靠它

云儿映衬在蓝天下,因为,它陪伴它

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我,从未曾思过因故

深深的蜷缩在墙角

望着自己灰白色的世界

我是多么的`渴望得到一双翅膀,

和鸟儿一起遨游蓝天

拥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港湾”

并不需要太大,多么的豪华

只要能承载我一颗心,就足够了

茫茫的人海,我该怎样抉择

漫漫的人生,我该怎样体验

长长的旅途,我该怎样跋涉

远远的理想,我该怎样实现

面对现在,我该何去何从?

承诺能有多真

陪伴能有多久

故之曰:因,吾曾迷惘

天长地久太远

撕心裂肺太假

平平凡凡太淡

吵吵闹闹太烦

看着这张自己熟悉的面孔,

我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重拾自己撒下的回忆

真正拾起来、握在手心的又有多少呢

可以说,真正拾起来的

都是那些不愿提起的伤罢了

衡阳雁去无留意

雁来雁归,会曾记得多少呢

轮回的人生诗歌 篇10

关键词:《月牙儿》,命运轮回,女性悲剧,个性解放

女性失落的话语和窘迫的生存环境是旧中国社会的常态;女性追求个人解放的问题成为作家笔下的关注问题;女性命运的悲剧和女权主义无力挣扎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一个突出特征。老舍的小说多从底层人物的角度切入, 《月牙儿》是针对底层人物中的弱势群体——女性进行小说创作, 在小说中透露男权社会中的女人被占有、被压迫、被糟蹋的悲剧命运, 阐释了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中被玩弄、被蹂躏的命运轮回, 揭示了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和沉闷、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如何让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逐步走向绝境。

在《月牙儿》中, 老舍运用四十三节的篇幅制造出一个个画面, 把旧中国里底层女性生活串联起来, 呈现出一幅昏黑夜空中悬挂一钩月牙儿的凄惨悲剧的画卷, 让人看到了月牙儿便联想到了种种不同的感情和景象, 携人陷入那阴森、漆黑的桎梏中去。

一、氤氲的社会

《月牙儿》的主人公是一个连中学都还没有毕业的小女孩, 作者选取这样社会身份的人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在无形中发现了作者选取的人物极具典型性和讽刺性, 他以冷峻的态度、犀利的目光、愤世嫉俗的精神、嫉恶如仇的思想看待旧中国社会的丑态。以冷静和清醒的话语, 述说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悲剧命运, 从而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氤氲、桎梏。

小说以“我”的视角出发, 用一个中学未毕业就被迫走上社会的女性的角度去观察当时的社会, 从“我”和妈妈相依为命的饥饿、典当无果、生活艰苦的悲剧命运中, 让“我”感受到了这个社会是“钱”构筑的、肚子是用“钱”填饱的、寒暖是让“钱”决定的, 在稚嫩女孩的内心里, 首次体验到了爸爸离开了家庭带来的可怕和凄凉, 觉察到了没有“钱”时妈妈和自己是那么的艰难度日。也正是这样一个无形的牢笼紧紧地捆绑了母女俩, 逼迫她们无奈迈上了改变“生活”之路。

从妈妈的几番更迭中, “我”逐步明白了当时的社会还有一类人可以帮助自己改变生活状况, 那就是男人。起初, “我”在逐步成熟的同时愈发地讨厌自己的母亲, 讨厌她靠男人改变命运的丑态, 但是, 到了后来, “我”似乎清楚了, 在如此黑暗、混沌的社会里面, 女人的一切努力只是无力挣扎, 女人只有依靠自己的男人去改变生活, 在男权主义横行的时代, 女性寸步难行, 逼迫了“我”和母亲殊途同归, “我”最终成为了自己最厌恶的那类依仗男生去改善生活的女人, 走上了一条社会给底层女性特意定制的路, 感受到了浓郁的向死而生却无从挣扎的社会气息。

二、命运轮回

在《月牙儿》中, 在爸爸去世以后, 妈妈为了维持生计, 先典当了家里值钱的一切, 后来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做暗娼。“我”对于妈妈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活而选择做暗娼感到极度的厌恶和反感, “我”努力地逃避着这个事实, 但是即使“我”拼命地努力和挣扎, 最终还是无奈地走上了与妈妈相同的道路……

在小说中, 自从“我”意识到了妈妈的所作所为和所选择的道路后, “我”为了保护自己的纯洁不停地追求和努力着, “我”渴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份正经的职业去养活自己, 不像妈妈那样去“靠男人”生活, 但是, 社会的昏暗最终还是迷糊了“我”的双眼, 在混沌之间, “我”被骗失身了, 从此套上了一个“情妇”的罪名, 原本强烈的自尊心遭到了极度的挑战, 一步步地把“我”逼上了堕落的唯一道路, 让“我”沦落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暗娼, 让“我”追求个人解放、依靠个人奋斗的愿望完全破灭。

内心回荡的自我警告, 却成为了命运轮回的自我暗示。“我”三番五次地告诫自己不可以变成妈妈那样, 反复警惕自己不可以走妈妈选择的暗娼之路, 但是这一切却似中了圈套, 越是抵触的东西越容易成为现实。潜在的宿命感一直引“我”走向悲剧凄惨的命运, 个人解放的追求彻底失败, 无限循环的命运变数, 看似微妙巧合的必然结果, 注定了底层女性的命运轮回。

三、无路可走

“我有我自由, 笑话!她有饭吃, 我有自由;她没自由, 我没饭吃, 我俩都是女人。”在男权主义社会, 女性的地位是如此的卑微, 追求个人解放似乎只是力挽狂澜抑或垂死挣扎, 留下给女性选择的似乎只有两条路:那胖子的媳妇——“磁人”和“我”走的路。除了自由和吃饭以外, 在那个时候, 女人的世界似乎已经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了, 女人想要靠自己独立地生活, 即获得人身自由, 又享有温饱生活, 在男权社会中, 这一切都是天方夜谭!

桎梏的社会给女人, 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女人, 限制了条条框框, 约束着她们的追求和想法, 束缚她们的步伐, 没有一丝多余的空间让她们“为所欲为”, 男权话语覆盖的社会里, 女权声音恍如消失, 剩下的只是无奈的、局限的选择。

“磁人”的生活, 一辈子只属于一个男人, 她把自己的一生寄托在一个男人的身上, 当她的男人出轨时, 她只会委曲求全, 依然相信恋爱神圣, 坚守从一而终、不停寻找……“磁人”就是那类循规蹈矩的中国旧社会妇女, 她们无欲无求, 从小到大就是以找到一个归宿为最终愿望;她们单纯善良, 相信身边的一切人、事、物;她们过度依赖, 难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生活。“磁人”, 这或许是男权社会下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旧社会中国妇女, 是大多数旧社会中国女性的缩影!

“我”所选择的路是相信个人力量的强大, 企图通过个人奋斗去改变自己生活, 殊不知社会压迫的力量如何强大, 只是一味地渴求摆脱眼下的黑暗。“我”一开始竭尽全力去靠自己打拼, 认为单凭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自我个性解放, 殊不知男权社会的套牢把女性前进的道路包裹的严严实实, 像迷宫一般九曲十八弯以后, 恰似柳暗花明时, 却发现那是一个死胡同!最终, 唯有在死胡同里面徘徊、彷徨、彳亍, 出卖自己的理想、出卖自己的灵魂, 甚至出卖自己的肉身。一个人当灵魂和肉身都出卖了以后, 实质如行尸走肉一般, 生活的追求已经怪异不可言, 过着混沌、肮脏、黯淡的日子。当初的幸福渴望、理想追求呢?在社会晃荡一回后, 回首发现, 所有的“渴望与追求”只可谓童言无忌罢了。

在旧中国的男权社会里, 底层女性根本无从选择、无路可走。现实社会的强大压迫下, 女性似乎毫无个性可言, 甚至连起码的人声自由和做人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两条路的选择, 虽说还有选择的余地, 但是, 没有任何选择的意义和价值, 女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找个男人托付终身了, 不去渴求一切, 如木偶板的呆滞, 迷迷糊糊就一辈子过去了。抑或是, 敢于挑战权威, 企图通过个人力量冲破一切权威和压迫, 最终落得一事无成、一无所得、潦倒不堪。

到底是什么让女性如此卑微、凄凉、悲剧呢?凭什么女性的“失声”和随遇而安成为了旧社会的常态呢?

四、月牙儿的出现

月牙儿在小说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象了, “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 种种不同的景物, 当我坐定了看它, 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 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月牙儿在小说中出现了六次, 它每次的出现都唤起了“我”的记忆, 代表着“我”的心理变化和状态, 一切的心理活动和流露似乎通过月牙儿的出现而透露。

“月牙儿”的六次出现经历了“我”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人生阶段, 第一次是在爸爸的病直到死亡时, “月牙儿”的出现带给“我”的是心酸和凄惨;接着是, 爸爸的坟上出现的“月牙儿”似乎是一个阶段的告终让“我”感到沉重的悲痛;然后在“我”和妈妈典当挨饿的夜晚, “月牙儿”的出现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绝情和无奈;第四次却在妈妈改嫁那晚“月牙儿”的再次出现, 让“我”深感悲哀和初次体味到了黑暗的刺痛;时隔几年后, “我”无知地跟随一个已婚青年, “月牙儿”让“我”看到的生活的希望, 以为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生机活力, 但是青年的媳妇出现, “我”看到了“月牙儿”消失在了阴云里;最后的最后, “我”最终难道厄运因暗娼进了监狱, 又一次再现“月牙儿”, “我”透彻地感受到了绝望, 无可逆转的绝望……

“月牙儿”的出现似乎隐含着女性失落的话语, 小说无法通过主人公的直言去刻画心理, 但是, “月牙儿”的每次出现都淋漓尽致地描绘主人公的心理历程。看似浑然不相关的“我”和“月牙儿”却因社会“黑夜”状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跌宕起伏的希望、失望和绝望, 让“月牙儿”作为“阴”的一面出现, 似阴冷又似低吟悲惨曲调。

《月牙儿》叙述了女性追求个人解放的彻底失败, 低吟了无法改变的命运轮回和悲剧命运。男权主义的大社会背景下, 黑暗笼罩着底层的弱势群体, 让堕落和悲剧成为了她们的宿命。小说背景下的社会中, 个人努力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那么谁又能在解救她们呢?历史播下的种子依旧会继续生根发芽, 连根拔起的欲望让有能力者试图奋勇反抗, 即使结果无法预料……

参考文献

[1]老舍.月牙儿[M].北京:文汇出版社, 2001

[2]欧阳柏霖.命运轮回的性别悲剧:《月牙儿》与《棉花垛》之比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 (7) .

[3]高运荣.浅论《月牙儿》的革命现实主义之视角[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文学评论, 2012 (2) .

[4]刁丽英.命运的轮回生命的隐痛:解读《月牙儿》的叙事裂隙[J]江苏:盐城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人生的诗歌抒情作文 篇11

星星说

人生是永久不熄的光

标志着辉煌,眨眼是它的宣言

贝壳说

人生是两种色彩

一种是斑斓的混合体,一种是黑夜的单调

风帆说

人生是一只顺风航行的帆

漂泊着的孤独,曙光把它带到梦想的彼岸

浪花说

人生就是不断地涌上岸边

却在沙滩中滑落消逝

落叶说

人生是永久的奉献

即使凋零了,能量还荡存在大地

黄牛说

人生就是咀嚼,

只有反复嚼动,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的东西

农民说

人生就是在大地上耕耘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浇水施肥,一定会有收获

运动员说

人生是一场赛跑

需要汗水与自信洒落在整个跑场上

捕鱼者说

人生就是撒下一张网

捞上来的可能是草而不是鱼

教师说

人生是最好的教育

它的经历总能启发你点什么

学生说

人生就是一朵美丽的.花

要虚心汲取别人的养料才能绽放

商人说

人生就是许多岔口的山路

只要你找到正确的路,它就会带你走向致富

军人说

人生就是无情的战场

当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你的心头时,请你化为一只白鸽

人所认识的人生角度就不同,但是——

轮回的人生诗歌 篇12

一、宣佛小说轮回主题的世俗化倾向

汉魏六朝时期是佛教传入与发展时期, “汉魏法微, 晋代始盛”。两汉三国时期佛教初传, 当时只被视为一种道术、祠祀, 尚不为人们理解与重视, 因此并没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佛教只是在两晋时期才得以勃兴的。这除了与两晋社会动荡、战乱、分裂有关之外, 也与当时魏晋玄学的风行有着密切联系。

汤用彤先生曾指出:“自魏晋中华教化与佛学结合以来, 重要之事约有两端。一为玄理之契合, 一为文字之表现。”“玄理之契合”表现为:魏晋时代的玄学是整个思想界的统治思潮, 它不仅影响哲学, 而且影响着文学、艺术、道德、习俗, 乃至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当时外来的佛教要求得自身的发展, 就必须与这股潮流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 佛教的大乘空观与老庄的贵无思想相互配合, 一个讲空一个谈无, 两者相得而益彰, 使得佛教的大乘学说在玄学盛行下的两晋得到迅速的发展, 从而形成了在两晋时期的一股佛、玄合流的思潮。

而“文字之表现”则表现为佛教徒利用玄学在有较高文化修养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间传播佛理的同时, 更大量翻译佛经、创作小说, 充分利用小说的先天优势, 在民间大力宣扬灵魂轮回学说, 证明“轮回”的存在, 报应不爽, 使得轮回业报观念在中国广大下层民众中间流传开来。这一时期佛经与小说中, 一方面大量充斥着轮回报应的思想, 充分运用想象的艺术手法描述地狱的狰狞、轮回的痛苦, 如《幽明录》“赵泰”条所载:

……有火树, 纵广五十余步, 高千丈, 四边皆有剑, 树上燃火, 其下十十五五堕火剑上, 贯其身体。云:“此人咒诅骂詈, 夺人财物, 假份善良。”……复见一城, 云纵广二百里, 名为“受变形城”。云生来不闻道法, 而地狱考治已毕者, 当于此城受更变报。入北门, 见数千百土屋, 中央有瓦屋, 广五十余步, 下有五百余吏, 对录人名, 作善恶事状, 受所变形之路, 各从其所趋去:杀生者当作蜉蝣虫, 朝生夕死;若为人, 常短命。偷盗者作猪羊, 身屠, 肉尝人。淫逸者作鹄骛蛇身。恶舌者作鸱鸮鸺鸮恶声, 人闻皆咒令死。抵债者为驴马牛鱼鳖之属……又见一城, 纵广百里, 其中瓦屋, 安居快乐。云生时不作恶, 亦不为善, 当在鬼趣, 千岁得出为人。又见一城, 广有五千余步, 名为“地中”。罚谪者不堪痛苦。男女五六万, 皆裸形无服, 饥困相扶。见泰, 叩头啼哭。

在此, 佛教用夸张的语言精心建构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地狱系统来恐吓、劝导人们安于现状。另一方面, 佛教又用所谓地狱的审判、来世的安乐安慰众生, 给处于受苦前沿的百姓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发泄自己愤恨与不平的途径, 同时诱导世俗的善男信女, 告诉他们只要念经或写经, 坚信佛法, 就可以消灾避祸, 益寿延年, 甚至往生天界, 如《冥祥记》“晋阙公则”、“晋史世光”条, 从而达到吸引信徒、扩大佛教影响的目的。

二、宣佛小说轮回主题世俗化趋势的表现

随着佛教的流行, 至隋唐出现了超过道教的趋势, 小说中的轮回主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 出现了与世俗生活交融的趋势。这种趋势有几个表现:

首先, 汉魏初期, 佛教始传, 为了将佛家轮回思想最大限度的推广, 六朝宣佛小说以宣传僧侣教徒灵验之事为主。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整个社会的普及, 宣佛小说逐渐以各类世俗人物为主人公, 如《冥报记》“韦庆植”条:

贞观中, 魏王府长史京兆韦庆植, 有处女先亡, 夫妇痛惜之。后二年, 庆植将聚亲宾, 令宰肉备食。家人置得羊, 未煞。庆植妻夜梦, 见其亡女著青裾白衫, 头髻上有双玉钗, 是生平所服者, 来见母, 涕泣言曰:“儿尝私用物, 不语父母, 坐此业报, 今受羊身, 来偿父母命。明日当见煞, 青羊白项者是, 特愿慈恩, 垂乞性命。”母惊寤。旦而往观, 羊项膊皆白, 头上有两点白相对, 如玉钗形。母对之悲泣, 语家人勿煞, 待庆植至将放之。俄而植至催食, 厨人白言:夫不许煞青羊, 植怒, 即令煞之。宰夫悬羊欲煞, 宾客数人已到, 乃见悬一女子, 容貌端正, 诉客曰:“儿是韦长史女, 乞救命。”客等惊愕, 止宰夫。宰夫惧植怒, 又但见羊鸣, 遂煞之。即而客坐, 食至, 客皆不食, 植怪问之, 客具以言。庆植悲痛发病, 遂不起。

此外, 如《宣室志》“贪官变牛”条、《冥报拾遗》“唐刘善经”条等, 小说的主人公都是一般的世俗人物, 以世俗人生逐步代替佛理说教, 使小说更加平民化。

其次, 汉末至六朝, 时逢乱世, 百姓流离, 生灵涂炭, 佛教宣传轮回报应之说招徕信徒, 以地狱的恐怖威慑世人, 戒其凶杀, 当时有很多人从中得益。隋唐五代时期则不同于六朝以描述地狱轮回为主, 大量出现了人畜互变的记载, 如唐代张读《宣室志》“贪官变牛”条载:

有崔君者, 贞元中, 为河内守。崔君贪而刻。河内人苦之。常于佛寺中假佛像金凡数镒, 而竟不鸮直。其寺僧亦以太守终不敢言。未几而崔君卒于郡。是日, 寺有牛产一犊。其犊顶上有白毛如缕, 织成文字曰:崔某者。寺僧相与观之, 且叹且异曰:“崔君为吾郡太守, 尝假此寺中佛像金, 而竟不还。今日事, 果何如哉?”崔君之家闻之, 即以他牛易其犊。既至, 命剪去毛上文字。已而复生。及至其家, 虽豢以刍粟, 卒不食。崔氏且以为异, 亦竟归其寺焉。

从而将轮回报应的场所由地狱这个未知世界拉回到人类可感可知的现实世界来, 使得小说更加世俗化, 也就更贴近人类自身。

最后, 不同于汉魏六朝时期, 佛教处于初传期, 因而广泛的取材于人们信佛得福报, 不信佛则到地狱受罚的故事来证明轮回实有, 六道存在;至隋唐时代佛教教义已广泛传播, 宣佛小说的创作者们特别有意识地选取人们由于奉行佛教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而获得福报的故事, 如《冥报拾遗》“唐石壁寺”条载:

唐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 禅诵为业, 精进练行。贞观末, 有鸽巢其房楹上, 哺食二雏, 法师每有余食, 常就巢哺之。鸽雏后虽渐长, 羽翼未成, 乃并学飞, 俱坠地而死, 僧并收瘗之。经旬后, 僧夜梦二小儿白之曰:“儿等为先有少罪, 遂受鸽身, 比来闻法师读《法华经》及《金刚般若经》, 既闻妙法, 得受人身。儿等今于此寺侧十余里某姓名家托生为男, 十月之外, 当即诞育。”僧乃依期往视, 见此家一妇人同时诞育二子。因为作满月斋, 僧呼为鸽儿, 两儿并应之曰诺。一应之后, 岁余始言。

此外《冥报拾遗》“唐刘善经”、《纪闻》“屈突仲任”条等皆属此类, 都是利用了广大民众消灾避祸的心态, 为佛教招徕更多的信徒, 以劝诱更多的人奉行佛教。

三、轮回主题世俗化趋势原因分析

轮回主题的世俗化趋势是与隋唐时期佛教的世俗化同步的。在佛教初传期, 由于中国僧人对印度佛经原典理解的不同, 再加上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玄学不同流派的影响等种种原因,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佛教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这仅仅是基于对佛经理解不同而形成的学派, 并不是严格的宗派。到了隋唐时代, 有自己的组织体系, 以名山、名寺为据点, 以名僧为中心, 具有不同教义、教规、强调传法世系, 带有明显排他性的不同宗派纷纷出现。这些宗派不仅佛教观点不同, 而且还是代表了不同势力、不同利益的集团。佛教宗派的形成, 是隋唐寺院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寺院经济是佛教宗派形成的经济基础, 随着寺院经济日益庞大, 自然地产生寺院财产继承权问题, 并自发建立起将本派学说传承与寺院财产继承相结合的法嗣制度, 即一派祖师的思想遗产和经济遗产都要传给自己的嫡系弟子, 而不再传给其他学派的僧人, 这实际就是世俗社会宗法制度在佛教寺院中的再现。而这种法嗣制度的出现, 必然强调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在小说中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出现了大量因私取别人财物、占人便宜, 所以轮回为畜生的相关记载。佛教由出现学派进而形成宗派, 是隋唐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佛教日趋世俗化的表现, 而佛教的这种世俗化也必然将宣佛小说导向世俗化。

综合来看, 从汉魏六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宣佛小说一直向着日益世俗化的趋势发展, 表面上看, 意味着宣佛小说的宗教色彩有少许淡化, 但实际上这一时期“轮回主题”的主角由佛教徒、僧侣变为一般人, 上至帝王将相, 下至普通百姓, 都包括在内, 而且将人们日常生活与死后世界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仅是地狱, 甚至现实世界的畜生也可能成为死后的去处, 因而更具有威慑力, 影响也更大。通过这些宣佛小说的大力宣传, 佛教轮回理论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 最终使轮回理论成为中国佛教最流行的理论之一。

参考文献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297页。

上一篇:《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下一篇:MBA面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