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共13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1

五叶小学

管丽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的设计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已能正确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了,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制作方向板,然后运用方向板在教室或者校园内认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流程:

一、出示学校附近的区域图如商店、小卖部、公路、电影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建筑物的方向在学校的哪面。设疑:谁能指出电影院的方向,先实地指一指,然后在图上指出来。这样,使学生明白除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方向。

二、让学生找一找老师家在什么方向,教师宿舍楼在什么方向,金宜公路在什么方向,通过活动交流出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给定一个方向,组织学生制作方向板。

四、利用方向板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并说说自己的哪一面坐着哪个同学。

五、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说说校园里的各个方向分别有些什么。课后教学反思: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我们知道,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街镇生活图,一些比如图书馆、少年宫、动物园等,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我们学生在图上认方向已经基本学会了,但是当老师要求他们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并把这条路线画出来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能画出来,这就说明学生不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把主题图换成了一幅我们实际生活的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学生一看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找得到的,都很有兴趣,立刻说出了东面有金宜公路、西面是电影院、南面是小卖部等。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想一想体电影院在什么方向,然后紧紧抓住学生这份好奇心,设疑引思,如:老师的家在学校的哪一面?菜市场在学校的哪一面?用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先在教室中指一指

这些地方的方向,然后在图上添画上去。之后,再制成方向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体现生活亲历性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遭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就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三、体现数学活动趣味性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2

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编排了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一般都在练习或者复习之后,看似不起眼,很多的教师也对此很不重视,往往会在课堂中的最后几分钟里,很快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违背了教材设计的初衷,也没有好好利用课本上的有效资源,很大程度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解答数学思考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给抹杀了。那如何发挥思考题的作用,如何让思考题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块沃土?下面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道思考题为例,说说笔者对思考题教学的理解。

【案例过程】

1.师:瞧,图图带给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果树园,这里有两盆“神奇的三叶花”。

师:读一读每片叶子上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2×2=4,1×3=3。

生2: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三三得九,二四得八……

2.图图又带来了一盆“神奇的三叶花”,但这里弄丢了一个数,你会填吗?

师:15是怎么得来的?有不同想法吗?

师评价: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盆花,你能说说它们神奇在哪里吗?

生1:我发现了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三三得九……

生2:左边中间叶子上的数比右边小1。

生3:从上往下,每次都加1。

师总结:是啊,我们从中找到了乘法口诀;我们还发现左边那棵花左右两片叶子上的数是相同的;我们还发现了中间两片叶子上的关系。

3.师:……看,这里也有两盆“神奇的三叶花”,但这里少了一些数,你能帮图图完成吗?

生上台贴,并说明5×5得到25,根据口诀四六二十四得到4。

【案例反思】

以上是教学思考题时简单的实录,希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希望学生在一步步的指导和理解中让每个学生在整个思考题中有所收获。但教学之后仍发现教学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如何定位思考题的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的思考题就是在表内乘法和除法单元的复习题中,是学生对表内乘法和除法的综合运用,我们的目标定位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每个学生能发现乘法口诀,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填空;二是大部分学生能找出左边那棵花左右两片叶子上的数是相同的,右边那棵花上左右两片叶子分别与左边那边相差1这一规律;三是少部分人能发现两棵花中间叶子上的数相差1这一规律,同时能创造这这样存在这样规律的花。

二、如何实施教学目标

刚才我们给本节课定位了三个目标,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的,一个是面向少部分学生的。针对这样的目标设计,我把教学分成了三个层次。我先出示了两盆花,希望学生在两盆四棵花上找到本节课最基本的规律,教学中发现这一目标学生能够达到,每个人都能找到乘法口诀,并能进行准确的表述。这一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前,老师在后,老师只要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即可。第二层次是出示第三盆花,其中缺少了一个数,希望用两种方法填出缺少的数,既是对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规律的运用,也是对第二层次大部分学生发现中间叶子上的数相差1的规律。这一层次教学中如果孩子有问题,不能很快发现规律,教师可以主动引导,观察中间叶子上的数,并对学生发现的规律进行准确的总结,学生对描述规律的语言可能不够完整,老师应及时进行完整总结。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面向班级的少部分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等生,思考题中我们应给优等生更大的空间,第三层次中我就出示了一个一个数都没有的花,希望学生通过前面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上课时我指定把花贴在下一个,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应该更开放一些,给优等生更大的空间,可以从具体的数到抽象的图形。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也是穿插起来的,我们可以让优等生在第一二层次发挥带领者的作用,带领班级其他学生发现规律和表达规律。

三、如何评价学生的学

评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判断学生学的情况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中我不仅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总结,还对学生的学的情况进行了评价,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我采用的是加“三叶草”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竞争的。低年级学生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通过及时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不仅让被评价的学生得到关注,还能让全部同学关注别人的回答,对培养学生的倾听很有帮助。我们面对的不同的个体,如果能做到让不同的个体在这节课都有收获,那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3

《认识方向》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是培养他们空间观念的好素材,但在过去的教材中很少出现。本课是第一教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但朱老师却有重点的从以下三方面给学生加以指导:

1、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

3、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中,帮小动物找家,富有童趣;帮游客设计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充满乐趣,制作方向板,非常有趣,这一系列趣味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轻松地,愉快的,充满乐趣的,是主动地参与,是积极地体验!

整节课,张老师让学生在带着对方向的生活经验自主地去探索,让他们合作交流,在数学的探究氛围中引导他们去掌握方向。并且也充分利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手脑并用,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点,让他们发现数学也不是那么枯燥。

整节课的过程设计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环节之间过渡比较自然。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4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共5题;共9分)

1.(1分)知道距离,要知道具体位置,还需要知道_______。

2.(2分)东北方也叫作()

A

.北偏东

B

.东偏北

C

.北东

3.(2分)早上面向太阳,前面是()

A

.东方

B

.西方

C

.北方

4.(2分)甲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走了30米到达B点,乙从A点出发向西偏南30°走了40米到达C点,那么B、C两点距离是()。

A

.90米

B

.70米

C

.40米

D

.无法确定

5.(2分)小乐和小丽的家在同一个小区内.在小区平面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小东家在小丽家正上方,小丽家在小东家的()面。

A

.南

B

.北

C

.东

二、描述路线图

(共7题;共19分)

6.(1分)东东每天上学时,要从家出发向南走500米才能到学校;那他放学时,就要从学校出发向_______走_______米才能到家。

7.(1分)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_______45°方向上。

8.(1分)猴山在孔雀园的_______方向

9.(1分)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_______ 45°方向上。

10.(5分)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①文化广场在电视塔的北偏东45°方向1km处。

②体育场在电视塔的西偏南30°方向2500m处。

③博物馆在电视塔的西偏北20°方向2km处。

④动物园在电视塔的东偏北40°方向1500m处。

11.(5分)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找出小动物的家所处的位置。

12.(5分)动物园位于市中心东偏北25°,距离市中心500米处,医院位于市中心南偏东60°,距离市中心800米处。请在下图中画出动物园及医院的位置。(写出计算过程)

三、综合应用

(共5题;共41分)

13.(7分)下面是一个平面图。

(1)以学校为观测点,丁丁家的位置是西偏北_______°,青青家的位置是北偏东_______°。

(2)丁丁和青青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丁丁跑步,速度75米/分;青青步行,速度是50米/分。他们到达学校各需要多长时间?

14.(6分)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①商场在学校正西方向400m处。

②电视塔在学校的北偏东60°方向120m处

③公园在学校的东偏南45°方向400m处。

④动物园在学校的北偏西50°方向800m处。

15.(2分)列式计算。

(1)362除以7,商是几?余数是几?

(2)一个数除以8商123余4,这个数是多少?

(3)甲数是315,比乙数的4倍多3,乙数是多少?

16.(11分)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厘米和5厘米,夹角是30°,画出这个三角形。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它的第三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17.(15分)填一填,画一画。

(1)医院在图书馆的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米。

(2)图书馆在医院的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米。

(3)公园在图书馆的西偏北60°方向,距离是500米,请在图中画出公园的位置。

四、精选好题

(共1题;共11分)

18.(11分)学校图书馆故事书和科技书共360本,其中故事书本数是科技书的,求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

一、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共5题;共9分)

1-1、2-1、3-1、4-1、5-1、二、描述路线图

(共7题;共19分)

6-1、7-1、8-1、9-1、10-1、11-1、12-1、三、综合应用

(共5题;共41分)

13-1、13-2、14-1、15-1、15-2、15-3、16-1、17-1、17-2、17-3、四、精选好题

(共1题;共11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5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口算:

3+74+95+67+812+6

13-727-836-547-263-5

2、计算:

45+4956-27

1、教学例4

出示挂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指出:对评比牌前面的灌树挡住了,你有办法知道每个班红旗获得情况吗?

2、小组讨论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看条件

3、小组汇报

如:二班16-3=13

注意:强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4、问:谁知道二班、二班得几面红旗呢?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没办法知道。因为被树挡住了。

问:那他们可能得几面红旗呢?

你是在怎么知道的?

1、P23做一做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6

一、开门见山, 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

生:《识字8》。

师:一起在来读一遍。 (生读)

二、学习神话, 正音解字

1. 读带拼音的神话词语

(教师出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师:会读的小朋友举手。大家都准备好了, 那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我发现同学们嫦娥奔月的“奔”字读得非常标准。当我们朝着一个目标奋勇前进时, “奔”就要读成bèn。我们再来读读。

2. 找四字词语共同点

师:高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这些词语, 你发现这些词语有没有共同点?

生:都是四个字的;前面两个字都是一个人。

师:都是一个人的名字, 对不对?你来带我们读读前面两个字好不好? (学生读, 教师出示“嫦娥”二字的卡片) 我们开列小火车好不好?

……

师:你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没有共同点。

生:都是女字旁的。

师:是啊, 嫦娥是住在月宫中的一位仙女, 所以我们看到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这个“娥”字, 女字旁加上“我”就是嫦娥的“娥”, 你能不能给它换个偏旁, 把它变成另外一个字?

生:把女字旁换成“饣”, 就是很饿的“饿”;把女字旁换成“鸟”, 就是天鹅的“鹅”;把女字旁换成口字旁, 就是“哦”……

师:你们认识很多很多的字, 真不错。高老师也找了一些, 看看和你想的一不一样。换成单人旁是什么字?

生:俄。

师:你真厉害, 没学过的字你都认识。下面我想让你们再观察一下, 这些字还有什么共同点?

生:第三个字是动词。

师:高老师想问一问, 如果我想要强调这个动作, 应该怎么读?你来示范一下。

生:把动词读得重一点。后羿“射”日。

师:她把动词读得特别重, 就能强调这个动作了。我们男女生分开来读一读。

3. 讨论最佩服的神话人物

师:老师想问问在这些神话人物当中, 你最佩服的是谁?

生:精卫。

师:嗯, 她的坚持不懈让你很敬佩。你们了解精卫吗?高老师这里有个小故事, 看完了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都佩服她。

师:精卫是用什么东西来填海的?

生:石头和树枝。

师:“填”字的偏旁是——

生:土字旁;树枝是长在泥土里的, 石子是在地上的。

师:这是我们汉字的一个特点, 偏旁和汉字是紧密联系的。你还佩服谁?

生:我最佩服后羿。他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 是那个时代的大英雄。

(教师展示后羿射日的图片)

师:是啊, 后羿拉开弓箭, 威猛地一射, 九个太阳都被他射下来了, 救人民大众于危难之中, 真是个大英雄!你们看看这个“射”字, 想不想做做动作?

(生做射日的动作)

师:射日的动作和“射”字有没有关系? (展示“射”字的演变过程) 这个“身”字最早是弓箭, “寸”字最早是手。你还佩服谁?

生:我佩服女娲。

师:你佩服女娲, 你带大家读读这个词好不好?生:女娲补天。

生:我佩服嫦娥。

师:嫦娥之所以要奔上月球, 是为了保护仙丹。她也非常善良。现在高老师把字的一部分拼音去掉了, 你还会读吗?

师:左边和右边大组来比一比, 一组读四个词语, 比比哪个组读得好。 (生读词语)

三、学习科技, 渗透情感

师:非常棒, 我听出来了, 你们很佩服这些神话里的人物。高老师也想来读读。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 谁来这样读一读?

生: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

师:读得真好, 你们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别的神话故事?

(出示:……是……, ……也是……)

生:后羿射日是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也是神话故事。

师:真不错。同学们, 把好几个同样的词用同样的句式来说, 就可以让你的话变得更加简洁。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神话中的人物, 他们都寄托了人们很多的愿望。神话中的人物大多能上天下海, 很厉害, 但我们现代的科学家更厉害, 他们让很多神话中的事都变成了现实。想不想来看一看? (播放“运载火箭”上天的视频)

师:我刚才听到有小朋友一边看一边叫“哇”, 为什么“哇”?

生:因为很壮观。

师:刚才飞上天的是什么?

生:火箭。

师:它还有更专业的名字是什么?

生:运载火箭。 (开火车读)

(教师出示“载”字卡片, 学生轮读)

师:小朋友自己看这个字, 它有一个兄弟“栽”和它长得很像。你有没有好办法帮我们区分一下?

生:一个下面是“车”字, 一个下面是“木”字。

师:有没有小朋友可以帮忙补充一下?

生:“载”是指用车子运的, 所以下面是“车”, “栽”是指种那些花花草草, 所以下面是“木”。

师:他教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很多字的意思和它的部件是息息相关的。大家说说“箭”字, 我们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上面是个竹字头, 下面是个“前”字。

师:她用了加一加的办法。那“箭”为什么是竹字头? (教师展示箭的图片) 箭是什么做的?

生:竹子做的。

师:所以“箭”是竹字头。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刚才运载火箭运上天空的是什么?

生:是“神舟九号”。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送上去的是人造卫星。

师:你很厉害, 送上天空的就是——一起叫叫它的名字。

生:人造卫星。

师:送上去的人造卫星是探索月球的, 我们叫它——

生:探月卫星。

师:你还知道哪些卫星?检测气象的叫什么卫星?

生:气象卫星。

师:打电话时候用到的叫什么卫星?打电话用的是通讯卫星。想不想看看它们的样子?叫叫它们的名字。 (教师展示图片) 它们都是——

生:人造卫星。

师:你能不能用“××是人造卫星, ××也是人造卫星”这个句式造句?

生:探月卫星是人造卫星, 气象卫星也是人造卫星。

生:气象卫星是人造卫星, 通讯卫星也是人造卫星。

师:很好, 和你们的同桌说一说。刚才我们送上天空的是人造卫星, 现在科学家还能把宇航员送上天。你知道把宇航员送上的天是什么?

生:火箭。

师:不是, 而是——宇宙飞船。一起来叫叫它的名字。

生:宇宙飞船。

师:站起来叫一叫。

生:宇宙飞船。

师:再叫一叫。

生:宇宙飞船。

(教师展示“宇宙”卡片, 学生读)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宝盖头;都是上下结构的;都是上宽下窄;都是形声字……

师:我们中国是全世界第三个能把宇航员送上天的国家, 让我们自豪地再来读一读。 (生读)

四、学习写字, 分层练习

师: (展示生字) 今天我们要写的是这四个字, 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读:卫、运、宇、宙)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生:“卫”字最难写。

师:虽然它笔画少, 但笔画越少越难写。哪里写好了, 就能写好这个字?

生:横折勾。

师:“宇宙”这两个字都是上宽下窄, 宝盖头要写得大一点。结构上哪里不一样?

生:“宇”高一点, “宙”矮一点;“运”最难写。

师:高老师也觉得“运”字最难写。要把它写好, 先要找好“云”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在田字格的右上部分。 (跟随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书空)

师:首先我们在右上格写“云”字。“云”写好了我们写走字底, 走字底的点和“云”的第一横差不多高。横折折撇写的时候和写三一样, 最后的捺像一条小蚯蚓平平的, 头是向上抬的, 脖子是向下的, 最后的小尾巴是向上的。想不想写一个啊?请你在书上, 把这个“运”字描一遍、写一遍。

(学生在书上练写一个。教师说写字姿势的注意事项)

师:“运”字写完的小朋友, 可以把刚才黑板上的这四个字都描一描、写一写。 (展示同学的练习) 谁来评价一下, 说说“运”字写得怎么样?

生:他“运”字写得很好, 捺有曲折变化。

师:还有哪个字写得好?

生:“卫”字, 他写得横平竖直。

师:好, 拿出刚才高老师给你们的小礼物, 把你觉得能写得更好的字再写几遍。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写的时候是对照书上的田字格一笔一画写的, 非常好。第一题写完的, 可以写第二题。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神话传说, 也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再了解几个神话故事或者先进的科学技术, 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教学赏析】

这是杭州市天长小学语文组开展的识字教学研讨活动, 远道而来的广东佛山语文骨干考察团和上海名师名校长培训团计200多人观摩了本次活动。

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校本教研展示。高丹老师执教的《识字8》,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识字。巧妙的课堂设计、精辟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 轻松地引领学生走进神话, 感受科技。笔者由此感悟到了识字教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识字课就是识字课

识字课, 要依据汉字音形义统一的特点组织教学, 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高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意义辨析、多种方法识记, 将识字教学法综合运用, 并演绎得非常精彩。特别是课中有约10分钟的写字练习, 这在当前要加强写字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重境界:识字课不是识字课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特殊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 高老师为我们展示了识字教学过程中多种能力的结合,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使得识字课不仅仅是识字课。

1.在识字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

一是趣味朗读, 多种形式朗读, 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情趣, 爱上朗读;二是读出对我国航天事业巨大成就的自豪, 读出情感;三是读出词性、词义、词情, 读出语文的知识性。这样的朗读, 是理解性朗读, 是积累性朗读, 是运用性朗读。

2.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我最佩服谁”是一个话题, “我最佩服谁”是一种思辨, “我最佩服谁”需要有感而发, 学生在“我最佩服谁”的交流中自然地进行了口语交际练习。“……是……, ……也是……”模仿口头造句, 既是句式练习, 又是用词造句练习, 更是本课新词的反复运用, 说有意义的话, 说规范话, 说书面语。

3.在识字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高老师的阅读课文, 是默读与朗读;高老师的课件, 有多种屏幕阅读, 有神话故事阅读, 有汉字演变阅读, 有新闻阅读, 有图画阅读……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是有意义的;在阅读中理解字义, 识字是鲜活的、情境化的、富有生活理趣的。

第三重境界:识字课还是识字课

在识字课中要扎扎实实地进行音形义的教学, 要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但识字课不仅仅是识字课。识字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特殊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 那就是观察、思维、想象能力, 这是一种跨学科意识, 是一种大语文观。但在培养能力的同时, 识字课又还是识字课, 只是这里的识字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 在识字活动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这是识字教学的最高境界。

1.在识字过程中不断引导观察和发现

高老师问:“仔细观察《识字8》的词语,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发言:“四字词语”“四字成语”“都是神话故事”“前两个字都是神话人物”“第三个字是动作”……观察, 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观察, 是一种研究方法;观察, 是一种主动学习。观察中发现, 更是一种观察品质。学生发现了词的音节、词性及主谓宾结构等, 识字中的观察与发现, 比识字更重要。

2.在识字过程中不断引导思维和想象

高老师让学生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 一组是古代神话, 一组是现代科技,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概括和分类”的练习。这“概括和分类”对人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思维能力, 高老师又让学生用上四个神话故事词语进行“……是……, ……也是……”模仿口头造句, 这又是语言与思维结合的成功范例。高老师的课, 无论是引导孩子想象古代神话的幻境, 还是引导交流现代科技的壮观, 都是指向未来的理想教育, 在识字活动中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篇7

本学期末我接担任二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虽然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教育观念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在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上课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今后的教学工作,下面我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困惑两个方面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针对这一特点,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安排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学生通过做活动角,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和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在《乘法口诀表》的整理中,学生通过用自己制作的乘法口诀卡片对乘法口诀表进行了整理,自我建构了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数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多数都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我把教材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中,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国的金牌数作为教学素材进行教学,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又使学 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人有5个手指、青蛙的腿数、一星期的天数、螃蟹的腿数等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既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又使学生明白了成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统计》中,让学生统计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减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3、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在单元检测中,我常常遗憾的发现,好多学生错题的原因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让他自己再读一读,他就会很快的把这道题做对,就其原因学生和家长的看法相同,认为是粗心造成的。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解题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读题、审题就是在获取信息,然后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处理信息的过程。针对这一情况,我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认真读题、认真分析题目的能力。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读通题目,划出关键字词,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明白所解答的问题之后再动笔进行解答。我还经常就针对某一应用题,交给学生如何分析题目的方法。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对题目分析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由于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性质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教育观念的不同。有个别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不加以引导任其自由发展,而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管的过死,不给孩子留有玩耍的时间,从而导致孩子对学习逐渐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下滑。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篇8

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教学反思“分糖果”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三个“分一分”活动。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并能准确地完成记录表的填写。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课堂中我创设了“分小棒”的情境,同桌两人一组,一人分,一人记录,通过多次“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分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分的结果是相同的。分的过程中可以优选出合适的大数来进行分。2、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让学生发表见解,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的过程,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并优选最优分法。3、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对学生学习除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节课通过借助分小棒代替分糖果,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并体会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分小棒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把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记录在表格内,初步学习用表格记录活动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4、平均分较大数目时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学生平均分产生错误。在学生记录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比较优选最优的分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不仅教给学生平均分较大数目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优选最优分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9

1.识记“蝉”“铺”“刷”等字。读准“丁冬,丁冬”“知了,知了”“刷刷,刷刷”“呼呼,呼呼”等拟声词。借助逗号读出节奏。

2.通过句子比较、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初步理解诗中将词语“悄悄地”进行前置的作用。感悟诗歌的语言美。

3.通过想象和仿写,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分钟)

1.有趣问答:四季妈妈有四个孩子,你知道是哪四个孩子吗?(生答,师板书:春夏秋冬)

2.师:四季是怎样来到小朋友中间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诗,名字叫——(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3.师:听,四季的脚步近了,看看它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请拿起书本,第一遍把字音读准确,把小诗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画出诗歌里描写的景物。

二、初读识字,读出词语中的停顿(5分钟)

1.师:小朋友们,读完这首诗请你们告诉老师,诗里出现了哪些景物。(随机出示第一组词:溪水、金蝉、落叶、北风。请学生读词,并了解“金蝉”)

出示资料卡:我叫金蝉,人们常常叫我“蝉”。夏天,我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地鸣叫,所以人们又叫我“知了”。

2.师:谁来学着小金蝉叫一叫?(出示词卡:。生读)

真好听,好的歌唱家还能把标点符号用停顿和节奏唱出来呢。谁来试试?(出示词卡:。生读)

师(评价):一个逗号就好像一个空拍,清脆有节奏。

3. 师:金蝉唱得可真热闹啊!瞧,溪水、落叶和北风也放声唱了起来。这一次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朗读,我读上面的词语,你读下面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唱四季的歌。(出示完整的词组)

师:要是能带上感情读就更棒了,我们再请4位同学试试。

4.师:这些词组又回到了诗歌里。这首小诗一共有4段,请4人小组每个人读一段,1个人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朗读表上打星做好评价。

三、精读课文,初步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15分钟)

1.师:孩子们,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听!她的脚步——(出示词卡:。开火车读)

2.师:瞧,这里有土字旁的“地”,说明这个“地”后面要跟哪位朋友?(动词)用上词语“悄悄地”举个例子说一说。(生说)

3.师:哇,词语宝宝的朋友真多呀,它高兴地跳回句子里找了两个新朋友,同学们,你们觉得哪句话更合适?请4人小组讨论,每组的1号读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其余同学在方框里各选一句进行朗读,并讨论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

教师评价:

A. 你真会观察!为了和第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接上,词语“悄悄地”往前走到了第二句话的开头。请你读读。

B. 是呀,这三句话的意思相同,将词语“悄悄地”往前放,把春姑娘到来时的样子写得更生动了。

C. 让我们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里读读吧。(师生接读)

4.师:假如你是溪水,在美丽的春天,你还会唱什么歌?

5.师:谁还会唱起歌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四、拓展想象,展示儿童诗

1.师:同学们,你知道夏天的夜里还有哪些小动物在歌唱吗?(生答:青蛙呱呱,蚊子嗡嗡)

2.师:秋天快要落下的树叶和花朵会唱什么呢?

3.师:北风和雪精灵们会怎样庆祝冬天的到来呢?

4.师:孩子们,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季节,学着课文的样子把它写在学习单上,并在下面给你的小诗配上美丽的图画进行解说吧。(上台展示)

5.择优录取“春”“夏”“秋”“冬”小诗各一段,组成新的诗篇,进行班级朗诵。

【教学评析】

本设计中,岑老师写了三条“教学目标”,我缕分出以下五个目标:(1)识记字词,读准拟声词;(2)读出诗的节奏;(3)理解“悄悄地”的前置作用;(4)感受诗歌的语言美;(5)展开想象,进行仿写。这五个目标,初看起来,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有保底的任务(识字、读准字音),也有初步的训练(读出节奏、感受美、仿写),目标的表述是清晰的,但细细一想,我有三个小疑问:(1)理解“悄悄地”的前置作用是否符合学段要求?我翻看了“2011年版课标”,没有看到有关二年级学生要对词语的词性及作用(教者在后面的设计中有语法知识点的教学)进行理解的要求。(2)这些目标的预设,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已知”?比如“丁冬、知了”的读音、学生对诗歌的诵读能力等,二年级的学生是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是否了解了?(3)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尤其是这篇选读课文,我们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哪些目标是学生“目前达不到的”,而经过共同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地、细细地思考。

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三个原则:首先,从学生实际的认知规律出发,在教学中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作为教师,应当关注这些方面,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实施原先的教学设计。其次,从教学内容出发,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点”,以利于学生的发展。最后,要结合教师自身的能力来设计教学。一双鞋子适合与否,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所以,教无定法,在设计教学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岑老师的设计以设问切入,应该说二年级的学生是知道一年四季这个知识的。入题后,岑老师的设计分三个部分:初读识字、精读理解、拓展仿写。从中,我猜想,她是把重点定在精读和仿写上,而难点是理解破折号的作用。阅读这份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岑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下了苦功的,她关注到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副词前置和破折号的运用。那么,岑老师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呢?初读为了学习停顿,精读指向理解语法知识和句式表达练习。从第三部分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岑老师以“悄悄地”为抓手,通过训练短语的搭配来理解“‘悄悄地’后面跟动词”这个语法知识,然后再采用句式对比的方法来突破“副词前置和破折号的作用”这个难点,最后进行仿句练习。这个环节初看起来,感觉是挺好的。但细究之后发现,“精读”,有“精”无“读”,感觉是在肢解文本,而不能从文本语境中理解和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童诗是富有审美趣味的,试想,缺少朗诵的童诗,如何感受其中的音韵美、情趣美、形象美呢?这里我还是建议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品词赏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一定会有学生发现这些特点的,此时教师适当地小结便可进入下一环节“展开想象,表达练习”。

另外,例句“她悄悄地笑着走来——”值得商榷,“悄悄地”在这个句子里是修饰“笑”而不是“走”,与原文有异。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篇10

本次教学是我初为班主任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在上课前我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并虚心向本学年的教师请教。形成了较合理的教学设计,在练学生这块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做第二个游戏时,如果发动全班一起做就会有更好的练习效果,课后我又练了一次:师:请杨鲁滨同学东边的同学起立。(学生开始东张西望、有的很快起立,有的起立后又马上坐下,教室里喊声四起。)师:在他南边的同学起立,在他西边的同学起立,在他北边的同学起立。师:在他东南边的同学请你冲他招招手,在他东北边的同学请你冲他拍拍手,在他西南边的同学请你冲他伸伸手,在他西北边的同学请你冲他拍拍肩。(学生每次刚开始都是很乱,渐渐调整后就都能做对了。)师:再来一次!请郑佳欣同学东边的同学起立……(学生再次经历思考、判断、调整、修正的过程。)师:玩了两次,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沉默)师:为什么同样是张知行,一会说他在郑佳欣的东边,一会又说他在杨鲁滨的西边呢?生1:我们刚才搞错了吧?生2:我知道了!因为张知行在郑佳欣的右边,在杨鲁滨的左边。生3:因为我们每一次的中心不同,第一次是以郑佳欣为中心,第二次是以杨鲁滨为中心,所以我们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因此,我想我要精讲、多练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收获更实用的知识!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篇11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学生一看都是我们生活当中找得到的,都很有兴趣,立刻说出了东面有邮局、南面是商场、西面是医院、北面是体育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想一想:动物园在什么方向,然后紧紧抓住学生这份好奇心,设疑引思,如:图书馆在学校的哪一面?少年宫在学校的哪一面?电影院在学校的哪一面?用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体现生活亲历性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遭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孩子们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求新,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三、体现数学活动趣味性

制作方向板,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坐在座位上说说自己把各方向的同学是谁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以及各种跟方向有关的小游戏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让学生在玩中学。

★ 辨认方向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数学《辨认方向》教案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反思

★ 辨认方向的说课稿

★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数学下册《运白菜》教学反思

★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篇12

《“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鸟类的环保主题。教学这篇课文,首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字、写字,运用光盘中学习伙伴的交流作为引导提示;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进行赛读、赛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第三,引领学生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借光盘中的精彩动画将学生直接带入文中情境进行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识记字形,读背课文。将光盘中的师生活动和本班的师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光盘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教学光盘主要进行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利用光盘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播放光盘:展示画面,听一位学习伙伴交流观后感。

( 2)自由交流:看了录像,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播放光盘揭题。引导针对课题质疑。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光盘中活泼的动画片能迅速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轻松、有序的学习。)

2.利用光盘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播放光盘:按电视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

(2)播放光盘:给学习伙伴正音。

(3)播放光盘:和学习伙伴赛读课文,其间按电视老师指导读准“叽叽喳喳”等词语。

(4)放光盘:展示画面,引导理解“红领巾”是谁,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

(5)放光盘:观看电视师生引读第一节。

(6)师生引读第二、三节。

(7)同桌互相引读、试背。

(8)播放光盘:学生和学习伙伴赛背。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指导学生对每一小节都进行了感情朗读,可让本班学生随机开展朗读比赛,有助于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而通过光盘中师生的引读示范过渡到本班师生的引读、再到同桌互读、互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背诵的积极性,提高背诵效率。)

3.利用光盘识字写字,掌握方法

(1)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识字方法。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播放光盘,游戏巩固识字:“开火车”、“抢读字”。

(4)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写字的注意点,看电视老师指导书写“领”和“跃”。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数笔画。

(6)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写字。

(7)学生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可直接播放让学生模仿;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所提到的识字写字的方法,则可以和本班学生的交流互为补充。)

[我的执教过程]

在让孩子们和电视学习伙伴打过招呼后,这节光盘教学课正式开始了。

导入新课,笔者先播放光盘,电视上立刻出现了树林、小鸟和人类和谐相处的优美动画。发现此时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坐在座位上。看完动画,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孩子们尽情地交流起自己的观后感受:“我觉得这座大森林太美了!”、“我看见了许多小鸟,它们真可爱!”、“动画中还有许多小朋友系着红领巾,他们可真精神啊!”……笔者知道此时孩子们都已被动画带入课文情境,便趁热打铁让他们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进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之中。

文本学习阶段,笔者先利用光盘引导孩子们进行初读。在电视老师提出初读要求后按下“暂停”键,让学生复述要求,并按要求自由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随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听学习伙伴的朗读并默默跟读,随后进行评价。孩子们有的说:“我觉得学习伙伴朗读得很认真、也很整齐。”有的说:“学习伙伴读得很准确,没有读错的字。”还有的说:“学习伙伴只有六个人,我相信我们全班一起读,一定比他们读得更好!”呵,真够自信的。在几个回合的朗读后,学生已对文本比较熟悉了。在此基础上,笔者便开始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笔者先通过播放光盘,让学生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分节赛读课文,并跟电视老师读“叽叽喳喳”等难读的词语。其中,在学习伙伴朗读第二节后,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评价,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学习伙伴读错的词“捕捉”。笔者知道此日时的学生已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能这么快地找出错误的读音,既巩固了读音,又树立了自信心。笔者高兴地朝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随后,笔者再次利用光盘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直观认识到“红领巾”是谁,进而引导学生交流:“小鸟为什么夸奖‘红领巾’真好?”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红领巾’来帮小鸟安家了,小鸟们都高兴坏了!”“‘红领巾’这么爱护小鸟,当然值得表扬!”“我们也要向‘红领巾’那样,做一个爱鸟护鸟小卫士!”……看到孩子们涨红的小脸和闪闪发光的眼睛,笔者知道此时他们已完全入情入境,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也完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了出来。

接下来是文本背诵环节。在这里不仅要教给孩子们背诵的方法,也要调动起他们背诵的积极性。笔者再次发挥了光盘的示范作用,首先引导孩子们观看光盘中师生如何引读第一节,接着笔者问孩子们:“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二、三节呀?”“我!”“我!”……孩子们跃跃欲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笔者再让同桌同学学着互相引读、试背,教室里顿时乐开了锅。最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和学习伙伴进行赛背,此时孩子们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已融为了一体。

在文本朗读、背诵之后,就到了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的环节。笔者让孩子们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谈识字的方法、写字的建议;指导孩子们在电视老师指导下书写、笔者亲自范写后练习写字,并引导他们进行评价交流,发挥了光盘的示范、启发作用。

教学的最后环节,是主体参与、引导实践,即引导学生投入到爱鸟护鸟的实践活动中。他们的点子可真多:“我们决定制作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小组要搞一次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小动物!”,“我想设计一个漂亮的鸟巢放到树上做小鸟的家!”……整节课就这样在孩子们热烈的交流中结束了。

[我的执教感受]

通过运用农远资源中的教学光盘,笔者真切感受到了教学光盘中教学理念的先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它帮我有效解决了《“红领巾”真好》这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但是,教学光盘的使用并不是光盘内容的机械播放,也不是固定模式的全盘套用,关键在于教师有无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这其中,讲究教学程序的合理安排,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预见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地利用“暂停”键、“播放”键和“快退”、“快进”键,空出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其一,在解决重、难点时“暂停”。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学光盘中师生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光盘中老师教读生字读音、学习伙伴提出识字、写字建议时,及时使用“暂停””键,让本班学生跟读识字,或根据识字方法识字、依照注意点写字等,这对于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好普通话、正确书写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都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其二,在情感体验时“暂停”。语文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更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电视老师播放录像、引导体验时,及时按下“暂停”键,让观看光盘的学生们也来交流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那么,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从而进行轻松愉快、自然有序的学习。

其三,在想象留白处“暂停”。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想象力的培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光盘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去了解电视中学习伙伴的精彩想象,而要及时按下“暂停”键,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交流、分享想象的成果。否则,只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其四,在互相评价中“暂停”。这是加强电视中学习伙伴和本班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方法。让本班学生在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交流后进行评价找错。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和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比赛、对学习伙伴的评价找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比电视中的学习伙伴差,从而有效消除盲从的心理。

此外,对于教学光盘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如学习伙伴的自由朗读、自由写字时间),可以用“快进”键跳过,甚至在教学光盘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程序或教学环节的修改;而对于教学光盘中有关学习重难点的内容(如电视老师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则可以用“快退”键和“播放”键让学生重复观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

《分香蕉》的具体内容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和等分活动之间的关系;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后我做了以下的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教学伊始我讲述猴子妈妈分香蕉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乐学、乐思、乐说、乐做.在“你还能怎样分12根香蕉”的活动中,有的学生说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和“把12根香蕉分成一份,每份是多少?”这是多么聪明的孩子。在练习中,有的学生说到了有剩余的分法。如 “把10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还剩2个”.这种分法在此时是多么富有创意。这证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积极思考与创造。创新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这样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既关注了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其情感、态度等的发展。

2、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其口、手、脑融为一体。我在教学中多次设计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同运作,理解“除法的意义”,感悟“分香蕉”的多种灵活的分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动态中渗透了“平均分”的数学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寓教于乐。

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知识迁移和转化。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

4、这节课的遗憾与改进措施:在实物操作演示这一活动中,学生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示。如果能用上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分香蕉”的多种方法,那效果会更加理想,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将会更精彩。另外,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还显得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活动。将数学生活化,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

《回家路上》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观念:

1. 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伊始设计成观察主题图、听录音故事、想数学问题等活动,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主动地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2. 剖析学生情况,灵活调节学习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平时学生从练习与作业中反映出来的不善于用完整数学语言整理信息的现象,设计有价值的思维活动,积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动笔在练习本上写出想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能用通顺、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既充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又整合了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知识联系点。

3. 优化合作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营造合作氛围,提供合作机会。如:在听故事后,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提出什么问题,而后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评价,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缩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激发起合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活动中去。

(2)拓展合作时空,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人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与他人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结果,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如:教学训练安排学生和父母或好朋友观察家中物品或上学路上的景物,寻找数学信息,试着提出并记录5个数学问题,进行相互提问并解答的游戏。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基础是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分一分和充分认识了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就除法的意义而言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问题在于。

1. 在教学乘除法联系时,只停留在了算式的层面上。学生已经说出了乘法里的积在除法里面就是被除数,乘数在除法里变成了除数和商,但我并没有再次进行处理与引导。在此处其实即可引导学生得出:求其中一个乘数可以用积除以另一个乘数、求除数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求被除数可以用商乘除数。

此外,课程强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同时学习计算也是为了应用。而我在处理时只停留在了计算的层面,应该进行更高层次的挖掘。比如根据算式编简单的文题和简单的应用题。

2. 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学生虽然有了分一分有剩余的情况的经验,但是将分一分的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是一个难点。这一点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讲完后第一次后的第一次尝试中有将近30%的同学能够准确的列出算式,而另外将近70%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哪个数应该写在哪个位置。在第二次的尝试过程中也只有70%左右的同学完完全全地写对。课后反思这个问题与在写算式前没有进行清楚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教学中还有两个问题:(1)没有教会学生有余数算式正确的读法。

(2)没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由于时间和组织的原因并没有将教学设计中提出的教学难点“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落实。

3. 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语言组织问题。这是我在开始工作以来就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具有科学性

(2)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更加的简洁

(3)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表述得更加的完整和清楚,以发展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撰写教学实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所讲的话远比学生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另外一个就是对学生的话重复得比较的多。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如在课上有一个学生就提出“老师,你为什么没有把算式里面的单位读进去”,而我并没有对其进行反馈。所以今后上课的过程中教材的处理、语言的组织、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和数学整体知识体系的建立等将是我进后一段时间内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路漫漫起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词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时刻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戒骄戒躁,告诫自己教育是一条长路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努力。“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意义在于创新”借助这句话道出自己的追求,相信在未来经过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自身的不懈努力定能取得成功!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

《有多少粘贴画》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至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在这堂课中,我为求做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我精心构建口诀教学的新格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的突破: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倡导要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诣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贯穿始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课中我首先创设有多少粘贴画的情境,让学生估一估老师带来的粘贴画有多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接着让学生根据粘贴画情境图,提出问题并列出乘法算式,为编制6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然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计算得数,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过程。通过设置找6的乘法口诀的秘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口诀的特点,找出规律记忆口诀,并开展记口诀比赛。最后通过对口令、抢答、找朋友、移格子、购文具等游戏和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体验成功的愉悦。

本课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估一估老师带来的粘贴画有多少?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编制口诀,重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乘法口诀出发,去探究、编制新口诀。体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为了加强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更是为了促进知识的沟通,使所学的知识变得能动、灵活。对于6的乘法口诀,前5句前面已有接触,本堂课的重难点是后4句口诀的编制和理解。我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同学们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出现了用操作学具、连加、想前一句口诀再加6等多种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时,首先让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努力创造机会,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中发现口诀的一些规律,加深对口诀的记忆,并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独立发现规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和思维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课中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活动和游戏,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一定的梯度性与趣味性,并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把练习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记忆口诀。让学生自由背、分角色背、开火车背,师生、生生对口令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熟练口诀。第二个层次:运用口诀。数一数1只、4只、7只、8只蜜蜂有几条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还设计了找朋友游戏,进一步熟练口诀,又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第三个层次: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用多种方法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体会通过移格子的方法,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规则图形的策略。利用课件形象地展示出学生利用移动方格来计算的多种方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四个层次:解决生活问题。设计了购文具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15乘9等于多少的探讨可以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埋下伏笔,这是一个知识拓展题,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同时我也注意过程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真正意义上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双基得以落实,能力得以发展。

在课中,也存在一些需今后进一步改进之处。如课中,在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编制口诀之后进行汇报交流时,还把学生的思维控制得有点紧,应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由汇报,而不是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从第一句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研究对象,可能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思考方法。在课中,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够,还应进一步加强评价机制,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

本节课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节课一开始,就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布置三个柜台,价格有整元,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三个柜台经理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及浓厚的购买欲望,然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回收站的作用,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在巡视中,发现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等等,体现开放性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教师主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

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可测,不足够具有全面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是教师期盼过高,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个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旧知识分析应用的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

(4)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对听课的反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

五、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接触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角、分这件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比较好的方面

(一)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为学生开创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给人民币分类”的问题,在学生自主讨论后,答案五彩缤纷且不正确时,做一小提示,学生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还可以按元、角、分来分,这样不仅开动了脑筋,而且还了解的人民的材质和单位知识。再如认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货币时,先让学生观察,自由说特征,教师再做以归纳和引申,就很容易记住了。再如探究元、角、分关系时,教师进行操作,由学生看操作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的兑换率,体会参与学习的快乐。

(二)体现了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情境,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中不仅学会了使用人民币,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游戏“逃离晕头转向岛”环节不错,以帮助贪玩的淘气做出晕头转向岛为任务,进行闯关游戏,通过“换一换”“填一填”“算一算”“买东西”这几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

二、不足的方面

(一)教学评价上还略单一,缺乏生生之间的评价,鼓励性用语也很简单,不富有激励性。

(二)课堂预设为做好,时间把握不足。如其中的两个环节“分类”和“问题一: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可以怎么付钱?”前者是因为对学生估计过高,以为很容易解决,但是事实却相反,耗费了较多时间,后者是对学生估计过低,答案太多,我却一直在等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实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学生也去参与解决问题,这样会节省时间,而不至于铃声响后课还未上完,练习到后面结束较匆匆。

(三)重难点应该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觉得自己教学设计上还是没弄好,感觉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太好,要加强改进。

(四)也应该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教育,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8

《分物游戏》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概念知识。由于除法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而形象思维能力又占主导,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积累许多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才能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所创设的“分物游戏”的具体情境,通过“分桃子”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感受到分得一样多的方法最公平。再通过“分萝卜”让学生供助学具来分一分,感受到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而“分骨头”则是在前面两问题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独立画图来解决分骨头的问题,并经历交流各自平均分的分法过程。三个活动层次分明,由分实物到学具再到画图,让孩子们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让孩子不断积累分物活动的经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除此之外,让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还在于能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在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让孩子们在自主经历分物的过程中,先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再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可以一根一根分;两根两根分;三根三根分……但不管怎么分,分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从中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

虽然本节课中有一些亮点,但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由于要尽量地让学生经历分物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因此在操作中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练习的时间就减少了,因此新知识就没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消化;又如在板书上一直以来都较随意和零乱……因此在合理安排时间与板书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9

上一篇:期中反思作文300字下一篇:十大主题年会活动金牌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