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精选8篇)

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篇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中国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伟大精神。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崇高精神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它们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国魂,其中民族精神是根基,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二者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身负国家重任,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祖国的优良传统永传于世,并打造出更好的未来。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并不是我们作为大学生喊出来的口号,它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了大一上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先人倡导的民族时代精神,化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凝聚着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十世纪风风雨雨,终于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辉映环宇的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但继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惊天动地,气贯长虹。解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我国人民用智慧和生命弘扬光大了一幅幅壮丽的中华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包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1998年的“抗洪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拚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努力攀登”的崇高精神,以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2003

年抗击“非典”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靠的正是包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敢于胜利”在内的伟大民族时代精神,靠的是亿万人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的力量,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灾难,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愈挫愈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人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战胜了一个个灾害。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业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中华民族也历经过坎坷曲折的道路,遭受过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在16、17世纪以前,勤劳聪敏的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写道:“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就是到15世纪,也还远远超过欧洲”。据他统计,从打通丝绸之路到18世纪,中国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的重大发明创造就有30多项。我国的四大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特别是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但明末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故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当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时,封建帝王们却在大造皇宫、园陵,大修长城、御道,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机会,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长枪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一个泱泱大国沦落为西方列强“蚕食鲸吞、瓜分豆割”的对象。据统计,从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中,各帝国主义国家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共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先后被割去了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赔款1000亿两白银。满清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丧失了民族精神,导致中华民族一度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丧权辱国的危亡之中。但富有爱国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战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七十多年里,开展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无数革命先躯,为了救国救民,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爱国情怀,以“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展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时代精神。

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内在的精神动力。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时代精神,使我们每一位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职责。

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

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

大学生要在培养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确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要立报国之志,应该对祖国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认识。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第三,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

青年大学生,要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有了报国本领,才有了实现报国之志的条件,也才能实施报国行动。

第四,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篇2

应该看到, 大学语文课开设至今愈来愈受到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制订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的要求。将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 这是前所未有的,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语文课的重视。加强高职语文教学和建设, 通过文化来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方面也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不能不促使我们认真审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方面的现状。

1 调查方法与结果

课题组在5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和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等内容。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在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精神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对大学语文教学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中, 只有2所学校在部分专业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 开设的课时只有30学时左右。在调查中, 当问及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时, 有71%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 20%的大学生表示可开可不开, 9%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必要开设。认为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大学生仅占6%。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社会和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对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对大学语文课具有的培育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作用认识不足。

1.2 忽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 导致知识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调查中, 83%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偏重于课文分析、语文知识讲解和能力训练, 而认为大学语文可以进行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传递和培育的大学生只占15%。调查发现, 教学中, 部分教师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把它作为一种工具, 忽视了大学语文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内涵。

1.3 语文教材建设缺乏整体性、创新性和时代性

在调查中, 认为现有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缺乏时代性的大学生占52%, 建议增加有时代特色的新题材, 主要是贴近现代生活的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大学生占90%。我们分析多年的大学语文教材看到,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在体系和体制上没有大的变化, 教材内容滞后于教学需要, 滞后于社会生活, 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模式化, 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为中心, 未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自主学习的兴趣

调查显示,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 有58%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教师讲, 学生听。有31%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应改革, 教学手段应更灵活。应多使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上多增加讨论时间,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社会实践。

1.5 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认知, 往往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在调查中, 72%的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概念内涵只了解一点, 十分了解的仅占25%, 竟有28%的大学生不知道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问题时, 答卷中选择“很难说”的大学生占了42%, “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占36%, 只有22%的大学生选了“很乐观”和“比较乐观”。对于四大文学名著, 回答“都看过”的有26%, “多次看过”的占13%, 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大学生却高达51%。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读书主要是由于学习需要。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英语四级、六级等考试用书是必须去读的。调查显示, 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学习兴趣不浓, 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

2 原因分析

2.1 受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民族精神认同感降低

二十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都处于被批判的地位, 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 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驱使和影响, 与西方强势文化话语霸权的渗透与制约, 使得民族文化的认同陷入困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文化更是被置于文化的边缘, 结果导致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降低。

2.2 社会风气急功近利, 忽视了人文教育, 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的推崇在当代社会中被逐渐削弱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 实用主义成为一些教育部门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有用、是否可以直接创造财富、是否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帮助成为了教育选择的标尺, 导致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学校对于对民族精神教育起核心作用的语文课程不够重视, 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功利性的人才评价体系也导致了各高校从事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师资队伍极不稳定,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

2.3 社会和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不足, 同时, 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

目前在国际上汉语的地位正在被不断地提高, 出现了“汉语热”、“中国热”现象。而国内大学的语文教学地位却在下降, 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普遍下降, 人文素养亟待提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有问题。同时, 大学语文教师本身亦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维, 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把它作为了一个工具, 过分注重语言文字的表面知识传授, 而忽视了其情感与意旨的表现与传达, 破坏了语言内在的审美意趣和精神内涵。

3 对策研究

3.1 争取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与支持

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学习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濡养民族性情, 塑造民族精神。大学语文课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课、必修课, 既是其自身的性质与功能所决定的, 也是当代教育的实际需要决定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 “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 背多少词, 做多少练习, 写几篇文章, 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 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 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受到民族情结的感染”[2]。

在国外, 各国都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文化滋润, 力图从弘扬民族文化中培育民族精神。他们对本国母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视, 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国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大学语文课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这充分说明了大学语文课程对于现代大学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因此, 增加大学语文课的课时、将其设为必修课势在必行。

3.2 引导经典阅读, 发掘教材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

经典阅读对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传递和保存的作用, 加强经典作品阅读, 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其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使其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不断地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加深自身人文底蕴。尤其是作为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诸子文章、诗词曲赋、民间的俚俗文学和戏曲文学, 这些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此, 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引导学生的经典阅读和学习, 使大学生在对经典文学名著的赏析中, 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美的感悟中, 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 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并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选文是中华几千年文学作品中的精品, 蕴涵的是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 是今天大学生必修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东南大学的《大学语文》教材并借鉴了他们的做法, 教学内容以文学史为纲, 按照简明中国文学史的要求, 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戏曲大师进行重点介绍, 帮助学生梳理中小学时期所学的文学知识, 了解中国文学的简单构架;同时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 特别重视吸收教材中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 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 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内容, 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辩论, 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 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3 优化教学过程, 注重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课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 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 不仅形式要新, 而且教法要新、内容要新。只有做到了求新, 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为此, 在教学实践中, 就应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 实现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大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除了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 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 还要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化精品, 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 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课前将学习的一些专题交给学生, 要求他们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表达不同于专家、学者观点的见解和看法, 然后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就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疑难问题或学科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 在独立思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向发展能力的转化, 也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全球网络化时代, 大学语文教学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介绍语文知识网站、文学媒体, 使互联网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结合教学使用多媒体, 做到图文并茂, 视听结合,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譬如, 在讲授古诗词时, 我们运用现代化手段, 把诗词配以画面、音乐, 以投影的形式表现出来, 然后把跟诗词有关的大量资料揉入其中, 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大量的资料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使大学语文教学形式更活泼、生动。近年来, 南开大学积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新版语文教材编写工作以主教材为核心, 配合以拓展读本、教师手册、导学教学光盘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正式形成。网络自修、网络写作、网络对话、网络杂志等依托网络环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网络检测打破了传统的考核方式, 网上教学资源在多所院校之间实现了共享。教育手段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4 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 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内化

语文教学的文化建构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过程, 是一个学生内省、感悟和深层体味的过程, 是主体意识觉醒与内在精神形成的过程。因此, 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每位学生, 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体验, 实现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3]。

高职院校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我们注重把民族精神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以提高其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将大学语文与文学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 开设了文学赏析、诗词格律与创作等文学选修课, 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将大学语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阅历,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增强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表明大学语文有着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育人魅力和潜力。

作为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大学语文教学, 应在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 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把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让学生学习祖国灿烂的文化, 达到民族文化认同,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因此,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大学语文教学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提出争取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与支持;改革大学语文教学, 引导经典阅读, 发掘教材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注重能力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 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与内化等主要对策。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3:18~20.

[2]于漪.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 5:9~12.

浅论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篇3

关键词: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5—0195—03

古谚有言:“国有所立”。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中国靠什么立国?纵观中外历史,不难发现,支撑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因素,不仅在于有发达的经济为基础,有科学的制度为约束,还在于有一种巨大的凝聚、感召、刺激力量的精神为后盾,这就是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其迫切。高等学校的思政工作者应该始终把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切实担负起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发展

民族是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相联系,由此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和文化观念的一个共同体。民族精神就是这个共同体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有中华民族存在,就有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前进而不断丰富、充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和为贵”、“德莫大于和”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帮鼎新”的革新精神等,都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代代相传,不断指导、促进、鼓舞着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成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又不断形成以“张思德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新的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精神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潮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产生了一些新的精神,即: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代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以徐虎、李素丽、李国安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为代表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以及抗洪、抗非典、抗南方冰灾精神的延伸与升华的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精神必定与时俱进,不断体现时代性,不断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这些民族精神是我们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站在时代大潮的前沿,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我们的民族,正确认识我们的民族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自觉践行和弘扬光大民族精神。

二、重视民族精神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传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1]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2]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2] 胡锦涛同志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通过发愤图强积累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要通过艰苦奋斗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国各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3] 近十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几个重要文件,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并将弘扬民族精神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提升到民族振兴的高度。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教育都是一个树本立根、继往开来的重大战略工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但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新加坡、德国、美国等东、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民族结构等方面与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同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并取得较高的实效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激烈竞争的21世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强大思想武器。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排除万难,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关键时期,这就更需要以中华民族精神来团结、鼓舞、引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图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备中坚力量,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有着特殊的情感,有着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对民族文化有着自豪感、认同感。但无需讳言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对中华民族精神构成竞争和挤压,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政治原则、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行为方式等对大学生极具影响力,一小部分大学生被西方文化的一些表象所迷惑,出现食洋不化、良莠不分的现象,忽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削弱了对中国的本土文化、傳统精神的认同感。互联网的广泛、快捷、开放、便利,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校园”,在增强大学生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的同时,也削弱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金钱至上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腐败现象、一些地方和领域的不平等竞争、下岗职工的增多、就业困难等的各种社会问题,使一部分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迷惘,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信任危机。因此,大学生迫切需要用民族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精神支撑。对他们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可以使他们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以人类文明尤其是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来丰富中华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以使他们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坚定不移、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强大和社会的富强而不懈努力。

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首先,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机制建设。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尽管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也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在整体上仍然处于被动的无序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精神教育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评估机制、调节机制等等,从人员、经费、时间等软硬件着手,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融入高校的常规管理之中,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使其处于有效的连续状态,做到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使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能够合理有利、有序高效,确保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具有实施和发展的有效空间。

其次,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平台。高校要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培植新的生长点,把民族精神教育倾注和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结合国内外的时事热点难点,力求用品位高、内容新、形式多、民族特色浓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塑造高尚人格、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校园文化活动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实现“曲径通幽”的效果。要发挥社会实践的锤炼作用,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平时的课余时间,科学规划社会实践的内容,拓展社会实践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发生的深刻变化,比如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活动,灾后重建的公益劳动,到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慰问调研,“三下乡”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中,在耳闻目睹的事实和亲身体验中感知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激发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第三,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把握。高校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热潮。重大活动多为目的明确、意义重大和影响广泛的活动,它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鲜活载体和良好契机,比如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等,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良好契机。一些重大事件重大困难本身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可能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高校要善于掌握和利用,也可转化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比如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受到了捣乱破坏时、汶川地震发生时,海内外中华儿女空前的爱国热情震撼全世界,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彰显和弘扬,广大大学生受到了一次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此外,在“五四”、“七一”、“十一”等国家重大节日,在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在“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重大纪念日,是进行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宣传、教育的最好机会,高校要精心组织安排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让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了解传统、体验历史、熟悉国情,真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

第四,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层次区分。根据著名学者于海先生的观点来看,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具有层次性的,即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个层次。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对大学生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观念、国家意识和国家富强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意识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时,要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要以诚信、守法、自强、仁爱为主要内容,培育大学生树立现代的公民人格。从教育的对象来看,大学生中既有志存高远的优秀青年,也有理想平庸的泛泛之辈,还有信仰动摇的少数分子。因此,需要区别对待、分清步骤、因材施教。要在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更要进行最高理想和信念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最后,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时代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發展而发展,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既要传承历史的精神财富,也要汲取当代的时代精华。高校要把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世界,服务大局,把爱国热情化为强国行动,在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祖国现代化建设中,体现民族气节,培养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任何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和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为要旗帜鲜明地给予抨击,对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为要给予支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交往与合作;引导大学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等落后的民族意识,使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提升,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7-01.

[4]邵明英.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路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6).

[5]王利华.论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篇4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何时弘扬民族精神都很重要。

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重要现实意义。现在很多人都在骂韩国人,日本人,不可否认他们国家的行为和战略上都是与我国相对立的,而正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对立面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的了解他,剖析它,而不是毫不理智的烂骂加诅咒。虽然痛恨日本人,但欣赏日本人认真细致的做事态度和武士精神,那是让日本人真正团结起来并强大起来的原因,我们应该提炼我们自己的优秀民族本质,让大家站到一起,那样才有和敌人对抗的力量。即使是在相对和平的当代,民族精神也应当被提上日程,不容忽视!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使青年人在文化政治道德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如何面对生存与发展、文化变迁,必须在困难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新世纪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接轨,各国的文化接踵而来,让国人不知所措。在西方文化、日本和韩国的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国人渐渐丢失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质。现在中国人已没有什么精神信仰,只剩金钱至上,关心自身不在乎外界的事物,道德慢慢地丧失。反而韩国、日本曾经向我们学习文化,却能保留我国的一些文化,他们有很强的民族感和爱国情,可是我们呢,中国优秀文化都丢失了,韩国还把端午文化给夺去。现在的中国不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关心西方节日。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应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感和爱国情。不让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当代大学生要了解民族精神才能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我想作为一个人,如果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深刻的内涵,那么如何也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同样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在世界人民面前扬眉吐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何时弘扬民族精神都很重要。

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需从各个方面做起。其一,要培养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理解,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

展。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是要睁开雪亮的眼睛观察外界民族的发展,以博大的胸襟正确对待外来民族精神,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善于吸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外来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之中。假如我们大学生对别的国家民族文明和制度没有平等的认同、宽容,而是以一种狭窄的视野藐视地球上其他文明的存在,其发展的情景只能是夜郎自大的封闭。我们不能忘怀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耻辱和痛楚,造成这样的悲剧就在于清王朝的故步自封,只局限于看自身国内的发展,眼光没有放远,那是赶不上先进发达的国家与民族的,民族精神更不能唤起。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去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人类发展整体的命运,与整个地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我们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人类共同发展的趋势中前进。其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倡导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信念。其三,做到自立自强、坚强刚毅、宽厚待人、积极进取、通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适应国内形势发展要求,落实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相统一,结合文化特点,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高尚爱国情操和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目标则在于:领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知道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内容是:重点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要有诚信尚德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尊师重道德精神等。其四,在校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援助、青年志愿者服务三项活动,将民族精神切切实实贯彻到实践行动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表现。它吸取了中华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源泉。它彪炳千秋,又与时俱进;它烨烨生辉,充满活力。

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到今天,已是几经沧桑,历尽风雨。然而它自强不息的向上进取精神仍在,继往开来的创造精神仍在。中华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将以新的姿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吸收容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达到

新的历史高度。今天的大学生,站在时代要求的前列,将是有希望挑起祖国大旗的“脊梁”。民族振兴的重任落在我们大学生这一代人的身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潮流中,我们努力高扬民族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定的步伐将在祖国灿烂的曙光中响起!

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篇5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于艳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丹东118008)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体系正是我们塑造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教学中我们探索和实践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为祖国建设培养出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关键词:教学研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当代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要充分重视课赏教学的作用,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文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常常以爱罔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讲授经典作品时,注重挖掘作家、作品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把忧国为民的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国为民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洗礼,从而走向光明,走向昌盛。因而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些前贤、圣哲的思想、情操、行为,从而增强民族精神。

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中“孑L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善恶之心,非人也”,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i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说服力强,震撼力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文化教育

万方数据

特别关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中既包含了马列主义的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产生的过程,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到思想政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育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比较自由灵活,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为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思想政治课也要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贴近学生上重点用力,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真正达到育人、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

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伙伴和精神食粮。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传奇魔幻类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我国的经典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们在全院大学生中举办了读书节活动。我们为学生列出古典名著书目,开列相关的课外作品,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共数篇。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比较丰富。举办讲座,主要为推介名著、名著系列讲座、阅读方法指要、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征文竞赛等。为使读书节活动开展得更富实效,我们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新学年入学伊始就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我们要求大

一、大二的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其次,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心理的指导。阅读讲究的是一种心境,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心灵与文本共振、与作者交融,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第三,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必读篇目在考试中能有所体现,搞一些小型的读书报告会,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再现或介绍相关作品,利用学校读书节或艺术节开展各种读书竞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收效如下:

(一)阅读中品味作品传统文化的意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我们走进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

(二)在古诗文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螳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阅读经典,传承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保持人格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追求正义、献身理想而不屈于外来压力;不受邪恶的诱惑,代表着一种正义而高尚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提倡修身律己,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修养,使个人的行为适合国家和他人的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一直成为我国历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素以勤劳节俭著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勤劳奋进创造文明财富。早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概括。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中华儿女创造了四大发明,创造了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学校的重大节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受浓郁民族传统的同时,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韩国向联合围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万方数据

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都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校园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篇6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对以国防教育为手段,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关键词:大学生 国防教育 民族精神 培育

古往今来,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与民族精神的高扬同步,一个民族的衰落伴响的则往往是民族精神的残音。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性突发事件,能够实现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能够成功申办 2008年奥运会,能够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无不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弘扬有着密切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状况如何,能否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事业的实现。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树立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凝聚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对振兴中华民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代中国,提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培育民族精神是正确树立大学生个人信仰的需要 信仰是个人行动的指南和榜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广大革命先辈们正是由于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能在革命遇到挫折,战争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创造出一个个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更是信仰对个体存在和发展作用的最有力的证明。个人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要素,个人信仰是民族信仰的根据。没有思想家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没有英雄的国度是堕落的国度,没有脊梁的历史是腐朽的历史,没有信仰的社会是坍塌的社会。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渗透愈演愈烈,大学生这一群体,正是西方国家社会意识形态进攻的重点。同时,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新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但还不完善,“市场化文化”在社会中居重要地位,在市场等价交换法则的操纵下经济价值升值,金钱也成为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志,甚至成为衡量理想信念的现实尺度。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要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必须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帮助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御和克服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和保持积极向上的个人信仰。

二、以国防教育为手段,大力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很多国家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把国防观念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公德进行培育。我国颁布实施的《国防教育法》也明确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其实质和中心内容恰恰是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教育,是在全体人民中唤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高校是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利用国防教育,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提出以下几点: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蔡锷将军非常深刻地指出:全民国防教育“必先陶铸国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他认定,爱国之心是“国家建立之大纲,国民自尊自立之种子。其于国民之关系也,如战阵中之司令官,如航海之指南针,如枪炮之照星,如星辰之北斗”。而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要依托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增强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其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与他们的理想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1]

2.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民族责任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国情教育则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绝大多数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企盼民族的振兴与腾飞,渴望中华民族告别贫穷、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愿为民族的昌盛做贡献。但是,不少大学生还没有把民族的使命与自身责任联系在一起,较少考虑个人对祖国对民族的历史责任。一些学生注重个人得失,不顾国家利益,将忧国忧民视为杞人忧天;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自觉性,远大目标与现实努力有较大反差。因此,我们要加强国情教育,使大学生对我国国情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激起深沉的民族责任感,找到正确的报国之路。

3.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忧患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对世界格局和大势有冷静客观的把握,树立健康的忧患意识。通过国防教育中“中国国防”、“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信息化战争”等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及新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仍在威胁着人类安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充分表明世界并不太平;信息化大潮将每一个国家都卷入其中,给经济、科技上的弱势国家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这些国际形势都提醒大学生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4.加强历史和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热爱,为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理解不深。由于在改革开放和市

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冲击忽视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学习;同时,由于我们长期的应试教育,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这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特别是要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光辉业绩,从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同时通过国防教育中“中国古近代军事思想”的学习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杰出的军事家、军事著作及著名的战役,从而激发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总之,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和培育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篇7

1 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挑战

1.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胡锦涛指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 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 世界仍然很不安宁。这意味着首先要维护好国家民族的利益, 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告诉所有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使大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有了可能,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传统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产生了较大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中所谓的国际“惯例”, 千方百计地向发展中国家灌输美国式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思想。他们或煽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情绪, 故意夸大后者的困难, 并把这些困难说成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痼疾”, 极力宣扬“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人权人道化、社会多元化”等“西化”、“分化”主张。其结果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必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较大影响, 从而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或出现价值观念的暂时移位和空位现象。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没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 甚至还有人认为强调爱国主义会成为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障碍, 动摇了一些青年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网络的发展在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 也增加了抵制各种精神垃圾的难度。尤其是敌对势力大量的反宣传, 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容低估。西方国家媒体无时无刻在渲染他们的价值取向、生存态度和认识方式, 从而在大众心理造成深层次的影响。互联网强化了大学生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1.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当代中国大学生总体是爱国的, 但一当遇到敏感的现实问题时, 不少学生往往不善于思考, 判别能力欠缺, 人云我云, 是非难辨, 不够理性, 表现出信念的不坚定性, 缺乏民族感。

2 如何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1 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之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 坚定的民族志向, 远大的民族理想, 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 才能成就伟业, 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2.2 让学生明确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化更加繁荣是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之一,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以德治国;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弘扬民族精神, 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民族精神能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 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维护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只有不断弘扬民族精神, 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3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好学上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顾全大局、清正廉洁、乐于奉献、与人为善等民族精神, 不落后于时代而不断发展, 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 不骄傲自满而奋发向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把握好先进文化发展这一主流, 坚持独立性、特色性和开放性,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拿来主义”的勇气, 对域外民族精神批判地加以吸收, 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2.4 高校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教育效果也有所提高。

但从普遍意义上来讲, 目前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教育不够, 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克服不够, 尚未构建起较完善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不少学校民族精神教育仍囿于传统的教育方式, 多数仍是“我讲你听”的单一灌输, 教育方式陈旧, 方法上缺乏手段创新, 教育内容比较空泛、针对性不强;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局限于统编教材的内容, 联系现实很少。而且由于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变化了解不够, 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不清楚, 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 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 对学生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影响了教育的成效, 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方法。

2.5 以先进文化为基石, 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构建先进文化校园, 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先进文化支撑民族精神的结构体系, 坚决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着力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提高鉴别文化是非的能力, 增强防范和抵制落后文化的意识, 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 占领大学生课外活动阵地。例如, 学校通过举办高水平、知识性的人文讲座, 向大学生传播更广泛的文化信息,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感受力、领悟力;组织大学生参观校史展览, 使其了解学校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及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校园主要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语录, 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品位高的人文氛围和精神氛围。这些都能对大学生起到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情感、鼓舞学习热情的作用。另外, 学校还应当建立起高质量、大容量、有吸引力的网站, 抢夺网络制高点, 设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主题, 特别是在网络中建立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链接, 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进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2.6 以历史教育为重点,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近些年来, 在对大学生的中国历史教育上, 我们重视得够。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院士杨叔子教授曾经说, 他的一个美国朋友评价中国留学生时认为, 他们外语很好, 理科很好, 也懂美元英镑, 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 不太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的留学生没有中国历史观念, 这如何能希望他们爱国、为中华民族服务?因此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急需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认同感。

2.7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成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力突破狭义的课堂教学的封闭性, 主动建构以教科书为载体, 围绕民族精神, 深入挖掘素材, 丰富授课内容,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 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地进行授课内容的设计、梳理和安排, 结合课程的主要内容, 巧妙地穿插一些生动、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的典型事迹, 以讲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不同方式展示给学生,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学校和院系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 以便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引导。民族精神教育与一般政治理论教育之间存在差异, 民族精神教育中教育对象的情感因素对其认知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为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此外, 应该对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进行适当的改革, 不必片面追求课本上的生硬理论, 应减轻理论考试带来的压力。

2.8 加强国际形势教育, 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 可以使他们对世界格局和大势有冷静客观的把握, 树立健康的忧患意识。现今,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新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仍在威胁着人类安全。信息化大潮将每一个国家都卷入其中, 给经济、科技上的弱势国家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这些国际形势都提醒大学生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学校要继续组织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功能, 增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2.9 高校应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优势、组织优势、思想优势, 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 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模式;高校培育民族精神, 重要的是建成一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具有强烈民族精神, 且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的教师队伍;健全一系列制度, 高校党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领导, 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与方案, 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大力营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随时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 (11) .

[2]李小波.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7) .

[3]胡安娜.关于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12) .

[4]杨宝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探索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08 (2) .

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弘扬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73-02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的现状与问题

(一)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功利主义盛行,重理工轻人文,培养方案与教育目的脱节,致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民族狭隘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就是妄自菲薄本民族的一切,认为本民族的一切不如别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中国文化断裂,年轻一代缺乏对民族文化深入、系统和本质的了解,由不了解催生不自信,由不自信演变成全盘否定,从而消泯民族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暂时领先的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准,我们暂时还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面临的种种困境,由此带来的中西文化冲突所造成。民族狭隘主义主要表现就是妄自尊大本民族的一切,认为本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一切以本民族利益为中心。闭目塞听、故步自封是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本质上讲,狭隘的民族主义并不深谙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精髓,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与精神的形成,无一不是吐故纳新、海纳百川的产物。因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是要不得的。“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判断一切,来估价中国文化适合人生的一部分,固然要保存。而无用不适的一部分则要改革,我们要用科学态度,现代的眼光,来分辨何者为精华,而有保存之价值;何者为糟粕,应当予以淘汰。”

(二)从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文化经典教育的缺失。就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方面看,民族文化经典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了民族文化理解上的表层化和民族精神根基的动摇。民族文化经典承载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然而,在我们大学课堂中大量“概论”性质的教材和讲义充斥于课堂,经典的原貌和精义常常被曲解和断章取义,很多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了。其次,师资力量有限。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需要许多资源的,而师资力量的薄弱,使真正能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经典的专家学者稀少。面对西方和现实社会的冲击,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应对的策略?这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困境。教育制度保障的缺失,文化传承是要靠制度来长期保持和养护的。然而,中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和长期有效的培养计划,更没有一套制度来保障。从中学到大学,家长和社会都重理轻文,将文科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宣传和企业、政府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忽视了人文科学在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层面为社会和个人精神境界提升和思想智慧开启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人文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被束缚了。

二、当代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要把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纳入学校的建设与教育体系之中。首先,充分发挥课程与教学在大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主阵地作用。当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复杂的会话”活动,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而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关切自己与他人,关心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公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渠道,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坚定他们的政治立场。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认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最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还应该渗透到除两课教学之外的其他所有的课程教学和专业学习之中。各门课教师都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民族精神的教育因素,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文道统一的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二)通过实施人文素质培养计划引导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神,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和升华,大量的民族文化经典是它的载体,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是它的精华。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当然离不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道德传统的土壤。但调查发现,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用来阅读文史哲等书籍的时间很少,对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很少。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人文素质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并规定学生的应修学分。通过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中国文学经典,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能自觉用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来陶铸自己的精神和品格,以奠定自己的文化根基,并在继续发扬的基础上,丰富、创造和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搭建民族精神教育的平台。高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教育。首先善于抓住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契机把民族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大活动、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抓住时机开展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先进人物和模范的事迹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有利于大学生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宣传和学习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事迹、精神,使大学生能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楷模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民族精神的文化性、传承性、社会性、导向性与构建性特征,决定了大学教师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的重要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需要一支以身作则、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师资队伍。“学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师德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教师全面理解把握民族精神内涵的水平,增强教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实施能力。”各科教师在教学中,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本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教师,使他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以推动高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动媒体得到迅猛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利用的资源。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在教育领域不但继承了传统教育评价载体的特点,而且功能更强,效率也更高。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交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坚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方针,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红色资源网站,开展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教学活动,把民族文化,艺术作品,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结合声像,动画,图片等学生们的喜闻乐见,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把倡导民族精神与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机融合。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彭艳(1982—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龚李利(1986— ),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春生.新文化的旗手:罗家伦传[M].北京: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和师德修养》心得体会下一篇:2020年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展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