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魔法妈妈(精选4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演示活动,激发幼儿学说话的兴趣。
2、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汉字“变”。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手帕,字卡若干(变)
2、教师若干块大手帕(其中有一块做成老鼠状)
3、教师用字卡一张
4、多媒体演示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演示:孙悟空七十二变
1、这是谁呀?(孙悟空)-----幻灯片
2、孙悟空有些什么本领?(幼儿畅谈)
3、碰到妖魔鬼怪能变出不同的样子打败他们。“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孙悟空的本领真大,你看他在干什么?(演示七十二变:变小鸟、房子、老鹰、小狗等)
4、说说孙悟空变出了什么?
二、魔法手帕变变变(认识汉字“变”)
1、孙悟空能变出那么多的东西,今天他也送给小朋友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幻灯片----变集体念)
2、孙悟空告诉我,这个“变”字有很大的本领,是什么本领呢?(教师示范向手帕吹气,同时说“变变变”)
3、这块手帕有了魔法,成了一块魔法手帕能变出很多的东西,怎么变呢?孙悟空告诉我要说一句咒语,让我试一试,你们听一听说的是什么?(教师示范一次,幼儿念一次,幻灯看一次,集体念汉字“变”)
三、游戏:找字(巩固对汉字的认识)
1、孙悟空说也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个字宝宝,在那里呢?请你们去找一找。
2、找到了念一念
3、变一变----变成魔法手帕。(字卡放进口袋)
四、魔法手帕变一变
1、你们现在也有了一条魔法手帕,它能变什么呢?请你们想一想,然后边念咒语边来变,好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表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讲述)
3、魔法手帕陪我们玩累了,让它们去洗个澡休息吧!(收手帕进箩筐)
五、游戏:魔法娃娃
1、(出示字卡)让我们变成“魔法娃娃”吧!(教师说变变变,向幼儿吹气,幼儿随之做相应动作,变成魔法娃娃)。
2、我们现在是魔法娃娃,你想变什么呢?现在我们听音乐,音乐一停,我们就站住变成你想变的东西,看谁变的最有趣最好玩!
(音乐停,教师可以问幼儿变成了什么,也可以让幼儿告诉其他老师)。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和表述。
二、重点:了解母鸡身上的各种特征。
难点:能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和表述。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段小鸡哭泣的声音
师:咦,是谁在哭呀?(小鸡)
2、出示“小鸡在哭泣”的照片。
师:原来是小鸡在哭泣呀,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噢,叫球球。小朋友你们猜一猜,球球为什么哭呀?(球球找不到妈妈了)
(二)出示绘本,教师讲述绘本故事
1、师:球球捡到了一片四叶草。要拿去给妈妈看一看,可是,妈妈在哪儿呢?球球要去找妈妈了,我们和球球一起去找它的妈妈吧。
2、① 出示第一个情景,师:球球看见啦。妈妈,快来呀。球球说,它看见妈妈了,它看到了什么呢?(鸡翅膀)
师:我们和球球一起去看看,是翅膀吗?
师:怎么回事?不是翅膀,原来是什么呀?(小狗的大耳朵)
② 出示第二个情景,师:啊,球球看见妈妈了。咦,球球看见妈妈了,它看到了什么呢?(红帽子)球球看到了妈妈漂亮的红帽子,我们和球球一起去看看,是漂亮的红帽子吗?
师:怎么回事?不是翅膀,原来是什么呀?(一朵大红花)③ 出示第三个情景,师:啊,看见妈妈啦,球球说看见妈妈了,它这次又看到了什么呢?(妈妈尾巴上的羽毛)球球看到了妈妈尾巴上的羽毛,我们和球球一起去看一看,是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吗?
师:怎么回事?不是尾巴上的羽毛,原来是什么呀?(乌鸦阿姨的大翅膀)
④ 出示第四个情景,师:啊,球球看见妈妈啦,球球看到了什么呢?(脚丫)球球看见了脚丫了,我们和球球一起去看看,是脚丫吗?
师:不对,不对,不是球球的妈妈,球球很着急,让我们接着帮球球找妈妈吧。
⑤ 出示第五个情景,师:啊,球球看见妈妈啦。咦,球球看见妈妈了,它这次又看到了什么呢?(尖嘴巴)球球看到了尖嘴巴,我们和球球一起去看一看,这次是不是尖嘴巴呢?
师:怎么回事?又弄错了,不是尖嘴巴,原来是什么呀?(小猫的耳朵)
3、球球伤心的苦了,妈妈,到底在哪儿啊?
叽叽叽,叽叽叽,师:咦,是谁在叫球球呢?啊,原来是球球的哥哥在叫球球呢。
师:球球一直喊妈妈妈妈,球球把捡到的四叶草给妈妈看,妈妈说,这真是幸福的四叶草啊!
4、球球终于找到了妈妈,鸡妈妈带着小鸡们一起回家了。
(三)教师带领幼儿,把绘本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
1、师:小鸡球球千辛万苦找到了妈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把小鸡球球找路程去走一遍吧。(把绘本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
(四)结束
1、师:小鸡球球找了好久好久,终于找到了它的妈妈,真开心呀,小鸡妈妈现在带着小鸡们去吃好吃的了,我们也去小鱼的家吃好吃的吧。
活动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幼儿关于红、黄、绿、蓝等颜色方面的经验。
2、引导幼儿学说“我给彩虹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教学准备:
场景布置——花园(花瓣中藏着相应颜色的拟人化色彩宝宝),彩虹妈妈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种颜色的口袋)。
教学难点:
认识青色宝宝;学说完整句“我给彩虹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讲述:
1、幼儿随音乐进入花园,教师扮演彩虹妈妈从花园里慢慢出来,向幼儿介绍自己和七个颜色宝宝。
2、以“幼儿呼唤颜色宝宝的名字,发现有的颜色宝宝不见了”的形式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找颜色宝宝的兴趣。
二、找颜色宝宝:
1、幼儿分散在花园里找颜色宝宝,找到后相互交流,并学说“我给彩虹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2、幼儿将找到的颜色宝宝送回家(把颜色宝宝插入彩虹妈妈身上相应颜色的口袋里。)
3、彩虹妈妈和幼儿共同检查颜色宝宝是否找对了家。(重点向幼儿介绍青色宝宝)
三、联欢活动:
幼儿与彩虹妈妈一起随音乐唱歌跳舞。
教学反思:
教育价值:
我创编的“袋鼠宝宝找妈妈”的识字游戏,很适合小班幼儿。不仅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发展了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选用材料:
废旧纸盒、袋鼠妈妈的大图片、正面是字背面是小袋鼠的字卡若干、塑料袋、即时贴、针线
制作方法:
1、先将袋鼠妈妈的图片,小袋鼠字卡图片压膜。
2、在袋鼠妈妈肚子上用针线把塑料袋缝上,当作袋鼠的大袋子。
3、把纸盒贴在袋鼠妈妈背上,用纸做的草装饰在盒子上。
应用年龄和地点:适合于2―4岁幼儿使用,可以作为教师活动时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在语言区,识字区供幼儿操作。
教具功能:
【小班语言魔法妈妈】推荐阅读:
小班语言妈妈过生日03-10
小班语言活动:鸡妈妈的翅膀02-01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的妈妈11-09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及教学反思01-30
小班语言区目标07-07
小班语言教案反思09-11
小班语言《悯农》教案11-13
小班语言教案《五官》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