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模式(精选8篇)
【摘要】:20世纪上半期是近代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时期。为解决上述矛盾,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团体或个人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救国救民的艰苦探索。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分别是以梁漱溟和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士人与农民革命家阶层的不同救国道路与教育实践。本文对二者的比较,是一种异质性比较,二者虽然皆从乡村入手,但路向不同。前者的路向为文化革命,而后者则是政治革命。前者注重对农民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而后者则着重于政治思想教育。但是由于二者都面临贫困落后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即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因而二者异中有同,它们皆有强烈的本土性即中国色彩。二者之成败得失皆对后来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两种教育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侵略所导致的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农村、农民问题凸现并日趋严重,因而救济农村、同情农民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形成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两条路线:乡村建设路线和乡村革命路线。第二章从解释学的视角来分析延安与邹平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和梁漱溟的出身、性格、知识背景、社会角色与哲学观等不同的“前见”,进而认为二者之不同的“前见”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状的不同认识,与解决中国问题的不同模式。第三章分析论述在此两种模式背后支撑的文化
理论因素。延安教育模式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掌握了中国农民的生存伦理的前提下,在实用理性或实践理性的基础上把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而梁漱溟所创建的邹平教育模式则是以“意欲”为起点,把传统儒学的“内圣外王”思想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结合起来的产物,亦即生命化儒学是邹平教育模式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探讨了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在不同教育文化路向的选择与建构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要差异:即以政统教与以教统政,政治思想教育与人生行谊教育,“政治动员”与“商量办事”,知识分子为“主”还是“宾”的不同。第五章则总结了同处于中国华北贫困落后地区的两种教育模式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二者皆极为重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皆把它作为当地教育的理论指导,具体表现为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式的平民化和灵活性以及以社会教育为重等方面。【关键词】:延安教育模式邹平教育模式乡村建设农民革命生命化儒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09 【目录】:内容摘要5-12导论12-20
一、两种教育模式之概念界定12-1
4二、两种教育模式之可比性14-1
5三、前人研究成果15-16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16-20(一)论文的基本框架16-17(二)论文的研究方法17-20第一章中国近代社会的背景、问题与出路20-36
一、近代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农民问题的凸现20-27(一)近代中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20-21(二)近代中国农村、农民问题的日益严重21-27
二、乡村危机与乡村建设和乡村革命27-36(一)从乡村教育到乡村建设28-33(二)从城市革命到农村革命33-36第二章走向解决中国问题的不同探索36-76
一、不同的“前见”与不同的视角36-63(一)出身与性格37-45(二)知识背景45-52(三)社会角色52-55(四)斗争哲学与“孔颜乐处”55-6
3二、中国社会问题——不同的看法与不同的解决模式63-76(一)中国社会问题的“一般性”与“特殊性”63-66(二)近代中国社会问题所在66-69(三)解决问题的不同模式69-76第三章教育模式与文化路向的建构(一)76-106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延安教育模式76-85(一)实用理性、乌托邦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之传入76-78(二)中国农民的生存伦理与农民革命78-79(三)苏式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探索与延安教育模式79-8
5二、生命化儒学与邹平教育模式85-106(一)“意欲”与文化路向85-89(二)生命化儒学:孔子人生态度的现代诊释89-95(三)邹平教育模式:生命化儒学的大众化实践95-106第四章教育模式与文化路向的建构(二)106-148
一、延安、邹平的社会生态106-111(一)陕甘宁边区——闭塞、贫困、**的经济荒地与文化荒地106-109(二)“颇合一般性”的邹平109-11
1二、“以政统教”与“以教统政”111-122(一)“教育为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112-116(二)教育政治化与社会学校化116-12
2三、政治思想教育与人生行谊教育122-129(一)延安:政治思想教育122-125(二)邹平:人生行谊教育125-129
四、“政治动员”与“商量
办事”129-138(一)共性:组织民众129-130(二)毛泽东与延安之“政治动员”130-133(三)梁漱溟与邹平之“商量办事”133-138
五、知识分子——“主”,还是“宾”?138-148(一)共识: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138-139(二)吸收、利用与教育改造139-142(三)“耳目”、“喉舌”与“头脑”142-148第五章异中之同:两种教育模式的相似之处148-17
2一、生活教育理论之异地开花148-153(一)延安:提倡、研究与施行148-150(二)邹平:生活教育理论与乡村建设理论的融合150-1
53二、办学形式的多样性153-158(一)延安:“民办公助”153-155(二)邹平:较强的公办与“公助”色彩155-158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158-16
4四、教学方式的平民化与灵活性164-169(一)延安:“与学生打成一片”与“民教民”、小先生制164-167(二)理论指导、榜样示范与共学团、导友制167-169
五、以社会教育为重169-172结语172-182主要参考文献182-190后记190-191
1 运动教育模式
1.1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运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基于游戏理论 (Play theory) , 1982年西登托普第一次提出运动教育 (Sport Education) 的思想, 他指出:“必须将过于自由的、没有规则的游戏加以限定, 使其适于学校教育, 实现从儿童的游戏 (paidia) 向复杂的游戏 (ludus) 转变”[2]。他提出运动教育模式要以固定分组、同伴轮流进行角色扮演为主要组织形式, 以教师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基本教学方法, 重视对运动文化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培养。伴随着运动教育思想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 运动教育模式逐渐得到了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并在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地区进行了广泛应用。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配合, 学生运动参与度和与教师间的配合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参与度较低的学生也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调动, 并积极尝试多种角色身份, 主动指导同伴, 努力吸取同伴的建议, 在体育课上能够学到更多的内容。
1.2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 运动教育模式以比赛为主线, 发展学生专项运动技术和体能, 通过对运动规则进行必要的调整, 讲解有关运动规律的特点, 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 使运动项目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运动水平,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战术知识, 在比赛中懂得与他人分享运动经验, 并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管理和计划。在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同时, 积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术, 具备一定的比赛战术、领会比赛过程中的战术意图、理解和尊重比赛规则、运动礼仪、文化传统, 并能对复杂的情景进行处理, 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高效工作, 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技战术思想的、有运动教养、具有积极态度的体育人。这与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将课程教学目标细化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指导思想高度吻合。
根据我国高校体育工作当前的实际, 运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学会了作出合理的选择, 提升了项目技战术的意识, 了解了竞赛的管理和相关仪式, 并真正团队中的一员, 参与到团队竞争中。此外, 西登托普教授的运动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 具体目标还包括: (1) 使学生具有责任感; (2) 能欣赏与了解运动仪式和运动集会的特殊含义; (3) 培养学生作出理性决定的能力; (4) 掌握相关运动训练知识, 自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5) 学习并运用裁判员、教练员、记分员的相关知识; (6) 积极参加校内外、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
1.3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步骤
运动教育模式主要有运动季、团队联盟小组、正规比赛、最终比赛、成绩记录和庆祝活动6个特征。以“运动季”为教学单元, 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2], 一般不低于20节课。在运动季里, 学生可以自由分组, 或由老师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 平均将学生分布到整个班级的各个队伍当中, 以固定的团队联盟 (或小组) 进行学习, 共同为整个队伍的胜利和捍卫小组的荣誉而努力。运动季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正式比赛, 比赛可以穿插在各部分的练习当中, 也可是对抗性的、循环性的竞赛或联赛, 充分展示学生的运动技能。赛季以最终比赛的形式告终, 目的是提高运动项目比赛的观赏性, 充分营造欢乐的比赛气氛和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整个赛季过程中, 成绩记录的内容多种多样, 包括成功率、名次、距离等, 目的是帮助个人和团队进行比赛分析、及时调整和制定目标, 提高小组学习兴趣、安排战术等, 同时, 比赛资料的收集归档和统计工作, 有助于了解队伍发展状态, 及时总结各队的优势及暴露出的问题。通过组织开展运动员宣誓、颁奖嘉宾、摄影录像等庆祝活动, 努力营造出正规比赛中的文化氛围, 提高全体参与者的文化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1.4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是西方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常应用的3种教学方法, 西登托普将3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不同阶段使用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形成了一套效果显著的教学措施。
1.4.1 直接指导的教学方法
所谓直接指导, 就是教师当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学方法, 在所有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中, 它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当于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 主要应用于运动季的开始初期, 用于教师讲授运动项目的起源、学生理论学习、掌握技术、战术配合、裁判规则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等方面。
1.4.2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为实现本队既定的目标或明确战术布置, 教师、教练员和运动员、队长要进行合作学习, 共同承担主要的学习任务。在教学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将教学主导的权力弱化, 只是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权威, 强调小组内的民主。因此,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形下处理队伍内部意见不统一、思路不同步等现象, 也是运动教育模式所努力培养的。
1.4.3 伙伴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分组时, 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技术水平和能力状况, 大体平均分配学生人数, 但难免存在小组内学生技术掌握的差异。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为提高小组整体的竞技水平, 努力实现最终比赛的胜利, 小组内的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更是指导者, 通过学生角色的互换, 队伍内技术较全面的学生帮助指导技术较差的学生学习, 有效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 带动更多的同伴积极参与到比赛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技术动作的积极性, 使技战术水平在实战比赛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1.5 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
在某种意义上,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全面、客观和长效的评价方式, 在整个运动季过程中, 学生在真实的比赛场景下, 充分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领导力、团队协作等清晰地呈现给大家。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比赛统计, 记录学生的技能表现。对学生在运动技战术、战术意图、团队配合、领导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运动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
2.1 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2.1.1 优势
运动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教学主导的权力弱化, 师生共同配合实现教学目标。这种转变意味着教师从单纯的照本宣科、满堂灌, 转变为能力教育, 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运动季过程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主动的积极地进行学习和互助, 学生在团队联盟 (小组) 中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 并通过角色转换,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取长补短的机会。同时学生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 努力实现学以致用, 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学习一定是实际过程中需要的, 并在真实环境下检验学生技战术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 积极构建课上课下实践的桥梁, 促进学生的技术交流和比赛, 发现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不足
由于弱化了教师主导的权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出现针对某一个具象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实践, 缺乏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可能会走一点弯路、多费一些时间。其次, 运动教育模式主要以比赛为主线, 存在过多的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忽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 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
2.2 传统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2.2.1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按照运动技能习得的顺序, 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能够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
2.2.2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不足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教学方法不能适用于具有不同认知特性的学生, 容易造成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各方面很难发挥。此外, 虽然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由于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削弱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分关注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教学结构上的平衡, 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 教材内容的使用和选择上存在滞后性, 导致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使用上不能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3 小结
通过研究, 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 但不能因为运动教育模式的出现, 就全盘否定传统体育教育模式, 只能说明在某些方面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但在其他一些方面上, 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运动教育模式自身而言, 其教学目标明确, 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可操作性强, 教学方法和过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教学评价全面客观。其次, 运动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战术配合能力和决策能力,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最后, 通过小组内角色的互换, 同伴之间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和合作意识。但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国情, 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而言, 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要建立在不少于20节课的基础上, 场地、器材等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因此, 我们在学习西登托普教授的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不能盲目照搬, 应借鉴运动教育模式中的先进理念和思路, 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 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施提供参考。
摘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从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入手, 将运动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问题、找到差距。结果表明: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 运动教育模式对实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运动参与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观念的转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比较
参考文献
[1]Siedenop, D.Sport edueation:a retrospective;Journal of`Teaching in Physical Edueation[H.W.Wilson一EDUC];Jul 2002;Vol.21, 1ss.4;pg.409
[2]MICHAEL W, METZLER.Instructional Models for Physical Education[M].Needham Heights:A Person Edu Company, 2000.256-275.
[3]高航, 章荣江, 高嵘.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25 (6) :79-83.
[4]周建新.美德两国体育课程模式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5 (3) , 58-60.
[5]高航, 吴铁桥.试论运动教育模式的历史渊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7 (1) , 36-38.
私塾教育究竟是怎样一种模式,当代的私塾教育和传统私塾教育有什么不同,它会对未来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而私塾教育与传统的公立教育的优劣又在哪里,它是否会成为未来主要的教育模式?另外,私塾教育在西方也并不罕见,冠以的名称是Homeschooling的家庭教育,它与中国的私塾教育又有怎样的区别?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神州大地自发地酝酿出了“现代私塾”,可谓中国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一件具有世纪意义的大事。经过一段时间分散于各地区的不同实践,私塾正在冲破打压与限制,开始为整个社会所接纳,并通过继续的探索、实践,曲折地发展壮大。展望私塾的未来,任重道远!然而,现在已经是信息化的多元时代,教育仍想被保护性地垄断起来,独家经营,似乎与时代节拍不合。可以被保护起来的动物,往往是最缺乏生存能力的。于是,当应试教育正在大行其道时,现代私塾破土而出,将眼光瞄准了世界前沿,也思考着接轨未来。这不能不说是给中国教育和民族振兴多了一线希望。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分追求“应试”和“升学”,其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令部分家长深恶痛绝。一些社会人士认为,学生负担重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然而“减负令”并未撼动以“考分”为本的传统人才选拔模式,新政策颁布后难以摆脱最初起到一定作用、而之后又故态复萌的命运。由此看来,“减负”不能为减负而减负,唯有与应试的现实挂起钩来,才有效果。毕竟,终点就高悬着一根应试红线,谁敢在起点慢吞吞踱步,谁又能安心在中途学那大意的兔子歇脚乘凉呢?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教育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当前的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让不少家长对教育感到失望。但真正促使千千万万个家长走向私塾之路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外在的环境优势,而是内在的需求和思考,以及对体制内教育的彻底绝望!因此,一种游走在“体制外”的另类教育——私塾教育正在悄然走热。
现代私塾的崛起
私塾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私塾便逐渐消失。如今,教育领域将“私塾”再次重提,大多数人认为,私塾教育是一种个性化选择的结果,家长和孩子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满意,或因一些个体因素,私塾上学成为一个较优的选择。私塾能不能成为主流,补充体制内教育的不足,值得深思。
目前,中国国内出现了“私塾潮”,也有若干小众化的私塾在各地开设:他们有的隐居郊外,有的大隐于市,基本都不为人所知。和传统私塾教育不同的是,现代私塾主要是由教育创办人或特定的组织开设的,就办学的主体来看,称之为“私塾”是贴切的。传统的私塾主要从事启蒙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识字。如今“私塾”教育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私塾教育模式的创新,私塾的创新优势主要在于:一是,团队精英化,用最优秀的教师去培养最出众的学生;二是,课程内容精品化,研发综合素质能力课程,配合学生的学业课程、艺术课程进行大三位一体组合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业、艺术、能力三方面得到综合的提升;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多元化,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能体现一个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艺术修为的深浅也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社会属性的比重,这两者都缺少了关键的一环,就是能力教育,学会学习,学会社会生活,从根本上提升综合能力。现在的私塾,则因为创办者目的的不同,所学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总的看来,则是以素质教育的学习为主,不过比古代私塾中所学内容要宽泛许多。
比如,现代私塾较好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了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因学生数量较少,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研究每一个学生,把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尽可能地实现“以生为本”,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
另外,现代私塾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多元化的倾向,从而培养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是不一样的,而其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学生的多样性注定教育的多元化。只有做到教育的多元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现代私塾教育却抛弃了统一教材,设立自主课程,促成了多元化的教育内容,迎合了学生成长的需要,从而培养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因此颇受家长的欢迎,积累了不错的口碑,也收到了近悦远来的良好效果。这无疑也是我们素质教育需要借鉴与学习的地方。
除此之外,现代私塾较好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远离了频繁考试之痛。接受现代私塾教育的学生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他们不会有无休止的作业,也不会担心无休止的考试,这让他们的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而愉悦的行为。融评价于课堂中,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这就是现代私塾教育对于我们教育的又一成功启示。
现代私塾教育虽然是非主流教育模式,但是对于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与反思,从现代私塾教育之中我们应当反思我们基础教育的不足,吸取其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
私塾教育与传统的公立教育的优劣又在哪里?如果要我们简单地就公立学校与私塾学校孰优孰劣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来,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长处与不足:就公立学校来说,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选报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相一致,便于我们进行规模化的“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而私塾教育,就过去时代的经验而言,由于办学规模较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相对自由,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不过,鉴于现代私塾在现在的法律规范下,几乎没有它的生存空间,往往有始无终,所以,到底它能够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眼下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并非所有违法的事情都是不可以讨论,要一棒子打死的。法律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如若不然,现代私塾的发展之路将是漫长崎岖!
现代私塾,你的未来将如何安放?
私塾教育并非中国独有,在西方一些国家也存在,被称为“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美国的家庭学校重新兴起后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基础教育的一支强大力量。美国家庭学校的发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是即使是基础教育也要勇于创新,教育形式要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地位,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既重视青少年团队精神的塑造,又注重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一些欧洲国家称为“家庭教育”。如今的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得到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务外,家庭学校还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应当看到,家庭学校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它体现了对社会成员教育选择权的尊重,保证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权,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二是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大大减少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三是通过家校融合的形式开辟了家长参与教育的途径,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大量时间浪费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五是有利于克服学校教育平均化、一刀切的倾向,更好地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对发展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大有好处。不过,也有人担心,家庭学校教育会带来社会化问题,如它是否会影响到孩子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培养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家庭学校自有它的某些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庭都适合这种方式。在这里,我们要做理性的思考:有学者指出,现代私塾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诞生。由于近年来“国学热”的推动,许多人以美国的私家教育为蓝本,将中国传统私塾重新定义,并在许多城市火热开办。而在“草根”舆论中,一种“新私塾运动”正热情地开展着,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一种古代传统教育模式的“复辟”,一种在现代人看来“死记硬背”的扼杀创造力的教育方式,却能让身在其中的孩子乐此不疲,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其可取之处?这不应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也不该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矛盾体,我们希望,最终能够出现一个“双赢”局面。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允许的话,私塾是可以赢得属于自己的一方生存空间的。
摘要:随着我国开始步入世界制造业大国阶段,许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作为办学特色鲜明、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我国民办高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行业,其“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订单教育”新模式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订单教育的深入剖析,指出了目前订单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订单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 订单教育 存在问题 新模式探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绩,它正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得到社会的认可。“订单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新亮点。
“订单教育”是高校和企业之间所商定的人才培养合同,是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学生就业等方面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订单、人才培养计划、运行机制、工学交替、就业等。
“订单教育”作为高职高专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增强了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就业,也增强了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三赢”。“订单教育”开辟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新思路,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订单式教育”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重要办学特色,也成为许多院校招生的一大招牌。“订单式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更为务实的教育,与当前各种学校专业设置重复性大、毕业生结构性饱和相比,“订单式教育”的专业设置更适应市场需求,更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所培养的人才就业竞争力也更强。在连续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0%左右的情况下,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则高得多。如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的就业率是96.2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社会需要,积极开设老年人服务、现代殡葬服务与管理、戒毒康复等专业,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因此学生就业率达到100%;河南的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系与河南多家企业合作,开设实践实训基地,定向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工作。
但是,有些院校的“订单式教育”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据笔者了解,一所国内知名的民办大学所进行的“订单式教育”为例:学生在上了1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后,被学校安排到相关单位实习,由于专业基础太差,学生在实习期间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技术上根本达不到一定水准。学生毕业后,学校给学生推荐了工作,但是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这些学生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有的工作时间达12小时或者更长,而工资只有600元,这样的“订单式教育”简直就是在赚取了高额学费后,变相地为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是对相关教育法律的公然践踏。
基于以上认识,借鉴同行的经验教训,并通过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构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柔性就业导向办学模式”,一种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教育”要从转变学生实习方法起步。面对高校学生实习安排越来越困难,实习经费日益短缺的困境,学校应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改革实习内容与方法。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大幅度延长实习时间;此外,修订和完善一系列实习管理办法。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其选择权,充分体现学生的市场主体性及其权益。
“订单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在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中,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关系为主,学校处于协调配合的地位。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
①以学生为主体。本文中的所指的“订单教育”应以学生与用人单位关系为主,具体体现为以协议方式建立学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关系,学生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应尊重其市场主体地位。
②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准雇用劳动关系。这一关系受劳动力市场规则的约束和支配,学生实习期间不仅不需支付实习费用,而且可以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工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该模式要求时间较长,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同时有利于企业安排,有所收益。
③学生与学校仍然存在着教与学、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校在整个实习期间安排指导教师(我们称之为“导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导师除应承担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环节的教学任务外,还负有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生活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等责任。这一特征将“订单教育”与一般的劳资雇佣关系区别开。
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为重要目标。传统的常规实习,虽也是产教结合教育模式,但其主要是以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为特征。订单教育模式将学生置于一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在学校和导师的指导下,体验到真实的社会生活,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生顶岗工作虽不要求专业对口,但应从事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工作。
⑤学生身份多样性。该模式中学生与学校与用人单位具有多方的关系,既是学生又是打工者,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不仅受劳动力市场规则支配,同时也受教育服务市场规则所约束。
⑥实习结束双向选择,优秀毕业生可能留企业工作。 实施订单教育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学生自主联系形式,此形式特点是学生本人根据人才市场的信息或通过亲朋进行推荐,而与用人单位达成劳动雇用关系。
学生一方面进行工作,同时另一方面接受学校老师的指导而形成一种多方合作的教育模式;另一种是在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搭建平台的基础上,由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而形成的一种多边合作教育模式。订单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开展:
①完整计划:订单教育的实施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特别是集体组班式的合作双方应密切配合,对学生学习与工作进行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忌盲目与随意。
②工学结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课程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工作或工作一段时期后再回校学习,以及工作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边工作边学习,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的过程。
③顶岗工作:在学校的总体要求下(如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范围),通过与用人单位谈判,签订劳动协议,真正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从事一定量的工作。
④相应报酬: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规则,通过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
⑤过程监控:一方面要求顶岗过程要写实习日志及心得体会,回校后要交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鉴定意见;另一方面导师应加强对所指导学生的实习检查,帮助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工作加以指导和督促。学校派巡视员分片了解和掌握学生和指导教师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⑥考核评价:
一是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二是对工作模式进行考核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订单教育是一种较好的产教结合形式,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J].职业技术教育.20第19期.
[2]张志军.试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模式的特征[J].职教论坛.年第5期.
学校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村庄的未来之所在。留住了乡村学校,就留住了农村教育的根,就留住了农村现代化的希望,就留住了乡村文化的灵魂。可近些年来,一些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在加剧,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乡村学校的建立,让乡村多了文化底蕴,虽然经济落后,但因为有学校领衔,乡村的精神生活却并不贫瘠,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那时乡村学校与乡村俨然是鱼水关系,联系仍然很密切。教师经常去农家家访,农忙时节还会带领孩子主动帮助农户春耕、双抢、秋收。村民会经常来到学校与老师唠家常,请教农科知识,谈古论今。家长会时不时到学校打听孩子情况,进行交流。放学后,甚至有不少村民与教师开展打球、唱歌、敲打锣鼓等各种娱乐活动。村上有红白喜事,村民都不会忘记邀请老师,老师也会如邻居亲朋一样随份子,虽然,教师工资不高,但却乐意随份子参加村民家的喜宴,因为那既有受到礼遇尊重精神愉悦,也有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的快意。这些看似与教育无关紧要的琐事,却形成了独特乡村文化风景线,让乡村充满无限的生机。
不知什么原因,乡村教育逐渐套用城市教育方式,这种简单套用,自然让学校与乡村有了隔阂,最终让乡村学校成为一座孤岛。首先是在办学规模上用城市标准来要求,于是对生源很少的村小开始大规模撤并。很多村子的小学人去楼空,昔日的乡村文化生机不再,留下的形单孤影的`校舍驻守乡村,让不少乡村越发寂寞。其次,在办学方式上用城市教育方法来要求,于是乡村教育渐渐失去乡村本色。乡村学校不再有春忙假秋忙假,不再有孩子到田地的劳动实践,不再有下课后笑看孩子一窝蜂去爬山、爬树、滑土坡等野外活动。再次,在管理上也严格要求如城市一般。校园不再让村民随意进入,更不允许村民自由到学校开展活动。学校放学后或者假期,都是大门一锁,进行自闭。同时要求老师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并作为一道红线。这样的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自然将学校有意无意隔离于乡村之外,教师仅仅是也只能是作为教师身份出现在那里,不能入乡随俗与村民融为一体。乡村学校只是坐落于乡村的建筑物,乡村教师只能作为授业解惑教师出现,不能再以村民一份子存在,乡村教育只能按照城市模式办,乡村学校自然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因此要想乡村教育成为乡村文化的领头羊,成为乡村文化的灵魂,就必须让乡村学校融入乡村大家庭中。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目前的教育理念,在总结过去乡村教育的经验中,探索一条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新路。这条新路不应该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而要充分考量乡村独特的地域特色与民风民俗。在办学规模上,不应参照城市规模设立,而要以乡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哪怕只有十几个学生,如果乡村需要,也应该派出教师坚持办下去。在教育方式上,应该鼓励乡村学校增设更多的乡村文化课程,应该让乡下孩子更多回归乡村生活中去学习求知。在学校管理上,应该给予乡村学校更多自主权,包括入乡随俗允许村民在放学后、假期中到学校开展活动,允许乡村教师参与村民的各项自娱自乐包括参与他们的红白喜事活动,而不是校园大门紧闭,教师与村民形同陌路人。
题目:全文论述的核心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这是文章的开头,主要作用是点题。一般由3-4个句子构成。主要内容:
1、紧扣论题简要分析,引出论点。
2、过渡段1-2句,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续在第一段之后。注意事项:
1、对材料的处理;
2、展现语言功底(文采):引用、举例、排比等。
第二部分:阐释分析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就论点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一般由正反两方面或3-4个自然段组成。
主要内容:从正反两方面或并列的几个分论点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注意事项:
1、文章主体内容的几段为并列关系,首句为本段论述核心。首句的内容要确保并列,形式(文字表述方式)也要尽可能一致。
2、每一段是一个句群,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但几段之间互有关系,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3、不允许在每段前面出现“一、二、三”及“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表示逻辑层次的数字及词语。
第三部分:总结升华
这是文章的结尾,一般由2-4个句子组成。
主要内容:在第二部分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文章观点再次概括总结,并有所升华。
注意事项:
1、要做到与首段的呼应,如能有所升华更好。
2、最后的语言功底(文采)展示。
表达总论点的题目:
①介词短语式:
例:《以学生为主体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②动宾式:动词+宾语
例:《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学生成长》 ③主谓式:主语+谓语
我国教师培训主要有学历培训和职业培训两大类。学历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教育机构 (主要是高校) 组织学员通过在职学习来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模式。从“六五”到“九五”期间,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以学历补偿教育”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1998年教育部制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此后, 我国教师教育重点由重视教师“学历补偿”转向关注教师“学历提升”, 学历培训层次也不断提高。如今, 本科函授已成为学历培训主体, 教育硕士培训逐步兴起, 在职攻读博士也屡见不鲜。学历培训为教育的发展和教师学历提升架设了便捷的桥梁。可见, 学历培训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我国教师终身学习和学历提升的主渠道。
职业培训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另一途径, 其特点是形式灵活多样, 因地因时制宜, 时间地点相对集中;培训内容注重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的介绍与应用, 轻知识积累而重实践应用, 尤其重视教育教学及研究能力的提高, 培训方式主要有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
机构培训相对于校本培训而言, 是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的传统教师职业培训形式。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中心等是常设的教师培训机构, 根据职能分别对新老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 起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 其定义在描述和内涵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看法。按照欧洲教师教育协会的有关界定, 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 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的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该定义突出了校本:以学校为基地和培训主体, 以满足学校教师工作需要为培训目的。国内专家有的认为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 该定义则强调了培训:以大学和师训机构提供课程和教员开展培训。有的认为“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 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 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 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该定义强调了校本培训侧重点:以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上述三种描述之间是互补关系, 综合理解就更加完整: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点, 通过新知识、新技能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提高, 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从职能角度比较, 学历培训以高校为中心, 发挥了高校在教师职后学历提升和知识更新中的重要作用, 使高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拉近了高校与基础教育的距离, 提高了高校知名度与美誉度。机构培训集中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教师培训活动的中心地位, 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落实经费来指导并调控培训活动的开展及相关改革, 现代教育报2007年1月15日报道, 北京市出台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意见, 将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脱产培训制度, 试行教师每五年带薪脱产培训一学期。政府机构培训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为教师培训奠定了基调。校本培训体现了学校在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校本培训必须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 既要体现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 又要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 同时要充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因此校本培训是寄托多方利益的共同体, 是一种充满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近十年来校本培训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在我国全面展开, 发展势头良好。
学历培训、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也有自身的局限:学历培训在提升教师学历和增长学科知识方面优势明显, 但其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收效甚微;机构培训能因时、因地、短、平、快地进行教师专项培训, 但往往是蜻蜓点水, 缺乏深度和系统性;校本培训针对性强, 能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但难以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许多农村学校由于不具备校本培训所需的各种条件而难以开展。
二、教师培训模式展望
新一轮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即将全面开始。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指出:计划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组织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修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定》, 试行培训学分制, 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 全面实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教育部工作安排体现了政府对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 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师培训高潮, 探索新形势下教师培训新模式尤为必要。
首先在模式结构上要有所创新。必须改变培训的单一职能结构, 建设“学研用一体”的师训模式:学习先进理论与新技能, 研究教育教学, 用教育科学理念指导授课、评课, 使学、思、行贯穿于教师培训全过程。主导学历培训的高校富有先进教育理论和专业师资优势, 从事在职或脱产培训的师训机构有丰富的培训组织指导经验, 开展校本培训的中小学有宝贵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培训资源, 要把各方面的优质培训资源熔铸成理论实践型培训新模式。高校承担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 中小学基地负责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提高, 师训机构进行组织协调, 使理论实践培训紧密配合同步实施。只有理论实践互动的培训才能使受训者印象深刻, 科学的培训结构会促使学员知识和能力同步提高, 这正是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
展望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在培训功能上也要有新的拓展。教师职业培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对高校教育专家而言, 给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传播教育科学新理念、新成果的最佳途径, 是理论联系实际并接受实践检验的好机遇, 也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价值的过程。对校本培训基地的专家教师而言, 指导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既是展示学校优质专家教师资源并实现其价值的机会, 也是共同学习相互提高的宝贵经历。对受训者而言, 能同时接受高校教育专家的理论启迪和中小学专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指导是自身专业发展捷径。大学和中小学协作分工, 共同承担教师培训职责, 促进在职教师的实践、反思与提高, 这正是师训新模式应该同时具备的功能。
此外, 教师培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值得拓展。中小学教师参加了脱产培训, 他们空缺的教学岗位正好给高校师范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中小学接纳并指导高校师范生顶岗实习, 既解决了外出培训教师的代课问题, 又为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这是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探索:浙江省政府在2008年实施的农村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就把全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师范生顶岗实习合为一体;《光明日报》2008年4月6日以“师范生实习, 让三方共赢”为题报道了黑龙江绥化学院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践探索。
展望具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必须讲究质量和效益。国内相关专家对以往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有微词, 针对存在的通病提出教师培训“四不要”:不要丢开理论谈实践, 不要面面俱到无重点, 不要只谈现状无前瞻, 不要重形式轻效果。实际上, 质量和效益是教师培训的生命线, 必须保证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浙江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领雁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其做法是: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 分级分期分批对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培训2个月, 其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4周, 由高校组织相关专家专题讲座, 然后到异地中小学教学实践4周, 由中小学优秀教师专门指导, 理论实践结合紧密, 边学边用, 培训学员满意度相当高。学员脱产培训2个月的功课由师范生顶岗实习, 真正实现了互动多赢、优质高效的培训目标。
综上所述, 实践创新时代的教师培训新模式的发展前景是令人鼓舞的。根据新模式多向互动的特点, 我们可以称之为互动型教师培训模式。互动型模式的构建是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第一步, 政府部门、高校、中小学三方首先要协调互动, 科学组织培训计划, 在时间上, 使教师培训和顶岗实习和谐对接;在结构上, 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 促使知识和能力互动提高;在功能上,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政职能优势和高校、中小学的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势互动。其次, 要对新模式的运行全程跟踪研究, 注重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检测, 健全评价考核和自我完善机制, 全面促进理论与实践、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知识增长与能力提高的互动, 真正实现学校、教师、政府三方的共赢。
摘要: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有学历培训和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又可分为机构培训和校本培训。比较各种师训模式结构和功能特点, 可以为优化教师培训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教师教育,培训,比较,展望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走向“校本”: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6) .
(2) 莫晓东, 顾通达.浅谈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 (2) .
(3) 古立新, 田秋华.校本培训:内涵与课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
关键词:休闲体育 教育模式 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除了面对学习压力之外还要处理来自社会中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就业压力以及选择学习综合技能等,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缓解学生的压力。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全新的运动模式,其通过学生利用余暇的时间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各种运动方式,进行身体锻炼、缓解身心疲劳。当然休闲体育教育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多方面进行规划与执行,只有科学的休闲体育教育模式才能达到其目的。
1 休闲体育的概述
1.1 休闲体育教育的概念 休闲体育虽然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世界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而我国休闲体育教育的发展历史更短,因此对于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议,主要表现在:于可红等认为:休闲体育不应受到运动本身规定的限制,其主要是在空闲的时间内通过身体活动而使人获得在精神以及身体上的休息、放松以及享受的现代生活方式。刘一民指出,休闲体育就是余暇体育,其在本质上不是全新的运行形式,对休闲体育的解释主要是从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本身的时间角度分析的,具体阐述就是人们利用休闲时间所进行的各种体育运动,其所进行的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达到健身、缓解压力、进行娱乐等目的。
总之不管任何人对休闲体育概念的解释其主要分析角度都是以体育运动本身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意义以及休闲体育对构建高职院校的发展做起到的作用。
1.2 休闲体育的原则 休闲体育的开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休闲体育在设计安排时应该系统规划,休闲体育的开展并不是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而是要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论证与研究而制定合适的运动。二是休闲体育要以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休闲体育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各方面的压力,通过压力缓解实现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创新,以此提高学生对生活、学习的态度,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三是休闲体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有重点针对性。休闲体育应该注重学生参加活动所获得的感觉、学生具备的休闲时间以及学生通过活动所获得的对休闲体育的认识、态度以及活动形式。
2 开展休闲体育的重要性
休闲体育教育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具有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对休闲体育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使得人们忽视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在此作者相信随着休闲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不断深入,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势必会被高职院校所认可与接受。
2.1 休闲体育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国家的内在要求,而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部分—校园和谐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校园的和谐发展是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休闲体育教育作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和谐价值观,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进而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将学生心中各种不满情绪、烦躁情绪以及外在压力进行有效的释放,进而将学生中的危险因素消除掉;通过休闲体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们的活动内容,优化配置了学生的休闲时间,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发生转变,进而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精神层次的环境氛围。
2.2 休闲体育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首先休闲体育教育改变了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由于开始阶段体育教育被人们看做是一种强身健体的科学教育,其开展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种生活、工作技巧,学生是出于就业工作的要求而进行学习的,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休闲体育内在文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休闲体育的娱乐性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学生也学会了利用休闲体育进行自我压力的宣泄以及情感的释放登;其次休闲体育教育离不开学校的一切,因此休闲体育开展的过程也是学校整体交流与合作的过程,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可以为学生与老师提供一个沟通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特性,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适应性,因此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可以优化学校的文化氛围,进而引导学校的文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2.3 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休闲体育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就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休闲体育教育首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运动方式,虽然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已经获得相应的体育兴趣,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以及毕业后受到体育运动场地、运动时间等限制使得他们没有办法从事相关的体育运动,但是休闲体育却不会受此影响,因为休闲体育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其次休闲体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休闲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手段缓解学生的各种压力,使得学生的心情得到释放,使得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心灵的洗涤,同时通过休闲体育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身心智力。另外休闲体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3 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育模式构建措施
3.1 加强运动休闲信息咨询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运动休闲信息咨询网站是高职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最佳方式,通过咨询台和聊天室,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另外,校园运动休闲咨询网对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教师能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将技术要领分解简化、示范面交代清楚,减轻了教师课后辅导和理论知识讲解的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教学丰富教师的授课模式,同时也使得学生学习起来不那么枯燥乏味,真正落实休闲体育的精神。
3.2 明确教师教育任务 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量,学习国内外在休闲体育领域做得好的学校教育模式,不断进行休闲相关教育的培训,保持最先进教学理论。高职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加强自身休闲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习,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运动与休闲教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②从学生兴趣和学校实际出发,选编多样化的运动休闲内容。休闲体育不可太过拘泥和僵化,要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对于学生的精神情感也需要很好的照顾。加强对学生以“情感、动机、态度”为代表的隐形教育,将运动休闲的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掌握学生运动喜好最新动态,选编一些时代性强的运动项目,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有机结合起来。③试将野外活动引进学校体育中,大学期间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积极进行有意义的课外实践、野外活动,不仅有益于学生视野的开拓,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习惯,不断拓宽学生运动的空间纬度。随着大学生对野外活动的了解和向往,教师可以利用户外天然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身体运动能力的锻炼。
3.3 加强学校场地设施建设和拓展 优质的教学资源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因此,加强校园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加大对体育器材购置的资金投入,增加体育器材的使用时间,扩大体育活动场地的空间,以满足学生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需要。同时,加强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将体育器材的管理交由学生管理,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与使用次数。通过开展各种休闲体育活动,充分的利用各种体育器材,以丰富休闲体育的开展实施。
3.4 树立休闲体育文化理念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也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育锻炼、体育文化开始真正深入人们的内心。从“形体美”深入到“心灵美”,心里开始重视并培养这种体育文化。因为只有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体育锻炼、弘扬体育精神的风气,真正的休闲体育才会在校园普及。
4 结束语
体育教学在大学是很重要的学科,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我们知道了休闲体育的真正内涵以及其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构建休闲体育教育的一般模式,更重要的是这对于大学生来说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休闲体育的适当开展能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帮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同时休闲体育还成为不少学校的体育教育、体育改革很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兆青.高校休闲运动教育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32).
[2]沈军秀,于军.休闲体育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青年,2013(7).
[3]刘鸣.中国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3(34).
[4]邹玉享.休闲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浅析[J].科教新报·教育研究,2012年(17).
【继续教育模式】推荐阅读:
临沂继续教育06-17
岗位继续教育07-24
继续教育答案11-18
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11-25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个人工作总结_继续教育学习工作总结07-10
继续教育学习作业06-29
继续教育学习总结09-09
继续教育中心20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