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教案设计(通用8篇)
本节讲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由于与动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解开学生的困惑,例如可举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同时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做也可以为下一节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作好准备。
关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和弹性势能的教学,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地展开探究,这对提升学生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生已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对本节来说已有了很好的知识基础,教学中应大胆放手,使学生对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改变的关系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兴趣。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教具准备球(大小相同的一个钢球,一个木球)两个、透明玻璃容器、沙子、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2。学会从功和能的关系上分析和解释物理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录像:节选美丽的东北雪景,紧接着过渡到大雪山的壮观,在学生正看得津津有味时,跳到雪山发生雪崩,大雪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一切,给人类和自然带来巨大的灾难。
教师提问:为什么看起来非常漂亮的雪花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
学生回答:由于具有巨大的能量。
学生活动:接着观看录像,思考问题。
重锤把水泥桩打进地里,说明重锤对水泥桩做了功。据功和能的关系,既然重锤可以对水泥桩做功,表明重锤具有能。
推进新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那么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又如何定量表示呢?除了重力势能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势能吗?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一、重力势能
【实验探究】
1。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程序一]演示实验
[演示一]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铁球分别从不同的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测量铁球落入的深度。
[演示二]
把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球从同一高度释放,测量它们落入沙子中的深度。
[程序二]学生叙述实验现象:
(1)当铁球质量一定时,释放点越高,铁球落入沙子中越深;
(2)当释放高度一定时,铁球质量大,铁球落入沙子中越深。
[程序三]据实验现象总结:
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在物理学中我们就用gh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
板 书:
Ep=gh
物体的质量 千克(g)
g 重力加速度 米/秒2(/s2)
h 物体的高度 米
Ep 物体的重力势能 焦耳()
重力势能是标量,单位:
2。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投影阅读思考题:
(1)为什么说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什么是参考平面?参考平面的选取是唯一确定的吗?
(3)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否相同?是否会影响有关重力势能问题的研究?
(4)如果物体在参考平面的上方,重力势能取什么值?表示什么含义?
(5)如果物体在参考平面的下方,重力势能取什么值?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
1。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个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参考平面。参考平面选取不同,重力势能的数值就不同。可见,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选择哪个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平面。
2。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但并不影响研究有关重力势能的问题,因为在有关的问题中,有确定意义的是重力势能的差值,这个差值并不因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而有所不同。
3。对选定的参考平面而言,在参考平面上方的物体,高度是正值,重力势能也是正值,表示物体在该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具有的重力势能要大。
4。在参考平面下方的物体,高度是负值,物体具有负的重力势能,表示物体在该位置具有的重力势能比在参考平面上具有的重力势能要少。
【知识拓展】
重力势能和重力有关,而重力是地球施加给物体的,没有地球,也就谈不上重力势能。可见,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这个系统共有的。
学生活动:讨论对重力势能“系统性”的理解,并发表各自的观点。
【课堂巩固】
投影题目
1。关于重力势能的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会对别的物体做功
B。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C。在不同高度将某一物体抛出,落地时重力势能相等
D。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具有不同数值的重力势能,但并不影响研究有关重力势能的问题
答案:CD
2。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0,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重力势能为( )
A。ghB。gH
C。g(h+H)D。-gh
思路: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相对参考平面而言的,参考平面选择不同,物体的高度不同,重力势能的大小则不同。
解析:据题意知,已选定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高度为H,小球在桌面的高度为零,小球在地面时的高度为-h,所以小球落到地面时,它的重力势能为E下标?p?=-gh。
答案:D
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改变
[程序一]定性讨论:
1。把一个物体举高,重力做什么功?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2。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什么功?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程序二]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把一个物体举高,重力做负功,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
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程序三]教师总结:
从刚才的讨论中可知: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把功和能的关系用到此处得到:
1。重力势能的变化跟重力做功有密切联系。
2。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改变多少。
[过渡]由此我们可以借助于重力做功来定量研究重力势能。
[程序四]推导重力势能的定量表示式。
[投影]
一个质量为的物体从距地高为h1的A点下落到距地高为h2的B点,求重力做的功。
在该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WG=gΔh=gh1-gh2。
[程序五]讨论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改变之间的关系。
投影公式:
WG=Ep1-Ep2
[说明]WG表示重力做的功;Ep1表示物体初位置的重力势能;Ep2表示物体末位置的重力势能。
讨论得到:
1。当物体由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正功,则WG>0,Ep1>Ep2?,表示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2。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WG<0,Ep1
[推理]
物体从A运动到B,路径有无数条,但不论沿哪条路径,从A到B重力做的功都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而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gΔh是一定的,所以沿不同的路径把物体从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重力所做的功是一定的。
板 书:
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位置的高度h1和末位置的高度h2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教师精讲】
1。起重机以 的加速度将质量为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h,则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解析:由题意可知起重机的加速度 ,物体上升高度h,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F=a,所以F=g-a=g-× g= g
方向竖直向上。
所以拉力做功
WF=Fhcs0°= gh
重力做功
WG=ghcs180°=-gh
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gh
又因为WG=Ep1-Ep2=-gh
WG<0,Ep1
即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gh。
2。如图所示,一条铁链长为2 ,质量为10 g,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拿住一端匀速提起铁链直到铁链全部离开地面的瞬间,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由于铁链中各铁环之间在未提起时无相互作用,所以匀速提起时的拉力F1总是等于被提起部分铁环的重力,即F1=G1=1g。由于1是逐渐增大的,所以拉力F1也是逐渐增大的,所以不能用W=Fhcsα求解。
由功能关系,铁链从初状态到末状态,它的重心位置提高了 ,因而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ΔEp=gh=gL/2,又由于铁链是匀速提起,因而它的动能没有变化,所以拉力F对铁链所做的功就等于铁链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即WF=ΔEp= gL= ×10×9。8×2 =98 。
三、弹性势能的改变
【演示】
装置如图所示:
将一木块靠在弹簧上,压缩后松手,弹簧将木块弹出。
分别用一个硬弹簧和一个软弹簧做上述实验,分别把它们压缩后松手,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并叙述实验现象。
现象一:同一根弹簧,压缩程度越大时,弹簧把木块推得越远。
现象二:两根等长的软、硬弹簧,压缩相同程度时,硬弹簧把木块弹出得远。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上述实验中,弹簧被压缩时,要发生形变,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木块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撑杆中的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请同学们再举几个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例子。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体会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思考并举例:a。卷紧的发条 b。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 c。击球的网球拍 d。拉开的弓。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我们在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哪里开始入手进行分析的?这对我们讨论弹性势能有何启示?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
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重力做功开始入手分析的,讨论弹性势能应该从弹力做功的分析入手。
点评: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探究规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师活动: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为零,弹簧被拉长或被压缩后,就具有了弹性势能,我们只研究弹簧拉长的情况。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次解决哪几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把这几个问题找出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出探究过程中要依次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把握探究的思路。
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进一步引导。
(1)重力势能与高度h成正比,弹性势能是否也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成正比?说出你的理由。
(2)在高度h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对于不同的弹簧,其弹性势能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
(3)对弹性势能的猜测,并不能告诉我们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这样的猜测有没有实际意义?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发生变化,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那么,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重力是恒力,重力做功等于重力与物体在竖直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那么,拉伸弹簧时,拉力做功该怎样计算?并在练习本上自己画图,写出拉力在整个过程中做功的表达式。
学生活动:思考拉力做功的计算方法,选出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评:通过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探求变力做功的方法,初步形成微分求解变量的物理思想方法。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投影学生的求解过程,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怎样计算拉力做功的求和式?是否可以用F—l图象下梯形的面积来代表功?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作F—l图象,推导拉力做功的表达式。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点评: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曾利用vt图象下梯形的面积来代表位移;这里利用F—l图象下的面积来代表功,可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但要搞清弹簧长度和伸长量的区别,l表示伸长量,则F—l图象下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来代表功。
【例题剖析】
1。对弹性势能的理解
[例1]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如图所示,经几次反弹以后小球最终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A处。则( )
A。h愈大,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愈大
B。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与h无关
C。h愈大,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愈大
D。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比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解析: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通过受力分析,小球受自身重力与弹簧的弹力作用,由弹力公式F=l,即可得出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与h无关,弹簧的弹性势能与h无关。
答案:B
2。关于不同能量间的转化
[例2]如图所示,表示撑杆跳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试定性地说明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阶段,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和杆的动能;起跳时,运动员的动能和身体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和撑杆中的弹性势能;随着人体的继续上升,撑杆中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重力势能,使人体上升至横杆以上;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教师活动:势能也叫位能,是由相互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的。重力势能是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弹性势能是由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决定的。我们以后还会学到其他形式的势能。
【知识拓展】
[例1]盘在地面上的一根不均匀的金属链重G=30 N,长L=1 ,从一端缓慢提起至另一端恰好离开地面时需做功10 。金属链重力势能增加__________,此时金属链重心位置距地面__________。如果改从另一端缓慢提起至金属链恰好离开地面需做功__________。
解析:从一端缓慢提起至另一端恰好离开地面时需做功10 ,金属链重力势能增加ΔEp=Gh1=10 ,此时金属链重心位置距地面h1=0。33 。如果改从另一端缓慢提起至金属链恰好离开地面需做功W2=G(L—h1)=20 。
[例2]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匀速地拉起质量为的物体,当人沿水平地面从A点走到B点时,位移为s,绳子方向与竖直方向成α角,原先绳子方向竖直,不计阻力。则人拉物体所做的功为多少?
解析:由于人拉绳的力的方向不确定,不能用功的定义式来计算人所做的功,须通过动能定理来计算人所做的功。而重力的功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可得: 。
由动能定理可得:W—WG=0
所以人所做的功为: 。
课堂小结
1。势能由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由它们的相对位置而决定。
2。势能是标量,单位是焦耳。
3。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跟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始、末位置的重力势能之差。
4。重力势能是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共同具有的,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布置作业
课本P31作业1、2、3、4。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探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伸长量的关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 高中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目标是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 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1。因此, 本文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的写作的技能目标, 结合教学案例, 论述将同伴反馈作用体现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能够引领学生切实提高写作水平的具体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将写作与读、说结合在一起, 每一单元写作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紧密相连。然而, 相对于听和读的内容, 这套教材有关写作的课时比例并不大。传统的英语写作模式, 即“教师给出题目, 提出要求, 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写作, 之后教师评语”, 不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没有发挥同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涉及的写作同伴反馈包括同伴间的相互回应、相互评价及相互修改。
二、课堂设计及其说明
(一) 教学内容
本文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2》第二单元的写作设计2, 针对选自《高中优秀教案》 (任志鸿2008) 的写作课堂教学设计中同伴反馈内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写作的任务是针对“我喜爱的运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出理由。通过听公主Atlanta的故事创设话题情景, 讨论Atlanta喜爱的跑步项目, 进而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并进入教师设置的情境, 说写材料原文见附件 (第17页) 。
(二) 教学步骤及说明
《高中优秀教案》基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对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出的预想, 设计了一节说写结合课。具体教学设计步骤如下:
1. 课堂导入阶段
Step 1:Ask students what Atlanta’s hobby was.Then let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interests and hobbies.
在课堂导入阶段, 回顾上一堂课听力部分Atlanta的爱好, 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兴趣爱好。该教案认为学生应该运用已经学过的“What do you like doing?”“What are your hobbies?”和“How do you become good at them?”等句型, 向彼此询问各自的爱好。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 灵活使用本单元学过的有关运动项目的词汇和已学习过的基本句型, 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主题铺垫。
2. 写作前 (Pre-writing)
注重写前指导能够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加强中英文思维转换的能力。当教师向学生布置某一项学习任务时, 任务本身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就规定了某一种学习策略 (文秋芳、王立非2004:29) 。而任务设计的本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针对性强的语境, 激活大脑中相关的内部语境, 带动正确外语表达式的运用 (王初明2006:83) 。
Step 2:Suppose you are chosen to 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to carry out a survey of their interests.Make up a chart like this for you to fill the information in.
At last, after the survey, the ones who have the same interest sit together and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talk about their interests.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an be helpful.
Why do you like this sport/music/collection...?
When did you begin to like it?
What’s enjoyable about the hobby?
学生假设自己是采访者, 去调查同学们的兴趣并完成上面的表格。这一活动将前期关于同伴间对于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反馈及讨论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虽然涉及范围相对较广, 如运动、音乐、收藏及其他爱好, 但是更能激发学生思考, 有利于学生主动追问, 为写作“我爱好的运动”做好铺垫。
调查发现, 61%的学生在写作时要经过从汉语到英语的心译过程 (张燕2008:15) 。但由于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 互译后的文章往往缺乏整体感和流畅性。通过对中学生英语习作的实证分析, 发现二语写作者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表达思想的语言形式 (汪中平2007:193) 。为了避免学生将汉语的思考方式带入英语写作中, 教师在写作前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逐渐转变思维方式, 进入英语写作的氛围。之后, 同伴之间相互回应、彼此沟通, 这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Hui 2009:79) 。这一活动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汉语到英语的心译过程, 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促进学生积极表达想法。
Step 3:Introduce the topic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 you keep on taking exercises?
What effect do you think exercise has on your health, work and study?
Step 4:Introduce the expressions by reminding students
Ask the students whether they agree or not.Suggest them using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I think that...I don’t think that...
I agree...I don’t agree...
I am sure that...I’m not sure whether...
Do you think that...There is no doubt that...
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谈论运动的作用, 帮助他们积极想象、理解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写作设计包括短语和常用结构的使用,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但是, 该环节也存在弊端:学生套用短语和常用结构, 不利于学生关注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如果采用替代性解释 (paraphrase) 的方法, 即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熟悉的词汇, 可以帮助学生从思维层面认知词汇, 在写作时逐步提高用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陆锡钦、谢芬2010:28) 。例如, 谈到I agree...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与其意思相近的表达方式:I believe..., I like the idea that..., 等等。这一活动不仅适用于二人或小组讨论形式, 也适用于全班讨论。
3. 写作阶段 (While-writing)
Step 5:Ask students to discuss how to develop a hobby and imagine that they are writing to someone who does not have a certain hobby but is interested in it;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outline, make a list, and then finish their writing.
该活动设计主要是引发学生思考, 探寻如何根据写作要求安排写作。
本活动不同于前面写作前阶段的讨论, 而是提出具体“爱好”, 注重“高级关注点”, 包括写作的关键点、作文的篇章结构、写作思路的逻辑性和行文的流畅性、使文章言之有物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耿殿磊2006:119) 。
本设计给出了两篇范文, 选取第一篇范文为例:
Swimming is my favorite sport.I like it because it can bring me much fun.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wimming is very interesting.You can try different ways of swimming, such as breaststroke and backstroke.You can swim at any time of the year if you like.In hot summer, if you jump into the river or the sea to have a swim, you’ll feel cool and comfortable.Even in cold winter, you can swim if you are brave enough.It’s a healthy sport and it can build up your body.If you are a beginner, you must be careful.
And I think if you want to learn swimming, you’d better not swim alone and bring life buoy with you incase of danger.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swimmer, you must have a lot of practice and have great determination.
范文说明了游泳是作者的爱好和其带给作者的好处及游泳时的注意事项。但是, 只给学生一篇范文并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顾及其情感体验, 也不能及时地反馈和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分析学生的作文, 促进同伴间相互学习, 帮助他们掌握基本词汇和句型。在同伴讨论并给出结论之后,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写作的内容。“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对内容和语言的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Chandrasegaran 2007:1) 。
4. 写作后 (Post writing)
Step 6:Tell students that filling in forms is also a kind of writing and writing of this kind needs to be:in phrases;with no wasted words;written in the present tense.Then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and fill in the forms in pairs telling the athlete what he/she needs to practice to improve further.
本设计要求询问同伴之间的名字、年龄和喜欢的运动项目, 同时要求被采访的同学给出所喜欢运动项目的优点和缺点。
本活动的设计并没有和“写作时”活动相联系, 缺乏活动间的关联。此处的活动设计需要适合师生、生生之间对于小组写作内容的评价。第六步的活动可以安排在“写作时”, 有助于学生收集信息, 明确主题意识, 使写作框架更鲜明, 对词汇的理解也更深入。
同伴反馈指同伴之间高水平的交流与相互回应, 以此促进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 提高自信心 (Rollinson 2005:23) 。
因此, 写作后进行同伴评价十分重要。可以选取个别小组的部分内容, 并用投影仪将其呈现出来, 供小组互评, 引导他们根据评价标准提出各自的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1) 此文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2) 此文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你觉得如何修改最好?
3) 此文是否结构紧凑、是否围绕主题?
4) 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
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 而来自他人的反馈更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更有效、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他们通过阅读、评改同学的作文, 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评价能力和读者意识。教师引导下的同学反馈比教师单方的反馈全面, 容易接受。这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从中受益。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探讨, 促进了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这不仅使得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于写作内容的观点与想法, 而且使得学生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学习他人、丰富自己的观点, 并拓宽自己的思维。
三、课后总结及反思
以上听、写结合的设计案例只是教师根据教材写作模块设计写作教学的一种方式, 未必是最佳设计。因此, 针对该写作教学的特点和具体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方面对导入、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等四个环节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反思。
(一) 替代解释——减少套用词组
替代性解释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熟悉的词汇, 帮助学生从思维层面认知词汇, 并在写作时逐步提高用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陆锡钦、谢芬2010:28) 。写作前, 减少套用词组和常用结构有利于学生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同时, 替代性解释法帮助学生根据熟悉的词汇积极想象、理解并表达观点。在同伴反馈下, 学生通过小组、团队或集体的合作, 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相近的意思, 以促进词汇的多样性, 同时提高用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以及语法的规范性。“英语新课标不主张淡化语法, 但提出教师不要过分强调单纯传授语法知识, 不要脱离语境讲授和记忆语法规则, 学生不要脱离语境学习语法” (程晓堂2007:35) 。
(二) 评价同伴——参考同伴作品
同伴也是学习和生活的来源。张楚廷 (2007:107) 指出:“语言学习不是从语法开始的, 而是要从作家开始的, 即从活生生的文学开始的。”也就是说要使语言融入生活,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而, 成为学生自身生长的因素。学生的写作来源于生活, 学生将活生生的现实融入写作内容。写作过程中, 直接套用范文, 学生会对写作感到乏味。写作后, 评价同伴作品有利于学生间关于现实生活中的写作内容的交流与讨论, 同时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参考同伴作品更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人长处, 发现自己的不足, 从而更有效、更及时地解决自己的写作问题。
(三) 设定层次——明确活动结构
写作过程中设计较多的细节活动可以收集到充足的素材并明确写作目的, 但是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其层次性和目的的明确性。此阶段需要教师对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监控, 明确同伴间讨论的有效性, 选择性地接受同伴的建议。本教案的第六步是学生之间资料的整理过程, 应该安排在写作中, 写作后应该安排同伴写作评价。设定整个写作层次, 明确写作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教师的引导下, 了解活动目的、融入写作氛围、独立完成写作、评价同伴作品并改善自己的作文。
(四) 融合问题——发散语言思维
有效教学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因此, 英语写作教学中需要设计适量的开放性问题 (open question) , 以达到英语语言思维的发散性。纵观该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 问题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在写作的导入环节, 通过提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到具体问题情境中, 减少了语言的思维障碍。如“How do you become good at them?”等问题的提出, 可以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从而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写作前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通过指导学生, 使学生主动生成更多的问题, 从而在同伴合作中不断地思考和连续追问, 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在写作中这一环节, 为了落实具体的写作要求, 问题的设计应该与写作目标保持一致, 但在同伴互动和教师指导下也不失对思维过程的关注及情感体验。在最后环节, 围绕几个问题对作文进行同伴评价及师生间互动, 最终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达到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板书设计;原则;技巧
独具匠心的板书是有形有色的教学语言、教学图画,它既蕴含了教材编者的“编路”,又体现了教师的“教路”,一个好的板书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很大的上而且启发了学生的“学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学习新课程理念,渗透生本思想,而且要结合多媒体教学,科学设计板书。
一、高中物理教学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设备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老师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虽然在感官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课程进行理解,但是,相对于板书而言,多媒体教学缺乏对课堂知识的整体性,因为多媒体是分屏显示,可能会出现相关联内容的分离,导致学生不易掌握其中的逻辑关系。另外,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大多将课堂知识打在屏幕上,照本宣科是学生很难消化课堂内容。而板书则不同,合理的板书设计在问题表述上,会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高中物理教学板书设计的技巧
结合多年粤教版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笔者结语出以下板书设计的技巧。
1.运用教材提纲,提炼简明板书
运用教材编写的栏目提纲,把有关的概念、规律、公式、单位、注意事宜等用最简练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条理分明的板书。大多数新授课均可应用此技巧,例如:“匀速圆周运动”的板书可作以下设计:
2.巧用简易符号,呈现易懂板书
为了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高中物理教学的板书时常可以采用一些习慣的简易符号,不但避免繁琐的文字叙述,而且容易理解方便笔记。如用“ ”表示增大,用“ ”
表示减小,用“ ”表示由什么推导出什么等等。例如,在讲授“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时板书可设计如下:
3.妙用图像表格,体现形象板书
高中物理的概念、规律往往涉及到理论应用,要更好理解和掌握,时常需要借助图像,使讲授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如果涉及几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物理概念及规律,也要妙用表格将其罗列对照,使学生感到鲜明,易于辨析理解。例如,在讲述“远距离输电”时的部分板书可设计为:
4.活用思维导图,构建直观板书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在每章或者模块的复习课中,可以活用思维导图。例如,在进行机械运动的归纳复习时,部分板书可设计为:
5.善用学生归纳,共享双赢板书
如果生成的板书是学生智慧的结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的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归纳结语,及时记录学生的想法、疑问,通过引导呈现成板书,既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又可以加深师生交流,促进相互成长。例如,在讲授“传感器的原理”时,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结语出:光敏电阻的特性:光照或温度电阻R。
板书要体现新课程提出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核心理念,可以在课前做好设计,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讨论结语进而生成板书。通常在观察现象或实验探究后,可以让学生归纳结语,将学生归纳的结论作为板书的一部分,让学生有成就感,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深层交流,激发师生思维灵感,达到教学相长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根据内容需要,应用一种合适的技巧设计板书,也可以灵活地综合应用上述几种板书技巧,力争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板书,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思维情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知识: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
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
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
回顾atp的生理功能,糖类、脂肪被细胞分解后把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提出问题:有机物进入细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体外,有机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学家发现,有机物在细胞内也是通过复杂的氧化反映产生能量的。
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回顾旧知识,受教师的问题所引导,进入新课。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对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归纳。(问题如: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和表达,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有氧呼吸
提出问题:在学习细胞器的内容中,和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
提出问题: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放能过程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介绍有氧呼吸能量的转化效率,可以让学生来计算。一般内燃机的效率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转变为热能。
回答问题(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讲述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比较两者的区别
分析有机物产伤的热能的生理意义。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第一课时小结及练习
用幻灯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图,指导学生完成
练习略
小组讨论,完成概念图
(五)无氧呼吸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
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
以乳酸、酒为例子,讲授发酵的概念。
通过用图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的区别,指导学生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
背景分析:
向心力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6节内容。教材中由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加速度引入的向心力;
功能分析:
在教学大纲中属于B段要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又是天体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通 过对本章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把生活事例简化为物理模型的能力,复习旧知,强化受力分析能力,用学过的物理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构分析:
教材先由向心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引入向心力的概念,接着利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最后分析一般曲线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资源分析:
可利用媒体展示现实中的圆周运动;
可利用带细线的小球模拟现实中的圆周运动,完成初步的“实例——模型”的转化。
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由实物到模型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掌握、运用、提高;
可以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储备情况:
学生熟练掌握了受力分析的方法,能独立完成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已经学习过向心加速度的内容,知道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方向;
已经学习过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合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学习中的自我监控:
学会观察,从看到的现象中找到隐藏的规律;
能独立完成学案内容,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得出自己对指“向圆心的合力的理解”,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懂得互助合作,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知道向心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会根据向心力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分析、讨论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向心力概念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体会物理规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学习,认识实验对物理学研究的作用,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策略设计:
教法与学法:
教法:采用媒体展示,提出问题,演示过程,指导实验,总结结论,反馈评价。
学法:独立观察、分析小结,发表见解,小组讨论,了解原理,动手操作实验,总结分析数据,验证理论,掌握理论,运用规律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设计:
视频:(1)水流星,双人滑冰,飞车走壁,三个过程,其中加入由实物图片到素描图片到模型的演化过程。
幻灯片:辅助展示教学过程
黑板:出示标题,竖直圆周运动一般位置的受力分析图,例题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利用视频,利用带细线的小球做圆周运动
复习导入: 观察模拟后完成学案。
学案内容:
向心加速度:
表达式: ………………………………(1)
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
表达式: ………………………………(2)
由1,2式得出:
力 Fn的方向 :
由以上推导过程我们能发现做圆周运动的基本条件:
物体在某点的合力方向:
物体在该点的运动方向:
【教学目标】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学习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意境。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白居易。
(师生共同回忆,重点在其“失意谪居”。)
2.解题。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回忆乐府相关常识。)
3.相关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4.学生借助注释阅读“序”,进一步了解写作缘由。
5.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句读。
6.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情感。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时期乐伎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歌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天涯沦落人”之恨。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两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一个是琵琶女,一个是诗人自己。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各异,但是他们却有着相似的不幸遭遇。也正因如此,他们的情感才通过琵琶曲得以沟通和共鸣。另外,这首诗中的音乐描写十分出色,已经成为千古绝唱。诗人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将无形的音乐形象描绘得鲜明生动,具体可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第三段,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合作探究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明确: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是什么将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了一起?为什么能联系在一起?
明确:音乐;“同是天涯沦落人”。
4.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明确: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5.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明确: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能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
第二乐章“欢乐曲”: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第三乐章“沉思曲”: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悲愤曲”: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6.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2)巧用拟声词和叠词;(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4)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7.“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1)伤琵琶女。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 (2)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8.课文前后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篇首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9.学生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剧美”。
10.艺术成就。
明确:(1)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 。风尘知己,处处动人。(2)诗中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3)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换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凝炼优美、扣人心扉的语句!
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30多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一、翻转课堂课前模块设计
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的首要环节是进行课前模块的设计, 其重要性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网上课程设计。网上课程设计是翻转课堂课前模块设计的关键和核心, 其主要内容是教师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高中物理重要课程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件的内容要抓住高中物理课程的关键部分, 力求将课件内容简单化, 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需要讲解的高中物理知识制作成PPT, 对于抽象的概念或者是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制成小动画, 对于实验部分可以由教师制作现场视频, 将操作内容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师在讲解“恒定电流”部分内容时, 电流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为, 这时教师可以将电量多与少分成两种动态画面, 通过多媒体显示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量多, 则电流大。同时也可以扩展电量一样的情况下, 时间短的电流大。第二, 评价环节设计。对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成果要进行有效评价, 评价模式需要包括专家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点评以及自我点评, 这样的评价模式能够使评价成为鞭策学生的一种动力。第三, 建立物理学习框架。学习框架的作用在于有效引导学生根据框架导向, 进行有秩序和有目标的学习。学习框架可以包含范例、提问、学习建议、学习向导、图标、实验演示和课后练习等, 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加或者调整学习框架。
二、翻转课堂课堂模块设计
高中物理翻转课堂课堂模块的设计通常在课前模块设计的基础上, 将学生的课前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强化, 以便最大限度的将物理知识内化成学生的一个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思维。课堂模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设计学习情境。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物理情境的设计和营造, 良好的物理学习情境能够促使学生迅速融入物理课堂, 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物理课堂上, 教师要为学生营建一个活跃、宽松的环境, 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中, 掌握物理知识, 同时也深化翻转课堂的内涵。第二, 合作学习设计。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可以自由结成小组, 在小组内形成一个积极协作和合作共赢的链条, 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第三, 交流环节设计。在交流设计环节, 学生个体之间、小组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有效交流和沟通, 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第四, 课堂总结环节。在学生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后, 教师可以做翻转课堂的教学总结和反馈, 以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持
在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的建设中, 信息技术的支持和有效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重要前提。教师在制作高中物理教学课件、视频、动画等过程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同时也考验教师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时要对自己严格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以便制作出高质量的物理教学课件、视频等, 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 创造有利条件。学校也要不断完善网络学习硬件设施, 为翻转课堂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创新, 对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物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单一性和灌输性的弊端, 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答疑的全面整合, 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课前设计和课堂设计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的翻转课堂。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获得了较大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次创新, 同时也推动了高中物理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有利于打破常规, 解放思维和创新教学, 也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进步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高中物理翻转课堂的设计出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珍国张继禄.翻转课堂对教学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物理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4, 12 (10) :45-46.
[2]马义永.“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物理, 2014, 11 (6) :78-79.
一、烘托情境,渲染气氛
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情境设置”的环节,这是从情境教学法中受到的启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以暗示悬念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以情感共鸣形式来烘托学习氛围等等。例如,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利用幻灯片图片定格历史:触目惊心的“万人坑”“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等。
2.数字报告:“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屠杀的手段极其残忍,有的枪杀,有的刀刺,有的活埋,有的活活烧死……”
3.新闻再现:介绍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
4.配乐激发情感。面对此情此景,学生议论纷纷,有的摩拳擦掌,有的义愤填膺,情绪非常激动。
通过这些情景再现的方式,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1937年南京遭受到的苦难,也对这个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我讲道:“‘南京大屠杀’是南京人民遭受到的苦难,是我们中国人遭受到的苦难,更好似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在那个年代,我们的人民曾经被残忍地蹂躏,被无情地屠杀。这是一段痛苦的历史,也是给予我们教训的历史,我们要认清这段历史,努力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起来,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这样教学效果就达到了,通过“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民族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祖国的接班人看到了真正的历史,对于日本政府企图掩盖真相、美化历史是最有力的回击,切实做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
情景设置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尝试作为导入的方法,有效的情景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设疑释疑,环环相扣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疑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疑问还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针对同一个疑问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争论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和知识能力的提高。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一直注重疑问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化解教学重难点,还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反馈,柳暗花明
《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悱”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正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果教师不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处于“愤”“悱”的状态,那么就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去启发。如果教师“举一隅”,而没能觉察到学生是否能够“以三隅反”,又如何确定是继续讲下去还是应该转换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一隅”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随时随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正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我以“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谜面出了一则谜语,谜底是打一历史人物。答案有四个:1.屈原 2.苏武 3.蒋干 4.共工。学生在看到这么新颖的问题时,非常踊跃,讨论也非常积极。但他们给出的答案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屈原或苏武,那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一种反馈了,反馈给我的信息就是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理解不透彻。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还应该再讲解。随后我又讲了对战争胜利的原因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红军并不是促成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才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再者,由于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这样一讲学生就明了多了。
所以教学中需要反馈,我们更应注重反馈。没有反馈,我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前方水的深浅;没有反馈,课堂成了我们教师的独角戏,谈何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完整的教学过程少不了课堂小结,小结既包括教学过程最后的总结,又包括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结束后的及时总结。总结什么,怎么总结,影响到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好的总结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例如,在讲“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内容时课后我用了这样一段小结:“同样的闭关锁国,同样的落后封建,同样的受列强欺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从此两国的道路迥然不同,日本不但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而且成为了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它又把其他亚洲国家变为了它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国继续在民族苦难的深渊中堕落,最终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这其中就有日本。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这样的一段话既强调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双重意义,又激发了学生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思考及对中日两国命运的探讨。
总之,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学。一份完整、严谨的教学设计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所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知识融入到现实情境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教学设计都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精神状态,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才能使学生在开放性的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 弹力教学设计11-21
高中物理实验性设计05-31
高中物理电磁波谱教案06-09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12-11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06-12
高中物理必修2曲线运动教案07-03
高中物理《磁性材料》优秀教案12-06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有哪些06-10
高中物理教学随笔06-28
高中物理教学工作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