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精选8篇)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篇1

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在上课中讲得井井有条,知识条分缕析十分透彻,演算透彻清晰,但结果是有不少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数学学习困难重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很少发现是自己教学能力和素养导致而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共同学校的过程。教师得知学生在数学学习很困难时,是否想到了可能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不够,没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内容层次没有理清和教学方法不适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的数学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听”到“懂”,再到“会”,最后到“通”。为此,教师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批判性地考察自我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到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反思教育观念

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科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数学非常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这样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失去了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可以让三个同学合作分别去画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这是学生会发现三条线为什么会是一条线?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多种,为什么 “角边边”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在学习镶嵌时,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可以,而正五边形不可以?等等。

这样教师不断地设问,不断地质疑,就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归纳各种各样的数学规律,为下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紧紧抓住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解决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二、教师要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式等),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应该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考虑到了。教学后,要对实际进程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三、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

教师教得好,本质上讲是学生学得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合乎学生实际呢?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有的教师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教师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认识上鸿沟问题。有的教师只是一味的设想按照自己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也许学生当时听明白了,但往往是是而非,并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初中数学教学中,例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概念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中的例习题都是编者精心编制的,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它们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对培养学生智力、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等都有重要意义。

四、教师要反思学生学习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二至十六岁之间,正处生长发育期,思想不成熟,行为不稳定,办事情绪化,喜表露,易冲动, 既有面见师长的羞涩, 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习性。在数学学习上凭兴趣,看心情,个性反映较为突出,有不少学生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他们往往又很难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妥。所以,教师就应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找一找哪些问题,并帮助他们努力改变不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篇2

一、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关注学习需求

兴趣是实际需要的延伸,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随时注意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最能够吸引和教育学生。如在绪论课中,可向学生介绍世界及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特别是要介绍在世界未来十项热门高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遗传工程和仿生学的最新成果。在遗传工程方面,目前对于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比较深入,进展也较快。诸如抗菌素、抗癌物质、香料、激素和酶等,基因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以基因为靶子的药物研制将成为医药开发的焦点;已可将抗灾害和防病虫的基因植入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幼苗中。另外,结合教学内容还可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在进行野外生态考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采集,制作生物标本;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在校内外种花,种草,植树,饲养小动物,等等。

二、教学策略注重创设情境,关注培养能力

中学生物课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问题设计策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情境反映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出发,以学生的个体思考和学生间的互动为主要学习方式,采取各种方式设计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有关知识,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相互讨论、交流评价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解决共同确定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去理解问题是怎样形成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方法是如何应用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且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发问,大胆质疑,启发学生思维。多提些开放的问题,鼓励分析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不求答案的全面性,使学生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能力。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注重活动探究

目前顺应课程标准的变化和要求,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式是倡导的主导教学活动方式,实践也证明了其在学生发展中的适宜和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时,多样的基础上,要着力体现主导的活动形式。教学活动的程序化、公式化、单一化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明确活动目标的同时,要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单一的“满堂灌”不是教学活动;单一的“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也是与教学活动化的理念相背离的;都设计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所以要根据丰富的教学内容,选择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例如课堂内可以有教师点拨引导的学生思维活动: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讨论、辩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模拟情景等;课堂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课题研究、参观访问,等等。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设计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观察、实验、电化教育、参观等),采用多种启发方式(如讲述、谈话、提问、讨论、实验、读书指导和各种各样的练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要设计如何探求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多侧面的探究性学习,不仅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使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封闭、机械、沉闷,变得开放、活跃和丰满。

四、教学评价定位“以学评教”,体现发展性

创新教学提高效能 篇3

[关键词]教学提高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103

新课程改革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这对作为掌舵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填鸭者”向“指导者”转化;由高高在上的“执教者”向“合作者”转化。同时还要通过自学、培训、听评课等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

一、解放教师的嘴巴,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支粉笔,高高在上,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跟着教师思路走,没有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死学,没有创新思考,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感到学习是乏味枯燥的,毫无兴趣,学校不再是乐园。一部分后进生先由厌学再到辍学,终止了享有教育的权利。我所在的是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报到时每个班有五十多人,到九年级毕业时每班都有几个辍学。虽然教师极力劝导,但学生以“听不懂,跟不上”为由而辍学。看着一张张空座位,我陷入深思,学生辍学究竟谁之过?为什么他们把学习看做是一件痛苦的事?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的是高分低能的学生?可见,这种“填鸭式”教学,是不利于能力培养和身心发展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作为“主导者”,运用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指导学生进入本堂课,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管好嘴巴,让学生充分思考,自己归纳总结,才会加深理解,使学习效率最大化,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不断为自己“充电”,适应现代教育

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并且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了许多新观点、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当面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还不时地嘣出很多网络用语。难道他们会喜欢恪守陈规的教书匠?如果教师还仅限于教教材,吃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老本”,那会处于尴尬境地。新时代、新课程所需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不但具有丰富的专業知识,还要知识渊博,广泛涉猎各学科,了解学生心理,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学习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学,融入学生,及时沟通,排除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从而喜欢你的课。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把握教学规律,巧妙处理各种“难题”,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耐住性子不急于求成

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会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答案。或者学生回答不准确不全面时,或者学生还处于思考阶段,教师就耐不住性子,急于求成,说出结果。更有不少教师自问自答,是既扮演教师又充当学生的双重角色。“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知识是前后相互衔接的,所以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如果让学生只知道结果,而忽视知识的延展性,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阻断其对知识的探索。最终结果是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似懂非懂,知识断链,回答问题没有逻辑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内化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其参与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概括得出结论。这样形成的知识牢固,而且易于理解,又能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作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教育的根本意义——施以学生“人”的影响,首先学会“做人”再“做事”。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每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在备课中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落实此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可用名人轶事、典故,或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或偶发事件,或媒体报道的道德事件适时进行德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处世的风范、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师德修养,以品性折服学生,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

五、新课程需要教师间合作、创新性学习

现代教育是开放式教育,要求资源共享,要营造相互合作、学习的育人环境。当代中学生常会出现新问题,让“老教师”措手不及,与其他教师合作,共享问题的解决,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模棱两可,没有标准答案,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无法解决。多人合作,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团队合作促进教育的同时,还要创新性学习,通过听评课、集体备课、校本联校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多种渠道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效能。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它们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这要求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以适应时代需要。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要敢于迈开脚步,创新教学,以提高效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篇4

首先,对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存在片面使用,不能全方位发挥其使用效能。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使用邵阳县二中教学实习基地的实践中,多年来,我们一般只把它看作是学生教育见习与考察、教育实习的场所,并将这两项实习安排于此,而社会调研与工作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教育等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都不安排在这里。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学实习基地的资源,限制了基地使用效能的发挥。事实上,在我们更加强调实践育人的今天,尽可能地根据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将它们安排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予以实施,操作性更强,实践效果更好。

其次,对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只管使用,不管建设。一是建设主体多,难以协调。使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高等学校实施教学计划的需要,而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则不是高校一家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牵涉到高校、基地以及基地的主管部门等多个主体,省级立项的基地建设还牵涉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等。如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邵阳县二中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就牵涉到邵阳学院、邵阳县人民政府、邵阳县二中、湖南省教育厅等多个建设主体。有钱还比较好办事,没钱事情就非常难办。二是基地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严重。在基地建设中,硬件设施建设更受到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档案建设等经常不受重视。

第三,高校与基地主管方沟通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双赢。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每到要使用基地时,就开始联系,平时学校同基地的联系几乎很少。“不使用,不联系;要使用,才联系”成为基地与高校工作的一种常态。这种情况的存在,只会使二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既不利于二者资源共享,也不利于二者之间的互利合作,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能了。

如何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篇5

政府自身工作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的新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领导和管理方式,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但从政府自身工作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

“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和行政理念的不适应。还没有从根本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一些干部思想保守,责任心不强,干工作,缺乏激情;谋发展,缺少思路;搞改革,没有魄力,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二是领导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不注意研究新时期政府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对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知之不多,不能自觉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一些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人员岗位责任不明,遇事推诿扯皮,甚至找不到责任人。三是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适应。不能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遇见矛盾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外推,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行政不作为,习惯于当太平官、吃现成饭。

“不符合”主要表现为:一是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一些同志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不牢固,做事情更多考虑个人利益,不求工作过得硬,只求工作过得去。很多问题,就是因为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矩办事,不依法办事,出现疏漏造成的。二是全局意识不强。一些同志本位思想严重,对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贯彻不积极,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项目,本来建设条件很好,但由于部门利益驱动,审批程序繁琐,运转效率低下,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有些同志工作走过场、图形式,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或者整天热衷于文山会海、评比检查,而不注重实际效果;或者事务缠身,忙于应酬,难以静下心来研究问题,谋划大事。

杨晶说,这些问题和现象,虽然只出现在个别部门和少数同志身上,但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成效,也影响了政府形象。如果我们不能够认真对待,深刻剖析,努力加以解决,就难以肩负起促进自治区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就会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因此,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对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政府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工作更扎实一些,真正做到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冷静分析,审慎应对,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科学行政的能力,努力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杨晶指出,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和职能发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明确肩负的重要职责,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履行职能的规律和特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实现这一要求,自治区政府及各部门必须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持科学理政,自觉按规律办事;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律办事;三是坚持从严治政,切实转变作风;四是坚持廉洁从政,自觉遵章守纪。

行政效能建设,就是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执政为民、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突出思想教育、加强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奖惩为手段,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规范管理行为,改善运作方式,切实解决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实现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运管机构作为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主体,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实现运管机构行政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应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才能奏效。

(一)从理念层面必须强化四种观念

1、抓住一个核心,即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运输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更不能是人民的老爷。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人民做奉献,为群众谋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2、围绕一个轴心,即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简化程序、减少干预。行政效能要坚持办事效率和办事程序的统一,对于行政效能,我们强调提高效率,主要是为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遇事扯皮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宏观指导,简化程序,减少干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

3、突出一个中心,即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做到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时刻要有“服务”意识,心里要有老百姓,要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变“管理型”为“服务型”。

4、紧扣一个重心,即变“允许型”为“禁止型”,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制经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当今民主政治社会的主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制无法无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各级机关工作人员中依然存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效能,而且还有损形象。为此,要严格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二)从操作层面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改革拉动,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性条件:一是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二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严格干部管理任用制度。

2、坚持制度推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平台。行政效能需要依靠有关制度作保障,才能体现其公平性、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化。决策的绩效是最大的绩效,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完善决策规则,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凡是政府的决策都要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以避免决策的随意和不科学。

二要完善机关办事制度,实现公开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保证一切行政行为都在阳光下操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探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办公方式,以科学合理的办事流程、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限制相关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许可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要科学配置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事权,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3、坚持人文促动,激发服务主体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一要加强教育引导,畅通信息渠道,体现预警性。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强化广大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和效能意识;继续深化行风评议工作,多渠道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花大力气建立健全投诉机制。二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追究力度,体现惩戒性。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订出台和严格执行有关损害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也要加强对“神经末梢”的监督管理,认真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三要完善绩效考核,体现激励性。同时,加强绩效考核,从而逐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回顾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加强和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在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科技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等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常抓不懈。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机关工作事务。制度规范是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三、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方便群众,我们积极推行了首办责任制,凡群众进机关

首先询问的部门即为第一责任部门,属于该部门职责范围的事务,则该部应主动按优质、高效、廉洁的原则尽快办理;如不属于该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该部门也不得以一声“不是我管的”而拒之门外,应耐心、详细地告知当事人承办该业务的具体部门及所处位置,必要时做好联络、协调工作。同时,我们大力倡导“四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您好问候、一张凳子请坐、一个明确答复,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另外我们还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为企业提供办证一条龙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深化政务公开,提高办事透明度。我们始终坚持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主动公示办事依据,办事程序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监督,提高办事透明度。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加强调查摸底。认真做好有关调查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是政务公开的前提。每年我镇都要帮助20多户贫困户翻建新房,对贫困户的确定,我们先由民政部门下基层通过开座谈及走访的形式摸底,将摸底情况与村(居)委沟通后筛选,然后再将结果公开,由群众来进行评议,如不符合标准的,立即取消资格。二是争取群众支持。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镇政府多次组织到外地参观,了解发展情况。我们在去年6月份组织全镇100多位老党员、老干部到市永嘉码头、沿江开发区、体育馆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在今年3月份组织全镇58位人大代表到昆山等地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开发区的建设情况,回来后大家都感叹万分,纷纷表示支持我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我镇近几年来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三是注重方式方法。主要实行了五结合制度:一是实行定期公布和不定期公布相结合制度;二是实行长期公布和阶段性公开相结合制度;三是实行集中公开与分散公开相结合制度(镇级政务集中公开栏设在镇区中心地带影剧院大门口);四是单位内部公开和向社会公开相结合制度;五是实行公开栏、电视广播、会议宣传、资料下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制度。四是开展政务广场活动。6月23日至27日,我们组织36个职能部门开展了政务广场活动。在行动周上,共展出宣传版面38块,分发宣传资料1万多份,并接受群众咨询,当场解答疑难问题86个,群众提出意见及建议18条。

五、健全监督机制,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关键还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在监督方面,我们一是建立群众监督网络。为了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我们通过聘请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投诉箱等多种形式,拓宽了监督渠道。同时将每月的15日定为专题投诉日,由镇四套班子一名成员接待群众咨询、投诉,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二是推行工作绩效考核。镇机关建立考核制度后,迅速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考核细则》对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每月从本职工作、中心工作、日常考勤、党风廉政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百分考核,与奖金挂钩,极大的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监督预防力度。镇纪委、监察部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监督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如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工程资金使用情况都受到全面监督检查,促进了工程的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四是积极开展民主评议监督。为进一步转变行业作风,深化纠正部门和行业正风的工作,切实加大基层站所对基层群众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根据市廉政办的意见,从5月1日开始我们对全镇22个基层站所从执行政策、全局观念、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议。在评议过程中,由各基层站所先进行自评总结,镇测评领导小组通过座谈会、走访、填写测评表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开展评议活动,对基层站所的政风行风进行评议,使其接受群众监督,有力地增强了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然我镇在开展行政效能建设上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但与先进单位以及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借这次督查的东风,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步伐,为实现我镇各项工作快速发展,构筑坚强的保障体系。

一是要构筑诚信文明的服务体系。我们将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切入点,以“两公开一监督”为抓手,切实转变机关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扎实制订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认真加以整改,尤其是事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首先整改,重点整改,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直至人民满意为止。

二是要构筑公正严明的执法体系。我们将重点把握政府体制的职能转换,立足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继续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及时公开新的执法依据、执法内容,增强执法透明度,对行政执法人员继续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对行政执法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厉追究当事人责任,努力构筑一个公正严明的执法体系。

三是要构筑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高效的各项工作机制。首先要健全严格的制度保障机制。按照效能建设的监督性、有效性、能动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制定完善符合效能建设的决策、管理、监督等各项工作机制。其次要完善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以各项工作业绩为核心,创新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具体、量化、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提高考评的质量和准确程度,充分调动好工作积极性,形成想事、干事、快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局面。第三要建立快速的投诉反应处理机制。要建立投诉处理、责任追究、落实整改、意见反馈等一套完善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机制,把效能建设推向纵深发展。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镇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所做的一些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打算,机关效能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又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动力,不断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善行政管理、转变工作作风,从源头上遏制和消除腐败现象,扎实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全市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更大的贡献。

行政效能建设,就是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执政为民、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以突出思想教育、加强建章立制、严格考核奖惩为手段,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规范管理行为,改善运作方式,切实解决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健全制度,严格监督,实现角色定位的准确化、行政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运管机构作为道路运输经济的管理主体,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实现运管机构行政效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应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才能奏效。

(一)从理念层面必须强化四种观念

1、抓住一个核心,即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运输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人,更不能是人民的老爷。因此,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人民做奉献,为群众谋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2、围绕一个轴心,即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简化程序、减少干预。行政效能要坚持办事效率和办事程序的统一,对于行政效能,我们强调提高效率,主要是为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事拖拉、遇事扯皮等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宏观指导,简化程序,减少干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

3、突出一个中心,即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做到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时刻要有“服务”意识,心里要有老百姓,要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变“管理型”为“服务型”。

4、紧扣一个重心,即变“允许型”为“禁止型”,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

法制经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当今民主政治社会的主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制无法无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在各级机关工作人员中依然存在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事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效能,而且还有损形象。为此,要严格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二)从操作层面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改革拉动,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体制、机制性条件:一是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审批体制,深化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培育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二要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疏通干部进出渠道,严格干部管理任用制度。

2、坚持制度推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平台。行政效能需要依靠有关制度作保障,才能体现其公平性、持久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要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科学化。决策的绩效是最大的绩效,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要完善决策规则,实行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责任制。凡是政府的决策都要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以避免决策的随意和不科学。

二要完善机关办事制度,实现公开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保证一切行政行为都在阳光下操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探索推行网上申报、网上注册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办公方式,以科学合理的办事流程、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限制相关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保证行政许可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要科学配置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合理划分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的事权,做到职责明确,关系理顺,制约有效,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转变服务理念 提高行政效能 篇6

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是以提高行政效能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为目的,把管理的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依法履行职责的管理活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行政效能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效能建设的受益者,是客体。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目的,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地税部门作为国家税收职能部门既是管理单位也是服务单位,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行政效能。

一、转变执法服务理念,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效能。提高行政效能重点要解决服务质量不优、行政效率不高以及办事难、办事慢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一是强化服务理念,促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牢固确立“以纳税人需要为第一要素”的目标理念,坚持以纳税人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纳税人的需求为第一选择,以纳税人的权益为第一宗旨,以纳税人的满意为第一标准,通过开展服务发展教育,切实转变观念,形成“以纳税人为第一要素”共识;二是树立“公正执法就是最好的服务”的行为理念。将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服务职能化的根本要求,通过加大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力度,开展经常的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增强规范执法的责任感,切实做到在规范执法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促进执法,实现执法与服务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三是树立依法服务就是依法行政的理念。将纳税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尺,将纳税服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在受理、审批、检查、执行环节上,对各项服务职能进行延伸、拓展和提升,不断创新纳税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平台,在办税服务厅建设、网站建设、行风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使纳税服务形式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二、加大服务建设力度,构建和谐税收服务机制。地税部门要在深化、巩固行风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创新互动服务机制,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主题实践活动。一是以执法监督为重点,创新法制服务互动机制。把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根本。把依法治税作为对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积极探索实施将执法权力运行的每一个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都置于纳税人的有效监督之中的方式方法,以执法监督促进依法治税,以执法监督带动诚信纳税;二是以行业管理为重点,创新公正服务互动机制。抓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核心,注重发挥纳税人在行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广泛的互动调研、互动评税、互动恳谈,达成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被双方认可的行业模式、行业报告和行业长效管理办法,从而在和谐氛围中解决行业税负不公、行业税负偏低的问题;三是以公开承诺为重点,创新规范服务互动机制,提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条件,进一步抓好以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制度、服务措施 的优质服务创建工作。以办税服务厅建设为龙头,按照“一站式”服务要求,最大限度简化优化办税流程、最大限度地精简纳税人报送资料。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阳光政务,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公开所有办税事项的流程、时限、资料要求和办理结果,并作出承诺,接受纳税人的评议和监督。精心打造高效、热情、便捷、诚信的办税服务崭新形象;四是以服务考评为重点,创新对等服务互动机制,强化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保障。全面推行服务责任制,要从执行、考评、问责三个环节入手,全力推进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重点加强对上级有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度、规定、办法执行情况及办事效率进行督促检查。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和服务岗责履行情况的考评,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和违反规定、办事效率低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从而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效能提升提供纪律保障。在全系统开展“四德五珍惜“主题教育。重点以“四德五珍惜”为主题,以法纪教育为基础,以示范和警示教育为重点,以争创廉政文化示范岗、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做到自觉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手中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以良好的政风、行风、家风和个人作风,促进反腐倡廉和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为税收效能提升提供有力的品德和纪律保证。

四、严格落实制度,建立效能提升的长效机制。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能 篇7

一、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 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十分重要, 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起着调节情绪、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 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促成学生情绪高涨, 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如情景创设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故事传说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诗词歌曲导入法等。例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八年级第1课《鸦片战争》时, 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 以热门话题导入法和设置悬念导入法进行导入。“最近我国对禁毒工作十分重视,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由中国政府、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和东盟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国际会议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十国、中国、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及专家近二百人出席了会议, 共同探讨合作打击毒品犯罪新对策。同学们知道近代史上最早指出毒品的危害性, 并提出禁毒主张的人是谁吗?”这样的开头,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注重语言的表达艺术, 触发兴趣

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往往是一位历史教师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志。反过来说, 有的教师学问虽然渊博, 满腹经论, 学贯中西, 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高, 课堂上词不达意, 言不传情, 因而教学效果也不会好。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 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作为教师, 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 具有演说家的风范, 能鼓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学科。

在讲“七七事变”时, 我用生动、激昂的语言讲述“七七事变”, 学生们听后群情激愤, 既被爱国官兵的英雄壮举所感动, 又对日本法西斯分子切齿痛恨。此时我稍加点拨, 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激情被熊熊点燃, 同时也触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讲好插图, 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 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 对引发学生兴趣, 增进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记忆, 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讲课时, 我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辩论。你看他手拿竹简, 引经据典, 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 对百姓方便, 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 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 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 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 他说:“商鞅说得对, 就按商鞅说的去办。”通过讲解, 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四、对抗式讨论, 以辩激趣

长期以来,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 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 争论不起来, 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动效应中受到启发, 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 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 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 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 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 把稿子发回给学生, 进行分组讨论, 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 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站在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立场看抗日的‘不抵抗政策’”, 正方的观点是“不抵抗政策”是错误的, 反方的观点是“不抵抗政策”是正确的。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 适合学生的特点, 他们为了驳倒对方, 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 趣味盎然, 往往是时间已到, 很多人仍“言犹未尽”了。

五、联系现实, 深化兴趣

因为时空的阻隔, 许多历史问题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作为初中历史教师, 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 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让历史课堂彰显巨大的魅力!如从古代的广开言路, 积极纳谏联系到当今的政协、信访, 从轻徭薄赋联系到当今的关注民生等。

珍视“相异构想” 提高教学效能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74-02

“相异构想”又称“前概念”(Al-terna-tive Frameworks),是指学生由感性认识得出的偏离科学现象本质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与想法。对于儿童来说,这些“相异构想”指的是一些非科学的概念、经验和儿童阶段特有的思维方式等,它与儿童头脑中的旧知图式进行了自然整合,构成了儿童学习新知的基础。本文以上海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加法》教学的困惑及应对的策略,与同仁们商榷计算教学中“相异构想”的价值取向及其解决策略,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一、“代课”的困惑:“5位学生学了还是不会”

笔者教学的内容为“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笔者积极且认真地钻研教材与设计教学,并精心制作了课件予以实践。然而,“三位数加法”教学遭遇了“尴尬”:5位学生学了还是不会。

◆片段一:“做一做”,确定学习重难点(发现:6位学生不会计算、不理解算理)

请学生独立试做5道加法竖式计算题,得出:全班36人,全对23人,错1题6人,错2题1人,错3题及以上者6人。

◆片段二:“议一议”,说说算法,理解算理

1.选择两题,请学生说计算方法。

2.请举手学生说说393+9的计算过程。

3.课件动态演示393+9的计算算理。

◆片段三:展示“相异构想”,提炼计算方法

1.出示学生的“相异构想”。因为笔者不熟悉学生,所以随意请了几位学生判断并改正。

2.小结。

◆片段四:独立练习,教师面批,发现仍有5位学生没有理解算理,计算错误率高。

二、行动回顾:解读“相异构想”不可或缺

“学不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教学过程中笔者缺失了什么环节?课后,对5位学不会的学生分别进行了个别辅导,笔者惊讶地发现:教学前发生的“相异构想”在教学后依然没有发生改变。例如一位女生的计算结果如下:

师:你为什么要在百位上写6?

生:个位上8加6等于14,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十位5加4再加1等于10,十位上写0向前一位进一;因为进位进了两次,百位上4加1再1等于6。

听了学生这样的回答,笔者开始仔细回忆上课的细节:

※自问:上课时自己关注到这种“相异构想”了吗?对这种想法进行“解读”了吗?

自答:有关注,但只请了一位“举手同学”说说这种方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自问:她看懂老师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帮助理解的算理了吗?她知道自己的方法哪里需要改进吗?

自答:如此看来,这位女生并没有完全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哪里需要改正。“举手同学”会说会做并不代表她也会说会做。自己忽视了她的想法而且没有为她的学习提供学习的“脚手架”。

由此可见,当学生新知与原始认知图式矛盾时,教师要及时察觉学生的这种困境,并采取有效方法促成其认知图式的顺应,如果缺失了对“相异构想”的准确捕捉与有效解决,往往会事倍功半。

三、行动反思:珍视“相异构想”,提高教学效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相异构想”对学习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使其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和建构数学的“脚手架”。以计算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学习中的“相异构想”。

(一)寻根溯源,充分了解“相异构想”

学生的“相异构想”具有多样性、自发性、肤浅性、模糊性、顽固性等特征,伴随着教学的始终。因此,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揭示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弄清它们对理解新知会造成何种障碍和影响。了解的方法除了平时教学经验积累,还可以通过前测或座谈的方式来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针对性问题,诱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积极鼓励他们暴露自己的“相异构想”,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搭建平台,积极剖析“相异构想”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师为学生积极搭建平台,让学生通过说说、议议、辨析等活动来剖析“相异构想”,而且特别要注意让拥有“相异构想”的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为其搭建学习的“脚手架”。

(三)理好关系,促使改造“相异构想”

理好关系主要指教师要处理好展开与简缩、思维与操作的关系。运算法则以及简便方法的掌握,是从展开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渡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的过程。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算线、数图,板、条、块模型、千数图简图等多种模型来建构数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形式化,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四)及时反馈,强化科学思维方法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指出,反馈对于技能的获得具有强化效应,反馈越及时,则效果越显著。有些“相异构想”是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生成的,这就更需要在反馈中得到及时地发现,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以上案例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让学生自己剖析和改造“相异构想”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效的反馈强化方式,它能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顺应”,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是艺术,但教学更是一种科学。学生的“相异构想”造就了数学课堂的复杂与精彩,解读“相异构想”,科学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数学建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上一篇:gmp培训试题答案下一篇:交通执法中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