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行业事故案例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氯碱行业事故案例(推荐3篇)

氯碱行业事故案例 篇1

本帖面向业界同仁征集历史上行业内所有有记载的事故案例,力求以史为鉴,让悲剧不再重演。

为维护企业利益,我们建议不发布未经证实的事故案例,如有发布,请发帖人特别注明,并自行承担可能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2004年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爆炸事故 1.事故概况

2004年4月15日21:00,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造成含铵(NH+4)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生成大量易燃的三氯化氮。4月16日凌晨发生排污罐爆炸,1:33全厂停车;2:15左右,排完盐水4h后的1号盐水泵在停止状态下发生粉碎性爆炸。

16日17:57,在抢险过程中,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经查是5号、6号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发生了爆炸。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将地面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以坑为中心半径200m范围内的地面与建筑物上散落着大量爆炸碎片。此次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2.事故分析

经调查分析确认,爆炸直接因素的关系链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盐水泄漏进入液氯系统→氯气与盐水中的铵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因震动引爆三氯化氮。1)直接原因

(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集的原因。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和含铵盐水流失是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列管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

①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气冷凝器存在的腐蚀作用; ②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

③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产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 ④列管和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

⑤使用时间较长,并未进行耐压实验,对腐蚀现象未能在腐蚀和穿孔前及时发现。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氨蒸发系统曾发生过泄漏,造成大量的铵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的氯化钙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并大量富集具有极具危险的三氯化氮,演变成16日的三氯化氮大爆炸。(2)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调查证实,厂方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速度,在对三氯化氮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储罐(计量槽)及1号、2号、3号汽化器进行抽吸处理。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三氯化氮与空气接触并振动,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储罐,搅动和振动了液氯储罐中的三氯化氮,导致了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爆炸。

2)间接原因

(1)该厂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混乱,技术档案资料不全。2台氯液气分离器未见任何技术资料和检验报告。发生事故冷凝器1996年3月投入使用,2001年1月才进行首次检验,但未进行耐压实验。也无近2年维修、保养和检查记录,致使设备腐蚀现象未能及早发现采取措施。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2004年2月12日,集团分司与该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但该厂未能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厂属各相关单位。

(3)安全生产整改监督检查不力。该厂“2·14”氯化氢泄漏事故后,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要批示。为此,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该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未能认真从管理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责任追究上,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未能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另外,整改措施不到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以致于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未能有效的整改。“2·14”事故后,本应增加盐酸合成尾气和四氯化碳尾气的监控系统,直到“4·16”事故发生时尚未配备。

简评 此次事故直接原因因氯冷凝器列管腐蚀泄漏,含高浓度铵的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极易爆炸的三氯化氮且迅速富集,以及人为处理措施不当所致,但人为的因素不是主导因素。有关专家在《关于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的意见》中指出,目前国内对三氯化氮爆炸机理、爆炸条件缺乏相关技术资料,避免三氯化氮爆炸的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够完善。因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导致爆炸事故在我国尚属首例。此次事故表明对三氯化氮爆炸的处理,确实存在很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目前,全国氯碱行业尚无对氯化钙盐水中铵含量定期发分析的规定。该厂氯化钙盐水10多年未更换也未进行过检测,造成盐水中的铵不断富集,生成了大量三氯化氮创造了条件,为爆炸留下隐患。

近日,齐鲁公司在氯碱厂召开防止氯气泄漏安全管理会议,要求各涉氯单位在防氯气泄漏的安全管理上“比学赶帮超”,学习氯碱厂防氯气泄漏好的作法,在安全管理上坚持常抓不懈。

今年是淄博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年,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范围已深入到齐鲁公司生产区域,对公司大气治理、污水排放提出了严格要求。

作为重点涉氯单位,多年来齐鲁氯碱厂将防氯气泄漏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从资金上优先安排涉氯项目的技改技措和隐患治理,先后在隔膜烧碱装置和离子膜烧碱装置实施了多项防氯气泄漏项目,在各涉氯岗位配备了相关防护器材、设施、急救药品等,并加强各种安全附件的管理,对涉氯部位的安全阀、爆破膜、连锁保护等安全附件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保证涉氯装置生产本质安全。

同时,氯碱厂还加强涉氯装置氯气生产、储存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厂成立了防止氯气泄漏工作小组,制定并落实了专业定期检查、签字制度,及时做好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协调解决。并加强涉氯车间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结合《齐鲁石化公司安全生产禁令》的学习,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对易漏部位实行重点监护,确保各涉氯装置稳定运行,减少氯气泄漏的可能。厂里每年还组织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修订氯气泄漏应急预案,组织涉氯车间员工学习预案和氯气泄漏应急处置程序,定期进行防氯气泄漏事故演习,提高了应急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

一起氯气和氯化氢泄漏致群体性中毒事故

2007年1月2日江苏省江阴市某市药厂发生一起氯气和氯化氢泄漏事故,使该农药厂4名工人发生急性中毒,并使邻近下风向的江阴市霞客镇某村多名村民出现了刺激性气体接触反应。经过如下:

中毒经过

2007年1月2日,江阴市某农药厂在二氯苯并噻唑试生产过程中,平衡釜石棉垫圈突然破裂,导致容量约2000L平衡釜内的氯气、氯化氢及二氯苯并噻唑混合气体泄漏。车间内4名当班工人均不同程度的吸入了刺鼻的气体,感觉胸闷、气短、头晕。4人均迅速离开现场,其中主操作工朱某跑向了下风向。闻讯赶来的厂方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液碱、片碱冲洗泄漏口进行中和,尽快控制了氯气、氯化氢扩散。

发生事故的抗蚜威生产车间为开放式,共有4层工作面,当班4名操作工均在车间底层工作。发生泄漏点为一楼东侧平衡釜,泄漏物主要为氯气及氯化氢。泄漏气体飘向了处于农药厂西南方向约750m外的江阴市霞客镇某村,致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流泪、呛咳、胸闷等呼吸道刺激症状,陆续至当地医院就诊。最先被送至医院的4名农药厂工人,均出现刺激性干咳、咽痛、气短、胸闷、头晕。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散在干、湿性音。其中朱某12h后进入昏迷状态,继而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人1周后均痊愈出院。陆续来医院就诊的附近村民共185人,其中进行治疗的111人,生命体征均平稳。病人多有咽干、呛咳等呼吸刺激症状。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胸片检查无异常。经过留院观察或对症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村民病情好转返家,1周后复查均无异常。

建议

(1)氯气中毒病情急,变化快,应及时采取综合抢救措施,预防和控制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的发生和发展。(2)急性中毒病人应及时就诊,要抓住治疗关键,争取抢救时间。(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凡生产作业场所存在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审报,并进行检测,以确保作业安全。(4)应定期对生产场所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浓度超标的设备和岗位,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更换设备,以确保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达到卫生标准。(5)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建立和健全生产设施及卫生防护设施,对于相关部位及设置定期进行检查和健全操作规程,加强防患措施,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山西榆社化工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及善后事宜同步展开

2010年11月20日19时10分左右,山西晋中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合工段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当班和附近工段工人死亡3人,重伤3人,轻伤3人,另有34人被震碎玻璃轻微划伤入院治疗。截至21日凌晨3时仍有余火,险情已得到初步控制,爆炸没有造成有害气体泄露。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晋中市领导高度重视,山西省长王君、副省长李小鹏分别对事故抢险救援作出批示,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成,晋中市市长张璞、副市长畅志仁等带领省、市安监、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单位专家赶赴现场组织指导抢险救援,处理善后事宜。

废品回收站老板丢弃氯气罐发生泄露 村民中毒

3月13日上午12时许,一场未知的灾难悄然降临在新安县李村乡西洼村,当地一破旧回收站老板将前期收购的废弃氯气罐丢弃在该村一小山坡后逃离现场,氯气泄露共造成7人不同程度中毒,大量群众出现不良反应。新安县消防大队接警后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12名[url=#]消防官兵[/url]紧急赶赴现场处置,历时约4小时成功将险情排除。

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发现,只见一单排四轮车车斗内放置高约1米,直径60公分的罐体停滞在山坡上,现场已聚集大量群众,几名中毒的妇女在一旁呕吐。现场指挥员副中队长何源迅速下达命令疏散围观群众,设立东西各200米的警戒范围。同时带领消防队员佩戴防护装备进入现场实施侦查。经侦查发现罐体尾部一阀门损坏,大量气体向外泄漏,从罐体上标示的自来水公司等字样和现场群众[url=#]中毒症状[/url]初步判断泄漏气体为氯气。带队干部迅速向县政府、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汇报,并迅速通知环保、医疗、安监等单位到场配合处置。

12时40分,大队长吕德良到达现场实施指挥,在仔细分析现场情况后,命令副中队长何源带领队员携带[url=#]堵漏[/url]工具实施堵漏,但是由于温度过高,罐体内液氯逐渐气化为气态,罐体内压力不断大,且氯气具有一定的腐蚀和毒性,给堵漏工作带来不便,堵漏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现场指挥人员再次细致的分析情况,决定在喷雾水的稀释下选用木楔堵漏,且选用肥皂进行封堵,经过约20分钟的紧张工作,泄漏的阀门被堵住,但是在内部压力下仍旧有气体向外溢出。随后消防人员利用湿棉布浇上肥皂水对泄漏部位进行包裹,以减少泄漏气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就在此时罐体内部强大的压力把消防官兵堵漏的木楔给冲击开,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向外喷射约一米远,将现场实施救援的两名官兵摔下车体,堵漏工作再次受阻。

16时30分在综合分析两次堵漏出现的问题后,消防官兵结合泄漏口形状和泄漏部位的[url=#]压力状况[/url]现场制作了新的堵漏工具,待罐体内压力稍微下降后,再次在喷雾水的稀释下第三次实施堵漏,最终将泄漏的部位完全堵住,成功排除险情。

据事后调查发现,此次[url=#]氯气[/url]泄露事故系人为所致,肇事者在事故处置期间已被公安机关逮捕,事情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氯碱行业事故案例 篇2

一、生产特点

(一)高温蒸汽运行

蒸发工段各装置是在高温高压蒸汽加热下运用的,通常加热蒸汽(表压0.8MPa)最高温度可达170℃所以要求蒸发设及管道具有良好的外保温及隔热措施;在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管道的热胀冷缩因素,所有管道连接处要有足够的补偿系数;以防止在开停车和运行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拉裂管道之间的连接,发生设备损坏事故。

由于蒸发各设备在高温蒸汽条件下运行,一旦蒸汽外泄极易发生人身烫伤事故,因此预防热水、蒸汽烫伤是本工段一项重要安全措施。要加强本岗位操作的安全责任感•杜绝因设备、管道中的“跑、冒、滴、漏”而引起的事故。平时要严格按岗位操作法操作,加强巡回检查,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路线,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汇报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修地理除故障。

(三)防止烧碱液化学灼伤

烧碱的腐蚀性极强。凡是操作与烧碱有关的装置设备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穿好胶靴。以防止烧碱液飞溅触及人体眼睛及皮肤。因此在组织生产时,首先要对操作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和应知、应会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要严肃劳动纪律。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生产工艺纪律的管理,严禁违章及野蛮操作。对接触烧碱的装置,要根据碱液的操作温度和浓度。按金属材料对烧碱的耐蚀性等级要求正确选材设备制造要有严格的加工工艺,确保运行装置的完楚性与可靠性。要组织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制订好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搞好设备维修。防止生产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烧碱液溅入眼部是烧碱蒸发生产_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均伤事故。故各级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都必需给以高度重视平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预防发生这类灼伤事故。对发生事故要做到吁三不放过”。要特别加强对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的监督与检查∥并及时改进装置结构,以防止操作与检修人员被烧碱灼伤等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此外还耍加强对液体烧碱的贮运管理。防止烧碱在贮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安全操作要点

(一)严格控制好蒸发器各效液面列规定的液面

在蒸发生产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好各效蒸发器的液面在工艺要求的适宜位鬣。如果蒸发器液面控制过高,一会造成回汽水带碱,严重时甚至发生飞碱跑料事故;但如蒸发器液而控制过低,易造成蒸发器加热室压力升高•加热室易积盐、堵塞造成传热系数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蒸碱正常工艺操作e

(二)经常注意蒸发器各效过料情况及管路、蒸发器锥底、阀门是否被盐堵塞由于在蒸发过程中。电解液连续不断地被蒸汽加热t浓缩而电解液中所含有的氯化钠随着烧碱浓度升高而溶解度不断下降,最后大部分成结晶状态氯化钠析出。在浓碱液中,盐泥呈悬浮状态存在于碱液中。如果分离盐泥不及时将会堵塞管道、阀门、蒸发加热室。如发现结晶盐堵塞情况•可及时用水冲洗畅通。或借用真空抽拉等措。施补救。

三、注意各仪表应灵敏可靠

必须随时注意蒸发器各效压力表、温度表及末效真空表,应灵敏可靠。依此判断蒸发器操作情况是否属正常。由于蒸发碱液中悬浮有大量析出的结晶盐泥,要重点防止仪表被盐泥堵塞央灵,需定期用水冲洗清理仪表。发现真空度不正常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四)操作中应力口强安全防范工作

由于蒸发生产爆在一定蒸汽压力及高温、高浓度碱溶液下进行,为了预防物料突发喷出事故,开车前有关专职人员必须再次对蒸发器进行严格检查。设备简体的横向焊缝应与支座借开,焊缝上或焊缝周围禁止开孔,全部焊缝要进行探伤及作仔细检验。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焊缝有足够的气密性。对薄弱环节及受压点(如分离器进出口法兰等)采取防护措施。高温高浓度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造成玻璃遭受腐蚀破坏。因此蒸发设备上安装的玻璃视镜面上要村有聚四氟乙烯薄膜保护层。并要定期检查、更换操作工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佩戴防护眼镜,防止碱液渗漏外喷灼伤人员。操作时要尽心尽力。认真负责。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防止加热蒸汽压力过高引起超压,危及人身安全。

(五)蒸发工段检修中应注意自台安全事项

由于蒸发工段的特殊性,以及管道复杂、阀门较多,高浓度的烧碱溶液能引起皮肤化学灼伤。吸入烧碱雾沫或高浓度碱蒸汽可使人体气管和肺部严重损害。烧碱液溅入眼睛会影响视力甚至会导致失明等特点,因此进行蒸发工段各项检修工作时,检修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与操作工和工段长取得联系以免因交接协调失误造成事故。检修传动设备时。应当将电源切断。拔掉保险丝。并悬挂“禁止合闸”等警告牌,卸下传动皮带。关闭所有阀门。必要时加封有编号的盲板进行隔离。在检修管道或设备前。必须泄压泄料并用冷水冲洗降温,用清水彻底冲洗设备内残存碱液。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进蒸发罐操作时要办理许可证并得到批准罐外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要坚守岗位,随时与罐内人取得联系。拆除法兰螺丝时,应当对角拆卸,在确认没有残液之后。再将螺丝卸下。在卸螺丝时人要站在侧面,管口下面不得站人。检修后的设备要试压、试漏,液压试验的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25倍。为保证蒸发器正常操作。必须在蒸发器上设置安全阀并定期校验。此外还要求在蒸发设备投入使用后第二天再一次拧紧螺丝。以防止可能的泄漏。

(六)开、停车注意事项

以三效顺流蒸发工艺为例。蒸发工段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效蒸发器加热室内有否剩水。

(2)检查所有阀门是否正常,并按工艺规定开、关着。

(3)检查蒸发器的放料阀、取样阀是否关闭及完好。

(4)检查电解液进料同路阀门是否打开。

(5)仔细检查安装的各台压力表、真空表、油压阀、液面自控装置、安全阀是否完好,开启动作灵活、无故障,并经校验正常可靠。

(6)回汽水阀门调入蒸发工段回汽水槽,作洗盐用。待开车正常分析合格后。再调送锅炉工段。班长复查确认,开车前值班主任给予再次确认。

(7)检查油泵系统设备、管路完好无损。

(8)工段照明应完好,设备周围严禁堆放闲散杂物。特别要禁放易燃易爆物品。

(9)辅助设备如供水、供汽、压缩空气系统等。都应先投入正常运行。

开车:

(1)班长将凉水楼系统正常开车运行。然后开上电解液进料泵。

(2)蒸发器进料。首先将第一效蒸发器进料阀打开。使电解液进入第一效蒸发器,当电解液液面达到蒸发器规定的液位时。开第一效循环泵。使电解液进入第二效蒸发器,当液面进到规定液位时。开第二效循环泵使料液进入第三效蒸发器。当料液进到规定液位后,可准备通汽。

(3)蒸发器通入蒸汽开始正常生产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先打开放空阀,然后缓慢开启总蒸汽阀(通汽在0~l5分钟内压力控制在0.2MPa)。当蒸发器加热,放空阀的冷空气排完后。并有阵阵蒸汽排出,可关闭放空阀。当蒸发器内碱液全部均匀沸腾时,可逐渐开足总蒸汽阀。当测定回汽水无碱性后。即可调开回汽水阀,将回汽水送化盐工段预热器预热盐水后,送锅炉房冷凝水槽回收再用。

正常停车(计划停车):

(1)停车进料。在计划停车前2小时左右停止进料,并将各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调入自用的回汽水槽。

(2)降低蒸汽压力。通知班长、值班主任向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逐步降低蒸汽压力。

(3)过料•由第一效蒸发器过料入第二效蒸发器,再过料入第三效蒸发器了第三效过料至高位槽,当碱浓度减小且低于控制指标时,送进料桶。

(4)清洗。当各效料分别过完时,即由各效进水清洗,包括清洗除沫帽和旋液分离器。

(5)停供蒸汽。待第三效进水清洗15---,20分钟后,通知班长、值班主任与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关闭蒸汽阀门。然后打开各效蒸发器的放空阀。

(6)停泵•将各效蒸发器的洗液打往高位槽,通知拉盐岗位停循环泵,并告知班长停进料泵、回汽水泵及停凉水楼系统。临时停车(由值班主任通知当班班长,再由班长通知有关岗位进行停车)。

(1)先调一、二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至自用回汽水槽,然后由值班主任与厂调度联系,经准许后关闭蒸汽阀。

(2)打开各效蒸发器的放空阀。

(3)按所需要处理的生产故障进行处理。

紧急停车(进料泵跳电):

(1)先将蒸发器放空阀门全部打开,并停止进料。蒸发器进料阀关上,回路阀门打开。

(2)调一、二效蒸发器的回汽水至自用回汽水槽。

(3)立即关上各效蒸发器锥底大阀门。

(4)立即与厂调度或锅炉房进行联系,关上蒸汽阀门(情况紧急时当班者可直接与调度室或锅炉间联系停止供汽)。

三、常见事故及预防

(一)高温液碱或蒸汽外泄

在蒸发器设备和管道中流动的液体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人体皮肤、皮革、毛织品及蛋白质等都有强烈侵蚀作用,温度的升高加剧了腐蚀性。为了预防物料喷出,开车前必须进行检查,对薄弱环节采取防护措施,操作工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尽力尽责。

1.产生原因

(1)设备和管道中焊缝、法兰、密封填料处、膨胀节等薄弱环节处,尤其在蒸发工段开、停车时受热胀冷缩的应力影响,造成拉裂、开口。发生碱液或蒸汽外泄。

(2)管道内有存水未放清,冬天气温低,结冰将管道胀裂。在开车时蒸汽把冰熔化后。蒸汽大量喷出,造成烫伤事故。

(3)设备管道等受到腐蚀。壁厚减薄。强度降低,尤其在开停车时受压力冲击,造成热浓烧碱液从腐蚀处喷出造成化学灼伤事故。

2.预防措施

(1)蒸发设备及管道在设计、制造、安装及检修均需按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严格把关不得临时凑合。设备交付使用前行专职人员验收。开车前的试漏工作要严格把关。

(2)要充分考虑到蒸发器热胀冷缩的温度补偿,合理配管及膨胀节的设置。对薄弱环节

采取补焊加强等安全预防措施。

(3)对长期使用的蒸发设备,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测壁厚及腐蚀情况。对腐蚀情况要进行测评。有的可降级使用,严重的判废。

(4)当发生高温液碱或蒸汽严重外泄时,应立即停车检修。操作工和检修工要穿戴好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中尽心尽责,严守劳动纪律,按时进行巡回检查。

(5)当人的眼睛或皮肤溅上烧碱液后,须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稀硼酸水彻底清洗,再去医务部门或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管路堵塞。物料不通,蒸发器阀门堵塞

1.产生原因

烧碱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由于电解液连续不断地被蒸汽加热、沸腾、蒸发、浓缩,随着烧碱浓度不断提高而电解液中所含的氯化钠溶解度不断下降。最后成结晶状态氯化钠析出悬浮在碱液之中。如果分离盐泥不够及时,氯化钠结晶变大,会堵塞管道、阀门、蒸发器加热室。造成物料不能流通影响蒸发工艺操作的正常运行。

2.预防措施

在蒸发过程中要及时分离盐泥。注意盐碱分离的旋液分离器使用效果。发现分离盐泥效果差时要及时调整操作进行处理。堵塞时要及时冲通,保证正常运行。对第二效蒸发器-每次接班后用水进行小洗一次。对第三效蒸发器•隔四天进行彻底大洗一次如发现结晶盐堵塞管道、阀门等情况时。可及时用加压水清洗畅通或借用真空抽吸等补救措施,来达到管道、阀门的畅通无阻。

(三)蒸发器视镜破裂,造成热浓碱液外泄

l产生原因

高温、高浓度烧碱溶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许多物质均呈强腐蚀。高温高浓度烧碱能与玻璃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玻璃碱蚀,厚度减薄,机械强度降低,受压后爆裂,引起热浓碱液外泄,易发生化学灼伤事故。

烧碱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

2NaOH+Si02=Na2si03+H2O

2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蒸发器上安装的玻璃视镜受烧碱溶液的腐蚀。可在玻璃视镜上面衬透明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保护层,并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换I也可采用薄膜保护层对玻璃视镜进行防腐保护蒸发器的视镜在日常工艺巡回检查及检修中均应重点检查。

(四)坠落事故

1.产生原因

蒸发厂房内设备多,管线交错复杂,常因预留孔无盖,或有些篦子板长年使用发生腐蚀而强度降低,在操作中不慎踩坏。发生人员坠落伤亡事故。

2.预防措施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职工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针对蒸发厂房设备多、管线复杂的特点。对预留孔要加盖,对篦子板等设施要定期检查。查出隐患及时整改。

(五)检修强制循环泵时,碱液冲出伤人

1产生原因有些氯碱厂为了强化蒸发器的循环速度在列文等型号蒸发器上装置了强制循环泵。泵均设在循环管口的最低点。当循环泵发生机械故障修理时需要拆泵。但在拆泵时由于结晶盐在泵的进出口处堵塞,而在最低点排碱液时又排不出,当检修工将泵法兰撬开时。管道中大量剩余碱液喷出伤人造成碱液化学灼伤事故。

2.预防措施

这类事故多数由于思想麻痹、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等原因造成。随着化工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增多在此类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通过系统安全教育,提高规范操作技能。在日常检修中必须确定检修项目,制订检修方案,明确检修的任务、要求和安全防范措施。参加检修的部门和人员应认真进行现场检查,弄清检修现场环境情况和设备结构、性能、设备内危险物质及可能发生那些意外情况。生产车间则应与检修工密切配合,主动介绍情况,为搞好检修工作提供方便。

(六)离心机操作不当,引起震动,拉断地脚螺丝,发生离心机移位的事故

1.产生原因

离心机是过滤浓碱液中盐泥的常用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借旋转液体产生的径向压差即离心力作为过滤的推动由滤网阻i拦碱液中盐泥,实现碱液与结晶盐颗粒的分离。离心机在运转中应注意防止发生震动。

引起震动原因:

(1)加料分布器部分堵塞,使料层分布不均②盐碱固液比超遵允许值,一般固液比要求1到3之内,过稠会引起物料分布不蜥③刮刀上升速度过快I④滤网有损坏,形成类似“穿孔”现象而破坏平衡,⑤甩干时间过长,料层太硬洗网效果又不好⑥地脚螺丝松动。

其中盐碱固液比大、加料不均、洗网效果不好等是常见的引起离心机震动的主要原因。

由于离心机转鼓料层不均所造成的强裂震动,严重时可拉断地脚螺丝,发生离心机移动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预防措施

氯碱行业事故案例 篇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人机系统常见事故的原因不包括__。A.人的不安全行为 B.设备磨损或恶化 C.设备本身有缺陷

D.机械所处环境的变化

2、政府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__。A.安全报告 B.安全规章制度 C.安全技术 D.安全构想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__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A.6 B.10 C.15 D.30

4、《矿山安全法》规定,发生一般矿山事故,由__负责调查和处理。A.政府 B.工会 C.矿山企业

D.矿山企业主管部门

5、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__m以外的回风侧。新鲜风流沿巷道流入,污风通过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抽出。A.8 B.9 C.10 D.12

6、[2009年考题]锅炉检修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检验而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应超过V。A:24 B:36 C:48 D:110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7、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A.安全意识 B.自我保护意识

C.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D.事故救援能力

8、在有害物质发源地点不固定,或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内一定范围的工作场所,宜采用__的方法控制有害物质积累。A.自然通风 B.局部送风 C.局部排风 D.全面通风

9、某市安全监管部门对一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但仍组织生产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该企业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复议期间,该项行政处罚 A:暂停执行 B:不停止执行 C:延期执行 D:中止执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__应报废。A.5% B.10% C.15% D.20%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B.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

C.火灾防治途径有评估、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D.添加型阻燃剂具有赋予组成物或聚合物永久阻燃性的优点

12、__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13、工人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是__。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1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设有__的出口。A.安全报警器

B.标志明显、保持畅通 C.附带指示灯 D.安全围栏 15、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并将重大事故划分的类型有__。A.由特种设备引起的事故 B.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C.由职业危害引起的事故 D.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E.由劳动组织与劳动条件引起的事故

16、一次死亡(遇险)3~9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__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A.6 B.12 C.18 D.2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__。A.员工集体宿舍 B.装气站 C.供气站 D.高压站

18、设计机械高处工作位置时,必须考虑配置宽度应不小于__mm安全通道。A.200 B.300 C.400 D.500

19、公路交通事故调查的总目标是__。A.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B.进行技术改造 C.追究事故责任人 D.进行安全评价

20、不属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的是__。

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C.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D.负责安排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21、__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22、下列有关在用起重机械检验周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B: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每2年检验1次 C: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D: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每半年检验一次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3、在典型化工过程安全技术中,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制备产品与中间产品,获得高纯度的纯净固体物料。A:蒸发 B:结晶 C:干燥 D:加热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4、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__辐射源。A.射频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25、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要求的是__。

A.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了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应急救援体系动作机制主要由机制组成。A:分级响应 B:按部就班 C:公众动员 D:统一指挥 E:属地为主

2、《安全生产法》规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

A:法定的其他行政机关 B:公安机关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3、《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是国务院于__发布的。A.1988年3月29日 B.1989年1月1日 C.1989年3月29日 D.1989年12月29日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__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A.有权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无权

D.经批准后可以

5、锅炉的分类中,按__分为层燃炉、沸腾炉、煤粉炉。A.燃烧方式 B.用途 C.热能来源 D.载热介质

6、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中小型机械主要包括。A:混凝土搅拌机 B:起重机械 C:机动翻斗车 D:铲土运输机械 E:钢筋加工机械

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起重伤害是其中一类,下列伤害中,属于起重伤害的是。A: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造成的伤害 C: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倾覆造成的伤害

E: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员工从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8、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__,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司法机关 B.检察机关

C.安全管理部门 D.公安部门

9、安全生产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包括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担连带赔偿责任。A:承租方 B:承包方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E:设计单位

1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矿山生产安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下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形的表述有误的是。A:对不符合矿山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B: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的

C:对于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D: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A:手提式 B:推车式 C:储气瓶式 D:悬挂式 E:储压式

1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处于__时最易发生危险。A.开始啮合的位置 B.接近结束啮合的位置 C.完全啮合的位置

D.刚刚结束啮合的位置

13、乙炔瓶贮存间不能配置的灭火器是__。A.干粉 B.二氧化碳 C.四氯化碳 D.火星

14、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性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A:噪声

B:金属性粉尘 C:振动 D:气流 E:气压

15、同一层级的法律文件在同一问题有不同规定时,在法律适用上应为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成文法优于判例法 C:单行法优于综合法 D: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E: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16、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生产安全费用有结余,公司可将结余结转本,作为__使用。

A.采掘设备购置费 B.电费

C.瓦斯监测仪器购置费 D.办公费 17、2007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A:粉尘浓度超标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18、对于涉及剧毒物品作业的化工设备、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出现事故损失较大的设备,为显著提高其可靠性,应采用__设计。A.人机界面 B.强度 C.冗余

D.装配合理

19、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__来表示。A.人员伤亡 B.经济损失 C.停工损失 D.设备损害

20、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A:公平B:公正 C:诚信 D:公开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__原理。A.系统 B.人本 C.强制 D.预防

22、下列职业中毒类型,属于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中毒 B:硫化氢中毒 C:二氧化碳中毒 D:苯中毒 E:铅中毒

23、[2011年考题]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针对这两种电击应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技术措施中,对预防直接接触电击有效的有。A:应用安全电压的设备(Ⅲ类设备)B:应用加强绝缘的设备(Ⅱ类设备)C: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D: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E:将带电体屏蔽起来

24、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工艺过程主要有。

A:纸张与辊轴摩擦、传动皮带与皮带轮或辊轴摩擦 B: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

C: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且流速超过0.5 m/s D:在混合器中各种高电阻率物质的搅拌

E: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和由管口喷出

25、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__。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危险性预先分析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专业简短的自我评价下一篇:20xx预备党员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