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期末作业(推荐8篇)
激励理论的研究
摘要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对其中的激励理论有所了解,激励对于企业 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绩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所以本文由内至外对激励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激励的含义,如何了解员工心理和对员工使用正确的激励方法。
关键词
激励
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
激励的方法 员工心理
激励理论
一、激励的含义与作用
含义:
激励是指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行为的驱动力,在工作上就
是管理人员让员工乐意去做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而带来最大利益的事情。激励通过人们的需要或动机来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的行为。人的行为来自动机,动机源于人的需要,激励活动是影响人的需要或动机,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强化、引导或者改变。从本质上说激励所产生的人们的行为应主动的、自觉的,如果激励不能改变人的内心状态而仅仅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达成其既有的目的的。激励还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激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会受到多种复杂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的交织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作用并非是即时的。激励的作用:
1)激励的作用在于能使员工乐意努力工作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同时员工自身也得到需要的利益。
2)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3)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4)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5)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二、激励的形式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资金、奖品等,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生产、工作的动机。它的出发点是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 为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 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更高层次上的激励方法,它包括满足员工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受重视,有 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方面对员工起到隐性的作用.公司领导只有认识到精神待遇的重要性才能全面地把握员工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人性化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比,如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主权,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对应:
它们是按照激励的内容划分的两种激励形式。是分别采用物质
鼓励和精神鼓励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两种方法。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是人们产生某种动机,导致某种行为的主要源泉。*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精神激励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而物质激励则必须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而且,只有精神激励手段和物质激励的手段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了解员工的心理
对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这是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行分析,因为只有掌握到了正确的员工心理,管理者才能将正确的激励方式对应员工。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 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了解员工,需要做到四个点:
第一:了解员工的个人详细信息。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
第二: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你能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能恰如其分 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你对员工的认识更进一步。
第三: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自己的 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
第四:聆听员工心声。管理者往往不是在工作的前线,而前线员工的意见要倾听,有些有用的意见对企业也得到很大帮助。当员工犯
错误时,不能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要经常交流,在心灵上相互沟通和默契,这一点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四、激励的有效方法
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心理才能对员工使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如果不对症下药再好的激励方法也没用。所以了解了员工的心理后再选择正确的激励方法直接应用于企业上。方法如下:
1)通过培训和薪酬激励员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专业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学习进修等以使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认同感。作为奖励的培训,培训的本身即为一种激励物,也就是激励的载体。对员工进行薪酬激励,对外要富有竞争力、对内要有公平性,要采取不定期的薪酬激 励而不是固定的薪酬奖励。
2)利用称赞激励员工。赞美能够使员工对自己更加自信、对工作更加热爱、能够鼓励员工提高工作 的效率。这是认可员工的一种形式。称赞员工并不复杂,根本无需考虑时间与地 点的问题,随处随时都可以称赞员工。如在会议上或公司主持的社会性集会上、午宴上或办公室里,在轮班结束或轮班前、轮班之中的任何可能之时都可以给予 一句话的称赞,就可达成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3)对员工授权。这属于非物质激励,授权意味着员工有更多的权利来做出自己的选择,也就是管理者信任员工,这样员工就觉得有责
任认真工作,就会迸发出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创新。
4)允许失败。这也是非物质激励的一种方法,允许失败也就是对员工给予信任和支持,能够帮助企业有所创新,不要因为员工的一次失败就重罚他们,因为失败的员工在心理上已经感觉很难过了,如果一再地责骂很可能员工就失去了创新的勇气和工作的效率。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失败的员工找到错误的原因。
5)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员工都希望了解自己的潜力是什么,他们将有哪些成长的机会。在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中,员工的职业生涯问题经常被遗忘。其实,在组织内部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激励效应。如是否重视从内部提升?尽管特殊的环境会要求企业从外部寻找有才干的人,但如果内部出现职缺时总是最先想到内部员工,将会给每一名员工发出积极的信息:在公司里的确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6)尊重激励。给人尊严远胜过给人金钱尊重是一种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以尊重、重视自己的员工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其效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要来得更持久、更有效。可以说,尊重是激励员工的法宝,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激励手段都难以企及的。
参考文献:
1吴小妹 《如何激励企业员工》,网络 龚敏
徐强的《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 (2000) , 是一本在交际语言能力理论指导下对教学和测试进行集中讨论的论著。在测试方面, 作者从考试设计的基本要求、大纲设计、编写方法和质量监控措施几方面谈了交际法英语考试, 这些丰富的实例对于我们编写大学英语考试试题大有启发。
成绩测试的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 即“设计命题、实施考试、阅卷评分和统计分析”。本文将研究范围集中在“统计分析”方面, 包括考试目标、题型的选择和考试范围的选择等。
本文使用的试卷样本为昆明学院2011级共43份大学英语期末补考试卷。
从试卷分析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 高分段 (90~100) 和低分段 (20~30) 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6.98%和4.65%, 整个考试成绩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分布, 呈正态分布, 这说明这份试题的难易度较为适中。大部分题目的命题都符合课程章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试卷命题无超纲和偏题、错题的现象。大学英语读写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那么测试内容必然要以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有了明确的测试目的和测试内容,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题型与语料来最大限度地包含测试内容, 实现测试目的。阅读理解与后面的题目互相连接, 阅读理解作为导入, 输入信息, 然后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答题。这种题型虽然是一举多得, 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概括、综合、解释、信息转化等能力, 但还不能完全突出读写课测试考查的重点, 即学生的语音全貌与口头交际能力。测试结果反映出学生在拓展阅读理解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 这说明教师平时对拓展方面的培养还不够, 命题应最大限度地突出写作的考查重点, 防止其他因素对其进行干扰, 保证一定的公平性。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被扣分也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能把握基本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拓展运用。学生中翻英失分多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积累的量少, 虽有一定的积累量, 但还远远不够;基础语法的运用能力还欠缺;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 而忽略了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因此, 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 使学生掌握要领, 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基本读写能力, 本次考试反映出对学生基础读写能力培养欠工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 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 不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新知识;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英语学习重在过程, 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不够认真, 随意浏览试卷便开始作答, 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 逐步形成能力。课外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 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欠工夫。完形填空部分反映出高失分率, 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综合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词汇语言运用和语法功底, 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有待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舒运祥.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2]武尊民.英语语言侧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张凯.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关键词:高职;期末考试;考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03-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在高职院校各门课程结业考试过程中,考生为了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而进行作弊的风气愈演愈烈,考试作弊导致评价信息失真,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教师也无法根据考试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学校也无法对教育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从而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为了考察高职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情况与动机,于2014年6月针对江苏扬州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和动机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为加强学风建设、为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制订有效遏制考试作弊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在借鉴冯利君对考试作弊调查问卷的基础上[2],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形成本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高职学生学风和考风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考察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及动机;第三部分统计学生特征。调查于2014年6月4~5日在江苏扬州市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时间选择在大规模的期末考试即将开始时期,笔者认为在此期间学生对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作弊的态度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问卷在每所学校等额发放70份,对各学校教室内上自习的学生随机发放。在做过相应的解释后,要求学生匿名当场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2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或有明显错误的问卷,共取得有效问卷186份。对回收的调查问卷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次调查样本的组成结构分布情况如下:男生71人,女生115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38.2%、61.8%;大学一年级67人,二年级64人、三年级55人,分别占36.0%、34.3%和29.6%;担任班级或学院干部的有62人,占33.3%,党员有27人,占14.5%,团员有117人,占62.9%。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职学生对学习和成绩的态度。一般而言,考试作弊行为与学生自身对学习和成绩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本调查中的学习态度通过平时学习情况和应对考试方式来测量。①平时学习情况。调查显示,大一选择“平时学习就刻苦勤奋”的占同年级49.3%,而大二、大三分别只占26.6%和25.5%;大一、大二、大三选择“平时学习就一般努力”的分别占同年级的38.8%、50.0%和50.9%。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②应对考试方式。大一学生中有41.8%选择“平常勤奋,考前重点复习”,而大二、大三对此的选择比例分别为23.4%和20.0%。大一、大二、大三选择“平时一般考前重点突击”人数分别为52.2%、43.8%、30.9%,同时选择“平时放松全凭考前突击”的比例为6.0%、32.8%、49.1%。这表明大一学生在对待考试上更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平时的学习重视程度下降,大三的学生有近一半全凭考前突击。大学中的课程考核逐渐变成了突击考试,这需要教学工作者反思。③对成绩的态度。大一、大二、大三选择“高分很重要”的人数分别占同年级的83.6%、59.4%、25.5%,选择“考试通过就行”的比例分别为13.4%、26.6%、56.4%。在大三年级甚至有18.2%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无所谓”,而在大一对成绩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仅占3.0%。这表明高职学生对成绩的重视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
2.高职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及态度的调查。①考试作弊行为。调查从“自身作弊行为”和“发现同学作弊行为”这两个方面来考察高职学生考风情况。在回答“进入大学以来,你在考试中作弊过吗”问题时,有48.4%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经历,有34.9%的学生“从未作弊”,还有16.7%的学生“想做但不敢”,存在考试作弊的隐性危机。在回答“在大学里,你有发现同学作弊吗”时,竟然有高达91.9%的学生曾发现周围同学考试作弊,其中有40.3%的学生认为在考试中“有很多”同学作弊。可见高职院校中考试作弊情况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②对同学考试作弊的态度。调查设计了两个问题考察高职学生对同学考试作弊的态度。在回答“发现同学考试作弊,你会怎么做”时,有37.1%的学生选择“痛恨但不会有所行动”;由于同学关系,没有学生去“检举告发”;更为严重的是有50.5%的学生对周围同学的作弊行为熟视无睹,持“无所谓当作没看见”的态度;还有12.4%的同学想“有机会一同合作”。这说明当今许多大学生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只要没有直接影响到自身利益,就持“独善其身”的态度。同时作弊行为也具有“羊群效应”,会对其他不作弊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在调查“您如何看待同学考试作弊的行为”时,有20.4%的学生回答“习以为常,自己也经历过”;高达52.7%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同流合污”;15.6%的学生认为“不可理解,但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有11.3%学生认为“非常不可理解,坚决反对”。竟然有73.1%的学生对作弊持认同态度,并有20.4%的学生还曾经有过作弊行为,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中学习风气败坏,考风考纪很差,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发生偏转。
3.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调查。从不同年级以及主、客观两个角度来考察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①主观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在主观影响因素中,选择“平时学习不努力”、“对课程不感兴趣应付考试”、“混及格以免重修”的学生分别为91.4%、66.7%、65.6%,其次是“在乎成绩想取得更好成绩”、“拿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成绩太差难向家长交代”分别占到62.9%、49.5%、32.3%。选择“想取得更好成绩”的比例在大一、大二、大三中分别为77.6%、70.3%、36.4%,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呈下降趋势。在主观影响因素中,三个年级学生认可度一致且皆为最高的是“平时学习不努力”,除此以外,在大一、大二、大三中,第二影响因素分别为“想取得更好成绩”、“混及格以免重修”、“对课程不感兴趣应付考试”,分别占同年级人数的77.6%、89.1%和86.3%。②客观影响因素。在客观影响因素中,居于前三位的是“课程枯燥记忆内容太多”、“整个社会都在弄虚作假,作弊不算什么”、“别人都作弊自己不做亏了”,分别占到82.8%、61.8%和57.0%。在客观诸多影响因素中“课程枯燥记忆内容太多”是三个年级共同的第一因素。大一中有59.7%的学生认为“别人都作弊自己不做亏了”是第二大引发考试作弊的因素。分别有62.5%的大二和67.3%的大三学生共同选择“作弊不算什么”作为其第二大外在因素。说明外部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比较大,学生已经失去了“考试作弊是可耻的”道德标准。此外还分别有47.3%、32.3%的學生选择了“监考不严,很少被抓”和“对作弊惩罚不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监考老师在考场中监考不力,对作弊学生出于“同情或宽容”而导致对作弊的惩罚“雷声大雨点小”,使得学生的作弊成本较低,也推动了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的蔓延。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本研究以江苏扬州市三所高职院校的186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作弊行为、引发作弊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①考试作弊行为与学生对学习、成绩的态度密切相关。大一学生总体上平时就学习勤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与努力程度下降,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半是不够努力、比较放松的,大三学生学习风气最差,绝大多数学生全凭考前突击来应对考试。②当前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近半学生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高达九成的学生发现同学有作弊行为,但多数学生对此持“无所谓”态度,更不会检举告发,对同学的作弊行为采取了默许纵容态度。由于考试作弊行为存在“传染性”,让许多没有作弊的学生产生不平衡及从众心理,由此也造成作弊的隐形危机。③引发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主观上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造成的,客观上主要是课程枯燥、考试记忆内容太多,加上社会的不正之风影响,作弊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等多重主客观因素交织,共同引发了高职院校学生考风败坏。
2.对策建议。①学校需要在大二、大三年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考试氛围,使学生明确考试目的,端正考试态度,建立科学的应对考试方式。②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形成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不良影响,规范自己的学习和考试行为。③根据课程的专业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降低最后考试成绩的比重,同时加大平时作业、实验操作、课堂讨论、读书报告、文献检索、参与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比重,实行灵活多变的课程考核方式,防止学生完全靠考试突击来通过课程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西,李佳孝.近五年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评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123-124.
设备工程上课时间:周三晚上18:00--20:30
一、李某系本市A公司职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07
年8月20日至2008年8月19日。合同到期后,A公司即没有与李某续签合同,也未提前通知其接触劳动关系。就这样,李某一如既往地工作。在2008年10月10日,A公司以李某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及领导指令为由解除了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李某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2008年8月20日至2008年10月10日期间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缺额和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
1、李某的仲裁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15分)答:我认为李某的仲裁请求是合法的。
因为(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得出2008年8月19日之后李某与A公司便是没有劳动合同情况下的劳动关系。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得出A公司应该在2008年8月20日到2008年9月20之间与李某订立新的劳
动合同。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而又因为李某与A公司在此期间没有签订合同,所以A公司不能以“违反部门规定”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故A公司应支付李某2008年8月20日至2008年10月10日期间工作的双倍工资。(2).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未订立,但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履行了劳动义务的,当事人的劳动合同关系成立。”第四十条规定:“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所以A公司应向李某提供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
2、李某可以提出哪些请求?为什么?(15分)
答:除了以上两条外李某还可以提出要求A公司支
付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被告某食品公司因建造大楼急需水泥,向A水泥厂、B
水泥厂及原告C水泥厂发出函电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150型号的水泥1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函电,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购买。”三家水泥厂在收到函电以后,都先后向某食品公司回复了函电,并在函电中告知他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水泥的价格,而原告C水泥厂在发出函电的同时,也派车给被告送去了50吨水泥。在该批水泥送达被告之前,被告得知B水泥厂所生产的水泥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因此,向B水泥厂发出函电称:“我公司愿购买贵厂100吨150型号水泥,盼速送货,运费由我公司负担。”在发出函电后的第二天上午,B水泥厂发函称已准备发货。下午原告C水泥厂将50吨水泥送到,被告告知原告,他们已决定购买B水泥厂的水泥,因此不能接受原告送来的水泥。原告认为,被告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双方协商不成,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分析并回答:
1、原、被告之间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15分)答:不成立。
因为被告向ABC三个水泥厂发出的函电是要约邀请,所以对其不具备任何的约束力;而ABC三家水泥厂发函告知有货并报价是邀约;原告向B厂发函告知愿意购买
B的水泥是承诺,具有法律效力。本案中被告并未与原告提出承诺,所以二者之间扥合同不成立。
2、本案如何处理?(15分)
答:应该驳回原告的诉讼,因而此次诉讼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也应由原告承担。
因为被告与原告之间并无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产生,只是原告单方面的错误理解而造成其损失,这些损失也不应由被告承担,所以原告败诉。
三、如果你现在要创业,你将如何思考?准备成立何种企业
形式?为什么?(20分)
答:首先,应当考虑创业的可行性,自己的现有资
源是否满足创业条件,创业项目有是否较大的盈利空间,且经过了充足的市场调研后认为可行,再动手准备。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人只有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它,而且也只有在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发挥其创造创新才能。最后,考
虑公司的性质,资金来源,亏损后的责任承担以及盈利后的利润分配等。
准备创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因为资金不足,不宜
创立个人独资企业;经验不足,不宜创立一人公司和个人工商户;而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些手续过于繁杂。有限合伙企业的优势:资金可由合伙人一起筹备;集合大家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经验不足带来的问题;万一公司亏损只需承担部分有限责任,风险小。
四、请为同学答疑:我现在跟我同学要开网店 网店注册是
我同学的名字,我们出资是对半开的,利润分配是四六开,我们这样需要制定怎么样的一份协议?(20分)答:这个网点属于合伙企业。
协议中应该包括:合伙企业的名称(同学的名字)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绝对感受性
答: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 感觉阈限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从无感觉到感觉产生,例如从看不见到看见、从听不到到听到、从尝不 出味道到尝出味道两者之间刺激强度的精确数值。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绝对 感觉阈限的值越低,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2.表象
答: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
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3.消退抑制
答: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
4.移情
答:移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
5.因变量
答: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函数中的专业名词,函数关系式中,某些特定的数会随另一个(或另几个)会变动的数的变动而变动,就称为因变量。
6.多动症
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父婴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答:研究表明,父亲与婴儿接触、交往的时间明显少于母亲,但也有与母婴交往不同的地方。
其一,在交往内容上,父亲更多的是与婴儿游戏,而母亲虽然与婴儿做游戏,但更多的是照料婴儿。
其二,在交往方式上,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也有很大的不同。母亲更多地通过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而父亲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如把婴儿高高举起、来回摆动、往下扔等等。
其三,在游戏的风格上,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表明,父婴与母婴在交往中的风格、特征上有显著的差异。父亲与婴儿最通常的游戏是触觉、肢体运动的游戏,往往逗得婴儿“咯咯”大笑;而母亲虽然有时也与婴儿玩身体运动的游戏,但通常是进行传统、较安静的动作游戏,如“拍手”“摇啊摇”“藏猫猫”等。另外,父亲喜欢带领婴儿进行激烈、带刺激的大运动,而母亲多半和婴儿玩动手操作的桌面玩具。
2.幼儿判断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一)判断形式的间接化
(二)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三)判断根据客观化
(四)判断论据明确化
3.举例说明婴儿的知觉能力发展的状况?
答:
(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研究表明,6岁儿童先是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然后开始看见整体部分,但不够确定。
7、8岁儿童既能看到整体又能看到部分,但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出现了“逻辑上的慢动作”。
8、9岁的儿童一眼就能看到部分和整体上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二)、对色、形两锥的感知
总体上说,幼儿色、形抽象发展有三个阶段:3岁前以形状抽象占优势;4岁是颜色抽象占优势;6岁后是同一抽象占优势。这一结论表明儿童的色形抽象或感知受到发展成熟的影响,有年龄特征,但并不排除个体经验影响,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
4.如何矫治儿童自闭症?
答:以下是自闭症儿童行为矫正的几种方法:
1、增强物的应用:凡孩子喜欢的事物或行为,都可作增强物。增强物最好不只一种,且是孩子真正喜欢的。孩子的行为结果是愉快的,行为就会增加。故家长应时常考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勿在不经意中增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2、消弱:指将不适当的增强方式减除的策略。使用前要判断何种行为适用?消弱过程中能否处理得很好?通常孩子的不当行为是要引起大人注意及关心时可采用此策略。如孩子哭是想吃糖的话,父母应坚持不给,久而久之此哭的行为即会减低、消失。起切,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哭得更厉害,家长如能坚持原则,长久的不惊不惧,就会产生效果。而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就不能使用此策略。
3、隔离:方式有二种,一是把正在做的喜欢的事情撤走,另一是把孩子撤走。该注意的,是孩子喜欢的事物或环境才能隔离,否则易达反效果。隔离时间不宜太长,隔离地点则重安全,且不能比原来之
场所有趣。
4、区辨增强法:即让孩子辨别那些行为是可以做或不被允釭满A故家长说话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宜明确。最好在距离近时表达,以讲求最好的效果,好让孩子区辨行为的对错。如果能多称赞增强好的行为,更具作用。
5、过度矫正及积极演练法:用来处理较常犯的行为。所谓过度矫正,是指在孩子不当行为发生时,除了要其改正外,还要多做一些。如摔破杯子,除了要收拾外,还要孩子多抹其它地板。实施此策略时,大人要陪在身边,并告之正确的行为。积极演练可用来学习较好的能力,以修正不当行为。同时在不当行为出现时,应找最接近的替代行为来积极演练。如孩子关门太大声,则一遍遍让其练习;手敲头时,则可以练习举手答「有」为替代行为。
6、介入法:此策略之理论根据已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提到,高频率出现的行为往往能带动低频率出现的行为。由于前面已提过,这里不再赘述。介入法有时要和环境控制相配合,如孩子爱撕纸,可以此做增强,但绝不可让孩子随地随时都能拿到纸撕。
5.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说明怎样对1—3岁的婴儿进行教育?
答:
一、以爱为主。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二、吸收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四、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五、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
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六、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七、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八、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 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九、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十、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2.结合实际谈谈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答: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内,可以发生某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毫无限度的。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
首先,人类知识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不能违背这个顺序来掌握它。谁都知道:先要学整数四则,才能学小数、分数;先要学算术,才能学代数;先要学平面几何,才能学解析几何;先要学动物植物,才能学生物进化;先要知道历史事物,才能懂得社会发展史;先要识字,才能阅读;先要朗读,才能默读;先要阅读,才能写作;如此等等。再好的教育方法,也绝不能使不懂算术的儿童掌握代数,不懂欧
几里得几何的学生掌握解析几何。
其次,同是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循序渐进的。小学生可以掌握代数,但就其掌握的水平或深度说来,是和中学生不同的,更不同于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同样,幼儿园的孩子或小学儿童也能理解一些道德概念,但和青少年的理解比起来,也是大不相同的。
再次,从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上升到具体形象思维,再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但却不是立刻实现的。最初,儿童的智力或思维活动主要是依靠感知运动来调节的(如乳婴儿),以后,可以主要依靠表象来调节(如学前儿童),最后,才逐步学会主要依靠逻辑思维,即逻辑概念和判断推理来调节(学龄儿童)。
最后,谁都知道,掌握知识经验是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是学习活动。而儿童的脑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同时,在学习某一事物时,脑中所建立的联想也是有一定次序的。儿童心理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的。
首先,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其次,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某些学科按照儿童学习的规律重新编排了教材,改善了教学方法,使儿童能更快地掌握知识经验,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使儿童心理有更快的发展,就是最显著的例证。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在命运面前,很少有人去抵抗命运的威吓,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便是一个如此坚定不移的人,尽管双耳失聪,却仍不放弃他在音乐道路上走下去的梦想。在他激昂的《命运交响曲》中,他错综复杂的心理斗争、他与命运对抗的情景犹如屏幕一样展开了„„
这是一首创作于几百年前的音乐大作,在这激昂的旋律中,没有一个人不为之震惊。知名的音乐家们在聆听这首曲子时,无不叹为观止。
演奏开始,低沉而又洪亮的响起来了,那么的急促,那么的有力。仿佛是在同命运搏击,同命运抗争。那铿锵有力的音符,仿佛是人们的拳头、脚步,他不停地向命运发出挑战,与命运决斗!乐曲演奏到中间,声音开始变得平缓,但欢快的声音随之响起。这好比是与命运抗争的人们,战胜了命运,正在高兴地庆祝,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然而好景不长,新的挑战又来了,人们再一次鼓起勇气,拿出武器,继续与命运抗争。到处危机四伏,然而人们并没有退缩,而是愈战愈勇。乐曲接近尾声,英勇的人们取得了胜利。音调逐渐平缓,声音慢慢变小,然而人生路漫漫,还有多少危机正在等着我们呢?交响曲中带给人一种波涛起伏的感觉,温柔,渐渐的渐渐的变成强势。浑厚的声音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钢琴声音绵绵缠缠的,好像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也像处于婴儿摇篮那摇晃感觉中的享受。这种美妙的声音中透露着一种带着不甘的感觉,我想贝多芬一定是借琴声表达自己对世人命运的看法。
从各个乐章来说,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就是那激昂的音乐喷薄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力被死神扼住喉咙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难怪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就算我是听过几次的,但是每一听到,还是经不住为止震动!
第二乐章,音乐有舒缓的地方。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那是一颗伟岸的大树枯萎的只剩下残枝一般。那是痛苦的哀伤。
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战斗,战胜命运!就如同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到了这里命运已被贝多芬战胜了。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后作业,个性化设计
课后作业向来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它不仅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还能使教师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 学生可以对已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复习, 从而提出新问题, 对接下来的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一、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其特殊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与以往学习阶段不同。因此, 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经过长期的调查与研究, 笔者发现当前大学英语学科作业的布置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研究, 随意布置, 没有正确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例如简单地留些课后习题、翻译或作文。而且, 因片面地认为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而忽视对作业的总结和归纳。笔者认为要使大学英语作业科学化, 必须正确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 学生入学时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 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 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具有较扎实的基础, 对于英语课堂的学习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硬板的语法, 他们更加渴求将学会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次, 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参差不齐。虽然总体的学习能力较强, 但部分同学笔试较强, 部分口语较强。甚至有的同学成绩很好, 上课回答问题时却“羞于开口”,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 通过作业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再次,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前几阶段大幅提高。大学的教学模式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时间较长, 自我能力不容忽视。大部分的知识扩充和创新来自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二、大学英语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笔者对大学英语作业的设计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书面作业要精益求精。
大学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万不可追求数量的多少, 应研究摸索极具代表性的纸质作业。正如前文指出, 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多于课上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强。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中心, 紧抓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 并为知识的延续做好铺垫, 大学课堂时间相对较少, 可通过正确的作业布置来引导学生课后学习, 从而学会学习并完善自我知识体系。例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中第一单元讲解词缀的含义及搭配用法, 课本举出简单易懂的例子, 后缀-able的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多年对单词的记忆已经掌握一些记忆方法, 此时对后缀-able的学习不再是课上学习的唯一目的, 教师应通过该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在生词中划分类似词缀, 并摸索不同词缀改变单词词性和含义的规律, 这时正确的作业布置会引导学生通过课后自主学习掌握知识链条。于是笔者要求学生课后找出十个后缀并举出例子, 在每个例子的下方标注单词转换时词性的变化, 从而总结出该后缀改变单词词性的变化规律。这样, 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掌握学习规律, 较少的作业量也会使学生消除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
(二) 作业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单调的作业形式不仅起不到较好的反馈作用反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在尊重课本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应大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可布置具有个性化的作业, 结合已学知识点, 选择适当的教学时间, 通过合作方式设计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中一篇文章《里奇拜见未来岳母》, 该课文故事情节清晰,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笔者在布置传统的纸质作业后, 要求同学六人为一组, 自编自演类似的英文家庭剧目, 并要求每节课的前十分钟由一组同学展示才艺, 同时设置奖励制度。这样, 全体同学在互动的同时将英语学习融入实践中, 口语也得到普遍提升, 极大地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
(三)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后作业练习形式单一, 学生的练习任务一致, 不适合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大学外语教学以教学理论为指导,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 网络教学也成为英语学习的好帮手。大学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 课后作业在反馈学生学习的总体趋向后, 教师很难有时间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为细致的指导, 通过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的支持, 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提问随时互动, 更好地实现分层练习, 同时自动及时地把练习情况反馈给学生。
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不同学习特点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课外作业,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例如, 一些高校为教师和学生开通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可通过此平台完成与学生的课后沟通互动。课上作业, 如作文, 学生可以直接输入教学平台的相关界面, 教师随时批改, 同时可供全班同学参考借鉴, 极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心理。除了网络教学平台外, 教师可自行通过现代便利的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加入网络对话群,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同样可以达到英语作业的教学灵活性。
总之, 基于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教师要掌握好每个教学环节, 重视课后作业的重要作用, 从教学的实际意义出发, 设计出精炼﹑创新﹑灵活的课堂作业,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海华.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N].英语周报, 2007
[2].宋玲.英语作业, 爱你没商量[J].中国教师, 2009
(2013--2014 学年第 1学期)
课号:BB3G28A00课程名称:薪酬管理阅卷教师:班级:10工商1班学号:104171559姓名: 仲维龙成绩:
企业薪酬管理
企业薪酬管理
摘要: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劳动者来说,薪酬问题无疑都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同时,薪酬也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和激励手段。薪酬管理不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内容,而且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薪酬管理运作灵活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等日常活动,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化深度不够,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发育的不成熟,造成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总是处于四处救火的状态。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薪酬管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薪酬管理模式和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方法,为设计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本文对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薪酬管理的功能、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的作用,以及我国中小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现代中小企业应该把西方管理理念与企业实情联在一起、建立完善多种薪酬体系、注重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的联系、人性化的腥臭管理、任人唯贤等措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之路;建立科学的薪酬系制度,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薪酬管理 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薪酬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仅是作为企业财务成本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具有哪些素质的员工会被吸引到企业中来并被留住,关系到是否能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薪酬的多少影响着员工自身生活水平,它常常被看作是一个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而且员工很容易把薪酬看作是个人的才能、积极性和贡献大小的标志,是企业对自己工作或贡献的评价。
2.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中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紧密结合,相互联系。薪酬管理与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能,他通过对各类工作的岗位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资格条件的系统研究。最终制定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工作岗位分析对企业的招聘、员工的晋升、考评、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都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薪酬管理的基础,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因此,可以说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健全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奠定了基础。薪酬管理与员工招聘。科学合理、灵活的`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进行招聘时具有独到的优势,能够从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满足优秀人才的优秀需要,这就使得企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一个优势地位,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更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据一家美国顾问公司2005年在美国对100万员工进行调查统计得到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员工关心自己的薪酬问题,无论是内在薪酬还是外在薪酬,都成为就业者是否愿意来企业工作的决定因素。薪酬的竞争性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薪酬管理与员工培训。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确切的来说也属于薪酬的一部分,属于外在薪酬部分,企业给于员工合理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员工提高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利于员工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并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培训和发展机会是企业对员工的投资,是企业给员工的回报,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同时提高员工的心理投入,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准确的来说,培训和发展机会是薪酬管理活动的一部分。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其目的很多,但主要目的是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给员工加薪,支付奖励性报酬,培训和晋升机会,这些都与薪酬的支付有关,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挂钩的激励方式,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是不可分割的,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给员工加薪的依据,反过来加薪或奖励、培训发展机会都会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从而促进企业发展。薪酬管理与留人。说到薪酬管理与留人问题,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回听说:“我离开某某公司是因为工资太低,休息时间太少,发展空间不大,等等的抱怨,这就说明,好的薪酬制度和有竞争性的工资水平能起到留住关键人才的作用。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假如我们所在公司的薪酬水平偏低,没有竞争性,而我却拥有者某一行业的核心技术,我能不跳槽到更好的公司工作吗?所以说,企业应当根据员工在企业的重要性和员工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和薪酬制度,保证薪酬的激励作用,这样员工还会频繁的跳槽吗?这样就避免了员工流失造成的公司机密的外泄和招聘新员工时浪费的招聘费用和培训费用。所以,合理的薪酬制度,薪酬水平起到了稳定员工的作用。
3.我国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薪酬制度、薪酬水平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吸引和留住人才,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1国外薪酬管理理念与我国实情相结合借鉴国外成功企业有关薪酬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根据我国不同文化、不同性质的企业,薪酬管理应该各有自己的特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并得出了有关薪酬管理的一些方法和经验,以此作为我国企业分析和设计薪酬管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一系列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企业薪酬设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按照企业薪酬管理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企业薪酬设计的主要步骤,设计了企业全面的薪酬管理策略,制定企业薪酬体系的目标框架,构建新体系,创建新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达到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从而对企业的薪酬管理进行创新。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薪酬管理体系,是该基以职位的薪酬体系,还是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还是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这些都是要根基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的。还有薪酬的组成成分是直接薪酬站的份额多还是间接薪酬占得份额多,都是要从企业自身的员工的需求来考虑,分析后得出结果,最终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确定的。在制定本企业薪酬制度是要做市场薪酬调查,要进行岗位分析,要明确人员的供需状况,还要明确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还必须
3.2建立、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体系
制定薪酬管理制度的依据很多,企业在薪酬管理制度设计时应该要考虑和做到以下几点:薪酬调查。确定员工薪酬原则时要做到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既不能多支付给员工,造成企业成本增加,也不能上支付给员工,使企业难以保持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和保持对外竞争力,要做到这些,企业就必须进行薪酬调查,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薪酬水平,同时根据企业实际,确定自己企业薪酬水平是应该在25%、50%、75%点处的哪一点。进行岗位分析与评价。对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工作条件、劳动环境以及承担本岗位所需资格条件等等一系列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等等一系列的及相对价值大小进行评价,以便确定工资的数额,就如劳动环境差的,在这一项要素上,薪酬就该高于劳动环境好的岗位。掌握劳动力供需状。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性,如果供大于求,那么这类人员的薪酬水平就可以低一点;如果供小于求,那么薪酬水平就可以高一些。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为了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应当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来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这样会更有竞争力。明确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统领着企业全局,对企业薪酬管理及策略的确定有重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对薪酬的作用意义的认知,同时薪酬也反映企业对员工特征、本性和价值的认知程度。
3.3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薪酬系统一个薪酬系统在其制定之初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执行过程中会逐渐反映出不够科学合理的一面。另外,即使薪酬系统在制定之初是比较合理的,也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渐失去其合理性。这些情况都需要企业对薪酬系统加以调整。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薪酬的重新调查和员工的薪酬座谈会等形式来了解薪酬系统的合理性,如果存在不科学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应该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调整优化。薪酬系统的调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调整个别或部分员工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是指对全体员工的薪酬方案进行调整。对个别或部分员工的薪酬进行调整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况的考虑:
1、企业在制定薪酬方案时考虑不周,或者是当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必要对部分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调整;
2、部分员工为企业做出了贡献或成为公司重要的技术研发人员或管理人员,而又没有办法通过升迁来提高他们的待遇,这种情况就需要对他们的薪酬进行调整。对全体员工薪酬方案的调整涉及的面较广,一般来讲,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就要考虑调整全体员工的薪酬方案:
1、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同行业或同地区的薪酬待遇都在提高。
2、企业的发展进入成长期。处于这个时期企业的业务量不断加大,产品适销对路,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总量和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增长。这个时候企业要考虑员工的价值,在分配利润时要兼顾员工的利益。
3、企业进入衰退期或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产品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这个时候企业需要考虑尽量降低综合成本,包括人员成本。
4、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原来的薪酬体系可能会失去其科学合理性,存在较多问题,并引起内部矛盾,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企业就要考虑对原有的薪酬体系进行优化,重新达成平衡。出现以上情况时,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薪酬方案,使新的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当然,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调整也没有必要,应该说频繁调整薪酬系统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3.4提供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使企业与员工共赢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它相对于内在激励,管理者更容易控制,而且也较容易衡量其使用效果,如果能
够真正发挥好企业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可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的。它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员工所得到的薪酬既是对过去工作努力的肯定和补偿,也是他们对未来努力工作得到报酬的预期。在员工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
在确定薪酬水平时合理确定员工的总体报酬,在薪酬构成上增强激励性因素,建立和实施多跑道、多层次的激励机制。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通常的激励方式有荣誉激励、福利激励和成长激励等。现代企业可以从各个方面尝试,例如在成长激励方面,为职工设计多条跑道并存的激励机制。如除了。做官”激励之外,为有突出业绩的员工设计更多的工资和奖金,使他们安心现有的工作,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使员工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
3.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薪酬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员工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同的员工对工作安全、家庭照顾、发展潜力、培训机会等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企业经营者必须重新思考现有的薪酬制度和管理方式,正视设计和完善物质报酬之外的精神报酬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充分地运用好。
要想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必须做到注重间接薪酬和非财务薪酬在激励中的作用,给员工以情感上的关怀。同时管理者要意识到员工激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应当单纯依靠高薪来激励员工,还必须通过一些间接薪酬和非财务薪酬来激励员工,比如对做出成绩的员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以增加其工作的成就感、给员工设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等。
参考文献
[1]徐斌〃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D]〃中国社会劳动保障部出版社,2006年
[2]金萍〃薪酬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彦敏.激励机制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业, 2010,(29).[4]柳娃,刘奕.论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02)
[5]李燕荣〃薪酬与福利管理[J]〃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01-01
[6]王小刚〃企业薪酬管理最佳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4-01
[7]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M〃纽曼 著 成得礼 译 〃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8-01
[8]德斯鳩,曾湘泉 编 〃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1-01
[9]中国就业指导技术中心 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3级)(第2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2-01
[10]罗宾斯,贾奇 著 李原,孙建敏 译 组织行为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4-01
[11]董福荣〃薪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9-01
[1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13]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苏大学期末作业】推荐阅读:
就业指导期末作业大学生创业计划书11-22
江苏高一英语期末考试07-04
江苏211大学名单排名06-16
江苏科技大学教务系统09-26
江苏二本大学排名理科10-21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门户09-23
江苏师范大学学科语文12-06
江苏有哪几所211大学?07-15
江苏省教育厅女大学生招聘12-03
江苏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助学金申请表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