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共8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1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评:

《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陈宇翔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特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范,以及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课程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适合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深入学习。

3评:

这一课程不禁使我联想到马克思·韦伯(德国)的学术名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此书以严谨的逻辑结构探讨了以下内容:1.理想与价值判断之科学批判的意义;经验知识与价值判断的原则区分。2.文化科学认识兴趣的根本意义;文化科学中理论考察方式与历史考察方式的关系;理想典型概念形成的逻辑结构:经验社会认识的“客观性”的意义;文化价值理念和文化科学兴趣的易变性,以及历史因果考察中的客观可能性与恰当的因果关系;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目的”与“手段”之批判;“伦理学”的界限;价值讨论和价值诠释;“发展趋势”与“适应”:“进步”的概念;理性的进步;规范性因素在经验学科中的地位;关于经济的科学学说的任务。在为期较短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站在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应用层面,精心为文科硕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们的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课件、板书设计合理,以纲扣本,言简意赅,有艺术性,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授课娴熟;我们的任课老师课堂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课上堂下能虚心和同学共同交流研习问题。(扯屁的话还是要说得有点水平的,大家自己再琢磨琢磨、删减删减)

有人说过,从孔德,到涂尔干、韦伯,再到后来的吉登斯,一代又一代社会学人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想想,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关于整个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沿革的经典理论日渐充实,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体系了。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学习,较少操作层面的方法学习,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揣摩、感悟,因而比较抽象,但是回答了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深层问题。我们应该细细地揣摩理解,这样才能吸收其中的精华,培养硕士研究学习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

4评: 巴班斯基(苏联教育家,1927)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从教学效率上来看,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相对枯燥,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中,能够安排学习的课时较短较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既要兼顾上课质量,又要按时完成课程安排,实属不易,在大量的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我们深刻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我们的老师特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范,以及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可谓是深入浅出、小中见大、受益匪浅,同时学生通过讨论和上台讲课的方式,能把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学生受益面来讲,这一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规范、形成较高的学术修养具有关键的作用,可谓是功在今时、利在恒久。从学生学习的状况来说,在上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机会提出问题,并与老师进行密切交流,乃我辈学子之幸!细想起来,依然后悔不已,这里有三个课堂遗留问题想向谭文华老师请教:其一,您如何看待哲人文化是最不道德的文化?其二,神是什么?其三,有两句谚语,一为中国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二为美国谚语,一个美国人做生意,两个美国人开银行,三个美国人开殖民地。您如何看待这种文化差异、观念差别?

5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家研究和认识社会的工具和手段,在我国,这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受人注意的一个课题和学科。它以哲学、自然科学和一般科学为广阔的学科背景,以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为结构主线,深人探讨和具体描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及其一般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做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独立的方法论学科存在的根据、意义及其与相近学科的关系,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及其总的方法论原则,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流派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和批判; 第二部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研究程序。从实践、系统、发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统一、方法多元化原则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方法论原则问题,并认为要特别注重理解与吸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阐述研究程序中主要应用案例分析,简明扼要的分析确定选题的原则、选题的方法,并提出社会科学的解题模式(分析问题—探索答案—检验结论); 第三部分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描述了社会科学研究巾的一般方法,并就“物理学中‘微子假说’的提出与证实“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实践”这两大问题作了案例分析,鞭辟入里的分析了科学假说及其检验问题。本课程把探讨的重点放在第三部分,休现了授课老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的深刻理解。第四部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方法。这部分最大的两点并不在于授课老师认真解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常识性问题,而在于授课老师结合了“大学生‘宅’之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这一案例以及“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做的社会调查”和“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这两大经典案例,实现了理学习论与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可谓是令人豁然疏通、如得真经。

私以为,要在脑中建构起一个较完整和合理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实属不易,因此,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尚须深入,若止于此、不求个通透明亮,乃学业生涯一大憾事!

6评:

此评以独立了的社会科学作为反思对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和把握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作为阐述对象。社会科学是一个相对晚出的学科群,这种晚出既为它提供了便利又带来了灾难。说便利是指社会科学能运用其他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灾难则指在历史上它几乎完全被其他科学统治和支配。以独立了的社会科学作为反思对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方面必须正视已经历史地应用一于社会科学中的其他科学方法,而更重要的则是把握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

该课程所着力把握的关于马克思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其他

方法论学科的关系的理解以及第2讲所提出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上。本课程按普遍性程度和运用范围将思维方法和方法论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考察它们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第一层次是哲学思维方法,与之相应的是哲学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模型方法和因果分析方法等。研究这些方法的各门科学,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第三层次是一类学科的思维方法,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学科有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第四层次是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非逻辑方法)和方法论;第五层次是社会科学研究方式方法,侧重于实用主义。

自然科学以其自身的巨大进步、巨大成就而赢得了人们对它的尊重。在整个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还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孔德把社会和自然作简单的类比在社会学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证社会学概念论证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他把社会学叫做“社会物理学”并参照力学的静态和动态概念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孔德的这一主张是合情。恩格斯认为,尽管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区别,但是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现象一样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科学在本质上与自然科学一样,就是要发现这些客观规律。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自杀论》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用事实证明了社会学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科学是可能的。全部科学应该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在像文艺、美学、哲学以及语言学这样一些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确是难以发现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所发现的那样一些精确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更容易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发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那样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的客观规律。可见,在这一系列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可能是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此问题上,存在两种谱误倾向:一种是用自然科学方法取代和否定社会科学方法的科学主义,另一种则把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观性、个别性和历史性,否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该书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第一,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客观性,第二,对人类具有价值,有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是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而且应该借用和移植自然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引进分析化的实验技术、定量化的方法和手段,增强社会科学方法的操作性,促使社会科学日益精确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7评:

此评主要着重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研究路径和方法阐述意见。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2

一、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主要做法

现阶段, 每天都有大量的时政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法治、文史、人物等节目, 然而, 硕士生在课余甚至在课堂时间获取的时政新闻、各种评论及种种言论, 却大量来自微信或朋友圈。同时, 互联网上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信息满天飞。可见, 使《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思想“进头脑”, 比“进课堂、进教材”更难。因此, 本学期我们组织硕士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方法, 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中对硕士生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编辑, 组织硕士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和接地气的点评, 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条。

1. 创新了小组学习环节。

本学期我们把参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的54名硕士研究生分成了9个小组。分组方法改变了以往强制性分配小组人员和小组人员演讲顺序的原则, 采取学生自行组合和老师指导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小组成员和小组成员的演讲顺序。小组的任务是围绕“新闻评述”、“教学论坛”教学环节进行比赛。同时, 根据学生意愿成立了专门的“教改小组”, 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跟踪记录和总结。创新了的小组学习环节, 充分调动了组内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效地发挥了组内成员团结互助、力争先进的精神。

2. 开展“新闻述评”教学环节。

为了让硕士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方法论, 授课老师制作了《共产党宣言及其方法论》、《哥达纲领批判及其方法论》、《反杜林论及其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及其方法论》、《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其方法论》等八个课件。开展“新闻述评”教学环节, 就是让硕士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 运用八个课件中学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价最近发生的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 要求每个硕士生从自己的视角解读重大新闻事件, 从而使每个硕士生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 能够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观点划清界限。问卷统计结果显示, 本学期该课程的“新闻述评”教学环节不仅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而且硕士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3. 开展“教学论坛”教学环节。

本学期不仅开展了“新闻述评”教学环节, 同时开展了“教学论坛”教学环节。“教学论坛”就是让硕士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 运用八个课件中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本学期老师给定的科研课题是“生态文化教育研究”, 各个学习小组围绕“生态文化教育研究”这个课题在查阅相关资料、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做出ppt课件, 然后每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本学期硕士生围绕“生态文化教育研究”这个课题做出了九个ppt课件, 这些课件运用马克思主义, 尤其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从不同角度生动地阐明了“生态文化教育研究”的有关问题。问卷统计结果显示, 百分之百参加本课程学习的硕士生对“教学论坛”教学环节不仅表示满意, 而且兴趣很浓。

二、教学方法创新后的效果

授课老师的课件,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中讲解了七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供硕士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者观察、研究和处理社会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七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硕士生制作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新闻述评”和“教学论坛”ppt课件, 运用了四个方面即“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的方法论。从硕士生制作的ppt课件中, 可以看出硕士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明显效果。

1. 关于学习“实践基础”的效果。

有三个学习小组制作了学习“实践基础”的ppt课件, 他们在ppt课件演讲中认为,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其中, 有一个学习小组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新闻述评中说,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在“依法治国”主题下提出“完善党的法规体系”, 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科学应用。党的法规体系与法律体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前者体现的是对政党内部的约束, 后者体现的是对社会或者国家范围内普通行为的约束。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科学结论。20世纪30年代, 毛泽东在延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如此,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的全国真理标准大讨论是如此,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党的法规体系”也是如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书本里的学问, 而是始终立足社会实践,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转化为指导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实践的科学方法论。

2. 关于学习“辩证思维”的效果。

硕士生在ppt课件演讲中认为, “辩证思维”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系统, 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坚持以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 坚持以分析社会矛盾的观点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有八个学习小组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围绕“生态文化教育”这个题目制作了八个ppt课件。其中, 一个学习小组在ppt课件演讲中认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矛盾的方法论。当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 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 因而必须在全国人民群众中开展生态文化教育, 必须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平等的主体, 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呵护自然, 善待自然, 不能再对自然肆意盘剥、掠夺。“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为了说明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他们引用了习近平同志在APEC欢迎宴会上开幕辞中的一段话:我们之所以选择水立方来举行这个晚宴, 是因为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2000多年前,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 泽被万物。有一个学习小组制作了述评反腐败新闻的ppt课件, 他们在该ppt课件的演讲中认为, 反腐败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方法论。

3. 关于学习“主体活动”的效果。

有两个学习小组制作了学习“主体活动”的ppt课件, 他们在课堂演讲中认为, 科学地理解“主体活动”, 就是要坚持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坚持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观点, 坚持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才能真正做到对社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认知, 坚持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最高标准是人民利益标准,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第三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其中, 一个学习小组成员在ppt课件的演讲中认为, 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党的十八大决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于2013年6月, 总结大会于2014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实践证明, 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党中央关于这次活动的一系列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这次活动为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 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4. 关于学习“世界眼光”的效果。

有两个学习小组制作了学习“世界眼光”的ppt课件, 他们在ppt课件演讲中认为, 科学地理解“世界眼光”, 就是要坚持尊重经济全球化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对外开放, 坚持积极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坚持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第四个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其中, 一个学习小组成员在ppt课件的演讲中认为,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 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方法论的科学运用, 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经济领域, 一是促进了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1991年正式加入APEC后, 当年我国近80%的出口和93%的进口来自APEC成员, 此后我国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逐年上升。二是促进了我国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APEC作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由于范围小、成员相对较少, 合作领域及活动内容又相对较宽, 因而具有WTO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政治领域, 一是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事实表明, 中国在APEC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是搭建了我国开展多边外交的平台。例如, 可以利用一年一度的部长级会议和成员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开展部长外交、首脑外交以及其他类型的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 进一步发展睦邻关系, 改善和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另一个学习小组成员在ppt课件的演讲中认为,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德国进行的正式访问,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方法论科学运用的又一个成功范例。李克强总理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是对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对德国访问的回应, 是对双方“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化和落实。期间, 产生了核心成果《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纲要》内容非常广泛, 是迄今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共同文件, 也是中欧之间合作领域规模最广泛、合作项目最多的文件。《纲要》的核心主题是建立中德创新伙伴关系, 共塑创新未来。《纲要》为中德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发展制定了规划, 为中德合作定了方向、定了领域、定了项目。

三、体会和今后努力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门新课, 过去没有系统讲授过, 因而有较多的体会。

1. 逐步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 然而, 最普遍、最根本的方法则是哲学层次的方法。哲学层次的方法是对各门具体科学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为一切实践活动和各门具体科学提供最一般的方法。因此, 硕士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能够帮助他们确立研究社会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使他们在成长进步、观察社会、成就事业中终身受益。硕士生在座谈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时说, 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学习兴趣不大, 通过“新闻述评”和“教学论坛”两个环节的学习, 越来越感觉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越来越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我们提供了“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 越来越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2. 逐步认识到这门课程的特点。

这门课程不是哲学原理课, 然而同哲学原理课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弄通弄懂哲学原理, 就不可能讲授好这门方法论课。只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 才能使哲学原理课程转化为方法论课程。

3. 教师必须克服惯性思维, 主动适应信息多元化时代的新常态。

所谓教师的惯性思维, 是指教师照本宣科, 脱离社会实际, 因而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所谓信息多元化时代的新常态, 是指学生见缝插针地利用手机、电脑、报刊等媒体获取大量花样繁多的信息。相比之下, 这些花样繁多的信息要比教师给他们的信息多几倍到几十倍。因此, 教师必须自觉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应对这个严峻的挑战。

今后, 我们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巩固在教学方法上取得的创新成果, 深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创新, 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硕士生思想上扎根。第一, 进一步创新课堂实践教学环节。2014年下学期实施的“新闻述评”和“教学论坛”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不仅使硕士生比较好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也锻炼了硕士生的语言表达、写作、逻辑思维、仪态仪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下学期我们将在开展“新闻述评”和“教学论坛”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基础上, 针对硕士生的思想困惑组织硕士生同教师讨论、开展学习小组之间的辩论。第二, 加大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下学期打算加大课外实践教学学时, 由教师提出调研课题, 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要求每位硕士生至少完成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分析农村社会问题的调研报告。第三, 组织硕士生在学习中研究, 在研究中学习。由教师认领学校的相关科研课题, 然后把科研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 要求硕士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分析其中的问题, 按时交出科研成果。第四, 进一步改革考核方式, 彻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体地说, 就是把学分分解到“新闻述评”、“教学论坛”、调研报告、科研成果等项目上, 按照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分析问题的水平给出分数。

参考文献

[1]陈富清.新闻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 (11) :14-22.

[2]李卫红.大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01) :4-6.

[3]赵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重申方法;方法整合;融贯论

中图分类号:A1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11—03

一、重申方法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成为思想界最引人注目的一道学术文化景观。翻检一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文献可以发现,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与部分特质的分析,有浩如烟海般的研究成果。但是,如果就这些研究模式简单的按其研究方法来进行分类的话,则是不令人满意的二元对峙方法论研究模式。要么运用还原性研究方法与路径,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复杂性的有机体逐渐分解,层层剥开,直到找出认为是组成或影响马克思主义这个有机体本质的要素与部分,然后对这些要素与部分进行单独的研究;要么是借助于整体性研究方法与路径,不破坏马克思主义这个有机体的整体性,不对它进行还原分解,以保持其整体性,并进一步研究各个组成部分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特质以此来展现其整体性特征。无论是还原性研究方法还是整体性研究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严重的缺陷。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复杂性的有机系统,要准确的认识与把握这个复杂系统的各个部分与要素特质与整体特质,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超越还原论研究方法与整体论研究方法的对峙状态,寻求两种方法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个复杂性有机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的新方法一融贯论研究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化与拓展的前提性条件。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则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还原性研究方法:优势与缺陷

马克思主义有机体包含了无数的部分与要素,其中学科互涉是最为基本的特征。这样复杂的一个庞大系统,人们往往在没有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分析之前很难从整体上去理解与把握它的整体特质。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客观现状要求还原性研究方法,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学科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再用特定的部分与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关系特质来解释或预测整体的特质。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还原性研究方法经研究主体的不断叩击、修正、完善,达到了它在研究效能上的高级水平。使得任何角度的还原性分析,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有力依据,从而使人易于臣服它的方法的可靠性,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长期占据主导的地位。运用还原性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列宁,他在1913年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分解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并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研究。自此以后还原性研究方法便成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方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分别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如: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分别编成了教科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范畴与原理,还对马克思主义的特定要素做了深入的分析如:辩证法、异化、阶级等等。可以基本确认的是,以列宁为先导的还原性研究方法,有其方法论上的合理性与价值论上的激活性(可以使人们更好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传播)。之所以做此评价,是因为它在理论本质与实践效用上具有如下优势:

其一,还原论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所做的还原性分析,基本满足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研究的客观要求,比较清楚的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与要素的特质,分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本质与基本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在学理上也容易成立,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要从整体上完全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它,在没有对其各个部分与要素进行透彻研究之前几乎是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这个复杂的有机系统进行分解,对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与要素分别进行研究符合人们认识复杂事物的基本规律,具有认识规律上的合理性。

其二,还原论研究方法很容易确立它的价值效用。采取还原性分析方法,很容易的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要素特质,也可以使马克思主义这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简单化、通俗化,便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学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别化与民族化,使其更好的与社会实践结合,产生巨大的实践功能。

1还原论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单纯的采取学科与要素的致思方式,而且还是以分解马克思主义这个有机体为前提,因此它凸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与要素的特质,而没有也不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共时性的整体特质。如果不从马克思主义这个有机体去理解它的各个部分与要素的话,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与要素的理解难免会造成偏差。正如黑格尔所说:“割下来的手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

2还原性研究方法,常常导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遮蔽性。还原性分析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有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部分与要素,而研究者往往基于自身的学科背景与兴趣爱好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特定部分与要素,并趋向于把这些要素与部分特质放大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特质,从而出现自识与自蔽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存在学科与专业的遮蔽性。

与上面两个缺陷相联系,还原性研究方法虽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与要素的特质,但是由于缺乏整体性研究,没有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与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特质,也没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征,据此还原论研究方法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保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可靠性。

三、整体性研究方法:复兴与不足

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以及方法论科学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方法论上出现了整体性研究方法的复兴。整体性研究方法是在对还原性研究方法的批判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还原性研究方法占据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导地位,在早期这种研究方法的确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以及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论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的认识到这种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单纯采取学科与要素的致思方式很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肢解、误读。于是“回到整体的马克思”倡导整

体性研究方法便成为了学术界统一旗帜。如高放:“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很大进步,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我认为主要缺点尚未完全克服。第一,依然受苏联模式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按照三个组成部分或者更多组成部分分门别类进行研究,缺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的研究。各类学校一般也都是分别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而不是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这样一门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的课程。”郝敬之:“整体性是马克思学说本身的理论规定性,为了实现对于马克思学说的客观性解读,我们必须倡导整体性解读原则。目前学术界仍然存在片面性解读马克思学说的倾向,提出‘整体马克思’的解读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回到马克思’就是回到‘整体’马克思。”等等相关的研究特别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整体性研究方法盛极一时,并有取代还原性研究方法主导地位的气势。相比还原性研究方法,整体性研究方法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质以及各个部分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因为:

其一,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分析所坚持的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这个原则下重点去解析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特质以此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质。相对于还原性研究方法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与要素的研究来推导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质明显更加具有说服力,而且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整体特质是单纯从部分与要素的分析中所不能窥见的。

其二,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以使研究者较少的对研究加入个人价值判断,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质进行分析,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奋点任意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与要素特意的夸大或者简单的抛弃,可以使马克思主义避免基于一些部分与要素的分析而对其简单的“捧杀”与“棒杀”的命运。整体性研究方法由于以上两点优势可以预见到以后将成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一方面是其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来看,长时间还原性研究方法占据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导地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而对马克思主义部分与要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将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提供很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整体性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之处主要是:

1整体性研究方法虽然看到了还原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而试图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这无疑是合理的,但是整体论研究方法往往排斥对马克思主义各个部分与要素的单独研究,就整体而整体,从整体到整体,从而导致了没有具体内容的整体性,或者是暧昧不清的整体性,陷入整体主义的泥潭。

2人们对整体性研究方法,常常只是简单、机械的去理解,把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与要素简单的装入马克思主义整体这个大布袋中,缺乏对整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导致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在形式上的整体性而实际途径上的还原性。

3整体性研究方法不是万能的,虽然它利于凸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质,但是却不能够窥见一些部分与要素的特质,有一些特定部分与要素的特性只有对其进行分解分析才能够得到。特别是,当对整体分析不科学的时候,整体性研究可能还成为研究进一步进行的障碍。整体性研究方法这些先天的不足需要还原性研究方法的补充,但是,以前这两种研究方法长期处于对峙的状态,很难形成方法论上的互补。致使马克思主义研究很难能够达到方法的研究致效性。

四、方法整合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方法融贯论

还原性研究方法与整体性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为基本的方法,就二则的关系而言是矛盾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单纯的站在二者对立的方面来看的话,就很难能够发挥两种方法的研究致效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往在方法论上的主要缺陷。正如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所说:“传统的整体论和还原论两种思维难免有不足之处:前一种用信念与洞察代替了翔实的探求,后一种牺牲了融会贯通以换取条分缕析。”也就是说两种方法是辩证联系的,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都是片面的,过分强调整体就会调入整体主义的泥潭,以至它的整体概括往往成为研究的障碍;单纯的强调还原也不行,就缺乏对整体以及各个部分内在关系理解,也会对研究造成障碍。如恩格斯所说:“以分析化学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学,如果没有它的对极,即综合,就什么也不是了。”

其一,“任何方法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受多种因素所制约。正确认识方法功能的限约性是科学地发挥方法功能的重要条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先天自足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这是方法整合的根本理由。

其二,历时地呈现出进化特性的初级方法必然要迈向高级的方法,共时地呈现为各有价值的方法必须在相互兼容中完善。还原性研究方法作为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初级的方法,在认知上和实用性上的直接效用,是不容否认的。当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与要素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后,又势必要去探求各个要素与部分之间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质,这时候必然要用整体性研究方法,但是当人们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排斥与其有较大差异的还原性研究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便会产生注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质的凸显,而忽视部分与要素特质的挖掘的视野偏差。

其三,从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与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要求上来看,进行方法整合,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也具有可能性与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研究经过长足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诸多的缺陷,而最根本的方法论缺陷就是两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方法始终处于二元对峙的状态,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对话。在单纯一种方法研究都快达到极致的状况下,对二则进行整合产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方法,是深化与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的客观要求。

基于以上的分析,无论是从学理上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以及实践的客观要求上看,对还原性研究方法与整体性研究方法进行整合都具有可能性与必然性。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便形成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方法一融贯论,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细处分析着手,在整体观的关照下,把向下与向上两条分析路径融贯起来,形成还原性研究与整体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研究致效性。融贯论研究方法把两条路径结合起来,向下研究,使马克思主义部分与要素特质得到深度的释放,这是单纯整体性研究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向上研究,使马克思主义整体特质得以涌现,这是单纯还原性研究所缺乏的;然而这两条研究路径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是在整体中来挖掘部分与要素特质,在部分与要素中涌现整体特质。融贯论既不消除两种研究方法与路径之间的独立性,又通过它们连接起来的运动本身变成互补。融贯论研究方法吸收了还原性研究方法与整体性研究方法的长处,同时也弥补了各自的缺陷,从而达到了研究的方法致效性。当然运用融贯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层面上还需要把它化为各种具体的研究原则与方法,这里我们暂不做探讨。

时代与社会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基本前搪性条件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改变以前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二元对峙状态,对两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阐释力,展现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相信运用融贯论研究方法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更进一步。

注释:

①这里的“复杂性有机系统”来源于“复杂性科学”的术语,主要指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复杂性的标志是不能够用还原性研究方法完全的将其特性展示出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4

及考核说明(2015)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课程说明

1、开课时间:第二学期1—8周,每周一上午1-4节(学生分单双周)

2、开课地点:见各班课表

3、周学时/总学时:4学时/16学时

4、教学方式:本课程采取专题教学方式,即设立4个专题,由4位老师主讲。

5、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占70%。

6、论文选题:从各主讲老师所列课后思考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字数要求为3000字以上;或从各主讲老师所开列书目中,选择一本著作,写一篇读书报告,字数要求为5000字以上。

7、纸质版论文提交时间2015年6月1日(第13周周一)9:00——16:00。

提交地点:中国传媒大学52号楼318室(星光超市东面)。

提交方式:请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并附班级同学列表及提交份数(因出国、休学等未提交请注明)。论文完成稿请以“研究生课程作业提交单”做封面,每位同学只需提交一份。

注:电子版提交方式,按照研究生院要求提交,以备核查。

课程公共邮箱 zzgongxiuke11@163.com 密码:zz11111111。

课程内容

第一讲(4学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主讲:张付

讲授大纲:

一、绪论

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方法,就是认识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准则。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自然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按学科有政治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伦理学方法等,按流派有辩证法、形而上学、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等。

2、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及其新社会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人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

(一)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思想改造的过程

(三)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四)解放思想的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过程

(五)解放思想的标准

2、实事求是

第一、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过程,坚持唯物主义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过程,坚持唯物辩证法是坚持实事求的关键。实事求是,贵在求是,求是的武器就是辩证法。第三、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的过程,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实事求是的桥梁。思考题:

1、阅读《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归纳马克思的在本文中使用的分析方法。

2、试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这一论断。

3、结合现实谈谈“实事求是”之难及其原因。阅读文献:

韦建桦:《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一集。中共中央编译局编,200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选1 《德意志意识形态》 选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选 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选 4 列宁选集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 毛泽东选集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矛盾论》 《实践论》 《论持久战》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1999年1月 商务印书馆 布坎南《自由的界限》

董子云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1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廖申白译 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陆梦龙 译 2009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 2007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托马斯.佛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 肖莹莹 2006年 湖南科技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 韩水法 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2013年 黄瑞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 2010-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于幼军,黎元江 著《社会主义五百年》2011-06-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赵敦华“西方价值判断现代模式的成因中中国文化因素之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吕新雨“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笔记《人文天地》2011-1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再思考——学科与国家的迷思.《 南方文坛》2000(1)

第二讲(4学时)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主讲:刘东建

讲授大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动体现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又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

1、社会科学的对象与性质

2、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3、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一)生产力系统

(二)生产关系系统

(三)上层建筑系统

三、社会形态的系统分析

(一)社会有机体

(二)经济社会形态

(三)技术社会形态

四、社会系统的优化及其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思考题:

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的关系?

2、社会系统论的观点对思考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阅读文献:

1、马恩选集1-4卷

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

6、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三讲(4课时)逻辑分析方法——逻辑论证

主讲:李淑文

讲授大纲:

一、逻辑论证的界定

(一)逻辑论证的内涵

(二)逻辑论证的结构

(三)逻辑论证与逻辑推理

二、逻辑论证的分类

(一)必然论证与或然论证

(二)直接论证与间接论证

三、逻辑反驳

(一)反驳的界定

(二)反驳的分类

(三)反驳的方法

四、逻辑论证的规则

(一)论题的规则

(二)论据的规则

(三)论证方式的规则

五、逻辑论证的规律

(一)同一律

(二)不矛盾律

(三)排中律

(四)充足理由律 思考题:

1、什么是逻辑证明?

2、怎样理解逻辑论证与逻辑推理?

3、逻辑证明与逻辑反驳各有哪些分类与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4、举例说明反证法与选言证法。

5、举例说明独立证明法与归谬反驳法。阅读文献:

1.《小逻辑》,黑格尔著,李智谋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

2.《逻辑学十五讲》,陈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逻辑研究》,孙中原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

4.《逻辑学》,姜全吉、迟卫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逻辑学(第2版)》,人大哲学院逻辑学研究室编写,人大出版社,2008年。6.《中国先哲的思维艺术》,孙中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四讲(4课时)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方法

主讲:王锦刚

一、西方历史哲学及其方法

(一)西方历史哲学概论

(二)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三大走向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

二、西方历史哲学方法

(一)思辨历史哲学的方法

(二)分析历史哲学的方法

(三)后现代历史哲学的方法

三、对西方历史哲学方法的批判和反思

(一)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关系

(二)关于历史的“客观性”问题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四)历史唯物主义对当代历史科学方法的回应 思考题:

1、西方历史哲学方法对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有何作用?

2、怎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性”? 阅读文献:

1.韩震著,《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2.庞卓恒著,《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朱红文著,《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4.朱红文著,《社会科学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5.严建强、王渊明著,《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与批判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6.[意]维柯著,《新科学》(上下),朱光潜译,第2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7.[德]亨里希·李凯尔特著,《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涂纪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 M.C.Lemon著,《历史哲学:思辨、分析及其当代走向》,毕芙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 [德]威廉·狄尔泰著,《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童奇志、王海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0.[英]W.H.沃尔什著,《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美]伊格尔斯(Iggers G.G.)著,《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13.[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5

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政管研

学院:政府管理

课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2013年X月X日

摘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它的产生具有普遍性运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人类思想理论的新局面,它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它有其自身所独有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在进行系统的学习过程、学术研究及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与分析方法论普遍原理出发,通过学习与认识从实践出发的方法论、矛盾分析方法及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来探讨其在行政管理学中的体现及应用价值,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有效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工具研究专业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

社会

科学

方法论

实践

过程

矛盾分析法

影响

意义

行政管理

价值

前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普遍真理是实践的产物,它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创立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尽管今天的社会经济实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而认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经济实践要求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只具有文本价值了。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就认为,一切真正的科学体系都是具体时代的产物,而不是哪个天才头脑的主观臆造。“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普遍真理是发展的,它的内涵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各国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各国实践的主题也是在变化发展的。恩格斯强调了他和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创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局限性,他认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像一切科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通常都会包含着对前人某些原理的重要突破。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因此,普遍真理作为“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它不可能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还包括了后人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时代发展变化、对新的实际进行总结所揭示的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在本质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辨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由它们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某种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差异性则要求社会科学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社会科学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的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方法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行政管理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管理学的产生以1911年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1916年法约尔出版《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标志,纵览西方管理思想史演变过程不难发现,在管理思想变革和管理学派创生的过程中,方法的更新一直是创新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哲学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都对西方管理学知识增长和变革产生过重要影响。管理无处不在,无论是国家政府或是市场中的企业公司中都有着管理,如果没有管理,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怎么样的呢,不可想象。因此,我们说行政管理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真正的在管理实践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政府管理有方那我们的社会就会稳定,国家也会长治久安,在这里管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管理贯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始终。因此,在行政管理的研究中我们都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着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科学的方法论,它对于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活动及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管理是一门艺术,我觉得艺术性的管理就是体现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巧妙地结合,使得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处理的很好。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来谈马克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行政管理学中应用与体现,富于管理艺术性,使我们在行政管理上更有芥蒂,培养出更多的行政精英,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创新储备智囊。

(一)、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价值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变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与水平,才能推动认识不断发展,使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中更好的发挥认识的水平,看到事物的本质;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基于实践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和提高认识的水平,虽然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难免会有判断失误,尤其是在政府中的行政管理,必然会带来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去检验对问题与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能行的通。最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这就达到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想要的效果。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社会必须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以实践为基础,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任何离开实践活动研究历史的主观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本然与应然相统一、实践的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求真、达善与和美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实践存在的方法、规律和逻辑的理论。

人在观念上掌握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论观念方式,一种是实践观念方式。实践观念实际上就是人的实际活动在思维中的预演,时间观念和理论观念相比较,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外部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目的、情感、意志等理想的成分;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它高于对外部世界的普遍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理论,我们对于行政管理的行为、活动的研究必须立足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只有在实际社会情形、基本国情中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使之行之有效。而在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在了解了现实的国情、社情、民情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从而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方法论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的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实践的观点在管理学研究中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泰勒通过进行大量的铁块搬运实验,运用试验中所得到的数据,为工人制定出合理的日工作量。可以说,泰勒不自觉的运用实践的理论,促使了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以及该理论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实践的发展。之后,许多大师通过科学实验对管理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方法论实践观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价值所在。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的观点不仅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同时实践也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揭示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规律性,同时科学实践的发展又为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例如备受世人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中的改革就是基于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得出的改革政策,而改革政策又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改变的,通过实践不断检验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实践为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论,大幅度提升了管理实践的水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提高我们进行管理学研究的条件,这就会进一步促进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如此循环往复,能够更好的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展。

(二)、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与价值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是以矛盾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我们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

在管理学中,人们对组织冲突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传统的观点认为组织中的冲突对组织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它妨碍了组织中信息的传递,不利于组织内部的团结,认为应该坚决消除组织冲突。然而实际上冲突的存在对于组织来讲并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就需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了,不仅要看到组织内部冲突的弊端,同时也要看到组织内冲突存在的必要性和有利的一面。现代观点则认为有些冲突对于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冲突可以转化为组织发展的动力,是组织保持活力的手段。因此冲突并一定对组织构成危害,有时甚至可能有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对于组织内部冲突的认识,就是遵循了矛盾分析方法中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冲突存在的利弊两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真实的、不片面的结论,这对于我们研究管理学中其他问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不论在管理学中研究或是管理实践过程中都要坚持一分为二、多角度多层次把握问题的本质。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的普遍性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即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基于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时候要善于从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中探寻特定对象所独有的特殊规律,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把握研究对象的精髓。

矛盾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于行政管理学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中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比如说山西省政府大楼被炸,蓄意报复社会,这就说明我们社会中存在着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运用矛盾分析法可以有效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分析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着力解决好主要矛盾,把人民的问题看作主要的矛盾,切实做到从人民群众这个实践基础出发,致力于改革为人民中。在学术研究中矛盾分析法更是意义重大,在我们研究问题时可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用批判的眼光与态度去学习,更全面的掌握信息。

3、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时候,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问题,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二者的差异,全面的研究矛盾双方的复杂关系。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论与两点论是相统一的,在研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坚持两点论的同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管理学的研究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把握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6

方法的创新

2017年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组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十届(2017)中国新闻学年会在重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200余人与会,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围绕“使命与担当:保卫、创新、发展中国新闻学”的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共谋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与创新,共商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之路。年会的四个研讨议题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中国论文网 /7/view-13024060.htm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的社会主义新闻学,西方新闻学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资产阶级新闻学,中国新闻学同西方新闻学有一定的�系,但却存在本质区别。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内涵是强调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同时强调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业与新闻学的发展,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以澄教授在谈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科建设时指出,必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国际对话的关系。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对人类新闻活动、规律、生态、发展以及新闻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作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前瞻性的中国解读、中国见解和中国方案。这一点在新闻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传承好,并且能够做到敢为人先,积极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教授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学,必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理解与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全世界发展共产主义新闻事业的法宝,毛泽东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国际共产主义新闻事业的贡献,这两者是夯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基础。同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

新闻思想,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也有极大的意义。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对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理论新闻学是中国当代新闻学的一个分支,要构建的中国当代新闻学的理论成分中,既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新闻的思想点),又要有西方和中国的新闻学者和业界人士的理论贡献。其中,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等理论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特殊层面。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齐爱军教授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要有贡献于世界新闻学的理论自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重新梳理核心观点、核心概念,建立起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以往的研究是线性、单向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基本支点,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建构的路径与模式,则是未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点。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模式创新

丁柏铨教授用六个字总结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观点,即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讲对、讲顺、讲透”。“讲对”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强调在当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指导意义;“讲顺”就是老师讲课要做到通顺、令人信服,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新闻自由”,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去讲解;“讲透”就是要做到讲解透彻,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有底气,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来纠正一些学生对党的宣传等问题的错误看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在丁柏铨教授的观点上又补充了一点“讲实”。她提到了四川大学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上的实践探

索――“重走范长江之路”这一活动。活动以“新闻扶贫”的形式带领学生到贫困地区进行采访,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不畏艰辛、勇于实践、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蒋教授认为,当下的新闻教育要让学生“走出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做了发言。他认为,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而言,有三个问题要处理好,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理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已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最新成果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包括国情教育和实践教育内容;就形式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至少要有三种形式,即课堂讲述、实践体验和案例教学。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肖燕雄教授分享了湖南师范大学开设马列新闻学课程的经验。他说,“真做、真信、真学、真用”是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最光荣的地方。他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育,首先,授课老师要深度阅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著作,包括对最新成果的研读;其次,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和我国国情的现实结合起来去理解;再次,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投入到实践中去,用案列教学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运用到新闻实践中。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蔡斐副教授用“一个灵魂、二任院长、三个重点、四个对接”总结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的成果。他谈道,学院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学院组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团队,开设了经典新闻传播论著导论、新闻阅评等相应课程,汇编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讲话、近10年中国社会思潮反思等读本,实行开放式教

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持续成效。下一步,学院将以对接时代、对接业界、对接科研、对接学生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朱清河教授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展开论述,他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应解决好“为什么中国化”“谁来中国化”“以什么方式中国化”“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四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上,应通过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以一种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郝雨教授谈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制定一个目标,寻找有效入口进而达到一个落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构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提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某一种针对当下时代思想的核心观,比如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树立是迫切的,应落实到每一个新

闻人身上。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方法及探索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倡导“回到马克思”,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原著,学会用“客观、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应树立“问题意识、人文情怀、批判精神、现实关怀”的理念,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文本分析”“调查研究”三种实践方法。只有将理念与实践交叉融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才能给学生带来学以致用的成效。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齐辉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课程是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交相互动的课程。中国新闻史教学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历史线索和丰富素材。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史课程相互关联,有着天然且密切的联系。两门课程应相辅相成,互补短板。这一

点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

朱清河教授就延安新闻学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探索,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贵宝藏。相关研究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要注意去革命化和过于革命化的现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王智丽博士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做了实证研究。她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度较高,主流媒体具有较高公信力,仍然是新闻舆论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和�鞑ツ扇胝�治社会化的框架,并按照意识形态传播和政治社会化的规律,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导航。

重庆文理学院雷璐荣副教授对习近平新闻观的语言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用语言力展现新闻思想传播力 的问题。她谈道,习近平新闻观具有其独特的表达风格:政治话语与形象修辞的结合、理论术语与民间俗语的结合、历史名言与时尚潮言的结合、事实话语与情感话语的结合。总书记在传媒变革时期的独立见解,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新闻观体系,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融合多种话语类型、语言元素,从侧面印证了媒体主张,成为习近平新闻观的一项内涵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谢建东从内涵、意义、背景三方面,论述了“习式外交”与媒体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总书记就任以来,高度重视媒体舆论的发挥,利用国内外传播平台,更加自信地展现中国形象。其中,突出传播的主动性是未来媒体传播需要加强的方向。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孙菲在发言中论述了自己的思考。一是授课内容要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二是要关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三是要厘清马

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政治体制、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四是可以借助以媒体从业者的视角讲案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视角讲方法、以媒体管理者的视角讲政治等方式推动教学活动。

郑保卫教授在高峰对话环节做了评议。他认为,现在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最好的历史时期,因为以往的其他领导没有像总书记这么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所以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一定要好好提高自己,教好这门课,让我们中国的新闻学教学科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贡献一份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治中副教授、《新闻记者》主编刘鹏分别对小组研讨做了点评。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 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408页。)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马克思最根本、最一般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 而且同最根本、最一般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了解很深, 在毛泽东思想中无不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 甚至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名词术语来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 如《实践论》、《矛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个体系分别依次凝聚、代表了第二、三、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 治国的理念和科学方法。这个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样, 同最根本、最一般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邓小平理论与科学方法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为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供了根本指针和科学方法。

邓小平强调走自己的路, 不把书本当教条, 不照搬外国模式,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初步的道路和科学方法, 为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理论确定了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科学方法, 是必须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不能脱离实际, 超越阶段。

邓小平理论在解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的科学方法, 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理论在解决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的科学方法, 是强调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不能僵化停滞。经济体制改革的科学方法, 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方法, 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 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理论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的科学方法, 就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又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邓小平理论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的科学方法就是“四个坚持”。

邓小平理论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的科学方法, 就是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邓小平理论在处理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的科学方法, 就是要求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 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工农、知识分子, 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要依靠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来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也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理论在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科学方法, 就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理论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最一般的科学方法的道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不能脱离实际, 超越阶段, 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的道理, 还符合革命发展阶段论的道理;改革开放中, 改革体现了运动、变化、发展、量变、质变、新生事物的哲学道理, 开放体现了内外因辩证关系的道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体现了质量互变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哲学道理。

邓小平理论还直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名词术语来作为自己简练话语的主要内容。如最具哲学思想的话语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还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最一般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下面就这种联系予以探索。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从实际出发的光辉典范。这个实际可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来讲。从国内来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从国外来讲,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矛盾普遍性 (共性) 和矛盾特殊性 (个性) 的道理。这一思想里面的“代表中国先进……, 代表中国先进……, 代表中国最广大……”是共性, 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的根本利益”却是个性。

“三个代表”思想包含着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道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三个代表”所强调的“生产力”就是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落后的社会生产) 的决定性因素。而“文化”又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必须是“先进”和“发展”的, “文化”也必须是“先进”和“前进”的, “人民”必须是“最广大”和维护其“基本利益”的。这就标志着抓住了重点的重点、关键的关键。“生产力”和“文化”也分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的重要内容, 而生产力更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文化”是导航、是先锋。

“三个代表”思想还充分体现了质和量的辩证关系。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句里, “生产力”是质, “先进”和“发展要求”是量;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句里, “文化”是质, “先进”和“前进方向”是量;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句里, “人民”是质, “最广大”和“根本利益”是量。而在这三句话里都强调了“中国”这一带规模性的量, 连续出现了三次, 除了体现要从今天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外, 还体现了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信心、热爱、厚望。

“三个代表”思想体现着质量互变规律。最初掌握“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毕竟是少数人, 表彰和奖励他们, 并让他们致富也是应该的, 这才能鼓励更多的后来人, 造成万马齐奔的壮观局面, 使我们的综合国力雄居世界之首, 进而才能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处理好了少数 (局部) 和多数 (整体) 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里讲的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道理。鼓励“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 也是在力求通过局部的质变达到全局的质变, 再通过全局的质变达到新的质变, 循环下去, 以致无穷。

“三个代表”思想里的“两个先进”和“发展要求”、“前进方向”等除了用词准确外, 还体现在充分肯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 坚定地站在新事物一边, 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推动事物不断地由旧到新,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实践性。因为,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要由不断发展的实践来不断提出和实现, “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靠不断的实践来保证。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强调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如“内燃机的设想”于1824年由法国的卡诺提出, 而后指导许多人去探索, 终于在73年后由德国人狄塞耳试制成功。这就说明了文化创意的巨大作用。而文化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性更强。而文化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把全国人民团结起米, 无往而不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一种先进文化, 只要我们认真地、创造性地理解、贯彻和执行, 将会指导我们在新世纪实现强国梦。“先进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指导性, 是由于它的主体——科学理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本质和规律性的现象又会重复出现, 也就使科学理论可以预测未来。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群众观点。如果“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不推广, 不普及, 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 就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这就要得民心, 也就要考虑一个让广大人民的收入和生活越来越好的问题。通过改革, 有的人的收入增长可以多一点, 而大多数的收入也应增加, 只是可以少一点。有的单位即使收入和生活要降, 也应领导和群众一起降, 降的幅度和形式可以不同, 这才能解决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应该控制人口增长。但人多, 是不利还是有利?既使是不利也可以转化为有利。人多智慧多、生产力多, 创造的财富也多, 通过消费拉动经济的动力强劲, 消化特种支出的能力也强。以众多人口为基础建立的航空公司、运输公司等自然就规模宏大, 财大气粗, 可以办大事, 比如我们发展高铁就能正常运转, 而地广人稀的国家发展高铁就可能亏本, 无人投资。如果仅以士地和人口之比, 中国大陆的比重还不如中国台湾, 也不如日本等。财富多了, 卖不出去, 低价。这在资本主义初期往往造成销毁商品。与其不卖或者销毁, 还不如多发纸币给广大人民, 再让他们去各取所需, 这就可以说, 共产主义的萌芽已悄然来临。但这种纸币发放既要考虑公平问题, 又要考虑效率问题;既要考虑民众的基本生活, 又要考虑有利于积极就业, 发展生产。为了公平, 如国家用于解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出, 已经包含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为了效率, 如给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员发国家奖、地方奖或单位奖。而给八千万公务员增加工资既是为了解决公平问题, 也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纸币发放的标准, 首先要看能否让广大人民幸福, 也看物价是否平衡, 还看是否有足够多并可持续不断的货物让人购买。而从本质上来看, 纸币发放的标准, 首先要看流通中需要多少金属货币量, 其次再把这种金属货币量换算为纸币量。所发放纸币来源, 除了靠资金回笼, 尤其是税收, 另外还得靠多印纸币 (赤字的一种) 。“赤字”是专业性较强的术语, 公开前, 必须通过宣传教育, 做思想工作, 让大家知道未达到饱和的“赤字”并不可怕。即使是纸币、供需都已绝对饱和, 也允许有赤字。宣传教育要走在改革的前面。可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回本地宣讲, 再查漏补缺。另外, 为什么有时群众收入增加了, 但消费却上不去。这是因为, 群众消费有分散、零星、即刻、必须消费, 也有集中、积累、延期、弹性消费。往往一个大的消费不知要跑多少次银行, 才能存够足够数目的钱。一个三口之家, 从孩于刚诞生起, 如果又不想让孩子出国留学, 每个月能存五百至一千元钱, 可能就没有后顾之忧, 而会尽量消费, 这只是理论上的估量。

“三个代表”思想内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仅体现了手段和目的等关系, 还具有系列性和联动性、多层次性和立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自成体系。这顺应了全球一体化、和平 (联合、合作、合并) , 同时还预示着搞独立 (孤立) 、分裂将不得人心, 必将灭亡。

三、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最新的科学方法。因为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科学发展观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怎样发展” (即发展的科学方法) 的问题。总的科学方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方法,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实现“全面”发展的科学方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 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思路和新的科学方法。

科学发展观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最一般的科学方法中有关发展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 而是特指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 即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科学发展观第一次鲜明地在发展前面添上了“科学”二字, 就在原有的基础上给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 注入了新的血液, 添加了新的活力, 进入了新的境界, 真是如虎添翼。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最一般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理。科学发展观是从实际出发的光辉典范。这个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以人为本”蕴含着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认识论、唯物史观的道理。在现代社会,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 作为一种发展观, 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以人为本, 就是说, 与神、与物相比, 人更重要、更根本, 不能本末倒置, 不能舍本求末。“以人为本”的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蕴含着实践论和认识论的观点。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没有人就没有实践和认识。“以人为本”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面”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观点。“协调”包含了联系观点。联系即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 又是客观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协调”还包含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理论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道理。“可持续”首先包含了发展观点。发展即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可持续”还包含了质量互变的道理, 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质变, 也包括量变。“统筹兼顾”包含了普遍联系、矛盾普遍性和两点论的道理。“协调”、 “统筹兼顾”属于方法中的方法, 都是讲的调控, “协调”属于微观调控, “统筹兼顾”则是属于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来的, 又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发展冠以“科学”二字, 使之更加规范和科学。举一反三, 推而广之, 也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许多概念、原理、原则 (方法) 做出了科学规范的典范, 如科学的世界本原观, 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观, 科学地从实际出发, 科学地联系, 科学的矛盾论, 科学的两点论和重点论, 科学的质量互变, 科学地创造新生事物, 科学地实践, 科学地认识, 科学地理论联系实际, 科学地创造历史, 科学史观, 科学的群众观。这样, 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由于冠以了“科学”二字, 就更加名副其实, 理直气壮, 也就更加具有了说服力、鼓动性和战斗性。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还需要完善和规范的地方由于“科学”二字, 就使得我们不得不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规范和完善。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完善、规范和科学, 正如当年把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写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 我们也应该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去,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对科学发展观加以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詹海观.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先锋网.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ht-tp://www.pledaily.com.cn.

[3]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法论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这为“两课”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合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大学本科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课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它要求把学生已學过的理论课内容融会贯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本着这一主旨,力求在多年探索和实施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框架。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和国际的实际;二是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三是要联系学生专业实际和生活环境实际。为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把这三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了课内外学时的结合上。

课堂教学注重联系的是国内和国外的实际,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和学生困惑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和分析,这是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渗透性和吸引力,发挥课堂主导性作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时安排上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学时。课外学时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注重的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生活环境实际等。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与自学相结合;(2)集体专题讨论与提问式随机讨论相结合;(3)开展课堂专题辩论;(4)观看相关的音像教学资料片;(5)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时,确保规范性、渗透性、时效性和参与性等几项原则的实现,并突出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突出科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训练,突出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教学大纲课件;(2)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网络课程,设法使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上网,为实施网络教学打下基础;(3)制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电脑试题库和考试系统,设法通过网络技术使之变成学生可以在网上实时练习和考试的自主学习系统。

三、推广并继续探索考试改革新举措

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学的考试改革也必须相应跟进。现行的考核模式侧重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背功,故而有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象。考核模式的改革应使考核从对教材知识点的侧重转向注重检验学生探索精神、探索能力的测评;从凭一张答卷量度学生水平的模式转向以读书笔记的质量、问题讨论中的表现为主来评价其探索精神。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冷漠往往是因为对马克思缺乏真正的了解所致。教师应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原著及相关学术文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始的,但很快就会被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和为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所吸引。论辩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极有效的方式。学生为完成论辩必须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并用批判的眼光对已有的观点加以分析评价,在辩论过程中,首先要对自己认同的或创新的观点加以充分论证,同时要与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交锋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往往超乎寻常地敏捷且不失深思熟虑。以学生在论辩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另一重要依据,能较充分地测评其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目前已有个别高校、个别教师率先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大胆改革,成效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新华网,2004-11-23.

上一篇:人大机关公文文种下一篇:毕业留言寄语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