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共3篇)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篇1

作者:民勤县统…文档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31更新时间:2009-6-1文字控制:[小][大]

一、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

民勤养羊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就有苏武牧羊的传说,如今,苏武牧羊的精神已做为民勤精神被传承发扬,而养羊业做为畜牧发展的龙头,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尤其石羊河流域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民勤县肉羊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一)养羊总量和经济效益快速上升。2008年,民勤县羊饲养量达到119.8万只,其中羊存栏达到81.8万只,较2006年增长1.2%,年均递增0.6%,出栏达到38万只,较2006年增长5.6%,年均递增2.8%,养羊增加值达到5722万元,占畜牧业增加值2.11亿元的27.1%,农民来自养羊的人均收入达到308.5元,占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的36.8%。

(二)规模化养殖发展快。随着农业内部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羊肉产品的需求增长,舍饲养羊生产日益得到重视。民勤县养羊由分散饲养向相对集中饲养方式逐渐转变,生产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蓬勃发展。至2008年民勤县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141个,建成高标准的温室棚舍8096座,规模养殖户达到6926户,占民勤县养殖户的11.9%。肉羊的舍饲育肥快速发展,使肉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生产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步形成。

(三)民勤羊肉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随着民勤养羊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外地客商特别是回族客商大量涌入,民勤活羊及其羊肉产品大量外销,每年有80%的活羊销往陕西、宁夏、青海及省内兰州等各市州,民勤羊肉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不断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商贸等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民勤县肉羊养殖做为一个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但与养羊业发达地区相比,民勤县肉羊产业仍处于成长期,还未进入成熟期。从产业开发的层面看,其品种资源、良种化程度、标准化养殖、产品质量档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生产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尽管民勤县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建暖棚圈舍、发展养殖小区,推广综合配套养羊技术,但大部分群众养羊还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饲养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发展速度缓慢,养羊效益偏低。

2、羊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老化

由于市场羔羊肉走俏,大部分羔羊被农户育肥出售,后备母羊选留率低,造成适龄母羊比例失调,而且地方品种占相当大比例,繁殖率低,周转速度较慢,出栏率低,商品率不高。

3、专门化肉羊品种数量与养羊需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民勤县虽然先后从临夏、山东、永昌等省内外引进了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和繁殖力高的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特克塞尔、小尾寒羊等专门肉用绵羊品种,但由于引种费用高,引进数量有限,目前还没形成专门的种羊场作纯繁扩群,远不能满足民勤县规模化肉羊生产的需求。

4、秸秆饲料开发应用滞后,制约着羊产业的发展

随着民勤县“关井压田”政策和水权水价制度的落实,农民耕地相对减少,留作种植饲草的用地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民勤县调入的饲草加工机械种类少,质量差,特别是没有专门加工棉秆的机械,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推广难度大,致使大部分秸秆饲草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影响羊产业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5、资金投入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近几年,尽管民勤县每年都投入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用于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但由于投入数额小,群众有钱修圈无力买羊,规模化养殖涵盖面较小,特别是一些优质肉羊品种无法大量引进,高新技术难以实施,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

6、有产品优势,无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民勤县羊肉膻味轻,蛋白质含量高,以其独特的品味享誉省内外,但是精深加工落后,市场交易主要以出售活羊和胴体肉为主,羊肉产品单一低档,产业链不长,打造品牌、对外开拓市场力度不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滞后,市场竞争力弱,有数量优势,无品牌特色,产业优势难以发挥。

三、发展肉羊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肉羊产业,就要充分挖掘民勤县肉羊产业优势,发展潜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肉羊强县,推动民勤县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一)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多层次多格局规模养羊

要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扩大肉羊饲养比重,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在建小区,抓大户的基础上,普及推广整村整社暖棚养羊的发展层次和格局,全面普及推广整村整社暖棚养羊,积极引导集体、个体农林场转变经营方式,发展种草养畜,实行以井定草,以草定畜,以畜建棚,集体农林场发展养殖小区、个体农林场发展养羊大户,作为节水基地和发展养殖业的示范基地,逐步实现农林场向牧业养殖场的生产转型。

(二)以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夯实肉羊产业发展基础

以退牧还草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力度,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

和产草量,落实草原休牧、轮牧、禁牧制度,转变传统放牧方式,推行牧区舍饲圈养,提高牧区养羊数量。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和粮草、林草间作技术,充分利用退耕地和集体、个体农林场种植牧草和利用夏收闲田复种一年生牧草,不断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立草为业,以草促牧,以草带羊,夯实养羊业发展的饲草料基础。鼓励群众发展节水农业,把节约的灌溉用水用于种植饲草料。扶持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整村整社推进的养殖户修建青贮、氨化池,购置青贮袋和铡草机械,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开发利用棉花秆、茴香秆等秸秆新资源,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实现增殖转化。

(三)以品种改良为重点,提高肉羊良种覆盖率

坚持引种和自繁、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广肉羊杂交改良技术,不断扩大肉羊杂交改良覆盖面。以勤锋滩畜牧科技示范园种羊场、大坝乡城西村肉羊示范小区和正在筹建的红沙梁上王化县级高新技术示范区种羊场为依托,引进适合民勤县饲养的小尾寒羊、萨福克、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等优质种羊,逐步建立县级纯种繁育,乡级改良扩繁,农户杂交育肥的三级杂交改良体系,加快良种进小区,进大户工程建设步伐。以乡镇畜牧站为依托,村级防疫员为骨干,培训一批绵羊人工授精员,重点服务养殖小区,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开展常温人工授精工作,切实提高肉羊良种覆盖率。

(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水平

积极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肉羊发展模式,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羊产业的格局。充分发挥民勤县畜禽养殖协会的作用,组建各乡镇养羊专业合作社,提高群众养羊的组织化程度。

(五)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肉羊生产安全

在规模养羊由于饲养密度较高、容易造成应激。在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前提下,加强羊痘、羊肠毒血症、羊疥癣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同时要加大引进种羊的同时疫病监测力度,防止新病病源引入,确保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条件的安全和全面改善。

(六)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用先进技术装备养羊业

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推广养殖小区和暖棚建设技术,提高肉羊养殖基础设施的科技水平;推广以肉羊常温人工授精为重点的品种改良技术,提高肉羊良种率和生产性能;推广优质牧草裁培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扩大种草,开发资源,奠定肉羊发展的饲草料基础;推广动物保健及免疫技术,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推广畜产品安全技术,加强投入品管理,确保肉羊健康养殖。整合县内外科技培训资源,从圈舍建造入手、重点对群众加强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提高科技在肉羊生产中的贡献率。

(七)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羊肉市场竞争力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篇2

众所周知, 民勤县是甘肃省的十大养羊强县之一, 其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 肉羊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 肉羊产业的技术服务体系明显不完善[1]。品种改良、饲草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疫病防控、产品的深加工与销售、畜禽粪便的处理等等方面似乎已成为了制约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满足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促进肉羊产业在民勤县的发展, 从优良品种的选育、疫病防控体系、肉产品的深加工体系、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的产学研结合, 更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发展舍饲羊业对推动肉羊产业产学研政结合与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机制建设对民勤县肉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肉羊产业概况

目前, 民勤县畜牧业正处于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截止2013年底, 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养羊小区 (场) 490个、发展整村整社规模养羊户3.8万户, 修建标准化舍饲养殖暖棚408万m2, 肉羊存栏量达195万只、出栏83万只, 羊肉产量1.8万t, 实现产值7.8亿元, 肉羊饲养数量、规模化养殖小区 (场) 建设规模及羊肉精深加工能力均居全国前列。

二、品种改良

民勤县坚持良种引进扩繁和杂交改良相结合, 推进肉羊品种结构调整优化, 目前拥有省级种畜禽场经营许可的种羊场2个, 小尾寒羊扩繁场5个, 万只养羊专业村25个, 专业化育肥小区33个, 人工授精站点34处, 累计调引小尾寒羊、湖羊等高繁殖母羊5.2万只、杜泊等良种肉羊5 000只。以勤锋滩养羊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 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撑, 启动实施了“民勤中天羊”培育工程, 参与实施了“甘肃中部肉羊”培育项目, 力争尽早培育出高繁殖率的优质肉羊新品种。从2007年开始, 民勤县结合全省草食畜发展项目, 积极调引肉羊新品种, 以陶赛特、特克赛尔、美利奴、杜泊等优良肉羊为父本, 小尾寒羊、蒙寒杂种羊为母本开展三元杂交, 生产三元肉杂羊,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蒙寒杂种羊的个体产肉性能, 以增加个体产量增效益[2]。加快肉羊良种改良、繁育和推广步伐, 抓好人工授精站点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设备, 培训配齐技术人员, 大力推广应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现代肉羊繁殖新技术, 提高母羊两年三胎成功率和种公羊利用效率。2014年全县计划在养羊小区 (场) 、养羊大户中探索实施肉羊人工授精技术“515”工程, 采取竞争性遴选的方式在全县筛选确定50个核心户, 让他们把肉羊人工授精先搞起来, 跟着别人学, 带着别人干, 让50个核心户帮带出100个带动户开展人工授精, 再让100个带动户去辐射带动5000户开展人工授精, 以点带面, 使更多养殖户了解这项技术, 认识这项技术带来的效益, 主动参与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争取年内在全县选择性的扶持建设50个肉羊人工授精站 (点) , 为全面开展肉羊人工授精工作奠定基础。

三、疫病防控

民勤县是甘肃省的养羊大县, 畜牧业发展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随着养殖户畜禽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 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知识体系显得明显不足;同时, 兽医站部分仪器设备陈旧短缺, 以及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 检疫部门在动物进出境时不能严格检疫, 使近年来疾病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甚至有些养殖户在动物生产管理中, 存在乱用添加剂、抗生素药物等现象, 给食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对于羊痘、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包虫病, 甚至一些危害不严重的地方性疾病没有完整的调查和研究, 疫病传播风险甚为严重, 是肉羊产业化的发展的最严重瓶颈之一。结合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 民勤县应加大动物防、检力度, 全面推行“县所检疫员+乡站检疫员+村级协检员”工作模式, 充分发挥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功能, 对发现的违法调运、贩卖、经营牲畜及其产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严肃处理。严格做好产地检疫和屠宰交易市场、加工龙头企业肉羊宰前和宰后检疫, 严禁未经检疫及其病害肉羊及产品上市交易。一是要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按章操做。二是动物防疫技术支撑机构要加强动物疫情的预测预警、实验室疫情诊断、疫情普查和实验室抗体效价检测等工作。三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按照《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执法力度, 坚决杜绝无“标、票、证”的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同时要强化对运载动物及其动物产品的车辆出入县境和装前卸后的消毒工作, 尤其是加强走乡串户的个体商贩车辆的消毒管理, 防止疫情传入和散播。

四、饲草利用

实现禁牧政策, 推行舍饲育肥的发展模式, 就必须有充足的饲草料做保证。民勤县荒漠化面积已占全县面积的94%, 草比其他植物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更有成效, 发展草地生态农业是民勤县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很好的出路, 尤其应重点发展苜蓿产业, 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 同时也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原料[3,4]。按照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循环发展的要求, 民勤县积极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三元高效种植模式, 不断扩大饲草饲料种植规模, 增加饲草料总量, 全县优质紫花苜蓿、甜高粱等新型饲草料种植面积达0.4万hm2, 2014年可达1.33万hm2以上。同时加大青贮窖 (池) 等设施建设, 强化秸秆收获、加工、贮运、取喂等各类机具配备, 切实解决秸秆加工利用方式粗放及饲料化利用率偏低的问题, 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及经济优势。

五、龙头培育肉羊产业链条

民勤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为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与发展搭建平台, 2010年甘肃陇原中天集团与县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目前该企业已在民勤县建成种羊繁育基地、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和养羊工程技术中心, 累计投入资金逾亿元。企业入驻以来, 积极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 大力发展肉羊订单养殖与合同收购, 50多个规模养羊场 (小区) 、大户成为其肉羊育肥基地, 在扩大养殖户生产规模的同时增加了屠宰羊源, 目前加工企业年生产冷 (冻) 鲜肉、分割肉4000t, 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以及省内各市 (州) , 销售均价达100元/kg, 是胴体肉销售价格的近2倍。引进有品牌、有实力、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不但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同时促进了社会就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把培育品牌作为开拓和占领市场的关键措施, 作为发展壮大肉羊产业的着力重点, 投入物力、财力和人力, 科学谋划, 精心运作。近年来, 先后申报创建省部级肉羊标准化养殖场4个, 完成“牧趣天香”、“美腾民勤羊”等商标注册2个, 通过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2个。由于民勤羊肉膻腥味轻、蛋白质含量高、肉内脂肪适中, 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为省内外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为了充分发挥“民勤羊肉”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 做大做强民勤肉羊产业, 2013年7月, 通过专家评审,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有机食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将民勤县誉名为“中国肉羊之乡”, 11月通过甘肃省质监局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地理标志保护处申报了“民勤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经审查后受理, 结合申报工作, 制定发布了民勤县羊肉地方标准, 为肉羊规范化生产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六、小结

民勤畜牧业现已初具规模, 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必须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了专业化、规模化才能形成集聚效应, 才能形成市场优势;有了市场就必须用标准来规范, 有了标准化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才能形成品牌优势;有了品牌才能打入超市, 占领省内外更大的市场份额。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已经从生产建设阶段发展到质量效益阶段, 要使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就需要以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以肉羊品种改良、饲草料加工利用、肉羊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为抓手,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开启肉羊产业发展新阶段, 着力提升肉羊养殖效益, 实现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不断推动肉羊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英.民勤县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外畜牧学 (猪与禽) , 2011, 30 (5) :85-86.

[2]魏华.浅谈民勤肉羊养殖发展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27 (5) :27.

[3]孙明, 马超.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对民勤县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畜牧兽医杂志, 2013, 32 (1) :45-47.

四川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篇3

四川省肉羊产业以肉用山羊生产为主, 属于我国西南部肉用山羊优势产业带, 2011年四川省存栏山羊和羊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0.06%和6.07%, 分列全国第4位和第6位。

1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1.1 遗传资源丰富

四川省羊遗传资源丰富, 目前有羊品种或类群20个, 其中培育品种3个, 引进品种3个。培育品种有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凉山半细毛羊。山羊地方品种或类群有川南黑山羊、川中黑山羊、成都麻羊等;绵羊地方品种或类群有藏绵羊、贾洛绵羊;引进品种有波尔山羊、努比山羊、吐根堡山羊。大多数品种生产性能优良, 为全省实施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种源保证。

1.2 科技水平高

据统计, 1985~2010年, 全省养羊科研和生产方面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3项, 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 省部一等奖4项, 居于全国前列, 取得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示了四川在养羊科研和生产方面的较强实力。

1.3 区域优势突出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肉

2014用山羊优势产业带, 具有地方特色的黑山羊, 品种多, 群体规模大, 容易形成规模优势。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培育取得成功, 其生产性能优良, 种羊需求数量大。杂交羊生产区域优势明显, 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效果显著, 波杂一代羊6月龄体重达25~30千克, 比本地山羊提高40%~80%。对带动周边省市肉用山羊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 四川省已涌现出了四川正东农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简阳大哥大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 开展肉羊标准化生产, 同时还建立了一批养羊专业合作社, 推动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1.4 科技人才队伍健全

目前已形成以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为引领的、地方科技人才为基础的专门从事羊业研究、生产和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 为羊产业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

2 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策扶持力度较弱

四川先后实施了农业部“948”项目波尔山羊推广应用和优质肉羊生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 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肉羊生产缺乏大的扶持政策, 导致基础设施较差, 优良品种的繁殖场少, 种源生产供不应求, 无法满足现代养羊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2.2 对优良地方山羊品种的选育力度不够

品种退化, 品质下降, 主要表现在胴体产肉率下降, 市场竞争力不强。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够, 基础设施薄弱,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影响肉羊产业的正常发展。

2.3 舍饲养羊与适度规模养殖技术有待提高

在饲养管理、繁殖、饲料营养、疫病预防、羊舍建筑等方面研究较少, 尤其在现代养羊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形势下, 技术储备不足, 将制约羊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伴随着国家限牧、禁牧带来的饲养方式转变, 养殖成本增加, 效益降低。羊的饲草 (料) 供给不平衡, 营养不全面, 饲料加工调制技术较落后。

2.4 羊肉产品深加工较薄弱

生产的肉羊主要以活羊形式进入销售市场, 羊肉加工产品种类少, 数量少, 更缺乏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3 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并实施相关惠农政策

制定发展肉羊生产的优惠政策, 实施良种引进、品种保护、繁殖场建设、人工授精站建设等补贴政策, 在实施国家良种公羊补贴的基础上, 尽快开展品种保护及选育、繁育场、人工授精站建设补贴;对集体、个人建办规模羊场, 优先提供技术服务, 优先安排生产发展扶持资金和惠农贷款, 适当放宽贷款、土地征 (租) 用条件, 并将饲料加工机具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3.2 建立优质肉羊生态产业综合示范区

按照发展现代养羊业的要求, 大力发展优质肉羊生产, 提高科技含量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实现种羊繁殖、肉羊饲养、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市场销售、餐饮文化和技术服务等一体的发展模式, 为市场提供绿色、优质的羊肉产品。因此建议以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 在四川建立1 000万只优质肉羊生态产业综合示范区, 五年后形成简州大耳羊、南江黄羊、川南黑山羊、川中黑山羊等品种的优质肉羊生态产业综合示范区。

3.3 建设优良品种的繁育场

加强肉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建立以核心场、扩繁场、商品场或专业合作社为主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川南黑山羊、川中黑山羊、南江黄羊等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扩繁工作。同时加快天府肉羊、川南黑山羊新品系、南充黑山羊等新品种 (系) 和地方资源选育工作:对已形成的地方山羊新类群, 加大扩繁力度和开展性能测定, 尽快完成新品种选育工作;充分利用波尔山羊这一优良基因, 开展杂交制种工作, 在有条件的种羊场应开展肉羊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为了保护羊遗传资源, 对具有地方特色和某一生产性能突出的地方品种或类群, 要建立保种场 (区) , 为肉羊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3.4 加快研发推广肉羊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

加快日粮均衡配比与供给、疫病防治、羊场建设等肉羊舍饲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的研发、集成。通过建立示范场、示范户,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交流等活动, 推广肉羊优良品种、经济杂交、圈舍改造等配套技术, 提高养殖的规模化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在有条件的县 (市) 积极开展肉用山羊三元杂交, 生产高品质的山羊肉, 满足市场需求。

3.5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民勤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推荐阅读:

民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06-13

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补偿问题探讨05-26

上一篇:学生观看同上一堂战疫课心得体会范例下一篇:超好端午节问候祝福语短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