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案(共7篇)
4、下面请各小组彩你们鉴别面料的方法,找出各种面料,都有什么特点?同时把实验观察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吗?
5、分组活动并记录,交流汇报。
6、师小结: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了许多有关衣服面料的信息,真是了不起,这些面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
7、有谁知道纤维是什么吗?我们查查字典小博士,看看它是怎样解释的。
四、面料分类:
1、大家又学会了用身边书籍获取新的知识的本领了。我们能不能将研究过的布料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呢?
2、大家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分好?
3、交流评价:同学们把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
五、了解面料的作用: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衣服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请看(播放课件)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
2、讨论:说一说,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利用了各种材料的什么特点?
3、交流汇报,师小结:是呀,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六、课外延伸:
关于衣服面料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衣料的信息,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来交流。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部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CAI播放 《 海绵宝宝》动画片段)
2、问:咦,水到哪去了?这说明什么?(板书:吸水性)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吸水性?你是如何发现衣服具有吸 水性的?(生答)
4、认识各种衣料,选择其中的四种研究它们的吸水性。(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衣料的吸水性。
1、作出假设。
(1)学生猜测四种衣料的吸水性,将猜测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2)全班汇报猜测结果,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
2、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
(1)全班交流初步设想,并将学生按设想不同进行分组。(2)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优化实验方案。
3、各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结果。
5、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
三、拓展延伸。(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CAI 播放)衣料的吸水性在生活中应用的画面。
四、课堂小结。(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
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2、分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实验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课件)。
3、分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
5、讨论:在这些实验中,水为什么会慢慢减少了?水跑到哪儿去了呢?观察老师准备的水蒸发的录象。(出示课件)。
6、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7、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的蒸发现象,紧接着教师讲述水的蒸发现象: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
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
3、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课件展示)
四、小结。
①这个瓶子是昨天放在室外窗台上的,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少了)(用温布在玻璃黑板或玻璃、铁板上擦一片水迹。)②看一看,黑板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2)讨论:
①瓶子里和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②你看到水是怎样跑掉的吗?
③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跑掉了?
(3)教师小结:这说明水变成了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这种物体叫做水蒸气。
(4)讨论:水是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变成水蒸气的?(平常温度)(5)讲解: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课题“蒸发”)(6)提问: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水的蒸发现象?(让学生充分发言)(7)讲解: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2.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l)谈话:
①谁会游泳?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有什么感觉?(很冷,比在水里冷。)身上的水干了以后还冷吗?
②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些水,有什么感觉?(凉快)(2)讨论:
①为什么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感觉比在水里还冷,身上的水干了就不冷了? ②为什么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
(3)教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3.指导学生认识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1)提问:根据你晾衣服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使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让学生充分讨论)(2)教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巩固应用
1.什么叫做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3.填空: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或风大小有关系。
(6)提问:还有哪些物体像棉被、暖水瓶等物体一样具有保温作用 ? 它们是采用什么方法保温的 ?(7)小结:要保温,必须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与周围气体或液体的接触,减少热的传导、对流、辐射。研究制作保温盒的方法
(1)讲述:下面,我们要应用今天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盒,给一杯水保温。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案。(三)巩固练习、概述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全课总结。2 .解释两种常见现象。
(1)有人说冬季盖棉被、穿棉衣是因为棉被、棉衣本身厚、暖和,对不对 ? 为什么 ?(2)问:棉被、保温箱本来是保温用品,可人们把冰棍放在保温箱里还盖上棉被怎么回事 ?(四)布置作业
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2)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3)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4)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自制支架、橡皮泥、保丽龙球、直尺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
1 创设情境导入
师指着问题墙口述同学们的疑惑提出问题:要解决同学们疑惑,需要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用什么方法可以加深对太阳系的认识?
生可能回答:上网查资料、问家长、查阅相关书籍、用天文望远镜观察……
师对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后追问: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什么?
生可能回答: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
师小结并过渡:行星的大小、位置、运行轨迹这些都需要数据来体现,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数据表,请大家观察、分析数据表,小组交流对太阳系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用前概念建立太阳系模型。2)尊重学生的思考、从学生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 建立太阳系模型。
1)解读数据建立太阳系模型。
师给出观察提示:(1)小组合作对比数据表上的每组数据。(2)分析、整理数据,图文并茂记录新发现。
生小组合作3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一共有几项数据?每项数据说明了什么?(2)纵向对比每组数据有什么发现?(3)为什么“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赤道直径”有两项数据?
3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汇报对公转周期规律的认识、我引导认识八大行星运动快慢的认识以及围绕谁运动(生汇报我板书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轨迹)。(2)可能汇报行星大小与引力的关系。(3)汇报大小顺序、排列顺序(我按排列、大小顺序板书)。
指着黑板上太阳系:与你们认识的太阳系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会回答:黑板上是平面的太阳系,真正的太阳系是立体的?
师追问:如何体现立体的太阳系生可能会说:建造立体模型。
师追问:建造太阳系模型主要需要哪些数据?生可能会说:距离、大小。
师追问:怎样获得两组数据?师引导生按照数据来建模的重要性。
师出示材料和要求、学生分小组根据数据建模。
设计意图:(1)分析对比数据,解读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认识太阳系中天体运动的规律。(2)通过数据分析、解读训练学生的思维。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处理,建立太阳系模型。师给出提示:小组合作,用数据表、橡皮泥、星空版、直尺、底座模拟建造太阳系5分钟我参与过程指导:(1)指导生边看数据表、边建模。(2)各大行星的位置和大小通过什么来确定?(3)八大行星的大小对比?3、太阳的大小?
5分钟后,分层次抽小组汇报:1、小组展示模型、第二组补充2、生生质疑产生新认识
生质疑中汇报新发现
师对生的发现指导提高到新层次
师聚焦新认识:八大行星大小差异很大、分布不是均匀的……
师板书:
设计意图:(1)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2)通过生生模型评议知道太阳的巨大,以及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3)互动环节,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太阳系模型。师看着太阳系模型问:孩子们与你们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汇报:太阳在发光,其它行星没有发光,除了行星还有小星星
师生总结太阳系的认识:师生共同小结:太阳是唯一能发光的恒星,根太阳比较起来八大行星太渺小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4)视频播放,拓展延伸。师播放多媒体视频问:看了这段视频孩子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可能会说:太阳原来一直都在运动,宇宙太大、太宽广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建造的太阳系模型,让生感知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3 总结
Let’s say
Ll Mm Nn
lion lock milk mouse night nest
Let’s do
J J J jump jump jump
K K K kick kick kick
L L L la la la
M M M meow meow meow
N N N no no no
L M N raise your leg
教案流程图:
Warm up sing a English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Revision review the old letters
Presentation present the new letters and new words
Peatice let’s do
Summary Summary today’s lesson
Homework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目的:
1.Have the pupils to learn new letters and new words.And can write new letters correctly.
2.Review and consolidation all letters that had learned.Can read and write these letters correctly.
3.Forster the pupils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
教学重难点:
1.These three letters Ll,Mm,Nn’s pronunation.
2. Can write new letters correctly,especlly small letter“m”and“n”.
教学辅助:
CD-ROM
板书设计:
Unit 3 How many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lion lock milk mouse night nest
教学步骤:
1.Warm up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s.Let’s begin our lesson.At first,let’s sing a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Play CD-rom and have the pupils to sing a song:one two three four five.
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唱英语歌。
通过唱英语歌曲,使学生很快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和热情。
2.Revision
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new letters.Let’s revision letters that we had learned.
Point some puils to say old letters and write these letters on the blackboard.
帮助学生复习和回忆前面所学的英语字母,教师要示范所学字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引出新的字母的学习。
3.Presentation
Continue to learn the No.12 13 14 letters:Ll,Mm,Nn.Pay attention to the pupils’pronunanation.
Have the pupils to read three letters and six words:lion,lock,milk,mouse,night,nest.
Have the pupils to understand each word Chinese meaning.And the teacher write new letters,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Have the pupils to write these three letters correctly on the English exersises book.
在教授三个字母和单词的过程中,播放电脑课件,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通过观察,能够琢磨出每一个大小写新字母正确的书写笔顺和书写规则,尤其是小写字母m,n的书写格式。要求学生首先在空中比画,然后在桌子上空写,尽量在正式写在练习本子上之前少犯书写错误。教师要巡回检查,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方法,要注意学生新字母和单词的发音。
4.Pratice
Let’s do
Have the pupils to understand each sentence meaning and do the action after the teacher.Encourage the pupils to say and do.
Let’s do
J J J jump jump jump
K K K kick kick kick
L L L la la la
M M M meow meow meow
N N N no no no
L M N raise your leg
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跟着课件做和说。活跃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
通过Let’s do 复习和巩固前面和新学的字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Summary
Summary today’s lesson.
总结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说说今天的收获。师生共享掌握新知的快乐和成就感。
6.Homework
Tell the puils the homework and say goodbye to puils.
Homework:
(1)Read page 29.
(2)Write the English exercise book page 20~22.
布置家庭作业,嘱咐学生要完成家庭作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三、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1、观察画面
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找,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1、身边的材料
认识材料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2、塑
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教学准备: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在书中的表中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同组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同学记录 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提示:分别向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内装入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学生自己预测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四、活动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
五、学习科学在线——活动四:认识新材料
1、认识书中介绍的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
六、拓展
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板书设计:
2、塑
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质
新材料 倾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按组准备鼓和鼓槌1个、绿豆若干粒、锣1面、钢尺1根、纸杯1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二、活动一:寻找声音
1、观察书中的四幅插图
2、倾听声音:让学生倾听声音,知道这个声音是由谁发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体和动物在发出声音时的变化。
4、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学生实验
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填写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记录表
讨论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锣停止发声? 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倾听声音
寻找声音
声音的产生:现象: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传声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准备:课桌、水槽、砂纸、水、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活动一:你听到了吗?
1、准备实验材料:课桌
2、注意事项:轻轻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听见?
3、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小组合作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的
4、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验证自己的解释呢?
三、活动二:水能传声吗?
1、提出问题: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
2、实验:
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 全班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3、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在线
4、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物体传声
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气体中传播 自制小乐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教学准备:圆口容器、气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书中的各种乐器,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你会弹奏吗? 告诉学生不同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并且声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
二、活动一:做小鼓
1、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敲击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
2、提问: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
三、活动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同学做的小乐器。
学生认乐器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材料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
2、布置制定小组计划 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
布置讨论任务:对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四、教师总结全课
制定小组计划 学生得出结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学生讨论
制定小组计划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声音与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进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
三、活动二:减少噪声
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鸣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许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明: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五、拓展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设计前引导学生:设计前要考虑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地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无噪声书房”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
五、总结全课
7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尺子、剪刀、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活动一:寻找光源
1、提问:哪些物体能发光? 学生试说出发光物体
2、试着把能发光的物体分类
太阳、火、闪电等为天然光源;电灯、手电筒、蜡烛等为人造光源。
三、活动二:我看见了光
1、哪幅图的做法能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照射到墙上? 学生猜想
参照书中图做实验,看看猜想的正确吗?
2、布置学生实验
提示:每块板之间最好相距15厘米左右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
多次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中。
四、总结透明与不透明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按照物体和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本组的发现与其他组进行交流。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依据。能正确说出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教具准备:手电筒、一瓶矿泉水、玻璃杯、书本、黑色布料、报纸、卡片纸、小玩具、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
二、活动一:
1、提问: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老师:让教室的光线暗一些,做好分工合作,并提示操作方法,提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与桌面平行,与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且距离不变)学生实验并分类记录:
2、教师领着学生总结:提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概念。
3、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二:影子
1、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将蜡烛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
四、总结全课 镜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能够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能借鉴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科学知识目标:能正确说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教具准备: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两快大小相同的镜子、一个小熊猫或其他玩具。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新课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不要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上。
二、活动一: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
2、注意:让手电筒发出的光通过缝隙照到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路线。硬纸板的缝隙在毫米左右。
3、提醒:改变镜子摆放的角度,观察有什么现象
4、给学生展示自己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
5、当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我们还能找出其他反射光能力较强的物体吗?
6、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三、活动二: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情? 将自己想到的例子与同学交流 学习科学在线
四、拓展:镜子反射光的游戏
1、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小熊猫影像?
2、把自己的做法与同学交流,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多熊猫影像?
五、总结全课七色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能与基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科学知识目标: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一瓶肥皂水、塑料袋、3支手电筒、红、绿、蓝玻璃纸、胶带、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你见过美丽的彩虹吗?
二、活动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我们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彩虹? 学生小组合作 动手实验
得出:彩虹告诉我们: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三、活动二:制造彩虹
1、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直到出现七色光带。室内光线弱,把三棱镜旋转直到看到彩虹为止。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类似彩虹的光现象?让我们试一试吧!用肥皂泡,安全。
四、活动三: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1、准备用具:3支手电筒、橡皮筋,红、绿、蓝玻璃纸,白纸。
2、按图中的方法做实验,看看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
3、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把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五、拓展一: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查阅资料,看看人类利用光还做了哪些事情?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
六、拓展二: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七、总结全课电在我家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我想知道”的角度提出关于电的问题。能归纳出电是现代生活中宝贵的能源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于电的看法。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活动。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停电对现代人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并说明理由。列举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电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教具准备:收集关于家用电器的文字、图片资料;电源插头和插座以及风力、水力、太阳能、原子能发电站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电,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看图:它们需要什么才能活动?
在发明电之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在停电之后,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关于电,我们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活动一:它们需要什么才能工作?
1、看图
2、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有什么用途?
3、关于生活中的电,还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二: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1、在日常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2、你能在图上画线,说明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吗?注意解省路途不浪费。
3、学习科学在线
4、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调查生活中节约用电的方法。
四、小结 让灯亮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并制作开关装置。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愿意发现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能说出几种常见电池以及电池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教具准备:电池、导线(若干)、小灯泡、开关、曲别针、灯座、纸、金属夹子、胶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们先玩玩。执手电问:关于手电你想知道什么知识?
二、探究活动
1、认识仪器和材料
我们先来认识这些材料:请你先说出每一种材料的名称,然后说说它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依次板画电路元件示意图。
2、布置学生实验
提出要求: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一根导线,你能让小电珠发亮吗?(时间放得充分些,把亮的、不亮的方法都进行研究)
再增加一个电池夹、一个灯座、一个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3、研究电路图
学生汇报实验中电路连接,教师黑板绘图
看看黑板上的电路图,哪些是相似的,找出来分分类。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科学知识目标: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具准备: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陶瓷片、电池1节、灯泡1个、导线3根、电池盒1个、灯座1个、螺丝刀、电线、插头、灯口、钳子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把它们连接在电路中会怎么样?
二、活动一:
1、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将自己的预测记录在下表中。
2、让学生实验验证
4、引导总结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5、得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6、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
三、活动二: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1、图中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四、活动三:安全用电 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例如:干木头、毛巾是绝缘体,当木头、毛巾受潮,含有水分时,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
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五、拓展: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判断下图中的做法哪个对?哪个错?为什么?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磁铁的力量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说出研究测量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方法与以前研究其他事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能设计实验证明磁极的磁力最强。能用图正确记录各种形状磁铁吸引力最强的部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科学知识目标:能说磁铁的基本特性。能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磁铁的两极吸引力最强。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钥匙、钉子、纸、大头针、石头、曲别针、塑料尺子、小弹簧、剪刀、螺钉、橡皮、支架、铁沙、指南针、红、泡沫板、水盘、玻璃杯、磁铁、曲别针、水。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小魔术:会飞的小蜜蜂。
提问:小蜜蜂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
二、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组织学生对身边的材料、及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测。并进行实验。
2、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测。
3、再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试一试
2、组织全班讨论: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三、活动二:哪种情况吸得多?
1、既然磁铁可以吸引铁质材料,那么在哪种情况下磁铁的力量最大?吸得最多?
2、组织学生实验
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尺子:尺子平直不倾斜,看刻度时眼平视直对着数字。
4、全班交流
5、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活动三: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1、猜想与假设
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
2、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预测。
3、再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试一试,看看结果怎么样?
4、指导学生画磁铁。
5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磁铁让我们知道了一种神奇的力——磁力,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五、活动四:磁极的指向
1、教师如图: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2、教师讲解:北在英文中是North,南是South。因此,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N极,指向南的一端叫S极。
六、拓展:巧取曲别针
1、出难题寻求同学们的帮助。
不小心把曲别针掉进盛水的杯水中,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七、总结本课
15制作小磁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
二、活动一:磁极的相互作用
1、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用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解释。
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看看发生什么现象?
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
6、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三、活动二:自制小磁针
1、实验用具准备: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注意还可以选其他材料,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不同的小磁针。磁铁不要来回磨擦,应始终按一定的方向磨擦。)
2、提示: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注意小别扎手!)
3、试一试,自己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4、讨论:把自己使用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又快又准。
四、总结本课
16磁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科学知识目标: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教具准备:小电机、小喇叭、耳机、话筒、大头针、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在现代社会中,磁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活动一:
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人们利用磁能做什么?
2、讨论:磁具有广泛的用途,我们还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磁?
三、活动二:哪里有磁铁?
1、想办法检验一下,音箱、话筒等物体中有没有磁铁?
2、下面这台机器中装有磁铁,让我们来找一找。给这台机器起个名字吧!
3、在哪些家用电器中还用到了磁铁?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说一说。
四、活动三:磁悬浮列车
1、引导学生看图 讨论: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与一般列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2、感受一下磁悬浮的力量吧? 学习科学在线
五、拓展:磁记忆
1、你知道吗?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2、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17传递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根据各种信息的特征对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分类。能编写出一些简单的旗语密码。能设计一种简单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举例说明一年来在科学课上进行的讨论和交流有哪些好处,从而体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性。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自己所知道的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能说出传递信息时,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图像符号的图片、分组准备一对红黄两色的小旗、一张坐标纸。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给图中传递信息的方式分分类吗?
二、活动一:认识标志符号
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用易于识别的标志符号来传递信息。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第一次来到下图中的火车站,你能根据标志符号很快找出邮筒、电话、问询台、出站口的位置吗? 把自己见过的其他标志符号画下来。
三、活动二:旗语游戏
1、你能通过旗语向同学传递一些信息(如生日、字母等)吗?
2、把要传递的信息(字母、图形等)编成“数学密码”,在操场上用旗语发给同学,接收密码的同学用彩色笔把它涂在表格中看看谁能正确解密?
3、讨论: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四、拓展:设计其他传递信息的方法。学习科学在线
五、总结本课
18通信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图表中发现通信方式发展的过程。能分析归纳出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同时也能听取别人的看法。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通信方式发展的简要历史。能联系本学期所学的声、光、电、磁等有关知识,说出它们在通信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一段对话、一封信、一张报纸、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一页传真,都是通信的形式。声、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二、新授
1、让我们根据下图认识通信的发展。
2、讨论:从传递信息的快慢来看,通信是怎样发展的。
3、你能根据传递信息的距离,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给图中的传递方式排序吗?
4、讨论:把自己从前面两幅图中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5、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在线
6、讨论:我们希望电话还有哪些特殊功能
三、小结
19畅想通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说出在书刊或网络上查阅资料的方法。能够大胆设计一种未来通信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对畅想未来通信的发展产生兴趣,并能大胆想像未来传递信息的方式。能说出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设计活动需要经历确定设计目的、查阅资料、设计图纸、交流讨论、修改完善、制出模型等过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二、新授:想像中的未来通信是什么样的呢?
1、书中62页下面的插图
2、根据自己的想像,设计一种未来的通信方式 要求:利用本学期所学的声光电磁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通信方式,与远在加拿大的小朋友进行交流。
3、画出小组的设计图
4、分析小组所设计的未来通信有哪些特点?
5、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未来通信方式最好?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中碰到的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请大家猜个谜语,听我说一说吧:“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提示:小动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猜猜是什么?(蚂蚁)
2、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蚂蚁,看它有那些特点。板书:蚂蚁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蚂蚁,并把它们的身体结构特点记录下来。如果你喜欢画画也可以把蚂蚁的样子画下来。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1)可以透过饮料瓶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观察。(2)让蚂蚁爬到羽毛上进行观察,要边观察边记录。
2、请大家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选手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板书)
3、同学们不仅观察的仔细,说得也好。老师还有一个谜语,大家来听:“一粒米,打三截,又没骨头又没血,上树不怕高,下树不怕跌。”
同学们这是什么?(蚂蚁)。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蚂蚁知识吗?看看自己收集的资料,小组交流说说蚂蚁的特点。(头、胸、腹)
4、通过观察和回报,看来同学们对蚂蚁的身体特点印象很深了,那么你们还知道那些小动物和蚂蚁类似呢?蚂蚱、小蜜蜂,它们的头、胸、腹和蚂蚁一样吗?
5、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头、胸、腹。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三、巩固训练
1、老师请同学们帮一下忙,本课中的插图我辨别不清,你们说一下吧?
2、同学们对昆虫了解的很清楚了,现在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昆虫的模型吧,看谁做得好。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拓展
你们对昆虫很感兴趣,课下可养一种小昆虫继续来研究。板书设计:
蚂蚁(昆虫)
身体分头、胸、腹
头部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 当堂检测题:
一、下列动物那些是昆虫。(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
1、蝴蝶()
2、蚜虫()
3、青蛙()
4、蝗虫(二、填空
像蚂蚁、蟋蟀、蝴蝶这样的动物,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凡是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动物都属于()。
习作内容: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 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 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 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作文写好以后, 读给爸爸、妈妈听, 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同时强调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本教学设计重在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在具体指导中, 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我, 相互激励、互相启发, 写出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和幻想, 练习写想象中的事物。
2.尝试编写故事, 不受束缚, 自由表达。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 养成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篇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 这些想象神奇的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读了让人难以忘记。在课余时间, 你们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请给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2.小组交流。
3.推举代表介绍。
4.同学们, 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 你们读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真不少。如果给你一个编写故事的机会, 你愿意吗?这堂习作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台, 谁编写得最好, 他就是咱们班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 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为话题, 激发兴趣, 互相启发, 为想象作文丰富素材, 拓宽思路。)
二、复习课文, 学习表达
1.同学们, 假如你想成为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那么你就得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哪几个要素。请大家不要着急, 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先重温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 (指名复述)
3.再说说故事的基本要素。 (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 总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起因, 然后详细写出这个故事的经过, 在写故事的经过时, 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 这样可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还要写出故事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 意在使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构成故事的要素加深印象, 以便学生发挥想象, 有内容可写;明确故事要素, 学习谋篇布局。)
三、明确要求, 动笔习作
1.我们已经知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和要求。 (指名读, 交流对这次习作要求的理解。)
(1) 你想变成什么?展开想象, 编一个故事。
(2) 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 任何物。
(3) 写好后, 读给家长听, 认真改一改。
(4) 根据自己编写的内容, 自己拟题。
2.针对上面的 (1) 和 (2)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3.班上交流。
4.小结激趣。看来编一个故事并不难, 只要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就会创作出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 那你们就根据习作要求自由地去想象, 大胆去创作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和充分地“说” (内容和打算) ,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 并通过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从内容入手, 解决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四、交流修改, 取长补短
1.学生完成初稿后, 同桌互相阅读。
2.学生评议:你认为你的同桌创编的故事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师相机抽样点评。如, 故事是否完整———起因、经过、结果, 想象是否神奇, 描写是否生动。)
3.同桌互改;教师指导修改。
出示同桌互改要求:
第一步, 同桌交换习作本, 互相评改。
第二步, 用“○”画出错别字, 并改正, 用“◇◇◇”勾出好词、好句和好段。
第三步, 做出你对这篇故事的简单评价 (用“☆”表示) 。
一颗“☆”:能把故事写清楚, 敢于想象。
二颗“☆”:故事较完整, 敢于大胆想象。
三颗“☆”:故事完整 (有起因、经过、结果) , 而且想象丰富, 描写生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议、修改习作, 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修改习作, 促使学生乐评、会评, 在评改中取长补短, 提高习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 召开创编故事会
举办创编故事会, 在班上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评出创编故事的小作家。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案】推荐阅读: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蚂蚁》教案10-04
三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的身体1教案 青岛版11-08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11-30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汇报2001-10
三年级科学下册课程纲要(大象版)01-18
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11-27
三年级科学教案10-23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06-22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