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试题(精选8篇)
按照教育部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相关要求,经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汇总,编制了《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要求》包含了所有2024年拟在甘招生的本科、高职(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参加2024年高考的考生务必认真阅读,为选科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在甘肃省报送选科要求的高校专业共计64092条,其中本科专业34670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共有23种组合,其中不提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考生根据高校专业选考科目分布情况,合理选择自己的选择性考试科目。
甘肃省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要求》公布的只是高校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不是最终的专业计划安排。对不提科目要求或没有提出首选科目要求的专业,2024年该专业会安排在首选科目为物理类还是历史类科目下,应以2024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为保证不同省份学生在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时,拥有共同的必备知识基础,教育部要求同一高校相同专业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因此在《要求》中,高校公布了所有跨省招生的专业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但由于受跨省招生计划数限制等因素,此次高校公布的所有专业2024年并非都会在甘肃省安排招生计划。也就是说,此次公布的招生专业,如果高校2024年未在该专业上设置招生计划数,该专业2024年将不在甘肃省安排招生。
怎么根据专业选科要求选科
选科物理+化学+生物可报专业多。该组合属于纯理科组合,可报专业虽多,但是难度很大,学科间联系紧密,赋分中占很大优势。
选科物理+化学+政治可报专业多。该组合偏理,可报专业较多,物理和化学联系紧密,但是和政治的联系不紧密,在选择专业上联系度不大,但是政治学习起来较简单,压力小。赋分中不占优势。
选科物理+化学+地理可报专业多。该组合偏理,可报专业较多,地理科目虽然属于文科,但有文科中的理科的称号,此组合学科可联系紧密,但是学习起来压力也不小。赋分中占优势。
高考励志口号
1.励精图治,争创一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高三x班,猛虎出山,高三x班,锐不可当
3.奋力拼搏,扬我班风,努力学习,勇争第一
4.x班精英,敢闯敢拼,齐心协力,争创佳绩
5.青春如火,超越自我,高三x班,奋勇拼搏
6.团结进取,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争创一流
7.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8.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9.挥动激情,放飞梦想,团结拼搏,树我雄风
10.某班某班,锐不可当,超越自我,再创辉煌
11.挥动激情,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超越自我
12.刻苦求真,努力奋斗,没有付出,何来回报。
13.扬帆把舵,奋勇拼搏,看我z班,锐不可当
14.某班某班,独一无二,激情飞扬,永创辉煌。
一、链条递进式选择题
1.创新之处
链条递进式选择题备选项中的前后项之间存在着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 即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并且是直接联系而非间接联系。链条递进式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逻辑推理、辩证思维、论证探讨问题等能力。
2.解答方法
根据材料、设问和备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 链条递进式选择题可分为排序式、判断推理式、内在联系式等题型。解答该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首项内容, 找出前项与后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2) 判断首项到末项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顺序, 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是否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 对于已经有了固定顺序的推断式选择题, 还要判断推导出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4) 最后需要验证, 即把题干与排序号连在一起通读, 看语句是否通畅, 逻辑顺序是否正确。
3.例题分析
(2015·江苏) 我国央行自2015 年2 月5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该政策对经济影响机制的是
A.货币供应量增加 → 利率上升 → 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B.货币供应量减少 → 利率降低 → 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
C.货币供应量减少 → 利率上升 → 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D.货币供应量增加 → 利率降低 → 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解析: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可贷款的金额增加, 货币的供应量增加, 利率降低, 而利率降低使存款利息减少, 从而扩大投资和消费, 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 D符合题意。A中从第二链条开始出现错误, 后面的判断不能成立。B、C的第一链条就出现错误, 后面的判断必错。
答案:D
二、对知识点的“跨模块”考查
1.创新之处
在一道试题中出现了考查两个模块知识点的现象, 以选择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这类试题具有设计难度大、思维跨度大、能力要求高等特点。答案设置一般是两个模块各设一个正确答案, 一般不会同时选择一个模块的两个题肢。
2.解答方法
解答跨模块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解读材料信息并在审读材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大意。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 (3) 审读设问要求, 明确知识范围和知识模块要求。 (4) 分析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在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共性的内容。
3.例题分析
(2014·江苏) “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瓶中, 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 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 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 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 打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古诗词系列”等“沙画瓶”, 受到极大的欢迎。材料表明
(1)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2)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 (3) 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4) 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与《生活与哲学》中 “联系的特征”两个知识点。解读材料信息可知, 具有中国特色的“沙画瓶”艺术成果的产生借鉴吸收了中东“沙画瓶”的艺术特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这体现了文化创新;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 这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故 (2) (3) 符合题意。 (1) 说法错误, 因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4) 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
答案:C
三、判断推理型试题
1.创新之处
判断推理型试题较好地体现了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路, 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 以考查学生通过对政治基本原理的掌握, 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政治现象。判断推理型试题的命题往往以 “据此可以推出”“对……的正确解读是”“与…… 相同的是”“与……的区别是”“……的内容是……”“……意味着”等为题眼。
2.解答方法
以文解文是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它要求我们将材料的大意与设问的要求一一对应, 然后根据材料的中心意思和设问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推理。准确把握教材的概念、原理以及明确这些观点的拓展与延伸, 是正确进行判断推理的前提和关键。在推理的过程中, 既不能过度推理、“扯得太远”, 也不能曲解材料意思、偷换概念。
3.例题分析
(2015· 重庆) 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费税的控烟效果, 选择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 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 乙地未进行试点, 由图T可以推断出
(1) T时点后, 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将减少 (2) T时点后, 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涨 (3) 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售量 (4) 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量约为X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提高烟草消费税率会引发香烟价格上涨预期, 导致甲地香烟销售量在T时点前增加, 故 (3) 正确。价格变动影响消费需求, 图中显示, 甲地试点后, 销量比乙地少X, 故 (4) 符合题意。甲地试点后, 税收收入是否减少, 要看销量与提高后的消费税税率的乘积是否比先前二者的乘积少, 即使税收有所变动, 也不能推出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减少的结论, 故 (1) 错误。乙地未进行试点, 香烟成本未变, 价格一般不会上升, 故 (2) 排除。
答案:D
四、一题多答 (或一题多解) 式主观题
1.创新之处
一题多答式主观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设置此题型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解答时学生既可以从正面回答, 也可以从反面回答。由于该题型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答案具有不唯一性, 所以答案设置也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的要求。
2.解答方法
答案设置时既有原则要求, 即原理与材料相结合, 又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解题时, 考生只要能正确运用政治知识阐述观点、观点明确、论述合理都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解答此类型题要注意三点: (1) 首先要解读材料信息, 概括大意或中心意思。 (2) 明确设问要求和指向性, 确定答题方向和所需要用到的原理。 (3) 分析辨题的内涵和要求, 调动和运用知识, 论证和探讨问题, 说出赞成与不赞成的理由。
3.例题分析
(2015·北京) “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 在互联网时代, 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 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 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 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 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 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 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在互联网时代, “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回答是否赞同该观点, 然后从哲学角度说明理由。如果从赞同的角度回答, 应从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事物的具体形式、重视量的积累以实现质变、部分影响整体等角度分析;如果从反对的角度回答, 应重点分析沉迷于虚拟世界不注重现实联系, 不易达成共识。
答案一:赞同。互联网为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开放的平台, 改变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人们在个人和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我,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量的积累产生了“众”的巨大力量, 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从互联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等角度回答, 亦可得分)
答案二:不赞同。过多地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 会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互联网上信息复杂, 观点多元, 有时不易达成共识。 (言之有理, 酌情给分)
五、辨析型主观题
1.创新之处
辨析题是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辨别与分析的题型。该题型要求对观点和材料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或有辨有评、辨评结合。
2.解答方法
解答辨析题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辨”要简明准确。解答辨析题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 弄清楚题目要问什么、考什么考点, 然后对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进行层次划分, 找出辨析点, 通过确定辨析点, 把原来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分解为结构简单、层次单一的具体问题, 为下一步组织答案创造有利条件。 (2) “析”要全面完整。分析辨析题总的要求是全面、透彻、完整、紧扣题意, 也就是针对观点或材料分析说明判断的理由, 即运用有关原理、观点, 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观点为什么错误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 (3) 确定讨论点。如果辨析题的观点是错误的, 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 考生对此应展开合理的讨论;如果辨析题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但在某一方面存在正确的成分, 考生也应对此进行讨论。 (4) 查补遗漏点。有些试题中的观点或材料未能揭示出事物本质的联系, 或逻辑关系表述不全面, 或逻辑关系成立缺少必要的条件, 这就要求考生在解答问题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5) 解答辨析题要贯彻“有是说是、有非说非、不全补充”的原则, 甄别问题, 区别对待;要根据辨析题的具体情况要求, 必要时指明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的问题所在;判断语的选择如“错误”“正确”“片面”“不科学”等要慎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试题还要考虑是否能联系当年的重大时事, 特别是隐含对当年重大时事的理解。
3.例题分析
(2015·海南)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解析:本题前半句正确, 分析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关系, 后半句不科学, 联系教材知识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并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具体措施;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情况下提高税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并且还要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措施。
答案: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 但不全面。在税率降低时, 提高税率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但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 会增加纳税人负担, 挫伤生产经营积极性, 导致税基减少, 财政收入下降。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 扩大税基。
六、图表填空式主观题
1.创新之处
以图表形式命题, 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列举材料, 二是让考生分析其原理依据。此类题属于原理运用型、因果型试题的混合运用, 其亮点是材料与观点准确对照, 所以考生在解题时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明确考查方向, 把材料折射的原理揭示出来。
2.解答方法
解答本题型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并概括大意, 或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 才有可能把与该材料相关的政治道理联系起来分析。然后根据命题者的提示把材料的中心意思与教材中的观点联系起来思考, 对照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3.例题分析
(2015·四川)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 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 (1) 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 提出了建议 (见下表) 。
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 《文化生活》依据。
解析:解答本题可运用材料与原理对照法, 一一对应, 分析材料折射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 (1)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 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3)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七、“提出建议”类主观题
1.创新之处
“提出建议”类主观题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 以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热点时事政治为背景, 通过特定的情境设置带有研究性的问题, 以建议或倡议的设问形式命题。这类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 运用教材知识, 就设问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或措施。
2.解答方法
解答“提出建议”类主观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材料, 概括大意, 寻找材料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哪些有效信息。 (2) 根据材料信息, 联系教材知识确定答题范围, 明确教材知识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3) 明确主体, 确定答案。由于主体不同, 解决同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所以必须明确主体对象在解决问题时所负有的责任和应采取哪些措施, 在此基础上确定试题答案。
3.例题分析
(2015·山东) 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
材料二下表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解读材料信息, 弄清楚A省和B省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然后调动教材知识,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 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建议。
答案: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着力培育高技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场,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 (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 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八、“议论文”式主观题
1.创新之处
“议论文”式主观题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题型。该题型的最大特点是运用语文中作文的写作方法回答政治议论类主观题, 使考生对此类题有熟悉感和兴奋感。
2.解答方法
“议论文”式主观题有三要素, 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解答这类主观题应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能准确运用教材知识阐述观点, 论述合理全面, 有一定深度, 逻辑清晰。
3.例题分析
(2015·北京) “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 在互联网时代, 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材料互联网时代, “众”的力量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 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城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老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结合材料, 运用 《政治生活》相关知识, 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 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 逻辑清晰, 论述合理, 200 字左右。
解析:结合材料, 本题应侧重于论述“怎么做”, 即从公民与政府两个主体出发, 结合教材中有关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政府职能与活动原则的知识, 分别论述公民如何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 有何意义;政府如何利用互联网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有何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协调二者关系, 实现良性互动。
一、考查it作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
1. ____ felt funny watching myself on TV. (全国II)
A. One B. ThisC. It D. That
解析:答案为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句是it作形式主语,watching myself on TV作真正主语的句型。one, this, that都不能在句中作形式主语。
2. ____ worries me 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山东)
A. This B. ThatC. WhatD. It
解析:答案为D。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句是it作形式主语,the way he keeps changing his mind作真正主语的句型。this, that, what都不能在句中作形式主语。
3. He didn’t make 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天津)
A. this B. that C. it D. these
解析:答案为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句是it作形式宾语,when and where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作真正宾语的句型。this, that, these都不能在句中作形式宾语。
TIPS:
(1)一般来说,当it作形式宾语,其后常接形容词、少数名词作宾语补足语。能够后接it作形式宾语的通常是表示“认为”的谓语动词,如:think,consider, feel, find以及make(使)等。
(2)在谓语动词appreciate, like, dislike, hate, enjoy, love, prefer, see to(保证), think of, depend on等词或词组后也可接it作形式宾语,指代if,when或that从句所包含的内容。
①I’d appreciate ____ if you would like to teach me how to use the
computer.(06山东)
A. that B. it C. this D. you
②I like ____ in the autumn when the weather is clear and bright.(04河南)
A. this B. that C. itD. one
③I’ll see to ____ that there are enough tickets for you.
A. one B. thatC. itD. this
[参考答案]①B ②C ③C
(3)使用it作形式宾语的常用句型结构为:主语+think(consider, feel,find, make)+it(形式宾语)+形容词或名词(宾补)+不定式复合结构或名词性从句(真正宾语)。
①I think it a duty for us 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
我认为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是我们的一种职责。
②They want to make it clear to the public that they do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job.
他们想要使公众明白,他们做的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二、考查it强调句型
1. I don’t mind her criticizing me, but ____ is how she does it that I
object to.(江西)
A. it B. that C. this D. which
解析:答案为A。这是it强调句型,强调宾语从句“how she does it”,将原句还原后为“I object to how she does it”。
2. It ____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 ____ I found we had a lot in common.(浙江)
A. was until; when B. was until; that
C. wasn’t until; when D. wasn’t until; that
解析:答案为D。这是it强调句型,强调的是时间状语从句“not until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将原句还原后为“I didn’t find we had a lot in common until we had stayed together for a couple of weeks”。题意为“直到呆在一起若干星期后,才发现我们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点”。
3. It is 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____ is of importance.
(重庆)
A. which B. it C. that D. this
解析:答案为C。这是it强调句型,强调的是主语从句“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将原句还原后为“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is of importance”。
TIPS:
(1)判断是it强调句型还是定语从句的方法是:去掉“It is(was)…that”后,若全句语法、语意仍然完整,即可断定为强调句型,否则,可当定语从句来处理。
(2)强调句型中的it无词义,但绝不可用this, that代替。
(3)is/was(不可用are/were代替)由原句的谓语时态来决定,现在时与将来时用is,过去时用was。
(4)强调主语时,原句谓语应与强调的主语在人称、数上保持不变。
(5)被强调的对象为人时,可用that/who(若强调的对象人作宾语,也可用whom)。其他情况一律用that。
(6)对人称代词强调时,应保持人称代词格不变。
(7)强调句型的陈述式为It is/was+被强调的成分+that/who+原句的其他成分。
(8)强调句型的一般疑问式为Is/Was it+被强调的成分+that/who+原句的其他成分?
(9)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式为疑问词+is/was it that/who+原句的其他成分?
三、考查it时间句型中状语从句连词的选用
1. ——He got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 It turned out to be a bestseller.
——When was ____?
——____ was in 2000 when he was still in college.(浙江)
A. that; This B. this; It C. it; This D. that; It
解析:答案为D。由第二空得知此处考查的是It+be+时间+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it用来表示时间,故排除A、C;又因为两人叙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要用that来表示,this常用于表示下文要提到的事。
2. He was told that it would be at least three more months ____ he could recover and return to work.(江西)
A. when B. before C. since D. that
解析:答案为B。“It+be+一段时间+before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肯定式意为“多久以后才……”;否定式意为“没过多久就……”。本句句意为“他被告知至少在三个多月后他才能康复并重新工作”。
3. The field research will take Joan and Paul about five months; it will be a long time ____ we meet them again.(安徽)
A. after B. before C. since D. when
解析:答案为B。“It+be+一段时间+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肯定式意为“多久以后才……”;否定式意为“没过多久就……”。本句句意为“很长时间以后我们才能再次见面”。
TIPS:
(1)“It+be+一段时间+befor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肯定式意为“多久以后才……”;否定式意为“没过多久就……”。
(2)“It+be+时间+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it指时间,一般具体时间前无介词,主从句谓语时态一致,意为“当某事发生时,时间是……”。
——Did Jack come back early last night?
——Yes, it was not yet eight o’clock ____ he arrived home.(05福建)
A. before B. when C. that D. until
(3)“It+be+一段时间+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since从句谓语时态必须是一般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若since与延续性动词连用,则意为“某人不做某事已多久了”;若since与短暂性动词连用,则意为“某人做某事已多久了”。
That was really a splendid evening. It’s years ____ I enjoyed myself
so much.(05安徽)
A. when B. that C. before D. since
四、考查it与one、that的区别
1. ——Have you heard the latest news?
——No, what ____?(全国I)
A. is it B. is there C. are they D. are those
解析:答案为A。news为不可数名词,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
2. In my opinion,lif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much easier than ____.(安徽)
A. that used to be B. it is used to
C. it was used to D. it used to be
解析:答案为D。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that常用来替代带定冠词的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构成that of…的形式,表示“同类异物”;used to be 表示“过去曾经是”;be used to则表示“习惯于”。
3. Little joy can equal ____ of a surprising ending when you read
stories.(四川)
A. that B. those C. any D. some
解析:答案为A。that 常用来替代带定冠词的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构成that of…的形式,表示“同类异物”。此句中that=the joy。句意为:没有什么比得上读到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更快乐的事。
4.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gets around much more rapidly than ____ in the newspaper.(辽宁)
A. it B. those C. one D. that
解析:答案为D。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one一般用来替代带不定冠词的可数名词,表示“同类异物”,泛指同一类中的一个;that 常用来替代带定冠词的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表示“同类异物”。the one=that;the ones=those, that不能指代人的概念,而those既可以替代人也可以替代物。此处that替代the information。
5. ——There is still a copy of the book in the library. Will you go and borrow ____?
——No, I’d rather buy ____ in the bookstore.(陕西)
A. it; one B. one; one C. one; itD. it; it
解析:答案为A。it用来代替不可数名词或单数可数名词,特指前面提到的“同类同物”,第一空与a copy of the book指同一物,用it;one一般用来替代带不定冠词的可数名词,表示“同类异物”,泛指同一类中的一个,第二空符合此点,则用one。
演练PK台:
1. ____ is our belief that improvements in health care will lead to a stronger, more prosperous economy. (06浙江)
A. AsB. ThatC. ThisD. It
2. As the busiest woman in Norton, she made ____ her duty to look
after all the other people’s affairs in that town.(06湖南)
A. this B. that C. one D. it
3. If I can help ____, I don’t like working late into the night.(06全国I)
A. so B. that C. it D. them
4. It was after he got what he had desired ____ he realized it was not so important. (06辽宁)
A. that B. when C. since D. as
5. It was some time ____ we realized the truth.(05山东)
A. when B. until C. since D. before
6. I prefer a flat in Inverness to ____ in Perth, because I want to live near my mom’s.(05天津)
A. one B. that C. itD. this
7. The Parkers bought a new house but ____ will need a lot of work before they can move in.(01 全国)
A. they B. it C. one D. which
8. It is what you do rather than what you say ____ matters.(05天津)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this
9. ——____ that he manag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h, a friend of his helped him. (05山东)
A. Where was it B. What was it
C. How was it D. Why was it
10. I have always been ho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and it doesn't matter ____ I'm talking to. (04广东)
A. who is it B. who it is C. it is who D. it is whom
A.饭店的服务 B.饭店气氛 C.饭店信誉度 D.饭店的形象 2.西蒙曾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奖,其代表作是()。
A.《系统理论和管理》 B.《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C.《管理学》 D.《管理决策科学》 3.饭店的供应商、营销中间商、竞争对手、社会公众以及饭店内部参与营销决策的各个部门,组成饭店的()。
A.饭店的外部营销环境 B.饭店的内部营销环境 C.饭店的宏观营销环境 D.饭店的微观营销环境 4.客账控制的程序是()。
A.入账、建账、交款、编表、夜审 B.建账、入账、交款、编表、夜审 C.编表、建账、人账、交款、夜审 D.入账、交款、编表、夜审、建账 5.双床间又称()。
A.大床间 B.单间房 C.单人间 D.标准间 6.食物中毒有多种分类,铅化合物中毒、有机磷中毒等,属于()。
A.有毒植物食品中毒 B.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C.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D.人为的中毒 7.客房预订中心、客房管理系统、文字处理和销售点结账等属于饭店安全硬件系统设备的()。
A.信息处理系统 B.钥匙系统 C.防火系统 D.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饭店财务部门对设备的管理着重于资产管理,根据《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饭店设备分为七大类,其分类是()。
A.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分类 B.按技术管理的要求分类 C.按设备的工作性质分类 D.按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程度分类 9.在最高管理层下按专业横向分设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发布命令、下达指示是()。
A.矩阵制 B.职能制 C.直线一职能制 D.事业部制 10.根据放弃使用货币时间的长短而获得的报酬就是资金的()。
A.利息率 B.时间价值 C.利润率 D.投资收益率 11.酒店促销是指酒店通过人员推销或非人员推销的方式,向目标宾客传递产品或服务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帮助宾客认识酒店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引起宾客的兴趣,激发宾客的购买欲望及购买()的活动。
A.心理 B.需要 C.兴趣 D.行为 12.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评价期内要实现的工作目标,然后,由监督者和员工根据业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是绩效考评方法的()。
A.关键事件法 B.排序法 C.角色扮演法 D.目标管理法 13.酒店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是(),客体是酒店员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酒店对其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A.当地政府 B.旅游局 C.酒店 D.旅游行业协会 14.酒店服务质量的首要特点是()。
A.对员工素质的依赖性 B.评价的主观性 C.内容的关联性 D.构成的综合性 15.拥有或管理两家以上的酒店,这些酒店使用统一的店名、店标,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进行联合经营。这种酒店企业形式是()。
A.独立经营 B.酒店集团 C.酒店自联组织 D.酒店企业集团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共10分)16.饭店管理者要完成任何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使各种管理作用形成闭合回路。这些管理作用主要是()。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17.饭店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综合系统的管理体系 B.善变求新的应对机制 C.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 D.供求相适的经营策略 18.饭店财务管理中体现出的经济关系主要有()。
A.饭店和国家税务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 B.饭店和投资人之间的权责关系 C.饭店和债权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D.饭店和其他企业、相关部门产品的交换关系 19.随着宾客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饭店配置了特殊楼层(客房),如()。
A.总统套房 B.女士客房 C.无烟楼层 D.行政楼层 20.以下属于问询处的职责有()。
A.回答宾客有关饭店部门服务的一切问题 B.代客对外联络 C.电话总机服务 D.商务服务 21.按照饭店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同,可以将客房预订分为()类型。
A.临时类预订 B.短期预订 C.确认类预订 D.保证类预订 22.设备在饭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饭店设备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A.提高员工素质 B.保证饭店生产的正常进行 C.提高工作效率 D.提高饭店整体管理水平23.饭店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是()。
A.谁主管谁负责 B.三不放过 C.依法办事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24.从等级链原则出发,引出了组织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们是()。
A.权力和责任原则 B.信息反馈原则 C.服从命令原则 D.命令统一原则 25.饭店市场细分的原则有()。
A.可衡量性 B.可达到性 C.可行性 D.效益性 三、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不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每小题2分,共20分)26.酒店等级是指一家酒店的豪华程度、设施设备、清洁卫生、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各方面指标所反映出的其在酒店业内的级别与水准。(√)27.管理幅度是指一位管理者有效管理直接下属的人数。管理层次越高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低管理幅度越大。(√)28.客房清扫是客房部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清扫中,没有太多操作要求,打扫干净就行。(×)29.餐饮部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在工作中还会受委屈,这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30.酒店的设备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长期、多次使用的机器、机具、仪器、仪表等物质技术装备的总称,是酒店的固定资产。(√)31.酒店安全管理中的“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不放过。(√)32.酒店产品(服务)制订价格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还应该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33.酒店服务人员的个人素养、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即兴表现等不会对酒店服务质量产生影响。(×)34.酒店业结构对酒店竞争原则和战略的制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35.酒店战略涉及酒店的生存和发展、酒店整体经营目标,以及具有共性和指导全局作用的决策和行动。(√)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什么是酒店危机管理?请说明如何防范酒店危机? 答:(1)酒店危机管理就是酒店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防范、决策,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危机进行及时处理,达到避免和减少危机的产生,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过程。(2分)(2)酒店危机防范的措施有:
①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收集各类信息,捕捉危机预兆。
(1分)②强化危机意识。酒店必须对环境保持高度警觉,通过培养、强化酒店内部人员的危机意识,将风险降到最低。(2分)③设立警戒指标。设立警戒指标是酒店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范危机发生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警戒指标应表现为具体的数字指标而不是空泛的文字。(2分)④拟订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应变计划是酒店处理危机的行动纲领,它表现为各类可行的操作程序。它要求酒店设想可能发生的诸多危机威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行动对策。(2分)⑤进行危机模拟训练。通过定期的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小组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危机管理意识,还可以检测已拟订的危机应变计划是否充实、可行。(1分)37.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是什么? 答: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有下列七步:
第1步: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指员工通过各种信息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性格和行为倾向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1分)第2步:环境分析。对职业环境可采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进行分析。
(1分)第3步: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清晰地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和根本性的问题。(1分)第4步:确立职业目标。通常,职业目标有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以及人生目标。职业目标的确立是以职业定位为根据的。(1分)第5步:确定职业生涯路径。职业生涯路径包括了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职业阶梯,主要描述个人职业发展的一般路线或理想路线。(2分)第6步: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行动计划是指员工为了达到长短期的职业生涯目标而制定的措施方案。(2分)第7步:评估与反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去检验,及时诊断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2分)五、案例分析题(20分)38.用心的回报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小白在某高端度假酒店客房部已经学会独立完成一个海景套房的清洁工作。某天上午,小白礼貌地敲了1806的房门准备打扫客房,确定房间内没有回应后,她打开房门,准备打扫客房卫生。当小白轻声走进房间准备拉开窗帘的时候,她发现宾客李先生正坐在房间看书。
小白马上跟宾客打招呼,李先生爱理不理。打扫中,李先生对小白的善意交流毫无回应,气氛非常尴尬。小白在整理完客房后即将离开时,问道:“李先生,房间打扫好了,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牙签。”李先生小声地说。
“请您稍等!”小白迅速取来牙签,李先生对小白的服务没有回应。
第二天早上,当小白再次打扫1806房间的时候,相同的事情发生了,李先生仍然对她不理睬,并在打扫结束的时候又向小白要牙签。
第三天,小白在敲门进入客房,见到李先生便说:“早上好,李先生!给您准备了牙签,我先放桌上。”这时,小白注意到李先生抬起头,微微一笑说:“谢谢你!我今天不需要了,不过谢谢你还记得关心我。你随意打扫吧。”尽管李先生和小白还是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让小白开心的是,午饭后,在走道上遇到李先生时,李先生主动跟小白点头,微笑示意并问好。
问题:
(1)实习生小白是怎么通过自己的服务取得宾客信任的?(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客房服务质量是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的看法。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 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⑦(2012 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 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 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 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2012 高考文综福建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 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 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 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 中 山、章 太 炎 D.陈 独 秀、胡 适 [(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 2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 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所述众多思想潮流在中国同时出现的时期,最早也只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七分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2012 高考历史上海卷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 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
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 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2 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 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 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1877 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 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 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 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 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 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 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 分)(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 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 分)(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22)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 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 断 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 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 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 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 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萧公权《问学谏往录》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 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 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 什么程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4 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 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 字左右)二.20 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一)选择题(2012 高考文综广东 A 卷 1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 远了。
1、当我们以个体的某一个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能力或外貌等为中心而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时,就发生了()。
A.选择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2、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较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体现了()。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意志总是和行动紧密联系着,通常称之为意志行动。哪项不是意志行动的特征?()
A.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B.自由是意志行动的体现
C.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
D.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5、冬天上课,某学生既怕冷不想起床,又怕受到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6、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著有《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10、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而言的。
A.机械学习
B.理论学习
C.合作学习
D.指导学习
11、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与人类教育共始终的基本功能是()。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科技功能
12、下列关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3、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奖惩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1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
B.主导作用
C.发展动力
D.决定作用
15、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A.定势
B.正迁移
C.记忆
D.负迁移
16、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必要的财产经费
B.依法成立
C.名称、组织和机构
D.独立承担责任
17、在动物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了解一些基本的操作机制后,试图尝试做出某种行为的阶段是()。
A.操作熟练
B.操作定向
C.操作模仿
D.操作整合
18、下列关于经验主义课程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以赫尔巴特为重要代表人物
B.经验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
C.经验主义课程论强调围绕现实生活组织课程
D.经验主义课程论倡导儿童是课程的中心
19、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12~18岁的个体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友爱亲密对孤独
20、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1、小高老师教学责任心强,但教学不讲求方式,对学生的意愿不注意听取。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由此推测小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倾向与()师生关系。
A.放任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友好型
22、教师要加强廉洁自律,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严禁学校和教师以任何形式参与、动员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培训班
B.严禁体罚学生,但可训斥学生
C.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D.严禁向家长提过分要求
23、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个别教学制
C.特朗普制
D.班级授课制
24、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团队活动
B.课外校外活动
C.品德和各科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25、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奇
26、对班级管理理解正确的是()。
A.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也是班级管理的内部力量
B.课外活动是班级管理最重要的环节
C.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内部力量
D.课堂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全部内容
27、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8、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职业倦怠发展的(),教师个体的枯竭已经达到最低限度,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A.热情期
B.冷漠期
C.停滞期
D.挫折期
29、根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可以将心理辅导分为调适性辅导和()。
A.发展性辅导
B.小组性辅导
C.整体性辅导
D.个别性辅导
30、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经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的想法,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A.分合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头脑风暴法
3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为()。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32、中学生小钰是班里的劳动委员,为人热情,积极肯干,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学习上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但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通过思考来化解各种困难和障碍。小钰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3、小李是某大学专科毕业生。希望从事教育事业,则()。
A.只能申请小学教师资格
B.可以申请初中教师资格
C.只能申请初中教师资格
D.可以申请高中教师资格
34、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
A.爱岗尽责
B.热爱学生
C.依法执教
D.为人师表
35、根据罗杰斯的观点,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不包括()。
A.同理心
B.感召力
C.真诚一致
D.无条件积极关注
36、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对智力的影响。
A.学校教育
B.社会实践
C.遗传
D.家庭环境
3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
A.创新型社会
B.和谐型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发展型社会
38、如果某学生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准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那么该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阶段
B.习俗阶段
C.后习俗阶段
D.超习俗阶段
3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40、高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
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发展等做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定量评价
41、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称为()。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远景动机
42、奠定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3、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4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不包括()。
A.个体的性格、心理状况
B.个体的家庭
C.身体状况
D.隐私
45、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生成意义的过程,这符合()。
A.行为主义学习观
B.人本主义学习观
C.新行为主义学习观
D.建构主义学习观
46、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47、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对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48、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49、下列关于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者的智商一般很高
50、教师运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等进行生动教学的直观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图像直观
51、张老师每次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A.教师职业角色认知阶段
B.教师职业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职业角色信念阶段
D.教师职业角色内化阶段
52、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53、我国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55、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56、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57、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58、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苏联()。
A.杜威
B.赞可夫
C.布鲁纳
D.苏霍姆林斯基
59、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关注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考虑班集体建设
60、个体心理发展中,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
A.童年期
B.青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期
61、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
A.华生和斯金纳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弗洛伊德和荣格
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
62、教师的职业角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和忧伤、分享快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
A.管理者
B.示范者
C.朋友
D.传道者
63、当进入一间屋时,有人关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条幅,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64、以下情况不属于一个优秀教师成熟情感表现的是()。
A.能控制环境和自己的表现
B.能延缓消极情绪的发作
C.能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
D.能控制自己的性情
65、我国学者冯忠良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经验的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三类。
A.机械学习
B.运动技能学习
C.社会规范学习
D.言语信息学习
6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姆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67、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动发展
B.自由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主发展
68、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国家的招生、录用及人事任免制度等人才选拔标准及执行的情况,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
A.心理特征
B.能力水平
C.模仿意向
D.价值取向
6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政策。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70、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A.从众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马太效应
D.晕轮效应
71、揭示了“教师的期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积极变化”这一原理的效应称为()。
A.霍桑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费斯廷格效应
72、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书
73、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A.操作整合 B.操作熟练
C.操作定向
D.操作模仿
74、()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A.思维
B.反应
C.语言
D.理解
75、提出只有当两种学习的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时,才有可能进行迁移的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关系说
76、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可能答案: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77、因材施教的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78、“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79、()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义记忆
80、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德国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保罗.弗莱雷
81、教师答疑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主要体现了记忆品质的()。
A.准确性
B.持久性
C.敏捷性
D.准备性
82、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并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这种知识观属于()。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83、在读书时遇到残缺字能根据经验将其补全,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整体性和理解性
B.整体性和选择性
C.选择性和恒常性
D.选择性和理解性
84、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这种活动中的注意品质主要属于注意()。
A.范围
B.转移
C.分配
D.分散
85、教师板书设计时,利用色彩对比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一做法运用了感知的()。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86、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87、卓林每天从事拧螺丝的工作,时间久了后,他学习别的操作都很不麻利,这种现象是因为什么迁移的作用导致的?()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88、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是()。
A.提高质量
B.促进公平
C.改革创新
D.育人为本
90、()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A.教师威信
B.教学效能感
C.教学反思
D.职业承诺
91、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9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并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福勒
93、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意识察觉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属于()。
A.人际智能
B.内省智能
C.自然观察智能
D.逻辑-数学智能
94、菲茨和波斯纳把动作技能形成分为认知阶段、联合阶段和()三个阶段。
A.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B.无意识阶段
C.活动的定向阶段
D.自动化阶段
9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联结,联结的公式为()。
A.S-0-R
B.R-0-S
C.R-S
D.S-R
9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A.工作态度
B.学生意见
C.工作成绩
D.业务水平
97、态度与能力都是内部倾向,二者()。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
D.基本一致
98、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9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00、教育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A.影响因素问题
B.成长环境问题
C.学习问题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历年高考试题都非常注重对区域地理相关内容的考查, 并且主要从区域特征、区域发展、区域差异以及区际联系等方面来考查学生进行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以及比较的能力。本文以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为例评析高考区域地理试题。
一、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由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构成,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区域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等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在分析区域特征时, 要注意某要素的宏观分布规律与微观变化特征。
【考题再现】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37题) 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 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 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 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考查内容】本题以区域经纬网图为依托, 考查区域特征分析和区域发展。前两个小题以及第3小题的前半部分考查区域特征分析, 具体考查内容是地形、水文两个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分析以及图示区域土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第3小题后半部分和第4小题考查区域发展问题, 这里不作分析。
【考查能力】本题以我国东部某区域图 (结合经纬线) 以及区域等高线来命题, 考查学生描述区域地理特征 (地形、水文) 以及分析其成因的能力, 具体包括: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疏密判断地形类型和地形特征的能力;分析河流下游 (河口) 地区堆积作用强烈 (多沙洲) 的能力。第3小题前半部分考查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和归纳、总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做好“三审”
(1) 审材料。地点:中国东部某区域。
(2) 审图文。
线:图中经纬线。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线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河流——长江。由经纬网可以判断图示区域是长江入海口。
等高线: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反映了地形的高低及坡度陡缓。据图示等高线可判断此区域地势为南高北低, 也可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
图表:1991年和2008年用地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直接读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
(3) 审问题。问题包括: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2. 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第1小题,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特点。一个区域的地形特点包括地势、地形类型构成、地形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有无特殊的地貌等几个方面。地势包括海拔高低 (是确定地形类型的依据) 、倾斜状况和起伏状况等。地形类型构成从是复杂多样还是以某种地形为主来判断。空间分布状况则是指各类地形在此区域的分布特点。判断特殊地貌则需要分析此区域有没有特殊的力量起作用。
第2小题, 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河口的位置已经确定, 应从外力作用中的堆积作用角度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特殊的地区 (河口) 有特殊 (海水) 的作用。
第3小题, 变化特点从图表中可以直接读出。
【试题答案】 (1)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2) 河流径流量大, 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 地势低平, 流速缓慢, 以堆积作用为主, 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 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 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 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 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 城市密集, 经济发达, 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 信息网络发达, 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 高校多, 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 能耗低, 污染小。
【答题错因分析】第1小题, 学生对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角度不是很清楚, 出现漏点的现象。容易漏掉的是地形的空间分布状况, 特殊地区的特殊地貌 (海岸线状况) 。
第2小题, 学生觉得答对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会忽略河流的泥沙含量大, 以及海岸地区海水的顶托作用。
二、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是一个区域的重点内容, 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 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
【考题再现】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36题)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 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 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种植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 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 推断并说明这些国有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 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 请解释原因。
(3) 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 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考查内容】本题以区域地图 (经纬网图) 和相关材料为依托, 考查中学地理的农业区位理论、区域发展等内容。该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农业生产、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区域开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地理事物 (国有农场) 空间分布规律的描述方法;农业生产 (种植优质长绒棉) 区位因素分析, 包括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商品棉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合理人类活动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考查能力】本题以我国南疆地区的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命题, 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具体包括:根据区域图判断地理位置的能力;结合南疆地形图判断、描述国有农场分布规律的能力;依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能力;阅读材料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做好“三审”
(1) 审材料。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点:许多国有农场;地理事物或现象:引种优质长绒棉;生产特点: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种植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问题:近年来收获季节需大量外地民工前来采摘棉花。从材料中可知, 该类农场主要农产品商品率高, 劳动力比较缺乏。
(2) 审图文。
线:图中经纬线。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该地区是我国的南疆地区。
线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四周是山脉, 河流为时令河, 据此可以判断此区域是盆地, 且水资源缺乏。
面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有面积广阔的沙漠。结合沙漠分布区域、线状地理事物 (山脉) 的分布特点能判断沙漠的形成原因以及点状地理事物 (国有农场) 的分布规律。
(3) 审问题。问题包括:分布规律、有利区位条件、距离市场远但商品棉销售好的原因、图示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 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第1小题, 根据经纬网确定图示区域为西北地区, 或根据图例 (沙漠) 确定此区域是干旱地区;图中国有农场很明显是沿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分布的;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可以侧重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具体包括光、热、水、土等四个方面。
第2小题, 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的原因, 可以从产品 (长绒棉) 本身适合长途运输和产品 (长绒棉) 质量优良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3小题, 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析:一方面, 据文字材料可知缺乏劳动力 (近年来,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 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另一方面, 据图中信息可确定该地是干旱地区, 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其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
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过度开发最终导致区域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恶化。回答该题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 比如加剧水资源危机、荒漠蔓延、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试题答案】 (1) 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 (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 光照充足, 热量充足, 有灌溉条件。
(2) 棉花易储存、易运输 (交通条件改善) ;棉花品质优良 (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 市场需求量大。
(3) 劳动力不足, 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 水资源有限。
(4) 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会过度消耗水资源, 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 (生态环境恶化) ;灌溉用水过量 (与排水失衡) , 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 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 (渍) 化。
【答题错因分析】第1小题, 学生进行区域定位时易出现问题, 不能通过经纬网准确定位;忽视了图中的图例, 没有通过图例中的沙漠判断出图示区域是干旱地区。如果不能准确定位或忽略了图中的信息, 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会大大降低。
第2小题, 学生没有仔细阅读分析材料, 同时也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比如忽略了最后一句“近年来,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 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反映的劳动力缺乏。
第3小题, 学生不善于在共性特点中寻找个性特点。学生对农业的区位因素非常熟悉, 看到这道题后会一股脑地把自己记忆中的所有区位因素全写出来, 而忽略了结合本图、本题提供的一些信息。
第4小题, 学生缺乏地理思维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 会造成对该问题回答不全面。
三、区域比较
认识区域间的差异及某区域典型的地理特征通常要借助比较法, 通过比较可以区别区域间地理现象的特点和本质, 找出区域间差异显著的特征和标志。在比较的过程中, 学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考题再现】 (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29题)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 受益于该调水工程, 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 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 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通水, 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 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 完成下表。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 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考查内容】本题以两个区域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分布图 (经纬网图) 和相关材料为依托, 考查区域差异, 区际联系以及区域发展等。该题重点考查的内容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 解决资源缺乏的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不同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沿线气候的比较, 工程线路优缺点的比较, 调水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 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措施。
【考查能力】本题以我国南水北调和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为背景材料命题, 考查学生阅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比较区域气候的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评价的能力, 根据问题产生原因制订解决措施的能力, 具体包括: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结合调水线路途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评价调水线路优缺点的能力;分析调水工程对调入区影响的能力;结合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做好“三审”
(1) 审材料。地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沿线地区;影响: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问题: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 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 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措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年底通水, 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2) 审图文。
线:图中经纬线。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图示区域的位置, 但该题已经给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经纬线对本题确定位置意义不大, 但是可以根据经纬线确定气候类型。
线状地理事物:图示区域中的输水线路经过了哪些地区 (地形区、地势高低) , 注意输水线路所在区域及其经纬度。
面状地理事物:图2所示区域有面积广阔的沙漠, 并且在南部, 据此可以判断南部地区水资源较缺乏。
(3) 审问题。
问题包括:气候类型的判断、单位调水量耗能的比较,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2. 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第1小题,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往水资源短缺的地区, 气候特征要从降水量方面来比较;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多少与输水线路沿线的地势有关。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借助于经纬网) 可以判断气候类型;根据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不同高度, 可以确定调水线路沿线地势的高低。
第2小题,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环境的影响, 学生应注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即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三个方面。
第3小题, 节水措施应该是节流方面的措施, 应该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考虑。
【试题答案】 (1)
(2) 满足生活用水 (或促进社会发展) ;促进工农业发展 (或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答题错因分析】第1小题, 学生结合经纬线判断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能力欠缺, 导致气候类型判断错误;不知道单位调水量耗能与哪个因素有关, 或忽略了图中的图例, 无法判断地势高低。
第2小题, 学生仅仅回答出某一个方面, 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即要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的统一。
第3小题, 学生对问题审得不细致, 把开源的措施也回答出来了。
四、区际联系
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区域之间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 为了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最大程度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际联系势在必行。实现区际联系, 首先应研究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 并从中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确立区域间联系的方式并分析区域之间联系的可能性;最后评价实现区际联系的意义或影响。
【考题再现】 (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6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 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 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 工农业生产集中, 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 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 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 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 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
(4) “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 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考查内容】本题以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地图 (经纬网图) 和相关材料为依托, 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区域发展及区际联系。其中第5小题考查区际联系的意义, 具体考查“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考查能力】本题以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以及辽河流域的相关资料为背景材料命题, 考查学生阅读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评价区际联系意义的能力, 具体包括:根据辽河流域相关材料判断区域特征的能力;结合区域环境分析工程建设意义的能力。
【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做好“二审”
(1) 审材料。地区:辽河流域;问题:水资源较缺乏;措施: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2) 审问题。问题: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 根据问题及题中的材料确定回答的内容
通过调水工程可以缓解辽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工业、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影响入手。
【试题答案】 (1) 略。
(2) “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 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 多暴雨。
(3)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 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 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 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
(5) 增加水资源量, 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 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 促进旅游业发展 (或优化投资环境) 。
【答题错因分析】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不十分了解, 回答时可能只从某一方面展开。
高考课题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
B.蝎子谒见歇斯底里竭尽全力
C.洪水供奉哄堂大笑烘云托月
D.汲水吸取岌岌可危负笈从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怄气 前踞后恭 羽扇纶巾 不能框得太死
B.倏乎 横渡长江 戳穿阴谋 家在蛤蟆陵下住
C.涣散 嘉宾满座 拾人牙慧 金銮殿上坐皇帝
D.纷云 殚精竭虑 擢发难数 睖睁着眼睛发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胡锦涛主席虽然60多岁了,但看上去,人们还是觉得他很_______,很潇洒,很有风度。
②《水浒传》里的李逵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似乎不太_______,还乐呵呵的。
③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能_______词语,一定要精心地推敲、琢磨,筛选出最恰当的写入作文,使文章在词语方面就能吸引老师的眼球。
A.年轻经心乱用
B.年青经心滥用
C.年轻精心滥用
D.年青精心乱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发展经济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了子孙后代,绝不能做涸泽而渔的事情了。
B.“五·四”时期的青年人,尤其是为中国革命寻找道路的青年革命者,他们对刚刚介绍到中国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真正是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C.公司的新章程早就推行到各个子公司了,可收效甚微。广种薄收,令总裁异常懊恼。
D.鲁迅先生通过阿Q这个典型人物,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起到了讽一劝百的作用。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美国宇航局科学家18日说:“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块篮球大小的铁镍陨石。
B.赖斯在听证会上指出,基于共同利益,美国正与中国建立一种《坦诚、合作和建设性的》双边关系。
C.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德军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那时,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D.在伊拉克被绑架的8名中国人分别是:林强(40岁);魏武(20岁);周孙琳(19岁);林斌(39岁);林忠(38岁);陈亲爱(37岁);周孙钦(18岁);林雄(35岁)。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5年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补完课已是临近年三十,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邂逅相遇了我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
B.《决胜2005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冲刺卷》是本刊编辑部特邀全国高考一线资深特级、高级语文教师,以最新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动态为依据,并聘请高考命题与阅卷专家一同参与审定的一套权威模拟试题。
C.《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到做人的文章。
D.中国也有一部分有钱人,这些有钱人也非常看重旅游度假。从旅游的目的地来看,他们大都以新、马、泰或欧洲各国的居多。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火箭发射为什么会诱发雷电
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1969年11月14日上午11时22分,由美国土星V运载的“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竖立在肯尼迪试验场的第39号发射架上准备发射,火箭连同飞船全长111米。这是阿波罗计划的第五次飞行,也是第二次载人登月飞行。当时发射场的天气情况是:在距地面240~250米及650~33000米之间有两层云,发射场周围细雨绵绵,在发射前后6小时内,周围无雷电,地面风速每秒7米。基本符合允许发射的气象条件。火箭发射时,一切正常,飞行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100多米长的火箭和飞船逐渐变远、变小,火箭尾部喷出的火焰似乎在告诉人们它正按预定程序飞向太空,成功的喜悦,愈来愈多地占据着人们的心田。可是,天公发怒了,当计时秒针走到第36.5秒、火箭飞行高度达到1920米时,从云层到火箭直到地面之间发生雷电现象,只听到一声霹雳,就见两道平行的闪电从云中直劈下来,发射场上的4台摄像机,都拍下了瞬间出现的雷电现象。至52.5秒,飞船高度达到4300米时,又一次闪电击中飞船,这便是有名的大型火箭——载人飞船遭雷击事件。
由于雷击,飞船的电源被破坏,飞行控制中心的遥测信号突然消失,飞船的制导导航系统失效,飞行平台失控。幸亏飞船上装有备用电源,宇航员们及时修复了被损坏的设备。使“阿波罗”12号飞船按时完成了飞行计划。美国及其他国家在导弹试验或发射导弹时,也曾发生过类似事故,由于诱发雷电,导致飞船失败。
为什么火箭发射易诱发雷电呢?
诱发雷电的出现是与大气电场的被迫改变分不开的。通常,将一根长导体放在电场为每米1万伏的大气中,若导体头部的电压发生突然变化超过100万伏时,就能诱发雷电。据研究,此次阿波罗雷击是火箭起飞后,由火箭及其火焰导致大气电场改变造成的。发射时,地面电场为每米3000伏,云中电场为每米10000伏,火箭起飞后,由于火焰及气流也能导电,使火箭这一导体长度不断增加,结果造成两端的电场急剧增大,火箭顶端和地面之间的电场达每米200万伏,这足以使大气击穿而产生诱发雷电。由此可见,为防止和减少火箭飞行中出现诱发雷电事故,在发射场附近有雷电时或云层厚度超过1500米时,应停止发射,在发射火箭前,可以用小火箭、飞机、雷达等来测量大气电场强度,若大气电场强度超过诱发雷电的临界值时,必须停止发射。
—选自杂志《天文爱好者》
7. 下列对“诱发雷电”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人为的情况下,人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法来使大气电场中产生出雷电来就称为诱发雷电。
B.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只由于发射火箭的活动改变了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C.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D.在人为的情况下,只由于发射导弹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
8.文中对为什么火箭发射容易诱发雷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根导体放在电场为每米1万伏的大气中,如果导体顶端的电压发生突然变化超过100万伏时,就能诱发雷电。
B.由于火箭及其火焰导致大气电场改变造成的此次阿波罗遭雷击,是火箭起飞后发生的。
C.由于火焰及气流也能导电,使火箭这一导体长度不断增加,结果造成两端的电场急剧增大,地面和火箭顶端之间的电场达每米200万伏,这足以诱发雷电。
D.火箭发射能够诱发雷电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大气中的电场要在不断地主动地改变着,如果大气电场不变就不会有诱发雷电的产生。
9.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阿波罗”12号发射时,当时天空有两层云:一层距离地面约240米或250米,另一层距离地面650米或33000米。
B.基本符合允许发射火箭的气象条件是:要在发射前6小时和发射后6小时内,周围无雷电,地面风速每秒7米等。
C.美国“阿波罗”12号发射时,当时遭到了两次雷击:一次是在第36.5秒、火箭飞行高度达到1920米时;另一次是在第52.5秒,飞船高度达到4300米时。
D.发射火箭时,如果在发射场附近有雷电或云层厚度超过1500米时就应停止发射,以避免诱发雷电事故。
10.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诱发了雷电,便导致了美国在1969年11月14日上午发射的“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失败。
B.雷击很有可能会使飞船的电源系统遭到毁坏,所以宇宙飞船都要设计装备备用的电源系统以防不测。
C.科学家们发现不只是发射火箭时会诱发雷电现象,在导弹试验或发射导弹时,也会发生诱发雷电的现象。
D.科学家们在发射火箭前,一般都会先用小火箭、飞机或雷达等来测量大气电场强度,如果大气电场强度超过诱发雷电的临界值时,就应暂停发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蓝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1.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笔构思,与古为侔侔:等同、相等
B.即罹窜逐,涉履蛮瘴罹:遭到
C.王叔文、韦执谊用事用事:使用的事情
D.尤精西汉、诗骚诗骚:《诗经》和《离骚》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男女质钱 /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B.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C.尤奇待宗元 /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D.蕴骚人之郁悼 /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柳宗元既为朋友着想又能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
①禹锡有母年高②凡经其门,必为名士③当时流辈咸推之④蕴骚人之郁悼⑤仍出私钱赎之⑥请以柳州授禹锡
A.①⑤⑥B.②④⑥
C.③④⑥D.①②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至岭南之间,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着柳宗元学习,结果那些人都出了名。
B.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但正赶上皇帝居位不久,王叔文的想法没有实现。
C.政治上,柳宗元没有显示出他才能来,可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D.柳宗元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当他得知朋友要远贬时,他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想替朋友减轻点痛苦。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即罹窜逐,涉履蛮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原是替人家放牛的牧童,因他勤奋学习,后成为著名画家和诗人。《墨梅》这首题画诗是他脍炙人口的名作,请略为分析一下他在诗中所蕴涵的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______,池鱼思故渊。……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山不厌高,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③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
为自己减刑
①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②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③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得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④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⑤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⑥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⑦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2024年高考试题】推荐阅读:
近几年高考试题11-04
08年高考试卷06-15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11-27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作文11-03
2024年高考语文语病题11-30
2024年高中美术工作总结11-12
2024年高级经济师评审流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