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网(精选8篇)
法释〔2000〕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1999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8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现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对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公正之路”报道之--1999:人民法院执行年
作者: 窦玉梅
发布时间: 2008-01-07 09:08:22
1999:人民法院执行年
对于那些欠债不还、千方百计逃避履行的被执行人来说,1999年真是不太好过。
这一年里,人们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关注程度之高可谓空前,社会舆论纷纷“围剿”拖、赖账的被执行人。这一年里,中共中央以11号文件的形式转发了《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报告》。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一年里,全国各级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264.5万件,执行标的额近2500亿元。无论执结案件数还是执行标的额,都创历史新高。
确保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及其他法律文书得到执行,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等原因,法院“执行难”问题日益凸现,给法院和公众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全面推动执行工作的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向中央报告有关情况,制定颁布了有关执行工作的司法解释,加强对各地法院执行工作的指导,并决定1999年为人民法院“执行年”。各级法院以此为契机,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执行手段,积极探索新的执行方式,力克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一举攻克大批积案和“骨头案”,有效地维护了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11号文件下发后不久,中央政法委在中南海专门召开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对非法干扰法院执行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论什么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肃追究。中央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战略高度,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执行权。紧接着,各地党委、人大和政府部门,有的召开联席会议,有的发文件作指示,有的省、市委领导亲自挂帅,大力支持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各地新闻媒体也积极配合,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使执行环境得到改善,把执行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
全国法院通过开展“执行年”活动认真解决“执行难”问题,是人民法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统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树立司法权威的重大措施。这一活动的开展,对充分发挥执行工作的职能作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司法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高法就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答记者问
2008年12月15日 09:53:49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就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答人民法院报记者问
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从11月中旬至明年6月份,在全国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并于不久前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就此次集中清案活动的相关话题,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
执行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开展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是党中央近期高度重视和加强执行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认真解决执行难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也是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经济建设有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负责人向记者坦陈了通过对近年来执行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得出的经验教训,介绍了人民法院执行威慑机制的建立情况,以及为确保这次集中清案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所将采取的一些措施。
问:我们知道,最高人民法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执行工作,为解决执行难题,各地法院下大力气,也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执行难”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
答:中央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曾于1999年专门下发11号文件。从那时到现在十年时间,应当讲,贯彻中央11号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措施,其中包括改革执行工作机制,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争取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支持和配合,但是目前看,“执行难”问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我们通过对十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得出了两个基本的结论。
一是在中国,要解决像“执行难”这样的难题,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发挥党的优势。在过去的十年中,执行工作主要还是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往前推进,从法律意义上讲,这当然是法院的分内工作,责无旁贷。然而在中国这样一种现实条件下,仅仅靠法院自身来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有明显局限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中国的国情是党领导一切,解决执行难题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社会的力量、国家相关部门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即综合治理。因此,我们现在对解决执行难题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也就是说一定要形成一种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各界参与这样一种体制来推进执行工作。与以前相比,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思路。一些地方按照这一工作思路也已取得明显成效。这次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是由中央政法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共同部署,也体现了发挥党的领导的优势。
第二个思路转变是,我们要研究如何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的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换言之,一个案件判决生效后,如果单纯靠法院去强制执行,会使执行工作越来越被动,执行压力越来越大,最终走不出困境。我们应当达到判决生效后,至少绝大多数案件靠当事人自动履行。
为什么在中国这个地方很多判决当事人不自动履行,而在国外,法院判决基本上没有遇到履行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原因恐怕不在于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而在于我们的机制有问题。我们尚没有形成一套能够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的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而这套制度和机制恰恰在国外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而且作用明显。这套制度和机制的核心是要让不履行判决确定义务的当事人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包括法律层面、经济层面以及社会活动各个方面。
比如,在许多国家,如果不履行法院判决,将作为商业诚信的一个污点记录在案,相应地银行就不会给你贷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或个人由于自己失信而让银行对你关了大门,甚至不能去买房、置地,不能去参与工程的招投标乃至于不能去消费,对他来说就是致命的。这种后果是他不愿意承担的,为此他会权衡利弊,到底是履行判决还是承担不履行判决所带来的后果。通过这个形式形成一种巨大的威慑力量,促使你回归到法律的理性上来。这样一套机制如果建立起来并且真正发挥作用,将对整个法院的工作,甚至于对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着这么两大思路,我们相应地做了很多工作调整。比如建立了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实际上就是为建立国家的威慑机制提供一个平台。因为只有这个系统建立起来了,所有被执行人不履行判决的信息都搜集齐全了,信息完整了,才有可能跟其他相关部门工作衔接,促使他们和我们联动。这就是我们在这一思路下开展的工作,也是下一步重点要推行的一项工作。
相关阅读
19个中央部委合力破“执行难”
2008年11月19日,由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19个中央部委参加组织的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20天时间过去了,中央各单位给出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从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到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打出了破解“执行难”问题的“立体战”。
>>>详细
全国法院将开展金融案件集中执行活动
记者4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各级人民法院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和部署下,开展金融案件集中执行活动,通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调度、强化力度以及成立专门的执行组织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对金融案件进行专项执行。>>>详细
我国将集中清理“法律白条” 完善执行长效机制
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形成“法律白条”,既伤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让法律权威受到损害。面对艰巨的执行任务,全国法院近年来数次集中“清积”:2002年的“清积”,主要涉及国企改制、社会稳定的案件等;2006年的“清积”,为期半年,重点清理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未能执行的案件等5类案
问:与十年前相比,目前执行工作的难点或者说执行难的具体表现是否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注意到,这次列入重点清理的一类案件为“被执行人为特殊主体的案件”,“特殊主体”指的是什么?
答:十年前和十年后,“执行难”问题同样存在,但具体表现确实有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特殊主体成为“执行难”的一个重点。什么是特殊主体?概括起来讲,就是国家的一些强势部门,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的执行。比如,军队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目前执行难度相当大,普遍存在着不配合、抵制执行,甚至法院执行人员连被执行人单位的门都进不去。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另外,政府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一直是执行的难点。这几年国家搞建设,相当一部分政府机关办公大楼、楼堂馆所都建起来了,但同时并没有完全履行完工程款,因此成为被告。尽管国务院进行了工程款的清理工作,但就法院执行数据来看,还有相当一批这类案件。
再比如,这几年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法院判决让企业承担履行债务之后,利用代表、委员的特殊身份,不断向法院施压,有些是通过人大,有些是直接向法院提出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甚至不符合法律的、违法的要求,使得法院执行工作明显受阻。所以,特殊群体这一问题明显比十年前有所发展。
政府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执行难度大、阻力大,社会影响也大。国家机关欠债不还,将严重失信于民,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中央政法委将政府机关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列为本次集中清理活动的重点。***书记明确提出,对涉府案件,各地要提出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采取党政领导包案督办、主持协调活动的办法,逐类逐案予以突破。我们希望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专项预算,对此类债务用列入预算的专项资金予以解决,以维护国家机关的威信和声誉。
问:我们知道,最高人民法院从2004年开始着手建立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现在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答:执行威慑机制从2004年开始推进这项工作,总体上讲进展顺利,但这项工作是前无古人的事情,一切都从头来起,并都要与相关国家机关协调配合,工作难度显而易见,会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目前可以告诉的是,第一,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早已建立并且正在正常地发挥作用。目前录入到系统里的执行案件的信息已经将近600万件,有80%多的执行案件信息都能够及时按照要求录入,对地处边远、基本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下一步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的要求是执行案件百分之百录入。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也是下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第二,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和联动正逐步推进。其中跟公安部身份证采集系统已经取得共识,并且在北京市崇文区法院开始试点。也就是说,通过公安部公民身份证采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查找被执行人,这项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与国家质检总局机关的条码系统也在搞试点。这个条码系统可以通过一个企业特定的码,查找这个企业的前世今生。比如企业原来是谁开办的?注册资金是多少?是股份制还是别的什么?分立出去多少企业?这里面都能找到。这也为我们查找、确定被执行人财产提供一些基本线索。同时,我们现在还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进行协商,准备将我们执行案件的信息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连接。征信系统是一个已经建成的庞大的商业企业信用评定系统。银行放贷前,都在使用这个系统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我们的执行案件信息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评定信用等级的客观的权威的标准。这样我们就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比如我们以前的判决书只有姓名,没有要求写身份证号码,下一步,我们就想从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现在我们与中国人民银行初步拟定了一个联合的通知,现在原则性意见都已经达成,余下的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没有最终完成。我们也想利用这次全国集中清理积案活动,把这项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消息是,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人民币银行账户结算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把所有的自然人和企业法人、事业单位走银行结算的账户信息都储存在里面。换言之,作为被执行人,无论你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只要是经过银行走账,你在银行的开户情况查询这个系统可以一目了然。这样就可以为我们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提供极大的方便。而银行在十年前这个系统建立之初,设定的目标之一就是为法院提供信息服务。这是借鉴了国外的做法。目前我们两家还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谈,今后这个系统将在可控的范围内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条件逐步向法院开放。
下一步还想在出入境问题上能够取得一点突破。因为法律规定,有未了的民事债务是不可以出境的。我们现在要达到的目的是,对所有在信息系统登录的500多万件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责任人,都限制出境。公安部有一个出入境管理部门,全国的出入境信息已经做到统一采集到一个系统里,所以一旦我们的系统与之相连,这个威力一下子就发挥出来了。
对于执行威慑机制的建设,下一步我们准备搞一个工作纲要。因为这项工作牵扯部门很多,工作量很大,任务又很艰巨,需要分步推进,因此我们想制定一个时间表。
相关阅读
19个中央部委合力破“执行难”
2008年11月19日,由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19个中央部委参加组织的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20天时间过去了,中央各单位给出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从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到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打出了破解“执行难”问题的“立体战”。
>>>详细
全国法院将开展金融案件集中执行活动
记者4日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各级人民法院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和部署下,开展金融案件集中执行活动,通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调度、强化力度以及成立专门的执行组织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对金融案件进行专项执行。>>>详细
我国将集中清理“法律白条” 完善执行长效机制
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形成“法律白条”,既伤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让法律权威受到损害。面对艰巨的执行任务,全国法院近年来数次集中“清积”:2002年的“清积”,主要涉及国企改制、社会稳定的案件等;2006年的“清积”,为期半年,重点清理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未能执行的案件等5类案件„„
问:为确保这次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取得预期成效,最高人民法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这次集中清案活动实行的是自身从上而下的强力推进,实施的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这个工作思路是明确的,应该讲也是有效的。但我们也感到,执行问题仅仅靠我们自身系统内的监督是不够的。我们也报请领导同意后,准备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充分地让新闻媒体、让舆论参与进来,同时还要让社会来监督,就是把我们自身系统的监督、舆论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充分地结合。实际上每一起“执行难”案件背后、多年积存下来的未执行案件的背后,都涉及到一些后台,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因素。要排除干扰,揪出后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涉及到我们自身的一些情况和因素,往往下手时会有犹豫或受到掣肘。在这种情况下,让舆论参与进来,可能倒比我们自身监督重要。
我们也在考虑发挥互联网的影响。在这次活动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作为舆论媒体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在考虑这次挂牌督办的案件,不管是中政委挂牌督办的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案件,包括其他的一些部门联合挂牌督办的案件,是不是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布出去,形成对被执行人一种强大的舆论的压力。
我们还准备开辟一个全国统一的清案活动的工作热线,让社会监督,随时可以打电话进来反映一些执行案件的财产线索。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促进。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召开一些包括企业、律师在内的座谈会,包括被执行人的一些座谈会,听取社会方方面面对执行工作的意见。
-背景-
活动由来
近五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1079万余件,执行标的额达17276亿元,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是,部分被执行人有财产但却因种种原因得不到执行以及部分无财产可执行的案件引发的问题仍然是法院工作的难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涉法涉诉信访的重点。
据初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执行案件中,债务人有财产或部分财产而未能执行的难案还有近32万件。大量案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使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不到实现,引发大量的信访案件,而且损害了法律的尊严,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党中央十分重视和关心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执行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根据执行工作的现状,尤其是执行案件积压严重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决定在全国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并以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使执行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落实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也是齐心协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执行难的重要举措。
工作目标
通过这次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2007年12月31日前受理的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基本执结;二是因案件未能执行引发的信访案件数量大幅度减少;三是初步建立起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人民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清理重点
在全面清理各类执行积案的同时,要重点清理以下六类执行案件:一是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及其他各种非法干预未执行的案件;二是被执行人涉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军队等特殊主体的案件;三是申请执行人为特困群体的案件;四是涉及农民工工资、建筑工程款的案件;五是因未能执行或执行不当引发的重复信访案件;六是其他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未执行案件。
时间安排
这次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时间安排为11个月,实施时间为8个月,分四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阶段,8月份开始,即对开展此项活动进行调研,并摸清执行积案底数,逐案登记、上报,做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部署阶段,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后,各级党委政法委、人民法院要立即进行动员部署,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三是实施阶段,从11月中旬至明年6月,各级党委政法委、人民法院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彻底清理执行积案。四是总结阶段,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结束后,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对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进行总结,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作者: 刘 岚)
19个中央部委合力破“执行难”
2008年12月10日 16:40:40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变法院“单打独斗”为联手打“立体战”
2008年11月19日,由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办公厅等19个中央部委参加组织的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20天时间过去了,中央各单位给出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
卷,从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到社会各界形成合力,打出了破解“执行难”问题的“立体战”。
执行信息渠道将更加畅通
背景:欠债的公司下落不明、财产线索一无所知,一个本来毫无希望的执行案,却因为一条偶然掌握的信息而得以圆满执结两年前,福建个体老板俞某向南京某企业购买燃料油。然而该企业在交付2.4万余元的燃料油后,就“既不供货也不退款”了。俞某多次催要无果,只好告上法院,法院判决该企业应当如数返还俞某2.9万余元货款及利息。但因该企业负责人下落不明,执行陷入困境。后来,法院意外获知一条重要线索:该企业正在某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笔价值8万元的货款。通过发出协助执行书,俞某的货款终于得到执行。
“被执行人的财产、账户等信息对于判决的执行至关重要。”在此次全国拉开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中央各部委纷纷表示,要加强信息互动,为清理执行积案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对于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需查询并复制或者抄录被执行人户籍资料、机动车辆等信息情况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协助,快速查询、快速告知,严禁推诿扯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在履行治安行政管理职责过程中,发现人民法院需要拘传、拘留的被执行对象,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通报情况。
“运用现有产权登记资料,为各级人民法院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结果的查询,以充分查清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保证积案的顺利执行。”国土资源部也为法院查询土地信息敞开了大门。
曝光“老赖”媒体正确舆论监督不可缺
背景:20名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被新闻媒体曝光后,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如坐针毡”
尉某是曝光名单中第一个到法院还欠款的。他说一大早就不断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质问变成“老赖”是怎么回事。“看到报纸后,出门时老是觉得自己被异样的眼光盯着,真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尉某说。
“对干预阻碍人民法院依法执行情节严重、性质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中央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配合人民法院建立债务人公示制度,通过舆论监督促使其履行法律义务。
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是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通过提供法律服务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的渠道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避免因当事人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说。
执行威慑机制令“老赖”寸步难行
背景:吴某最近要开办一家企业,在工商局却碰了壁。“你有一项判决尚未执行,因此不能给你进行公司注册。”工商局负责人告诉吴某
“在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要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工作水平,对失信企业及负有个人责任的法定代表人进行更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说。
“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将被限制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通过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征信系统协助人民法院执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对正在申请办理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的被执行人,停止为其办理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等手续。
公安检察依法履职不推逶
背景:西安“老赖”同意调解离婚,但却不履行生效判决,直至一份调解书衍生出4份执行申请后,刘某仍拒不执行。在执行法官多次上门、电话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刘某被法院正式宣布司法拘留15日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后报警或者将其扭送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人民法院派员到场处理。根据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决定对被执行人及妨害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予以收押。
“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批捕起诉一批相关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级人民检察院按照“两高一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依据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等规定,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履行批准逮捕、审查起诉职责,避免在检察环节贻误战机。(袁定波
张亮)
深化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更名为执行局
作者: 陈永辉
发布时间: 2008-11-03 09:35:55
------------------
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近日更名为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地方各级法院的执行工作。
为加强对全国法院执行工作的指导,促进“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决定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受当时民事诉讼法中“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规定的制约,执行机构名称暂定为执行工作办公室。执行工作办公室成立后,积极开展了制度建设、队伍培训、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立法调研等宏观指导工作及个案的监督协调工作,推动了执行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一条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征收补偿决定案件, 由房屋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决定管辖法院。
[解读]本条是关于作出征收决定的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征收补偿决定管辖问题的规定。
征收具有强制性, 表现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该决定具有执行力, 当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义务时, 作出该决定的政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政府所在地、被征收人户籍地和被征收房屋不一致的情况, 为了防止法院之间推诿扯皮, 必须明确征收非诉执行的管辖法院, 实现责权统一。鉴于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若干解释》) 第89条规定,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 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 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确有困难的, 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 也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征收执行规定》第1条规定征收的非诉执行原则上由房屋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专属管辖原则。考虑到基层法院在人财物方面受制于地方政府的现状, 征收拆迁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于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很难进行公正的司法审查。征收的非诉执行管辖法院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决定, 其中包括高级法院作出规定提级管辖和异地管辖, 防止管辖法院在审查中不负责任, 从制度上对法院和政府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第二条申请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除提供《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材料外, 还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 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二) 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
(四) 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
(五) 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申请机关负责人签名, 加盖申请机关印章, 并注明日期。
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 除有正当理由外,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应当提供的材料及申请期限的规定。
征收补偿决定应当包含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即唇齿关系, 被征收人拒不履行义务, 政府依法申请法院强制实现行政行为。同时,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须审查行政相对人权利落实情况。人民法院审理 (包括审查) 行政行为坚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此, 需提供一些必要材料。综合上述内容, 《征收执行规定》第2条规定, 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 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 执行申请书。人民法院应当坚持“不告不理”的原则, 政府未依法定程序, 法院不宜主动采取强制性手段介入政府的“中心工作”, 政府不应把法院看成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政府和法院享有同等的宪法地位。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申请机关负责人签名, 加盖申请机关印章, 并注明日期。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 除有正当理由外,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若干解释》第88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应当在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申请。
(二) 专户存储账户和补偿金额。先补偿后拆迁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一个亮点, 申请强制执行时, 必须按照市场评估价及补偿安置方案的规定, 准备足够的补偿金。
(三) 产权调换房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 征收时必须满足被征收人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的选择权, 在提供足额补偿资金的同时, 还需提供符合补偿方案或者“公平补偿”原则条件的产权调换的房屋。产权调换房屋应当符合“就近安置”和“等价有偿”原则。
(四) 周转房。如果属于“回迁”的期房安置, 还需要提供周转用房, 确保被征收人不至于流落街头, 以体现民生保障原则。
(五) 征收补偿决定。征收补偿决定是法院据以强制执行的依据和法律文书, 是征收中核心的法律行为。
(六) 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包括:1.《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30天征求意见材料;2.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材料;3.征收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4.入户调查情况和评估报告;5.住房保障的有关材料;6.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7.无照房屋的调查、认定和处理情况;8.“住改非”的有关材料;9.营业执照、纳税情况核实的有关材料。
(七) 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没有送达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但是在实践中, 被征收人躲藏或者拒不签收法律文件, 让征收工作人员很无奈。公证 (见证) 留置送达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4条规定, 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前, 应当催告被征收人搬迁。
(八)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征收强制执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就征收补偿决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前, 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精确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估,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 为有效预防、避免、控制群体性事件、自焚等自杀事件、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对象包括:1.反对旧城区改造的被征收人;2.住房困难户;3.相邻权受到建设项目影响的人;4.被征收房屋的抵押权人;5.被征收房屋的承租人;6.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与经租人;7.被征收房屋的出售人与买受人。对社会稳定风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群众反映强烈, 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 评估为A级;群众反映较大, 可能引发一般群体性事件的, 评估为B级;部分群众意见有分歧的, 可能引发个体矛盾纠纷的, 评估为C级。评估为A级和B级的, 评估主体要制定化解风险的工作预案。
(九) 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被执行房屋是否影响公共利益实现, 是否存在天然气、水电影响强制执行, 强制拆迁是否违反比例原则等。
(十) 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与被执行房屋是否存在所有权关系、共有权关系、抵押权关系、承租权关系、继承权关系、相邻权关系。
第三条人民法院认为强制执行的申请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齐全的, 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 并通知申请机关;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 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 裁定不予受理。
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立案为形式要件审查及对不予受理裁定救济的规定。
《行政强制法》第56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 应当在五日内受理”。根据法院“立、审、执”分离原则, 非诉执行包括立案庭立案阶段、行政审判庭审查阶段和执行局执行阶段。立案庭立案阶段的审查标准为形式要件审查, 行政审判庭审查阶段为明显重大排除标准, 执行局执行阶段为形式要件标准。具备《征收执行规定》第2条规定要件的, 立案庭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 并通知申请机关;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 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 裁定不予受理。
《征收执行规定》第3条第2款重申了《行政强制法》的规定, 是对行政强制法的彻底贯彻。人民政府对不予受理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对受理法院是一种监督, 也防止上级法院久拖不决, 兼顾了公正与效率。
第四条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 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解读]本条是关于房屋征收非诉审查期限的规定。
作出是否准予执行裁定应当区分两种不同情形:1.具备法定执行条件的,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7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体现了人民法院支持合法的行政行为, 兼顾公正、注重效率的原则;2.不具备法定执行条件的,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8条规定,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不予执行裁定。关于审理期限延期问题, 《行政诉讼法》第57条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征收执行规定》第4条将审理延期的规定推而广之应用于征收非诉审查期限的延期, 是一种创新, 具有积极意义。在人民法院作出不予执行裁定之前, 政府可以完善征收程序、补充征收材料、通过非强制程序解决搬迁问题, 政府有实现行政目标的余地。但是, 《征收执行规定》第4条却忽略了《行政强制法》第57条和第58条规定的区别, “一刀切”地规定三十日作出裁定, 似存遗憾。
第五条人民法院在审查期间, 可以根据需要调取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或者进行现场调查。
[解读]本条是关于法院依职权调查的规定。
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 需要根据《征收执行规定》第2条规定提交一些材料, 对于材料的真实性, 人民法院在审查期间, 可以根据需要调取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或者进行现场调查。通过上述职权活动, 人民法院可以审查征收补偿决定是否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是否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是否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是否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是否明显违反行政目的, 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是否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是否超越职权;是否存在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也可以在审查期间, 做执行和解工作, 通过非强制的方法实现政府的行政目标, 符合和谐社会要求。
第六条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一)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二)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三) 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 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
(四) 明显违反行政目的, 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五)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六) 超越职权;
(七)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的, 应当说明理由, 并在五日内将裁定送达申请机关。
[解读]本条是关于人民法院不予执行情形的规定。
《行政强制法》第2条第2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 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 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根据《征收条例》的规定, 在征收方案既定的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的, 征收部门提请政府依法作出补偿决定。根据《行政强制法》第34条的规定, 人民政府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后, 被征收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在法定的起诉期限内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又不搬迁的, 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对该补偿决定进行司法审查, 其标准应当依照《行政强制法》第58条规定进行: (一)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二)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三) 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此乃称为明显重大违法排除审查标准。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有形式审查、明显重大违法排除审查与合法性审查。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下级服从上级决定了下级对上级的审查系形式审查;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决定了不具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的审查系形式审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审查系合法性审查即实质审查。为了便于理解, 笔者将行政行为区分为无效行政行为、可撤销行政行为和合法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在三种标准的审查中都应否定其效力;可撤销行政行为在诉讼审查中必须撤销或确认违法, 在非诉审查中维护其效力;合法行为在三种标准的审查中都应当维护其效力。根据《征收执行规定》第6条规定, 下列情形属于明显重大违法:
(一)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根据《征收条例》的规定, 作出征收决定应当具备七个要件:1.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2.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期限不少于30天;3.旧城改造多数人反对的, 应当进行听证;4.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5.属于公共利益;6.遵循公平补偿原则;7.具有足够的专项补偿资金;8.满足被征收人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选择权;9.在征收方案规定的期限内无法达成协议才能作出征收补偿决定。不具备上述证据材料, 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就属于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二)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征收补偿决定的做出应当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其下位法的规定, 不能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与《征收条例》规定相违背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三) 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 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公平补偿原则包括纵向不低于市场评估价, 横向被征收人之间不存在厚此薄彼。对社会保障家庭的被征收人保障了基本居住条件, 保障符合产业政策的被征收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
(四) 明显违反行政目的, 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征收条例》第8条对公共利益界定做出了明确规定。不符合公共利益的项目不能动用征收权, 打着公共利益旗号进行征收的, 人民法院不予强制执行。
(五)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法律通过把规则程序化, 可以使国家及其权力行使机关的行为合法化, 从而有效地进行社会控制。“行政程序作为规范行政权公正合理行使的规范体系, 其巨大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至今为止, 中国的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 只是在单行的行政法中对程序进行规定。法律意义上的程序正当, 通常又译为“正当法律程序”或“正当程序”, 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将会导致行政行为违法。我国房屋征收补偿的正当程序包括:1.征求意见公告, 组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依法评估;3.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征收决定公告;4.协商补偿;5.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征收的细化工作程序大约有几十个步骤, 其中许多并非法定程序。
(六) 超越职权。征收补偿决定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辖区属地原则依法作出, 包括区政府、旗政府、自治州政府。除此之外, 开发区管委会、乡镇政府、征收部门无权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七)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第七条申请机关对不准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裁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申请机关对不准予执行裁定救济的规定。
本条是对《行政强制法》第58条第2款规定的重申, 该款规定:“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准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法院不准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通过向上级法院申请行政复议行使救济权。被执行人在起诉期限届满后丧失刚性救济权, 只是在法院审查听证中享有陈述和辩解的权利。通过复议权的行使, 对防止受理法院推诿、不作为是一有效制衡和监督。
第八条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 应当在五日内将裁定送达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 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申请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保障征收与补偿活动顺利实施。
[解读]本条是关于人民法院准予执行裁定送达及建议的规定。
不属于《征收执行规定》第6条规定情形的,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五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在五日内将执行裁定送达给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征收的实际情况, 向申请强制执行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提出司法建议, 确保征收目标顺利实现及补偿中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例如, 哈尔滨某征收项目中有11户“钉子户”, 针对其中的4户国有土地上房屋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而后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但是, 法院在执行中发现有两户存在上千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和5户集体土地上房屋尚未协商搬迁, 法院于是建议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罚, 责令限期拆除, 而后依法申请政府强制执行;建议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5条规定, 村委会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 收回土地使用权, 而后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条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 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裁执分离的规定。
2011年5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法明传[2011]327号明传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 (下称“紧急通知”) 规定:“鉴于目前有关征地拆迁的具体强制执行模式尚待有关国家机关协商后确定, 各级人民法院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 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凡涉及征地拆迁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 必须事前向地方党委报告, 并在党委统一领导、协调和政府的配合下进行。同时, 积极探索‘裁执分离’即由法院审查、政府组织实施的模式, 以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资源和手段优势, 共同为有效化解矛盾营造良好环境”。制定该“紧急通知”时, 正赶上《行政强制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理通过的前夕, 本以为最高立法机关能够采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执分离的立法建议, 遗憾的是并未如此。最高人民法院考虑到征收的强制执行难度很大而许多法院的执行力量非常有限, 难以担此重任, 于是规定由法院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由政府强制执行。事实上完全实行裁执分离并非上策,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后,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的, 视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法院率先尝试此方法效果显著。通过司法拘留这一强制执行措施的威慑力达到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的目的, 比起政府组织现场强制拆除效果好、风险小、成本低, 值得推广。
第十条《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 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房屋拆迁裁决的, 参照本规定第九条精神办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拆迁裁决强制执行的规定。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但是, 此前已经颁发拆迁许可证的拆迁项目, 仍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办理, 拒不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 由拆迁管理部门作出补偿安置裁决, 被拆迁人拒不搬迁的, 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参照《征收执行规定》办理。
在广义的“拆迁”工作中, 还包括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违法建筑的拆除。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 国土部门作出“责令限期交回土地决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5条规定, 县级政府作出“收回土地决定”;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6条规定, 规划执法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上述具体行政行为都具有执行力, 作出的机关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 按本规定执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其他司法解释与本司法解释效力关系的规定。
《若干解释》第88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规定的申请期限为3个月, 缩短了申请期限, 值得政府重视。
“紧急通知”第5条规定“凡涉及征地拆迁的强制执行案件, 相关法院在执行前必须报上一级法院同意后方可实施”。部分地方法院迫于信访的压力, 对于正当合法的征收强制执行申请也不受理, 以需上级法院同意为由进行推诿和“打太极”, 本规定是对“紧急通知”部分内容的纠正。
这点或类似的问题是最高领导阶层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且这与企业的行业类型和组织规模无关。大多数的组织在计划的执行和理念的贯彻上都面临重重的困难,即使是那些管理最佳组织,它们的执行力也都受到了特别严峻的挑战。
这种执行力上的缺陷根源于人的习惯。但是,习惯并非自然规律。当改变习惯更有益于工作生活时,人们也能够使之改变。
有些人,虽然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但是仍然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些方法。
本文要叙述的从目标到结果的执行原则,在效率方面对个人和组织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正是在复杂性不断增加、全球网络化以及各种难以预测的转变的前提下,执行力成了一项特殊的挑战,也成为衡量企业管理专业性的一把标尺。
把精力集中在少数事情上
想要实现目标的人,首先得学会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几件事情上。
在管理领域,分散精力的危险系数相当高。组织一有分散精力的企图,就有诸多人前仆后继地附和这种行为。有些人甚至认为,尽可能同时做多件不同的事情,是一种具有特别高领导能力的体现。没有比这更错的观点了。
“数量少,但是准确性高!”——这是执行力强的人们和组织的座右铭。对于成功、对于执行计划和实现目标而言,没有什么比严格将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更有用了。虽然这看似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在成功的案例中,大部分企业和个人都满足了这个条件。
写进日程
管理者管理事务和别人。但是他们自身也需要被管理,虽然是被他们的日程管理。写在日程表上的事情,大部分都被完成了;而没有写在上面的事情,从一开始,实现的几率就很小。日程表和非常普遍的时间规划都是改变习惯的最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举个例子:某人在某一天计划每周进行两到三次体能训练,那么无论他工作多么繁忙,都至少要在其日程表的开头写上这项计划。否则这项计划就永远不会被执行。只有当这成为了一个新的习惯,那时也许才不必写进日程表中。
人们要么完全不锻炼,要么就毫无规律的、有一搭没一搭的锻炼一下。这样完全没有达到锻炼的效果,因为没有形成新的规律,所以过不久大部分人就会再次放弃——他们从来没有成功执行过。
凡是对管理者的效率有重要影响的事,都可以通过写入日程来实现,这也是唯一的一条成功之路。单凭自己,或者仅凭良好的意图,是无济于事的。特别是那些新的事物,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因此发生的频率很低,那么就更应该写进日程里。
控制未完成的任务
执行能力强的人通常工作起来非常有纪律性。他们不会忘记任何事情,并非因为他们是记忆天才,而是因为他们会写下所有任务、职责、想法和目标。他们会精心制作一个未完成任务清单。他们的床边总会放一个小的记事本——或者一部智能手机并用文字记录下待完成的事件——当然也是因为他们想要完成这件事。
我的建议是,别相信有人能把所有事情都记在脑子里,这种假设只能是少数情况。那些经验不足的人们,无所事事的人们,或者那些能力不足的人们,他们最终什么也实现不了。成功执行主要靠恒心和毅力以及什么都不忘记。
思考到最后
许多计划和决策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人们没有能力将其实现。为什么人们没能力实现它们呢?因为他们没有思考到最后。
将某件事彻底地、认真地从头到尾考虑一遍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常见的。系统、仔细并且连贯地从头到尾考虑一个问题、一个流程或者一项决策,是最重要和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很少被传授,大多数的管理书籍中也没有涉及到。
在这种情况下,该提到的不是能力,而是纪律。从整体情况来看,从头到尾考虑事情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让人感觉疲惫,因为需要花时间和精力。
有些人确实显得很“大度”,他们会告诉自己,不用费心考虑细节问题。这个观点在有些案例中是合理的,有时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高层管理人员而言。但是,当人们真的要执行一些事情时,这个观点也是危险的。人们必须能够根据人类的判断确保计划的可行性,确保能够考虑到最重要的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考虑好紧急情况下的备用方案。
测试
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更领先一步。他们明白,即使最好的和最全面的考虑也未必总是能够让人发现某些特定的错误,比如一些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显现的问题。
因此,只要有机会,最好在执行之前先进行测试。通常基于令人心痛的经验才会清楚地了解到,即使在最周全考虑的理念中,在最佳的计划内和最小心翼翼的决策中,还是会存在错误,特别是那些在全面的思考中不会被发现的错误,它们尤其会在实践操作中被发现。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即使经过精心研制、设计和生产,新的汽车模型依然必须经过测试才能通过。而且现在还没有一款电脑软件,可以脱离实际操作就检测出错误。基于这个原因,在执行前必须进行测试和再测试。
经验丰富的管理实践者们,不会如陈词滥调宣称的那样,像愤怒的公牛一般冲向事务猛冲猛打。恰恰相反:他们研究、尝试、试验;形象地说起来是这样——他们探测场地并在驶过冻结的湖面之前检测冰的承载力。
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很难承受这样一种观念,即全面系统地使用一个事前不能对其进行测试的全新的事物。因此,他们不断提出要求,在他们将一个新的事物推广到整个企业中之前,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两次或者最好三次有说服力的实验。这些测试虽然会产生一些开销,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更重要的是花费时间。但是这些测试是唯一的一次可以发现各种错误的机会,因为这些错误只在实践中显现。只有进行完这些检测,并且解决发现的错误和缺陷,经验丰富的执行者才会全面系统地、全力以赴地、不做任何讨价还价地,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开始行动。然后,他们会把因为之前的测试所错过的时间用加倍的速度弥补回来。
nlc202309021320
更重要的是,他们借此机会在组织中赢得了信任和威望。大家信任他们,因为看到了他们的能力。这种威望很难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即使以后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一些偏差,这对他们的名声也不会有太大损害。因为人们知道并且相信,错误有许多不同类型,他们明确知道可原谅和不可原谅的错误之间的差别。
确定一个负责人
在执行方面有成功经验的管理者,对集体管理或者匿名制管理方法有很深的排斥感。他们不把责任分配给小组、团队、委员会或者组委会,而是仅仅分配给个人。他们坚持个体化的个人负责原则——有些人认为这个方法过时,但这对他们毫无影响。他们认为,集体责任制起不了作用。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误解:在公司法中有一项针对股份公司的机构的集体责任制。这与我建议的个人责任制并不矛盾。这两种责任制度涉及的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方面。公司法的集体责任制关系到法律责任案例,和这里讨论的组织的执行缺陷这一主题关系不大。前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后者是关乎管理效率的问题。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所以需要的责任规则也不相同。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得按如下方法来行动:董事会作为一个集体组织做出了一项决策。负责执行这项决策的却是董事会成员某某。同时,董事会其他成员的个人责任在集体责任制框架内不受影响。
别试图赢得所有人的认同
许多事情之所以没有被执行,是因为人们相信,首先必须为此赢得组织中的所有人的认同。这是对参与观念误解而产生的一个副作用。虽然一般情况下,将所有人列入其中是很重要且实用的,但是这也有其自身明确的界限。
管理者绝不能指望众人完全支持你的计划并理解你的意图。你不应该抱有这种期待。对组织的干预程度越大,变化就越深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受到负面影响。因此,他们更可能反对这件事。也许他们不会公然反对,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阻挠这件事。但是要求他们赞同此事、损害自身利益并且违背其兴趣去做事,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典型的、在管理中较常见的情形,需要用判断力和经验去鉴别。与集中的反对意见相悖而行,通常是不明智的,也是无效的行为——特殊情况除外。相反地,想要说服所有人并且赢得所有人的赞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这个必要。
有经验的成功执行者们努力尝试动员物理学家所谓的“临界质量”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案例中,“临界质量”大概包含多少人取决于当时的情形。然而作为一般规律,30%的比例往往就绰绰有余,而且在许多案例中,更低一点的百分比也常常就能发挥作用。
比数据和百分比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在执行中必须赢得谁的认可。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标准:人们因为取得的成果而得到信赖。当一个人取得了显而易见的、可以夸耀的、有分量的、对企业而言很重要的成果时,人们便会心悦诚服的信任他。
因此,有经验的执行者们为实现其计划,努力在组织中争取到临界数量的这类人。按数字和百分比计算,这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却是一个重要的群体。
仔细考虑,调动某些人需要什么
尽管执行力强的管理者决不会尝试去赢得所有人的认可,但是他们会做一件事:他们考虑得非常精确——那些即将共同执行计划的人们需要什么——以使计划有效执行。他们全面考虑到,这些参与其中的人们需要哪些信息,哪些工具和哪些训练。
首先,他们不会犯一种错误:他们从不因为他们自己非常明白,就暗自假设所有人都明白事情是什么样的。太多的管理者一次又一次地犯了这个重要的错误,尽管他们本身对这点更为了解。他们自己及其企业管理层的同事们一起,在最终做出决定之前,可能数周数月地研究一件事情。他们自身非常熟悉这个问题的各个侧面和维度,这个问题从起床到入睡都伴随着他们。但是,那些现在要执行这个决定的人们,对此一无所知。这让他们如何有效地执行?
可以看到,这里涉及的并非动机问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涉及到动机问题,但是首先出现的是一个与动机无关的更重要的问题:谁必须知道、理解和掌握什么,才能正确且有效地为执行计划做出其贡献?出于这个原因执行力强的管理者进行了彻底地全面地思考,他们要如何明确地解释和说明其决定,才能让参与者们理解,到底要做什么。
别相信报告
在执行阶段必须监督和控制进展,这已经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虽然在所谓的现代管理培训师中,一直有一些人不愿意承认这点,并且传播放弃控制的错误学说。我对此并不认同。
但是,即使控制作为一项任务已被人们接受并严肃对待,到底该如何控制,仍然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的。信息科学的进步使得执行方面有一个风险:报告变得过于容易……但重要的是,人们不该相信报告——特别是在涉及到重要计划的执行时,更不应该相信它。
有哪些备选项?人们必须亲自去看看。要想获得足够全面和正确的、符合现实情况的局势判断和进展评估,这是最好的方法,在不少情况下也是唯一的可能性。对这种行为的观察如同主旋律贯穿整段历史,这对所有执行者都是一样的:即使他们拥有改进过的报告系统,比如军事组织中的报告系统,这也决不能取代亲自观察。相反,个人的直接观察也是引起执行错误或者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引起的明显失败也不少。
执行,如同人们看到的那样,实际上不那么困难。通过观察少数几个规律,做几次简单的实践,即使没法解决世界上所有的执行问题,但也能在自身的影响范围和责任范围内取得显著的进步。(本文由“瑞士马利克管理中心(北京)”(www.mzsg.com)特别提供;关宏茹∕译)
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
(2000年9月21日)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规范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公证和执行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二)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
(三)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
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
(一)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二)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
(三)各种借据、欠单;
(四)还款(物)协议;
(五)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六)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
三、公证机关在办理符合赋予强制执行的条件和范围的合同、协议、借据、欠单等债权文书公证时,应当依法赋予该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未经公证的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合同、协议、借据、欠单等债权文书,在履行过程中,债权人申请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机关必须征求债务人的意见;如债务人同意公证并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公证机关可以依法赋予该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
四、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债权人可以向原公证机关申请执行证书。
五、公证机关签发执行证书应当注意审查以下内容:
(一)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事实确实发生;
(二)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的事实和证据,债务人依照债权文书已经部分履行的事实;
(三)债务人对债权文书规定的履行义务有无疑义。
六、公证机关签发执行证书应当注明被执行人、执行标的和申请执行的期限。债务人已经履行的部分,在执行证书中予以扣除。因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而发生的违约金、利息、滞纳金等,可以列入执行标的。
七、债权人凭原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八、人民法院接到申请执行书,应当依法按规定程序办理。必要时,可以向公证机关调阅公证卷宗,公证机关应当提供。案件执行完毕后,由人民法院在十五日内将公证卷宗附结案通知退回公证机关。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执行行为,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确保执行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结合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执行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将案件执行过程和执行程序予以公开。
第二条 人民法院应当通过通知、公告或者法院网络、新闻媒体等方式,依法公开案件执行各个环节和有关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法律禁止公开的信息除外。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向社会公开执行案件的立案标准和启动程序。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受理后,应当及时将立案的有关情况、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可能存在的执行风险书面告知当事人;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裁定书送达申请人,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和理由。
第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向社会公开执行费用的收费标准和根据,公开执行费减、缓、免交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后,应当及时将案件承办人或合议庭成员及联系方式告知双方当事人。
第六条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要求了解案件执行进展情况的,执行人员应当如实告知。
第七条 人民法院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进行调查后,应当及时将调查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对依职权调查的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和被执行人申报的财产状况,应当主动告知申请执行人。
第八条 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的,应当依法制作裁定书送达被执行人,并在实施执行措施后将有关情况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或者以方便当事人查询的方式予以公开。
第九条 人民法院采取拘留、罚款、拘传等强制措施的,应当依法向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出示有关手续,并说明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的理由和法律依据。采取强制措施后,应当将情况告知其他当事人。
采取拘留或罚款措施的,应当在决定书中告知被拘留或者被罚款的人享有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的权利。
第十条 人民法院拟委托评估、拍卖或者变卖被执行人财产的,应当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等有关规定,采取公开的方式选定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并依法公开进行拍卖、变卖。
评估结束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送达评估报告;拍卖、变卖结束后,应当及时将结果告知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办理参与分配的执行案件时,应当将被执行人财产的处理方案、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案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告知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必要时,应当组织各方当事人举行听证会。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案外人异议、不予执行的申请以及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等重大执行事项,一般应当公开听证进行审查;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没有必要听证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审查。审查结果应当依法制作裁定书送达各方当事人。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依职权对案件中止执行的,应当制作裁定书并送达当事人。裁定书应当说明中止执行的理由,并明确援引相应的法律依据。
对已经中止执行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中止执行案件的管理制度、申请恢复执行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依职权对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终结执行的,应当公开听证,但申请执行人没有异议的除外。
终结执行应当制作裁定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裁定书应当充分说明终结执行的理由,并明确援引相应的法律依据。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未能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中规定的期限完成执行行为的,应当及时向申请执行人说明原因。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不宜公开的文书材料外,其他一般都应当予以公开。
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申请查阅执行卷宗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查阅、抄录、复制执行卷宗正卷中的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案件执行信息的,视情节轻重,依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十八条 各高级人民法院在实施本规定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实施细则。
题的复函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 【发文字号】 [1999]执他字第10号 【颁布时间】 1999-04-21 【生效时间】 1999-04-21 【时效性】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7]粤高法执请字第36号《关于深圳华达化工有限公司申请执行深圳东部实业有限公司一案申请执行期限如何认定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申请执行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便丧失了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双方当事人于判决生效后达成还款协议,并不能引起法定申请执行期限的更改。本案的债权人超过法定期限申请执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仍立案执行无法律依据。深圳华达化工有限公司的债权成为自然债,可自行向债务人索取,也可以深圳东部实业有限公司不履行还款协议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复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因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致使逾期申请执行问题的请示》内容
一、案件的主要事实
华达公司诉东部公司买卖房屋合同纠纷一案,深圳中院房产庭于1995年8月24日作出(1995)深中法房初字第066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东部公司在判决生效后15天以内返还华达公司1629万元本金及利息。判决送达后,双方于1995年9月11日自愿达成一份履行第066号判决的《还款协议书》,该协议主要约定:(1)东部公司向华达公司返还购房款本息18467067元(利息计至1995年8月25日);(2)分期还款,至1996年12月31日前还清;(3)若东部公司不按期付款,华达公司请求法院强制执行;(4)本协议报深圳中院备案。此后,东部公司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偿还了部分欠款,剩余部分未按还款协议书的约定付款。华达公司遂于1996年9月26日向深圳中院申请强制执行。深圳中院于1996年10月14日立案执行。东部公司即向深圳中院提出异议,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此案申请执行期限已过,应视为华达公司已放弃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深圳中院受理华达公司的执行申请错误,应予撤销。
二、深圳中院的意见
深圳中院认为,其对该案立案执行于法有据。理由有三:(1)第066号判决下达后,当事人达成还款协议,约定了还款日期、数量,并约定东部公司如不按期付款,华达公司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将该协议报请深圳中院备案。该协议实际上是当事人的和解协议,即有条件地变更了生效判决所确定的还款时间和数量,并交法院备案。从主观上讲,当事人双方均表示自愿分期履行判决,权利人华达公司没有放弃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这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立法宗旨是不相符的,即不能将未在法定申请执行期限内提出执行申请就理解为是放弃了申请执行的权利。故不能简单地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2)当事人之间的还款协议是真实的意思表示。被执行人东部公司在开始阶段(即在6个月的申请执行期限内)按双方签订的还款协议偿付了部分款项,事实上构成了华达公司申请执行的障碍,后来东部公司不再按约定付款,对华达公司来说,限制其申请执行的障碍已经消失。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华达公司有正当理由申请顺延申请执行期限,华达公司的申请执行和深圳中院的受理申请应当视为当事人申请顺延期限和法院准许顺延。这与《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3)被执行人东部公司在主观上具有以还款协议拖延时间,从而达到逃避法院强制执行、逃避对华达公司的债务的目的。还款协议签订后,前期按协议履行了部分还款义务,诱使华达公司未在6个月内申请执行,之后就不再按照还款协议付款。东部公司的上述行为明属规避法律的行为,法院不能支持。
三、广东高院的意见
(一) 理论意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大量民族国家独立, 国际组织激增和国际争端错综复杂的现实都大大刺激了国际法的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学者对国际法是否是法, 以及国际法是否是软法具有很大争议, 原因就在于国际社会显然没有超越于国家主权之上的立法、行政等强制机关, 国际法在立法、行政、司法上的效能明显弱于国内法[1]。甚至有学者认为, 国际法常常成为空法, 国家只有在国际法符合其国家利益时才遵守, 而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则不予遵守[2]。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横行的当代, 经常出现主权国家践踏国际法的行为。《国际法院规约》规定, 国际法院判案适用国际法, 因此国际法院判决能否得到实施的问题决定了国际法是否具有“法”的性质, 这对厘清国际法的基本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随着众多新新国家的出现, 国家间利益与冲突日益凸显, 国际法院已经渐渐成为解决矛盾的可靠选择。从1921年到1945年的25年间, 常设国际法院作出了31项判决、25个中间命令以及27个咨询意见。自1946到1999的55年间, 国际法院作出了68个判决、107个中间命令以及24个咨询意见。基本保持了平均每年作出三至四个裁决[3]。由这些数据很容易看出国际法院在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解决了大量的国际争端, 创设了一些新的国际法原则, 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为全球性和区域性司法机构的运作累积了宝贵经验。近两年来,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不断, 不管是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菲黄岩岛和美济礁争端还是中韩苏岩礁争端, 无不引起国人的强烈关注。不久的将来, 中国能否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 双方当事国及其国民能否承受判决结果, 都是我国可能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国际法院判决实际执行情况
通常各国都能自觉的遵守国际法院的判决, 因为《联合国宪章》第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联合国每一会员国为任何案件之当事国者, 承诺遵行国际法院之判决”。很多国家是自愿签订特别协定而把争端提交法院, 此举说明国家已经做好了接受败诉的心理准备。一方面很少有国家明目张胆的拒绝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 除了可数的几例案例, 最著名的是科孚海峡案、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另一方面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 判决很难被完全地善意地执行。近几年来, 因为国际法院放宽了强制管辖权的限制, 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强制管辖案例, 这就使更多的国家不执行国际法院判决成为可能。下面我就运用实证分析法, 用最典型的案例说明判决的执行情况。
(一) 完全不遵守国际法院判决———“拉格朗案”为例
1982年, 两名名叫拉格朗的德国兄弟因为犯了谋杀罪被亚利桑那州法院判处死刑,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予以批准。但是美国没有按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告知他们获得德国领事帮助的权利, 也没有将此案通知德国领事官员。直到1992年6月德国的领事官员才知此情况并做了大量外交和法律上的努力, 1999年3月2日, 就在两兄弟死刑执行前数小时, 德国向国际法院提交了诉状, 控告美国违反了《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 与此同时, 德国还提出了一项指示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 要求美国在国际法院对该案审理终结以前, 暂停对两兄弟执行死刑。国际法院同意了此项请求, 于1999年3月3日发出了采取临时措施的裁定。但美国完全置之不理, 将两兄弟当日执行死刑[4]。
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公然地践踏了国际法的权威地位, 但是这仅仅是国际法的短暂倒退, 对于全球而言, 国际法的尊严将会得到更多的维护。
(二) 不完全遵守国际法院判决———利比亚和乍得的领土争端案为例
利比亚和乍得之间的奥祖地带地处撒哈拉沙漠, 资源极其丰富。多年来, 两国为这块土地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间, 导致了数千人死亡[5]。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利比亚和乍得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判决将整个奥祖地带判归乍得所有, 最终利比亚接受了国际法院的判决。但是直到当今, 仍有证据证明利比亚在支持反叛运动, 此项判决没有被完全地善意地执行。
鲍尔森博士认为, 对国际法院判决的遵守包含两个要素:接受法院判决的终局效力和采取合理措施善意的履行由此而产生的法律义务[6]。换句话说就是不仅要看国家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国家切实的行动。在我研究的一系列不完全执行国际法院判决的案例之中, 我发现领土争端尤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因为领土边界的划分不仅仅涉及法律上的问题, 还是政治、民族、种族、宗教等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法院的判决执行困难重重, 而国际司法机构的判决遵守比例是其运作成功与否的最直接衡量标准, 对其作用和声誉也具有决定性影响。要想维护法律的权威, 保证判决的执行, 我们必须找到恰如其分的解决对策。
三、解决对策
解决问题需双管齐下, 第一, 关于国际法院的权威和有效性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有效地督促有关国家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第二、督促不见成效的基础上, 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判决的执行[7]。国内外许多学者为国际司法机构制定、设计了很多利用外交、政治、经济、舆论压力促进遵守的措施, 既有说服或者帮助有关国家重返遵守的非惩罚性措施, 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惩戒性措施, 例如欧盟法院框架内的罚款机制, 莱斯曼教授将这些措施界定为强制执行国际判决的措施[8]。
(一) 监督判决
监督需要权威机构予以执行, 能实施监督行为的主要应该是国际法院本身, 从国内法上看, 法院有义务保证自己的判决予以执行来保障法院之权威, 实现法院定纷止争的价值, 完成诉讼程序的每个阶段。在国际社会, 人们长期重视法院的管辖权问题, 而忽视法院的执行问题, 这样是行之不通的。国际法院的判决具有拘束力, 那么法院必须行使有效监督保证判决的执行。国际法院可要求当事国在特定时期内提交履行义务的行动证明, 并呼吁国际社会予以监督。
(二) 执行判决
关于执行制度,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和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执行主体的问题。第二个是执行措施的问题。
1. 安理会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九十四条第二款, 国际法院判决的执行主体除了当事国应当为联合国安理会, 实践中安理会也是唯一的负责执行国际法院判决的主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国否决权制度带来的严重危机, 如果败诉国为常任理事国及其盟友, 那么在执行问题上便很难奏效。在安理会不作为的情形下, 当事国缺乏合理救济的情况需通过安理会改革亟待解决。
2. 大会
《联合国宪章》第十条规定“大会得讨论本宪章范围内之任何问题或事项, 或关于本宪章所规定任何大会之职权;并除第十二条所规定外, 得向联合国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 提出对各该问题或事项之建议。”这些规定确保了联合国大会的补充调整作用。
3. 其他执行主体
可由全球性或者区域性, 政府间或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对国际法院的判决进行执行。但对于上述主体, 执行权并没有权威的法律依据, 需要依仗有权组织的授权和放权。
从国家的实践来看自助也是国家实现判决权利的依靠, 国际社会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机构来保障判决的执行, 单独或者集体自助就必不可少, 比如通过外交手段与败诉国谈判, 或者邀请第三国直接斡旋与调停, 更甚者可以采取反报措施来要求执行判决, 但不能超出应有的执行范围。
解决国际争端的主体可以实现多元化, 而执行措施上应该借鉴其他国际组织的运作经验而逐渐完善, 比如, 在WTO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里, 每一个程序都有特定的期限, 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机构的办事效率, 而国际法院的判决生效到执行有时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 这大大削弱了国际法院的影响力与执行力, 总而言之, 待学习借鉴的内容尚多, 任重而道远。
四、结语
当下的世界局势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时常影响着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各国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 中东局势的持续紧张, 矛盾冲突的剧烈升级使国际法院的使命异常凸显, 虽然体制仍需健全, 弊病仍需克服,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通过各个国家及其专家学者的努力, 国际法院的判决执行效力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对于中国而言, 周边局势的不太平更需要我们重视国际法院的执行效力, 执行体制的完善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国际法院为联合国司法机构,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彰显法律权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 政治关系错综复杂, 国际矛盾日益凸显, 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要解决国际争端并建立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国际法院功不可没。因此, 对国际法院及国际法院判决执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尽管国外学者在国际法院判决执行问题研究领域成果颇丰, 但是我国国内尚无相关方向的专著, 并且相关国内论文也为数不多。鉴于国内的研究现状, 本文仅作若干探讨, 抛砖引玉。
关键词:国际法院,判决执行,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Thomas Buergenthal, Sean D.Murphy.Public International Law[M].China:Law Press, 2004:11.
[2]Barry E.Carter, PhillipR.Trimble.International Law[M].Canada:Little, Brown&Company Limited, 1991:8.
[3]Mark W.Janis.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4Edition) [M].New York:Aspen Publishers, 2003:126.
[4]La Grand case (Germany v.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ublic sitting held onMonday13 November2000, at10 a.m., Verbatim Record, uncorrected.CR2000/26, p.11, para.2.
[5]Guy Arnold.The Maverick State:Gaddafi and the New World Order[M].London: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1996:75, 77.
[6]Colter Paulson, Compliance with Final Judg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Court of Justice since1987, 98 Am.J.Int'lL.434 (2004) .
[7]PECK C, LEE R S.Judge Raymond Ranjeva, Introduction to the PostAdjudicative Phase,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关键词:执行难;法院;原因;对策
一、基层法院民事判决执行难问题的现状
判决执行难问题,历史以来伴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开始就一直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纠纷案件大幅增加,案件较之以前更加复杂,使执行变得难上加难。理论上来说,案件一经判决生效,当事人就有义务自觉履行法院的判决,如果当事人没有及时适当的履行,法院则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职权进行强制执行,使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得以实现。但现实生活中,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给中央的《关于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的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的财产难动”情况一样,法院的执行面对着层层阻碍,导致法院大批积案无法解决,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保护,引发大量上访事件的发生,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拍卖判决书的情况,也侧面反映了执行难问题的严重性。
法院在执行难问题上也一直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集中执行,集中执行是指法院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特定的时间段,针对特定的被执行对象,集中执行力量,依法对未执行终结的案件进行突击强制执行的一种方法。1999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组织下全国各地法院展开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大行动”,各地基层法院执行人员甚至通宵达旦的对被执行人进行围追堵截、午夜行动进行集中执行,使执行结案总量首次超过受理案件总量,未结案数量开始下降,但执行工作被动局面仍未根本扭转。截止至2003年12月底,全国尚有执行未结案件超过38万件。2006年1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对解决执行难问题作出部署。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召开全国法院贯彻落实“通知”的电视电话会议,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于2006年1月至6月,在全国法院范围内开展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但是仅靠某一阶段的突击集中执行还是无法彻底有效的解决执行难问题。
二、“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一)执行案件数量逐年上升,案件处理难度增加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今年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度之后,虽然立案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全国各地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以井喷式增加,使法院原本就办案人员不足的压力更大,据调查统计,仅立案登记制度实行以后的一个月,法院案件受理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审判量的巨幅增加是否会影响法官们的判案质量,从而导致判决执行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给人民法院今后的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被执行人难找,被執行财产难寻
我国社会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大,再加上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薄,故意逃避法院的执行,很多被告判决书送达之后便一走了之,甚至在诉讼过程中就离开住所地,这类案件中涉及农民的案件和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占很大一部分,许多农民为了逃避执行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可供执行的财产很少,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因为当事人之间本来就是不认识的关系,一旦被执行人有意规避,法院很难掌握其下落。因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如果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对其财产就更无从下手。
(三)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法院执行工作想要顺利进行,与检察院、公安机关、行政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助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这些协助机关,法院不仅无法执行当事人的财产,连当事人的行踪都很难找到。虽然目前的法律及解释中已经有很多关于要求房管局、车管所、银行等部门协助执行工作的规定,但是实践中,越是在基层,越存在着严重的人情关系、地方保护现象。
由于法院体制的设置,地方法院要受到同级政府及党委的领导,所以必然会被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干扰审判执行活动,而且我国历来存在重审判、轻执行的传统,使得法律虽有规定,但实践中却难以推动。
(四)缺乏相应的配合制度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引起执行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公民个人信息通常会分散在各个单位,法院想获取这些信息时需要一家一家的上门查询,曾有报道某县法院执行人员为了查到被执行人财产,跑遍了全县的银行。这种信息流通性的缺乏为法院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被执行人就是利用这种信用体系的漏洞,随意的转移财产,拖延履行时间,赖账不还。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财产登记制度,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全部财产信息都可以由法院通过法定程序查询,不仅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或下落不明导致执行陷入僵局的情形,也利于法院查清被执行人是否真的没有履行能力,为终结执行程序提供合法依据。
并且在执行僵局确实发生后,缺乏一定的积案退出机制,解决大量堆积在法院的确实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的案件,减轻法院清理积案的工作压力,在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时随时恢复执行。
三、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
在今年7月21日,最高法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两个司法解释。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主要内容
1.进一步明确了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
(1)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2)致使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或者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包括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等拒执行为;
(3)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网】推荐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地址06-11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09-23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09-11
2024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11-09
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网06-11
罗定市人民政府网07-16
纳雍县人民政府网招聘07-01
人民法院《劳动法》执行情况汇报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