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精选13篇)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1

舒标治

怀化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湖南是农业大省,但全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笔者以为,推进全省统一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又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 “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由农业大省实现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战略选择。

因此,笔者建议“十二五”期间要切实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将网络体系不断延伸至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不断扩大网络覆盖面;推进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行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品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病虫测报等信息,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多样化的需要。

1、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议以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为中心,建成集农村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求助受理、疑难问题解答、科技素质提升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电话服务、短信服务、网络服务、上门

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提供涉农政策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市场等方面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打造我省“12396”科技服务品牌。

2、建成全省统一的“12396”语音服务平台。建设集农业政策、法规、科技、生产、生活、金融、产品流通、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农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语音服务平台,扩展农村电话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当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拨打“12396”服务热线进行咨询,“12396”户联网省中心资源库和本地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即时为农户进行语音在线解答、远程指导。

3、在全省范围内开通“12396”服务热线。如果遭遇动、植物重大疫病、疫情,需要专家现场上门服务的,“12396”户联网省中心资源库即时联络当地专家,及时奔赴现场,现场解疑,开展服务。

4、建立融合、共享、互补的合作体系,实现与各涉农信息系统的应用接入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电信、移动、联通和农村气象的短信平台,通过“农信通”、“金乡通”、“惠农通”等多种载体,发布由“12396”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提供的涉农政策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信息。其中,农村气象短信平台负责农业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报及突发性疫情等公共信息的发布;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负责其他经营性涉农信息的服务。

5、建立快速高效的技术支撑团队。集成省、市、县三级各类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建立全省农业科技人才专业服务团队(库);统筹协调和组织农业科技专家、科

技特派员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等,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及时解决通过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等收集到的相关技术、信息需求。

6、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其一,省、市、县要分别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其二,要明确责任。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由省科技厅负责组织实施,并负责筹措专家团队赴现场开展服务、解决问题所需的差旅费等;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分别建立以农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技术支撑团队,并负责做好管理、派遣和服务安排;各涉农部门要紧密配合科技部门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其三,做好经费保障工作。财政投入是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考虑到农村信息化的公益性质,以及市、县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建议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网络建设、软硬件配置、值班人员补助和派出专家的差旅费等大项开支列入省财政预算,统一买单。

说明:本建议之所以以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为中心,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一是因为科技部门是综合部门,可以统筹和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协调和组织相关涉农部门的专家开展工作;二是因为科技部门有相关的工作经费,可以安排派出专家的差旅费等开支;其三是因为科技部门有相应的工作需求,便于建立稳定的、长效的工作机制,不致于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四是打造我省“12396”科技服务品牌,还可以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支持。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2

2013年12月26日, 科技部召开了新一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指导专家组会议, 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出席会议, 孙九林院士等18位示范省建设指导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主持。

会上, 科技部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宣读了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关于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浙江等五省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的函, 科技部农村司产业处胡京华处长宣布了新一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专家安排、分组情况。与会专家就“示范省建设指标框架指南”、“涉农信息资源整合”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在讲话中首先感谢专家们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中付出的大量心血, 要求各位专家以“示范省建设指标”为抓手, 做好浙江等五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工作;指导各省聚焦食品安全平台建设, 促进各省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 早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3

关键词:气象信息产品;新农村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7-0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具有极其深远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气象工作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并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赣州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部门更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气象信息产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当前现状

多年来,赣州气象部门在为“三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面临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少针对性、多样性的气象信息产品。目前赣州基层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的预报只包含晴雨、温度、风等常规气象要素,在具体农事季节生产环节上,这些产品缺乏与农业生产技术的紧密结合,气象服务产品的适用性、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迫切的需求存在差距。

2.气象信息产品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作为赣南来说,山地丘陵居多,地质结构复杂,加上中小尺度系统监测网还没有完全建成,气象预报产品还不能做到时间、空间的无缝隙、精细化,目前发布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还满足不了农村防灾减灾和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3.气象信息产品传递不及时。目前,气象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声讯、网络、报纸等媒体传输,途径不能说不多,覆盖面也不能说不宽。但是,在偏远的山区,当地的电视、广播信号覆盖不到;报纸送到时气象预报已经成了“实况”;很多农民反映得不到气象信息,气象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了农民获取气象信息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几点建议

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必须紧紧围绕赣州市政府提出的“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个理念,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种植能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气象服务,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见效最快的事情抓起,寻找新的切入点。

1.把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总抓手。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气象部门,必须以科技进步和自身气象信息优势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开展扎实有效的气象服务工作。

2.提供多样化的农村气象信息产品服务新农村建设。赣南依托当地的传统和资源优势,确定了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果四大主导产业,以及一批区域特色产品,并力促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乡)一业”的产业格局。所以各级气象部门应该本着服务农民的宗旨,新建或扩建农村气象服务机构,配备更多的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合作关系,建立定点和定时的联系走访制度,拓宽农业信息获取和收集的渠道,及时掌握当地农业发展趋向和变化特点,把最新最需要的气象预报产品提供给需要者,做到服务的全方位,科学就是生产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产品,可以帮助农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开发适合农村生产特点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根据农事季节各生产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将气象预报、农业生产技术结合起来,使气象服务产品更加贴近农村,指导农民科学地生产和生活,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3.紧贴当地主导产品实际,提高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针对性。赣州提出了“要把赣南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把脐橙培植成超百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各级气象部门则要围绕这个目标,一是在充分考虑气候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性质、坡度、植被、土壤、稀土含量等因素,对赣南脐橙产业的开发布局区划到村组;二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实现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的重大农业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和减灾控制;三是加大对脐橙农产品的生产、保鲜、储运等方面与环境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力度,并形成其气象保障服务技术;四是利用现有的“农经网”为以脐橙为主的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牵线搭桥;五是在现有的气候条件下,对脐橙的品种改良、新品种的引进进行气候可性行论证,以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4.多措并举,提供快捷的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一是明确气象部门主动及时传递气象信息的责任,对“12121”气象自动答询天气系统信息的及时更新,充分利用现有的手机短信平台、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定时插播气象灾害信息,增加播出频率,稳定播出时间;二是建立以村级组织为主的代理制度,确定专(兼)职气象员,负责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通过广播、高音喇叭和黑板等载体告知当地农民,做到气象服务的“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完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让农民充分享受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最大程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充分发挥农经网的作用,依托农经网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远程文化教育、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销售、订单农业等功能,发挥农经网在“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和组建新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四是把气象信息服务纳入地方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依靠地方现有的通信网络和渠道,为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提供方便。

5.加强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质量。一是要加强气象科技建设,深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机理,建立科研业务化和研究型业务体制,开发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更为精确的可释数值预报产品。二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天气预报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由经验预报、定性预报上升到客观预报、定量预报,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础上,逐步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气象信息产品。三是加强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适时监测天气,及时修订,做到气象信息服务趋于完善。

6.加大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防范气象灾害意识。赣南是个山区,而且又是个多雷击区,每到汛期发生群发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大。赣州提出要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气象部门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宣传科学防范气象灾害等知识,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科学生产和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当地的村镇规划,并为其提供规划区的气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使村镇建设避开暴雨型地质灾易发区和雷暴多发区,让农民从看的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于新村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

[2]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3]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4

职业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服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学校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据了解,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信息化技术尤为重要,因为在职业教育的实训和实习环节,一些专业由于实训设备昂贵、经费限制难以一时开展真刀实枪上机操作,而通过软件的仿真模拟操作则一样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校将逐步建成以网络平台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加快培养适应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要求的师资和管理队伍,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下的课程改革体系。其中,今年我教研组有三个代表队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培训提升,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使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渗透到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及管理等各个环节。

本次大赛设置了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等三个竞赛项目。其中,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项目重点考核教师根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系统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一门课程进行整体网络课程进行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5

从2009年至今,江海区农林和水务局、经促局、团委三个部门紧密配合,完成了江海区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覆盖全区34条行政村的信息直通车服务网络,有关情况如下:

一、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共投入150多万元,用于区中心机房设备扩容、区级平台、培训中心及村级信息宣传栏建设,对区、村两级硬件进行完善,并组织信息员进行培训。

二、完善软硬件建设,夯实信息平台基础。

一是完善区级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建成“江海区农村信息直通车”专门网站,每条村落实一名信息员,负责农产品供求信息的上传发布和系统维护。二是完善各村办公硬件,目前各村均已实现电脑上网,并配备打印机和视频设备等系统动作必须的硬件设备,三、完善工作制度,实现制度上墙

完成了区级“农村信息直通车”服务中心和信息员培训管理中心的建设,“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管理服务制度、信息员管理制度、信息员名单等宣传资料已上宣传栏。

四、完成各站点挂牌,系统运作良好

全面完成我区34条村“农村信息直通车信息服务站点”挂牌工作,完善各村硬件,并对各村信息员进行培训,各村平台运行状态良好。

五、实现村级信息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6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袁秋红

摘要:农村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多方参与、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从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性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愈加高度关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动态,力图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水平,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壮大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为“三农”提供切实服务,建设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左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央“中部崛起”政策的贯彻力度。经过多年的建设,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中部地区甚至全国有一定地位。现已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平台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信息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

1.1构建了“省—市—县—乡—村”的多级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体系

在湖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构建了“省—市—县—乡—村”的信息服务组织机构。建设了17个市州农村信息服务中心,32个县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30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1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建立了包含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的湖北农村信息采集体系,建设了省级以及市县级的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开辟特色专业服务,建立网上农业“专家大院”,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设新型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和信息员队伍。

1.2搭建了多形式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系统建设

湖北省搭建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立起以电话、广播、电视、专刊、Internet网络等多终端设备形式应用为基础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了一批多介质的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建有多个大型农村信息网站,包括湖北新农村科技培训网、中国油菜网、中国马铃薯网等。提供农产品供求、农业政策、医疗及就业等信息服务。

近年来通过国家项目的实施及湖北省农村信息需求,引进开发了一批现代农村关键信息技术。如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基层政务管理系统、3S及农业生产要素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技术已经投入基层应用。

1.3形成了多样化、实用性强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一方面,湖北省综合运用热线电话、电脑、信息机、广播、电视等多途径、多形式创新信息

服务模式,建设农村信息化产业村、信息化产业镇,培育了诸如咸安、华容、当阳等一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典型县市,极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提升了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

另一方面,面临着信息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思路,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了“农技专家+热线+农户”、“农业企业+短信+农户”、“科研院所+网络平台+基地”等多元化、多簇点的信息服务模式。

1.4培育了农村信息服务运行的长效机制

在全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渠道投入”的信息服务机制。每年从财政事业经费中设立农村信息化专项经费,直接推动了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了湖北农村信息化服务行业的水平提升。全省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年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

2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信息资源应用性较差

目前农业及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信息资源,但由于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低。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大,难以整合统一,制约了信息资源效用的发挥,急需联合各涉农部门确立覆盖全省的“共建、共享、联合、竞争”的信息资源建设机制。

2.2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虽然湖北省政府和通信企业比较重视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目前省内农民拥有计算机的比率仍然很低,电视和广播仍然是当前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实现扬长避短,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2.3基层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严重缺乏既懂农业技术知识,叉懂经营和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从数量上看,目前,省市县农村信息工作人员和乡、村信息员有5000多人,不到全省村数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对信息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系统培训不够,开展信息服务能力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要。

2.4信息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

一方面市场服务主体不明确,开展个性化、有效的信息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信息服务的客体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低,信息转化为经济要素的环境还不成熟,信息服务的市场化机制短期内难以完善起来。

3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目前,结合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应以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为核心手段,创新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机制,最终达到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载体多样化、服务主体社会化的格局,构建高效沟通信息供需之间的服务体系。

3.1整合资源,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省级涉农信息资源共享联盟。依托省、市级各涉农部门现

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立起全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兼具教学、科研、开发功能的联合、高效的农村信息管理和协调的体系,建立涉农部门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同时拓宽渠道,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水平。引进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加强同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3.2加强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信息人才队伍培养

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整体水平,深化信息服务机构改革和加强信息服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此,积极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并使其具体化、实体化,赋予其规划、协调和规范信息市场权力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其与市场接轨,成为信息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还需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识别、加工与应用、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一是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二是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3.3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机制,完善服务模式

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只有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转变服务机制,深化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信息服务必须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公司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应对信息需求市场的变化,开发出更好地信息服务产品。在政府有关部门予以一定扶持和政策支持的有利环境下,不断拓宽农村信息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鼓励企事业单位、企业参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网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

参考文献

[1]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08,(10):17-19.,郭琪.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行环境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8):53-55.[3]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篇7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就业体系,服务水平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家庭的和谐, 影响到国家“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 使大学生就业择业变得形式多样、更高效快捷。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 探索毕业生就业新途径, 实现毕业生就业网络化, 是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出路。

一、高校数字化就业的发展

高校数字化就业即信息化就业。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 从开始对就业信息化研究迄今可归结为两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二是当前就业信息化阶段。

起步阶段为:1999-2001年, 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 清华大学的就业网站开通;2001年有近10%的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模式建设各自的就业信息网。在信息化手段用于就业的起初阶段, 高校逐渐树立了信息化的意识, 并开始注重专业就业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就业信息化阶段从2002年至今, 是一个政府重视, 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 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信息化的重点是指就业工作的信息化, 主要依托互联网实现人才信息、岗位信息、在线指导、岗前培训等最快速度的交流和传递。2003年, 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并在开通仪式上指出, 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地方、各高校要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 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服务网要在服务功能、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 要与传统的招聘形式相结合, 将就业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2004年国办发[2004]35号文件要求, 要“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进程, 2004年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 (专科) 学校, 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 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在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 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频道, 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等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各地及高校也在积极建设各自的就业服务网并不断进行探索, 从就业服务网开始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各省和90%的高校就业信息网都建立了起来。

二、数字化就业的优势

(一) 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效率

毕业生就业管理是一项头绪多、耗时长、动用人力多、政策性强的工作, 不仅涉及到毕业生本人, 而且还涉及到学校、学校主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省市地人事部门等, 通过网络和数字化技术对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信息进行管理, 采用系统操作做到数据的统一、规范、准确和及时, 实现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的数据共享, 可以大大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

通过网络系统对每个毕业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和查询等, 便于学校对毕业生生源分布、专业分布、就业状况等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 为学校了解就业状况、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提供依据。通过网络上传就业数据, 可以确保就业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无纸化管理。

(二) 实现就业信息共享

互联网信息量大, 传播迅速, 地域限制小。目前, 我国各校已建立自己的企业信息库, 包括企业的基本状况、联系方式、招聘信息及以往毕业生的信息, 方便毕业生查询, 通过网络有效整合各方面信息, 建立与各地人才市场、人力资源部门的企业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的互通, 建立校际毕业生生源信息的互通, 方便了企业招聘, 方便了毕业生求职。

(三) 有效降低就业成本

通过建立网络视频面试系统来方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交流, 可使招聘单位足不出户就能挑选到千里之外的高校人才。远程面试极大地节约了求职者与招聘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

(四)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利用就业信息网, 开辟“求职咨询”和“就业指导”专栏, 通过浏览和问答方式, 告知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与技巧, 帮助学生完善职业形象, 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劳动法规,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 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内容丰富、传播及时、影响广泛等特点, 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搜索有关就业指导的内容;网络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 能够将教育平面引向立体,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 感染力强, 可以更好地调动广大同学参加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数字化就业的构建

第一, 建立毕业生生源数据库。通过校内数据共享, 学籍管理部门提供毕业生生源数据, 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所学专业、学习成绩、个人特长等信息, 就业部门加强对数据的分析, 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及个人特长结合班主任的审核评价, 给出就业指导方案, 帮助毕业生确定自己的就业意向, 结合毕业生的求职意向, 有针对性的实行就业推荐。

第二, 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完善用人单位信息, 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情况介绍、联系方式、历史招聘信息及以往毕业生在该单位的就业状况等, 提供单位接口, 方便单位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协助就业部门准确掌握用人单位情况及职位招聘要求, 有针对性地实行毕业生推荐, 加强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的互动, 方便就业部门及时了解实习生或毕业生的实习就业状况。

第三, 按权限设置与管理就业数据。根据工作需要, 为学校就业工作人员、院系、班级毕业生就业工作负责人员分配不同权限账号, 方便相关人员根据权限有序参与、协助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账号按学号分配, 不提供注册, 毕业生可以上网激活账号。

第四, 加强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与省派遣管理系统接口, 实现就业派遣数据的共享, 提供数据的统计表与分析功能。统计的数据可以分别选择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单位属性、就业市场需求等;就业统计分析的对象可以选择院系、专业、班级, 并且可以选择不同学历的组合。

第五, 建立用人单位招聘方式管理。设置双向选择、网络匹配及管理员推荐等招聘方式;学校可以设置用人单位的招聘权限和范围, 使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毕业学生求职都在学校的管理、调配之中。

第六,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功能。对于自主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登记的工作单位, 采用自动采集就业单位信息功能以扩大学校的用人单位信息库, 拓展实习就业渠道。

第七, 职业测评和就业指导功能。提供职业测评, 帮助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测试结果明确自己的职位目标;充分利用数字化就业指导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特点, 充实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或讲座视频内容, 让毕业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随时随地观看就业指导内容, 记录毕业生学习的时间, 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成绩记载提供依据。

第八, 建立手机短信群发功能。通过短信方式给在校及在外实习的毕业生发送招聘信息, 保证学校与毕业生的及时联系。

第九, 毕业生档案查询。毕业生就业历史记录, 传统的纸质查询毕业生档案, 工作量大、效率低, 尤其遇到毕业生毕业几年后回来查询档案的情况。

第十, 毕业生跟踪调查功能。能够记录和查询毕业生一年或多年的就业历史;对于跟踪毕业生就业去向和采集用人单位信息都很有帮助。也对用人单位审核、用人单位用人特点分析提供相应的帮助。

第十一, 顶岗实习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序化。提供在线完成毕业生实习单位登记, 填写实习计划和记录, 完成实习报告及总结;用人单位可以在线对毕业生实习进行考核及鉴定;提供历史实习记录查询。

第十二, 在线视频面试、视频交流。支持毕业生、用人单位、管理员等相互视频交流。

第十三, 毕业生视频简历功能。提供在线毕业生上传视频简历功能, 在保证毕业生视频简历安全、保密的前提下, 形象地展现毕业生的气质、容貌、风采。

第十四, 企业视频介绍。发布用人单位视频介绍, 让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团队风貌、企业形象等直观而形象的展现给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宋丹萍, 华国平.提高高职院校大型校园招聘会签约率的对策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3) :133-134

[2]宋丽云.瞄准需求把握趋向, 苏州高职毕业生就业连年看好[N].中国教育报, 2004-01

[3]鲁明, 曾嘉华.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 :55-56

[4]安静, 单丽, 王庆波.加强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大学生就业, 2007 (18) :34-34

[5]罗劲松, 叶彬强, 周群.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14) :15-25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8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创新;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27-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劳动力、资金、时间的剩余改变了农民传统的需求结构,文化建设取得了相当成就。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一广阔阵地。发展以豫剧为主的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农村文化,保护和建设具有独特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乡村意境,是推动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

一、简要分析当前农村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少乡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文化市场中产品不够丰富,符合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部分乡村居民等级观念重,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尤为突出的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关注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现念转变缓慢,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史学家把我国的小农意识当作我国产业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农意识也是发展经济的绊脚石。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成了基本的生产单位,由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传统的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因此,家族、宗族势力又突显。甚至个别地方宗族势力已渗透到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能够影响选举结果。个别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看风水、选坟台、做道场等一些旧的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这些都影响到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二是基层重视不够,发展支撑力弱。一些县、乡镇、村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总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村级干部甚至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三是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当前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有限;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导致部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俱乐部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二、加强工作力度,搞好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做到多管齐下,才能推动文化建设,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一要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树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观念,树立勇于开创新局面的观念。注重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特别要制定出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要求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和考核,每年要进行文化建设实绩考评,对不作为、不兑现、不落实者给予黄牌警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二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采取政府拨一点,基层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县乡、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镇、村两级的文化建设。镇(街道)每年都应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站、文化室、图书室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出资购买文艺演出这个现实效果很好,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带动了演出团队发展。

三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四要开拓创新,带动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借助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新颖、健康的文化阵地。其次,积极扶持和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引导个人及外商投资文化行业通过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带动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各级政府要发动和引导经济界的成功人士回馈家乡文化建设。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篇9

桂平市共有408个行政村(不含街道社区),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只有161个,仅占总数的39.5%;目前还有247个村尚未通等级公路,占应通车行政村的60.5%。桂平市农村公路通达工程2005年建设任务为74条线路共668公里,计划总投资

1.29亿元,涉及24个乡镇。自开展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大会战以来,至2005年底,桂平市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由于桂平市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多达74条线路668公里,分布于全市24个乡镇,比建国以来市交通局局管养的404.8公里地方道路还多264公里,建设这些农村公路投入资金十分巨大,上级补助资金有限,自有资金紧缺,所有项目由桂平市交通局组织建设,是根本不可能按计划完成的。因此,为完成通达工程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了桂平市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指挥部,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担任总指挥长。市委、市政府还与各有关乡镇签订责任状,市四家班子领导也分别与乡镇挂钩,明确建设任务和工作进度。二是各相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负责对本级通达工程建设任务的建设管理和资金筹措工作。三是市交通局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抽调人员分成四个督查组,经常到各条线路的建设现场进行检查督促工作,加强对全市的通达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工作,抓好工程技术标准,负责搞好勘测设计、质量进度监督、资金监督、资料收集上报等工作,确保各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市交通局和各有关乡镇均设立了专门的建设资金管理帐户,实行专户核算,确保专项建设资金的流向。上级补助的资金经过市交通局专用帐户后,再统一划拨到各有关乡镇的相关线路,并由市交通监督使用。各有关乡镇筹措到的建设资金,也进入到相关线路的专用帐户进行监督、管理使用。市交通局还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的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严防出现资金被挪用的现象发生。市交通局与各有关乡镇共同努力,采取落实责任制和加强督促检查等有效措施,通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资金监管,为农村通达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的资金筹措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市交通局广开思路,多渠道、多元化来筹集资金,积极争取上级交通部门的下拨补助资金,同时还大力发动社会各界、人民群众自愿捐资修路,形成“人民公路人民建”的氛围。部分乡镇如建设任务较重的油麻镇,采取将建设资金下拨到村,征地、折迁由乡镇政府解决,从而充分调动有关村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能够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投工投劳等,有效促进工程的建设,全镇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300多万元。

三、坚持建养并重,维护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成果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特别是今年洪涝灾害的袭击对已竣工的农村通达工程的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建养并重,才能维护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的成果。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村委会认识到了“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群众修路、群众养护、全社会护路”的氛围正逐步形成。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宣传部门,注意运用电视、墙报专栏、标语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大造声势,向群众宣传“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增强干部群众“路为我修”、“我要修路”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大力宣传在农村通达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典型事迹,激发广大群众自愿捐款修路的热情。把全市各阶层的热情发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和动力,促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开展。

五、加强督查,扎实推进农村通达工程建设

为进一步加快通达工程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成立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农村通达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领导责任不落实、工程管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工程不能按计划推进的乡镇通报批评,进一步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展,确保了今年通达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

六、创新机制、积累经验,为全市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工作中,贵港市着力构建“政府推动、宣传发动、协作联动、典型带动”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新机制。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村委会和相关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层层将建设责任落实到实处;二是抓好宣传发动,充分利用上级扶持村级公路的政策,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和群众的积极性,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各项宣传发动工作;三是做好协作联动工作,形成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四是重视典型促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群众一事一议,动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和积极捐资,树立典型。2006年4月3日下午,贵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村通水泥路开工仪式,在贵港市马皮乡隆重举行,标志着贵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拉开了序幕,体现了上级对贵港市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肯定。

七、开拓创新、坚定信心、采取措施加快桂平市农村公路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10

。“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应该进入增长加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的发展阶段,成为提供就业的主要行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导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行业,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阶段

对服务业发展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结构、降低消耗、改善民生、增强长期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方面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多年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然而之后,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而且要求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幅度更大,依据何在、能否实现?从经济形势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重要特征,已经进入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阶段。

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首先是生产性服务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档次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包括设计新产品、推广维护品牌、供应链管理等的中间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制造/服务一体化产品所带动的关联服务(如汽车服务、通讯服务、网络服务等)的消费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其次是各类新型服务消费增长很快,如文化休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物业和装修服务等快速增长。加上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家庭迁往城市,以往农村自给型服务将加速社会化。第三是技术变化带来的新型服务发展迅速。比如,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已经超过电影、电视娱乐节目和音像制品这三大传统娱乐业的收入。第四是公共服务快速增长。按照相关领域已经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考虑相关因素后估算,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社会事业领域服务业产出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可能接近40%,社会事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服务相对价格上升。有一部分直接提供劳务的服务业,相对价格上涨较快。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服务过程是人直接提供劳务的过程,劳动节约型技术无法应用;第二,服务需求高度个性化,因而服务生产无法标准化。由于这两个原因,家政服务、维修服务、餐饮服务、旅店服务、医疗服务等部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缓慢。其结果是,虽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资都在上涨,但制造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将上涨的工资成本抵消,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而服务业工资上涨则更多地推动服务价格上涨。比如,1980年买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需要1000元,聘一位家政服务员大约需要500元/年;现在1000元可以买一台21英寸平面彩色电视机,而家政服务员的报酬已涨到15000元/年左右。对消费者来说,实际消费结构变化并不大,但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十二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我国劳动成本将持续较快上升。服务业相对价格提升,将提升服务业产出占社会总产出的比重。

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后服务业加快发展,是从多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律。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是一个总体趋势,但这种趋势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收入阶段表现并不相同。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阶段,服务业比重上升相对缓慢,且国家间差别较大。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后,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比重显著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平均达到60.4%和58.3%。二是国别数据与这个阶段各国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减弱。,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偏低,分别仅为43%和34.8%。可以预期,“十二五”时期,受“规律”和“纠偏”两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服务业必将加快发展。

二、促进服务业发展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普遍认识,但在涉及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非生产环节增加值占较高比重的合理性。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宏观含义是国民经济中服务业的份额不断上升,相应的微观表现是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所占比重愈来愈大,也就是在商品最终价格中服务环节“加价”很多,有时甚至超过制造环节或农业生产环节所获价值。比如,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超市柑橘的售价中,仅有1/5左右是橘农的收入;英国百货店品牌女成衣的销售价格中,加工成本不到30%。其实,流通环节加价多的原因并不复杂:生产制造环节能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虽然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单位商品价格却不涨甚至下降;而服务环节需要人对人的服务,不能采用替代劳动的技术,无法抵消劳动成本上升的影响,因而单位服务成本不断上涨。从我国现实来看,流通费用过高

还与设施落后、垄断、欺诈甚至腐败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快建设和加强监管;我国农业规模化水平低,单位产品成本高,因此农产品最终售价中农民收入的份额应该高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国家。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产品价值链中服务环节比重逐步上升是必然趋势。

精神和心理消费的合理性。人们对食品、服装、汽车、住宅等“物品”的消费,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业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满足消费者精神和心理需求的,这种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消费同样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服务消费,既包括音乐、书刊、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也包括适度追求各种时尚等。不少人认为商品消费是“实惠”,而追求名牌、寻求满足感和愉悦感等服务消费则是“虚荣”。其实,后者是相关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制造业提升附加值的途径。比如,从“物”的角度看品质完全相同的运动服装,如果由大牌明星代言就身价倍增,因为它带来了价值不菲的精神消费。如果我们承认商品与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同样重要,就要承认物质和非物质两种消费行为同样重要: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服务业要发展,“乐”就是重要的消费内容。

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合理性。由于财政保障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市场聚集更多资源来满足快速增长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是真正免费的,而是由公民以纳税方式集体付费。选择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一个重要原因是保证低收入者分享到公共服务以保障社会公平。而许多非基本公共服务消费需求分布不均匀,愈是中高端消费和新拓展的领域,其消费者中较高收入居民就愈多。比如,城市青年上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青年,如果高等教育免费或者由政府大幅度补贴,就相当于补贴那些收入较高家庭的学生。当然,孩子在任何阶段都不应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教育,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所有阶段的教育都免费,而是通过助学体系资助特定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

三、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举措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创新金融服务。许多服务业的核心资本是人和专业知识,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其联系生产和消费、促进产业分工的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特别要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提升服务水平。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应丰富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特别要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以及体育和健身服务等。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扶持体系。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对鼓励发展类服务业,应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方面与工业基本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把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这对于服务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本,在高知识含量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如研发、咨询、设计、影视、体育等行业中,核心人员起着关键作用。我国事业单位以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位职称等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对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明显不足,同时人员的流动性又较差。因此,需要加快改革,形成更加灵活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优秀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创新机制加快农村师资建设 篇11

实行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中小学校长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渎职者应追究责任;乡镇中心学校要向社会公布师德问题投诉电话;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内容。

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突出。采取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印发师德标兵事迹材料、组建师德标兵巡回报告团、举办师德论坛、演讲比赛、征文、在教育网站设立师德专栏、建立师德专题讨论QQ群、组织教师写师德学习笔记等方式,创设师德教育的浓厚氛围,使高尚的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施全员培训制度,加速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立足县情,统筹规划,搞好集中培训。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远程网络培训、跟岗培训、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重视新教师、教学点全科教师及班主任培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艺术,打造高效课堂。

整合资源,打造县级教师培训平台。加大对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搞好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把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县级培训的重点,探索网络研修常态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新课改为抓手,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教师到省内外教改名校听课观摩,选派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到名校跟岗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辅导。采取“一对一、师带徒、老带新”的方式,加快新教师专业成长步伐。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使小学教师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建立正常补员机制,妥善解决教师老龄化问题。开渠引水,将“省录”和“县招”结合起来。除了继续录用农村新机制教师外,县政府还要组织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制定方案,与师范院校“联姻”,加强本土化培养,重点为村小学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

建立县乡村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组织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选派农村骨干教师到城区学校锻炼。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的城区教师应给予津补贴和职评优先等方面的奖励。

教师编制实行全县统筹。针对当前农村学生向城镇迁移的趋势,将教师编制从富余乡镇向紧缺乡镇调剂,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

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激励长效机制。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除2014年开始实施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外,县级财政部门还应出台边远山区、库区教师津补贴标准。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千方百计改善乡村学校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教师扎根农村,精心耕耘。县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大力宣传乡村优秀教师的事迹,提高乡村教师的影响力。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与指导,完善工作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财政、编制、人社、发展改革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通山县教育局)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篇12

关键词:农机化信息网,建设,信息管理

农机化信息工作是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和知识成为21世纪新资源要素, 信息传输和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 农机化信息体系将在加强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销售和作业服务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1.1 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具有双重性, 如果运用得好, 就有可能为落后地区超越先进提供很好的支撑。反之, 差距将越来越大。目前, 我国农业还处于逐步推进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要实现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 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2 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是应对WTO, 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现代化农业实质上是市场化农业, 也是信息化农业。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样的机械、如何购买新机具及新机具推广都离不开信息。我国农机行业总体规模大, 企业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 行业管理能力弱, 加入WTO后, 我国农机工业必然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国际农机市场的加入必将给我国农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 我们必须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 加强与国内外农机企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及时捕捉有效的市场信息为我所用,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机的市场竞争能力。

1.3 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

农机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民和农机企业, 政府的工作应从过去的催种催收转变为如何引导农民和农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并提供各种服务上来。如何引导、怎么服务、用什么手段、服务什么内容, 无疑将成为转变职能后思考的主要问题, 而提供信息服务, 建立信息体系应该是思考的首要问题。加强农机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指导服务工作, 合理有效地组织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是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必要的任务。

2 徐州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的现状

进人21世纪后, 农业机械化管理开始纳入网络信息管理的轨道。2005年徐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正式创建了“徐州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 (以下简称徐州市农机网站) 。通过互联网络, 沟通各方信息、发布农机新闻、推介科技成果, 徐州农机网站为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提高了农机管理效率。同时, 徐州农机网站建成后, 徐州市农机局改变了过去单靠电话、传真及邮寄信件的交流方式, 采取了传统方式与现代网络两条线并进的联络方法, 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事实证明, 农机信息网络在加速农机信息交流, 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网络硬件建设看, 目前我市农机信息交换平台已初步建成, 全市县级以上的农机系统基本上都配有电脑, 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有效及时、全市共享、上下联动的网络信息优势;从栏目设置看, “徐州农机网站”设有首页、机构设置、新闻中心、政策法规、农机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管理服务、教育培训、农用航空、农机论坛、国外农机、农机学会等一级栏目13个。

从信息宽度和影响力看, 徐州农机网站目前与各省、市农机网站进行了友情链接, 还有各地方农业网站及徐州地方综合信息新闻网, 方便了浏览本站的读者对接相关内容的链接网站查看信息, 又提供了其他链接网站读者顺便浏览本站的机会, 扩大了本站的影响力。

从网站的更新速度看, 农机要闻、相关通知和政策法规等栏目的信息更新及时, 各方信息联系畅通。按照“徐州农机网站”站点地图指示, 农机推广栏目和农机论坛主要登载科技攻关、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技术推广及相关科技论文内容。但农机推广栏目的信息量及农机化论坛的信息量偏少, 没有发挥信息高速公路应有的优势。

因此在现有网络运行的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强化农机信息管理和服务力度, 提高为农机化服务的水平, 促进徐州市农机化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管理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3 加强徐州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建设的若干对策

3.1 链接全国农业信息系统

徐州农机网站应加快乡镇农机网站硬件的建设力度, 链接全国农业信息系统, 与其相互配合, 分工合作,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徐州农机网站应借助全国五大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软硬件基础, 实现“一站发布, 系统共享”, 扩大农机服务范围和专业特色。在采集内容上, 徐州市各级农机站点应按照地方级专业网站重点采集、处理、发布具有本级地方特色的农机信息, 向省、市农机信息网提供各地农机产、学、研和农机产品供求信息, 反映农机化为“三农”服务的热点问题。

3.2 强化科技推广信息的采集、发布

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工作, 在信息的实效性、有效性上力求有所突破。为提高信息质量, 要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的采集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 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 并整理、加工为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 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各基层农机部门办公设备落后, 信息人才缺乏, 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 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 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 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 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完善信息上报制度, 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 及时了解基层群众对农机工作的信息反馈, 同时与国内外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 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农机信息的加工是连接信息采集和发布的中枢, 起着关键性的桥梁纽带作用, 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农机化信息处理质量的高低, 因此, 应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多媒体、虚拟技术、GPS等信息技术手段,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信息的发布是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快捷的信息发布系统是信息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的保障, 信息只有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手中, 才能发挥其实效性, 让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从中得到实惠。

3.3 增加经济作物机械专栏

传统农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 农业机械化实际是粮食生产的机械化, 因此机具单一, 配套机具少, 利用率不高, 效益低。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 徐州市已成为江苏省的经济作物大市, 其中大蒜、牛蒡等产量均居江苏省首位, 是我市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也是农民收人的最重要来源。经济作物已成为徐州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农业机械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只有紧扣农业生产的需求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徐州市经济作物产、供、销强劲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徐州农机行业的发展方向, 今后农业机械的科研、引进、更新发展都要与此相适应, 逐步改善徐州市的农机装备结构。徐州农机网站目前还没有经济作物机械专栏, 作为为农机行业服务的网站, 依据实用性原则, 必须增加设置主要经济作物如大蒜、牛蒡等所需机械专栏。通过专栏设置, 可以系统地收集、保存经济作物生产、保鲜、加工等相关的技术信息, 推介相关的农业机械成果和科研动态, 调整供求关系, 解决经济作物产、供、销快速发展与农机配套服务相脱节的矛盾。

3.4 完善补充重要的农机信息内容

农机化信息网络是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和用户之间加强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可徐州农机网站目前有关农机科研、农机生产、农机流通领域的信息不多。如能拓展、改进和提高信息采集渠道, 在保留现有各类信息采集渠道的基础上, 依托各农机工厂、农机市场及农机单位, 全面收集本地有关的农机化科技信息、生产信息、经营服务信息、政务信息、市场信息等, 对全面提升徐州农机化水平将十分有利。

3.5 提高网络通讯员素质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 任何事业离开了高素质的人才, 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为从日常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源中发现并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发布, 保证所发布的信息客观、符合事实标准, 要挑选文化基础好、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农机网站通讯员, 并根据网站建设需要经常举办网站通讯员短训班, 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及影响度。

参考文献

[1]范小建.理清工作思路推进农业信息化[N].农民日报, 2004-06-18.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充分明确了今后 “三农”工作的方向,衡阳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财政穷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82,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如何全面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衡阳农村统计调查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对衡阳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面临的难点和问题,以及加快推进衡阳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一、**新农村建设初现端倪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有效地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使农村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在党中央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2005年衡阳农村形势继续走好,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0、49亿元,比上年增长6,继续保持了上年的增长势头,一举扭转“十五”前三年年均增长在2左右徘徊的局面。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60万吨,2005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抓优势产业带建设,种养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发展高中档优质稻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与2000年相比油料产量增长

10、烟叶产量增长134,水果产量增长5.2倍。出栏牲猪、家禽、水产品产量比2000年分别增长11.4、39.7、18.8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6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0家,市级42家。2005年共完成销售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连接基地面积150万亩,带动农户45万户。

(二)扭转了农民收入增长多年徘徊的局面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例如,稻谷最低收购保护价格政策,引导粮食价格合理回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在减免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推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大政策,大幅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2005年全市全免了农业税,结束了历代历年皇粮国税的历史。近两年,全市农民共减少农业税3亿余元,受益良种补贴资金2.3亿元,退耕还林粮食补贴资金2.4亿元,农民人均获益120多元。在多种政策合力下,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据抽样调查,2004年衡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29,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10.65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出现了少有的好势头。在“十五”期间,农民纯收入年均增幅达7.9,其中,种养业收入年均增幅7.5,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9.2。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上一篇:接听客户电话礼仪下一篇:学生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