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共8篇)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篇1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铁路火车票价格的调整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价格听证会以来,许多市民纷纷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1、居民上网发表意见,这属于公民行使

A.民主选举权 B.民主管理权 C.民主决策权 D.民主监督权

2.市民上网发表自己对火车票价格调整的看法,这是公民通过以下制度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A.社情民意反映 B.专家咨询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 D.社会听证 3.公民依法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①有助于决策者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决策的理解

③锻炼了公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了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④会导致政府机关威信扫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的官员是否是人民选举产生的B.人民是否完全听从和畏惧政府的管理 C.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D.政府是否站在每一个人的利益立场上 5、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这说明 A、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C、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D、全国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权 6、2006年3月5~14日召开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修改。这说明

A、人民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 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D、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

7、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A、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8、下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②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③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④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在加强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中强调:进行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据此回答9~10题。

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A、关键 B、本质要求 C、核心 D、基础

1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 ① 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② 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③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目前,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政党 B.资产阶级政党 C.群众团体 D.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1-5 CABCA

6-10 CDCBD D 2005年10月1 El,新疆各族各界群众隆重集会,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新疆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新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各族人民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据此回答第1题。

1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 ③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党和政府决定修建青藏铁路,重视和帮助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主要目的是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各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实现民族融合

14.自1965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这一事实表明

A.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西藏人民享有高度自治权

15.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13日在杭州开幕,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协向大会祝贺,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等出席。这表明

A、国际宗教界友好交流是中国政府对外交流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政府对宗教界开展的国际交流往来活动持支持态度 C、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受外国宗教界的支配 16.要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支持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这表明

A.我国致力于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17.2005年7月1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联合声明》,强调联合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制定和执行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核心。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式

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③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

④两国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坚定决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17:CAABDB

二、非选择题:

1、(活动设计)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不仅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而且可以积极实行民主监督,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请大家根据我们周围存在的一些由于政府部门不作为或者滥用权力带来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下列步骤制定一份监督方案。

(1)确定监督目标:(2)设计备选方案(要求至少设计三个备选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2、“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执法才能避免腐败。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加强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外部监督,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80%的检察院实行了人民监督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对9652件拟作撤案、不起诉处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监督。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崇义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表达了看法:它是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检察机关接受群众监督的一种途径。

请结合材料,运用民主监督的知识谈谈对设置人民监督员制度重要性的看法。3.近几年来,“公民上书”现象屡见不鲜。先是孙志刚案件引起三位公民上书全国人大,建议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接着由周一超杀人案引起1611位公民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再就是543位公民上书国家有关部委,呼吁抑制药价。

请你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公民上书”现象的认识。(17分)4、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国务院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1)为什么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6分)

(2)应该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6分)

5.某县在修建公路时,必经村民万某的承包地。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毁掉了万某种植的西红柿两亩多,后象征性地给了万某200元的补偿。万某多次找政府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未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还认识到,各级政府工作中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甚至贪污腐败。”(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前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途径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

(2)你认为万某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2005年5月18日,全国公安机关敞开大门由各级公安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特别是县(市、区)、地(市)公安机关一把手在公开场所面对面地接待信访群众,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这是公安部为推进正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一项重大举措。公安机关这次全国范围内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目标是:“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群众信访”是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作为公民应如何行使这一权利?(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安机关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7、2004年,中共中央批准和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官员因涉及“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引咎辞职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005年各地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中的主要领导人引咎辞职。高官问责制已成为中国法律化、制度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对引咎辞职制度做了法律上的规定。庸官问责制度化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8.中华环保联合会开展了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公开征集全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8万字的《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0517名公民的热情与智慧。《意见建议书》报送国务院,合理内容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9、对于我国来说,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05年11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从2005年预算总预备费中安排20亿元,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1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审议并通过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研究应对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务院采取上述部署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10、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评价该市政府的行为。

1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国务院起草的“十一五”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强调,“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将此前的“计划”改为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规划”。此前,中共中央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并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代表意见。

在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草案)进行了审议;列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也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最后全国人大代表经过表决,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集中全国科技人才的智慧,经过广泛调查咨询,反复深入研究,充分科学论证,最终形成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为我们展现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最终决定批准了这个规划纲要。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党在制定重大决策时,为什么要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2)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我国政治生活中什么现象?

14.2005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并于8月底在京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扶持总人口为64万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加快发展工作。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道理,结合实际,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15、朝核问题不仅成为东北亚地区国家关注的热点,也是整个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中国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中、朝、美、俄、韩、日六国在北京举行了三轮会谈,六方会谈已取得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的外交努力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请运用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努力促成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

16.材料一:2005年3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联大正式提交了题为《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发展、安全和人权而奋斗》的联合国改革报告。安理会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安理会是否要扩大和是否取消五大常任理事国否决权这两大议题上。2005年5月16日,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4国联盟向联合国成员国散发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将安理会理事国从目前的15个扩大至25个,增加包括以上4国在内的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材料二:安理会改革关系到国际政治核心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国际关系权力体系的根本性变化,并将对未来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联合国改革,各国态度各不相同。作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坚持安理会的扩大不能削弱美国在安理会的影响,所以在安理会改革上持保守立场和反对安理会扩大的基本态度。中国赞同安理会扩大,主张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中国希望联合国改革兼顾历史和现实因素,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特别是扭转联合国工作“重安全、轻发展”的趋势,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评析日本、德国、印度等国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因素。(2)材料二中,中国的态度是怎样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17.材料一:2002年12月12日,由于美国政府当月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政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声明同时强调,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其现阶段的核活动仅限于电力生产这样的和平目的。由此朝鲜核问题再度引起包括中国、韩国、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美国决不接受朝鲜所采取的行动,但仍愿意通过对话解决朝鲜问题。材料二:2005年11月9日开始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于11日结束。对于本阶段会谈,美日代表团给予了积极评价。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途径只有对话与和谈,唯此才能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1)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解决朝鲜的核问题?

(2)我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18.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党和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构建和谐社会?

1、(1)确定监督目标: 家门口小巷里的路灯问题(2分,注意必须是监督政府行为的)(2)设计备选方案(要求至少设计三个备选方案):(每个2分,共6分)方案一: 找当地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请人大代表帮助解决 方案二: 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

方案三: 向记者反映情况,请他们到现场采访,然后在报纸上曝光

2、设置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检察机关接受群众监督的一种途径。设置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检察机关正确实施法律和防止司法腐败,防止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改进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保证执法、司法、守法等各项法律实施活动符合法律规范,避免和纠正执法、司法偏差,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3、(1)“公民上书”现象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就事关全社会的问题向上级有关部门书面陈述意见和建议的行为,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具体体现。(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管理。(2分)② “公民上书”有利于决策机关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分)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解决事关人民利益的问题;(2分)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2分)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分)(3)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能采用非法方式,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制造事端,干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4分)

4、(1)①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②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行使有规、监督有效。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5.(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打县长的专线电话或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到政府网站进行维权。通过信访举报制度维权。通过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权。

6.答:(1)这是公民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做到: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②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深人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公安机关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目标是:“人人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这充分说明公安机关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公安机关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信访.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7、①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实行问责制,将有利于各级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时勤勉敬业,大大减少造成安全灾难的隐患,维护人民利益。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性质、宗旨。“庸官问责制度”的实施,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着重大的意义,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要求,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引咎辞职制度的实行,明确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防止权力的滥用,促使权力为人民服务。④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实行“庸官问责制度”,要求所有政府官员对人民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这是中国迈向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8、(1)国家机关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吸纳公民的意见,反映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反映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从“民主集中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该题总分不超过8分。)

9、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务院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通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②政府具有管理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务院研究部署扶持家禽业发展的措施体现了经济职能。国务院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体现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务院通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做到政府依法行政,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10、①该市政府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在行使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该市政府加大宣传科普力度,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是履行组织和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②该市政府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③该市政府的行为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和利益,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也表明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该市政府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11、①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提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②中共中央在《建议》形成过程中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③中共中央提出建议,指导国务院制定规划,最后按法定程序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

12、(1)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建议“十一五”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重视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

13、(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②民主党派人士广泛的参政议政,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党和国家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①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党审议通过《建议》,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执政,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决定权,国务院作为全国人大的最高执行机关对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

14、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贫困问题仍较突出。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真正实现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边防;才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5、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②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④有利于维护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赢得国际声誉,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6、(1)德、日、印等国积极争取加入联合国安理会:①是由安理会的性质决定的。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②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争取加入安理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次综合国力的较量。(2)①体现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我国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不盲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态度。③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对联合国的改革方向的主张,目的是维护联合国的团结和安理会的权威,促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17、(1)①联合国宪章规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对话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应当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2)①根据朝鲜核问题本身的是非曲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②主张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③提出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等基本准则。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篇2

一、政治学科时政材料的命题特征

1. 科学发展观是政治试卷命题的生命和灵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观全卷, 第26题以“民工荒, 招工难”为背景考查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第27题以“农民卖菜价格低, 菜贱农伤”为背景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28题以“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为背景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第33题以“城乡医保”为背景考查国家职能, 第35题以“金砖国家会议的召开”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问题, 第38题以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改革发展为背景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财政的作用和实践的相关知识, 第39题以延安的过去和现在考查延安的发展和历史地位与作用。这些问题的设置无一不体现出时代气息, 同时也体现出高考试题的命制不可能脱离科学发展这条生命线。

2. 巧用时政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双基。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随便翻阅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我们都会发现, 很多考点经久不衰、常考不变, 只不过换了材料而已, 正所谓“动中有静”。教师要把充满时代气息的时政材料引入试题, 为设问提供具体情境, 使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考查学生的能力。以第38题为例, 题目以西藏废除农奴制实现和平解放和西藏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背景,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设问情境, 如第 (1) 问, 直接考查我国民族政策的依据和作用, 属于中等难度题, 只要分析出西藏的巨大变化就可以归纳出这一政策的作用;再如第 (2) 问, 考查财政的作用, 难度较低, 只要把握了这一基础知识即可答出;第 (3) 问设置问题的角度较小, 对这种问题不太好把握, 有一定难度, 但只要能分析出西藏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 改革就是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就不难得出改革这种实践对西藏发展的巨大作用。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政治部分的考点:宏观调控、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按规律办事、公民的权利、国家职能、党的建设、国际关系、民族政策、财政作用、实践观、三大产业、矛盾分析法等。不难发现:注重双基, 突出主干, 考查分析综合能力, 这是历年高考不变的规律。

3. 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年高考试题的共同特征, 2011年的全国高考文综卷Ⅱ也不例外,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特别注重对“三力”的考查,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先说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以第25题为例, 题目以一统计图为背景材料, 考查学生对外经济方面的知识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到进出口商品的变化规律, 提炼出有效信息并对其分析整合, 形成综合信息后对照备选答案方可正确选出。在选择题中出现这种图表, 这在近几年的考题中没有出现, 考生很有可能只读文字而忘记看图表, 或者对图表只是“走马观花”一趟而无法提炼出有效信息的内容与价值, 从而选不出正确答案。

再谈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项能力的思维过程一般是这样的:运用已学知识—联系试题内容—分析说明问题, 该类题目的问法也基本如此, 如第39题第 (5) 问:“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 结合材料谈谈延安的发展措施及依据。”回答该题首先要锁定角度 (经济常识) , 然后分析材料 (三个方面: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 最后梳理出答案要点。另外, 这道题目容易忘记的是每条措施的依据, 这必须从材料中去寻找, 即延安在发展三大产业方面的优势 (可摘抄部分文字) 。

最后来看“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这是指通过理性思维后, 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专业术语正确作答, 精心组织表述答案, 切忌信口开河。如第38题第 (3) 问考查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重要性, 首先要将角度锁定为《哲学常识》的实践观, 然后才是对这个知识的描述和其重要性的阐述, 最后要准确对应于西藏的发展, 否则就会张冠李戴, 洋相百出。

二、对2012年高考备考的几点看法

1. 强抓关键。

深入研究《新课标》、《考试说明》及考纲考点, 切实加强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把握重、难点和高频考点, 重点复习, 强化训练。

2. 夯实双基。

“万变不离其宗”, “书本是高考的本钱”, 历年来高考备考复习的基调都是“夯实基础, 回归课本”, 2012年高考备考复习也不例外。夯实基础务必做到“准确”、“扎实”, 切忌“大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 联系实际。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以人类共同关注和面对的问题为背景,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是高考文科综合特别是政治试题的显著特征, 而高考题目又遵循“稳中求变, 动中有静”的规律, 这就要求师生在抓好双基的同时要把握时政、强抓热点, 其中科学发展观依旧是我们备考的灵魂, 需要重点加强。

4. 科学备考。

创设情境, 激发课堂活力, 在新授课时教师都会重视, 但在高考备考复习课中教师往往会认为耽误时间, 一讲到底, 使课堂气氛沉闷而枯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要创设情境, 激发课堂活力。至少每周得科学安排一至二节情境教学课, 用于讲解一些高频考点。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篇3

1.国家的宏观调控

经济常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才能克服市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政治常识:经济职能是我国对内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经济常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政治常识: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既是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又是正确认识公民与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还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常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的完成和主要矛盾的解决共同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哲学常识:①辩证法: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解决决定了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认识论: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政治常识:①经济职能是我国最主要的对内职能,即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经济常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财、物,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哲学常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我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政治常识: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5.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经济常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哲学常识: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是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同时提倡艰苦奋斗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6.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

哲学常识: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它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发展。但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形也会经常发生。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调节作用。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政治常识: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是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也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7.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哲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政治常识:①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②国家:坚持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之一。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8.坚持对外开放

经济常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这就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哲学常识:①辩证法: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②认识论:实践具有社会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社会性越来越表现在国际关系上,国际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就是基于现代生产实践的社会性。

《政治学》综合复习资料2017 篇4

一、名词解释

1.政治 2.利益 3.政治权力 4.政治统治 5.单一制 6.政治社会化 7.政治权利 8.政治管理 9.政治参与 10.政治家 11.国家结构形式 12.压力集团 13.法治 14.联邦制 15.法理型政治统治 16.政党制度 17.政党 18.政治革命 19.民主共和政体 20.利益矛盾 21.规则转移 22.政合国 23.政治文化 24.魅力型政治统治

二、简答题

1.简述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政治参与的基本功能? 3.简述奥尔森的国家起源说? 4.简要评述“社会共同体说”? 5.简述政治心理的作用? 6.简述政治管理的特征?

7.简述作为消极政治参与的政治冷漠可能出于哪些原因? 8.简述国家元首的职权? 9.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0.简述政治统治的方式。

11.简述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2.简述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13.简要评述“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14.简要评述“权力天赋说”? 15.简述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16.简述间接政治社会化的形式。

三、论述题

1.请论述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请结合所学政治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政治参与是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基于此,请联系实际谈谈政治参与的作用。4.论述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政治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利益: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4.政治统治:政治统治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在政治领域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的统治,以保障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5.单一制: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

6.政治社会化:它是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7.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8.政治管理: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

9.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10.政治家:政治家指那些以政治为职业,掌握国家权力或参与国家最高决策,具有现实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掌握政治艺术,并以自身社会政治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领导人物。11.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

12.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13.法治:法治(rule of law),是指一个法律信念,在某一社会中,法律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14.联邦制: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15.法理型政治统治: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人们服从的仅仅是法律和政治生活的规则。

16.政党制度:由国家法律规定或者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执政掌权者或者参与政权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17.政党: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 阶级的政治中间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18.政治革命:政治革命就是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19.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定任期制。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又可以分为议会共和政体和总统共和政体。此外还包括委员会制政体。

20.利益矛盾:利益关系的另一个侧面,它指的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的一面,它包括横向利益矛盾和纵向利益矛盾。

21.规则转移:间接政治社会化的形式之一,人们把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规则、规范等移用于政治生活,就形成了间接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规则转移。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规则往往对政治生活规则产生极其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它也是人们实现规则转移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和来源。

22.政合国:两个以上的共和制国家通过某种条约而形成的国家联合,国家有统一元首、宪法和权力机关,在国际关系中作为统一主权国家,而各成员国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权力机关,政治上有一定独立性。

23.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惯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

24.魅力型政治统治: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由于魅力在英文中读作“卡里斯玛”,因此,这种统治又被称为“卡里斯玛式的统治”。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2)利益是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2.参考答案:

(1)政治学习功能,通过政治参与可培养人们宽容的心理和妥协的精神,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政治文化基础;(2)政治表达功能,通过政治参与可使人们产生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增强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3)政治监督功能,通过政治参可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和社会压力,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4)政治稳定功能,通过政治参与可释放公民的心理压力和不满情绪,缓和与政府的矛盾,实现政治稳定。3.参考答案:

在奥尔森的理论中,国家是由固定下来的匪帮转化来的,专制国家权力的产生是拥有暴力或私 人权力的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运用私人权力的结果。国家权力的运作,无论是征收赋税还是提供公共物品,都取决于权力拥有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逻辑。不同的共容利益导致了民主与专制政府的不同行为模式。相对于契约理论,奥尔森的理论是一种更富解释力且更为简约从而更具竞争优势的理论。4.参考答案:

(1)把国家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看法,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就有表述: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的法学家西塞罗也具有同样的看法,认为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功的组织体。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为:“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国家通常都是被看作特定社会生活共同体的。(2)从这些论述中可见,社会共同体说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这一说法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同时,它也没有有效地区别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5.参考答案:

(1)政治心理影响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3)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4)政治心理是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6.参考答案:

①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②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③现代政治管理具有规范性和有序性;④现代政治管理具有开放性的功能;⑤现代政治管理注重法治化;⑥现代政治管理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7.参考答案: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行为方式,政治冷漠可能出自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在长期的政治浩劫之后,公民对政治反感或失去信心而对政治无动于衷;其二是在现代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因为政治机构已替其成员解决大部分问题,故有些公民觉得其关心政治与参与政治与否均无所谓了,从而也就不作为。8.参考答案:

(1)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2)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此外,有些国家元首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统帅,具有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权。9.参考答案:

(1)客观构成要素: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2)主观构成要素: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政治组织,除此之外,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还 有已有权力和社会资本等。10.参考答案:

(1)政治方式。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力直接实现统治的方式。(2)法治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依照特定法律规则或者制度规则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3)绩治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以承担社会职能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绩效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4)理治方式。即以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5)德治方式。即通过社会道德和偷建构、维护政治统治的方式。(6)心治方式。即通过对于社会成员政治认同心理的培养和强化进行政治统治的方式。11.参考答案: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2)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的源泉;(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12.参考答案: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1)集权原则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机构设置的通常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国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监督、军事、外交等大权集中于国王或皇帝一身,一切国家事务和决策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国家根据国王或皇帝的旨意设立机构,这些机构全部向他负责,其主要官员均由他任命或撤换。(2)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按照不同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二是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分权制衡原则是资产阶级设立不同的国家机构为自己阶级利益服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本质上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同时又确认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在实施过程中,一是方方面面的利益和要求表达和协调的过程,二是经过协调的各方面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协调的过程。民主和集中正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13.参考答案:

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14.参考答案:

这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近代自然法学派对于权利的典型解释。这一观点依据自然法理论,认为权利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天赋,人只要是人就天然地具有权利,因此,权利是人的本性的有机构成内容。天赋权利说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争取政治平等的斗争中曾起到积极的历史作用。可是,就其对于权利的解释而言,确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一方面,“出生只是赋予人以个人的存在,首先是赋予他以生命,使他成为自然人”,但并没有赋予他权利。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一部分人拥有权利,而另一部分人毫无权利可言的状况,因而天赋权利说既没有揭示权利的社会本质,也不符合历史事实。15.参考答案:

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政治观,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政治参与,问题才能迎刃而解。(1)就政治参与的本质而言,政治参与是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最后发展到无产阶级社会的全社会的政治参与,即全社会的自我管理。(2)从政治参与主体的发展变化看,其基本方向是,由少数人参与到多数人参与再到全体人参与。(3)就政治参与模式而言,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将是从消极参与到动员参与再到自动参与。(4)就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而言,政治参与行为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再到多层化。16.参考答案:

间接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人们通过非政治性的经历和学习,而把获得的特定社会心理、社会思想和行为方式移用于政治生活的过程。其形式主要有:(1)人际转移:指人们把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人的看法、情感、态度转移到政治人物身上,从而影响到其政治人格的形成和发展。(2)价值转移:是人吗把社会生活中学习的社会价值、期望等专用于政治生活的过程。(3)规则转移:人们把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规则、规范、技能等移用于政治生活。

三、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这一观点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以及标志。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 思想。神权政治观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西方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这种说法实际上不过是用绝对精神代替了上帝,同样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理论。显然,这种政治观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6)还有一些当代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等。这些政治观虽然力图从不同角度揭示政治的内涵,有些还不同程度地触及了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性,但是,由于受历史的和认识的局限,它们并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含义。2.参考答案:

(1)对政治权力制约的必要性:首先,公共政治权力本身就有缺陷,需要监督;其次,掌握政治权力的阶级有局限,必须监督;第三,执掌政治权力的个人有缺陷,也必须监督。这些缺陷导致的直接消极后果是社会政治腐败和社会政治低效率,最终后果是社会政治不公正,社会政治不稳定,以及社会政治不发展。

(2)制约政治权力的主要途径:制度化制约: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和范围,明确权力界限;将国家权力按照一定标准划分,并合理配置给不同的国家机关,建立分权制衡的机制,从内部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赋予公民以复决权与罢免权,从外部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非制度化制约:以公共舆论和伦理道德制约政治权力。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这类制约公开、及时、效果明显。

(3)对于当下中国的反腐倡廉来说,在继续打虎拍蝇高压反腐之外,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此,方能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3.参考答案:

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重要作用。(1)就其政治作用来说,其主要体现在:其一,政治参与是公民以其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影响政治权力及其作用,最终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其二,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政治参与是以公民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其心理条件的。其三,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政治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对于政治管理过程的参与和对于政治管理主体的制约。其四,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通过政治参与,公民可以提高对国家的责任感,提高自己的权利义务意识,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我教育、养成健康理性政治人格的重要方式。

(2)就社会作用来说,政治参与对于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社会流动以及社会自治所产生的影响。其一。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们表达利益要求的过程,它可以使得社会利益分配政策,以符合公民的愿望和需求的方式加以制定。其二,政治参与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涉及公平与效率两个问题,政治参与通过作用于相关经济政策影响公平与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其三,政治参与影响社会流动与自治。政治参与通过为社会流动争取机会来起作用;公民通过参与基层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来直接作用于社会自治组织。其四,政治参与影响历史发展。作为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可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4.参考答案: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篇5

1、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a)A.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a)A.惟一特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是(d)

A.白天过去,黑夜到来

B.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D.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b)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d)D.生产关系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A.阶级压迫的工具

1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C.阶级斗争

12、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c)C.土地革命时期

13、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d)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4、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a)A.《改造我们的学习》

15、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c)C.实现对农民的领导

16、新民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定是(c)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观点的著作是(d)D.《反对本本主义》

18、毛泽东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著作是(a)

A.《论人民民主专项》 19、1947年3月,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团体的政党是(a)A.中国民主同盟 20、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是(c)C.陈云

21、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b)B.城市买办资产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c)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2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b)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4、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c)C.改革

25、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D.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2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8、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c)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29、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C.效益

30、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B.发展

31、坚持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要(a)A.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3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d)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c)

C.全方位推进

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b)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3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9.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1.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12.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56.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 和平赎买 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5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81.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8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83.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8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85.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86.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87.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88.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89.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90.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9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6.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101.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0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104.“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05.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0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0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10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0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110.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11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1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3.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

11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15.下列不正确的是: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的主人 116.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119.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120.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1.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22.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1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24.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25.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12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8.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1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30.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13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2.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13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3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13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38.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3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14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14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42.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4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6.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15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58.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59.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16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6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63.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16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16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66.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16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69.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7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7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77.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180.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184.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21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0.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下列错误的是: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1.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2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22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225.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合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6.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22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8.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2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

231.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3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3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234.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23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3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238.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42.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24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45.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24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47.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9.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25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2.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合 253.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5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

257.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258.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25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260.“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26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62.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 26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 264.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265.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67.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268.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269.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72.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7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275.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27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们服务

277.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278.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279.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80.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3.时间的不可逆性是指它的C.一维性

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5.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6.理性认识赖于感性认识,这体现了A.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C.真理具有相对性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意在说明C.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0.有人说伟大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属于 C.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11.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方式

12.在自由和必然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D.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3.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D.《反对本本主义》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5.“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B.土地革命 16.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C.人民政协

17.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D.独立自主

19.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C.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20.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领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中共 D.十五大 2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C.执政为民

2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2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D.生产力标准 2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D.坚持党的领导

25.我们党正式确定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C.十三大

2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 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基本纲领

27.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任务是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8.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 B.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成为A.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经济法人实体 3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B.控制力上 32.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C.社会福利

3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基本方略

3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35.“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 提出的。b B.台湾问题

36.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lO月9日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数据.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D.8844.43

37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 背离人民 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 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8.从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的税目、税率 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通过税收手段,限制 行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C.消费税 高消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a)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c)C.世界的本原问题

3.形而上学认为静止(c)C.无运动寓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b)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5.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指D.矛盾规律

6.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C.事物自身的转化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8.阶级现象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

9.社会形态是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0.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生产力

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4.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B.李大钊

1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16.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D.护国战争的失败

17.下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是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18.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C.保护 1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d)D.新民主主义社会

2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A.土地革命

22.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 D.《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23.邓小平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C.发展生产力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6.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2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

30.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

3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B.社会主义民主

32.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C.社会主义

33.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C.集体主义

34.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3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C.依法治国

41.个别包含一般,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

42.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在现阶段它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更重要。43.简述历史人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4.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什么? 45.什么是新的科学发展观? 46.毛泽东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 41.答案要点:

命题正确,正确地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1)个别包含一般,表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辨证关系。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只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2)一般并不完全包含个别,表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关系。矛盾特殊性由于是具体的事物,因此比普遍性要丰富、具体。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只概括了个性、特殊性事物中的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所有的东西,因而是抽象的、深刻的。42.答案要点:

答:错误。上述说法颠倒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任何外国的控制和干涉,并且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来发展民族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更不是盲目排外,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对外开放永远都不能取代或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根本方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更好地发展我国经济,二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好地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43.答案要点:

(1)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根据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性质,又可区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历史规律、代表进步阶级和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2)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实践的当事人和策划者,因而他们总要在历史事件上留下自己鲜明的印记,使历史事件具有独特的个性。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在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一些伟人或杰出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44.答案要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三大作风”为核心内容的一套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优良作风。“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总结出来的。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强调指出,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45.答案要点: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根本观点。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

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整个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之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20分)46.答案要点: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主要内容是:(1)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这一矛盾同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正是这些矛盾推动我们社会的前进。(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属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方法。(3)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4)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这些方针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41.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4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43.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4.简述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45.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6.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二、辨析题41.(1)错误。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式出现了。

42.答:错误。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着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但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的个人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三、简答题43.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叫意识的反作用,指的是意识反映客观事物并影响客观事物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动机和行为目的上,意识具有选择性。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面前,我们以什么作为认识对象,以什么方式认识对象,认识的目的是什么,取决于人的不同主观意识。(2)表现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意识具有指导性。人们在改造世界之前,须预先制定计划,提出设计,并通过实践把观念形态的计划、设计变成物质状态的现实。(3)表现在对人自身生理机能的控制和影响上,意识具有调整性。人们是否理智,自控力强弱等就是这种作用的体现。

44.客观条件有:(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2)红色政权产生的地方一般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有较好的群众基础。(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主观条件有:(1)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2)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1)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经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相当长的阶段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现代化、工业化过程。(2)建国50年,社会主义事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没有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所以要在初级阶段中解决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四、论述题4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和任务。它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各项国家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说,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2)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4)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答: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纯外力的结果。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内容上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特征、特点上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是根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5、说明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休,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41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42当前全面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1)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2)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3)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4)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5)实施科教兴农。

43简述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2)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重要作用对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1)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2)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4)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5)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5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答:(1)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2)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6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47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党的一切事业、一切活动以及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取得执政地位并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世纪艰巨任务面前,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就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四、论述题48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试论如何理解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政治生活综合复习题 篇6

中考网

第8课 综合创新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使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社会主义改造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 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抓住的根本问题是 ①什么是社会主义 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求 真务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那么,当前 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人口问题 B资源与环境问题 C生产力落后的问题 D我国现在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人民的根本利益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6.86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历史雄辩地证明了

①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②共产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的执政党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1978~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 624.1亿元增长到209 407亿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7 60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10 663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 300多万人。这说明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D.我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2007年1月4日《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 570亿美元,远超2005年全年1 019亿美元的水平;同比增加660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已过1万亿美元。同时,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取得这些成就的直接原因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对外开放

C.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改革开放不行,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行。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作一艘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好比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可见

A.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是我们工作的中心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C“一个中心”最重要,“两个基本点”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比“坚持改革开放”重要

D.“一个中心”最重要,“两个基本点”中“坚持改革开放”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重要()10.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11.下面漫画表明(远程教育有看头;增产增收热心头;网上销售尝甜头;小车开进屋里头)①改革开放使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②我国科学 技术水平较高 ③发展是硬道理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据中国政府关于“2007年你最关心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的调查显示,“医疗、教育收费、收入差距、房价、社会保障、就业”等问题备受群众关注。而这些问题恰是今 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工作重点。这表明 A党和政府的重视是解决群众关注问题的根本途径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目前我国尚未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D.解决就业、缩小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1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构筑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这说明改革 A.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是建立和完善与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体制 D.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一路走高的房价,不仅成为百姓生活不堪承受之重,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规定出台:若政府官员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措施不当,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的发展,要对政府官员实行“问责”制。这样做 A说明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亟待提高 B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价格问题 C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D.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15.实现右面漫画中的转“愿”的根本途径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深化改革 C.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2006年9月14日新华网载文指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城市的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和文化产品基本满足居民就近便捷享受文化服务的需求,在农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

A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B.面向世界 C民族的科学的 D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7.2007年3月6日新华网载文指出,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1978~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1988~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这说明

A只要改革,经济就能发展 B.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C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改革是立国之本()18.下面的图表表明

2002~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①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②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③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网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民声、政声、疾苦声,声声入耳。” 上述对联反映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得到充分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下面漫画告诉我们(我选哪作为我的复兴之地)A遏制“台独”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已使“台独”彻底失败 C台海局势愈加错综复杂

D.“台独”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注定要失败的

二、简答囊

1.2006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民进党在本周正式启动“宪改运动”。陈水扁曾矢言在任期内要为台湾打造一部“合时、合用、合身”的“新宪法”。“台湾共和国宪法”能获得台湾民众的认同吗?“宪改”条文要先在“立法院”得到大多数“立委”的同意,再由“公民投票”通过,关卡重重并不容易。此外还要通过美国这一关,美国一再公开表示,反对任何改变台海现状的动作,不支持“台独”。

(1)美国不支持“台独”,表明美国遵守了我国的什么基本方针

(2)你认为“台湾共和国宪法”能通过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2.近年来,某乡党委组织了几十名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们引资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办厂,聘请专家指导农民种植蔬菜、花卉、果树等,开展产业化经营。同时,他们还坚持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村”活动,使全乡涌现出了100多个“科技示范户”,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 200元增加到5 600元;全乡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

结合材料,请你说明该乡党员干部是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3.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经济增长连续4年达到或略高于10%,没有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I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5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1 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2)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证明了什么?

三、辨析题

2007年2月27日《半月谈》载文指出,回首2006年,改革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重点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渐次展开。展望2007 年,改革的“利益调整”特点日显突出,攻坚任务仍十分繁重,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实际上,正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才使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国民经济“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材料并结合有关知识,请辨析:加快、深化改革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关键。

四、分析说明题

“加大财税等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2007年再解决3 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2007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一件件事关百姓利益的实事,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承诺,没有修饰,更没有渲染,但通篇洋溢着关心百姓疾苦、改善民生的爱民情怀。

(1)社会调查;请列举需要改善的民生问题。

(2)问题讨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体现了什么?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3)社会观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据你观察,你所在地方的政府为当地老百姓办了哪些实事?

(4)承担责任:请你就解决某一民生问题向当地人大代表写一份建议书。

五、活动探究题

新华网北京2006年12月21日电: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时至年终,盘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时,农业无疑是亮丽的一页。在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和推动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关键词,中央和地方“好戏连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稳定、完善和强化,9亿农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初步分析显示,今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去年增加300元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

一组数字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与亿万农民息患相关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更多保障: ——2 000万。在中央财政安排的40亿元国债投资的支持下,2 000万不安全饮水的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250万。来自中央财政的25亿元国债投资,使250万农户用上了清洁的农村沼气。、——175亿元。中央财政安排的175亿元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按照这一速度,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有望在5年内通上公路。

——89.7亿元。中央财政今年投入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89.7亿元,从明年起,全国所有农村中小学将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4.06亿。在中央财政投入的47.3亿元资金支持下,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平均50.07%的县(市、区)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参合农民4.06亿人二

某中学九年级(3)班准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9亿农民收获沉甸甸的实惠”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现在请你也参与进来,并承担黑板报文字撰写工作。

(1)妙手绘表格

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欣欣鼓舞。请你将材料中的数字及相关内容整理成一个简易表格,作为黑板报的第一部分。

(2)用心写评论

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得到实惠的原因是什么?请你认真思考,把原因整理成一段通顺的小评论,作为黑板报的第二部分内容。

(3)放眼看未来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工作的首位。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在2007年预算草案中,发展农村生产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财政共安排资金150多亿元发展现代农业,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和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等。

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设想一下,作为黑板报的第三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B 6.A 7.A 8.B 9.B 10.C 11.D 12.B 13.C 14.C 15.D 16.A 17.C 18.C 19.A 20.D

二、简答曩

1.(1)遵守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不能通过。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台独”不得人心。②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台独”分裂势力最终要失败。③“台独”行径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2.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在:引资办厂,聘请专家指导农民开展产业化经营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在:开展理论、科技、文化、法律“四进村”活动。使全乡涌现出了100多个“科技示范户”;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使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5 600元等。

3.(1)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

(2)①党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⑤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辨析题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从而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

(2)发展是硬道理。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分析说明

(1)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社会保障、住房费用、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

(2)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兼顾和协调各方面利益,人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网 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实行贫困高校生政府助学金制度;解决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人畜饮水工程#新建改建乡村道路6 000公里;完成甘肃省村村通电话工程,1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基本完成户户通电任务;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2万户等。(4)略

五、活动探究

(2)主要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财政的支持、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来作答。(3)从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农民素质等方面作答。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的解析 篇7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活动,是指在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听说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探究,重在突出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因而综合性学习题是中考语言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从内容设计上看,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型。

一般来说,这类考试题不以知识性问题为命题点,不考查具体、单一的语文知识,通常关注的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学习了“鸟”、“广告多棱镜”两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

评点: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1) 处处闻啼鸟 (其他符合语境的唐诗亦可) 。 (2) 答题要点:语义双关, “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 (顶上, 最好) 。 (3) 答案示例:保护鸟类,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 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 生命相维系。

(二)书圣诞本节学习低与实践中活动高的紧密低结合型中。高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如: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____________。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

答案:(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得体即可)(2)示例 (1) :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示例 (2) :“农家乐”,乐农家。(要求内容明确,表述明晰)(3)要求:推荐内容要具体,特点要鲜明;语言表达富有文学性。

(三)地方特色文化,中华传统文明向学生渗透型。

这种题型通过加大知识面,从而回到语文的“综合性”的根子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

如: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1) 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2) 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重阳节、母亲节。(2) (1) 答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即可。 (2) 【答案示例】“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 (3) 【答案示例】加大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解析综合性学习题时,就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前提,学习活动的选题应贴近学生,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具体指导与开展的操作如下:

(一)积累规律性知识。

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过去的语言运用,也不同于口语交际。它侧重于相关知识的综合,规律性知识的探讨与运用。平时,就应以话题式综合性学习为核心,多积累规律性的知识,这是做好这一类题目的前提。

(二)依题择法,依问作答。

综合性学习不但考查知识,而且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做法。有的要注意思维的归纳与演绎,有的要注意发散与思考,也有的要注意创新。要区别对待,不能统一视之。要明确题意,把握要求,抓住重点品味分析,探寻规律,合理答题。

(三)敢于创新。

综合性学习要充分考虑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学科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做题时就需要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从中发现个人的新的见解与感悟。展示个人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大胆创新。

探究高效复习策略上好综合复习课 篇8

关键词:高效 复习 探究 策略 综合 复习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55

我们把平时的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而复习课教学则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气,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对教师而言,复习课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去理解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和提高能力是综合复习的主要任务。

综合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能通过整理全册的知识结构,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综合复习课着眼于提高复习的效率,改变高耗低效的复习状况,还学生以自主、自立的复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好中差各类学生自己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道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是由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必须有个反复。因此数学综合复习课的主要任务, 在于知识的沟通、归类、整理,体现其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

一、深化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有其系统性,因此,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作纵横向的归类整理,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孤立与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

教师在复习前要做好两件事 :

首先,要认真统领全册的教材,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再次剖析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及时对调研情况的分析,查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在课堂上,教师不必急于整理,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由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通过阅读课本,回忆、再现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利用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形成网络。

二、分散难点,让学生点点进步

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在学期末结束了,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教师是很难预测的,只有通过综合整理复习,才能体验到学多学少。教师在设计复习课堂教学时,要抓住每一个知识的关键点,举一反三,精讲精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把知识的难点分散到各种题型的层面上,使学生慢慢取得进步。复习内容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掌握知识要循序渐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分数应用题的有关复习中,教师就要把解决问题的难点通过对比练习题进行分散。

例如,下面的三道题就是对比练习:

1.修路队修一条长240米的公路,修了全长的3/8 ,修了多少米?

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当修到全长的3/8时,正好是9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当修到全长的3/8时,离终点还有1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这是三道分数应用题,前2道是基本题型,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很快地解答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引导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处。当出现第3道题时,学生就会结合前2道的解题思路对他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区分,学生加深理解了分数应用题的算法,并同时培养了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复习阶段,常会出现差生觉得太难,接受不了;优生觉得太简单,无心听课,使得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习效果。所以,复习时,即要重视差生的辅导与训练,又要培养优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从复习形式上,重视合作的复习方式,要比教师一味引导、讲解、灌输的方式,学生个体独自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要真正提高复习的教学效率,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教师只要稍加调整,学生就会很快进入状态。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一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可以让学生尝试自我复习,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三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同时教师亦可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适时调整教学手段。因此,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和形式,更能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困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让学困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机会均等,甚至适当增加学困生的展示机会。

其次,让班里的优秀生和学困生结对子,一对一地进行帮助,让学因生学有榜样,学习中解决不了的困难,同学们积极给予帮助,同时对优秀生又是一种促进,在班级中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再次,及时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大力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其上进心。

最后,加强对学困生的家访工作,架起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 综合复习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整理、归纳、应用、评价等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

上一篇:青春作伴下一篇:市林业局机关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