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任免情况汇报(精选8篇)
国家统计局酒泉调查队
(2011年7月27日)
根据国家统计局安排,郭晓雷、万舒晨两位年轻干部于2010年8月下派酒泉,先后在酒泉调查队和酒泉市统计局轮流锻炼。在此期间,我们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总队领导专程或利用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之际,多次看望慰问锻炼干部,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使下派锻炼两位同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丰富了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了基层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与基层干部职工的朝夕相处中,建立了友谊,增进了理解,加强了沟通,交流了业务,出色地完成了基层锻炼任务。
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造条件,改善生活环境。接到国家统计局两位年轻干部下派酒泉锻炼的通知后,我队积极行动,多方寻租住房,经过反复比较、筛选,确定了与办公地点较近、小区环境优美的一套精装房,并进行了重新粉刷维修。同时,购置了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被褥、餐具、粮油等生活用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总队鲜力群总队长、孙德民副总队长、黄秉信副总队长、李强
副总队长等总队领导及总队人事处、工业调查处、服务业调查处等相关处的领导,多次慰问看望两位下派锻炼干部,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动态。
二、搭建平台,落实锻炼目标。我们把下派干部当成自家人,主动给其交任务、压担子,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针对他们各自实际,结合我队业务,精心筹划,编制了锻炼实践进度安排,根据不同专业和岗位,提供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分别在五个专业科室的不同岗位上与业务人员开展工作,确保他们全方位了解基层调查队在主要调查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审核、报送的全过程。
三、丰富载体,充实实践内容。为了使他们能深入了解民情、认识社会、熟悉基层,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在实践中增强对党的感情、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感情,以达到体验生活、体察民情、磨练意志、锤炼作风、锻炼心智、提高素质的目的。除了让他们全面参加我队常规的工作学习,还让他们积极参加总队、地方党委、政府发起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专项调查。如:甘肃调查系统文体健身活动、酒泉志愿者活动、酒泉市文明城市模拟测评、蔬菜价格调查、会议筹办、接待等活动。
四、严格管理,保障锻炼成效。队领队亲自负责下派锻炼干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安排。除了在生活上关心,学习工作上帮助,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上按照总队的要求,与单位
职工一视同仁,不搞特殊,严格按照单位的学习、考勤及其他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保障了下派锻炼的的成效。
一年来,两位同志按照国家统计局基层锻炼的具体要求,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虚心学习,深入实践,遵守单位规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本单位安排的学习、工作和其他集体活动。并立足酒泉实际,结合自身专长,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实践锻炼,为本单位带来了新鲜血液,树立了国家统计局年轻干部和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良好形象。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锻炼实践:
一、注重学习,深入实践。两位同志坚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下派锻炼的始终。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领会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并将学习成果及时消化,近快进入角色,政策解读能力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有了新提高。二是开展调研,掌握市情,查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资料,深入了解全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规划及战略。三是突出重点,用心观察,参与了本单位创先争优、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铁人精神等多种学习创建活动。切实把基层当成一个大课堂,在工作中用心去观察,留心去体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识。
二、吃苦耐劳,作风扎实。在下派锻炼期间,两位同志努力克服因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巨大落差以及风俗习惯、饮食差异带来的诸多不便,不向单位提任何个人要求,默默无闻,努力工作,在艰苦环境中经受了考验,意志得到了磨炼。工作学习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任劳任怨、求真务实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统计调查的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培养了艰苦奋斗、踏实干事的工作作风。
三、勤奋敬业,注重调研。积极参与了城镇住户调查、消价调查、农村住户调查等调查工作,同时对规下工业调查、畜禽检测、贫困检测、企业景气调查、采购经理人指数调查、国际比较项目(ICP)采价调查、生价调查和文明城市测评等常规调查工作的采集、整理、审核、汇总进行了全面细致地了解。结合基层实际,对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报表处理软件提出了合理的修改意见,参与了服务业统计方案的制定工作。并结合所学理论,开展调查研究,参与撰写了《酒泉市创建文明城市实地测评报告》、《谁推涨了酒泉的高菜价》等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好评。
四、发挥专长,解决难题。两位锻炼干部克服临时观念,尽快转换角色,进入状态、找准位置,充分发挥年轻有为、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优势,和基层的专业人员一起,深入调研,学习探索,不仅解决了许多困扰数据处理中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完善修订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处理程序和调查方案。解决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程序运行中遇到的不能汇总
分析、甘肃规下工业调查标准调整后的样本抽选和数据衔接等问题。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新标委) 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今天正式成立了!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新标委成立大会。
这里, 我代表新标委秘书处, 对新标委的职责、筹建情况和前期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
新标委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批准, 新标委负责我国新闻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推广与维护中文新闻信息领域相关的各项技术标准。具体为:1、按照国家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 负责组织制定我国中文新闻信息化技术标准, 构建标准化体系框架, 提出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规划和年度计划。2、组织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 提出审查结论意见, 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3、为宣传和推广相关标准应用提供服务, 包括标准化业务咨询、标准应用培训等, 并指导标准化产品认证工作。4、承担对应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 包括对国际标准的提案, 审查我国中文新闻信息相关技术标准提案和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中文稿, 以及提出对外开展标准化技术交流活动的建议等。5、开展与标准相关的学术活动, 包括与国际相关标准组织建立并保持联系, 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国际相关学术活动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并在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6、承担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范围内产品的标准应用水平评价工作。7、承担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方面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
新标委是一个跨媒体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成员涵盖报业、网络媒体、广电媒体和通讯社等。标准制定的范围包括多媒体新闻信息生命周期中“采集、编辑、生成、发布、展示、检索、存储和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 其标准工作同国际新闻标准化组织—国际新闻电信理事会 (International Press Telecommunication Council, IPTC) 对应, 新标委已作为会员参加IPTC的标准制定工作。
新标委的筹建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筹建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3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国标委计划[2006]95号) , 新华社负责“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 筹建工作从2007年展开。筹建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委对筹建工作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开展了有关工作, 起草了筹建所需要的多项文件, 并于2007年9月5日正式向全国多家新闻单位发出了“新发文[2007]社字63号” (关于征集“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函) 。
在筹建中我们注意了新闻单位的跨地域和跨媒体分布, 注意了新闻媒体、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分布, 尽量吸收对标准化工作有热情、有技术储备的单位参加, 共征集了熟悉新闻业务, 有行业工作经验的40多名委员参加, 包含通讯社、广电、报业、科研院校和企业等单位, 并于2008年1月将成立所需材料上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下发了批准成立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由新华社作为承担单位, 秘书处设在新华社技术局。新标委由新华社副社长鲁炜担任主任委员, 有顾问委员4人, 委员35人。
前期标准制定、推广和应用情况
标准的制定情况
长期以来, 我国新闻行业没有全国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严重影响了我国新闻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共享, 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国际上大的媒体集团, 如路透社、美联社等都非常积极的参与国际新闻技术标准的制定, 利用标准技术优势, 强化在新闻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与世界一流媒体相比, 我们在新闻标准研究、标准制定和标准应用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新华社很早就开始关注新闻技术标准, 并积极提议尽快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文特色、全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华语地区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以便有效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中文多媒体新闻信息, 实现新闻信息在华语媒体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共享。2003年11月科技部批准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课题。课题由新华社牵头, 并提供了配套资金, 联合众多新闻单位、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课题组充分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 广泛调研了国内新闻技术的现状和新闻媒体的实际需求,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完成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 (以下称CNML标准) 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项国家标准的研制任务。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标准草案于2005年5月形成, 并向国内多家单位发送了征求意见稿, 力求使标准能够充分体现各媒体单位的共同需求和利益。研制工作凝聚了中国整个传媒业的心血与期待。经过国家重大标准专项管理办公室严格的程序审批, 2005年11月, 由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组织了课题验收。专家一致认为:《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项标准的研制成功, 为全国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利用与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填补了我国新闻信息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6年1月5日审批同意两项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 并批准于200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新华社领导对标准的重视和“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的研制模式得到了国家标准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委领导刘平均同志2006年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新闻发布会”上, 认为“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所创造的由新闻主管部门指导, 新华社牵头, 十余家媒体、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的模式很成功, 他号召各界标准化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所创造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技术标准研制模式。
标准推广实施的情况
两项新闻标准实施以来,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同志始终关心并亲自指导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鲁炜同志要求“谁用谁受益, 谁用谁得益”的精神始终贯穿标准推广工作的全过程, 他要求标准一要代表各类华文媒体的利益, 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家认可的标准, 一个对大家都有益而不是单对哪一方、哪一家有益的标准。二要“务求实效”, 通过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效益显示其旺盛生命力。要让全世界的华人, 甚至让所有懂中文的人使用它, 力求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标准的使用者都能真正从中受益, 并以此作为维持标准生命力的基石。
在新华社的大力推动和各方面的协助下, 该项标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海内外均有媒体采用该标准, 标准优势效果明显。新华社开发的CNML API在标准应用推广中得到广泛使用, 对标准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共有包括方正电子, 中科软, 中软, 中科大洋等十多家公司在开发中采用, 充分证明了标准的可用性。
中国评论新闻社、新华社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率先使用了CNML标准。新华社在内部包括新闻采集、编辑、存储、发布、供稿等环节, 在横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不同媒体形式的20多个系统应用了CNML标准, 并在奥运会前, 正式以CNML标准格式向国内近600家, 海外近70家卫星全球网用户发稿。此外,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也对500多家用户以CNML格式供稿。标准经受住了奥运会、国庆60周年报道大数据量发稿的检验。新华网、参考消息报社、中国证券报都己经支持CNML格式的数据交换, 新华社用户还可以通过北京、香港、巴黎和纽约互联网供稿站点接收CNML标准格式的稿件。新华网还采用了基于分类标准的自动分类技术。新闻分类标准继2007年由广西日报率先使用以来, 全国还有包括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社采用。
方正、华光、新华紫光等公司均实现在其报社采编系统中支持CNML接口, 使用了新华社开发的标准应用程序接口CNML API。方正、华光、中科软、高术传媒等公司已经在其产品中支持CNML标准。阿帕比公司与国内报社合作的报刊资源数据库平台, 也遵循了CNML和分类标准, 报社用户已达到500多家, 使用CNML扩展标准--数字报刊标准 (CNML-Naf标准) 以及国家分类法标引加工的数字资料达到2100万条, 近500万版, 30万期;方正电子在其新一代文韬采编系统中内嵌了新华社提供的CNML API, 已全面支持CNML标准。
中文新闻技术标准的海外应用也有进展, 香港文汇报已在新的系统改造中采用了CNML标准和新闻分类标准。中国评论新闻通讯社香港站点已经采用CNML标准, 台湾站点正在进行实施。
新闻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使得它对其他相关行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些企业在承担其它非媒体用户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时, 也积极地推荐该标准, 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新闻分类标准已在政府、金融、卫生和矿业等其他一些行业中得到了符合行业特性的借鉴采用。
标准修订工作
为了使标准能更好地为新闻媒体服务, 新华社在2009年6月又牵头组织了两项标准的修订, 并上报国标委。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解决标准中已经发现的不足, 探索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并反映新的标准应用需求, 着力解决两项标准的协同问题, 重视标准结构的稳定性, 以保证标准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为了推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在新闻媒体领域技术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普及标准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标准使用方法, 理解标准应用的意义, 更好地为新闻媒体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服务, 我们组织编写出版了标准培训和宣贯材料。与中国新闻技联在2006年和2010年联合举办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宣贯与技术培训班, 帮助大家提高标准化技能和标准实施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标准的技术优势
基于统一的、面向多媒体的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是媒体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新媒体发展实现对新闻信息有序、高效、快速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 扩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有效手段,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标准应用的实践证明, 通过实施标准, 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提高, 可消除大量跨部门、跨系统和跨平台的信息交换的障碍, 大大促进传媒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丰富的标准元数据不仅能提升资源的价值, 还便于更加准确地挖掘新闻资源, 实现资源的增值利用, 为新闻内容的监管提供有效支持, 便于实现新闻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实施标准, 业务变化更加灵活、便捷, 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标准支持多媒体的特性, 可实现多种业务, 如, 图表、漫画、音频、视频, 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电视等的统一格式;有利于实现功能完整、互动性强、性能完好的集采、编、存、发、供和反馈一体化业务系统;可实现多媒体、全媒体发稿, 做到一次生成, 任意发布, 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我国新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标准, 还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多媒体新闻产业链的形成和新闻服务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重复开发和投资浪费, 形成优良的产业环境, 不断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更好地参与国际新闻竞争。
虽然标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使用范围和使用深度看,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将在所有委员单位的支持下积极发挥这一服务平台的优势, 做好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做好新闻标准的制定订、推广、应用、维护、修订和完善工作, 将标准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希望所有媒体和传媒企业以提案、制定、在产品中采标等各种形式, 积极参与和支持新闻标准化工作, 使我国的新闻事业逐步走向一条产业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道路。
卫西谛是目前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还参加了上一界影像展的评选活动;董冰峰是独立策展人,也做过许多影像的展览和推广的活动;王方是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教授,本身带有学院教育的背景,同时又从事电影电视的编剧工作;周浩是独立纪录片工作者,也是目前活跃在独立影像创作第一线的作者;沈小平是一位资深编辑,有多年媒体工作经验,现任是MAP杂志的顾问。这次影展所邀请的5位审片人各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但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剧情片单元的三位评委王方、卫西谛和董冰峰对今年剧情片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指出一些参赛作品存在的问题,不管是题材上的、叙事上的还是电影手法上的,遇到好的片子,也会让他们很赞赏,总的来说,他们认为入围的十部作品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然而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却比往年有了某些层面上的提高。
考的重要问题。
一、统筹规划,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从解放思想、加强规划、强化责任入手,有序推进。一是要解放思想,以创新的精神对待。当前在干部选拔使用上,论资排辈、迁就平衡等仍然多见,必须敢于创新观念、打破传统,做到凭实绩、凭素质、凭作风用干部,敢用、真用、善用年轻干部,要自上而下,自我解放,通过动员部署、舆论宣传等形式,统一思想,营造氛围,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培植土壤。二是要加强规划,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受各种利益冲突,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阻力大,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防止选拔一个人,打击一大片,要从战略的高度,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制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规划方案。要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建立年轻干部需求数据库,编制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意见,明确各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梯次配备标准,确保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三是要强化责任,以使命的要求对待。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政治责任,切实把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作为干部队伍建设重要内容来抓,列入党委(党组)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健全和完善以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评议、选拔任用等为基本内容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加强考核,确保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渠拓源,把年轻干部推荐储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建立年轻干部储备机制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基础。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广开进贤之路,多渠道发现人才,积极建立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和完善民主推优制度。结合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干部人事调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工作,抓好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工作,将公选考察入围、初始提名落选人员、民主推荐得票靠前、年度考核优秀人员纳入年轻干部储备库。二是建立和完善沟通联系制度。定期向县委工作部门及群团组织征求意见,请他们推荐优秀的纪检、政法、宣传、青年、妇女、非党和少数民族干部,及将各方面比较成熟或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三是建立和完善考察培养制度。建立以选拔考察、定期考察、经常性考察以及进班子后的追踪考察为内容的动态系统,实行优存劣汰,克服“一备定终身”的现象,及时把那些工作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干部作为相应一级后备干部或更高层次上继续培养,使后备干部队伍既保持一定的常数又保证有较高的素质,随时可以好中选优予以使用。
三、强化素质,把年轻干部自身建设作为一项提升工程来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资源,必须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切实做到人岗相宜,能责相配。既要注意加强对他们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处理复杂问题和全面领导能力的锻炼,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能力。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坚持以党校为主渠道,定期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在加强党的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开展讲座、交流体会、参观见学等形式,不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二是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年轻干部的履职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年轻干部参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程,并担任主要职务,做到敢于给位子、压担子,鼓励他们单独开展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磨练品质、增长才干、创造业绩、提升水平,切实达到能岗相宜,能责相配。三是开展交流轮岗,丰富年轻干部的工作阅历。针对年轻干部业务单一,多行业、多领域工作经验不足的特点,不断加大年轻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工作阅历。通过选派年轻干部在县直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之间进行纵向交流;在党群、农经、综治、乡镇与乡镇之间进行横向交流;单位内部不同岗位轮换等方式,使年轻干部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学习知识、丰富经验、提高综合能力。
四、监管并重,把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一项
目标工程来抓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年轻干部仕途一帆风顺,经历的挫折相对较少,面对岗位,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在下大力做好培养选拔的同时,更要注重后天的管理与监督,形成机制,切实做到开花一个,结果一个,丰收一片。一是建立“1+1”结对帮带模式。实行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的“1+1”帮带模式,并落实帮带责任
中共****组织部
根据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组通[2009]106号)要求,我们将2008年以来我区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干部及调整情况
截止***年**月底,我区共有科级干部**人(含**名离岗休息)。其中,正科级**人,副科级**人;女性**人。20**年1月以来,区委共调整的科级干部**人次,其中,新提拔的科级干部**人(包括正科**人,副科**人);对**位科级干部进行了交流,其中有**位属提拔交流。
二、学习宣传《条例》情况
区委本着“领导干部要熟悉,组工干部要精通,一般干部要了解”的原则,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条例》作为干部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区委领导带头学。区委要求每名领导干部都必须要做学习《条例》的表率,运用《条例》的模范。区委中心组先后集中组织学习了《干部任用条例》、中组部《关于印发〈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
[2005]4号)、省委组织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
实暂行办法》(组通字[2007]33号)、市委组织部转发《中纪委和中组部〈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的通知》(组通[2008]50号)等有关规定,并联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干部任用条例》总体要求、干部选用条件,以及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基本程序,掌握了推荐、提名、民主协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基本方法,弄清了交流回避、免职、辞职、降职、纪律和监督方面的具体要求,有效提高了常委一班人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狮子山区选任科级干部全程差额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强和改进了全区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组织部门重点学。区委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利用学习日,集中学习《条例》和全程记实暂行办法,重点学习操作规程,逐条逐款进行解读,要求每位组工干部弄通精神实质,确保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味。
三是广大干部认真学。把《条例》的学习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在不同类型的干部培训班次上组织了学习和宣传。各镇街办的党组织也普遍将《条例》的学习纳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日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广泛进行宣传。
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和宣传,让《条例》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了全区干部贯彻执行《条例》的责任意识、程序意识、制度意识、监督意识。
三、贯彻执行《条例》情况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我区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及各项配套制度选拔任用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暂行办法》(组通字[2007]33号),完整、准确地记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情况,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的工作,切实做到了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具体工作把好“七关”。
一是把好任职条件关。我区在确定干部提拔任用条件时,严格按照干部任职资格规定,科学确定拟任人选的年龄、学历、健康状况、任职年限、工作经历等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四看四注重”:即看品德,注重选拔靠得住的人;看潜质,注重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看实绩,注重选拔有本事的人;看公认,注重选拔群众基础好的人。确实把政治立场坚定、文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是把好民主推荐关。在民主推荐工作中,参加推荐的人员,我们力求广泛有代表性,确保推荐结果能全面真实反映干部群众的真实意愿。在推荐镇街办党政领导时,参加人员包括镇街办领导,部门负责人,村和居委会书记、主任,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推荐区直部门负责人时,考虑我区工作部门人
员普遍比较少,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所属部门全体人员参加,同时吸收一些与该部门联系比较紧密的单位负责人及服务对象参加。
三是把好组织考察关。区委根据民主推荐情况确定考察对象后,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有关部门成立考察组,拟定考察方案,张贴考察预告,并根据职位特点,综合运用个别谈话、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挖掘大量第一手材料,全面深入地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科学分析主要优缺点,做到客观准确地识人。
四是把好集体决定关。根据考察情况、考察组的建议和拟任职位特点,由组织部提交干部酝酿会研究,最终确定干部任免初步方案;对拟提拔的干部人选,在提交常委会研究前,征求拟任职位分管领导和纪检、综治、信访、计生、安全等部门的意见,并填写《拟提拔任用干部征求意见表》,根据上述部门平时掌握的情况,决定是否提交常委会研究决定,切实做到未征求上述部门意见的干部一律不上会。在集体讨论决定环节上,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讨论、会议决定,采用票决制形成任免决定,不搞临时动议,始终做到未履行规定程序的不上会,研究时未过半数的不通过。
五是把好任前公示关。严格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对提拔的和由非职转任实职,以及平级转任重要岗位的科级干部在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文件前,都在全区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对有干部群众信访的,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提
供可查线索的重要问题以及干部考察中未掌握的重要情况,涉及到违法违纪问题的,由区委组织部会同区纪委及相关部门共同调查核实,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08年以来提拔的41名领导干部,都进行了公示,均无不良反映。
六是把好任职谈话关。干部任职前,由区组织部和区纪委对任用的干部进行任职谈话和廉政谈话。谈话内容主要包括反馈组织考察结果特别是干部存在的不足,拟任职务的岗位要求和履行职责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要求,统一对新提拔干部开展廉政知识测试,帮助新任用的干部发现不足,打好“预防针”。
七是把好离任审计关。在区委决定其离任后,组织部门、审计机关安排对离任干部进行审计。2008年以来,区委组织部与区审计局根据《狮子山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先后对18名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市委重视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加强干部道德法制教育实施意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地方党委抓党建责任制,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干部管理条例》,建立了诫勉谈话制度和廉政档案,编印了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的小册子,对新任职领导干部能集中进行任前培训。
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推进政府法制工作的根本保障。XX年年,我市以推进“干部知识更新工程”为契机,大规模集中开展了依法行政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多部法律。在对市区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轮训的基础上,政府法制机构结合实际深入到互贸区、扎区等基层执法单位进行依法行政知识的专题巡讲,并结合考试测评加以巩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工作。政府法制机构以“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依法行政宣传活动,强化了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意识。
二、实施“干部知识更新工程”,干部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管理等综合素质培训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在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中实施了“干部知识更新工程”,制定了干部知识更新工程规划和方案,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发展改革能力,共计开设了公共基础知识课程24门、2139课时,培训干部82860人次。培训内容中涵盖了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科学统领了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分工责任化。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干部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市干部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和调度会,研究解决干部知识更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讨论制定相关政策和办法。市干部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持日常工作,负责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计划、落实、督导和检查。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实行一把手培训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及时组织和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初步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分工责任化。
(二)创新课程设置,实现培训内容菜单化。在课程设置上,实施了“菜单式”服务,即在综合干部个人学习需求和宏观“知识点”需求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解读科学发展观、mpa知识、公共危机管理、干部修养、党风廉正教育等10门课程,列入公共基础知识自选培训“菜单”,由干部个体按照“菜单”中所列科目自主选择学习内容。XX年,为进一步满足干部教育层次性需求,我们按照领导干部、一般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三个类别分别设计课程菜单,培训内容突出公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满洲里市情、热点难点问题四个方面,课程按难易程度分为主菜单课程和副菜单课程分别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安排各部门领导利用讲党课、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教育。XX年年,菜单设置上探索实施“3+1授课方式”,即三次专题讲座加上一次能力拓展或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脱产培训,学员学习方式突出一个“实”字。2010年,我们又把十七大精神作为主菜单的重要内容要求广大党员和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实践证明,采取“菜单”选课的方式既满足了新形势对干部宏观“知识点”的要求,又满足了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做到了因需更新、因层更新、因岗更新。
(三)增强培训效能,实现培训方式多元化。一是整合多元的培训机构。在发挥市委党校培训干部主阵地的前提下,整合全市各类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各基层党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二是建设多元的师资队伍。在抓好党校教师培训,提升专职师资水平的同时,从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筛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部门领导作兼职教师;利用发达地区培训基地的师资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上级推荐、到知名高校聘请、有关部门特邀等方式建立专家型师资队伍。三是搭建多元的学习的平台。我们采取“论坛讲座+教师授课+考察调研+网络教学+论文研讨”等多种方式增强培训效能。我们聘请了周光召、厉以宁、袁青鹏等著名科学家、知名教授举办专家讲坛,对全市领导干部和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开设了为期四年的“清华大学—满洲里”名家论坛,充分发挥清华高端培训的优势,通过名校请名师、名师讲名课的方式为全市干部进行最系统、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培训,论坛从启动至今已开办12次(24场)讲座,受训干部7200余人次。开办党校星期五课堂,通过专兼职教师授课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加强干部挂职锻炼,在选派领导干部到大连市、杭州市等地进行挂职锻炼的同时,选调部分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市信访办、街道办事处及社区挂职锻炼,丰富干部的工作阅历。坚持理论培训、知识培训、能力培训、学历培训一起抓,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内蒙古党校满洲里研究生班,目前已连续举办两期,参加人数 108人。努力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育设施开辟函授网络教育培训基地,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在满洲里信息港开辟“干部知识更新”网站,设置干部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论坛、学员学习心得、好书推荐、美文欣赏等栏目,为全市干部知识更新提供服务。四是拓展多元的培训区域。基本形成了“党校+高校+发达地区+境外”的干部市内与市外培训、国内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格局。突破党校的单一培训模式,实现了干部教育由课堂培训向社会实践延伸;由市内向市外、境外培训延伸;由党校培训向大专院校培训延伸。特别是近三年来,共选派了120余名领导干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赴深圳、香港进行培训;先后选派了90余名中青年干部及后备干部赴上海财经大学参加青干班学习。
(四)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培训考核定量化。我们制定出台了《干部知识更新考勤管理暂行办法》、《干部知识更新学习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干部知识更新考试暂行办法》、《满洲里市后备干部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办法,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实施学习培训考学制,一是“硬化”考学指标。把考学结果、后备干部资格考试结果作为衡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决定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考学每年年底结合公务员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定一次,考学积分在50分以下的,年终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并实行诫勉谈话。二是“细化”考学内容。考学内容共分为脱产培训、学历进修、在职自学、单位学习“四大块”,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到“十一项”,具体包括参加各类调训、培训、业务进修、撰写学习心得、完成调研文章等,使得考评全面深入。三是“量化”考学方法。对每一项考学内容制定相应学分,对有些考学内容实行加分制,对没有完成规定考学内容的实行扣分制。
(五)建立培训管理网络,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在实施干部知识更新工程中,我们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了培训档案分级管理制度,设立了干部培训个人档案,全面记载干部知识更新工程实施过程中干部的继续教育、组织培训、考试考核和自我学习等基本情况。同时,市干部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网络,将培训机构管理、培训班管理、培训登记、培训成绩登记、培训查询、培训时间统计、参训人次统计等纳入计算机,实现了教育培训的微机化管理,既提高了干部教育的工作效率,又增强了教育培训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市委每年认真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市纪委制订了反腐倡廉各项规章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化管理考评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都能按要求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教育任务。几年来,我们以加强廉政勤政教育为重点,坚持平时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示范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不断创新宣教工作的形式和载体,增强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高校学生干部学风情况调研情况
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骨干对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学生干部的学风情况如何?本课题组对学生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有校级学生组织、院系学生组织、年级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以及班委, 对大学本科四个年级的学生干部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
1. 学生干部的调查对象情况 (见下表)
2. 学生干部的学习情况
课题组对全校200名学生干部发放了调查问卷, 对其学生状况、学生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干部中有35%的学生有过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见图1) ;大部分学生干部成绩处于75~80分 (见图2) ;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干部没有获得过奖学金 (见图3) 。
3. 学生干部的学风情况
在调查学生干部的学习行为上, 有67%的学生干部有过缺课情况 (见图4) 。
二高校学生干部学风情况调研分析
1. 高校学生干部学习态度端正
学生组织是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锻炼平台, 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学生组织的成员学生干部, 大部分学生干部都能牢记学生的根本任务, 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根据调研, 有70%的学生干部认为, 因为工作原因逃课都是不正当的理由, 而且有88%的学生干部认为学生成绩的好与坏与是否做学生干部没有关系。
2. 高校学生干部学习成绩有待提高
高校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干部成绩不容乐观。根据调研本次调查对象中有35%的学生干部有不及格课程记录, 有8%的学生干部学分成绩在60分以下。目前有24%的学生干部认为担任学生干部会对学习有影响, 62%的学生干部认为有一点影响, 但是问题不大, 有14%的学生干部认为影响较大, 有点力不从心。根据以上的情况调查, 作为优秀的学生干部, 学习成绩还需要提高, 特别是学习能力。
3. 高校学生干部的学习能力需要加强
学习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更是社会和就业单位终身学习的要求。作为学生干部, 既要为同学们服务, 也要完成自己的学业, 学生干部的学习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根据调查, 61%的学生干部一周的时间中有25%~50%的时间用于思考工作, 这必将对学生干部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会对学生干部完成学业造成困难;60%的学生干部还没有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更多的是应付考试、跟着其他同学学习或根本就没有考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8%的学生干部认为工作用掉了太多精力, 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用于学习;15%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时间很难分配, 想学习, 但是总是协调不好。35%的学生干部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非常需要提高, 60%的学生干部认为需要提高, 14%的学生干部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4. 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模范力不够
角色通常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 是老师的助手, 学生自我管理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在高校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学生干部的角色决定着他们是老师和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纽带和桥梁, 学生干部模范力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感召效应。学生干部的学风也影响着班级、年级, 甚至是学校的学习风气。学生干部的成绩和学习行为都体现着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力, 调研发现, 63%的学生干部没有获得过奖学金, 学分成绩在80分以上的只有23%, 33%的学生干部有过逃课记录, 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学生干部的模范力需要提高。
三学风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的双向构建
1. 加强学生干部行为养成教育, 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高校学生干部负责学生活动的组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任务, 要求学生干部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特别是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因此, 培养学生干部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行学习养成教育对于学生干部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意识提高, 对促进学风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行为是学生干部在学校中的重要行为, 通过制定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和政策, 规范学生干部的学习行为, 树立学生干部良好的学生干部形象,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习惯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遵规。学生干部首先要培养责任意识, 具有学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确自己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形成主体意识。第二, 时间管理。学生干部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学业, 还要组织或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 势必会给学习安排造成一定的影响, 学生干部要学会进行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 做到科学地将学习和工作协调开展。第三,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是学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生干部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利用科技创新吸引更多同学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 完善学风建设。第四, 勤奋。《孟子·告子下》中,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学生干部要成为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勤奋好学的作风, 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
2. 建立与学生干部心理契约, 激发其学习动力
“心理契约”又称“心理合同”, 是过去20多年来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心理契约现象存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 将“心理契约”引入高校学风建设领域可以推动高校的柔性管理, 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高校的感召力, 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心理契约”, 是指高校学风建设活动中存在的一系列师生之间彼此期望的主观信念, 是师生双方相互期望的有机集合。具体而言, 就是高校通过各种学生能够接受, 特别是接近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将学风建设的要求传达给他们, 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于学风建设的坚定信念, 学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成才服务, 并将这些信念转化为期望, 使学生感觉到教师从心底里认为他们是能形成优良学风的。同时, 教育者还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感知到他们愿意而且希望学生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正当途径表达对学风建设的合理诉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通过与学生干部谈话、座谈、班会等形式进行沟通, 传达学风建设的信息, 运用情感的激励, 文化的营造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心理契约, 与直接明确表达学风建设的信息相互补充, 使学生干部与高校教师共同形成学风建设目标的期望, 促进学生干部的学风从被动的参与转为主动的行为。
3. 制订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监测与激励制度, 动态把握学习成果
根据学生干部群体的特点, 建立学风状况监测制度。一方面, 对学生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把握, 另一个方面, 利用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影响效应, 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特别是建立学生干部学习预警观测制度, 对于学生干部中出现成绩明显下滑、厌学心理、出现心理问题等情况, 及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帮助, 给予重点关注, 把学生干部在学习上的问题解决在初级阶段。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学习水平, 为培养成绩优、作风硬、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打下基础。学生干部的学风有所提高对促进形成全体学生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 高校的学风优良也会促进学生干部工作更加积极主动。
4. 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干部的模范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有所改变, 高校已将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努力方向。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 要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 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对学风建设等学生工作开展才能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 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学风建设具有双向作用, 一方面, 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习, 这里所指的学习不仅包括在第一课堂学习, 还包括第二课堂的学习, 学习的内容也不仅限于专业课的学习, 还有科技创新学习、文化学习等内容的学习, 这些学习在丰富学生的内涵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校园学习进行了有效的调节, 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 主动参与, 彰显能力, 发挥作用, 树立典型, 在学生中起到模范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推动学风建设,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陈根、谢莹.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下) , 2010 (7)
7月29日,贵州省上半年工作情况老干部通报会在贵阳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向部分省直单位离退休干部、贵阳市离退休干部代表,通报了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党的群众路線教育实践活动及全省组织工作和老干部工作情况。
孙永春说,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运行平稳、增速较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的排位仍然靠前。下半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有为的方针,把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增速、确保总量、确保位次,努力实现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省委常委会带头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边学边改,省直各单位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书记省长——群众直通交流台”等做法得到了中央督导组肯定,整个活动正在健康有序推进。全省组织系统紧跟省委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圆满完成省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大力推动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同步小康驻村等工作。
孙永春还介绍了上半年全省老干部工作情况,要求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等单位,一如既往地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好老干部,让老干部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本刊见习记者 黄飞)
【干部任免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干部任免07-10
社团干部任免制度09-27
干部任免会议纪要09-25
干部任免票决制11-18
干部考察情况汇报12-26
干部作风整改情况汇报11-18
在干部任免职集体谈话会议上的讲话09-19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的汇报12-28
关于《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01-04
2020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总结汇报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