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践(共8篇)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在教师中转变了角色,转变了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中,我是一名管理者,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我决定的,学生的问题从来没有难过我,因为他们问的问题离不开我教的圈圈,现在我既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有时又是他们的同学、他们的学生。是他们告诉我“超导体的应用将使欧姆定律失去意义”,是他们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难住了我,诸如“磁铁为什么能吸引铁,而不吸引铜”,“没有太阳只有灯光和二氧化碳,绿色植物是不是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我们常一起上网查资料,去请教物理老师、生物老师。上学期,我们讨论如何验证人多不通风的室内空气比新鲜的空气二氧化碳含量高这一问题时,有学生提议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时学生一致建议我带领他们去实验室验证,于是我给学生当助手,协助他们取仪器、配药品,学生们有的用石灰水检验,有的用塑料瓶和水检验,还有的用秒表计时,通过燃烧的蜡烛熄灭快慢来验证,而我则分享着每一组学生的收获。讨论课上,小组竞赛活动中,我不再像过去那样当“真理的化身”和“标准答案的象征”,而让学生有权公判答案的对错,有权参与评分。角色的转变自然就有了一种师生间的平等关系,这种关系缓解了初三学生的心理压力,为
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教学方式上,我曾坚信,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效率高,省时间,过去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完全按照我自己的预设来进行,包括实验的每一步都是一齐操纵。课改之后,采取了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虽然常常一节课只能讨论一个问题,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如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家里现有条件区分厨房里的食盐和碱面,花费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得出七八种方法,使学生不仅既动脑又动手,还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的兴趣。学生接受课改,欢迎新的教学方式,喜欢上化学课,如有一次因故把化学课调到第二天了,全班学生立刻表示不满,有学生大声说:“为什么要调我们班的化学课,我今天有好心情就是因为要上化学课,现在没有了。”新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学生不仅探究实验室如何制氧气、氢气,也探究与人息息相关的空气中有多少氧气,既检验了盐酸、氨水的酸碱性,又可以知道每天吃的西红柿、喝的饮料、用的洗发精、护发素的酸碱性,他们可以在老师提供的用品中自由探究,可以在参与式讨论中畅所欲言,竞赛小组的成员不再是前座后座的同学,而是通过报号或模扑克牌随机编配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得到了发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
下面是学生写在“感受与不同”中的一段话:“可能是以前习惯‘死’背定理的方法,一下子课改了,都不知从何学起,刚开始时,一点学习目标都没有,一天只背几个化学式,几个元素符号就可以了,不过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动手能力强了,而且善于思考了,其实这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虽然上课讲的知识不多,但有一半是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解决。对某种物质的不理解,可以提出假设,写出方案,然后到实验室去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正确。”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评价几次就会出现更多的好学生。以往的评价重结果不重过程,评价没有贯穿在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中,使其激励作用受到削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改实践中,我开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发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我在他们的学习材料上,写着我以前不曾用过的话语:“希望每一节课后,你都能说,‘噢,原来如此!’”“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空气这个大家族可真热闹”,我在那份用了80分钟记录26次现象的“鸡蛋与醋反应”的实验报告上写道“你真让老师感动,如此有耐心和毅力。”„„每天介绍一分钟“化学与生活”的同学会获得掌声,为实验室倒污水的同学会受到表扬,自带实验用品的学生名单会在全班公布,学习档案袋会在班内交流,优秀的会在全校展示。学习成长记录卡上,还专设了家长评议栏,让家长也参与评价活动。
正是由于在教学中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使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上了化学,尽管他们在纸笔测验中不一定会获得好成绩,但他们有一种持久的兴趣,有了一种探究的意识。学完溶液酸碱性后,我给每个小组都发了pH试纸,过了很久在一场春雨后,事先我并没有提醒学生要去测雨水的pH值,他们早晨一到学校,便来报告:“pH值是6。”“不是酸雨。”这使我获得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满足。新课程带给学生的也是全新的感受,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他们不再是无奈地学习,不再感受知识与生活互不相关,不再无望成功,他们就成了真正的“学生”——成为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化学课改不到一年,对一个已习惯了八年的传统教学的学生来说,课改还没有让他们有深层次的理解,但他们确实有了新的感觉。首先是在学习方式的转变,化学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传统的化学实验,是“照方抓药”,课改后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探究天地。例如,探究金属性质时,我给学生提供粉末状、丝状、片状的铜、铁、铝三种金属,他们可以在酒精灯上燃烧不同形态的金属,对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在探究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时,让学生带自己想测的任何食物,有的学生用统一型号的塑料盒,装来了白面、大米、红豆、花生等多种食品进行测试,简直像开了个“微型粮店”。这种探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了化学的重要性。
初三新学期伊始,我为学生专门设计、订制了化学学业成长档案,它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日记”,记录着自己的观察与感想、搜集的材料、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同学们的评价„„现在他们的档案袋里,装有: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性质等实验报告,空
气、水污染调查报告,金属的自述,合理利用资源建议,章节知识整理归纳,科普小报,化学与生活常识,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简报,最新化学发展等种类不同的材料几十份。档案材料的交流,又成为新的课程资源。一百多双眼镜看世界,总比我看的多,看的清,由此让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也是我的老师。
在学习负担减轻方面,首先是课堂学习过程轻松了。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任老师灌输,不再是硬逼着自己集中精力去听老师讲解,而是在自愿的、主动的探究中随便发问,随时发问,随时议论。例如,我们在“人类、环境、材料、能源、化学”的讨论课上,每小组任选一个主题作组名,通过竞说化学式名次的先后,任意选择10分题、8分题、6分题,竞赛中组内同学可自由补充,外组同学补充的对也可得分。学习活动中有了比赛,学生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是一种自愿、一种兴奋,正如踢足球很累,但他们愿意踢一样。当我请每个小组用一句话将五个专题同时表达出来,以结束本节课时,有的说“人类生存的环境离不开化学、能源、材料”,有的说:“化学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能源、材料”,他们的表达让大家都兴奋不已。在进行章节总结与复习时,我也采用这种形式,事先把学生不愿说、不易记的题目印发下去,作为必答题,然后,通过竞说一些短小题目来决定选题的先后,使学生练了较多的习题,有时题目比较简单,一下子有几个人站起来抢答,就再更换题目,学生感到既紧张又愉快,他们在“课后随感”中写到:“我们小组的成员都认为搞这样的活动比较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调动我们的积极
性,使我们主动地学习。”课堂练习与实践的多样性,也使学生感觉不出学习负担重。学生课后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搜集材料以拓展视野,也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做做家庭小实验,如碱面中加醋,实验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蜡烛熄灭;每人带回家一瓶石灰水,验证纸中含有碳元素,也有学生回家试验鸡蛋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变化,也有学生拿来树叶、面粉,利用午休的时间试验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面粉爆炸的现象和原因。他们还可以在实验室亲自体验课外阅读到的一些实验,我也总是在自习课或午休时间和他们一起做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媒介文化评论原称“中国电视文化评论”。创建之初衷是基于中国电视面对一个根本性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 是中国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继续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动力。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介的迅速发展, 我们发现这一文化问题不仅存在于电视文化中, 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同样需要文化自省和文化转型, 于是课程与时俱进, 于2010年更名为媒介文化评论, 朝着更纵深的传媒领域延伸。
二 创新培养目标
媒介文化评论的关键词是“媒介文化”和“评论”, 这就决定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先进的现代文化观念, 使学生在审视当代各种媒介产品、媒介现象时, 具有现代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敏感, 具有现代的文化质疑精神和文化批判精神;对我国传媒事业具有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化观念不是抽象的存在, 它滲透在各种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
与此相关, 还要按照文化评论员的要求培养三种能力:文字评论能力、口头评论能力和把媒介文化评论作成视频节目的能力。我们期望在传媒大学生群体中成长出一批未来的媒介文化评论员, 为传媒文化传播功能的优化和强化作出贡献。
三 教学方法改革
媒介文化评论课程教学主要围绕“三性”, 即实践性、现实性和开放性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一个基本点是颠覆“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念讲稿, 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 创建“学生做, 教师引;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 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为教学质量鉴定标准”的现代教学模式。学期末, 衡量学生成绩的不是试卷纸, 而是学生写作的评论文章、当堂进行的口头评论和策划的文化评论视频节目。
1 与社会媒介现象保持同步, 展开文化评论教学
为了体现本门课程的现实性, 评论对象的选取是与时俱进的。如2007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叫停《第一次心动》,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文化决策, 便以这个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文化反思, 在广电总局进行两次“限娱令”后也立即展开了文化评论;十七大报告学习的热潮中, 我们选取纪录片《大国崛起》、政论片《复兴之路》为评论单元, 从整体历史文化的角度强化对十七大精神的文化理解和认识;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和“感动中国”也是文化评论的对象;近年来, 评论的单元扩展到电影《小时代》、新媒体产品微博、微信文化的探讨, 保持课程与社会媒介现象的同步。
2 展开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
各单元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先写好评论文章。教师的引导有两个要点:一是控制学生进行评论的视角, 不要游离于文化视角之外;二是启发学生发掘媒介现象的文化本质。
课堂上主要展开口头评论, 进行思想的碰撞。课堂评论过程中教师引导的关键点为:以同学们不同的观点进行穿插, 激发学生交互提问和辩论的热情, 避免冷场, 以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
课后教师按照评分标准批改学生评论文章, 有针对性地给予分析性的评语和客观评分, 并在单元最后一次课上进行单元小结。单元小结是教师展示引导作用的“重头戏”, 这里不仅要根据学生作业梳理出学生在该单元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还需要将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经验与教训上升到文化理论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和历届学生的评论比较, 帮同学们打开更广阔的思路, 并引导学生懂得:一个文化评论员需要有终身扩大知识领域的自觉。小结后, 教师鼓励学生对总结提出异议, 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每学期学生需要进行约四个单元的文化评论, 各单元进行评论的成绩的均分为该学年的总分。优秀作品由教师推荐媒体公开发表。也就是说, 课程没有期末考试, 却在过程控制中时时进行考试。
3 以文化讲座扩大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
为体现课程开放性, 避免一言堂, 本课程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进行讲座, 旨在帮助学生更多了解传媒业界前沿动态。邀请来的讲座专家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先生、凤凰卫视策划人胡野秋先生、安徽卫视导演耿小强先生、南京电视台主持人方方先生、滁州日报副总编王清先生等, 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系列如“视听快餐与艺术规律”“当代中国道德现状”“纪录与实验:DV影像前史”“谈话类节目的文化内涵”“综艺节目是化妆成魔鬼的天使”“当代中国电视剧文化内涵评析”等文化讲座。
4 开放对外合作
为了更好地进行开放式教学, 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 本课程一直致力于构建教学网络。如与安徽电视台就《新安大讲堂》《旧闻新说》节目探讨合作, 与《安徽电视节目报》约定供稿等, 为学生评论实践提供更多校外平台。
四 初步的收获
1 学生开始树立整体的文化观念
对于学生来说, 掌握整体的先进的文化观念, 是他们发现媒介产品的问题、从文化视角进行评论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建立了整体文化的参照系后, 学生才有能力对各种文化问题保持敏感, 并发现症结之所在, 以作出针对性的深刻批评。经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已经对文化观念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如, 在纪录片单元, 通过对《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各文化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核心文化的变迁、改革的分析, 学生对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进而加深了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学生的朴素表达是:“如今看电视, 有了不同以往的感觉”;“看到媒介产品, 不由自主开始了评论”。
2 实践推动了学生自知之明的提升
在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者, 最常见的互动形式也就是回答教师的问题, 参与讨论, 很难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所谓的“听十次不如做一次”正是此意。在本课程的学习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改变, “学生做, 教师引”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 学生通过自己的演讲和自己的书写, 自己策划文化评论的视频节目, 能够更深切地发现文化理论的准备、各种知识的积累以及表达能力的欠缺, 由此自觉地产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这是进一步丰富自已, 提高自己的心理前提。
3 促进教师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提高:进一步树立了关注前沿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学生, 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媒介文化评论关注的是当下的媒介产品的文化问题, 面对的是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鲜活的问题, 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把关注前沿、关注学生作为一种基本的自觉, 而不能只是埋头做自己的学问, 教师要通过研究把最前沿的信息引进课堂, 把有针对性的理念与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专注和研究的过程中, 终身学习将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我们的一个深切的体会是:我讲你听易, 你做我教难。
4 媒介文化评论教材出版
媒介文化评论课程在课程创建七年后编写出了课程教材, 成为教改的初步成果。与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 本教材致力于对媒介文化现象提出多元的学术思考, 除收录本教学小组三位教师对于媒介文化评论的理解之外, 还收录了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多元看法, 这是一本不下任何定论的教材, 仅提供供学界、业界讨论的范本。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实践篇, 收录了教学小组教师撰写发表的文化评论文章, 给予学生理论探讨外的实践范本。通过课程互动教学, 辅以教材, 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文化评论的认知, 更好地指导实践。
5 参与社会文化, 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下, 本课程围绕“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问题、新危机”这一主题, 集合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思考, 决定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出合理使用新媒体的倡议。
通过我院部分学生的思考、讨论、撰写、组合, 外加多位教授、学者的整理与思考, 《给全国高校大学生的一封信》在互联网上与全国大学生见面了, 该信提出“度”为核心的解决办法, 号召高校大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 不做“低头族”;号召让新媒体扬长避短, 以利于新公民的健康成长、以利于新媒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正能量。倡议发出后, 在互联网上被同学们积极转发, 最终该信被财经网转发, 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同时提升了师生对接社会文化现象的自觉。
五 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 学生常有不知从何下手的困惑
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首先, 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 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存在差异。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学生整体文化观念还未建立, 文化知识的积累还较薄弱, 表达和写作的能力也有待提高。第三, 学生感觉达不到老师的要求, 产生学习上的焦虑。
针对以上问题, 在课程中我们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进行辅导:一是做专题的讲座, 从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补课”。二是做课程的小结, 在剖析的过程中将整体的文化观念、先进的文化观念不断地进行巩固加深。三是作业的详细批改和教学示范。
2 学风问题
教书育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育人的意识、没有良好的学风, 教学效果的追求无异于“缘木求鱼”。作为以培养具有先进文化观念的现代人、培养专业媒介文化评论员的课程, 我们更加注重现代知识人和现代文明人培养的结合。但不容回避, 学风问题是当前高校的普遍问题。
针对学风问题, 本课程追求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抓好学风建设联系起来, 不容许负面的学习风气在课堂蔓延。此外, 抓好学风的前提是教风的不断优化, 保持和改善教师应有的形象和素养, 才能潜移默化地获取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
一、切实转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改革的成败,思想意识的改革是关键,只有思想到位,才有行为的跟进。作为物理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应该具备与学生发展和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切实转变教育只唯“分数”的陈旧观念,树立教育为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全新目标观。同时,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未来的社会和人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还应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育人观,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克服以往物理教学中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定位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由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这意味着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意味着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变单纯课堂上的“教”与“学”,为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共同体,并在这个共同体中,起着点拨、引导的作用。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观察,仔细倾听,真实感受学生的所为、所思、所想,掌握课堂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断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不断改革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授之以“鱼”的同时,和学生共同在“渔”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和成功。苏教版物理新教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建议设计了多种方式的活动,如“试一试、做一做、实验探究”等。作为物理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新课标提出的各个教学目标,深刻领会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上设计每一项内容、每一个活动的出发点和意图,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努力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
重视知识的教学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直接作用,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能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解题乱套公式,形成“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而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则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情境展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把物理概念和具体情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结论,更掌握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转变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有益处。
2.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必要的解题训练是学生学会应用物理知识的基本需要,但热衷于搞题海战术,过于强调解题训练,则是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也是与新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的。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從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要求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保持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亲近和热爱,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勇气和方法,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的物理学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物理知识的科学探究
人类文明的延续需要知识的积累,但仅依靠知识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新知识、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与技能。传统的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定向思维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思路狭窄,解决问题时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科学探究、大胆创新、质疑问难,使学生品尝到标新立异的乐趣,从而保持长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这不仅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现在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作为物理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新课标、新教材来看,现在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既有与化学、生物、天文、地理、体育等学科之间的渗透,还涉及到好多科技前沿知识,它不仅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联系到社会的许多领域,这就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还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重组,并且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此外,现在的课堂教学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社会、家庭和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等都为学生汲取知识营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可能。有时,学生对于新的物理科技知识,可能比教师接触得早,接受得快,作为物理教师要对知识的更新有更高的敏感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承认个别学生的先知先觉现象,放下架子,不会的就要弯下腰来,拜学生为师,与学生探讨,共同携手进步。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应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郭桥中学)
责编/齐鲁青
——教学工作总结
路 绳 彬
2005—2006学年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下面我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
我本学期教的是初二生物新教材。新教材内容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教材的编写富有童心、童趣,内容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面对这样的教材,结合自己新课程理念学习的经验,我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着教学。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本学期的教学发生了几方面的转变。
一、教师的观念变了
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一切先进的改革都是从先进的观念生发出来的。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和反思,我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1、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
怎样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是把学生的教育看成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的教育。为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心中装者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例如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我都做到十分中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象韩强、任建波等同学就是在一次的好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对学习生物产生了兴趣和动力。并一直保持了稳定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例如在“种子结构”一节课的学习中,我放手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实物自主学习种子的结构,并让学生亲自用实验验证玉米种子的胚乳中贮存了淀粉。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的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在不假思索的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为此作为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去。我作为新教材的初次实践者,能够在不断的钻研教材的同时,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另外我能够经常和其他的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同时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在不断的学习、教学和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了自己专业的成长。本学期利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怎样上好生物演示实验》这一论文,并能够将实践的经验以书面的形式通过课题的形式反应出来。
二、学生明显的变了
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如果学习来自内在的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乐的、愉悦的活动。面对生活化且富有情趣的教材内容,学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读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这样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更好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为乐学、愿学者。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判断课改成败得失的一条根本的标准。为此我从几方面侧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利用书本的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各种各样资料。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科技领域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度。学生学会了剪报贴画,搜集各种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在资料收集之后,提倡合作学习、交流、研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由于在教学中我注重设置疑问,也促进了学生质疑水平的提高。有时学生的提问我一时也回答不出来,还需课后查资料或问其他的教师。生物课是一门实验课。每一个实验我都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实
验能力提高了。
一、学分认定程序
1.由学生(小组)上报相关材料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
2.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核实并签名。
3.由班主任以班为单位统一送课程指导小组审核并对合格者予以学分认定。
4.最后由相关人员将学分登记在学生学分报告单中。
二、学分认定标准
1.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主题和方案;第二,要有体现研究过程的记录或佐证材料;第三,要有研究的结果实物或书面报告;第四,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学时记录。
2.社会实践的学分认定应以参加活动的时间、内容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证明作为依据。没有参与或参与时间不足和没有相应证明的不能认定学分。
3.社区服务的学分认定应以学生提交的证明材料为依据。其内容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盖章及联系方式;学生自己的体会。
三、学分认定要求
1.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公益性的。任何获得经济效益的活动都不能计入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也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学生假期的打工等。
2.学生从事的校内社团活动不能获得社会实践的相应学分,但成果可以记录在学生的学习报告单中,供评优或大专院校录取时参考。
3.综合实践活动不设置奖励学分,但可以在档案袋中注明他们的修习过程,如方法、情感、态度及特长等差异,也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报告单中登记原始成绩,以备参考。
4.综合实践活动允许学生重修。如学生因特殊原因未修习或未能完成规定额度的课时数,在征得学校课程指导小组同意后,可以安排重修,重修合格,经认定取得相应学分。
四、学分的分配
1.研究性学习
每个课题5学分,3年3个课题(项目),每学年至少完成1个课题(项目)。
每个学分18学时计算,保证3年中学生有不少于270个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高一学年加强对研究性学习“方法论基础”的培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流程,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⑴ 社会实践共3周,每周2个学分,3年共6个学分。其中校内实践2个学分,校外实践至少4个学分。
仓定志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现在的小学生,将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展现怎样的精神面貌成为近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倡导“尊重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为育人宗旨,紧紧围绕“市内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强化学校管理,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学校、九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发挥名校优势,放大名校效应”战略的指引下,学校各项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为依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基础文明教育为基本内容,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势开展诚信教育,培养现代文明和现代公民意识,为培养新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营造诚信校园文化,塑造现代师生新形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社会的道德环境和公民基础道德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当前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而诚实守信是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创建诚信校园,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组织保证。
学校建立创建“诚信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分管德 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具体的创建领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党支部、工会、教导处、学校督导室、少先队大队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各职能部门负责条块的创建工作。学校创建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的考核项目。
2.制度健全。
制定完善章程,在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通过各种守则、公约、誓词,向社 会公开承诺,形成“重信用,讲信誉”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作用,实行民主议事制,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校长廉洁自律报告制以及社会监督制度。把“尊重的教育”与“规范的教育”融合起来,并确定每年的3月份为“诚信教育月”。
3.措施有力。
(1)诚信教育与道德建设相结合。将诚信教育列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中鲜明突出地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引导全体师生深刻领会“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将立人、立业、立市、立国的道理贯通起来,将诚信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与师德师 1
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时明确以诚信教育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在教学中把这些内容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通俗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得到师生们的普遍认同并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诚信教育与常规管理相结合。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的七彩斑澜,举手投足可显示品德素养的高下优劣。诚信教育应见微知著,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不说谎话、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抓起,制定诚信管理细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育方式如春雨润物。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建立“诚信档案”,作为评定学生品德等第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准则。
(3)诚信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多层次道德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校园处处盛开诚信之花,各部门根据实际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使全校师生把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需求,树立诚信意识,形成“人人讲诚实,个个守信用”的良好风气。
(4)诚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把“诚信教育”作为开放式教育,避免封闭在校园里孤立地进行;努力争取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印发《诚信承诺书》《诚信宣言》以及在各种新闻媒体搞集中宣传等途径,强化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校、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健康和谐的氛围。
(5)诚信教育与行风建设相结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印发评议表、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和教师的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我们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公布学校对教师的八条行为规范,请家长配合监督,打造诚信教育的形象。在今年九月份,我们还向我校已经毕业的学生发入师德情况了解表,以便真实地了解我校教师的师德状况,此举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3.资源整合。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学生服务,充分利用校内阵地,发挥互联网、电视台、广播、板报、画廊、标牌、红领巾监督岗等德育功能:广泛利用校外阵地,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社会教育机构的作用,密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开展社区咨询服务,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4.活动体验。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诚信教师和诚信学生的创建活动,把“敬业爱生、坦诚待人、履约 践行、廉洁自律”作为诚信教师的创建目标;把“文明守纪、团结进取、诚实做事、尊师爱校”作为诚信学生的创建目标。组织师生进行诚信大讨论、专题大辩论、自我大设计等活动。学生通过争夺“诚信章”评选“诚信之星”“形象代言人”等专题教育活动,深刻体验、感悟并逐步掌握诚信立人、诚实做事、诚实学习的行为准则。
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让诚信与我同行”演讲比赛,师德师风培训会、道德修养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对教师自身的诚信建设。我们还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姜德明和特级教师郑立舟给全体教师作师德讲座,姜德明同志身残志坚、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和郑立舟同志的爱人陈秀凤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教师的心,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新时期教师的高尚形象,做一个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好教师,争创师德模范。
5.考评记载。
建立学生个人诚信记录簿,记载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情况,开设“个人目标”、“家长 期望”、“导师寄语”、“突出表现”、“家长反馈”栏目,对“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参与活动”、“诚实友爱”、“讲究卫生”等方面,每周进行学生自评、集体互评、家长参评,每学期综合评定,强化学生自我诚信管理的意识,培养自我诚信管理的能力。
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少先队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认为少先队应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方式突显了少先队教育形式的独特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努力打造少先队的特色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做了大胆的尝试。
1.探究家乡风土人情,开发校本课程《爱我盐城》。
我们的家乡盐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自汉武帝盐渎县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多年来我校一直积极开展“可爱的家乡”、“我是盐城人”、“走进社区”、“家乡的特产”、“奇妙的五谷树”等少先队系列活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起来,从分析校情、市情出发,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发了校本课程《爱我盐城》,进行“探究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盐城的昨天与今天”的课题研究。《爱我盐城》分上、下篇,上篇由六个单元组成,分别是:沿海风光、湖荡秀色、风景佳处、文物古址、祠堂故居、革命史迹。下篇也由六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特产风味、民间工艺、传统文化、名人轶事、盐阜英烈、人物春秋,每个单元各设3课,共36课。让队员们自由组合,提出和选择学习的主题,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最终队员们确定了许多很有意义的研究主题,比如:《我骄傲,我是盐城人》、《丹顶鹤的故乡》、《走进“泰来神”》、《盐城街道的变迁》、《走近“小康村”》、《聚焦传统佳节》、《奇妙的五谷树》、《家乡的柳编》、《英雄故里陆公祠》。队员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参加《盐城街道的变迁》的刘新队员在日记中写到:“刚担任迎新队队长的时候,我的心里还真没底,虽说我当了几年的班干部,管理班级我在行,可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以前没怎么搞过呀!好在队员们都特别支持我、信任我,大家一起出点子,想办法,让我觉得再难也得坚持下去。在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冷静地处理问题。”参加《聚焦传统佳节》的李婷玉在谈活动体会时说:“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很拔尖,队员们都羡慕我,我也有点沾沾自喜。但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我平时不太爱看书,知识面太窄,许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我都不知道。不过现在不同了,为了研究中秋节,我翻阅了好多资料,还学会了上网搜索,我知道了怎样整理和记录搜集到的资料。在这过程中,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校园周边环境”系列调查》组的指导老师戚洪祥在大会交流时说:“在选定这个课题时,我起初认为,孩子们去搞这样一个涵盖了很多数学知识的课题太难了。但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使我这个刚开始以为什么都要我包办的指导老师,渐渐地被孩子们的自主意识,自由探究的氛围排除在外,孩子们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需要我的帮助了,他们在自己的小组里讨论、摸索、实践,后来居然获得了成功,这真让我感到万分的惊喜!”
2.探索科学的奥秘,开发校本课程《星海晨帆》。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如何培养队员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少先队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我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把科技教育作为推进创新教育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为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我校将每年六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定为“科普活动周”,在校内举办大型科普展览和系列讲座,精心组织全体队员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普小发明、小论文等科普竞赛,定期组织队员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每周开设一节科技课,寒暑假期间组织“科技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在广泛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上,开发了校本课程《星海晨帆》,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科技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盐城市副市长徐恒菊同志欣然为《星海晨帆》作了序言,他在序言中归纳了本教材的三个特点:示范性,开放性,探索性。这本书共由五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科苑星座、竞技平台、热点讲坛、实验集萃、科普基地,共23课。
三、整合少先队社团资源,构建少儿俱乐部文化。
少先队社团是队员围绕某种志趣而组织起来的活动团体,它服从于队员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社团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志趣以及较强的凝聚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校充分发挥社团的这一优势,以队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不断开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使社团真正成为队员体验的舞台,探究的基地。我校少先队活动不断深入的同时形成了几个富有特色的品牌社团。
1.少儿科学院。
我校于1999年成立了苏北首家少儿科学院,制定了少科院章程,聘请了驻盐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少科院的顾问,在全校的三千名队员中层层选拔,产生了少科院院长和小院士,年级推荐小博士,并让全体队员都成为少儿科学院的学员。我们还在少儿科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特地从南京请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张淑仪教授担任少科院的名誉院长,请来了省物理学会副会长徐龙道教授、南京林业大学著名鸟类专家周世锷教授等专家担任名誉顾问,并开展了“大手拉小手”活动,定期请专家为我校学生作科普专题讲座。广大队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建了“气象研究小组”、“航模研究小组”、“生物研究小组”、“电脑机器人研究小组”等十多个科研所,落实了“四有”、“三赛”、“两营”、“一角”。全面开展“体验求知、体验探索、体验创造”三体验活动,“四有”即科技活动周周有、发明讲座月月有、“科技节”年年有、“创造袋”人人有;“三赛”即每学期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三项比赛;“两营”即科技夏令营和科技冬令营;“一角”即班班拥有“创新角”。我校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活动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让每位队员都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少科院各研究所中适合自己的岗位,自主参加各种类型的体验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我校在近几年的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学校先后几十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和团体奖,教师中有二十多人次获得全国、全省“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学生在省内外各项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校“灵通队”在全省和全国机器人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独占鳌头,并在国际比赛中创造佳绩。我校少儿科学院小院士、省“十佳少先队员”孙贤达在“海尔杯”科技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当选为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候选人。
2.丹顶鹤少年文学社。
丹顶鹤少年文学社是我们学校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学团体,它是在六年级的“少年文学社”与四年级的“小书虫俱乐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社总社下设六个分社,设理事若干。根据学校 “积极推进新课程,整合校级兴趣活动,打造综合实践活动品牌”的要求。我们专门成立顾问委员会,整体规划文学社发展蓝图;策划文学总社活动,指导文学社网页制作。
我们还建立了“丹顶鹤文学社网站”,主要功能是推动文学社日常活动,展示文学社活动成果,辐射文学社指导效应,连接校内外教育资源。主要栏目为社区广场、读写擂台、读写航标、社区沙龙。在文学社逐渐走向成熟时,我们还创办了丹顶鹤少年文学社社刊。
丹顶鹤少年文学社中有许多同学,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小小年纪就已经收获不少文学成果。总社长陈汉洲酷爱写作,善于想象,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部23万字的童话小说《隐身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文学社活动丰富多彩,紧跟时代步伐,如抗非典期间,全国人民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火热的生活中,我们文学社的小社员们,经历着参与着,感受着,也感动着„„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为此,文学社组织了“向非典开战”主题征文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社员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非典”时期生活现象,写出了一批有质量的征文,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
3.苗苗环保小分队。
苗苗环保小分队是我校以环保为研究内容的一支小分队。他们最初只是以保护绿色为基本活动内容,比如:利用业余时间,保护校内、外的一些绿色植物,植物节号召全体队员植物、种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入,一系列小课题的研究,不断拓展这支小分队的活动空间,使这支小队也更具特色,《盐城晚报》、《扬子晚报》、《中国环境保护报》等分别对苗苗环保小分队的先进事迹作了报导。
4.少年警校。
自1990年开始,“少年警校”在我校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警校的小警察平时能接受严格的训练,取得合格的证书后,便正常参与“精神文明岗”的值周工作。节假日,他们还活跃在街头巷尾,开展交通法规、法律知识宣传等活动,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我们不断开掘警校的综合实践资源。⑴成立国旗护卫班;⑵组建交通法规安全知识宣传队;⑶调查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状况;⑷参观110接警中心等。
5.蓓蕾艺术团。
我校的蓓蕾艺术团是一个集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戏曲等二十几个专业队,享誉市内外的大型校园文艺团体。自94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提高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生活”为宗旨,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目前,艺术团的管弦乐队、合唱队和舞蹈队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准,各个专业队在历届比赛中屡获大奖,许多经典节目被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拍成录像作为资料保存。在盐城市第一、二、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该团共获得了一个特别奖、12个一等奖,为全市最好成绩;2001年该团为队员刘韵举办了全市唯一的小学生钢琴独奏音乐会;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中国
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春满校园----第三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征集评选活动中,艺术团选送的音乐童话剧《寒号鸟的衣裳》、舞蹈《牧童》均获二等奖,合唱队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表彰为优秀合唱团队;2003年该团队员臧倩文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少年A组冠军;杜剑队员在首届全国少儿艺术风采全国总决赛中获器乐一等浆,近几年来,艺术团先后为省实验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讨会、我校新区的落成庆典汇报演出的三台大型儿童文艺晚会《花开新世纪》、《春天的童话》、《金秋飞歌》均在盐城电视台播放,其中,《春天的童话》专场演出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部门评为群众文艺活动优秀活动项目奖。多年来,蓓蕾艺术团广泛深入农村、厂矿、部队、敬老院、福利院进行慰问演出,多次参加重大活动的献词、社会各界的宣传服务,先后为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考察访问团进行汇报演出,也为增进中外交流和友谊作出了贡献。
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给德育工作的创新带来了契机。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德育工作会更加出色,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一、师生平等——新课程教改实践之必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关系,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教学观认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多的是控制者、指挥者, 学生只能是顺从者、执行者,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新课改旨在通过课程变革, 促进课堂改革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应树立新的师生观, 准确进行师生的角色定位。真正体现师生关系是教学实践中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师生平等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建立师生信任的基石。没有师生平等, 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合作, 更无实质的师生共享。教师应该改变“传授者”的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课改的反思者。
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应体现在人格平等、彼此尊重和教育民主。师生平等, 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相互接纳为基础, 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互影响、相互认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应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始, 让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提出质疑, 敢于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平等意识必须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学生是文化环境中的人, 是生活世界中的人, 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我们应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 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培养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超越自己的信念。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平等交往中, 展示自已, 体验自尊和人际和谐。师生在认知结构、知识储备、经验能力等方面有其必然的差异, 但这不可改变师生的平等关系, 不可失去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导航人, 着力点应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良好素养和所教学科的特有优势, 带着真诚、信任、期待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 并适时指点,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让平等的师生关系, 影响着学生学会平等对人。
二、师生互动——新课程教学过程之必要
课程是沟通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与可能生活世界的桥梁, 它不仅是知识, 还包括直接经验及蕴含知识中的内在文化。从现在已面世的几种版本的新教材来看, 与传统教材相比, 无论是体系上、结构上, 还是教材的“面孔”上, 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特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教师仍旧依靠传统的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可以说新教材更多的是载体、是情景、是素材, 没有师生的互动, 便无法体现新教材的意蕴。只有互动, 师生共同面对的就不仅是教材和知识, 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没有交流, 便没有智慧的碰撞。教学的过程, 是师生全方位交流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 互动的教学课堂是活跃愉悦的课堂。课堂如何“活”起来?首先必须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唯有如此, 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才会真正参与。“活”应活在预设, 更活在动态生成;活在活化学生的情趣, 更活在展现学生的活力。如“模块单元”的教学, 就应结合模块课程的特点, 寻找师生交流的切入口, 提供学生必要的素材, 共同设计合理的探究方法;或从问题入手, 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 解决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中, 随着原问题的解决, 新问题的产生, 激发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并应用到新的情境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品味学习, 品味快乐。
“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 师生的互动, 不是为动而动, 不是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动, 不能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 应着眼于多维目标的实现, 让学生“动”起来, 不是少数人动;不是少数时段动, 不仅是预设的“活动”, 而应是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身心动起来, 思维动起来, 创新动起来。
互动必须打破“授与受”的传统, 不仅是课内的互动, 从教学预设、学习过程, 到综合评价、信息反馈, 都应充分展现,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使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的认知、技能、情感更加契合。
三、师生合作——新课程有效教学之必选
在竞争的社会中, 合作是进行竞争的重要能力。新课程以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强调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超越了单一的“学科中心”, 突出了“课程意识”, 丰富了学习的内涵。这种课程的变革, 必然呼唤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来适应, 也必然要求教师切实改变教学策略与模式, 以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现以学生为本, 促进和谐、健康的发展。实现这样的转变, 离不开师生合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知识是人的心灵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从内部产生的, 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合作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完成多元的教学内容, 实现多元的教学目标, 师生间的合作是必然的手段与措施, 也是培养学生融入未来社会的一种能力。
新课程的基础性, 需要师生合作, 让学生主动地建构, 形成向新学习领域迈进的能力;新课程的时代性, 需要师生合作, 交流生活, 分享信息, 感悟世界;新课程的多样性, 需要师生合作, 让学生在合作中认识自己、寻求多元智能的发展;新课程的选择性, 需要师生合作, 让学生针对自身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学科、模块, 展现出有个性的现代人。
师生合作, 首先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创设自由、宽松的氛围, 营造师生合作的情境, 在合作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不断地引导学生, 如对学习目的、态度、自我认知、自我监控的调整;信息处理及学习方式多样化选择等。使学生从传统的他主性、被动性、依赖性学习, 转变成自主、能动、独立学习的良好状态。合作中应关注学生差异, 承认差异, 把差异作为一种智力资源, 通过师生、生生的多组合作, 实施差异教学, 使“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任务”更匹配, 引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应适合于学。教学中, 根据不同领域、学科、模块的特点, 整合学与教的资源。无论课堂中解决问题、建构意义的合作, 还是分组进行的探究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小组合作, 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合作的平台、合作的环境, 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改变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体现严谨的态度、求真的激情、科学的精神;感受自主、合作、探究的价值, 激励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中发展, 合作中创新。
四、师生共享——新课程教学境界之必然
教师的职业生活主要是在课堂和学生一起共度的。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生命状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 师生共同体验幸福的教学生活, 就必须努力营造师生共享的课堂。只有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会张扬个性的色彩, 充盈生命的快乐。
课堂是不断生成智慧的场所。课堂应成为教师专业能力展示的平台、师生智慧闪耀的平台、生命价值绽放的平台。新课程目标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而体现。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应该能够带给学生认知与经验的共享, 这种共享不是由教师“告诉”给学生, 而是通过精心预设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理智挑战, 通过深刻的体验获得的。共享的课堂, 应引导学生从最近发展区入手, 促进学生愿意学, 主动学, 有兴趣学, 有发展的学。形成勇于质疑、求新、求异的求知品质, 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共享的课堂, 应在教学的动态生成中, 充分体现知识的建构与运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经验方法的丰富与创新、学习策略的改进;情感的丰富、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与完善。共享的课堂, 应是师生共同获得精神的交流与融通, 共享智慧, 共享人生的意义。
新课改注重对教与学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评价的过程是师生共勉、师生共享的过程。我们应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使学生增强交流意识, 尊重理解别人, 接受他人建议, 使评价过程成为积极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主动地调整定位, 不断发现学生的亮点与潜质, 在评价学生的同时, 反思自己、反思教学、反思评价, 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参与的师生心灵交流、精神交往、情感交融的一种交互活动, 成为一种共同发展成长的力量。教师在学生闪烁着智慧与灵性的交流中, 享受着“教学相长”“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快乐, 感悟到研究学习, 丰厚自身底蕴的需求, 实现与学生共生共享。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效的合作与共享, 关键在教师。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自身素养, 专业的学科能力, 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 努力创造理想的课堂, 与学生共享发展、共享成功、共享快乐、共享幸福。
师生共享, 新课程教学之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下面记录的是我校在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中的一段经历。
[案例]
2001年12月份,学校举行了课堂教学大赛,即语、数各个备课组、其他各个教研组通过集体研究,推出一堂公开课向全校教师进行展示并进行评奖。各个备课组或教研组认真讨论,为使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而借鉴、设计了很多课堂学习形式。可当课堂教学大赛进行到一半时,我们发现课堂表面热闹的背后存在着很多隐忧:
1.很多老师都选用了活动类教学内容。例如数学学科六年级数学课只有一节是原有教材的计算法则的教学,而其余均是摸红蓝铅笔、购物中的数学、旅游路线的设计等教学活动。很多老师认为,只有这些内容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2.课堂组织形式华而不实,课堂中多以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教学,学习活动一个接一个。例如语文课《田忌赛马》,老师一会儿让学生用评书的形式说,一会儿改编成故事形式“讲”,一会儿改编成剧本“演”,课堂很热闹,学生情绪高涨。可课后仔细一想,整节课成了几位文娱骨干的表演外,语文基础早丢到九霄云外。3.教师们的点拨指导羞羞答答或者干脆不指导,对任何发言都送上溢美之辞。4.学生们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中,完全放开手脚,合作时对学习材料你争我夺,交流时根本不听别人说什么,只顾争着发言,或把手举得高高,恨不得站到课桌上,或者把手伸到老师的鼻子底下……教室里的热闹景象着实让人兴奋,可细细一品,学生们到底有多少收获?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效率的低下,因为从课后作业的错误率中非常清楚地反映出课堂学习的效果。
怎么办?活动一结束,我们教导处的主任们就坐在了一起。当时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这样的局面必须马上扭转,否则势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继而影响教师课改的积极性和家长对课改的支持率。按照以往的思维习惯,教导处必须制定出教师课堂教学的规定,可经过几次磋商,始终拿不出明确的规定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教导处在肯定教师探索的前提下,组织教师反思这次课堂教学大赛的课堂教学,围绕“你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展开讨论。经过几轮的讨论,大家逐步感觉到:教师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规则意识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教导处向全体教师作了“自由而严格、快乐而刻苦——构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学习规则”的专题发言。从这次课堂教学大赛说起,结合老师们的感受与困惑,分析了构建适应新课程课堂规则的意义及构建的原则,特别强调构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学习规则并不是僵化学生的学习,而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好的环境和氛围。至于怎么构建,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构建的项目、提出实施的策略和评价的建议,并提出下学期将分期中和期末进行交流和展示。本来是教导处的难题,一下子成为了广大教师的课题。当时我心中还没有把握,担心老师们是否能把这件事落实好,因此,我决定每个月召开一次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会议了解实施情况,倾听他们的困惑,教导处的主任分别作为年级组的联络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半学期很快过去了,我们按计划进行第一次交流,由每个备课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他们展示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把自己的做法制成幻灯片,有的提供案例,有的干脆呈现课堂教学的过程。在展示和交流过程中,老师们的探索成果让大家无比激动和兴奋。在构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规则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把构建过程当作“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新的学生观的讨论形成过程,把构建过程与班队活动有机结合;有的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家校合力;有的让学生共同参与规则的制定,并采取“友情提示”的方式,实行人性化管理;有的认为学生课堂学习规则的形成必须和课堂学习活动的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课堂学习中有明确的指导目标……老师们的交流和展示,同样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他们的经验被相互借鉴和利用。期末时,各备课组的交流就从操作层面逐步提升到理性思考的层面,很多备课组撰写了高质量的论文,其中,二年级陈老师的论文获得了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发表在今年的《江苏教育》上,许老师的论文获得了三等奖。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适应新课程的课堂学习规则的构建”让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合作学习前能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时能专注倾听与相互补充,课堂学习活动能真实展示,教师指导点拨也适时适宜……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导处进行了大面积的调研听课,在认真分析和总结教师们的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近阶段学校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学习规则的重点:善于倾听、乐于表达、勇于质疑、勤于实践,为学校第一阶段的新课程的实施作了一个小结。
[反思]
【新课程实践】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12-02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10-06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10-18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研讨会心得11-15
实践课程总结06-07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09-2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05-27
cad课程实践总结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