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教学实录(共9篇)
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探讨有关加法规律性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27页,仔细观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并把问题补充完整。谁能说一说。
生答: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板书:40+56 师:还有不同做法吗?56+40
二、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两个加法算式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加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三、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四、自学指导
师;下面请自学指导来帮助你们自学吧。请看自学指导.(指名读)
认真看教材28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部分,思考:1.两个加法算式结果一样吗?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2.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师:好,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5分钟后看谁能做对检测题。
五、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2.做一做
师: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谁能说一说(自学指导中的问题1)
师: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生:把40和56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师: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生:回答 师板书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完成28页做一做,你发现加法有什么规律?
指名说 3人
师:刚才我们用已知数来研究,那你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生答
师:在今后的学习中都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六、当堂训练
师:我们学习加法交换律,你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吗?请看
ppt课件演示习题
学习掌握加法交换律,目的在于更好地应用,实际上,我们早就应用它来解决计算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计算中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呢?(笔算加法的验算方法)
请同学们打开书31页,做第3题。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问题:
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 用定律解决问题
一、使学生学会猜想、验证和总结
教师在进行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时,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结构“提出问题→引发猜想→验证猜想→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学生根据验证的步骤、验证的格式以及举例验证的要求,知道举例验证时要全面(小学阶段主要运用不完全归纳法举例验证),并学会寻找反例,初步掌握运算规律研究的方法结构和步骤,初步建立研究意识和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为后续的主动探究其他的运算规律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由学生自己猜想、验证和总结,体现出规律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教育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二、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的,其具体练习内容包括:一是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二是乘法具有与加法相类比的运算定律,除法和减法之间也有相类比的运算性质;三是乘法与加、减法之间有运算性质,除法与加、减法之间也有运算性质。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时要有整体意识,不要拘泥于一个知识点,而要使学生知道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自己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与延伸。在探究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五个层次的进一步探索,并形成运算方法的知识梳理表。
第一层次,这个层次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进行拓展,如已知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三个数相加呢?四个数相加呢?分数相加呢?小数相加呢?在这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等学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可以继续从加法交换律角度进行拓展。
第二层次,这个层次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已知加法有交换律,那减法、乘法、除法也有交换律吗?为什么?教师可带领学生由加法拓展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按照加法交换律的探究模式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第三层次,这个层次中教师可提出的问题有:加法除了有交换律,还有其他运算定律吗?加法结合律适用的范围是什么?减法、乘法、除法有结合律吗?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探究。
第四层次,教师先提出问题:已知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减法和除法就没有其他的运算定律了吗?然后让学生自行探究问题。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只要知道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就可以了,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进一步掌握减法差不变性质和除法商不变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渗透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渗透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磁扣,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这两个磁扣先后位置的变化吗?
生:交换。
师:描述得非常准确,这种现象就是交换位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交换位置的现象。那么,在数学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组算式,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谁想说一说?
生:我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
师: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我发现算式中的加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也很善于观察,发现了两个算式的不同之处,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和相同。
师:老师这里就有了一个疑问,这里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和是相同的。那么,如果任意两个数交换位置相加,和还是相同的吗?
生1:相同。
生2:不相同。
师:口说无凭,这需要我们动笔写一写、算一算,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记录单,按照活动一的要求,自己独立仿写一个算式。然后将你发现的规律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再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练习。)
师:谁想把你仿写的算式与大家分享一下?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看看他仿写的算式是否正确。
生1:我仿写的算式是6+7=13、7+6=13,因为和相同,所以6+7=7+6。
生2:我仿写的算式……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居然仿写出这么多的算式。像这样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算式能不能写得完。
生1:不能。
生2:有很多,写不完。
师:那现在看看我们仿写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生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相同。
生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规律,它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出示意义,齐读。)
活动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师:通过探索我们已经知道了加法满足交换律,除了加法,我们还学习过乘法,那么,乘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你认为乘法有交换律吗?
生1:我认为乘法有交换律。
生2:我认为乘法没有交换律。
师:乘法到底有没有交换律呢?我们还是用写算式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请同学们拿出合作学习记录单,小组合作探究。写清你们猜想、验证用的算式和你们的发现,然后与小组同学说清自己的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合作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说一说你们组的猜想、验证用的算式、发现的规律及结论。
生:我们组的猜想是乘法有交换律,验证用的算式是5×6=6×5,发现的规律是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一组算式的验证不具有说服力,咱们再来一组。(生举例回答。)
师:通过大家的猜想、验证,乘法是否满足交换律?
生:满足。
师:对了,乘法也满足交换律。
师:谁能仿照加法交换律,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出示意义,齐读。)
活动三:列举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那么请大家看屏幕,想一想,下面这两个生活事例可以用哪个规律来解释呢?为什么?
生1:从电影院到学校的距离和从学校到电影院的距离是一样的,都是35+42或者42+35。
生2:不管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椅子的总数都是一样的,都是6×5=5×6。
师:其实很多生活中的事例、解决问题的算式中都存在这样的规律,你还能列举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判断是否正确。
生1:计算班级的总人数存在加法交换律,班级的总人数等于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也可以是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
生2:10张5元钱和5张10元钱的钱数一样,都是50元。
活动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
师:刚才我们利用生活事例进一步解释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主学习记录单,按照活动二的要求,先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代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中的两个数字,然后写一写。
师:谁愿意将你的表示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我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表示加法和乘法算式中的数字,如: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生2:我用a和b表示加法和乘法算式中的数字,如: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师: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想出这么多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为了方便,我们一般用字母a和b表示这两个规律: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运算律,a和b在加法交换律中分别表示什么?在乘法交换律中分别表示什么?
生1:a和b在加法交换律中表示的是加数。
生2:a和b在加法交换律中表示的是乘数。
师:这两个运算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1:相同点是数字交换了位置。
生2:不同点是加法运算是和不变,乘法运算是积不变。
活动五:感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
师: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大家已经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含义,还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示出了这两个运算律。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哪里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生:验算。
师:对,在计算加法和乘法时,我们可以用交换加数或乘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生:竖式计算。
师:有的时候为了方便我们还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竖式计算。
三、巩固训练
师: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们一起做几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首先看屏幕,结合下面的例子说一说等式为什么成立。(生回答出示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51页,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谁想到前面试一试?(生做题。)
四、课堂总结
师:时间过得很快,又到总结收获的时间了。相信大家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方法运用上都有了自己的收获,谁想站起来说一说?(生答。)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发现了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请同学们下课之后运用猜想、验证、发现的方法找到结论。
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运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
课堂上,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观察黑板上两个磁扣的前后位置变化,进而感受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交换位置的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境,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实际出发,通过质疑、猜想、验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到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时间还是偏少,总怕他们说不出来,或者说得不够好,给学生的自主权利太少。长此以往,他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就会降低。因此在课堂上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更主动地学,这是我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
但是,如何从大量的事实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和提升,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特别是对数的运算规律的抽象,他们还是第一次,解决时缺乏相应的策略。因此,教师应将目标定位在“经历”、“形成方法和策略”上。本节课从教学的知识点上来看,难度并不大。因为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实际上已经接触了这些知识。
对加法的这两个运算律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体育运动会入手,通过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举例验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规律;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通过我的引导,让孩子们从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从运用中得到了启示。
例如,在教学交换律时,我先让学生算出两个加法算式的结果,再让他们在多个算式中展开比较,从而得出: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其次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学生思维的浪花又一次激起,有图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能发展符号感。
最后我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共享来学习知识。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课上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独立举例是很有限的,我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是让学生能亲身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又试图让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有所提升。并以此指导学生学习加法结合律。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放手不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于运算律的探究过程关注较多,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提升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但相对而言,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教学上显得表面化,对为什么用符号表示,它的价值所在体现不够。
(2)学生的数学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在让学生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时候,有些学生说来说说去也是说不准确。说不到两个加数或和等的词语。
(3)有些学生判断不了运算律。特别是要同时运用两个运算律的时候。学生判断不了同时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 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思维上的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教学内容:P17-19例
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取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3、师小结信息,引入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求新知
1、加法交换律
(1)出示: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师: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该怎样列算式。你们能列出口头算式并算出结果吗?谁能说一说?
学生口述汇报,教师板书:40+56=96(千米)
师引导说:“40+56”是用上午骑40千米加上下午骑的56千米,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6+40=96(千米)师引导说:“56+40”是用下午骑的56千米加上午骑的40千米。
师:同样的一副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合起来。所以都等于96千米,两个算式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生:用“=”把他们连接起来?
教师板书:50+40=40+56
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写出的等式,互相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3)观察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交流。从这些算式可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甲数。
(4)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a+b=b+a 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5)初步应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7+36=36+()305+49=()+305 6+ 100=()+b 47+()=126+()m+()=72+()13+24=()+()
二 探索加法结合律
1.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师:从例2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汇报预测:
方法一: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共骑了多少千米”:(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先算出“第二天和第三天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88+200 =288(千米)
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等式:(88+104)+96=88+(104+96)
2.算一算,下面的О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13 О 45+(25+13)(36+18)+22 О 36+(18+22)
小组讨论。先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再比较这三组算式,在小组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算式加数没变,加数的位置也没变,运算的顺序变了,它
们的和不变。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a+b)+c=a+(b+c)教师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初步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45+36)+64=45+(36+)(560+)+ =560+(140+70)(360+)+108=360+(92+____)(57+c)+d=57+(+)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写,组织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律填写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1)470+320=320+470(2)a+55+45=55+45+a(3)(27+65)+35=27+(65+35)(4)70+80+40=70+40+80(5)60+(n+50)=(60+a)+50(6)b+900=900+b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知道了如何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发现的规律。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例1:
例2: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88+104)+96
88+(104+96)
56+40=96(千米)
=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 = 88+(104+96)
a+b=b+a
(a+b)+c=a+(b+c)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
【课堂教学回放】
师 (出示情境图) :你们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生:图中短袖衫每件32元, 裤子每条35元, 夹克每件65元。各买一件一共要付多少元。
师:请大家为这位顾客算一下, 一共要付多少元?
生1:顾客一共要付132元, 算式是:
生2:我也算出一共要付132元, 但算式是:
师:两位同学计算的结果都正确。但算式不同, 请你们分别说一说, 在列式计算中是怎么思考的。
生1:我是先算买短袖衫和裤子要付67元, 再加上买夹克的65元, 一共要付132元。
生2:我是先算买夹克和裤子要付100元, 再加上买短袖衫的32元, 一共要付132元。
师:两位同学选购服装的先后不同, 计算顺序也不同, 但结果都正确。你你们们能能把把这这两两个个算式写成等式吗?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 下面两道题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学生计算结果相等, 并在○里填上“=”。老师进一步启发:以上三个加法算式中, 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每个等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的三个加数相同, 而且位置也相同。
生2:每个等式等号两边的和相同。
生3:每个等式小括号的位置不同, 运算顺序也不同。等号左边先加前两个加数, 再与第三个加数相加;等号右边先算后两个加数, 再与第一个加数相加。
师:你们能根据这三个等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出它们的计算规律吗? (先独立思考, 后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生3:在加法中,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计算规律在加法中叫“加法结合律” (板书) 。这样的计算规律, 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生1: (甲数+乙数) +丙数=甲数+ (乙数+丙数)
生2: (△+○) +☆=△+ (○+☆)
生3: (鸡+鸭) +鹅=鸡+ (鸭+鹅)
生4: (a+b) +c=a+ (b+c)
师:同学们表示的方式都很好, 通常用“生4”的方式, 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生1:三个数相加, 先加其中的两个数, 可以凑成整十、整百……使计算简便。
生2:运用加法结合律, 能使计算既简便又正确。例如, 顾客购衣服, 先算买裤子和夹克一共100元, 再与购短袖衫的32元相加, 很快得出一共付132元。
师:对!你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要灵活运用,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思考】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是让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 经过自己的思考, 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因此,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经历从数学事实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为此, 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性”。
1.注重情境创设的匹配性。
有价值的数学情境, 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重要载体。本节课创设顾客购衣情境, 让学生列式计算一共应付多少元, 既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现实, 又具体而形象地为学生提供了与“加法结合律”相匹配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感受到由于选购三件衣服的先后顺序不同, 付款方式不同, 形成了算式不同, 计算顺序不同, 但付钱的总数相同, 从而在具体的数学事实中感知“加法结合律”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价值。
2.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性。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为此, 在加法结合律的教学中, 应尽量让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它的本质属性。一是在购衣情境和等式演算中丰富了表象储备。二是在分析比较等式左右的异同中强化表象联系, 建立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抽象概括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从加法结合律的组成要素 (三个数相加、计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中排除非本质属性, 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 既掌握了计算规律, 又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四是注重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转化与提升, 让学生从购物的算式到计算规律和用喜欢的方式表达中, 经历从生活实际到“形式化”的过程;倒过来又让学生用得出的规律去体验它的应用价值, 增强了应用规律的自觉性。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诱趣激学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
1·动画片《朝三暮四》
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
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学生们笑了,就借机问问学生们笑什么?)引导说出:
4+3=7(个) 3+4=7(个)课件出示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得数都等于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桃子)。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
课件演示:4+3=3+4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谈话: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骑自行吗?(会),李叔叔也会骑车,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一下。 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能)
请在草稿本上做,老师下去找到需要的答案,板书黑板。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问:观察这两个同学的列式,你们发现呢什么?
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课件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40+56=56+40
2.举例猜想,概括规律
课件出示4+3=3+440+56=56+40
观察这两组算式,都是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列子吗?同桌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真聪明,举了这么多的列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总结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问: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我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老师这里有几组算式 课件出示讲解过程
① 30+20 两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
② 100+30 三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是不变
③ 1000+200 四位数加上三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不变
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
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老师下去帮助同学
全班交流 想法一: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想法二:□+○=○+□
想法三:a+b=b+a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用了这么多的方式表示。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最好呢?为什么?(简洁明了。)
课件出示:a+b=b+a
谈话: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时)
课件演示876+1924
4.思考题,拓展规律
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吗?
课件出示3+4+5=4+3+5
在三个数相加里面,我们也可以用加法交换律
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55+423=423+
258+( ) =340+()
a+268=268+( )
35+42+65=35++( )
加法交换律 教学设计
张齐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交换律”。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2.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发猜想。
1.介绍“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导学生得出等式“3+4=4+3”。
2.引导学生由等式“3+4=4+3”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举例验证。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呈现学生中通常出现的两种不同的举例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你赞成哪一种,为什
么?
4.学生交流所举例子,教师选择部分例子写在黑板上。
5.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呈现某学生研究这一猜想时给出的部分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并通过比较,体会这些例子对于验证这一猜想的作用。
6.小结举例验证的方法,揭示“加法交换律”。
三、类比拓展。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
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
3.交流:哪一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
得出结论。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
推翻猜想?
5.沟通与拓展。
四、直观论证。
1.深究:为什么两数相加,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会不变呢?两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积又为何不变呢?
2.借助集合图和点子图,直观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并渗透朴素的证明
思想。
五、沟通联系。
1.沟通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与以往所学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2.重新审视以往用“交换两个加数或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和乘法的合理
性,深化对交换律的理解。
六、应用提升。
依次完成几道填空题,并相机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体验
数学语言的简洁。
七、小结延伸。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P56-57例题,完成P58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吧?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2)(出示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A、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B、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C、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2)观察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3)同样解决第二个问题,得到等式:板书:17+23=23+17(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
(5)观察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6)从这些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7)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的规律表示出来。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表示。
(8)观察板演的等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2、练习。(1)填空
96+35=35+□
204+□=57+204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6+59=46+59
90+10=5+95(3)计算357+218,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要求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会列式吗?(1)指名回答,板书:28+17+23 第一步先求什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给28+17添上括号,表示参加跳绳的总人数:(28+17)+23,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2)还是这个式子28+17+23(板书)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教师添上括号:28+(17+23),添上括号后表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5)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3、归纳加法结合律:
(1)观察这三个等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独立写一写)板书:(a+b)+c=a+(b+c)
(3)小结: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 结合律)
4、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5+36)+64=45+(□+□)560+(140+70)=(560+□)+□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2、想想做做4。请每个同学选一组题独立完成。
反馈提问: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3、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58页第3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 作者:蒋梅芳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35 更新时间:2007-11-22 文章录入:abc ]
(教学《交换律》●张齐华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
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
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
(大家对生
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
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学《交换律》●张齐华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
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
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
(大家对生
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
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加法交换律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反思12-24
《加法交换律》教后反思10-26
程控交换技术教学大纲06-17
加法的意义教学反思06-30
三位数加法教学反思07-26
《加法》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06-17
一上数学加法教学设计06-04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09-07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反思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