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与个人作文(推荐8篇)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与集体是不可脱轨的。对于正在军训的我们,更是如此。
站军姿的时候,在炎炎夏日里,又累又热那艰苦的感觉就不说了。有时候,想偷懒一下,想报告教官休息一下,但是念头一动,我就看到我们整个班集体中没有一个人退缩,全部的同学都那么认真那么严肃的站着。我惭愧不已,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拉歌的时候,我们整个班集体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士气高涨。整齐的歌声震撼和我们拉歌的六班。宏大的音量和气势直冲云霄,也震撼了我们自己。嗓子虽然有所不适,但是个人利益低于集体利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更有力量。
跑步的时候,虽然天公作美,但是天气依然很闷热,我认为有整齐的步伐和排面都很困难,同学们一定会叫苦连跌的。不料,竟然有齐齐的脚步声在响,同学们好像约好了似的没有一个人喊累。集体的力量是个奇迹。
因为集体,所以坚持;因为集体,所以团结;因为集体,所以我们步调一致。
如果我是一个人,我觉得会对自己骄纵一些。放松一些,没什么。偷懒一下,没什么。可是因为集体我放弃了这些,选择了坚持。我从集体中学到了一个人学不到的品质、毅力和精神。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 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了, 抱团竞争的时代, 各校集体备课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目前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同教研组的教师集中共同探讨研究教材, 形成定论。探讨研究的可以是研究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突破、教材地位分析、教学设计等, 也可以是某个教学片段。一般的操作程序是:事先确定一个主讲人, 其他教师共同探讨修改。这种备课方式能博采众家之长, 合众人的智慧于一身。
(一) 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要干好这项工作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创造力、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 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或许前几项都不缺, 但丰富的教学经验无疑是他们最缺乏的。而集体备课活动便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其他人的经验教训都是从教学实践中得来的, 将其拿来为我所用, 可以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少走弯路。
(二)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是有着20年的教学经验, 另有些人则是一个经验用了20年!”在我们身边有多少人的教学是在延续着“昨天的故事”?一本教案抄了一年又一年, 同样的话同样的方法重复了一年又一年而少有变化。集体备课活动能让这样的“教书匠”们感受到思想的碰撞, 重新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三) 有利于形成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
集体备课在学校校本培训的发展中, 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 它是由全体教师参与的、最基本的学校教研活动之一, 它充分体现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人人研究、合作解决的新课程理念, 极易提高学校的教科研实力。在集体备课中, 每一位教师都是“学者”, 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每一位教师又都是“研究者”, 需要研究每一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需要研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设计。其次, 集体备课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主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更易于广大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小”问题, 提高教学实效。第三,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 通过大家的相互讨论、平等交流, 能够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 重视集体备课, 对发挥群体效应、构建教师教科研共同体、形成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和提高教科研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的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每个教师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他的身上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或许才是他最可宝贵的。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更何况我们每个班级都有其特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就要求我们带到不同班级课堂中去的东西应该是不一样的!目前的集体备课, 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备课资源共享变成了“教案共享”, 集体备课变成集体不备课;二是集体备课缺乏真正的相互交流, 迷信权威, 迷信骨干, 迷信名师;三是备课质量不高;四是让部分原本有着优秀潜质和独立思想的教师丧失了自己的风格。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如下模式: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少有人能带着是否符合本人特色、是否符合本班实际的批判思想去看待别人的意见。尤其是当教研组里有骨干教师、名师在时, 对他的意见建议更是不假思索就采用。这样, 教师的角色就仅仅是一名搬运工了, 他只要将集体备课中的东西搬到自己的课堂。这样毫无主见的搬运是无法体现前文所讲的三个“有利于”的, 而且危害很大。其一, 久而久之, 集体备课就变成了集体不备课, 大家都奉行“拿来主义”;其二, 它会磨平教师教学中的个性棱角, 使其抛弃了个人的教学风格。其结果是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将变得千篇一律, 将学校变成了工厂, 老师变成了工人, 而学生则是从一个模子里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
教学风格是指一个人在教学中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规律性和个性时, 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它以经常、稳定的教学行为体现出独特的教学氛围和格调, 是一个教师整体素养的表现, 是一个教师教学个性化的体现, 是一个教师人格的折射。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师的语言、教师的个性差异等特征指标综合分析, 胡伟平在《教师教学风格浅析》一文中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大体分为逻辑型、艺术型、启发型、温和型四种。有特色的东西才有生命力, 个性得到张扬的才更能被大家接受。别人的意见, 哪怕是专家的意见对于他自己和他的班级是有效的, 但或许并不适合你, 也可能不适合你这个班级。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选择性地接受, 才能达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效果, 才能将别人的智慧拿来真正为我所用!毫无主见地照单全收或是强制性模仿名师, 只会是东施效颦, 得不偿失!
三、二次备课: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风格的有机结合
集体备课与个人特色风格发生碰撞, 似乎格格不入。笔者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是要慎重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何能实现既发挥集体备课的优点又使教师个性得以张扬呢?二次备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所谓二次备课, 就是指根据原有的素材 (主要有教案原稿、讨论稿等) 结合个人教学特点进行学习性或反思性优化和整合, 实现教学素材和教学预设与个人教学风格、班级特点的有机结合。它与备课不同, 二次备课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众多意见建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从而将个人优势发挥到极致, 使个性得到完美张扬。
二次备课主要有学习型二次备课和反思型二次备课两种类型。
(一) 学习型二次备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地对教学的大量投入, 网络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了。它在给人们交流信息、查阅资料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 有的人备课时将网上找到的教案一拉就完事, 很少会去思考和学习。集体备课时对权威的发言也是如此。针对这些情况, 应该大力提倡学习型二次备课。天下没有万能的教案, 每份教案只能是在特定的教师和特定班级中才能发挥出最完美的效果。开展学习型二次备课要做到两个了解:了解自己、了解学生。基于这两个了解的课堂预设才有可能达到教师想要的生成, 甚至是更漂亮、更完美的生成。
集体备课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 再加上网络的发展要获取一份较好的教案不是难事。但是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本土化加工, 经过消化吸收后, 使之能与本校、本班、本人的实际有机结合。
(二) 反思型二次备课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很多时候都是不吻合的, 及时反思和修改便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水平。
经过集体备课和个人学习型二次备课, 再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此时的反思型二次备课其实已经是第三次再备课了。只有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 才能锻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教案和课堂。综上所述, 这个流程如下:
一个教师优秀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认可或取得成效的, 而不断思索、不断改进、不断积累就是向成功不断靠近。
参考文献
[1]秋平, 李培桐.怎样让集体备课更吸引教师[J].宁夏教育, 2009 (1) .
[2]张立英.中学教学中集体备课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 2005 (9) .
[3]许政频.让我们来二次备课[J].小学教学设计, 2006 (2) .
[4]董文.教学应有个人的风格[J].云南教育, 2006 (4) .
“乌合之众”的生之希望
“我的团”,绝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还是乌合之众中最让人看不起的一类。
“我的团”的主要成员,是滇缅边境收容所里的一群溃兵。这群溃兵,被打败、打散后流落到这个收容所。在这里,他们除了偷鸡摸狗,打打群架,好像实在没什么事可做了。不过二十多岁的青年,经过了太多的失败,好像已经把一生都耗尽了。
上校团长虞啸卿,以职业军人的整肃,有些唬住了破烂的溃兵们;他热爱屈原、岳飞的鼓噪,又有些点燃了这群溃兵。于是,他们跃跃欲试,加入了虞啸卿要组建的川军团,唱着“风云起,山河动,革命壮士矢精忠……”上路了。
可是,乌合之众就只能是乌合之众。当他们赤条条地只穿着一条中国裤衩,乘坐美国人的运输机准备去接收英国人的武器、装备时,运输机在丛林中迫降了。他们的命运再一次从天上回到地上。在丛林中,他们即使设计了埋伏,安排了战术,这二十多人,最后照样还是被四个日本兵追着打。这一切改变的契机,是一个假冒“团长”龙文章的出现。龙文章从日军的围堵中救出了这一群乌合之众,并带领他们撤离了缅甸的热带丛林。
这群在缅甸丛林中、在日军的追赶下挣扎着活下来的乌合之众,究竟是靠什么活下来的?靠骗取来的英国人的武器?靠龙文章短兵相接的奇谋战术?……都是。但龙文章不是救世主,龙文章也不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孤胆英雄,一个人搞定日军千军万马。在《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中,支撑着溃兵们活下去的,最重要的是龙文章用自己的智谋、勇气和决心,唤醒了每个个人内心中的希望。在战场的荒原上,我们故事的主角孟烦了就是那么气急败坏地冲着龙文章大吼:明知道是死还在想胜利!你给了我们不该有的希望……
这希望里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内容。这希望,最开始就是在丛林中活下来,杀鬼子,回家……最后,这希望,是在南天门的山头,1000人的散兵游勇以血肉之躯拼死阻击了日军大部队的进攻,在最危急的关头为巩固怒江的江防争取到了时间。但这希望着实“不该有”。个人只要有了这种种希望,生命就变得沉重起来;比起丛林中稀里糊涂地死掉,这希望意味着的是自己要承担自己生命的责任——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还是对一个更大的群体的责任。在这群乌合之众中,龙文章所起到的作用,不过就是以他不甘寂寞的存在,提醒着每个个体:即使在最溃败的环境中,也不要丢失掉希望;而不丢失掉那个希望,就意味着,你一定要承担现在的责任,去为你自己的希望做点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虽然将自己的场景放在了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图景中,但它所面对的,却是在一个物质至上的年代中,理想的匮乏;它所质疑的,是个人主义膨胀后,个人对权利的索取,对责任的懈怠——它所纠缠的,正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精神匮乏的社会中,个人在放弃责任后滋生的顺应环境时的心安理得、抱怨环境时的理直气壮。在这种个人犬儒主义的氛围中,所有的理想,都会被读解为白日梦,而所有的希望,也会在漠视中消失殆尽。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如同是那个希望的正面表达,是个人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个现实中的希望,或者说是个人在生活中渴望的来自外部世界的信仰。虞啸卿说:“我把自己戳得像个杆,是怕你们趴下。”虞啸卿的确能把自己戳得像个杆,而他的精锐和亲随们,也都因而尽量把自己戳得像个杆。而龙文章,却是那个希望焦灼在个人内心的状态。这焦灼在内心中的希望,绝不如虞啸卿的希望那般光彩照人。为了在内心中保存这希望,现实中的龙文章,要承担无穷尽的责任,其实是多么痛苦。如同我们每个个体一样,他时时刻刻面对现实的困难,面对希望的渺茫。虞啸卿为龙文章的川军团所配备的,是生了锈的大炮,是拉来的壮丁——居然没有忘记给他们一面“刑天舞干戚”的川军团的旗帜。他们驻守在日军几乎无法正面进攻的祭旗坡,在漫长的驻守中,敌对的两岸几乎发展到互相拉歌唱曲的疲惫。在长期对峙的艰苦环境中,龙文章也难免内心会“生了虫子”,懈怠下来。但希望就是在疲惫的、绝望的日常状态提醒着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比如说,他会用每天打上一炮提醒自己,也提醒自己的团——日军在和你们唱曲的时候,炮火早就对准着你们。
外在的希望总有崩塌的时候——比如说,当虞啸卿终于明白自己的作战计划注定无法拿下南天门的时候;比如说,当虞啸卿出于对整个战场的考量,必须坐等着让那一小群敢死队在守不住的树堡阵地里一个个地战死的时候。这外在希望的崩塌,会如潮水一般将人击倒。虞啸卿的精锐,如何书光,哪怕喊上上万声“虞师座万岁”,也抵挡不住这崩塌;而虞啸卿的亲随张立宪,也会因为这崩塌,最终在南天门的树堡阵地内选择了自杀。
这希望,或者说信仰的崩塌,对我们来说,早就是日常的心理状态——根本不用等到虞啸卿越来越像他那个熟谙为官之道的副师长唐基——那几乎就是个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游荡的个体,早就是收容所里的“乌合之众”了。我们这样的个体,据说因为拥有了权利,而成为“公民”或者“市民”。如同《我的团长》中的“乌合之众”一样,我们这些个体,也只要求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放弃了承担责任,也早就将理想和希望弃置到垃圾桶中。责任,的确是一种沉重的东西。在《我的团长》中,当龙文章在最开始进入这群乌合之众的时候,明明是龙文章救了他们,但龙文章得到的反而是有些仇视的目光——他们管他叫“死啦死啦”,他们恨不得“整死他”。那是因为,这责任,搅扰着每个人早就死寂一般的内心不得安宁——也会搅扰着我们这些整天抱怨但却不愿诉诸改变的现代人的心灵。但丛林中被追杀的绝境,战友们被日军虐杀的惨状,让这群乌合之众逐渐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乌合之众”的生之希望,正在于每个个体珍视自己内心的希望,承担自己的责任。
“乌合之众”,正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环境中个体普遍的生存感受。太多人在抱怨着环境的糟糕,抱怨着理想过早地成了肥皂泡,而《我的团长》所讲述的,就是在于在一个烂透的环境中,将自己拔出来的勇气。在于不是抱怨,不是愤懑,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承担每个人在一个环境中的责任。于是,我们看到,故事的主角孟烦了跪别了他的老父亲,那个总抱怨生错了时代的老知识精英,说:“了儿我这就去为您打下个地方,放您安静的书桌;但请您千万别再抱怨,您所生的时代。”
“乌合之众”的共同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因为有了责任,“乌合之众”们的生存因而有了希望。而乌合之众能够在丛林中活着走回来,能够在南天门上给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打击,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群乌合之众在丛林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共同体。
在丛林中,龙文章逼迫着每个人赤条条地跳进了满是黑色染料的汽油桶里,让他们成为和黑森林一般黑的战士。龙文章在丛林中怪声怪气地喊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字不识几个的大兵们听不懂这文绉绉的话。故事的主角孟烦了在旁白中说,他们要在很久之后,才真正明白这话的意思。
虞啸卿倒不用等很久就能明白。这位随时将“殉国”挂在嘴边的精英,在审问这个假冒团长龙文章的时候,冷冷地说:你比谁都精,你知道在丛林中一个人活不下来,你一定要带着一群人。
的确,在丛林中的溃兵游勇,没法个体地生存下去,他们必须是一群人,以一个整体去对抗日军的追杀,对抗丛林中潜伏着的危险。龙文章,这个在丛林中像鬼魅一般出现的假团长,这个按道理只能与鞋垫、袜子打交道的军需处长,在丛林中的危急时刻,让这群沙子一样的溃兵,奇迹般地聚拢在一起。
丛林,是这一群乌合之众逐渐成长为一个团体的过程。这个团体形成的过程,说起来也并不困难。没有人愿意在丛林中一个人走——这是这个团体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动力。既然没人愿意一个人走,那就“拉上走不动的,追上臭不要脸先走了的”,那就“眼珠子别光瞪着地皮,旁边有摔的倒的要装死的帮衬一下……”。这个被龙文章 “三两脚踢出的一个队形”,在丛林中行进的是撤退,并不是溃逃。他们在撤退中没有丢下自己的武器,而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绝不手软地干掉跟得太紧的日军侦察兵。保持这个队伍的整体性,不是让它成为一个故步自封的小团体,而是让它变大,让更多地人融入进来——更多的人愿意融入,也正是因为这一群人在别人溃逃时,还能有组织地干掉日本兵。于是,在他们撤退回怒江江边的时候,在他们看到更溃不成军的溃兵争先恐后地要逃回江那边的时候,他们不会去和那些没有队伍的人一起去抢着渡河,即使日军已经紧跟身后。
这群再次失败地回到江边的士兵,因为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自己的队伍,他们的失败,也变得“很像样子”。他们多了一份自尊,也意识到队伍,这个有形的东西,给每一个单独的个体赋予了某种特别的意义。
对于这个组织来说,龙文章不像虞啸卿。虞啸卿是靠着个人的魅力、个人的权威塑造着他的“虞家军”的。虞啸卿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保持着职业军人的严谨。可是,这种精英作派,好像并不是真的管用。日军的第一次攻击,外紧内松的虞家军就潮水一般地溃逃,“虞啸卿战死”的传言也随着潮水一般的溃退加速了整个部队的崩溃。虽然虞啸卿再次以个人的绝对权威,用手刃胞弟的行为弹压了溃逃,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看上去严明的组织结构,在大敌面前,其内部竟是如此松懈。
而龙文章不是英雄,更不是这样一个权威。尽管在丛林的撤退中,他已经以他天才般的战术,以他对于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赢得了乌合之众的信任,但他一直都不是个绝对的权威。他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宣言,不是让他的兄弟们听懂的,而是让他们在心里明白的。在这个群体的内部,他和别人唯一的差别或许就在于,他对自己的那份责任更自觉,他对自己的希望更明确,也因而更坚持。如同故事中为他设定的角色——一个赶尸的人,一个招魂的人——那样,在和他的兄弟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不过就是以他的自觉和坚持,随时提醒着散漫的个体不要真的散漫下去的人,提醒着每个个人自己内心的希望和责任的人。
因此,这个被拢起来的沙子的组织,这个战场中的小小的共同体,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在故事叙述中每个个体无不个性鲜明——在我们这个时代,个性鲜明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更重要的,这个组织、这个集体,不是被权威的外在力量所临时塑造的,而是他们每个人面对自己的责任,因为彼此生死与共的命运纠葛在一起的。
也许《我的团长》所诉诸的军队这个共同体,是个相对封闭、也相对特殊的社会结构,也许《我的团长》所处理的历史境况是更为特殊的外部战争的压迫,这二者使得这种内部的整体感和组织性更容易形成。但不管这结构和历史境况如何特殊,这样一种对组织或集体的表达,在我们这个社会都是有些久违了的。现代社会早就将人们从组织中“解放”出来,打磨成真正的“个人”了,而这些从整体中脱缰而出的个人,既在享受着个人独立带来的自由,也在承担着缺乏整体感后的失落。另一方面,在以个人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现代社会,在充分原子化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现代社会,在与我们的传统社会相碰撞的时候,总会碰撞出一些意外的结构。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中,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组织感,似乎从没有真正或者完全地消逝过,只是看我们是不是愿意表达它,或者能不能更好地理解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看上去呼唤的是某种传统的“兄弟情”,它其实召唤来的,是一个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共同体,一个由对自己负责任的个体组织成的共同体;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共同体的内部,支撑着他们凝聚在一起的,仍然是被强调个人利益的知识精英们所刻意抹杀的某种理念。
乌合之众的情感家国
在《我的团长》所描述的历史境况中,支撑着这种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明确地指向了家国。
对于炮灰团的乌合之众来说,家国,这个在今天有时因为过于辽阔而变得飘忽,有时因为过于情绪化而变得有些神经质的词,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情感关联。
张迷龙,一个从东北一路溃败到云南的东北军战士。对他来说,家国也许就是烂熟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子。在收容所里,他一边添油加醋地为大家煮一顿临行前的猪肉白菜炖粉条子,一边怪声怪气地用很难听的调子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大豆和高粱”,然后,他抹去了眼泪,说,“这烟熏得我……”
郝兽医在和唐副师长用家乡话迷迷糊糊地叙了一场家常之后,突然像惊着了似的,在四下里寻摸着:“我的钥匙不见了……”。从此以后,他时不时地就要在云南的土地上,寻找黄土高原上的家门钥匙。而当他听到隆隆的雷声,他有些困惑地用手撮起一块泥土,放在嘴里,嚼着说:不对啊,黄土高坡下过的雨,没有这么甜……
而审问龙文章的那一场,正是家国与个人的情感关联的彻底袒露。龙文章,这个周游了大半个中国的走乡串巷的赶尸人、招魂的人,在他的叙述中,如画的江山对应的是一场场的溃败:“仨俩字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场大败和天文数字的人命”。在他走过的地方,留在记忆中的是“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干丝烧卖,东北地三鲜、酸菜白肉炖粉条,还有臭豆腐和已经打成粉的长沙城……”这些零乱的叙述,不仅惹得有人咽了咽吐沫,也让生于北平的孟烦了有些想念他刻意忘怀的家乡。
也许对于大多数当代的知识精英来说,在解构了组织和集体之后,“国家”早就概念模糊、形象不清了;与“国家”同样的许多理念,比如希望,比如责任,等等,都因为与个人利益隔得太远,早就被拆解得七零八落。而在电视剧这样的大众文艺中,对于从群体中走散了太久的“乌合之众”来说,“家国”的宏大叙述,已经落实到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情感联系。“家国”这样的宏大叙述,以及那些同样看似抽象的理念,因为有了这深刻而踏实的情感关联,也就不再面目模糊了。
大众文艺中的个体、集体与家国
对于我来说,观看《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过程,就是在理解个体、个体的组织以及那组织背后的精神依托之间的纠缠。作为一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未必能把这其间复杂的关联整理得非常清楚,但它作为一种大众文艺的样式,也的确用感性的方式,重新结构着这三者之间的关联。
当代中国的精神状况,在这三者之间是一个逐渐剥离的过程,是将家国、组织逐渐从个体之上剥离的过程。这剥离旷日持久。而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我看到的是一种逆向的缝合,缝合着从个体到个体的组织,再到这组织背后的精神依托之间的内在联系。个体和组织的关联,不再如《大阅兵》那个时代所讲述的,在整齐的方队中集体和组织如何剥夺个体的自由;在这个缝合的过程中,我看到的是那些已经被现代人弃置的“大词”,比如“家国”,比如“责任”,比如“希望”,比如“理想”,等等,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从剥离状况中走出来的个体,是无法相信这些“大词”的——个体从家国和集体中撤离出来,呼唤的是个体自由,要放弃的就是对家国和集体的责任。而在这个“逆向缝合”中走出来的个体,也不会完全相信这些大词;但不相信这些“大词”的空洞意义,不代表他们不相信这些词语背后所蕴藏的真实情感。希望,理想,责任背后的意义,最终还是在个人这里找到了坚实的依托。如同年长的郝兽医揶揄孟烦了的:这娃,才二十多岁,就和人比烂——个人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开始逐渐醒悟,被放逐了理想的个人,和别人比着谁更没理想、谁更烂的个人,好像也没什么好骄傲的。
于是,出现在《我的团长》这里的个体,是在重新审视早已经被放逐掉的理想,他们擦抹掉沉淀在理想上的吐沫星子,也擦抹掉其间空洞的口号,将这理想放进了自己沉甸甸的责任中,共同创造一个“袍泽兄弟”般的共同体。个人、集体与家国的内在关联,也最终在个人这里找到了它的起点;而个人、集体与家国间一种新鲜的、情感的与实实在在的关系,也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在大众文艺中悄悄地生长着。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意义却常新。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时而偏“左”,时而偏“右”。结果,个人与集体都受到过本来可以避免或减轻的损失。我认为,集体和个人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是集体的组成,集体是个人的保障。
一、集体是由个人组成,集体离不开个人。
个人是集体的最小构成单位,没有个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集体和集体的一切。没有个人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也就无所谓社会生活和社会进步。因此,集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人各是怎样生活的。上帝满足了他的愿望。在地狱,他看到人们一个个饿的皮包骨,但是,饭桌上并不是没有吃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拿着一米长的筷子,拼命往自己嘴里拈,然而还没喂到嘴里,菜就掉了。在天堂,他看到人们过得富足而快乐,但饭桌上的菜肴和地狱并没有两样,他们也拿着一米长的筷子,所不同的是他们所夹的菜,不是喂自己,而是喂对方。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天堂就是一个完美的集体,而地狱则是一个失败的集体。究其根本,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集体的好坏并非完全在于外部条件。也就是说,当集体提供给个人相同的环境条件时,集体的走向就已不再是由集体本身所决定的了,而是改由组成集体的个体分子决定。当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他人、为集体付出、奉献时,集体就会是天堂,而当集体中的所有人都只想着自己,只是抱有个人主义是,集体也就变成了地狱。
个人主义又称利己主义,是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其特征是:把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为达到个人目的,甚至不惜损害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如果集体中的所有人,哪怕只是大部分人都是抱有个人主义思想,想必集体的发展必然是会受阻的。怀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个人的所有目的都只以自身发展为中心,集体利益就会让步于其个人利益。甚至会出现为了某些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的现象。试问,如果集体中的个人都是这样的,那么有何存集体之说,或者集体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我们不仅是社会的个体,也是党集体的个体,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贡献集体、服务社会,履行党员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义务。
二、集体是个人的保障,个人离不开集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集体的,集体中的个人客观上都与其所在的集体息息相关,受这一集体的规约,承担这一集体所赋予的职责、使命,并在这一集体中活动。作为社会的个人不可能失却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离群索居,那种孤立的、绝对的洛根丁式的“一个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人只有同社会集体相结合,方可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种个人的集体性质,要求个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使命感,勇于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使个人强烈地感到自己的生命血肉与集体的不可分离性。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内容之一,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指一切言行以合乎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本质特征。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获得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手段。那么,支持与发展集体利益就势必成为个人自由与进步的必然途径。现实中,一些人只讲对社会和他人的索取,而不讲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与职责,不懂得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发展个人自由,只有对社会负责方能对自己负责,只有实现社会价值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另外一个故事。大雁迁徙时往往排成“人”字型或“一”字型,前面大雁的飞行可以掀起一股向上的气流,从而减少了后面大雁的空气阻力,当领头雁飞累了的时候就会发出信息,队列中的另一只强壮的大雁就会自觉地飞上去替补,有人甚至做过这样的试验:用枪射杀第一只大雁后,队型依然会保持原状不变,动物学家们的试验表明,大雁长距离结队飞行的速度是单只大雁飞行速度的1.73倍。正是这样一种善于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得大雁能够冬去春来,长途迁徙数千里。
一滴水很快就会干枯,它只有投入到大海的怀抱,才能永久地存在。同理,个体也只有和团队结为一体,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只有团队成长了,我们个人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也曾说过:“不管你个人多么强大,你的成就多么辉煌,你只有保持你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一切才会有现实意义。”因此,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集体这坚实的后盾。
今天,我发表了自己关于“个人与集体”的感悟,也许会有不足,希望大家指正。同时,我相信只有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集体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也只有在集体的支持下,我们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看看下面的个人与集体议论文吧!
个人与集体议论文
一个人,就像一根筷子,无论你怎么努力,永远也夹不起盘子中的菜叶。一个人就像一棵大树,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无论你多么坚强,还是会被连根拔起。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孤独无助的你就算放在阳光下还是感受不到一点春的暖意。
我们都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里面的一个和尚,很像我们的一个人,但这三个和尚,绝不意味着一个集体,从其量是三个人,一个“集合”罢了。这三个和尚,他们只顾着自己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大家的利益。在他们之间,只要有人少打了一次谁都不行,多喝了一杯水都不行,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人,所以,他们不是集体。尽管他们三个个体住在了一起,他们的身体相互靠近,就连睡觉的时候都盖着同一张被子,但他们的心中总想着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心反而越来越远了。
而一群蚂蚁,虽然它们的数量有着成千上万,但它们就是一个集体。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火势迅速蔓延到它们的老窝。而它们是一个集体,一个集体,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大家。所以,在火焰中,它们迅速靠拢,它们用手脚抓住对方的身体,抱成团,围成一个球,它们把它们的血脉一层层地包在了最里面的那一层。然后,在火焰中,它们从高处滚了下来,冲出了火焰的包围圈。听着火焰噼里啪啦的声音,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几十只的蚂蚁在死去。外层的蚂蚁在用自己的身躯为着里层的蚂蚁挡住了火焰,它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里面的蚂蚁。而里面的蚂蚁这则把生的希望留给更里面的蚂蚁。外面的蚂蚁毫无例外的死了,但它们种族的火种毫无一例的保留了下来。它们,就是一个集体,因为它们的愿望和集体的愿望是一致的,所以,在火灾中,它们种群的希望得以保留。
----个人与集体
成县二郎学校 李瑞芳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将与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是《个人与集体》。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考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苦思冥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始终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在江、河、海洋里去。”
其寓言可理解为:一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之中,才能生存,才能有所作为。
这讲的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神八”翱翔太空已凯旋归来,不用说,这一成就的取得来自于集体的智慧,京津120公里,创世界一流的高铁时速,不用说,成功来自于铁路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在面对华尔街动荡不安的金融危机,却仍然以9%到10%的速度高速增长,不用说,成功来自于我国领导等以及全国人民集体的努力拼搏,一粒沙子是那么不显眼,一堆松散的沙子也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当它们和水泥混合起来,有了凝聚力,就坚固无比了。
荀况说:“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何用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古人早就知道集体的优越性,今人更知道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歌德说:人只有在人们中间才能认识自己。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之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换言之,集体是大众力量的凝聚,集
体事业的成败也取决于每个个体。
所谓集体,是把志同道合的元素合成一个整体,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而整体利益又服务于构成集体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元素的品质直接影响着集体的品质,学校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一个同学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学校的健康发展,为我们每一个同学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当珍惜学校这个集体,珍惜学校的荣誉,为学校增光添彩,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是一个明理诚信,方正博学的中学生。
作为二郎学校的一员,我们更应该懂得我们作为其中一员的义务和责任,更加自觉地担负起为学校健康发展,迈向更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责任,为此,我们当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塑造出人人满意的学校,才能更利于实现我们光辉的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在某种程度上,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像照镜子时, 镜子里的反映物一样, 而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反映物。文化并非凭空出现, 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总称。正如德国的牟勒来埃尔在《文化的现象与进步的趋势》一书里所描述的那样, 文化是包括智识、能力、习惯、生活以及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种种进步与成绩。换句话说, 就是人类入世以来所有的努力与结果。不同的改造过程形成不同的文化, 而文化的差异又可溯源到文化的起源, 越是靠近起源越可看出文化差异的本来面貌。
谈及文化, 不可忽略的便是对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的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在处世、人际、道德、思维、价值判断等方面。而对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而言, 起决定作用的正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差异的成因探究
集体主义要求个人服从集体, 尤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应无条件的放弃自身利益, 服从、服务于集体利益。这种价值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被描述为:“只有在共同体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 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恩格斯, 马克思) 。而中国则被视为集体主义的典范。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将个人主义定义为:“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思想。其表现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式”。个人主义将个人与社会对立, 将个人需要和个人满足作为出发点, 反对全社会统一的价值标准。美国则是公认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
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中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关系紧密。如18世纪大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强调气候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家制度和文化类型取决于地理环境, 尤其是气候。他说:“气候的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 (刘承华, 2002) 。冯天瑜也曾阐释道:“东亚大陆呈比较规则的椭圆形板块状, 海洋未能深入陆地腹地, 除纵深较浅的渤海外, 基本没有内海切割, 这就形成十分辽阔的远离海洋的区域……与东亚大陆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大陆则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纵身切割, 以至西欧实际上就是一个延伸出许多较小半岛的庞大半岛, 呈现陆——海交错的格局。” (刘承华, 2002) 这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为中西方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前提条件, 欧洲大陆的陆海交错模式培养了西方人与海共存的生存状态 (刘承华, 2002)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在古希腊半岛的西面岩石林立, 而东面却是别有洞天, 这里有着最为绵长、发达的海岸线, 有许多天然的港湾, 即使在设施简陋的古代, 附近的居民也可借这天然的海域扬帆出海捕鱼或乘船前往埃及、小亚细亚去换取生活所需。
中国所濒临的海洋因辽阔无际而更加的神秘, 这首先从心理上就让海洋周边的居民对海洋望而生畏, 因此, 他们除了在一些较为容易的渔业方面略有收获外, 人们不可能依靠单一力量征服自然, 甚至开发商业等向海洋索取的行业, 因此也更无法形成象古希腊那样的“海洋文化”。中国文化发源于内陆地区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 在那里, 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大片大片深厚、夯实的黄土地, 为此, 人们利用敦实的黄土地播种、耕种、采摘, 生存、生长、繁衍生息。因此, 对中国的古代统治者而言, 扩张将于就变得重要起来, 对帝王来说, 对王权的最好诠释便是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 即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边控制了其地上繁衍生息的臣民, 因此古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故而古代中国的战争大都是针对土地的战争。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溯源, 中西方文化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 中国人注重“集体”, 注重“和谐”、“和美”, 而美国则崇尚“自由”、“自主”与“独立”。
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一) 集体主义
在“和谐”、“和美”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社会逐渐形成对大家庭、对群体的强烈依赖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集体主义便具有“群体定义”和“自我牺牲”的特征。
长期“和”文化的熏陶, 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群体的舒适度上, 人们认为群体好了作为组成该群体的个人也就好了, 人们的好坏、善恶并非出自个人内心的反省与斟酌得出, 而是群体定义的, 在这样的文化中群体是起决定作用的。
同样的, 为了满足群体性质与定义, 个人必须服从集体, 个人利益可以忽视但群体利益不可被忽视, 为了群体利益, 个人甚至可以牺牲自身利益, 以适应群体的需要。如我国古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自我牺牲的经典例证, 为了国家、群体的“和美”、“和谐”, 个人要“担忧在前, 享乐在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我国民众普遍认为恰当、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础, 这种“相互关系”意味着每个人在考虑问题时都应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 体恤他人、同情他人, 要感同身受。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和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这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强调集体利益的价值观突出集体, 不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当然, 这样的价值观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个人工作缺乏主动性、习惯于被安排、指派, 完全服从上级;在家庭生活中, 拥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人往往被父母左右, 不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而父母似乎也习惯了安排子女的一切;在学习过程中, 作为学生的个体对于“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习以为常, 认同满堂灌的合理性。正是由于长期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思维定式, 中国人的个人欲望、思想被抑制, 个人的发展被限制, 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的发挥。
(二) 个人主义
在个人主义思想中, 个人目标、个人利益优于集体目标、集体利益, 他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以美国为例, 在当时益优于集体目标、集体利益, 他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以美国为例, 在当时清教主义波及最广时, 广大移民为逃避清教主义的迫害, 为了追寻生活的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逃亡到美洲大陆建立了美国, 这就为美国个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历史根源。
托克维尔曾在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个人主义观念的三个突出表现是:a.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个人具有最高价值;b.强调个人目的, 个人民主与自由;c.从个人出发, 维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制度。
在个人主义思想中, 人们讲求自立精神, 讲求独立自主。为了获得个人自由的最大化, 人们必须学会依靠自己。因此, 以个人主义思想为价值观的美国人, 通常在18岁以后离开自己的家庭, 从经济和情感上脱离父母, 依靠其自身力量维持生计, 即使失业也不愿意被政府安排或免费接受其他人的帮助, 他们将这种暂时的“不劳而获”看成是一种耻辱。
同时, 美国人还强调实用主义, 强调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方法。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美国人会优先考虑自己、考虑个人。从他们的价值观看, 这种“个人优先”的方式也许是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最有效也是最实用的方式。这点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教育方式得到启示。众所周知, 美国教育系统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拥有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众多名校。在美国学校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传授的不是一味注重“和”的集体观念, 而是注重竞争、重视个人利益、个人才能并将其最大程度发挥的理念。因此, 孩子们相信只有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社会才能进步, 他们认为个人先发展社会的发展紧随其后。这也就意味着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 个人将自身的才能发挥的越多, 社会获利就越丰。美国的教育观念常常会教会学生“你的同学就是你的敌人, 如果他们成功就意味着你失败, 要想超越现有的成功, 就必须努力竞争使自己不败。”
个人主义价值观造就了美国人坦诚、直率、自立、自助, 追求自我价值、自我实现, 这极大的鼓励个人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有利于个人潜力、想象力的发挥, 个体主义尤其独特的长处, 它激发了个人崇尚风都的精神意志, 营造了全社会大范围的竞争氛围, 使人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能力, 这对整个神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易于形成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 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 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单薄等不利因素。
四、结语
中国是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典型国家, 而美国则是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 两国间价值观的差异有其各自产生的根源, 既不可被随意改变也不可轻意消除, 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过程中, 中美两国应多互相借鉴、学习, 不可全盘接受亦或全盘否定, 接受与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摘要: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中,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与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本文着重从其成因阐释这两种价值观的特征及各自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卷)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下卷) 》,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关键词: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S维度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45-001
一、引言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全球化,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多种而不是唯一的价值观念,当然在多种的价值观念中,会有一种价值观是作为主流价值观存在的,并且与其他的价值观共存。
二、S维度论的内涵
霍夫斯泰德1980年出版了culture’s consequences,在这本书中总结了比较文化差异的四大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倾向与女性倾向。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一直受到广大学者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很多学者一直认同霍夫斯泰德的二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认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文化维度上的两极,非此即彼。然而1990年,当安迪斯对这两种倾向进行实证性研究时发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并没有表现出必然的相关性。他的研究强调了文化内的多样性,即在同一文化背景的人群中一部分表现得既个人主义又集体主义,一部分既不个人主义又不集体主义,还有一部分要么个人主义要么集体主义。而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这一文化维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S维度的特征。
太极理论和太极图所表征的是事物阴阳平衡、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原理。跨文化交际体系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同样也处于一个太极之中,它们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相生相克”。假定集体主义为阳因子,个人主义为阴因子,则二者间的相关性表现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冲突、协调,最终走向融合。在太极图中的处于“阴”、“阳”之间的“S”曲线显示:阴(个人主义)阳(集体主义)是互补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世界上价值观的基本类型,当然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优值”, 即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二者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克服各自的消极因素,吸收各自的积极因素,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或驾驭文化差异,增进彼此了解,从而促进文化的融合。这就是S维度论: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融合、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渗透。
三、S维度论的表现形式——以AA制为例
在中国,人们崇尚集体主义,很少有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么是家庭的成员,要么是社会的成员。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维护集体的利益,以集体为荣。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巨大的。人们要热爱集体,把集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的前面,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为了集体而牺牲自我。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很多中国人坚信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要学会团结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依赖集体的力量。这样的结果使中国人非常注重人际关系,讲求关系网,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而朋友之间是需要经常联络感情的,聚会吃饭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过去,基于这样的心理,如果朋友之间聚会实行AA制就会显得没诚意,很小气,彼此的关系不够好,友谊不深厚。因为在中国,人们崇尚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不感冒,那种人人平等人人都是独立个体的价值观在中国不能盛行,没有个人主义价值观作为滋养AA制生长的土壤。但是,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会出现碰撞摩擦,甚至统一融合。因此不同文化的汇通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集体主义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个人主义是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但是不代表中国就没有个人主义,西方国家就不存在集体主义。目前,AA制在中国的盛行就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种不同文化汇通的典型的例证。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接受AA制这种来自西方的消费方式。受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他们坚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人都是平等的。崇尚人人平等,这种价值观也存在于买单结账的时候,既然都是平等的个体那么在结账的时候人人都平等的买单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谁都不会觉得不自在或是不好意思,谁都不会认为这是丢面子的事情。反倒是尊重个人的隐私,尊重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崇尚人人平等的最好的体现。这种现象不就是S维度论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吗?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文化维度上对立的两极了。在中国,集体主义仍然是主流的价值观,但个人主义价值观也是同时存在的。
四、结语
S维度论的指导思想是和而不同。“和”与“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和”是指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观共存,并且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最终达到主体上的和谐。当然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若想达到和谐,就要求我们合理地处理这个关系,说到关系就要求我们学会掌握度。这个度要掌握得当,否则不是过分,就是不足。只有事物的各个方面都能适度,即达到中的程度,事物的总体才能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协调的结果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互尊重,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徐晓丹.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融合趋向[J].理论探讨2005(3):122
[2]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5-150.2000
[3]颜静兰,陈乐.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透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88-94
【集体与个人作文】推荐阅读:
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10-05
评选先进集体及个人通知11-08
排污费征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07-16
关于评选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知09-18
关于表彰广东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12-04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