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资料说 课 资 料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说课资料说 课 资 料

小学语文说课资料说 课 资 料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生字新词。

2.变序学文,在朗读中体会“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3.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以及“我”对自由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题质疑

1.出示荠菜实物,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着重指出这是一种有苦味的野草。

2.揭题,课题重点词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课题。

3.质疑。荠菜是一种野菜,“我”急切地盼望荠菜,可见“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课件出示)指名读这句话,说说读了课题和这句话,现在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筛选归纳:

(1)“我”对荠菜有着一种怎样特殊的感情?

(2)“我”为什么会对荠菜产生特殊的感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这份“特殊”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感知“特殊”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自己的感受,特别体会一下这份“特殊的感情”。

2.交流所得。

(1)提醒要注意生字,重点是“掰”“绽”。

(2)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估计选择第9、10自然段,这两段集中描写了“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四、品读课文,感悟“特殊”

1.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这份“特殊的感情”。自由朗读,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这份特殊的感情?画一画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1)自由读句子。荠菜真有那么好吃吗?这里“好吃”与这段第一句哪个词相呼应?(饥饿)体会“饥不择食”(2)联系前后,感受饥饿。

像我们现在是不会有这种饥饿的感受的,那就让我们先去倾听一下作者是怎么告诉我们“我”那饿得慌的生活。找找课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我”很饿? 师:自读。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我”很饿?

(刚„„就 才„„会 更别说 青 还没熟实在太饿了)(3)再读句子,深入悟情。

“我”太饿了,特别是冬天,而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各种野菜任你吃,这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草,别提有多好吃了。了解了“我”这样的经历后,再来读读这句话,“我”对荠菜的这种特殊感情你们会体会得更深。(再次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

2、出示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向广阔的田野奔去,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粗木棍凶狠地追赶我。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树上绽开的杏花,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1)“坦然的心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舒坦,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你能读出“我”挖荠菜时那种自由自在的心情吗?自由朗读体会。

(3)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朗读时边读边想像画面,这叫“过电影”。“过电影”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再读体会。师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我仿佛看到小女孩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向田野奔去,荠菜像朋友一样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春天的景色是那么迷人,我是那么自由!)

师:荠菜它只是一种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我对荠菜产生特殊的感情是因为我当时--太饿了!那么,另外原因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饿!)

师引: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与她的经历有关。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感情)

饿——————————好吃

(偷玉米棒)

(挖荠菜)

心里害怕————————心情坦然

是受罪

小学语文说课资料说 课 资 料 篇2

一、高校说课模式

(1)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程教学团队研究制定的。它的确定是基于该课程的特点、作用和专业培养目标, 包括课程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素质目标。

(2) 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专业和课程中的定位要说明清楚。说课教师首先要对内容所在的知识系统做简要分析,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作用, 以及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先前掌握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联系, 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之后通过对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的具体要求的概括分析, 确定并说明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确立及其依据。

(3) 说方法手段:

首先要全面分析学情, 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 方可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说教学方法时最好能说明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贯彻什么教学原则, 采用什么教学模式, 并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说学法可以与说教法结合, 说学法可以在说明如何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 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4)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是教学环节结构紧凑、完整、实用有效;时间分配合理;体现教为引导、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说教学程序, 要简要说出该课的各个教学步骤的具体教学环节名称及相关教学内容、步骤、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在叙述教学程序时, 要按照教学步骤说清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活动, 包括讲授的知识内容、课堂训练、小结、反馈、讲评及作业布置等安排, 注意要把每一个环节需要的时间表述出来。

(5) 说评价考核:

考核评价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可操作性。考核条目的设计要具体、明确、合理。目前, 在这个环节设计上花样很多, 但往往是说课时讲一套, 实际上课又是另一套。能够落实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考核才能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本人在湖南省高职高专公共课说课比赛中说考核评价是说课稿的一大亮点, 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的原因就是实用, 操作性强。

二、高校说课稿解说语言技巧

说课过程中, 教师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 而是同行或专家。因此, 说课的主要语言应当是讲述语言, 再综合运用朗读语言和课堂教学语言。说课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单向性、没有听众的言语配合。讲述性语言便于说课者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所持的理论依据。当然, 说课只使用一种语言是不够的。在说教学程序设计的时候, 要说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 就需要置身于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 像实际的课堂教学那样, 有讲有读, 整个过程还要使用课堂教学语言。这里的所谓课堂教学语言, 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还有, 为渲染气氛, 有时需要将导语和小结的语言说出来, 这时还需要运用朗读语言。如说课者能在说课中根据说的材料的内容和所要反映的思想感情, 恰当地运用朗读语言, 就可以增加说课的感染力, 并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三、大学语文说课稿

2009年12月, 在湖南省高职高专公共课说课比赛中, 本人取得了语文组一等奖的殊荣。下面是我的说课稿与广大同行分享。

《不能让祖国受委屈》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标题为《不能让祖国受委屈》, 该内容选自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张建总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第七单元 (演讲单元) ——心灵的交流, 授课对象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以下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进程以及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本次课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实现。

(一) 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 共64课时。根据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大学语文”在此专业教学计划中主要应该实现如下几个任务:①为“应用文写作”“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实用口才”等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②为该专业学生行业通用能力中的社交沟通能力、商务文章写作和商务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促进作用。③为该专业学生行业核心能力中的市场营销与策划能力的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④夯实从业能力, 提高职业素质, 并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转化职业提供条件。

据此我院大学语文课程团队制定了服务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标准, 明确了课程目标和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本次课要实现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鉴赏演讲词的一般方法和撰写销售演讲词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演讲词。

情感目标:提升爱国情怀;树立真诚、理智、合作的职业态度。

(二) 内容定位

本文选自教材第七单元, 这个单元是演讲单元。演讲单元是营销专业学生提高社交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阵地, 本篇演讲词在本单元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①本文背景贴近现实, 曾在网络上引起过热议, 备受国人关注推崇, 学生学习兴趣浓。②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演讲词, 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善读、会说、能写素养, 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行业通用能力的难得篇目, 并能为营销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③本文爱国情感至诚至恳, 表现出年轻一代难得的理智和大气, 因此, 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平台。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鉴赏演讲词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销售演讲词写作要求。

(三) 方法手段

(1) 学情分析——方法手段的确定必须基于充分全面的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学生来源是市场营销专业一年级学生。了解班上50名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其中低于90分13人, 90到110分25人, 110到130分10人, 130到150分2人。对这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后, 总结学生基本情况如下:

知识水平:文化基础不齐, 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程度也不同。

技能水平:尚未具体接触专业知识, 对专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学习专业课兴趣较浓。

心理特征: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 心理尚不够健全。

针对问题解决的措施分别为:

因材施教, 成立学习帮护小组, 针对个人情况安排不同任务, 逐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安排课前任务和各种贴近专业情境的课后实训,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紧贴专业, 使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以情感人”的独特魅力,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健全学生心理。

(2) 教法学法——在掌握学情后, 确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下:

教法:讲授法、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学法:主要有小组合作法和讨论法。

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和课后拓展训练,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 教学进程

1.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布置熟悉课文、查阅背景资料的任务, 然后在教学前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立足文本赏析, 引申链接专业, 完成教学任务, 达成目标, 最后检查评估教学效果。

具体教学环节示意图如下:

(1) 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2) 项目训练:抽查课前任务, 学生分析文本背景。

(3) 文本赏析:师生探讨, 赏析文本。

(4) 专业链接:总结赏析知识, 引出销售演讲词写法。

(5) 课堂实训:回归课文, 模拟演讲;深入挖掘, 进行“利益与爱国”讨论。

(6) 课堂小结, 布置课后训练任务。

2.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情境模拟8分钟, 课堂实训12分钟, 文本赏析环节25分钟体会文本艺术魅力。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教师首先用7分钟承上启下总结赏析演讲词的知识, 接下来10分钟时间对比引申销售演讲词一般写法。课堂实训环节25分钟, 小结, 布置课后任务环节3分钟。

3.具体教学环节

(1) 情境导入环节。

导入新课:

45年前, 一个叫马丁·路德·金的黑人小伙子站在美国华盛顿的广场上, 面对20万黑人发表了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他的演说不仅点燃了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激情, 而且将华盛顿的示威游行推向高潮。

45年后, 一个名叫李洹的西安留学生站在法国巴黎的共和国广场上, 面对数千名华人, 用流利的法文发出了“支持北京奥运, 反对媒体不公”的坚定声音, 他的精彩演说不仅引来了全球华人的共鸣, 更为中国赢来了西方世界的尊重。

运用这样的导语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迅速将学生带入饱含爱国热情的学习氛围中。导语之后, 学生看李洹《不能让祖国受委屈》的视频片段, 引出新课。

(2) 项目训练环节。

分为“背景分析”“明确资讯”和“提出任务”三个步骤。

背景分析——四个项目小组各选派一名同学讲解本文背景 (检查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

明确资讯——教师明确背景资料。

提出任务——引出教学重点。

(3) 文本赏析环节。

这一环节师生讨论, 四个项目小组以竞赛形式赏析本文。四个小组分别从主题、结构、事例和语言方面赏析。

首先是明确主题:支持北京奥运, 反对媒体不公。

分析结构时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着手。

事例分析时提醒学生寻找形成鲜明对比的材料。

语言的赏析中从演讲语言的演示性、可讲性和鼓动性三方面分析。进而分析本文语言的独特性——真诚理智。

(4) 专业链接环节。

首先明确演讲词的赏析一般就是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注意分析情感的渲染性、内容的凝练性、材料的生动性、哲理的思辨性、语言的鼓动性和独特性。

接下来对比演讲词的写作要求, 引申链接市场营销行业常用的销售演讲词的一般写法。

(5) 课堂实训环节。

第一个步骤:回归文本, 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模拟演讲 (四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 按文本的顺序, 各演讲一部分内容) 。

第二个步骤:结合“力拓案”, 讨论面对经济利益和国家利益时, 我们该怎么爱国?

(6) 课堂小结, 布置任务。

小结中强调理性爱国, 明确指出我们国内在校的学生爱国的日常方式——好好学习, 掌握技能, 将来报效祖国!

课后拓展训练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一篇销售演讲词 (四个项目小组各只交一篇) ;下次课为模拟产品发布会, 各组做好演讲准备。要求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演讲。

拓展训练是对本次课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巩固, 同时也是检查教学效果, 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五) 考核评价

本次课考核方式是过程考核。

其中课前项目作业占10%, 课堂表现占10%, 过程单项实训成绩占30%, 课后实训占50% (其中演讲词占40%,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成绩统一;专业教师评价占10%) 。

考核评价分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部分。每个项目分为差、及格、良、优四个等级。以小组为单位考核, 将小组成员分为发言人和其他发言人两类。依据不同项目分值给发言人加分, 发言人加分原则为比同组其他组员高一个等级, 加分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评价主导角色既有老师, 又有学生。学生小组内互评, 教师评价学生, 学生互评过程是培养学生真诚、理智、合作职业态度的过程。评价原则:教师原则为关爱学生, 培养人才;学生原则为真诚客观。

四、结语

大学语文担负着传承文化, 弘扬人文精神, 陶冶人文情操等多项重任, 同时它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 参与竞争打下精神基础。大学语文不仅培养大学生通用能力, 还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因此只有结合专业和学生未来的岗位设置教学目标和课堂训练, 针对性提高学生能力才是有意义的大学语文教学。只有在说课活动中结合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和作用,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才能取得较好的说课效果, 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起到实质指导作用。

摘要:“说课”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述说, 好的说课稿和准确的解说语言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教师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实施。本文结合湖南省公共课语文组一等奖的说课稿展示了大学语文说课的模式和解说语言技巧。

关键词:说课稿,模式,语言,技巧

参考文献

[1]罗平良.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轻工业 (教育研究) , 2008 (9) .

[2]许新.试论说课语言表达技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3]张立明, 陈靖, 付雪艳, 徐力生.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师水平[J].药学教育, 2010 (4) .

浅谈小学语文说课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说课    教材    目标    教学过程

一、说课的概念

什么是说课?简单地说,说课就是在授课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用一定的时间向同行、评委、专家等系统地陈述自己的教学设想以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听众评议,以此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

“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说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解读、教法分析、学法介绍、教学程序设计等。在这个基础上,针对说课者个人对教材的不同解读和各自不同的教学实际,说课者设计出的说课模式也多种多样,有:“四说式”说课模式、“五说式”说课模式、“六说式”说课模式和“七说式”说课模式等。

二、说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是凭借教材为基本载体进行的,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更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钻研、分析,是说课者设计好每节课的基础,是课堂实施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说课成功的关键。说教材,到底说些什么呢?在小学语文说课中,“说教材”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说清课文的位置;简介课文的特点;说清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语言特色。

三、说目标

说教学目标首先要清楚确定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要求及课文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目标的完整性, 即教学目标应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容。在写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学到什么、获得什么”来表达,切不可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来表达。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可操作。

例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说目标”的: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依据对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1.认识“伐”字,会写“融、剩、伐、煤”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信守承诺、珍爱友谊的道理。

3.通过朗读,体会真挚美好的友情,感受童话的魅力。

四、说重点、难点

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准确、恰当地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 说课时必须把重难点说清楚、说准确。怎样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课文特色中确定;从课前预习检查中确定。

五、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要说明总体的教学构想、具体的教学流程(导入、讲解、结束) 以及重难点的教法等方面的设计,以及各自的理论依据,让实践线和理论线相辅相成。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分析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这一过程可以表现出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阐述,可以体现出说课者的教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艺术性。要想说好教学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集中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个主旨,紧紧抓住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一般来说安排3至6个环节即可,由此体现出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本课的教学基本目标指导之下进行的,突显出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居高临下总揽全局的整体性。

第二,以主要教法统领教学环节。在一节课里,应该有许多教法为各个教学细节服务,但只宜有一个主要教法来贯穿整个教学主线。在说课中,牢牢抓住这个主要教法来统领各个环节,就能更好地突出全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的特色。以主要教法统领教学环节,既可以使教学体现出比较强的逻辑性,同时又可以主次分明地呈现教学的各个板块,较好地显现出教学的延续性和训练的系统性,突出本课设计的特点,还容易形成说课者的教学个性特色。

例如, 《颐和园》一课的简要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设定:

第一课时

第一步: 导入、揭题, 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 解题, 简介“颐和园”, 便于下面的学习。

第三步: 学生自由读课文, 圈点批注,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巡视答疑, 检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第四步: 师生交流讨论, 理清文章脉络。

第五步: 教学“长廊”和“万寿山”部分,完成本课时教学要点。

第六步:归纳总结。

第七步: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第一步: 复习旧知,新旧课衔接。

第二步: 教学“昆明湖”部分,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研读、感悟,再开展小组合作,争当小导游。

第三步:学生展示组内合作成果,生生互评,教师适时点拨。

第四步: 课文总结。

第五步: 作业布置。

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理论线,注意叙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践要寻求理论的支撑, 体现实践和理论并重。

【参考文献】

[1]陈梅.新型教研模式“说课”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7):33.

[2]方贤忠.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8.

[3]杨付花.说课的步骤与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01) .

[4]陈绍藩.说课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12).

[5]王丽.“说课”讲稿的写法[J].师范教育,1993(10).

[6]王长江,任新成.说课中的说理艺术[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2).

小学语文说课资料说 课 资 料 篇4

鸟说课稿

珍珠鸟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略读课文,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一文作者以独特的角度,新颖的立意,传神细腻的描写,准确生动的用词,记叙了珍珠鸟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观察对描写动物的意义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2)初步学会观察、描写动物的基本方法,注意运用描写动物的词语。(3)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和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体会课文描写动物细腻人微、语言运用准确传神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为:“人之爱”和“鸟之爱”两方面的结合,理解“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现实意义。

三、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质疑时引发学生求知欲、大胆探究。

五、说设计

一、导入

课件出示:两个故事

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师:看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感触?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确实,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着名作家冯骥才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去感受作者与鸟之间和谐共处、亲如家人的美好境界。)

板书课题:珍珠鸟

课件出示:珍珠鸟图片

师:看了珍珠鸟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

(珍珠鸟很可爱、珍珠鸟很美丽……)

师:同学们眼中的珍珠鸟是可爱的、美丽的,那么作者笔下的珍珠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并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并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随机板书:

鸟的变化

显得怕人

渐渐胆大

开始亲近

完全信赖

师:是什么原因使珍珠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我”的照料、我的呵护……)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作者是如何呵护珍珠鸟的句子。(可以根据鸟的变化过程来找相应的句子。)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的举动的句子,4、交流

随机板书:

“我”的呵护

提供环境

不管它

不去伤害

不去惊扰

师:是啊正是由于作者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赢得了小鸟对人的信赖,它才改这样胆大妄为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睡觉。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插图,此时此刻,小珍珠鸟已经把我当作了(朋友),我的肩是它(既温暖又舒适的巢)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5、交流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看着熟睡的小鸟,作者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件出示:齐读这句话)

7、用你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交流

师:在作者的眼中,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美好的境界。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课件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师:人和动物竟能达到如此的境界,使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也能创造能美好的境界,请你也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的你自己的格言吧。

9、交流

(信赖,是友谊天长地久的桥梁。

信赖,是创建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和谐与温馨。

信赖,是打开和谐美满生活的金钥匙。

信赖,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信赖,虽不是金钱,但比金钱更可贵,因为他能使人与人变得理解、宽容。……)

10、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这美好的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了爱,老师相信不仅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课件出示:我爱我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冰心)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天下所有爱鸟的人们。说课稿网站特邀请一线专家、名师、学者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精品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板书设计:

“我”的呵护 鸟的变化

提供环境 显得怕人

不管它 渐渐胆大

不去伤害 开始亲近

小学语文说课资料说 课 资 料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二、说对教材的解读;

三、说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遵循删繁就简抓本位的原则,依据教材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据新课标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读懂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1、教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十分重要,据新课标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

2、说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渗透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本着“教重启发,学重思维感知”的教学原则,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以第一课时为例来谈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直接揭题,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针对学生的质疑,总结有价值的问题: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以学定教,围绕这样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自主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陨”等字音难点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新课标中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平时扎扎实实训练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繁琐和片面,此时我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研读问题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解决“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先让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出有关词句,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孤零零”说明它是独立的;“严严实实”看出它很大。这块巨石确实怪,难怪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了弄明白他特意去问了老师和父亲,让学生小组明确分工,合作读对话,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引导学生读好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老师的话应该比较权威,可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为什么没有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四光的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此外,他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通过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朗读体会,对于李四光孜孜不倦、执着探索有了更形象、更深入的理解。整个环节融阅读、理解、感受、体验、表达等于一体,是学生的语文实践与情思激发共融互促的过程。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理解,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四)总结升华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通过前面的铺垫,李四光的形象也渐渐饱满,此时的说话训练已是水到渠成。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五、板书设计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李四光

巨石勤于思考

孤零零

严严实实执着求索

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小学语文说课万能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语文组2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是北师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U2],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U4]。(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教学时间:[U5] 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注重的不是学会,而是学生会学。

三、说教学过程[U7](时间控制5分钟)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U9]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U10],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U11] :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U12]。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我将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时,用多媒体展示“”画面[U13]。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U14] 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U15] 图画,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U16](如:草原的无限热爱)。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U17] 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第五环节[U18] :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U19] 陪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优美词句》小笔记本上;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U20]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 册第 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写了,表达了,“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课文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这篇课文按 顺序,围绕,向我们展现了 等几个场面(情景),赞扬了 的精神。表达了 的感情。(歌颂了)。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重点词句意思,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培养„„,喜爱„„。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教学难点:理解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基于此,我准备了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教为学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如何教,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即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我紧紧抓住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边学、边悟、边总结、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学生议一议:“这篇文章应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清楚地说出来,既理清文章脉络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紧接着,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适时加以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和理解本节课重点词句。如读到“ ” 时,用多媒体展示 画面。这一幅幅画面,不仅讲学生们带入 之中,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 ”、“ ”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的画面,引读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一想:。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在学完课文后,我设置了让孩子看生活中的图片,如 等,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享受语文。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本节课计划安排两道课后作业:

作业1:请大家将本节课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到专用小笔记本上; 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 画。这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剖析

《去年的树》是职责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本文的作者是日本的作家新美南吉,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过冬时,鸟儿答应了树的恳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树时,它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找,最终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谊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斥了忧伤和惆怅,应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颜色,讴歌了高贵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谊。

(二)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资料,训练有情绪地朗读对话培育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沾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说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话题。

难点:能精确、流利、有情绪地朗读课文,读出不一样主角的不一样语气。

教具筹备:课件

二、说教法

教学中重要是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经过音乐和活动的情势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从而完成本课教学的任务。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课前先预习,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经过多种情势的读使学生理解,感悟并展开丰盛的`想象,充分施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本事。

四、教学程序

激趣导入

1、欣赏乐曲《友谊地久天长》

2、谈话:关于友谊的话题。

3、揭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明白什么?

(经过播放精美的曲子以及学生熟悉的话题,提高学生想学本文的欲望)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领导学生概括重要资料。

(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本文重要资料,对本文的资料有个大致的了解,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研读对话,体会小鸟的真情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生认真地听。

2、找出文中的四组对话。

3、领导学生朗读对话。

4、领导朗读第一组对话(鸟儿与大树的对话)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境是怎样的吗?

4)大树为什么会恳求鸟儿回来呢?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它们是好朋友?

5)齐读。

4、领导朗读第二,第三,第四组对话

1)指名读。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读?我们从这些话里感受到小鸟的心境怎样?

2)生再读感受鸟儿的心境。

3)多种情势读:分主角读,生生对读,师生对读等等。

(经过多种情势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并提高学习的兴趣。)

华情绪,体会朋友之间的真情

1)情绪地朗读两个“看”字的句子。

2)拓展延伸:是谁让小鸟和大树离开的?从小鸟和大树之间的友谊你感受到什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个性化,多元化的话题。(如:友谊、环保、奉献等等话题,并相机地板出:实现诺言珍惜友谊)

3)写友谊卡:替小鸟或大树写出他们的心里话。

4)小小播音员活动:请你来当小小播音员把你的友谊卡放在实物投影机上展示并读给大家听,辅助鸟儿和大树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

5)再次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 篇9

(学生将已学会的原理予以广泛的应用,提高学法迁移的价值。)

在落实这一环节时,着重理解第九自然段中“写实”和“联想”部分。(结合配套投影片,展示教材中描绘的景象,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

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以景物的变化引起曲调的变化,再以曲调的变化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

(4)熟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在完成文后的问题后,边读课文,边归纳课后习题的三个问题,即可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步的教学是前一步教学的水到渠成,也达成了本教时的教学目标,落实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根据目标,设计作业

1.语文作业本①p40第4题。

2.作业本第6题――归纳主要内容。

第三教时

一、入情入境,指导朗读

1.师以形象的描叙,先将学生从《月光曲》谱成的传说中转入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1)先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然后简要交代朗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技巧。

(2)重点指导贝多芬为盲姑娘弹曲子这部分。

借助投影(出示贝多芬和兄妹俩的对话),学生练读→讨论→师点拨→生有感情地读,重点领悟两个“您”及叹号、问号的作用。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体会两次的对话所体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

(3)在引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中,根据文中描写,借助简笔画,创设情境,便于学生悟境。

a.结合“联写”部分的三个画面:“月亮初升的”,“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的微云”,及“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了巨浪”,体会“缓慢舒畅→轻松明快→雄壮激昂”的情感变化。

b.带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后,再朗读文章的“写实”部分(通过男、女生对“写实”、“联想”部分的朗读,为下一步的背诵理清了思路)。

2.导背诵第9自然段。

背诵前,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两种背诵法,并指出本文宜按“提纲背诵”,然后尝试背诵。

在细读中悟境,于悟境上背诵,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又突破了难点。

二、感情朗读,小结收获

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后,进行小结收获,如让学生说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等,最后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之处。

(通过谈收获,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让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补救反馈,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

三、学习创新,设计作业

创造性描述:

1.贝多芬回到客房记录《月光曲》,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样想?

根据以上内容练习写一段话。

2.学生描述。

(通过描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教学反思:

《月光曲》是人教版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即兴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文章短小精悍,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语言文字、人物情感都优美生动、感人至深,是一篇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曾三次让学生聆听此曲,觉得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让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听曲子学课文,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二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水天相接的海面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继而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波涛汹涌的大海格外壮观……这样,学生入其境而通情,朗读时也就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三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我边播放乐曲边对学生说:“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本课吧。”

二、精读课文,领略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从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但是通过这充溢着优美意境的字里行间,也能想象得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了。

三、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我们也不难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当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而推门进屋时,当盲姑娘激动地认出贝多芬,贝多芬再次为她弹曲时,我都让学生想象:“当时贝多芬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驱使他进屋并再次为盲姑娘弹曲?”当课文最后讲到兄妹俩久久地被曲声陶醉时,我又借此让学生练说:“假如你就是兄妹俩中的一个,当你从陶醉中回过神来时,你会对着贝多芬远去的身影激动地说些什么呢?”通过以上的几次想象练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贝多芬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的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和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

听曲、品文、悟情,《月光曲》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愉快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说课学法总结 篇10

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主要通过让学生读读、做做、演演,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与文本的主要对话方式是多样化的有:读、品、悟、议、辩、入等。应该说上任何一篇都会涉及到这些方法的应用,但是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重点体现的是:读和入。

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感觉,比如在指导最后一段时会在前三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焦急、牵挂、担心的心情去读。

入: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会让学生分两次研读课文,设计情境——“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体验小鸟的心情。

努力构建生命的、诗意的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主体,更重要的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崔峦老师指出: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向学生传授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教法学法)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是我班学生语文学习中较常用的方法。我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大家常常会以“圈圈、划划、质疑”等方法独立地感悟课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他们较难理解的、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深入地品味语言文字的涵义。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与教法相适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以疑导读”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可贵品质,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初步感受花的美。在研读、挖掘文本的内涵,突破文本的难点时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感情朗读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升华情感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我手写我心”的方法把自己最真实的话表达出来。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

1、加强朗读,在阅读中理解小花所蕴藏的强大的生命力。学生抓住每个重点句子意思,再进行归纳合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最主要的还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写,才能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尝试探究。读、说、讲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语文说课稿《石榴》 篇11

石榴这件事物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有点陌生的。而对于它的生长过程,学生更是不知道。在教学时,我文图结合,让学生通过看图,从图中认识石榴树,认识石榴树的花,认识石榴果,并让他们欣赏结满石榴的石榴树。让他们感官上认识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然后回到课文中,再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嫩绿、郁郁葱葱的石榴叶”“火红的、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红一半黄。”更而理解“硕果累累”。学生在图画的支持下,对于课文更加易于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

课文的第四小节是对于石榴果的细致描写。“玛瑙般的子儿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如果不认识石榴,没见过石榴,凭借你怎么将,学生还是直观理解。所以我准备了一个石榴,让学生先观察它的外皮,达到复习前段内容的目的。并当着学生的面剥开外皮,让学生观察子儿的形状、颜色,有了实物,学生对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就立刻理解了。另外,没有吃过石榴的同学肯定不知道石榴的滋味,所以我让学生品尝,让他们说说什么滋味,再回到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石榴的滋味的,从而达到理解“酸溜溜、甜津津“的目的,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在这里,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讲述我在超市遇到的一件事情:一天,徐老师到超市买了几个石榴,出来时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哭。我了解情况后从袋里拿出一个石榴给她,请她吃。小女孩看着这石榴,睁大了眼睛说:“这硬硬的东西能吃吗?”讲述到这,把时间留给学生,请学生猜猜徐老师会怎么回答。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来巩固第四小节内容。另外,再告诉学生,这一天徐老师很高兴,请同学再说说徐老师为什么高兴。在这里响应地穿插了品德教育。我认为是点睛之笔。

《雪孩子》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2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孩子》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教材做简要说明。《雪孩子》是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19课。这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让每个人都感触到雪孩子善良的心灵。本篇是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这对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尝试自己阅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综合考虑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奇的特点,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会认10个字,会写3个字,学偏旁“子”字旁。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学重难点

由于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因为学生首次接触不注拼音的课文,因此难点确定为借助图画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力还不够。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教学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我还采用了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多次进行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方面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快乐地学习。而对于部分拼音学习还不扎 实的学生,建议他们借助图画阅读,还可以猜读、跳读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五、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根据导入——新授——运用的思路进行。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练习巩固,指导书写,并拓展延伸。据此,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详细阐述。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成功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学生会说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是课文哪段内容,然后进行指读第一自然段。

接着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问学生兔妈妈在堆什么。学生会说堆雪孩子。顺势我板书“雪孩子”,并指导认识“孩”字。

紧接以一个问题引入第二段:兔妈妈为什么要对雪孩子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二段,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过程中,板书“小白兔”,学习“让、起、玩”三个字”。

最后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们想读一读吗?”调动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2、图文并茂,自读课文。

为了突破本课没有注音的难度,在初读课文时,我充分利用课件明确学习任务,让孩子仔细看图3——8,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再图文对照,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交流不认识的字的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

3、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由于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检查识字时我采用认读雪花生字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就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将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兔妈妈,她赶早,连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点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觉,着了火,化成灰,自己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从此变成白云美。)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4、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在自悟。我通过让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一系列读的活动,让孩子把课文读通读顺,巩固了生字学习,为精读课文做好铺垫。然后进行评价读,让学生参与评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这样既让学生感悟了课文的情感,又培养学生鉴赏美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5、细读重点,品味情感。

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高兴吗”,引导学生读好“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的很开心”一句,并鼓励学生用“又、、、又、、、”来说短语、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通过问题“雪孩子融化了去哪里呢?”,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云为什么很美。也许学生会说因为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做了一件好事,也许会说雪孩子飞到天空中,因为他心地善良。如果学生说的不理想,教师总结:当小白兔家里发生火灾时,雪孩子冒着危险勇敢救出了小白兔,这种舍身救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通过创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一方面感受雪孩子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习它乐于帮助别人的可贵精神,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

6、答疑解惑,拓展延伸。

教师问学生:雪孩子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你们想知道雪孩子怎样变成白云的吗?然后播放课件演示雪与云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温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气,最后变成了白云。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化?有的学生可能说到:夏天里,我吃雪糕,含在嘴里雪糕一会儿就化了;我们把糖含在嘴里,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是把塑料碗放在火炉上,就烧化了,变黑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学语文。在这里我抓住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在生活中寻找“化” 的现象。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重点词“化”,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7、作业分层,因材施教。

作业一:让学生编个小故事《雪孩子回来啦》,进行思维拓展,既积累了语言,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作业二:流利地复述故事。主要针对学习一般的学生。

六、说板书设计

上一篇:体质测试训练方法下一篇:劳动节初中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