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会总结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术交流会总结(共16篇)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1

当我们抵达上海,天色已晚,走在灯火通明的街市,周围高楼环抱,明显感受到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坐上上体的校车,我们一行来到了上体附近的酒店,研究生处处长吴贻刚、杨毅处长亲自接待。桌上,旁听了很多关于上体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优势学科及考博方面的信息,着实激发了我们继续深造的决心。

第二天我们一行首先参观了校园,正值建校60周年,校园里干净、美观、独特富有新颖的建筑令人点头称赞。完毕,我们便相聚在会议大厅,围绕着会议桌相对而坐,大家逐个介绍完自己的个人信息,所学专业后,开始相互交流,为了方便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同学们直接离开自己座位,与上体同学交叉而坐,大家面带诚恳,主动地介绍自己,和对方侃侃而谈。热情、积极主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谦虚的风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交流氛围。

时间在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中,过得很快,当大家还享受着美妙的对话、孜孜不倦吸收知识的同时,研究生的交流已经告一段落了,大家意犹未尽,虽获得了需要的信息,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但最后还是不舍的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以备今后的进一步沟通。

离开会议室,接下来我们对校园进行了参观学习,来到了目前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它占地总面积有2500平方米,绝对的令人震撼。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我们一一游览了500余件藏品,通过文字、图片资料及多媒体,多角度展示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它的整个展览风格朴素传统,但却不失现代气息。在这里,你会发现中国武术不再是抽象的、冷漠的孑然独立,而是可以聆听到它的心跳,能感受到最真实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各种派别、拳种以及十八般武艺,当我们还叹服着各种兵器、各种武术文化时,我们被邀请到了博物馆的地下展厅,里面都是一些科普主题性质的互动游戏,如:桩上飞步、神拳无敌、内功比拼、虚拟搏击、飞檐走壁,闪躲飞镖等,我们都亲自参与其中,趣味无穷,在获得欢乐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感慨科学的无穷魅力。历史虽然已成往事,但遗留下来的文化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博物馆,传承并延续着历史文化的印迹。在这里展示的不仅仅是武术,我想更是永恒的文化。

走出博物馆,我们被引领到了上海体育学院展览馆,这里主要讲述了上海体育学院建院以来的历史变迁,自强不息发展的轨迹以及所获得的成就及辉煌荣誉。进入大厅,面前以浮雕的形式,展示了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学思想和办学铭,在讲解员的一一解说下,我们看到了1952年建院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学院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同时看到首任院长吴蕴瑞先生的基本生平、求学工作经历、著作手稿、书画作品及生活场景,一点一滴都记录在那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吴蕴瑞的体育思想如何成为上海体育学院“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展览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孙中山铜像了,一些照片文字,记录了孙中山铜像从落成到被破坏,再到恢复重建的历程,不仅是一个具有体育特色的雕塑,更成为了上海体育学院的一大亮点。当然,不仅这些,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身影,各种奖杯呈现在展台,感受到了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绩。我们沉浸其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看到这些体育学上的佼佼者、相关领域的权威和优秀学者,心中不禁感慨自己知识的匮乏,激起了在体育方面更好的学习和研究。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要说再见了。我们和上海体育学院的师生依依惜别并合影留念,对他们的招待表示了感谢并请他们以后有机会能到我们南京体育学院参观交流。随后我们离开上海,启程前往苏州大学。

我们抵达苏州的第二天清晨,园林城市的上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在雨中,游览了校园。校园里流水一直相伴,弯弯的桥儿环绕,别有一番意境。我们走到了体育文化研究大楼,共18层,在第9层的会议室里,我们和苏州大学的研究生交叉而坐,积极主动地交流,思想不断的碰撞。我们主要谈论了彼此的学习、生活、实习就业,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我的专业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为篮球,在这期间,我询问了诸如体院里是否有对篮球专业学生相关的硬性要求、是否依然还安排有技术课、在外面的实习代课情况如何、拥有的篮球国家几级裁判证书、是否有想法在篮球裁判方面继续晋升、有没有考博的想法、以及今后的工作有何打算如何规划等等问题进行了相

互探讨,同时我们对篮球裁判职业性的可行性这一命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些谈话获得了宝贵的专业相关信息。对该领域的相关内容认识更加的深刻,为今后的学习,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提供了最直接的活例,受益匪浅。

下午,我们有幸参加了苏州大学第14期20xx级博士论坛沙龙,期间博士生导师路阿明、罗时铭、王家宏、王岗等参加了点评。使得对在读的博士生有更清楚地认识,也对做学问要严谨、要把心沉下去,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等等有了更多的感触。

感谢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给我们这次机会,虽然交流是短暂的,但收获却是巨大的。通过两天来的学习交流,我发现上海体育学院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同学与我们在能力、素质、培养的机会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是他们学校的优势以及校园的学习氛围影响着他们。我们并不比他们差,他们能做到的,相信我们南京体育学院的研究生也一定能做到!

同时,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现在我们研究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你的所学专业领域,必须要做到学科的通融,包括体育各专业领域的融合,以及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正如王正伦院长说的那样,我们要成为社会学上的体育学家,更要成为体育学上的社会学家。不仅如此,我更加清晰的懂得了,做学术不能浮躁,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2

中国农机学会标准化分会五届三次会议 (暨学术交流和标准研讨会) 和全国农机标准情报网2009年会于2009年11月24日~26日在江西南昌市隆重召开, 全国农机行业的40余名专业技术人士参加了会议并就农机标准和行业发展进行讨论。会上,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张咸胜主任就我国农业机械标准化面临的形式和任务作重要讲话, 并就国际和国内农机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国际农机产品将向大型化高效机械发展, 向多样化发展, 向多功能联合型机械发展, 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和驾驶舒适化发展。我国农机产品将向大型、高效、成套及智能化发展, 优先发展装备——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3

会议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主持。受汪民副部长委托,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姜建军司长宣读了汪民副部长的重要讲话。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副司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柴育成常务副主任;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姜建军司长;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于海峰副司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蔡希源总地质师;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王瑞江出席大会。

马宗晋院士、邓起东院士、卢耀如院士、刘家麒院士、孙枢院士、许志琴院士、李廷栋院士、杨文采院士、汪集院士、沈其韩院士、肖序常院士、陈旭院士、钟大赉院士、殷鸿福院士、莫宣学院士、常印佛院士、康玉柱院士、翟明国院士、翟裕生院士、裴荣富院士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出席大会。

来自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部直属单位负责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局属单位、中央地勘单位领导和各省市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有色金属地质矿产调查中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中化矿山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领导,中国地质学会部分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來自全国个地勘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等共二百六十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自“六五”开始,中国地质学会在每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都要组织地质行业各部门共同召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交流会,至今已历经二十五年,举办六届。会议始终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地勘行业展示各个“五年计划”所取得成就的重要舞台,也是互相交流、总结经验的窗口。

以2006年初发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起点,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无疑是地质工作发展的黄金五年,是地质工作全面、高速发展的时期,地质工作取得的许多重要成果,对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之际,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共同联合全国地勘行业各部门、单位召开此次《“十一五”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暨“十二五”规划学术交流会》,并邀请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就“十二五”有关发展规划作介绍,有关地勘单位就“十一五”地质工作成果进行汇报,国内著名地质学家就有关“十一五”重大科技和找矿成果作学术报告。对落实“十二五”规划,推动地质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十一五”时期,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继续积极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此前提出的“两个更加”要求;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颁布,被誉为“地质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2009年,李克强副总理在视察国土资源部时提出了“立足国内开发利用资源”的战略思想,为未来一段时期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自1999年实施、持续12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进入收尾阶段,我国矿产资源形势进一步好转;各省级政府更加重视地质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积极大力推动地质工作的科学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基础地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国土资源大调查”历时12年收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陆域中比例尺区调实现全国覆盖;提出了中国自主的地质构造理论;发现西藏大型驱龙铜矿、青海沱沱河大型铅锌银矿等一批大型矿床;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重要数据资料;圈定我国土壤碳汇区,获取到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情况。“十一五”时期国家相继启动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矿业权实地核查等“三项调查”工作,发现一批重要找矿潜力区。在实施的一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中,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

“十一五”时期矿产勘查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前4年,我国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28处,其中2009年发现398处,创10年来新高。尤其是大宗紧缺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铁矿、铜矿等战略资源储量持续增长,在安徽庐枞地区的泥河、辽宁大台沟地区、河北冀东、四川攀枝花等地发现大型或特大型铁矿,仅2009年就新增查明铁矿资源储量35.2亿吨;在西藏驱龙铜矿区、云南普朗铜矿区持续新增铜矿查明储量,其中驱龙铜矿区实际控制铜资源量超过1000万吨,已成为我国最大铜矿。地质找矿工作呈现“东部攻深找盲、中西部突破新区”的特征。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表明东部地区具有巨大找矿潜力,同时西部地区发现一大批矿产地。在2007年和2009年,我国分别在南海海域深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在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位居前列。同时,在新疆、西藏等重要成矿区(带)实施“358”专项,取得重要成果。

“十一五”时期基础地质勘察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十一五”时期,我国在能源、环境、交通、水利、电力等领域启动并开展了一大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这些建设工程中,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基础性、先行性工作,为大型工程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时期地质工作全面拓展,在为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等提供服务的同时,基础地学信息已成为各级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制定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开展重大工程建设中,基础地质数据的服务支撑急剧增加。社会公众也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方面相关的地学知识与信息日益关注。

“十一五”时期地质行业获奖众多,硕果累累。全国地质行业为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努力工作,艰苦奋斗,基础地质、能源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技术方法等方面,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不断涌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在地质科技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整个地质行业在国家、省、部等各个层面上获得了众多奖项。这些奖励是社会对地质行业“十一五”期间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本次学术交流会编辑了《“十一五”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成果汇编》、《“十一五”地质学科进展与国际交流汇编》、《“十一五”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获奖成果汇编》等内容翔实珍贵的书籍资料。会议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地质科技和找矿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果,将对我国“十二五”地质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地质工作也必将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4

为促进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学术部间的交流,营造彼此间互相学习、互补长短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以加快学术部在工作上的进步,更好地为全校学生服务,肇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特召开此次工作总结交流会。

一、活动目的:加强各二级学院间的工作交流,在彼此的工作总结中相互吸取经验,让大家更顺利地完成以后的工作,加快学术部在工作上的进步,使学术部的工作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与会人员:

肇庆学院学生会常委、副主席何志军,肇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全体成员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代表(2~3名)

三、会议时间:2011年6月16日中午12:30

四、会议地点:学生活动中心二楼青年舞厅

五、会前准备:肇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及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准备一个约三分钟的工作回顾PPT(PPT中包括工作总结、个人感想、活动照及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可加入配乐)。

六、会议流程:

1.由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以边播放PPT边讲解的形式总结本学期所举办的活动,分享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及感想(包括协助其他部门或学院的工作)。

2.由肇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展示工作回顾PPT总结本学期所举办的活动,分享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工作感想(时间约三分钟)。

3.由肇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作会议小结及工作补充(时间约三分钟)。

肇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代章)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5

来兰州大学学术交流的总结报告

应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丁士仁博士的邀请,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思想与文化学院院长Ibrahim教授于2010年6月16日至24日来兰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6月17日(星期四)14:30—16:30,在兰州大学医学校区明道楼304教室,Ibrahim教授作了 “知识的伊斯兰化”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Ibrahim教授讲述了在伊斯兰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西方的知识技术,如何将外来知识伊斯兰化,他着重强调穆斯林学者的作用。

6月18日(星期五)14:30—16:30,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A412教室,Ibrahim教授作了“宗教多元化及马来西亚社会”的讲座,根据他在马来西亚几十年的亲身经历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他着重讲述了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是如何从阿拉伯世界传到马来西亚,并被立为国教的;爪哇语是早期马来西亚的主导语,为何后来马来语代替它成为主导语;马来语是如何从阿语书写变成拉丁字母书写的;然后结合马来西亚的历史生动地讲述了马来西亚的多元化过程,包括教育制度的多元化、国民语言的多元化以及国际化,谈到国际化时,他特别提到了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称这所大学正是马来西亚国际化的产物。

6月21日(星期一)14:30—16:30,在兰州大学医学校区A10教室,Ibrahim教授作了 “伊斯兰律法制度”的专题讲座。Ibrahim教授讲述的主要内容:伊斯兰律法制定的意义;伊斯兰律法的宗旨;一些重要律法学派的思想;伊斯兰法律根源学;伊斯兰法律制度下应有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伊斯兰教法制对人的必要利益、需要利益、择善利益的规定和实现问题。他还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现状,谈到在穆斯林占少数的国家,伊斯兰律法如何更好的得到贯彻实施的问题。

6月22日(星期二)14:30—16:30,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A407教室,Ibrahim教授作了“宗教哲学概论”的讲座。此次讲座涉及当代宗教发展的趋势以及宗教的现代意义,Ibrahim教授结合自己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伊斯兰教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如何看待和其他宗教的关系。就一些热点问题,Ibrahim教授与到场的学者和学生进行的深入交流。

Ibrahim教授的讲座是用阿拉伯语进行的,并附有英文电子课件,丁士仁博士,法学院马明贤教授做了全程翻译。参加讲座的除了兰大的学生和老师之外,还有校外宗教界人士。

Ibrahim教授的讲座不仅开阔了我校学生的宗教视野,使学生了解到了伊斯兰教的最新发展状态,而且给兰州大学乃至西北的伊斯兰教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另外,通过在兰大的学术交流,Ibrahim教授了解了中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的现状,对促进兰州大学与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有重要意义。

在兰大期间,Ibrahim教授还参观了兰州市一些名胜古迹,并就两校合作问题与校领导就行了友好协商,他期待兰大的专家学者能到伊斯兰大学讲学。

Ibrahim教授与6月24日离开兰州,回到马来西亚。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学术交流会策划书 篇6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研究生会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总体规划

主办单位: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

承办单位: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研究生会

协助单位: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研究生党总支

一、活动名称: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二、活动时间:2011年11月7日下午4:30至6:00

三、活动形式:采取交流会的形式展开,邀请系部领导,专业老师,研究生和大一新生参加。整个活动约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背景:马师姐作为交换生在美国学习了半年,通过她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给现在在国内的研究生在学术上一定的启迪。

六、活动目的:通过对国外研究生学习情况的介绍,给国内的研究生在学术上一定的帮助。鼓励大家勇于走出去,学习新知识。

七、活动主题:你我同在·共迎未来

八、参加人员:学院领导(3—5人)

马师姐

其他邀请嘉宾(各校学生组织、系学生组织)

研究生会全体成员

地化系研究生

九、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的策划准备阶段

1.、研究生会通过与马师姐及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最后确定交流会的具体内容,流程以及具体方案

2、提前邀请与会领导老师和研究生,挑选主持人,提前申请教室,提前准备活动中的需要的PPT3、宣传部出展板做出宣传

4、与主持人之间商议,交流,确定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细节,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5、分配好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和学习部个成员的具体工作

(二)、活动中步骤

1、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的开始,介绍本次交流会的及与会领导老师。

2、主持人对系部介绍

3、研究生(马学姐)发言,三个方面,学习,生活,工作。

4、同学提问

5、主持人邀请领导老师发言

6、学院领导发言

7、主持人做最后总结,散会

(三)、活动后清理总结阶段

1、研究生会成员负责收拾会场

2、学习部成员写出活动总结

3、宣传部负责新闻报道

(四)、活动具体工作安排

主席:负责协调和安排全局工作

学习部:负责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并负责在活动中调节会场气氛

宣传部:负责活动前的宣传,活动后的新闻稿

文体部:负责活动中的相片采集

生活部:负责交流会的会议记录和嘉宾的接待工作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7

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事项

1、会议主题:以皮革化学品的发展带动皮革产业的二次创业。

2、会议主要议题

(1) 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2) 促进皮革产品质量提高的高性能皮革化学品;

(3) 制革污染防治新材料、新技术;

(4) 皮革化学品毒理评估与检测新方法;

(5) 人造革、合成革清洁生产新材料与新技术;

(6) 革制品加工辅助新材料。

二会议时间、地点、报到路线

1、时间:2014年7月21-24日

报到时间:21日全天

会议时间:22-23日;24日参观访问或返程具体会议地点将在5月的第二轮通知中告知

2、地点:

四川大学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3、报到路线

(1) 从火车北站乘坐55、27、34路公交车在磨子桥站下可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北门, 55路可直接到科华北路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门;从火车南站乘坐49、112路公交车在章灵寺公交站下可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西门。

(2) 地铁:从火车北站乘坐地铁1号线在省体育站下, 然后打车起步价到科华北路四川大学西门, 或乘坐19、27、1 2、34、72在磨子桥站下可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北门。

(3) 飞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机场大巴到美领馆下, 然后打车起步价到科华北路四川大学西门。

三会议费用及参会回执

1、会议会务费1000元/人 (包括会议期间伙食、资料费及会务费) 。学生和家属享受半价优惠 (500元/人) , 住宿、差旅费用自理。

2、参加会议代表请于2014年5月10日前将回执 (见附件) 传真或Email至会务组。

3、论文摘要请于2014年5月30日前Email至会务组, 论文全文请于2014年6月30日Email至会务组, 论文、摘要写作格式请参照《中国皮革》或《皮革化学与工程》写作格式。

四会务组及联系方式

会议名誉主席:石碧 (中国工程院院士)

会议主席:范浩军教授

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待定

成员及联系人:

王忠辉028-85460582, 15882188347, wangzhonghui652@163.com

邱华军028-85405237 (传真) , 13688420992, 1261086174@qq.com

刘辉028-85460582, 13648056564, ll_et@163.com

五赞助单位

电影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 篇8

中国电影博物馆成立八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电影,服务观众的原则,按照一手牵业界,一手牵观众;一手牵政府,一手牵基层;一手牵电影,一手牵文博;一手牵总局,一手牵北京的管理运营理念,通过电影大讲堂、青少年电影才艺展示、“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电影学术年会、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影博影人专题展览、影博会员沙龙、国际电影文化交流等一系列电影公益和电影学术活动,积极开展扩大电影影响力和推动电影发展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为电影业界、学界和观众搭建交流平台,发挥好电影学术交流服务中心的职能,电影博物馆几年来着力培育了两大品牌学术活动,一是每年配合北京国际电影节与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举办的“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另一个就是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该活动以话题为主导,关注当下的电影现象和社会热点,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探讨其学术价值以及社会意义。

从2009年开始,中国电影博物馆每年举办一届学术年会。学术年会关注时下热点,旨在促进前沿电影学术观点的生发、碰撞、交流、切磋。200g年9月,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梳理新中国电影创作和产业的历史与现状,总结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实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新中国电影六十年与观众的变迁”的第一届学术年会。本着“与年轻人共成长”的理念,除了权威专家和中生代学者,很多年轻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会嘉宾提出,本次年会将电影观众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会后,中国电影博物馆将提交的论文结集出版《新中国电影六十年与观众的变迁——2009中国电影博物馆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书。

为了进一步为电影繁荣发展提供参考,2010年,年会开始从内容入手,研究当下电影叙事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主题为“受众需求与当下中国电影叙事能力”。年会嘉宾的邀请范围首次扩大到北京以外的天津、广东、甘肃、新疆等地,大家齐聚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讲故事把脉会诊、建言献策。专家认为,年会不拘泥于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除了学术专家外,业界人士和媒体代表也在会上发声。会后出版《观众需求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叙事能力——2010中国电影博物馆学术年会论文集》。

两届学术年会扩大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学术影响力,也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参考。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从2011年开始,中国电影博物馆学术年会更名为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年会规模从一天增为两天,增加了开幕式暨高峰研讨环节,更加注重邀请一线创作者和业界领军人物参与。在观影媒体终端日新月异的技术背景下,为了从创作主体、营销模式、播映终端及市场等角度探讨电影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发现并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中国电影博物馆于2011年11月26-27日举办了主题为“全媒体传播视野下的电影生态”的2011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中影集团、华谊兄弟等多家知名电影机构领军人物,李前宽、翟俊杰、冯小宁等知名影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学者和电影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共300余人参加了年会。会后公开出版的《全媒体传播视野下的电影生态——2011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成果汇编》一书,不仅包含年会论文,还特别收录了年会高峰研讨和专题学术研讨的精华观点,更加全面、深入地展现了年会成果。

2012年,为了响应上级领导提出的“与首都高校合作”的号召,发挥首都智力资源和专业人才汇集的优势,中国电影博物馆首次走出馆舍天地、走进高校,与北京大学联合主办了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年会主题为“电影:文化力与影响力”,共设开闭幕式、主旨演讲和十场研讨交流活动,旨在探讨中国电影如何进一步增加创意、提升品质,探寻有特色、有感召力的文化表达方式,传播好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进一步提升文化力和影响力。会后公开出版了《电影:文化力与影响力——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成果汇编》。

学术年会论文集和成果汇编也得到了参会嘉宾、一线中青年教师、专业学生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高校图书馆的一致认可,称它们是“关注电影当下热点的专业学术资料”。

经过四年的培育,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在业界、学界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逐渐形成电影学术氛围和品牌,规模和影响力已跃居第一方阵,是国内电影界一项不可替代的年度学术盛会,并在电影行业众多的节、展、会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中国电影博物馆也将继续再接再厉,搭建好、维系好这个平台,整合资源,广泛合作,为推动电影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北京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交流会策划书2 篇9

活动主题:

11—

1、2 :文化时代,激情昂扬

11—

3、4 :我们很年轻,我们有活力 11—

5、6 :东北工业历程

11—

7、8 :圆“微梦”

11—

9、10:我们心中的光伏

活动背景:

活动目的:

1、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获得跟多知识。

2、丰富学生思想内涵,提高大学生行为规范及思想素质。

3、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活动前期准备:

活动举办方:工学院学习部

活动举办时间:5月14日晚,7:00—8:30

活动举办地点:理工3号楼,307、308、310、311、312 活动内容:

1、活动主体由学习部举办,同学们全体参加,自行策划,充分发挥11及全体同学的集体智慧与才能。起到锻炼11级同学自行组织能力,加强策划一级组织活动方面的能力。

2、活动首先通过视频短片或者幻灯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

题内容,让同学体会一下本次活动的基本内容。以起到同学们更好的参加到本次活动当中来,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对本次活动的理解

和看法,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对本次活动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活动影响:

1、起到加强同学组织和策划能力的作用,使同学们注意到

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天赋与否的认知,在以后的学习方面有针对性的学习。

2、开拓同学们的课外视野,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积极的、有益的课外知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让同学多有一个好

心情去学习,去面对转眼就要逝去的大一学年,去迎接正在迎面驶来的大二学年。

英文学术交流会邀请函 篇10

March 21, 2016

Wilson W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king University 102 Boai Road Beijing 100080

Dear Wilson Wang:

为出版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篇11

有人说,刊如其人。这表明期刊的主编或编辑们对期刊的影响之大。2006年5月起,出版科学系的教师们正式成为刊物的新主人,全权负责期刊编辑、出版与发行业务。自我们负责以来,期刊的栏目设置、用稿标准、版面版式等虽然有了些变化,但是,创刊时确立的为出版人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初衷却不曾有过丝毫动摇。20年来,历任主编及编辑们始终围绕这一宗旨经营着这本刊物。

1 以刊为媒,服务产业

服务产业发展是行业学术期刊的基本宗旨。1993年,湖北省编辑学会创办《出版科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首任主编蔡学俭先生在多个不同场合都讲到过这个办刊宗旨。20年来,刊物的出版单位几经变动,主编更是数易其人,但是刊物的宗旨却始终如一。

自从承接期刊的编辑出版以来,我们力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来体现这一宗旨。

第一,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出版方针政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版体制改革成为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我们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出版市场体系、做强做大经营性出版产业、完善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编发了大量文章,为宣传党和国家出版方针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第二,关注出版理论与学术,为出版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新的经营环境与技术背景下,出版产业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以理论成果服务产业发展是学术期刊的不二使命。因此,强化期刊的学术色彩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此,读者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肯定者认为,行业期刊不应囿于纯粹的实践问题,就事论事,而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理论也是行业期刊的责任。否定者则认为,我们的期刊离出版实践越来越远,概念、命题、原理、定律云山雾罩,看不明白的公式、图表、模型越来越多,不适用。应该说,这两种评价都很中肯。未来,我们将在理论的通俗化与适用性等方面多下些功夫,而不是淡化刊物的理论色彩。关注学术、重视理论,为出版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仍将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第三,关注国际出版产业发展动向,以他山之石攻己玉。全球化及世界各国出版业发展的不平衡是出版业国际交流的动力。行业期刊在出版国际交流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刊物在这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设置专栏刊发反映国际出版动态的文章。创刊时,就开设了《域外出版》栏目,该栏目后来逐步演变为今天的《港澳台出版·国外出版》。其刊发文章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们还礼聘多位域外专家作为刊物的编委,以期扩大刊物的国际化视野。不谦虚地讲,我们的刊物在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国际交流方面是做出了些许贡献的。

2 学术为本,质量至上

服务出版产业发展,应该有多重路径。本刊立足于以学术交流服务出版产业发展。20年来,《出版科学》始终致力于搭建学术平台,弘扬学术精神,推介学术精品,以科学的出版理论武装出版人、引导出版业。

首先,以“科学”命名出版行业期刊,彰显其学术定位。出版领域的行业期刊,多以关注现实问题定位。如美国的《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出版科学》的这种差异化的学术定位,不仅在国内极为罕见,即使在全球范围也不多见。首任主编蔡学俭先生曾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中国不仅有武汉大学的“出版科学系”,有总署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还有我们的《出版科学》杂志。《出版科学》的刊名则是我国著名编辑家、学者和评论家王子野先生亲笔手书。老一代出版人的这种学术情怀始终是激励着我们长期坚守这份刊物学术定位的重要动因。

其次,栏目设置,关注出版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1986年,《出版科学》曾出过一期试刊。试刊由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试刊时设有8个栏目,其中,《专论》《出版学研究》《编辑学·编辑工作》《发行学·书评学·读者学论丛》4个栏目具有典型的学术色彩。在所谓“出版无学”的年代,这样的栏目设置,显得颇有些另类。此后,从创刊到正式出版,刊物的栏目虽几经变化,栏目的数量和名称也多有调整,但是,学术性栏目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不断得到强化。例如,2007年,又增设了学术性更强的《博士论坛》专栏。

然后,以学术质量为刊物用稿的首要标准。选用稿件的标准决定刊物的特色与水准。以学术期刊定位,也就决定了《出版科学》坚持学术质量优先的用稿标准。由于严格坚持质量优先标准,使我们赢得了出版界许多大家的青睐。诸如王益、王仿子、许力以、宋木文、刘杲、伍杰、袁亮、戴文葆、林穗芳、巢峰、钱文霖、阙道隆等出版名家均向本刊赐稿。大家青睐,并不排斥晚辈与后学。20年来,本着同样的用稿原则,本刊刊发了许多行业晚辈与后学的稿件。至今还记得我在本刊上发表第一篇文章[1]的经历。那时,我刚刚留校任教,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下,完成了《湖北农村居民藏书、读书与购书情况问卷调查》的研究报告。文章投寄到编辑部后,经过主编蔡学俭先生的亲自指导,进行反复修改,方得已发表。这正是本刊坚持质量优先又注重提携后学的印证。

3 政产学研,共建平台

经营一份期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生存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求生存是当下大多数学术期刊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值得欣慰的是,《出版科学》却比较幸运,我们面临的形势要相对好一些。这种幸运,主要得益于湖北省原新闻出版局(现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北省编辑学会、湖北省各家出版单位以及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各方的鼎力支持。因此,我们说《出版科学》这样一个出版人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湖北省“政产学研”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搭建起来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的支持,恐怕我们也将面临着与大多数学术期刊一样的困境。作为刊物的现任主编,我想借此机会对各界的支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湖北省原新闻出版局不仅一直是刊物主管单位,而且还是刊物创办的操盘手。这份期刊的创刊就是省局时任各位领导直接关心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省新闻出版局对《出版科学》而言,有“生育之恩”。同时,省局对刊物还有“养育之情”。当刊物经营遇到任何困难时,出面协调的,常常是省局的相关领导。

湖北省编辑学会和湖北省各出版社也是《出版科学》这个平台搭建的功臣。本刊是湖北省编辑学会会刊。从创刊以来,湖北省编辑学会一直是刊物主办单位(试刊时的主办单位是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其历任会长或者亲任刊物主编、或任编委会主任,均对期刊的经营付出了大量心血。在1993年至1999年间,刊物以内刊形式出版,没有设立固定的承办单位,由省内14家出版单位轮值承办。此间,各家出版单位从经费到人员等各方面均给予了无私的支持。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则是刊物的现任出版单位。《出版科学》编辑部设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从2006年正式接受刊物的出版事宜以来,学院十分重视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不仅为刊物编辑部安排了良好的办公条件,配备了雄厚的编辑团队,选留了优秀的专业编辑,还在办刊经费上给予了无私的支持。由于办刊条件的改善以及同仁们的奉献,近年来刊物学术质量和影响也有显著提升。2008年,刊物进入CSSCI来源刊。2011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的转载率也在逐年提升。2012年,在学术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本刊转载率位列108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前四位。

过去的20年,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20年。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仍然能够得到大家的关爱。我们同样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将《出版科学》建设成为出版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注 释

[1] 方卿.湖北农村居民藏书、读书与购书情况问卷调查[J].出版科学,1993(2)

(收稿日期:2013-11-05)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12

2015年5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会在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南河消防试验基地召开。会议邀请FM Global的David Fuller、游宏仁博士和Sergey Dorofeev博士来所讲学。交流会上介绍了FM2008(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实体缩小比例尺的测试方式来评估细水雾灭火系统灭火性能的研究情况等。另外,介绍了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清洁、高效灭火剂及固定灭火系统应用技术研究》的相关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学院学术科技交流会方案 篇13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异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基于我校开展了校级的学术科技竞赛,为了引导我院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拓展创新能力,满足我院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信息与技术学院积极响应了校级的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学院学术科技竞赛并取得了一定得成功。为了进一步引导我院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优良学风,就各位参赛同学的参赛及学习经验,我院开展了本次的学术科技交流会。

二、活动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

三、活动对象

嘉宾老师、信息技术学院学术科技竞赛参赛者、团学干部、各班学习委员、各班学生代表

四、活动时间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12:50—14:10

五、活动地点惟实楼3402

六、主办单位信息技术学院团总支

七、承办部门学术科技部

八、活动流程

1、关于学术科技的短片播放(10分钟)。

2、主持人进行开场白并介绍到场嘉宾。

3、由团总支书记王老师致辞并宣布交流会开始(5分钟)。

4、由主持人公布第二届昆明学院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同学的获奖名单

5、由我院学术科技竞赛获奖同学XX和XX分别上台和大家交流学术科技竞赛经验心得(30分钟)。

6、由学习委员代表XXX和大家作学术科研经验交流(8分钟)。

7、由学生会主席XXX就学术科技工作经验作指导交流(5分钟)。

8、由副院长申老师就学术科研经验和大家交流并对本次学术科技交流会作点评(9分钟)。

9、主持人宣布学术科技交流会结束。

10、工作人员清理会场。

九、工作人员安排

1、会场布置(学习部)

2、签到组两人(学习部2人、组织部2人)

3、会场拍照(宣传部)

4、视频放映、音响调试和投影机调试(网络信息部)

5、后勤工作。包括嘉宾用水、获奖同学奖品(生活部)

6、会后会场清理(全体工作人员)

十、注意事项

1、各位工作人员准时到场、格尽职守并注意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并记得带上工作证。

2、各班学生代表准时到场,不得缺席,非重要事件不得中途离场。

十二、经费预算

水10瓶

获奖同学奖品12份

共计

15元480元495元

信息技术学院团总支学术科技部

旅城 学术节经验交流会 新闻稿 篇14

——记学术节模拟公司全体成员动员大会暨经验交流大会

11月16日晚9:10,由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学术部主办的学术节模拟公司全体成员动员大会暨经验交流大会在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办会议室召开。此次动员大会由学术部部长陈天龙主持,参与对象是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模拟公司全体成员,出席的嘉宾有学生会主席戴维宇、学术部分管常委王曦歆。

本次学术节模拟公司全体成员动员大会暨经验交流大会由各模拟公司法人作十几天以来参加竞赛板块活动的经验交流,学术部部长点评总结,通知相关事宜,强调参加学术节活动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作一些经验介绍,学生会主席总结发言构成。在经验交流中,模拟公司成员们踊跃发言,争相介绍了自己是怎么参加学术节活动的以及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如何更好地参加学术节。更有同学直截了当的说道,坚持就是胜利,坚持百强就是你的。通过学术部长的经验介绍同学们明确了参加学术节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获得了很多经验。学生会主席的总结发言更是振奋人心,模拟公司成员们参加学术节的积极性高涨。

学术交流会总结 篇15

【本刊讯】2015年4月26-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功召开。北京市49所数字校园实验学校代表、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部分教研员和来自全国18个省市地区的近6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香港教育学院数学与信息资讯学院院长江绍祥教授、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汪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玉顺副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代表围绕“区校协同视角下的生态化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主题分别做了精彩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数字校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创客、电子书包等教育信息化应用热点问题,有宏观的理论研究,也有微观的实践思考,有具体的应用案例,更有落地的研究成果,每一个报告都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观点。同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们将各自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

4月28日上午,近200名参会人员来到北师大大兴附小参加基于平板电脑应用的公开课展示活动。来自大兴区的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基于平板电脑应用的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价值,展示了大兴区电子书包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参会人员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电子书包应用理念。

探索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学术长卷 篇16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西方学术界在东亚国家,特别是19世纪前后中国西北广大地区考古新发现的启示,同时也昭示着人们对中国丝绸,亦即其经济活动在东西方关系中显著作用的认可。这一概念虽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同,但是相当一段时间内,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探索研究主导权为西方话语所控制。显然,在那个连国土主权都无法自保的时代,根本不可能进行对文化遗产的安全防护和研究工作。所以,我国文化界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关注和探索起步虽早,但真正取得进展,并获得累累硕果则是在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发展,新疆人民出版社适时地推出的这套20卷本“丝绸之路”研究的皇皇巨著,即是该领域学术话语权转化的有力证明,其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充分肯定。

在众人公认的连绵壮观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交通中,我国新疆地区无疑是其中最为漫长艰险的路段,高山巍岭,沙海荒原,皆留下了体现古代东西交流的“丝绸之路”的印迹。事实证明,古代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不仅受到东西方的深刻影响,而且其本身也曾对我国古老的文化,以及周边各国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疆在“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区位还使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文化多样性迄今依然构成该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故谈论“丝绸之路”若缺少这一段逸闻佳话,那将是不完整的。所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汇集国内这方面相关专家学者的成果,出版这样一套大型的专题系列学术专著不仅是题中之义,体现了编者对“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重视,以及其内涵的深刻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新中国建立60年后,长久偏居祖国西北边疆的新疆地区在科学文化事业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

“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和扩散从一定意义上远远超出最初人们对它限定的物质或器物方面的狭窄认识,实际上已经演化并上升到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层面。20世纪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丝绸之路”定性为“对话之路”,,并得到中外学界的共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充分贯穿了“文明交流”的真谛,各卷内容都在充分吸收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成果的基础上,以大量精确而具有说服力的文献、考古资料,大视野、多角度拓展了“丝绸之路”的内涵外延,极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以往“丝绸之路”探索范围。将“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当今国际范围内“丝绸之路”热的出现从更深层面上反映了全球化大势下,社会各界对东西两大文明系统之间交流联系的瞩目和期待。为此,编委会在丛书内容方面颇下功力,《丝绸之路研究丛书》(20卷)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囊括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等“丝绸之路”研究的诸多方面,从多个学科领域呈现了“丝绸之路”的博大精深和广泛内容。我们还注意到,丛书各卷的作者多为近年来活跃在相关领域中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所著内容均为他们的厚积薄发之作。例如盖山林的岩画研究,韩康信的古代西域人种研究,王炳华的新疆考古研究,王博的新疆石人研究,仲高的西域艺术研究、李进新的新疆宗教史研究、薛宗正的北庭史地研究等。皆独具学科特点,位列学界前茅。而且各卷在关注学科完整性的同时,皆突出了问题意识,在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和进步。

该丛书还提供了许多中国境内最新的考古发现和文书材料,例如最新调查的岩画材料和新出土的吐鲁番文书等。

可以说,这套丛书多角度勾勒出一幅“丝绸之路”数千年历史演变的雄壮画卷,此间“丝绸之路”的社会政治演变,民族的分布和迁徙,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演进变衍,诸多民族对中西关系发展的显著作用,书里也都有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这是一部国内学术界关于“丝绸之路”专题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所谓“学术长卷”实不为过。

《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具有浓重的新疆本地特色。这不仅表现在各卷的作者多为新疆本地学者,或与新疆有一定情结,还表现在其内容设计方面也集中强调了新疆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演进过程中承负的重要作用,并对此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讨。

众所周知,新疆地处享誉中外的“丝绸之路”的中段东部,扼守东西交通要冲,曾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后,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此历朝各代都在此建官立制,实施管辖,并大兴“屯垦戍边”、拓展交通、修筑驿站,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丝绸之路”同时还成为沟通内地与新疆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中原地区的丝绸、瓷器和农业生产技术输入该地再传入西方,而西方地区的珍珠、香料和毛织品等则经过这里流入中原地区,丝绸贸易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推动了新疆本地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丝绸之路”还是巩固和加强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的重要措施。它对于保证西北边疆的安全和稳定,促进新疆各族与中原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丛书中各卷几乎都涉及到对新疆历史文化问题的研讨,其中对于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种族和民族集团演变过程的探讨,对于新中国建立后大量新出土文物的具列梳理,对于新疆古代多民族、多种宗教并存、多种文化类型的深入分析,如龟兹、吐鲁番、伊犁等古代文化的关注研究,以及对于中原诸朝历代经营新疆,包括各种屯田举措对“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新疆社会发展贡献的科学评价等,多有前人未发之新论,读来发人沉思。

《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出版问世不仅填补了我国“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空白,也开辟了新疆历史著述中的新天地。它必将为正确阐述和宣传新疆的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的演变史,以及推进新疆学术事业的发展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在对“丝绸之路”相关问题的探索中,各卷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就一些“丝绸之路”研究中易于混淆的史实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诸如各民族的族源问题、社会形态问题、屯田戍边问题,以及古代新疆与内地的关系等方面表述了自己的学术立场,为正确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做出了勇敢的探索和实践。这些观点和成果对于社会各界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丝绸之路”的概貌,特别是新疆的历史和现状多有裨益。

通过《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系统阐述和深入研究,使一个立体的新疆历史清晰地矗立在我们面前,这将极大程度上推进人们对新疆在“丝绸之路”演进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对历史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的深刻理解。同样,新疆各族聚居共存、互助友好,共创中华文明历史辉煌的真实场景,也将更加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新疆各族人民自古以来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祖国西北边疆的开发者、建设者、保卫者,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中对这些理念和观点的诠释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阐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促进各族民众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将给人们准确认识和全面了解新疆地区的历史演变和规律,充分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准确阐述和大力宣传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以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方兴未艾的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的推出应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虽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是它在国内却是先行者,而且毕竟给后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继续前行的平台,并已做出了符合这个时代学术水准的贡献。希望新疆人民出版社能够以此为起点,今后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将《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真正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品牌。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下一篇:大自然的启示700字作文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