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精选8篇)
学发展观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 | 演讲稿格式 | 演讲技巧 | 演讲稿开场白 | 演讲稿怎么写
演讲稿怎么写,欢迎阅读小编整理提供的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当中东的土地燃起熊熊战火,当孟加拉兵变走进血色黄昏,而我,正躺在祖国的怀抱,享受着慈祥的抚慰与关怀----我庆幸,我有一个安宁的祖国。
当海地的儿童渴盼充饥的泥饼,当朝鲜的居民寻找度荒的草根,而我,正躺在母亲的臂弯,品味着超然的舒适与温馨----我骄傲,我有一个的幸福家园。
然而,雨中听风吼,铁马跨冰河,奔腾的黄河水无时不在诉说着苦难的历史;举目天涯路,热泪湿衣襟,巍峨的昆仑山不知堆积了多少辛酸的回忆----中华民族,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苦难民族,也曾经在黑暗中摸索,在坎坷中前行!那么,我们是靠什么迈向新的征程,靠什么应对新的挑战,靠什么开创新的局面呢?
一个声音,在历史的回音壁上传来,那就是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那就是科学发展观!自从有了它,中华民族就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就有了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光辉旗帜,就有了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科学指南。
我们也曾摸着石头过河,播种严寒,收获温暖。我们也曾顶着风雨上路,荜路蓝缕,以启山林。可我们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硬道理,那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择。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是实践呼唤与思想回应的和谐共振,像太阳
一样新鲜;它是时代脉搏与巨龙心跳的强烈共鸣,如泰山一样坚定。它是伟大祖国永不停息的脚步声,它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进行曲,它是当今时代振奋人心的最强音。
科学发展观是一面旗帜,民族复兴离不开伟大旗帜的指引。从港澳回归到“三通”开启,从“飞天”梦想的实现到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从沿海率先到西部开发,从中部崛起到东北振兴,13亿中国人民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奋起,顺应时代潮流,从此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着蓬勃的生机。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思想,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支撑。曾经,洪水冲走了我们的房屋却冲不倒坚强的臂膀;曾经,冰灾阻挡了我们的归路却挡不住传递的温情;曾经,地震震裂了美丽的天府却震不倒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引下,愈战愈
勇,愈挫愈强!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朋友,请看:龙山脚下、涟水之滨,一出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精彩大戏正在隆重上演。这里文化与科技搭台,开放与发展并举,物质与精神同欢。涟源,正以敞开的胸襟,非凡的大度,大步流星走向科学发展的前沿。
今年5月,投资100个亿的华润电力涟源电厂二期工程框架协议签约。这是涟源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经济社会建康持续发展所取得的又一成绩。俗话说,涟源是煤海,乌金变黄金。诚如斯言,深埋在这块神奇土地下的煤炭,如同蕴藏了千亿年的热情,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脉,层层叠叠地堆积着。煤炭工业撑起了涟源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涟源历史上的煤炭工业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产量大效益薄,并且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根本不能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拓展煤炭产业链条做为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关键。华润电力涟源电厂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国家批准的煤电一体化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它延伸了我市煤炭工业的生产链条,大大提高了煤炭生产的品质效益,对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重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五江汇源焦化已经正式投产,这是一家集原煤洗选、煤炭运输、煤焦生产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它的诞生,使我市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使我市煤炭资源的开发价值得以提升。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台湾国产水泥已完成征地拆迁,即将进行厂区施工;三一中源新材料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二广高速、娄新高速等五大交通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我市打造了更大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全新的区位优势,增加了更强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理念。进入新的纪元, 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这是立足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希望通过科学发展实现国家的全面进步。然而, 要把这一战略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体现为社会发展效益,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于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意蕴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意蕴
要实现科学发展, 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理解科学的真正意义。然而, 现实生活中, 有多少人对“科学”能够清楚理解和表达?笔者曾问过多方面人士, 其中不乏领导干部, 当被问到什么是科学时, 很少人能说出其基本的内涵, 大多数人要么含糊其辞, 要么无言以对。笔者以为, 要讲究科学发展, 不弄清楚科学的真正意义, 难免会存在着行为上违背科学的风险。从逻辑上说, 对科学的理解, 有助于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以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去从事管理和发展工作, 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提高管理和发展的效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 科学一词, 英文为science, 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即分类的“知识”、“学问”。1893年, 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 也用“科学”二字。此后, “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理论上说, 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无止境地探索和实践, 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的真理, 是在某一领域内, 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规律性所积累的知识传统和认识结果。从字面意思来说, “科”是分类或层次条理的意思。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 而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它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人们探究科学目的在于寻求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逻辑上的描述, 通过描述使人们能客观认识世界, 进而达到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的目的。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 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发展作用的变革力量。在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这个意思。
(一) 科学具有诸多特性。
其特性之一是历史发展性。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 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经过万年的进化, 科学现在已进化到发达的程度。这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科学逐渐演化, 日积月累最终汇成一股多元奔放的洪流。科学还具有自治的性质。一般而言, 科学是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永远正确, 科学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逼近真理的过程。科学重视继承和借鉴, 更强调怀疑和创新。“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反映了科学对完美的追求, 说明了科学也是一个成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科学出错是难免的。因此, 可错性是科学又一特征。科学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社会事业, 其社会性特征也相当明显。科学需要教育, 需要许多的科学家的共同劳动, 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科学越发达, 科学的复杂程度越高, 其社会性就越强。科学的社会性意义随时代发展逐步深化, 如今更为人们所认识。
(二) 明确科学的内涵和属性对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可以使我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 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根据不同类型事物的特殊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避免张冠李戴、生搬硬套、“一刀切”的现象。科学可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科学发展过程并非是一个完美的过程, 而是一个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继承以前的发展成果, 又要敢于破除迷信和教条, 创造性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从科学理念出发, 在发展过程中, 我们就会逐步养成系统观, 把发展看作是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又需要相互协调的共同事业, 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可以单独完成的使命。也正是基于对科学内涵及其特性的深刻把握,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科学的眼光看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科学及其特性在发展领域的充分体现。
二、有效落实和体现科学发展理念
(一) 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知识的系统性结论。它是人们按照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性总结。接近真理的理论是科学的, 反之则是不科学的。在发展过程中, 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是在不同领域所形成的能够反映真理的系统性的结论。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论, 其发展也需要不同类型的理论去指导。譬如, 市场领域有市场经济理论;公共领域有公共管理理论。当然, 由于社会联系的复杂性, 不同领域时常出现交叠的情形, 这就需要多元化理论去进行综合性分析, 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房地产领域, 既是一个市场领域, 但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领域, 它还涉及到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问题, 需要进行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此外, 在发展中, 我们还经常出现对事物模糊的认识。这时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就容易走入误区, 可能出现非科学的认识, 甚至出现反科学和伪科学的情况。所以, 要有效地解决问题, 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科学理论, 运用这些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容易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 提高事务处理的效能。
(二) 遵循科学的程序。
科学程序是在处理事物过程中, 为了实现活动目标, 按照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依据时间先后顺序, 将活动的进程划分为若干例行性的次序、步骤和环节, 以协调和促进与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 实现活动目标的行动组合的顺序安排。遵循科学程序是科学发展的保证。遵循科学的程序, 可以理顺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明确职能分工和责任要求, 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减少工作中的混乱冲突现象, 节省相关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效率。在设置和遵行科学程序时, 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程序不足。这表现为程序缺漏, 衔接不够, 不连贯, 容易造成管理活动虎头蛇尾, 甚至是有始无终, 陷入困境。二是程序扭曲。程序扭曲就是程序离开正常轨道, 离事物的发展规律越来越远, 最终走向程序错误, 给管理带来伤害, 造成不良后果。三是程序繁琐。程序繁琐是程序过多、过度, 超出了正常的事务处理范围, 给办事带来不便, 不仅造成管理者的管理成本过高, 而且还会给被管理者带来资源上的浪费。如行政审批环节过多, 其结果就是如此。四是程序极端。程序是一种管理工具, 它本身不是目的。但程序极端则会把遵循程序放到管理目标之上, 甚至是把遵行程序看作是管理本身, 管理唯一的目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程序异化, 会导致本末倒置的“目标替代”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容易产生极度僵化的办事作风, 机械地坚持原则, 过分注重管理的形式, 贻误管理目标实现的良机。因此, 在管理中, 程序是必要的, 但需要理性地设计程序, 科学地遵行程序。
(三) 建立科学的体制。
体制是人们熟悉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利划分等方面的具体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总称。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体制保障。科学的体制应包括中枢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绩效评估与监控系统五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中枢系统负责领导整个发展过程, 确定决策目标、选择决策方案、督促决策执行, 处于整个管理体制的核心地位。在这一环节上, 提升领导能力是关键。信息系统是科学管理体制中的神经系统, 负责收集、处理和传输各种相关的社会发展信息, 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系统能否真实、全面、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 对于管理的科学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咨询系统可以协助决策者对问题做出客观的、专业的判断, 为决策者提供备选方案, 也可为社会公众解释政策和专业技术疑点。执行系统负责决策的贯彻实施, 连结决策者和管理对象, 通常是一个处于长期运作的系统, 地位重要, 现实中成功的政策多与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绩效评估和监控系统负责考察评价发展过程和发展的成果, 对于实现公众参与, 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及时发现和纠正发展中的问题, 促进社会科学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几个方面, 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在科学体制中, 中枢系统是核心, 信息系统是基础, 咨询系统的条件, 执行系统是前提, 绩效评估和监控系统是保障。值得注意的是, 现实生活中, 经常出现体制不健全的情形。中枢系统处于强势地位, 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绩效评估与监控系统则不同程度处于弱势地位, 有些方面相当薄弱, 甚至被放置到可有可无的境地。如咨询系统就是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再如, 执行系统由于需要整合诸多资源, 通常运行难度高。19世纪末, 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曾说过“执行一部宪法比制定一部宪法更要困难得多”。由于执行面临诸多困难, 重决策, 轻执行, 执行力不足, 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一种常见的现象。体制的不健全, 是造成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实现科学发展, 健全科学的体制至关重要。
(四) 掌握科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方法在发展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科学方法是遵循规律的体现。科学发展, 须臾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支持。这里, 方法是发展中所采用的手段、措施、办法、技术、路径的总称。长期以来,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众多处理事务的方法。这其中既有传统方法和基本方法, 也有现代方法。就传统方法来说, 是我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带有明显中国话语特色的方法, 有组织专家学者内行进行调查研讨的开诸葛亮会方法, 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分析的解剖麻雀方法, 以中心环节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次要矛盾解决的抓主要矛盾方法,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统筹兼顾的弹钢琴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带有朴素的经验色彩, 在推动传统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许多方法迄今仍有价值。基本方法是在日常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思想教育方法、行为激励方法、参与管理方法、管理责任方法等。就现代方法来说, 这是以现代技术工程学、运筹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现代科学为基础而形成的发展方法, 如系统工程方法、电子政务方法、目标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等。目前, 我们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一个重要原因是方法陈旧, 不够先进科学,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手段相对单一。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 以农业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所形成的一些发展意识和发展方法, 如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简单粗放、不计成本、得过且过、缺乏自律等, 在当代生活中仍若隐若现。在过去战争年代非常态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做法如行政命令、群众运动、整齐划一、信息保密等, 虽然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和平建设年代就需要谨慎使用, 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 受苏联体制的影响, 所形成的过度集权、以集体选择替代个体选择、重视经验忽视理性等方法实践证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科学发展, 需要科学方法。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 我们既要结合实际传承前人所创造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要注意放弃不合时宜的陈旧方法, 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的方法。借助于先进科学的方法, 为社会经济发展铺平坦途。
当今社会, 人类正进入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时代。这些为我们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挑战, 需要我们正确把握科学的内涵, 加强科学发展的理论指导, 形成科学发展的程序, 确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 运用科学的方法, 去有效地应对。同时, 当代多姿多彩的社会也为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只要我们努力去采撷这些智慧源泉, 发展得到了智慧的浸润, 科学发展就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2].[法]昂利.彭加勒.科学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1921年7月,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其中对“以提高工人的觉悟”为“基本方针”的“工人学校”作了专项规定。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将“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作为“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奋斗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结晶——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形成了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对于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是这些重大理论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要遵照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我们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主要任务,《教育规划纲要》已经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所有这些,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教育科学的核心要义。
黄南州司法局 谢忠兴
司法行政工作是政府软实力的体现,是政府运用柔性机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面,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具有综合性、前导性、治本性、基础性等特征和独特的职能优势,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青海司法行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平安青海”、推进依法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 “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成效显著;人民调解的职能优势得到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初步形成,预防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业务不断拓展,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快速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逐步夯实;司法行政工作机制逐渐趋于健全,干警队伍精神状态得到较大改观。但在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干部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在认识上存有误区,相当一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基层基础薄弱,法律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干警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以人为本,立足于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强化基础、服务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发展、新突破。笔者就这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思想观念,在创新司法行政理念上求突破。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司法行政理念,是实现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按照这一要求,当前重点应教育引导司法行政干部充分认识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法制社会、提升政府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司法行政工作,明确司法部门的基本性质、工作职能、工作重点,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大司法意识和依法治理意识,大胆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司法行政理念、模式、方法、载体、机制、体制,切实提高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工作思路,在提升司法行政创造力上求突破。根据司法行政工作特点和规律,及时总结以往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创新的思路引领、指导和推动工作。在“法律七进”中,结合青海实际,当前要突出“法律三进”,即进农牧区、进寺院、进学校。在法律进农牧区中要增强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持续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人文与民本精神,重视农牧民的个性特征,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低、农牧区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编写通俗易懂的普法读本,把握好时间和空间,适时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普法教育。所谓“实用性”,就是以满足农牧区、农牧民的需求为立足点,及时了解农牧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紧跟形势,围绕热点,做到应时应景。在宣传内容上注意选择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普法宣传贴近农牧区实际、贴近农牧民生产生活,使农牧民能够学以致用。所谓“趣味性”,就是要创新普法手段,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农牧民学习法律的兴趣,对法律知识、法律文化、法律思维的探索愿望。在具体方式上,逐步从以往的以集中式、灌输式和填鸭式为主的教育方式向互动式、交流式、熏陶式、感染式为主的方式转变,使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法治精神,接受法治思想熏陶,从而使普法宣传有机地融入到农牧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使农牧区普法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有新的突破。所谓“持续性”,就是要研究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继续搞好法制教育培训班、举办法制讲座的同时,重点培养一批农牧区法律明白人,由他们适时给农牧民宣法讲法,促使农牧区法制宣传教育从集中培训为主向经常性教育为主转变。在推动法律进寺院方面,针对部分僧侣有抵触情绪、缺乏长效机制、方法单一等问题,着力解决“能进去、能入脑、能持久”的问题。所谓“能进去”就是要针对僧侣的思想实际,循序渐进,逐浅入深,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按照这一要求,在选择学法的内容时应首先向僧侣讲清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讲清近年来僧侣同其他公民一样所享受到的各项惠民政策,在此基础上讲清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使广大僧侣充分认识到寺院不是世外桃源,僧侣不是特殊公民,僧侣应该同其他公民一样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使其从“要我学法”向“我要学法”转变。所谓“能入脑”,就是要拓宽法制宣传教育的渠道和载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和渗透力。所谓“能持久”,就是建立寺院学法制度,将学经与学法结合起来,将发放僧侣证书与发放法制培训合格证书结合起来,促进僧侣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在法律进校园方面,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无计划、无教材、无专业教师”的“三无”问题,将法律进校园、进课堂纳入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文化程度、心理特点编写适用教材,抓好法制课教师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法制课教学,推进法律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三、创新工作机制,在建立司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上求突破。推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各种机制作保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把重点放到建立长效机 制上。首先是工作运行机制。在继续协调落实好“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参与”的司法行政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构建大司法格局的理念,充分利用好社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推动社会各种力量协调联动,举社会各界之力共同做好司法工作。其次是组织保障机制。通过积极汇报协调,进一步建全完善各级司法行政内设机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健全司法组织网络,整合基层维稳力量,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为司法行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是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帮教安置、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司法所工作经费和基层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报酬保障体系,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正常开展,调动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四是制度保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针对“法律七进”、法律服务和单位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以往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同时,着眼于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制度建设力度,特别是注重将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五是责任考评机制。司法行政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能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责任考评机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目标,科学设计,量化指标,注重公平,加强督查,改进方法,注重实效。通过建立严格的责任考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行政队伍中存 在的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活力、激发潜力、推动司法工作良性发展的目的。
四、狠抓基层建设,在增强司法行政承载力上求突破。基层司法所在基层维稳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形势要求的司法所运行机制,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基层司法助理员,进一步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维稳的能力和水平。人民调解组织是基层维稳的第一道防线,在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要重点解决对人民调解重要性认识不足、调解不规范、人民调解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无经费、调解员无报酬等问题。在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的同时,进一步转换矛盾调处工作思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注意多采用非对抗、非诉讼的方式,少运用强制性、对抗性和诉讼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纠纷问题,尽可能以柔性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仲裁的衔接配合,探索建立乡镇政府、社区、人民调解机构与法院和法庭联系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使人民调解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方向发展。逐步探索建立由驻乡(镇)司法助理员担任乡镇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在社区可将本辖区内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热爱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法 律工作者选聘为首席人民调解员,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效率。社区矫正工作是新形势下创新刑罚执行的重要举措。在探索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管理机制中,通过加强与社区、公安、法院的衔接,促进资源共享,做到减刑、假释、刑(期)满出狱各个环节及时沟通协调,大力提高改造质量,减少脱管漏管,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五、落实为民服务措施,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求突破。为民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实现法律服务的规范化、诚信化和法律服务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法律服务要向经济社会建设前移,向基层延伸,在服务人民群众中拓展业务,在服务经济建设中求得发展,具体做好以下五个结合:一是将法律服务与普法工作相结合,把法律服务的过程转化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二是将法律服务与信访工作相结合,主动关心、听取信访群众诉求,从法律和政策上做好疏导解释工作;三是将法律服务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相结合,把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置纳入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突发群体事件得到依法、有序化解;四是将法律服务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在立案前有调解可能的,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先行调解或会同有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五是将法律服务与司法救助相结合,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配合,实现法律援助与司法救 助在目标、途径上的和谐统一。法律援助是司法部门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平台,当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服务:一是建立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从纵向上讲,将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在省、地(州)、县建立法律援助接待大厅,在乡镇、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村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点。从横向上讲,推进法律援助机构与老龄委、残联、工会、妇联、团委、民政等单位联合共建,使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更加顺畅有力。二是抓好便民服务。逐步推行上门服务、持卡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申请人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人员上门服务,对持卡的特殊困难群体简化审批程序,快立快办,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关怀传递给受援群众。三是放宽法律援助界限,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和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加强安全教育 确保科学发展
加强安全教育 确保科学发展
小时候,在我蹒跚学步时,就经常得到母亲的指点,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在我飞车上学时,身后就经常传来父亲的嘱咐,要当心路上的汽车;而今我成为了一名骄傲的人民教师,尽职尽责,确保学生的安全,就成了我每天所必须宣读和恪守的誓言,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是啊!在我们离开了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的走在这人生道路上以后,就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摔跤,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安全问题是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如何在生活中做好各方面的防范,消除这些表面或潜在的隐患,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问题。做为育人单位的学校,因为工作对象是学生的特殊性,如何解决好安全这个问题就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和长远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妨害校园安全的隐患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校园安全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二)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
(三)交通事故。按初略的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都在十万左右,在这些惨死车轮的亡魂中,中小学生的比例接近20%以上,这些每日数次往返于家庭、学校之间,以步行、自行车为基本交通方式的中小学生,由于涉世浅,判断能力、行为支配能力低和心理生理素质未成熟等特点,极易诱发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后果,不仅直接造成中小学生的人身伤亡,而且使无数个幸福家庭片刻间支离破碎。
(四)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二、破解学校安全难题的相关对策
虽然面对着各方面的巨大安全压力,在学校安全问题上,我们却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那么如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呢?这对每一个学校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各校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是迥然有异,我们学校在安全工作的做法上有着一系列的新举措、新思路。
(一)教育为主,预防在先
针对学校安全,我们必须预防在先,警惕在前,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我校提出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口号,号召全校师生必须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教师是学校施教的执行者,教师对学校安全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因此,我校每周例会都有一个安全学习和自查的版块。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校安全的相关制度;严格禁止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等危及学生安全的行为,并设立了学生举报信箱;对教师进行日常紧急救护的培训,以应对安全突发事件。另外,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对于各种安全问题的缺少必要的了解和认知是很危险的。因此,学校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黑板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开讲座、包专题影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传授各种自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设立“安全月”,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为校园安全拟警示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学校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学生在演练中学会了如何报警,如何逃生等。学校还请到了分局的民警来校为学生讲防盗、防抢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了学校一年来没有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发生。教育为主,预防在先,警惕于前,数年的坚持不懈本身就是一种对安全负责的态度。
(二)防微杜渐,妥善处理 俗话说:“百密一疏,防不胜防。”确实是这样的。对此问题我们不应回避,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由于不作为,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问题。学校制定防微杜渐,及时妥善处理的应急措施。比如:学校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急救小药箱,里面有各种应急药品,如果发现学生在课间或体育课上不小心有擦伤、破皮等小问题时,老师可以及时处理,然后再电话通知家长去医院检查;还有就是做好家校互动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备有每位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出现安全问题是可以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密切合作,保障孩子安全。
(三)加强管理,开拓思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管理,注重校园安全的制度化,以制度促安全习惯的养成,以制度促个性安全措施的落实。因此,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确定专人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学校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要进一步明确和充实各工作岗位责任的内容,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并张贴公布,时刻警醒,接受监督。要落实层层负责制。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回顾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行动。
二、科学发展观的特征
和历史上的发展观相比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
统发展观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其基本特征是片面性、局部性。它认为经济的发展会自发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捷径。这种发展观的实践导致经济的片面增长伴随严峻的负面结果。一是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粗放式利用造成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枯竭,需求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尖锐化。二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三是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单纯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而且由于发展的畸型,造成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从社会整体来说经济的片面增长与社会弊端之和收效很小,有人称之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我们在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扬弃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全面综合性是它的特征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和经验的扬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基础上的。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改善政治民主、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水平,提升每个作为整体重要组成部分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这是实现整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改革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出现了与西方国家类似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
协调互动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特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在经济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最高领导层要统筹兼顾,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实现各部门、各行业、各群体的良性互动。在社会意识层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经济、对政治的能动反作用,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将社会公平意识注入社会分配制度,力争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果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孤立、相互脱离整体目标的排斥,社会整体的发展就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五个统筹”,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诸领域、诸要素从紊乱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实现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内生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三个特征。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由自然对人的统治到人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开始激化。对传统发展观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性的反思,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综合发展观的合理之处,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对稀有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避免粗放式开发造成的浪费现象,倡导节约,挽救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承受力,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不象有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对现代发展观持反对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高瞻远瞩,对现代发展观持认同的态度,并把它同我国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用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对时代潮流的正确回应,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 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发展应当以人为中心。这一组织还设计了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 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综合可持续发展观仍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以物为本,忽略了人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以物为工具,以人为目的,以人类的发展为评价标准,科技发展观汲取了现代发展观的合理内容,是对发展本质的最深刻认识。人本前瞻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谋发展的宏略,和现代西方发展观不可等同,西方现代西方发展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的时候,带有虚伪性,评价别国发展的时候带有双重标准。对别国资源的掠夺、主权的干涉、本国人权问题的态度等问题上令世界人民不能苟同。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不和谐的方面严重影响了并且正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就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就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就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既定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也才能顺利实现。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已经或者正在经历从单纯经济的视角转到了社会整体的视角,再到人的视角以及人与自然相谐和的视角的转换。这种转换始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扩展到全球,日益深入人心。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从简约的经济发展到综合的社会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现在,主导世界发展潮流的是新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在综合发展观的影响下,许多经过一个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洗礼的国家已经从自身和他国的经验教训中增加了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后进国家也都把正确对待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相协调,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发展,反对用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的发展,反对今天的发展损害明天的发展,反对当代人满足自身需要而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观逐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种选择。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发展观念必然折射出世界发展的时代特征来。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预测未来社会前景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社会形态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总趋势,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带领全党探索和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现实国情出发,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重心、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发展战略等一套比较系统的发展理论。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主题,在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上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以及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践, 深化了对农机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为农机化信息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今年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也是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30年中, 我国农机化事业经历了体制转换、市场导向、依法促进等三个发展阶段, 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 进行了全面改革, 探索出一条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 市场引导、社会服务, 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农机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08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亿千瓦, 比1978年增长了5.8倍;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左右, 比1978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我国农机化发展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 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农机鉴定、推广、修理、监理等支撑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农机化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成效, 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国农机工业与流通系统经过30年的改革创新, 已发展成为世界农机产销大国。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有效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了农机工业振兴,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的30年, 也是农机化信息工作突飞猛进的30年。据统计, 全国共有40多份农机行业报纸和期刊公开发行, 以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为龙头的农机化信息网络群初现雏形, 为促进我国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信息引导作用。
回顾30年中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农民群众在发展农机化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二是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三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发展农机化。四是必须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五是必须坚持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 促进农机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机化改革发展实践的成果, 也为新时期农机化信息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 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 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们农机化信息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决定》对我国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我们要从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机化的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农机化。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要求“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和“建立农业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我们在新时期的农机化信息工作中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要坚持方向、把握导向。我们要善于通过信息宣传工具为农机化事业“借势”和“造势”, 努力在社会上营造发展农机化的良好氛围。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机化发展这个中心, 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 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三要面向基层、服务农民。我们要以农民的需求作为信息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不断满足广大农机手对农机化信息等多方面的需求。
三、更新理念凝聚共识, 推动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科学发展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是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办的农机化行业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的日常维护由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承担。自1999年网站开通以来, 社会影响力日益显著。目前, 信息网日更新量在40条以上;每工作日平均点击量达到32万次以上, 日点击量峰值达到56万次, 稳居农业部行业网站首位;月均点击量突破960万次, 峰值达到1218万次, 成长为农机化系统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在这里, 我代表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的发展, 并为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我提四点要求。
(一) 进一步加大农机化信息工作的领导。
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不是一个商业网站, 而是农机化行业的政府网站。它既是展示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的窗口, 是宣传农机化法规政策、科学技术、工作经验、先进事迹的主阵地, 如同一个公益性的农机化业务资料库。它同时又是做好农机化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我们很多同志都习惯每天上网看看全国农机化系统发生了哪些新闻, 司里也通过网络来传递、刊发有关的通知和文件。信息网已成为农机化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2009年农机化司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农机试验鉴定总站要继续承办好中国农机化信息网日常工作。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继续支持中国农机化信息网的建设, 共同将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建设成一个权威、公正、高效、实用的行业网站。
(二) 进一步做好农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幅员辽阔, 4000万农机从业人员分布在广大农村, 了解农机化政策法规和农机科技、市场信息, 中国农机化网站具有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现在是信息时代, 谁掌握了信息资源, 谁就能赢得先机。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覆盖面广、手段灵活多样, 形式生动活泼, 既可以面向农民广泛传达党和政府发展农机化的方针政策, 又可以发布农机作业信息、产品信息、维修信息、市场信息, 横跨时空, 十分快捷和方便。我们要深入基层, 摸清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 做好农机化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加强与地方农机化网站的信息共享, 为各级政府、科研单位、行业协会和广大农机户、农机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三) 进一步提高农机化信息工作质量。
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 需要从制度上逐步推进和完善。网络的突出特点是信息量巨大, 需要我们去伪存真, 提供优质信息。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对农机化发展的重大问题, 如购机补贴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作业补贴、平安农机建设等等, 要进行深入报道, 力求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农机化政务信息报送系统”功能, 建设快捷、通畅的农机化信息发布平台。政务信息员都要定时在系统上交流、发布信息, 不断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要兼收并蓄其他行业媒体的精华, 将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办成一个开放、共享的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加强中国农机化信息网应用系统建设, 完善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直通车、网上农机展厅、购机补贴机具查询、农机化年报统计查询、安全监理信息等系统。将应用系统建设与业务紧密结合, 与需求紧密结合, 与热点紧密结合, 不断提高网站点击率和社会影响力。
(四) 进一步加强农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需要对中国的地域环境、企业状况、产业格局有深入实际的了解,进而站在全局的角度,从战略、体制、制度、发展资源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谋划,使信息化深入到社会管理、经济产业以及广大群众中去,从而推进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信息技术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特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才能促进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促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
贯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坚持科学发展”的高度统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这个基本导向,信息化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另一方面,我国未来的发展仍面临着资源、环境、生态、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以信息化手段改變靠粗放式投入发展的现状,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才能破解我国发展的新、老难题。
实现“两个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以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快速耗竭为代价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管我国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多数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来实现的。技术引进仍是我国信息产业当前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途径,由此造成了原创性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缺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国际电工委员会(1EC)等制定的标准中,我国参与制定的部分还不足2‰,而且由于我国制造业缺乏知名品牌,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取得国际分工的道路已越走越窄。我们已进入必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尽快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了。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之路。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盲目性,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速度,缺少全局考虑,缺乏科学的项目论证,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技术高消费、信息孤岛、信息化效益低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克服片面追求技术、速度和数量的倾向,将技术与效益、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之路。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高度,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环境和信息化制度创新放到重要位置,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和相互促进,实现在产业发展顺序、事业转移和结构升级中,某些技术和产业(如软件和集成电路等)的突破式发展,打破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常规的渐进式演变升级模式,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管理创新,使信息化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使产业升级实现良性循环。
体现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同时加快以信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在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同时,更要以协调发展为中心,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道德、文化等社会问题,做到信息技术与社会组织目标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坚持跨组织、跨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信息化建设问题,避免出现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坚持技术与管理协调发展。
确实把科教作为立国之本。“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论断,既是我党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贯主张,又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以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知识,谁就会获得可持续发展永久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理应将科技、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当前,信息化建设中有些领域的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有些仍止于表层,有些还带有浓厚的部门色彩,这些为改革的深化制造了障碍。因此,我们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推进信息化要遵从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发展阶段。要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城市差异、企业差异和社会环境差异。虽然整体上我国已初步实现小康,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已具备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条件,但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地方连温饱问题还尚未解决。因此,推进信息化要正视现实、结合实际,要在现有条件下,按照需要务实推进,才有实效。
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的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当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牢牢地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我国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发展水平一直很低,重复建设长期难以杜绝。“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告别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的竞争优势,要摆脱简单、粗放的增长方式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受制于人的困境,就必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产业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金融政策,发挥政府扶持自主创新的功能,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的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组织处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力争实现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从战略高度加强IT标准制定工作。IT标准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正是
因为IT标准不但影响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主权,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等在2000年下半年出台的《国际标准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显然,美国是想通过“标准先行”来进一步控制国际市场。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我国的IT标准制定工作。积极采用国际IT标准和国外先进IT标准,在2-3年内基本建成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国家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紧密与信息产业和应用工程相结合,做好IT标准的技术支撑与服务,逐步推进中国IT标准国际化。
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加快转变产业增长方式。集成电路、软件和电子仪器与专用设备等核心产业是决定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发展的关键。而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3.40/o,其中集成电路产业收入占全球仅3.7%,软件产业占全球仅3.55%,电子仪器等产业则更低。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结构大致是硬件占25%甚至更低,软件和服务占75%甚至更高,而在我国软件和服务两者在信息产业产值里仅占25%左右。因此,促进核心产业及信息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讯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数字3C融合产品,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增长方式向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并重的資源节约型转变十分重要。
把推动制造业改造升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农业、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现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一直偏低。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将占据很大比重。另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但资源消耗较多、使用效率较低的国家。因此,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资源禀赋、能源消耗总量及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仍是信息化的主要战场。
把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共10300万人,居世界第二,却仅有0.2%的用户选择进行网上购物或其他商务活动。受认知程度和社会信用环境的制约,大中型企业仍是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占主导地位。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以大型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为龙头,以重点能源、资源消耗大户为重点。政府有关部门要为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银行、商户要构建安全、快捷、方便的电子支付体系,大力推广各类安全有效的电子支付工具,依法建立、健全安全认证措施和手段,为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认证服务。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物流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与国际贸易接轨,提高贸易竞争力。
把建立面向政务的跨部门的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推行电子政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电子政务关键又在于政务而非电子。由于前几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上是政策驱动和技术驱动,网络建设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产生了大量“有路无车”的“空壳”系统,过高的建设成本却没能实现令人满意的应用成效;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和部门在规划中把涉及全局的电子政务项目,如“金”字工程,视做本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的延伸,仍停留在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专网的水平上,对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等缺乏足够的考虑,缺少对业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因此,必须把建立面向政务的跨部门的应用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本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政务管理这样一个全局的观念去推动电子政务向前的和谐发展。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领域又是信息化整体框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一是要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各项支农资金中,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二是要依托有关的信息技术企业,推广节水、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应进一步整合各涉农部门的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进村入户,使农民及时、快捷、便宜地获得所需要的农业生产信息、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改变农民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状。四是要采用电子屏幕、电视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五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手段,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加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它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也是促进和带动信息内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和共享,推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利用,促进经营性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培养和繁荣信息内容市场,促进信息内容产业发展十分必要。国家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十一五”专项规划,这无疑将打破信息资源行业部门分割的现状,促进更多的内容资源通过信息通信网络进入流通领域。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现行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结构”(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和“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社会效益等)。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惜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因此,在现有GDP基础上,增加一些资源、环境、人文等因素,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科学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强化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大批、一代甚至几代高素质、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是不可能完成的。尽管每年高等院校输送数万名网络通信、计算机应用、软件、无线电电子学等学科的专业人才,但仍不能满足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信息化人才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部门和企业在人员培训上有了计划,但投入小,实施力度也不大,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仍只占企业员工总数的0.72%。因此,必须坚持请进来、送出去,以有计划、有
要求、有检查、有考核为原则,鼓励和动员各有关方面,开展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分行业、分应用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为行业、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另外,企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企业用人机制僵化,改革不到位。为此,企业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使企业体制、机制真正适应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信息化是要搞真正的以宏观均衡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一是信息化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的市场经济只有一个原则:全体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中国要强调重视不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发展,强调以富民为核心的利益均衡。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国最大的需求,来自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因此,要特别重视加强基础产业的地位,在结构调整中注意产业均衡。三是通过信息化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缩小数字鸿沟。這是从需求出发、讲求效益的终极境界。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缩小数字鸿沟的条件,中国在增长和跨越式发展中要注重社会均衡。
重视制度创新。为什么计算机工业从大型机到PC、互联网的五个阶段都发端于美国,领袖企业也多集中于美国?表面上看是技术的关联性,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制度。在美国,尤其是硅谷,实行的是鼓励创新的制度——政府并不重点扶持哪个企业,而是提供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由市场来选择创新,并尽可能提供周到的服务,减少创新的风险。这样的制度可以把社会资本和人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创新。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自成体系,缺乏规范和标准,说明制度的发展已相对滞后。而美国在ICT(信息通信技术)各个发展阶段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制度创新与ICT发展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补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带来ICT创新,而ICT创新又推动制度创新。这对于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自觉用以指导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国信息化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