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总结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总结(推荐7篇)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总结 篇1

四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但是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我的财富,我的所知所想所感,都是之前的人生所从未经历的。孩子们教会我学会了享受生活。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很直接,开心了就笑的很阳光,害羞了就一边低低头或者挠挠头发一边很含蓄地微笑,自责了就缩缩肩膀很愧疚的样子。也有成熟一点的不愿意被人看到心里的想法,但是眼睛还是盖不过情绪,很清澈的眼睛,露出来委屈,骄傲,开心的各种感情。

早上给张志猛发了一张新卷子,让他明天早上交,结果他下午就写完拿过来了。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每一道题都写得很认真,完全是按照我的标准写的。卷子背面的空白慢慢当当的字。我希望这孩子在月考中的历史考第一名。虽然有点冒险,但我还是想告诉他我的想法。跟张志猛说考试成绩要求的时候我心跳咚咚的,我们相处时间还不长,如果他不领情,我会很难堪。还好最终结果如我所愿,他应下了月考历史第一名的目标,我长舒了一口气。张志猛有点不放心地问我:“要是我考不到会怎么样?”他的意思是我会不会罚他。我只是叹了一口气,假装很无奈地说:“我会失望呗!”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很坚定,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哈哈。皆大欢喜。

在2班讲过“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即使那节是第四节课,气氛也特别好,孩子们很开心,就是有点误会了宋立文,已经在班上向他道了谦。自那以后,宋立文的课堂表现积极了好多,特别认真地听讲做笔记。下午在1班,同样是讲这一课,女生后半节课表现才开始积极,可能是对她们关注比较少,以后我会注意的。讲思想品德“难报三春晖”,问过班主任,这个班没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带着孩子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得心里又酸又苦,好难过的一课,我想回家。中午又从翠翠那里学到一句话,叫“子欲养而亲不在”。

杨寿广好像是个纯天然的笑星,他的笑特别有感染力。但是他很喜欢哗众取宠,觉得“冒点傻气”(引用别人的评语)就会取得关注。但是,这孩子无非是想被人关注,被人肯定,尽管这种肯定的方式是不为大家接受的。之后那一周,杨寿广都乖乖的,不捣乱。对这孩子的思想教育要比知识教育更重要。需要一点一点渗透。今天终于在他眼睛里看到做错事以后的羞愧。好多孩子,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把情绪都摆在脸上,特别好判断他们需要什么。

这里的孩子没有什么高科技的玩具,可是个个都是手工高手。两只笔壳一根皮筋若干胶带就可以做一个结实又灵活的弹弓,拆都拆不开==。细竹条掰成几截可以做一个

微型足球场,球门立体地粘在课桌上==。在课堂上看他们回答问题的样子就知道谁和谁关系比较好,他们的情绪都写在脸上。

在齐务中学呆了半个月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肩膀轮廓都缩了一圈。吃完饭还以为没有吃,吃不饱。每天想的都是小孩儿们,今天谁开心了谁调皮了谁的鞋很干净谁的指甲该剪了。谁上课认真了谁上课走神了谁的笔记没写全。今天发现一个近视眼,他坐在倒数第二排,看不清黑板的字,但是他没有配眼镜,名字叫刘广达。我问他为什么不写笔记,他有点委屈地说自己视力不好。这个孩子的眼睛很清澈,无论说什么,眼神都是一个样子,我从他的眼睛里面分不出太多骄傲、无奈、气愤和其他情绪。他的衣服鞋子都很干净 瘦瘦高高 喜欢穿格子衬衣 走路的时候也很板正 他应该有很好的生活习惯 有独特的家庭修养。有天从超市回来走在小路上,他骑着车路过我身边,特别大声地叫我老师,我的心里特别开心。也许这就是老师这个职业能够感受到的特殊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小孩儿们都愿意得到更多的关注。如果有孩子笔记没写全,我把书借给他看。就一定会有第二个孩子跟我说,老师我的哪句话没听清(其实他听清了),男孩子通常会大声喊出来,声音里带点不好意思的情绪,女孩子会悄悄地告诉我。如果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会很腼腆地笑出来,然后认真地写在书上。偶尔去超市的时候会遇到吴昊霖和刘广坤。刘广坤看起来很机灵,走路的时候是蹦着的,脚跟不着地。下午去上课的时候看到吴昊霖和几个孩子在外面写英语作业,我看了一下没有做声。判卷子的时候发现吴昊霖是抄别人的,我突然觉得很生气。课间去1班叫他出来。开始他不承认自己是抄的,我的声音气到发抖,他的眼神突然黯下来,表情有点愧疚的样子,低着头不看我。抄的比不写的好,也算是进步啊,呵呵。我在这里的第一份信心和成就感是他给的,他的开心失落难过欣喜,我都想参与。我希望他可以多些开心,希望别人都喜欢他,希望他永远不会被老师罚。这些天上课吴昊霖安稳了很多,他是那种,多给他一份信任,他就回报十分责任的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和周围的小同事,也就是一起来顶岗实习的同学们的关系也很融洽,她们也有很可爱的一面。小薇薇长的小小的,性格很温柔,做事情永远是个乐天派。淑娟是数学专业,还挂着一科地理,每天别趴在被子里面特别认真地备课。娇娇更是个无厘头,永远都开开心心的,即便是生着病也会很认真的上课。还有办公室里面对我们特别照顾的两个大姐姐,记得十一假期回来的时候。罗老师和于老师都烫了头发,很漂亮。早上进办公室的时候,罗老师看我比较沉默,就一直跟我聊天。她是以为

我刚从家回来还没有适应吧,一直跟我说,这学期时间短,还有两个月你就可以再回家了。嘻嘻。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总结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实现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重要性。胡锦涛主席在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因此,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特别是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表现

1. 引导政治方向。

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 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的深入, 人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诸多变化, 价值取向也日益趋于多元化。另外, 国际形势也发生了种种变化,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在这种新形势下, 有人对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不能辩证分析, 因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困惑, 对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因此,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 如何把人们的思想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 防止消极因素的增长。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教育途径传导社会政治理念、价值准则、行为规范, 发挥政治导向作用。

2. 激发精神动力。

就是采用多种教育手段, 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现阶段, 我们正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求尤为迫切。在国内, 党领导全体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个进程中, 需要的首先就是人才。在国际上,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能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在激发积极性、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要途径。

3. 塑造个体人格。

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 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 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入进行, 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发展完善, 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迫切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迫切需要有健全人格的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正确的道德观, 提升和丰富人才的精神世界, 发展人才的需求体系和选择满足人才需求的正确方式, 帮助人才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促进人才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4. 调控品德行为。

就是对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规范、调节和控制, 界定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的不合理性, 对于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 同时排斥和纠正干扰、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目标的思想、品德、行为。当今, 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 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也呈现出多层性、多样性、多变性。这种情况下, 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注重方向性, 还要发挥其规范作用, 加强法制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调控品德行为的作用。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1.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2. 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发展,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2]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得到体现, 反对抵制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实现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还是内容的选择, 不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方面还是在品德评价标准方面, 个人价值都受到了忽视。具体表现如下:

1. 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确定上。

强调社会要求, 忽视个人的内在需要。一方面, 强调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价值, 以理想化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要求“号召式”地规划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归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 忽视受教育者合理的身心发展和利益需要, 把个体需要等同于毫无原则的自利主义。因此, 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 用社会需要满足、社会价值的实现去代替个体需要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 甚至无条件地“牺牲”个体需要去求得那些浮夸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2. 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上。

一方面, 强调远大理想、宏伟目标的教育, 注重政治理论的灌输, 社会需要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就抓什么, 强调内容方面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只讲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服从, 主要形式就是组织受教育者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 内容大都是马克思主义等政治理论。另一方面, 忽视受教育者对个人利益的需要, 对受教育者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缺乏力度。总之,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偏重讲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服从, 不注重讲在保证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个人正当利益的兼顾,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受教育者的利益需要。

3. 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上。

一方面,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方面的社会性功能,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党或政治集团的一种意识活动而对政权的获得或巩固所发挥的功能, 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只要社会发展了, 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另一方面, 忽视甚至贬低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个体功能,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人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完善的需要的作用, 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体性功能担负着对个体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与维护的重任。

4. 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品德评价标准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评价方面, 把社会需要作为评价标准, 把政治作为衡量品德问题的尺度, 把一些本来属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培养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 和政治联系起来, 并以此作为“党性”、“原则性”的一种表现, 忽视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个性发展规律, 忽视了他们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的需要。

四、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要想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除了要对公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之外, 还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教育:

1. 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邓小平强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民主要坚持下去, 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 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4]新时期,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法治精神, 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3]因此, 思想组织教育工作必须对公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做到知法、懂法, 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 自觉地用法律知识、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遏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同时, 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参与国家事务, 从而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另外, 社会主义纪律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要对公民进行纪律教育, 增强守纪律的意识, 养成守纪律的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 对公民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要更好地完成个人的社会化以便适应现代社会, 从而在现代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能力,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公民进行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要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学会理性思考, 能做出独立判断和自主选择;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 在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人格, 使自己的言行能体现出社会的正义和公正;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在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果作为执法者时也应该维护别人的权利, 维护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提高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使他们通过积极参与来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自己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实现。

3. 对公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物欲化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一旦被金钱欲望所激活, 很容易使人变得脆弱、轻率、盲从和缺乏理智;无责任化心理倾向, 这种倾向容易使人表现出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 进而失去上进心、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予正确的引导, 对公民进行心理教育, 引导公民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其中, 要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 从而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5]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人民网, 2007.10.24.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Z].189.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总结 篇3

关键词: 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个人发展;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011-02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认为修身是人行事之本。儒家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社会道德相吻合,从而才能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个人的德行符合要求才会被社会所接受,才能在社会里有所得。如汉代有“举孝廉”一说,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更有甚者,只因其人在当地“德高望重”就算无其他本事也可有钱有权,可谓是有德可得,德得相通。

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是否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还可以有所得?我们国家所一直坚持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否有其实用性?答案是肯定的,个人道德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地位的获得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个人对于自身品德的修养依然是十分重要且必须的。

一、价值认识、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外物的独自的价值认识和行为习惯,而这个独自的价值认识、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个人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人的总的价值认识,是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配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使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反之亦然。而个人道德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兼容并包关系,可以说个人道德高尚的人的价值认识对社会是有利的,有促进作用的;个人道德败坏的人的价值认识对社会是不利的,有害的,甚至有时会阻碍社会发展。当一个人对社会有利的时候,社会就会认可他,让他在社会里自由发展,实现价值;当一个人对社会有害的时候,社会就不会认可他,会批判他,谴责他,甚至会消灭他,这种人在社会中很难有所成绩,无法实现其价值。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个人道德所影响的,高尚的个人道德可以帮助人们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名望。

个人的行为习惯与个人道德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可以说一个人的道德好坏就是由人的行为所体现的,良好道德品质支配着正确的行为,不良的道德品质产生着不良行为。一个拥有不良行为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帮助,没有一个人能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在社会中有所发展,有所获得;反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获得他人的好感,从而使更多的人愿意与其交往,对其进行帮助,使他更容易在社会中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无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可以对我们有所帮助,可以使事情达到事半功倍。

二、人际关系与思想道德的关系

人际关系作为人的社会性的一大要素,在当今社会有着巨大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人道德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大的作用。古人云:“亲君子而远小人。”如上所述,人们更愿意亲近有良好的道德操守的人,更愿意与道德高尚的人往来,而不是道德低下的人。道德高尚的人更容易被人所信任,其在他人心目中的信用值要比他人高很多,在这个注重信誉的社会里必将获得巨大的优势。首先,他将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这就坚实地奠定了其与他人结交的基础以及关系更进一步的条件。其次,道德高尚的人的观点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人们之间相互认同他人的观点是结交不可或缺的基础。最后,人们更愿意帮助拥有高尚道德的人,因为他们认为道德高尚的人也会帮助自己。因而,拥有良好个人道德的人不仅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而且能更方便的使用人际关系。

三、竞争力与思想道德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社会通过竞争不断地发展着。当今世界,竞争力已经成为不仅是个人,更是国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有些人认为道德与竞争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认为道德的力量也是一种竞争力,更有一些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目光短浅者,反而为了竞争去抛弃道德。但笔者认为:道德要素是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竞争力是由许多元素共同组成的,若要把竞争力进行要素分析,可以有诸多分法。由本体出发,把竞争力简单地分为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能力;二是道德。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做事能力,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能力这一要素是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容易被人所探知,通常容易得到人们的重视。道德就个人而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行为思想体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内在价值评价系统,以及外化出来的行为表现。由于道德的本身隐蔽性特点,容易被忽视。个人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实现过程都是由能力和道德这两个因素共生的,道德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从表面上看,能力就是竞争力;从本质上说,只有蕴涵道德的能力才具有竞争力。

首先,道德是个人竞争力的价值和逻辑起点。我国自古都有“身不正则体不健,德不正则事不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等等说法,都说明德为人安身立命之本,并在竞争力诸多要素中,是摆在前面的。这种逻辑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如此,道德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能力要素是否能够实现。如果一个个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他就为社会普遍评价价值体系所认可,人们只有认可了这个个体,才会去认可这个个体的其他能力要素;反之,当个体的道德无法被他人认可时,这个个体的能力要素很难有展示的平台与机会,无法形成竞争力。

其次,能力的作用和实现过程离不开道德。竞争力只有在社会活动中才能体现,这就是说能力要素必须进行社会实践才能形成竞争力。能力只有经过认可才能有更好的展现平台,而能力的认可属于道德问题。他人对于一个人的认可过程一般从能力和道德两方面因素考虑,也可以说,当一个人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的同时,也须具备同等的职业道德,才能被在本行业中被认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社会是先从能力的角度认同一个个体的价值或是先从道德的角度认同一个个体的价值,不一定有绝对的先后之分,但社会最终还是以道德的标准来评价个体的价值,即道德最终起到决定的作用。

再次,竞争力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概念。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本身的竞争力是一种社会关系系统中的概念,作为社会概念必须要被社会所评价,而社会评价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标准的,这就要求竞争力必须具有道德性。

四、思想道德的修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如前文所述,一个人的道德体系,决定了这个人的价值体系、行为习惯以及个人的竞争力的好坏。可以说个人道德决定了这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能实现的价值。如果一个个体想要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同时,个人道德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个人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个人道德的修养来促进个人的发展。个人道德如何修养呢?一是通过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方法。”二是通过社会教育法。社会教育是指一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进行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国家教育等。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正确的国民价值体系,深入优化国家道德体系,来改变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道德发展。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身为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员,我们必须要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说明人不能抛离社会而生存,人必然与社会、与他人有着关联,而这种关联的行为价值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不能背离它,而要不断靠近它。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道德体系为总的行为指导,不然就会和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有所偏离,难以融入社会。个人的最高价值体现,就是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思想道德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的思想道德,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六、结语

现在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对他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喜欢空泛而谈,不能明确目标,缺乏说服力,使被教育者不能自觉加强个人修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论述说明:个人思想政治道德的修养与提高,促进着个人竞争力等多方面要素的发展;道德高尚的人更加容易在社会中实现价值,有所获得;每个人道德的不断完善是社会整体道德体系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以期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新的角度。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深入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徐金才,何云峰.道德课堂:抵及道德教师的道德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学习法制教育个人思想总结 篇4

例如:学生课外作业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有明确规定,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课外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得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从而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这也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选题目,不搞题海战术,用最少的作业练习、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学生来说既减轻了学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是事半功倍.

再如:《教师法》中就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何况小学生呢,作为教师就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更应允许学生改正错误.人们常说,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倡导母爱式教育,对学生关爱、呵护而不溺爱,这样用爱来教育、感化学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况且,今天的小学生是我们伟大祖国明天的接班人,现在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手段对待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身心会健康发展吗?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摧残,作为教师的我们于心何忍呢?

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个人思想总结 篇5

****** ***

按照市委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和卫生局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精神、省、市纪委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等内容,对照“四问四查四解决”深刻地进行了反思,查摆了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思想的纯洁性。下面我就自身的思想进行总结。

一、认识了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的意义

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是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深入分析我们党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经过全面考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能否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能否维护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科学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过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素质的考验。

二、理解了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主席的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立之后,保持党的纯洁性就是决定的因素。

第一,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只有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才能体现出作用。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要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光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不行,还需要广大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第二,党员纯洁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六千八百万党员的长期执政的党。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长期执掌好政权,关键在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纯洁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纯洁性,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信赖我们党,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第三,党员纯洁性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只有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奋斗,才能实现。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纲领,还必须有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的党员,特别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来领导人民群众奋斗。如果没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宣传到群众中去,组织、带领群众落实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如果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就会失去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任务就会落空。

三、明确了该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首先,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牛玉儒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地告诉我们: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一定要高度自觉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是评判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条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十分宏伟的目标,需要广大共产党员为之不懈奋斗。因此,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就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信念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立场问题。

第三,必须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体现共产党员纯洁性的根本所在,是工人阶级政党党性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执政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不同了,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也不可能变。这就决定了党员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就一定要始终坚持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第四,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办利民实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求真务实既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又是贯穿于一切工作的科学精神和始终不渝的政治品格。要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就要使人民群众通过党员的求真务实行动,得到实惠。因此,只有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办利民实事,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四、通过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提高了自己的党性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就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有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应该说,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为一名中共党员、年轻人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加强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对于一个政党,还是对于一个人都至关重要。“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当今正处在一个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加强学习更显重要。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问题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其次要加强业务学习。把加强学习同提高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发现了差距,找准了问题,找到了办法。通过学习,我发现在我离一个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以前在思想上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只知道为学习而学习,只知道提高技能忽略了武装思想,工作上有时还存在“畏难怕烦”的情绪,只知道埋头干活忽略了用心思考。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我将以这次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改掉身上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体现一名党员应有的纯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

思想政治个人总结 篇6

个人政治思想工作总结一

本人十分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生活,热爱从事的职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对自己的单位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信心。在这期间不仅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同违规违纪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回顾自己在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上面的学习、进步和成长,大概可以归纳入下几点:

一、工作方面

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够服从党委安排,尽心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

1、政治思想素质持续进步。

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过去的一年中,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了、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次是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系统的进行学习。其间,我认真的学习了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料。注重加强对纪检、远程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促成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健全。让自己尽早、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少走弯路。

第三是注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就是要能够掌握并能够熟悉运用理论知识,帮助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注重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并能够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通过学习对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有力的促成自己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面对挫折,辨证的看待问题。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开展工作。

3、工作方法不断完善。

在面对复杂繁琐的日常工作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种种困难,学会坚持,在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站起来。

4、勤奋工作不断努力

热爱自己的岗位,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

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则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工作生活中无违规违纪行为。

二、思想政治方面

在思想政治方面,长期以来坚持通过和同事集中学习与自身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通过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我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侵蚀,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同时,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争取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积极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思想水平。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均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立场坚定性。没有参加邪教组织及反动活动。

三、学习方面

自从工作以来,我时刻将学习作为我的第一要务,本着虚心好学、积极向上的原则,充分发挥自己主动学习、自我摸索的优点,明确了学习的方向。经过两年的工作学习,我已具备扎实的工作业务知识,四、生活方面

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与同事、朋友和谐相处,尊敬个人总结思想政治方面。

领导和长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自我检查和自我反省,生活上勤俭节约。无论在哪里,我总是友好对人,不争吵更不会打架。当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总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对于领导和长辈,我都十分敬重和尊重,因为他们传授了我知识并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给了我指导和帮助。总结自己多年来的学习、生活情况,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长时间的在乡机关工作,下村时间少,工作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向领导和同事就教,使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工作是锻炼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大舞台,在工作的实践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力争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人员。

政治思想和个人业务工作总结二

一、政治思想总结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这期间我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培养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在这里将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简要的总结如下:

(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工作素质、不断为行业做贡献。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十分注意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模棱两可的地方进行积累与总结,我想增加工作经验一方面是对自己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并且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是领导和同事们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将更加珍视自己的岗位,以无比的热情与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除此之外,自己在政治思想方面也更加进步和成熟了。自己的转变与进步,是领导的培养、同事们的支持及通过自身的努力才取得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有很多方面(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工作水平)等需要不断的学习,注意加强政治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党性认识。

(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在平时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协助大家开展各项工作。还积极参加单位及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不仅有专业技术上的培训,也有政治思想上的学习,在政治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认识上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系列的学习与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后,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并且工作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

(三)认识自身不足、提高自身修养

我也很清楚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点,自我总结及领导同志们的批评和指导对我今后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四)发扬学习精神、提高政治觉悟

在今后工作中,还需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带来政治上的坚定。而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评判是非曲直的具体标准。领导人一再号召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指出学习不仅可以增加知识,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充实精神世界,修养道德情操。我一定得好好把握这个原则,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学习理论,要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要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在本职工作中还有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刻苦钻研与建筑方面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且要提高电脑应用相关技能知识和会说、会写的能力。若想写文章的时候,立意谋篇、谴词造句都要过硬,这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无论何时都要坚定决心,坚持学习锻炼,与时俱进。

除上述之外,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业余之闲在我开始关注并学习我国先进性教育活动,相信自己能够严格按照即定学习计划进行深入地、有步骤地学习。我通过集中学习、讨论及个人自学,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真正认识到在当今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和显现自己在群众中的先进性;认识到凭什么、怎么样才能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识到每个公民应时时刻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时刻牢记党国誓言,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不骄不躁,要经常深入群众,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地完善自己,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通过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自己也了解到了自身工作当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政治素养不够硬。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较少从个人和工作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再如理论联

系实际不够,政治理论学习限于蜻蜓点水,抓得不紧,笼统学、通读的多,系统学、精读的少,满足于学过、看过。这些问题都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不够。

回顾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基本完成了本职工作,这与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以上是我对工作思想方面的总结,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总之,面对新的要求、新的任务,自己要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力争为党、国、人民作更多贡献。

二、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重庆云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工程资料员,在单位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相关要求和部署,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对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在专业技能上、思想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几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阶段的认识与学习

来到本单位后,有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很快进入角色,对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都一一解决。在刚进入单位的几个月,我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很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了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认真熟悉并掌握了相关的规范和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积累了经验。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时间,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只有通过了解自身的不足再加以弥补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综合水平有一个进步。我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接下来的工作历程中,自己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除此之外,还需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总结 篇7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01年,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与会学者明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进入21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新的世纪, 我们不仅要继续进行建设现代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 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发展, 而且在质量和效益上要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 标志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大大加快, 这对高等教育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办学主体多样化的挑战, 而且在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 同时争夺生源等国际教育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如何弘扬、提升本民族文化, 并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 同时防止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一切, 都将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不仅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开放步伐, 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

对此,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深入研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 其国际性彰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 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 并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119。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形成, 中国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就蕴含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但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享教育资源、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也尖锐地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疏异的分野, 存在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现实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化”, 进一步说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化”。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 只能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无法摆脱的作为西方附庸的危险。因此, 本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 与会代表一致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在提出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倡导本土化的教育理念, 国际化与本土化, 客观上两者是共存的, 是相互补充的。

立足民族性是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基础,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共存与互补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 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触及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即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会议代表所形成的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应扩大开放, 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指导。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于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剧烈。1959年, 自英国剑桥大学C·P·斯诺发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以来, 两种文化相互对立和彼此的分裂给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 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 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 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 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分离就是错误判断的前提。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旧矛盾交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与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 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矛盾, 教育观方面重视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 轻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本体功能的矛盾, 人才观方面重才能轻品德的矛盾, 价值取向上, 重科技轻人文的矛盾等等, 都与教育领域中科学主义之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野无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因而, 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 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 更新观念。”总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走向融合。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应因了时代的需要, 深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的提出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8月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际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的座谈会上, 从四个方面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互相学习, 优势互补, 密切合作, 共同进步[2]。在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进一步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教育的教育既是专业的教育, 更是成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 其核心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而不应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者课程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 研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问题很有意义, 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是培养能领导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重要方面[3]6。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理论的必然。从知识的内在价值来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 是价值互补的需要。从本质上讲, 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一体的。其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两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精神求真, 人文精神求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 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 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 两者不可或缺。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 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其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其实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是人类整个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史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和准则。

2002年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潮流, 切中时弊, 弘扬了教育本义, 其所研讨、形成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加以建设,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 从而把高等教育的重心落实到“育人”上来,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论成果、学术观点所显示出的前瞻性、先导性, 对提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化水平、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0年7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教育理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主题被旗帜鲜明地确立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 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不仅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而且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的先进目标, 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4]4周远清会长在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坚持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后,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是我们在21世纪头20年应当毫不动摇的方针”[4]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推进自主创新, 基础在教育, 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教兴邦策略,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均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与根本。

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创新其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 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即实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 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共同问题[4]24。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研究为基础。与会专家学者明确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研究。周远清会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一门科学, 这一点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在我国一直发展比较迟缓;而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 很难有先进的教育理论, 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 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也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因此, 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喻岳青教授在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大学的创新是难以实现的”, 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4]94。由此可见,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 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种趋势, 其理论创新研究需要以此为逻辑基础, 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及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4]25。吴岩教授在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远未解决“从属理论”的问题, 提出“要实现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理论创新带动、引领教育研究, 根除‘从属理论’现象”[4]。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日益关注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无不日益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都由重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寻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之路。在此背景下, 2006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再次强调教育创新, 更加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代表指出, 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学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依靠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培育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叔子院士指出, 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贞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这一灵魂与根本;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推陈出新、实事求是、顺天致性、和而不同诸如此类的智慧与才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 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 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5]。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高等教育研究引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现实问题的关注, 更加强调通过教育研究的自主创新来创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间, 2004年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选取的主题是“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则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围绕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两次论坛的连续研讨, 提出并形成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另一角度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党政工作人才;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提法虽不同, 实际上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 不仅要深入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要特别深入地研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的关键;不仅要有科学的举措和方法, 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 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保护学生的个性, 并把它挖掘、发扬, 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 保护和发扬个性是引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6]10。

同时, 特色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办出特色, 以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出特色, 是个性成才的关键, 也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6]201。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根基。知识经济社会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相比, 其所需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 个性化、创造性、小批量的特色更为鲜明。建设人才强国,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 更需要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基。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周远清会长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幕词中指出, 特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坚持特色发展, 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办出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之间“趋同化”趋势的矛盾更加突出, “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校发展定位的困惑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的问题, 成为那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具有鲜明的优势,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繁荣。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应当而且能够办出特色, 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可以形成特色。“各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 都大有作为, 都要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 正确定位, 安于本位, 各就各位,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84

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化的必然前提。潘懋元教授在探讨如何坚持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时, 进一步强调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潘懋元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必须有科学的分类, 以构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每所高等学校而言, 其设置的学科、专业, 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6]13。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成为下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关于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存在诸多争议,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 部分专家、学者提出, 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潘懋元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当前最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合理划分,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实际, 建议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 (专业) 的基本理论为主, 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 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 (高职高专) , 以培养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性人才, 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门人才为主。这三类高校各居其位、协调发展, 才能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6]13。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的基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相联系, 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应当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这是第四、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与研究, 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 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形成、完善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 是在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行动纲领。

五、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育人功能是其根本职能,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这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将主题聚焦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则是从更为宏观、更为全面的视角, 审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 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问题, 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7]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这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 必须结合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 考察各地区、各高校实情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 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特征和本质, 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 采用科学发展策略, 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所有制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因此,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它包含内外两个协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高等教育只有处理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的提高, 只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 才能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的目标是“规模有较大发展, 结构更加合理,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既注意到数量, 又注意到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协调发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经济发展GDP模式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得到普遍重视, 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因此, 必须重视、强化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之成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对此,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其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做好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的统筹来说, 第一是要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7]6。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早期阶段出现的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做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此后,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有所放慢, 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发展向大提高阶段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开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提升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践探讨基础上, 第七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 其理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是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的理论成果与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从理论上讲, 发展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是事物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因此, 坚持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 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使社会资源兼容共生、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 合理满足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 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自身保持和谐发展,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周远清会长认为,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自然而然地应是建设和谐文化, 因而,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8]。龚放教授则认为, “和谐”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不仅表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能够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8]465。胡显章教授则提出, 大学应当不断提升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 应当处理好主导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使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大学文化应当体现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性与共性、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世界、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 从而构成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8]466。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因此,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重视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 是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和谐[8]2。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 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 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因此, 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 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8]472。在这个大格局中形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关注“文化间性”。即在坚持开放原则的基础上, 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同时, 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要有充分的自信, 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8]472。也有学者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尊重他国差异。高等教育除了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好反省之外, 还应对世界各民族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保持充分的尊重, 而不是按照一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另一国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交往中要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 也要包容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 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仅促使我们从质量、效益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而且还特别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站在世界的高度,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 去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有国际视野, 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同时更要坚持中国道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既反映出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完善, 同时也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2009年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届论坛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集中展现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正式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学者的自发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成为新时期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建国60多年来的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 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到2009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24.2%, 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总体上, 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教育如何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筹划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并以此统领整个战线的思想与行动。对此, 周远清会长高屋建瓴地提出, 加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

2007年12月, 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指出, “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9]。2008年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 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由此逐渐形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 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的视角看, 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10]6。

对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认识是把握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邬大光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 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历史的经验表明, 解读高等教育强国, 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 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对此, 高等教育强国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实践价值, 更具有目标价值, 主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导向性, 即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周远清会长从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的视角总结、提炼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 开放是前提;第二, 改革是关键;第三, 质量是中心;第四, 理念是先导。在高等教育“大提高”阶段, 以“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先导性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统领整个高教战线的思想与行动, 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瞿振元教授则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他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11]。因此,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

树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理念,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的意义。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从学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强国是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凝聚高等教育各方研究力量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下一阶段的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为己任, 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性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成为指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是起源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强盛的前提性因素。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做强高等教育, 只有硬性的资源投入还不够,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崛起的“中国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做支撑。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走向新阶段的标志。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 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近1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届高等教育论坛, 虽然主题有所不同, 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都是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索。周远清会长在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0]8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他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号召, 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先导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念, 是基于国家立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 “中国特色”是最关键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周远清会长提出, 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即要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以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任务;把握规律性即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 树立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观;富于创造性即要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 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 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现在, 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自觉承担这一重大使命[12]。

范文曜研究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首先,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思想体系, 应当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二,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具有国际视野, 反映教育规律, 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第三,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是60年和30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中国元素鲜明的思想体系。第四,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思想体系[13]。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 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道路的总结, 通过有组织地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将会避免一味地移植西方教育理念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负面效应, 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摆脱依附地位, 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加贴近高等教育实践, 最终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 创造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九、结语

从2001年至2010年,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国际论坛都着眼于客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而凝练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每届国际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对推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折射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 反映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发展脉络。回顾省思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笔者以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第一,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在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下,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始终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不断构建、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 既一脉相承, 体现出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 同时又与时俱进, 体现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 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第二, 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 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 实现了理论、实践和管理三支研究力量的汇合, 不仅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这三支力量的汇合, 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深深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土壤, 秉承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这种对实践的关照, 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分别与十个省市共同举办, 对推动、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 凝聚、培育研究力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人员近五千人, 其中既有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高校的院校长, 也有高校一线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十届论坛参与单位涉及院校数百所, 其间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的高等学校等等, 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峰会, 对凝聚、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2003年后增设的博士生论坛, 更是为论坛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士生们的新见解、新观念活跃了研究氛围, 同时, 博士生论坛更是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且培育扶持了一批新生研究力量。目前, 博士生分论坛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一大特色, 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13]。

第四, 形成“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国家和地区近20个, 境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14]。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每届选题都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突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周远清会长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 他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特别是要与文化相适应, 世界高等教育是由丰富的多样性的各国各民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 正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才能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的基础和优势, 才能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研究高等教育要抓住中国特色[12]。由此形成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一贯坚持的“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十届高等教育论坛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缩影, 它记载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轨迹。

(王小梅, 《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 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 北京100082)

摘要:进入21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 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 立足中国实际,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 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上一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下一篇:汽车产品的分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