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听力策略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英语听力策略(精选8篇)

浅谈英语听力策略 篇1

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尤其是因为汉语母语的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普遍较差。听力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且英语听力占初中英语考试试卷分值比重较大,因此学生的听力水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交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此,初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一、帮助学生规范英语发音

因为汉语母语的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总会带着一种地方口腔,发音并不是非常标准,正是由于没有全面掌握音标发音之间的细小差异,才会导致学生很难准确抓住句子中单词的发音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纯正发音材料带读,这就要求教师应使用正版磁带。在学生跟读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不同句式的语调,比如祈使句应该采用哪种语调,疑问句应该采用哪种语调,陈述句应该采用哪种语调。通过这种长期规范式的训练,相信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规范学生的发音,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二、指导学生积累词汇及句型

在听力材料中常常会出现很多新单词,如果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常见句型没有熟练掌握,那么学生在听听力时自然会倍感吃力,因此教师平时应指导学生多注意积累英语词汇以及常见的句型。比如,表达歉意的句型“I’m sorry!”这时学生应懂得回答句型应该是“Never mind.”而不应该回答“It’s a pleasure.”在可能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要学会说“Excuse me.”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常见句型后,听力时可以确保不会在简单问答上失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三、帮助学生树立其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初中生的听力学习有重要作用。在听力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不懂的单词或短语,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往往因此受到打击,觉得自己什么都听不懂,而忽略自己听懂的内容,并对听力学习产生恐惧,教师应告诉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单词、短语,都是正常现象,应重点放在自己听懂的部分,并猜想答案,要树立学习的自信,相信不懂的单词会越来越少,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每次的听力训练和考试。

四、经常更换听力材料

学生总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在日常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经常更换听力材料,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听力材料的选取上,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兴趣爱好来选材,多联系实际生活、时事热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

在听力听完后,学生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回答相关的听力题,很多学生常常会在听力部分失分惨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听力题的解题技巧。对于初中生而言,不仅需要听懂听力材料,还应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听力前,首先应快速熟悉听力问题,掌握每一道听力题需要了解、掌握的信息,明确听力重点,带着问题听,从而能够在听力过程中捕抓到关键的信息点。例如,学生在听力时记录一些关键单词,从而帮助理解“How old”“What time”“What”“When”等疑问,找出正确答案。而且如果错过一些问题,千万不要气馁、纠结,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继续听。

综上所述,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较为低下,初中英语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平时多积累词汇以及常见句型,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浅谈英语听力策略 篇2

关键词:交际法,交际能力,听力教学

所谓交际法教学, 按照H.G.威多森的定义是一种既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又培养其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既掌握其词汇、句法, 又会在交际中进行恰当的应用。 (H.G.Widdowson, 1999)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在他的《语言教学原则》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ning and Teaching) 一书中说“语言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 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传统的听力教学, 教师多采用被动盲听的方法, 即把听力材料从头至尾放送一遍, 再重复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然后对呈现问题进行提问, 很少去教学生怎样听。听力理解的目的在于测定学习者接受、理解、记忆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习者边听边理解, 就是要边听边预想、边捕捉信息边对其筛选、边阅读题目边猜测又边抉择, 这几“边”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要求想象、积极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要实现此过程, 需要具备一定的听力技能。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建议:

一、加强语音教学,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学好英语语音跟听说技能的提高有直接关系, 在教学中要着重突出音素知识的讲解, 包括重读、弱读、连读、同化、辅音连缀、省音、语调等语音现象。

除了要系统了解这些发音规则外, 平时还要多练习, 多模仿一些简单、标准的录音资料, 区分清英音与美音的区别。同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纠正学生欠标准的发音, 这样才能提高识别语音现象的敏感度, 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听力水平。

二、学生词汇量要扩大, 为听力理解扫除基本障碍

除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单词, 还要鼓励学生背一些四六级的词汇。可以用背诵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 增强语感。著名语言大师钱钟书深厚的语言功底得益于童年的博闻强记;许国璋学贯中西也得益于学生时代的对英汉语的背诵。因此, 有必要强调学生要老老实实打基础, 其中也包括背诵些英文名篇。可以要求学生课外背诵英语名篇散文中的精彩片段, 美国总统的演说词等等。这样一来, 既可以扩大词汇又可增强语感。

三、补充文化背景知识

实践证明在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情况下, 知识面越宽, 信息越丰富, 听辨能力就越强。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文化知识的促进作用, 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学生知识面, 如中西方风土人情, 文化背景差异方面的知识。这可以减少听者对声音的依赖, 同时有利于对材料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提高听力水平和交际能力。

四、定期进行口语练习, 巩固听力课

听和说的能力是发挥语言交际功能所不可少的, 可以要求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role-play或presentation就是很有效的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列出新词, 引导学生有意地去使用这些词汇, 使之变成积极词汇, 做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种口语练习可以增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使用这种听力输入, 口语输出的形式符合教学规律, 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创造一定的听说环境, 增强学习兴趣

听说是一种语言交流, 没有外语环境或一定的听说条件很难收效。要鼓励学生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会话活动;在校园里组织“英语角”, 举行英语晚会;观看英文的教学片或原版影片后进行讨论等等。既练了说, 又练了听, 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练习, 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也为学生营造了好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快快乐乐的学英语。

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自信心强的人在学习中不怕犯错误, 能大胆地用外语进行交际, 学习成功率相对较大。课堂教学应创造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气氛, 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训练,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不能太多地运用听力活动来测试学生的听力能力 (因为这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恐慌心理) , 而应鼓励他们大胆使用外语进行交际, 同时应允许学生沉默不语, 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

综上所述, 教学过程中注意听说结合,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能为他们提供大量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使学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别、年龄、国家的读音, 扩大知识面, 培养语感, 达到提高听力、增强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Widdowson, H.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Jeremy 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Longman.Group.Ltd., 1983[2]Jeremy 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Longman.Group.Ltd., 1983

[3]萧春麟、杨扬:《实用听力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3]萧春麟、杨扬:《实用听力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策略

[作者简介]范可微(1973- ),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吉林吉林132101)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86-02

随着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重基础轻应用、重读写轻听说的应试型教育转变为重表达、重实践、重视综合素质提高的应用型教育。听力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环节之一。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生学习和应试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好坏与其读写成绩的高低成正比关系。由此可见,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因素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课程中笔者发现,虽然一再强调听力技巧的训练,但是学生的提高并不明显。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语音原因。听力内容的声音信号有许多特点,如单词在句子中有重读、轻读、连读,句子有语调,某些音节还存在清辅音浊化、失去爆破等语音现象。但多数学生对语音知识掌握得不够系统,学生在思想上对语音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听力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如介词of,它通常被弱化成[v]或[f],在听音时往往被忽略。(2)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如听到一个生词时,其发音好像是[notetol],不像是外国人名地名,辞典也查不到,这时就应该想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最后猜出它是not at all。再如far away,for example 等,英语中连读的现象非常普遍。(3)某些英语单词失去爆破。如:His mother can't make apple pie.在这句话里 can't 一词中的[t]失去爆破后容易被误解成can。如果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全反了。(4)句子中某些单词的重读。单词的重音不同,词性与词义也就有所改变,如:ˋconduct(名词,“行为”的意思),co`nduct(动词,“指挥”的意思),而在一句话中,当说话人赋予某个词以对比意义时,这个词就变得格外突出,它在句子里的地位比起其他任何一个词来都重要,成为全句的核心。例如:

`He have 、bought that 、book.(突出 “He”,与“someone else”形成对比)

He`have 、bought that 、book.(突出“have”,与“haven't”形成对比)

He have`bought that 、book.(突出“bought”,与“borrowed”形成对比)

He have bought `that 、book.(突出“that”,与“any other”形成对比)

He have bought that `book.(突出“book”,与“magazine”或其他读物形成对比)

重读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表现说话者的某种情感或观点,其中包括赞成、反对、感叹、不同意、讽刺、惊讶等。

此外,我们在听生活英语(如影视作品)时还经常会遇到一些英语方言。比如英音、美音、澳大利亚英语、美国黑人英语、印度英语等。这些不同民族的不同发音方式对我们的听力理解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2.词汇原因。这里所指的词汇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除了对词汇量的掌握,还包括对习语(idiom)、口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短语(phrase)、俚语(slang)等的了解。这几个方面的词汇,常常是单个的单词都认识,但对整个短语的意思不了解。

例如,shake a leg 是非常地道的英语俚语,多用于口语,意思是“赶紧”或“快点”。而如果不理解这一习语,按照字面意思,很多人可能会理解成“摇晃着腿”,这就会造成听者不知道讲话者的意思。这里shake与“摇”这一动作本身毫无关系。

再如:I got a kick out of watching those kids perform.(我非常欣赏孩子们的表演。)其中get a kick out of something 是非常地道的英语习语,多用于口语,意思是“欣赏……”或“从……中得到极大愉快”。而如果不理解这一习语,按照字面意思,很多人可能会理解成“被踢出去”,这样就会不明白讲话者的意思。这里的 kick 已完全失去了“踢”这一含义。

3.文化差异的原因。影响听力理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力教学是一种听者以理解为目的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的、不断进行推测的过程,因此,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过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语言的社会性,导致学生无法跨越自己的文化去理解另一种文化。

在听力资料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行为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缺乏了解,严重阻碍了其听力能力的提高。例如,中国人把猫头鹰当做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再如,“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你这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说道)。这句话中,“You chicken!”并不是指“你这只鸡”的意思。这句话非常口语化,也是十分生动、形象的说法,如果不了解英美的文化背景,就不会理解chicken 指“懦夫”或“胆小鬼”,对整个句子就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

4.记忆原因。听是一种领会性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听力理解过程依赖大脑的短暂记忆功能。这种记忆是有容量限制的。对听力资料做到既理解内容,又记住大部分细节信息,是有一定难度的。例如,对年代、人物、事件、地点、价格、门牌号等细节内容的辨认往往是听力测试的重点。一个人即使记忆力再好,也很难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如此多的细节。

除此之外,还有心理因素,判断、推理能力等诸多原因也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水平。

二、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听的技能做出了如下的阐述:辨别单词中的音素;辨别语流中的音素;辨别重音类型;理解语调类型;理解话语的交际价值;理解语篇的大意和重要信息;领会说话人的观点,态度或目的。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音知识,对学生进行辨音、正音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语音能力与听力理解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克服语音障碍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能力。一定的语音知识及正确的发音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前提。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应该从音标入手,熟知并掌握连读、省音、同化、弱读、爆破等语音知识,在语流中把握词、句的重音、节奏及语调。使学生不仅能听懂讲话人所说内容的表面意思,同时还能听懂由连读、句子重音、语调变化等朗读技巧所引起的隐含意思。

2.在掌握一定的语音知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词义的“反射能力”,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按照听说法代表人物E.F.Skinner的教学程序“刺激—反应—强化”原则,一旦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接受刺激,形成迅速反映的习惯,那么当听到一定语音时,就自然、流畅地“意会”到所听单词、句子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语音对大脑皮层的刺激,直接反应成“语义的自然组合”,进而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因此,在音轨听力教学中应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训练方式。通过反复精听,分析学生理解偏差、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辨清关键词及相关的音和义;大量的泛听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听力材料的语篇大意,使学生大量接触接近真实场景的语言信息,以形成娴熟的语言反射和意识反射的能力。

3.在听力教学中做到听、说的有机结合,以听带说、以说促听,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听、说是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英语听力课中,听、说结合,可以一改学生被动听音的局面,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听力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如:电影片段模仿、英文歌曲对唱、生活片段再现等),让学生在说的同时,对其语音进行纠正,凭借听力练口语,再通过口语促听力,最终达到“双赢”。

4.给学生适当地讲解有效的英语听力技巧和方法。(1)让学生加强听力记忆训练,提高大脑的记忆功能,尽可能多地储存听力内容。让学生真正用心去听,集中精力听那些需要记忆的重要信息;不要把精力放在个别单词上,注意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只要抓住了全文的意思,听不清或听不懂个别词也没关系;听完之后,立即做自我测试,检验可以回忆起的听过的内容,并且复述所听到的内容。在有条件、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大量的听、写练习,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2)在听力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不可自乱“阵脚”。要排除对听力测试的恐惧或抗拒心理,坦然放松,静心聆听。不能因为一个单词或一句话没听清楚而急躁慌乱,影响后面内容的聆听进而影响答题。如果产生了负面情绪,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帮助克服。例如,可以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这没有什么,我能行”,或者可以把负面情绪当做有形的东西,做一些诸如甩头、深呼吸的小动作,缓解紧张的心理。(3)考试时要掌握好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录音不等人,所以很多学生答题时都很紧张。听力考试每分钟朗读的字数和停顿时间有限。英语听力过程中,应该紧跟听力节奏,避免过分的紧张(语速有可能比你平时练习时还要慢)。在听录音时,应尽量把听音、记录、理解和记忆四个过程同时完成。由于时间短暂,也因为仅凭脑力很难记住长达数分钟的对话或短文内容,所以应该适当做些笔记。在做笔记时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用简写、缩写,也可以只写单词的几个开头字母,或做一些只有自己能明白的简单的记录符号即可,尤其听到众多的数字、时间、日期、人名、地名时更需要做笔记。

5.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读作为另一种可以将外界信息输入到人脑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摄取大量的知识。朗读是通过发音器官的活动将外界信息输入到人脑中的,通过朗读获得的信息比通过视觉输入到人脑中的信息要牢固。学生如果不大声朗读,就很难体会到不同音素之间的不同,也很难体会到快速语流中的音变及不同语调的含义。因此,通过大声朗读,使正确的语音储存到大脑中,使头脑中储存的信息的“声”“形”“意”更加全面,以便听音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所听材料的“形”和“意”,达到良好的理解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听力技巧训练的同时,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对语言自身的把握,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及对所听材料的分析、归纳、综合以及推断能力,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冠林,孙静渊.实用英语语音语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吴建刚.英汉双解英语口语习语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浅谈英语听力策略 篇4

摘要:英语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学习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有直接影响;观念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方法之上。学好英语在于主动调整自己的方法。在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控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也应不容忽视。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终身学习,素质教育,观念和方法,调控,教师的作用

英语学习策略(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是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SLA)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学习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使用有效合理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要求,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精神。

学习策略包含观念和方法两大系统。观念是学习者对如何学好英语的认识;方法是指学习者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行动。方法又分为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与英语学习语言材料有直接的联系,它们包括听、说、读、写和学习语言、语法、词汇的各种做法;管理方法是指学习者为安排和组织语言学习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例如制定计划、评估进步、调节情感等,它们通常不涉及英语语言材料本身。学习策略是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学习策略是学习成绩(outcomes)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有着直接影响,因为假如他们相信某些学习策略更有效,更有利于自己提高英语成绩,就会在学习中去努力运用这些策略。因此要调整学习策略必须首先使他们的学习观念发生变化。

1.母语观念

中国2000多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root learning habit),教育被赋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加上当前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学生一切都以老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他们习惯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母语去记忆单词、学习词法、句法以及繁琐的语法规则。虽然有些学生在主观上已意识到回避母语的重要性,但受语言水平的限制及语言教师的教学方法引导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仍无法摆脱母语这一拐棍。另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而以往的高考不含口语测试,听力被重视的力度也不够,中学里学生的听说练习所占比重相对而言仍然较少,所以他们对于听说中回避母语是否重要认识自然也就很模糊。因此,语言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对尽早摆脱母语作拐棍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生放弃依赖母语帮助以求一时超过别人的短视观念。

2.传统观与非传统观

传统策略学习是指通过记忆诸如词汇、句型乃至整篇文章来学习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而非传统策略是指通过语言的运用、交际来学习语言。在语言的教与学中,从强调语言形式到强调语境和交际这一变化趋势是显而易见的(Widdowson, 1978)。Hammerly(1991)曾指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只有在初级阶段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然后渐渐向强调交际流利程度的高级阶段过渡,将准确性建于其间,才能取得平衡结果。”只有通过传统策略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以后,才能通过非传统策略学习去进一步提高,否则便如营造空中楼阁一般。因此,语言教师对学生的传统学习观与非传统学习观要注意进行正确引导,不能鼓励学生片面追求流利程度和进行超出语言知识范围的自由交际而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导致学生从产生太多无法有效纠正的错误及错误语言习惯。

用心爱心专心

观念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方法之上。那么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呢?

首先,学好英语在于主动调整自己的方法。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有许多方面,有生理因素,如学习者的年龄、性别等;有感情和性格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还有认知因素,如智力、语言潜能等。这些因素与外部因素交织错杂,使得学习成绩难以预测。在诸多因素中,作为有着相同外部学习环境的学生而言,如何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就成了关键性问题。方法千差万别,但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学习者必须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各项内在因素,找出适合于自己的最佳学习策略,并根据学习内容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文秋芳(1997)指出,调控学习策略的两条基本原则是:(1)适度,(2)前后馈信息相结合。所谓“适度”,就是不走极端。要想学好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定的“容忍度”,即学会容忍含混甚至错误语言现象的存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地犯错误,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度”,因为过度地容忍含混、错误的语言现象的存在,会使基本功不扎实。“前后馈信息相结合”是指调控学习策略时,应把前馈信息(学习者制定的目标)同后馈信息(别人对学习者的评估)结合起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策略调控。

其次,在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控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适合于其本人的英语学习策略:1)情感策略:即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得学生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从而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2)管理与评价策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和学习需要,并根据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学生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机会,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反思学习效果欠佳的原因;3)认知策略:教会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善于做课堂笔记,帮助学生认识并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使学生能联系新旧知识,根据需要进行预习;能注意观察、分析和归纳、发现语言的规律;在学习中善于借助视觉提示等非语言信息,借助联想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能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获得信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储存;能够使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4)交际策略:能善于创造机会使用英语;借助手势、表情及语调的变化等手段提高交际效果;在交际中遵守交际习俗;交际遇到困难时设法继续交际;有合作精神。

针对以上四条学习策略,笔者抛砖引玉,简要介绍几条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学习方法:

1.听广播、录音,看电视英语节目和上网

这是一种摈弃仅仅依靠教材来学英语的模式,转而采取从多种媒介和渠道接受输入,综合提高英语技能的策略。英语水平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听、说、读、写诸方面技能综合发展,学生接受语言输入的渠道和媒介也应是多方面的。语言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开发并充分使用必要的设备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适应学生学习策略上的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2.尽可能地使用英语

从交际英语教学的观点来看,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是“用英语”(Learn by doing or Learn by using)。说英语、写英语、用英语交谈、讨论、辩论等都是“用英语” 的范畴。英语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也可通过“用英语”来学英语。鉴于21世纪里社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高标准、高要求,语言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英语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在水平允许范围内进行多种英语游戏、英语讨论、英语辩论、英语写作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借鉴某些双语学校的成功经验,用英语进行多门功课的教授。这样,学生“用英语”的条件和氛围就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对英语水平的提高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3.找出自己的错误

“找出自己的错误”不同于“让老师纠正错误”,前者是一种积极主动探索语言规律,对语

言进行分析、思索的认知方式。而后者是一种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方式。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错误不能听之任之。但“有错必纠”、“凡错必指”的做法并不科学,这也是上文中所指出的“度”的问题。学生更喜欢通过思索和分析的认知方式来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语言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4.通过上下文猜词义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心理认知的过程,是旧信息与新信息交互作用,产生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不应是被动的意义吸取者,而应积极通过进行假设、推理和猜测等心理活动来构建意义。因此,“猜测”相对于死记硬背这一中国教育中沿袭已久的学习方法而言,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分猜测会影响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培养,不利于语言知识的发展。记忆对发展牢固和扎实的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背诵也有其作用。语言教师应防止学生出现一种倾向,即忽视某些必要的机械性的学习活动。这种倾向有可能造成基本语言知识的削弱。

5.多阅读

目前中学了的教材只是一本教科书和有限的参考资料。但阅读能力的提高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科书只能提供给学生语言的范例(Samples)。而真正要发展阅读能力则需要大量接触语言(Large Exposure)。因此,语言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5

一、制约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学生的不良心理的影响

语言学告诉我们,人类具有一种本能的语言偏见,只习惯于使用和接触母语的语言系统,而不习惯于使用和接触其它语言系统,包括其本族语的其它方言在内。从心理学角度看即不能产生移情作用。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很少接触外界语言与文化的人身上。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性格胆小拘谨,情绪和心理都比较敏感,学习英语时,常常担心自己说不好,担心自己出错和被同学嘲笑,因此,这些学生不常开口练习。有外语教学专家指出,情感对外语学习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胆怯的心理情绪阻碍了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与提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放低姿态,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可通过适当调整口语教学的难度与速度,安排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学习的成就感,把开口说英语转为一项有趣的事情,让学生们爱上说英语,培养起学生对于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英语口语的学习创造前期条件。

(二)脱离学生生活的口语教材

在片面强调学习地道的英语的理论指导下,目前大学英语的口语教材所编排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过于异化和抽象化,词汇和语言内容的呈现缺乏系统和层次性,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与自己的生活联系,更无从用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死板,无趣,有压力,在心理上产生厌恶。据称,许多大学教师在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科研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学生认为是教材无趣,枯燥无味、学生不乐意学。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材的选择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教材上应该符合“以人为本,贴合时代”的要求、“以交际为目的,追求真实””“能够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能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表述自己的生活”很重要,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如此,而不是“模仿英国人用英语表述英国人的`观点和生活”.好的口语教材便如同一把钥匙,有了合适的钥匙,教师便更容易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口语学习的大门里。

(三) 缺乏英语语言环境

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国学生能接触英语口语或者能有机会练习口语的机会不多,充其量就在课堂上能接触到一些口语,其他时候几乎都不会开口说英语。而英语课的课时安排很少会专门涉及口语课,这些原因,导致了缺乏日常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得大学生很难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大学生认为教师采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模拟一个宽松、逼真的语言环境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好方法。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使用活动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语言资源的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百科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也就是说,学好英语的口语主要因素是学生们自己。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认真的学习语言学理论,使学生正确的理解语言和语言能力的本质,理解语言内容,认知语言现象背后的语言规律,学会系统的、分层的,与现实生后相联系的英语学习方式。语言能力是与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大学生的英语口语的学习要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下面是逐个习得的,这些语言显目来源与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老师安排的生活语言环境。

(四)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

由于英语口头表达测试只使用与学生报考外语专业口试,一般不列入每学年的考试范围内容。因此,不少学生和教师不把它作为学习重点,所以口语学习常常被忽视。上大学后,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要过四、六级,忽视英语口语学习自不必说,另外,高校的扩招造成了教师与学生的畸形比例,根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由于学生数量多,有的学校甚至200~300 人一个班上大课。这样的大班,只能是老师讲讲语法、翻译,再讲讲课文和笔头练习,教授口语是很难的。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上述制约大学生英语口语发展的原因,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特提出如下一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

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和合作伙伴,真诚的与每一个学生交流。在教学中,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给予学生厚望,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期盼理论”认为,教育者的期盼对受教育者学习成功与否产生巨大影响,往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都有可能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尤其是那些底子薄的学生,更要给与他们关爱和鼓励。教师对他们的在乎,将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够大胆的说出来。学生有了信心,交流增多,英语口语的提高不在话下,教学氛围也得到改进。教师认真钻研认知语言学理论,把握学习语言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汲取知识、自主学习的热情,英语口语教学定会得到极大促进。

(二)积极引导学生阅读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依附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与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跟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一定的背景知识, 无论是文化背景知识还是语言本身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去除中英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的。这一点Anderson( 1977)的说法相当精辟,“每一次理解都是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 ( 转引自崔雅萍, 20xx:55) 。王华等( 20xx: 31) 表示: “实现每个词语场的具体词语越多,学习者的心理词库和图式便越丰富,口语表达就会‘言之有物、自然流畅、恰当得体’”。

(三)努力营造语用的情景

人类语言并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语言行为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与外界的互动式体验与感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经验基础上的,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取决于我们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因此,教师要从语言习得的规律出发,将英语口语教学内容、形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英语语言背景有机结合,努力激发学生英语热情,此外,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中,培育昂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以及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积极开展课内、课外活动,电影配音、排演小品剧、翻译演示、会场主持、导游、导购等都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与研究热潮,对于引导学生看英语阅读材料、英语影片、收听VOA,BBC英语广播电台,唱英语歌曲更是平时开展的不可或缺的活动。

(四)采取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篇6

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30%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认为英语有趣,不喜欢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70 %的学生觉得英语难学,而且心里有压力。所有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中气氛很重要,当问及将游戏的形式贯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时,100%的学生认为效果会很好,且会学的更好。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由于它缺乏语言独有的情景和实践的基础,变得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学生是难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如何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五种教学策略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巧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如投影仪、实物、挂图、卡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譬如:在教购物时,我利用实物把讲台布置成一间商店,创设一个买东西的情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买有卖的交流。使学生学习起来加倍亲切,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教第二册(PEP三下)的 “Happy birthday!”时,我把讲台布置成为一个生日晚会模式,上课时,组织学生为自己的生日学用英语互相祝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外国人过生日的气氛,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学习了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后,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从 Hello!Nice to meet you!到Bye—bye.See you later.从姓名 What’s your/his/her name?到年龄How old are you?亦或其它的问题,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预订的教学目标进行情景表演。除了真人表演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玩具、木偶等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表演木偶戏,自己配音,这样效果也很好。因为充当配音小演员及造型可爱的小玩具同样是孩子们喜欢的事与物,学生们在说说笑笑、玩玩跳跳中,即感到轻松愉快,不仅达到了“动手又动脑”的目的,也达到了以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

二、形式多样,游戏激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根据学生爱玩、好胜心强的天性,将整个课堂设计为不同的竞技场,把游戏转变成比赛,让他们在这些表现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闪光的一面。通过比赛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操练时,比赛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复习时,比赛使学生不会觉得老师是在“炒旧饭”。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从“课桌”上解放出来,大胆让学生主动自己动起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让学生站起来,做一做,摸一摸,仿一仿,说一说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几个人一小组议一议,演一演,练一练,画一画等从不同的角度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多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将教学内容编成chant、song,创设情境

学生喜欢读节奏感强的chant, 更喜欢唱好听的歌曲,他们对chant、song的内容记忆力特别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教学内容编成chant、song等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方位词时,我把方位介词编成了: in 在里面on在上,under under 下面找,in the box 在盒中,on the bed 在床上,under the desk 在桌下,时间前面用at。又如在教三年级有关颜色一课的单词时,我编了这么个歌谣:画片蓝天用blue,画朵白云用white,画片草地用green,画串香蕉是banana,画个茄子是purple,黑板黑板black,我们靠你来学习。当学生们学完“I like....”“ Do you like„ ” 这两个句型时,我编成了这样:fish,fish, I like fish.Do you like fish? Yes, yes, I like fish.并带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一遍,又带学生以歌曲的节奏唱了一遍,可见学生们兴趣浓厚,余味未尽!随后,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知识内容自编自读自唱,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双人合作,单独创作等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可见学生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四、师生表演,直现情境

表演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给学生区别Excuse me和Sorry这两个短语时,如果仅仅把它们的解释当作知识传授给学生,当他们处于交际环境时,仍然不知道到底哪种情况下的“对不起”是Excuse me或Sorry。我先让两个学生读书,在他们正在读的时候,我走过去说:Excuse me,what’s the time,please?回答:Sorry,I don’t have a watch。无须多解释,学生已经能很好地掌握这两个短语。

五、运用多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境

多媒体介入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变为语言交际的积极参与者。有一次在教完快餐店里的食品和饮料后,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蓝猫开的快餐店开业了,欢迎会讲英语的小朋友惠顾。看到可爱的蓝猫和诱人的实物,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举手说:“I can!I can!”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能把所学知识在实际交际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在新课改的今天,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反对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在教学单词时,我设法根据学生的特性,在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实物名词时,我认为让学生看图片读,不如拿实物让学生自己问:这是什么? 课堂英语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在第一节课起,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急用的几句: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Sit down, 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以后每节课坚持循环使用,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的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并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得有兴趣的方法,则是教学英语的最好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兴仁县第十二小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

英 语 学 科 论 文

浅谈中学英语听力障碍及策略 篇7

一、在英语听力测试中, 存在着心理障碍

笔者平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听力测试的特点是稍纵即逝, 不能反复推敲琢磨。在重要的英语考试中, 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他们说“考试时, 还没等反应过来, 前两题或前三题甚至前五题就放完了, 一下子全懵了, 脑子一片空白。”这样, 不但影响了听力测试, 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笔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前提, 然而不少学生在测试过程中, 缺乏自信, 思想负担较重, 从而产生了焦虑急躁的不良情绪, 思想无法集中, 理解能力偏差, 心理活动过程处于压抑状态。如果以上状况得不到改善, 学生会在每次听力测试的时候变得紧张不安, 形成心理障碍。

二、语言基础知识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 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 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 要听懂是困难的。学生自己发音不标准, 就会造成近音词之间的混淆;学生辨音能力不强, 就不能正确辨别语流中的语音变化, 如同化、强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英语听力既考查学生“听”的能力, 又考查他们的理解、逻辑和判断的能力。词汇量是英语知识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无法进行听力训练的, 没有语法知识就谈不上语言的运用, 更不能正确理解句子。

三、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及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功能, 很容易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贵在坚持, 而且在训练听力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 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于听力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听力训练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 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 加强基本功训练, 掌握语言知识, 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

(1) 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应加强音标教学, 争取人人过关,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 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弱读、连读、爆破及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

(2) 加强朗读训练, 反复跟读磁带, 朗读课文, 突出语音语调、句子重音和语素节奏的训练, 力求学到地道的英语。

(3) 加强语言技能的培养。词汇教学中力求做到音、形、义的结合, 特别是口语中常用的词汇, 并学会使用这些词汇, 可进行口头造句等训练。

3. 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正确理解常用习惯用语

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存在着许多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明显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 如在表现“世态炎凉”的意思时, 中国人常用“人走茶凉”等成语, 带有明显的中国茶文化色彩, 而英语则用“Salt water and absence wash away love.” (远航思疏) 表现出航海民族的异域风情, 所以学生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 就能在听力训练中及时听懂习惯用语。因此, 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有关背景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等。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1. 听前推测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纲, 即答案选项, 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找出某些信息, 预测大致内容走向, 带着问题积极地去听, 确定“听”的重点, 使“听”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2. 做好听力笔记, 强化记忆

把听力材料中最能反映和概括事物特征与本质的关键词, 特别是人名、地名、年月日、年龄、价格、数字等记录下来。记笔记要用一些自己可以辨认的简单符号、字母或缩写形式来记录, 以提高记录速度。

3. 抓住要点

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 听不清时马上放弃, 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 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 一边听一边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暂时放一放, 集中精力听好后面的信息。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一、影响英语听力培养的因素

(1)语音障碍

语音是听力理解入门的关键,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听力。有的人受汉语和方言影响较深常常 出现语音上的错误。

(2)词汇障碍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词汇教学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是应该着重攻破的一道难关。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辩音,同时也是对连贯语流进行同步准确解意的过程,如果连贯的语法中出现陌生的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 。

(3)心理因素。在英语听力理解中,学生 自身的一些心理 因素也是影响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因素。听力理解 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果人处在紧张 的狀态 中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分散注意力,从而不能连续听到材料内容,影响听力。学生遇到不懂的句子就会焦躁,产生听不懂的现象。因此,教师要调整学生心态,让学生遇到听不懂 的单词先跳过去。不影响整体理解听力材料。

一、激发学生听力的兴趣

教师通 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兴趣可以消除学生对听力的紧张和躲避情绪,学生处在具有浓厚兴趣的学习环境中,就会更加轻松和谐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正面鼓励学生,提高师生互动交流,通过模拟情景,以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听力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英 美文学、地理、文化、习俗等 。加强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促进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听力训练方式,例如:单词、句子、段落的听抄训练、对话录音、故事录音等,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调动学生听力理解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听力训练效果。

二、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

英语听力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也要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英语的人物传记书籍,看英文原版配音的电影电视节目.听英文歌曲等。习惯能改变一个人的能力良好的听力习惯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还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中西文化差异,帮助同学们了解西方文化,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的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而这种中西文化差异在有些时候,可以成为我们的敲门砖,帮助同学们在阅读、听力时,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网找到正确答案。例如:中西方文化在对颜色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 r e d代表着喜庆,西方 r e d贬多褒少,代表着血腥暴力,如:l i k e a r e d r a g t o a d u l l,这个意思来源于斗牛场上斗牛士通过挥舞红布来激怒红牛。白色则刚好和红色相反,在中国一般在丧事时隐语 为“ 白事 ”;而在西方,认为白色高雅纯洁,代表了一种吉利,纯真无邪,如:aw h i t e s o u l 纯洁的心wh i t e me n高 尚、有教养的人。这种在颜色中的文化差异很多教师在讲课时穿插这些文化差异,不仅仅有助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帮助同学们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在听力 时根据这种差异,做出正确的判断 。

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 听力,因此,在听力训练 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增强学生 自信心,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听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同时也要让学生正视听力理解中的难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 。其次,创设 良好 的教学 氛围,消除学生因惧怕、反感、担忧 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后,课堂教学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鼓励适时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

五、加强技能训练及学法指导

在听力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听力 技巧 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学生都已经做过很多的听力 训练,但是大多未认真总结归纳进自己的错误 。笔者根据听力考试题型和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听力应试技:呵指 导:1)预览试题,先看后听,可适当进行听前预测。2)听录音时要抓住语句或语段 中的关键词,特别是否定及转折词,如 n o,n O t,f e w,b u t,h o we v e r 等。3)听短文要注意文章的首尾句。4)短文理解题听第一遍时不要急于做题,学会 “ 大纲一细节” 的听力练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这些技巧变成学生的解题思考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新目标英语教学大纲[ MI . 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 0 0 5 .

[2] 林玲.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J 】 _ 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 0 0 4,(1).

上一篇: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下一篇: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