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目标管理工作总结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播电视台目标管理工作总结(精选9篇)

广播电视台目标管理工作总结 篇1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广播电视台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广电全媒体建设,着力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中心工作

(一)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广电全媒体传播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投资环境建设、招商动态及成果,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全员发动,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二)认真做好“三年”活动配套服务。在“项目提速年”活动中,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台切实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工程的服务工作,在“城市提升年”、“旅游突破年”活动中,我台开辟专栏专题,利用广播、电视、传媒网、《宁阳》杂志、微信微博等全媒体平台积极跟进,营造氛围,并通过细致工作,化解矛盾,配合做好本单位人员房屋拆迁工作,较好地协调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难题,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

(三)创新“双城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形式,形成浓厚舆论氛围。为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我台加大了对主题报道和重大活动的策划、服务力度,组织各栏目组按照阶段性工作重点,先后策划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题报道、主题报道。在“双城”创建活动中,我台周密部署,陆续推出《双城同创》、《三线四边在行动》等专题栏目。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并及时宣传报道活动最新动态和典型事例,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多部汇报专题片制作任务。

二、部门工作

(一)丰富荧屏“三贴近”

立足现有人员和装备力量,针对已有新闻和专题栏目进行优化重组,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宁国新闻》等精品栏目的策划和报道,围绕全市阶段性工作重点策划重大选题,规划新闻报道重点,先后策划了“聚焦三个年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身边的共产党员”、等一批新的专题报道、主题报道。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强势宣传,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精品民生栏目《民声365》为窗口,坚持将镜头对准群众所想所盼的社会热点。针对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民生问题,栏目记者帮老百姓跑部门、盯效率、问计策,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获得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扬。新开办了《林业瞭望》、《房产纵横》、《陶最宁国》等一批服务民生的栏目。

(二)推进广播直播化进程

立足城市广播特色,继续推进广播直播化,精心策划广播直播节目《946音乐伴你行》及《946一路好心情》新选题和新版块。《946一路好心情》节目全年播出260期,发布话题110个,参与话题讨论的听众多达300人次,先后邀请16位交警每周五走进《交管会客厅》直播间,通过电话、微信、QQ解答听众问题100多个,为乘车出行的都市人群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资讯服务。12月,对《946一路好心情》成功改版,邀请涉及民生的各部门走进直播间,为群众现场解答疑惑。成功举办《民声365》、《946一路好心情》开播一周年受众见面会,大大提升了媒体影响力。邀请8名嘉宾主持与10名路况信息员参与节目直播,办台形式与节目形态进一步拓展。

(三)建设宁国第一视听门户网站及广电新媒体 针对广播电视栏目变化情况,对《宁国传媒网》进行了全新的改版,网站内容更加详实生动。适时调整对宁国广电全媒体官方微博管理机制,明确网站日常管理和信息发布的责任制度,重要新闻一小时以内发布。目前微博粉丝已达5000余人。继续拓宽新媒体平台,开办《宁国传媒网》官方微信,以更简短快捷的形式发布快讯,台网互动,目前订阅人数已近500人。

(四)打造宁国城市文化名片 围绕中心,把握重点,认真做好《宁阳》杂志报道的选题策划工作。突出市委、市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全年先后组织创作了反映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发区产业转型提升、“双城”同创、美好乡村建设、高速公路建设、“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的稿件,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注重挖掘宁国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城市品味和魅力,以较大的版面先后对宁国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同时积极策划反映时代变化、贴近百姓生活的稿件,组织创作了“满城绿树满城春”、“汪港公路大动脉”、“产城融合之路”、“写在宁绩高速通车的日子”等全市中心工作专稿,从不同侧面生动反映了宁国城市人文魅力和发展脉搏。

三、共性工作

机关党建。紧抓创先争优活动主线,党委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加强联系村帮扶工作,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落实项目发展资金。文明创建。不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建立联点共建长效机制,努力在全市营造了浓郁的文明创建氛围。综治工作。扎实做好自身综治工作,全年无信访案件发生,开办了《宁国警方》、《946法在身边》等广播电视节目,为打造“平安宁国”宣传全力造势。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和廉政风险防控等工作,全年全台党员干部无违反廉洁自律行为发生。效能建设。厉行整改、强化奖惩,利用各种激励机制,推进效能建设向纵深开展。计划生育。按照计生委相关要求认真抓好本单位计划生育及计生宣传工作,无违反计生条例行为。

2014年,我台1人被评为宣城市宣传系统拔尖人才,1人被评为宁国市拔尖人才,1人被评为宁国市十大杰出青年,一人获全国性奖励。

广播电视台目标管理工作总结 篇2

一、广播电视台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对财务管理的关注度较低,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够

目前, 在我国广播电视台内部中部分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 忽视了财务管理对自身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在开展相关财务工作的时候支持力度不够和配合不是很好。此外, 广播电视台的高层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单位工作中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而是侧重于广播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及广播电视台的广告经营和收视率等方面的业务, 并没有将财务管理工作考虑进广播电视台的长远规划中, 只是简单认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预算编制, 其次会计人员负责算账, 然后出纳人员负责支出, 最后进行年终总结和制作相关的财务报表等。不仅如此, 广播电视台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只是片面的认为自身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编制预算, 对相关业务报账等一些简单的工作, 所以没有按照预算方案合理分配资金到广播电视台的各项业务活动中, 导致对资金的使用率降低, 开展财务管理产生阻碍, 以及不利于广播电视台的长久发展。

( 二) 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缺少, 对广播电视台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当前, 我国的广播电视台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自身财务管理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如在内部财务管理部门使用会计电算化模式等。财务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是由于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较为缺乏, 故诸多的广播电视台只是将计算机软件应用于一些简单的会计科目里, 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尚还处在初级阶段, 故有些广播电视台在实际工作中只是简单模仿别的单位进行简单会计核算, 并没有过多考虑自身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的控制是否到位, 面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者缺失, 并没有针对性进行完善工作流程, 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在广播电视台的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 三) 广播电视台内部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因为广播电视台管理者和相关的经营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 所以在我国的诸多广播电视台行业里面, 只是一昧的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 过度关注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管理, 没有重视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氛围的作用, 以及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的力度不够, 故使得诸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对于专业的财务知识理论掌握不够, 以及无法有效的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 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财务工作中, 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机械的根据领导的意愿去处理相关的财务工作, 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标准。此外, 广播电视台对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关注度不高, 而且培训次数较少, 即使有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也只是表面形式, 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这无疑会降低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导致财务人员没有及时的弥补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 更不用去谈财务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了。这不仅对广播电视台进一步丰富相关的财务知识理论产生严重的影响, 更是对广播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

二、提出强化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方案

( 一) 深度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提高创新活力

广播电视台的高级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和深度强化新时期的财务管理的观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台的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改革和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相关财经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 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以致于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相关财务工作时不要触碰法律这条红线;第二, 广播电视台的高层管理者和经营者应当做出表率, 建立一种从上而下重视和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奠定坚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基础, 保障相关的财务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第三, 在这些新式的环境之下, 还需对广播电视台职工宣传和普及相关的财务风险意识, 使得相关的财务人员能够意识到财务风险, 以及提高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并建立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 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科学的预测和把握;第四, 在这些新式的环境下, 广播电视台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把握市场的作用, 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 充分的使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 信息资源等, 时刻关注市场变化, 合理调配资金资源, 使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 二) 改革创新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 加强对内部的监督能力

目前, 我国诸多的广播电视台还使用着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 没有有效的对广播电视台在实际运行中各个业务所使用的资金方向进行掌握, 使得广播电视台的高层管理者和经营者在进行决策时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相关的财务数据, 此外, 因为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使得广播电视台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缺乏真实性, 因此, 广播电视台管理者为了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性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 促进财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保障各方面的信息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并从根本上将会计和财务管理相区分, 避免将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集于某人一身的情况出现。不仅如此, 还需完善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设立一个独立于任何部门之外的监督机构, 并使用专门的监督人员, 制定严格的监督标准, 加强对内部监督控制力度, 将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三) 对广播电视台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 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台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加强对广播电视台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培养;第二, 深度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监督理念;第三, 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 广播电视台只有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和激励,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第四, 广播电视台不仅要继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工作, 还要定期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和在线学习等活动。不仅如此, 广播电视台还需借鉴和吸收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对自身内部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促进广播电视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台内部财务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原来的票据审核和报账这种简单管理模式中, 而是要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参与到各项业务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进一步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率, 将资金合理科学的分配到广播电视台的每项业务当中, 这将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产生有利影响。此外还需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 不断制定新的方案来加强财务管理, 保障广播电视台的投资和经营收益, 有效规范广播电视台相关的经济活动和行为, 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台的竞争力, 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长久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在不断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广播电视台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这将阻碍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因此, 如何在新形势下面对广播电视台内部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以及结合广播电视台自身的特点, 制定出有效科学的解决方案, 以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彭东.新形势下加强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J].财务管理, 2015 (10) .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分析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广播电视事业;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社会以及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传统的媒体在传播影响和传播内容上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技术的维护管理工作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和传播的核心环节,良好的维护管理工作能有效保证节目传播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创新,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穩定发展。

一、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特性

当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技术方式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发射、调频、短波,而这些技术系统体积较为庞大、耗能较高、工作效率较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维护管理存在着不方便的缺点,因而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节目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

而随着广播电视技术引进固体化设备技术,极大地缩小了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空间,降低了能源消耗。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特点是采取了更为先进的数字信号,广播的传统信号向数字音频广播信号发展,电视的传统信号向高清电视信号转变。在传统信号技术向数字信号技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的监控系统、传输系统等都不断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渠道也日益迅捷化和多样化。

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稳定运行

广播电视媒体为了有效应对互联网媒体的竞争,在频道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相对复杂的广播电视控制系统和传输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广播电视的功能更为强大齐全,这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消除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降低传播出现的各种事故,保证节目的正常播出。

(二)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质量

随着广播电视运行系统的不断提高,广播节目有效解决了传输覆盖范围和传输容量较小的问题,广播电视节目在节目质量,如声音、画质、流畅度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节目内容传播的效果,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质量。

(三)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的功能多样化

广播电视节目的数字化和多功能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这需要有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证,在广播电视的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推进原有的设备不断更新升级,广播电视的各项功能不断完善,促进广播电视的功能多样化。

三、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体制

广播电视工作中心要树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理念,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和常规工作来抓,对广播电视台工作人员进行加强教育和培训,强化其工作责任意识。要健全广播电视维护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严格规范广播电视系统操作的程序,确保广播电视信号播出的质量。同时要做好广播电视系统的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制定在广播电视节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对国家的重大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国庆等节假期要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人员值班安排。对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设备设施、节目制作、技术要求也要做到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构建广播电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机制

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才能给广大的用户带来丰富健全的信息。因此,在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要加大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力度。首先,要做好广播电视机房的运行环境管理,维护好机房设备运行环境,机房设备设施要清洁卫生、通风透气、防火防雷等;其次,要加强对广播电视系统的检查和监控。对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要做好每一个工作期间的常规检查,对相关设备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最后,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内容要做好监控,对播出信号的图像、声音、效果、流畅度等要做到重点监控,对出现信号质量问题要立即做出相应处理。

(三)建立广播电视设备的安全维护管理档案

在广播电视维护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设备维护档案,对广播电视系统各设备的修理、检查、维护等工作进行记录,为维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一方面,要建立广播电视设备的基本信息档案,如设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时间和应用期限、使用环境、出现异常情况等都要做出相应的信息记录;另一方面,要建立广播电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档案,如设备的常规检查情况、设备的维护情况、设备的修理情况等做出详细记录。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到对设备的及时修复,同时也要做好相应设备的复查工作。

(四)提升广播电视维护管理系统的科技含量

当前,广播电视设备的线路、操作等更加复杂,出现的故障地点也更为隐蔽,对广播电视的维护管理工作很难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必须提升广播电视维护管理系统的科技含量,如通过自动化检测模式实现自动预警。建立相适应的广播电视设备机房运行环境,完善安全运行系统,做好设备运行网络的实时监控,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维护和管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是推动广播电视发展进步的关键工作,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管理工作,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不断改善相关的技术维护管理模式,提升设备的技术维护管理效率,做好设备系统运行的监督和检查,有效遏制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保证广播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群体。

参考文献

[1]何刚.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3,(21).

[2]李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

[3]杨建梅.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2015,(3).

[4]江雪峰.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

广播电视台目标管理工作总结 篇4

————区广播电视台台长在2013年目标总结兑现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 日)

同志们:

召开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13年全台各项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4年目标任务,动员全台上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把全台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新年发展上来,以改革发展为工作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推动我区广播电视事业再上新台阶。下面我根据台领导班子讨论的意见,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谱新篇,广电发展硕果累累

2013年,是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淮安领先、苏北前

十、全国百强”的发展定位,我们紧紧围绕“经营创收2000万,农村入户20000户,招商突破大项目,队伍建设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全台干部职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充分发扬“团结、实干、创新、争优”的广电精神,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发展目标,广电事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制作播出《**新闻》365档,各类专题栏目160档;其中,在央视用稿23条,省台用稿190条,市台用稿205条。在过去的一年,共实现创收263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263万元;其中,广告收入805万元,涉网收入1745万元,其他收入82万元。在过去的一年,共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1967户;其中,城区新发展数字电视4500多户,农村新发展有线电视27467户,城区新发展宽带用户1678户。在过去的一年,调频广播共播出3765小时,电视播出12253小时,没有发生一起安全播出事故。

一是宣传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我们时刻牢记工作使命,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全力主攻上级大台,不断提升我区对外知名度、美誉度。

1、内宣方面。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战重大项目 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

建的**有线新渡服务站正式运行,为下一步全面推开整合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经营创收再创新高。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创收目标,不断开拓经营创收新领域,创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1、涉网收入方面。2013年,涉网部门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用户服务满意度,以服务赢得客户信任,以服务促进经营创收,各项收入较去年相比有较大提升。其中,客服部完成144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农网部完成57万余元,市场部完成200余万元。

2、广告收入方面。去年,面对广告监管日益严苛的不利局面,广告中心上下一心、共克时艰,认真研究广告市场走向,不断开拓经营创收新领域,广告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共实现收入805万元,特别是成功举办了两届房展会,共创收420多万元,我们的房展会已经成为我们广告创收的一项创新举措,在淮安形成了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展会。

四是队伍素质快速提升。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提高职工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兴台”战略,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兴台”战略。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将邀请专家集中授课和选派优秀职工院校学习相结合,先后选派10多人次外出学习。现在已有很多同志在各自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正逐步成为名记者、名主持、名工程师和新的“顶梁柱”。

二是积极开展娱乐健身活动。工会、团委、编播部等部门先后组织了元旦掼蛋比赛、春节联欢晚会、庆三八“美在**、舞动幸福”广场健身操比赛、义务植树、羽毛球比赛、礼仪知识培训、体能拓展训练、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特别是三八节健身操比赛,广电代表队不仅在本区汇演中脱颖而出,而且又在市级比赛中夺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

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去年春节前夕,我台全体中层干部与三树镇近50户贫困家庭结成“亲戚”,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我台全体干部职工主动向受灾群众捐款13000多元。中秋节前,考虑到徐溜镇民主村100户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无偿提供了10吨尿素。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努力以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迎接省运会的召开,根据市、区统一部署,我台团总支牵头组织60多名志愿者开展了为期11个月的“喜迎十八运、文明交通行”义务交通执勤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困难群众得到帮助,也升华了广电职工的心灵,使“爱心广电”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广电人的心中。

五是安全工作形势平稳。过去的一年,我们按照《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做好节目播出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 “春节”、“两会”、“国庆”、“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保障期及敏感时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全年调频广播播出3765小时,电视节目播出12253小时,传输45套有线电视,176套数字电视,实现了零中断的目标,确保了广播电视的安全优质播出。同时,从安全行车、安全施工、安全用电等方面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全台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六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过去一年,是我台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的一年,先后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华有牧业和投资5000万元的东风本田4s店项目。华有牧业项目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米,主要生产各类动物饲料,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0万吨饲料生产能力,现已落户徐溜工业园区,预计今年5月份可正式投产。目前,该项目不仅通过区内考核,还被市政府列为全市重点项目,为我区决战重大项目做出了贡献。东风本田4s店项目占地10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米,主要经营东风本田系列车型的整车销售和售后维修业务,目前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预计春节后可正式开工兴建,7月份可建成营业。

七是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既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使命,也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我台今年承担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主要是壮村富民工程、减免低保户有线电视收视费和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从政策制定到人员配备再到经费保障,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全年共投入壮村经费50万元,帮助徐溜镇民主村兴建蔬菜大棚近百亩;投入扶贫资金10多万元帮助徐溜、韩桥、南陈集等乡镇的困难群众致富脱贫。过去的一年,我们心系困难群众冷暖,共减免5220户城乡低保户家庭的有线电视收视费。同时,新安装27000多个农村有线电视终端,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志们,2013年是我们广电人开拓创新、负重奋进的一年,也是我们广电人继往开来、收获硕果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关心爱护、得益于全台193名干部职工的激情奋斗、热血奉献。在此,我代表台领导班子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感谢全台干部职工对广电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巨大贡献。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新闻宣传缺乏深度报道,广电宽网发展速度缓慢,纪律执行时紧时松,内部管理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时机,推进广电事业快速发展

广播电视台目标管理工作总结 篇5

2012

指导教师

职称

试点学校 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铜山分校

目录

一、调查的目的„„„„„„„„„„„„„„„„„„„„„„„„„„„1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1

(一)调查时间„„„„„„„„„„„„„„„„„„„„„„„„„„„2

(二)调查地点„„„„„„„„„„„„„„„„„„„„„„„„„„„2

(三)调查方式„„„„„„„„„„„„„„„„„„„„„„„„„„„2

三、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2

(一)铜山区三堡镇徐村概况„„„„„„„„„„„„„„„„„„„„„2

(二)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2

四、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3

(一)政府对创业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放松„„„„„„„„„„„„„„3

(二)村民普通文化水平低,对培训和就业产生影响„„„„„„„„„„„4

(三)培训内容老,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4

(四)农民对转移培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4

五、加强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4

(一)村要明确转移培训的思想基础„„„„„„„„„„„„„„„„„„5

(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5

(三)科学设置和丰富培训内容„„„„„„„„„„„„„„„„„„„„5

(四)树立典型,引导农民正确看待培训„„„„„„„„„„„„„„„„6 参考文献„„„„„„„„„„„„„„„„„„„„„„„„„„„„„„6

关于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60%,农村人口基数大,且整体素质偏低是其现实状况。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关键在于为农民提供增收创收的途径和平台,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关键就是要重视其中“人”的因素,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本文分析了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相信经过努力,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定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培训 对策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农村的农民越来越少,随着农村变成社区,尽管仍有相当多的以地为生的农民,但是农民失地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部分人土地随之越来越少,他们面临着转移就业的现状。然而,农民的转移培训情况,对农民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冷落,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本人在铜山区三堡镇徐村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走访调查的形式进行,走访了5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调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对策。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

(一)调查时间 2013年11月5日至12月5日

(二)调查地点 铜山区三堡镇徐村

(三)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

三、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

(一)铜山区三堡镇徐村概况 徐村位于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五工业园区内,辖3个自然村,3700余人,耕地4700亩。村党委辖5个党总支,党员142名。近年来,徐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村民依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依托本地种植食用菌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深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四有一责”建设,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创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先后荣获中国金针菇之乡、全国食用菌种植百强村、全国食用菌产品流通示范基地、江苏省生态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江苏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徐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生态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科技推动,打造活力徐村。近几年来,为破解食用菌这一传统种植的技术难题,村两委先后与上海农科院等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立食用菌研发中心。引进总投资3.6亿元的江苏康盛现代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益显著提高。产业带动,打造实力徐村。按照产业化经营的理念,投资6000万元建设村集体经济实体徐州康华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实现年产值2 亿元,利润200万元;成立徐州众联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效地提高菇农收益。全村拥有菇棚4000余栋,年累计投料量1亿袋以上。2012年,村集体资产积累超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二)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现状

1、加强培训组织管理 在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徐村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 2

移培训领导小组,吸收村副职为小组成员,负责对全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管理工作。目前在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很多农民身价实现了转变,已有过去的“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因此,在培训的管理上,这两年全村工作力度有所弱化和降低。

2、建立培训机构 在定点培训机构的建立过程中,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出台了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在依托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基础上,通过招投标方式,在社会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中确定定点培训机构。

3、丰富培训内容 在建立和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后,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委将根据全村发展特点,利用上级的职教育资源,以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诉求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在培训方面主要面向对象是45周岁以下的全村劳动力将培训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培训学员需到上级社会保障服务部分领取《就业指导手册》,之后,然后参加全村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建筑业,服务业,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工、钳工、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技术、车工、轮机工程技术,园林技术等。培训基地的集中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真正做到了“一技在手,出穿不愁”。目前,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平均每年培训500多名学员,而且培训效果逐年提高。

四、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对创业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放松 铜山区三堡镇徐村近两年所开展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后备劳动力战略培训等,很少有全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在调查时,铜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负责人指出:“即便在政府大力推动农民工就业的情况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政府事实上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岗位。”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作为徐村村委不能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但是可能间接提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村对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性认识有所放松。

(二)村民普通文化水平低,对培训和就业产生影响 3

调查的村50人中,初中文化程度的40人,仅有10人是高中文化程序。他们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在进行学习或学习一些技术。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穷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迫于没有部门,不知道去哪学,学什么?于是造成了整天无所事事。同时,由于这些人大多处于一个互联时代,40人中有30人喜欢上网,他们整天泡在网吧里。因此,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当需要就业时,或有企业单位招工时,因他们没有技术或学历较低而被拒之门外,实现不了就业。

(三)培训内容老,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

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铜山区三堡镇徐村这两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农民技术工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门类也门类繁多起来,但是受政府投入力度的限制,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行程岗位工种齐全,专业门类繁多的局面尚需时日。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在接到培训“订单”后被动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单一。而自身缺乏分析市场,填补市场空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培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即使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也因为缺乏与市场相适应的相关培训而产生技术单一,适应性较差的尴尬境地。另外,2012年12月徐村在接受培训的200名农民种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受训者都希望接受到实地,实物指导的培训方式。特别是对于电气焊,数控机床,汽车维修与驾驶,计算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培训,受培训资金限制,培训资金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等原因,针对培训所需的现场操作设备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比较匾乏,限制了职业技能培训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现场模拟指导以及在理论上的深层次挖掘。而陷入照本宣科,填鸭式培训的圈子。

(四)农民对转移培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从铜山区三堡镇徐村目前情况看,尽管全村农民对培训的需要很迫切,但是也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看到别人都纷纷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培训后,实现了就业,认为自己如果不参加学习,就跟不上形势,就落后于别人,甚至在在村里就抬不起头来,于是产生了“盲目跟从”心理。尤其是“别人增加培训,我也要参加;别人到学校,我也去”的现象,在一部分农民中还普遍存在。

五、加强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4

(一)村要明确转移培训的思想基础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近几年,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对高素质人力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紧迫性。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的需要大量的富裕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第二三产业,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就是对产业工人的培训,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和其他的农民教育事业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些就是转移培训的思想基础,徐村要清楚的农村劳动力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推助力作用,有了明确的思想指引,政响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二)让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接受培训教育,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文化水平首先通过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接收教育,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认识到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难就业,没有文化知识就就不了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学习重要性认识。另外,议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应该出资,举办一些公益性的学习活动,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继续学习。

(三)科学设置和丰富培训内容 首先,建议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应该作一次调查,围绕培训内容,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其次,根据当前全村经济发展的情况,特别一些企业用工情况,同时,还要放眼铜山区三堡镇徐村,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从而制定丰富的培训内容。第三,丰富培训方式。比如,可以采取“培训基地+加工点”模式,实行就近转移;“培训基地+创业”模式。以培养及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创业观念为主要目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咨询,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农民学会技术后自主创业;“培训基地+农户”模式。针对铜山区三堡镇徐村位和经济特色,因地制宜开设餐饮、服务等培训班;“培训基地+企业”模式,组织培训基地主动和就业中介及各用人单位、企业联系,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实现有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徐村应完善培训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必要时,应对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单位适当倾斜,增强其 5

工作主动性。三是丰富培训形式,可以采取短期进修、请专家教授讲课、业务技能比赛、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四)树立典型,引导农民正确看待培训 针对当前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大多数是青年人的现状,在培训中首先需要帮助农村的青年们转变陈旧思想观念,畅想美好未来。生活在生活在农村的青年们阅历较浅,涉世不深,思想比较开化,受传统思想的束缚相对较小,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对于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经过引导他们更容易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徐村在进行培训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收集对于成功实现转移的青年人的案例,树立典型,用事实说话,以案例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转移培训的成果,引导群众形成成熟的从业思想。继续发扬下乡说教,宣传教育的方式,深入到村户之中,通过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行者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向群众讲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让农民能主动接受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铜山区三堡镇徐村应该加大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能才顺利实现转移,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铜山区三堡镇徐村。

参考文献: [1] 刘平青,姜长云 《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 《上海经济研究》 2011年第9期 [2] 常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经济论坛》 2012年第7期 [3] 熊思远,王文兵

广播电视台工作总结 篇6

一、坚持新闻立台,打响广电品牌

一年来,我台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广播电视宣传创新创优新路子,坚持新闻立台,突出新闻节目的龙头地位,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和宣传工作服务服从于全县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新闻宣传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提升部门形象,确保了新闻宣传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1、全力以赴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深度地组织宣传报道工作,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据统计,今年1至12月份我台共播出新闻 1248 篇,韶关电视台、电台采用本台稿件216篇。

(1)栏目建设上台阶

精心策划,组织编辑记者积极主动参与,深入采访,推出了《吹响号角,打好“双转双到”攻坚战》、《加快新丰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百日严打整治》等多组系列报道,突现了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

(2)主题报道有声势

结合重大主题活动,特别是经济工作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的反映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实等情况。我台把“双转双到”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对重点建设项目,全面跟进报道,找准报道切入点,做到以点带面,抓好报道工作的亮点。除了对我县各单位各镇(街)对口帮扶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宣传外,重点选取了省、市对口帮扶点,并将采访任务责任到人,派出记者跟进落实,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脱贫奔康,加快发展的士气和信心。

另外,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是我县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新丰新闻》节目中开设《数字电视进万家》专栏,对国家政策、物价部门收费规定以及数字电视的报装、机顶盒安装、指南节目设置、用户收看数字电视情况反馈和我台数字电视整转各个阶段的进程,进行动态性跟踪报道。

同时,利用政府信息网和县政府公开栏的宣传平台,对我县数字电视整转政策、业务等进行全方位宣传。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新闻立台”,保障新闻宣传创新创优

开拓宣传报道阵地,丰富自办节目内容,推进栏目创优创新,围绕中心开展主题宣传,积极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构建和谐幸福新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积极探索创新,深化民生新闻深度

以独特的新闻视角与贴近的报道方式,定位于关注民生新闻为主的一档新闻栏目《记者发现》自20xx年3月开播以来,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和县级电视台的特点,将栏目定位于发映群众普遍关注的身边人身边事,反映热点问题,栏目以定位明确,特色突出;敢于批评,善于监督;深度报道,形式丰富;评论点题,恰到好处等特点成为群众喜爱和支持的民生新闻栏目,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打响我台品牌栏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精心做好重大题材及社会敏感和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工作

对重大题材以及敏感和突发事件报道,我台坚持做好采访前策划工作,做好与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并请示台领导审批后,由新闻部主任或总编室主任带队采访,严格把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新闻质量关。

3、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注重对部门采编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业务知识的培养,并为此制定了学习计划,试行值班主任制,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协调、布置一周工作,培养互相学习的氛围,查找当周的问题,为下周工作作好计划;坚持一线记者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人员会议,以会代训,评点新闻节目,指导记者工作,研究安排,丰富新闻来源,提高记者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坚持内部业务学习,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二、坚持事业兴台,做大广电网络

1、积极争取省公司的资金支持,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

为加大网络升级改造的力度,确保城区数字电视整转的顺利推进。一年来,我台积极争取广东南方银视网络改造资金和设备,实施城区和周边农村网络改造工程。一是投入140多万元实施了沙塘小区、云天海度假村有线电视光缆改造工程,新建光缆线路35.37公里,新增加了沿途龙围、龙文、龙江、横江等12个自然村共25个光节点,对新丰机房至云天海度假村线路沿途村庄原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的分配网络进行改造,将原来的广电网升级为750MH2的HFCM网,未来三年内,本线路将发展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000户,使沿途村庄电视用户收看到更清晰的电视节目;二是投入54.7万元对新丰城区部分光纤网络和约3500户用户分配网进行升级改造,新增30个光节点,加架光缆13公理,架设同轴电缆36公里,优化了城区有线电视网络,保障了我县城区数字电视整转的顺利推进和整转任务的完成;三是投入38万元对紫城十三队及紫城工业园线路沿途的网络进行光纤联网和升级改造,架设光缆12.3公里,新增12个光节点,有效优化了紫城十三队及紫城工业园线路沿途的有线电视网络,提升了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四是投入4万多元新增加并开通了广州广兴牧业设备(新丰)有限公司、新丰县永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两个光节点,第一期安装数字电视214台。据统计,20xx年我公司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改造共计投入资金250多万元,通过对我县主干网和分配网络进行的升级改造,提高了网络的技术指标,减小故障率,使我台的电视信号传输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7

1 引言

在200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 (CCBN) 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强调, 目前我国广播影视事业正处在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由于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广播电视运行维护管理任务也越来越重。特别是在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 在当前, 广播电视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开展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任务相对更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的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音能否传入千家万户。西部大开发十年来, 我们国家和政府, 都十分重视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实施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大功率无线工程, 通过各种覆盖方式, 注重发挥广播电视的巨大作用。真正实现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的目标, 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视听权益,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 广播电视是专业性较强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适应广播电视技术工作发展的总要求, 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就成为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 强化职工的素质教育, 建设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 是建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

2 人员素质对技术维护管理工作的影响

无论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还是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的前端机房, 播出工作是广播电视传输的重要环节, 尤其是值班人员和技术维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 对广播电视的优质播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不仅是单一的技术问题, 更是对使用广播电视设备人员的技术维护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播电视技术队伍素质的高低、对数字化网络化的接受程度、新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安全意识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和制约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2.1 人员心理承受能力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的影响

广播电视节目从创作到播出, 需要多个岗位、多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在这众多环节中播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能否以最优质的信号、最完美的方式把广播电视节目传递出去, 就要看播控人员的工作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特点是点对面的覆盖, 节目一旦播出便无法收回、不可逆转, 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停播、错播、漏播将造成点对面的影响, 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然而, 广播电视播出工作要做到一点都不出问题, 不发生任何故障是很难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广播电视播出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提高了广播电视安全、正点、优质播出的同时, 也对机房值班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安全、正点、优质播出, 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人的因素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或者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但做不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 有时还会起反作用, 甚至造成重大的播出事故。特别是对技术事故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造成责任事故。但在对所有的事故进行事后分析的时候, 我们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那就是多数的事故都是由小故障引起的。而在问当时值班人员时, 几乎都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影响最小、处理最快的应急方案。但就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 遇事慌张, 不是忘了, 就是漏了, 甚至是错了。在对小事故的处理时, 把小事变成了大事, 把故障变成了事故, 把技术事故变成了责任事故, 造成了不良影响。

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件的认识、看法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 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难用量化方式表达。从事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的心里压力非常大, 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过不断的锻炼, 最后才能成熟。在播出工作中, 工作人员每一次遇到的故障或事故, 对个人的承受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 在播出岗位, 心里承受能力的培养与工作的高安全性要求有着不可调谐的矛盾。任何一家电台、电视台都不会拿频率、频道的播出来锻炼值班人员的心里承受能力。所以, 一个播出工作人员, 上岗前需进行培训、实习锻炼一段时间, 才能上岗工作。一个好的播出工作人员则需要更长的工作锻炼时间, 而一个好的技术维护管理人员至少要有多年的磨练才能胜任工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 令人目不暇接, 学习追赶起来有时也真是颇感力不从心。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在广播电视行业工作的工作人员, 更得及时了解学习掌握广播电视新发展的相关技术知识, 用最新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 从而指导实践, 动态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总结交流以往的一些好的经验, 摒弃一些不好和落后的工作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能力。当你对所有的设备操作就像庖丁解牛一样, 真正做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2.2 技术能力对广播电视维护管理工作的影响

当前, 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高新技术也在广播电视的摄、录、采、编、播、发射、传输、接收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数字化新技术的应用, 无形之中对从事广播电视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对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技术能力在安全播出工作中有两种具体体现:一是在技术应用、系统搭建、软件编排等上具有对播出的整体控制能力;二是在具体播出工作中对系统的使用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其中的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会使另一种能力相应的提高。而前者的难度和要求远远大于后者。

以电视台播控机房来说, 我国的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广播电视的播出设备为最简单的模拟信号手动播出方式。

第二阶段, 广播电视的播出设备为盘带结合的模拟信号自动播出系统。

第三阶段, 广播电视的播出设备为盘带结合的数字信号播出系统, 硬盘系统为受控的视频服务器。

第四阶段, 广播电视的播出设备为视频服务器为主控的全数字多频道自动播出系统。

随着计算机高速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电视受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硬盘存储为中心的视频网络播出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已趋于成熟, 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可靠性和记录时间上都达到了实用化程度, 电视播出领域由磁带播出向硬盘播出方向发展, 已成为播出方式的主流, 电视数字化不可逆转。各个电视台的播控技术也由手动向自动, 有模拟向数字化改进。在最初简单的模拟信号手动播出方式这个阶段, 在技术能力的要求上, 对整体控制能力相对较少, 主要体现在对整个播出系统的了解掌握程度。只要有了好的整体使用能力, 在工作中仔细认真一点, 就可以做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但是在运用了以视频服务器为主控的全数字多频道自动播出系统后,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决定于硬盘系统和周边设备的硬件水平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水平, 人的因素不可忽视。播出、制作、节目上传、总编室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 这要求我们在思想和工作模式上都要有很大转变, 相关部室之间需要加强交流沟通, 各负其责, 团结协作, 才能实现安全优质播出。如上载、编单、素材删改、播出、维护维修、网络安全等, 除了靠健全规范的制度来保证, 更因该增强我们每个人的技术水平, 才能胜任工作。在播出岗位上的值班人员对于播出的使用能力要求要高一些, 毕竟他们在接触播出系统的搭建、应用等方面要少一些, 但天天使用播出系统设备, 播出系统使用好了、用熟了, 肯定对安全优质播出有好处, 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整体控制能力。但对技术维护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来说, 应该是整体控制能力与使用能力兼而有之, 有了整体控制能力, 还要有好的使用能力。就好像有了最先进的武器, 还必须要会用, 要用好, 否则不但不能发挥最先进武器的作用, 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例如, 广电系统最主要的设备应该是供电系统, 一旦供电中断, 广播电视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因此我局新建广电大厦时, 对整个大厦的供电系统做了重点要求和安排。一是电力部门提供双回路供电, 为广电大厦提供电力保障;二是广电大厦自备一台250KVA柴油发电机, 作为紧急情况下电梯、消防、应急照明等系统应急使用;三是要求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生产用电相对独立, 自成体系, 在于大厦配电室连接;四是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尽量自己再配备UPS电源。可以说是精心考虑、周密部署、有备无患。为了确保重要保障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检验广电大厦电力系统搭建应用的承载能力, 由电力部门与广电局配合进行了一次模拟“为整个广电大厦提供双回路供电的高压跌落保险相继熔断跌落, 整个大厦顿时失去了电力保障”的一次演练。这次演练是广电大厦竣工使用以来, 近乎实战的供电演练。演练开始, 为整个广电大厦提供双回路供电的高压跌落保险相继跌落, 整个大厦顿时失去了电力保障。广电局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指挥中心, 立即指挥广电大厦后勤保障中心配电工作人员, 紧急启动自备柴油发电机, 保障了电梯、消防、应急照明等系统的用电。因为这次演练是选在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停机例行检修时间。如果真正遇到了这次演练出现的停电情况, 那么这次停电事故将造成电台停播、电视台播出机房10分后停播、有线电视机房没有停播。分析其中的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 电台生产用电中断停播, 是因为没有配备UPS电源, 也没有制定用自备250k VA柴油发电机作备用电源的方案, 完全依靠电力局变电所供电;电视台播出机房10分后停播, 生产用电只配备了一套UPS电源, 仅仅维持了10分钟, 由于蓄电池资源耗尽被迫停播, 也没有制定用自备250k VA柴油发电机作备用电源的方案;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将生产用电分成三组, 每一组生产用电, 配备一套在线式UPS电源, 蓄电池资源能维持5小时。另外还安装了与自备250k VA柴油发电机电源连接的手动切换装置, 制定了用自备250k VA柴油发电机, 作备用电源的预案, 在紧急情况下柴油发电机也可为UPS电源供电, 因此没有停播。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系统设备工作稳定, 保持供电系统的不间断供电非常重要, 供电系统必须能够保证全天候、不间断、无差错地支持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这虽然是一次模拟演练, 但是, 由此不难看出, 从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高低, 对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技术能得要求, 不但要有较好的整体使用能力, 还要有较好的整体控制能力。不但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更要有了解、掌握、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因为有了这种整体控制的技术能力, 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及时地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到防患于未然。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是电台、电视台的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和关口, 而安全优质播出是电台、电视台工作中的重中重。要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 不但要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还必须有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随着我国广播影视事业的迅猛发展, 广播电视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信息传播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 也必将对于我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努力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 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传播的基础性工作, 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有效传送到千家万户物质化的重要环节。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是依靠技术通道进行的, 没有技术通道的支持, 就脱离了信息载体的基础, 更不可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系统需要积极采用各种高新技术, 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然而, 广播电视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节目制作系统、节目播出控制系统、节目传送系统、节目发射系统、节目接收系统以及监测系统等一系列重要的技术环节。为使这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正常运转, 确保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质量, 需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进行科学的技术维护管理。

3 结束语

简述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管理 篇8

广播电视宣传档案是各台档案工作的主体部分,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不仅记载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历史,而且还是广播电视宣传的基础。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的录音、录像、新闻稿件等门类的档案资料,比较直观、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工业、农业、科技、国防、文教、卫生、体育等各行各业、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为广播电视事业的深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丰富而详实的经验参考资料。

广播电视宣传档案资源极其丰富,它不是文字材料、图表等资料的原始堆积,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一座丰富的信息资源宝库,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优势。既有历史的还有现代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涵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是广播电视部门的重要资产。宣传档案管理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舆论导向、宣传教育和推动新闻宣传、事业发展上有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的作用

1.为宣传报道服务。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播出的内容必须导向正确,与时俱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宣传档案是历史的记录,为宣传报道服务,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广泛交流信息。宣传档案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快速的传送手段,及其超大的信息容纳量超越了传统的纸质档案,并被大量复制以满足人们从不同角度利用档案的需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认识问题的限制,大大扩展了人们观察与认识事物的范畴,加强了国内外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的交流,起到了广泛交流信息的作用。

二、广播电视宣传档案存在的问题

1.忽视宣传档案收集工作。广播电台电视台长期以来忽略了对播出节目的收集,尤其实行音频工作站播出,播出的节目由各频道、各栏目编辑自行发排对空播出节目后,不再办理入库事宜,使节目磁带入库出现断档,广播电视节目稍纵即逝,直接后果就是许多优秀的节目没有收集。没有内容何以开发?只有落实责任,才能确保宣传档案及时入库归档。

2.缺乏档案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广播电台电视台注重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忽略了对宣传档案的管理,没有形成宣传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编目、保存、查询、开发与利用的机制,导致即使已经收集的宣传档案资料分类不科学、不系统、不成体系,磁带保管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能做到磁带每年倒带一次,每十年翻录一次。而且九十年代以前珍贵磁带急需转换保存。

3.忽视档案人才的培养。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取决于领导的档案意识、重视程度和档案人员的素质、工作水平。宣传档案更是一门专业化很强的管理工作。目前,广播电视媒体的宣传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是学习档案管理专业的,而且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他们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更加缺乏宣传档案编研、开发的能力。广播电视媒体在录用人员时,偏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重视不够,导致档案管理人才奇缺,管理水平较低,影响了宣传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三、广播电视宣传档案发展方向

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传统广播电视走入了新一轮发展阶段。从制作、播出到存储、利用,数字化技术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它以快捷、便利、非线性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生产制作的效率,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广播电视事业的从业者从思想意识上都有了革命性的改变。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对数字化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上,正是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催化加速了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数字化转存的进程。

信息时代内容为王,谁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节目内容,谁就占用了主动权。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已播出的节目就是极具开发潜质的特色资源,长期以来只作为宣传档案来保管,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现代化的工作模式解放了生产力,使之有能力有精力涉足新的工作领域。

综上所述,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应成为宣传档案的发展方向。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一复杂而又系统的综合功能体,它集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编目、检索、交换和服务诸功能于一体。它不仅仅是一个系统管理功能,更重要的是对节目资料内容的管理和开发,是一真正的内容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首先实现节目源的集中管理,是节目采集制作平台,包括卫星收录、采集上载、素材筛选、格式转换等诸多工作;其次,媒资管理系统更是对内容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编目标引、存储管理、检索查询、迁移调度等环节,实现内容资源的有序管理与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王亚,从宣传档案到媒体资产——节目资料管理的飞跃

[2]栾凤,浅议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董志玲,谈广播宣传档案的特点、功能及现代化管理

[4]宋波,关于在媒体资产管理平台下节目版权管理职能定位的探讨

县级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探讨论文 篇9

3技术管理整改措施

3.1设备统一管理。为了对相关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置,需要对更新换代后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详细合理的账目进行分类统计,计算不同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应当更新换代的时间,使管理科学化。3.2树立全媒体思维。旧有的思维方式不加改变,行为上就不会有所变化。因此,要在县级广播电视台内部推广转变思维的必要性。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地位,转变思维方式是其生存发展的途径,根据受众需求,树立全媒体思维,建设新媒体团队。3.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应用培训。转变经营方式并不是说转就能转的,在此之前应当对工作人员加以培训,教他们应用新技术的方式方法,加强他们维护设备的意识,促进工作者使用云计算、大数据来完成全电视台的任务。3.4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技术人员比国家级和大型的广播电视台的人员数量要少,素质也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现状,短期内可以通过变革技术管理体系,通过群策群力共同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明确责任的承担者和承担的范围,严格规定维护内容和时间,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提高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量化衡量标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5定期维护设备。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方式,让工作人员定时检查设备,在问题发生之前加以解决,减少对正常工作秩序造成的影响。

4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的同时也为其技术进步提供了支持。县级电视台是国家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管理水平,可以整体上促进国家传统媒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贵川.全媒体下县级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192-193.

上一篇:赣州市情简介下一篇:济南照片征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