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精选6篇)
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28分)pán xuán bǎo lěi jiān bǎng zhì huì()()()()níng jiã gōng diàn yǎn yìng diāo kâ
()()()()jiàn zhù cháng láng qì pî xiïng wěi()()()()jīn bì huī huáng()
二、区别字组词:(20分)
嘉()仗()堤()隔()栽()
佳()杖()提()阁()载()
三、给加线字注音:(10分)
一匹马()呼应()瞭望()血汗()身材魁梧()
四、照样子写词语:(12分)
南征北战 南()北()前赴后继 前()后()
五、按要求改句子
1、小姑娘红润的脸蛋很好看。(改为比喻句)
2、一排排小树摇摇摆摆。(改为拟人句)
3、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4、遇到困难,难道我们就退缩了吗?(改为陈述句)
5、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改为“被”字句)
6、力量强大的压缩空气举起了汽车。(改为“把”字句)
7、这场雨可不小。(改为肯定句)
8、获得表彰的,正是我们的王老师。(改为反问句)
六、选词填空
观察 视察 考察 觉察
1、最近,国家领导人来我市(),并出席了亚冬会的开幕仪式。
2、经过仔细的(),科研人员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3、经过组织的认真(),他终于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4、犯罪分子好像()到了什么,仓皇逃跑了。
防止 防护 防治
5、为了应对手足口病,医护人员采取了严格的()措施。
6、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七、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同学们愕然,张红叶愧恨交加,无地自容。
()张红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议论纷纷。
()郭萍开始发票,张红对位置不满意,说郭萍藏了好票。
()郭萍为了澄清自己,把藏得票拿了出来,是张位置最差的票。
()原来郭萍拿了电影票从办公室走出来,走到门口们,先挑了一张票,被张红看见了。
八、阅读
(一)课内阅读
正在小扬眉不知所措的时刻,周恩来从不摇摆不定的过道上,几步跨到小扬眉面前,迅速解下自己的伞包,有敏捷地替小扬眉背上,并鼓励她说:“小扬眉。不要哭,你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要与困难和危险作斗争。”声音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着慈爱。
1、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全—— 缓慢—— 容易—— 动摇——
2、用“﹏ ”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用“— ”画出周总理说的话。
3、用过对周总理 和 的描写,既写出了周总理
,又赞扬了周总理面对危险的优秀品质。
(二)课外阅读
一片绿叶的回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每当我翻着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来。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使我梦萦魂绕的小山村里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20多岁,平日文静寡言,很少说话。但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叶老师。
叶老师喜爱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她低头捡起了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您怎么这么喜欢绿叶?”我憋不住问。叶老师不置可否,却给我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安然长逝了,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道来,我悟出了她喜爱绿叶的真正原因。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了。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也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致的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整齐地抄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的,果实的事业是()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的。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叶老师的一片心。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第4自然段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文静寡言:
安然长逝:
3、按意思选文中词语填在()里
(1)不说喜欢,也不说不喜欢。()
(2)说话动听。()
(3)指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4、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叶老师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九、作文
1. ---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___________ the school bus.
A. By B. With C. At D. On
2.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
A. how old is Sam B. where he lives C. where is Tom D. how far does he live
3. The students in that village need to ________ a river to school.
A. across B. through C. cross D. crossing
4. We hope our dreams can ____________.
A. come out B. come true C. come up D. come through
5. ---________ does Cindy live from her offi ce?
--- Three kilometers.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How far
6. It takes him about 15 minutes _________ there.
A. walk B. walking C. to walk D. walks
7. James has ________ breakfast at home and play _____ guitar every day.
A. /, the B. the, / C. the, the D. a, the
8. We want people who are good _________ children.
A. at B. for C. in D. with
9. ---_________ do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 In the evening.
A. What time B. When C. What D. How
10. --- 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don’t have one. B. No, you can’t. C. Of course. D. Not at all.
11.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_________ just now?
A. talked B. told C. spoke D. said
12. ---Must I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
--No, you ______________.
A. can’t B. needn’t C. mustn’t D. have to
13. Please get up and ___________ your clothes.
A. dress B. put up C. wear D. get dressed
14. Either you or your brother __________ singing very much.
A. likes B. like C. don’t like D. dislike
15. ---How does Jack ___________ the museum?
---By bus.
A. get B. arrive C. arrive in D. reach
16. --- How far is your home from your unc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20 kilometers far. B. It’s 20 kilometers away.
C. It’s 20 minutes bus ride D. It takes 20 minutes.
17. He wants to fi nd a _______ in a music club.
A. jobs B. work C. works D. job
18. Lucy often ____________to the bus stop.
A. rides a bike B. rides bike C. by bike D. on her bike
19. Sally goes to the park after ________ her homework.
A. doing B. do C. does D. to do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s wonderful.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tball game? B.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C. Can you play chess D. 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
二、完形填空。 (10分)
21. A. and B. but C. or D. so
22. A. at B. in C. on D. to
23. A. with B. by C. of D. on
24. A. go B. get C. leave D. getting
25. A. in B. at C. about D. to
26. A. in B. at C. on D. of
27. A. his B. he C. he D. she
28.A. his B. he C. our D. their
29.A. look B. read C. watch D. look at
30. A. go to bed B. goes to bed C. sleeps D. get bed
三、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40分)
A
I have a cousin. His name is Eric. He is 15. He likes music and he can play the guitar very well. But he doesn’t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He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He wants to learn to paint. I don’t like music or art, I like sports. I can play tennis. I can also swim but I can’t swim well. I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My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I want to play sports with them.
31. How old is the writer’s cousin?
A. Five B. Fifteen C. Fifty D. Fourteen
32. What does Eric like?
A. music B. art C. swim D. sports
33. What club does Eric want to join?
A. music club B. art club C. sports club D. chess club
34. What does the writer dislike?
A. sports B. tennis C. swim D. music
35.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A. He can play tennis. B. He can swim.
C. He doesn’t like music club. D. His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he wants to play with them.
B
Sue and Linda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car. They drive past a cinema, a supermarket and a food shop. The food shop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Jack and Michael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They go past a bank and a post offi ce. The bank is next to the post offi ce. Mary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She rides a bike past a police offi ce, a library and a swimming pool.
( ) 36.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A. Five B. Three C. Four D. Two
( ) 37. Where is the bank?
A. It’s next to a swimming pool. B. It’s on the right.
C. It’s next to a post offi ce. D. It’s on the left.
( ) 38. How does Linda go to school?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car. D. On foot.
( ) 39. Where does Sue drive past?
A. A cinema. B. A post offi ce. C. A park. D. A bank.
( ) 40. What do they do?
A. They are singers. B. They are football players.
C. They are students. D. They are reporters.
C
Hi! My name is Tom. I am a school boy. My school is far from school. I mus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It takes me half an hour to get there. I have no time to have breakfast at home. I often have some bread for breakfast on the bus. I don’t want to be late for the morning exercise. I have lunch at school. Sometimes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 I often get home at half past six.
( ) 41. Tom lives______.
A. next to his school B. in his school
C. far from his school D. with his friends
( ) 42. Where does Tom eat breakfast?
A. In the school` B. At home C. on the bus D. near the school
( ) 43. Tom gets home______.
A. at 5:30 in the afternoon B. at noon
C. with his classmates D. at 6:30P.M
( ) 44.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m to go to school?
A. one hour B. 5.5 hours C. Half an hour D. A morning
( ) 45.What does Tom sometimes do after school?
A. Does morning exercise. B.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C. Plays the guitar. D. Does his homework.
D
Alex’s day
Hello! I’m Alex. I often get up at 6:30 a.m. Half an hour later I have my breakfast. At 7:30 a.m. I take a bus to school. We have Math, Chinese and English classes from 8.00 a.m. to 11.30 a.m. I have lunch and talk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 We have three classes from 1:40 to 4:10 in the afternoon. After school, I often play with my classmates. We often play soccer, tennis and ping-pong. I go home at about 5:00p.m. I usually have dinner at 6:00p.m. Then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 At about 10:30, I go to bed.
( ) 46. Alex goes to school at half past six in the morning.
47. What time does Alex eat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How long does it take Alex to have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Where does Alex eat lun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Alex usually _______ before he goes to bed.
四、词汇 (10分)
51.There is no ___________ ( 桥梁 ) above the rive.
52. _________ the rive to school is dangerous for the students. (横过、越过)
53.What do you_______________ the school trip? (认为…怎么样)
54.The bus ride ___________me about 20 minutes every day. (花费)
55. He _________________ at seven o’clock. (刷牙)
56. Lisa is good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
57.Peter likes ___________________ ( 拉小提琴 ) .
58.He either does homework or________________ ( 散步 ) after lunch.
59.I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I grow up. (音乐家)
60. The school needs help to teach children______________ ( 游泳 ) .
五、连词成句 (10分)
61. does, you, get, how, it, long, take, to, school,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is, a, river, between, there, home, her, and, hospital,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far, he, live, the, how, does, library,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I, take, to, the, usually, subway, park,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club, want, what, to, do, you, jo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he, play, can, the, or, drums, basketb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do, usually, time, get, what, you, u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they, bus, take, the, do, wor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knows, she, it, not, is, her, for,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I, clean, sometimes, an, for, my, half, hour,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10分)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你的朋友Jim的基本情况。80词左右。
擅长打篮球, 会弹钢琴, 想加入了游泳俱乐部学习游泳。
每天早上7:00起床, 穿好衣服, 吃过早饭后7:45去上学, 下午4点放学回家。
通常花15分钟骑自行车上学, 如果下雨会乘公交车。
晚饭后或者做作业或者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本期)
单项选择
1-5 DBCBD 6-10 CADBC 11-15 DBBAD 16-20 BDAAA
完形填空
21-25ABBCB 26-30AADCA
阅读理解
31-35 BABDC 36-40 ACCAC 41-45 CCDCB
46. F 47. At 7:00 48. 30 minutes
49. At school 50. Does homework and watches TV
词汇
51.Bridge 52.Crossing 53.think of 54.takes 55.brushes teeth
56.Telling stories 57.playing the violin 58.takes a walk 59.a musician 60.to swim
连词成句
61.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62.There is a river between her home and the hospital.
63.How far does he live from the library?
64.I usually take the subway to the park..
65.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66.Can he play the drums or basketball?
67.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68.Do they take the bus to work?
69.She knows it is not good for her.
70. I sometimes clean my room for half and hour.
写作
一、计算题。(共40个知识点)
1.直接写得数。(每道小题1个知识点,共10个知识点)
3.5+0.6= 1.5-0.5= 0.89+0.9= 0×48= 720÷60=
3.3-1.8= 230÷5= 5.4﹣4.6= 125×8= 25×7×4=
2.竖式计算。(后两道小题需要验算;前三道小题每题2个知识点,后两道小题每题3个知识点,共12个知识点。)
(1)6.74+0.68= (2)64.7-3.74= (3)48×29=
(4)23-14.53= (5) 754÷29=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个知识点,共18个知识点。)
(1)3.27+6.4+2.73+3.6 (2) 6.45-0.58-1.42
(3)25×44 (4)24×15+169÷13
(5)2400÷25÷4 (6)(125+7)×8
二、填空题。(每空1个知识点,共20个点)
1.一个小数由4个十、5个一、2个十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2.201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 3542 0000人次,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 )亿人次,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亿人次。
3.根据36×20=720,578—558=20,列出一道综合算式是( )。
4.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30度,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5.小红、小青和小兰同时买了同样的铅笔各一支,3天后小红用去2.03cm,小青用去1.83cm,小兰用去1.89cm,他们三人中,( )剩下的铅笔最长。
6. 2.5kg=( )g 3.08t =( )t( )kg
30.7dm2=( )m2 7km 430m=( )km
7.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是9.4,则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的是( )。
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
9.把0.5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两位,再向右移三位, 结果是原来的( )倍,比原数大( )。
10.如图是一个直角梯形,如果∠1=45度,则∠2=( )度。
11.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个知识点,共10个知识点)
1.用10cm、4cm和3cm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
3. 4.02和4.020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 )
4.小东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9千克,小亮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东一定比小亮重。
( )
5.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一定不能小于60度。
(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个知识点,共6个知识点;注意:第1、2小题为多选题)
1.下面选项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有( )。
① 124×4+124×6=124 ×(4+6)
② 48×(21+29)=48 ×50
③(a + b) ×c = a×c + b ×c
④ 120×25×4= 120×(25×4)
2.从( )看下面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
3.师生共32人去公园划船,大船租金30元,限乘6人,小船租金24元,限乘4人,下列( )方案最省钱。
①6条大船 ②5条大船,1条小船
③4条大船,2条小船
五、操作题。(共13个知识点)
1.涂色表示各小数。
2.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9格后的图形。观察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以给出的三条线段为底分别在格子图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然后分别画并标出它们的一条高。观察三个图形的高,你发现了什么?
六、解决问题。(共21个知识点)
1.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少2.12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2.学校买来了32套办公桌椅,桌子每张142元,椅子每把58元,这批桌椅一共多少钱?(两种方法解答。)
3.小明星童装厂加工一批童装。原计划每天加工45套,40天做完,实际3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套童装?
4.下面是爱华小学四年级学生男、女生身高统计图。请认真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身高在1.30-1.39米的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2)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在( )范围内差距最大。
(3)身高在1.30米以下的同学有( )人。
(4)有三位男生的身高在1.30米以下,并且体重在40千克以上,根据右边表格数据,你认为他们的身高、体重怎么样?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试卷说明:
一、试题结构
试卷分为六大题型,分别为计算题(4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6分),操作题(13分),解决问题(21分);总计110分。
二、命题原则
考查知识点本册书中“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观察物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三角形”“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内容,突出本册书教学重点“整数、小数的运算”“小数的意义”和“图形的认识与运动”内容考查。
三、命题特点
1.注重数学“双基”,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养。本套试卷重点关注“双基”考查突出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第二方面,关注对本册书中基本概念掌握情况的考查。
2.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的考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本套试卷设计操作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数学操作活动,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本套试题通过设计操作活动后的问题对接数学操作与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思想,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情况。
3.关注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的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套试题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本套试题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问题的开放性,突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的考查。
shēnsuìshǔguāngdājiànkāigōngjūjǐn
()()()()
qièqièsīyǔgàojièbùyuēértóngkuàijié
()()()()
(二)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3分
援兵之计()振天动地()扶老携幻()
若无其是()钻心致志()翻山跃岭()
(三)按要求填空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事……
2、把古诗和谚语补充完整:3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凭君传语报平安。
2)书山有路勤为径。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在五、六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的孙叔敖、的小珊迪;了解了爱德华葛利格的,我国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百姓……
(四)默写一句忠告青年人的名言。2分
二、阅读40%
(一)两则小故事17分
有这样两个小故事,我一直想与大家一块儿分享。
第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他发(fāfà)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儿。在这千钧一发(fāfà)的时刻,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两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抬头一看,顿时(吃惊惊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了两个大坑。
第二个故事:古时候,有两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分别挂在扁担(dandàn)两头。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juéjiào)得轻松了很多。
这两个故事有着(吃惊惊人惊讶)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我们的人生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1、在文中括号内“√”出正确的词语或者拼音。3分
2解释下面词语,并造句4分
毫不犹豫:
3、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例: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压得喘不过气来。
(1)北风呼啸,车站上候车的人们冷得
4、读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填空。4分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字词百花洲】(25分)
1.写出几个同音字,再选择填空。
zào干()急()()音暴()
xíng()式()为()动模()
()号()象旅()()影不离
2.选字填空。
刻克需须
读书首先()要下苦功,持之以恒,()服困难,()苦钻研,还必()读许多种书,读许多人的书,才能不断进步。
3.将括号里能够跟前边搭配的词画出来。
意志(固定坚定)发挥(先进作用)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发言(热烈强烈)克服(困难困苦)
4.成语填空。
()罗()布不()之地
一()千里不()而别
眉()色()妙()连()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尽管……还……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不仅……还……
(1)我们()不能破坏森林,()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让环境更美。
(2)()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阿联酋政府()是下气力,种植树木。
(3)森林()是一座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4)()人们乱砍乱伐,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慢慢变成了沙漠。
6.填上合适的词语。
(1)课堂上,同学们回答问题常常、。
(2)课后,大家一起聊天更是、。
7、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举行(葬礼)
主持()浪费()等待()接受()
二、【句子大观园】(18分)
1.按要求用“骄傲”造句。
骄傲(自以为了不起):
骄傲(自豪):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3.把句子补充完整。
远看瀑布像
4.你读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请写出其中一首。。
5.修改病句。
但这雄伟的景观,果然不辞而别。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用下面的四个词写一段话,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
森林漫天飞舞心愿绿洲
7.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歇后语。
小明不小心打碎了爸爸心爱的花瓶,他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想肯定要倒霉了。()
8.小明在电视里看到听到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觉得很好,就记在本子上;在小区的草坪看到一句标语:“同护一片绿,共赏朵朵红。”觉得很好,也记下来了。你看到过什么好的标语或广告词吗?请写出一两条。
三、【阅读大视野】(5分)
按要求写话。
1.你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什么?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及看后的感受。
2.2008年9月25日,我国宇航员驾驶着“神舟七号”遨游太空,并出舱行走,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消息,你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
四、【阅读锦绣宫】(22分)
(一)“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guānguàn)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chùxù)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储存()吸收()
3.森林就是“森林水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4.文中有两个比喻句,请在原文中用“”划出。
5.模仿课文,用上“……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
(二)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引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念着野菊花,一下子摘了不少带回家。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来没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平凡、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联系上下文,想想下面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人注目:
2.本文把野菊花和进行比较,这样进行比较更能说明野菊花的。
3.本文共个自然段。其中第()段和第()段是写了野菊花的用途。
4.野菊花最突出的特点是。
它的用途是。
5.短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用“”线画出来。
6.你愿意做一朵野菊花吗?为什么?
五、【习作畅想岛】(30分)
同学们,请你们从以下几个词语中任选几个作为主人公,编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让人们读后受到一点启发,好吗?当然,也可以根据你的作文需要另外补充几个主人公。
小河、大海、树木、小草
花儿、田野里的庄稼
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侯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公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漫山坡盛开了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荣华富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许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挤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治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的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是一种中药,能清火败风,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的用途。
(1)小战士的“幸运”具体表现在:。
(2)弟弟的“幸运”具体表现在:。
(3)更加幸运的是上尉和大哥,具体表现在:上尉
;大哥。
5请你用概括的语句写出第一个故事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一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玛丽大娘(23分)
①在一个shèngkāi()郁金香的小村庄里,花农玛丽大娘种了一辈子的花,一直想培育出一种优质的郁金香品种。直到晚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她培育出的新品郁金香色泽艳丽,花冠硕(shuò)大,花香袭人,堪(kān)称郁金香中的绝品,令人叹为观止。
②新品郁金香一上市,花摊前便挤满了爱花的人群。人们争相购买,花的价钱也节节攀升,玛丽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听说玛丽大娘培育出了新品郁金香,许多人都登门bàifǎng()。有的人鼓动大娘为新品种申请专利,有的人愿意出天价购买新品种的全部种苗。所有这些,都被玛丽大娘一一jùjué()了。小精灵儿童http://
③第二年,春光明媚,积雪开始融化。一天,大娘把村子里的人都请到自己家里,给每家赠送一包新品郁金香种子。乡亲们都十分感动——这可是玛丽大娘煞费苦心培育的种子,凝聚着她毕生的心血啊!当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种惊艳绝伦的郁金香新品种。到了开花的时节,浓郁的花香飘散得很远很远。到这里来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小村庄顿时成了超级大市场。玛丽大娘扶持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④她的事迹被当地电视台知道了。记者前去采访:“玛丽大娘,如果您不赠送新品郁金香种子给乡亲们,而是让自己的新品花垄断市场,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吗?您为什么要无偿赠送呢?”大娘呵呵一笑,说:“如果村子里只有我一户富裕了,而乡亲们依然贫穷,我们村还是穷村子,我怎么能安心呢?再说了,花是要靠蝴蝶蜜蜂传粉的,如果周围的花不优秀,时间一长,我的新品花也是会慢慢退化的。现在家家都富裕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新品花退化,不是很好嘛?”听了大娘的花,围观的人群报以热烈的掌声,记者也高兴得zézéchēngzàn()。
1把文中的拼音写成汉字(4分)
2.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赞美新品郁金香,可以是短文中的词语。(3分)
3.文中“如愿以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叹为观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形容赏花、买花的人很多的一个词是;从“煞费苦心”中我们体会到
。(6分)
4.玛丽大娘回答记者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是。(4分)
5.请你用通顺的句子写出①至③小节的主要内容(4分)
6如果你遇到玛丽大娘,你会怎么夸他呢?(2分)
三、习作(40分)
题目:快乐的校园生活
班级: 姓名: 号次:
卷首语:同学们,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结束了。相信在这次语文检测中,你一定会仔细审题,认真地完成每一道题,收获成功。那就沉着动笔吧,加油哦!卷面得分:2分。
一.我能在下列汉字正确的读音后打“√”。(5分)
诣(yì zhǐ)殷(yīng yīn)挫(cuò zuò)隶(dì lì)捺(là nà)
骋(chěng pìn)甥(sūn shēng)锥(zhuī zuī)迂(yū xū)搁(gē kē)
二.猜字谜。(5分)
1.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2.宝玉不在姑娘在。()
3.草堆下面两只狗。()4.你我各一半,互相来征战。()我搜集的字谜。
三.形近字组词。(8分)
辩()虚()册()诣()辨()虑()删()脂()四.修改病句(6分)1.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2.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五.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5分)
例: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石”改为“事”
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改为()2.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改为()3.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良母——()改为()4.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改为()5.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改为()六.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5分)新-课-标-第-一-网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 2.上鞋不用锥子——______________ _ 3.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共厕所仍石头——_______________ 我积累的谐音歇后语。七.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A 屡战屡败 B 喜马拉雅山上鸡儿叫——名(鸣)声远扬 C 屡教不改 D 目无王法
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啊!2.我本来十分看好我们国家男子足球队,可自从世界杯开赛以来,球队是(),真令人失望。
3.劫匪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真是()。
4.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却是(),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八.我能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道:①道路 ②水流通行途径 ③方向、法、道理 ④道德 ⑤说
⑥用语言表示情感 ⑦以为、认为 ⑧量词
1.我们要培养自己能说会道的能力。()
2.这件事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
3.这条高速公路有六个车道。()
4.他做事头头是道,让全班同学佩服。()
5.今天的50道口算题,我全做对了。()
九.五(1)班的班训是“竞”“静”“净”“敬”四个字,如果按对待老师、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及卫生四个角度来排序这四个字,依次是、、、。(4分)十.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1.汉字的演变由甲骨文→ → → → → →
2.中华汉字。传播文明,3.晋朝时期有一位大书法家,成就极高,成为书法百代楷模,人称“书圣”。他的儿子在他的熏陶下,书法成就也很高,父子合称“二王”。他们就是 和。十一.错别字笑话辨析(6分,只答横线)
1.有位中学毕业生被分配到饭店当服务员,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写欢迎上级来检查的大字标语。等首长来了一念,哭笑不得,因为写的是“欢迎大骂光临”。
这位中学毕业生把_______写成了_______。所以闹出了笑话。
2.小王同意戒烟,他把保证书给女朋友小李,小李没看完就气走了。原来信是这样写的:“从今天起,我再也不买烟了,决定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底……”
小王的女朋友小李为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错在_______ ________。
3.一位男青年在外谋生,文化水平不高,因下雨向家里写信要(),由于不能准确地写出()字,结果闹出一个大笑话。信的全文是:“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
你认为这位男青年不能准确地写出________字。
4.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一种成熟的果子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白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果子是________。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共2分)(1)半开玩笑地回答。()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2.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共2分)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请用“ ”划出相应的句子。(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划出相应的句子。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2分)
4.填空,(任选4个做,答对4个得4分,多答另加分。)⑴文中提到“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 ;“海内”指: ;
“天涯”指: ;“知己”指:。
⑵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月几时有。
劝君更进一杯酒。大江东去。十三.妙笔生花。(25分)
中国的汉字真有趣,我们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相信你在学习汉字时,与汉字发生过有趣的故事,请写下来。题目自拟。20×20=400 第六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chu sheng d ao j i zheng zhong x i q i()()()()chu fang shu f u yun x u bai fang()()()()
二、比一比,组词、扩词。(6%)
祖()
经()残()念()
阻()颈()线()吟()
租()径()浅()琴()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造句。10% 情同()()
天涯()()
心心()()
一见()()推()置()
无()无()
无()无()
不分()()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5% 1.今年春节文艺晚会的节目真丰富 有独唱 相声 小品 杂技
2. 噢 我认识那位老先生 他来过几次 售货员和颜悦色地说 他常想要双软点的鞋子 我这儿还有几双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
1. 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地帮助我。2.王东东光荣地被评为“雷锋式文明学生”的称号。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几句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完成填空。5%()一闻,呵?那香甜的味儿直钻进喉咙,怪痒的。
()我小心翼翼地剥开了荔枝那华丽的红装,随即露出一层粉红色的薄膜。
()我迫不及待地撕开那一层薄膜。()那荔枝的味道呀,真够香甜。
()那薄膜紧紧地贴着丰满的果肉,宛如一盏透亮的红灯笼。()啊,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颗不断往外溢着果汁的白嫩嫩的荔枝,简直像一颗透明无比的珍珠。以上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七.按要求,把下面的古诗句补充完整。(6+5)%
1.______ 霜满天,_______ 对愁眠。_________寒山寺,____________到客船。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景物, 你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别董大》这首诗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劝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9+2+1%)1.()中挂着一轮(),下面是(),都种着()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手捏一柄(),向一匹猹()。那猹却(),反从他的胯下()。(1).以上这段话表示数量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一段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1+2+2+2+1%)多亏又看了一眼
有一回,一位老朋友对我讲:“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就利用假(jia jia)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lan)褛(lu)的男人和面色憔(qiao)悴(cui)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人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竟然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铃薯(shu)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漆的小木棚。”
“我恨不得立刻就转身回家,坐在打字机前去写我的书。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从另一个角(jiao jue)度朝老人望了一眼时,我一下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子边竟然靠着一副残废人的拐杖,老人的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liao)上几句话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
“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老朋友说。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百折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最初第一眼看锄草的老人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 “我”从另一个角度看时,那个老人又是什么样子的?用“ ”画下来。4.想写书的老朋友为什么说“多亏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把它记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
题目:二十年后相会在母校
要求:假如二十年后,同学们相会在母校,你、我、他将会变成什么样?母校到底有什么变化?老同学相聚的情景又是什么样呢?请你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力,例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汉字识辨写。(共16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dí kòu pénɡ lái liú tǎnɡ jí liánɡ nù hǒu
línɡ lónɡ kòu wèn yáo tái miào yǔ zhū ɡě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绷嘴(bēnɡ běnɡ)铸造(shòu zhù)倾听(qīnɡ qiōnɡ)骨髓(suǐ shuǐ)
损毁(sǔn xǔn)悄然(qiāo qiǎo)刹那(shà chà)坠落(zhuì duì)
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金壁辉煌()再接再励()粉身粹骨()迫不急待()
愤发图强()垂头伤气()永往直前()悲残身世()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花: 1植物的繁殖器官2可供观赏的植物3不实用的4颜色杂5虚伪的,不真实的
6用掉7模糊不清8形状像花的东西9华美
(1)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2)我花了三个晚上才做好?。()
(3)别听他花言巧语,小心上他的当。()
(4)他那三脚猫的功夫,纯粹是些花架子。()
(5)我们的老师才四十多岁就头发花白了。()
(6)不戴上老花镜,爷爷就没办法看书。()
二、词语积学用。(共19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6分)
()世闻名: 临危不(): 不屈不():
()首挺胸: 居高()下: 奇珍()宝:
2、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1)_____________的一声巨响过后,大山被炸开了一道豁口。
(2)面对敌人的恐吓,他_________的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叛徒!”。
(3)每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4)喜讯传来,刚才还静寂无声的广场顿时呈现出了一派__________________的热闹景象。
3、选词填空。(3分)
真挚 真实 真诚
(1)我从来都对祖国有着最为()的感情。(2)他这个人待人对事一直都是很()的。
(3)我们要用()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强烈 猛烈 剧烈
(1)临近考场,我的心不由得又()地跳动起来。
(2)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情感,这难道还有错吗?。
(3)战士们()的进攻,打得敌人四处逃窜。
4、在下面括号内填正确写表示看的词语。(4分)
恭敬地看()登高远望()向四处看()看人外貌()
居高下望()极目远看()偷偷地看()实地观看()
5、按照要求写出相关的成语。(4分)
(1)形容专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气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9分)
1、有关爱国的名句格言,从你内课外的积累中选两句默写在下面。(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加工厂。(5分)
(1)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改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壮士跳下悬崖。(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战士们发现敌人又一群扑上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2分)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7分)
1、《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_______________一所乡村小学见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切感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3、《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4、《最后一分钟》叙述了作者在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____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与感悟。(26分)
(一)(10分)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沉着──()崎岖──()
2、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1分)
3、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填空。(5分)
(1)这段文字描写了战士们痛击敌人时的表现,其中“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把胳膊抡一个圈”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从对五壮士的这些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上加点的关联词语,仿写一个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7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进)入北京,闯(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瑰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黑体字换成括号里面的,行吗?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里面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已用“∥”分为两层,在朗读时,前一层应读出______________的语气,后一层则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1分)
6、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歌”──《中国男儿》(9分)
1921年春天,法国首都巴黎繁花似锦。
一天,阿里耶商业专门学校盛况空前。全校师生服装整洁,合影留念。当时正在该校学习的陈毅等三十名中国留学生也来参加。当轮到他们照相时,只见陈毅走在队伍前面,指挥大家唱起了“国歌”。
照相时要唱国歌,这是商业专门学校校长的决定。几天前,当中国留学生得知校长的这一决定时,纷纷向陈毅询问:“咱们有国歌吗?”
听到同学们急切的问话,陈毅不由得皱起了双眉。他说:“如今中国军阀混战,哪有正式的国歌呀!”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因为不能唱国歌而遭到外国学生的耻笑,我们岂不脸上无光,国家的荣誉岂不受到损害?” “那怎么办呢?”听了陈毅的话,大家更加焦急。
“国歌嘛,本来就由国民议定。今天,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应急措施,大家商定一首歌曲,暂且当国歌唱呢?”
“对!”同学们同意陈毅的意见。
陈毅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道:“我看就唱„五?四‟时期流行的《中国男儿》吧,这首歌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
“好极了,我们都会唱!”大家的情绪格外高涨。
到了照相那天,中国留学生果然精神振奋地唱起了“国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这“国歌”悲壮、高昂、声震四方,它表现了中华儿女为复兴中华奋战的信心和力量!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明明没有国歌,陈毅他们为什么要用《中国男儿》这首歌曲来代替国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国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画出最能够表现陈毅伟大品格的语句,说说你能够从中感受到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思想上受到了怎样的教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本单元的你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可有些同学说:“爱国是大人的事情,我们还是小学生,还不能为爱国作些什么。”你认为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吗?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真的就不能为爱国作些什么吗?请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我最喜欢的爱国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1、在空线上填写“人物”“故事”“歌曲”“诗歌”……要写出你喜欢的原因以及对你产生的重要影响,注意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字数要求400个以上,要注意把字写工整、写规范,保持卷面的整洁。
八、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人体器官的比喻义
汉语中,常常用人体器官来做一些比喻,如,“手足”比喻“兄弟”,“头脑”常比喻“领袖、领导”……你能指出下面的词语分别可以用人体器官中的什么来替代吗?
“_________”比喻为“口才”。“_________”比喻为“侦探”。
“_________”比喻为“宝贝”。“_________”比喻为“线索、条理”。
“_________”比喻为“精力”。“_________”比喻为“身份、光彩”。
“_________”比喻为“亲信”。“_________”比喻为“中坚力量”。
“_________”比喻为“亲人”。“_________”比喻为“手段”。
“_________”比喻为“内心”。“_________”比喻为“欲望”。
“_________”比喻为“险要之地”。“_________”比喻为“要害部位。
第七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1、敌寇 蓬莱 流淌 脊梁 怒吼 玲珑 叩问 瑶台 庙宇 诸葛
2、běnɡ zhù qīnɡ suǐ sǔn qiǎo chà zhuì
3、碧 厉 碎 及 奋 丧 勇 惨 4、865347
二、1、举 全 惧 害怕 屈 屈服 昂 仰、高抬 临 在高处朝向地处 异 奇特的,罕见的
2、惊天动地 坚强不屈 热血沸腾 万众欢腾
3、真挚 真诚 真实 剧烈 强烈 猛烈
4、瞻仰 眺望 环视(张望)端详(打量)俯视(鸟瞰)遥望 窥视 参观
三、2、(1)这民族精神多么的强烈,爱国情意多么的浓厚啊!(2)这位台湾年轻教师的手被我紧紧地握着。(4)这不是永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5)战士们发现又一群敌人扑了上来。
四、1、台湾 年轻教师认真地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 中国历代伟人像 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2、痛歼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
3、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 收藏文物的珍贵 4、1997 7 1 香港 爱国主义
五、(一)
1、慌张平坦
2、……打了下去。∥他们………射击。∥敌人始终……
3、(1)语言 心理 动作 神态 对敌人的仇恨(2)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福才 胡德林
4、写出了战士们英勇歼敌的结果,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仇恨。
(二)1、圆明园毁灭的历史
2、随意 遵照命令 比喻特别珍贵的事物 事物最主要、最好的部分
3、去掉后突出显示英法联军的强盗身份
4、去掉后表现不出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5、气愤、仇恨 痛心、惋惜
(三)1、陈毅等留学生临时决定用《中华男儿》这首歌曲代替国歌在学校举行照相留影时给以高唱。
2、原因有两个:
一、如果不唱国歌,会被其他国家的学生耻笑,是国家荣誉受损;
二、《中华男儿》这首歌曲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而且大家都会唱。
3、第四段中的语言。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4、这不是真正的国歌,加上引号表示否定。
八、口齿耳目 心肝 眉目 心血 面子 心腹 骨干 手腕 肺腑 胃口 咽喉 心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一、汉语拼音。(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yù dìng pái liè sù jìng()()()
2、给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拼音。电钮(niǔ liǔ)擎着红旗(jìng qíng)
二、字词。(23分)
1、考考你查字典的方法。(5分)
(1)“丸(”wán)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 画。
(2)字典里“丸”字有以下几种解释:○1小而圆的东西; ○2专指药丸; ○3数量单位;
(3)你认为上面哪种解释最合适下面词语中的“丸”字,请把序号写在括号内。(A)弹丸()(B)定心丸()(C)一丸药()
2、形近字组词(4分)
崖()秦()诞()拂()钮()涯()奏()蜓()佛()扭()
4、给下面带点的字换个词(6分)(1)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2)起初是全场肃静()
5、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2)指事物保持原样,没有改变。()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屹立 矗立 耸立 挺立
(1)经济开发区里()着许多摩天大厦。
(2)今日的中国犹如巨人一样()于世界的东方。(3)一排排白杨在戈壁上傲然()。(4)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南部。
三、句段
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改为陈述句: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主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缩句:(3)奶奶缝补衣服
扩句:
(4)妈妈说:“我带你去。”
改为陈述句:
(5)岸英是我的儿子。我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用关联词,把上面这句话合成一句话。
2、写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2)全场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在原句修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2)经过努力王小明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4、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意思
(1)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是:
(2)金沙水拍云崖暖,意思是: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天安门广场
在首都北京城的正中,天安门前,有一大片开阔的广场,磅礴坦荡,这便是名闻中外的天安门广场。到过这里的人,谁不深深地爱上她? 我先向你介绍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
广场的北面就是那座庄严、朴实的天安门城楼,城楼前有七座玉带形的金水桥,桥上饰有雕花石栏。金水桥前的两侧,矗立着一对浑圆挺拔、雕刻精美的华表。
广场中央,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红旗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光明,象征着各族人民大团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并亲自开动电钮,在这旗杆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广场的南面,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镌刻着毛主席的题字和周总理写的碑文。碑座四周十幅大型浮雕,正向人们诉说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和光荣历史。再往南,便是毛主席纪念堂。
广场的东西两旁,是两座对称的大厦,西边是人民大会堂,东边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座建筑物,()有现代化的特色,()有民族化的风格。
天安门广场经过1959年、1977年两次改造和建设,现在不仅是建筑物宏伟壮观,而且绿化也令人赞叹不已。
你瞧,场内有草坪、花坪,绿红相映;两旁有立柳、云杉、元宝枫和广玉兰,疏密相间。你再瞧,长安街林阴大道上,一簇簇美丽的鲜花,一行行青葱的林木,显得那么欣欣向荣。
()你站在广场中央,纵目四望,()会感到意气风发,心旷神怡,你也必定会深深地爱上这宏伟壮观、气度不凡的天安门广场。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 语。
(1)名闻中外:________________(2)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 ”划出一个反问句,用“________”划出一个排比句。
4、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5、文章中的过渡段是第_________自然段,它在文章中起 的作用。
6、文章中介绍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是按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
7、根据天安门广场平面图所示,把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物①~⑤的名称填入下面的横线。天安门广场平面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了 感情,使读者也受到了深刻的感染。习作。(30分)
我们已经学习《开国大典》场面描写方法,现在,也让我们来写一下关于场景描写的文章。你可以写记一次升旗仪式,也可以写有关活动,如拔河、打篮球、校运会……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人才能前进
B. 以卵击石,石头无恙而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 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并不能说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D. 运动员从地上跳起,是由于地面给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作用力
2.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
D.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 用力[F]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的水平分量为[F1],如图1. 若以与[F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代替力[F]拉此物体,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a],则( )
A. 当该水平面光滑时,[a B. 当该水平面光滑时,[a=a] C. 当该水平面粗糙时,[a D. 当该水平面粗糙时,[a>a] 4.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由图可知( ) A. 甲比乙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C. [t=20s]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D. [t=30s]时,乙追上了甲 5. 如图3,物体[A]靠在竖直的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物体均保持静止,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6. 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4甲;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4乙. 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大 B. 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 [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 [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22.5m 7.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然后站在体重计上,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 并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 他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50] A. 根据图2和图3可估测出电梯向上起动时的加速度 B. 根据图1和图2可估测出电梯向上制动时的加速度 C. 根据图1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制动时的加速度 D. 根据图4和图5可估测出电梯向下起动时的加速度 8. 如图5,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g] B. [M-Nmg] C. [0] D. [M+Nmg] 9. 如图6,水平放置的光滑硬杆[OA、OB]成[θ]角,在两杆上各套轻环[P、Q],两环用轻绳相连,现用恒力[F]沿[OB]方向拉环[Q],当两环稳定时,绳的张力大小是( ) A. [Fsinθ] B. [F/sinθ] C. [Ftanθ] D. [F/sinθ2]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 利用滴水法可以粗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其方法如图7:调整水龙头滴水的快 11.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8,每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数字为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图8中记数点“4”对应的纸带速度[v4=] m/s. (2)纸带的加速度为[a=] m/s2. 12. 小华用如图9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搁置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纸带连接车尾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a],小桶通过细线对小车施加拉力[F]. 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测得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2)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N.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要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需要调整实验装置,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 A. 增加小车的质量 B. 减小小车的质量 C. 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 D. 适当增加小桶内砝码质量 13. 如图10,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O、A、B、C、D、E、F],并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还给出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即打点周期为0.02s. (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计数点[A]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 cm; (2)由纸带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始终满足[M?m]([m]为砂桶及砂的质量),且所有操作均正确,结果得到的图象应该是下图中的( ) (4)该同学在实验完成后得到了如图11的图象,请分析是什么原因: 三、本题共小题,满分44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8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m处时,[B]车速度为4m/s,且正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15. (8分)在水平雪地上,质量为[M=35kg]的小红,坐在质量为[m=5kg]的雪橇上,小莉用与水平方向成370斜向上的拉力拉雪橇,拉力大小为[F=100N],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从静止开始前进150m所需要的时间. 16. (8分)如图12,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3kg],斜面倾角[θ=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光滑斜面[M=50kg]置于动摩擦因数[μ=0.8]的粗糙水平面上始终不动,求:([g]=10m/s2) (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多大; (3)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7. (10分)如图13,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 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 拉力[F=]1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经时间[t=]4s绳子突然断了,已知sin37°=0.60, cos37°=0.80,[g]=10m/s2,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 18. (10分)如图14甲,水平传送带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 从传送带左端[P]先后由静止轻轻放上三个物体[A、B、C],物体[A]经[tA=9.5s]到达传送带另一端[Q],物体[B]经[tB=10s]到达传送带另一端[Q],若以释放物体时刻作为[t]=0时刻,分别作出三物体从传送带左端[P]运动到右端[Q]的速度图象如图14乙、丙、丁,求: (1)传送带的速度[v0]和传送带的长度[l]分别是多少; 【四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09-19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01-30 数学四年级单元测试卷12-02 四年级第三单元测试卷09-28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11-22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02-0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九单元测试卷06-15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测试卷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