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制度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本经济制度(精选8篇)

基本经济制度 篇1

一、引课、利用“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引出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简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即: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我们首先学习基本经济制度。

二、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理解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3.认同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树立制度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60----63。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内容?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4.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5.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6.坚持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何意义?

四、新课学习

(一)公有制为主体

1..运用你的经验1.我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2.我爸爸妈妈开了一家小餐馆3.我爸爸在我伯父的建筑公司里负责项目管理,我妈妈在家乡的村办企业上班

思考:这些同学父母的工作单位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让学生整体感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2.教师讲述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的依据,公有制的地位及包括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3.课件演示国有经济,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支柱产业

4.通过探究与分享: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的什么性质的经济?它有何作用?国家对它有何政策?

了解国有经济的作用及国家的政策

5.师生共同学习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政策 6.通过图片了解中国第一村,通过探究与分享了解集体经济 7.师生共同学习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及国家对国有经济的政策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师讲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利用ppt演示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 2.利用图示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不同

3.讲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国家对于非公有制的政策 并 练习。

4.具体讲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 篇2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制度自信,优越性,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二者之间经历由相互适应到不适应的过程,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将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根据发展实际不断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调整,它的丰富和完善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在确立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研究实际情况,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进行改革,不断探索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正确走向,历届党代会的决议体现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生、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不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实践过程中促进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应该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萌芽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这次会议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制度的改革是改革的重要方面,这一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标志,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所有制,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经济的必要补充。”[1]这次决议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理论出发,解释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思想。1987 年党的十三大指出:“需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适当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2]这次决议较之十一届六中全会,其发展创新之处在于将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由“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扩大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及“三资”经济的总和。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992 年十四大提出:“坚持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3]十五大首次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十五大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运用。”[4]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丰富和完善过程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这一表述充实了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理论。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所有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即“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5]。2007 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6]两个“平等”理论是十七大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即坚持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7]应该说,这一表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奠定制度自信的基础

(一)集中体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一般规律的集中体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这一理论阐明,所有制形式和经济制度若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就必然会存在,它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不能人为取消的;但是经济制度若超前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就必然发生变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国情,现阶段只能实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现阶段不适合建立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度,因为违背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创新性运用。

(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尚未进入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要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也不能实行马克思所设想的单一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经济制度首先必须体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兼顾了以上两方面的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解放;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为了调动更多的积极因素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三)源于历史和现实的综合考察

1.总结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比如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基本建成,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单一公有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和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弊端和局限。单一的公有制和过分的国家垄断,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预期的优越性,正如邓小平所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9]这一论述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表现为,一是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总结建国后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可以得出,把关系国家命脉的经济资源掌握在国家手里,把国家政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政党手里,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单一的公有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商品生产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也不能跨越这一发展过程。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显著特征是人口多、生产力水平较低,这就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2.分析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态势。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处于支配地位,它还是有相当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依然可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非通过单一的公有制来体现,而是通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发展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体现。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制度自信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带来的发展成果充分证明,这一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的现实国情,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的所有制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果。这一改革不仅没有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反而使其更加巩固;同时使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得经济发展呈现出生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决定了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可以保证社会的重要经济资源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里,并且可以较快地实现资本的集中,有效地把资源和劳动力配置到急需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点骨干产业上。建国初快速建成的重点项目可以证明,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得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从而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样,若没有这样的所有制基础和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后也不可能这样快地取得如此辉煌的建设成就。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重点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这得益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提高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条件下,以生产相对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是所有实行市场经济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但是,经济危机的发生不仅仅是由市场经济本身所决定的,它与不同国家实行的经济制度也密切相关。市场经济具有社会性质,各个国家对发生经济危机的可控程度,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和手段是不相同的。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因此出现完全私有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几率很小。而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会对金融自由化的国家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来转换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而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应得以坚持和完善

(一)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减少经济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国有经济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设备落后等问题,其中创新能力不足是最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互相补充,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适应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其在现阶段的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好的条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是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农村的拓展,可以带动农民就业,从而增加其收入。三是支持高新技术领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实现其与公有制经济的互补作用,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使之置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并能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结语

总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考察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历史合理性,而且具有其他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优越性奠定了制度自信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84.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8-1639.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80.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88.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9-467.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

[7]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改革必须巩固和加强基本经济制度 篇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载入《宪法》的。《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公开反对公有制为主体、公开反对国有经济为主导、公开主张私有化的言论,在我们的报刊上比比皆是,甚至一度成为舆论的主流。连篇累牍、肆无忌惮地发表违反《宪法》的言论,是任何法治国家都不能允许的。而发表反对公有制为主体、主张私有化言论的人,往往也是嚷嚷“宪政民主”最凶的人。这真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既然《宪法》规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基本的经济制度,那么,就应该旗帜鲜明地指出,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批判和抵制私有化,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改革的任何措施都应该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如果改革的具体措施削弱以至破坏基本经济制度,那就是犯了颠覆性错误,就是走上了改旗易帜的邪路。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张私有化,是一种违宪行为。这一点,应该明确地提出来,再也不能含糊其辞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至少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它明确规定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应该得到发展,这叫作“共同发展”。这是因为,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都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多方面需要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只发展某一种所有制经济,排斥另一种所有制经济。从原则上说,没有什么“国退民进”、“国进民退”这一类问题,“国”与“民”都要“进”。前一阵舆论界热炒“国进民退”,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它不仅不符合党的政策,而且不符合客观实际。

其次,它还明确规定了不同所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起辅助作用,处于补充地位。哪种所有制占主体地位,哪种所有制处于补充地位,这个问题不能忽视,更不能颠倒。因为它涉及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邓小平多次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他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我国还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但他始终坚持,我国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他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例如,他在另一个地方讲:“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他明确指出,我们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只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一次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性质。他说,特区姓“社”不姓“资”,因为“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

邓小平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看作是我国社会能不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原则问题,这是有道理的。从原始社会瓦解以来,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一直是几种经济成分并存的,都不是单一所有制的社会。那么,怎么判断一种社会的性质呢?当社会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时候,社会的性质就取决于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的性质,也就是看哪种所有制形式占主体地位。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而事物的性质也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性质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不管是什么所有制的企业,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市场规则适用于一切企业,一视同仁。竞争没有例外,不能对某种所有制实行一种规则,对另一种所有制实行另一种规则。但是,谈到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所有制的地位总是不一样的,总是有一种所有制形式占主体地位,其他所有制形式则处于补充地位,不可能“不分老大老二”。在所有制结构中区分“主体”与“补充”是十分重要的,谁是“老大”,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再次,它还规定了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控制力和影响力。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决定性标志之一。党的十五大提出,所谓公有制为主体,不仅要保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且要保证国有经济能够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概括起来,就是量上要占优势,质上要有控制力。没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难以存在。

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还有另一个方面,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在有一种倾向,对非公有制经济只讲鼓励、支持,而不讲引导。这是不全面的。问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和支持它们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它的主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还存在雇佣和剥削关系,生产的目的是追逐剩余价值。这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有矛盾的,因而必须加以引导,以便使它的发展能够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要鼓励、支持,而且更要注意引导的道理。

进一步的问题是,谁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呢?除了政治上党和人民政府进行有效的工作外,从经济上说,就要靠国有经济来执行这一职能了。没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无法实现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的。

nlc20230903234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全会明确规定“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措施” 。这就全面地规定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及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措施。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么确定的?

我们为什么要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呢?简单说来,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体国情确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做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建立公有制、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的,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是依据这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所以,他们理解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即它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的。也就是说,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点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时间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思想,同时总结了改革以来的新鲜经验,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私营经济问题。这样,我国的所有制格局除了作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外资独营经济等等,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20多年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的局面。

可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并不是人们拍脑袋主观想出来的,而是具有客观的规律性,也许在经济落后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这种所有制结构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都应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基本经济制度。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不能改变这个基本经济制度,既不能搞单一公有制,也不能搞私有化。

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坚持、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应该成为我国改革的基本出发点。进一步的问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怎么实现?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途径来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加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实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经过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得出结论:发展由国有经济控制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决定》做的说明,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他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所有制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如何更好地体现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全会决定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的论述,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的时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那时中央就提出要探索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股份制。当然,股份制不等于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可以是纯公有制经济(例如,由国有企业联合组成的股份制企业),也可以是纯私有制经济(例如,由私营企业联合组成的股份制企业)。但在我国,大量的股份制企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营资本以及其他个人资本(有时还有外国资本)交叉持股的企业。所以,十五大对股份制所做的论断基本上可以运用到混合所有制经济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大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在利用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扩大国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发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作用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创造了丰富经验。中国建材集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把发展混合所有制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为了实现基本经济制度。如果离开基本经济制度来抽象地谈论混合所有制,就会走上邪路。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能举例说明我国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出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理解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从而加深学生爱党爱国,拥护党制定的基本路线。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内容理论性较强,和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股份制,非公有制作用等知识,比较难以理解掌握,应加以强化学习。

五、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阅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2.教师的教学准备:收集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关时政材料、新闻图片,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制作教学课件。课前预习本框导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情境导入:

中学生张丽周末回到家中,刚进屋,一家亲戚就围坐在一起,畅谈幸福生活......。

爸爸: “我在村上开的小旅馆规模又扩大了,请了18个员工,国庆节之前就有旅客用电话预定房间了。” 妈妈:“我们那个果汁原料加工厂是乡镇企业,特别注重科技研发,厂里还经常组织我们外出学习。今年又引进了一套先进生产流水线,光是税收就上缴了30万元。” 表哥王强:“我们铁路运输部门每到逢年过节就特别忙碌。瞧,国庆节没过完我就得赶回去

上班了。”表姐王芳:“我自己开的油茶店生意好得不得了,有时候客人来晚了还找不到座位。”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简单介绍一下张丽一家从事的各个行业的情况,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略

教师归纳:从中大致可以反映出我国有私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成分。

这些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那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引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注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前者是公有制,后者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2、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说出公有制经济组成、含义、地位、作用、国家态度。

(1)国有经济

①含义: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多媒体展示材料)

“5.12”汶川地震中,四川省的公路、电力、通信、燃气及自来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中央在川企业和省属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调配技术设备和技术抢险人员奔赴重灾区,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在设备、技术、人才、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中石油、中石化公司采取定点加油站、流动加油站,24小时不间断加油,保证抢险车辆的油料需求。省水电集团等企业抓紧抢修设备,迅速恢复电力供应保障。全省通信企业采取派出通信车、空投通讯设备等措施为灾区群众、抢险人员提供服务,尽最大努力保障灾区应急通讯铁路、航空、公交等企业集结运力,在运输灾区急需物资(如:帐篷、日常生活用品„„

探究:(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不是要求国有经济应当覆盖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占支配地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或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作用: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第一,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第二,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求国有经济应当覆盖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占支配地位。因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力上,而 不是国有资产的面面俱到。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其他领域则可以通过

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这也就是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国有经济需要从过于广泛的竞 争性行业逐步,集中力量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便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又如:只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并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而不必要求国有经济在一切领域和一切行业中都占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 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播放影片剪辑,让学生观看完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2)集体经济

教材32页:有个街道办的食品厂,原来不景气。后来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和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的批准,职工的收入既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探究: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列举自己身边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说说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

①含义: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式: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④作用:第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第三,缓解就业压力;第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因而,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

探究: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六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总资本为90.11亿元人民币,国有资金占80%,民间投资占20%。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充分体现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引导力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能力。

(1)这家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2)这家公司中的国家股和集体股属于什么性质?

(3)从性质上看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

学生甲: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从图中可以知道,该企业中国有和集体股份占59%,是绝对控股。所以从性质上看是公有的性质。学生乙: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果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50%以上的股份,照样能够实现控股权,比如30%,甚至20%,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注意:不是把两种不同的所有制联合在一起,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把公有制和私有制结合起来的新的所有制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1)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其中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区别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优势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能有差别,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二是这种优势,指的是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要注意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同时要强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内涵不一样:“主体地位”不仅有质的要求,也从量上要求;“主导地位”主要指方向上的引导。

外延不一样:公有制经济包含三个: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而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

5、如何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议一议:国有企业如何改革,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

教师归纳:为了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师:现场询问学生日常学习用品的从何处购买;让学生介绍临清的特产,如临清酱菜、狮猫、李家烧鸡、武德奎肉饼等,让学生了解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这一目内容比较简单,主要由学生自主讨论完成下表,老师稍做补充深化.1、多种所有制经济

含义 特点作用 国家态度:

(主要是让学生从中得出为何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2、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为什么?

教师引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因而,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教师引导: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

因而,具体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另外也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教师引导:那么,基本经济制度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意义)

(2)怎么办?

学生回答: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误区警示】

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注意:公有制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注意: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3、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是看量的优势。

注意: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4、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注意: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

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注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都占有支配地位。

注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

7、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注意: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有支配地位。

8、外资经济都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注意: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三种形式中,都有外资经济,但外商独资企业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利用学案及时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日常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是如何产生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企业与劳动者的内容。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阅读我国公司的形式与经营策略,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组成和作用

2、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容、特点、作用

2、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教学反思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篇5

南阳第四师范学校郑静侠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2、识记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3、识记理解公在制主体地位及表现;

4、识记理解运用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5、识记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教学重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2、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3、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教学难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2、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3、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预习思考题;

【教学准备】

1、教学投影片;

2、目标检测题;

【教学设计】

一、导入目标

1、课堂提问:

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本节课开始,我们着重介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3、板书课题

4、出示教学目标

二、引导自学

㈠、布置学生自学课本87至90页,通过自学,能回答以下思考题,大致理清课本脉络结构;

自学思考题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3、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5、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6、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想一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什么?

7、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讨论: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㈡、学生看书、讨论,教师巡视

三、教师导教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

5、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因此 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其他所有制经济。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想一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什么?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并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节。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7、我国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什么?(我们应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和流通主要由市场调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这样使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提高素质。讨论: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并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建设资金来源、增 加社会财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现阶段大力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目标检测(对上述问题提问)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框节内容;

2、完成《伴你学》相关练习;

3、课堂作业: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_教学设计 篇6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明确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认识到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的,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下,我国建立了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它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这一问题。(多媒体播放)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第一幅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它吸引了来自于全世界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多名运动健儿;

第二幅图片:是以东方明珠电视塔为中心的上海,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经融中心之一;

第三幅图片:是中国深圳,改革开放后,深圳从原来的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

第四幅图片:是跨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充分显示了我国的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第五幅图片:是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国家馆,这是我国组织参与世界盛事的又一体现。

请大家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使得我们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同时播放PPT,引导学生阅读一段材料(十七大报告),总结出我国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公有制为主体

教师活动: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再次强调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中国石油、中国移动、葛洲坝集团)思考问题。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规模较大、不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独有)教师活动:它们的影响很大,掌握国家经济的命脉。它们是国有企业(问题: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之间是什么关系)

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播放)。

国有经济,是指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解读这句话的含义)

那么国有经济的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呢?它的作用是什么?请大家阅读课本31页。

教师活动: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或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作用: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第一,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第二,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求国有经济应当覆盖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占支配地位。因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力上,而不是国有资产的面面俱到。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其他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这也就是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国有经济需要从过于广泛的竞争性行业逐步,集中力量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便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展示图片:世界五百强中的中国部分企业。

又如:只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并不会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而不必要求国有经济在一切领域和一切行业中都占数量上的优势。

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2.集体经济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有个街道办的食品厂,原来不太景气。后来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的批准,职工的收入既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这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

教师活动: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集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坚持土地、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和集体签订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和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收入。(有利于发挥

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

注意:土地承包后,土地成为农户所有了吗?农村的所有制性质改变了没有呢?

不是,还是归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等生产资料还是归集体所有.所以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还是集体经济。

展示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集体经济的作用。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教师活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32页波导手机的材料,并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活动:波导公司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

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教师活动:刚才大家学习的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表明资产归谁所有。可是,这些公有资产用什么方式、形式来经营使用,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它可以是国家、集体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可以承包、租赁,也可以与其他经济联合、合作等等,总之,哪种形式有利于公有资产发展壮大、取得最好效益,就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当前,股份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公有制形式。请同学们看教材32页,某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这是一种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3页,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优势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能有差别,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二是这种优势,指的是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要注意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同时要强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含义、性质、特点和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首先请看三段材料,思考问题。

2000年9月吴大娘下岗后,就在原单位附近开一家水饺馆,没想到生意特别好,后来丈夫、女儿也来帮忙,生意越做越红火。

2004年6月,吴大娘注册了“大娘水饺”的商标,办起了“大娘水饺餐饮有限公司”,雇用了很多下岗女工,大娘水饺也在常州打出了响亮的名气。

2008年3月,外国资本加入大娘水饺有限公司,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大娘水饺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多家连锁店,吴大娘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大娘水饺卖到国外去。

请问:吴大娘这些年来开的“水饺馆”各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1.吴大娘2000年开的水饺馆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2.“大娘水饺餐饮有限公司”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3.外国资本加入大娘水饺有限公司之后又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图片展示强化学生对三种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教师活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活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教师活动:那么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教师活动: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

教师活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较高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是,我国又还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现象,因此决定了我国还必须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那么,这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教师活动:这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活动:这节课主要讲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地位、作用,回去大家做好巩固练习。这节课上到这儿,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课是初三思想政治教材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我国经济现状,经济制度的重要一节.因此,学好本框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本节课中补充的习题“读图分析”,对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把握重点,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多多努力。“备好课”是校本培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多挖掘知识点,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不足与改进设想:首先,教学时间的安排略显仓促,知识的处理不够仔细。我最初的教学设计构想是想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坚信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我国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巩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此环节实现情感的升华。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不恰当,导致最后课堂练习的教学环节不能够完全展开,没有实现这一教学设想。今后,应当加强自己根据学生实际特点,灵活驾御课堂的能力。

其次,教态不够自然,亲和度不够,精神不够饱满。今后,多注意精神状态的调整。

基本经济制度 篇7

第一个误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

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认识不全面的最多的就是把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公有制经济就应该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确认识的一道选择题中, 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经济的有38%。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去认识。

从理论上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决定了必须由公有制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 但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 又决定了我国不能只有公有制经济, 必须容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从实际上看, 我国现在的工业主要是国有经济, 农业主要是集体经济, 但许多小商品生产和销售都是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销售, 基本上都是非公有制经济, 这就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以公有制为主体, 不等于否认非公有制等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共同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个误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经济, 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为现阶段发展经济就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学生并不少, 主要是他们只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 没有看到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能否定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地位。

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经济形式, 都可以平等地竞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能理解为在生产力不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 鼓励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基础。从经济制度性质来看,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阶段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不能理解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个误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矛盾的

认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矛盾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主要原因是他们只看到两种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对立, 没有看到他们是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一次课堂教学讨论中, 笔者组织了一次辩论。围绕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统一的还是矛盾的开展辩论。在辩论中, 学生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认识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者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单一地把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认为发展经济就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都是片面的。

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矛盾,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性质。在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的性质, 而且能更好地促使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 因为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就是坚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又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篇8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措施;德里模式;澳大利亚模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7-01

1 对该医改措施进行描述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1.1 该医改措施尝试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我国的基本的药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基本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1.1 一些药品价格呈现虚高 国家虽然出台了各种政策价钱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强力打击招标的形式,通过降价等各种措施来降低药物的价格,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药物虚高的问题。

1.1.2 药物供应需求不对应 政府采取降低药物的价格导致生产药物的减少,也有一些出售药物的商店对高价格药品的偏爱,使一些基本低价格的药物相对较少。

1.1.3 缺乏公共筹资机制以保障贫困人群的可及性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农村居民和城镇无业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但这2种保障都是以“保大病为主”,并且待遇水平较低。

1.1.4 药品质量问题突出,监管体制不顺。

1.2 实际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国家提出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通过加强对药物的治疗,通过国家政策、企业各种手段的并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价格的管理,通过对药物销售的各个流程可以保证居民的用药。主要的内容如下:

1.2.1 逐步建立国家药物目录 通过对居民经常发生的疾病的调查可以发现哪些是重大疾病、多发疾病和常见病,通过对这些疾病的基本了解,可以有效的开展药物保健知识的培训,并且通过对药物的经济学的基本评估,保证居民选药基本要求。

1.2.2 完善药物保障机制 国家要加强药物的宏观调控对制药产业、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控,鼓励企业研发一些疗效好、价格低和成本低的药物,既能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用药的基本要求,还能确保企业利润和企业效益达到双赢,确保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确保正常药物的供应,保证居民的正常用药。

1.2.3 企业有时为了提高效益和利润,就进行精包装,这增加居民的成本,也提高企业制药的成本,通过降低生产包装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好的让利消费者,并且有利于制药企业之间的公平的竞争,提高企业规范、科学的竞争,通过降低包装的成本,简化流通的成本,促进医药企业制药竞争的集中度。

1.2.4 完善医疗机构的药物配备制度 通过对药物用药行为的监督,促进药品合理有效的使用。通过建立各种用药的各种制度可以规范用药的范围和药物的使用状况,建立完善的药物治疗指南。

1.2.5 通过对药物的监管提高药物的质量,并且提高企业的安全质量意识,逐步加强一些制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制药的质量,降低药物的价格,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考核可以确保生产的药物质量的安全、可靠。

1.3 从什么角度讲(如何,为什么)该项改革预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将全部纳入医保的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这将大大降低个人支付比例,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其次,基本药物的配送与采购,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国家对生产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抽验,加强了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保证群众用药更安全。

第三,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价格显著下降。

第四,通过基本药物的推广,彻底改变了过去“以药养医”的运行体制,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生的用藥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度滥用,降低群众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1.4 目前的影响如何? 数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基本药物规范采购、控制价格、组织配送、合理使用以及落实零差率销售等政策,并在基层综合改革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据最新监测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安徽、天津、宁夏、吉林、江西、陕西、甘肃、海南等地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安徽采用“双信封”招标、单一货源承诺、统一支付货款等方式,降低基本药物价格,保证质量和供应。各地积极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合理使用。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下降、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上升的可喜现象,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制度实施效果初步显现。

2 描述其它国家是怎么解决类似问题的

2.1 澳大利亚 ①制定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在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框架下协调各方利益和目标,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政府、卫生专业人员、制药工业、消费者和媒体)都能接受并共同合作。②将明智用药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制定国家药品报销计划(PBS),并设立药品报销咨询委员会(PBAC)和国家处方服务公司(NPS)等机构来推进计划的实施。

3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1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选择基本药物种类的做法是:在药品遴选和精简过程中,如果药品报价明显低于药品津贴计划(PBS)目录内同类药品的最低价时,目录内的药品必须提供成本——效果资料,否则必须降价;当某种药品被临床证明其成本-效果明显优于目录内的药品时,才可制订高于基本药物产品的价格。这样的遴选过程更具可操作性,只有科学合理地对药物间的成本——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才能真正遴选出真正意义上的基本药物,因此值得我国借鉴。

4 在你讨论的基础上,你将给中国怎样的建议

4.1 基本药物理念只有切实落实到药品生产、采购、供应、和合理使用政策中,才具有生命力。

4.2 基本药物理念与药品报销等支付手段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促进合理使用和控制费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通,田侃.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刍议[J].中国药事,2008,22(12):1056-1059.

上一篇:作业如下下一篇:未来的科学家四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