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精选11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
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教学难点:《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 x xx.x| x x 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听《娃哈哈》音乐跳进教室)
师: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谁知道现在播放的歌曲是由哪个地方的音乐改编而来的?
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新疆呢?
生畅所欲言:新疆风景如画,特产丰富,新疆人能歌善舞等
(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真
是个小百科!瞧你的口水都快掉下来了!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你真行!)师: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牧童之歌》伴奏(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
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你所看到的新疆?(生: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学生话题方向统一,老师及时说:是啊,真想亲眼去看一看啊!把学生话题转移。
二. 节奏练习
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天山去走一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是谁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老师用响板打击x x x.x| x x x.x |节奏模仿马蹄声(学生听完后回答)
出示PPT师:原来是小牧童,他骑着一匹悠闲自在的小马,小马它跑起来可有节奏,你听出来了吗?你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小马的跑步声吗?(2-3个学生模仿马蹄声节奏)x x x.x| x x x.x |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老师说: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手圆舞板慢慢地再打一遍。
(出示PPT)你的耳朵真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条节奏 x x x.x| x x x.x |(慢速)
师小结:第三个音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音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音要唱的短一些。
(范读)像这样:x.x来:生跟读两遍 加上前面的节奏x x x.x一齐:生跟读两遍(慢慢地逐渐加快速度)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附点八分音符完成的不是很好,教师采用划拍练习帮助学生
师:让我们配上音乐来一次。
师:太棒了!那谁能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小牧童骑马奔驰的样子呢,最好能加上刚才学习的节奏!(1-2学生)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不太会,老师及时引导拉缰绳甩马鞭等动作
模仿得真好,老师把你们的动作综合一下,(师综合学生动作并表演)大家一起来试试。
如果配上音乐旋律那就更好了,看老师的。x x x.x| x x x.x |(用啦来慢慢摸唱旋律,加以手上拉缰绳甩马鞭的动作)
你们也来试试!(师生一起表演)
和老师一起去草原上骑马吧!播放《牧童之歌》歌曲
三学唱歌曲
1.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听一听,说说你觉得歌曲的情绪速度和演唱形式分别是怎样的?情绪:欢快 速度:中速 演唱形式:童声齐唱
~好,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畅所欲言)
2.师小结:是呀,小牧童天真可爱,英姿飒爽,他的放牧生活更是悠闲自得,多么令人羡慕,多么让人向往呀!想不想和小牧童一起唱着歌,扬起马鞭,在辽阔的草原快乐的奔驰?(生:想)那就赶快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3.出示歌谱
看好歌谱,先用说悄悄话的声音来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歌曲旋律.跟着老师来唱一唱歌谱。
解决高八度:注意66整整高了八度,唱的时候嘴巴圆圆的,提前换气,用气息支持,听老师唱:66,高音6不要吼,美美的来唱。你们来试试!
~你们学得真快,现在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一起来试试吧。(完整唱一遍)
~解决难点乐句
师: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PPT出示:(连续附点处)
解决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教师范唱9——12小节,加附点和不加附点两种唱法进行对比。
那我能不能把附点去掉呢?听老师唱一唱(教师范唱9——12小节)再听一听没有去掉的(教师范唱9——12小节)!
学生肯定会说:不能去掉。说一说为什么呢?(引导生回答:加上附点更能体现小牧童的可爱和欢乐的心情)好,跟着老师再来唱一唱这一句!(生跟着一起唱)师: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想一想怎样可以体现出牧童欢快的心情呢?(师边说边做一个快乐的神采飞扬的表情)启发学生用欢快的表情,愉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学生复唱)
~嗯,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让我们试着完整地跟琴来唱一唱。
配上音乐再来一遍。(《牧童之歌》伴奏)
四、歌曲表现
1.师:你们动听的歌声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也好想在辽阔的草原放声高歌。下面听听老师唱的在情绪和速度上与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范唱
(1)“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突出“慢慢地” “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表现出那种舒展
(2)“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表现小牧童在天山脚下放牧的愉快的心情
(3)“唱上一首歌呀”稍慢
(4)“心花开放”突然加快速度
引导学生回答:“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 “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用稍慢的速度表现出天山的美,“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用稍快速度表现出小牧童放牧时快乐的心情。
师:这样的改变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生答:歌曲更优美,更活泼,更可爱~)师小结:音乐速度的变化,会使得歌曲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得丰满.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师生跟音乐齐唱
2.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由一群孩子演唱的《牧童之歌》,你能听出这首《牧童之歌》与我们刚学的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童声合唱,引导学生说歌曲还用到了手来拍击节奏,进行了歌曲旋律的改编等
师:这样的改变又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
师小结: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使歌曲更丰富,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那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唱得更美一些呢 ?试着对歌曲的演唱形式,或者情绪速度做一些改变?(尝试各种方案演唱)(启发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强弱、演唱形式进行处理)情况预设:学生也许会说改变歌曲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老师追问:可以呀,那领唱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生回答。
我们按照XXX说的,来试试!我们唱两遍,第一遍请一位女生来领唱,XXX。第二遍我们请XXX来领唱。那么其余部分我们一起来完成。追问:XXX,XXX你们唱那一句?我们一起唱哪一部分?清楚了吗?开始了。(师生合作进行演唱形式的改变)
师:合作愉快!.五.教学小结:
师:天山的美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享受,《牧童之歌》不同版本,不同形式的尝试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现在就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骑上骏马,在天山下大草原上尽情的唱起来,跳起来吧。(《牧童之歌》伴奏)
学生在《牧童之歌 》音乐中离开教室。
《牧童之歌》教案
[日期:2010-12-14] 来源:湖父小学 作者:张锦艳 [字体:大 中 小]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童之歌。
2.欣赏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以及捷克民歌《牧童》。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探索音源。
2.学会演唱歌曲《牧童之歌》。
3.欣赏《牧童短笛》与《牧童》,对比各民族与地区的牧童的生活以及风格。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按照课本提供的教学素材和欣赏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是抓住这首歌富有新疆地区音乐风格的感受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活动.在音乐风格的感受把握上,通过和牧童短笛以及捷克民歌《牧童》中牧童的几种不同音乐形象给孩子们展现了不同地区的风情画,增加了的体验和积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活动
一、师生问好 竖笛演奏
二、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梦里水乡》,走进教室。
师:音乐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耳边隐约响起了悠扬的笛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那里寻找江南小牧童的身影吧!
三、歌曲教学《牧童之歌》
1、要给大家介绍一首新疆民歌,我们 天山、牧童、草原、马儿 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那些内容?
2、你能为这首歌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吗? 牧童放牛、放牛娃„„
3、出示课题《牧童之歌》
这首歌曲中的牧童生活在美丽的天山脚下, 欣赏天山美景。
天山是一座着名的雪山,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天山的雪融化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抚育了牧民,滋润了美丽的草原。(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
4、听,草原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出示节奏)马蹄声
你能用这条节奏为歌曲做伴奏吗?你觉得除了 2铃鼓、打击乐器用手还能选用那些乐器? 为歌曲伴奏。
5、咱们一起来做回活泼可爱的小牧民,学唱这首《牧童之歌》。范唱
请小朋友跟着的钢琴轻声唱,跟琴演唱。
你觉得这首歌中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的地方)
6、在第九到十二小节的地方,有个连续附点。
(多媒体将两处地方用红线出示)
如果不加附点和加了附点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不加附点太平淡。没有骑马的感觉,不活泼。
7、师生共同朗诵歌词,特别注意第九到十二小节。朗诵歌词
8、天山的小牧童生活在这样美丽的草原, 尝试各种方案(歌曲的情绪处理、强弱处理、演唱形式的处理等)怎样才能表现牧童欢乐的情绪?
9、请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乐器边唱边奏吧 汇报演出《牧童之歌》
四、欣赏《牧童短笛》与捷克民歌《牧童》
1、《牧童之歌》表现的是一个新疆草原小牧 选择判断
童放牧的喜悦心情,下面再欣赏一段。
听一听这段中的牧童配下面哪张图更适合呢?(出示多媒体)
2、这是一位生活在江南水乡的牧童,你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 根据童谣猜名字如《牧童短笛》等。
名字就藏在下面这首童谣中:“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这是我国着名家、作曲家贺绿汀老爷爷写的一首钢琴曲《牧童短笛》。(简介贺老)了解关于贺老和《牧童短笛》
刚才我们听的是经过改编的由长笛演奏的一个片断,这样描写的江南小牧童就更形象了。
4、听到我们这里美妙的连外国的小牧童都忍不住来凑热闹了。不信你听„„(播放歌曲)
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五、结束全课
1. 学唱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 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2. 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 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三、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双响筒等。
五、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2. 谈话导入 (播放《三年级的小男生》 (伴奏)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 能和我们最棒的三 (4) 班的同学一起渡过这个愉快的音乐时光, 陈老师的心情也像今天的天气一样, 格外舒畅。你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了三年, 我想在这三年的交往中肯定会有欢笑, 有泪水, 有喜悦, 也有激动。陈老师突然有个问题想问你们班女同学。你们对我们班的男生的印象怎么样?请我们男生注意了, 在说到我们优点的时候要肯定, 不能骄傲;但是说到我们不对的地方、有缺点的地方我们也要绅士一点, 不能生气, 因为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男生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要适时鼓励)
老师还认识一位非常顽皮的三年级的小男生, 听听大家是怎么来形容他的 (课件出示:作业本上开大炮, 队列集合站不齐, 课外活动铃声响, 操场上踢球最积极, 来不及跑回教室里。)
看到了这样的小男生大家都笑了, 我们班有这样的男生吗?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1) 在课前和在谈话过程中给学生播放伴奏, 是运用弥漫教学法, 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慢慢地熟悉歌曲的旋律。 (2) 课前和学生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 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接下去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做好铺垫。
3. 节奏练习
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样读这段话才能更形象地表现这个小男生的顽皮呢? (按节奏朗读) 你们能边读边把他表演出来吗?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用双响筒为他们伴奏。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切分节奏、后十六节奏以及二分休止符, 其中切分节奏可以用加衬词的方法, 如加进酸酸的、甜甜的等, 并强调重音在中间一个音上, 后十六节奏根据歌词的意思“来不及”了要读的快一点, 就可以解决)
4. 学习歌曲
(1) 同学们, 你们想成为那样的学生吗? (不想) 对啊, 其实他也不想的, 他有很多心里话想和我说, 你们想听一听他们都和我说了些什么吗? (初听歌曲, 讨论他们都说了哪些心里话 (2) 我们再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曲, 再次感受一下这个三年级的小男生的心声, 同时还请大家注意听一下这首歌曲是从头到尾都在唱吗? (复听歌曲, 讨论回答) 同学们听的很仔细, 歌曲的中间一部分是说的, 而且说的就是我们前面形容那个三年级的小男生的词, 我们把说的这部分叫做数板, 数板其实就是把歌词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出来, 抒发情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手段。欣赏了两边歌曲了, 你能把你听到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讨论歌曲情绪)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三年级的小男生》。请大家跟着音乐, 轻声用“拉”哼唱出来, 数板的地方请大家注意节奏。 (揭题, 再听歌曲, 进一步熟悉旋律。)
5. 学习歌词
(1) 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小男生多老师的心里话吧! (出示歌谱旋律部分, 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2) 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3) 你们也一起来试试按节奏读歌词好吗? (学生按节奏学习歌词, 这里的附点节奏、大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等的解决, 运用对比, 加称词等方法来解决。)
(4) 请大家跟着音乐的节拍, 把小男生的心里话表述出来, 注意一定要跟上音乐的节奏。学唱旋律。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把词带到旋律中去吧!竖起耳朵听着老师的琴声, 我们听一句唱一句。
快的学会旋律。
6. 完整演唱
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学习旋律又快又准, 请你们把数板部分加进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吧。 (注意提醒学生数板最后的二分休止符, 休止两拍, 用手拍出来, 这样能够更准却地演唱歌曲)
7. 歌曲处理
同学们, 歌曲我们是能够完整演唱了, 但是你们又没有觉得我们的演唱中还缺少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 数板前的音乐节奏很密集, 表现了小男孩顽皮可爱的性格, 我们应该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而在数板之后音乐节奏变的宽疏了, 我们应该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 来表达小男孩敢于认错的心理。) 这样唱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8. 巩固歌曲
唱的真好, 相信我们所有同学都能感受到我们三年级的小男生的心理了。
为了巩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请所有的女生表演唱的部分, 男生表演说部分。
9. 拓展
我们都是三年级的小男生, 小女生, 你们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踢完足球都会到班级的饮水机那抢着水喝, 你们知道吗?同在一片蓝天下, 同是三年级的小男生, 他们没有球踢, 现在更没有水喝, 就连他们的弟弟妹妹, 哥哥姐姐也没有水喝。 (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希望你们就像那位小男生,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积极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希望同学们以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勇敢面对, 如果你们愿意, 也可以找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好吗?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 非常感谢同学的配合。
(2008-06-19 14:44:21)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第1课时
课题:
5、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1.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重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难点: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课型: 综合
(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仔细听 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
(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仔细听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指名说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集体交流
仔细听 指名说
(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指名说(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仔细听
2、学唱歌曲
指名说
(1)展示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
自由完成
(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
仔细听 指名说
(5)聆听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应该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指名说 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7)把歌中的节奏改改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伴奏。(1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三、组织下课
指名说
齐唱
小组完成 集体交流
仔细听
小组展示
第2课时
课题:
5、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剪羊毛》。
2、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重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难点: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课型: 综合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指名说 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3)学唱曲调:
A、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B、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C、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 D、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
E、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仔细听 指名说
仔细听 F、完整地唱全曲。(4)学唱歌曲与处理:
A、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B、复习《剪羊毛》。
仔细听、指名说 轻唱
C、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D、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E、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齐唱
F、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5)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加。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
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
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学生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
三、组织下课
集体交流
小组完成 小组展示
集体讨论
第3课时
课题:
5、牧童之歌
课型: 综合 教学目标:
1.《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
(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
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仔细听(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
一、风格多彩。
指名说
仔细听
2、曲调接龙创作游戏(1)游戏规则:
①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
②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凡卡着的,接错的,音不准的被淘汰(2)
仔细听
游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开始,也可以由学生开始唱头一句,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
(3)初次时不宜太复杂。此游戏在其它单元课中也可穿插进行,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等综合能力。
三、组织下课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 :
1、能认真听赏乐曲《峨眉山金顶日出》,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及意境。
2、能学会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3、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
教学难点:
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讲授法、互动法
教学准备:
电子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日出吗?(生:看过)
师:那好,接下来,老师放一段音乐给大家听,并带大家去领略峨眉 山金顶日出的奇特景象。在欣赏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一副怎样的画面呢?好我们带着问题去欣赏。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仿佛正享受着日出这美妙的一刻,你们知道太阳光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红、橙、黄、绿、青、蓝、紫)
师:说得真好。接下来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七色光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初次聆听和观看描述日出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日出的壮观景象。
二、学唱歌曲,完美感受
1、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七色光之歌〉〉,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 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呢?
教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师:刚才我们初听了〈〈七色光之歌〉〉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老师为你们唱一遍。在听的同时要带个问题去听。你发现哪些乐句的旋律或节奏是相似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歌谱)
3、学唱歌曲。
A 学生随琴哼唱旋律
B 随琴学唱歌词
(A、B要求:(1)速度不宜过快,学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避免让学生用喊叫的声音演唱,注意保护嗓音。)
C 跟原声一起唱
D 下面检查同学们学习的情况,(男同学唱一段,女同学唱二段)(我们跟着伴奏一起演唱。)
E歌曲艺术处理:阳光明媚,我们的心情很愉快,怎样才能将这样的感受唱出来呢?
(以稍快的速度、热情活泼地情绪唱好全曲)F 学生齐唱歌词
(边唱边拍节奏)
设计意图:采用听赏、描述、哼唱、动作参与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乐曲之中,三、体验创新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表演组,一个是合唱组一个是舞蹈组,每个组推荐一名组长。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最后把你们的作品向大家展示。看看哪组表演的最好。(师评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创编,积极排练,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壮观的日出,用动听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还开动脑筋创编出了流畅的歌词,动人的舞蹈和美妙的图画,老师高兴极了,因为我们班个个都是小表演家,小创作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了,老师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设计意图:自我评价和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圆润、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
2、从歌曲的学习与活动中体验快乐。教学重点:
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看到同学们在做游戏时那高兴的笑脸像美丽的花朵,像灿烂的阳光,那你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
是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我们来看看七色光彩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七色光之歌》。
二、进入新课:
1、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整听听这首歌曲,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师范唱)。
2、生跟着轻声唱。
我想同学们对歌曲都已经熟悉了吧,那你能跟着轻声唱一唱吗?
3、找出难点,解决问题。
同学们刚才跟唱的时候,觉得哪句不好唱?那跟着老师唱一唱吧。
4、跟着钢琴唱。
那我们现在能跟钢琴唱出来吗?唱的时候有个要求,第一段老师唱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第二段的时候,老师来唱前两句,你们从第三行接唱完。
5、指导学生唱歌曲。在“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的界后面加上下滑音。同学们唱得不错,可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你听这句这样唱会不会更好听呢?那我们把“唻唻”也加上一个上波音记号唱一唱吧!
6、跟着伴奏唱歌曲。
第一段女生唱前两句,后面一起唱,第二段男生唱前两句,后面一起唱。
三、拓展:听《五颜六色的童年》。
七色光就像我们的童年——五颜六色,我的童年非常快乐,我觉得我的童年是美丽的蝴蝶,是嫩绿的小苗,你的童年是什么呢?(师用肢体动作做出来)放《五颜六色的童年》歌曲背景。
四、课堂小结: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表现出的两种不同情绪,尝试用动作表现牧童在牛背和嬉戏的场景。
2、了解笛子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感受民乐与水墨结合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牧童短笛》水墨图PPT、音乐、笛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笛子及其音色特点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仔细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
第一次欣赏后
1、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后出示笛子图)
2、关于笛子你们了解过什么?
小结:笛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吹奏乐器,演奏的时候把它横着放在嘴边。一般来说笛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它能吹奏出不同风格的旋律,还能模仿鸟叫声呢!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笛子演奏的各种声音)什么感觉?
小结:声音很连贯,越来越长,越来越远,这样的声音表现的是悠扬、安静的感觉。声音停顿、跳跃表现的是欢快、活泼的感觉。
过渡:那么刚才听到的乐曲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再听一听,感觉一下。
二、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
第二次欣赏后
1、说说看这首笛子演奏的乐曲表现的是什么感觉?
预设:优美、欢快
小结与过渡: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听出了优美、平和的感觉,有的听出了欢快、跳跃的感觉。而且,反复地听还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呢?是整首乐曲表现的都是同一个感觉,还是几种感觉都有呢?(边听音乐,边播放旋律图)
第三次欣赏后
1、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提示,刚才是什么感受,现在又有了什么感受)
追问:哪一段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为什么?
小结并过渡:一般来说平稳的、连贯的旋律会给我们优美、安静、柔和的感觉(哼摇篮曲一段),而跳音、起伏较大的旋律会给我们欢快、明亮的感觉(哼六一)。而且我们会发现一首曲子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旋律风格。
2、这首曲子里就有悠闲和欢快两种情绪表现,它们藏在哪一段里呢?(观察旋律图)
过渡:你知道吗,每一首乐曲都藏着一个故事,旋律在变化就是故事情节在变化。这首乐曲里悠闲和欢快的两种情绪在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结合乐曲仔细地看一看接下来播放的画面。(结合画面,教师简短讲述故事)
三、结合画面了解乐曲背景
第一次欣赏水墨画与乐曲后
1、这首乐曲讲的是谁的故事呀?什么样的.故事呢?(根据回答出示三张相应的图)
2、这三个情节在乐曲中是用哪一段来表示的呢?追问为什么?(根据回答听乐曲验证)
小结:从平稳、悠闲的音乐开始,经过起伏、跳跃的旋律再回到平稳、悠闲,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表现出来了。有的时候故事不一定要用语言讲出来,音乐也能讲故事。
过渡:你在听乐曲的时候,你觉得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呢?
四、尝试随音乐用动作表现骑牛的悠闲和嬉戏情节
1、牧童骑着牛一路走来,还可能看见了什么?
预设一:语言表达
预设二:做一做动作,给音乐
2、假想一下,你就是那个坐在牛背上的孩子,把你的悠闲和欢乐随着音乐尽情地表现出来吧!(老师用语言提示)
五、结束
谭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把大家带入了广阔的大草原,一连串的图片,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认识大自然,为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引导学生全身心表演,思维活动与情感活动同时调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知识点及难点“ⅩⅩ Ⅹ?ⅩO”的解决,非常巧妙,声音的处理用马儿跑近“渐强”,马儿跑远“渐弱”,根据马跑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声音,带领学生体验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规律。练习到位,有趣有效,附点的特性也通过动作记忆更深刻,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完整唱好歌曲后,引导小朋友为歌曲加入动作,以表现活泼形象的.“小牧童”。学生在歌唱、舞蹈、表演的活动中,自主地合作、探究,在互动中、情感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蒋墅中心小学 徐林玲 212300 教材分析
歌曲《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辽阔美丽的草原画卷。表现对家乡的真挚、热爱的情感。同时生动描绘出小主人骑马奔驰的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后两个乐句由于使用较多的附点音符具有很强的动感。
一、教学内容 1.学唱《牧童之歌》。2.表现歌曲
二、教学目标:
1.用欢乐轻快的歌声演唱《牧童之歌》,表现哈萨克族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草原下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2.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牧童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3.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及其唱法
三、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句的长音处用动作或者打击乐参与。第三乐句中四次在弱拍上出现的附点八分音符连续歌唱。
四、教学重点:
用欢乐、轻快的歌声并采用速度的变化,充分表现小牧民的喜悦心情。
五、设计理念:
1.导入部分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美丽、轻松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习。
2.节奏练习让学生体验马蹄的节奏,体验是一种教育对象亲身经历、自我作用的过程,它强调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这里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小马跑步的节奏使他们自然的掌握这种节奏。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欲望越来越强,体验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深化,并能轻松的解决这首歌曲的难点。3.在学唱歌曲部分先整体了解体会歌曲的情绪情感,才能更好的用声音表现歌曲,学生扎实的通过打节奏、哼唱旋律、视唱歌谱等学会了歌曲,这样不但有效掌握节奏,学生兴趣大,而且无形中也交给了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学会歌曲后,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激情,又能让他们更好的相互学习,促进他们提高对歌曲的表现力。
4.让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不仅仅是会唱,主要是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
六、设计思路:
1.视听结合引出主题,通过新疆话额学习,进一步提高兴趣 2.节奏训练解决难点
3.学唱歌曲:先整体了解体会歌曲的情绪情感,再用多种形式学会歌曲 4.表现歌曲: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激情,又能让他们更好的相互学习,促进他们提高对歌曲的表现力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呼吸及发生练习
(三)、课前导入: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的鲜明特征。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视频中是哪个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呢?说到新疆,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新疆的民俗文化。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漂亮吗?新疆的服饰很漂亮。但新疆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天山牧区,景色可美啦。
2.出示“天山美景图片”4张,并以《牧童之歌》伴奏作背景音乐。第一张: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地现牛羊 第二张:天山雪池是一座高山天然湖泊,天山上的白雪,化成了水流向天山脚下哺育了大草原
第三张:天山有近3亿草场,是我国优良的牧草宝库
第四张:放牧归来,走进毡房,主人就会用奶茶、奶酒盛情款待
过渡 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就像这首诗里说的。红太阳,从天山慢慢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抑扬顿挫)。3.过渡:
师:新疆真是个好地方,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也做一做新疆人,先来学几句新疆话吧。(“萨拉姆”——你好,“亚克西”——好。)下面我们在课堂上就伸出大拇指来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怎么说啊?“亚克西!”
过渡:师: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就像这首诗里说的。红太阳,从天山慢慢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抑扬顿挫)。(四)、节奏练习
师:听!小牧童骑着骏马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
你能听出音乐中的“马蹄”节奏吗? 师:跟老师读一读
x x x.x| x x x.x | 师:谁能告诉我第几个的音读的最长,第几个的音读的最短? 师:说的对不对呢?来听听小马的评价。
小马:第三X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要唱的短一些。记住了哦!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马跑步的声音(连续读4遍)
师:模仿得真好,大家想想看,小马从遥远的天山向我们跑来,它的声音会越来越„„(大)音乐上称为强。当小马向远方跑去呢!声音会越来越(弱)师:下面,听老师来表现一下,小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马蹄声的变 化。
(五)、学唱歌曲 1.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就像一首歌里唱的
跟着老师模唱一下:骑上骏.马扬起
鞭
赶上
牛.羊 下河
滩 2.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出示曲谱(我们来欣赏一遍)
师: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速度是怎么样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这首歌曲的词写得很美,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读„„有抑扬顿挫,有按节奏的)
4.带上你们的耳朵和心,我们来跟着范唱开口默唱,想一想,小牧童是怎样的一个人。
5.生聆听并回答.(得意,骄傲,英勇,英姿飒爽。表现欢快,高涨。)6.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先跟着老师的琴声,用说悄悄话的声音用lv来哼唱。
第二遍哼唱时,找出你唱不好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7.接口唱,完整唱
总结:音乐速度的变化,使得歌曲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得丰满
8.师:同学们唱的已经非常的的棒了,老师呢!这儿有两条节奏,分别用弹舌和拍手合作完成,你们想挑战一下吗? 生:想
师:我们是一个小乐队,让我们为歌曲加入伴奏,分组合作完成歌曲。
四、表现歌曲
过渡句: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
创编过程,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骑马动作: 举鞭(扬鞭)
加鞭
挥鞭。
学生学跳并表演。师生共同表演。
五、课堂总结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激发对唱歌的兴趣
2.正确演唱歌曲,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
3.能为歌曲设计表现形式,提高编创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歌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创设情境:“爬小山”在教师指导下做和声训练。
四复习歌曲导入:1《草原上》,
2老师与你们合作一下。(初步感受轮唱)
师生讨论:这首歌曲我们变换演唱形式,它有怎样的特点?(像这样的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起进入,需要把歌唱的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唱一部分后唱,轮流进入,这种形式就称为轮唱。)
五聆听歌曲《嘹亮歌声》。
1你能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吗?
2.分析歌曲,看歌谱再听一遍。引导学生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3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信,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五歌曲编创与表现
⑴设计演唱形式(如结束句可以不同时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2)打击乐伴奏
六拓展
欣赏中外优秀的合唱作品
1、能根据图片的内容,创作歌词和旋律。
2、初步学习二声部演唱,感受音乐美。
3、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五角星若干、节奏卡、课件、记号笔、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今天有许多小客人来到我们这儿,我们要不要把它们请出来啊?”
1、出示五角星:提问:“五角星到我们这儿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
2、五角星以唱的形式介绍自己来此的目的:“我是可爱的五角星我来大二班找朋友―
3、谁愿意做五角星的好朋友?(要求幼儿唱着介绍自己)
二、结合图片内容,歌唱春天
“五角星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它可开心了.它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美丽的春天.”
1、让幼儿有节奏的说说春天的景色(要求幼儿用上好听的词,说完整的话)
2、教师示范歌唱春天。
3、请幼儿创作歌曲和旋律。(个别幼儿演唱,其他幼儿拍手伴奏)
4、歌曲接龙(将创编的歌曲录下来)
三、学习二声部演唱
“你们今天开不开心啊?你们猜五角星开不开心呢?”
教师范唱:好朋友一起玩真呀真快乐―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嘻嘻哈哈
学习二声部演唱:在第二拍加入嘻嘻哈哈,在第二拍加入我快乐教师与幼儿对唱或幼儿与幼儿对唱
四、结束活动
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
2.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2、3”及相应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辨“DO、RE、MI”的相对音乐。
3.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节奏。
2.勇于参与音乐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
教学过程:
一、《七个小兄弟》
1.聆听《七个小兄弟》
2.能说出是哪七个小兄弟,并能唱一唱
3.演唱歌曲
4.用柯尔文手势展示“DO、RE、MI”
二、《乃哟乃》
1.聆听《乃哟乃》
2.用135这三个音唱不同的旋律
3.节奏练习
4.演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音乐是好朋友》
1.聆听《音乐是好朋友》
2.听歌曲划三拍子
3.演唱歌曲
四、欣赏
1.我是小音乐家(美国歌曲齐唱)
2.DO~RE~MI(美国歌曲 领、齐唱)音乐之声
五、竖笛
认识SOL、LA、SI三个音及演奏姿势等
六、总结
课后反思:
复习课: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体验音乐中“动”带来的无穷乐趣。
2.在学唱的三首歌曲中,让生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
3.认识“135”三个音。
4.正确拍击X ~,X.X组成的节奏短句。
教学重难点:
1.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创造音乐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用1、3、5三个音组成不同旋律。
教学过程:
一、《木瓜恰恰恰》
1.聆听《木瓜恰恰恰》
2.师唱曲,生伴唱恰恰恰
3.生演唱
4.表演唱
二、《跳到我这里来》
1.聆听《跳到我这里来》
2.拍节奏型
3.演唱歌曲
4.表演唱
三、《阿西里西》
1.聆听《阿西里西》
2.用两种语言演唱歌曲
3.师生合唱歌曲
四、欣赏
1.快乐恰恰恰
2.马刀舞(手风琴独奏)
3.我的家在日喀则(藏族踢踏舞曲)
五、总结
课后反思:
复习课: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在欣赏、唱歌等活动中感受小动物的可爱音乐形象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歌声演唱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3.认识RE、FA、LA
教学重难点:
1.认识RE、FA、LA
2.了解家乡的变化,能向别人介绍家乡
教学过程:
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聆听《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演唱歌曲
3.认识柯尔文手势中的(1 2 3 4 5 6 7 1)
二、《叫我唱歌我唱歌》
1.聆听《叫我唱歌我唱歌》
2.生演唱
3.师生分角色唱
4.表演唱
三、欣赏
1.对鸟(女声独唱)
2.大鸟笼(管弦乐)
复习长笛、钢琴、小提琴
四、总结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推荐阅读:
音乐教案三年级11-17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0-06
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09-28
新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0-09
三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07-02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6-20
鄂教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6-29
三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八课时10-18
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12-17
三年级音乐整合课《捉迷藏》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