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诗歌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话的诗歌(推荐9篇)

对话的诗歌 篇1

来自你的召唤,

日夜不停地怂恿

成为我,你将会幸福

今晨,我醒来

发现你身后站着一个人

说着同样的话

如果看得仔细一点

他后面也有一个……

我忽然明白

这将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

一一说不定,我现在的样子

会成为你将来苦寻的目标

但现在

如何才能摆脱你:

白天和黑夜塞满你的形象

在眼睛里

在灵魂深处

就连几行干瘦的文字

也藏着你的影子

你引导我说话、思考和做梦。

好吧,先让我照照镜子

像第一次,婴儿般嵌入自己。

我想现在是时候说再见了

我知道,这样做很难

我知道,你总会在我不经意间冒出来

对话的诗歌 篇2

从《论语今读》到《李泽厚对话集》, 滚雪球式地阅读, 越滚越远, 越深, 我读的气力和胃口也越滚越大, 节奏越滚越快, 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经典:根本停不下来

我喜欢读李泽厚先生的书, 源于《论语今读》, 简单、执着的我, 喜欢他的解读胜过《论语》本身。他开启我滚雪球式的读书法, 从此开始系列地读他的书, 如《美的历程》《华夏美学》《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 越读越想读, 越读越“扯”。他赞赏鲁迅, 我再读鲁迅;他提到康德、尼采, 我重读康德、尼采……这种读法, 越读越扯, 越扯越远, 越远越多, 越多越深, 越深越厚, 没有止境。也许读得太过简单, 太粗糙, 太不“准确”, 但这是我的读法和看法, 让我受益匪浅。

这种读书法, 只能像李先生主张的, 读书要快读, 不求甚解, 快读那些必须读的书—生命中必须要读的几十本经典书籍。是的, 人人都知道, 读过, 读了, 未必能读进去。因为读“经典”, 不如吃饭穿衣那么迫切实在, 不如聊天上网那么娱乐快捷, 不如工作事业那么实用明确。它如吃“燕窝”, 一点点儿地滋补、滋养精神气血, 对粗粝的现实生活来说, 太“贵”太“慢”, 不如喝“鸡汤”来得便宜。是的, 我赞同李先生的观点。读书分两种, 一是有明确目的, 二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真正需要慢读、熟读、细读的书, 并不多。读书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 而是培养锻炼识别、评价的水平和能力, 使自己对各种问题更敏锐, 更清醒, 也更理性, 不做权威的奴隶, 不做时髦的奴隶。

我读书大部分凭直觉和偏好, 不过也受环境影响。比如, 生病后, 在家休息, 愿意读尼采、叔本华的哲学, 读鲁迅的小说散文, 听老舍的幽默说笑。可能“病床”是离生死最近的地方, 可能“呐喊”“怒吼”“带泪的微笑”是寂寞的出口。病前喜欢听卢梭、杜威、陶行知、叶圣陶的娓娓述说, 絮絮叨叨, 或许是工作需要, 或许是忙碌得无法沉下心来。

“滚雪球”式的阅读经验, 应该契合李先生的心意, 读一个人的, 要看四个人讲的, 看谁讲得最好, 比比高下优劣。不读书时, 觉得无书可读, 越读越觉得有书要读。读《论语》解释, 我读过辜鸿铭、杨伯峻、钱穆的;读《论语》解读, 读过李零、东方桥、傅佩荣的, 读过于丹的, 甚至翻看过清华厨师的论语心得。相比较之下, 喜欢傅佩荣的《论语解读》, 但最欣赏李先生的《论语今读》, 解读透彻, 词义精准, 随性随情, 眼界开阔。当然, 读完一些书后, 会懊悔浪费了时间。不过这种滚读法确实提升了自己对书籍的识别、评价能力。

提到李先生, 不能不说说“情本体”, 仅仅只是我在《论语今读》中一鳞半爪地捉到和闪过。为了更好地理解, 我阅读了他的一系列书, 尽管是表层、模糊、杂乱、不求甚解地吞咽下去。现在的我, “够不着”, 只能依据所能消化的一星半点儿思考去“敬重”它, “理解”它, “珍惜”它。“情本体”把上帝的理念世界置换成接地气的俗世世界, 让哲学的趣味性、生活性高于学术性和理智性, 让普通的我欢欢喜喜地进入这“哲学”世界。李先生的“情本体”是有内容的, 即对普通日常生活的珍惜、眷恋、感伤和了悟。正如他本人所说的, 这是人类的视角, 不是民族的视角, 不只是中国视角, 但是以中国传统为基础看世界, 是“人类视角, 中国眼光”。

李先生认为, 人应该在对自己日常人生的珍惜中, 感受和了悟生活的意义, 由此获得活下去的动力, 指出《红楼梦》会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细微和丰富, 熟悉, 新鲜, 百看不厌。是的, 《红楼梦》最能展示中国人的情感特色和文化心理。从十几岁读它, 到50 岁再读它, 每一次都读得津津有味, 唏嘘泪流, 味道不同, 泪点也不同。这是积淀了自己的故事经历, 将情感、时间和意念密密匝匝地钉进经典章节的缝隙与褶皱中。

读经典, 耗时耗力, 完全是用生命在阅读, 这难道不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吗?

感受经典:站在风口上飞舞

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球, 从任何地方开始, 它总会在滚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 《李泽厚对话集》中对教育的看法最击中我的心, 三言两语, 直戳时弊要害, 让我不由自主地“滚”起!

关于教育, 也许是知识有限, 也许是身在其中, 我的一点点思考像浮在教育水面上的一滴油, 荡来荡去, 始终不能透入水中!我所知道的, 别人也都知道;我想说的, 别人早已说过。此时, 李先生为我揭开一点新的东西, 比如关于“片面的全面”的教育哲学说法。未来世纪的教育, 是要真正发现和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各自特长的片面发展。只要身心健康, “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这种发展是人生最大的愉快—教育要以此为目的。

我常想, 学校教育有时会走极端, 或一味强调“考试第一”的绝对公平, 或全面肤浅, 让“一切”学生的“一切”方面均衡发展。但教育恰恰是不能兼顾“一切”人的“一切”方面, 只能是适应“个性特征”的相对普适教育。特性、偏好和兴趣不同的人, 就会有相应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一片均衡发展的整齐话语中, “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 多么简单而哲学的另类声音!

其实, 读书和学习是相似的。读书, 可以纵深阅读一个人或一类著作, 读得片面但深刻;也可以横向阅读相关类书籍, 读得全面但肤浅。学习亦是, 既可以对一门功课兴趣浓厚, 钻研极深, 也可以多门功课浅尝辄止, 面面俱到。我赞成高考的3+X, 其中X可以从1~9门, 多种选择。

我有限接触到的特长教育常是异化的特长教育。这种教育有时会被直接窄化为“艺考”要求的美术学习和音乐学习。音乐和美术不是个人特长和兴趣发展, 而是高考道路上多一种选择的要求。就如我的表妹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就读, 到中央音乐学院毕业, 十几年的音乐特长学习, 最后的工作却选在海关稽查处, 与音乐毫无关系。她说, 普通人靠音乐解决吃饭问题太难。我为她十几年的音乐学习感到遗憾, 是自己太过理想化, 还是她太过现实?

克里希那穆提 (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人) 说得好, 教育关心的应该是生活的全部, 而不仅仅是对当下的挑战做出仓促的应对。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 不只是狭义的学校教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及教育的家庭社会氛围, 共同造就一个人的未来……特长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 而不应是对现实的仓促应对。

同样, 李先生关于“填鸭”教学的必要性一说, 简直是“拂逆”众当代“教育专家”, 尤其是西方教育专家的“圣经”似的教育警告。

小时候被他人“填鸭”, 长大后给他人“填鸭”, 我熟络自然地走在“填鸭”的道路上。似乎只要高考存在, 教育的各种改革都会成为治标不治本的应试策略 (我是坚决地拥护高考派, 自己也是高考的受益者) 。中国人的智慧是生存智慧, 不是思辨智慧,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学校自然必须为学生找到便捷、省力、高效学习的生存技巧、方法, “填鸭”是办法之一。“填鸭”在人数众多的班级伦理道德教育、集体行为规范教育中, 显现出确定、平等和一致的优势。李先生曾指出, “填鸭”教育在一定时期, 尤其是儿童时期不可少的。其实, “填鸭”也有好处, 系统的、强迫记忆式的训练是不可少的。对人类最好的东西, 包括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 要有系统地灌输, 包括行为规范的训练灌输也是如此。就伦理学来说, 从幼儿园“不要”这样、那样, 到各宗教的“十诫”教义等, 都是在要求克制、否定作为个体生物性的某些欲求, 即“克己复礼”, 它们是语言命令所表达的理性规范。一代传一代, 构建人的心理形式。除了伦理道德, 当然还有认识和审美。这种教育并不可少。

但是, 从小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孩子, 习惯性“被灌”, 缺少自主求新意识, 思维变窄、变懒, 好奇心、求异心渐少。此时, 培养思辨智慧很难。李先生清楚地看出, 我们不是缺少“填鸭”, 而是“填鸭”过度, 甚至教学方法只剩“填鸭”了。令他更加忧虑的是, 就中国目前教育而言, 恰好相反, “填鸭”过多, 考试过多, 竞赛过多, 严重地摧残和损害了不少人才。

本来, 我在杜威那里找到救失自己“填鸭”过度的法宝秘籍, 试图在“填鸭”和“放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而李先生却说, 儿童教育如杜威主张的那样, 是不行的。我又犯糊涂了, 看来, 我读的经典还是太少。关于杜威, 关于李先生, 我还需要慢读、细读, 增强辨识力。也许杜威过于“尊重”孩子, 孩子的想法更多的是本能、直觉, 需要清醒、理智的规范。或许杜威过于依赖“生活”, 生活的琐碎需要提炼, 生活的智慧需要冲刷洗练。

当然, 最经典的是李先生关于“度”是美的教育观点。“度”是变化的, 不确定性的, 具有模糊性和偶然性。在活生生的事情中, 在具体的实践中, 在使用工具中, 我们要恰到好处, 才做得对。这个“对”, 不是逻辑的对, 不是语言论证, 不是概念符合, 而是在活动中掌握好分寸。当我们在实践中, 发现自己把握到“度”, 恰到好处, 顺利了, “对”了, 这一刹那, 心里的感受就是美。李先生的哲学, 只是提出一个视角、一个概括和总结。要转化成实践, 还需要很多环节, 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过, 我已经先入为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中国与法国的诗歌对话 篇3

2014年5月7日上午,中法两国以“诗歌历程与场域”为主题的互动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两国诗歌领域代表分别做精彩发言,法国驻华使馆白良公使、易杰文化专员均莅临现场。当日下午,一场引发中法诗人诗意共鸣的诗歌朗诵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倾情上演,中法两国诗人以诗的名义交会、对话,吟诵彼此的诗文,共同回溯、见证、沐浴于超越时间和国度的诗歌光焰。

“在革命需要战斗的时候他曾战斗\在革命需要牺牲的时候他就牺牲\他以一种冰冷的方式消失于世界\他以一种残忍的程序留给我悲痛……”这是中国诗人骆英的《枯骨的父亲》选段。

“唐寅是画家\唐寅活在十五世纪\唐寅活在明朝对我们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唐寅画画就像若斯丁·亚纳丁写音乐……唐寅说,从眼睛里出来同我一起梦想永恒吧。”这是法国诗人雅克·达拉斯的诗作《唐寅》选段。

这一段段精美的诗文与一声声铿锵有力,抑或委婉悠扬的吟诵之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属于诗的国度。同时也拉开了“2014·中法诗歌节”的帷幕。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中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2014年5月7日-14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坤诗歌发展基金、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你读诗》协办,世界诗歌运动、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予以支持的“2014·中法诗歌节”先后在北京、黄山以及银川隆重举行。此次活动共邀请到中、法两国三十多位著名诗人及评论家共聚这场“无国界”的诗意盛会。

为了推动中法诗坛的对话及交流,与法国诗歌界保持多年交往的中坤诗歌发展基金希望通过与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法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中国诗歌学会的强强联手,将法兰西的浪漫多情与“回归”之路上的中国诗歌相融、碰撞,共同为中法文化的深度交流谱写一曲动人乐章。

本次“2014·中法诗歌节”以诗歌交流为主,兼有学术接触、文化探讨等主题活动,旨在通过诗人间的直接对话和诗歌朗诵等形式的接触,就“诗歌-文学-文化”生态所共同面临和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活动共邀请到包括法国著名诗人、翻译家、“阿波利奈尔诗歌奖”及“法兰西学士院诗歌大奖”得主雅克·达拉斯 (Jacques Darras),知名诗人、“龚古尔诗歌奖”得主安德烈·维尔泰(André Velter),青年诗人、翻译家、批评家、“阿波利奈尔诗歌奖”得主琳达·巴罗斯(Linda Maria Baros)在内多位法国最富盛名的诗坛泰斗及出版界翘楚亲临现场。中方嘉宾则由谢冕、张同吾、高洪波、谢友顺、贺绍俊、王家新、西川、树才、任洪渊、臧棣、杨克、姜涛、王明韵、杨梓等多位诗歌评论界杰出代表及著名诗人出席,为此次中法诗歌节带来不同以往的“中国诗歌印象”。

在北大校长王恩哥看来,中法建交五十年之际,两国诗人为世界上最美的事业——诗歌而相聚于新诗发源地之一的北京大学,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精神价值。

其实中法诗歌交流已逾百年之久。中国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对法国现当代诗歌产生重大影响。曾在中国西藏居留七年之久的法国当代著名诗人安德烈·维尔泰说,诗歌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古典诗歌奔涌在他丰沛的内心世界里,激荡起无穷无尽的诗情。

和中国一样,具有浪漫情调和自由精神的法国也具有优秀的诗歌传统。雨果、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圣琼·佩斯等法国诗人,将法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向世界,也直接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人类面临共同的生存课题——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文化元素与生存环境的内在关系。

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张同吾认为,诗歌作为精英文化和世界良心,以其天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类没有被世俗和功利玷污的童心。

在诗人骆英(原名黄怒波,中坤集团董事长)眼里,诗歌作为一个民族的财富与灵魂,关乎人类文明的状态和人性、精神世界的建构。“它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本质的事物上,譬如历史背景、文化关联、言辞感官等,这种心灵的追寻是人类意识最深挚的表现,也成为人类彼此对话的一个窗口。”

“中法诗人之间的直接对话非常有必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胡续冬表示,总体来看,无论法国诗人还是普通的文学读者,对中国诗歌的了解几乎都只限于中国古典诗歌。“像中法诗歌节这样的活动,对于推动法国诗人在中国文化现场直观感受和认识中国诗歌,意义重大。”

伴随着东西方的文化认同,中国与欧洲关系交融、向前,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流。中法两国关系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自50年前建交起便确立了民族文化与国家关系无法割裂的战略高度,而一个世纪前双方对彼此深厚文化根基的仰慕与尊重,也在时间长河里愈加浓烈。

“不仅是法国,世界需要聆听中国的声音——传达中国经验的灵魂之声。”维尔泰说,中国诗人对悠久历史与苦难大地的心灵回响、对国家民族命运未来的追索发问,表达了中国人最高美的向往和诗思,这将是世界诗歌潮流永恒的火花。

圣-琼·佩斯与圣-琼·佩斯亭

“2014·中法诗歌节”北京站还安排了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活动——法国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纪念亭的落成仪式。

近一个世纪前,法国诗人圣-琼·佩斯在北京西郊的一座叫“桃源”的道观里,以妙峰山庙会为背景写下印象派长诗《远征》。1960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5月8日,来自中法两国的诗人在当年圣-琼·佩斯创作地,共同见证了圣-琼·佩斯纪念亭落成揭幕、纪念石刻立碑仪式,并现场现场朗诵了其代表作《远征》选段。

“……我的脑海中浮现你们梦中的城池,我选定人迹罕见的集市来作我的灵魂纯粹的交往,在你们中间不可见的而我现在的出没一如风中一把荆棘的烈火……”诗人们用深情的吟诵,致敬这位书写了一段中法文化交流佳话的前辈。此举不仅重现了这首与中国渊源久远的激昂之作,彰显出中法文化交流的发展成果;这一跨越历史的“诗歌接力”,更体现出中法两国密不可分的深厚情谊。

圣-琼·佩斯于1916年至1921年曾任职于法国驻华使馆,期间在京西创作诗歌。2008年经专家组考证,西山桃源和金仙寺方亭为圣-琼·佩斯著诗处。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被废毁,仅存基址。出于对法国文化的尊重和对圣-琼·佩斯的敬意,中国民企中坤集团捐资按原貌复建了金仙寺与方亭,即今天的金山寺和圣-琼·佩斯亭。

“复原遗址,重新梳理历史脉络,我们希望保存的,不是建筑,而是时间长河里永不褪色的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记忆。” 骆英说。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法关系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要归功于两国人民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

北京西山,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山脉,山峦叠翠,谷壑幽深。在这里,圣-琼·佩斯亭只是中法交流的见证之一。西山妙峰山下管家岭一带,“藏”着一片遗址群,横跨温泉镇和苏家坨镇,它们是上世纪初一批法国精英的聚居地。除了圣-琼·佩斯,还有《红楼梦》法文翻译者铎尔孟、法国著名医生贝熙叶等。他们在这里形成中法文化交流圈,推动两国民间友谊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贝熙叶被称为“白求恩式的国际战士”。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西山的贝家花园度过。贝家花园三组建筑目前保存完好,成为中法人民传统友谊的重要见证。而由李石增、蔡元培等人在温泉村创办的中法大学,几经扩充成为闻名一时的综合性大学。里昂中法大学是她的海外分校。

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卫汉青说,圣-琼·佩斯诗亭、金仙寺、贝家花园、环谷园、碧云寺、温泉疗养院等遗址,是近代中法两国民间交往的重要历史见证。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在抵御外侮的斗争中,然而民间却活跃着这样一群中法精英,在战火纷飞的中国土地上,营建起一个‘桃花源’般的新农村。”骆英认为,这是一种超越国界的诗意实验,具有永不泯灭的国际意义。

去年开始,海淀区政府启动了西山中法文化史迹群的整修改造,包括修复贝家花园、北京47中(原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的部分院落等,预计遗迹修复工程将在今年年内完工。

事实上,当法国精英为东方古国的神秘所吸引而定居中国时,浪漫自由的法兰西文明也深深吸引着中国进步青年。他们以留法勤工俭学为契机,吸收法国和欧洲文化丰富养料,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卓越人物。

与诗歌对话现代诗歌 篇4

1.最富有诗意的季节莫过于秋季了。然而,过了这个秋天,我就要重新迎接风雨。穿过迷惘的小路,祈望在秋天里飞翔。

2.当北风在寂寥的大地上凛冽呼啸时,脑海中常常会停止呼吸。心灵深处的那抹蓝,也常常会携手同至。也许,一瞬的爱恋,会铸就一生一世的情怀。

3.岁月刻画着你冷峻的双眉,衣袖里却盈出了香。影像驻留在瞳孔,线条清晰,张力却把向往凝聚。此刻,诗意便从文字的缝隙中溢出。

4.起初,对自己码的这些方块字并没在意,也从没多想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觉中被一种思想的侵染,每当夜幕降临,心里就会燃起躁动的.思绪,那种物象的朦胧就会跃然笔端。

5.不问你是否喜欢我,也不问我是否喜欢你,对你的存在,一直感到很亲切,感到从没有过的喜悦和温暖。每当灵感来临的时候,心中就暗暗祈祷,希望相聚的时光能长一点,再长一点……

6.在我仰视的目光中,那些文字是那样高贵圣洁,它就像我的“初始恋人”在秋光里煽动着诗意的情潮。我和它,犹如最初和最后的两片叶子,在分离和相遇的瞬间,已幻化成一种风景。

7.诗意,在我的目光中延绵、深陷。就像一面旌旗卷起的猎猎长风,让自己空无的心有了幸福的充填。血脉的风口,我像一个贞洁的歌者,在悠然的笔尖放牧我柔情似水的文字。眸子里不变的渔火,举起了智者头颅的光芒。尤其是在这样夜深人静的夜里,柔和的月光,一扫往日的忧郁,让我穿上了秋天落英缤纷的霓裳,为遥遥的花期,静静地等待,等待你灵感的再次翩然位临。

8.都说天涯遥远,其实,天涯并不遥远。穿过这心的海岸,就能真实地触摸到你灵动的气息。我会用我最滚烫的心,将过去的每个日子打结,为你、为我系一段红尘之外的缘。

9.诗情,就像亘古不变的月光眷顾着我。那些浪漫的遐想,那些温情似水的浮光掠影,都已成了绕指的柔。当你转身回眸时,就会裂变成无数的浪花,在早春的诗意里飞溅……

以对话为题的作文700字 对话 篇5

看,不远处就有两辆汽车在谈话,让我们听听吧,奥迪对悦达起亚说:“哥们,这汽车王国真是舒服啊!没有一天到晚的噪音,也没有空气污染,多惬意啊!”悦达起亚笑了笑,说:“是啊,的确很舒服,这是我的家,可是……”悦达起亚的话还没说完,路发话了:“你们这些小家伙,天天在我身上乱跑,还排放污气,你们是何居心!真是气死我了,咳咳咳……我、我都被你们气病了!”悦达起亚和奥迪刚要反驳,可远远走来两个人,把他们开走了。

一路上,两个人不停的说话,悦达起亚和奥迪都听见了。一个人说:“唉,这地方,不让人活了,空气污染严重,天天噪音不停,我都睡不着了,还要这车干什么?不如卖了!”奥迪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走路都哆嗦。

另一个说:“唉,还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吗?也怪不得别人,以后的路啊,还长呢!”悦达起亚比奥迪慎重一些,悄悄的和路说起了话,它问:“路爷爷,我们经常待在主人的车库里,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让主人们愁眉苦脸的,路爷爷,求求您告诉我们吧!”路爷爷咳了几声,慢慢的说:“唉,孩子,你有所不知啊!现在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建工厂,树木没法活下去,空气不清新,草儿们都病了,没法进行光合作用,许多人因为空气不清新生病了。”

悦达起亚听了这话,眼睛瞪的溜圆,说话都结巴了“什、什么?路爷爷,您说的都是真的吗?”还没等路爷爷回答,人说话了:“唉,如果我们再不珍惜地球这个家园,我们……我们也要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另一个说:“要和政府谈谈了,后果也太严重了!他不会没办法的,我们的死活都不管了,算什么好首领!”

“唉……”两辆汽车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汽车是多么实用啊!可是……唉……”

对话的诗歌 篇6

关于中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一直是各位语文研究工作者孜孜不倦研究的话题。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境作文”,赵谦翔老师还提出了“绿色语文”的概念。近些年来,“对话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的《论对话》就是一部介绍对话理论的著作。而在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革命》中,又提出了“以发表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实验,而“每日点评”、“一周点评”等就是“对话”的过程。在最新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对话”。由此,我提出了“对话式”作文的教学理念。

二、“对话式”作文的理论基础

1、东西方的对话传统

“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理论被明确提出的时间可能很短,然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话”思想一直被贯彻使用。比如,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就常常用对话法来教授弟子,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苏格拉底对话法的产物。在东方,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在实行“对话”教学,代表作便是《论语》,里面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语对话,通过与弟子的对话来告诉他们各种道理,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2、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对于“对话”这一教学理念多处提及。比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又如,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此外,新课标还注重学生进行阅读成果交流,如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三、“对话式”作文的内涵

要想了解“对话式”作文,首先要了解“对话”的含义。“对话除了旨在探索我们的日常关系和交流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旨在从本质上来理解意识。”这个定义前半部分很好理解,后半部分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实“对话”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人的意识不断交流的过程。钱理群先生也提到“所谓启发式教育,所谓对话教育并不一定非要学生说话、讨论,只要学生的思维、情感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这个课就行了”我认为“对话式”作文,就是运用对话理论,让学生在写作之前针对作文题目进行交流,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思想,开阔思维,进而能够有效写作。这里所说的有效写作是让学生写出有新意、有思想的文章来,而不是死板的假话、空话充斥字里行间的文章。而在写作完成之后,教师的点评以及学生们互相点评、交流,同样是对话的过程。另外,理解“对话式”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几点:第一,“对话不仅仅局限于两人之间,它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中进行。甚至就一个人来说,只要他抱持对话的思维与精髓,也可以与自己进行对话”,这就更加说明了对话是一种思维交流的过程。从理论上讲,对话的人数是不限的,但是最佳的是四五十人,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对话的质量。第二,对话不同于讨论、辩论,讨论、辩论的结果或目的往往是要大家形成一致的意见,千方百计地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而对话则不是这样。“在对话过程中,没有人试图去赢。对话本身有着另外一种不同的精髓。它追求的结果是一赢俱赢……在对话中,我们不是互相对抗,而是共同合作。在对话中,人人都是胜者”。在对话中,我们不必接受群体的观点,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对话是一种分享,而不是强迫。第三,倾听也是一种对话。对话不一定用嘴去说,有时学会倾听会更加重要。当然并不是说只是听听就行了,在听的同时还要积极思考,与说话者进行思维的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对话式”作文的实施

“对话式”作文与一般的对话又有不同之处。一般的对话对话题的要求并不严格,很可能最初的话题与最后的话题相差甚远,但“对话式”作文要有确定的话题,即作文题目,针对作文题目展开对话。在“对话式”作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好让学生围成一圈,让大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样彼此都能看见对方,包括对方的眼神、动作等,这对于“对话式”作文来说是很重要的。作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是对话的促进者,“职责是关注对话的进展过程,并随时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相应地解释或说明。但他应当把自己置身于对话之外”。在对话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的意见与自己的不同时,不要试图去说服他同意自己的观点,或极力批判他的观点,对话是一个意义共享的过程,思维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不必强求一致。学会吸收他人正确的部分,使自己的思维开阔,不断充实自己。学会倾听,不要一味地去说,听听他人的意见也是必要的,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倾听的机会。我们应该知道“对话的价值就在于它作用于我们内在的精神思维过程,而正是思维过程对我们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实施“对话式”作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创办学校或班级的文学社,把学生的作品装订成册,在学校和班内传阅;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上交流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五、应注意的问题

进行“对话式”作文教学并非一件易事,会有很多困难。学生很容易把对话当成辩论,争相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而批判别人观点的错误之处,最后争得面红耳赤,完全违背了对话的初衷。而且,有些学生常常喜欢表现自己,在那里夸夸其谈,而不顾及别人,那样就会占去大量的时间,以致别人很难阐明自己的观点。当他们急于表现自己时,可能把自己根本不成熟的观点或自己的突发奇想说出来。当然还会有些学生由于胆小,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他们来说,发言会成为一种压力。所以,我们在实施“对话式”作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不断强调对话的宗旨就是思维、观点共享。对善于表达的学生要适当地限制其时间,对于胆小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多发言。另外,“对话式”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实施下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听、说、读、写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 其中, 写就是所谓的作文, 写文章, 但这四部分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本文根据英国思想家戴维·伯姆的对话理论提出了“对话式”作文的教学理念, 旨在让学生在对话中感受写作的魅力。

关键词:对话,作文,教学,写作

参考文献

[1]戴维·伯姆, 李·尼科.论对话[M].王松涛,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对话的诗歌 篇7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对话的起点不是终点

传统诗歌教学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为圭臬,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教学目标就定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广深。有人认为:“孟子所提出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主张,是中国古代思想中释义学的权威方法论,它们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交流,这能使文本与读者之间产生对话的交流感。确实,这种文艺观在很长时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管方家如何解释,“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本质是基于作者中心论的。即使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正如《孟子·万章上》所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强调读者对作者意图的揣测为目的。

这种作者中心论的局限已经有不少专门论述。虽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有它自身的意义,但这是诗词阐释的起点,不是教学的终极意义。它仅仅客观上对阐释避免走向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提供了保证,可并不是文本丰富意义的全部。既然是“诗无达诂”,谁来界定解读正确的标准?作品能否展现真实的作家,从来就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专制社会的环境里,文人创作是否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志?

英文中,解释(explanation)与阐释(interpretation)是不同的,其实,英文中还有一个paraphrase,解释的自由度更大一些。对话的本质更接近阐释。正如巴赫金说所的那样,真正的对话只存在于历史性和个人理解之中。诗歌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中,实现理想的对话不能仅仅追求知人、论世,逆志不应该成为对话教学的终极目标。

1.认识作者的困境:“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为例:大多老师依据“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几句“以意逆志”,由此得出“李白是一位蔑视权贵、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抗拒世俗的高傲的知识分子”这一结论。这种分析不能算错,但把李白思想的复杂性肤浅化了。实际上,李白身上体现出多重性格。一方面他热衷功名,渴望建功立业;他的种种不拘任性的名士风流,放达潇洒自傲的背面隐藏着他对出人头地“王者师”的追慕。李白不少诗歌是肉麻媚权的,他万年的悲剧也证明了这一点。光从“知人论世”还是“以意逆志”,都有可能对李白产生片面的理解甚至误读。

同样,如果你一定要说《将进酒》那个叙述者就是李白。这不过是一种实证态度,不是一种人物研究,更不是文学立场。暂时忘记李白,可以将《将进酒》的审美价值最大化。

美国著名批评家W.C.布思提出“隐含作者”概念,挑战了“知人论世”的确定性:

在他(作者)写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不同于我们在其他人的作品中遇到的那些隐含的作者。对于某些小说家来说,的确,他们写作时似乎是发现或创造他们自己。

“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隐含作者这个概念自从被提出以后,一直颇受争议,但却一直沿用至今。究竟什么是隐含作者?提出隐含作者有没有必要?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又有何内在的联系?

一种观点认为,“隐含作者”实际上是对“真实作者”的补充,它揭示了作者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复杂性。在创作中,表面的真实作者背后可能隐含着一个甚至多个隐含作者。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可以是相似的的,也可以是对立的。作家在一部作品里的出现前后决然背离的矛盾观点和作家所处的环境和心理,所谓“言不由衷”者是也。

海德格尔说:“一首诗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能掩盖诗人这个人和是人的名字。”

2.过度诠释的争论:认识传统和评判现实价值

对白居易《琵琶行》的教学存在这个问题。陈寅恪先生倡立基于比较研究和文史学家视野,开创性地的提出了“历史文化法”“诗史互证法”“比较联系法”等研究方法,在其代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中予以后学巨大的启发,影响深远。教学《琵琶行》时,有的老师、学生认为“琵琶女夜登他人之船不可信或不合礼节”,显然是对唐朝风俗的不解。白居易对女性的观点也是矛盾的。

以《再别康桥》为例:严家炎先生于1984年提出的“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对母校的深情”说,蓝棣之于1988年提出的”隐秘感情世界的浪漫遐想、旧梦珍惜“说,姜耕玉于1996年提出的“无限依恋、虔诚守护、甜蜜体验、纯粹美感”说,孙玉石于2001年提出的“宁静与和谐交融、潇洒与深沉结合、爱与眷恋与自然之美熔于一炉”说,孙绍振于2003年提出的“独享的甜蜜、无声的独享、悄悄回忆的美妙秘密”说。我们不能否定这些见解的意义,但孙绍振等老师以此否定“凄婉哀绝的作别”,“幻灭的“愈来愈凝重的离愁”,“万分沉痛”“沉重的痛苦”的说法,笔者绝不同意。

考虑徐志摩的留英背景,在剑桥,他深入研究了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据廖钟庆的研究:“柳”,在英国文学中有“遗弃”“背弃”的意思。在英国文学里,远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Othello)中的黛丝泰蒙娜(Desdamona)临死时曾唱过一首“柳树歌”,就表达了她的悲哀和暗示了她的死。丹麦安徒生童话中的《柳树下》(Under the willow tree)也是写在柳树下死亡。可见,中西对于“柳”的意象含义的解释并不相同,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意象含义去诠释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徐志摩的新诗。

实际上,徐志摩《再别康桥》更像是一部多声部复调的协奏曲,而不是单一旋律的主调。《再别康桥》中的“我”,就不能说是生活中的徐志摩,而是一个虚拟的影子。即便徐志摩坐飞机、别康桥有案可稽,但出现在诗中的那个“轻轻地”走了的“我”,却是以艺术的变形出现的。“我”所说的话是不可以、也不必实证的伪陈述,它不是作为一个事实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审美意象进入读者视野的。

因此,“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可能会对文化、传统产生颠覆,并不靠谱。对传统的认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外在的文化背景的历史事实,这个层面是客观的。其次是文本自身的结构和释义以及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和依据,这些也是可以考据的,基本上是由史实来证实的,不需我们申述;第三层含义,即对传统意义和价值的评判,所有的读者,包括教材编者、教师本身的选择标准、前理解都具备自主性和差异性,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本身的原初意图。比如朱子对《关雎》的阐释,这种价值判断可能背离诗文的原始触机或者高于创作者的理解高度,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意义和价值的超越。“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实际主动拒绝了这种可能。

二、考据赏析、揆情度理:对话教学的继续和深入

陈寅恪、贺麟的“同情的理解”,是为在教学层面,教师如何“道”而弗“牵”提供理论基础。不“道”,而为师何用?而“弗牵”正是对学生个体现状与自身基础的正视,对学生自身生长力量有信心。“考据赏析、揆情度理”使教学对话得以继续和深入。“考据”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赏析”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揆情度理”强调“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体现了对文本和历史、传统的尊重。

1.从解释走向阐释

加达默尔指出,诠释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克服文本与读者距离的疏远,即一个从它的原始文化和历史环境中分离出的文本如何与当代读者沟通,被当代读者理解。加达默尔指出了一个问题,文本存在一个“以意逆志”的困境:揣度文本本身的多义性和诗人本身的复杂性只是一种假设的理想,揣度诗人的“志”只是解释的阶段,不是阐释的目的。“按照情和理估量推测”不可能是唯作者是从的,它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同读者的不同价值判断。

2.误解或具有创见而引人入胜

或许有人担心“揆情度理”引发误读,这种担心其实是多虑。

首先,对文本的误读可能为创造性误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一如钱钟书说“误解或具有创见而引人入胜”。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写了一首诗人对权威性的“大多数人的阐释”的反抗和讥讽:

你如果有独到的眼光

看似荒唐的误读反而是珍宝

是满纸荒唐言,还是一把辛酸泪?

多数的看法难道就还真理?

此也罢,彼也罢,还不都是这样—是普遍性,还是特殊性?

顺从大多数人的看法——你就是神志清醒——服从大众者,你就是聪明的

如果你保持异见——

你将成为囚徒。

讨论误读,这是一首绝妙的好诗。在前两行,诗人倡导有洞见的误读——-被视为“最荒唐的解读恰恰最辉煌”,后几行,诗人一语道破所谓的“大多数人”,其实就是权力拥有者;对权力拥有者的阐释,顺者昌,逆者亡。

其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容易导向话语霸权。以《诗经·硕鼠》的教学为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参和老师“阶级分析”的观点解读它,意识形态的语言和思维形成了解释霸权,把统治者当成“硕鼠”,这首诗当作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近年来,有人提出“弃妇”说,认为是被抛弃的妇女对负心男子的控诉;有人把它读成遗弃老人对不孝子女的控诉,其实“乐土”“乐郊”可以视为人类的终极关怀,代表人们对现实的愤怒绝望之后的终极追求。只有打破这种长期在教参占极端话语霸权的意识形态式的解读,这首诗的教学才能获得意义。

三、消除霸权,意义重构:从理解的实现到同情的理解

陈寅恪曾经率先提出“同情之了解”之说,他认为读者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要持有“了解之同情”,尽量消除“隔阂”。早在1943年秋,哲学家贺麟谈及思想的方法,其一是“逻辑的方法”,二是“体验的方法”,三是“玄思的方法”;而所谓“体验的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

事实上,任何理解和阐释都不可避免带上读者的先行之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而理解的实现可以通过“考据赏析、揆情度理”来达成。

笔者以为,诗歌教学中的过度诠释有以下类型:由空间距离造成的文化误读;由时间距离的对传统的误读;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评判,过度诠释有时是难于避免的,甚至是有价值的,要警惕一元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警惕文本阐释“话语霸权”。诠释无止境,曾经的过度诠释可能就是适度阐释。

经典诗歌或其他文学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未被“正确”阐释的文本,他们是那些经受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读者反复阐释的作品。正如卡尔维诺《为什么阅读经典》所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的层面。”

1.拒绝话语霸权

文本解读中的话语霸权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传统的道德教化。二是时政环境。三是教参意识。四是教师主导。五是舆论干涉。

话语霸权意识形态之下的文本阅读是一种独断、专一的,预定的、偏见的“误读”,往往将预定的观念附会到文本之上,完全回避文本理解多元多变的实际可能。阿尔都塞在《哲学和政治》提出“教育的意识形态化和刻板化,是我们无法面对真实的教育的原因”这一观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2.理性对待“误读”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商隐《锦瑟》更是如此。由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影响,历代文人纷纷解读,都离不开“索引派”的结局:“令狐青衣”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自序诗集”说,“咏瑟”说、“政治影射”说、“寄托不明”等说不一而足。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的神秘性和一种迷离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情感美,是普世的,凡是符合这个特征的解读,都算是一种可接受的“揆情度理”。

在一定意义上说,被误读是诗人和诗歌无法抗拒的宿命。“揆情度理”不是要颠覆解构,“情”和“理”要符合诗歌文本自身逻辑和诗人精神世界的历史逻辑的,是一种客观的尊重文本尊重诗人的理性的阐释,是解脱迷信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尝试。

许多被传统认为正确的阐释被师生当做圭臬无条件地强制接受,形成一种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走出一元论的文本理解或者二元对立非对即错的预定偏见,绝不强迫和灌输。尤其是意识形态话语洗脑式的、压制式的所谓政治正确的解读,本身就可能是对文本的颠覆和篡改,比普罗大众的误读走得更远更离谱。诸如《水浒传》是“投降主义的教材”等等。诗人的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创作的环境往往是不自由的,表达的方式常常是多样的,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终将赋予文本新的阐释,惟其如此,经典才是不朽的。反之,后果将是在自我封闭中窒息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

事实上,几乎所有优秀的诗歌都有无限诠释的发展空间,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的人会给予不同的解读。有的解读不免被作者或源文化读者视为误读。有限和无限将反复交织、碰撞,原有的界限将不断被修正。“误读”不是望文生义、信口开河;不是拘泥于个人“现存之见”(如伽达默尔“未能觉察自我的偏见”,对文本的“异己性”或“他性”缺乏敏感)。没有误读就没有诗歌欣赏和批评。“考据赏析”是必要的理解和诠释基础,“揆情度理”将引领师生实现诗歌教学走出预设和生成的困境。

“考据赏析、揆情度理”是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超越和完善,走出作家中心论的误区,走出话语霸权式的解读,奇妙的文本解读和生成有活力的真实对话风景将得以展现。

[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类社科课题(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基于接受理论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编号JBS14598]

对话教学的策略 篇8

【论文摘要】。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同时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对话教学为背景。提出教师课堂言语策略的指导原则和实际操作建议。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授课效果。传统的 英语 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填鸭式”的方式为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一般占90%以上,教师的话语是主流明轩翰思论文网编辑,而学生的言语参与量则微乎其微。研究表明,只有10%或20%的聪颖学生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吸收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出现危机。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课堂改革模式顺应了教学的潮流与需要,是一种非常适合英语教学的模式。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师生通过朋友式的合作,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语言教学。

在对话教学模式下,教师需重新审视教学目的、教学伦理、教学方式与教学思维。而这些需要审视的教学因素的实现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为载体的,因此,在对话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解构传统的课堂话语策略,对其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虽然对话教学成为普遍的 教育 现实为时尚早,但由于它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对它进行尝试性的使用,教师应以对话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以及互动交往,把学生培育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 现代 人,实现创造、生成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平等策略,尊盆学生主体

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从人格上说,学生与教师一样平等独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选择使用能体现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言语策略,以互动为方式,以恰当的言语为手段,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服务的。传统上对于课堂话语权理解的错位,常常导致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的偏差。教师的传统角色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话语关系,教师是主体,言语中居高临下,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话语权。

在这种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追求的是把知识点讲明、讲透,但教学效果却不很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课堂主体的错位。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持课堂,那么即使教师把知识讲得再明再透,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变旧经验,建构新知识。

美国心 理学 博士卡罗琳·奥林奇在《塑造教师》一书中,曾针对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间题说“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于教师课堂上不恰当的言语行为,她的评价是“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进行责备白叫司时,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是在指向自己”。纵观 中国 教育现状,师生关系问题虽因立法而有所改进,但“师道尊严”加给教师们错误的言行习惯仍厚重如山。教师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言语使用上居高临下,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给学生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应是最艰巨、最复杂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教师的言语使用起着导向作用。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教师话语不容置疑性和知识的化身这一形象,导致师生间真正平等对话的困难及师生对话的简化,即使是在有限的学生发言中,也会因为学生存在的间题(如声音低弱、口齿不清、词不达意、不着重点等),导致不少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便抢过话头,到最后干脆自问自答。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建构新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就是在锻炼思维、建构新知。为克服学生发言的这些毛病,教师可等学生说完后,归纳并重组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有疑问时可随时提间,甚至可以不站起来发问,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一盲堂”为群言堂,变“我说你听”的话语霸权为平等交流,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运用有情语,实现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 自然 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社会 政治 和社会生活的规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作为教师,只有运用学生可接受的言语策略授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书,心灵的对话 篇9

林溪儿

我凝望着窗外仿佛荡漾着的阳光。

其实,书中的朱雀,所想要的,就是这样的阳光吧:安然又清新,让时光缓缓地流过。我合上书,靠着窗坐下,看着午后的阳光洒泄在地板上,想着刚刚看完的那本书。

我喜欢读书,喜欢读书时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时所产生的强烈共鸣,那种感受是惟有在读书时才能感受到的,感觉如此的清新与透明,让人在读过后思考,思考后感悟,感悟后释然。

在书中,朱雀是死了的,可是在我的想像中,她并没有死。你看,那个踏着阳光走进来的少女不正是朱雀么?!红发依旧飞扬着,从作者的那个超能力世界到我的想像世界,她一点都没变,目光如此清澈,微笑依然坚强的绽放着。

你好,朱雀!我微笑,在心里对朱雀说。红发的少女也微笑着点点头,今天天气真不错呢。尽管这是我的想像,但一切却是如此真实。在作者的那个超能力世界里,朱雀与暗黑魔法团作斗争,却受了重伤,在生命的尽头,朱雀许下愿望,把自己的超能力“永生”送给一同作战的同伴。在愿望实现的一瞬间,朱雀也因为失去了能力而死去。原以为,在超能世界受尽了苦的朱雀会把死视为一种解脱,谁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朱雀却对同伴说,一定要活下去,因为,如果死了,一切便都没了意义。永生这个能力其实并不能在自己身上使用,朱雀也是知道的,死了的.话一切便都没了意义,她不是不想活着,可是,这个时候,这样重伤的她,也只会拖正在战斗中的同伴的后腿,还不如尽自己的一份力,将“永生”这个神圣的超能力,送给正需要这份帮助的同伴。

朱雀,你后悔么?我问。朱雀笑着摇了摇头,棕色的眼瞳折射出坚强的光芒。也许,朱雀是真的不后悔的吧,在追寻梦想的途中,即使死也是无悔的吧?!我这样想着,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与想像中的朱雀对话。

看书,其实也是个想像的过程吧?!在书中,我们总能找到一个“自己”,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有了小小的一点顿悟。窗外起了微风,吹得树叶微微颤抖,散着丝丝绿意。 闭上眼,我又潜入到想像中去。

朱雀,其实你到底活了多久?我看向朱雀,问。朱雀又是一笑,说,活的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存在这世上的意义。哦?那你的存在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我问。我也不知道,上天赐予我“永生”这份不同于其他超能力的能力,这份王道的力量,就注定我的生存便是要战斗的吧。为了我的同伴、我的国家而战斗。虽然我不知道我做的选择对不对,但我至少知道,在那些依然活着的同伴心上,必然有了一个浅浅的缺口,一旦触摸,便会引发不可抑制的哀愁,这算不算是一种意义呢?!朱雀笑得有些狡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奇怪。朱雀又笑了,说,这你该问你自己啊,这终归是你自己的想像,不是吗?是啊,的确,我会心的笑了,点点头。

窗外依然是一片阳光灿烂,可我的心境似乎有与刚才不同了,变得更加安静和享受,毕竟我是活着呢,朱雀虽然死了,但她都知道享受阳光,更何况我是活生生的呢。话说,在这样安静又美好的午后,真的很适合读书啊,在文字之间放飞思想,让灵魂起舞。同时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添加了书中的一抹色彩,一抹新的色彩。

朱雀,你真的只能在别人的想像世界里,以这种方式,延续自己的生命吗?我不免有些惋惜地问。哦,不一定,朱雀笑得很开心,眼睛弯成了甜美的月牙,似乎很喜欢这个问题,我还可以在别人的思念里,延续我的生命。因为思念,它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命真的很伟大,但它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存在,我为了一个目标,为了我的同伴们,为了我的祖国而死,在同伴们的思念里,我真正的永生着。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朱雀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真理呢?!

虽然是我自己的想像,但在这个短短的下午,我却有种真的在与朱雀,在与那本书的作者交谈的快感和愉悦。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感悟到的,学习到的与想像融合,在谈话间陶冶了心灵,心情如窗外的阳光般透明、轻浅,并愉快着。

再见了,朱雀,我笑着挥挥手。再见!朱雀也笑,挥挥手,长发在阳光的折射下,如火般耀眼,身影渐渐透明。恍然,我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也许,为自己的想像流泪很可笑,但在感悟中心灵的成长,却真的很令人感动。这就是书,在不断的感动中,我们在成长。

想起以前看过的某本书上有这样的两句话句话:

总有些旋律,突如其来的迫入耳际,然后,无法忘记……

总有些字句,不由自主地哼唱在嘴边,然后,烙于心底……

总有这样一本书,存在于我们的思念中永生,然后,让我们释然追忆……

上一篇:英语学科作业批改规范下一篇:镇2024年度“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