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1

第一册美术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9课,其中造型领域——有形世界、色彩魔方、小雨沙沙、我心中的太阳、鸟的天地、大鱼和小鱼、威武的狮子、大家成为好朋友。重点在于表达,画、做、讲、演相结合。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用粘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不用方法进行动物形象的造型。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在造型表现领域里,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大量的造型活动均是和“游戏”融为一体的,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大胆的表现,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我的胸卡、窗花花、花式

点心、甜甜的棒棒糖、我做的笔筒、能站立的折纸动物、有趣的脸。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出一个“变”字。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1、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2、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 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这一学段的孩子生理、心理尚属低龄期“眼、手、脑的协调”还有待加强,故“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以培养兴趣和设计意识为首要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应尽可能淡化。

综合探索―-走进新天地、来来往往的车辆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常识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在综合探索领域里,低年级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方法还是以造型游戏为主,提出学生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与展示的目标。教学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用粘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不用方法进行动物形象的造型。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在造型表现领域里,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大量的造型活动均是和“游戏”融为一体的,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大胆的表现,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1、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2、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4、用粘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不用方法进行动物形象的造型。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

在造型表现领域里,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大量的造型活动均是和“游戏”融为一体的,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工具,用纸和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大胆的表现,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1、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2、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3、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欣赏评述让学生通过欣赏、想象和评述,了解中外的一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平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作品的感受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常识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在综合探索领域里,低年级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方法还是以造型游戏为主,提出学生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与展示的目标。

始业课

(一)教学目标:

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情况,让学生明白美术课的意义。

2、让学生了解和初步落实美术课常规,为以后更好美术教学服务。

3、培养学生重视美术课和热爱美术课的情感。

教学重点:美术课前、课后常规以及落座方式的训练

教学难点:美术课前、课后常规以及落座方式的初步落实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堂服务。

3习习惯。的落实。

、初步认识和了解美术的“安静”课堂,为以后更好开展“安静”课、知道“安静”课堂的前提,并努力争取落实。、意识到“安静”在美术课上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教学重点:知道“安静”课堂的前提,并努力争取落实。教学难点:“安静”课堂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16~23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工具材料。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能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和不同方法进行作画。

3、继续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好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课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课前准备:美术媒材与学生美术作品

第二课 有形的世界(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24~2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培养学生用各种媒材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和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3、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出身边的物品或景象。教学难点: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

课前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第三课 色彩魔方(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30~35页。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色彩,能说出名称。

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他生产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做简单的练习。

教学难点:让学生顺畅的讲述色彩的故事,并能准确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前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第四课 我的胸卡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36~39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平面形的变化和胸卡的有关知识。

2.通过胸卡的平面设计和制作,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大胆地进行创作与表现,加强学生对物体的感受能力。

3.开展自我介绍与交流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了解,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制作一张胸卡。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一张有个性的胸卡。

课前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卡纸、吊绳等各种辅助材料

第五课 小雨沙沙(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40~45页。教学目标: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2.回忆雨中的生活体验,表现下雨天的不同感受。

3.通过对画面内容的选择和表现,颂扬美好的情操。

教学重点:用点、线画出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雨中的趣事和有意义的事,感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课前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彩色卡纸

24~29页。

第六课 我心中的太阳(二课时)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教学目标:、色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地表现太阳的美。、想象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联想画出想象中的太阳。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来具体表现太阳的“光”和“热”,开拓学生形象

思维,在描绘过程中,如何丰富太阳的形象。

课前准备:美术媒材与学生美术用具

第七课 来来往往的汽车(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52~57页。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地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构造及功能等。

2.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4.在评价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来往的车辆的特征,学习用各种方法表现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车辆。

教学难点:概括地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自己想要表现的汽车形状。课前准备:美术媒材与学生美术用品

第八课 窗花花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58~61页。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曲线或几何图案来剪窗花。教学难点:学习用细线条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彩纸、剪刀

第九课 花式“点心”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62~65页。教学目标:

1.练习搓、团、捏、拉、压和接等泥塑的基本方法,表现各种“小点心”,体验材料的美感。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造及表现的能力

3.养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学重点:简单的“点心”造型、色彩的搭配。

教学难点:造型的变化,能制作出各种类型的点心。

课前准备:(学生)彩泥、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

66~69页。

1第十课 甜甜的棒棒糖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泥塑的简单工艺,要求能塑出几种有趣的棒棒糖造型。

2、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尝试泥塑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色彩搭配。

4、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通过变色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色彩的变化,培养学生主体造型的初步能力。

教学难点:在造型上能抓住形体的主要特征,既夸张又可爱,色彩鲜艳。课前准备:课件、棒棒糖,学生准备好橡皮泥。

第十一课 鸟的天地(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70~75页。教学目标:

2、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与表现物象的方法,画出鸟的基本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想象,创造出有个性特点的鸟的形象,并能够欣。

4、赏别人的作品及评价。

5、了解有关鸟的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简单概括地画出鸟的基本体形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鸟的头、嘴、身体、尾巴和翅膀的形状及动态变化,画出鸟飞的、叫的几种形态。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第十二课 大鱼和小鱼(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76~81页。教学目标:

1.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感知大小对比,在比较和造型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

2.通过对比、让学生感知大小的原理和表现方法,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和认识物体大与小的差异。

教学难点: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第十三课 威武的狮子(二课时)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82~87页。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今中外表现狮子的图片,提高学生对狮子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2.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表现狮子的威武神情。

3.通过引导学生对狮子的观察、回忆与想象,使学生充分感受狮子的雄强之美,促进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狮子的威武神态。

教学难点:对狮子外形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想象的表现。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一、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

我做的笔筒(二课时)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88~91页。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用立体纸盒装饰制作笔筒的方法。学习浅显的装饰美化知识,将作品做得精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3.通过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教学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想象造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制作笔筒的材料及装饰的小饰物。

第十五课 能站立的折纸动物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92~95页。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现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自己身边的废弃物进行想象造型。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好彩色卡纸

一、教学设计

第十六课 大气球飞呀飞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96~99页。教学目标:

1、学习表现圆形物体,进一步了解大小物体的对比表现法。

2、通过想象创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组织评说自己和同学的画,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学,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想象创作练习,让学生体验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大小物体的对比表现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

一、教学设计

100~103页。

1.第十七课 有趣的脸(二课时)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教学目标: 通过画有兴趣的脸,让学生初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联想、夸张的手法及不同的材质表现人脸,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材质表现的有趣的脸,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现得生动、有趣。

工具、镜子)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联想、夸张的手法表现人脸。教学难点:把人脸课前准备:课件、有人脸图案的花瓶、装饰盘等工艺品(学生:绘画

第十八课 大家成为好朋友(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浙美社)一年级上册第104~107页。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人的主要特征,并尝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或水粉颜料等多种工具,用线或基本形画画自己熟悉的一个或多个好朋友的形象。

2、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人物的能力、善于抓住特征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人物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探讨怎样成为好朋友的问题,培养同学间团结友爱、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究方法。学习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观察。

教学难点:描绘人物的丰要特征。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2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二 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编写上,从参观、探访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故居人手,通过参观、探访画家故居,了解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以及历史地位。这样的编写意图,充分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欣赏课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围、文化情景中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充分感受美术作品的内涵。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代表作,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以及其对近代绘画史的贡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辩证地去欣赏画家及其作品。四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

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

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3、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

教师小结: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创立了新的里程碑。

4、拓展延伸。

这四位画家的作品还有很多,我们一节课无法详细欣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2.风筝风筝飞上天

课时: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二 教材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绘制风筝并掌握风筝绘制的基本原理,开发学生设计的创意思维。绘制风筝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色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课作业中学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从而使学生掌握风筝上装饰纹样的绘制以及寓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色彩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装饰纹样的绘制方法。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四、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学具准备: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教学过程

1.导言(单元概述)。

(1)春天来临,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鸟在枝头歌唱,树木吐出嫩绿,泥土散发着芳香。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与力量。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理想希望带入美妙的境界„„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果能放飞自己亲手扎制的风筝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兴的事呀!

(2)根据同学们的提议,我们将进行《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就是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2.任务。

(1)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你爱动脑动手,思维活跃,喜爱美术,你认为这次活动是你展现才能的机会,应该把握,即使没有做出优秀的作品,对你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实践与锻炼。

(2)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3.过程。

(1)活动1(课时1),有关风筝资料的收集:

①小组准备工作:

a.将全班同学4人一组(以居住地或同学自由组合,教师做好联系调配工作),分为若干组,各组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b.各组选举组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分配工作,做好准备工作。c.组长要建立本小组工作目录,在目录下记载本组同学的学习过程资料,方便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d.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因特网、书本,或向别人请教等途径搜寻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图片等实物、信息资料,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小课题调查报告,各种风筝展。②收集信息资料:

访问网络查找你认为需要的信息。或者在图书馆查阅相应的资料。如果你访问了不止一个网站或者查阅了不止一本书,用分开的纸分别记录从每一个网站或每一本书中得到的信息。或进行风筝艺人访谈,市场上购买、收集各种风筝实物。

③整理、筛选、展示收集的资料图片、实物。a.完成《风筝知识小报》或调查报告,展示形式,风筝知识擂台赛,评出优秀资料奖小组。b.在教室里举行收集的各种风筝展。

希望这些同学收集的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2)活动2(课时2),制作风筝。

活动建议:1.制订小组制作计划和分工,设计怎样的风筝样式图样?希望能够发挥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资料参考:风筝的图样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帮助。

①扎制风筝,上线是很关键的一步。

老师的提醒:

a.风筝的架子要求左右对称,不然风筝两边轻重不一,难飞上天。b.连接可用棉线扎制,比较牢固。

c.贴桃花纸可以用胶水或双面胶,胶水不能太多,不然纸会破的。用的纸要略大于风筝架子。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共同探讨解决。②绘制风筝。

老师的建议:

a.风筝的图样装饰可以是传统的,可以是依样画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师期望着你的创意表现!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b.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c.可以再次上网查询资料。(3)活动3(课时3),放飞风筝。

在一个晴朗有风的下午,在学校举行放风筝比赛。老师的活动建议:

①小组内分好工,让每位组员都参与放飞,跑步快的同学建议做领跑员,其余同学做风筝的架飞和保护工作。体验放飞风筝成功的快乐及小组合作放飞。

②如果几次放不上去,请同学不要灰心,放的时候要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起飞角度。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出色表现!

③活动后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把放风筝的场面和放风筝的体会画下来写下来,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现也可(如摄影)。

④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放飞奖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4)活动4(课时4),个人、小组空间展示《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展览——(评价)。

①老师和各小组长进行讨论,如何办好我们班级的《风筝风筝飞上天——风筝主题活动》的展览。

②老师建议讨论确定: a.组成展览会的组委会。b.时间地点。c.各组承担展览的分工。d.如何评奖(评价),奖项名额。

(学生个人、小组以写送欣赏卡的形式来参与评价(评奖)。奖项名额每样十名(放飞奖除外,只要能放上天就能得奖)。(5)展览布置,评奖。

活动后请你填好此表,你的意见和信息是老师最想知道的,谢谢你的合作。五 教学反思

3.木版年画

一 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融“欣赏·评述”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通过木版年画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的民间艺术。这样的民间文化传承课在以往的美术课中都有出现,而本课不仅要让学生欣赏木版年画,更要通过欣赏让学生用漏版的方法表现一幅木版年画。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制版技术。难点:学会拓印方法。四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厚卡纸或纸板、宣纸、中国画颜料、油墨、线绳、布料、调色盒、水粉笔、水杯、夹子、木蘑菇、刻刀等。

(教师)课件、年画图片和文字资料、刻刀、拓印用纸、木蘑菇、常用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

(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2.欣赏木版年画。

(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学生答:吉祥图案、门神、福娃、民间生活、戏剧。

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3)课件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色彩鲜艳„„

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画着许多人物和动物,看起来很夸张„„

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

4.学习漏版技术。

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

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

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7.课外延伸: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五、教学反思

4.剪纹样

一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纹样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编写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了解不同造型的剪纸纹样,从而锻炼学生的造型、构图和创造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剪纸艺术的无穷魅力。

五年级学生通过三、四年级时的剪纸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法。本课在教学时,让学生从剪纸最核心的装饰图案——剪纸的纹样来人手,从简、从易,让他们先了解基本的剪纸纹样,通过教师的示范再自己尝试练习,达到在“教中学”的目的;从乐、从趣,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达到在“学中乐”的目的,从而将他们引入剪纸这扇艺术瑰宝之门,为以后的剪纸课做铺垫。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折剪出纹样。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四 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白色与彩色纸;剪刀等。学具准备: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等。教学过程 :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2、欣赏,导入 新课

A.出示范图一(各种简单的对称纹样)

现在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B.出示范图二(用范图一的花纹剪出的纹样)

原来老师把这些纹样变成了剪纸纹样,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纹样。

板书课题:剪纹样

C.出示范图三:说明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D.示范制作步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条竖的花边)(1)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

(3)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纹样呢?我们可以把纹样设计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请学生欣赏纹样作品)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纹样来吗?

3、学生作业,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2-----3种不同的纹样,将优秀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评议

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纹样,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五 教学反思

5.剪纸人物

一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剪纸的方法和技能进行人物剪纸。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创造精神。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间艺术。二 教材分析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剪纸人物的实物或优秀作品图片的欣赏,了解这些剪纸人物的装饰手法,感受人物剪纸的艺术魅力。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和提示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剪纸方法表现人物。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创作拓宽了思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的动态设计和制作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剪纸方法表现一个或一组动态的人物。

难点:剪纸人物的细部刻画。四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剪纸人物范作。2.幻灯。

3.彩色纸、剪刀、小刀、浆糊、铅笔。

教学过程 :

1谈话,引入课题。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作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贴在窗户上、门楣上等等。它是把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内容方面来分,除了我们学过的角花剪纸、纹样、花边剪纸外,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人物剪纸(板书课题)。2欣赏,分析剪法。A打开教材,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这些剪纸人物好看吗?剪的方法是一样的吗? B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这些剪纸人物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但是它们所采取的剪的方法却不一样。有的是剪,有的是刻,有的是剪与刻相结合。刻的时候,又同时运用了阴刻和阳刻两种方法。教师结合课前剪好的范作分析这些方法的处理和运用,使学生了解得更加清楚明白。

3示范,学习剪法。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剪法。A.轻轻地、简洁而概括地描出草图(背面更好);

B.处理剪刻方法。要注意剪纸的整体性,千万不能散落。教师随时把剪刻的每一步放在幻灯上打出来,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这一点。

C.选好与剪纸颜色相配的底纸进行粘贴,粘贴时浆糊不能太多,而且要相当的耐心细致。3练习,尝试剪法。

要求学生按步骤进行:大胆构思,轻描图样,精心剪刻,小心粘贴。(板书)教师巡视指导。

98.设计《西游记》人物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创作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造型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学艺术的了解和热爱,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 型能力 二 教材分析

本课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这是在《电影的始祖——皮影》等课学习的基础上,对于电影人物造型设计的深入学习。这一课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创意性”,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本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聚焦《西游记》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造型的动漫化、生活时空的穿越转换等方法,以创意具有民族元素、童趣笔意的新西游人物形象。第二个特点是“探究性”,会探究才能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人。本课教学主要通过观察、分析、欣赏等多样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艺术感觉,自主发现《西游记》人物创意设计的有关方法。第三个特点是“艺术性”,引导学生采用夸张、概括、变形等艺术设计手法进行《西游记》人物设计,发展其人物动漫形象设计的艺术趣味。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西游记》人物艺术作品,学会用夸张、概括、变形等方式对书中人物进行动漫形象设计。

难点:抓住文学作品《西游记》中描写的有关人物特点:个性、童趣地加以动漫设计。四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提问:你们了解西游记吗?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西游记》(学生回答)那你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吗?它是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1510?~1582?)最后完成。

西游记是一部很优秀的名著,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很喜欢这个作品,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再创作。我们一起来看看。

2、老师今天还带来一段根据西游记创作的动画,看看你们看过吗?看 的时候要好好观察一下动画片里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是什么故事?(课件动画)3.(看完后提问:有几个人物是谁?是什么故事!(学生回答)故事不管大小都有主要人物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回忆一下刚才孙悟空服饰和外貌特征,请同学来说。接着分析唐僧四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外貌特征呢?出示师徒五人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印象中的一样吗?(再分析一下人物外貌特征)

例:孙悟空活泼好动,他会像我们这样站立,和你说话吗?学生表演一下,要根据你用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来给他设计动作。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里面描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幻想神话人物。你还知道哪些西游记人物呢)(学生回答)

老师这有一些西游记的人物,看看有没有你们刚才没说到的。用你们刚才分析孙悟空一样,你认识谁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要观察他们的外貌和服饰.(一边看一边像刚才分析唐僧师徒一样在下面可以小声描述这些人物的服饰和外貌特征)

3、形容一下你们喜欢的人物外貌特征和服饰。(学生回答)

孙悟空西天取经完后又闲不住了,我们听听他说些什么:“老孙来也!自从老孙和师傅西天取完经留在如来身边就职,被封为斗战胜佛过了一阵清闲日子,很是无聊,听说现在下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师徒四人还想来个西游!你们帮我们设想一下我们西游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今天由我们全班一起来帮助孙悟空设想一下现在西游会发生什么事情,谁来说说你打算怎么帮孙悟空?(学生回答)

4、有几位同学也像你们一样喜欢西游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帮助孙悟空的。(课件)图片欣赏,学生做好的各种作品图片

每看完一个问这些同学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表现故事的(有绘画、剪贴、扮演、折纸等)这些同学像导演一样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了一个自己的西游记。你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设新西游记,并用简单的话语表现出来。现在老师已经帮助孙悟空了,(拿出一本空白的书)这里面的内容由你们来丰富,用你喜欢的方式,我们全班共同努力来创作出新西游记。

二、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制作时放《白龙马》的音乐和西游记图片.五、教学反思

9.弯弯的小路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的技能,以及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并运用于绘画中。

3、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并且能创作有新意的小路。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将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应用到绘画士: 难点:表现出路面的纵深感。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记号笔,白纸等

2、教师——课件,学生用白纸,记号笔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弯”是什么意思?

2、那“弯弯的”又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把“弯弯的”表示出来,先认真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看谁表示的最有创意,给你一分钟的时间。

3、时间到!这是我的,我把它画到黑板上,请你也和我一样,把你的创意画在纸上。(请三位同学贴到黑板上)

4、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伸直你的手,做个相机的镜头,对准我的手中这“弯弯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它有什么变化? 板书:近大 远 小

(二)感受透视

1、(课件)再看,这是什么?它展示在你眼中的情景是怎样的?(越远的地方就越——,最后——)

2、(课件)这是一排同样大小的风筝,它高高的飞翔在天空中,看这些风筝,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学们,像刚才看到的弯弯的图案、铁路、风筝,同样的一个物体,离我们近了,感觉就大一点,而离我们远了,感觉就小一点,这种近大远小的现象在美术学里叫做透视。板书:透视

(三)表现透视

1、透视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课件)请看这两幅图,假如我要你用最短的时间,到房子里去取一样东西回来,你会选哪一条路?为什么?

2、你说图二中的路远,那么画面中的哪里让你感觉到它的远? 小结:树木从近处的高大到远处的低矮;路面从近处的宽大到远处的窄小,使我们感觉到图二的路比图一的路长,这就是透视在画面中所产生纵深感。板书:纵深感

3、(课件)请看,这是一幅世界名画,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哪些地方表现出了透视在画面产生的纵深感?? 板书:长度、间距、粗细„

4、根据这些透视原理,要这条弯弯的线变成有纵深感的小路,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板书:小路

5、你说,我画。(画自己的学生的各一条)版画:小路

6、路的方向和形状一样,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说还可以„(将画转一转)版画参照物

7、路有了,我继续画,你仔细看,你觉得这像一条什么地方的路?(用木桩表示小路)

8、你准备画哪里的小路?你的参照物是什么?怎么表示它的纵深感?(欣赏:宇宙中的小路 海底的小路,它的小路参照物是什么?)

(四)实践透视

1、接下来,请大家以“弯弯的小路”为题画出你们的创意。板书:弯弯的小路 看谁的小路画得最有创意,纵深感画的最强。(温馨提示:你看,我只用了几根木桩就表现出小路的纵深感,希望你也和我一样,不要画得太复杂,因为时间有限。)

2、(讲评一张画。)和黑板上这一张比,为什么它的纵深感不够强烈? 强调:要使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得强烈,画面中同一物体近处与远处的宽窄,大小和粗细的对比必须十分强烈,这是要请大家注意的地方。

3、(课件)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幅画为了更好的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纵深感,近处的东西你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你能看到些什么? 板书:细 糊

小结:近处的景物画的细致些,远处的景物表现的模糊些,概括些,也是一种透视,也能增加画面的纵深感。

△ 运用这个原理,这张画我要添上细节了? 版画:添细节

4、再看,近处的色彩怎么样?远处的色彩又怎么样? 板书7:明 暗(说得对,前面的表现明可以用上渐变色,后面的直接用单色就可以了。)这样画面就更有纵深感了。

四 学生绘画

1、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近细远糊、近明远暗的规律来继续创作。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后点评 你最欣赏哪张画?为什么?(老师做适当补充)五 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弯弯的小路》。请同学们课后抽点时间到校园里找一找,看看我们的校园中有没有和“弯弯的小路”类似的现象。看哪位同学观察的最仔细,下节课,我们就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用色彩写生的手法画一画.五 教学反思

41511.植物写生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通过观察写生植物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植物。本课主要以依靠观察来画植物,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然后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植物的写生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植物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用写生的方法进行描绘,注意画面形、色、遮挡等关系。四 教学设计

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 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师:你喜欢哪些植物?

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陶冶情操。生: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植物。

师:你们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站队来演示植物的前后遮挡、疏密、方位关系。2.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师:画的哪部分对你感受最深?

生: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画法技巧等等。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生: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处理叶子的前后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叶的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的写生方法:先展示画两幅植物写生画,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另 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的 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要求:画面布局饱满。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 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5.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点评。6.知识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创新写生.五 教学反思

12.运动鞋写生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写生的基本方法,掌握写生中的点、线、面的原理。

2.观察不同角度的运动鞋的结构特征,以写生的方式表现运动鞋。3.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思想情感。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运动鞋的造型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写生。

难点:多角度地把握运动鞋的整体造型。三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几双干净的运动鞋,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出示教师范画。

2、引入谈话

每位同学的脚上都穿着鞋子,但式样、颜色各不相同,有运动鞋,也有皮鞋、布鞋、旅游鞋------现在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看谁能正确的说出这双运动鞋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些归纳,简介运动鞋的结构、特征。

1、提出本课的作画要求——画得完整,力求精细,教师联系上次画书包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吸取经验与教训。

2、提出对写生物和如何摆放妥当的意见:

一般是侧面比较容易画,因为侧面看,鞋子的基本特征非常明显,如果将鞋子的头部或跟部正面朝向自己来画,就比较难画好,也可以让绘画技能好的学生试试。

3、作画的步骤同上一节课:

先摆好写生对象——仔细地观察鞋的全貌,再观察鞋的各部分与细节——动手画:先画出鞋的外形轮廓,再画出各部分的大致位置——进入局部精细描绘。将画竖起来,与实物进行一次认真的对照,找出要修改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用肯定的线条,将鞋的全貌正确描绘出来,最后一步的工序是上相应的颜色。

4、结合作业讲评,进行爱护运动鞋的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更好地发挥运动鞋的作用。四 教学反思

13.自行车写生

一 教学目标

1.观察自行车的整体特征,发现其局部构成所产生的美感。2.运用构图,选取具有形式美感的局部进行写生练习。

3.养成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增强低碳出行的环保意识,并生发出热爱生活的情感。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写生的方式表现自行车的局部。

难点:表现的局部有构成和形式美感。三 教学设计

教具 :自行车、彩笔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导出课题

同学们上学都用什么交通工具?(自己走,家长骑车送„)同学们家里有没有自行车呢?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自行车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自行车局部写生》来了解自行车。

二、师生探究学习

1、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师:同学们知道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吗? 教师展示自行车发展的图片。第一辆代步车“小木马轮” 第一辆真正可以使用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的结构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让一位学生上台拼搭)

3、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特点与结构。

车把、车座、车前后轮、车架的配置都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4、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条变化。

(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5、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并提示要点。

三、师生探讨,引导创新

1、欣赏不同样式、不同功能的自行车。(儿童车、赛车、双人自行车、折叠自行车)

2、欣赏优秀作品。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4、学生动手实践。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多层面交流评价 肯定学生的创作,发现每件作品闪光点,从实际出发评价。

五、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可以写生自己的自行车。

作业

设置你觉得自行车的哪部分最有意思?完成这部分的写生。四 教学反思

14.椅子的构成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功能及造型的椅子,初步学习椅子的构成。

2.通过大胆创新和通力合作,能够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椅子组合。3.培养学生热爱设计、敢于创造、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二 重点:初步感受构成的美感,能用椅子来进行构成设计。

难点:能表现出椅子构成的独特美感。三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或瓦楞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教师)范作。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播放精美桌子的图片。

2.教师提问:这些桌子漂亮吗?为什么让你觉得那么漂亮?(教师引导到造型、颜色、构思上)

3.有了这么漂亮的桌子我们还差什么呢? 4.生:美观的椅子。

5.那我们接下来就要一起来学习《椅子的构成》。来了解椅子文化、椅子的构成。

二.介绍椅子文化 1.那说到椅子的文化,你知道椅子的起源吗?(汉魏以前,古人席地而坐,没有椅子。汉魏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才开始出现最早的椅子“胡床”。隋朝时期,国为那时忌讳说“胡”,又因双脚交叉,所以改名为交床,但在形状上基本没有变化。到了南床,出现的交椅又叫“太师椅”。在那个时候交椅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2.师:今天我们所用到的椅子可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我们来比较一下看现代的椅子和传统的椅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简单、实用

3.师:生活中的椅子经过排列、叠放,就可以转化为具有艺术美感的构成作品。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感到有什么特别的视觉效果?

三、分类欣赏,示范组合。1.老师在网上收罗了许多有这一风格的作品,简单的给它们分成三类,(分组讲解)。2.看了这么多的图片,你想设计组合一组怎么样的椅子组合呢?

3.看了那么多的图片,虽然形态各异,但椅子基本上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 椅背——分高低两种,高的略高于人的坐高,低的应低于肩高。椅面——一般略大于人的臀部,常分软坐面和硬坐面两类。椅脚——能使椅子放稳,高低根据使用要求和坐着舒适为准。4.了解了椅子的构造,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设计美观、有新意的组合呢? 5.教师示范,并作简要讲解。

四、创作表现

1.请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椅子组合设计。(观察椅子的组合构成,说说它的构成美感。)2.教师巡视指导。

3.幻灯片出示图片材料。

五、点评展示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造型的构思、色彩的运用等方面)2.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同时作简要的点评。

15.圆筒造型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的设计造型原理,掌握纸造型的 基本技法,感受立体成多变而富有节奏的艺术美感。

2.通过切割、折叠、翻转等方法加工圆筒,采用插接、粘贴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制作出变化丰富的立体构成作品。

3.培养动手制作的能力,领会美术设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启迪设计灵感,体会美术活动的乐趣。二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新修订的美术课程 标准中提出了关于纸材料的教学活动建议,要求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教学难点: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四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纸杯,各种可装置的圆筒材料。(教师)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课件。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

(1)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作简单分析与归类。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

(1)感受纸杯造型的形式美。①书中橙色纸杯造型图:插接构造。②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a.纸立体扭曲组合 b.纸立体多型组合 c.纸立体经典作品

提出问题:你了解纸造型吗?你曾接触过纸造型吗?作品的哪些地方紧紧地吸引了你的眼球?你能感受这些作品的特点吗?

(教师参考:长短、粗细、圆切面、斜切面、材质、色彩等给我们的造型带来的多样的形式美:圆润、鲜亮、跳跃、稳重、富有节奏感„„时而像精灵,时而像跳跃的音符,时而是后现代的奇锐武士„„)

③文中三件单体造型组合圆筒纸造型作品欣赏,交流纸造型技法。

④教师引导并归纳:a.纸造型基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b.纸杯造型中的可参考尝试的形式美法则。(基本形)变形与分解(等分割:切刻、切形)组合与堆积(插合与粘贴)板式结构的聚散联系(半立体)柱式结构联系(立体)单体造型组合(主体+附加:卷曲„„)转体组合 框架组合 3.探究方法,技法解析。

(1)提出问题:你想动手试一试怎么做吗?那你觉得在制作中会有什么困难?(2)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

(3)教师引导指点并逐一演示具体方法:分割、组合、折叠、卷曲、叠加、接插 4.尝试设计。

假设你现在是一位知名的艺术设计师,要求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件纸杯造型作品,美化我们的校园。接到这个业务,你将如何展开工作呢?

提示:①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②小组协作,各展特长,设计、构思、选材。③色彩形体搭配方法。5.成果展示。

(1)优秀作品展评:自评、互评、师评。

(2)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6.拓展。

(1)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造型与装置的圆筒材料? 比如:笔杆、竹子、吸管、象棋、硬币、队鼓、电池、纸杯、饮料罐

(2)交流分析不同材料适合的造型方式,为多角度多层面的创作做好铺垫.五 教学反思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3

指墨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指墨画的基本概念,了解指墨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指墨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运用指墨画技法做各种指墨效果练习。3.感受指墨画独特的韵味美感,体验指墨画探究的乐趣。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学生已了解用毛笔作中国画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用手指作画的表现方法,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美术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指墨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手指作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指墨画是一种传统的作画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到了现代,已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但指墨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未能引起重视。其实,用手指作画与用毛笔作画一样,都能产生奇妙的效果,指墨作画,所产生的特殊风格与情趣又是毛笔难以达到的,它与水墨画、泼墨画一样都能吸引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从而开创一块儿童绘画的新天地。

想象与自由创作是美术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本课让学生通过用手指作画的探索与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欣赏并了解祖国传统指墨画的特点及表现力,体验、感受指墨画的艺术之美。教学重点:

各种指墨效果技法的掌握及运用。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手指作画,体现水墨效果。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调墨盘、墨汁、颜料与宣纸等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和指墨中国画各两幅、墨汁、宣纸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课件展示:认识指墨画,欣赏我国清代高其佩等名家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①毛笔画与指墨中国画有哪些不同之处?指墨画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②猜猜指墨画有几种指墨表现方法,说说指画墨色变化的感觉。

2017.3.1 最新版

(2)揭题:这堂课,我们就尝试用指墨的方法来创作完成一幅中国画。2.深入教学。

(1)课件展示:近现代指墨画名家潘天寿等的指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指墨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指墨画用指表现方法,并作示范。

(3)教师在宣纸上作各种指墨效果示范,完成一幅指墨画。3.指墨游戏。

(1)学生在一张宣纸上,试作各种用指方法,体验观察形成的指墨效果。(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指墨效果,提示操作要领。4.指墨画尝试。

(1)学生在另一张宣纸上,再次用手指作水墨画,完成一幅指墨画。(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3)收拾工具材料。5.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到美术馆或在网上欣赏指墨中国画作品,感受体会指墨画表现的特点和韵味。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4

电话亭

教学目标:

1.了解公用电话亭的造型特点,知道电话亭已经成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2.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意水平。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习惯。教材分析: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同样,电话亭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公共设施之一。教材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组织编写了这一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本课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电话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

教材呈现了一组有代表性的电话亭图片,以此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在教学设计中,应让学生体会到电话亭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与环境一起进行整体性设计,才能使之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城市中的公用电话设施,收集图片;手工用具、卡纸或瓦楞纸等制作材料。教师:课件、范作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播放课件中的图片(一个造型别致的电话亭),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2)教师揭题:《电话亭》。

(3)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电话亭。(4)课件播放:介绍各种电话亭。

提问:看了这些电话亭你有什么感想? 知道这些漂亮的电话亭有什么用吗?

(5)教师小结:这么多漂亮的电话亭不仅为人们交流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还作为一种公2017.3.1 最新版

共设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配,美化了市容市貌,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范作欣赏、加强理解。

(1)请学生看书中图示,了解电话亭各部件的名称。小组交流各电话亭的材质、色彩与造型特点。

(2)学生上台汇报。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设计电话厅的外形?分小组讨论外形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拓展思路。(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并示范几种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小组讨论并交流美化方法。4.欣赏拓展,学习制作。(1)出示几种学生范作。

(2)明确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漂亮的电话亭。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并提示:外形和美化上都要有创意,要实用性和个性并重。5.展示交流,小结延伸。

(1)让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同学间进行交流。

(2)请学生评评感兴趣的作品。(教师提示评价要点:造形、装饰、色彩等。)(3)请作者说说制作时的意图。

(4)小节拓展:电话亭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5

6、《动漫宝宝》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动漫的夸张、拟人等特点,加强对动漫的认识和喜爱。

2、初步学习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手段把身边的物品设计成动漫形象,培养创造能力。

3、丰富生活情趣,树立动漫意识,感受动漫宝宝的形象和它们带来的乐趣。为实现以上三个目标,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动漫形象海绵宝宝带领学生去学习,了解动漫宝宝的创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7、《光荣的奖章》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奖章的实物或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奖章。通过观察奖章,了解奖章的基本组成要素和奖章各个要素的变化,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打开奖章设计思路,创作不同造型、不同创意的奖章,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8、《走迷宫》教学反思

在教学《走迷宫》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迷宫图的构成包括起点和终点;复杂的路线(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背景;主题。然后按照设计步骤:构思主题,勾画路径单线唯一通道,添画上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将单弦改为双线,画障碍物、景物、背景,检查路线,上色。课堂上,通过画、讲、竞赛等形式,“全感参与”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空间,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参与,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10、《做一棵大树》教学反思

针对孩子低龄段心理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讲故事、交流、合作探究和音乐背景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大树的了解和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并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孩子热爱生活,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11、《泥塑恐龙》教学反思

首先,我从备课、教具准备两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欣赏感受各种恐龙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恐龙的不同造型特点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其泥塑的方法,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13、《小鸟的家》教学反思

备这一课时,我感到我们学校这一批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只是让他们画出小鸟的家的话还不够,也不能很好的体现他们想象力、创造力。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人们乱砍乱伐、捕杀鸟类造成了小鸟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总之,我是以人文情感为主线贯穿了这节课,我希望我的学生通过这节课,不光学会用废旧材料为小鸟筑巢,还能够引起对生存问题和自然环境的关注。

17、《剪花边》教学反思

这堂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一、注重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我在本课中还出示了很多图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花边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另外,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在最后,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

二、注重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本节课中,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特意设计了“摆一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给小组一份单独纹样的图片,有飞机、花朵、帆船、金鱼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不同的花边形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思想,在尝试,在创造。在本节课中,我觉得学生的思维强度还不够。

19、《手拉手,好朋友》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扇子的历史、相关知识及认识扇面绘画的特点。

2.学习运用马克笔的方法创作扇面画,初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通过欣赏和创作扇面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中华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

教学难点:中华扇子文化内涵的了解与感受、水彩笔表现的构思与构图。

教学准备:

(学生)马克笔工具。

(教师)教学课件,课件可以包括一些优秀的中华扇子、人们日常使用的扇子、扇面画等图片,教学用的工具与材料,学生作业用,好看的几把扇子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活动:请学生猜谜语: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谜底:扇子。

2.教师活动:出示课题《扇画》。

我国扇文化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素有“制扇王国”的称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画扇。

(二)观察感悟

1.教师活动:扇子的历史。

(1)

起初,扇子是一种礼仪工具,如帝王的仪仗扇。

欣赏图片:《步辇图》阎立本(唐)。

(2)

后来,扇子发挥驱暑纳凉的作用。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3)

扇子逐渐从日用品演变成艺术品(中国扇子介绍)

欣赏视频:《中国扇子》。

2.教师活动:扇子的种类。

(1)

从古至今,扇子的种类非常多,你知道哪几种形式?

从形状分:团扇、折扇。

从材质分:檀香扇、羽毛扇、纸扇等。

(三)探索新知

1.教师活动:折扇

(1)今天我们要在折扇上作画,在作画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折扇的结构,折扇有那几部分组成?(扇面、扇骨边、扇骨)。

(2)欣赏折扇作品,引出画家在折扇上画的内容(花鸟,蔬果,风景等)。

(3)欣赏秋天的景色,说一说秋天有哪些景物,可以在扇面上画哪些跟秋天有关的景色。

(4)欣赏学生作品。

教师小结:以扇面来构图的时候要做到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并在表现时对物象做适当的取舍。

(四)实践探索

1.教师活动: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夏天那么火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在扇面上一起来描绘秋天的美景。

2.教师讲解与示范

3.学生活动:作业

(五)作业展示

师生活动:自评、互评、师评

(六)课外拓展

1.书法装饰画面

2.用扇子美化环境

结束语:古时候,文人墨客在扇子上用笔墨寄情于怀,今天我们用扇子来美化环境,装点生活。

再次修改(手写)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00字) 篇7

《我的太阳》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想象—我的太阳,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涂画兴趣。

2、学习简单表述作品形、色与意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评价能力。

3、以喜欢动手涂画为宗旨,激发学生作画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获得成功感。

教学难点:

怎样用“线”和“色”来描绘太阳的“光”和“热”,丰富太阳的形象。

教学准备:

图片,学生作品,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情景创设,激发想象。(观看课件《我的太阳》进入愉快的课堂学习之中。)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歌曲中说些什么?”指名学生讲述。

3、教师概括学生表述内容,点题:“小朋友,假如让你种太阳,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太阳?”板书: 我的太阳

二、讲授新课。

1、师:指名说说自己心中的的太阳。(约3分钟主要意图激发想象)。

2、师:听了小朋友说的“我的太阳”,各自不同,很有想象力,很有趣。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绘画太阳,边画边讲解太阳的绘画步骤。

2、教师提问:有没有哪个同学会画特别一点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太阳?

四、学生创作。

1、教师请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太阳,提示:要大胆想,大胆画,画得越有趣、越可爱越好。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作画。

3、分别指导绘画要领:图画大些,不宜太小,用色大胆。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3—5幅作业,通过实物投影放大观赏,相互欣赏、激励。

2、简单自我评价。

六、拓展。

浙美版 一年级 下册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2、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教学重点: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教学难点: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3、叔叔阿姨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4、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第二课时

1、引入课题。

(1)表扬完成上节课任务的同学。

(2)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双色刮画。

2、讨论刮画方法。

(1)学生自学底版制作方法,并互相交流。

(2)出示范画:这张作品的底色是怎样做出来的?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说说对这张作品的感受。

(3)学生讨论:主要讨论单色和双色刮画的异同点,并注意双色刮画的注意事项。

3、确定刮画主题。

(1)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故事的形式或者自己身边熟悉的有感悟的题材表现主题),并以4-6人为小组创作故事或者单独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大胆想象,画面内容、色彩要丰富;底色与表现内容相符;尝试制作肌理的效果;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沙子、刻印、硬币等)进行刮画。

4、教师指导创作。

学生作业,教师进行创作指导。

5、评价作品。

先让学生本人说说作品的含义、创意与缺点,然后让大家一起评价,最后教师小结(评价不同风格的作品2-4幅,教师着重在创意、技法、意境等方面作评价)。

6、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创作组画、连环画等;请同学们多学习、欣赏

优秀的刮画作品、还要收藏和保存自己创作的刮画作品。

5、卷纸动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纸立体造型的方法与动物的有关知识。

2.通过卷纸动物的设计与制作,发展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学重点:用基本的卷纸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立体效果的动物形象。教学难点:能让动物站立,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创意。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

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

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

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6、小小书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纸版拓印、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和书签。

3.通过欣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珍惜书的情感。教学重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藏书票、书签。

教学难点:认识藏书票、书签,将学过的纸版画、纸工绘画技法运用于藏书票、书签的设计制作。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有关藏书票资料、作品、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认识藏书票。

出示藏书票并板书“藏书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2.了解藏书票。

(1)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藏书票,要求从画面内容、文字、制作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3.交流藏书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的藏书,说说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本书从编写到出版的复杂过程,渗透爱书、惜书的情感教育。

(3)教师:如果我们给自己心爱的书设计一枚藏书票的话,你的书一定更具有收藏价值。

4.欣赏范作。

明确藏书票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1)出示几张藏书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并猜一猜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2)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和大家交流,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小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藏书票的外形以方形为主,票面上的图案简洁漂亮,花草、人物、动物、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内容;上面还印有一些“我的藏书”、“××藏书”、“我爱读书”等藏书票的国际通用标志性文字;EX—LIBRIC制作方法以版画为主,可以是粉印版画、油印画,也可以用树叶等材料拓印。

(4)介绍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和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欣赏藏书票作品。

5.学生制作。

(1)同桌交流一下,你准备给自己的哪本书设计藏书票,怎样设计?

(2)出示幻灯片,指出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请学生参考书本上的建议。

①用粉印版画或油印版画制作藏书票时,文字要反写。(教师可作适当演示)

②用水粉颜料印制时,水分要少。油印版画油墨要合适,注意抚压力度,以免造成图案模糊。

(3)学生设计。(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用一般绘画的形式表现)

(4)老师巡视指导,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评出优秀作品,说明理由,请作者谈谈设计想法。

7.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7、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

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点、线、面巧妙地设计花布。

难点:设计时能够做到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统一,富有情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

(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8、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

(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纸盘子(或家中用的盘子一个)、剪刀、彩泥、油画棒等制作工具(带来实物盘子的学生,可以用丙烯、油漆等制作材料来作画)。(教师)数幅(各种材料制作的)盘子范作、教师的设计稿等。教学过程: 1.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2.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3.学生创作。

(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4.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

(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9、窗花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

2.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3.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感受撕窗花的喜悦之情,探索多种造型方法使学生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窗花艺术的美感,学习用不同方法撕窗花。

难点:学习撕出使窗花图形边线好看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胶水等

(教师)课件(窗花的资料、窗花纹样)、范例、纸窗户4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切入。

出示课件,教师创设情景后导入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窗花花》。

2.感受窗花。

(1)教师用课件向学生提供有关窗花的资料,学生自主地学习了解。

(2)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补充。

(3)教师出示窗花纹样范例,学生欣赏并谈谈体会。

3.研究方法。

(1)讨论:窗花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

(2)交流:书本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试着折一折、撕一撕,体会如何撕才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3)教师在学生汇报后适当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4.创作比赛。

(1)全班分成4组,每组一扇纸做的窗户,请各组学生将自己用折、撕的方法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比一比哪一组的窗户最漂亮。

(2)评评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上分析)。

5.示范表演。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当场表演,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6.教师总结。

表扬撕得有创意的作品。

7.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将所学本领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撕出各种美丽的窗花,装饰周围的环境。

10、漂亮的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及各色彩纸

(教师)若干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一根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演示学具,引发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张纸。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能伸缩呢?

(2)学生自主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揭示课题,欣赏范作。

(1)板书课题:《漂亮的拉花》。(2)欣赏书本上或教师的范作。

(3)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拉花的用途。3.选材取料,学剪拉花。(1)裁纸,叠纸。

①提问:怎样才能把纸做成拉花?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制作拉花首先要把纸裁开。②提问:用什么方法把纸裁开?裁成什么样的形状?叠成几叠?怎么折?

③小组讨论,确定合适的方法。(教师要强调使用一些工具的注意事项,指出用不同方法构思拉花)。

④动手操作:先画样稿,再剪制。(2)连纸的方法。

①讨论: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方法把纸连起来?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尝试练习:把纸条连成环,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④小结:说说连接的方法以及使用到的工具。⑤师生共同讨论后小结。4.观察拉花,启发想象。

(1)欣赏拉花的形状,说说与其相似的物品。

(2)欣赏范作,提问:利用拉花做成了鱼的哪一部分?还能用拉花表现别的东西吗?

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5.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拉花。

二、展示

1.教师展示拉花,激发孩子探索欲望,并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索集体创作,美化教室。

1.提出作业主题:把所有的拉花和彩练连起来,装饰和美化教室。2.提出创作建议:用恰当的方法和纸材来表现拉花,注意连接要牢固。3.师生评价,反思体会。

(1)分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乐趣。(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4.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继续探究裁纸、连纸的方法,从而了解更多的制作拉花的方法,并用拉花制作各种装饰物。

11、摹印纹理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并能够用简洁的话说出不同纹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并能充分利用这些纹理创作一件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羽毛、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拓印后的纹理范画、纹理制作示范工具,收集到的不同纹理的材料,毛笔、生宣纸、墨汁、水彩颜料、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1、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自然的风光——重点突出对沙滩、石头、水面、树轮等景物的特写。(通过欣赏比较,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肌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无限的联想。)

(2)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3)揭题:《摹印纹理》。

(4)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

(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展示学生课外摹印的纹理,回忆摹印的方法和技巧:将薄纸平铺在物体表面,用彩铅或油画棒来回涂色,摹印时不移动纸和物体的位置。

(2)教师提问:同学们的摹印纹理很漂亮,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摹印纹理做什么呢?-------------揭题《摹印纹理二-------变变变》

二、欣赏作品探究方法。

(1)摹印纹理联想:说说同学们课外摹印的纹理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2)摹印纹理变变变:欣赏摹印纹理,想一想这些纹理可以变出什么图形?怎么变? 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方法:联想、剪一剪、添上几笔画一画、先拼贴后摹印等。

(4)说一说,你带来的小物品会摹印出怎样的纹理,你准备用它来做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教师建议。

三、创作表现,个别指导。

(1)作业建议:摹印所带物品的纹理,通过剪刻,添画或排列,制作出漂亮的摹印纹理作品。

(2)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1)让学生自述用什么纹理,什么方法制作出摹印图案。

(2)学生互评:作者所用方法是否合适?漂亮吗?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图案?

四、生活延伸,课外拓展

看到适合摹印的物品多玩玩摹印纹理,尝试用摹印的方法制作各种图案美化生活。

12、手指印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树叶上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工具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 1.回忆激趣。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课件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材料来印印画画。

2.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教师分发到小组里的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树叶纹理的特征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课件展示书上前两幅图,辨析异同,进一步体会正反印的不同效果。

(3)教师提示学生按书中的操作图示探讨拓印步骤,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发散思维。

(1)把拓印好的树叶图形按不同方向转动,让学生依形想象。

(2)把树叶修剪或组合成各种图形,激发学生想象。

4.小组合作。

(1)把课前准备的树叶组合拓印、添画完成的作品分给每一小组,请学生研究制作方法,并合作仿制。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仿制心得,师生总结组合、添画的成功方法。

(3)课件呈现教材中用综合方式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其拓印方法。

5.布置作业。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小知识:叶形分类

树按叶形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卵形——如榆树,心形——如杨树、丁香,掌形——如枫树、梧桐,扇形——如银杏,针形——如松,披针形——如竹、柳,带形——如玉米、二月兰等。

13、机器人来了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机器人的多种方法。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2、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教学重难点:

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机器人资料和教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了解当今先进的机器人科技。

2、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1)为什么叫机器人?

(2)机器人能做什么?

(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

(4)机器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你希望以后的机器人能为人类做什么?

3、欣赏机器人作品的图片,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

4、你打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来做一个机器人?

三、布置作业

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机器人色彩鲜艳。

14、我喜欢的绘本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绘本的一般特点和基本构成,并学会从美术的角度欣赏绘本蕴藏的丰富美感和有趣细节。

2、能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学会和同学一起自由交流绘本欣赏的独特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绘本的喜好和独特感受。

难点:学习对绘本内在细节的关注,在绘本欣赏中大胆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绘本1——2本。

(教师)课件及若干精美绘本或电子绘本课件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和彩笔娃娃一起来到“绘本的国王”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于绘本欣赏的兴趣。2.谈话导入:你最喜欢那些绘本?引导学生对于“绘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出示课题:《我喜欢的绘本》。

3.引导学生翻看自己带来的绘本,想一想:绘本一般由哪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听取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绘本一般包括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4.绘本封面的欣赏。

(1)绘本的封面上,一般会有哪些信息?(2)根据绘本的封面,猜想一下故事的大致内容,在组内进行交流。5.绘本环衬欣赏

(1)环衬是哪一张纸呢?环衬页面藏着那些有趣的秘密呢?请大家翻翻手中得绘本找一找。

(2)下面两环衬和封面的联系是怎样的?你看出来了吗?

6.绘本扉页欣赏

比较封面与扉页的异同,说说扉页有什么特点。7.绘本内页欣赏。

(1)比较一下这两张内页,想一箱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体验内页中单页和跨页的不同视觉美。

(2)想一箱:绘本的内页画面和普通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体验绘本画面丰富的细节美。8.绘本赏评会。

请同学之间交换绘本,从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和内页等方面入手,进行欣赏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二、展开体验体验。

(1)看看我手中的绘本,想想为什么叫绘本?(绘本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独特的绘画构图、漂亮的色彩,与文字一起担当这将故事的重任)(2)请同学们翻开手中的绘本,它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28页绘本构成示意图:封面、环衬、扉页、内页。

三、欣赏作品,深入思考 你有什么新发现,完成表。说一说

A、从封面你看到什么?

B、环衬和封面有什么联系?你从哪些地方看到? C、扉页和封面的构成是完全一样的吗?扉页有什么特点? D、内页的单页和跨页有什么不同,在内页里你还发现什么?

四、深入欣赏,阐述独特感受(1)教师引导同学们看电子绘本。

(2)请学生代表介绍他欣赏某个绘本后的看法,教师作必要点拨

五、拓展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关注绘本,感受不同绘本所呈现的多样美。

15、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

2.能够抓住热带鱼的特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教学重点:用夸张来表现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热带鱼的形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吴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到海底世界里面去观察一群小伙伴,谁呢?(多媒体放一段2分钟的《热带鱼》视频)

2.片子里的鱼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点击准备幻灯片(一群热带鱼、一条普通鱼)

3.师小节:这些鱼鲜艳漂亮。它们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海水里,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带,我们把它叫做热带鱼。(板书:热带鱼)来,一起叫叫它。

二、观察特点,深入探究

1.瞧,一群可爱的热带鱼游过来了,漂亮吗?(幻灯片展示:绘画鱼)

2.从什么地方看出热带鱼很漂亮?(预设:五颜六色,)(1)有哪些颜色?(用鼠标箭头指示鱼身上的颜色)(你真厉害,讲了这么多)

3.他们用各种颜色来装扮自己,还有丰富的图案形状呢? 预设:你知道哪些?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真棒)

巩固:(箭头指示)看鱼身上都有些什么形状?箭头指示鱼的大体形状,看,身子像顶草帽(半圆形)、尾巴像只碗、还有海草形的长裙子。

(箭头指示)瞧,吴老师在这条鱼的脖子上看到了一颗一颗半圆形,像一串珍珠小项链、还有一个个长方形架成了一座梯子、连水草都粘到了小鱼的身上了,因为是近视眼,头上只好顶着一盏帽子形的灯。你看到了吗?

你来说说看,(箭头指示)那条鱼的脖子上带着三条项链有五角星形、三角形、还有圆形和长方形串起来的。

我还看到了小鱼的熊猫眼呢。4.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还有其它什么样的图案?

预设:花形、树叶形、月亮形等(学生在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5.这些漂亮的图案放在小鱼的身上会?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小点点家族的,有条纹鱼家族,还有——(展示幻灯片)

三、教师示范

如果,你是一条快乐的热带鱼,你会怎么打扮自己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来)1)我们选择一种图形做为身体,一种图形为头,构图一定要饱满。(演示图略)2)然后,我们给热带鱼穿上漂亮的衣服,把你认为最漂亮的颜色给涂上去(涂色,也可以换上事先涂好的颜色)

3)最后、拿起我们的小剪刀把热带鱼沿着边线给剪下来。注意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更不要伤到自己。(图略)4)把热带鱼贴到黑板上。

四、学生实践

看了这么多的热带鱼,想让它们游到你的画上吗?赶快动起小手来。1)学生作业:一条热带鱼,可以适当的夸张、想像。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

1)来,让我们的鱼儿贴到乐园中来。(展示乐园二字,让学生把剪好的鱼粘到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

2)你觉得哪一条热带鱼更吸引你,为什么? 3)让学生自己来观看、评价乐园中的热带鱼。

六、拓展

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小朋友们认为还能怎样制作热带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幻灯片)

16、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用中国画形式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用中国画形式画出自己的感受,懂得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难点: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材料(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师):中国画材料(颜料、墨汁等),范画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大公鸡。

师:对了,是大公鸡。(出示谜底)2.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大公鸡我们小朋友很熟悉,接下来请几位小朋友说说你眼里的大公鸡是怎样的?

生:„„(颜色、形象等方面)3.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怎么样?

生:好看、美丽、神气等。

师:这些大公鸡都很好看,很神气,所以这次它们都入选了大公鸡的选美大赛,而且还被评上了“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出示课题)你觉得它们神气在哪里?(老师做动作)

生:有精神。

师:对了,要显得神气就要有精神,抬头挺胸。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所以就委托老师来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给它们画张像。正好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以前我们小朋友都用水彩笔、油画棒画的,今天老师看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中国画工具把它们神气的样子画出来。怎么样?敢不敢?

生:„„

师:有小朋友说不敢,老师觉得这太缺乏自信了,我们小朋友应该都要有自信,有了自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老师相信你们。不过今天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形式来画,要注意好用笔和把握好水份。

三、新授

1.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学生初次尝试实践)

接下来就先请小朋友拿起毛笔,用中国画工具自由尝试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的游戏。(出示游戏规)

2.展示评价。

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和学生一起讨论构图、用笔、水墨浓淡等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画公鸡需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在画时,有些地方没有注意到,接下来老师示范画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可要仔细看好了。(和学生相互探讨边画边讲步骤:①用浓墨勾画嘴与眼。②用红色点画鸡冠。③用淡墨画颈部。④用浓墨画翅膀和尾巴。⑤用淡墨勾画腹部及点画腿部。⑥用赭色画爪子。⑦用浓墨点画爪子顶端及适当添加墨点)。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出示图片)

师:刚才看了一遍老师的示范,接下来再看看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图片)他们都画得不错,你说说看更喜欢哪一幅?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生:„„

四、学生创作(学生再次尝试实践)1.学生再次尝试作画。

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看了老师画和小朋友的画,现在肯定自己也有想法了,是不是想再试一张呢?好的,接下来我们就再画一次。

要求:可临摹小朋友的画,也可以临摹老师刚才画的画,能够自己创作最好。公鸡画完后可适当添加些背景,最后写上姓名。

强调:画时一定要注意好用笔、水份、浓淡变化和公鸡的特征、构图等。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评,比一比,看谁画的公鸡也能被评上“神气的大公鸡”的美名。小结:其实,我们小朋友都画得很好,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所以不要怕我画得不象怎么办呀,画得不象并不代表着不好,只要把中国画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就是好作品。

六、欣赏画家的作品。(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进行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画了神气的大公鸡。老师这里还有几幅画家画的公鸡,我们再看一下吧。(出示图片)你看,画家的用笔多大胆、多潇洒。课后,我们还可以学学试试画不同姿态的大公鸡。好吗?(好)今天我们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17、大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

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

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

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6.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7.作业讲评。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画编故事,评出“温馨”奖。

(2)课件播放斗牛等情景,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表现其他不同种类的牛。

18、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蘑菇的资料,准备常规作画工具等

(教师)准备不同生长状态的蘑菇作品数幅 教学过程: 1.讨论。

(1)学生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蘑菇的资料(如蘑菇的生长状态、形状、用途等)。

(2)教师小结,提问:如果让你来设计“蘑菇”家园,你会怎么做? 2.速写。

(1)出示速写范作,介绍速写方法:仔细观察对象特征,抓住主要特点,一笔确定,生动、流畅。

(2)教师示范创作、评价。

(3)出示蘑菇实物,学生速写,教师讲评。3.讲评。

学生描述自己的速写内容,教师小结。

4.深化。

(1)提出要求:在速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联想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蘑菇”家园。

(2)提供建议:创作时要设计出最有特色的家园,考虑房子的形状、功能,可以进

行夸张创造。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设计制作。

(1)用泥塑方法设计“蘑菇”家园(注意:家园内或周围的动物、植物、人物、器物等可以适当地夸张)。

(2)体会绘画和泥塑创作的不同风格。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6.课外拓展。

学生把自己的“蘑菇”家园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装饰自己的房间。

19、奇妙的昆虫

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教学难点: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20、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民间玩具及民间玩具的有关图文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剪纸引题,导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简介民间玩具的概况(二)欣赏课文作品

师: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好,(投影仪出示课本图片),图片上的都是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请大家仔细看看,互相讨论一下,图片上有些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让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师:这是山东的泥老虎和泥人,陕西的泥小猪、粘土彩色鸟、布制蛙形枕头、泥制大坐狮,广东的纸龙船,宁夏的线制青蛙和浙江的泥猴。(三)欣赏玩具实物 1.观察民间玩具。2.民间玩具的分类

请讨论一下,根据制作的材料,可以把民间玩具分成哪几类?(各组经过讨论,写出自己组对民间玩具分类的意见。师小结。)(出示投影附一:民间玩具的分类。)

这些作品都是民间艺人以丰富大胆的想象,不拘一格,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 36

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纸、草、泥、布等材料制作而成。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朋友会想,我们家里的变形金刚、波比娃娃、电动玩具,那么华贵、那么高档,这些民间玩具这么简陋、粗俗、显得土里土气,有什么好欣赏的。别急,让我们先来看看。

(四)欣赏代表性民间玩具。1.欣赏陕西布制蛙形枕头。2.介绍玩具中图案的寓意。3.欣赏民间玩具的色彩。

民间玩具图案很别致,色彩也很独特,请看:(出示西安布制十二生肖挂饰)这件挂饰色彩上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师小结:中国民间玩具在色彩上总是选用艳丽醒目的颜色,给人以强烈对比的视觉感受。想象一下,北方寒冷的冬日,浓郁的色彩不就可以缓解那灰暗、萧瑟的气氛;丰收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那鲜艳的色调,又恰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一年四季中那美妙的色彩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4.认识民间玩具的功用。

民间玩具不仅图案别致、色彩艳丽,而且很多玩具还具有多种功能。(出示实物套娃)总结: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困,但他们永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品,多么难能可贵呀。

中国的民间玩具虽然没有现代高档玩具那么制作精良,但它那传神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创造艺术,是现代高档玩具远远不能比的。(五)欣赏本地玩具。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图片、实物和录像,对民间玩具有了初步了解,知道了民间玩具在题材的选择上,强调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注入对下一代人的深情与爱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仅强调夸张变形,又强调生动活泼、清新健康,传神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有象征性,而且更重视色彩自身的对比和五彩斑斓。(出示投影附五)

上一篇:活在当下励志演讲稿下一篇:家乡的翠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