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精选14篇)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1

【摘 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的推广开来,可借鉴的经验也有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应用面上做进一步的扩展。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尤其在学习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参与的可能,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呢?单纯的讲、读、说、教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相反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情绪低落,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很容易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因此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兴趣是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达到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创设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快乐。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因此,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声音,诱发学生愉悦的学生情绪,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学生在动手折一折、摆一摆的实践活动中,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长+宽+长+宽=长*2+宽*2,部分中等生、特别是差生对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一结论难以抽象。教师则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突破:将标有长和宽的长方形展示在屏幕上,而后通过变色--两条长为红色、两条宽为蓝色;闪烁--相邻长和宽为一组,两组分别闪烁,并配有悦耳的声音;移动--将一组旋转180度后移到别一组上面,使之完全重合,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体会到长方形的周长是由两个长和两个宽围成的图形。运用这种手段刺激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抽象概念。

三、化虚为有,内化知识

小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往往不能接受,小小的教室因为难以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材料知识,从而禁锢了他们的思维,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多媒体的应用,就可以在教室内创设学生的感知事物,把原来教室里虚无的材料如实地搬到课堂中来,结合学生多方面感官的感知,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简单数据整理和简单统计表”时,有“小强站在校门口,统计8 时后 20分钟内经过门前公路上的各种车辆”这样一道例题。教师利用课件,模拟8:00―8:20之间各种机动车(三轮卡车、摩托车、大卡车、大客车、小轿车等)通过的情景。学生通过眼看,观察各种车辆的行驶;耳听,听模拟的汽车声,有身临其境之感;手动,一笔一笔地画“正”字,最后统计出各种车辆在20分钟内通过的数量。这样一来,学生的眼、耳、手都动起来了,很快掌握“简单数据的整理”方法,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练习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各类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疑难,使学生理解算理、形成技能。

(二)创设自主操作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结合小学生信息课的展开,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信息融于一体,且信息反馈及时,能进行人机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实力。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大处和长远来看,也能为学生增加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的推广开来,可借鉴的经验也有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应用面上做进一步的扩展。

参考文献: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2

●创造情景, 激发兴趣

一堂课的开始, 教师要教什么, 要求学生知道什么, 记住什么, 理解什么, 会做什么, 教师早已心中有数, 但对于学生来讲还是个谜。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在知、情、意等诸方面, 在多内容、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中, 自我认识, 自我发现, 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启迪智慧、开发潜能的目的。

巧妙引入新课的内容, 揭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这是一堂成功课迈开的第一步。

(一) 以“趣”引新、诱发学习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教学, 教师常常需要将枯燥无味的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即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获取知识,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如在设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 以往的教学引入的方法是, 全凭教师的一张嘴给学生讲述一个《八戒分桃》的小故事。现在我们巧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一个《八戒分桃》的小动画故事片, 放给学生看:“一天, 八戒应猴哥邀请到花果山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品桃大会。悟空忙着招待客人, 便让八戒带着30只小猴摘了100个又大又鲜的桃子, 抬回来后, 八戒对小猴子们说:‘你们一共是30个人, 这100个桃子嘛, 每人分得3个, 剩下一个就给我猪伯伯了。’八戒怕小猴们不相信, 还特意列了一个算式:100÷30=3……3。悟空知道了这件事, 斥责八戒不老实, 欺骗小猴子, 吓得八戒只好求饶, 嗑头不止。这一下把小猴们弄得莫名其妙。”学生们看到这样色彩鲜艳, 形象逼真的动画片兴奋不止, 同时又激起了他们强烈参与学习的意识, 从趣中悟理, 此时, 教师指出:入戒是怎么欺骗小猴子们的?悟空指责八戒不老实的理由又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被除数, 除数末尾有0的余数除法》。

结合应用题教学, 还设计了《小白兔采磨菇》《八戒分西瓜》《骄傲的小乘号》《熊妈妈分苹果》等故事情景, 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只要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 就不会感到学习是沉重的负担, 而是感到愉快,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使学生厌学为乐学, 达到学而不倦的境界。

(二) 以“旧”引新、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以旧引新, 运用知识更新迁移的规律, 从旧的抽象到新的抽象。引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 搭好从直观到抽象的桥, 铺好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路。如何运用好现代教育媒体为学生学习搭好桥, 铺好路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高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仅提供形象、直观的动态材料, 他们需要增加有启发诱导作用的图像,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 我们克服已往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在教学中没有急于利用电教媒体展现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而是在微机屏幕上首先出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使学生受到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讨论热烈、发言积极, 纷纷说出各自的不同想法。此时教师抓住这个契机, 直逼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巧用多媒体计算机依依再现圆的面积公式的多种方法的推导过程, 同时渗透了数学的极限思想。课堂教学已完全从过去的, 重知识的掌握, 到重知识的推理, 学生想出了多种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最好的发展, 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把握时机, 促进发展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组织学生的练习活动, 信息量大, 交互灵活而及时。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加深学习体验, 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打破了“齐步走”的局面, 实现了因材施教,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充分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节课时, 我安排了课堂练习。在练习中, 采用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每个层次的练习都力求形式多样, 新颖有趣。我把练习的分层要求称为“试试你的本领”、“小小擂台赛”、“过五关, 斩六将”等。学生每过一个层次的练习, 计算机就会及时作出评判。在判断的形式上, 讲究多样性和趣味性:对于正确的回答, 如跳出些小动物来评价, “你真棒”“你真聪明”等。以图文、动画、声音的形式给予鼓励, 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对于错误的回答, 将以提示、指导、建议等形式及时反馈给学生, 如“还需努力”、“再加把油”等。

为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学生只有在全对情况下才能进入下一层次的练习。因为“不服输”是孩子的特点, 他们对那组未能通过的题会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发现错误, 加以改正, 对知识掌握的更深刻, 在以后的练习中会更加认真细心, 从而逐步达到正确、迅速的目的。

●开放学习, 获取知识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 学生学习方式较单调、被动, 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多媒体教学的引进, 使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学习的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

如在教学《九加几》时, 安排一组三角形式题, 9加1再加几, 要求学生想一想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简便。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猜想”、“帮助”模块, 设置按钮。供学生选择使用。“猜想”模块:学生认为哪两个数先加就可以点击它所在的三角形的边。如果判断是正确的话, 电脑会显示:正确, 先算9加1比较简便。并用加深连线的方式来表示计算过程。如果判断错误的话, 电脑会显示:先算这个不简便。“帮助”模块:在学生做题之前点击它, 起到提示作用;在学生做题后点击它, 起到概括作用。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 化静为动, 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形象。人机对话的方式加上动态的连线过程, 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深刻的体会到先凑十再加几简便。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演示, 参与交互。由学生把握演示的时机, 由学生自己操作电脑, 在充分观察、操作、思考的基础上, 主动地发现、探究知识点, 掌握知识点, 充分地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上的学生有着更独立的思维空间, 自主精神得到体现,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3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难有灵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能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多媒体教室,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了过去单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因而那一幅幅动人的图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感受学习数学的美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体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应用多媒体教室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一、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每一个公民都要掌握的基础学科数学已不只是“算术”,学习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学生已经从纷繁复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使教材变成学生熟悉的或贴近的一块块“砖瓦”,去构建情趣与智慧的殿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一股学习的欲望。如“20以内的加法教学”:在绳子上原来停着12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学加法运算,直接计算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创设了教学图片,学生观察起来很形象,既好理解,又充满童趣。

创设这样的学习情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就更乐于学习新的知识了。

二、直观展示,巧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与学习欲望

“学而不明哲思”,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数学中巧妙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求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技能的提高都是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非常重要。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在杯架上放着15个杯子,有客人来了,需要拿下6个,这时杯架上还有多少个杯子?

进而引导学生列出相應的算式15-6,那么15-6怎么减呢?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如果都从第一行取,这样的“取法”所对应的计算方法是:10-6=4,4+5=9。另一种方法是先从第二行取5个,再从第一行取1个,这种取法对应着的计算方法是:15-5=10,10-1=9。利用课件,就能充分展示不同的方法,借助直观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现实世界感知数学,应用数学。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指导下,把创设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践行了“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切身感受在生活中学到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爱学习、爱科学的情感。

三、创设实际应用情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然而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景,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弥补了这种不足,不受时空限制,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都能为我所用,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景。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们不急着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是引导学生先想,怎样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没有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公式的图形?即便学生已经说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在一起,也不急着展示,可以引导大家先在脑子里想一想,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在一起怎样拼?会拼成一个怎样的图形?这样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而后展示课件,让学生从图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完成课堂的教学过程。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创设应用情境,主要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其中实践仍是培养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

当然多媒体教学效果确实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但我们同时也要重视传统媒质的使用,有时一张纸,就是最好的教学载体。也不能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作用,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脉络。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入手,紧扣学生的年龄、心理、思维、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挖掘数学的魅力。让多媒体教学真正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把学生对数学困惑转化为热爱,感受到数学的美,真正地学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我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数学教学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的联系起来,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1.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90-91页《统计》。刚上课时,老师问:小朋友想不想到酷儿乐园去玩一玩?让我们出发吧!边说边演示课件()小朋友在酷儿乐园里看到了什么?你们想知道什么时候吧?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酷儿妈妈说:真是聪明的好孩子,那你们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的数出有多少个酷儿宝宝。)小朋友帮酷儿妈妈想想办法吧。你们想用什么时候办法吧?

2.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数学的直观性。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47页的《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中,学生对“线”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应用于上把握不定。我们在设计课件这一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例如,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的无限处长及把线段两端处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4.多媒体应用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我们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针对“火车过桥”的“相遇问题”应用题制作课件,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甘共苦方式来表达相遇时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如教科书中的学生上学、追击、相向及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赛跑等问题,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相遇问题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1.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以往的数学教学课件因程序化太浓,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潮。利用AUTHWARE的交互功能自编的课件,灵活地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对《圆的认识》设计采用了三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出圆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几种?等学生回答后,从计算机中调出圆的图象等几种,让学生集中精力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圆的判别中,设计插入一个绘制的车轮图象,使学生对圆的性质豁然醒悟;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技巧以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画面上,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同学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5

襄阳八中刘芳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

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

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

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6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工整,布局合理,更加标准化。提高了讲课的效率,减少了粉尘的污染以及教师的重复劳动,减少了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内容的容量,从而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方法的讲解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入了声音、动画等效果,使得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直观、生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课件运用,教学设计是关键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重点难点,关键在于教学设计。

怎样设计一堂电教课呢,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立目标。其次,对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相应对策。第三,教学对象分析。即分析学生现有的认识能力,学科基础,以及在课堂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去帮助他们。第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用什么方法,哪个地方需要演示课件等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第五,教学媒体设计。教师根据内容,结合每一个知识点制作课件(录制声音,自制动画,编辑文字和图片等),特别要有利于文章中情境的再现,有利于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最后,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如果思路不明确,教学时会给师生带来很多障碍,导致课堂失控,产生冷场等现象。所以,教学过程要清楚,课件演示时间要恰当。

三、制作课件,贵在创新

为了把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生动,鲜活的课堂,许多教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编制课件,精心设计教学。但是,只要悉心注意,我们制作出来的课件却犯了一个毛病——篇幅长,张数多,内容简单且繁琐。多数教师还一直认为,利用课件上课,就可以改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法;现在上课,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把现成的课件放影给学生观看就解决问题了。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巴不得把整堂课中的内容及问题都编辑上去。这样,上课看着屏幕,一问一答,既省时又省力。实际上,这样的课件是不合格的,运用于教学中只能是一种形式和装饰而以,并不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实现我们所追求的生动,鲜活的课堂。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将极大地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 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 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

一、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有的多媒体课件就是将教案搬上屏幕, 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 教师只需点击鼠标, 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 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 教师成了播放员, 学生成了观众.从课堂教学效益角度讲, 有些知识点只需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讲得清清楚楚, 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从学生身体健康角度讲, 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 有损学生的视力, 容易产生眼睛疲劳, 反而影响学习效率, 降低学习兴趣, 减弱学习动机.

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

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评比课”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他们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一堂好课.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 应是二者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追求数学课堂容量及课堂节奏

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 加快课堂节奏, 增加课堂容量, 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在课堂上, 教师把教案搬上屏幕, 以“电子板书”代表“黑板板书”, 讲课只需点击鼠标, 配上讲解.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 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 (解题思路、步骤、结果) , 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 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我们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如何合理、优化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 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效能,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为学生服务,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转变观念, 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理论为指导

我们教师要改变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但并不是告别书本、告别“黑板+粉笔”.尤其是信息爆炸的今天,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从表面上看, 教师的讲课时间少了, 绝对权威地位减弱了, 而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信息内化”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中指出, 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既要使中小学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还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动, 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 是信息时代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

2.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要适时、适量、适当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有些可以由教师讲清楚, 由其他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就没有必要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有时通过教师的话言、板演、手势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 教师灵活掌握教学策略, 因势利导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 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 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而计算机所具有的功能和强大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直观化.甚至动态效果, 也是传统手段无法匹敌的, 所以不能厚此薄彼, 应二者优势互补.

3.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要注重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及时反馈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最突出的特点, 是计算机和学生可以进行对话 (当然不是以人机对话取代人际对话) , 在设计课件时不要只出现简单的“对话”, 比如, 可以采用超文本结构, 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件运行时改变与控制教学活动的内容和顺序, 不仅能呈现信息, 而且能接受学生对指定问题的回答, 并对回答给予判断和评价, 提供反馈信息.

4. 合理评价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首先, 不能把是否应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评价一节课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其次, 评价一节多媒体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是否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 是否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培训.综上所述,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 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具体、生动、直观, 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理清概念, 化难为易, 化静为动, 化繁为简, 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 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 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 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开拓学生视野,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春雷.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1988.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电教媒体;兴趣;创设情境;小学数学

电教媒体技术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导课时,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吸引学生到课堂学习中来。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路口汽车流动情况的视频。课堂上我播放了该视频,并要求学生统计各种机动车流量情况。几分钟后,我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表示。我说都不会做吗?多数学生说:会做就是视频太快了,记不下来。我说:可以相互配合呀!我一提醒,学生开始自发地分工。再放视频,很快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二、利用电教媒体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太容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但是难于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达到最佳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大量的图像、图形、动画及各种音频信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能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潜能。

四、利用电教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让知识及时地反馈更正

小学生稳定性差,在巩固环节上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地改变练习形式,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之目的。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图、文、音、像、色、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天成中心校)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9

隆昌县李市小学

蒋华林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很多学校都配置了模式二或模式三。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优点,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呢?这就要求我们把多媒体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恰当地应用,但又不能什么地方都用,堂堂课都用。小学数学哪些内容适合应用多媒体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以下情况适合应用多媒体:

一、情境引入时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要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的首选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在三年级数学教学排列组合一课引入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喜羊羊要去参加他的好朋友兰兰的生日宴会,他有三件上衣(一件T恤、一件花衬衫、一件西服)和三条裤子(运动裤、牛仔裤、短裤),怎样穿衣裤才能穿出来漂亮帅气呢?喜羊羊很苦恼,你们谁能帮助他吗?由于喜羊羊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他在屏幕上一出现,就一下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加之,为喜羊羊想办法,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为这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几何教学适合用多媒体,增强形象性,生动性。

小学多数几何内容的教学就非常适合使用多媒体。因为小学的几何图形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观念,而小学生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几何内容就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学生形象地感知到了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圆柱体积的时候,我们是将圆柱从直径切开,切成两半,然后将毎半再切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再将两半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就能很形象地感知圆柱的高就变成了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柱底面的半径),所以学生就很容易推导出圆柱的体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乘高。由于切分、拼组、推导的过程很形象生动,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学生很久都不可能忘记。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几何内容,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在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时应用多媒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一年级教学“时钟的认识”时,怎样让学生理解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大格?我采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问:时针和分针每天都在钟面上不停的赛跑,就让老师想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让它们绕着钟面赛跑一次,猜一猜,兔子像什么针,乌龟像什么针?课件出示:龟兔赛跑。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时针和分针到底是怎样跑的。(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从12时走到1时的过程)(1:分针走得快。2:它们是往右边跑的。3:分针走了1圈,时针走了1格。)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教师的解说,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了时针与分针比,时针有多慢、分针有多快。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时使用多媒体,为教学重点得到突破、难点迎刃而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增大练习的容量时应用多媒体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利用多媒体提供多层次的练习,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并能加大练习密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设计多层次的习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练习。在设计习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就要把习题分成多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与所讲例题相仿的练习,目的照顾比较差一点的学生;第二层是基本知识的变式练习,目的解决重、难点知识问题,照顾中等学生;第三层是要稍微动脑筋的思考性练习,目的照顾优秀学生。这种多层次的练习,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学生在做题时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兴趣盎然。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10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的辅助教学课件,这样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从而为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形的教学工具,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适合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的教学软件,使他们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积极性

逻辑思维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效果

辅助作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学生学习情境,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开发网络资源,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

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以及新教学技术给教师的课堂

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不但要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知识,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把这些表现形式叫做“媒体”,通常我们见到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表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媒体接收教师传递过来的信息,并进行自主加工,从而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媒体向老师反映所学到的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因此,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不同功能,实现多种媒体相互交融,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的辅助教学课件,这样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从而为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形的教学工具,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适合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的教学软件,使他们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多媒体教学。数学是初中的一门主要学科,由于它自身 的特点,虽然它没有某些学科的具体、形象、生动,但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完善,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学生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于一体,在处理视频、动画、图文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能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习正负数一节时,画面上出现不同比赛的场面,比赛的结果得分情况用不同颜色的头像表示,红色图像表示扣分,绿色图像表示加分,黄色图像表示不加也不减,把相同颜色的得分加起来,最后的得分情况根据不同的颜色来确定。再比如在学习象形统计图这一节时,画面上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出现不同的图案,用树的大小表示一个国家的森林面积,用硬币的多少表示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用水滴的多少表示一个城市一年的平均降水量等等。这些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

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具体的问题情境,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开动脑筋,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单项式的乘法这一节时,给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求出它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不同的单项式,前面已经学过单项式就是数字与字母乘积的形式,那么两个单项式相乘,这里面有数字,还有相同的字母和不同的字母,怎么办呢?学生经过探究之后得出:可以把数字结合相乘,把相同字母的幂结合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因式,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在这个过程里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将得以提高。传统教学的最大误区是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创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利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逐步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牢牢地掌握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从而优化学习过程。比如在学习多项式乘法这一节时,画面上显示四张长方形卡片,而且两两有相同长度的边,其余两边的长度和也相等,把这四张卡片拼在一起刚好形成一个大长方形。那么在计算所得长方形的面积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代数式分别表示大长方形的长与宽,并把它们相乘得到多项式

乘以多项式。第二种方法是分别求出这四张卡片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加。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是同一图形的面积,所以它们相等,由此得到多项式乘法公式。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使图形的变化过程浅显易懂、一目了然。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对比、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刚好符合新课标的这一教学理念,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数学课堂上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写一些例题和练习题或者画图、列表等等,这样就会使宝贵的课堂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课堂上,只要轻轻点下鼠标,就能很快的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既直观、形象又便于讲练。比如在学习余角与补角这一节时,利用多媒体直接显示光的反射图,图中已标注各角的位置,这样就节约了画图时间,还有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节时,利用多媒体把各个图形都显示在屏幕上,这几个图形的变化过程也一次性完成,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直观形象,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探究之中。既增加了学生的练习量又提高了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好处多多,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件制作太花哨,插入音频视频太多。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图案,甚至还有小动物在说话,学生只顾欣赏这些,而忘记了本来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反倒不好。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让课件起到教学的辅助作用。数学课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问题可能就无法解决。所以,有时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其作用适得其反。

二、课件演示贯穿本节课即一节课全部用课件完成。数学课有它自身的特点,那就是该练习的地方必须动手练习。如果一节课全部用课件完成,从课堂容量上看确实很大,表面上学生学到了好多知识,可是通过课后作业和下节课的课前回顾可以看出教学效果并不好。所以教师还是该写就写,该用课件时再用,在制作和下载课件时一定要少而精,起到教学的辅助作用就行。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所以,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

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万能的,它同样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不足,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技术,不能认为多媒体技术用的越多越好,也不能什么教学内容都用,更不能忽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上面就是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得出的一点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用多媒体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努力提高教学实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

2001年5月 29日国发【2001】2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民日报》

1999年6月13日。

3、初中《新课程标准》。

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篇11

摘 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用丰富的色彩、有趣的动画展示出来,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催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知识,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合理运用;有机结合;充分感知;充满兴趣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用丰富的色彩、有趣的动画展示出来,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催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知识。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平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了解了射线的特征。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同时也直观明了的是学生认识到了射线与线段之间的关系。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分几次进行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由此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化静为动,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2 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在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用挂图、手动操作或黑板做图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这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设计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问题,用动画模拟小猴驾驶的车轮分别是方的、椭圆的和圆的三种情况,并配上音乐效果声,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及时进行诱导,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来选择乘坐哪一辆车舒服?哪辆车不舒服?为什么?由于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很容易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又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有些类似的表达“相背而行”、“相向而行”通过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这种不同的行走方式,使学生充分的理解了概念,突破了教学重点。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课堂上不方便完成的技能操作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终将运用到生活中。可是在课堂上一些较复杂或活动范围较大的操作不宜完成。以前只能靠学生的想象,可是现在有了多媒体手段我们可以是这些操作变为现实。

例如: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以接着提问:“你能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吗?”学生积极思考,边讨论,边模拟,在学生反馈之后,用电脑呈现动画:在操场上打桩、拉线、绕圈,画出一个很大的圆。接着,教师适时诱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课后实际试一试。通过技能练习,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获得更为稳固的知识结构。

4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充满兴趣的完成知识的总结和巩固练习,寓教于乐

课堂教学40分钟,要想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必须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进行比较多的练习。而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仅凭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块黑板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运用课前制好的投影片,边投影边小结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

再如,数学课上进行巩固练习时,量大题多,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写,不光老师的时间不够用,加重老师的负担,也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不便于学生确认和识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利用电脑课件将练习以图、文、声、像、影等形式展示出来教学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将更加高涨,还可以提高课堂反馈的速度。如:教学一年级“得数是7的加法”,在进行练习时一道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成了小青蛙的降落伞,通过鼠标的点击小青蛙可以落在正确的菏叶上同时发出声音,孩子们在做这个练习时情绪高涨,在不知不觉之间高效完成了知识的巩固.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12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特别是对于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导课时, 合理选择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吸引学生到课堂学习中来。如, 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 我从网上下载了路口汽车流动情况的视频。课堂上我播放了该视频, 并要求学生统计各种机动车流量情况。几分钟后, 我问:完成任务的举手。没人表示。我说都不会做吗? 多数学生说:会做就是视频太快了, 记不下来。我说:可以相互配合呀!我一提醒, 学生开始自发地分工。再放视频, 很快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二、利用电教媒体技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 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太容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 但是难于操作,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使抽象化为具体, 化难为易, 达到最佳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 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供大量的图像、图形、动画及各种音频信息, 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能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潜能。

四、利用电教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 让知识及时地反馈更正

小学生稳定性差, 在巩固环节上思想最容易溜号, 只有不断地改变练习形式, 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从而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之目的。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13

大五里乡贯头山完小 李翠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教学的手段也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后,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得心应手。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设置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探索未知奥秘的钥匙,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在对一些新鲜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总想问个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有意识的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的吸引学生。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熊大和熊二在公园里分别沿着圆形和方形赛跑的情境,如果想要知道熊大和熊二谁跑的快,就得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那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呢?学生疑窦顿生,情绪高涨,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往往只能对表面现象进行概括和做出判断,没有自己探究的能力,而问题探究是孩子应该学会的一种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巧妙设置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一组图形,采用割补的方法,把第一个图形割补之后得到第二个图形,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学生拼剪的过程中,适时的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可以沿着任意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并把他们的作品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大家看。这样学生的心里得到了满足。同时也增强了主动探索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的高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教师的板书、讲解、操作等方式是很难做到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老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密度大些,容量多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篇14

-现代教学媒体较之传统教学媒体,有着显著的优势,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声音,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教学过程再现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新颖化的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凭借一篇篇课文为范例,以作品欣赏和阅读理解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活动受信息传递媒体的限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现代教学媒体较之传统教学媒体,有着显著的优势,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画面以及逼真传神的声音,科学地展现大千世界的宏伟与微观,“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具有设备电子化、教材形声化、教学过程再现化、表现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新颖化的特点,因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历来被许多人公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情感体验,通常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课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音材料,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创设一种悬念或愉悦的情境。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新颖、形象、直观、艺术化的特点,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无疑会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心灵得到净化。

2.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计算机能为师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难免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轨迹运动,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动画一样变化移动,可以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幅变幻的图像,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口技》中,利用多媒体呈现许多动物的图片,运用动画模拟动物的叫声,将学生引入到即将学习内容的有关情景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3.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反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度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三峡》一文的教学中,三峡的风光,文章是怎样把三峡形势的险峻和优美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借助幻灯投影,物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两岸连山,略无缺处“的意义,对文章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整合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借助幻灯,点明文章题旨;利用课件,理解课文内容。在运用媒体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能力。例如,学习《春》这篇课文时,在播放了课文录音后,我们马上便组织学生理清结构层次,弄清文章主旨。如果单凭学生自己去分析,很难较好地把握。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可以让学生按课文后面的网址去浏览网上信息。然后,教师组织综合汇报各种信息,师生共同甄别比较。最后,学生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独立确定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指导品读,激发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提供的现象清晰、直观、生动,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间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多媒体教学在日渐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针对目前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情况,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文多媒体教学也要注重情感,不要过于强调娱乐,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所选择的影视、音乐、图片等资料一定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 制作的课件千万要注意,不能过于体现娱乐性,而缺少文学性。过于色彩感,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欣赏,会使课堂过于活跃,上课时虽热热闹闹,却偏离了教学主题,导致学生认为语文多媒体教学课好听,好玩,但没有教学重点。提倡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进行语文教学,但一定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指导到位。千万不要把网络变成了游戏机。文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注重情感的体验,要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不要简单的用图片来代替学生的诵读、感悟。

2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要适当合理,不能脱离实际。

第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密度强,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包容大量课文内容和课外知识,通过点击鼠标就能展示给学生。大大地节省教师的教学板书时间,一目了然的板书亦能让学生轻易掌握,往往一课时可以上完传统教学两个课时或更多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运用不适当,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倦,幻灯片的播放学生很难做好充分的笔记,如果加上很多的习题必将形成变相的“题海战术”,很可能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过多地、不结合实际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时不但收不到应得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不能紧密地与教材、教学要求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教学目标不能实现,甚至完全脱离开书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因此,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应该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视觉、听觉有机融合,提供教学所需的视听形象。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能力的转化阶段(语言文字内化阶段和语言文字的外化阶段)的不同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

也就是说,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言文字内化阶段要慎重使用多媒体提供的视听形象,以避免视听形象对语言文字的冲击;在语言文字的外化阶段则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形象调动学生的情绪兴趣,为语言表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3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它亦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的,不能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会致使学生感觉是看教师演戏,教师只是一个“解说员”,形成“以机代人”或“以机代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个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本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视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比以机代替更为重要,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讲解,通过灵活的或适当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行之有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课文的朗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多读是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因为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最旺盛的阶段,这个年龄智力和技能的主要优势就在于记忆。学生读的次数多了,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也会逐渐加深,不但可以锻炼其记忆的能力,又可以发展其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往往会形成教师的一言堂,由于人机交流方便,界面好,操作方便,教师往往只注意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很少注意到朗读这个重要环节,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需要注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就可以了,很容易形成疲劳,也不能有节奏地调节课堂气氛,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学生的印象自然也就不深刻了。

上一篇:国家公务员网考试网下一篇:如何选择网络创业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