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想(精选8篇)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这段时间里,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时刻关注党的最新指示,以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最大收获便是学习了科学发展观。
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我肯定无法很好的诠释它。但是,当我看到免除税赋后农民的轻快身影,当我听到一个个下岗职工因下岗证的批复而能够减免纳税额时由衷的感激;当我看到一户户贫穷家庭住进财政补贴的廉租房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植树造林后被绿荫覆盖的郁郁葱葱;当我看到一座座重工业城市上空又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当我看到电视里偏远山区小朋友拿着免费课本时眼中的光芒;我才逐渐地明白,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正是有了这样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才有破雪冻、抗地震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才有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举国欢庆、万方景仰;我们才有神州七号漫步太空的傲人之绩和惊世之举。
有人说,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太博大精深,我们找不到落脚点;科学发展太遥远,怎样才能算是科学了发展了呢?
一个普通的农村基层党委书记吴仁宝,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最简单的道理:(1)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2)全面发展最科学,只快不好最不科学;(3)可持续发展最科学,急功近利最不科学;(4)人民幸福最科学,不为民造福最不科学。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留意,生活中许多触手可及的小事也无不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比方说,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能源和资源,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节省每一张纸,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都是在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一个事例,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一名小学生为响应政府和学校节约用水的号召而想出了一个巧办法,她将一个装满了清水的矿泉水瓶子,放进家里抽水马桶的水箱里,这样一来每次冲马桶时就少放掉一瓶水。如果每天冲十次马桶,就少放掉十瓶水,一年下来最少可以少放掉3650瓶水。我想,一个中学生都能够如此用心地为节约水资源而想方设法,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不是更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事情上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贡献吗?
践行科学发展观,应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点滴小做起,凭借自身的努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做贡献。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
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在大学里,由于缺少父母以及老师的监督,很多学生往往因为自制力不够而误入歧途。我觉得在大学生活中,关爱自己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爱护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身心同时健康,才可以适应快色多变的社会进程。
二、坚持“以人为本”
在大学里,我们也要学会关爱他人。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在宿舍集体生活中,我们却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要和睦相处。以人为本的自身成长应该是在有利于自身同时也能为他人的成长发展提供机会,带来幸福,实现共赢的过程。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全面发展。在大学中,除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说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各种社会需要的意识,比如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等等。在大学生活中,要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努力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和时间中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其次就是协调发展。大学的发展是协调发展的过程,身心协调,人际关系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等等。我们要努力学会把个人的发展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真真正正为社会既不贡献出自己的才智。
最后就是可持续发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不搞铺张浪费也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同时,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永不止步,一刻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抛在身后。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科学发展观不是大而空的理论成果,是能够指导我们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得有效准则。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对科学发展观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也应当在生活中去贯彻,去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这个适当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精神,有了这样的指针明确我们的方向,我相信,我们,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此致 敬礼!
一、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发展观的演进大致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阶段。
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二战前形成的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为依据的传统发展理论, 盛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种发展观把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标准与目标, 认为增长等于发展, 只有促进经济的增长, 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 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标志, 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 落后国家大多沿袭发达国家的老路, 强调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第一”的传统发展战略。但是这种传统的发展战略及其实践模式, 逐步受到来自经济发展自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挑战。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发展都表明一个事实, 经济增长并未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祉, 相反却带来了分配不公, 两极分化, 社会腐败, 政治动荡, 是“有增长无发展”, “无发展的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全球人口剧增、食物匮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大量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难题的出现, 特别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的出版, 引发了人们对增长极限的思考。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受到了严重挑战, 人们开始对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行反思。
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是检讨和反思经济增长发展观的产物。以往的发展实践使人们逐步认识到, 忽视社会发展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经济增长, 不可能带来人们所期望的普遍福利。增长不等于发展, 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 是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全面进步的过程, 是全体成员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全面进步。
在这一背景下, 美国学者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 提出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1983年, 法国学者弗郎索瓦·佩鲁出版了《新发展观》一书, 把发展视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发展理论。
此后各国学者相继提出了各种新的发展主题和发展理念, 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 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产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这种发展观纠正了以物为主的发展的片面性, 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更全面更成熟。但这种发展观也是有局限性的, 它片面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 未能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悲剧是人类最好的学校”, 在全球日益面临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问题的情况下, 人类开始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反思, 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开展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探讨、再认识, 使得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推广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观最重要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以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不仅唤起了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 它更新了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从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忽视人的单纯经济增长倾向, 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物并重, 再到可持续发展的以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中心的演变, 触及了人类社会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层面, 使人们不仅从当前而且从未来的角度, 既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 使社会持续发展, 又提高持续能力, 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之上, 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 运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成就, 从哲学高度对人类的起源、人的自然属性进行科学的概括, 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全面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应该从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着手, 并从社会制度运行层面揭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途径, 为我们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宏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类是随着地球环境的演化而发生、发展的, 是地球环境演化的结果。
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 来源于自然界, 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这是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 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并参与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人始终是自然界中的人, 是“站在稳固平衡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虽然人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 依据自己的目的来改变和支配自然界, 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 但这并不能改变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事实。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起源上看, 先有自然界, 后有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出现以前, 自然界就存在着,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可以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 人却不能没有自然界而生存。马克思强调,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能离开自然界。
人从自然界产生出来后, 即开启了人类生活的历史。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条件, 但是, 劳动只有与自然界相结合, 才可能创造真正的人类生活。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劳动中, 自然界作为独立的客观存在, 是一个基础, 一种环境, 一种活动的作用对象。人通过劳动和周围的自然发生关系, 通过生产劳动不断的改造自然, 支配自然, 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没有自然界, 没有作为社会的“人化的自然界”, 就没任何人的劳动的可能性。
自然界多样的存在物, 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也是艺术加工的对象,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存于自然界,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持续进行, 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只生产自身, 而要在生产自身的同时“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但是, 在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过程中, 人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是要受到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制约的。人在自然界中不仅有能动的一面, 也有受动的、受制约的一面。人不仅作用于自然界, 也要受到自然界的作用。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人对自然界的不恰当干预行为会引起自然界的强大的反作用, 从而招致严重后果。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 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一致, 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前提, 应当认识到人类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 学会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不尊重自然, 不以自然规律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大自然的破坏。人类的活动不能超出自然环境允许的限度, 否则就会如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个方面。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舞台,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而又分析了人与社会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 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在社会中结成的关系, 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在社会由不同的人群、集团、阶级或阶层组成的条件下, 存在着多元化的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是人类的整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所在, 但一个社会的主导力量, 如果不是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而是追求狭隘的私利, 就势必会对自然界进行拼命的索取和掠夺式的占有, 从而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失调。
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立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去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调整、改善人与人的关系着手, “对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 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要消除那种导致只关心自己行为的最直接有益效果的制度因素, 构建一种兼顾各部分人利益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的制度保证。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和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重要内容, 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贯彻, 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协调统一。
在生态发展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 指出发展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发展要以自然的承受能力为限度;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 应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前提, 不能毫无限制的发展;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改善和提高自然界的资源生产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 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
在经济发展方面,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肯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认为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 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物质基础;不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发展, 不提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脱离的做法, 而是要求保护与利用要合理地结合起来, 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 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 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
在社会发展方面, 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创立公正、平等、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 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要求在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基本领域进行变革, 大力提高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生活水平,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晓林.社会发展观的历史嬗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4) .
[2]赵甲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3]黄涛.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J].理论月刊.2004, (3) .
[4]刘曙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4) .
[5]易培强.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4) .
[6]邓强.论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 (4) .
[7]匡利民.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的全面发展[J].文史博览 (理论) .2008, (5) .
[8]李慧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S1) .
当下,国内正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但是在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大多数人会碰到以下三个先天形成或者后天接受的思想误区。要使科学发展观得以落实,需要深入分析这些思想误区。只有在思想上清楚了,才能真正产生自觉的科学发展观行动。
误区之一是在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上,许多人简单地认为,经济增长可以持续地提高生活质量。在这一认识支配下的政策行动,是强调要提高生活质量,就需要持续地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虽然在最初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的,但是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以后,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对生活质量的贡献开始降低甚至消失,所谓边际收益递减。如果用人均GDP表示经济增长,用联合国倡导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表示生活质量,那么大致可以看到超过人均1万美元,人类发展的上升状况就开始趋缓甚至停滞前行了。因此,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措施,应该是在接近临界点左右时,从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逐渐转移到更多地促进社会发展,比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生活质量持续地得以提高。
误区之二是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上,许多人简单地认为,经济增长的效率改进,可以自然地降低资源环境压力。按照这样的认识所采取的政策行动,是强调如果要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只要通过技术与管理持续地改进效率就行了。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尽管经济增长的效率可以有惊人的改进,但是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而不是减少。这是因为反弹效应使得技术上与管理上的效率改进,被增长的人口和消费所抵消了。因此,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策行动,是按照环境供给能力来决定经济增长,实现从效率导向的发展政策,过渡到规模控制的发展政策的变革。
误区之三是在政府支出与福利提高的关系上,许多人简单地认为,政府公共支出的加大可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因此政策思路就是认为要提高福利,就需要持续地提高政府支出,因而有加大政府税收的潜在动力。但是实证研究表明,政府的公共支出(投资与消费),对于福利的贡献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也存在一个门槛。这个门槛的数值是在公共支出占GDP的30%左右,其中政府购买服务的比重要求高于政府投资,超过这个临界点,政府支出不会带来福利的增加。实证研究还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在固定资产上的大量投资,对于福利提高实际上很大程度是无效的。而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的消费,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则可以持续地带来福利增长。因此,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策行动,是政府支出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重。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中外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为了加强对党的认识,对当的方针政策的了解,我积极学习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让人振奋和鼓舞的理论,该观念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它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积极地改善。在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加上全党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相信我国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成就,会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因此,我要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我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成才之道,德字为先。我必须身体力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要发自内心的想学,真心实意的去学,一心一意的学好,做到内心有体会,思想有感悟;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克服“走过场”的错误方法和下载几篇论文的“消极应付”的态度,从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进而做好表率,促进和带动周围同学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来说,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积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纵观我国建国以来发展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都和“发展”这一要义密切相关,“发展”也一直是我党历任领导人最关心的历史使命,从毛泽东主席对发展道理的哲学阐述到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平易论断,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建立,无不体现了我党对发展任务及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作为我们个人,发展更是伴随我们的人生历程,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我们才能在处理各项事务时具有预见长远的意识,及时预见困难,掌握主动;只有用发展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我们才能认清形势,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只有用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的事业才能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应对各项挑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种坚定信念建立的基础来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层次的指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用正确的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还要将这种思想转变成实在的行动,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科学发展观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理论体系为我们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指出了行动的纲领和具体的措施。经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可靠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决心和信念,为我今后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进一步培养和完善指出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途径。
其次,从行动层面来说,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使我在做人和处事方面有了更多的感悟。
第一,就做人方面而言,一是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是我一贯的做人原则。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一贯传承的优良美德,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有悖于诚信理念的思想观念层出不穷,作为美德的诚信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滑,诚信理念的重建成为我们当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建设中最为迫切的方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诚信理念应该成为我们坚持的美德之一,从大处讲我们要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忠实于民族的事业,忠实于祖国的事业;从小处讲,我们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本。只有这样,我们这样才能更好地熔于人民群众之中,团结人民、领导人民、服务人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熔于革命队伍之中,团结同志、帮助同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二是要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正直正派同样是做人基本的美德,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共产主义,我们更应该将正直正派作为我们人格品质去格守和培养。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纠纷、民族矛盾、文化冲击甚至反动敌对势力活动不时抬头,只有保持正直正派的作风我们才能勇敢面对各种反对势力、敢于同各种反对势力作斗争,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只有保持正直正派的作风我们才能勇敢面对来自各种层面的压力和诱惑,培养自己、完善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三是要做一个坚韧不拔的人。人生旅途风云莫测,事业道路上坎坷不平。一个能面对风云变幻、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为人民谋利益、为祖国谋富强、为民族谋兴旺的人,便可称得上坚韧不拔的人。要做这样的人,必须经受得起艰苦条件的锤炼,经受得起人生沉浮甚至生死考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努力奋斗甚至献身的觉悟和勇气,无论我们处在那个岗位,我们都要能够抛开名利的羁绊,多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四是要做一个开拓进取的人。
开拓进取是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必然要求和推进力量,历史赋予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作为一民共产党员,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利用一切有利的机会,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切不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更忌人云亦云、唯上唯书,不尊重客观实际;我们还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总结和吸取各种经验教训,力争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更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工作,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路子,力求把自己工作做实做好。
第二,在做事方面,一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坚决不办,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坚决不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协调和理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科学规划、统一协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二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民心向背是我们事业成败、为人立德的试金石。三是坚持改革的方向。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工作一切都到位了,我们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需要不断深入地改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革下去。我们应该看到改革越深入越艰难,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新的历史阶段转变,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大解放,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石。解放思想是引导社会发展、催生新生事物的强大力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思想基石。没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思想大解放,就没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1978年和1992年两次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两次大跨越。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从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党共识,都使我们党在冲破“左”的樊篱、摆脱“两个凡是”束缚和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扫清了思想障碍。在创立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和探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实践中,坚决破除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发展不计成本、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的思维定势,坚决消除“重物轻人”的思想理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展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经济建设的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客观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与一定时代条件下的伟大实践联系在一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濒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我们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通过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但不容讳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出现了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忽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有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战略决策、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更呼唤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提出来的。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社会发展的进步,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支撑。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标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以不断满足人的根本利益为动力支撑的。30年前,我们党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完全正确的。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渴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经济利益,而且关注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自身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经济指标,也不能忽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指标;既要重视近期指标,也要兼顾远期指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始终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更丰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同,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表明,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为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撑。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它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应该科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论科学发展》一书收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乃三代领导人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对中国的发展和复兴有着战略性的影响。辩证
论到科学发展,那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离不开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辩证地去看待事物,事实求是。毛泽东可谓是把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和发扬光大,把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变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从濒临灭国中解救出来,那是多么伟大的创造。如果不照辩证法办事,那可是会出大错的。文革十年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大跃进,浮夸风,地方各级盲目攀比,毫无事实根据,毫无辩证思想。文革十年对我们中国发展的创伤是非常大的,它并不是仅仅让中国经济发展晚十年那么简单,最主要还是错过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从那时候开始发展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可以看到,他们现在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到了现在不管中国怎么追赶,都难以赶上他们的经济水平。因此,在发展中,我们必须做到辩证地办事,不能够凭经验凭感觉去办事,更不能图一时的利益而盲目发展。一步走错,那损失可不是能计算出来的,我们已经错过了十年,我们不能够再错过了。科教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如果没有经济作为后盾,什么事也干不了,一切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社会保障也就无从说起。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跟本的事业。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家都可以看到,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才都比较集中,而且他们在引进人才方面的政策也是非常的优裕。美国的经济繁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美国的发展靠的就是人才。我们中国的上海在引进人才方面也实行了很大的优惠政策。如今人们都认识到了人才的对发展的重要性,而人才的培养就要依靠教育。因此,我们要发展,就必须先发展教
育事业。民生
民生问题关系着一个国家发展的稳定、和健康,从民生问题也可看出这个国家发展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而要赢得群众拥护,最根本的是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方针和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为根本准则。
这几年,国家在民生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如农村医疗保险、职工住院报销、取消农业税、免除九年义务教育书杂费、国家助学政策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是远远落后的,还有很多民生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的。比如说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下岗工人再就业 问题、医疗制度问题、如何保护弱势群体利益问题、如何保证国家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百姓头上问题、还有社会保障问题等,这些都是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对国家的发展势必产生阻碍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
上来,那么这个发展还有意义吗?
当然,民生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支持,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我的看法是在发展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并且迅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百姓从发展中获得利益,才会拥护支持发展,并且热衷投身到发展中去,这样我们才能发展的更
加迅速。
特别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更加应该加大关注民生问题。金融危机之发生后,经济低迷,百姓都把口袋捂得紧紧的。人家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的,而中国人却相反,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测之需和养老。这也是中国的内需一直拉动不起来的原因,堂堂大国13亿人口,竟然要依靠60%~ 70% 的外贸来发展经济。如果中国的内需能拉动起来,你那么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中国的创伤就不会那么
重。俄国就是一个依靠内需 来发展的国家,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对外贸易,绝大部分都是靠内需来发展,如果不是在石油方面被下了套,俄国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可以说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我们中国的内需为什么拉动不起来呢?还是一个民生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如果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完善到美国那样,那么谁不愿意把钱拿出来花啊?我们中国的内需还能拉动不起来吗?我们中国的发展还会对外产生这么大的依赖吗?我们中国的经济还能不发展起来吗? 一个问题,那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落实好了,中国的发展也就旺盛起来了,跟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起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就得到真正的落实。党政
党政对于发展也是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代表着中国13亿老百姓,主持着国内外一切大小事务,它必须代表着全中国老百姓的一切利益,执政为民,并且起到模范和维护人民利益的作用。
因此,党政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掌握在共产党手中。如果党政作风出现了问题,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如果党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就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抗情绪;如果党内出现作风腐败问题,就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百姓不支持发展,党内部出现问题,那么发展的方向就会出差错,国家的发展还
能发展下去吗?
因此,党政方面必须严格要求。我认为,第一、我们的法律在对待党政作风违纪方面必须加大惩罚力度,对掌权者的作风问题上产生更大的威慑作用,而且掌权者作为人民的带头人,如果作风上出现问题,不仅会损害到人民的利益,更加损害到国家的利益和党的形象,更应该加大惩罚。第二、在执政方面必须公开透明化,这有利于人民对掌权者的监督,也有利于掌权者的自我监督,减少违纪犯法现象,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必须提高掌权者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掌权者做到切实为人民服务。如果能让 掌权者都能做到像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那样,哪个老百姓不热烈欢迎,热烈拥护共产党,热烈支持配合发展呢?我们中国的何愁发展不起来呢? 结束
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伟大复兴,不是像做到以上所述便可以完成,还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还有其他各方面,比如人口、环境还有国际关系等需要做好,才能做到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才能完成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当然,中国的发展也少不了你我他。期待中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胡锦涛指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新时期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胡锦涛强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强调,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胡锦涛说,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胡锦涛说,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雹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摸索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与强国富民之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长期探索、曲折发展的一大根本理论问题,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把握当今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我们必须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它进一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增添了全新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在实践上的兼顾思想。兼顾的理论与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萌芽,科学发展思想是在兼顾的基础上形成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且明确提出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毛泽东同志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总之,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首先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展开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问题,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展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深入贯彻落实表明,党在实践基础上对“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纲领,找到了建设成熟而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答案。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必须科学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促先进文化建设;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因为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时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党的八大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文革”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网友: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郑新立: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发展目的论,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富于时代特征。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都要抓的思想,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新要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问题。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在继承我们党一贯重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同时,又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任务,要求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这是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内涵认识的深化。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平衡、按比例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观念。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和“五个统筹”,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平衡,还包括了经济结构方面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联系的平衡,这就使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覆盖了有关发展的各个层面。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求效益的优良传统,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以自主创新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为了加快工业化、现代化步伐,1958年,我们党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又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这些正确方针的贯彻落实,对降低消耗、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型增长模式,以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成为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提出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既是对我们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根据新的情况,充实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了新的发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有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在領導現代化建設第一步戰略目標,即實現溫飽階段的實踐中形成的豐富的發展思想。在這一階段,我們黨提出並牢固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和戰略布局。
鄧小平同志深刻總結了建國以來20多年的經驗教訓,堅決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果斷地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出發展是硬道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全黨全國上下對發展,特別是經濟發展具有這樣的熱情和執著的追求,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中國發展成功的第一位原因。正是由於鄧小平同志在這個問題上的鮮明和堅定態度,我們黨才真正牢固樹立起了這個認識。
需要著重指出,鄧小平同志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並沒有忽視全面發展的問題。他歷來是講全面發展的。
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社會主義本質這一重大理論命題,就體現了全面發展的思想。他說,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問題上,許多全面發展的思想和戰略,最早都是由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比如,他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他提出沿海和內地發展“兩個大局”的思想。他在晚年特別強調,要合理調節社會分配關系,避免兩極分化,縮小地區間的差別,促進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和各民族之間的共同繁榮和進步。他說,“分配問題大得很”,“要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他提出,要合理利用資源,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的方針。他高度重視保護環境問題,認為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經濟建設一樣,“都很重要”。
《鄧小平文選》隻收入了兩個題詞,一個是關於教育“三個面向”的,一個是關於植樹造林的,都關系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在鄧小平同志的講話中,經常使用“全面”、“協調”、“持續發展”這樣的概念,比如“持續”在《鄧小平年譜》中就出現過17次。第二個階段,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領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第二步發展戰略目標,即總體上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階段形成的發展思想。在這一階段,我們黨開始強調並更加注重全面發展問題,形成了一系列關於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觀點,並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學習江澤民同志的講話,明顯感到,他講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全面發展。他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強調實現全面發展。這與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有關。
一、思想解放引领改革开放与社会演进
1. 以思想解放吹响时代的号角。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发轫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不仅推动了全面拨乱反正, 还进一步引发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思考, 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 邓小平同志又突出强调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针对“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种判断姓“资”姓“社”的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 恢复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是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的讲话, 进一步贯穿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丰富解放思想的实践内容, 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践活动推向新的高潮。进入新世纪, 思想解放绽放出新的涵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改革创新, 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 锐意创新, 开拓进取,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2. 以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解放思想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的解放又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区别于康德流派的神秘性唯心主义生产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大要素, 其中劳动者是人的要素, 后两者是物的要素。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应该体现在其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相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上。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处在最关键时刻, 反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 他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 革命就是空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这种意义上讲, 展望今后的发展之路, 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进程, 发展新的生产力。
3. 以人的解放推动全面发展。
人的解放是思想解放的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人的解放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体力量, 也是人类自身发展史的必然选择。从中国的视角来看, 发源于农耕社会的炎黄大地, 千百年来, 人的生存问题始终统领一切。在物质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 “人”必须被限制, 拘囿于传统思想桎梏, “人”的存在只是身体的存在, “人”沦为身体, 身体沦为肉身。发端于19世纪末的近代中西文化交融, 在一定程度呈现出广泛的非合作性, 并造成急剧的社会变迁, 又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长期处于混沌状态。这种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改观。随着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骄人成就, 伴随着中国走向复兴的伟大步伐, 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将“人”从依附于自然、土地、家庭、“单位”的生存关系以及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至此, 以解决自然人生存问题为核心的生存哲学与实用主义哲学已经完成或者说近乎完成了它的使命, 那些束缚自然人的文化枷锁也已被打碎。
二、以新一轮思想解放, 探求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全面胜利
解放思想, 既是时代进步的客观选择, 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就要着力于系统视阈, 洞察纤毫细微。通过改革攻坚, 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破解面临的各种深层次的机制性矛盾与问题。以此为发端, 需要从以下方面形成有效抓手。
1.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凝聚创新力量。
解放思想是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此凝聚人力资本、意识形态和制度建设等创新力量, 可以有效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首先, 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看, 改革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本质上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自觉实现与张扬。通过解放思想, 开启民智, 可以将人类的这种自发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能力本位观念上升为自主意识和民主觉悟, 从而与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其次, 从意识形态视角来看,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构成中华民族大步迈向现代人类文明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固精神支柱。再其次, 从制度建设视角来看, 制度创新也是生产力。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正面临着经济模式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破除机制束缚。
当今时代是百舸争流的时代, 是多元变革的时代, 也是锐意创新的时代。旧有的诸多矛盾、问题主要是因机制障碍所致。例如, 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是当前最受关注、影响全局的新矛盾、新问题;又如房价过高且飞涨不止, 并非住房建得太少了, 而是由于在改革过程中不顾住房作为人们安居的基本生存条件和供给有限等特点而过度市场化, 未能构建一套合理开发、分配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再如, 在对外开放问题上, 当前正面临两难选择的矛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国家经济安全的现实和潜在风险日益增大;不扩大开放, 影响发展, 事关重大。那么, 应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攻坚举措来解决这些深层次的机制性的矛盾和问题呢?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解放思想, 推进改革, 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3.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促进生产升级。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存在着矛盾, 这就需要通过改革, 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和方面, 改进和完善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 以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实行对外开放,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等各个领域, 各国的社会再生产联系更加紧密, 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把握对外开放的客观规律, 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
4.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引导党建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指导新的改革实践, 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 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 也是符合我国长期发展需要的。
5.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构建长效机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29-02
科学发展观是党提出的关于新时期的发展总思路,科学发展观彰显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党执政理念的一次大的突破。在现如今生活中人们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物质至上,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发展,这种种行为都是错误思想在作怪,在新时期下科学发展观显得尤其重要。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首先要让人们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地理解,然后在科学发展观的协调下进行人类活动,而思想的传达需要教育发挥它的传播功能,特别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和社会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执政理念,只有将它全面地介绍给人民才会起到实际功能,才能实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传播的思想才能符合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观看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不明确,导致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目性常常会出现只抓表面、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对事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为人民追求真理,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作目的。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形成全民教育,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误以为只是党务干部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快全民教育的步伐,使其呈现网络式布局,干部、群众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限度,导致人民群众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与他所处的家庭,单位,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关联。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只是人民群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民群众的逆反心理。在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也要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养,俗话说“打铁者不硬,怎能锻造出好钢”,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则会受到打击,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于形式化。一些地区会出现大环境稍微宽松一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松懈的情况,当大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重视时则会狠抓一段时间,这样的现象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当今出现了很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代不协调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差异性,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还是简单的“一刀切”,不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异于“纸上谈兵”。忽视思想工作的开展与环境的结合,不仅使思想工作难以达到效果,严重者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沦为形式化,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十分不利。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保证社会秩序稳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还是存在,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保障,并且对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统筹兼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时代的步伐相统一,不应该出现思想落后于时代或者思想超前于时代情况的出现,要实现思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生产力思想的引导下,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社会才会有发展其中领域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是各项建设的中心。但是在发展中不应该仅仅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到其他工作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组成的,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紧抓精神文明,邓小平也在早期说过“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精神文明教育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认识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实现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追求,应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但是在建设初期我国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精神发展不协调现象,一些地区出现了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思想的现象,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目标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要克服经济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协调现象的出现,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教育提供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它在社会管理、社会协调方面的积极作用。党中央要加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实现整体和谐。
(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人学导向
以前在对人的理解上缺乏相应的自然属性和实践属性,过去过度强调集体利益的合理性,出现了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它忽视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能动性,忽视了人的本质的多样化,使人们在被教育的基础上忘记了被教育者也会是教育者。人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作为被教育者,他需要社会的改造,具有被动性,但是作为教育者他对被教育者具有作用力,具有主动性。教育者只有在被教育者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将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1.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因为有了人的参加才能成为现实的实践活动。认识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把人看成社会生活的主体,对人的正确认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正确认识是社会中存在的人的渴望,满足人的正确渴望可以使群众的信心和力量得到最大化的迸发,有利于社会活动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发展的需要。
2.以人为基础,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利益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也是没有意义和效果的。人是社会存在物,但是人具有独特性,人生活在社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实现这些需要就是人的利益的实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政策的评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利益有关。因此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人民的利益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相联系,如果离开人们的利益空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异于“空中楼阁”不仅不会得到人们的支持甚至会让人民产生抵触心理。
3.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走群众路线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深入群众当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只有对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在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制定正确的教育方案。走群众路线不是一个形式,而是要真真切切地深入到群众中去,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诋毁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这与有心人诋毁脱不开关系,但是与没有深入群众将思想进行深入宣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树立科学效益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在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众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产生战争时期的辉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批评越来越多,现如今随着物欲横流和精神缺失现象的时有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众矢之的。
客观来说,将一切社会问题归罪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正确的,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着失职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国家的应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有:首先,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的期望值增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不到的领域会过度在意。其次,是因为投入不足,这既包括经济投入也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再次,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效益的重视程度不足,有的地区只是简简单单开会,传达文件,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没有任何效益的。
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它效益的产生通常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潜在的效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利益,因此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提高它的效益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它的能量。
三、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条件下提出的执政纲领,是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下提出来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玉花,陈洪连.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目的——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韩毅.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韦廷柒.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4]王雯姝,杜晶波.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的丰富和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想】推荐阅读:
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发言稿06-24
09年大学生思想汇报:学习科学发展观06-14
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动员报告心得体会11-13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07-12
教师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学习心得体会05-24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1-16
浅谈科学发展观的意义07-09
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07-26
安全科学的发展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