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考试试题(通用8篇)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预防医学是研究
A.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B.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C.人群的健康 D.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E.个体与群体的健康
2、以下哪一组疾病,都应以第一级预防为重点
A.地方病、肿瘤、职业病 B.食物中毒、肿瘤、公害病 C.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 D.公害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E.职业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
3、光化学烟雾是由下列哪些环境污染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 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
A.醛类、酮类 B.烃类、醛类 C.H2S、CO D.NOx、烃类 E.CO2、NOx4、在职业性中毒中,生产性毒物主要通过下述哪种途径进入体内 A.呼吸道 B.汗腺 C.消化道 D.皮肤 E.毛囊
5、抢救经呼吸道吸人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A.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B.对症治疗 C.使用解毒剂 D.排出已吸收的毒物 E.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
6、我国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
A.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 个 B.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0 个 C.每 500 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 个 D.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 个 E.每 100 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 10 个
7、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物中毒 C.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D.有毒植物中毒 E.细菌性食物中毒
8、下列食物中,铁的良好来源是 A.鱼 B.大豆 C.蛋黄 D.小麦 E.动物肝脏
9、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A.全距 B.变异系数 C.标准差 D.标准误 E.均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统计工作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分析资料 B.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C.测定 60 名正常成年女性血小板数所得资料只能是计量资料 D.样本的指标称为参数 E.样本一定具有随机性
11、衡量人群中在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
A.患病率 B.罹患率 C.发病率 D.发病比 E.感染率
12、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订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
A.降低假阳性率 B.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C.使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接近D.提高方法的特异度 E.提高假阴性率
13、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ILS),很快波及列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
A.长期变异 B.爆发 C.季节性升高 D.周期性流行 E.大流行
14、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 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
A.理论性研究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15、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偏倚不包括
A.入院率偏倚 B.检出症候偏倚 C.错误分类偏倚 D.回忆偏倚 E.无应答偏倚
16、某幼儿园发现一麻疹患儿,为了控制麻疹进一步蔓延,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整个幼儿园中小儿每天口服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B.暂不接受其他易感儿入托 C.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应隔离检疫 3 周 D.体健易感儿接触后 2 天内应急接种麻疹疫苗 E.体弱多病的易感儿应立即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17、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人群 B.高血压病高危人群 C.学龄期儿童 D.中老年人群 E.高血压病人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我国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D.预防为主,分类管理 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19、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方针和贯彻原则是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 作 B.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加强合作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D.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E.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20、患哪些传染病死亡的,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A.鼠疫、霍乱 B.鼠疫、霍乱和炭疽 C.鼠疫、霍乱和黑热病 D.鼠疫、霍乱和艾滋病 E.鼠疫、霍乱和布鲁氏菌病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患下列哪些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 的工作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 B.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C.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D.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艾滋病 E.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
22、职业病是指
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C、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 D、在职业活动中由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E、由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23、矽肺是由下列哪种粉尘引起的 A、石英尘 B、煤尘 C、石棉尘 D、硅酸盐粉尘 E、碳素粉尘
24、X2 检验中,自由度 υ 的计算为
A、行×列 B、n-1 C、样本含量 D、(行-1)(列-1)E、以上都不是
25、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分类,哪种分法最正确
A、金属性粉尘、矿物性粉尘、人工无机粉尘 B、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有机粉尘
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 D、合成粉尘、混合性粉尘 E、无机粉尘、有机粉尘
26、肥胖症患者最易引起哪一种并发症
A、肾功能损害 B、肝功不全 C、脑发育迟缓 D、糖尿病,冠心病 E、脂肪肝及月 经异常
27、一食堂,就餐者就餐 1 小时后,陆续出现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等症状。根据中毒 症状,中毒的原因最可能是
A、钡盐中毒 B、赤霉病毒中毒 C、磷化锌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黄变米中毒
28、如果孕妇在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婴儿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 5,意味着
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4 倍 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 5 倍 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大 6 倍 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 6 倍 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5 倍
29、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 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 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 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 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
30、下列叙述不对的是
A、人类和生物的活动逐渐地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自然环境 B、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结合体 C、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适应的状态 D、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E、生态系统中任一环节的生存和发展都以其他环节为前提
二、名词解析(共 4 题,每题 5 分)
1、预防医学
2、环境污染
3、职业病
4、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三、问答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
1、急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试述传染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答案:
一、1-5 DCDA E 6-10 AEEDB 11-15 BBECD 16-20 EBCAB 21-25 CCADC 26-30 DDBCA
二、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
1、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已达到预防疾病增 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2、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 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3、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体不能代 谢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职 业病。
4、而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从纯生物学角度研究宿主、环境和病因三 大因素的动态平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 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并且在一定程 度上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趋于一致之处。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三、1、诊断 】 【 根据集体伙食单位短期内爆发大批急性胃肠炎患者,结合季节 及 饮食情况(厨房卫生情况、食物质量、保管及烹调方法的缺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有条件时,应取患者吐泻物及可疑的残存食物进行细菌培养,重症患者血培养,留取 早期及病后二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 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可疑时,尤其是怀疑细菌毒素中毒者,可做动物试验,以 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治疗】 【 治疗 】
(一)暴发流行时的处理应做好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将患者进行分类,轻 者在原单位集中治疗,重症患者送往医院或卫生队治疗,即时收集资料,进行流行病 学调查及细菌学的检验工作,以明确病因。
(二)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吐泻 腹痛剧者暂禁食,给复方颠茄片口服或注射 654-2,腹部放热水袋。及时纠正水与电 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血压下降者予升压药。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退药热药。变形杆菌 食物中毒过敏型。以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为主,如苯海拉明等,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精神紧张不安时应给镇静剂。
(三)抗菌治疗通常毋须应用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症状较重 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泻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如丙氟哌酸、呋喃唑 酮、氯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葡萄球菌的食物中毒可用苯唑青霉素等治疗。但 抗菌药物不能缩短排菌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1级、2002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学生103人的预防医学试卷103份。
1.2 方法
试题类型共分6种, 分别是概念题 (10分) 、判断题 (15分) 、单选题 (15分) 、多选题 (25分) 、简答题 (15分) 、论述题 (20分) 。经统计学方法处理, 根据考试成绩对各试题得分进行分析。
假设试卷题目类型个数为n, P为得分 (百分制评分) , n个类型题目的满分值分别为P1, P2, …, Pn, 则。
设抽查全体学生数为N, 样本值用x1, x2, …, xn表示。这就是所抽查到的N个学生的考试成绩。用xij表示第i个学生第j题的实际得分, i=1, 2, …, N, j=1, 2, …, n。那么, 用与分别表示第j题的均值和方差。
为了统一检验量纲和提高各题间的可比性, 把各题的得分标准化, 令, j=1, 2, …, n, 则sij为第i个学生第j题的标准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把符合正态分布的学生成绩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的过程。令aj、bj分别表示第j题满分和0分的标准分。
采用4项指标即难度、覆盖度、区分度和可信度[1]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难度:第j题的难度为。
试题难度D用各题难度的加权平均表示, 即。D≤0.2为容易题, D≥0.5为难题;D过大也不可取。
覆盖度:用各题之间相关矩阵表示, 即r= (rij) n×n, 其中。
这种描述的基本思想是试题覆盖面越广, 则各题之间的交叉相关性越小, 反之则越大。相关系数的实质就是反映试题覆盖面大小。通常以rij<0.2为覆盖面大 (i, j=1, 2, …, n) 。
区分度:第i题的区分度Gj为。
其中, Hj, Lj分别表示样本中高分组、低分组第j题的平均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各占样本容量的25%、30%为宜。试卷总区分度Gj为各题区分度的加权平均, 即。
区分度是标志试题能否将学生成绩拉开距离, 真正从分数上将好、中、差的学生区分开来。区分度G>0.4为可, G<0.2为差。
可信度:定义为, 其中。
可信度描述了试卷总分差在排除了各题随机误差之后, 余下部分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各题随机误差小, 则试卷可信度就高, 反之则可信度低。一般情况下, 试卷可信度可达0.5。
2 结果
(1) 103份试卷成绩统计情况 (见表1) 。卷面分为56.2~95.5分, 平均分为 (76.44±4.4) 分趋于正态分布。总难度D值为0.21, 试卷难度适当;总方差为129, 则可信度B=0.63, 试卷可信度良好。 (2) 试卷各题相关系数矩阵。
从矩阵上看, 概念题与判断题、单选题的相关系数基本满足<0.2的要求, 判断题、单选题与论述题的相关系数基本满足<0.2的要求, 其他各题间的相关系数均>0.2, 试卷覆盖度不够好。
(3) 对学生考试成绩原始数据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列, 取前25名和后25名学生成绩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见表2) 。试题总区分度为D=0.76。试卷区分度总体上较好。
3 讨论
考试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通过对考试成绩和试卷的分析,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命题工作, 使考试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难度D值上看, 多选题和论述题较难, 难度均>0.2。这2个题型的确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度设置较为理想。其余各题型难度均<0.2, 特别是概念题和单选题, 属于基本概念题和容易判断的选择题, 提示今后在同类班次的教学中, 应增加这2个题型的难度。从覆盖度上看, 判断题和多选题间以及多选题和简答题间相关系数较高, 说明试卷覆盖度不够好, 今后在出题时, 应注意授课的覆盖面, 避免在教学的重点地方反复出题。另外, 作为结束考试, 只出了6个类型题, 覆盖面也难达到高的要求, 以后应增加试题类型, 提高试题覆盖度。试卷总区分度较好, 但概念题和单选题区分度为0.09 (<0.2) , 区分度较差, 几乎不可取用, 应提高概念题和单选题区分度, 可增加其难度。
综上所述, 试题难度较为理想, 个别试题难度偏低;覆盖度较差;总区分度良好, 个别试题区分度较差;可信度良好。这只是从学生试题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实际上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 如命题难易程度、命题合理性、学生掌握程度、考场纪律、授课人与命题人的关系等。要提高试题质量,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试题难度和难度分配。在出题时, 应将试题平均难度控制在0.5 (0.4~0.7) 左右。另外, 应把难度分配做到相对平均又有所侧重。 (2) 增加试题类型和数量。通过提高信度反过来提高难度和区分度。 (3) 加强试题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考试 基础医学 综合考试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95-02
天津医科大学自1991年以来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实施了基础阶段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七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共200道客观题。以往实施考试采取出卷、审查、印刷、监考、收卷、阅卷、等分、统计、存档,所以整个过程耗时费力。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实现组卷、考试、阅卷及信息反馈自动化,网络考试已成为现实[1]。2015年依托学校购进的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2013级临床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共272名学生的基础阶段的综合考核中应用了网络化考试的方式,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考试的实施过程
1.1硬件准备工作 采用网络上机考试,必须要求有足够的电脑并且能够连接网络,在学校教务处的协调下利用学校计算机机房和外语的语音室作为考场。经过系统测试和承载负荷的测试以及对键盘和鼠标进行了排查,并且有一定的预留空间。
1.2组卷 由基础医学院作为开课单位,首先在课程管理中开设综合考核一A、B两门课程,B卷作为补考试卷。添加主题词,主题词按学科进行设置共七个一级主题词;然后让各学科教学秘书经行试题的录入。试题的录入需先选定主题词确定学科,进而再选择题型类型、适用层次、知识点分布、难度等选项,然后复制粘贴题目,点选正确答案,最后输入试题解释。全部试题输入以后,在试卷管理中点击结构化组卷选择综合考核一A、B,设置考试相关参数,考试方式为限定总得考试时间,可回看;答题顺序为题型顺序不固定,输入各题型数目,生成试卷和试卷细目表(见图1),并进行自动测试,只有通过测试之后才能最终进行审核。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硕士连续培养), 临床医学综合考核一A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初始设定(A卷)
难度分布: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1.3监考 考试当天教师登入学院账号,点击今日监考,进入考场,通过监考系统可以在教师机上实时显示每个人的答题数目、所用时间和已得分值等信息,待时间结束后系统自动收卷。所有考生不能再答题。
1.4成绩生成和分析 因为全部都是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只要通过审核封存试卷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到教务处网站上查询自己成绩。试卷分析、试题分析和学成个人成绩分析系统自动生成。
2.网络考试系统的优势
2.1组卷灵活多样 网络考试系统的组卷方式包括结构化、手工组卷及跨专业组卷等;相比原来七门课程七套试卷的考试方式更加灵活的将各学科试题随机融合,防止学生提前在脑中预设了题目的科目和范围,而且组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
2.2考试组织功能完备 网络考试系统可设定同一试卷不同的试题顺序;可对每道试题及整场考试设置时间控制及不能回看等,可以有效防考试作弊[2]。具备完善的备份功能,记录各种人员在题库的各项操作。具备完善的分级分项授权功能,设置密码登录,防止题库受到不相干人员的恶意侵害。
2.3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考试系统可自动阅卷、自动成绩汇总,无需再录入成绩,学生直接网上可查方便快捷。
2.4智能分析考试数据 系统提供对试题、试卷、考生3个层次多个角度的数据反馈。以往学生考完只是知道自己的最终得分并不清楚具体每道题的对错,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回看自己的试卷和每道试题的答案解析,便于学生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试卷、试题的反馈信息细致多样,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
2.5低碳环保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节约大量的纸张和经费[3]。试卷网络存储,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
3.存在的问题
3.1硬件配置要求较高 网络考试必须有充足的电脑设备,并且要有一定的配置要求,我们在考试前对电脑经行测试的时候就发现由于操作系统版本过低导致考试系统运行中出现死机、卡顿等现象,对全部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维护。其次考试期间必须要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和网络带宽。
3.2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的安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系统设置多道防火墙但是总会存在漏洞 [4] 。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3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制约 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对无纸化考试的接受程度。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师生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系统的接受程度不高。
4.结语
通过此次在基础医学综合考核考试中的应用,发现尽管网络考试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能够显著的提高考务工作效率,改善考试效能,及时教学反馈和节能环保等优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必将医学考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光明,卢畅,李海霞.高校网络考试系统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1):2682-2683.
[2]赵晓艳.网络考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7(7):98-99.
[3]张良苗,张小平,刘亮,等.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大学教育,2014,3(4):89-90.
[4]高晓琳,熊英,母得志,等. 网络考试系统的满意度调查和系统功能评价[J].重庆医学,2016,,45(2):277-278.
作者简介:
特点:①属于初级卫生保健服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和次生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生的疾病。地方病在我国约有组的人数、按检测结果分组后务;②以病人为中心,体现全环境问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70多种,全国各省、市、自治阳性和阴性的人数等。
科医学的服务;③以家庭为单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其质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区都存在不同的地方病,受威24等级资料:即把观察对象按位服务;④以社区为范围服务;变化 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分析和评价环境中的致病因胁的人口多达5亿左右。照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⑤以预防位导向;⑥以团队和
(十二)环境污染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公6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然后清点各组数目所得到的作为工作方式;⑦以现代医学的种类:①物理性污染,噪音,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资料。例如:尿糖阳性(++)与模式为基础的服务. 震动等②化学污染。分无机和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进健康的一门学科。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尿糖阳性(+)相比,虽然无法
(二)医学模式的有机等③生物性污染,微生物,1~2天(附表6-1)。④根据社会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知道数量上具体差多少,但肯
发展阶段:①神灵注意医学模寄生物,病原体等 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及其人员合理使用社会资源,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对人类的定(++)的尿糖量高于(+)。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近
(十三)环境污染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为社区居民和家庭提供预防,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25抽样研究:从总体中选取一代机械论医学模式④现代生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①广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些观察对象组成一个样本来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泛性②多样性③复杂性④长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和计划生育等卫生服务总称。7公害:是指严重的环境污染研究。
社会医学模式 期性 措施的效果。初级卫生保健:最贴近基础的引起的环境破坏。公害已成为26样本:就是总体中有代表性
(三)两次医学革
(十四)环境污染(二十四)队列研基本卫生保健 一个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部分,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命的比较:第一次:有个体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①直接传究的特点:
1、在时序上是由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8公害病:是环境污染造成的要求做到两点:一是要采用随防扩大社会群体性预防,针对播:包括急性,慢性,远期危前向后的。
2、属于观察性对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地区性中毒性疾病 机抽样的方法,二是要保证样的是工业革命的人口城市化,害②间接危害:包括温室效应,比研究。
3、研究对象按暴露人们自学地采取有益于健康9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本具有足够的含量。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造成的系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与否进行分组。
4、是从“因”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27抽样研究:获取的样本具有列卫生问题,降低了严重威胁性锐减 到“果”的研究。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代表性的信息,通过统计推断人类的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
(十五)公害病的(二十五)食物中疾病,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健影响劳动能力的各种因素,统的方式,扩展到总体,从而获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二次:特征::①在公共影响区域内毒特点:1.发病与食物有关。康意识、行为和生活方式,消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得关于总体的信息,达到研究扩大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的人群有与公害相关的共同2.发病潜伏期短。3.中毒病人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10职业性损害:是指由职业性的目的。
境医学的社会预防阶段,针对性症状和体现②病区累不同临床表现相似。4.人与人之间素。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28随机测量误差:在试剂、仪的是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心的年龄和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的无传染性食物中毒处理总临床预防:对健康和舞症状患的各种损害,包括职业病、工器已经校正,操作方法已经统理承受力及不良生活方式和病,甚至累及胎儿;③除急性则: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者提供的预防,通过在临床场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一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偶然因行为与慢性疾病的密切关系,中毒外,大多具有低剂量长时门、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对所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和发病)和职业性外伤三大类。素的影响,导致同一研究对象着力于慢性飞传染病的防御 期危害下陆续发病的特点;④中毒食品控制处理、根据不同预防干预的实施,工作范围是毒物:指较小剂量即可造成机在多次测定中结果不一致的(四)三级预防的公害病必须经过科学的鉴定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及减少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差异
策略: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和国家法律的认可,具有严格相应的消毒处理。疾病的危险因素。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29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的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如的法律意义(二十六)职业病传染病:由病原体对生物引起生产性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存在,使抽样过程中样本指标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十六)水源的种(1)特点:1.病因明确2.所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中产生的或使用的毒物。值与总体指标值不相同,这种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类及卫生特征:①降水②地表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称慢性11职业性毒物:在生产劳动过误差称为抽样误差。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水③地下水 和识别的3.发病有群体性病,指与职业,环境,生活和程中产生或使用的、能对职业30概率:又称机率、机会、可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十七)饮用水的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合理行为方式等因素相关,具有病人群的健康产生功能性或器能性,是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净化与消费:①净化,改善水处理,预后较好,5.大多数程长,病因复杂,无传染性,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化性大小的一种度量。概率用P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的物理性状,去除悬浮物和部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对健康损害大,对社会危害严学物质,称为职业性毒物 表示,P是一个介于0-1(或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③第三分病原体②氯化消毒:杀死水法,发现愈晚,疗效也愈差。重等特点的一大疾病。12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0-100%)的数值,概率越逼
级预防 对以患某些病者,采中的病原微生物,影响氯化消所以,防制职业病,关键在于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近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取及时的、有效地治疗措施,毒的因素有:接触时间,PH值,全面执行三级预防。职业病的自然的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称为职业中毒。
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水温,水浑浊度,水中微生物诊断原则: 1.职业史2.临床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13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
伤残; 的种类和数量 表现3.实验室检查4.职业卫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正常患。广义的概念认为,心理和31正态分布:是指若以计量值
(五)社区性服务(十八)饮用水的生现场调查 ⑵处理原则:①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对人类的躯体现象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为横轴、观察例数为纵轴绘制
特点:①属于初级性保健服务。基本要求:①流行病学上安全力求病因治疗:职业病是一种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两个方面,心理因素对每一个一条频数分布曲线,这条曲线②以病人为中心,体现医学特②感官性状良好③化学性状病因明确、诊断清楚的疾病,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病理过程均起一定的作用,从呈现对称的、中间高、两侧逐征性的服务③以家庭为单位良好,不含有害化学物④水量治疗上应及早去除病因,并予环境问题:由自然或人为活动而与各种疾病有着不同程度渐下降的钟形。的服务④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充足,取用方便 以病因治疗,从跟本上治疗疾等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的联系。狭义的概念认为,心32绝对数:计数资料在未经任务⑤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十九)饮水污染病。②重视对症,支持治疗:境质量变化,由此对人类生存身疾病是一组躯体疾病或综何处理之前,称之为绝对数。模式和整体健康观的服务⑥物:①生物性污染:细菌,病目前很多职业病尚缺乏特异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合征,其发生、发展、预后及绝对数很难说明相对概念的一预防为导向的服务⑦团队毒,寄生虫②物理性污染物:性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各种现象。预防和治疗都与社会-心理因问题。
合作方式的卫生服务。悬浮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往往是唯一的选择。③早期和公害: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素密切相关 33 相对数:是两个相互关联
(六)健康促进的③化学性污染:有机化合物和预见性治疗:职业病早期的病污染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14营养素需要量:是指维持正的绝对数之比。相对数的最重
场所:①社区,以社区为范围,无机化合物 理生理变化往往是可逆的,故定性以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常生理功能所需要营养素的要用途是进行相互间有关程家庭为单位,居民为对象②学(二十)饮用水的早期治疗效果好。④以整体观件的现象 数量。度、比重、比例、频率等的比校③职业人群④医院 预防措施:①建立健全的有关指导治疗:支持治疗在职业病公害病: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地15营养素供给量:是指每日必较。
(七)临床预防的法律和法规②加强水体卫生种治疗中有事往往是唯一的区性中毒性疾病 须由膳食中提供以满足机体34构成比:也称百分比,用于
内容:①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和预防③水体污染的调查监测选择,但需用整体观原则,选冷链: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各种营养素需要的量。一般是表示某成分在所有成分中占个体危险因素评价,进行个体④水体卫生监督和管理⑤对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使用的真个过程均在适当的生理需要量平均值加两个标有的比例。
健康维护②对健康,亚健康人人体污染的紧急事故处理 整体抗病水平。⑤贯彻个体化冷藏条件下进行,所需的多环准差,即能满足97.5%人群的35动态数列:是一系列按时间群和病人提供健康咨询。③筛(二十一)5A戒烟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节链式储存、运输设备。需要。顺序排列的统计指标,用以说选,使用专门栓查及实验手段法的主要内容:①询问(Ask)异,病情变化疗效适时调整。1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16必需脂肪酸:是机体生理需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在健康人群和无症状患者中吸烟情况,在每一个病人、每(二十七)预防接外部世界,即作用于人类这一要的,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展趋势。
找出患者,以发现早期慢性非一次就诊的时候了解和记录种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客体的所有外界力量的总和,食物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36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传染性疾病④免疫预防,即用吸烟情况。②劝阻(Advise)将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所必需17食物中毒是指正常人经口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生物制剂来阻止疾病的发生吸烟,以种明确语气肯定,个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的各种条件的综合体。人类的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响因素,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和发展⑤化学预防,即使用药体化的方式督促每一个吸烟疫原物质包括处理过的病原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有毒食物”后,引起的以急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物或营养素阻止疾病的发生者戒烟。③评估(Assess)戒体或其提炼成分及类毒素等。环境。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效果的科学。
和发展 烟意愿,了解吸烟者的这次是自动免疫制剂有下列三种:① 要临床特征的疾病。37发病率:发病率表示一定时
(八)传染病流行否愿意尝试戒烟帮助,愿意戒活菌(疫)苗。②死菌(疫)18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进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的过程:①传染源,受感染的烟者确定。④帮助(Assist)苗。③类毒素(2)人工被动2生态系统:是生物落群与生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现的频率。
人或动物②传播途径:空气,尝试戒烟,帮助愿意戒烟者确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活环境的综合体。它具有一定物后,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疾38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某水,食物,接触,土壤,医源定戒烟日,制定戒烟计划提供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非生物成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特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患性,媒介截肢动物,垂直传播咨询帮助及培训解决问题技抗体而受到保护。抗体的半衰分(主要是无机物)、生产者类 某病(包括新病和旧病)者所③易感染人群。巧,帮助病人获得外部支持及期短,一般不超过25天,主(绿色植物及某些藻类)、消费19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占的比例。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提供戒烟材料等。⑤安排要在有疫情时应用。①免疫血者(各种动物和人类)和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9感染率:指某时间内所检查
制:①管理传染源②(Arrange)随访,确定随访时清。②免疫于蛋白(3)被动者(微生物和真菌)等四部分,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据搜集、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
切断传播途径③保间表(至少开始戒烟后的第一自动免疫,有疫情时用于保护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应用性科数所占的比例
护易感染人群 周随访一次)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的一种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项功能学,是帮助我们认识医学领域40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
(九)慢性病的危 免疫方法,兼有被动及自我免是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发展和客观规律的一种工具。某人群中死亡(或死于某病)
险因素:①生活方式及饮食习疫的长处,但只能用于少数传演替的基础。20统计描述是通过真实反映的频率。
惯②环境因素③遗传因素④ 染病。3生物富集:许多化学物质在资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高低、41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卫生服务(二十八)合理膳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大小、强弱等大体态势和一般患某病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
(十)慢性病的三 食基本卫生要求:
一、满足人变化将通过食物链在各种生规律,进而提示应该采用什么的频率。
级预防:①第一预防针对危险(二十二)糖尿病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 膳物体之间传递,导致生物体内方法继续分析,因此统计描述42生存率:是指接受某种治疗因素,队整个人群进行健康教预防原则:诱发糖尿病的“外食中应含有人体需要的热能的浓度逐渐增高并超过了环是进行统计推断的基础。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育和健康促进,提倡健康的生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和一切营养素。各种营养素相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21统计推断是运用概率理论,干年随访后,尚存活病人数所活方式并建立良好个人饮食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互比例要适当。
二、正确选配物富集,或称生物浓集。通过判断抽样误差可能性的占的比例
习惯。②第二预防针对高危人力过大等。反过来,避免以上食物和科学烹调加工 合理膳4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大小,来确定差异是因为本质43散发:是指某病的发病人数群进行筛选,早期发现,早期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在饮食食必须由多种食物构成。
三、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均处于相因素所致还是因为偶然因素不多,而且病例间无明显的相干预③三级预防针对慢性病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应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食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即抽样误差)所致,从而获互传播关系,或者在一定地区人,进行及时治疗,进行心理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环境,膳食制度中以定时定量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得对总体情况的正确推论。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发病水和躯体的康复措施,减少并发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常测体为最重要。
四、食物必须符合或反馈系统,能自动调节自己22计量资料:即直接从研究对平。一般以当地前3年该病的症和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膳食中各的功能;另一方面,大生态系象身上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脉发病率水平作为参考,未明显
(十一)环境问题:定摄入过量,这时就应检讨你种食物不应有微生物污染及统内小生态环境类型愈多,物搏、血压、身高、体重、血红超过已往的一般水平时,即可
由自然或人为活动等导致的的食谱并增加运动。腐败变质;无农药或其他化学种愈丰富,食物链愈复杂多样,蛋白值、白细胞数等。称为散发。
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变(二十三)传染病物质污染;加入的食品添加剂愈易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23计数资料:即按照一定的要44暴发: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小化,由此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5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求,将研究对象分组后,清点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许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现象。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 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各组研究对象个数而得到的多相似病例的现象
按其发生原因分为原生环境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数据,如按性别分组后男女性45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
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无害。引起,比慢性中毒病情进展快,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调查评价的要点:环境、行为而且严重(1)胃肠道症状 恶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能力、结果预期、自我控制、心、呕吐、腹绞痛(2)少数出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个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围观察学习、强化、自我效能、现中毒性脑病
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相互决定论。慢性非传染疾病:
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片时称为疫区。传染病预防、防治?(1)针指以生活方式和环境危险因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77意外事故:凡能量(机械能、对传染源的措施 ①病人:针素为主的以肿瘤、心脑血管疾断面调查 热能、电能等)的传递或干扰对病人应做到“五早”即早发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46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现、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患为主的一组疾病。的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损伤,或由于窒息导致缺氧和早治疗。②病原携带者:做好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
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根据调刺激引起精神创伤,称为意外登记管理和随访至其病原体第一级预防:针对共同的危险查结果可以估计出总体人群事故,又称之为伤害。体检2-3次阴性后。③接触者:因素,采用以健康教育、健康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性78医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入院留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情况。抽样必须随机化,样本后发生的感染。这种感染必须药物预防。④动物传染源:对把慢性病作为一类疾病进行须足够大,这是抽样调查的两是在医院内获得的,故又称医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应共同防治;第二级预防:整合个基本原则。院获得性感染。予以彻底消灭;对危害大的予到日常工作中的常规筛检第47筛检:指应用快速的试验、以捕杀、焚烧或深埋。对危害三级预防:
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上无尘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不且有经济价值的予以隔离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
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治疗;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和宠静坐生活方式者如果同时又病人。化为主的疾病。物的预防接种检疫。(2)针对进食高脂肪膳食,最直接的后48敏感度:又称灵敏度,指一矽肺: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3)果就是引起体重增加及代谢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针对易感者的措施:①免疫预紊乱,进而导致肥胖,胆固醇人正确地判定为病人的能力,的粉尘达一定量后所引起的防②药物治疗③个人防护。及血糖水平升高。以致引发冠即正确识别病人的能力。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传染病发生基本条件:病原体、心病、缺血性卒中、糖尿病、49特异度:特异度则指一项筛性疾病。宿主、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乳腺癌、大肠癌等疾病的机率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流行过程的3个环节:传染源、升高。缺乏体力活动还会导致确地判定为非病人的能力,即性热源,以室外实际出现本地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骨质疏松、情绪低落、关节炎、正确识别无病的人的能力。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经饮水传播特点:病例分布与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等后50假阳性率:指全部非病人中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供水范围一致,有引用同一水果。
被筛检为阳性者的比例。或2℃以上的作业。源史;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慢性病自我管理:
51性率:指全部有病的人被错局部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兵力终年不断;除哺乳婴儿外,在卫生保健人员的协助下,个判为非病人的比例。具而引起的末梢循环障碍为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52比值比的含义:指暴露组的主的疾病,亦可累及肢体神经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的卫生保健活动。
疾病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及运动功能。化措施后,爆发或流行即可平三大任务:①所患疾病的医疗少倍。当OR>1时,说明病例营养:人体摄取,笑话吸收,息。和行为管理②角色管理③情组的暴露概率大于对照组,即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经疫水发生的传播流行特征:绪的管理
暴露有较高的发病危险性; 足机体胜利需要的生物学过病人有疫水接触史;发病有季五大基本技能:①解决问题的53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程。节性、职业性和地区性;大量技巧②决策能力③寻找和利又称定群研究,是在特定范围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用社区资源④帮助建立良好的人群中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养,即每天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可致爆发或流行;加强疫水处的医患关系的技能⑤目标设因素分成两个队列或按不同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理和个人防护,可控制病例发定及采取行动
暴露水平分成若干个队列,追例恰当。生。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挑战 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对传染病爆发或流行的应急形势:①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多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的物质称为营养。即通过食物措施:①限制或停止集市、集面的威胁②加入WTO对公共领检验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联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会、剧院演出或其他群众集会域的挑战③应对生物恐怖及系。队列研究是在暴露开始、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等。②停工、停业、停课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④食品安疾病出现以前进行分组,向前生理功能的物质。时征用房屋和交通工具等。④全不容忽视⑤把伤害纳入疾跟踪一段时间观察其发病或环境: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与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病控制刻不容缓⑥青春期卫死亡结局,故又称追踪研究 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以及各公共引用水源等。生面临的挑战⑦老龄化⑧艾54选择偏倚:是由于选择研究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因素: 滋病与结核病。
对象的方法有问题,使入选者自然环境:人类出现之前就已①新生儿增加;②易感人群进挑战:①传染病和寄生虫依然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入③免疫人群的免疫水平自严重地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在着系统误差,从而导致研究的总和,它由各种物质因素所然消退;④免疫人群因病原体康②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国人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组成。变异而成为易感;⑤免疫人群民健康的危害正在增加③我55信息偏倚:是由于诊断疾病、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死亡。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测量暴露或结局的方法有问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疫源地消灭的条件:①传染源严重的国家④我国职业病的题,导致被比较各组间收集的所或设备装置,即污染因素的被移走,或传染源不再排出病危害十分严峻⑤不良生活方信息有差异而导致的误差 发生源。原体;②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式对我国人民健康影响日益56混杂偏倚:是在研究暴露因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被清除,传播途径不再存在;突出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素与疾病的联系时,某个外界污染的有害物质。③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过该题日益严重
因素与研究中疾病和危险因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群体中病的最长潜伏期未病发病或
素均有联系,又在比较的人群发生和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证明未被感染。
组中分布不均,那么这一因素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1)
则称为混杂变量 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体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症。
57疾病预防策略:是指在充分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传播(2)造血系统①最早为持续性
了解疾病特点和当地的背景的过程。白细胞计数下降。②随后血小
情况下,对如何执行具体措施人群易感性:是指整个人群对板计数下降。皮下及粘膜不平
作出的一种宏观决策,是指导疾病的易感程度,它与人群中行的出血倾向。③中度中毒者
全局的总体方针。每个个体的特异性免疫状况红细胞计数下降。④晚期全面
58疾病预防措施:是指开展疾有关,常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细胞减少,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预防工作的具体技术手段。占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贫血、白血病。
59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病原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每急性汞中毒:(1)类似于上呼的这一段时间称潜伏期 个传染源可单独形成一个疫吸道感染的症状;(2)口腔炎;
60临床症状期:为出现该病特源地,但在一个疫源地内也可(3)胃肠道症状;(4)化学性
异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肺炎;(5)肾损伤;(6)汞毒性
70恢复期: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消毒: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皮炎。
后,进入恢复期。方法杀灭和消除环境中致病慢性汞中毒:(1)以兴奋为主
71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性微生物。的神经精神系统症状(2)汞毒
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计划免疫:根据疫情监测和人性震颤(3)汞毒性口腔炎。
人 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铅中毒诊断原则:职业史:诊
72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在潜伏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一秒断前提;生产环境的劳动调查;
期内携带并排出病原体者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因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驱铅诊断:对象,有密切铅接
73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临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触史,有临床表现,但尿铅不
床症状消失后,仍继续排出病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高的人。
原体的人。血清或其制剂注入机体,使机
74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整个体立即获得抗体而受到保护。
感染过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 慢性铅中毒:①神经系统:表
和患病历史而排出病原体的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现为神经衰弱、外周神经炎,人。皮肤、消化道。不经肝脏转化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②
75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和解毒的中毒危险大经肝脏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功能
群体对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转化和解毒的中毒危险小。紊乱(2)腹绞痛(3)铅线口
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化学结中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76 疫源地:传染源向四周传构、物理特性、毒物剂量。腹胀、腹部隐痛,腹泻或便秘,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称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①提供严重者腹绞痛。③血液和造血
为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②保持系统:(1)贫血(2)异常红细
每个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所能各种营养素的平衡;③合理的胞增多④肾脏损害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 医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
2.社会医学是一门 医学 学科;从医学思维和观念的角度,社会医学具有 方法 学科的特点。
3.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 社会 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 社会文化 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4.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社会卫生状况 、影响健康的因素 、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 三个层面。
5.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 生物预防 扩大到 社会预防 ,学科更有生命力。
6.1848年, 盖琳 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二、选择题
1. 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A. )
A.魏尔啸 B.诺尔曼 C.盖林 D.希波克拉底 E.恩格尔
2. 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是( E)
A .卫生服务状况 B.卫生行为 C.社会卫生政策 D.社会危险因素 E.临床诊治方法
3. 社会医学是(D )
A.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B.理论学科 C.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D.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E.以上答案均不是
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C )
A.生产性 B.盈利性 C.公益性 D.福利性
E.以上答案均不对
5.盖林(Guerin)是(D )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
E.瑞典人
6.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 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
D. 社会发展规律 E.个人卫生状况
7.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B )
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
E.传染病人群
8.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E)
A.帮助政府制定政策 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
C.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D.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
E.比较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
三、名词解释
1. 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四、问答题
1. 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2. 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3. 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三、名词解释
1.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四、问答题
1.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如下6方面: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⑤促进人群健康。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2. 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融合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思想,从社会宏观水平分析、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3. 结合自身专业谈体会,重点突出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医学模式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 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态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六个阶段。
2.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 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3. 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而是 身体、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 的统一。
4. 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社会性 、普遍性 、广泛性 、渐进性 。
5. 现代医学模式对健康服务的影响体现在从 院内 扩大到 院外 、从 生理 扩大到 心理 、从 治疗 扩大到 预防 、从 技术 扩大到 社会 。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一项不是医学模式的特点( D)
A 社会性 B 普遍性 C广泛性 D 波动性 E渐进性
2. 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C )
A培根 B希波克拉底 C恩格尔 D魏尔啸 E笛卡尔
3.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包括(B )
A环境 B疾病谱 C生物遗传 D行为生活方式 E卫生服务
4. 现代医学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仍然是(D)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 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影响(A )
A.既有利,亦有弊 B.有利,无弊
C.有弊,无利 D.无影响
E.以上都不对
6. 现代医学模式是指(E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最根本的措施是(D )
A.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 B.深化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C.改善康复治疗条件,防患于未然 D.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患于未然
E.加强临床监测技术,引进先进治疗
8.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在适应这一转变主要指(D )
A医学生必须加强社会医学的学习
B医学生要掌握现代医学高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C医学生必须精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
D医学生也要加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
E医学工作者首先是心理学、社会学专家
三、名词解释
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
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
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
1. 随着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健康新概念深入人们的观念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
增长、医学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以单因单果的疾病与病因关系模式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医学的发展和人群的需要。注重人的社会属性、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不单纯关注其生物属性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最终的解决途径。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①解放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思维方式处
理问题;②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③疾病预防从单纯的生物预防扩大到社会、心理预防的新层次;④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⑤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第三章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 学习习题
1. 人的社会属性包括人类共生中的__相互依存性______、人际关系中的__社会交往性_____、人在伦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_道德性______以及生产关系中的___劳动和合作性_____等基本内涵。
2. 健康是人的____基本权利____,是享受其他权利的__基础_____。
3. 世界卫生报告——“降低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指出,全球1/3以上的疾
病是由体重不足,___不安全性行为_____、_高血压_____、__吸烟_______、__ 酗酒____、__不洁饮水______、_缺少公共卫生条件________、_铁缺乏_______、______固体燃料所致的室内污染__、高胆固醇及肥胖等10种危险因素所导致的,其中绝大多数与______ 社会因素__有关。
4. 人们已认识到医学不只是生物范畴观念,医学研究的.对象——人,具有__生物______
属性的同时也具有__社会______属性。
5. 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是“___公益事业______”,“公益”是___人人需要______、
____共同受益_____、各方尽责。
6. 社会资本被认为是可以获得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____机会___,是优化物资资本和人
力资本的___工具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主要特点是:(B )
A.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和政策性 B.创新性、预见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C.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政策性 D.开创性、可行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2.疾病的社会性体现在:( D )
A.病因的社会性 B.疾病结果的社会性 C.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以上全包括
3.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D )
A.救死扶伤和治病救人 B.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 C.减轻痛苦和挽救生命
D.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4.我国卫生事业公益性的最高原则是:( B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E.病人利益
5.卫生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 B )
A.发展社会经济,维护社会安定
B.建设精神文明,保障基本人权
C.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保障基本人权和维护社会安定
D.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基本人权
6.社会资本主要包括哪三个基本方面?( A )
A.社会规范、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组织网络
B.社会道德、社会团体和社会网络
C.社会行为、社会准则和社会风气
D.社会行为、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网络
7.现代医学目的要求医学实践中要有:( E )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C.以完整的人为中心
D.以人的全面健康为中心 E.以上全是
8.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包括:( A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B.物资资料的生产和药品的生产
C.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产品的生产 D.原材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9.现代医学目的体现了哪些原则:(E )
A.高尚、节制和谨慎原则 B.供得起和经济上可持续原则
C.公正和公平原则 D.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的原则
E.以上全包括
10.《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居民平均健康水平在191个国家中位居:( B )
A.18位 B. 81位 C.101位 D.20位 E.144位
三、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2.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3.健康风险指数(health risk index,HRI)
4.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5. 健康公平
6. 疾病(disease)
7. 病灾(malady)
8. 疾患(illness)
9. “大卫生观”
10. “高危险性观”
四、问答题
1.疾病的社会性对疾病防治有什么作用?(What is the effect of the sociality of the disease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2.如何理解现代医学的目的?(How to understand the goals of modern medicine?)
3.如何从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其社会功能?(How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function of hygienic enterprise on the point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4.如何理解社会资本的卫生保健功能?(How to understand the hygienic function of social capital?)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相互依存性 社会交往性 道德性 劳动和合作性
2. 基本权利 基础
3. 不安全性行为 高血压 吸烟 酗酒 不洁饮水 缺少公共卫生条件 铁缺乏 固体
燃料所致的室内污染 社会因素
4. 生物 社会
5. 公益事业 人人需要 共同受益
6. 机会 工具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 D 4.B 5. B 6. A 7. E 8. A 9. E 10. B
三、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
3.健康风险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标,由室内及户外空气污染、水污染、营养状况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可及性等四个指标组成,取值0~1之间,越接近于0越好。HRI主要是用来衡量经济、社会、环境、医疗保障因素等对人类健康的危险程度。
4. 社会资本主要指特定的社会组织内人与人之间的促进活动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资源。是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社会网络和社会凝聚力的综合体现。
5. 健康公平是指不同社会阶层、性别、种族、地理及年龄间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享有同等的健康权利,即健康公平。
6. 疾病指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不正常,偏离统计学意义上的标准,并引起疾病或残疾,或者增加早死的机会。
7. 病灾指除疾病外许多有害健康情况的状态,包括损伤、创伤和缺陷。
8. 疾患是人主观感觉部分身体或精神不安康或受损害以至生命中正常功能受到损害等。
9. “大卫生观”是指把疾病防治工作看作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职责,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卫生服务要从“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从微观拓展至宏观,从个体服务发展到群体服务,建设一个由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会保健、国家保健和国际保健的从个人到全球的保健体系。
10. “高危险性观”是指疾病防治工作要有所侧重,要把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高危人群(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等)。
四、问答题
1.答题要点:首先指出疾病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然后再从以下三方面概述:
1) 病因的社会性。
2) 疾病结果的社会性。
3) 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2.答题要点: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现代医学的目的
1) 生物医学模式引起的当今医学界的种种危机极其根源。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目的影响。
3) 现代医学目的原则与内涵。
4) 现代医学目的实践体现。
3.答题要点:
1) 发展社会经济
2) 建设精神文明
3) 保障基本人权
4) 维护社会安定
4.答题要点:
1)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2) 促进卫生服务的提供
3) 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
第四章 社会卫生状况
第一部分 练习习题
一、填空题
1. 人群健康状况是_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婴儿健康 母亲的健康 状况 保健水平
2. 社会卫生状况内容甚广,大体上可分为下列六类:__人群健康状况______、____社会 经济状况_____、与卫生有关的___卫生政策、卫生保健、卫生服务、卫生行为________、等。
3. 人群健康状况包括_人口状况_____、_生长发育_____、_营养水平_____、_疾病发生与 发展_____、__死亡与平均寿命____等几个方面。
4. 婴儿死亡率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影响_______的卫生问题,而且也 反映______、产前和产后的_______以及婴儿保健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等。
5. 卫生服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__需要量_____、__利用率_和_卫生资源等 方面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 比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D )
A. 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更为重要
B. 社会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C.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同
D.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
E. 自然因素决定社会因素
2. 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 C )
A.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B.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和行为生活方式
D. 生物因素和卫生行为生活方式
E.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3. 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特征:( B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E.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 评价疾病负担的指标为:( E)
A. 生命质量指数(PQLI)
B. 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ASHA)
C. 健康期望寿命(ALE)
D. 减寿人年数(PYLL)
E. 调整病残生命年(DALY)
5.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 D )
A. 无残疾期望寿命
B. 健康期望寿命(ALE)
C.平均期望寿命
D. 婴儿死亡率
E. 生命质量指数(PQLI)
三、名词解释
1. 社会卫生状况:系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
素。它包括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等一系列指标。
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方式。
3. 减寿人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是指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
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4. 人口负担系数:亦称抚养比,系指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
人口(15~64岁)的比例。
5.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
系,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或相互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四、问答题
1.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的意义是什么?答题要点:
(1)社会卫生状况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卫生状况是卫生事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
(3)社会卫生状况是制定卫生政策与计划提供依据
(4)社会卫生状况可用于探索卫生状况变化与发展趋势
2.评价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有哪些?
答题要点:
(1)社会健康指标:包括卫生政策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指
标、卫生行为指标。
(2)个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包括生理学指标、心理学指标、社会学指标。
(3)人群健康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出生评价指标、生长、发育
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和人口死亡评价指标。
(4)人群健康状况新指标:包括减寿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调整
病残生存年、生命素质指数、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
3. 试分析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
(1)指出我国社会卫生状况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卫生政策
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人口状况,卫生服务,卫生行为和人群健康状况。
(2)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第五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
1.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社会因素主要包括 环境 、人口 和 文明程度 三个方面。
2.社会因素的特点包括 非特异性 、交互作用 、广泛性 、持久性 和 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双向作用 。
3.健康保险可根据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同分为 志愿保险 、和 社会保险 两类。
4.社会保险又称为 义务 或 强制性保险 ,它的保险金由 政府 、雇主 、个人 、按不同比例缴纳。
5.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3P包括 病人 、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和 支付方 。
6.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历史性、现实性 、渗透性 、继承性 和 社会性 。
7.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指 兴趣 、能力 、气质 、性格 几个方面。
二、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家庭功能的是( E )
A.养育子女 B.生产和消费 C.休息和娱乐 D.赡养老人 E.恋爱
2.关于公费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公费医疗便于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有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
B.实行公费医疗,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难以控制
C.实行公费医疗,覆盖面广,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D.实行公费医疗,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E.公费医疗制度对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3.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4C,不包括( C )
A.content B.connection C.communication D.commerce E.care
4.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 B )
A.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
B.具有正常的智力
C.心理发育阶段符合发展的心理特征
D.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
E.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5.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 )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
B.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
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
D.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E.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人群健康素质
6.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E )
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B.促进卫生技术的进步、提高服务质量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
D.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7.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C )
A.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
B.传染病、车祸、心理紧张
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
D.环境污染、婴儿死亡率增高、人口寿命降低
E.新型传染病、心理紧张、贫血
8.社会制度的含义是( D )
A.社会政策和社会法律 B.社会形态和各种具体制度
C.社会经济形态和行为准则 D.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E.社会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
9.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有( B )
A.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B.神经、体液、免疫 C.神经、心理、社会适应
D.身体、心理、免疫 E.神经、免疫、社会适应
10.目前健康状况的评价主要采用(D )
A.生理学指标 B.心理学指标 C.客观指标
D.主观指标 E.社会学指标
11.从文化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 D)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
C.智能文化、主文化、反文化 D.智能文化、思想文化、规范文化 E.智能文化、科技文化、思想文化
12.智能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C )
A.行为和生活方式 B.精神和生活方式 C.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
D.物质生活和精神条件 E.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
13.规范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A )
A.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 B.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
C.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 D.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E.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
14.思想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E )
A.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 B.影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
C.支配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 D.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
E.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15.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C )
A.学历和社会职位 B.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
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
E.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16.PQLI是评价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B )
A.生活变化单位 B.生命质量指数 C.质量调整生活年
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E.期望寿命指数
17.1978年,Smilkstein设计了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方面评价家庭功能,不包括( D )
A.适应度 B.合作度 C.成长度 D.紧张度 E.情感度和亲密度
18.常用的人口学指标包括( C )
A.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构成 B.人口数量、年龄特征、期望寿命
C.人口数量、结构及变动情况 D.人口数量、性别及期望寿命
E.人口数量、结构与期望寿命
19.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有( E )
A.GNP、就业率、婴儿死亡率 B.GNP、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
C.GNP、成人识字率、社会保障率 D.GNP、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
E.GNP、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率
20.计算生命质量指数需要的三个指标是( D )
A.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
B.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C.就业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
D.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三、名词解释:
1.应激在当代科学文献中,应激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
或环境刺激。第二层:是一个主观反应,它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第三层:应激是人体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各分子之间所表现的交互关系和共同行为的构成要素,在社会
医学领域,社会因素可看做是社会致病因子,主要包括环境、人口和文明程度三个方面,每一部分可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3.人口老龄化WHO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数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以
上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7%称为人口老龄化。它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个指标。
4.健康投资健康投资:为了恢复和发展人群健康而消耗的卫生投资,具体说就是为了防止
疾病、恢复和发展人们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适应能力、劳动能力而消耗的卫生资源。
四、论述题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和特点。
2.社会经济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家庭的功能及家庭功能失调对健康的影响。
4.科技进步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5.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社会文化影响健康体现在哪些方面?
6.什么叫应激?影响健康的应激源有哪些?
四、论述题要点
1.答案要点:
(1)
(2)
(3)
(4) 非特异性 交互作用 广泛性和持久性 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双向性
2.答案要点:
(1) 经济发展对健康有促进作用
(2)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3) 健康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3.答案要点:
(1) 生育功能
(2) 生产和消费功能
(3) 赡养功能
家庭功能失调对健康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答案要点:
(1) 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 家庭关系与健康密切相关 幸福美满的家庭对健康有促进作用 家庭功能失调将会损害家庭成员的健康
(2) 在医学领域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医学得
到迅猛发展。表现在诊疗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3)
5.答案要点: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负面影响
文化是一种思考和行动的范型,它贯穿于某一民族的活动中,并使得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广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道德规范、习俗、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等。
社会文化影响健康体现在:
(1) 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2) 风俗习惯与健康
(3) 宗教与健康
6.答案要点:
应激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影响健康的应激源有:
(1) 生活事件应激源
(2) 工作应激源
(3) 环境应激源
第六章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健康行为主要有 日常健康行为 日常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预防行为 和 改变危险健康的行为 四类。
2.本能行为包括 个体保存行为 和 种族保存行为 。
3.主要的行为治疗的方法有 系统脱敏法 、冲击疗法 、阳性强化法 、消极练习法和 模仿法 等。
二、单选题
1.摄食行为属于( C )
A.先天性的定型行为 B.反射行为 C.个体保存行为
D.种族保存行为 E.后天习得的行为
2.冒险行为的特征有( E)
A.不是人类群体或个体所必需的
B.这些行为是否导致损失主要是由机会决定的
C.主题清楚地知道这些行为对自身造成损失的机会比较大
D.冒险过程本身和冒险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冒险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E.以上答案都正确
3.肿瘤易发行为又称为( C )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4.健康行为的必备条件为( D )
A.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B.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C.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D.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E.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
5.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下列不属于“四大”偏离行为的是(B )
A.吸烟 B.自杀 C.酗酒 D.饮食不当 E.缺乏运动
6.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是(E )
A.冠心病 B.支气管哮喘 C.溃疡病 D.恶性肿瘤 E.病毒性肝炎
7.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E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
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三、名词解释
1.危险行为:从健康的角度看,人类的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被称为危害健康
的行为或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赌博、自杀、缺乏运动、进食过多或过少、进食危害健康的食物等等。
2.健康信念模型:是行为干预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它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或
她的期望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影响行为的发生。此模型可用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劝说,启发人们采取某种行为。
3.行为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早先被临床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
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理论基础是心理血中的行为主义。
四、论述题
1.试述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2.试述危害健康的行为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
3.简述行为干预方法的类型和要点。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日常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预防性行为 改变危险健康的行为
2.个体保存行为 种族保存行为
3.系统脱敏疗法 冲击疗法 厌恶疗法 阳性强化法 消极练习法 自我控制法
模仿法(写出四个即可)
二、单选题
1.C 2. E 3.C 4.D 5. B 6.E 7.E
三、名词解释
1.危险行为:从健康的角度看,人类的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被称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或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赌博、自杀、缺乏运动、进食过多或过少、进食危害健康的食物等等。
2.健康信念模型:是行为干预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它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或她的期望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影响行为的发生。此模型可用来研究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劝说,启发人们采取某种行为。
3.行为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早先被临床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理论基础是心理血中的行为主义。
第七章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1.文献研究 现场调查研究 现场试验研究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2.面谈法 信函调查法 电话调查法 考试法
3.自填式问卷 访谈式问卷
4.表面效度 内容效度 建构效度 标准关联效度
5.行为 行为痕迹 参与观察法(直接观察法) 非参与观察法(间接观察法)
1.根据收集资料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不同,社会医学研究类型或方法可分___文献研究、现场调查法、和_现场实验法____;根据研究方法的性质,又可分为__定性研究
_______和__定量研究_______;
2.常用的社会医学调查方法有___面谈法_____、___考试法_________、__信函调查法_________、__电话调查法_____等;
3.根据社会医学调查中使用问卷的方法,可以将问卷分为___自填式问卷_______和__访谈式问卷____两种不同的类型;
4.效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___表面效度____、_内容效度_______、__建构效度______和_标准关联效度________;
5.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__行为 ___及__行为痕迹_____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分析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分___参与观察法(直接观察法____和_非参与观察法(间接观察法两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现场调查研究方法的是( D )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自然试验 E.描述性研究
2.创造性是科研工作者选题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包括( E )
A.先进性 B.新颖性 C.独创性 D.突破性 E.以上都是
3.下述哪一项属于概率抽样方法( C )
A.偶遇抽样 B.立意抽样 C.系统抽样 D.雪球抽样 E.判断抽样
4.效度是指( E )
A.测器的稳定性 B.测器的可靠性 C.测器的准则
D.与研究目的的准确度 E.以上都是
5.定性研究的特点是( D )
A.注重过程的研究 B.注重结果的研究 C.研究样本结果可以外推
D.常用概率统计方法 E.以上都是
6. 观察法的特点是( E )
A.高有效性 B.高可靠性 C.时间弹性 D.低费用 E.以上都是
7. 开放式问题的特点是( B )
A.容易回答,节省时间
B.易于设计,适合于不了解的内容的探索性研究
C.在测量一些等级问题方面有独特优势
D.所收集的资料便于分析和比较
E.设计较复杂,易于获取定量资料
8.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 A )
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计算机编码
B.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
C.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
D.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
E.封面信,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审核记录
三、名词解释
1.定性研究是通过采用专门的技术,如观察法、个人深入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获得人们在想法、感受等方面的较深层反应的信息,研究目标人群对有关问题的态度、信念、动机和行为等;
2.问卷是社会医学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测量工具;
3.所谓封闭式问题即向被调查者提问,并给出两种以上的选择答案,让其选择回答;
4.信度是指采用相同测量工具(如问卷)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1.学习和研究伦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医务人员人格的自我完善及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一个医务人员或医学生要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服务于社会的医学人才,在重视其他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努力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因它可以提供医德知识、行为导向和可借鉴的榜样,使自己尽快成才。
(二)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医务人员只有把技术与伦理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医学决策,才能充分发挥医学技术的作用和设备的潜力,才能维护医疗制度的权威性,从而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对医院管理亦如此。
(三)有助于医务人员解决医学难题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尤其是生命伦理学,会给医务人员提供解决医学高新技术道德难题的正确方向和思路,从而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四)有助于医疗卫生单位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由于医务人员和医疗卫生单位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信,他们的医德情操和医德实践,会有力地感染和影响各行各业的社会成员,从而促使社会风尚的转变,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医德良心的含义和医务人员行为有何作用?
A.医务人员的医德良心,就是医务人员在对病人和对社会的关系上,对自己的职业行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1)医德良心是医德信念和情感的深化,是医务人员在履行医德义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心深处的自觉意识。
(2)医德良心是医务人员据医德要求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自我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德良心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医务人员思想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3)良心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良心是由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形成的。
B、医德良心的作用
(1)医德良心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前的选择作用。崇高的医德良心,总是促使医务人员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自己去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义务,合理地选择医疗行为,使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符合病人的利益。
(2)医德良心对医务人员行为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医德良心在医疗行为过程中,经常而及时地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对医务人员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予以监督,激励和鼓舞其朝着符合道德要求的方向发展,帮助医务人员纠正某些私欲和偏颇感情。
(3)医德良心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后的评价作用。医疗行为的后果是对医疗行为动机及行为过程的检验和结论。一般来讲,有利于患者的行为动机,可促使医务人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正确的治疗方案会带来理想的医疗结果。
总之,医德良心在医务人员的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支配着医务人员道德意识的各个方面,贯彻于医疗行为的各个阶段,是他们思想和情操的主要精神支柱。因此.进行医德良心的教育,既是
人民健康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试述医患关系的的和谐之道
a.医患关系状况如何,在医疗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医患关系的和谐是医疗质量的保证。医患关系的和谐,就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充分发挥医患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诊治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从而获得理想的诊治效果。
第二,医患关系的和谐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和谐的医患关系,能为医院管理提供良好的伦理基础,使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得以顺利执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第三,医患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医患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促使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b.医患关系的和谐之道
从医患双方来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医患双方应共同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国务院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提出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每个公民也是医患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作为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特别要遵守平等、参与、尽责、克制的原则。
第二,医患双方要自觉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是我国医学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的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符合法律精神、符合医学科学发展的规律。因此,医务人员和病人都要遵纪守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缔结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三,医患双方的相互沟通。医患关系的和谐关键是在于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首先是医务人员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其次,要开展医患的换位思考。再次,医务人员要掌握与病人交往的语言技巧。实践说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务人员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能使病人更满意,治疗效果更好。
总之,只要医患双方能共同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共同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法律规范,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切实做到
关键词:民族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探索,思考
1 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总体概况
首先, 从考试内容、考试题型上来说, 大部分医学院校组织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考试内容基本上都包含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药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在考试题型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客观选择题。
其次, 从考试要求来说, 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对基础医学综合考试高度重视。早在21世纪初, 各医学院校就开始实施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制度;部分医学院校还把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纳入必修课范围, 实施学分制管理;绝大部分医学院校对无法顺利通过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考生实行补考或重修制度, 这无疑为考生巩固和强化基础医学各主干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民族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基本情况-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1 实施情况
我校开展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先后在2009年6月、9月和2010年10月实施了三届。前三届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都由学校考试中心组织安排。
2.2 具体做法
(1) 实施对象及时间安排。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检验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具体时间安排为:同年级相关专业第5个学期第5~8周。 (2) 考试内容及题型。考试内容主要涉及6门学科: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基本涵盖了医学基础各门主干课程。采用客观题, 包括Al型、A2型、B1型单项选择题。相对其他医学院校, 本校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涉及的学科较少。 (3) 考试组织与实施。考试由学校考试中心负责组织与实施, 选择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命题委员会, 由命题委员会确定试卷结构、各题型试题数量、各门课程内容所占比例及每道试题的具体分值, 并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员参加命题及阅卷工作;由基础医学院具体承担命题的组织工作。 (4) 成绩认定及处置。与其他医学院校相比, 我校在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成绩认定方面有三个特点。首先, 我校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更多的是一种"竞赛"性质, 其成绩不计入学生成绩档案。其次, 考试不合格者, 不用参加补考。最后, 我校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没有设置为独立的必修课, 其成绩没有重大的毕业、就业导向意义。
2.3 试题质量分析
我校前后共进行了三届基础医学综合考试, 现从认知能力分级、大纲要求程度、试题难度等三个方面对试题质量进行初步分析。 (1) 认知能力分级。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可以把教育目标分为3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一份合理的试卷, 回忆、解释及问题解决试题合理的比例应为7:2:1。而经统计发现, 我校试题在认知领域评价方面的比例分别为12:4:1, 比例失衡, 所有的学科都偏重于考回忆, 而解释、问题解决的试题考的比较少, 这说明我们在命题上偏重于考察知识的简单回忆, 而忽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大纲要求程度。考查试题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是否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考察范围、考察重点等一致, 分为掌握、熟悉、了解题, 这三类题的比例得当才能保证试题的区分度。一套高质量的试卷其比例为5:3:2, 经统计, 我校试题中掌握、熟悉、了解的比例为9:4.3:2, 比例比较适当, 基本与标准符合。但掌握题的数量稍微过多, 其他题数量偏小。所以为了进一步使命题达到规范化, 应该参照命题标准, 重新调整试题。 (3) 试题难度。正常试卷中试题为易、较易、中档、较难、难的比例应为8:42:33:12:5, 而我校试题中的试题难度比例是24:28:28:13:7, 命题难度处于中等偏易的水平。这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考试的作用。所以要适当加大试题的数量、难度及难度跨度。
3 对民族医学院校实施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探索与思考
针对目前我国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现状, 立足于民族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们提出一系列基础医学综合改革思考并进行了初步探索。
3.1 创新教育理念,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
我校从2009年起试图构建基础医学综合化课程体系, 将基础医学课程组合为若干模块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方法改革上, 我校也逐步重视PBL教学。实践证明, PBL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3.2 构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 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技能比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我校开设了5门综合实验课程, 2010年起逐年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技能比赛。这些实验课程、实验技能比赛涵盖科研思维训练、基本技能训练、立项论证和实验实施四个部分, 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只局限于结果的验证, 为学生提供了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实践的平台。
3.3 引导青年教师群体成长, 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试题质量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群体成长, 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实行了主讲教员负责制、教育教学软件比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大医讲坛等制度和活动, 以促进优秀教师群体的成长。
3.4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拓展课外学习空间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提供创新实践平台等措施, 达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确保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和经费下达, 通过学生团队申请立项、实验实施、结题答辩和撰写论文等科研全过程, 使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
参考文献
[1]OH GC, KHOO HE, WONG ML, et a1.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naing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Canadian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2008, 178 (1) :34~41.
摘 要: 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被认为是最“公平”的选拔、考核制度,但伴随考试出现的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是高校教育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 考试违纪 作弊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被认为是最“公平”的选拔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科举考试,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完善,既为中国历代统治者选拔了人才,又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但是,伴随考试出现的考试违纪作弊现象也是由来已久。作弊的危害正如陶行知先生1913年在《为考试事敬告全国学子》中所指出的:“欺亲师”、“自欺”、“违校章”、“辱国体”、“害子孙”。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现象的滋生蔓延,会对高校教育教学造成恶劣影响。如何端正考风,并有效控制、预防考试违纪发生,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及电子产品的发展,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手段越来越“现代化”,比如携带电子通讯工具、具有照片或文字存储功能的手表、计算器,等等。在作弊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除夹带纸条之外,有的会把小抄写在手心、大腿、水瓶等不易被发现的地方;除了个人作弊外,有的还会联合其他考生共同作弊,比如传递纸条、互打暗号、协助抄袭答案、互写考卷姓名,等等。有些考生违纪被监考教师发现后还会狡辩,扰乱考场秩序。
三、考试违纪原因、动机分析
1.社会因素
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法制、道德、文化建设没有完全跟上,考试违纪作弊现象也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不良后果之一。当代大学生不仅感受到中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上的优质改变,而且沾染社会上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良之风。这些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左右着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渐渐丧失诚信观念,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2]。另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的考试已经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已经与社会接轨,成为高校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决定他们未来发展方向的条件中的一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重视成绩,忽略实践能力及培养潜质,一张优质的成绩单可以让学生在就业、深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使得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高分,忽略对实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得到高分不惜作弊,扭曲学习的真正目的。
2.学校和教师因素
大部分高校在处理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中做到了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但是缺乏处分后对学生的跟踪教育、心理援助。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心理失衡,甚至“破罐子破摔”,从此更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到违纪作弊行为的错误,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今后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可能。
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若一味只强调成绩的重要而忽视对学生人格、道德、价值观、综合能力的培养,甚至在干部选拔、各类表彰评选中尤其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容易使学生对“成绩”和违纪产生认知偏差,甚至错误地认为为了获得理想成绩而做的违纪行为是被接受的。
3.学生自身因素
违纪作弊学生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平时学习不努力,不愿出力气复习,更不想参加补考或者重新学习,为了及格而作弊;第二种是期望过高,为了奖学金、保送研究生,期望通过作弊的方式取得更高的分数;第三种是喜欢“跟风走”,有人作弊没被发现,“失衡心理”,别人抄自己不抄就赔了。作弊是从收益与成本两个方面改变考试净收益,获得超额收益[3]。以上三种动机其根本都是学生认为作弊会给他们带来正的超额收益,道德制约和作弊风险无法抵消作弊带来的超额收益。
四、对学生考试违纪的预防对策
1.采用多元化考评方式
对一个高校学生,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考评的标准,而是应采取多种测评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发挥课堂教学环节的考核作用,采用上课考勤、课堂表现、随堂测试、小论文撰写等形式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进行。避免用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的尴尬,减少学生为获得高分而作弊的概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4]。
2.加大考试管理及监考力度
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包括试卷命题、审核、试卷印刷、考场监管、试卷批阅、成绩登录等环节都要有明确、严谨的规定。命题教师及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不得给学生透露任何与命题相关的内容,阅卷教师要严格按照评卷标准公平阅卷,降低学生投机心理。监考人员要严格执行考场管理规定、履行监考职责。学校对监考工作明确奖罚制度,将监考工作的表现与年终考评挂钩。
3.加强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
新生一入学就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创建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讲解考试违纪条例,让学生了解考试的严肃性及考试违纪作弊的风险。
4.对考试违纪学生进行心理援助
对已经违纪被抓、受到处分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心理援助。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沮丧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出现实可行的学业规划[5]。引导学生在心理上、认知上向好的方向转变,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
[2]夏瑾燕.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透视及对策[J].学园,2014(18):44-45.
[3]陈钧浩.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经济博弈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60-62.
[4]栾华坤.高校学生考试违纪作弊透视及其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2014(9):209-210.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推荐阅读:
预防医学考试作业10-27
预防医学学习感悟12-10
预防医学练习题07-25
预防医学.doc题目10-12
预防医学现状和问题10-19
预防医学复习思考题05-30
预防医学专业英文简历表格10-21
医学生求职简历-预防医学09-19
预防医学中心仪器管理制度12-06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