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不良贷款清收处置
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陆续开办新业务,我行由单纯的粮棉油业务拓展到涉农领域业务,为农发行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传统的粮油购销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包袱较重,随着粮食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将包袱转移到了农发行,使得政策性贷款不良贷款比重较大,同时由于发展业务心切,加之长期从事粮棉油业务的影响,在评估、调查不太熟悉的情况下,简评估、粗调查,使一些贷款条件不成熟的项目进入了农发行门槛,以致使部分企业贷款形成了不良。
一、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1、长期以来,农发行按照政策支持粮、棉保护价收购或准政策性收购,企业亏损挂账多,使我行背上了沉重的挂账包袱。同时不良的信用环境也助长了企业弄虚作假骗贷,甚至私自售粮挪用银行贷款的行为。
2、贷款运行机制不完善。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承担着支持粮棉收购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任务,在当前中央和全国上下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背景下,不能出现新的粮食、棉花“卖难”问题,否则,农发行难辞其咎。但目前的社会信用、金融信用及失信制裁体系尚未成熟,尤其对控制企业挤占挪用收购资金问题缺乏具体有效的政策制约,企业失信、违约成 本也太低。企业出现违规后,农发行没有可以用以进行有效处罚的手段,也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能够立即“站出来”牵头主持予以处理,农发行仅有的停贷措施又不能轻易使用。
3、从目前武威分行情况看,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企业经营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从目前情况看,部分企业的改制,无非是原来企业的“翻版”,与新的形势下农发行新的信贷营销管理观念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抱守固有观念,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满足于传统的购销业务,不适应当前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在此情况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农发行的贷款客户,农发行必然成为执行政策和防范风险的双重被动者,如果严格按照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发放贷款,全市相当一部分国有粮油购销企业因不具备贷款条件而难以取得贷款,可能引发农民“卖粮难”问题;如果降低贷款条件又可能助长企业非理性经营等行为,就可能进一步加大信贷风险。
4、受市场影响,借款人可能是内部经营不善、产品市场萎缩,亏损严重,企业资不抵债,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缺乏还款意识。
二、当前不良贷款清收处臵工作的现状及难点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不良贷款现金清收难度加大。长期以来,农发行的贷款主体集中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深化,多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基本停滞,已无清收潜力。其余正常经营的企业由于受国家宏观 调控政策、粮棉油市场价格、自身经营机制等多种因素制约,经营利润微薄,自身消化能力有限,不良贷款现金清收难度越来越大。
(二)不良贷款处臵手段单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臵不良贷款的手段有依法清收、以物抵债、债务重组、债权转股权、打包出售、资产证券化、信托处臵、破产清算等。而农发行不良贷款处臵手段仅局限于现金清收、呆账核销、以物抵债及表外欠息减免。手段的单一性严重制约着农发行不良贷款的清收处臵进度。
(三)监管不力,致使农发行丧失最佳处臵时机。一是少数行仍存在“重贷轻管”的现象,贷后监管工作薄弱,不能及时发现贷款使用和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二是极少数行为了完成不良贷款“双降”和收息任务,放新收旧,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当企业经营和支付发生危机时,已错过了清收处臵的最佳时机。
(四)信贷资产的法律保护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淡化,但作为政策性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托国家赋予其粮食购销的特权,资金运用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政策性信贷资金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这也是农发行信贷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根源所在。二是在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过程中,农发行债权的法律保护相对薄弱,农发行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依据。三是出于对社会稳定等 政治因素的考虑,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对地方利益的偏袒现象仍然存在。农发行主张债权,依法起诉后,往往是赢了官司赢不了钱,保全信贷资产显得尤为艰难。
(五)以物抵债难,变现更难。一是在借款人和担保人无力偿还到逾期贷款时,银行为保全信贷资产,不得不降低以物抵债的门槛,导致其接受的抵债资产存在先天缺陷。如接受的房地产缺乏权属证明,不具备法定转让条件;有的抵债资产产权不明确,存在纠纷,根本无法处臵变现等。二是评估机构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高估抵债资产的价值,使银行在收取抵债资产时就蒙受了潜在的损失。三是由于接受的抵债资产大多质次价高,在处臵变现上涉及部门多,手续繁杂,抵债资产变现极其困难。四是银行受经营范围的制约,在收取抵债资产后,在规定时期内被动处臵变现,无法对抵债资产商业价值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和信息披露,使银行在处臵抵债资产时失去部分应得的收益。
(六)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支持不够,加大了不良资产处臵成本和难度。一是在不良资产处臵上,农发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享受着不平等的政策待遇。资产管理公司在处臵抵债资产时享受免征增值税、营业税、契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多项优惠。而农发行在不良资产处臵上优惠政策很少,在接受和处臵抵债资产时重复征税,不良贷款处臵成本较大。如抵债资产从取得到处臵变现,需要交纳的税费多达10余种,占抵债资产价值的20%~40%。二是不良资产处臵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法律尚未明确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人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对其缺乏有效的约束、制裁,隐匿、转移财产行为屡有发生,使不良贷款有效处臵难以实现。
(七)风险监测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监测深度不够,缺乏对客户所处行业及二级行业的监测,缺乏对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客户的监测。二是监测内容单一,缺乏对各个行业、各类贷款产品的违约概率和贷款损失率的监测。三是监测手段滞后,缺乏一套完整的信贷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八)专业人才匮乏。农发行在如何挖掘不良贷款的内在潜力和外部资源等方面尚未培养起自己的专业队伍,缺乏精通不良贷款处臵技术和操作的专业人才。
三、不良贷款清收处臵的对策建议
(一)突破思想束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一是树立在发展中化解不良贷款的理念。要引导各级行树立“以营销促发展”的经营理念,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大力培育优质客户群,以新增优良资产来稀释、降低不良贷款占比,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二是树立不良贷款商业化经营的理念。在不良贷款清收处臵中,要把不良贷款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与经营,通过对不良贷款企业和担保人的生产经营、担保情况、偿债能力的尽职调查,梳理分类,按照“依法合规、审处分离、集体决策、规范操作”的原则,制定处臵流程和方案,采取合适的处臵方式,将不良贷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三是坚持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工作并重。按照“双降 工作导向不偏离,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的要求,抓住业务拓展的机遇,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做好不良贷款处臵工作。
(二)批量集中处臵政策性不良贷款,加快不良贷款处臵步伐。一是对存量不良贷款要按照政策性和商业性分项管理,分清财政消化和企业消化,采取不同的方案和措施予以清收。二是对政策性财务挂账,在国家和地方财政尚不能及时、足额消化的条件下,建议组建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将这部分不良贷款予以剥离。
(三)抓住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时机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一是对尚处在改制中的粮食企业,坚持“债随资产走”的原则,鼓励其走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的路子,恢复生产经营,提高盈利能力,盘活农发行不良贷款。二是对改制到位的企业,签订还本付息协议,落实还款计划,根据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前景,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增加“造血”功能,帮助其搞活经营并做大做强,在以后经营的过程中逐步偿还不良贷款。
(四)创新不良贷款清收处臵途径。一是各级行要正视不良贷款规模大、占比高的现状,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把握机会,做到不良贷款处臵工作依法合规,有实有据,良性运转。二是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营造不良贷款处臵的大信贷氛围。结合不良贷款处臵“多头关联、相互制约”的实际,树立“着眼全局、相互配合、多方协调、提高效率”的大信贷观念,综合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推动不良贷款处臵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创新处臵手段,探索处臵新模式。研究和实践一切有利于不良贷款处臵的合法手段,充分借鉴国内外金融机构先进的处臵手段和经验,采取分散自主处臵和集中批量处臵相结合,灵活运用依法清收、呆账核销、以资抵债、表外利息减免、破产清算等常规处臵手段,积极探索打包出售、分包托管、资产证券化、信托处臵等新模式,提高不良贷款的处臵效率。
(五)积极争取不良资产处臵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一是政策支持。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提供适当财政支持,由政府引导农发行实现不良贷款的大规模处臵,彻底解决不良贷款隐患。二是税费优惠。建议比照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发行在处臵不良贷款过程中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建议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管理,通过相关的法律规定切实保护政策性银行债权利益。
(六)加强信贷管理。一是要做到业务发展和不良贷款处臵并重,培育“风险与收益匹配”的价值取向,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以信贷资本为代价,过分追求当期收益,积累信贷风险,产生大量新增不良贷款。二是坚持“既有进,又有退”的信贷策略,严格贷款资格认定、客户评级及授信管理工作,不断培育巩固优良客户,果断淘汰劣质客户。三是坚决杜绝滥用借新还旧,隐匿潜在的贷款风险,造成信贷资金的沉淀和损失。
(七)改进信贷风险监测,强化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延伸监 测深度,拓展监测范围。贷款质量监测要“纵到底,横到边”,对机构的监测要直接到经营行,对行业的监测要直达二级行业。要进一步细化对信贷产品的监测,将违约概率和损失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提高信贷风险定价的科学性。二是推进“两个转变”,丰富监测内容。首先,实现由对单一对象的风险监测向对资产组合风险监测的转变。基于信贷风险在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和产品之间的相关性,运用科学手段判别其相关程度,从而将单个行业、单个区域、单个产品的风险监测提升到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的监测,以便更为科学、准确地判断资产整体风险程度;其次,实现由单纯的风险监测向风险与收益的整体监测的转变。风险与收益是信贷资产的正反两面,只有对风险与收益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更为理性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和承担风险;再次,基于CM2006系统、开发信贷风险管理系统,集风险监测、风险预警、不良资产处臵为一体,运用科学的数学计量模型,整体评价信贷资产风险以及不良贷款处臵时机。
一、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交叉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中存在实际清收工作与系统管理上的矛盾。几十年来,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员工素质、违规操作等因素,导致一些信用社在信贷发放上一人多贷、一户多贷和以他人名义一人累贷的现象,金额小的几十万,多的上几百万,笔数是少的几笔、多的几十笔、甚至上百多笔都有。贷款户有的在一个社借,有的是在几个社借,甚至在几十个社借。因此,这些一户多借或在多社借,清收起来相当难。如果要采用置换方式清收,就目前的信贷管理系统中,只要贷户在一个社或一笔没有结清利息的,系统中不能入账,以致全部贷款置换不了,也就清收不了。
二、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工作中存在减收利息与系统管理操作上的矛盾。在现实工作中,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基本上形成了损失类贷款,尤其是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想要100%的收回利息相当困难。只有让利于贷户,给予减收利息,或少收利息,才有可能收回或置换本金。但是,基层信用社无减收利息权限,即使信用社通过减息以后,对少收的利息部分,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贷户还有挂账利息的不良纪录,这样不仅给贷户本人带来麻烦而导致不还,同时给信用社也带来了声誉上的风险。反过来,如果贷户只愿意还息,原本金转据,而贷户对加收利息不愿意承担的话,那么,信用社就必须要将系统中30%的加收部分的挂账利息要进行虚收利息和虚抵库存现金,然后进行冲账,来应付系统,才能处理,使致基层信用社虚账行为层出不穷。不然,在系统中无法通过。
三、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处置工作中存在换据与系统操作上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在清收失去诉讼时效的不良贷款时,如果能将其变为有效,可以说信用社员工是尽职尽责了。在盘活当中,如果有贷户所欠贷款全部是信用贷款的话,本金合计超过5万元,同时经基层信用社努力,贷户又愿意全部将利息结清,所欠本金按信用贷款进行换据,无抵押,这样的情况下,基层信用社就难以处理。理由是信贷中只给县级联社授信不超过5万元的权限,权限上系统中给予了控制。
四、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处置工作中存在换据与政策上的矛盾。上级联社及银监部门有规定:换据贷款必须要收回20%的本金及全部贷款利息后才能换据。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凡是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对于有钱不还的人来说,属于赖债,即为少数。对无钱人来说,连利息都还不了,更无力归还20%的本金,因此、在政策上制约了清收换据。
五、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处置工作中存在落实抵押与政策上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的实际工作中,对失去诉讼时效的大额信用贷款或一户多借的累大户贷款,通过努力催收,一些贷款户在还清利息的基础上,愿意用自己的有效抵押物作为抵押,进行重新换据或落实债务。但是,在抵押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就无法处置和落实。根据上级联社规定:“凡是新放(含转据)贷款,必须进行100%的有效抵押”。这样以来给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带来了被动局面。
解决问题的途径建议
1、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交叉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中给予基层信用社政策支持和系统上的配套协助。一是对交叉的累大户贷款的清收与处置,在政策上应按照抵押和授信二种方式支持清收。一方面对历史原因形成已经失去诉讼时效的交叉信用贷款按信用贷款直接授信、授权县级联社可在余额30或50万元以内(在结清利息前提下)可审批换据,中断诉讼时效。并且在系统中按照信用贷款授信的权限为县级联社开通系统授权,防止系统被锁后县级联社处理不了,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对交叉的累大户信用贷款,金额累计在30或50万元以上的,必须要落实和完善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后进行换据。同时,在完善抵押手续中,能够提供足额担保抵押的要尽最大努力进行落实,对确实不能提供足额抵押担保的,如果抵押欠足额的,也要进行落实好债务人的全部债务,换据后进入系统规范化管理。
2、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当中,上级部门要给予农村信用社减收利息的权限。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连本金都难以收回的,在清收中,可适当根据贷款户家庭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如贷户死亡由他人代还的、父母所借贷款后无偿还力由其中子女代还的、贷户己成“五保户”的、夫妻离婚后的债务纠纷但一方愿意承还的等等,可根据贷户不同情况,授权信用社在收回贷款本金的基础上收回全部贷款利息或部分贷款利息,也可少部分贷款利息。用一些优惠政策来让利引导和激励贷款户归还贷款。在处理手续上实行向县联申报审批,由县联社把关,防止随意性和清收中的混乱性。同时在信贷系统中,授权县级联社对结欠的部分利息在系统中直接抹账的权力,防止贷户因此而不还,或因此而导致贷户还有欠息形成不良记录和给信用社因此而带来声誉上的风险。
3、对失去诉讼时效的小额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当中,上级联社要给予农村信用社全额换据的权限。农村信用社在清收已经失去诉时效的贷款当中,如果贷款户在无法归还全额贷款本金的的基础上要求换据,根据实际情况可不要求归还20%的本金,否则,清收处置只能成为空谈。事实上这类贷款除了个别是赖债不还的贷户外,大多数为无力偿还的对象,因此、上级联社对此类贷款与一般到逾期贷款要区别对待,在规定上对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当中,对一时确实无力偿还而要求换据的,可以实行足额换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化解风险,提高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
(文/曾双寿 陈春仲)《农业保险条例》
实施中的难点与政策建议
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规《农业保险条例》自去年11月正式颁布、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此项法规的出台,对于政府、保险、银行、农民各方都是互惠互利的大好事。据调查,陇南市各方积极行动,采取了落实措施,但面临一些难点问题。
nlc202309051245
一、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全力做好国家政策性保险。财险公司通过市县两级机构的不懈努力,市政府和各县政府先后印发批转了加快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题文件,从而有效推动了全市农险业务的发展。去年农险保费收入实现实收保费1050.8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1.36%,康县、成县支公司分别将林木保险中央财政补贴未到位的部分全部清收,年内实现农险欠费全部清零。政策性农险及林木保险计划的全面完成,为推动公司整体业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积极扩大险种,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采取攻取型的市场策略,迎难而上,加大险种推销,在玉米、奶牛、森林、能繁母猪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三)建立“三农”保险服务机构。按照“一号工程”要求,对陇南市保险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拓展市场为目标,以完善服务网点为基准,在陇南市辖区9个县财险支公司陆续建成“三农”保险服务站,并初见成效。
二、实施中的难点和问题
据对陇南市的情况调查发现,《农业保险条例》法规的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参保对象少。农民收入水平是农业保险发展中致命的因素,农民手中没有钱,参加农业保险的就少。去年,陇南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元,仅能够解决吃、穿等基本生活问题,孩子上学和看病都勉为其难,更谈不上参加保险。另外,陇南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5.12”特大地震影响、“8.12”水灾等,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自然灾害对种植业破坏巨大,使农业保险费率远远高于其他险种(农业保险费率在2%-15%之间),造成很多农民根本付不起保费。
(二)传统农业比重大,农业经济组织化程度低。陇南市农业种植目前仍以家庭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家一户做农业保险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太大,只能通过龙头企业和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入保户,这使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地方财力有限,尚无相应的扶持农业保险政策。由于农业保险属于国家政策性保险,加之具有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特点,地方政府理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但当地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收入少、支出大,当地经济属于投资拉动型,本地的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业所需资金缺口大,给予保险公司支持财力有限,只能靠国家财政支持。
(四)《农业保险条例》宣传不到位。农业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是制约农业保险开办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保险条例》出台后,保险机构做了一些宣传,宣传形式简单,目前一些农民对此项政策不理解、认识还不够,一提到加入农业保险就认为是如果没有灾害钱就白交了。
(五)政府、保险、银行等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农业保险条例》的顺利实施,要靠政府、保险、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之间精诚合作,才能实现互惠互利的目的。当前,政府部门与保险机构之间、银行与保险机构之间、保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之间尚未从人员、服务网点、制度等方面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
三、进一步落实《条例》响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入推进“一号工程”,强化销售能力建设。充分认识三农保险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要以深入推进“一号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的渗透力,把三农保险建设作为关系到保险公司转型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二)不断完善“三农”保险服务机制。在前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理顺工作机制,做好“查漏补缺”和“完善提升”工作,确保己建成的9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扩展延伸保险服务网点。不断加强与财政局、农牧局、各乡(镇)政府以及各村委的联系,重点将服务网点从镇上向村、社延伸机构,做到“村村有点、社社有人”,加强产能建设。
(四)不断加强“三农”服务宣传、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横幅、赠送活动、主题活动、游行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使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联合政府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开拓创新,探索以政策性业务带动商业性保险业务的发展模式,发挥三农网点的支撑作用,拓宽服务领域,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五)强化对人员的管理与综合能力的培训。着力提高“三农”网点服务人员素质,不断加强网点队伍建设。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巩固营销团队建设成果,深入推广晨夕会,加强对基层团队的培训,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增强分散性业务的获取能力。
(六)大力推广“三农”综合保险。按照“保存量、增新量,争竞回、开新户”的工作要求,以专业化团队建设为依托,创新销售方式,调整营销策略,重点从农房保险、“和谐家园”综合保险、妇女小额保证保险、建意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险种着手,力争实现新突破。
(文/王登荣)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25号 【发布日期】2005-03-28 【生效日期】2005-03-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农村信用社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
利进行的通知
(粤府办〔2005〕2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农村信用社清收资产,降低不良贷款,对有效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风险,打击金融犯罪,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由省政府依法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管理。为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债权和农村信用社资产运行安全,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农村金融和农村社会稳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支持农村信用社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明确责任,加强督导,确保农村信用社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工作顺利进行。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在协调、指导和推动农村信用社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工作方面的职责,把按期完成人民银行专项票据兑付和完成当地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情况纳入对下一级政府的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大力支持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共同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债权,推动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二)大力支持协助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银监、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商,尊重和发挥其业务指导作用,支持银监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协助农村信用社清收贷款,进一步强化对案件判决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督,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诉讼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三)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改制行为,及时纠正逃废、悬空农村信用社债务的行为。企业改制凡涉及到农村信用社债权,要请农村信用社参与,并充分尊重农村信用社保全债权的意见。债务未落实的企业,不得进行改制,有关部门也不得办理有关改制审批手续;对原已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的物业产权,在没有落实债务前,一律不予变更登记。对因管理体制改革而造成农村信用社债权悬空的,要协调有关企业认真落实农村信用社债权,作出还款计划。对逃废农村信用社债权的企业,要责成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落实偿还欠款责任,作出还款计划。对企业借改制或破产之机逃废债务造成农村信用社资产损失的,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为促进资产清收工作和农村信用社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运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信用社正面形象、清收资产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蓄意赖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对农村信用社清收资产中出现的问题,要按照以往处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新闻报道要求,经新闻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刊发。
二、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处置不良资产。
(一)对拖欠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协助农村信用社采取措施追收欠债,工作不力的要实行问责追究。对未还清到期债务的人员,不得调离、晋升,不得批准其辞职,有问题的要严肃查处。对为他人借款作担保的人员,其所在单位要责成其履行追收和担保责任。对在限期内仍不履行还款或担保责任的人员,可视情况严重程度,按有关规定从其工资中逐月扣除欠款余额,或给予停职停薪处理,依法强制处置其财产。共产党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农村信用社借款超过期限6个月不还的,参照粤纪发〔2000〕19号有关借用公款逾期不还的处分条例,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对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或提供借款担保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和集体企业,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协助农村信用社采取措施追收欠款或督促履行担保责任。借款单位在限期内不积极还款的,参照对个人拖欠借款的处理办法,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对财政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及下属二级单位所借的贷款,可比照粤府〔2001〕19号文办法,在做好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偿还。如借款单位确实无力偿还,在保证其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可由同级财政在安排给有关单位的经费或同级专项资金中扣还。
(四)对到期不还款的赖帐户或重点拖欠款大户,要公开曝光,依法强制处置其财产,并在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任免、提拔、出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限制;对携款潜逃、诈骗以及恶意赖债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追收其资产。
(五)在清收资产过程中,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要立即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一查到底。对赖债不还、逃债废债的团体和个人,农村信用社内部恶意经营、违规违纪经营的责任人,诈骗贷款和贪污盗窃不法分子,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查处。
三、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农村信用社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创造有利条件。
(一)各级国土、房管、工商、税务、司法等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农村信用社维护债权的工作,简化有关手续,并给予政策优惠,减轻农村信用社的负担。从2005年起至2008年底,在农村信用社实施资产保全、追收、处置过程中涉及的行政行为收费一律免缴;属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中介服务收费及经营服务性收费,参照粤府〔1999〕99号文件规定,按最低标准减半收取;欠债企业通过以物抵债方式履行债务,农村信用社在接收、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因办理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有关产权转移而发生的登记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减免,只收取工本费。自本文下发之日起,农村信用社接收作为抵债资产的土地,从接收之日起4年内免收土地闲置费,土地处置期限放宽至4年。本文下发之日前接收的抵债土地,2008年底前免收土地闲置费,期间不作收回处理。
(二)各地、各部门要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不得以行政命令限制自然人和法人到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和办理各项业务,对原已制定的歧视性规定要坚决取消。积极引导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办理,以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支农资金来源和拓展业务,确保农村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三)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完善申报呆账核销手续,及时按规定提供申报呆账核销的必备要件。对确实收不回来的呆账贷款,因证明材料、相关文件不全无法正常核销的,可由政府按贷款类型的主管部门出具证明,经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审批后列为呆账损失核销。
(四)对因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承贷或担保的借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其中应由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协调,抓紧采取有关措施予以化解。
(五)各级法院办理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案件,应依法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和及时执行。需由农村信用社缴交的诉讼收费(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执行费和申请保全费等),按收费标准减半收取,并允许从实际执行到的款项中支付。
各级政府和省直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的精神,结合实际尽快拟订具体措施和办法,切实支持农村信用社清收和处置不良资产,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债权,确保我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因此,各级信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清收盘活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此项工作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全体员工,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吃大苦,耐大劳,千方百计保全信贷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信用社资金损失,降低风险,确保信用社真正认识到,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将严重制约信用社健康快速发展,清收盘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用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要想实现不良资产的盘活清收,必须做到机构、人员、措施三到位,组建专门的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实行专业管理,实施专项考核,要明确清收计划,考核任务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协调各方关系,积极协助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专业处臵化解资产风险。
三、摸清底子,完善手续
资产部要对分账资产拉网排查,逐户见面,摸清底子,建立贷户档案。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小后大的原则,能清收的清收,能保全的保全,下大力气开展完善手续工作,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尽可能使每一笔每一户贷款都具备完善的法定手续,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四、依法起诉,强制收贷
要经过排查摸底,对有钱或有物欠贷不还的“赖债户”、“钉子户”,通过签发催收通知书等手段,先保全后起诉。在依法起诉收回不良贷款时,从农村信用社整体效益出发,应切实注意三点:一是对起诉的每笔贷款要斟酌是否有价值,防止出现诉讼等费用高于收回贷款的现象。二是要对欠贷户做深入细致的调查,防止打赢官司收不到钱或物。三是对依法收贷判决的抵贷物资要科学评估其真实价值,防止出一低值甚至不能变现的物资抵顶高额贷款现象,从而解决不良贷款表面降低无实际效益问题。
五、政府支持,借力清收
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县级联社,要向地方政府多汇报、多请示,争取理解和支持,凭借经检、监察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力量,帮助农村信用社打赢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要通过不断地向各级政府领导汇报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对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对加大新的贷款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争取政府成立清收不良贷款领导小组,组织人行、信用社等有关部门参加,建立专门的班子专司清收之职,列出清收名单,制订清收政策,层层部署清收任务,定期考核与督促。在清收不良贷款活动中,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相结合的手段,重点抓好有影响的贷款的清收,起到打击一个、震动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既达到清不良贷款,又促进规范和整顿农村信用秩序的目的。
六、落实责任,连带清收
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中的审批、担保、介绍等责任人,采取“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办法,追究责任,负责清收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对近几年来形成的不良贷款,采取领导带头、主管部室督促、落实奖罚措施等办法,促使不良贷款发放责任人予发清收。对每个贷款责任夫制订出按月清收的计划、次月即进行考核的办法,视其完成清收效果不佳者,要限期予以清收,对清收效果不佳者,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软硬措施结合,促进贷款责任人收回不良贷款。
七、跟踪改制,盘活贷款
对企业被租赁、出售、拍卖等改制过程中“悬空”的贷款,采取跟踪做工作的措施,予以盘活,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的目的。采取这种措施的对象主要是原乡镇村办企业,通过县、政府宣传企业 甩掉贷款包袱的害处,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使改制后的企业 接收原企业签订协议,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资产上给新企业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改制后的企业承担原企
业债务,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样,农村信用社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跟踪盘活不良贷款,按时收利息,既降低不良贷款,又增加利息收入。
八、雪中送炭,激活贷款
有的贷户或企业欠信用社逾期等不良贷款,企业处于停滞状态,但如果有了启动资金,即可搞活生产经营,否则,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仍处瘫痪,甚至倒闭破产。农村信用社根据这一实际,雪中送炭,再注入新贷款,拉企业一把,使企业再启起来“爬上坡”,等销售了产品,产生了效益,再归还新旧贷款,达到促进搞活企业与降低不良贷款的“双赢”目的。采取这种策略,农村信用社要切实了解企业 运行状况,并且要具胆识。一是不能因企业 欠贷款一时无能力归还形成了不良,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拍井绳”,不敢再入新贷款。二是要过对企业 深入了解,增加新贷款确实能使企业必须用销售回笼款先归不陈旧贷款,或根据需要重新办理借贷手续。四是要安排信贷员跟踪贷款使 用,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现问题即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九、对外招标,社会清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力度,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指四级分类的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及其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
第三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遵循因地制宜、规范管理、有效运作,严格考核、绩效挂钩的原则。
第二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标准
第四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
第五条 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以货币资金净收回。清收的标准为:
(一)以现金、银行存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二)票据兑付或贴现后、有价证券变现后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三)抵债资产以租赁、拍卖、变卖等方式获取货币收入,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四)确需自用的抵债资产,按信用社购建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经折价入账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第六条 不良贷款盘活是指通过债务重组、注入资金等方式;增强债务主体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盘活的标准为(必须同时符合):
(一)债务主体合格,借贷关系因此正常。
(二)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有净利润或较以前亏损大幅下降。
(三)借款人按时支付当期利息,落实贷款本金及原欠利息还款计划并按期偿付。如有新增贷款,必须按期还本付息。
(四)有足值有效的抵押、保证担保。
(五)贷款形态由不良转为正常。
第七条 不良贷款保全是指在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已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落实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保全的标准为:
(一)原悬空或有法律纠纷的贷款重新落实了合格的承贷主体。
(二)原担保手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贷款或原不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重新办理了合法有效的担保手续。
(三)已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了诉讼时效。
第八条 不良贷款以资抵债是指在依法收贷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产,用于抵偿贷款本金和利息。
第三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组织实施
第九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采取责任清收、岗位清收和集中清收相结合,以岗位清收为主的方式进行。责任清收是指能够确定具体责任人,并负有终身清收责任的贷款;岗位清收是指信贷人员对包片辖区内负有岗位清收责任的贷款;集中清收是指信用社以分社为单位或将清收管理人员划分若干小组对负有清收责任的贷款。
第十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人员主要是指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或造成不良贷款的主观责任人。第十一条 清收管理权限:
(一)依法起诉权限由公司按照法律事务授权范围执行。
(二)盘活不良贷款,按照信贷授权和信贷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在不良贷款清收管理过程中,对有弄虚作假、违规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流失等行为的工作人员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以资产损失量最小化为目标,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力求实效。
第十四条 依法催收和保全信贷资产。依法收贷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明晰、诉讼时效有效、借款人确有可执行财产的不良贷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催收:
(一)无担保人的借款,贷款人应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二)有担保人的主债权,贷款人应向人民法院起诉借款人、保证人。
(三)贷款人可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抵销权和不安抗辩权。
(四)贷款人可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借款人破产。
(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贷款人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申请生效的法律文书(如:支付令、判决书、调解书等)。对无效担保贷款,补办有关手续,重新确定担保方式和签订担保合同。对已失去诉讼时效或超过保证期限的贷款,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重新恢复诉讼时效或延续保证期限。
第十五条 借助社会力量清收。
(一)对逃废悬空信用社债权严重,诚信极差的企(事)业单位,可通过人民银行、新 闻媒体,采取联合制裁、发布黑名单、公告、公开曝光等方式清收。
(二)对从事社会公共事业、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企业不良贷款,以及因逃废悬空信用社债权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可借助行政力量清收。
(三)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户、城镇居民的不良贷款,可委托其他机构、人员 代理清收。
第十六条 资产重组。可推进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使困难企业恢复偿还信用社贷款的能力。
(一)参与企业兼并与收购,帮助企业寻找兼并与收购对象。
(二)发挥公司的信贷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向兼并企业发放“过桥”贷款和并购后的 流动资金补充贷款。
(三)开展创新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的提供财务顾问、信息咨询等业务。资产重组时,债权人要与债务人协商一致,就原债务合同签订变更合同;同时,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签订新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要变更抵押、质押登记的应当变更登记,以落实担保责任。
第十七条 以资抵债。对现有抵债资产,采用租赁、拍卖和变卖等方式,加快处置步伐。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现有财产又暂时难以变现的,可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或经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裁决,形成生效法律文书,以企业有效资产办理以资抵债手续。
一、找目标,突出在“准”字上。该同志面对不良贷款人难找、钱难收、时间长、扯皮多的客观现实,不叫难、不畏难、不怕难,敢于冷静客观的分析现状和有利因素,找准清收目标。他根据____支行不良贷款总额分布的特殊情况,确定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及近年来新形成的大额不良贷款为全年清收的主攻目标,收到了“找准突破口、有的放矢开展工作”的实效。
二、定责任,突出在“早”字上。该同志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结合____支行实际,及时制定并落实了清收责任制,自加清收压力,由他本人直接包案落实清收重点疑难大户,有效带动并激活了全支行清收人员的决心、信心和恒心,掀起了“早上清收战场、大力清收不良贷款”的热潮。
三、攻大户,突出在“耐”字上。由于历史原因,____支 - 1 -
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中的政府关联类贷款存量多、占比高、落实慢、回收难,一直是不良贷款“双降”的瓶颈问题。该同志对政府关联类不良贷款按金额大小、清收难易、时间长短等进行分门别类后,在清收上主攻大户、集中攻坚,切实做好耐心细致的清收工作,做到主攻大户不松劲,攻坚克难不动摇,收到了明显效果。如:由于受市场变化、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环保整治等条件的限制, ____实业有限公司原有的5户企业自起全部关停倒闭,除往年处置企业资产后收回部分贷款外,在____支行仍有300余万元陈欠贷款。该同志多次找____实业有限公司领导协商,最终达成还款共识,由____实业有限公司从现有的下属企业上缴利润中挤出资金,偿还了原关停倒闭企业所欠贷款30万元。又如:____村原关停倒闭企业______铸造厂厂房、土地虽尚完整,但因证照手续不全,加之多年损耗等原因,不宜变现且变现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除往年处置机械设备偿还部分贷款外,在____支行仍有陈欠贷款16万元。该同志多次找原企业主管单位____村落实贷款回收意向,最终由____村用处置村其它闲置资产所得款项还清了16万元陈欠贷款。
四、讲方法,突出在“活”字上。该同志充分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户一个措施”的策略,有效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不打无把握之仗。冷冻食品经营商______因应收款项尚未到位等原因,致使40万元贷款暂时无力用货币资金偿
还而形成逾期。对此,不少人认为:该户经营规模较大,即使应收款项到位也未必能够优先偿还贷款,如不采取应急有力的非常措施,则短期内贷款回收很可能无望。但该同志经过详细调查了解后认为:该户生产经营管理较正规,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偿还能力,个人信用记录良好,很通情达理,暂时无力偿还贷款属特殊情况,只要因势利导、和谐沟通,是能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的。于是,该同志多次上门找______做工作,使______一面落实应收款项回收计划,一面拓展新的客户群体,一面统筹安排资金积极还贷,终于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同时还清了40万元陈欠贷款。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7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借款人时,银行因其逾期还款向法院起诉,此时被告应该是()。√
A B C D 公司
法定代表人
股东
实际控股人
正确答案: A
2.下列哪种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A B C D 物权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
人身权请求权
存款请求权
正确答案: B
3.《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A B C D 1 3 5 2
正确答案: A
4.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 A B C D 继续计算 重复计算
重新计算
停止计算
正确答案: C
5.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内,因不可抗拒力或其它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B C D 一个月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6.连带责任保证贷款中,债权人银行只诉保证人而不诉借款人,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7.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8.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9.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正确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面对国内经济持续低迷,部分企业资金流动性出现缺口,信用风险急剧提高等显示情况,为加快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进度,满足总行对我行相关指标要求,切实提高清收化解工作的时效性,帮助有偿还能力的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困境,经总行研究决定,呼市分行制定并实施不良贷款清收化解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第二条 联席会议制度在对不良企业进行有效筛选后,进行集体决议、集体表决,为分行授信管理部审批流程的有效进行提供依据。
第二章 联席会议组织
第三条 联席会议实行委员会制,分管风险副行长任主任委员。
第四条 联席会议由九名委员共同参与决策,委员由分行副行长、风险总监、公司银行部、风险管理部、小企业业务部、个人银行部负责人及相关领导组成。
第五条 联席会议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置在风险管理部,办公室设联络员一名。
第三章 联席会议议事内容
第六条 联席会议议事内容为不良贷款的清收化解方
案。
第七条 不良贷款主体需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方可经联席会议决策、决议。
(一)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二)有持续现金流;
(三)能够按时足额偿还利息;
(四)原有授信业务担保情况良好,能够有效覆盖我行授信额度;
(五)企业暂时出现流动性缺口;
(六)其他经联席会议认可的特殊情况。
第四章 联席会议职责
第八条 联席会议主要职责是在确保我行利息最大化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清收化解工作的时效性,帮助有偿还能力的企业解决短期资金困境,为授信审批流程的有限进行提供依据。
第九条 联席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并主持,主任委员主要职责如下:
(一)召集委员召开联席会议;
(二)维护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确保联席会议有效进行;
(三)确定联席会议议程并确保联席会议决议的清晰明确;
(四)签发会议纪要
第十条 联席会议委员主要职责:
(一)提前阅读和分析拟上会业务的材料;
(二)按时参加联席会议;
(三)参加联席会议的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阐明观点;
(四)对自己在联席会议上的发言负责;
(五)认真填写表决票,明确表示同意及反对。
第十一条 联席会议委员员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联席会议,需委托其他相关人员参会,委托时需出具注明授权委托权限范围的委托书。
第十二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络员的职责:
(一)负责接收、整理各支行提交的拟化解企业的清收化解方案,并将拟经联席会议表决内容上报总行;
(二)提前通知联席会议各委员参会时间、地点、会议议题,并将相关材料通过电子或纸质的形式送达委员;
(三)负责联席会议的议程记录,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真实、完整;
(四)投票表决的计票工作;
(五)向总行上报联席会议决议内容;
(六)联席会议记录、表决结果、决议内容的归档保存工作;
(七)联席会议主任委员交付的其他工作。
第五章 工作程序和规则
第十三条 需经联席会议审议的不良贷款清收方案,由经办机构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
第十四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所提交的不良贷款清收方案进行有效筛选后,将拟上会名单上报联席会议主任委员并上报总行备案。
第十五条 联席会议由联席会议主任委员发起,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前两天通知联席会议委员,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发起。
第十六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络员将主任委员确定的会议时间、地点、会议议题通知联席会议委员,并送达相关材料。
第十七条 联席会议根据业务需要不定期召开。
第十八条 联席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并主持,各委员履行尽职审议职责,对清收化解方案进行计提审议,各委员应对清收化解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充分发表意见。
第十九条 经联席会议主任委员同意,可请业务经办机构负责人列席会议,进一步说明情况并接受质询后予以回避。
第二十条 联席会议应遵循以下表决规则:
(一)联席会议的召开需全体委员参加,联席会议决议
需经全体委员的集体决议、集体表决,每位委员享有一票表决权。
(二)联席会议投票表决结果同意票数不低于6票时,视为联席会议通过该项表决内容。
(三)除未经授权的代理人外,联席会议委员原则上不得放弃表决权,但由于会议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全、表决事项不清晰或其他特殊原因,可提议主任委员取消表决程序或征得主任委员同意后放弃表决权。
(四)投否决票的委员应向说明反对理由。
第二十一条 联席会议应及时形成会议纪要经主任委员签发后生效,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分行相关部室及经办机构下发会议纪要,同时上报总行备案。
第二十二条 分行授信管理部根据联席会议决议内容进行相关业务的授信审批。
第二十三条 未通过联席会议表决的清收化解方案,除清收化解方案有实质性变化外,不再重复经联席会议表决。
第六章 附则
【表外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推荐阅读:
表外不良贷款管理系统06-27
清收不良贷款案例07-26
清收不良贷款先进经验09-11
不良贷款清收办法的分析07-08
不良资产清收方案09-21
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07-17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09-11
农商银行不良贷款09-23
不良贷款情况汇报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