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精选5篇)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字“喜、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鸟独特情感和爱鸟之情。3.研读课文3-8自然段,体会父亲和我对鸟截然不同的认知,进一步感悟父亲对于鸟的喜爱。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组鸟的图片。师随机提问:看了鸟的图片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鸟是多么的可爱。看来,同学们对于鸟的了解还是比较少。可是,有这样一位父亲对鸟有着特殊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父亲和鸟》的故事,齐读课题《父亲和鸟》。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布置读书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写了父亲与鸟有着怎样的关系? 2.认读生字词语并积累词语

méngnánwèinóngténglièlí 蒙 喃味浓 腾 猎 黎

父亲 猎人 黎明 雾蒙蒙 惊动 快活 容易 热腾腾 气味 潮湿 时刻 浓浓的

3.说短语

雾蒙蒙的()热腾腾的()浓浓的()4.出示句子,说一说课文内容 父亲()鸟。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出示问题,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对鸟很了解? 2.学生边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父亲了解鸟的段落或句子。3.教师归纳,初步感受父亲对鸟的了解。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

知道鸟儿什么时候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父亲知道______,也知道______,还知道________。

三、研读课文3—8自然段,感悟父亲爱鸟之情,朗读提升。接语:同学们,看来这位父亲的确非常了解鸟,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知道林子里有许多鸟的呢?让我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3-8自然段。1.品读句子: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引出两词。

这是一片美丽的树林。清晨,我和父亲沿着小路经过这个树林,他朝着树林……(生:望了又望),他还……(生:闻了又闻)。

(2)读通句子。

师: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中去,自由读读,把它读通顺。品读句子: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生自由读,指名读。

(3)领会句意。

师:那父亲望到了什么?

生:望见的是树叶在摇动。

师:父亲望见了树叶在动,他知道了什么?

生:他知道了有许多鸟。

师:那“我”站在父亲身边知道树枝上有许多鸟吗?

生:不知道。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吗?(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

生:个别读、齐读这句话。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当时父亲和我的不同感受。学生对比朗读,个人读,男女生交换读,齐读。小结:看来,父亲与我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师:那父亲又闻到了什么呢?

生:鸟味。

师:父亲说鸟的味道是一种怎样的味道?找出句子读一读(第8自然段)。

生:父亲说是热腾腾的。

师:“热腾腾”不是一种气味,那是一种感觉。这种细微的感觉稍纵即逝,父亲却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当时我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引出第6自然段)

生:学生个别读,齐读。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我与父亲感受的不同。生自由读、小组读,齐读5、6自然段。

小结:看来,父亲与我闻到的也截然不同。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知道父亲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判断林中有鸟了吗?

小结: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知道林中有鸟。(板书)

师:父亲具有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是今天才有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父亲对鸟的喜欢,才去观察和了解鸟,才有了如此敏锐的观察力。

四、朗读感悟,情感提升。

师:同学们,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喜欢同样一种东西,那仅仅是喜欢吗?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师生:热爱(板书)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树林和鸟浓浓的爱再齐读一遍。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五、抛出问题,承接下文

父亲为什么喜欢爱唱歌的鸟?我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呢?”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

六、书写生字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2

[片段一]

开课:

教师板书课题, 读题引导学生质疑。

生1:父亲、树林和鸟是什么关系?

生2:为什么要用“父亲、树林和鸟”做文章题目?

师:同学们针对文章题目所提的问题很好,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结课:

师:“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 因为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父亲爱鸟, 不会伤害鸟。

师:有一个小朋友的爸爸是一个猎人, 他经常打鸟, 为此, 那个小朋友写了一首诗劝他的父亲不应该伤害鸟类。

(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诗歌《爸爸, 我恨死了你的猎枪》)

师:请你也写一首爱鸟的诗歌或一则广告吧!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拿出笔来准备写, 许多学生面露难色, 无从下手。不久下课铃响了, 老师出示了两则爱鸟的广告, 学生齐读, 下课。教师只字未提开课时学生提出的问题。)

[片段二]

开课与第一位教师大致相同。

结课:

师:从树林飞向天空的那一瞬间, 是鸟儿最快活的时候, 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候,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看看你从中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到父亲此时非常担忧鸟的安全, 因为这时鸟儿的翅膀潮湿, 飞起来很沉重, 很容易被猎人打中。

生2:我还体会到父亲此时内心很矛盾。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父亲这时内心很矛盾?

生: (思考片刻) 我从“过了一会”看出父亲内心十分矛盾, 他希望鸟儿快乐, 同时又担忧鸟儿被猎人击中, 所以停了好一会儿才说话。

师:你的体会很好。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多么热爱小鸟的父亲呀!乐小鸟之乐, 忧小鸟之忧。试试看, 能读好这部分吗?

(学生先自由练习读, 然后教师指名读, 读得非常到位。)

师:读到这里, 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点什么呢?

生1:你真是一位保护生态环境的专家, 对鸟这么了解。

生2:你真是一位护鸟的好父亲, 我们应该向你学习。

(部分学生笑了起来。)

师:请你说一说, 你听了他对父亲说的话, 为什么笑了?

生:文章并没有讲父亲是怎样护鸟的。

师:哦, 是吗?

生: (迫不及待地站起来) 我说的没错, 父亲这样懂鸟、爱鸟, 为鸟高兴, 为鸟担忧, 他怎么可能不保护鸟呢?

(不少学生听了频频点头。)

师:你的体会合情合理。难怪课文一开头就说:“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会唱歌的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句子来证明吗?

生:我从父亲为鸟儿担忧读出了他对鸟儿的喜爱。

师:说得真好? (板书:因为爱……) 因为爱, 父亲才会如此为鸟儿担忧。其实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这个“爱”呀!你还可以说———

生1:因为爱, 父亲能从摇动的树叶判断树林中有鸟。因为爱, 父亲能从前方的林子里闻到鸟味。

生2:因为爱, 父亲能从鸟的叫声中听出快乐来。

生3:因为爱, 父亲说话才这样轻声, 生怕惊动了树林中的鸟。

生4:因为爱——

(学生动情地读着, 说着, 同时也被感动着。)

师:是啊, 这是爱, 这是真正的爱!作者就是通过描写父亲对鸟的真切了解, 道出了鸟儿是父亲一生的最爱, 现在你们明白文章为什么以《父亲、树林和鸟》为题了吗?

生1:现在我明白了, 文章以《父亲、树林和鸟》为题, 是为了突出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

生2:这也是为了吸引读者去探求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师:是呀!通过学文, 我们在了解父亲、敬佩父亲的同时, 不禁为他爱鸟的真情所感动。同这位可亲可敬的父亲相比, 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1:我以后不捉鸟了。

生2:我以后不戏弄小动物了。生3:我再不吃野生动物的肉了。……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 如果我们也像父亲爱鸟一样去爱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景, 那么在尊重他 (它) 们, 了解他 (它) 们, 接近他 (它) 们的过程中, 就能得到种种快乐与启示, 得到真正的朋友。

分析与思考:

上述两种结课同是围绕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展开, 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怎样结课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产生“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呢?

1.结课要与开课相互呼应, 真正体现学生从质疑到释疑这一过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浓缩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像圆圆的靶心, 吸引着我们走进文本的深处。两位老师开课时都引导学生就文章的题目质疑, 这很好。然而第一位教师开课引导学生质疑, 结课却未释疑。第二位教师, 结课时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 抓住中心句回归文本, 引导学生用“因为有爱”巧说句子, 使学生历经整个解疑的过程, 实实在在理解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正所谓“涉深水者观蛟龙, 涉浅水者观鱼虾”。

2.结课要回顾全文, 营造氛围,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受到思想教育。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 教育离不开爱, 教学情为先。”是的, 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 打动学生的是情, 震撼学生的也是情。片段一, 结课时老师“另起炉灶”, 让学生朗读与课文联系不紧的诗歌和写广告。学生与文本似乎隔着一堵墙, 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 无法理解“父亲”爱鸟的痴情, 自然也不可能受到情感熏陶, 思想教育犹如贴标签。片段二, 结课时教师照应开头, 回顾全文, 引导学生抓住“过了一会”这个词, 结合上下文, 使学生体会出“父亲”对鸟儿的担忧, 悟出“父亲”一生最爱鸟这一中心, 然后围绕这一中心句, 用“因为爱”这一句式说句子, 并用煽情的语言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 爱“父亲”之所爱, 忧“父亲”之所忧, 使爱鸟、护鸟不再是口号, 而是深深植入学生心中的意识。

《父亲和鸟》教学反思 篇3

首先复习课后的词语,巩固了对本课字词的认读记忆,同时也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为进入新的学习活动创造了条件。接着谈话导课,畅谈感受,渲染了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儿童心理,让儿童去感受,促使儿童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然后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深入学习课文,以”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原因后,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知鸟爱鸟,又引导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

在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交流之后,组织了多次层层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读,并给以学生许多鼓励性的评价。这些鼓励性的评价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感,激发他们更加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通过“父亲若是猎人”的问题的引导,学生迫切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没有生硬的说教,通过一系列追问,“爱鸟——爱身边所有的生灵”应该是水到渠成。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大胆想像,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22课 《父亲、树林和鸟》

年 级

三年级

工作单位

河南疃小学

课 时

第2课时

教 师

陈星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3篇课文,语言各具特色,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妙,语言生动、优美。课后题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带刺的朋友》引导学生体会称呼中蕴含的情味。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积累语言。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67个词语。

2.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3.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二、三自然段。

2.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能围绕一句话复述“刺洲偷枣”的过程。使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4.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辨析对文中人物的判断。

5.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口头表达: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书面表达: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已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教材解析

本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课文的题目富有画面感,引人退思。“父亲”“树林”“鸟“ 3个词并列,既描绘了父亲和“我”在树林边看鸟的情景,又表现了父亲对树林、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在课文的最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可以知道我同样也是爱鸟的。本课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课后的我会读是一个词语积累的练习。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多媒体导入、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指导。学生是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朗读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实践等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正确读写“雾蒙蒙、鼻子、翅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认字、识字,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策略

教法:多媒体辅助法、指导朗读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品读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猎人 黎明 瞬间

指名读,正音。

2.出示第二组:张开的喙 惊愕地问 舒畅地呼吸

(1)指名读,正音“喙”。

(2)发现本组词语的特点:都有一个表示怎么样的修饰词。

(二)借助图表,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多媒体出示)

(三)课文中有一句话,说明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找出来读一读。齐读第一段:

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学生根据多媒体出示的图片,互相讲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复习导入,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

二、品读欣赏

(一)再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树林?

(二)出示句子: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指名读本句,指导读好停顿。

2.圈画出其中生动的词句,并交流聚焦为“幽深的雾蒙蒙的”

3.想象画面体会意境.①在日常生活中,“幽深的树林”,你能够看到什么呢?

②“雾蒙蒙的树林”,你还能看到什么呢?

③“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好像让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情景?

5.再次感情朗读出示的句子,指导读好停顿,”雾蒙蒙的“读重音: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6.指导感情朗读第-段“最喜欢”读重音:

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学生边读边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内容。

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带着目标学习。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文中还有这样连用两个修饰词语的句子吗?找出来自己读读,体会体会。

2.小组内交流交流。

3.全班交流:

①出示语句,指导正确停顿: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②交流感受:

从“凝神静气”中体会到什么?.从“像树一般兀立的”中体会到什么?

③指导朗读“像树一般兀立的”要读重音。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④仿说:

这句话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的()的父亲。

4.再次感情朗读第一段:

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找出文中带有修饰词语的句子。

小组之间交流感受。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好文本。

继续培养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能力。

四、积累运用

1.背诵积累:刚刚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优美生动的语言已经记在了你的心里,来试一试。(填空,尝试背诵)

出示1:父亲突然站定,朝()树林,上上下下(),用鼻子()

出示2:我茫茫然地望着()父亲。

出示3:我只闻到()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2.小练笔:修饰语连用,不但能写出事物的特点,还能表达人物情感,我们也来试着用一用。

雾散了,我和父亲真的看到了()的()的鸟。

交流,评价。

小组交流

背诵积累

学生交流自己识字的好方法,说说每个生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对词语的敏感性,从而更快发现文本里新鲜的词语、新鲜的表达,要使学生在积累语句的同时,学到不一样的表达方法。

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样的词语才有新鲜感,鼓励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五、学习总结

1.出示语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讨论“我”为什么高兴?父亲如果是猎人会怎么样?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父亲、树林和鸟》,认识了一位知鸟、爱鸟的父亲。也学习了课文中几个修饰语连用的写法。修饰语连用, 句子更加优美生动, 不但能写出事物的特点,还能表达人物的情感,写出人物的特点。

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不仅能很好地强化训练点,更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夯实知识,训练能力。

六、布置作业

请你为鸟儿写一些保护鸟类的标语口号吧!

积累、运用

在理解课文在基础上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2.父亲、树林和鸟

看叶 修饰语连用

闻味 知鸟爱鸟 写清特点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 篇5

语文课,要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在课堂上一起感动,一起享受。感动,是一种养分,一种保养心情、滋养灵魂的养分。让孩子们透过语言文字,在父亲与鸟一起构筑的和谐美好的世界里震撼、感动。如此,语文课,便会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父亲和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练习用“热腾腾、快活”说句子。

3、引导学生在学文基础上,认识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心和我的护鸟心愿。教学难点:

父亲爱鸟和鸟知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大自然有许多可爱的精灵,鸟儿就是大自然的天使,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小鸟图。(播放图片)。有个人对小鸟十分了解,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的:一个小男孩的父亲。请同学们读课题。父亲和鸟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二、复习检查

1、老师从课文中请出了几个词语朋友,如果你认识它,就来当小老师。①父亲 快活 黎明 时刻 打中 猎人 容易 气味 潮湿 惊动 焐 雾蒙蒙 热腾腾 浓浓的 喃喃地

(相机说黎明是个时刻,指天刚亮的时候。打中的中字是多音字,还有个读音——zhōng中国。潮湿都是翘舌音。雾蒙蒙、热腾腾你能再说几个结构相同的词吗?

②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③读了课文,课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父亲懂鸟。父亲爱鸟。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复习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第一课时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品读感悟父亲了解鸟,爱鸟的特点

1、教师: 从哪里看出父亲了解鸟?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父亲了解鸟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用——划出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2、交流汇报

⑴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父亲了解鸟?“喃喃地说”指怎样地说?(指名说)谁能用朗读把父亲懂鸟爱鸟的情感表达出来。(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评价)

⑵父亲指着一跟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从哪里看出父亲了解鸟、爱鸟?(指名说)

从叶子在动也能看出有鸟,父亲多么了解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而父亲却闻到了。他真是鸟的爱好者。你闻闻看,有没有鸟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3)“听,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抓住“刚——就——”父亲真是鸟的知音,鸟的指挥家。(相机板书:刚——就——)

鸟是怎样唱歌的?清晨,太阳出来了,小鸟开始梳理蓬松的羽毛,然后唱起了欢乐的歌。听(播放鸟叫。)这时候树林和鸟最快活,你什么时候最快活?

(4)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父亲真是个精通鸟知识的人。

3学习父亲爱鸟的语句

过渡:父亲懂得这么多鸟的知识,那是他喜欢鸟,爱鸟的表现。课文哪里也写出了他很爱鸟儿?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见父亲是多么懂鸟爱鸟的人,我也从父亲那儿知道了许多有关鸟的知识。

4、分角色读“我”和“父亲”的话.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情感性的课文,在精读阶段,本设计力图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其中引导学生找出父亲了解鸟的语句,从而让学生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并以情带读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朗读中。

四、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1.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父亲对小鸟的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大家。课文虽然没有描写一只鸟,可父亲对鸟的爱却流露在了字里行间。小鸟因为能够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上而快活,树林因为小鸟的歌声而快活,父亲因为小鸟快活而快活,孩子为什么感到高兴快活呢?

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而是————)

2、猎人是干什么的?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会捕杀许多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而是————。

可见课文中的我和父亲一样也是个爱鸟的人。

3、我们也为父亲不是猎人而感到高兴。鸟儿是大自然的天使,人类的好朋友。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是一个很喜欢小鸟的人,他写劝告人们要爱鸟护鸟的诗歌广为流传。

出示《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2、小结:(点击音乐伴奏)朋友们,鸟儿是大自然的天使,人类的好朋友。鸟儿能吃害虫和鼠类,保护植物,保持生态平衡。保护鸟儿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世界各地也都确定了自己的爱鸟周或爱鸟日。现在麻雀都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我们身边爱鸟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朋友们,让我们亲近鸟爱鸟,五、生字书写指导。

上一篇:大学生防疫思政课心得体会下一篇:2024年8月工作计划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