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锻炼表(共12篇)
妈妈刚推自行车时,想让我坐上去,我说:“不坐,不坐,我们要锻炼嘛!”
妈妈很开心:“呵呵,还真长进了呢!知道锻炼了!”
我说:“你不是说过吗?我的身体,要多多锻炼,这样才不会容易生病,跳舞的时候,才不会累啊!”
妈妈连连点头:“没错!不仅你需要锻炼,妈妈也要锻炼呢!我们可以一起锻炼哦!”
我笑得更欢了:“我们还可以写锻炼日记!”
妈妈眼睛一亮:“对啊!我们可以做个计划,看看每天怎么锻炼。”
我想了想说:“这样吧!每天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我们就走路,在小区里面走一圈;然后放学回来也走路,吃完晚饭也散散步。”
妈妈说:“行啊!不过锻炼的.时间,最好在饭前饭后半小时以外。而且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跑步、走路、跳舞、骑车、打球、游泳、跳绳、滑轮滑等等,都行。”
我惊叹道:“这么多!那我天天都要锻炼!”
妈妈说:“可以啊!锻炼就是每天都要坚持!哪怕坚持一点点,都很有必要!这个锻炼的计划表,你可以自己设计哦!”
关键词:情绪,体育锻炼习惯,调节方法
学校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学会终身体育。在学校体育锻炼中, 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每次锻炼时情绪的好坏都直接影响本次锻炼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忽视锻炼中的情绪调节, 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不良的体育锻炼习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体育锻炼时情绪的调节。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提升学生锻炼的效果, 使人体的工作能力增强, 低落消极的情绪则相反。因此控制好学生体育锻炼时的情绪, 用不同的方式调节情绪, 对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锻炼任务完成情况基本与学生情绪的好坏成正比。在锻炼前情绪饱满、较好的1 3 6人中, 完成好锻炼任务的有8 5人, 占总数的6 3%, 且完成了全部锻炼任务;在锻炼前情绪较差的89人次中, 完成任务好的只占9%, 完成差的占30%, 未完成的占17%;而那些情绪状态一般的学生, 完成锻炼任务的情况也不那么乐观。这一结果说明了:学生参与锻炼时的良好情绪, 对锻炼的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良的情绪则影响锻炼任务的顺利完成。
目前在体育锻炼活动中, 教师对学生的情绪问题还不太重视, 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注意过学生锻炼中的情绪变化,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练, 结果对学生锻炼效果的好与坏也不分析原因, 只认为学生练得太少, 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我认为教师既然是教的主导, 学生是锻炼的主体, 那么教师就应该多动脑筋, 启发学生, 使学生掌握锻炼时的情绪, 并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这样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大有帮助。
另外从具有丰富锻炼经验的教师那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学生的情绪也与锻炼项目有关。如男生在进行足球、篮球, 女生在进行篮球、健美操等项目锻炼时, 学生的锻炼情绪明显好于其他项目, 锻炼任务完成情况也比较好。短跑、跳的项目又优于长跑与投的项目, 而后者情绪稍差, 这是由于长跑枯燥无味、投掷项目动作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从学生各方面情况来看, 大多数学生对球类项目很有好感, 在锻炼中能够顺利较好地完成任务;而投掷项目动作技术复杂, 且需要较大力量, 锻炼起来难度大, 又易出现伤害事故, 所以学生的情绪不高, 信心不足, 心里发怵, 故而掌握这些项目的技术水平较差。这都说明情绪与锻炼项目有关。
2 调节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完成锻炼任务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了情绪对学生体育锻炼效果有很大影响。大脑皮层与皮下神经中枢共同活动使人们产生情绪, 当某种情绪状态产生时, 人体的生理反应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如学生在锻炼中处于积极向上的情绪时, 平衡和灵活性较好, 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适宜, 就能有效地作用于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腺, 就能协调肌肉的运动、较大的激发出工作效率, 相反当学生处于消极、低落的情绪状态时, 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不灵活, 学生的动作能力就会下降的明显。
我们所接触的客观现象虽然是产生情绪的触发原因, 但人的情绪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我们指导学生锻炼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节, 控制好学生的情绪, 为学生完成锻炼任务, 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2.1 积极活动法
情绪的产生不仅能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而且由于肌肉活动所引起的生理过程的变化也将导致我们学生情绪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大脑皮层的活动和肌肉的活动是双向传导并成的关系, 也就是说亢奋冲动不但可以从大脑输送到肌肉, 而且也可以从肌肉输送到大脑, 如果肌肉活动积极, 肌肉输送给大脑的活动越多, 大脑就越亢奋, 就会有高昂的情绪。比如在进行一项体育练习时, 同学们都抢着做, 使自己的练习次数增加, 这样多次反复地练习, 使肌肉活动积极性增加了, 兴奋冲动不仅从肌肉末梢神经传人大脑, 而且也从大脑传到全身各部分肌肉上的神经末梢效应器, 使人情绪大增, 形成积极增力的情绪, 这样练习任务就能很快完成。当学生的情绪过于紧张时, 应做一些节奏速度较慢的、动作幅度大并柔软的练习, 来降低情绪的兴奋, 缓解紧张感。当情绪低落时, 应做一些速度节奏感较快、动作幅度较小并灵活性较多的练习, 这样可以振奋精神, 使情绪提高, 如做一些韵律操等, 便可有效地缓解学生情绪。
2.2 呼吸调节法
调节呼吸频率是改善情绪波动的有效方法。深呼吸能稳定学生情绪, 使心理产生踏实感, 如当学生做动作遇到情绪紧张激动时, 呼吸变得由慢而快, 此时, 我们可让学生有意采用缓慢的深呼吸练习, 并在心里默念几遍“我的呼吸平稳有节奏”、“我不累”等, 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当情绪低落时, 采用长吸气和强有力的呼气方法并配合手臂动作, 则可提高情绪的兴奋性。用生理学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是由于呼吸频率加快, 机体获得氧气量增加, 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增多, 结果导致血液中的C O2与O2的比例失调, 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性抑制, 此时如果采用加深呼吸的方法, 消除紧张, 在较短的时间内, 就会使呼吸变得平稳而有节奏。
2.3 按摩法
按摩法是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按摩作为我国的一项治疗技巧, 能舒筋活血, 改善血液循环, 放松肌肉, 使身体产生舒服感而且有安定镇静、稳定情绪的作用。如我们做练习紧张时, 可在身体的某一局部用轻而软的手法进行按摩, 这样可以起到调节心境、稳定情绪的作用。当情绪低落时, 则可采用较重的快速的手法按摩, 使血液循环加快, 血糖升高, 皮肤和肌肉的温度上升。
2.4 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 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 由于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与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 人的情绪体验起着主导作用, 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 自我暗示是调节与控制情绪状态的最最佳手段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如当情绪过分低落或激动时, 采用暗示法语言, 如“沉着, 不急不躁,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它”、“一定能完成”等等, 通过心理调节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我们在做练习时, 往往一到后半部分, 由于力量的缺乏, 情绪开始下降, 做动作非常吃力, 出现厌烦心理, 这时我们站在锻炼场上, 应这样暗示自己, “我不累, 我一点也不累, 我有的是劲, 有使不完的劲”;如此一来, 再做动作就会感到自己有使不完的劲, 而且动作轻盈、准确, 这实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但它可以使我们有效地完成锻炼任务。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够奏效, 用心理学观点解释, 其原因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带来积极的内心想象和情绪体验, 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能给机体以良好的影响, 能增强学生掌握技术的信心。
2.5 音乐欣赏法
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能使人心情愉快、舒畅和欢乐。据心理学研究, 音乐还能使人产生镇静、平衡和兴奋三种不同的情绪。当锻炼前学生情绪过于紧张时, 听一听有节奏的轻音乐, 可以起到稳定情绪、调节心境的作用。当情绪低落时, 听一些欢快活泼的、积极向上的音乐, 能使机体的交感神经产生心脏活动加强, 变得兴奋, 改善大脑和肌肉的血液供应, 可缓解抑制状态, 使情绪变得兴奋, 学生也会情绪高昂、精力集中、信心倍增、肌肉力量增强。
2.6 锻炼中调节法
观察锻炼前, 根据情况在锻炼中进行针对性地调节, 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情绪。观察和了解学生情绪的好时机是锻炼前的几分钟, 这几分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 掌握大部分学生的情绪状态。如有的学生急于了解锻炼的内容、有的学生开始就急奔到器械, 跃跃欲试、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小声聊天、有的精神疲倦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在锻炼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调节, 如可做一些调节气氛的游戏、增加一些提高注意力练习。锻炼时对于太过亢奋的学生应及时稳定情绪, 不急不躁, 保持其良好的情绪;对于情绪低落的学生要有针对性,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升学习情绪, 使学生愉快的完成锻炼任务。
3 结语
(1) 学生情绪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锻炼任务的完成, 它与锻炼任务的完成情况成正比。良好的情绪可以促使学生产生锻炼兴趣,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不良的情绪则有碍锻炼习惯的养成。
(2) 学生在锻炼中情绪波动是很大的, 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以便在以后的锻炼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3) 根据调查访问的结果, 学生的情绪与项目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锻炼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各项技术动作。
一、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学生既不同于小学生,又不同于成年人,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好奇心,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指导,处于半独立状态。”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搞好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发中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对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牢牢抓住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产生稳定的、持久的体育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二、影响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的因素
1.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
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多以教师简单地讲解、示范,学生统一练习和自由练习为主,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常开小差,逐渐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2.气候条件和教学条件影响
大多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场地进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正规的操场,而体育器材有的学校也是少之又少,还有的学校对于体育器材的使用率极少。学生的学习锻炼自然会受到季节、温度和太阳光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影响。
3.农村社会的大环境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些学生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甚至有个别老师也不让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宁愿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拿来学习也不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总希望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1.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应选择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并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逸尽。教师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激发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教师应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帮助,不能采用冷落、视而不见的态度,要不断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受本地气候的影响,春天沙尘暴比较多,能见度较低,有时气候恶劣不适宜在室外上课,教师可结合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室内感受学习体育知识,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外受学校教学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有的课可能无法开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有限的教学场地和器材下,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创新利用资源。比如,利用学生自己缝制的沙包可以代替铅球,空的矿泉水饮料瓶装进沙子可以替代哑铃,家里废弃的自行车车胎剪成跳绳等等,这些学生自己制成的“运动器材”,在练习过程中既提高了锻炼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锻炼的强度。
3.创造优良的体育文化环境
学校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利用每节课的2~3分钟或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讲座的内容可以是:奥运会知识、中国体育发展状况、体育明星介绍和预防体育伤害知识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可组织学生收看高水平的比赛或者表演,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体育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既是增进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的需要,又是未来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真正从思想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相信体育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稍作休息,教练便带我们来到了室外的操场上进行跑步运动。我们先在教练的带领下跑了五个来回,顿时我们个个都汗流浃背,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我心里不由自主地想:跑步真累啊!再跑下去我都快吃不消了,接下去肯定还要跑,不能在教练面前认输,只能加把劲继续跑。果然,教练马上让我们分组来回跑,我跑到一半就满头大汗,感觉筋疲力尽了。这时,我看到教练在终点处笑mm地伸出坚强有力的手掌,等着让我和他拍拍手。刹那间,我身上的疲惫立刻烟消云散了,用我最快的速度向教练跑去,用力地往他的手掌拍去。教练看着我,欣慰地笑了,马上宣布:“现在休息五分钟!”这时,我早已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但我心里还是美滋滋地想:虽然汗不停地往下流,可教练蛮亲切的,还能休息一会儿,这汗流得值了!
各位同学,以下题目为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对小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仅作为学术用途。本次调查不署名,希望你在填写时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每一道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请按照你的真实情况填写,选择符合你情况或意见的序号。我们会严格保密。谢谢你的配合。年龄性别
1.你喜欢上体育课吗?
A喜欢B不喜欢
2.你是否对体育课内容感兴趣?
A是B否
3.你上体育课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吗?
A总是能B有时C很少D从不
4.你觉得体育课对你身体锻炼有帮助吗?
A有很大的帮助B有,但不是很大C没什么帮助
5.除去体育课,你还会主动地锻炼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从不会
6.你一般什么时候进行体育锻炼?
A早上B下午C晚上D不固定
7.你每次锻炼要花多长时间?
A不足30分钟B30~60分钟C60~90分钟D90分钟以上
8.你每次锻炼后感觉如何?
A筋疲力尽B稍感疲劳C无感觉D精神更好
9.你有空的时候主要做什么?
A看书B看电视C上网D运动E其他
10.你想不想学一项你不会的运动
A非常想B没有想过C想,但一直没有学
11.你最喜欢下面哪些运动?(最多选两项)
A踢毽子B打篮球C打羽毛球D打乒乓球E跑步F踢足球G跳舞H其他
12.下列哪些因素最能影响你参加体育锻炼?(最多选两项)
A没有场地B没有伙伴C没有时间D天气不好E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运动F其他原因
13.你父母会鼓励你去锻炼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从不
14.你对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满意吗?
A满意B基本满意C很不满意
谢谢你的配合,祝你生活愉快!
叔叔阿姨都说我的身体比过去好多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又瘦又弱的我了。你一定奇怪这是为什么?其实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我家的楼梯。
两年前,我家搬到新楼的16层,第一次住有电梯的高楼,甭提有多高兴了。搬来的第一天,我就过足了“电梯”瘾。
第二天放学,我兴冲冲地拉着爸爸走进楼道。“哎,等一等!”爸爸一把拉住了正要迈上电梯的我。“干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老爸。“来,我和你商量件事。”
爸爸说,“你体质本来就差,再加上不爱运动,所以体育总达不了标。我想了一个好办法,保证让你今年能达标。”“是什么好力、法?”我眼前一亮。“就是以后不坐电梯,上下都爬楼梯,怎么样?”啊?我一听腿都发软,爸爸看我的样子,赶忙给我打气:“不就是个16层吗?肯定能行。来,爸爸陪你一起走!”说完,便拉着我“瞪瞪瞪”地向楼上走去。
开始几层还行,越走腿越沉,简直迈不动步,抬头一看,才到八层,还有一半呢!只好停下来喘口气,稍息片刻,继续前进。天哪,上这16层楼简直比爬一座高山还累。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侠背,喉咙干得发涩,仿佛要着火,身子也像散了架似的。到了12层,只好又坐下休息,谁知越休息越累,费了好大劲才站起来。最后,爸爸拖着疲惫不堪的我走进了家门。
从此,爸爸每天都陪我爬楼梯。有一次,爸爸有事,没能陪我一起回家。我一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连忙迈着欣喜的`脚步向电梯走去。突然,轻快的脚步变得迟缓了。我想到了我的体育成绩,想到了爸爸对我的鼓励,我向电梯瞥了一眼,转身朝楼梯走去。
半年过去了,爬楼梯已成了我的习惯。坐上电梯,我会感到不自在,只有用自己的双腿去爬楼,才感到舒服。原来爬一次楼,要休息两三次,现在不但不用休息,就是跑着上去也不会感到很累。
一、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1)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健康与体质状况、遗传素质、运动经历和对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感等个性因素。其中运动经历和自我效能感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处在此阶段的学生, 认知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求知欲旺盛, 模仿能力强, 可塑性大, 引导正确较容易形成锻炼习惯。
(2) 家庭环境因素。在日常的家庭体育活动中, 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行为与习惯对孩子最初的体育意识、锻炼观念和行为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再加上父母有意识地教育和引导, 那么这种熏陶和启蒙教育将有助于孩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 学校教育因素。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风格、教学态度等, 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多措并举, 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1) 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作风。长期以来, 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 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 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所以,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明确教师始终是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服务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等, 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要对学生充满热情, 又要充分信任学生。二要在教学中树立民主、有序、热情、自律的教学作风, 改变课堂气氛紧张, 学生思想闭塞, 反应迟缓现象, 充分发扬民主的教学作风,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思维敏捷, 提高学习效率, 促使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2)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 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变,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有独到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 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这些活动的开展, 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建体育文化氛围, 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 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锻炼是要讲究方法、方式的, 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 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因此,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 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 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 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 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 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 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4) 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不是自发的, 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才能调动起来。所以, 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 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首先教师要起模范和表率作用, 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 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教师要注重“身教”。其次教师要谦虚谨慎, 充分发挥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认真贯彻课堂常规教育, 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规范准确地讲解示范动作技术, 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
(5) 体育锻炼制度化。学生是未成年人, 往往缺乏自觉性和毅力, 对事情的兴趣较容易转移。如果教师放松对他们的督促, 在体育锻炼上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现象, 这样自然就会妨碍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锻炼计划, 明确锻炼的目标和内容, 规定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在制订计划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 应坚持各种运动项目的全面锻炼, 使学生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发展和全面改善。
一、转变观念,勇于拓展
少年体质的增强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每天简单地投入1小时的活动,而是让学生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内心,并成为习惯,让同学们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为未来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1]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前后顺序,并没有作硬性规定(比如课标中并没有规定先学习跑还是先学习跳,也没有规定先学习篮球还是先学习足球,等等),从而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使得教师从已有设计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动开发者。教学空间的拓展是对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内涵和教学时空的开拓延展。因此,教师可以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课堂目标的需要,悉心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加工、改造、拓展。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对拓展教育教学的空间也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拓展体育课程教学的空间,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
二、关注从竞技体育项目向生活化的
体育课堂拓展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体育课堂教学是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实际生活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2]
1.教学内容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教学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必须从学生个体需要出发,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删除或缩减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与将来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与健身方法,把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松,在愉快的思考和学习中,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体育生活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体育活动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资源进行有效拓展,学生就会增强学习兴趣,练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趣味活动,甚至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如江苏省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一等奖、教学创新奖的课——《爬行游戏》。[3]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学习内容是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的快速爬行和爬行游戏。教学设计重点放在通过语言、器材、小动物爬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创设各种宽松的爬行生活环境,使学生欢快自主地进行练习。教师从婴儿爬引入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接着学生尝试练习各种姿势爬行,教师不对模仿动作作具体规定,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模仿、比较和讨论,琢磨在各种爬行姿势中膝盖不着地爬行最快的方法;学生在体验中得出结论:降低重心。膝盖不着地是爬行最快的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但要练习快速爬行,还要自己布置场地、角色分配等等。寻求到有效的快速爬行方法后,以接力的形式进行传统游戏“钻山洞”、“钻隧道”和“蜗牛爬”。学生需要更多的参与、合作与竞争,不但发展了体能与技能,还促进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
教学内容生活化在于改变以往课堂不重视学生直接经验,使教学过早地陷入了符号化、抽象化、竞技化的怪圈。教学内容选择要超越科学世界以及竞技运动世界的束缚,更加关注生活世界,要有选择性地将生活化情景科学地、合理地再现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4]教师的课堂创造精神要在深入把握教材和学会拓展课堂的时空中逐步养成,并得到充分释放,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
2.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是教学方法的运作者、控制者。先进的理念需要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才能获得生命,在具体的情境中,怎样进行操作,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实践中去摸索和体悟,不具备强烈的生活化观念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脱离了体育教学生活世界的教师是不合格的。与此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要用语重心长、幽默风趣的话语把贴近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告诉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课堂教学就是轻松地学习兄长、朋友的生活经验。但是,课堂教学也不是杂乱无章、放任自流的,教师要树立一定的威信,以保证体育课堂有序地实现生活化。[5]
三、注重从单一体育学科拓展为多学科的整合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应有机关联、交织和整合。学科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软化学科边界,使体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连起来,让学生从学科间的联系中发现问题,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整合。例如,在学习行进间运球时,通过对物理学科中入射角与反射角内容的来教会学生按拍球的部位,提高学生行间控制球的能力;在教授篮球投擦板球时,也使用同样的原理提醒学生投篮时的擦板点,来提高投擦板球的命中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要敏感地意识到学生的问题可能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只有通过相关知识才能解决学生的困惑,拓展本学科的视野。
四、学会从内向外的拓展
这里的从内到外拓展包括两个方面,由课内到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这里的“课外”是个时间概念,也是个空间概念。[6]作为时间概念,是指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作为空间概念,包括校园内和校园外。课程教学的空间拓展,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锻炼。
1.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
指导学生从课堂锻炼向课外锻炼拓展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每天上午25~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每周2~3次的课外体育活动,班级、年级以及学校举行的个性体育竞赛(我校是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要求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课余体育训练,学校每年固定在4月份和10月份举办以篮球为主的春、秋季校运动会等活动;二要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举办的武术、散打、跆拳道、街舞、体育舞蹈俱乐部来促进锻炼;三是整合家庭、社区的资源。
2.从校内向校外的拓展
家庭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运动和锻炼经历,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锻炼,让家长做学生的体育指导员,同时促进了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
巧用校外体育资源。社区的部分体育资源是学校所不具备的,引导学生避开成年人锻炼的高峰期,利用社区的具有娱乐和健身功能的健身路径来锻炼身体,也有效的避免了体育资源浪费。
体育时空的拓展改变了原有的体育课堂的师讲生练的单一形式,把学生引入一个主动参与的全新时空,使学生的锻炼呈现的真实而具体,练习内容呈现出丰富而多彩,锻炼途径出现多样而协同,锻炼手段呈现出多样而灵活,收获呈现出多样而有个性。
参考文献
[1][6]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6:116-121.
[2][5]王海荣,张博.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5.6(3):85-86.
[3][4]袁志欢.踏寻体育课堂的生活足迹[J].江苏教育.2009.7:57-58.
前滚翻教学教案
石桥子初中
杨增强
课前部分:
1、全体同学集合成四列横队,两个或几个同学自由组合,作“剪子、包袱、锤|”游戏,可以用手、也可以用脚作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达到通过练习动作热身目的。
2、反口令练习,学生听教师指挥下,比如手指向上,代表向下,反之则相反,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都参与到练习中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准备活动略。
课中部分:
创设情景:
今天我向同学们讲述一个真实故事,在潍坊市有一个老体育教师,一次在活动秋千中,荡起很高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秋千绳断裂,人群顿时鸦雀无声,有的女士则闭上眼睛,这时„„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动作,等大家学习结束后,我会告诉大家答案。
课堂步骤:让同学拿一个圆形物体和一个方形物体,向前滚动,大家看到,圆形物体滚动很快,方形物体由于方向不正,滚动很慢。
那我们今天的学习的动作是?“跟滚翻有关,是不是前滚翻?”同学生纷纷回答,“对”“是前滚翻”。
大家通过看圆球滚动快,得到哪些启示?“要滚动圆滑。”有的同学说“方向要正”,“对,大家总结的很好。”我表扬说,“前滚翻动作要领就是:滚动圆滑,方向正。”
今天我们课堂就学习这个动作——前滚翻。环节练习步骤如下:
1、第一环节练习:我要变“篮球”,同学分成六个小组,集体围成一个圆形。在垫子上自由练习我要变篮球,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我看到各个同学都能将身子紧缩,把头和膝关节紧靠在一起,真的变成“一只只篮球”,我的第一步学习效果(团身)达到了。
2、第二个环节练习比赛:“谁跳得最高跳得最圆”。练习我们学过的一个动作,团身跳。要求跳时要将身体团起来,并且要求两手抱腿,同学们本身学习过这个动作,都能较好的完成任务。我的第二步学习效果(抱腿)也实现了。
3、第三个环节练习:“我要飞起来”。要求同学们在原地起跳,在空中并腿,手臂外展90度,同学们练习几分钟后,都能较好的完成任务。我的第三步教学效果(展臂)实现了。
下面我们要学习本节课内容,前滚翻。由于前半部分大家都对动作有了初步认识,练习起来没有畏惧感,练习效果很好。每个同学能自觉的团身,滚动方向比较正确。达到了学习目的。
中间总结阶段:我问大家:“正常从高处掉下来会有什么反应?”“手脚先触地。”“对,这就是我们从高处掉下的正常反应‘牵张反射’,容易导致我们手脚骨折。大家想知道我们的老体育教师从秋千上掉下来的结果吗?”“想知道!”“老体育教师在空中掉落过程中,不紧张,落地时连着用前滚翻,平稳着地,只出现了皮肤擦伤、肌肉出血情况,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己。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因为老体育教师基本功扎实,落地时由正常落地时的‘牵张反射’,变为‘翻正反射’,这样才较好的保护了自己!我们学习体育动作除了促进健康,还有什么作用?”“保护自己!” “对!”“这就是我们学习体育的另一个宗旨,碰到危险时最大限度保护自己,那我们了解了体育的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以后要不要认真学习动作?”“要。”通过本次体育课学习,同学们课堂上学习动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工作计划安排,本学期我们整个课题组严格按照计划安排,有条不紊的精心组织安排各项课题研究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由于我们的课题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并于 20XX 年 2 月举行了开题报告会。通过专家组指导点评,我们课题组又重新制定了研究目标,重新划分责任,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研发校本教材促发展 校本教材是最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最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好的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更好的体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实现。因此我们把课题组成员分成两小组,一组由范宿负责,研究常规教学的校本教材;一组有张芸负责,研究排球特色项目的校本教材。目前两个研究小组已经制定出了初稿,进一步细化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二、以竞赛、活动促发展 活动是学生体育发展的有效载体,那么开展学生喜爱体育活动,就能够更好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开展常规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训练更加有针对性锻炼。目前我校每年开展常规的活动,第一学期有体育节(眼保健操、广播操、跳绳、达标运动会)、象棋比赛,第二学期有排球联赛、体育擂台赛等比赛,基本上做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人人都有,活动人人参与的活动都定期开展。此外我校组建了田径队、排球、射箭三个长训队,参训的学生达到 60 多人,有效地保证
了对外展示与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激发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热潮。
三、加大宣传促发展 加大宣传是为了更好的让家长、老师对我们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更全面认识和了解。也是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目前我们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提高家长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开辟光荣榜专栏,有效宣传为我校体育发展做出贡献的学生进行宣传,也为其他学生树立标榜作用,也促进了广大学生努力方向。
本学期以来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每两周一次研讨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组的每项活动的组织开展,积极谋划课题研究的策略。本着求真务实、科学高效的工作理念,继续将课题与研究的进程推向深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验运动乐趣;丰富课余活动;保护积极性
古希腊有句名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可见参与运动的重要性。而现在许多小学为了减少麻烦,保证绝对安全,纷纷放弃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小学体育课上的训练项目只剩下有限的几个,小学生的综合体能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也就不可避免。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如何让小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呢?
一、让学生体验参与运动的乐趣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首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老师在活动课前,积极动员学生们展开讨论,改变一成不变的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活动内容,增加学生们喜欢的,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如两人三足,呼啦圈,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皮筋,键球等,使儿童每天都是新感觉,精力充沛参与期中。其次,在这欢快的氛围中,老师最容易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一一加以赏识,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下,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再次,得到老师赏识的学生的心灵舒展开了,还能创造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来。如在一次活动中组织学生做障碍接力跑时,我对过跳箱,钻栏架的方法不做统一规定,只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的特点选择和创造最迅速、简便,又安全的过障碍方法。一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在钻栏架时,有的学生用头、手先钻过,有的学生两脚先钻过,也有的学生侧身过。他们相互之间还比较、模仿,结果学生学得很开心,显然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下,自信心增强了,活动的不仅仅是身体,思维活动也积极参与了,发挥出了潜力,个性也得到了拓展,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二、要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
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更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课余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良好途径。 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社团,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社团,由体育教师任专项社团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
三、有效保护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习总在北师大讲话中指出:“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贴近学生心灵动听的语言就如动听的歌声,如涓涓细流,淌过孩子的心田,当我们面对小学的孩子,看着他们的童真的表情和心灵,我们绝不能用粗暴的言语伤害他们,要用爱的语言融入他们的心灵。新课标也指出:“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调动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制定了既看最终成绩又注重进步幅度的综合评价制度,有效保护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当然,任何评价都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慰籍,兴趣得到激发,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而不好的评价则可以摧毁学生心灵防线,抹杀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为甚者可以导致孩子一生逃避体育课、逃避体育教师的教导,尤其是那些运动能力较差、发育不好的孩子,如果我们评价不善于去保护他们,自顾自己的发泄和对学生的不满,那么我们的体育课实质上就是在驱赶他们。所以,对小学生评价,体育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
总之,只有充分调动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努力创造出良好的锻炼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培养小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实现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所有工作在小学体育战线的教师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陕西理工学院, 安康学院, 西安联合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各高校2011级男女生200人发放问卷1000份, 收回9 28份, 有效率9 2.8%。并将陕西理工学院400名男生按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分为三组, 第一组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周锻炼次数三次以上的男生138人;第二组为断断续续参加锻炼的男生169人;第三组为极少参加锻炼的男生9 3人。 (2) 研究方法。身体形态 (身高、体重) , 机能指标 (肺活量) 比较法;身体素质指标 (100米、1000米、立定跳远、铅球、屈臂悬垂) 评定法;问卷调查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认识, 项目选择情况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你认为体育锻炼A重要 (244人占26.3%) , B比较重要 (444人占47.8%) , C可有可无 (151人占16.3%) , D不重要 (8 9人占9.6%) 。
(2) 你喜欢的体育项目A球类 (6 8.5%) , B户外运动类 (19.1%) , C舞蹈类 (56%) , D武术类 (45%) 。
(3) 你认为体育老师上课应A从严要求 (272人占29.3%) , B有严有宽 (39 6人占42.7%) , C一般化 (203人占21.9%) , D放羊式 (58人占6.3%) 。
(4) 你关注重大的体育比赛新闻吗?A非常关注 (239人占25.8%) , B关注 (36人占39.6%) , C一般了解 (263人占28.3%) , D漠不关心 (59人占6.4%) 。
(5) 你是否购买借阅过有关体育的报刊书籍?A常买常看 (251人占27%) , B只借不买 (178人19.2占%) , C一切随机 (336人占36.2%) , D不买不借 (163人17.6占%) 。
(6) 你认为体育老师的体育课A正好适合我 (2 3 4人占25.2%) B要求低, 量小 (108人占11.6%) , C基本能适应 (365人占39.3%) , D要求太高, 不适应 (221人23.8占%) 。
(7) 伦敦举办的是多少届奥运会?A二十七届 (1人占0.1%) , B二十八届 (7人占0.8%) , C二十九届 (29人占3%) , D三十届 (8 9 1人占9 6%) 。
(8) 你认为体育对你的人生规划影响?A大 (272人占29.3%) , B中等 (39 6人占42.7%) , C小 (203人占21.9%) , D没影响 (58人占6.3%) 。
(9) 你喜欢的球类运动是 (可多选) 。A篮球 (3 5 6人占38.4%) , B足球 (21人占22.8%) , C排球 (58人占6.3%D网球 (141人占15.2%) , E乒乓球 (38人占41.4%) , F羽毛球 (626人占67.4%) , G其他 (35人占3.8%) 。
(1 0) 你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羽毛球, 篮球, 户外运动, 健美操, 乒乓球, 网球, 跆拳道, 瑜伽, 游泳, 轮滑, 攀岩, 慢跑。
(11) 你平时喜爱穿运动装吗?A特喜爱 (79人占8.5%) , B喜欢 (270人占29.1%) , C无所谓 (270人占29.1%) , D不喜欢 (3 0 9人占3 3.3%) 。
(12) 你所在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功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吗?A能满足 (460人49.5%) , B勉强可以 (307人占33.1%) , C不能 (1 0 3人占1 1.1%) , D很差 (5 8人占6.3%) 。
(13) 你认为你所在学校体育老师水平高吗?A水平高 (701人占75.5%) , B一般化 (131人占14.1%) , C不高 (56人占6.1%) , D较差 (4 0人占4.3%) 。
(14) 你认为你所在学校体育老师敬业吗?A敬业 (79 0人占8 5.2%) , B一般化 (8 7人占9.4%) , C不敬业 (29人占3.1%) , D较差 (22人占2.3%) 。
(15) 你对你所在学校体育开展状况?A满意 (149人占16.1%) , B比较满意 (525人占56.5%) , C不满意 (140人占1 5.1%) , D很差 (1 1 4人占1 2.3%) 。
从问卷第1、3、8题看出现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清楚, 态度端正积极, 对国内重大体育新闻非常关注。在项目选择上, 除传统三大球, 三小球外, 基本项目田径受到冷落, 选择中长跑的仅占11.2%, 问卷9、10题选择“其他”的比例分别为较高, 有的学生直接写上网球、滑冰、游泳、武术、攀岩等, 说明现代大学生兴趣广泛, 体育锻炼项目趋向多样性, 分散性。从统计结果我们注意到,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关注, 欣赏体育比赛, 而缺乏参与的精神, 女生表现尤为突出。我们还注意到大纲规定内容普遍较为单调, 学生兴趣不很高, 学生喜欢的网球、滑冰等受条件限制不能很好的开展, 加之部分教师不能严格要求, 很好安排练习组合, 因而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和挑战。问卷12、13、14、15结果说明高校体育运动设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体育老师业务水平高, 管理部门在资源的合理运用方面要多下功夫, 使体育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开展更丰富多彩。
2.2 身体形态, 机能指标效果分析
两次测试的身体形态技能指标的各项指标来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的学生体重, 胸围有明显的增加, 高于其他组, 提高幅度最大, 身体显得健壮。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好。其他两组提高幅度较小, 身体发育较差。问卷调查研究表明, 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煅炼, 充分利用空气和日光等自然条件, 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增强体质, 精力充沛, 思维活跃, 显著提高心智活动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2.3 身体素质指标效果分析
对以上三组学生进行跟踪测试, 第一组在学期开始进行, 第二组在学期末进行, 结果见表1。
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看,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组在短跑、铅球、立定跳远、屈臂悬垂项目上有较大的提高, 达标和优秀人数比学期初分别增加5人和13人, 达标率及优秀率增加4~9个百分点;其余两组增加幅度较小, 效果较差。三组学生在耐力项目1000米上, 均没有增长, 反而有消退的趋势, 说明大学生不重视中长跑的锻炼, 这和问卷调查中, 中长跑项目被选择率低的结果是一致的, 也和国家公布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以上充分说明了体育锻炼对人体发育, 素质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旦养成锻炼的习惯, 必会使其受益终生, 这才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长久之计, 也是现代体育理念的精髓所在。
3 结论
【小学生体育锻炼表】推荐阅读:
小学“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方案12-20
小学冬季长跑和体育锻炼工作总结07-23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09-17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05-24
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0-30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12-04
中小学学生转学证明表06-12
小学一年级写字表10-14
小学汉语拼音音节表06-20
小学英语单词表总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