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伤责任人的处罚
一、制造部为工伤事故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工伤事故进行如实的调查核实,明确工伤事故责任(1、非本人责任;
2、本人负次要责任;
3、本人负主要责任)
二、工伤程度的界定:
1、轻度工伤事故为发生费用在200元以下;
2、中度工伤事故为发生费用在200---5000元;
3、重大工伤事故为发生费用在5000元以上;
三、对发生的工伤责任事故处罚为
(一)、非员工本人责任造成的工伤事故:
1、轻度工伤事故:对事故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10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5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50元/次。
2、中度工伤事故:对事故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7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10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100元/次。
3、重大工伤事故:事故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4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20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200元/次。
(二)、员工本人负次要责任造成的工伤事故:
1、轻度工伤事故:对事故主要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8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2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20元/次;对负次要责任方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20%予以罚款。
2、中度工伤事故:对事故主要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7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5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50元/次;对负次要责任方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30%予以罚款。
3、重大工伤事故:对事故主要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6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10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100元/次;对负次要责任方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40%予以罚款。
(三)、员工本人负主要责任造成的工伤事故:
1、轻度工伤事故:对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2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1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10元/次;对负主要责任方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80%予以罚款。
2、中度工伤事故:对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3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2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20元/次;对负主要责任方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70%予以罚款。
3、重大工伤事故:对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部门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40%予以罚款,对部门领导罚款100元/次,对部门安全员罚款100元/次;对负主要责任方按工伤发生全部费用的60%予以罚款。
原告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诉称, 原告是专业从事上下水管道、燃气管道施工的企业, 具备相应资质。2015年2月, 原告承揽了四个小区的天然气旧网改造工程。2015年3月1日, 原告公司将该工程的土方工程、管道焊接、室内安装等部分工程分包给杜某某实施, 但杜某某不具备承包及施工资质。2015年6月9日下午, 杜某某的雇工刘某某、金某某二人在某某里小区施工时不慎引发事故, 造成刘某某受伤, 而刘某某未与天津市某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与原告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 不存在工资支付关系, 其工资由杜某某个人向刘某某进行支付, 但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却认定刘某某的伤情属于工伤, 并由原告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故而原告认为, 被告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刘某某的伤情做出属于工伤的工伤认定决定, 认定事实不清、认定结论有误, 为此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告做出的《认定工伤决定书》。
被告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辩称, 刘某某2015年6月9日在工作中致伤, 经医院诊断为多处烧伤, 混合度35%。被告向天津市某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发出《工伤认定举证通知书》, 但该公司并未在举证期限内依法进行举证, 现刘某某主张自己是为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承揽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身体伤害, 要求认定为工伤。据此, 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 认定刘某某为工伤。
第三人伤者刘某某述称, 同意被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抗辩意见。原告与第三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建筑施工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用工资质的个人或组织, 由具备用工资格的发包方承担责任。原告依法应当对第三人的事故应承担责任, 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出的《认定工伤决定书》合法有效, 请求人民法院予以维持。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5年3月1日, 原告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将其承包的四个小区的天然气旧网改造工程的土方工程、管道焊接、室内安装转包给不具备用人资格的自然人杜某某, 双方为此签订协议, 但协议内容对杜某某雇工情况、工伤责任承担等未进行任何约定。2015年6月9日, 杜某某雇用的工人刘某某在工作中受伤。经医院诊断为多处烧伤, 混合度35%。被告根据第三人也就是伤者刘某某的申请,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一) 项之规定, 于2015年12月做出认定工伤决定, 认定第三人刘某某为工伤。原告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不服,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裁判结果
天津市某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5月依法做出一审行政判决书, 判决结果为:维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出的工伤决定书, 驳回原告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全案的证据和适用法律, 最终驳回原告的上诉, 维持一审判决。
裁判理由
经过两审法院的审理认为,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据此, 被上诉人具有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的主体资格, 且履行了受理、调查、认定及送达等法定程序, 程序合法,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符合法定程序。而上诉人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在指定限期内向被上诉人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 (四) 项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四)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 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 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依据此规定, 被上诉人刘某某所受的伤害应当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上诉人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上诉人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提出“被上诉人刘某某不是该公司的员工, 原审判决认定其为工伤”显然是错误的, 该理由不成立, 本院不予支持。综上, 一审判决合法有效, 依法应予维持。
该案例对用人单位转包、分包的司法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 2010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工伤保险制度做了一些新的修订, 通过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此后, 国务院又依照前述指导性意见和法律规定, 经过对全国行政和民事审判的司法调研、生效判决等进行综合考量, 对《工伤保险条例》做出部分修订, 于2011年1月实施。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就开宗明义指出, 本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制定本条例。”因此, 在存在转包情况的案件中, 应当以更侧重保护受伤职工利益为出发点, 确定发生工伤事故时工伤保险责任的承担主体。为此, 2015年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首次对特殊情况下劳动关系的认定, 特别是违法转包情况下的工伤保险责任承担主体, 做出权威的法律规定, 对司法实践具备普遍有效的指导意义。因此, 本案中, 尽管刘某某并未与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也不存在直接支付劳动报酬等事实情况, 但基于被告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并未在法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其一方的有利证据, 故而裁判机关依据刘某某的陈述、医院诊断证明, 适用前述法律规定做出工伤认定决定书, 认定刘某某的工伤责任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用工单位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承担, 符合法律规定, 合法有效。该规定不仅对劳动者受工伤后依法享有工伤保险的合法权益进行突出保护, 还合理、合法地平衡和分配与用工单位之间及用工单位与其他责任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
第二, 结合本案的转包法律关系中, 受伤的刘某某和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用人单位, 也即原告公司之间本不存在劳动关系, 最终依法确定有用工主体资格的转包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用人单位, 更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但是, 如果在经济赔偿责任的最终承担上, 免除职工为其实际提供劳动即事故发生的无用工主体资格的被转包组织承担赔偿责任, 有失公允, 无疑加重了具备用人资格的用工单位的劳动民事赔偿责任。有鉴于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了工伤保险待遇后, 有权就其已赔付的经济责任向有关责任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追偿。也就是说, 在本案中用工单位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在对刘某某承担了工伤保险责任后, 有权向杜某某进行追偿, 如果杜某某在刘某某致害中存在过错, 杜某某应当依法向天津市某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 结合以上法律规定, 尽管赋予了用工单位在对劳动者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后, 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 但此举也进一步增加了用工单位的诉累。根据土建或其他工程的实践施工活动, 违法分包或转包的单位和个人, 往往不具备法定资质, 因此在注册资本及后续经济保障上皆不具备相应的责任承担能力, 一旦发生重大人身或财产损失, 因此即使用工单位在对伤者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后依法取得追偿权利, 但接受分包或转包乙方也常常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力承担。由此, 建议在施工工程承包法律关系中, 用工单位应当尽量避免或杜绝违法或违反合同约定的转包或分包, 以减少诉讼负累、缩小成本支出。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 存在大量非法借用、套用其他具备相应施工资格资质的企业签订施工合同, 再行分包或转包给不具备施工资格资质的组织、个人实际施工的情况。这种情况对签约单位和实际施工一方都存在重大责任隐患。对签约单位, 其通过被挂靠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却不实际施工, 但根据上述案件的法律适用, 其一方存在对于实际施工方聘用员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风险;而对实际施工一方, 因为不具备法定的施工资质资格, 在雇佣员工、严格工程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 一旦发生工伤保险责任, 签约单位的先行赔偿责任并不免除实际施工方作为最终的经济赔偿承担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 为了分散责任风险, 施工方还可以通过给雇佣人员额外缴纳意外或其他重疾的商业保险, 减少和避免发生工伤后需要承担的赔付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以下简称《劳动法》) 第七十五条规定,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而补充保险主要指员工意外险等商业保险, 是指用人单位为了分散和减低支付工伤赔付的风险, 为单位职工在法定的保险和公积金之外缴纳的意外保险, 通常当员工发生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的死亡、残疾、医疗费用支出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等特定情况后, 由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对此, 需要注意的:一是用人单位为员工额外缴纳的商业保险, 不能够代替国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险, 否则员工可以以违反《劳动法》相关保险缴纳规定为由, 向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要求赔偿及补交社会保险, 因此包括员工意外险之内的其他商业保险只是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之外的有益补充。二是对意外保险的缴纳额度、保险理赔数额, 应当因岗因人而定, 充分考虑员工的岗位、岗位可能多发的风险, 并结合员工个人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 以最大范围的实现意外保险的保险利益, 同时给予员工最充分有效的经济保障, 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
摘要: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 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将业务转包给不具有合法用工主体资格的法人、个人或其他组织的, 在后者所聘用的职工在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受伤或死亡的情况下, 由具备合法资质的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而其在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后, 有权向有关责任单位、组织或个人进行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中规定, 企业违法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 该单位或者个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 用人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上述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司法实践中, 由于各地法院没有统一适用裁判依据标准, 导致此类案件维权困难。
一、司法实践中存在情况
司法实践中, 多数此类案件以提起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申请为第一个法律程序。大多数劳动仲裁机构会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行政法规[2]的规定, 而作出予以确认劳动关系存在的裁决书;用工主体不服裁决而起诉至法院, 一些法院又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文件不是法律为由, 不作为裁决依据, 而依据种种内部解释等等来判决不予确认劳动关系。劳动者由此被切断了追求合法利益的途径。
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情况不予确认劳动关系。如果工程是转包、分包给无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该单位或者个人又招用劳动者的, 则认定该单位或者个人与其招用的劳动者, 双方之间为雇佣关系, 其前手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或转包人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3]。
另一种不予确认劳动关系的观点认为, 该承包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为劳动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不一定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 而是一种补充责任。只有符合了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 才能成立劳动关系。 人社部 (2013) 第34号文第七条规定, “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4]。该规定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认劳动关系不妥。
不予以确认存在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如下: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5]规定, 建设单位将其所承包的工程发包给承包人, 该承包人又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 实际施工人招用的人请求确认与建设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 不应予以支持。
2)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内部处理参考意见[6]中根据其第二条规定, 真正的干活的劳动者虽然与发包单位不一定能被认定劳动关系, 但是依据该项规定, 发包单位, 违法承包者或者说无相应资格的承包者也是要对该劳动者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的。 也就是说虽然不一定被认定劳动关系, 但是相关民事赔偿责任还是要承担;换言之, 此种情况下有资质的用工单位和违法用工的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要共同连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实质上是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此项规定来规避承担更重的工伤保险责任。
3) 除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外, 关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较大市也有地方性法规, 比如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内部指导文件[7]通知 (2014年6月18日下发) 中第二条中规定, 具备用工主体资质的用人单位将所承包的工程违法分包、转包给无资质和用工主体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后, 该单位和个人招的农民工等人与该单位之间不认可是劳动关系, 该劳动者对其遭受的损害应通过民事赔偿途径予以解决。
对于此项规定, 笔者不予认同。此项规定只能依据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规解决侵权问题, 对于视同工伤的问题并不能予以解决。即劳动者如果发生了视同工伤的情形, 因法院的适用法律不当而不予以确认劳动关系, 则劳动者面临没有权利的救济途径来解决问题, 其合法权利也无从保障。
一种观点认为应予以确认劳动关系, 依据法律法规如下: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8]规定, 企业违法转包的, 实际施工单位私自招聘的人与发包的企业之间用人单位违反了法律、法规规定, 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 该单位或者个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 用人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上述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10]规定, 具备资格的企业违法将工程转包或者分包给无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的, 该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工人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 由具备资格的企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3)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工伤保险行政纠纷典型案例,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某工程的承包人, 但该六建公司将工程以承包的方式分包给李某, 李某又将部分油漆工程转包给王某, 王某雇了张某施工干活。李某和王某均无用工主体资格, 也无承揽油漆工程的相应资质。后张某在进行油漆施工中不慎受伤。后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案裁判结果为予以确认劳动关系, 该机构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张某在该项目中进行油漆施工不慎受到事故伤害, 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 这种情况下应予以确认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规的制定指导原则是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并使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为最大目的。建筑、矿山等危险性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是劳动者, 亦应受到我国劳动法规的保护, 应予以确认劳动关系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依法保护此类行业人员的合法权利, 同时也是对于非法用工行为的一种有效管理、约束; 只有让非法用工的主体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 依法承担责任并接受相应制裁, 才能规范此类非法用工行为。
各级法院的内部文件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冲突的, 应适用司法解释来判案的问题, 属于法律法规的位阶问题, 应适用高位法判案的规定已非常明确。法院内部的文件并不是我国法律法规的组成部分, 仅就本区域内法院内部裁判案件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在裁决此类案件过程中, 依然会出现依据三级法院内部文件而不予确认劳动关系, 从而使此类当事人不能进行工伤认定, 得不到相应的工伤赔偿而严重侵害到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此类问题也属于同案不同判的我国特有的司法现状。
二、此项领域的立法完善
关于此类案件中法律适用的问题, 我们认为从立法的角度考量, 应当由法律或者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阐述、规定此类情况该不该予以确认劳动关系, 从而与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陈述相一致, 否则司法程序与行政程序解决走两条路, 最后还要归入行政程序来申请认定工伤、确认赔偿数额等, 由于规定与执行依据的不一致性, 导致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极易造成司法不公正和社会的不稳定。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4〕9号) 第三条规定.
[2]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第四条规定.
[3]王林清.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4年10月第2版, 第28页.
[4]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4年6月18日下发) 中第二条规定.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法办[2011]442号) 第五十九条规定.
[6]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我省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处理的参考意见". (2010年6月下发) 中第二条规定.
[7]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4年6月18日下发) 中第二条规定.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4〕9号) 第三条规定.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第四条规定.
2015年8月2日0时20分,李某骑摩托车下班途中撞在路边土堆上摔倒昏迷,被路人发现拨打120急救电话,120急救人员到现场后,对李某实施现场救治时,另一辆小汽车行驶到该处时,先后与担架、李某及救护人员、摩托车发生碰撞,致使担架、摩托车损坏、李某受伤。李某后经医院诊断为:颈3-5脊髓损伤并四肢瘫痪,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后交警部门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该认定书认定:第一起交通事故,李某自己驾驶摩托车撞到土堆上,李某应负主要责任;第二起交通事故李某无过错无责任。2015年10月15日,李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李某的情况是否属于工伤?
相关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争议焦点
本案争论的焦点在于李某受到的两起事故是否都视为下班途中?观点主要有二: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认定为工伤,主要理由是:1、李某是在下班途中,第一起事故中,个人属于自发交通事故,虽然个人是合理时间合理路线下班途中,但个人承担主要责任,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认定工伤的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2、第二起事故个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的意外交通事故伤害,个人虽然不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完全责任,但是李某是在被救治过程中受到的伤害,目的地是医疗机构,不是回其固定居住场所或临时居住场所,不能算是下班途中,所以第二起事故也不能认定为工伤。从总体上,两起事故都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认定工伤的情形。3、虽然说李某受到的伤害值得同情,但人情不能大于法律,在人情与法律有矛盾的情况下,仍然必须坚持依法办案。4、虽然李某所在单位为李某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并且处于正常缴费状态,参保与否,只是涉及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出费用问题,但用人单位及职工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不能作为认定或不予认定工伤的依据,因此无论是第一起交通事故还是第二起交通事故,李某受到的伤害都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把李某受到的伤害认定为工伤,主要理由为:1、李某骑摩托车撞在路边土堆上的第一起事故是发生在下班途中毫无异议,第二起事故李某虽然是在担架上,处于被救治的过程中,目的地是去医疗机构,但把这两起事故综合起来看还是在下班途中。2、李某受的伤害主要是第二起事故中受到的伤害,120急救人员对李某实施抢救,发生在李某下班途中,理应把李某受到的伤害理解为下班途中受到的伤害。3、第一次事故受到的伤害还未来得及诊断和治疗,与第二次事故受到的伤害时间非常接近,两次事故受到的伤害很难划分清楚。4、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工伤案件,李某在短时间内受到两次伤害,身体已经受伤,不能再让受伤者经济上再次承受经济压力,本来就够不幸的了,从情理上考虑应该认定为工伤。5、李某所在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认定为工伤,从工伤保险基金支出费用,更能发挥工伤保险的保障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及职工参加工伤保险。6、在认定工伤工作中,劳动者是弱势群体,对事实部分有争议的案件,应站在同情弱者的角度,尽可能地照顾弱者。因此,李某受到的伤害应该认定为工伤。
案例评析
舞弊通常定义为对利益相关者 (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或政府机构) 的蓄意欺骗或盗窃行为 (Weirich & Reinstein, 2000) 。舞弊性财务报告通常是指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 通过操纵财务报告的编制而故意错报或隐瞒财务信息, 以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朱锦余、高善生 (2007) 以证券监督委员会在 2002—2006年发布的处罚公告为研究样本, 将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分成虚假利润表类舞弊、虚假资产负债表类舞弊和虚假披露类舞弊。虚假利润表和虚假资产负债表又合称为表内舞弊, 虚假披露又称为表外舞弊。本文主要研究表内舞弊, 也即上市公司企业管理当局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财务报表, 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的行为。主要应用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2010年在其网站公布的处罚公告,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表内舞弊的主要类型、方法等, 并结合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二、上市公司财报表内舞弊主要类型及其手段
在选择研究上市公司财报表内舞弊的样本时, 笔者选择舞弊行为已经曝露的, 也即在证监会发布的处罚公告中被处罚的涉及舞弊性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不仅因为这些案例在全国产生的影响较大, 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而且其舞弊行为经过证监会的调查核实, 证明其是管理舞弊而非错误。
(一) 研究的样本
本文主要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2010年在其网站公布的处罚公告为主要样本信息来源。从样本数据的最新度和研究数据可获取性角度考虑, 本文选取2007至2010年涉及违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 经过筛选, 再剔除处罚决定中对证券公司、期交所和个人的处罚决定以外, 共获得49个财务报告舞弊样本。
(二)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表内主要舞弊手段分析
通过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7年至2010年公布的涉及财务报告舞弊的总共49例处罚公告, 笔者遵循“一例处罚公告重复出现同样舞弊手段, 计为一次。一例处罚公告可使用多种粉饰报表舞弊手段”的原则。根据上市公司表内舞弊的最终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我们将其分成虚增利润和虚增净资产两大类。
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利润, 可以获得股票发行及上市资格、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和配股价、避免退市或摘牌等目的。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及其比例如表1。统计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惯用的手段主要为:
1.虚构营业收入舞弊。虚构营业收入主要分为通过关联交易与未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虚假经济业务的记录, 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目前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主要手段包括伪造购销合同、虚开销售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转账通知收据, 伪造银行进账单等方式, 导致公司的销售收入、应收款项、投资、利润等虚增。
2.虚增投资收益和提前确认收益舞弊。虚增投资收益主要手段为股权转让交易尚未实质完成时, 提前确认收益或虚构合作投资款确认收益, 而提前确认收益主要为股权转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确认投资收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报舞弊手段时可发现这两种舞弊手段“一唱一和”、“形影不离”地出现, 是上市公司惯用的调增利润的手段, 不得不防。
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净资产, 给报表的外部使用者传达公司资产良好的迹象, 以此获得相应的投资或者合作。上市公司虚增净资产的主要舞弊手段如表2, 统计结果显示, 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虚增净资产的目的, 惯用的手段主要为:
1.货币资金舞弊。近年来在监管机构清查关联方占用资金风声日紧时, 一些上市公司铤而走险, 伪造金融票据, 虚构银行存款余额, 隐瞒银行存款受限现实, 虚减银行存款以减少负债, 货币资金舞弊已泛滥成灾, 成了上市公司的一大公害。从表2可看出货币资金舞弊占到18.37%。
2.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舞弊。虚增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舞弊的上市公司惯用在实际的控制权未取得提前确认为公司的资产和本身就是虚假的资产的手段, 以达到给报表使用者优良资产的假象。
三、上市公司财报舞弊的审计策略
1.审查销售业务是否真实。
严格审核购销合同、货物运输凭证和入库凭证, 确认销售收入的依据充足。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 检查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 证实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如果该项销售业务与关联方有关, 则更应当审慎的审查关联方交易的实质, 以确定销售的实质。
2.关注确认投资收益的时间。
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舞弊时主要手段为提前确认收益,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检查投资业务时主要关注投资证券的购入与销售是否经过授权或批准, 核对投资支出与收回的金额的正确性, 审阅结账日前后一周的投资业务记录, 确定截止日是否适当。
3.审查货币资金项目。
抽查大额现金收支、银行存款支出的原始凭证, 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向所有的开户银行函证年末余额, 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
4.审查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项目。
检查年末余额的构成内容, 实地观察、了解在建工程的实际完工进度, 查看未安装设备的实际存在, 确定固定资产的确实存在及其产权所属, 审查购进土地、房屋等的契约、估算单等, 以确定其所有权的归属。
参考文献
[1].程琳, 胡玉可.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舞弊的形式及其审计[J].会计之友, 2008 (6) 30-31
[2].韦琳, 徐立文, 刘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J].审计研究, 2011 (2) 98-106
[3].孙华君.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综合治理策略[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1) 55-56
[4].陈关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因素的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 2007 (5) 91-96
【公司工伤责任人的处罚】推荐阅读:
公司工伤处理措施06-16
公司员工工伤处理流程06-15
工伤的辞职报告10-27
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与审核10-07
公司奖励及处罚规定09-25
工伤一次性补偿的协议书10-05
深圳中院关于审理工伤案件的若干规定11-02
申报工伤保险流程与工伤认定申请材料10-06
公司处罚通知书格式07-07
公司驾驶员处罚条例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