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推荐12篇)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以来,围绕我市“363”工作计划,牢牢把握全市“321”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以促进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效益增加为主线,充分发挥林业和旅游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不断完善“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文化与生态旅游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一)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以科学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为主导,结合灾后重建《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规划》,编制《XX市“4.20”地震灾后生态旅游恢复重旅游规划》、《XX市生态环境修复专项实施方案》、《美丽邛崃西部重灾区产业提升规划》、《高何高兴村乡村旅游提升规划》等一批灾后重建专项规划。围绕国家确定的6个重灾镇乡,以灾后旅游发展为统筹,指导镇乡科学布局乡村旅游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成立了灾后重建项目办,全面推进我局承担的9个项目,目前大多数项目已进入项目设计阶段,争取尽快开工建设。(二)启动南宝山开发工作。

按照市委部署,成立了南宝山生态综合功能区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完善相应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各单位职责和近期工作推进时间节点。对直台、木梯、金花三个羌寨周边可供新建羌寨用地进行选址、地勘、调地等工作,并对三个羌寨景观、风貌绿化和旅游标识进行了局部提升。积极协调北大做好南宝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火井镇城市设计和三个羌寨的建筑设计方案。(三)林业工作进展顺利。1.林业产业工作有序开展。

大同珍稀林木生态园建设项目争取XX市林业园林局建设资金235万元,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建设中。

天保退耕还林工程项目。2013,对全市235762亩集体公益林和国有林进行了有效管护。全市共补偿集体公益林面积148163亩,补偿资金144.46万元全部发放到农户“一卡通”上;2013年全市退耕还林直补面积为74090亩。完成2012国家专项建设丰产措施12525亩;完成品种改良2555亩;完成特色经果林1200亩,完成了5000人次退耕农户技能培训。

完成2013新增国家专项建设任务林区道路11.25公里、特色经果林993.5亩、木竹原料林6772.6亩、丰产措施4971亩。2.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2013,对全市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46万亩,其中:化学防治1万亩,人工监测防治2.46万亩。我市未发生大的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0。

3.森林防火体系进一步健全。2013年以来,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要求,狠抓森林防火各项预防和扑救措施工作的落实。全年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0万份,建立15个森林防火监测点,强化日常检查和值班巡查,同时做好预案完善,及时有效地处置了发生的一般森林火灾。2013年全市没有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4.森林资源管理不断加强。

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完成了县级林地保护规划,启动了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面落实了2012年集体公益林生态保护资金,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打击违法运输木材13件、滥伐林木案件9件、收购无证木材案件3件、林区违规用火2件,有效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配套改革。5.城市园林绿化逐步提档升级,完成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计划。全面完成河滨森林城市建设项目、金三角至新南桥森林大道绿化提升项目;全市完成义务植树180万株,其中南丝路水上走廊两岸植树17万余。建设XX市级新农村绿色家园示范点1个(南宝乡木梯村),辐射带动3个(南宝乡金花村、油榨乡直台村、平乐镇宝镜村)。成功申报园林式居住小区1个。(四)特色亮点工作。

1.XX市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2013年1月XX市正式获得“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殊荣。主要做法: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XX市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农业产业布局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农业观光园区为依托,实现以环带片,以线串点发展乡村旅游,使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有序,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布局更加合理,旅游业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通过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和招商力度、落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宣传营销等来加快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市。成效: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了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

2.完成世界名酒文化走廊(新南桥至卧龙段)景观改造。该项工程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通过实施名酒走廊入门景观、绿道建设、民房风貌整治和绿化景观提档升级,把天府酒郡、卧龙酒镇、中国酒村和世界名酒庄园连接在一起,世界名酒走廊初见雏形。

3.成功化解南宝永高公司的遗留问题。按照群众路线要求,我局安排了6名具有农村工作经验又熟悉林权纠纷调处的工作人员,组建专门的群众工作组。深入南宝乡走村串户,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事实真相,找准问题症结,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牵头召集18名协商代表与永高科农公司座谈协商,达成了一致共识,并将协商结果反馈给全乡群众,得到了95%以上群众的签字认可,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成功化解历时十多年的林权纠纷,为下一步盘活林权,开发南宝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成功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确立了“山水森林城市,生态宜居邛崃”的四川省森林城市定位,按照“一核两翼、两廊三网、多点”的建设格局,明确重点实施森林城区、森林资源保护、绿色通道、城市河岸风光带及乡村人居林、林业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建设工程,全面推进邛崃森林城市建设,努力形成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全面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发达、文化丰富、望山亲水的发展目标。城乡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进一步提升。

5.强势宣传营销,恢复提振灾后旅游市场。一是以节造势,以节聚人气。继续培育我市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利用节庆活动开展整体宣传营销,主办丝路首城.醉美邛崃摄影节、旅游法万人签名活动暨邛崃旅游秋冬产品推介会等活动,积极协同举办丝路水廊.临邛古城放生会、带把吉他去平乐等旅游节庆活动。二是组团推荐震后邛崃仍然美丽。先后组织全市旅游行业奔赴贵州、广州、西安、重庆、昆明等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参加亚太旅游组织pata旅游推荐会,参加西博会、华商大会做旅游专版推荐。三是加强旅游宣传平台建设。在中央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发布专题宣传,成功举办XX市旅游线路发布会,推出22条特色线路,邀请四川30余家旅行社、百度、腾迅等十家国内主流网络媒体到邛踩线、参加邛崃秋冬旅游产品推介活动。1-11月实现旅游接待人数520.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8亿元,超过地震后的预期水平,逐步实现了邛崃旅游业的恢复振兴(预期为全年350万人次)。6.争取到XX市纳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在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面,一是通过细致工作、长期跟踪,经省旅游局引荐,直接到省上总体规划编制组,参与省发改委的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文本编制和项目库讨论,最终旅游业、林业在全国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文本中所占比重为XX市最重。天台山片区,火井-南宝山片区,包括邛崃旅游商品,基础设施等全部纳入总规文本。同时,积极、及时向XX市重建办、发改局、国土局提供相应信息和资料,帮助开展相关工作。二是争取到XX市纳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发〔2013〕26号文件,写入国家总规,规划拟建)范围。为邛崃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支撑依据。三是旅游项目入库较多,争取到用地指标较多,成效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地震及7.9洪灾对旅游业的冲击,游客对我市旅游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全市接待旅游人次大幅受挫,全市旅游饭店入住率均严重下滑。经我局与统计局对接,纳入消费限额以上目标的五家酒店2013年1-10月份同比增长-17.02%,但11—12月酒店营业情况将继续受到地震后旅游人次锐减影响且进入淡季,负增长情况严重,远不能达到我市限额以上旅游饭店营业额增长25%的目标。

三、2014年工作安排

(一)深入推进灾后重建植被修复项目建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林区道路恢复重建项目和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建设项目。(二)进一步加快南宝山旅游开发工作,一是争取尽快形成规划成果。二是争取尽快形成文化旅游品牌。以将南宝山打造成“成都的南宝羌寨”为目标,依托特色羌族文化,着力打造知名文化旅游品牌。三是争取尽快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稳定渠道。大力发展高山农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四是争取尽快启动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三)继续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森林管护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积极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专项规划、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有力推进全市园林绿化提档升级,确保城区绿化水平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进万亩观光牧场建设,力争牧场建设项目开工,三是继续推进世界名酒文化走廊建设,加强管护工作力度,统筹管理,保持管护效果,加快推进沿线项目:天府酒郡广场工程、汉风酒城、酒庄公园等项目建设。

(五)坚持项目统筹管理,推进可持续发展。以天台山和平乐古镇景区为重点,加快培育核心精品景区。在抓好在建旅游项目的同时,论证一批、储备一批旅游项目,梯度推出旅游特色新产品,增强旅游发展后劲;对重大旅游项目,加大行业指导和监管力度,确保其业态、文态、生态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2

丽江老君山(黎明.格拉丹)片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地质地貌多样性。该区域位于丽江玉龙县境内,与之相对应的地方林业职能部门是丽江玉龙县林业局。玉龙县林业局作为政府林业职能部门在保护和管理老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包括: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切实有效的开展退耕还林、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积极帮助自然遗产地农户发展替代生计等。但林业局有潜力和能力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森林保护环境教育宣传工作

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和保护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环境教育。玉龙县林业局虽然也开展过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如2013年10月,深入黎明等地进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但林业局在公众中进行真正意义上森林保护环境教育的力度还不够。林业局应该在社区居民和游客中间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替代生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环境教育活动,在黎明和格拉丹等地建立林业相关的环境标识,在游客中心建立林业环境方面的宣传栏。协助老管局的相关环境教育工作,提供各类资源,将林业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在老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切实开展起来。

二、加强格拉丹片区的替代生计工作、同时注意平衡黎明片区各类替代生计项目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同时改善社区的生计水平是所有世界自然遗产地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仅仅禁止社区居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的手段是无法有效实现自然和社区的和谐发展的。而替代生计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替代生计是采取社区参与的方式所进行的对环境友好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农业生产项目,以替代现有的低水平的生计方式和手段,实现自然和社区和谐发展。玉龙县林业局在替代生计方面所做的工作较为突出,近几年来在黎明等地大力开展中草药种植,核桃、油橄榄为主的木本油料种植等林产业,生态旅游等各项产业。然而这一工作主要在黎明开展,对格拉丹片区开展的工作较少。据调查,格拉丹片区居民收入偏低,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50%,且他们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还很大,2.5%和22.4%的收入来源于经济林和野生动植物。换而言之,格拉丹社区居民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依靠破坏自然资源为生。因此玉龙县林业局有必要在格拉丹社区加大开展替代生计项目的力度,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此外,玉龙县林业局对黎明替代生计工作的开展侧重于对社区居民进行各种替代生计项目的引导和相关技能的培养,但对社区居民发展各类替代生的产业过程中的监管不够,有必要加强监管,以确保他们在发展林产业、中草药种植业时不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促进非林木产品采集的社区共管工作

老君山社区居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在区域内进行非林木产品的采集。特别是对各种野生菌(松茸、鸡枞菌、牛肝菌等)、野生中草药、野生兰花的采集非常普遍。大部分的采集活动都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不合理的采集方式(如大量采集松茸和鸡枞等珍贵野生菌的童菌,使野生菌孢子无法散播,最终导致野生菌资源的枯竭)和过度采集的行为对这些非林木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威胁因子调查中发现,社区居民在老君山区域进行的非林木产品的采集活动对各类森林和生态系统,尤其是针阔混交林、高山生态系统、寒温性针叶林的都有较高的威胁,对于国家公园环境保护的总体的威胁也很高。而玉龙县林业局在老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中涉及到对非林木产品采集活动的监管和规范较少,因此林业局需要加强对非林木产品的采集活动的监管和规范。比如可以借鉴梅里雪山阿东行政村的松茸资源社区共管项目,将老君山各行政村所在的区域分为多个片区,并相应建立各个片区的村级非林木产品交易市场,对全村的资源采集及交易进行划区管理,将资源收益分配模式合理化,控制无序采集和过度采集,保证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保证非林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监管,有效防治生物入侵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3

2011年,是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桂林全市和旅游行业深入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措,按照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和向上争取政策两手抓,突出抓好现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全面启动了世界旅游城等旅游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对口向上争取支持,及时跟进总体方案报批工作;坚持老城区旅游改革提升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创新发展两条路径,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和综合竞争力;着力推进实施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着力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商贸、工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林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2788.17万人次,同比增长24.12%,其中入境游客164.39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占全区比重为54.29%;全市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18.34亿元,同比增长29.74%,其中入境旅游收入40.13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区比重58.72%,旅游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我市获得“2011中国特色休闲城市--最美休闲城市”、“最中国文化名城”等荣誉。市旅游局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的“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下面,我就2011年桂林旅游发展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加快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程

试验区建设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大力支持。国家旅游局领导对我市建设旅游试验区提出重要指导意见。自治区成立了以马飚主席为组长的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以高雄副主席为组长的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各项有关工作。

试验区总体方案批复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议事日程。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亲自带队,积极向自治区政府领导及自治区相关厅局争取支持。《试验区总体方案》经自治区主要领导审定并上报国务院,通过努力,上报文件由国办批转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将组织国务院有关部委研究以《试验区建设规划纲要》的方式给予批复。

我市列入“国家旅游产业用地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国土局向国土资源部成功申报“国家旅游产业用地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拉开序幕,试验区明确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2011年5月27日,自治区马飚主席亲自在桂林召开现场办公会,确定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的重要决策,明确桂林世界旅游城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2011年10月25日,桂林世界旅游城揭幕仪式隆重举行,自治区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为世界旅游城揭幕。《桂林世界旅游城概念规划》通过自治区批准并加紧实施,相关配套专项规划编制完善中。一批重大项目开竣工,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掀起了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新高潮。

三、积极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4条旅游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旅游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旅游试验区全面夯实基础。

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效益。“两江四湖”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桂林万福休闲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集中开工,资源天门山景区、神龙水世界景区竣工并试运营。加快完善旅游项目库建设。向自治区和国家发改委申报重大旅游项目7个。上报旅游配套资金项目53个。景区发展更趋多样化,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完善。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一批高端酒店形成优良品牌并获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旅游项目建设助推县(区)旅游发展。各县(区)充分把握旅游试验区建设契机,把发展旅游业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阳朔县围绕“创标”工作重点加强了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临桂飞虎队遗址公园、灵川桂林东部凤凰城、兴安乐满地高尔夫D场、全州湘山寺、灌阳千家洞风景区、资源八角寨、永福金钟山景区、荔浦银子岩二期、平乐漓江小镇、龙胜温泉改造、恭城县山寨-水寨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秀峰区成功举办首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叠彩区正在推进“三大板块”建设,七星区正在规划建设桂林市体育旅游休闲中心,象山区力促万福度假村建设,雁山区大力推进愚自乐园二期建设;旅游发展总公司加快了漓江东岸景区建设步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动感丹霞·桂北休闲旅游新地标产品。县区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2011年,阳朔、龙胜、兴安、荔浦接待入境旅游者分别同比增长16.16%、15.33%、13.64%和13.70%,永福、平乐等其他县增幅明显。

四、多渠道开展旅游营销,旅游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旅游总收入增幅持续数年超过接待游客总人数增幅,201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16.34%,旅游质量效益凸显。

营销手段丰富创新。境外市场方面,积极组团开展境外针对性促销。参加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旅游展会10个。加强台湾市场直接促销和新马市场自主促销,复苏日本、韩国市场,紧密与印度、俄罗斯旅行商的联系,积极利用媒体资源和航线开通开展宣传促销。国内市场方面,继续开展“旅游大篷车”促销。参加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国内旅游展会近20个。通过举办“桂林城市名片征集活动”和网上开通“桂林旅游局”官方微博宣传桂林旅游。加强了“南方旅游城市合作体”等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了一批旅游专列来到桂林。

入境市场结构更趋完善。境外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外国人份额突破百万达103.72万人次,占入境旅游者比重63.09%。南美洲、印度、中东、俄罗斯等市场增幅较大。马来西亚入境游客达17.02万人次,增长31.45%,位居我市入境客源国首位,国家旅游局领导高度肯定我市马来西亚穆斯林市场开发经验。

国内市场效益稳步提升。全市各旅行社共接待游客总人数365.84万人次,占全市总量13.12%。出游方式日益多元化,自驾游、自助游、会奖旅游、婚庆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成为居民消费热点。全市举办各类会议5000多个。各县区积极举办具有本地特色节事节庆活动,对当地经济效益的综合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五、精心打造节会品牌,“中国桂林国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五届国际旅游论坛圆满举办。来自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专家出席第五届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弗雷德里克·皮耶莱、国家旅游局杜一力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对论坛作出高度评价。

第三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锦上添花。本届山水节与“国际论坛”同期举行,300多位嘉宾参加活动,70多家媒体全面宣传报道,在各类媒体发表信息3万多条。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

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亮点突出。郭声琨书记、高雄副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和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等有关领导亲自出席开幕式。共吸引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界人士,专业参展商超过800家。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被评为“2011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50强”。

六、丰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旅游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根据国家旅游局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求,加强对这两个试点单位进行精心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阳朔县和桂林乐满地旅游标准化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称号。《阳朔民居旅馆服务质量要求与等级划分》已由自治区质监局发布实施。全市新增五星级饭店1家,4A级景区2家,22家旅行社获得星级。

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阳朔县兴坪镇、恭城县红岩村荣获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兴安忘忧谷、永福银洞村横石屯等4家单位评定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新增二星级以上农家乐35家,其中阳朔奥德克培训中心成为全区唯一一家五星级农家乐。八路军办事处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

七、不断规范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漓江景区整改强力推进。国家旅游局、自治区高度重视强力推进漓江景区整改工作,国家旅游局有关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提出整改要求,自治区高雄副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自治区旅游局陈建军局长亲自率队到桂林指导漓江景区整改工作。刘君书记、李志刚市长亲自部署,并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交通局、旅游局、漓管局等26家责任单位组成的漓江5A级景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李志刚市长亲自到一线检查指导。陈丽华副市长、周卫副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明察暗访。有关县区及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目前,整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

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显著。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专项治理“零负团费”工作会议,市公安、交通、旅游等10个职能部门联手开展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行动。建立了旅游信息舆情报告制度,全年及时处置网络舆情16起。深入推进实施新条例。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游客满意率保持在97.7%以上,旅游投诉同比下降21%。中国旅游研究院在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中,我市2011年第四季度排名全国第2位,全年排名第7位。

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多次开展全市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举办多期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班及安全员执证上岗培训班。黄金周、小长假等节假日平稳度过,全市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八、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人员素质

业务培训和普法教育深入开展。举办旅游质量标准、统计、旅游安全、普法、职业道德农家乐等各类培训班98期。参加培训人员涵盖旅游企业负责人、中层业务骨干、导游等一线从业人员。我市三次援藏的导游员刘萌刚被评为“2011年中国旅游十大风采人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正确领导和市人大、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市各部门,尤其是涉旅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旅游局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旅游发展方式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仍需大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有待大力提升,旅游发展投入总体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还不健全,旅游企业规模不大,旅游服务水平还需大力提升,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还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我仅就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报告。等会,陈丽华副市长将全面部署2012年旅游工作,李志刚市长将做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谢谢大家!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4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x区贯彻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形成局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进行两次意识形态工作学习和研判共计xx次,并形成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两份。按照“事前审核、事中监管、事后跟踪”的原则,加强对文艺队伍、文艺作品、演出活动、展览活动、创作研讨交流活动的管理,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综合文化服务站等基层思想文化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主动权、管理权。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做好媒体宣传报道

我局通过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政务新媒体对全区文体旅惠民活动、重要政策、优秀作品、优质资源等进行及时和广泛宣传,不断提升百姓的参与和满意度,围绕招商引资、世界博物馆日、党史学习教育等中心工作做好日常宣传。截止今年x月xx日,“文渥龙x”政务新媒体平台发稿xxxx条。其中,微信公众号xxx条、微博xxxx条、一点号xxx条、网易号xx条、企鹅号xx条、搜狐号xxx条。

三、完成旅游活动和旅游宣传营销相关工作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5

1 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研究

1。1 林业资源管理的理念研究

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木材资源,同时也能对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企业在相关的产品生产方面是存在一定的排他性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林业生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利用林业资源获得经济效益,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能更好的进行生产活动,因此,要对林业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林业资源。林业资源是公共服务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供应,因此,政府在这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2 相应林权企业对于林业资源的所有权支配

我国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开采权转让给采伐者,国家在林业资源采伐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在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的时候,要将采伐者假定成为森林资源的保护者,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在进行林产品生产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1。3 我国林业资源的探索道路十分坎坷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是比较重视的,因此,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产权制度,将林业资源形成了人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形式,这样就使得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个整体,在管理手段方面有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在林业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公有制的形式。在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委托管理的形式,很多的林业局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的情况,这样也使得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预期和实际情况相反发展的情况。

1。4 借鉴先进理论,中国林业资源管理将获新生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6

在衡山县林业局和沙泉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站已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如下:

1、林权改革工作,已经发证有7个村(金台、水口、旺冲、上角、山田、泉水、茹家),未进入堪界的有双全村1个组,幸福3个组,建塘1个组,金台1个组,上角1个组,建华1个组,可以进入一榜公示的村有柳树、界塘、建华、石台、石狮、种福、桂花已进入一榜公示的村。

2、林政管理和育林基金的征收。我们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按《森林法》和《林业实施条例管理》处理到位,育林基金我站的任务是1.64万元,我站已完成3万的税收。

3、营林生产,县林业局下达1000亩的绿化任务我乡已完成850亩左右,在县内各乡镇,完成任务名列前茅。

4、森林防火:全乡发生火灾次数共计6次。乡政府配备了打火应急分队,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合理组织人员灭火,使损失降到最底程度。

5、兼政问题。能够廉洁自律,端正工作态度,做到收一分钱开一分钱育林基金发票。

沙泉乡2011年养殖业及动物防疫工作小结

不平凡的一年又将过去,回首往事,感概多多,一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围绕保发展、保平安,保乡民吃上放心肉、放心鱼方面做了些应做的事。

一、畜牧业稳步发展

以培植发展、养殖大户为重点,带动全乡全面发展。全乡年末共存栏牲猪5390头,比上年增长12%,出栏牲猪9380头,同比增长13.8%,能繁母猪763头。

存栏牛387头,出栏255头,山羊存栏590只,鸡存笼124680羽,出笼167800羽,分别同比增长13.2%和14.7%鸭存笼4960羽,狗存栏3760只。

全乡目前存栏猪30头以上有25户,100台以上的5户;存栏牛20头以上的1户;

存栏羊50头以上4户;

存鸡1000羽以上的6户;

存鸭100羽以上8户。

2、渔业

全乡1100亩养殖水面,共产鲜鱼223吨,现存塘成鱼158吨,各种冬季鱼种存塘168800尾,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并保障了来年鱼种的基本供给。

二、动物防疫工作踏实推进,确保了本地无重大疫情的一方蓝天,一块净土。

乡站工作人员是在村支两委、驻村乡干部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配合下,在春夏、秋冬两大季的防疫工作中,深入大户、指导防疫,免费提供疫苗,普及散户做好填栏补记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全年共注射生猪各种疫苗16850针次,从未发生不良反映,所有畜禽免疫率100%,安全度100%,入户率100%。

三、加强了市场肉产品、水产品的检验和监管,保障全级居民吃上了放心血、放心鱼,全乡从未发生因肉鱼产品不合格而中毒现象的事例。

肉食市场,点多面广,流动性强,难度大,时常活动着我们的检查员,履行职责的、骄健的身影,和听到宣传肉品知识和防疫知识的殷殷话语。

一年来,本站虽然做了些事,如果说取得一定成绩的话,那么离不开上级主管局的指导,离不开乡党政的关怀,离不开各部门和各村干的通力协作。

在这里,向一切关心、支持畜牧、防疫、水产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全乡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明年再携手共进!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7

1 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研究

1.1 林业资源管理的理念研究

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木材资源, 同时也能对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 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 林业资源企业在相关的产品生产方面是存在一定的排他性的, 同时, 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林业生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利用林业资源获得经济效益, 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能更好的进行生产活动, 因此, 要对林业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林业资源。林业资源是公共服务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供应, 因此, 政府在这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政策,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2 相应林权企业对于林业资源的所有权支配

我国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开采权转让给采伐者, 国家在林业资源采伐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调控, 因此, 在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的时候, 要将采伐者假定成为森林资源的保护者, 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 同时在进行林产品生产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结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1.3 我国林业资源的探索道路十分坎坷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是比较重视的, 因此, 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产权制度, 将林业资源形成了人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形式, 这样就使得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个整体, 在管理手段方面有了更好的发展, 但是, 在林业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公有制的形式。在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委托管理的形式, 很多的林业局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的情况, 这样也使得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 导致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预期和实际情况相反发展的情况。

1.4 借鉴先进理论, 中国林业资源管理将获新生

我国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是非常落后的, 为了更好保证其发展, 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先进的理论, 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委托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的监督通常存在着力度不足的情况, 这样就使得很多的代理人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滥砍滥伐的情况, 这样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非常严重的破坏, 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 人们为了更多的获取经济效益, 出现了越来越多破坏环境的情况,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对资源进行浪费的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对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要进行提高, 这样在林业资源保护方面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 林业资源的防火管理措施

对于森林资源来说, 火灾的发生对其影响是最严重的, 同时也是其最大的威胁。森林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很多的资源化为灰烬, 同时对很多的珍惜物种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 森林出现火灾不仅仅会对资源带来很大的影响, 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是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的。森林对调节人们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因此, 森林出现火灾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森林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会导致林业资源受到影响, 同时, 林地的覆盖面积会出现减小的情况, 这样会导致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 同时, 对周围的水利工程和农业发展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一场森林大火不仅能够烧毁大片林木资源, 并且还能够烧毁林区的房屋以及珍贵的动植物;为了能够快速扑救森林大火, 就一定要耗费大批的人力和物力。总而言之, 发生森林大火就一定给我国与人民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 应该严格加强森林的防火措施, 这将关系到相应的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关键性工作, 同时也将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人物, 一定要认真抓好并抓实。

2.1 森林大火的预防手段和管理工作

森林大火是森林资源面临毁灭性伤害主要威胁。能够引起森林大火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原因:可燃物、氧气与火源。在森林中的可燃物与氧气是任何时候都具备的, 因此是导致森林大火的关键原因就是火源。发生森林大火的火源通常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的火源两大类。因此管理人员要认真地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与“打早、打小、打了”的管理方针。从建章建制的环节入手, 也要严格其管理工作的纪律要求, 广泛地开展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 增强周边群众的防火意识, 健全相关林火的预报和扑救机制, 有效加强防火的基础性设施的建设, 尽量实现不发生或者减少发生森林大火;与此同时, 一旦发生了森林大火, 就要立即组织扑救工作, 使火灾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火险的预报也需要在防火期之内, 对于森林的火险状况要进行预测、预报的工作, 这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管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2.2 采取有效手段, 加强野外火源的管理

野外的火源管理工作也是森林防火工作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需要将野外的火源管理工作落实到森林火灾发生之前。从抓好野外环境工作中的生产与非生产用火入手, 同时也要狠抓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大力度进行巡查, 以消除隐患。发生森林火灾的高险期与重大节假日之际, 应该重点加大巡查工作的密度。在高火险时期的中午或者傍晚也是防火措施的重点管理时间段。管理人员要确保做到中午时间段不能下山, 应该死看硬守森林资源, 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3 结束语

伴随林业资源的不断发展, 林业资源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才能够确保森林资源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 确保万无一失。目前林业资源与林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和现阶段的严峻情况, 构建了一套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相应的法律保证体系, 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从而可以不断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环境;林政资源;关系;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35-02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全球的生态危机出现,并且影响到了每一个国家的独立发展。同样,我国的生态问题也较为严重,生态问题的存在,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林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对于林产品的供应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关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然而,我国目前的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不尽顺利,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笔者选择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1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关系分析

林业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性提高有较大意义。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林业资源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保护,是人类进行生存环境优化的重要实践,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行为。所谓的林政资源,就是相关的林业管理部门与机构,从国家的林业保护政策出发,利用法律法规以及林业部门内的规定,对采伐、使用、运输以及保护林业资源的生活进行合理组织,与监督,优化林业资源管理过程。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林业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关注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只会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力度不足,影响现代林业生态水平的提高。

2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国家与相关部门都比较重视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事业,但是在实践工作中,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一些消极现象。下面,我们就来对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2.1 林业资源的分布不平均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林业资源总量与人均量都较低,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与20%左右。国家林业资源量总体不足情况严重,覆盖分布也不平均。我国只有黑龙江、内蒙古以及云南等省份的林业面积达标且丰富。像西部地区的林业资源十分匮乏,林业资源分布出现两极化的现象。

2.2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力度不足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区域管理者,都认识到了林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林业部门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对于荒漠化问题以及水土保持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提高。在多年的努力下,生态环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人造林树种不尽丰富,且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人造森林的结构不合理。质量不足的林业生态建设结果,大大影响了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效率。

2.3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法制观念不足

只有人人都具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才能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得以正确的实施。但是,受到宣传工作质量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舆论环境没有成功建立。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足,这就使得许多政府工作人员、林政部门以及社会个人没有高度重视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没有建立起来。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不足,让执法不严与有法不依的现象充斥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活动中,影响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质量。

3 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力度,促进现代林业生态

建设

林政资源管理与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将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与现代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进行结合,会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加快。下面,笔者从二者的关系出发,对利用林政资源管理力度加强促进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对策进行分析。

3.1 加强林政资源与林业生态建设管理队伍的全面建设

加强林政资源与林业生态建设管理队伍的全面建设,相关部门应当对管理机构进行完善。每一个林业生态建设的基层区域,都应当建立起一个基层的林业工作站。利用林业工作站对当地的资源保护工作、林业生态建设宣传工作以及科技推广工作进行监督与宣传,发挥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林政部门还要加强对乡镇林业站的关注度,加强流动巡查的力度,利用创新型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来规范当前的林业资源管理行为。全面建设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队伍,应当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支能够严格执法的管理队伍。每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部门要加强林政资源观念传播的力度,开拓相关资金的投入渠道,使林政工作不断趋向稳定。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国家的林政部门要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组织纪律的严格化与明朗化,多吸引那些业务水平较高,工作道德强的人员。只有林政资源管理队伍与林业生态建设管理管理队伍得到优化,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才能达成,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执法力度才能得到加强。

3.2 加强先进管理设备与技术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林业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也需要进行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改革的深度加深,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向得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林业生态管理过程中,行政审批工作的效率要加强,林业生态管理的目标要不断民主化,管理过程中的权利运行也需要进行规范化升级,只有这样,林业生态建设的决策才会更加科学与合理。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今天,需要提高林政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先进管理设备的引进以及管理技术的使用,会使林业生态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加强。将计算机与相关的软件、系统融入到现代林业生态管理中,是林业生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3 建立与健全林业法律法规

在林政资源管理方法,国家已经制定过许多的法律与法规,其所涉及到的行业与领域也十分丰富。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传统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需求。林权管理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湿地如何保护,都没有得到准确地指引。这就使得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出现了困难,加大了林政部门与环境、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越发重要的今天,林业生态资源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是林业法律法规建设的重点。国家林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建设工作的重视利度,安排专职人员深入到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中去,发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对其进行法律法规的引导。在林业法律法规建立与健全的基础上,工作人员才能依法对林业活动进行管理,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

3.4 加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

宣传工作的开展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生态建设的意义,才能使林业生态建设事业更加顺利。林政资源管理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要对林区附近的居民进行生态建设意识的传播。林区的居民具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才能方便林业资源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林政部门应当加强与电视媒体的联系,利用电视进行宣传,扩大宣传的范围,力度加深。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舆论形成,会推进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提高建设质量。

3.5 提升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人员的素质

让林政资源管理促进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当前的工作人员素质不足,严重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林政部门以及生态建设机构应当关注人员素质的提升,开展有效的林业生态培训工作,让在岗人员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还要优化人才的招聘过程,从人才的工作意识以及对林业生态建设认识,具体的工作技能与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最适合林业生态建设的人员,促进林政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人员结构的优化,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4 结 语

综上所述,保护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的责任,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共识。只有环境得到合理保护,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是国家林政部门下属的林业资源管理机械的重要工作,旨在进行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尊重社会大众生活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只有二者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现代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淑艳,王喜臣.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及对策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2).

[2] 李新文.清水河县水土保持造林模式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9).

[3] 黄军,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2014,(10).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9

1、全面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按省厅《关于做好春季植树造林自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林造造〔〕43号要求,进行春季自查、验收,按时汇总、上报。

3、积极做好国有林场改革相关工作、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有关工作、及时上报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度情况。

4、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五城联创”活动,成立组织,落实人员,制定“义务植树活动方案”、“古树名木保护方案”以及植物园建设和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规划。

5、积极做好播种育苗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全市育苗工作的监督,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满足我市明年造林绿化对苗木的需求。

6、全面开展马尾松毛虫防治工作。全市共防治47860亩,主要是化学防治,白僵菌、鸟类、人工等生物防治。

7、组织全市各县(市、区)林业局参加省林业厅组织的一类清查培训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

8、按《关于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工作的通知》林造防[2009]39要求,积极配合省厅进行退耕还林经济林阶段验收工作。

9、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达成两项引资意向,预计投资2800万元。

五月份打算: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做好调研工作,为我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发展规划。

2、继续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活动。

3、继续抓好国有林场改革相关工作,做好对全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4、为迎接省厅20春季造林验收做好准备工作,并配合检查。

5、全面开展全市松材线病除治检查验收工作和检疫系统的开证应用工作。

6、完成今年我市育苗统计工作。

7、配合省林业厅检查辅导组对各地一类清查工作进行辅导和检查。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10

2、山林权属纠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山林得到进一步开发,山林价值进一步显现,但另一方面所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在此类纠纷处理过程中,发现山林权属纠纷存在许多问题与难点。整个案件数量呈不稳定多发态势。综合分析这些纠纷之后,总结出此类纠纷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山林问题是一个很具有历史沿革的难题,我县1982--1983年 “林业三定”政策及后来的林权改革,都涉及到山林的分割确权问题。但是,在一系列的改革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山林权属情况核实不够仔细,勘察不够确切,存在一定的失误,而这些历史遗留权属问题未予及时加以解决。

二是相关当事人权利所有者意识强烈。虽然山林权属纠纷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山林调处行为进行审查,但是实质纠纷是原告与第三人关于山林所有权或使用权之争,而随着山林价值的提升,相关当事人都认为享有山林权,对立情绪明显。

三是案件处理难度大。山林权属纠纷一般发生在村小组或是村与村之间山林地域交界处,涉及人员多,矛盾突出,加上证据分析认定上难度比较大,处理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风险高、难度大。

四是相关职能部门权属处置不规范。根据法律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应由当地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但有关部门在处理过程中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程序不规范现象,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导致纠纷多发。

五是山林升值后的利益冲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山林价值逐渐显现,山林转包、转让、租赁等开发后产生利益分配不均,由此激化权属所有之争。

六是调处效果较低。处理涉林纠纷案件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但目前调处联动机制尚未完善,且调处人员相关法律知识较为欠缺,山林权纠纷矛盾化解工作成效还不够好,当事人进而选择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林业日常管理工作与林木养护探究 篇11

关键词 林业管理;林木养护;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67

近年来,我国林业绿化发展迅速,根据《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32万hm2,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面积242万hm2,占全部造林面积的38.2%。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 7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8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km2,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0万km2。”这标志着绿化环保工程正处于高热发展期,而对于配套的林业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成为绿化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

1 林业工作特点

1.1 持续时间长

树木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且鉴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既有的绿化带将会长时间的存在,加上新绿化区域的规划与建设,直林业管理与养护伴随绿化区域建设始终,因此进一步延长了工作持续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气候变化,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区域环境问题变化、地区林业资源类型变化、引进植被等,均可能导致各类林业问题发生持续性突变,因此需要不断地改变原有的管理对策,这不仅要求林业工作者要有长期坚持的决心,更要求他们有创新能力。

1.2 季節性和区域性强

林业与农业种植异曲同工,林木及植被在种植时需要参考其生长特性,对地区气候、温湿度、土壤结构和光照等进行对比选取,如果自然条件与生长条件不符,则林木生长缓慢影响绿化工程。例如:温带植被移植到亚热带地区栽种,可能因为温度过高而难以成活,相反我国南方植被移植往北方栽种,有可能因为湿度问题而出现生长缓慢或成活不易的情况[1]。因此,林业管理与养护工作受到区域性影响而具备不同特点。

1.3 工作反复细致

当前,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以旅游、伐木、种植和深加工几种形式,可见林业工作并非片面地针对植被生长与养护,而是还要负责林业环境的监督和管控。然而林业的现代化开发具有反复性,如树木砍伐之后实行补种,待成林后再次砍伐,实际上是现代林业循环开发的一种表现;而旅游、深加工等持续进行,逐渐累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这种经营场所是此起彼伏,虽然加剧了林业工作的难度,但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林业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存在反复性,且还需要判别林业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且针对性地实施相关措施,因此又具备较强的细致性。

2 日常管理与养护问题

2.1 日常管理问题

2.1.1 管理区域划分与责任落实问题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管理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例如,林业资源区覆盖毗邻行政区域边界,如果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可能造成同种问题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案区别而产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如病虫害的处理,如果不能统一操作,则可能形成病虫害在两个片区反复转移的情况,而毗邻区域内问题发生与处理的相关责任也难以追查落实。

2.1.2 预期计划与应急问题

部分林业管理制度建设相对不足,人员配置、资源支持、技术支持等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管理持续时间长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多事后处理而少预先控制,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不合理砍伐与火灾防范,如何做到事前控制仍旧是一大难题。

2.1.3 管理效果问题

过度依靠人力管理,不仅使管理工作量居高不下,同时存在较多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难以对区域类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监管。

2.2 养护问题

2.2.1 技术问题

部分地区引进新的植被,或因木材等产品进口带来一些新的病害,而国内缺乏对这些新型病害的防治技术,导致短时间内林业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林业类型的增多,传统的养护技术已然不再适合,因此急需研究新的选种、育种、驯化和嫁接等多种工艺技术,既要保证能够研究林木植被的功能,又要确保养护工作的科学开展。

2.2.2 人力资源

我国各领域劳动力相对充足,但林业养护涉及专业的农业方面知识,如化学药剂的使用、病害判断与处理、相关专业设备的使用等,无一不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仍应当思考如何提升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上日常管理与养护是相辅相成的,即在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实施日常养护,利用日常管理引导林业养护。

3 工作实践

3.1 管理实践

目前,在科学技术的和管理理论的支持下,需确保林业管理趋于规范化、科技化和前瞻性。科技化即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打造覆盖范围广、应急效果好的监控系统,集信息采集、实时监控、指令传输、风险预判、自动决策等为一体的高效率的综合性管理平台,目前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而较为常见的就是基于GPS和GIS的监控系统。在火灾预警时,通过设立相应的观测点对林业带进行整体监控,从而定点反映火灾隐患和火灾扩散情况,以便快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合视频监控技术等一些其他的科技,还能够对林区进行全时段观测,对于病害分析、采伐监管等工作起到了有效辅助。规范化和前瞻性,即按照既有的模式,对各项工作进行规划,以确保实施、评价的统一性,且注重对各项问题和风险的预先判定,并制定应急措施。

3.2 养护实践

3.2.1 养护内容

合理安排养护计划,内容包括:做好林木的切边排水工作,保护周边草类植物,加强水土保护;修剪灌木分支,清理附生藤本植物,进行树木矫形,进行死树清理。

3.2.2 不同林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护和管理

对生态公益林以封山育林为主,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减少人为破坏和干预,让其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对经济林或商品林在做好树种选择,林地规划,合理种植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实施精细化养护,从肥、水、杂草控制小气候等方面进行管理,满足林分生长需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

3.2.3 养护办法

制定养护制度,采取分区域、分小组养护,落实责任机制,并制定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林区或周边区域建立苗木培植基地,及时补充树木。引进先进苗木种植、驯化技术,以经济林木和观赏林木为主,同时创造林业效益。招商引资开发林业资源,并将开发者纳入林业养护队伍,提高养护质量扩大养护效果。

4 结语

林业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是调和现代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多方面矛盾的关键。“生态”概念的提出加强了人们对于林业工作的重视,客观地推动了林业工作的进步。在现实工作中,依靠科学技术、理论经验等结合林业实情,对林业工作进行长期研究,是保障生态效益最为可靠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唐崇袍.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91.

林业和旅游管理局工作总结 篇12

1.1 森林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

“森林资源, 包括林地以及林区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森林, 包括竹林。林木, 包括树木、竹子。林地, 包括郁闭度0.2以土的乔木林地, 疏林她, 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根据该规定的精神可知, 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系统。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 在进行科学管理及合理经营条件下, 可以不断地向社会提供大量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及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

森林资源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森林生物资源、森林土地资源以及森林环境资源。 (1) 森林生物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及以森林为依托生存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资源。 (2) 森林土地资源。包括有林地、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等。 (3) 森林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景观资源、森林生态资源等。因此, 森林资源是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综合体。

1.2 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是不是商品, 有没有价值是林业经济学界长期以来讨论的核心问题。

森林资源的价值与价格这一问题的理解与认识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1.2.1 资产与资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第三辑中, 对资产的定义是:

“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因此, 资产具有3个重要特征: (1) 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 (2) 为某一特定个体所控制。 (3) 资产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1.2.2 资源与资产资源与资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资产, 首先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 资产与资源分属不同的管理范畴。

两者的物质内涵具有一致性。但又有显着的区别。 (1) 资源揭示财富的物质属性, 主要以实物管理和数量管理为基础;资产要揭示财富的经济属性, 目标是对资源进行经济补偿或价值实现、以价值管理为核心。 (2) 取得的方式不同。资源的取得或者是天然形成的, 或者是人的劳动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而资产的形成可以有3种渠道:一是由人们认定渠道, 将一些资源作为资产;二是由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创造的;三是由买卖、租赁等产权交易实现的。 (3) 作为资产的资源, 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 资产总是个体者的资产, 主体对其具有控制权。 (4) 计量单位不同。资产应能够以货币计量, 而资源主要以实物单位计量。

1.2.3 森林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是在现有认识和科学水平

条件下, 进行经营利用, 能给其产权主体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资产的分类: (1) 按其形态可划分为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森林景观资产和森林环境资产等。 (2) 按经营管理的形式划分为公益性森林资源资产 (如防护林) 和经营性森林资源资产 (如用材林资产、经济林资产、薪炭林资产和竹林资产等) 。

2森林资源和林业管理理论基础

加强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管理是基于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 对具体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管理的抽象与概括, 同时又反过来指导一般管理规则的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 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 其内涵与特征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至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尽管如此, 其基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却是相一致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 而是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 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 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 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 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因此, 可持续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 必须反省使用资源的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特征的经营模式, 实施在可持续前提下的经济发展。环境退化的原因产生于经济活动, 其解决的办法也必须依靠于经济发展。

2.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 同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 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 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 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 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 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 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 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栗而适得其反。

2.3外在性所谓外部性, 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超越于进行这些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外的外部影响, 即不通过价格机制反映的影响, 进而会产生不能全部反映到私人成本中的社会成本。外在性可分为正的外在性和负的外在性。

3森林资源管理的行政许可制度

实践证明, 我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中心, 重采轻育的传统的体制和理念, 是使采育比例失调, 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 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森林资源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是最根本的基础性资源, 它的优劣直接激励或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 对森林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明晰落实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前提下, 实行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与实物量的综合管理, 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补偿, 科学的管理模式的构建, 是使森林资源资产走上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 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

3.1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经济性管制经济性管制主要是指政府对个体在价格、数量、进入和退出等方面的控制。具体到森林资源和林业实行的经济性管制, 主要是行政机关行政许可。

林权证制度:林权证是依法经人民政府登记核发, 由权利人持有的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 林权证式样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林权证书中详细记载了地块范围、面积、林木蓄积量等山场情况和森林资源状况, 明确了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拥有者、地上森林或林木所有者、地上森林或林木使用者等权属内容。当权属中任何一项内容发生变更时, 如林地使用权依法发生流转等, 需要依法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依法持有了林权证, 权利人就拥有了该林权证记载范围内的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民政府颁发的林权证, 不仅是森林、林木权属的法律凭证, 而且也是林地权属的有效法律凭证。

3.2森林资源和林业的社会性管制社会性管制, 依据植草益对社会性管制的定义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

促进节约用地的一些措施

焦雨坤李宁 (齐齐哈尔市地产管理所)

摘要:节约建设用地有许多措施, 本文主要从用地标准及规化、建设用地利用率、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等方法, 论述了促进节约用地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节约用地利用率机制

0引言

我国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稀缺, 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 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础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促进节约用地的一些措施:

1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

1.1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 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 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 核减用地规模。

1.2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科学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 统筹协调各类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 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1.3 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城市规划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

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节能集约用地的要求, 加快城市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尽快出台新修订的人均用地、用地结构等城市规划控制标准, 合理确定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

1.4 严格土地使用标准要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 抓紧编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标准。

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 重新审改现有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凡与土地使用标准不一致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 要及时修订。要采取先进节地技术、降低路基高度、提高桥隧比例等措施, 降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用地和取弃土用地标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必须严格执行用地标准, 对超标准用地的, 要核减用地面积。今后, 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开展涉及用地标准并有悖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达标评比活动, 已经部署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坚决停下来。

2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 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2.1 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各地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

上, 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 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展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 并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处理好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 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2.2 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 坚决无偿收回, 重新安排使用;

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 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 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

2.3 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适宜

开发的未利用的地做出规划, 引导和鼓励将适建设的未利用地开发成建设用地。积极复垦利用废弃地, 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 以及经核准报废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使用的原划拨土地, 应依法及时收回, 重新安排使用;除可以继续划拨使用的以外, 经依法批准由原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的, 按市场价补缴土地价款。

2.4 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对现有工业用地, 在符合规

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 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 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 不再增收土地价款。财政、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和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税收政策。

2.5 鼓励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研究建立土地利用状况、

用地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评价指标体系, 加快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工作。凡土地利用评估达到要求并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 确需扩区的, 可以申请融合依法依规设立的开发区, 或者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对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国家级开发区, 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3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 健全节约用地长效机制

3.1 深入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要严格限定划拨用地范围, 及时调整划拨用地目录。

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 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 (产业) 、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 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其他建设用地应严格实行市场配置, 有偿使用。要加强建设用地税收征管, 抓紧研究各类建设用地的财税政策。

3.2 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储备建设用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 并将现有未利用的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储备。

储备土地出让前, 应当处理好土地的产权、安置补偿等法律经济关系, 完成必要的前期开发, 缩短开发周期, 防止形成新的闲置土地。土地前期开发要引入市场机制, 按照有关规定,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实施单位。经过前期开发的土地, 依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出让。

3.3 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土地出让前要制订控制性

详细规划和土地供应方案, 明确容积率、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规划条件一经确定, 不得擅自调整。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 督促及时开发利用, 形成有效供给, 确保节约集约利用每宗土地。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 不得发放土地证书, 也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

3.4 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

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 (包括配套的办公、科研、培训等用地) , 以及同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 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制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 拟定出让地块的产业类型、项目建议、规划条件、环保要求等内容, 作为工业用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出让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严禁用地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圈占土地, 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3.5 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要严格约定建设项目投资额、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

对非经营性用地改变经营性用地的, 应当约定或明确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重新依法出让。

3.6 优化住宅用地结构合理安排住宅用地, 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

供应住宅用地要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 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 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森林资源在林业经济的发展中是最根本的基础性资源, 它的优劣直接激励或制约着我国林业的发展。

上一篇:集团周年庆典活动下一篇:戏曲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