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篇1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懂得勤俭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尝试服务社区,增强社会责任感。[活动形式] 调查、采访、搜集、学习、文艺汇报演出 [活动准备]

1、分组搜集资料,向长辈了解,去工厂调查。

2、计算器,照相机,摄象机。

3、制作头饰,小品排演,整理资料,编写儿歌。[活动计划]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分为活动课题的确立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活动延伸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课题的确立阶段

1、课题的确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门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而在学生中间,学习用品的浪费,水、电、粮食的浪费,时间的浪费,都不难发现。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制运动,这是利国利民的长期任务。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学生对此问题耳闻目睹了解较多,又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所以确立了此次活动主题——《珍惜劳动成果》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它带来的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学生能够经历以往不曾领略过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观察、采访、查阅、体验、讨论、汇编、制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了很多能力。

1、定活动方案:

①搜集方式:资料是研究过程中观点形成的基础,只有掌握大量的资料才可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才有可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用什么方法能搜集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就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最后总结归纳了下面几种方式:查阅书籍、上网搜寻、实地考察、谈话咨询等方式。

②课题活动方式:为了方便活动的进行,经学生讨论研究决定采用小组合作 的方式,最大的发挥个人的力量。根据兴趣爱好、搜集方法的异同划分成3个小组并合理分工,组长负责每次活动前,召集全体成员认真讨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预期目标,小组成员的分工,做好预约联络工作,并督促成员在搜集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上缴资料,促进整个研究工作持续有效的进行。成员在组长的统一调度下认真完成各项调查研究任务,并随时向组长提出可行性建议。

③记录方式:为了方便学生随时记录、整理资料,学生自行设计了便于携带,便于记录的观察卡,随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想。

2、活动实施

(1)小队分组合作,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上社会,寻找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的来历,把它们用文字记下来,用录音机录下来,用照相机、摄象机拍下来。(2)寻找人们的生活中间的浪费现象,也用文字记下来,用录音机录下来,用照相机、摄象机拍下来。

(3)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这个环节我们教师不能只看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体验。对于学生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体验是学生综合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学生活动体系的中心环节。没有主体对客体的体验,客体就不可能被内化。没有体验特别是情感体验,活动中蕴涵的东西就无法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我们设计的活动就流于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也就无法达到。所以要引导同学们把自己的体验说出来,并与大家交流分享,使同学们在分享自我体验的同时,从其他同学的体验中生成联想、领悟,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和提高。

学生把自己观察、讨论交流、查阅资料、采访成果,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和交流出来。在活动中不断体验、认识和收获。第四阶段:活动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和活动情绪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的经验性课程,是注重多样化实践性学习的实践性课程,是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局限、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所以本环节的设计是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学以致用,惠及社区,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开展社区服务与实践活动。同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实践的多样性、创造性,发展特长,张扬个性。

1、写一篇活动后感。

2、出一期与活动内容相关的黑板报作宣传。

3、向自己的家长做一次勤俭节约的宣传。

4、没有争到节约章的同学可以继续争章。附:争节约章的条件

1、调查了解一粒米,一滴水,或一度电„„的来历,并记录下来。

2、参加一次勤俭节约的宣传活动。

3、知道身边的一些浪费现象,发现后能主动劝阻。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篇2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与交流阶段对于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目标达成, 包括合作学习、分享研究成果、提高表达与展示水平、培养评价、反思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阶段, 教师应着力关注并落实以下三点。

一、展示:展示什么

在这个阶段, 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展示。展示是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参与活动的总结与认可。它能让学生体验参与活动的成就感,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展示中得到对自己和自己所处团队的认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 在展示时可以选择相应的展示方式。

1. 展示活动作品

设计制作类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应当侧重于学生作品的展示。在展示作品实物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设计的理念、意义等作品本身的内涵。展示的形式以“作品展览会”等直观呈现并辅以简介的方式为主。例如“我爱乒乓”主题活动中学生衍生出制作类的小主题———“废弃乒乓球大变身”。在总结交流阶段, 选择该小主题的小组以“变废为巧———乒乓球制作展览会”为形式, 向学生展示各小组的活动成果, 同时在作品旁附以简洁的文字介绍或现场解说介绍, 现场参观者可以直接点评、交流, 营造了展示者与参观者现场互动的良好展示交流的氛围。

2. 展示活动结论

探究类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则是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展示调查活动的结论。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呈现、视频图片等。例如“饮食与健康”主题活动成果交流汇报课上,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是调查报告, 以文字的形式交流活动成果;可以是宣传画册, 以图片的形式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是小品、快板等形式,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愉悦的笑声中获得健康饮食的知识等。

3. 展示活动过程

实践活动类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应当指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 展示活动的体验。呈现的方式同样可以是口头论述、文本呈现、视频图片等。例如“小小大厨师美食我能行”主题活动成果交流课上, 受场地等因素影响, 学生无法展示所有美食制作过程和成品,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展示交流:有的小组采用DV拍摄的方式, 用视频记录制作过程;有的小组采用习作的方式回顾制作过程;有的则以多张照片组合成“照片墙”的形式来展示活动过程……各个小组的展示交流方式各不相同, 但都辅以现场解说或文字解说, 同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点评交流。

二、反思:反思什么

反思, 顾名思义, 就是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思考过去的事情,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反思,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 促进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升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自身的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反思活动中所“长”

“长”指的是所取得的成绩、获得的经验、习得的方法等。反思取得的成绩能让学生体验活动的成就感, 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注入动力;反思获得的经验, 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反思习得的方法则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以致用, 提高学习效率。

2. 反思活动中所“短”

“短”指的是在活动时发现的不足、应吸取的教训。反思不足, 能让学生理性地看待自己, 用批判性的思维审视自己,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反思教训, 能让学生避免下次出现错误, 迎来成功。

3. 反思扬“长”避“短”

反思扬“长”避“短”, 就是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或者少犯错误, 同时发挥自己或者是团队的特长。扬“长”避“短”能让学生在一次活动后总结活动中的成功经验, 同时发现不足之处。教师通过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反思活动的开展方式多样, 一般有下列几种。

(1) 化整为零:贯穿于展示活动过程。如上文提到的“变废为巧———乒乓球制作展览会”, 小组成员向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活动成果, 同时在作品旁附以简洁的文字介绍或现场解说介绍, 在文字介绍或现场解说中融入对本次活动过程的反思, 把获得的经验或发现的不足通过不同形式展示出来。

(2) 独立成形:单独开展一次专题交流。如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活动后的反思, 举行一次相关的习作赏析会;也可以就某个活动涉及的方法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 展示各自的经验或者不足。

三、延伸:延伸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总结交流阶段除了指导学生学会展示、反思以外, 更应引导学生持续关注部分活动主题的后续发展, 让学生从一次活动走向更有意义的、更有深度的下一次活动中去。哪些活动主题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 去延伸呢?

1. 延伸意犹未尽的

学生的兴趣始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如此, 只要学生感兴趣, 他们就愿意继续深入进去, 把活动做得更实, 把研究做得更细。这是我们教师最愿意看到的, 也是课程理念所鼓励的, 更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当学生对某个主题活动感到意犹未尽时, 教师应抓住这个良机, 引导他们深入进去, 延伸出新的主题活动。

2. 延伸遗憾缺失的

受学生年龄、心理、阅历等特点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或不足。教师应有宽容之心, 宽容学生在活动中的错误, 宽容学生在活动中的不足。教师应该把这些错误、不足视为真实而又珍贵的教学生成资源。只要教师善加利用, 这些犯错、不足就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一次历练。这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重来, 再次尝试。在二次开展活动中, 学生能改正错误、克服不足, 获得新学习机会, 得到能力的提升。

3. 延伸深度挖掘的

同样受学生年龄、心理、阅历等特点的影响, 学生自主确定的主题活动可能仅限于“蜻蜓点水”, 还不能很好地触及问题的本质。这时, 教师应该适当点拨, 并加以鼓励, 给学生指示方向, 让学生在现有的活动成果上继续加深研究力度, 从而让整个主题活动更具深度。

尊重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 篇3

八家子中心小学 :史静丹

教学目标 :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社会需要各种劳动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不分贵贱,都应该得到尊重,劳动是最光荣的。引导学生珍惜劳动者辛勤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劳动者辛勤劳动创造的劳动成果。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收集资料。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劳动快乐,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动画歌曲《劳动最光荣》

1、听完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劳动最光荣、要热爱劳动)

2、是啊,正像歌中唱到的那样,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劳动也是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时还得献出生命。所以,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应受到称赞,任何人的劳动都应受到尊重。本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如何《尊重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

二、尊重值日生

1、我们每天都在班级里学习,班级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是谁付出劳动为我们带来这样整洁的学习环境呢?(值日生)

2、请值日生同学说一说今天是怎样做值日的?值完日后有没有破坏的现象?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3、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今天的值日生,刚刚打扫好的教室,被同学无意中弄脏了,你是什么心情呢?(不高兴 很生气)那请你说说应该怎样做才是尊重值日生的劳动成果呢?

4、班级就像家一样,如果说班级是小家,那么,学校就是我们的大家,为了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我们班有这样几位同学,他们每天如一日的坚持着清捡操场上的垃圾。(出示室外值日生照片)

请你们谈一谈,每天都做着一件事情,你们觉得累不累?烦不烦?那你们在捡垃圾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呢?(生谈)

值日生同学这样去做,其他同学呢,尤其是放学等车期间,难免会有同学无意中掉落垃圾,你有没有看到过?你看到了又是怎样做的呢?

5、开学后不久,我们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劳动,清捡校内外的垃圾,相信大家在这次劳动中,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谁来谈一谈。(课件出示劳动场面的照片)(生谈)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责任心的人还大有人在,(课件出示学校劳动图片)这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捡垃圾的场面,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像他们一样爱护我们的大家庭,为我们的大家庭付出劳动。我们不能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主动弯腰捡起垃圾。尊重值日生的劳动也是尊重我们自己的劳动。

三、尊重老师的劳动

在校园里中,除了尊重值日生劳动外,你还应该尊重谁的劳动?(老师)

1、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老师付出劳动呢?

2、你怎样做才是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呢?(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课件出示作业展,表扬作业工整的学生

3、受表扬同学谈谈这样做的感受

四、尊重家人的劳动

为了你们的学习,老师付出了劳动,在家里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父母付出的更多。你在家里又是怎样尊重家人的劳动成果的呢?(生谈)

五、尊重社会劳动者

1、认识劳动者

除了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家人,老师、同学之外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社会劳动者,服务于社会(出示课件:展示一组劳动画面,学生边看边说画面有哪些劳动者)这些都是社会劳动者。

2、认识无高低贵贱之分的劳动者

请你说一说,在这些职业中,你长大后最想从事哪个行业?说说为什么?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清洁工人的生活,到处是垃圾,环境肮脏。所以说他们只是从事的劳动不一样,但是他们做的事情,都是我们需要的,都是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都是平等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都应该去珍惜!

3、珍惜劳动成果

(1)刚才我们谈了很多尊重劳动成果的内容,有一首诗也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齐背《悯农》,谈谈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什么呢?(珍惜粮食)

(2)在你的身边有没有浪费粮食或浪费其他劳动成果的现象?(中午饭、文具„„)

4、有几位小朋友是这样做的,请你来判断一下这样做是珍惜劳动成果吗?(1)小刚觉得饭菜不合口味,吃了几口就把它倒了。()(2)王乐常常用笔在教室墙壁上乱写乱画。()(3)李明看见校园有一张纸屑,就随手捡起。()(4)玲玲看见公园里花很美丽,就随手摘了几朵()(5)画画时,想用铅笔擦去画错的地方一时找不到铅笔擦,干脆把画纸撕下来扔了。()

大家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判断,说明通过这节课的讨论,你对如何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你就能够做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的好孩子。

六、拓展延伸:

劳动是光荣的,为了尊重劳动,我们每年都过“五一劳动节”,再过几天啊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在这里,我们要向所有的劳动者致敬,同时以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敬意。让我们一起以“珍惜劳动成果”为主题,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节约一元钱、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粮食„„(生口述、师手写)

我们要努力做到节约每一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为节约是尊重劳动成果的最好的表现。

八、老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德育实践课,我们二年二班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首先我们应该以身示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因为“尊重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是文明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既收获了文明又享受了快乐!

《尊重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

——德育实践活动课

劳动成果要珍惜说课 篇4

我是…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珍惜劳动成果》。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

一、单元研读,课标引领说教材

《珍惜劳动成果》是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方便面的来历”为主题,分为《粒粒皆辛苦》《走进食品加工厂》《珍惜劳动成果》三个部分,主要针对当今部分少年儿童劳动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思想上存在轻视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生活上不爱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中设计编写的。

我今天所说的教学内容是第三部分《珍惜劳动成果》,它要求学生通过这一课的活动学习,认识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感悟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能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剧、小组讨论、观看图片等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各种体验中获得知识及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思想,从小培养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教学难点: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不浪费。

四、更新理念,探究模式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目标设臵以及教学理念,我主要选取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开课以情景剧录像引领学生走进我们自己的学校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不珍惜劳动成果情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自然顺承导入本课学习。在课中播放大量图片,并配以老师的深情旁白,让学生充分感悟各行各业劳动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幸福。播放“清洁工一天的工作”视频,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再次给学生更强烈的冲击,感悟也更深刻,交流走进学生深层内心。

2、体验教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课前完成第一个体验“为爸爸妈妈做一餐饭”,课中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体验“七巧板我来拼”,课末让学生在“自律大冲浪”中自我反思再次体验我们要尊重劳动者就要珍惜劳动成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就连在“课后拓展“环节,我贯穿始终地运用此法,布臵学生继续走入生活,去策划自己的珍惜劳动成果之路,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展开并不断充盈,完满学生现实生活,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3、榜样力量法

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堂课我仅仅让学生从陈毅、比尔盖茨的故事中看到榜样,也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学生向劳动者之一的老师们,做出了行动!

(二)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紧扣教法,穿插活动体验,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伊始,我采用了观看情景剧的方式,创设一个真实的校园生活侧影,带学生走近身边的劳动者。

2、紧接着出示一组图片,在老师的娓娓叙述中,让学生走近这些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认识并了解他们的辛劳和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他们的距离,从而层层递进导入新课。

(二)活动体验,激发情感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小活动

1、交流“为爸爸妈妈做一餐饭”后的感受;

2、现场采访,调查老师一天的工作;

3、播放“清洁工清扫视频”;

4、七巧板拼画比赛。

把学习的目标分层,从学生自身的体悟,到对周围人群的了解,再到自身的亲历,回环反复,努力做到还课堂于学生,还话语权于学生,认识是自然的,收获是自然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也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三)听读故事,崇扬优良品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6年版专门根据新时代发展需要增加了“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我选取了陈毅元帅的故事,期望用这样的正能量的榜样感召孩子们懂得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勤俭!这也是珍惜劳动成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的行为指导要求。然后我选取了第二课中提到的“比尔盖茨”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劳动成果要珍惜的行为思考:节俭!

(四)“哈哈镜”对比辨别明理;“自律大冲浪”自我反思 这一个环节,在课本资源使用和课外资源的延伸上,我结合二者

设计了两小个活动,再次指导学生回到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场景中去认识了解劳动成果要珍惜。学生在自我反思以及冷静判别中,道德成长在自我反思中获得了发展。

(五)课堂总结,课后拓展 总结突出课题,突出主题,适时引入“策划方案”,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进生活,走进探究的天地。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学习的导游图,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板书是老师的微型教案,为了彰显主题,突出劳动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再结合本课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劳动成果要珍惜 来之不易 尊重劳动者 传统美德

劳动成果要珍惜的评课稿 篇5

聆听华老师的《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更是让我看到了这种师生交流所产生的火花,学生那种装也装不出来的动情表达。有了这样毫无雕饰的表达,品德课堂不成功也难。

《劳动成果要珍惜》一课,与《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劳动需要知识》组成一个单元,同属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栏目。其他两课我也多次听不同的老师上过,但这一课给我印象极深。这三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却各有侧重。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现在的儿童又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庭的宠爱,有求必应,有的甚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吃、穿、用应有尽有,家长为他们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十分齐全,他们往往难以体会这些用品是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不知道应该珍惜劳动成果。所以,倪丽华老师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实例亲身实践,体会劳动者的辛苦,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浪费,做到珍惜劳动成果。整堂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效果理想。

一、别致的谈话导入,蓄势情感

回过头来再次审视倪老师的课堂,我不得不叹服她的别具匠心,就连一个惯常的课前谈话,也被如此巧妙地与教学内容联系了起来。

因为是借班上课,倪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问好,她问你们会怎么跟我打招呼,有的说握手,有的说拥抱。继而教师引出了“手”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出示图片“劳动者的手”,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然后定格在班里同学的一双手,这双是心灵手巧的手,折千纸鹤的手,这双手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劳动成果。于是,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亲手折的千纸鹤。课堂话题看似随意地切入,却无限贴近学生。

可就在这个时候,教师突然话锋一转,问:“如果把这只千纸鹤撕了,你愿意吗?”这样一句不经意的问话,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并产生了情感的碰撞。孩子们纷纷表示:“不愿意!”教师追问原因,学生回答:“这是我亲手做的,舍不得。”“做得很不容易。”“折了好几次,才折成功。”……学生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言语中满是珍惜与不舍得的情感。顺着孩子的感情,教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巧妙的资源利用,激发情感

揭示了课题之后,倪老师问孩子们:“那么,你们知道老师为这堂课所付出的的劳动吗?”学生畅所欲言,随即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老师到底付出了多少劳动。

这个环节,倪老师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现有资源,采取了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教师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首先,倪老师让一位同学现场采访他们的班主任王老师,主要侧重在老师的一天的上班时间。屏幕上同时出示“小调查——我从数字看老师”:老师每天上班的时间:约    小时。用过了现场采访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计算:数学老师每天批阅的本子:约     本,需要     小时批完;语文老师批阅一次作文的字数:约    字,需要    小时批完。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日常观察所得进行计算,从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中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而这仅仅只是批改作业一项,学生又说到除了批作业,还要上课、备课、家访等等。在这样的情感积淀下,倪老师深情追问:“看着这些数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有的说老师真伟大;有的说老师的工作真是太辛苦了;有的说自己的妈妈也是老师,下班了也同样要忙,我要帮她;有的说我以后要争取少订正,减轻老师的工作……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不在只是高高在上的套话,从他们讲述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真的被打动了。这,就是真情流露。这,是装也不能装的真感情!

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次追问:“那么,你该怎么做?”“我要认真做。”“我争取一次做对。”“我要帮助老师,给他们减轻负担。”倪老师总结了孩子们所讲,板书“争取全对,减少订正”,并要求他们将这句话写在数学本子的封面上,借此提醒、勉励自己。这是实实在在的导行。看着孩子们工工整整地写下这八个字,相信这堂课也会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三、新颖的观察报告,升华情感

在了解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这一板块,倪老师利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的“504班剩菜观察报告”这张表格,让学生针对5月8日、5月9日两天的剩菜情况进行汇报。同时,她让学生尽情发表对这份观察报告的想法。之后,教师出示了多张食堂工作人员忙碌的图片,请学生进行“中餐的自述”介绍。当大家看到凌晨五点,食堂工作人员就到菜场买菜,而那个时候我们还在呼呼大睡;然后洗菜、切菜、烧菜,全校近两千名师生的饭菜准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都不禁发出了惊叹:原来,食堂的叔叔阿姨们这么辛苦啊!再看看自己班的剩菜情况,孩子们都感到惭愧。

在这样的感情铺垫下,倪老师适时地出示统计数据,出示贫困人群的图片,配以深沉的音乐。课堂气氛凝重起来,愁丝在孩子眼里布满。教师及时捕捉:“孩子,你为什么紧缩眉头?”倪老师的睿智就在于此,总是能恰切地扣准时机,及时地引导学生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表达,是真切不虚浮的。基于此,当教师引出“光盘行动”,并向大家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光盘’”的时候,课堂情感达到了最高潮。

倪老师的整堂课,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给人以利落、轻快之感,让我受益匪浅。当然,如果教师在设计的时候能够将面铺得更开,涉及到其他行业的劳动成果,真正“以点带面”,课堂效果会更加理想。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篇6

一、通过开展“整治校园环境”的劳动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地, 校园环境的整洁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为此, 实践基地每期都会安排一节“洒扫教学”, 班主任将学生带到指定的校园环境区域, 组织学生进行“洒”与“扫”的专门指导, 让学生学会使用清洁工具, 并高效地清扫完指定区域。 每天早上, 各区域安排有一名教师指导该区域的学生进行清扫。 同时, 基地每期将组织一至两次全校卫生大扫除, 为校园的整洁出一份力。 在“整治校园环境”的劳动实践活动中, 既锻炼了学生个体的动手及生活自理能力, 又培养了小组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性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一) 开展 《走进树世界 》探究实践活动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是树木, 我们的校园也如此。 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许多不同品种的树木, 但是学生对树的认识还不全面。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使学生走近树木, 认识树木, 发现树木的生长特性和变化规律。 学生在中探究树的实践活动中, 通过为树木浇水、松土、修剪、制作树木标志牌,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同时激发学生珍爱绿色, 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 开展 “走进蔬菜世界”探究实践活动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同时蔬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食用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在探究活动中, 通过小组讨论、上网查询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基本知识、蔬菜的种类、蔬菜的生长习性及栽培的方法等。 然后教师的指导下, 在基地试验田, 试种各种蔬菜, 通过除草、施肥、浇水等劳动实践, 到最后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让学生体验种植蔬菜的艰辛与快乐。 在综合实践基地开展此项活动, 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体验种植蔬菜的快乐, 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 开展 “走进新农村”探究性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门, 亲身感受自己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 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 在欣赏美丽景色, 感受家乡巨变的同时, 反思家乡如此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利用这次探究实践活动, 通过对基地附近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活状况进行调查, 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探究活动中, 可以组织学生帮助农户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 也可以到孤寡老人家进行卫生大扫除等。通过此项活动能进一步了解农村变化的过程及带来如此变化的原因, 同时也能了解部分农民生活的状态, 通过对比, 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农村的现状, 增进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以及热爱农村、关注农村的情感。

三、通过参加“厨艺体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对于做饭知之甚少。 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特开展了厨艺体验活动。 结合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当地饮食习惯, 开展了“包饺子”和“家常菜制作”两项厨艺体验活动。

饺子相传是中国东汉河南南阳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 也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中国许多省市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 明末张自烈作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 即段成式食品, 汤中牢丸, 或谓粉角, 北方人读角为娇, 因呼饺饵, 伪为饺儿。”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 因成熟方式不同分为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 另外, 饺子, 已走向世界,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了解有关饺子的历史及意义, 还可以学习的制作方法及种类。家常菜制作主要选我们本地特色菜来进行体验。 在这两项厨艺体验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做事细致耐心的好习惯, 又培养了良好的动手操作的生活自理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篇7

1.教师:在今天的社会里,有各种各样的劳动者。你最敬佩的劳动者是谁?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说的方面可能比较多,也可能集中在某些行业、某些著名的企业家等人身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都应该是我们的敬佩和爱戴的人

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劳动者,引入劳动者的话题。教学环节一:劳动状元榜

1.教师:我们可以把劳动者大体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让我们来看看大家了解的各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哪些,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劳动模范,制作自己的“劳动状元榜”。(具体活动过程和操作过程见“活动活动设计”

让学生懂得,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提出的贡献,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教学环节二:劳动的贵与贱

1.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看到在“劳动状元榜”中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明任何行业都可以出解出杰出人物。我们也经常说,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由于不同的劳动者在收入等方面享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不少人还是存在不平等的思想。下面的事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2.呈现案例。

有一家报社举办了百名中学生“暑期一日”社会实践活动,咨询和报名的中学生十分踊跃。其中在必胜客实践的“我到名店做比萨”和到农科院实践的“我是克隆植物的新农民”两组,50人的名额在活动启事登出的第二天便已爆满。可与此同时,“我当一天清洁工”小组直到实践活动的前一天,也仅有5名学生报名,活动当天,当环卫保洁队派来了5名最好的保洁队员,开着5辆保洁车欢迎小队员们的时候,他们看到只剩下一名队员。

3.学生谈对上述新闻的感想。结合流弊谈谈这种思想的严重后果。

4.教师总结:有很多人看不起农民,也有很多人看不起工人。但是,我们看看我们教室里的一切,电视、投影仪、电灯,桌椅、黑板、文具等,想想我们身上的校服、中午吃的饭、回家时乘公交车等,都是这些常被人忽略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崇拜甚至迷信一些劳动者,看不起另一些劳动者,这种思想本身就不是现代社会所应具有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不尊重工人和农民,也许将来我们自己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那时候,我们才会渴望自己得到尊重,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所以,只有人人都尊重劳动者——不管他的劳动是干什么的,我们每个人才会受到尊重。

这是社会的常见现象,让学生了解社会流弊,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观念。懂得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劳动都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强调尊重劳动者的事每个人应该持的态度,尊重劳动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懂得歧视本身并不是健康的心态,是需要彻底铲除的封建思想。

总结

1.学生判断下面的论断的正确性。

(1张三的爷爷是老科学家,为国家的原子弹研制做出过重要贡献,所以要受到同学们的尊重;李四的爷爷是个普通农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所以不必受到同学们的尊重。((2王五的妈妈是某医院的院长,所以王五在学校整天“我妈长、我妈短的”生怕同学们不知道他妈是谁;刘七的爸爸是个修理工人,每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刘七总是很不好意思。(2.教师总结:劳动者都是美的,所有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尊重。第二节珍惜劳动成果 导入:读《悯农》导入主题 1.学生读《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教师:这是一首大家从小就非常熟悉的诗,它描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可贵。诗虽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可是我们大家仔细体味一下,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感受到作者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怜悯之情、崇敬之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粮食的珍惜之情。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珍惜粮食,有时甚至是到了崇拜的地步,我们看看下面的故事。

近年,我已经年过不惑(40岁为不惑,我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令人羡慕的6位数。然而一个习惯至今不能丢弃,即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父亲多年来给我们养成的习惯,“爱惜”这个词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骨子里。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们每个孩子都很慈祥,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对我们发脾气,而且是发很大的脾气:一是我们几个孩子争东西的时候,在他老人家看来,兄弟姊妹必须和和气气,大的要让小的,小的要尊敬大的;二就是在我们有些许浪费粮食的行为时。因此,至今我还是保持着掉了饭粒立刻捡起来的习惯。

1.刚才我们都了解了我们的父母、我们周围的人们的劳动付出,懂得了劳动产品的来之不易,也懂得了应该珍惜劳动果实。那么,我们到底做得如何?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到学校食堂录一小段学生将剩饭菜倒入垃圾桶的录像或者是拍一些照片,课堂上使用

2.学生交流感受:看了这些画面大家的感受。

3.寻找浪费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讨论交流生活中遇到的浪费现象,讨论后由小组代表来发言。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2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3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还有哪些? 浪费现象是我们现在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讨论引起大家的注意。总结

1.教师总结: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勤俭节约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必须勤俭节约。刚才,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浪费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节约宣言。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实践活动方案 篇8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 张秀萍

一、方案名称: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二、课题来源: 1.日常生活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身体健康不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问题,吃的、喝的、用的都要求环保。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算环保?有部分学生认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倡导超前消费的同时,提倡珍惜资源,是不是矛盾的……

2.语文课程需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与习作内容,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让学生感受这一主题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地球母亲,应该怎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万里春光?走进我们的生活,耳边似乎传来了地球母亲的呻吟:孩子啊,救救我吧!认识当前的资源现状,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境的问题。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地球家园。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对课题探究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增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合作精神,能互相交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课题活动心得,让学生从小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对象: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六年级2班学生。活动人数:57人。

五、活动准备:

1.器材:相机,录音机、笔记本等。2.邀请科学老师对活动指导。

3.与学校领导、教导处沟通,必要时,在课时、多媒体使用方面给予支持。

六、方案主题部分: 1.活动内容

(1)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作用?(2)目前,这些资源的现状如何?(3)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5)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这些问题?环境变化及其原因?

(6)倡议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活动等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2.活动方式

采访家长、环保工作人员及老师,向科学、生物老师咨询有关可再生资源、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生态平衡等相关知识,考察家乡环境及其变化等,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了解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分析总结,写调查报告、倡议书、制作小报等。

3.活动时间:2013年9月、10月份,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和课外等时间。

4.活动重点与难点

难点:环境考察、调查采访时对有关专业术语概念的理解。重点:实地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绿化环境如何、耕地占用如何;街道的卫生如何;市场卫生情况如何?各种环境资源与我们健康的关系。

5.活动过程和步骤

(1)座谈、讨论:确立本次活动的调查、访谈主题及内容。(2)进行调查、访谈:a到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调查水域污染情况,到环保局了解国土沙化情况和大气污染情况。B向科学老师和家长了解家里用的水的来源。C走访长辈们,了解本市环境变化及原因。

(3)实地考察: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看看,几年来,小区范围不断扩大,绿化环境如何、耕地占用如何;走上街道看看,整个街道的卫生如何;走进市场看看,一些海产品、肉类食品、整个市场的卫生情况如何。本市的水域水质、空气等污染源来自哪里?

(4)上网查找:相关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灾害的资料和图片。

(5)学生分小组分析整理材料,统计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写心得体会等。

(6)用设计小报,写广告词、演讲稿等方法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保的宣传。

(7)倡议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注健康等问题。6.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术语,如果时间不允许细问,留待课外再查找资料解决。

(2)学生能力有限,分析资料,总结活动时综合知识不够,教师要做好准备,进行补充引导。

这些一般要根据当时情况去解决,如:活动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课外知识、活动中根据实际问题采取适当方法去处理、活动后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有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研究探索,倡导在“做中学”。

7.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1)活动相片、调查表格、调查取得的资料、分析总结等展示。

(2)活动心得与感受的交流。

(3)向全校学生宣传:“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专题知识(小报、标语、演讲会)。

8.评价标准:

(1)能自制有关采访、调查、考察计划,并能做到及时调整。

(2)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人员,做好记录。

(3)能对查找、记录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

(4)活动过程中敢于提问,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5)能和同学合作、探究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篇9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主题(课题)形式开展的。一项完整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应包括活动选题、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总结与交流评价等过程。因此,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或成果,应当既注重过程,又关注成果。其成果的体现形式与主要内容包括:

详细的活动方案:例如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人员及分工,活动过程、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预期活动成果及呈现方式,具备实施活动的有利条件——知识、经验、资源,等等。扎实的活动过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活动准备、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充足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录像、新闻报道材料、实物等,以此体现活动的实践性和真实性。原始材料可制成PPT、电子相册、视频、展板等,或以实物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篇10

一、有时重视了个性的张扬,忽略了习惯的培养。

二、重视了课堂的评价,但评价单一。

三、重视了用课件,忽略了科学合理。

总之,新课程教育理念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方法。认清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教学的目标。使自己真正能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的作用。使音乐课教学有了新的改变和质量的提高。

评价是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在思品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活动表现进行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

一、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在活动过程中,我始终重视、关注儿童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观察、分析、收集各方面的评价信息进行,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如在活动中,我特别认真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随时随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如“你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你是爱劳动的好孩子”等激励性的语言;又如奖励学生“大苹果”进行表扬等。)

二、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如(“再努力一点,你就能成为家务小能手!”) 调动多元主体参加评价,儿童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这样的评价,使儿童充满了自信,有着更好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篇11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热爱劳动的人内心快乐而充实。今年的“五一“假日,学校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推荐同学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活动主题

劳动最光荣

三、学习目标

1.为了能让学生体验到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劳动的光荣,借“五一”节到来之际,感谢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2.让学生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关爱,学会付出、学会回报,懂得孝敬。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8日——20xx年5月3日

五、活动内容

1.节日知识我了解

在家人的帮助下,了解国际劳动节的知识,可以是劳动节的来源、历史事件、纪念意义,也可以是劳动模范的事迹等。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家务劳动我参加

在家人的指导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拖地、做饭做菜、洗碗洗衣、买菜购物、整理房间等,高年级同学可以尝试“今天我当家”。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家务劳动,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父母的辛劳,培养感恩之情和独立自主的心。

3.劳动人物我访问

在家长的带领下,访问、调查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感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通过身边的感人故事,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4.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

5.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区清理花坛内的垃圾;

上一篇:幼儿园青年教师素质教育的培训计划方案下一篇:经典感恩节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