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共11篇)
首先进行的是观课环节。第一节是五完小教师王君瑞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王老师优美动听的嗓音,带领孩子们遨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孩子们畅所欲言,展示了课下自己搜集到的孔子的资料,王老师紧扣文本,引导孩子们解读文本,从课文的学习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孔子和老子令人敬重的品行,并谈了学习过课文后自己的感受。
第二节是七完小教师张迪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热情洋溢的张老师用几张孩子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图片导入,迅速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张老师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极大地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张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朗读课文,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盘古的奉献精神,成功的突破了文章的重点
观课之后,中心校业务校长赵志刚组织大家进行了议课。议课共分四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对两位老师的课畅所欲言,进行了激烈地研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讨论之后,两位做课老师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说课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王老师提出如何结合课文说说课后的感受、张老师说如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是她们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想让参加教研的老师提出建议。各小组教师针对困惑献计献策,并对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形成了真正的共案。
最后,赵校长进行了总结,指出教师平时应该多学习教学参考书,结合参考书把教材学熟研透,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文本。
与读者互动, 是地市党报吸引眼球的一个新亮点
作为地市党报, 其编采人员普遍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 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驱使下, 地市党报所组织的互动活动往往富于公益性、娱乐性、服务性、益智性、亲近性, 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和教育意义, 而见诸报端的互动式报道又能深挖活动的丰富内涵, 从而使广大读者参与活动, 新闻报道更加贴近读者。
近年来, 南阳日报在办报过程中注重与读者互动, 不断策划举办各种互动活动, 并以各种报道形式紧密配合, “在活动中办报, 在办报中活动”, 深受读者欢迎, 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新亮点。
2004年, 南阳日报开通了“市长连线”, 4年多来,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 编辑部不断策划组织热线活动, 引导读者与报纸实现互动。为了更好地与广大读者交流互动, 服务读者, 2006年10月16日, 南阳日报在开设“市长连线”的基础上, 又设立了“市民呼叫中心”。这些做法, 使南阳日报实现了与读者的沟通。读者把遇到的困难事、气愤事、离奇事、荒唐事、丑恶事、感人事、新鲜事随时向编辑部报料;通过新闻采编, 新闻内容更具新、奇、特、趣等特点;这些新闻内容经常出现在版面上, 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
与读者互动, 是地市党报占领都市发行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与读者互动, 在满足读者传统阅读的同时, 也带给读者参与的快乐。尤其是互动带来的贴近性、亲和力, 使地市党报成为读者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为地市党报在都市扩大发行量积聚了人气, 夯实了基础。
几年前, 作为南阳市委机关报的《南阳日报》, 在农村、城镇的发行量占有较大比例。面对都市类报纸、城市晚报抢滩南阳中心城区的巨大压力, 《南阳日报》也把发行重点转向了南阳中心城区。为此, 《南阳日报》连年扩版, 相继增添了《社会早刊》、《社会早刊 (都市版) 》、《社会早刊 (生活版) 》共12个对开版, 加大都市新闻的报道力度;同时, 连续3年举办救助贫困家庭、贫困学生报纸义卖公益性活动, 在总编辑带领下, 报社全体员工到街头卖报。这些举措备受市民关注,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地市党报在市民心中的形象。
《南阳日报》的发行在南阳中心城区占据主导地位, 更得益于报社连续举办的与读者互动活动。近年来, 《南阳日报》以每日十几个社会新闻版和生活版为平台, 不断策划举办公益性互动活动, 加强互动式报道。
2006年9月份, 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成功通过评审后, 如何继续对这一大事进行别开生面的报道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南阳日报编辑部分析认为, 如果组织一次大型活动, 让部分市民亲临现场体验创建成果, 然后对此加以大篇幅报道,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 编辑部推出了“邀您品尝创建成果感受伏牛魅力”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捧, 原计划组织100人参加的活动, 在启事见报当天的几十分钟内名额爆满, 3天内共有8000多人报了名。编辑部在处理这次互动活动的报道时, 把市民参加活动时的花絮作为重点, 文字、图片一齐推上版面, 大大增强了普通市民对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成果的了解, 更增强了对南阳日报的认同感, 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南阳日报》就是市民自己的报纸。
与读者互动, 是地市党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读者互动活动, 要想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需要掌握以下标准:一是大家都关心、关注;二是参与方便;三是参与者能得到实惠;四是有利于健康的商业经营;五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果举办的活动对公众没有吸引力, 这种活动就无法开展;但即便是有趣味且具有较强社会意义的活动, 一旦掺入商业因素, 公众从中不能得到实惠, 参加者仍会寥寥无几;而要想让商家参与进来, 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气, 因而, 举办带有商业气息的互动活动, 必须具备上述五个条件。
2003年以来, 南阳日报连年举办房展, 对南阳中心城区新建楼盘集中推介, 并在报纸版面上图文并茂宣传这些楼盘, 既满足了房地产开发商宣传的愿望, 也为市民购房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这项活动得到读者和房地产开发商的热烈欢迎。
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 南阳日报又两次策划了“‘移动杯’车、房、家电大联展”,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 靓车美女尽展魅力, 名楼家电交相辉映, 共有500多户商家参与, 在10万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上消费者摩肩接踵。
这些活动为商家搭起了展示形象、扩大业务的舞台, 给市民提供了正确、理性的消费指导, 从而架起了经营者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实现了商家与客户的双赢。同时, 通过这些活动, 编辑部拉近了与商家的距离, 《南阳日报》成了许多商家的第一选择, 把大量的销售广告投放到《南阳日报》的版面上, 报社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毋庸置疑, “在活动中办报, 在办报中活动”, 与读者互动, 对地市党报来说具有光明的前景。只要我们在办报中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就能够策划出一场又一场与读者互动的活动;而通过这些活动, 地市党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在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局面, 直至占据竞争优势。
摘 要: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活动;成长;读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81-01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课。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 “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
2、竞争性内容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如我在上一则关于即兴演讲的口语交际的时候,采取的就是比赛选拔形式。学校正好要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每个班级的名额有限,我们班这次的口语交际比赛前五名直接获得资格。同学们个个磨拳擦掌,由于准备冲分,竞争激烈,这一次的即兴演讲小比赛我们班级中人人都发了言。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与活动准备
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
2、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报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三、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语文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如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语文《负荆请罪》一课,我在上这一课进行分角色表演时,就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我们采取以小组为单位,除了书中所说的廉颇、韩勃、蔺相如之外,又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添了一些人物,如:蔺相如的马车夫、侍卫等,这样就能让大部分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
四、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如在《我能行》这节活动课的程序设计中,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情境,继而“选评委”抢答案掀起第一个小高潮。在汇报“发现别人优点”时,由于每人都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会磁石般地吸引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虽然要求较高,但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紧接着安排了一个带有竞赛性却轻松愉快的“表演”,则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最后的“评选‘班之最”,从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课堂结构,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们处于活跃的“动”中,效果自然显著。
参考文献:
[1] 《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系列)》.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8月1日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需要强化政策扶持,创造宽松环境。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规划长期化。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制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扶持重点,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信贷政策灵活化。鼓励银行降低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的门槛,及时满足龙头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对龙头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积极予以支持。对企业申请贷款,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同时政府部门可牵头成立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投资支持多元化。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在类的各种专项资金都要重点向龙头企业倾斜,向农产品基地投放。招商政策优惠化,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软环境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新技术、新品种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龙头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重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尽可能多地取得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健全完善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创名优品牌和产品,对已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搞好深度开发,包装出新,提高档次,形成规模。
坐在汽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可能是心情特别好吧,我感到什么都很新奇。不知不觉,海东湿地公园到了。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植物,天气这么冷,它们依然顽强地活着,把绿色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对它们不怕严寒的精神产生了敬畏。
沿着公园的羊肠小道,我们来到了放鱼活动场地,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湖—滇池,宣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把小鱼苗放入滇池,让它为净化滇池水质发挥作用。放完鱼后,导游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大自然风情园。到了那里,我们兴奋极了,因为我们看到了沙滩,还有很多海鸥。我们纷纷放下书包,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堆沙,还挖了一条“地下通道”,虽然倒塌了四次,最后一次获得成功,但我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大家学会了不放弃。我们还参观了其他同学的作品,有的堆了个“蛋糕”,有的堆了座“城楼”,还有的堆了个“雕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第一课是《今天,你安全吗?》,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将内容变为“寻找你自己家中的安全隐患”和“寻找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让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寻找他们自己家中的安全隐患;利用周末的时间,和自己的家人、小伙伴一起去寻找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对我们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有切身的.感受。课堂上,我把孩子们分成八个小组,开展比赛活动,每组推选一个小组长执笔,列举出本小组找到的安全隐患,十五分钟时间内看哪一组找得最多,最有实际意义。每一组同学都非常认真,齐心协力找到了很多连老师都想不到的安全隐患。剩下的二十分钟我就让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汇报他们找到的安全隐患,孩子们也听得非常认真,因为没有多大意义的将被淘汰,因为这将涉及到他们小组的胜败。这可比老师在讲台上“一言谈”有效多了。
学生们发现家中有安全隐患,学校有安全隐患,回家途中有安全隐患,出去游玩的途中有安全隐患……从而得出结论:生活中处处有安全隐患。
这时,我顺势提出讨论的问题,面对这么多的安全隐患,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抛出,立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纷纷献计献策,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活动设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为一种自觉的安全意识,不是人为地硬性地灌输给他们安全意识,课堂教学的目标也自然达成了,这样的课堂应该就是高效的。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苦与乐,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教学中,我设计安排孩子们回家后至少做一次家务劳动,然后在课堂上向大家汇报。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体验深刻。班上有一个学生的舅妈是擦皮鞋的,她就在舅妈的指导下,亲自用舅妈的工具体验擦皮鞋的苦与乐。她体会到舅妈擦皮鞋的辛苦,当然,她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看着自己擦出的两双油光锃亮的皮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成就感。
全班同学也被该同学的发言所感动,纷纷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个时候,我再给他们讲“劳动最光荣”、我们要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等话语早已没有必要了。
我提倡的“活动教育”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有稍许不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指儿童的学习对象、内容和方法, 即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我提倡的活动教育是指儿童成长的过程, 主张儿童成长在活动中。这里的活动既指学校课堂上的活动, 也指在家庭中的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总之, 是指儿童参与的一切活动。儿童 (学生) 成长在活动中, 是指儿童是依靠自己的活动成长的, 外在的一切教育影响都是儿童成长的条件, 而成长的决定因素是儿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体验。
活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活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它的哲学基础就是实践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 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 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 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人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主客体二者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教育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 其与一般认识过程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认识过程。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也就是说, 学生要成为认识的主体, 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真正认识。所以, 学生是主体, 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 即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体悟人生、养成良好品德。
活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是, 儿童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从感觉开始, 通过知觉、记忆和思维活动, 从现象到概念, 从表面到本质, 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儿童发展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 运用的器官越多, 感知事物的能力越强。儿童呱呱坠地, 不是通过书本和父母的说教学习的, 而是用眼神与父母交流, 用肢体向父母学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 (出生到2岁) 、前运算阶段 (2岁至7岁) 、具体运算阶段 (约7岁至12岁) 、形式运算阶段 (约11、12岁以后) 。直到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才开始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使用命题逻辑、将形式与内容完全分离等。就是在这个阶段, 儿童认识事物也还是要以实践为基础, 没有实践经验为基础, 很难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尤其是儿童的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只有在实践中体验和发展。所以, 活动是儿童成长的动力。
活动教育的教育学基础是学生主体论。教育过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即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 (通常主要指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师教的对象, 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只有教师和内容, 没有学生, 形成不了教育过程;只有学生和内容, 学生学习内容, 没有教师参与, 那只能说是自学, 不是教育过程。必须三者统一才能形成教育过程或教学过程。
但是三者的关系如何定位?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流派。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知识的载体, 是知识的权威, 一切都要听教师的。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首先, 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力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 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参与和努力。其次, 即使是知识,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 更不是知识的权威,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再其次, 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不是简单的容器。学生即使坐在教室里听课, 如果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没有动脑筋思考老师讲的内容, 那么他就没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也就获取不到知识。知识、能力、价值观是学生主观能动地参与教育过程中才能获得的。参与就是活动, 所以,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活动教育的宗旨
活动教育的宗旨是, 让学生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成长。活动教育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智慧、能力和技巧, 体悟人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活动教育中的活动, 包括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家庭和社会上的各种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所谓参与, 就是让学生积极思维, 融入教学过程。现在课程改革提倡学生探究式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倡发现法, 都是让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过程。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提倡“讲讲、读读、议议”、“先学后教”、“尝试教学”等, 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但不要误解, 学生活动并非指学生的肢体动作,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些课堂搞得很热闹, 学生讨论得热烈, 甚至又唱又跳, 但据我观察, 总有少数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 似乎是一位旁观者, 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
也不要误解, 讲解课就没有学生的活动。如果老师的精辟讲解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就是一堂好课。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 学生只有在积极思维活动中才能获取知识和能力, 才能把知识内化为智慧。为什么现在大家反对“教师滔滔地讲, 学生静静地听”?就是因为大家怀疑, 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 学生能真正“静静地”听吗?能否跟随着老师的讲而积极思维?而且老师讲的都是结论性的意见, 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 缺乏学生思考的过程。为什么大家批判应试教育?就是因为应试教育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 机械地做题, 学生似乎也是在活动, 但缺乏积极的思维活动, 因而阻碍着学生的发展, 抑制了学生的自由成长。
国外学校很少布置机械练习的作业, 往往是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查资料, 完成一个需要通过思维活动的作业。一位美国华裔学生写了一本《我在美国上中学》, 书中介绍高一历史课的作业:这一学期讲1845年至1945年的世界史, 布置的作业是历史文化组合, 包含十个内容:历史事件表、历史人物专访、对历史人物的讣告、对历史人物的颂文、历史电影评论、一本书的书评、史评、一幅历史画的画评、假如历史可以假设、献辞。作业的封面设计有两个要求:一是采用对美国历史的艺术表达形式, 二是镶嵌历史名人的名言。这个作业两个月完成。那位学生选择的历史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战场, 访问的历史人物是陈纳德, 给宋庆龄写颂文和讣告。我觉得, 这就是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生动案例。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仅自己梳理了1845年至1945世界历史事实, 而且学会了查阅资料、评论作品、撰写文章, 可以说学习了史学研究的方法。
道德教育尤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体验人生。道德教育的知、信、情、意、行, 关键是行。道德知识是需要的, 但知道了还要形成信念。如果教师讲的大道理与实际生活不一致, 就会破坏学生的信念, 效果适得其反。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道德信念化为行动, 也就是要实践, 知和行统一起来。学生只有在行动中, 也即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能形成信念, 情感和意志更是要在行动中养成。我们反对道德教育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 就是因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实际, 形成不了道德信念和实际行动。我国南宋理学家朱熹主张“慎独”, 就是在没有人监督下也能践行自己的道德信念, 不是为了害怕惩罚, 也不是为了获得奖赏, 而是自觉地遵守道德规则, 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这在活动中才能养成。
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是教育改革方向
教育中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成长。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环境, 组织学生积极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自己的责任, 培养起责任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沟通与合作, 养成各种社会品质。中国洛阳市实验小学开展“体验教育实验”, 提出“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我觉得这项教育实验很有意义, 要让孩子们体验, 就要让孩子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北京十一学校近些年来开展课程走班制和学生自主活动的改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课程;组织各种社团, 开办“银行”、广告公司、咖啡馆、书店、艺术团;自己导演戏剧、组织运动会。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生机勃勃, 学生在自我活动中不仅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幸福, 而且得到各种能力和品格的锻炼。事实证明,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当然, 学生的活动不是学生自发的, 需要有教师来引导、指导和帮助。学校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的环境,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日本小学和初中设有“特别活动”课程。日本《学习指导纲要》中规定, 特别活动的教育目的是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智、德、体和谐发展的教育, 发展个性特点并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协作精神。各年级每学年35学时至70学时, 内容包括班级活动、文体活动、参观远足等。我参观过神户吉住小学, 校长告诉我, 他们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到附近远足, 春秋两次, 在野外住一天, 学生自己搭帐篷、自己做饭;三四年级到外地奈良远足, 住两天, 自己集合, 没有家长送行;五六年级叫做“修学旅行”, 最远到北海道, 要住三天, 在那里参观访问, 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这两年, 一本美国教育著作《第56号教室奇迹》在我国走红。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洛杉矶霍伯特小学五年级的教师。小学所在小区的居民多出于非洲移民, 九成学生家庭贫困, 社区环境恶劣。但雷夫班里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验 (AST) 前5%。他创造的阅读、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所以他被授予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我认为, 他最重要的经验无非两条:一是信任学生, 学生也信任他, 认为在他身边有安全感;二是组织学生活动, 学生一进他的教室, 他首先组织学生排演莎士比亚戏剧, 每名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 总想把角色演好, 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等。在他的教育下, 第56号教室出去的学生都获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可见活动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也是要让孩子活动, 要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习惯而转化为观念、信念。什么叫习惯?《教育大辞典》中,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若受到破坏, 会产生不愉快感”。习惯不容易改变, 好的习惯不容易改变, 坏的习惯也不容易改变。因此要从小在活动中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例如, 一旦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长大了他见到浪费现象就会感到不愉快。孩子长大一些, 要引导孩子参与家庭的管理, 如生活的安排、家庭的布置、家庭每月的收支等, 让他们逐渐体悟到父母工作的艰辛, 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责任, 学习“当家”的本领。为什么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就因为穷苦人家较早地让孩子参加家务活动。现在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书本知识, 不让孩子参加家务活动, 其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学校是学龄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 但不能把学生关在校园内、课堂中, 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 并在活动中体验人生, 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讲到的, 要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总之, 学校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 在复杂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就是我主张的活动教育。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指出:1米比我们的一庹短一些, 1厘米跟我们食指的宽度差不多。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呀?(1米=100厘米)
谈话:看来小朋友们以前的知识学得很扎实。除了米和厘米之外,在长度单位这个大家庭还有其他成员呢,你们想不想去认识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
[评析:回忆旧知,并用手比划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这样的课前交流,也缓和了学生紧张的气氛,沟通了师生的感情和距离,为本节课的操作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二、 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1分米。
(1) 量一量
用直尺把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的宽量一量,交流得出:10厘米或1分米。
揭示: 10厘米就是1分米。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板书:分米。
(2) 画一画
引导:请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行吗?
呈现学生的画法:从刻度0~10,刻度1~11,刻度2~12,刻度3~13…
追问:为什么这些线段的长度都是1分米?
小结: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3) 比一比
引导:你能比划出1分米有多长吗?同桌比划。
指出:1分米比我们的一拃要短一些。
(4) 找一找
引导:在老师带来的几个物体上,你能找到1分米吗?
交流:手机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纸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小棒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生举例并汇报。
2. 认识几分米。
猜一猜:刚才那张长方形纸的长是几分米?
生猜其长度,并用小棒量一量,汇报:2分米。
引导:1分米是10厘米,2分米是多少厘米?
指名学生交流,并说想法。
追问:那3分米是多少厘米?(30)4分米呢?50厘米是多少分米?100厘米呢?
(师手拿米尺)追问:这把米尺长1米,也就是100厘米,是10分米吗?生拿出米尺,找一找。
汇报:第1个1分米在哪儿?第2个呢?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1米就等于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回顾:看,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分米),两根小棒呢?(2分米)几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拼成一把米尺?
揭示:10分米就是1米。
[评析:从测量长方形纸的宽入手,让学生回忆起已有的测量经验,同时也对“1分米就是10厘米”有了初步的感知。紧接着让学生画出1分米,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画法,但这些画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10厘米就是1分米”。当学生建立起1分米的长度表象后,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比划、找、量,让内在的分析思考和外在的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变动态的活动为静态的观察和思考,实现从认识1分米到认识几分米的自然过渡。
3. 认识毫米。
(1) 捏一捏
提问:认识了分米,看这本数学书,像老师这样捏住它的厚度,有1分米吗?(没有)有1厘米嘛!
(课件呈现用放大镜显示的量书厚度的图)发现:书的厚度没有1厘米。
追问:书的厚度没有1厘米,那书的厚度究竟有多厚呢?
学生无法具体表达。
(2) 量一量
交流:根据学生的测量发现:书的厚度有6小格。
引导:6小格,那用什么作单位呢?引出:毫米这个单位名称。板书:毫米。
(3) 认一认
提问: 1毫米有多长呢?
揭示:直尺上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4) 数一数
让学生再次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并数一数,说出数学书的厚度。
提醒:1毫米比较短,可以用笔尖在直尺上点着数一数。
数完6毫米,继续往下数,数到10毫米。
揭示:10毫米也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强调:刚才数的时候,有条刻度线很特别,哪条线?它在几毫米处?介绍:5毫米刻度线比一般毫米刻度线要长一点,比1厘米刻度线要短一点。
(5) 找一找
找出5角硬币、银行卡、身份证等物体上,哪儿藏着1毫米。
找到这些物体的厚度大约1毫米后,并用手捏一捏,感受1毫米。
介绍:10张纸的厚度也大约是1毫米。下面我们一起在数学书上从第一张开始,数10张纸,再次感受一下1毫米。
追问:1毫米给人有怎样的感觉?(非常的短)
拓展:在直尺上找到11毫米,15毫米,21毫米。并用复名数表示。
交流:11毫米=1厘米1毫米,15毫米=1厘米5毫米,21毫米=2厘米1毫米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一个是分米,另一个是毫米,分米在数学上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mm表示。
[评析:通过测量不到1厘米厚的数学书,引导学生发现用厘米作单位不合适,不易于表达,从而产生学习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然后通过数小格沟通了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再通过找一找、捏一捏等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有了表象才会有深刻的感受,学生才能真正感觉到毫米之短。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各是多少毫米。
提问:你是怎样数的?
再问:如果用复名数单位怎样表示?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小朋友合作量一量,再交流是多少厘米,分别接近几分米,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5. 拓展。
(出示卡通图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大头儿子学了这节课之后,对小头爸爸说了这样的三句话,你觉得对吗?
[评析:整个巩固练习环节的习题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新意,充分体现了生活化、自主化、开放化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拾级而上,学生的数学认识也得以丰富和拓展。这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生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能够发展思维能力的智慧型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学生得到的不仅是“鱼”,还有更重要的“渔”。
四、 反思交流,总结收获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现在你能给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排排队吗?
其实在长度单位这个大家庭里还有比米更大的单位,也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地去学习和研究。
[评析:在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同时,再次回味课堂的精彩;在给长度单位排队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四个长度单位的大小做一个整理排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提出“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也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重在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广阔性,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通透的,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延续到课堂之外。总评:
操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直观的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正确地建立新知的表象,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一定的观察、操作、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经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通过数学思维获得的经验,更强调学生自己要亲身经历、操作。这种活动经验通过积累,可以上升为抽象的高度,而抽象的数学思维水平能为更抽象的数学思维水平提供经验,从而实现思维可持续发展。
第一,创设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的形式多样,但是操作活动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学活动,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充分感知才能有所领悟的数学知识,操作活动常常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光让学生用眼睛看肯定不能达成认识分米
和毫米的教学目的,因为这两个长度单位是人为规定的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数学表象,进而认识这两个概念。所以在本节课中,教者基于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创设了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不仅感受到了分米的大小概念和表象,还积累了参与操作的活动经验。
第二,经历操作过程,丰富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提供学生充分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直接获取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除了对分米的认识采用了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同样对毫米的认识也适时让学生的手动了起来,因为毫米的概念更为抽象。所以教者不但让学生量一量、数一数1毫米有多长,还让学生捏一捏1毫米有多厚,并且从身边物品里找一找“哪里是1毫米”。同时,操作活动的方式与认识分米又有所区别和互补,实践活动的类型非常丰富,给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了广阔而多元的空间。
第三,加强活动思考,积淀活动经验。
大邑县苏家镇学校
张学明
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利用多种小活动、小制作让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在每周的实验辅导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并完成自己的小创作,这些创作是学生在科学课、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等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的运用。按照我校办学特色“生活教育”即“为孩子的幸福人生而教育”。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辅导学生实验教具制作中,教师不能一手包办,不能自己设计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那样,表面上看操作井然有序,成功率高,实质上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实验活动中,要让学生自主活动。如我在八年级的实验辅导活动中,学生学习了温度计一节的内容。为了让学生知道温度计的构造,能熟练读温度计的示数,会正确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我把设计创作温度计动态模型的方法教给了学生。首先讲了温度计动态模型的制作原理。让学生自己设计,互相交流探讨,探究交流。讨论过程中,最终得到共识,探究出制作温度计动态模型的最佳方法。它的结构是由背板、液泡(广口瓶)、测温质(水)、细玻璃管、刻度、打气球瓶塞、胶管等组成。制作时取宽10cm、厚1.5cm、长90cm的木板做背板。长16cm、宽10cm、厚4cm的木板做底座,100ml的广口瓶作为液泡,8mm的玻璃管插入广口瓶的橡胶塞中,要求塞子、玻璃管、广口瓶结合严密,不漏气。打气球用气压计打气球。用橡胶管把打气球与广口瓶连通。使打气时,玻璃管中的液柱上升;放气时,玻璃管中的液柱下降。在背板上对应玻璃管上画刻度。
师生共同制出设计方案后,把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活动辅导时间和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制造温度计动态模型。在这一系列的实验创作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在探索实验制作中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在实践中探求学习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这样能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延伸了课堂实践的探究过程。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进行一般性的原则辅导。尽可能的让学生自行探究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疑无路的情况下予以点拨。比如:学生在广口瓶(液泡)的处理上,有的学生用橡胶绳套在背板上;有的学生用绳子拴在背板上等不同的方法。各组学生的方法不一。教师就启发学生怎样做才美观、牢固。大家在操作中想办法。就有学生在背板上放广口瓶的地方打一个刚刚放下广口瓶的洞。教师在辅导中肯定了这种做法的美观性和牢固性。要把背板立起来,在底座中间挖槽刚好刊上背板。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索兴趣都会得到激发,创造能力也势必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提高。这样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我还辅导学生做一些小实验。例如:课余辅导学生做喷泉实验装置。“水往高处流”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科学的探究精神。还进行了船模、航模的制作比赛等。
——《7的乘法口诀》课堂教学评议
谢荣春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课堂上教师善于营造温馨、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归纳起来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通过创设“一只七星瓢虫”身上的七个点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来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根据数字和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而且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使学生主动去获取 1
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 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
1、教师语言连接太快,对于二个级学生的接受上有一定的难度。
2、教师激情不善终,课堂中点起的“火花”忽燃忽灭。
3、对学生预计不准,教师的临场调控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了的旧的教学方式,才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实践和探索中丰富和改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习是快乐的事,学会了更是幸福的事”。
教学目标:
1?郾在活动中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郾探索图案的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郾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剪出简单图案,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具准备:
剪刀、硬纸(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各2张以上;纸的大小要合适,一般长边不超25cm。长方形的纸长是宽的2~3倍)。
教具准备:
教师除准备剪刀和纸外,应事先剪好几种图形(如一个小纸人的图形,可以是教材上的或其他图形),以便教学示范。
教学流程:
一、剪一列并排的小纸人,感受图形的平移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剪纸,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剪一剪。(板书:剪一剪。同时拿出一张纸对折一次,在没有开口的那边画出半个小人。)
师:猜一猜,如果把这半个小人剪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让学生大胆猜想,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说“它是一个完整的小纸人”、“好几个小纸人”、“好多个完整的小纸人”……)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判断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它是一个完整的小纸人,因为只对折了一次。)然后,教师再通过剪一剪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并鼓励学生给小纸人取名、问好,活跃课堂气氛。
接着教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且胳膊连在一起的小纸人,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想想图案是怎样形成的,然后教师再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问:“如果我们要在这样一张长方形纸上很快剪出两个小纸人,该怎么做?”让学生先分组(或同桌)互相商量,教师巡视,再由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给全班同学演示并进行评价。
学生回想剪两个并列纸人的过程,然后独立试剪。
折纸:先对折,再对折一次。
教师根据不同的折法作不同的引导。画法:怎样画半个小人,重点认识画的位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半个小人。提示要把腿的缝隙画出来,画完后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对剪得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不合要求的,如两个纸人没有连在一起的;腿的缝隙没有留出的;一个小纸人和半个小纸人且胳膊没有连接的……应要求学生逐一分析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探究解决方法。
师:刚才我们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两次,然后在不开口的那边画出半个小人,就剪出了两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三次,会剪出几个连续的小纸人?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大胆发言。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会随口说出能剪出三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让他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跟老师一起把两条短边对折三次,折好之后,师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在折好的纸的‘死口方’画上半个小人,剪下、打开之后会是几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呢?”
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同时教师出示可能出现的情况:半个小纸人+三个小纸人+半个小纸人,并分析问题所在(画的方向反了,画在开口方了)。教师再结合正确的剪纸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平移:每个小纸人平移一次,就是下一个小纸人。
师:我们刚才把纸对折一次剪出了一个小纸人,对折两次剪出了两个连接的小纸人,对折三次剪出了四个连接的小纸人。如果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四次,能剪出几个连接的小纸人呢?〔让学生猜想,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教师用课前准备的折了四次剪下的小纸人按照对折次数一次一次在同学面前展示,让学生思考(试剪),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感受图形的旋转
师: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47页的图,如果我们要剪出4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该怎样做呢?
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引导学生思考:要使剪出的小纸人围成一圈,该怎样设计折纸方法,又怎样在折出的纸上画图。学生有了剪四个并排连在一起的小纸人要折三次的经验,猜想要使小纸人围成一圈,可能要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折三次。学生对折法感到困难时,教师示范第一步的折法: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第三步仿照第一步的折法由学生自行完成。示范时要尽量做得慢一些,说得仔细一点,并注意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折好之后再引导学生参考剪并排小纸人的方法,确定怎样在三角形纸上画出半个小人。思考:如果画反了或者画倒了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形。剪好后,教师再结合图形让学生感受图形的旋转:每个小纸人旋转90°后就是下一个小纸人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形成规律,比较并思考:“为什么剪出的图案一份是并排排列的,另一份是围成一圈的?”(折叠方法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
三、活动延伸
师:刚才我们剪出了4个并排在一起的小纸人和4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同学们想不想剪出更多的小纸人?现在,各自动手剪8个小纸人围成一圈或者排成一排的图形,好不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操作过程并进行个别辅导。)
剪8个并排连接的小纸人的方法是剪4个纸人方法的推广,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导概括:按照剪4个并排的小纸人的方法再折一次,也就是把纸平均分成了16份,然后在折好的纸上同样画半个小人,沿着画线剪开,就可剪出8个并排的小纸人。之后,由学生合作剪一剪。
剪8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的折纸方法是让学生按照剪4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的方法先折好,之后教师边说边示范,学生随教师折纸:沿没有开口的底角角平分线对折(因折层多可分别向外折,底边分别和没有开口的腰重合),也就是把纸平均分成了16份,然后在折好的纸上同样画半个小人,沿着纸人的边线剪,就可剪出8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四、展示教师作品,引领学生创造
师:根据图形的对称性,我们只需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这是老师课前为同学们准备的(展示教师作品,并让学生观察各是什么,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如,小树、花、苹果、梨、小葫芦、各种小动物等),只要是轴对称图形都可以。剪出后,以小组为单位,下节课在班上进行展示。
五、教学反思
在“剪一剪”整个活动中,折纸是难点,画图是关键。本节课的教学从剪出一个小纸人到剪出两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再剪出四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折纸,折好后怎样画才能正确剪出两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上。
本节课把活动的重点放在不断地探索规律上,由折一次剪出一个小纸人,折两次剪出两个小纸人这一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折三次能够剪出几个这样的小纸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发现、探索其中的规律,使学生的经验在总结中不断丰富,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进一步认识到剪纸活动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作者单位
宣威市务德镇茨嘎村完小
【在活动中】推荐阅读:
在情境中感悟 在活动中生成06-08
“小蜜蜂”在活动中成长09-21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爱心07-21
在网站运营中如何做活动策划09-15
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11-05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11-06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8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的论文05-24
谈交际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06-19
自主探究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开展论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