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通用7篇)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篇1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富民强镇、科学跨越”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根据隆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隆政办函〔2013〕45号)要求,现就“十二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执行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产业富镇、生态秀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3.9亿元,年均增长12%,2011年完成2.8亿元,2012年完成3.6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3.9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1.6%。财税收入规划目标480万元,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完成375万元、316万元、158万元,均超额完成县核定任务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2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2.8亿元,占规划目标值的140%。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500元,年均增长12.5%,2012年为2172元,占规划目标值的86.8%。

(三)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达65%,目前为60.2%,占规划目标值的92.6%。农村沼气入户率规划目标达10%,目前全镇沼气用户430户,入户率达4.4%。已建成3个垃圾处理场和1个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等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人口规划目标为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截至2013年6月,全镇总人口4.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性别比100:112。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规划目标均达到90%以上,2012年参合、参保率分别为91.7%、87.3%。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小城镇建设规划目标为城区面积拓展到3.5平方公里,拓展区域的规划、征地、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均已完成。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3年8月份动工,2014年全面竣工。新张公路硬化工程已申请立项,预计2014年完工。已完成星月、石塘、张家庙开发区的街道亮化。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农田水利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先后对拱桥、新潮、碧山、长塘、中车等村损毁严重的水渠进行了维修。完成了苏河等五个村的土地整理和米家村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章几塘、碧山、永宁、星子坪等村3.9km2坡改梯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验收。建成沼气池80口,在建30口。完成碧山、水西、长塘、新潮等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铺设管道82km,共解决1.1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已完成16个村的农网改造。金银花种植渐成规模,面积达500余亩;烤烟生产基地扩大至2200亩,涉及11个村,年均产烟5000担,2011年以来共建成烤房119座,其中湘密烤房84座,普通烤房35座。新建养猪场6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个,新发展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户。完成退耕还林4900亩。同时,完成了新东村种羊基地项目、双江村大鲵养殖项目、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土鸡生态技术研究项目、优质大米加工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的包装。此外,邵阳市第一水源东风水库工程、田心桥至中车6.8km的河堤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2.交通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所有村(居)的通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2011年新建村道4公里,2012年新建村道5.4公里。新潮至张家庙公路硬化工程、远山危桥改造工程、丁洞公路建设工程,已在积极筹备。全镇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3.城镇建设项目。经总归修编,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新开发占地30亩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街,建成***国土资源中心所、占地面积达4200㎡的新潮大市场、标准化的新潮垃圾中转站,新安装31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并逐步改善了张家庙、星月、石塘开发区的路灯、绿地、下水道、高低压线路等基础设施,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4年完工,有效改善了城区整体面貌,进一步增强了城镇中心区的吸附力,实现了扩容提质的总体目标。

4.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新潮安全饮水工程,碧山中学受益人口达800人。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落实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镇文化广播站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镇卫生院公卫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狠抓工业招商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工业强镇”战略为指导,努力将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永宁环保砖厂等企业打造成***镇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鼓励其改进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目前,镇内现有企业均运转良好,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工业经济对全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已成为一般纳税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策略。“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引进芳诺竹筷厂、东湾混凝土搅拌站、立峰制衣厂等私营企业8家,完成投资1080万元;新增规模养殖户4户。此外,2012年,瀚森纸业投资180万元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2013年又投资2000万元开办分厂,并入驻隆回县工业园。

3.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能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督办和严格考核,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型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尤其强化对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之类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处理技术,群众反响较好。

(三)突出农业农村工作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启动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建设。新建村道9.4公里。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累计解决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4.4%,新增太阳能利用户130余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2011年至2012年,我镇均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2.特色产业得以巩固。我镇已基本形成烟叶生产、双季稻种植、金银花、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烟叶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双季稻500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年均产量12000 吨以上;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余亩。加强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步伐,共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69户,其中湘慈旺旺养猪场规模达3700头以上,2012年底牲畜存栏2.3万头,家禽存栏21万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750余万元。

3.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兑现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两项制度帮扶资金、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五保补贴等各类涉农资金1800余万元,政策的兑现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源建设和作风建设

1.积极培育财源。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壮大了支柱财源。“十二五”以来,通过农村信用社为烟农、乡镇企业、返乡创业人士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累计达2400余万元,以支持农业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确保了各年税收任务的完成,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项目支出和保社会稳定的四保目标得到较好实现,特别是财政对惠教、惠农、支工和社保等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2.改进干部作风。以全县治理干部走读活动、实施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为契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式,落实最严格的指纹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竞争上岗制度、下乡跟踪举报制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干部作风。同时,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群工站的管理与考核,干部以更好的服务态度、更优的服务质量,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到2013年6月底,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0.4万元,低保人数764户、1164人;累计发放五保资金 53.5万元,五保人数146户、152人。继续完善救灾救济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到2013年6月底,共发放救灾专项资金45.3万元。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食宿环境,现敬老院入住老人25人,身体均较健康。已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1.7%、87.3%,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和养老问题。

2.计生、教育、文广卫等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1年、2012年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解决了碧山中学8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和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田心桥小学已通过了县教育局的合格制学校验收;***镇农校再次被评为全省示范乡镇农校。全镇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广播站,通有线电视的村22个,通宽带的村20个,通自来水的村23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不断改进医疗队伍结构和基础医疗设施,公卫综合楼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全镇28个村(居)均设立了村卫生室。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稳定。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实施“牵乡守护”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重视信访稳控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以“六五”普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共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达4800余人次。加强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尽力帮助需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中后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超规划目标15%。财税收入达到486万元,完成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亿元,超规划目标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超规划目标9%。新农合、新农保覆盖率均达100%,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总人口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均完成规划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8%,高出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农村沼气入户率达10%,完成规划目标。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篇2

1“十二五”成效评估

1.1 主要成效

1.1.1 观念意识不断转变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观念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参与转变,政府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责任感、主动性全面增强。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从单纯的医疗功能转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指导、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功能。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从“重医疗,轻预防”逐渐向“医疗与预防并重”转变,工作方式变过去的“坐堂等诊”为“主动问诊”,服务主动性明显增强。

1.1.2 财力投入不断增加

区、镇(街)两级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从2011年的人均25元增加至2015年的41元,增长幅度为64%。其中,区本级财政五年累计投入9 718万元,达到74%。除2011年外,卫生事业费用占当年总GDP均大于0.3%,高于省内六个样本城市[2]。见表1。

1.1.3参与力量不断加强

公共卫生工作队伍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公卫人员由原来卫生院的“防保人员”扩展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护士和防保人员组成的家庭责任医生团队。实施机构增至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服务站。区级专业机构由原来的防疫站扩展为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3个专业机构,技术指导全面加强。

1.1.4 服务项目不断扩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最初的9类22项扩展到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慢病管理、中医服务、卫生监督协管、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等12类45项服务。服务对象覆盖户籍人口及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结核病和重性精神病人等,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通过五年来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健康水平有效提升。法定报告传染病控制在100/10万以下,连续多年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稳定在3‰,儿童死亡率5‰以下,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5岁,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

1.2 存在的主要矛盾

1.2.1 工作提升“快”与观念转变“慢”的矛盾

近年来,各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之高、提升之快前所未有。从数量上看,工作量呈倍速增长;从质量上看,效果评价位列第一。面对工作的新形势,少数单位领导的观念转变滞后,重视程度参差不一。从政府层面看,有些还放在社区卫生中心这个平台上开展,主要依靠专业机构的力量推进,没有纳入政府的层面加以领导组织、统筹协调,造成工作动力不足。从各社区卫生中心来看,“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依然存在,不少单位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作副业被动应付,没有作为主职积极推进。

1.2.2 服务内容“多”与公卫人员“少”的矛盾

“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逐年增长。从服务对象看,户籍人口46万、流动人口近24万,总计70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有0.5万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超30万人次,服务内容多达12类45项。而目前全区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仅有298人,其中专职176人、兼职53人、乡村医生69人,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总数的36%,人均服务人口高达2 330人,且人员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编外聘用人员多达163人,占51%。

1.2.3 群众需求的“高”与服务质量的“低”的矛盾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像滨湖区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群众不但希望长寿,而且希望活得健康。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但从现实来看,国家现阶段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全国普惠性质,项目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只能满足基本保障,达不到群众需求。如老年人体检希望到大医院,并增加做CT等项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想要配进口药等。主观上,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高的问题确实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业务不精、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引发依从性和支持率较差。

1.2.4 服务覆盖“广”与防保网底“漏”的矛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向全人群、覆盖全社会,面广量大的服务工作必须依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运作有序的工作网络才能有效开展。而目前滨湖区工作的主力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服务站、村卫生室防保力量薄弱,网底缺失现象严重。卫生服务站布点虽然到位,但人员匮乏、素质较低的情况较为突出。原有的乡村医生队伍逐渐萎缩,目前全区共有乡村医生69人,年龄45岁以上占50%,退休留用占25%。预计今后5~10年间,所有乡村医生都将退出。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村级没有卫生协管力量,造成社区卫生中心工作无法落实。

2 形势分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新目标,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3],是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4]。因此,以疾病预防、保障健康为目标的公共卫生服务将成为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和承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纵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政府主导和重视是这一事业发展的前提[5]。公共卫生实质上是一种公共政策,其主角必然是政府[6]。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需要切实转变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从原来的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因此,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保障全民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必将成为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抓手,工作成效也将成为考核地区发展、考量干部政绩的新标准。

找准区域定位,建设“最美湖湾新城”,不仅有“显山、露水”的生态环境,还要有“高效、均衡”的社会保障,更要有“完善、便捷”的公共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公平理念在卫生服务领域的重要体现[7]。如果没有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最美湖湾新城”的称号将名不符实。从现状看,滨湖区虽为经济发达地区,但每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较为突出。2015年,区慈善基金和红会救助病人达500余人次,这些疾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只有健康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最美湖湾新城”建设中,必须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滨湖健康水平的提高。

随着滨湖区城市化的推进,原有的村民迁入楼房变成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思想观念的改变,健康成为群众幸福的第一追求。滨湖区历史上乡镇工业发达,小化工、重工业等污染企业众多,遗留下来的潜在健康危害逐渐显现。同时,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健康问题叠加的严峻形势,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慢性病、传染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高发,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在公共卫生发展的历史经验中,中国公共卫生六十年成效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8]。因此,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危害因素干预,有效免除或缓解人民群众疾病,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满意度,是惠及当下、利及千秋的大事。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领导力和组织力

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职责,公共卫生服务属于纯公共物品,政府作为提供主体,应该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付费并进行管理[9,10],加快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下部门组织、专业机构实施的工作格局。

3.1.1 领导有力

切实把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保障群众健康放到执政为民、考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两级政府加快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总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把公共卫生工作发展列入当地社会事业同规划、同部署,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列出重点难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政府层面跟踪督办,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群众得到实惠。

3.1.2 保障到位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加快建立公共卫生资金使用预决算制度,区、镇(街)两级上年末根据服务总量编制经费预算,年初按照服务数量预拨,年底根据数量和质量严格考核后核算,确保专款专用、按劳付酬。通过预决算制度的实施,切实改变目前资金使用无序的状况。

3.1.3 职责清晰

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专业机构在公共卫生中的职责分工,确保领导有力、实施有序、结果有效。全面加强区、镇(街)两级政府领导主责,通过目标制订、任务下达、组织发动、考核管理等工作,确保工作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强化区级卫计部门考核主体责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的实施主责,准确掌握项目实施要求和技术标准,通过规范细致的工作,让群众享受到政府免费提供的优质服务。

3.2 提升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3.2.1 加快构建“大卫生”格局

围绕“老、孕、幼、残、病”等重点服务对象,由政府牵头,联合老龄、民政、妇联、工会、教育、残联、派出所等部门,加快建立“大卫生”格局,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建立各部门工作联系制度,针对当前工作中群众知晓率、依从性不高等难点,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利用专业部门的工作渠道和平台加大宣传组织力度,加强和群众的沟通,把公共服务的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同时,把群众的信息、需求及时反馈给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2.2 加快完成网底建设

坚持“重心前移、充实一线”的原则,全面加强村(社区)防保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基层防保网底缺失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通过中心派驻、外聘和外调等多种途径配足配齐人员,建好一线专业队伍,开展网格化管理。

3.2.3 加快理顺管理机制

进一步强化区卫计部门和镇(街)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重管理机制。卫计部门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把业务考核成绩及时反馈给镇(街)。各镇(街)负责对各中心的全面管理,根据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和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有效改变目前“吃大锅饭”的现象,全面激发中心的工作积极性。

3.3 增强队伍的专业性和战斗力

3.3.1 完善激励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评价和绩效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吸引医护人员自愿投身公共卫生工作。加大对公卫工作岗位的政策倾斜和奖励力度,严格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引导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爱岗敬业、专心工作。开展全员培训,促进全面提升,对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系统化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适应岗位需要,提升他们的职业满足感。

3.3.2 健全用人机制

合理规划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计划地吸收、录用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和全科医生,着力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机构的承载能力。特别是针对公共卫生人员严重缺乏的岗位,从区级层面加快研究引进人才办法,适当降低招录标准,加大人才引进步伐,尽快解决“人才荒”问题。

3.3.3 定向培养机制

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实际困难,由区级以上政府研究出台定向培养乡村医生政策。根据地方需求,委托高校“订单式”培养乡村医生,切实打造一支扎根基层、踏实工作、贴近群众的乡村医生队伍。通过3~5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专业分布合理、人才梯队健全、年龄结构优化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3.4 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依从性

3.4.1 规范服务

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教育,切实转变服务模式,主动进村入户、面对群众,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学习规范,强化业务培训,制定实施标准,完善服务流程,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专业的公共服务。

3.4.2 优质服务

切实转变服务模式,主动进村入户、面对群众,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全科医生主体责任,组建全科医师责任团队,以人为本、防治并重、全程服务。发挥财政、医保、医药等综合政策杠杆引导作用,吸引居民自主签约服务。构建“三位一体”综合防治管理服务模式,实现预防、诊治和管理的有机结合。

3.4.3 特色服务

根据实际,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服务品牌,满足群众需求。遵循“费随事走”的原则,探索政府购买基本公卫服务新机制,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有序引导其他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服务,保证政府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有效转化为等量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实效,努力实现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楠.从均等化角度探析公共卫生支出结构问题[J].社会与政治,2008,1:98-99.

[2]宋俐,陈连生,王民生,等.江苏省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现状实证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4-6.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7-38.

[4]李莉,樊立华,周浩,等.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4):9-11.

[5]王中华.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看政府职能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5):637-638.

[6]束军,沈耕耘.SARS战役后关于公共卫生的几点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4,17(6):27-29.

[7]刘梅.城市社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S1)152-153.

[8]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六十年的成就与展望[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3-4.

[9]严妮,沈晓.公共产品:我国卫生服务分类与服务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理论分析[J].理论月刊,2014,(5):158-161.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篇3

一、重要意义

(一)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把握世情国情的重要手段

客观评价《纲要》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的落实情况,从而掌握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发展的影响,掌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为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挖掘矛盾问题的重要途径

准确判断《纲要》实施不足之处及内在原因,从而找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找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为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打下基础。

(三)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明确政策导向的重要前提

全面把握《纲要》实施的总体情况,从而在长期发展政策框架内制定短期调控政策,在五年目标框架内制定短期计划目标,针对发展的新需要和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对策,为推动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全面性

《纲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评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执行不力之处。

(二)突出针对性

在全面评估《纲要》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重要领域开展深入评估,紧扣主题主线大方向的执行情况,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实现情况、科技创新等核心战略的完成情况以及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

(三)突出定量性

《纲要》评估要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尽量使用统计数字说明情况,采用量化指标体系,使用规范统计数据,运用科学计算方法,形成量化评估结果。同时,也要使用文字说明思想、理念和政策。

(四)突出阶段性

《纲要》是对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进行安排,期间国内外宏观环境可能出现大的变化,《纲要》实施也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要摸透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长远发展任务结合起来。

三、评估内容

(一)主题主线

《纲要》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科学发展推进情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是中期评估的核心内容。

(二)发展目标

对24个主要指标特别是1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和未来走势。其中,对各方面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耕地保有量、森林增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国总人口等目标,进行重点分析。

(三)重点任务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等战略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取得的成效及问题。其中,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重大政策导向,进行重点分析。

(四)政策建议

根据《纲要》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大国之间关系的新局势,研究提出“十二五”后半期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对策措施,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

四、评估方法

评估工作应当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个方面的作用。

(一)地方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地区《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送省级人民政府,抄报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加强对地区实施国家《纲要》的评估,依据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的国家《纲要》实施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以及负责部门的单项指标考核方法,形成以各地区总分值为基础的2011年和2012年年度考核报告,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此外,将中央地方巡视组、转方式监督检查小组工作成果作为评估地方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部门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以及《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的要求,对各部门实施国家《纲要》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送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制定“十二五”时期国家级专项规划尤其是重点专项规划的部门,应当对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抄报发展改革部门。

(三)外部评估

组织第三方评估,发展改革部门委托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国际组织独立开展第三方评估,提出体现独立观点的客观性评价报告,报告摘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组织专家评估,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对总体评估报告进行咨询论证,论证意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此外组织国内外政界学界人员,举办每年一次的《纲要》实施情况评价高级别研讨会,听取各方面专家建议。组织公众评估,发展改革部门委托相关机构设计《纲要》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面向专家、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开展社会调查,调查报告摘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

(四)总体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分别召开各地区、各部门评估座谈会,选择若干代表性省份开展实地调研,选择若干重要领域开展部际联合专题调研,组织部门内司局开展负责领域评估,提出总体评估报告。将总体评估报告及各附件报送国务院审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要参考,制定2014年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

(五)发布评估结果

总体评估报告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送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编撰总体评估报告及各附件、地区评估报告、专项规划评估报告及有关调研报告,出版发行中期评估书籍,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释放政策信号。

五、能力建设

在做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同时,应当注重加强我国规划评估能力建设。

(一)建立评价机构

要鼓励发展市场化的专业评价机构,由发展改革部门发放规划评价机构资质认证,建立全国统一的规划评价机构库和专家库,评价机构组织专家组开展受委托的评价工作。同时,在现有科研事业单位如中科院、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院中设立评价部门,长期稳定地从事评价研究工作和监测工作。

(二)培养评价人员

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评价人员进行国内专题研修,邀请国内外规划编制和实施评价相关人员授课。组织评价人员赴规划经验丰富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赴评价经验丰富组织如世界银行、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开展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探索与国内外评价机构开展中短期的人员交流。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篇4

如何才能全面了解精细化工行业的市场情况?如何才能深入挖掘精细化工行业的市场潜力?如何才能把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市场方案?中国报告大厅推出《精细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行业深度评估报告》,让你快速的了解精细化工市场情况,挖掘精细化工市场潜力。精细化工市场调研不仅仅是堆砌数字,它可以提炼出可执行的信息,能带来切实的回报。

精细化工研究报告简介及目录

精细化工研究报告简介:本报告报告撰写以定量分析为主,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深入挖掘数据蕴含的内在规律和潜在信息同时采用统计图表、分析图示等多种形式将结果清晰、直观的展现出来,以方便读者解读分析。

报告为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精细化工研究报告目录

精细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行业深度评估报告

第一章精细化工产品概述

第一节产品定义

第二节产品用途

第三节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中国精细化工行业供给情况分析及趋势

第一节 2004-2009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精细化工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二、精细化工重点区域供给分析

第二节精细化工行业供给关系因素分析

一、需求变化因素

二、厂商产能因素

中国首选市场研究报告门户服务热线400 817 800

市场研究专家企业贴心顾问

三、原料供给状况

四、技术水平提高

五、政策变动因素

第三节 2009-2015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市场供给趋势

一、精细化工整体供给情况趋势分析

二、精细化工重点区域供给趋势分析

查看完整精细化工研究报告: 宇博智业如何帮助企业?

1、宇博智业市场研究的四大优势

宇博智慧运用10多年的市场研究经验,形成了独创的数据分析模型和数据支持平台,依托专家资源优势、资源整合优势、数据信息优势和调研分析优势助力客户赢战市场。

2、宇博智业从四个维度洞察市场

宇博智业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项目一线调研、行业运行监测、产品趋势研究、一手数据研究四个维度洞察市场,当好客户的参谋。

3、宇博智业咨询服务的六大事业群

市场研究事业群通过信息、技术和服务的整合助力客户赢得市场先机;品牌咨询事业群通过创新品牌运营理论和实践凸显客户品牌价值;投资顾问事业群通过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坐拥智慧服务;信息技术事业群通过“中国报告大厅”挑选和享用我们的研究成果;软件开发事业群提供的ERDS企业资源决策系统为客户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管理咨询事业群让客户尊享企业跨越式发展。

芜马宣十二五中期评估 篇5

为了全面了解全省及各地“十二五”规划进展情况,更好地推进全省“十二五”中期评估。在继皖北(亳州、阜阳)的调研之后,我们又赴芜湖、马鞍山、宣城开展调研。“十二五”以来,皖江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均达或超过规划序时进度,圆满完成“三年见成效”阶段性目标任务。皖江地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担负着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任。

芜湖、马鞍山、宣城三市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并按照省里要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细化时间节点。芜湖市“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初稿已完成,计划11月中旬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马鞍山市已完成前期的调研和研究工作,目前正加紧起草“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宣城市“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初稿已完成,预计11月下旬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

鉴于区划调整,2011年,芜湖市和马鞍山市曾对本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修编,对规划结构和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完善,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总的来看,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发展,三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总体进展顺利。

1.发展目标

芜湖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36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绝大多数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其中14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22项预期性指标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与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外,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21项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预期。马鞍山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总体进展顺利,但受钢铁、专用汽车、建材等主导工业下降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完成进度较为缓慢。在13个主要指标中,有6个指标未达规划目标序时进度,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宣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提出了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四类共24个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7个、约束性指标7个。经济发展指标自2011年起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指标要好于经济指标。

2.主要任务

“十二五”以来,芜湖、宣城两市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谋划并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

芜湖“十二五”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始终位居全省前列。2011年以来,该市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695个,总投资1683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42个,工业项目1042个;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022个,累计完成投资2348亿元,已竣工投产或完工项目198个。随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电力、新兴产业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该市有望开工建设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684个,总投资3168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867亿元,带动“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万亿元以上。

宣城“十二五”前两年半,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00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投资167.4亿元。以“二环八射”为主的城市路网建设逐步完善,环城大道三标、环城大道四标、宣水路一期等25条城市道路建成,环城大道一标、环城大道二标等16条城市道路开工建设。“十二五”前两年半,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98.4亿元,其中:2011年完成28.9亿元,2012年完成40亿元,2013年上半年完成29.5亿元。合福高铁宣城段加快建设,皖赣铁路芜湖至宣城段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获批,芜宣机场筹建前期工作扎实开展。芜雁高速宣城段建成通车,铜南宣高速复工建设,宁宣杭高速宣城至宁国段建成通车。目前,宣城初步形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5+3”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47.2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6%;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917.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5.9%。预计2013年底,“5+3”产业实现产值突破11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超200亿元。

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从《纲要》完成情况看,“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预计到2015年,“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指标大部分能够如期完成。但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对今后两年规划实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2012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速呈下行态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对后期规划实施及部分预期指标完成造成较大困难。2011年,芜湖经济延续“十一五”快速增长态势,GDP现价增幅达到23.6%,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回落,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放缓。从目前宏观经济走势看,下行趋势会有所扭转,但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给后期规划实施带来严重挑战。

二是工业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十二五”以来,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些进展,但在宏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多困难。特别是传统产业产品结构层次低,新兴产业体量较小、带动力还不强,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不足。2012年,马鞍山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8.2亿元,低于序时进度126.8亿元。马钢连续两年呈现下降趋势,星马华菱2012年产值大幅下降,新培育的光伏、电子、节能环保等产业,体量相对较小,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力不够。受宏观环境和政策影响,有些产业投产后迟迟不能发挥效益;部分重大工业项目虽已竣工但无法投产。

三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仍然不高。从三市的调研情况来看,均存在服务业发展滞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滑的现象。“十二五”规划目标中,马鞍山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于32%,过去两年这一比值分别为26.1%,27.7%,未完成29.5%的序时进度。芜湖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9.7%下降到2013年上半年的26.1%,增速低于第二产业5个点以上。2011年,宣城市服务业增加值219.4亿元,增长10.7%;2012年为250.7亿元,增长12.1%;2013年上半年为120.6亿元,增长9.1%,预计2013年完成280亿元左右,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总量400亿元、增幅15%的目标难度较大。目前,三市均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工业增速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而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旗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步伐还不快,同时,服务业企业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叫得响的品牌不多。这些原因导致服务业增长相对缓慢,短期内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难以有大幅提升。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大幅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要素瓶颈制约,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信贷持续增长具有不确定性。劳动力紧缺,技术型用工缺乏,劳动力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土地瓶颈十分突出。部分中小型项目缺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企业普遍性缺少资金等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做大的主要矛盾。

三、各市对全省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对经济形势的研判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给地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影响。调研中,地市也普遍反映经济形势越来越难以掌控,外部环境变化不仅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也使招商引资趋于减缓。建议省里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着重分析未来可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二)形成自上而下较为统一的规划指标

调研中发现,地市“十二五”规划指标各有不同,且与全省不统一。宣城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4项指标,多为传统性指标,缺乏反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以及反应民生的系列指标。建议在“十三五”及以后的规划编制中,能形成自上而下较为统一的规划指标,在此基础上,地市可以根据本地发展设置个别差异性指标。

(三)未来发展中重数量更要重视质量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我省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应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不能再一味追求数量的扩张。地市也逐渐意识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调研中提议,“十二五”规划后两年应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尽量淡化数量,“十三五”规划编制应可能弱化速度指标,强化效益指标。

(四)尽快出台皖南国际旅游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

皖南国际旅游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皖江地区发展至关重要,各市也予以高度重视,调研中多问及制定详情及具体出台时间。地市建议省里尽早出台两个规划,以便各地有侧重地开展工作,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并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明确发展思路和主体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在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对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是关键。调研中发现,江北集中区无论是发展思路还是产业定位都非常清晰,并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高水平招商,这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江北集中区正以崭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化滨江新城建设,依托深圳宝能集团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华东国际物流基地、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一揽子项目,依托中科院过程所创建中小企业科技园,同时,加快推进安飞LED照明产业链、胡商国际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未来,江北集中区必将成为芜湖乃至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借助市场力量推动园区产城一体化

我省正积极推进园区产城一体化建设,并确定33家开发区为示范园区。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园区产城一体化较为成功的模式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目前,江北集中区建设采取的正是这一模式,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芜湖市举全市之力加快集中区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集中区建设,通过高起点建设、高水平承接,成功吸引宝能集团入驻园区。深圳宝能集团是一家产融结合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资金实力雄厚,且以房地产业、物流业、高科技产业为核心。该集团入驻既解决了集中区建设的资金问题,也提高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为集中区打造现代化滨江新城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积极谋划建设自贸区试验区或综合保税区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篇6

(2011年3月23日大连外国语学院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第一部分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学校围绕建设“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以外语为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的发展目标,以人才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平台,以新校区建设为保障,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为 “十二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办学规模

2005年,学校本专科在校生为8871人,研究生在校人数为451人。2010年,学校本专科生人数已达13505人,研究生人数已达816人。“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接收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9320人次留学生前来学习、进修,其中:长期生5594人次,短期生2436人次,学历生1290人。学校共培训继续教育学生57322人次,其中:自考学生20068人次、外语培训学生35538人次、成人教育学生1716人。

二、办学条件

“十一五”期间,为了彻底改变办学空间狭小、制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学校在旅顺建设新校区。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34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园于2007年3月落成并投入使用。为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新建了一批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新建了同声传译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和现代化的网络设备等,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十一五”之前,学校只有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到2010年,学校在2个学科门类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获得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其中:辽宁省一流学科计划立项学科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3个。

“十一五”期间,比较文化研究基地成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研究基地成为大连市社科研究基地;国家汉办在学校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大连基地;同声传译实验室获批省重点实验室。

四、专业建设

“十一五”期间,学校本专科专业从18个增加至26个,其中语言类专业10个,非语言类专业16个,涵盖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

学校不断丰富和充实专业建设内涵,修订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5年来,全校共有154项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校级立项支持,22个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级立项支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获得多媒体课件大赛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2个;有1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8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韩国语、日语、俄语、英语4个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俄语、英语、韩国语、德语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6

部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5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5人被评为省级专业带头人;15人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

2007年9月,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给予较高评价;2008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2007年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为“优秀”。

“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生在国内诸多专业大赛上屡创佳绩,为学校赢得荣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国家主要媒体做了宣传报道。

五、科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完成市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13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部委项目14项,辽宁省教育厅各类奖项53项,辽宁省社科基金和社科联项目29项;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744部,其中包括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

学校先后举办了“外语教育国际化论坛”、“中日韩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高校俄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30余场。

六、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把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经过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至2010年12月,专任教师总数535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141人、讲师28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7人。现有师资队伍中,拥有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级优秀专家4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2人。

七、国际交流合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境外合作院校68所,境外合作院校达到133所;新增交流国家和地区7个,交流国家和地区达到20个;派出各类学生赴国外学习、实习共3107人,比“十五”期间增加了近6倍;派出教师赴国外学习、进修、工作90人,增加了1倍;聘请外籍专家、教师439人次,增加了近3倍;新增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海外实习、远程国际教育等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在海外合作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俄语中心、韩国文化院、法语联盟、日本茶道里千家等国际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2010年9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我校,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高。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过去的五年,全校师生员工奋力拼搏,助推发展,取得了新校区建设、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优秀、重大国际交流项目顺利推进等显著成就,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经费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学校核心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仍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

第二部分 “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放兴校战略、文化立校战略和学科建设工程、教学创优工程、基本建设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工程,走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办学之路,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国内同类院校的层面上争创一流、追求卓越,为把大连外国语学院建设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一)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素质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是立校根本,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服务于、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

质量至上:牢固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把工作重心由外延扩张转变为内涵提高上来。

突出特色: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凝炼和发展办学特色,特别要形成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管理特色。

科学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三大战略

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千方百计凝聚人才、吸引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结构优化、综合素质高、富有实干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开放兴校战略: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的合作与交流,在开放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文化立校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大学文化。

(三)四大工程

学科建设工程: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大力扶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精心建设新增学科,努力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机制,提升总体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

教学创优工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教学投入,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建设工程:建设融合办学特色、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条件一流的现代化大学校园,提升校园建设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味。

数字化校园工程:科学规范地整合和集成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化,构建数字化校园。

(四)学校定位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以专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为补充。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辽宁,服务东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办学目标定位 :未来五年,全面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基本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再经过10年的发展,力争到2024年建校60周年时,建成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是我校的长期奋斗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发展路径定位: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办学之路。开放式即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提高与社会尤其与辽宁和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贡献求支持;国际化即融入国际教育发展潮流,注入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我校地处东北亚的地缘优势,以合作增活力;多科性即建立以外语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以实力强作为。

二、工作方针:夯实基础、适应需求、扩大开放、强化特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夯实基础: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教学基础、科研基础、管理基础,从根本上改变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局面,适应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适应需求:紧密跟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学科专业发展、科研项目选择、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以及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服务水平,突出地方大学特色。

扩大开放: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宽阔国际视野和较强国际理解能力的国际型人才。

强化特色:在高校功能的发挥、人才培养途径、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的服务面向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本校特色。

深化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永恒主题,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把质量至上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战略目标

全面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到“十二五”末即建校50周年时,基本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再经过10年的发展,力争到2024年建校60周年时,建成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到2034年建校70周年时,力争使大连外国语学院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高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

全面推进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基本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主要是指:在确保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和本科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研究生教育,形成较完善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较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科学研究,形成专兼结合的科研队伍,创造若干高水平、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在坚持把专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创建若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辽宁省一流学科;在保证师资总体数量充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师资质量,高职称、高学历师资比重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办学指标位居国内地方外国语大学前列。

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十二五”时期需努力完成的主要工作指标有:

(一)形成科学完善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应用性外语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

持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二)新增省级优势特色学科3个,新增省级一流学科立项1个。

(三)新增本科专业10个左右,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个。

(四)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0个。

(五)自2011年起,科研经费每年递增15%,科研经费五年总和达到1400万元。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150本,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0篇。

(六)人才培养和引进经费每年安排300万元。到2015年,力争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94%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4%以上。教师数量和教授数量达到大学更名要求,并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相匹配。

(七)实现大学更名。

(八)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九)建成数字化校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水平。

(十)图书购置经费年均以10%的速度递增。

(十一)完成中山校区的校产置换和改造工程,实施新校区建设二期工程,确保教师公寓建设工程完工并惠及教职工。

第三部分 “十二五”发展基本任务

一、办学规模

(一)本专科教育总规模2015年确定在15000人,专业总数到2015年力争

达到36个。

(二)研究生教育总规模2015年确定在1500人,硕士点总数到2015年力争达到30个。

(三)留学生教育发展规模2015年确定在2400人(包括进修生)。

(四)自考助学、外语培训(含出国预备人员培训)及成人学历教育总规模2015年力争达到7000人。

二、本科教育

(一)调整和完善专业结构和布局。稳定现有外语类专业布局,适当增加新建小语种专业和非外语类专业招生规模。力争五年之内本科专业达到36个。适当增加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数量,形成以外语专业为主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格局。

(二)加大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创造条件,使日语、英语、俄语和韩国语等专业逐步达到国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设置专项资金,加大新设小语种专业的建设力度,使新设小语种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优势与特色。重视非外语类新建专业的基础建设,强化外语特色和专业特色。

(三)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扩大与政府、企业及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探索外语加辅修、个性化培养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艺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建设好新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实验室,拓展专业实习实践场所,完善对实践教学的管理。

(五)密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和调整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扶植双语课程、新开课程,加强公共必修和选修课程建设,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建设力度,积极构建科学先进的课程体系。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各级教学改革立项与成果申报工作。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工作。建设校级重点课程50门,精品课程25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8门;力争获得省级教学改革立项支持项目4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设省级教学团队5个;评选校级名师15人,力争6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力争5人获得省级专业带头人称号;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

(八)做好教材建设工作。力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达到20部,省级精品教材达到10部。

(九)进一步规范国际化办学教学管理,加强国际化办学内涵建设。与国外友好院校合作,加大优质课程的引进力度,共享国际优质课程资源。

(十)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研究生教育

(一)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完善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突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

(二)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研究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与国内外院校合作培养,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三)调整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向,形成与培养方向相适切的课程体系。

(四)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积极探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导师的遴选、管理和考评制度。支持研究生导师参与兄弟学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六)加强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四、学科建设

(一)坚持“凝练方向、构筑基地、汇聚队伍、提升水平”的原则,构建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中国语言文学为支撑,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等学科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学科体系。

(二)努力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全力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加大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韩国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六个主干二级学科建设力度。

(三)积极推进非语言文学类学科建设,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努力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机制。

(四)积极推进学科方向立项工作。以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点为核心,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完善学科方向立项评选、管理和考评工作。通过立项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

(五)加强学科研究基地建设。切实加强比较文化研究基地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俄语中心和托尔斯泰研究(资料)中心建设,积极提升中心研究功能。

(六)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孔子学院在对外汉语教育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扩大学校的国际声誉。加强基地项目管理,促进基地项目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拉动作用,争取立项项目15项。

五、科学研究

(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创新科研组织和管理方式,大力营造鼓励学术创新、追求学术发展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注重调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省市级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整合校内科研机构,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十二五”期间,新建3个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校级研究所,争取建成1-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市级重点研究基地。

(三)加大科研投入,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创造更多科研成果。整合科研资源,探索跨学科、跨系部、跨院校的合作研究机制,积极拓宽申报渠道。加大科研资助和奖励力度。“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力争达到10项以上。争取获得10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获得1-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10项以上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以上其他省级成果奖,50项以上其他省级项目。年均出版发行学术著作30部以上,年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篇以上,三大检索论文达到年均30篇以上。

(四)拓宽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每年主办或承办1-2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

(五)继续办好《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进一步发挥其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英语知识》、《日语知识》的办刊水平,扩大发行量。

六、留学生教育

(一)坚持“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认真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把学历生教育层次作为留学生教育 的重点。

(二)建立并完善招生宣传体系,制定招生标准,保证招生经费,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开辟招生渠道。积极利用留学展、友好交流院校、海外孔子学院、留学中介等各种途径开辟和扩大留学生市场。加强政府奖学金生的招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增加奖学金生名额,提高学校留学生的办学层次。

(三)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育教学体系。深化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加强留学生双语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利用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平台,积极开发留学生教材和教辅资料。

(四)加强留学生生活设施和教学设施建设。通过改造或扩建等,加快推进留学生公寓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

七、继续教育

(一)积极创立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考试助学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加强教学建设,建立优良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

(二)办好成人学历教育。强化外语特色,突出应用能力,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实现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面向社会需求,搞好外语社会培训。加大广告宣传,广泛开展社会合作,精心组织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外语培训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继续开办留学相关服务项目。开发出国留学和培训的特色产品,巩固和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教育服务机构的合作,提高规模效益。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一)力争实现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零的突破,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超过27人;省级优秀专家2人;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引进海外人才超过25人。

(二)切实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配套。修订和完善《大连外国语学院引进人才办法》、《大连外国语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等制度。实施《2010-2020年大连外国语学院人才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引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师资团队建设工程等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三)做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进一步明确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选拔条件、培养方式,在科研经费投入、生活津贴、进修学习等方面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注重培养和使用中青年教师。

(四)教师培训由基础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出台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并举的培养方针。

(五)坚持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做好教师职务聘任工作。改进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

(六)继续深化岗位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重业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图书文献建设

(一)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的网络化。促进学校图书馆与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加大图书经费投入,图书购置经费年均增加10%。到2015年,图书总量达到170万册。提高图书资源对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的满足程度。

(二)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的国际化。重视外文原版图书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设,满足国际化办学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加大与国外先进大学图书馆的交流力度。

(三)积极推进文献资源建设的数字化。以全部电子文献和数字资源建设为先导,继续引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争取中文数据库能够完全满足需要,重要的外文数据库基本满足需要。建好日语文献共享平台和多语种交流平台,积极构建数字化图书馆。

(四)积极推进知识服务和学科服务,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大力开展面向教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建设个性化信息环境。增加自助借阅、自助复印等功能,提高图书馆现代化水平。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领导,确保经费投入,确保信息整合集成规范有序进行,完善网络基础建设和软件建设,构建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全校统一的门户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和资源平台,逐步实现全面信息化。

(二)积极推动办公自动化。加大OA办公系统建设和应用力度,推广使用公文流转和审批系统,建立网络会议系统和会议管理系统,建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三)强化信息沟通,完善信息发布与沟通渠道。进一步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形成覆盖整个校园的信息沟通网络;拓宽信息沟通渠道,鼓励双向沟通;更新信息沟通方法,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完善网络信息交换平台,逐步实现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网络化。

(四)加强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加大多媒体教室建设步伐。增加50-100套多媒体教室,建设2-3套100座以上的录播教室。积极推进高标准的数字同传会议厅建设。引进数字媒体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媒资管理系统整合资源,对影音资源进行全数字管理。

(五)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以《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为依据,规范资源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建设的层次和内涵,建立统一资源平台。加强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开展课件资源建设,形成多媒体教育课件的制作体系。

四、基本建设

(一)积极推进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新校区二期工程规划建设项目有研究生公寓、留学生公寓、食堂、综合球类馆等建筑单体,总建设规模约87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

(二)加快推进教师公寓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总规划面积为12万平方米,一期建设10万平方米,投资额约3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为教职工集资。

(三)强化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十二五”期间,争取可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做好人文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和室外空间。新校区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拟投入1000万元。

(四)推进软件学院所征地段的建设与开发。

(五)加快推进中山校区的校产置换和部分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周到安排,确保中山校区校产置换工作顺利完成。中山校区建设项目主要有新建国际交流

中心和原有部分建筑改造,总投资额约为14800万元。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培养国际化人才。继续探索和创新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国际型人才培养渠道,寻求人才联合培养新的契合点,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增加教师出国进修和培训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国际化发展。修订和完善教师出国进修和培训政策。完善引进外国专家来我校工作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促进教师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力争五年内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达到10项。国际化师资占师资比例达到30%左右。

(三)推进管理人员的国际化培训。努力形成与国际相化对接的管理理念,增加学校各层次管理人员出国访问、出国学习机会,积极实施管理人员的国际化培训。

(四)实施国际化课程。扩大各学科专业在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力度。开发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国际课程体系,扩大远程教育课程所涵盖的专业和领域,创新授课方式。

六、大学文化建设

(一)推进物质文化建设。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楼宇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景观建设;以学报、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等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扩大社会影响;建设和利用好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建好校史馆。办好面向干部、教工和学生的文化讲堂。确定校旗、校标、校歌和路名、楼名、湖名。建好校园雕塑景观,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

(二)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

入开展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理念建设。

(三)推进行为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有教养懂文明的现代公民,并以此规范其行为。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引导教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积极倡导并践行大外教工工作生活理念,即敬业奉献,尚德育人,博学精思,善言笃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四)推进制度文化建设。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校规校纪教育和执行力度,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

七、改革与管理

(一)改革和调整教学、科研组织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注重调整管理跨度,降低管理重心,激发各教学单位的活力。

(二)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全员聘任制。

(三)进一步完善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岗变薪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内部分配制度。

(四)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整合后勤服务资源,理顺后勤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对校内生活服务系统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五)广泛筹措办学经费,加强经费管理。积极争取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广泛争取社会资助,提高创收能力,拓宽筹资渠道。加强预算编制与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

(六)加强审计监察工作。深化财务收支、基本建设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好监察工作。

(七)重视和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立卷原则、立卷程序、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提高案卷质量和档案服务水平。

(八)优化考试中心和留学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完善考试中心所承担的考试项目管理,提高留学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养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和考核。

(三)切实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和师生员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层干部学习制度、党员和教工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学习效果,防止形式主义。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计划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重点做好青年教工和学生的组织发展工作。精心准备,开好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做好总支和直属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

(五)继续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勤政务实,开拓进取。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六)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和非党知识分子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七)拓宽民主渠道,做好群团组织工作。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

(八)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辅导员和班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素质。积极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重点学科予以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辅导。注重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继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

(九)高度重视在职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营造昂扬向上、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精心搞好教师公寓的建设、分配与管理。

(十)以“隆重热烈、开放高效、俭朴务实”的原则,搞好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做好校友联络和服务工作,积极利用校友资源。

学院十二五评估报告 篇7

一、“十二五”规划有望成为历史上指标完成率最高的五年规划 (或五年计划)

“十二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订的第二个五年规划, 规划实施两年多来, 全国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坚持“五位一体”建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转变发展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高发展质量, 落实“五个统筹”, 规划实施取得可喜进展。但在“十二五”规划执行过程中, GDP优先的粗放式发展惯性在各地仍然存在, 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 经济、社会、环境尚未达致和谐。因此, 要想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还需在薄弱环节下大力气。

依据前两年的发展形势, 规划的七大目标中有六大目标 (七大目标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其中, 只有资源环境目标进展滞后。) 进展顺利, 28个主要指标主要指标3/4提前完成或完成。其中, 提前完成五年目标的有1个, 完成两年预期目标 (完成率大于40%到100%) 的有20个。两年进展略有滞后 (完成率在30%到40%) 的指标有4个, 明显滞后 (完成率低于30%) 的有3个。结合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我们认为:在下半期经过多方努力, 目前进展略有滞后的4个指标中除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之外其他3个将能够实现规划目标, 在明显滞后的3个指标中“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也有望最终赶上, 但其他2个明显滞后的指标按期完成的难度较大。

总体上, “十二五”规划时期, 经济发展方面多数指标实际完成情况将高于规划目标, 资源环境方面的完成情况将落后于目标, 其他方面则基本实现目标。在28个指标中最终完成预期目标的指标将达到25个, 指标完成率达到89.3%, 超过“六五”计划的84.8%, 再创历史新高。

二、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是突出问题

“十二五”规划总体推进顺利, 主要有两个成因:一是各指标的目标值制定得相对“保守”, 除了经济增长指标偏低之外, 其他一些指标在借鉴“十一五”时期实践的基础上也有所下调, 比如说“十一五”规划时期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相比预定目标相差较大, “十二五”时期该指标目标值就明显调低了。二是中央政府在人民生活与科技教育领域投入力度较大, 使得这两类指标推进较快。

“十二五”规划推进较慢的是资源环境领域, 7个滞后指标 (略有滞后与明显滞后指标) 中就有5个属于该类指标。目前, 节能环保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中央政府难以直接介入, 而正是由于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力不足, 才导致出现这一薄弱环节。

一是缺乏对地方完成真实情况的有效核查手段。国家发改委一份报告指出“河北、山西、辽宁、上海、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等十个地区,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左右。但这些地方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均下降且降幅较大, 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能耗消费量上升的情况不吻合”。地方的节能减排数据与国家不衔接, 导致了“地方形势大好、国家压力很大”这样一个奇特现象。

二是基层政府考核指标与国家“十二五”规划不挂钩。尽管中央将节能环保列入了对各省市的政绩考核范畴, 但在许多地方节能环保目标却没有进一步分解下去, 这就使得节能压力难以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和企业, 节能工作力度和重视程度普遍下降, 必然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是淘汰过剩产能的精神没有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指出:“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但实际情况却是, 中央每年都强调产能过剩治理工作, 并出台许多相关调控政策, 不少地方却“少报、瞒报、漏报”的方式来应对, 而且在几乎所有过剩行业中新增产能的速度远大于落后产能淘汰的速度, 导致“越治理越过剩”的尴尬局面。

四是高耗能产业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开头第一句就是“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从过去经验看, 在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工业比重下降, 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会相对明显。然而, 进入“十二五”以来, 尽管GDP增长与工业比重已经跌至10几年来的低位, 但GDP能耗强度降幅却依然处于极低水平。这固然与节能减排边际成本在逐步增大有一定的关系, 但更大程度上还是与高能耗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时有反弹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6%, 比上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水泥、平板玻璃、粗钢、钢材和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加快3.3-13.9个百分点。

同时, 我们还需注意到“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建设”成为明显滞后的3个指标之一, 实际上也是因为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力不足所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五年规划的实施将带来严重危害, 任其发展下去, 未来很有可能出现一种状况:各个省市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 但国家的总体目标却完成不了。

三、多管齐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中期评估结果显示, “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规划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 加速改变地方政府发展观念和政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这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但也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推进后半期规划实施工作, 有效地缓解对地方政府约束不力带来的问题, 必须多管齐下, 加速建立健全我国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节能减排指标目标在地区间的分配体系

地方政府在节能环保方面抱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 与目前节能减排指标目标在地区间的分配方法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具有很大关系。不论是“十一五”时期, 还是“十二五”时期, 各省市的分配目标都是基于“一刀切”基础上结合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而形成。

然而, 我国区域差距之大世界之少有。东部一些发达省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甚至后工业化阶段, 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应地进入了下降轨道。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市则还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 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升级的历史契机, 能耗强度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 我国在节能减排目标分解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仅缺乏科学合理性, 而且会带来极大的不公平结果。东部发达地区因为产业结构升级会自动导致能耗与排放强度的缓慢下降, “一刀切”分配的指标对他们而言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西部地区则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导致能耗与排放强度的快速上升, “一刀切”分配的指标对他们来说就成为几乎难以完成的目标。在中西部, 一些省市为了完成“一刀切”分配降耗目标,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对东部迁移产业的承接和放缓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

由此可见, “一刀切”分配方式实际上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 不利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起到了一种固化地区差距的作用, 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向背道而驰。因而, 我们要在借鉴“十一五”降耗目标分解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基于效率、公平兼顾原则, 制定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总体成本相对较低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方法。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面向各级规划的评估体系

没有评估, 就没有执行。一个完善的规划评估体系应包括三个环节, 即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前期评估主要是对规划和政策科学性进行评估, 以确定它们是否应该实施。中期评估主要了解规划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 并为下一步规划和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后期评估一方面可以评估规划和政策实施带来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为今后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借鉴。这三种评估发生的时间不同, 作用也不同, 相促互补, 缺乏其中任何一个都会使得其他的评估工作意义大打折扣。

我国规划评估工作刚起步, 还只是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 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在地方上, 由于干部的短期任命制, 不同的规划往往对应的是不同的领导班子, 一个新班子上台之后一般不会对上一届班子制定的前一个规划做一个认真的评估。正因为缺乏严谨的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估, 这就使得地方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进而缺乏可持续性。在现实中, 新一届班子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 树立自己的威信, 往往不愿意延续上届制定的发展规划, 从而导致地方规划总是随着领导班子的换届而更换, 上一个规划的项目可能还多半没有完成, 新制定的规划就将其推倒重做。这不仅造成了地方财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降低了当地GDP的质量, 而且也使得人们对国家要求开展的中期评估缺乏热情, 使得后者变成了一个走过场的工作。

由此可知, 由于缺乏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 使得规划的中期评估意义和作用也明显降低。尽管在地方上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重, 但由于国家层面对地方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在总结中期评估工作的经验基础上, 应加速推进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估工作, 建立规范完善规划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全国性节能环保监测网络, 强化各级人大对规划评估工作的监督作用

科学的评估需要建立在科学规范的核查手段之上。目前, 地方与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数据脱节现象明显, 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核查手段。为此, 必须在目前我国具有的一定基础的相关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打造一个由气象、环保、国土、城建等诸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 快速形成由城市站、背景站、区域站统一布局构成的国家监测网络, 从而及时获得各地真实数据, 进而为各地指标分解、进程评估、目标调整、行政问责奠定良好基础。

上一篇:临沂一轮考试优秀作文下一篇:周记月考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