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1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

01.美国是最早研究与推广创造思考方法和创造技能的国家,它以两事为标志,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02.1941年,奥斯本出版的__________一书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03.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基本价值取向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创新教育的核心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4.创新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指对__________的培养,对__________的培养,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培养。

06.创新是分层次的,人们的创新活动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07.“创造”最早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吉尔福提出的,他指出,广义的创造是指__________,我国20年代__________先生提出了创新教育的主张。

08.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其一,________________;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01.简述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02.深化我市创新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论点, 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他认为,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实现经济增长, 那就是没有从制度方面去保证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应该得到最低限度的报偿或好处。依据这一观点, 从制度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 尤其是分析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突破性发展的事实, 能看到制度创新的效应与力量。我们认可经济学中的制度创新理论在高等教育中所起的启发意义, 并认同教育制度因素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内源动力, 但应该看到, 高等教育制度作为社会的一项制度安排有其特殊性, 高等教育需要制度创新, 前提是要尊重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表现。制度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最重要的环境变量, 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促进或阻滞作用。因此, 在我们将制度创新理论引入高等教育的时候, 对之持一种谨慎的态度是必要的。

二、制度创新理论的阐释

制度创新理论, 制度经济学中称为制度变迁理论 (1) , 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所创立的。诺斯认为, 推动行为主体进行制度创新的基本动力就是追求收益最大化。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 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创新, 这就是制度创新的原则。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制度创新实际上是在竞争环境中创造出新的经济行为规则或游戏规则, 即选择交易费用更少的制度安排的过程。

三、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探索

现代科学和学科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学科之间在理论和方法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制度变革和体制效率问题, 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制度经济学中的关于制度创新的研究方法也就被大量地引入到了教育领域, 以对教育组织及其变革低效进行制度分析, 从而证明制度在决定教育改革与发展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提高教育组织及其变革的有效性必须在教育活动本身的重新构造上, 必须在教育制度的重新构造 (其核心是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新调整) 上做文章[1]。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和约翰·丘伯借用比较制度分析法, 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不同制度下的学校系统组织结构和工作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其基本结论是私立学校优于公立学校, 私立学校的办学效率高于公立学校。他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 必须认识到效率低下的原因深深植根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基本特性之中, 真正的教育改革所需的方法是改变现有的制度组织, 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 它们应该能切实培育和推进人们所需要的那些学校。”[2]

高等学校 (教育) 作为建立在一定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上的规则结构, 作为被制度所确立的一个组织 (2) , 具有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性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研究中借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经济组织的不断进化而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因此教育中的契约选择也取决于相应的交易成本, 而教育组织也是契约选择的结果, 教育组织的演化也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化。这是教育组织演变的基本规律。交易成本也决定了教育制度选择。也就是说, 教育制度的创新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的, 从而实现新旧制度的更替。

新制度经济学不是制度分析的唯一方法, 而是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在运用时必须牢记教育现象的特殊性, 切忌生搬硬套。例如有学者认为:“强调教育制度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内生资源, 根植于人们自身的教育利益 (这种利益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利益) 和理性计算。”[3]这样的结论, 对于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制度乃至全部教育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它使我们沿着某种新的学术性思潮, 换一个不常用甚至是相对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制度, 看待教育。但也正因为这种突破, 使这一研究产生了争议———方法论个人主义思维模式在教育制度问题分析中是否适切?本文认为, 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不是纯个人的事情, 其中渗透了太多的社会规定性。在教育制度问题中, 这种社会规定性还具有双重意义:教育自身的社会规定性和教育制度的社会规定性。而那些强调教育制度创新应当尊重个人的利益差异、注重成本—效益分析计算的理论, 其讨论的前提条件正是教育环境的社会强制规定性, 讨论的目的只在于研究的简化和对那些过度强制性进行适度的修正。

四、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制约因素与创新机制

1. 教育制度的特殊性

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一样, 是特定思想观念的具体化, 它既与人们的风俗习惯联系紧密, 又囿于国家强制制度的影响, 但教育制度有其特殊性[4],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作用对象特殊。

与经济制度作用于“物” (3) 不同, 教育制度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人”。因为教育是人自身生产的过程, 意味着人精神的深刻变革。在教育过程中, 物质性资源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2) 作用方式特殊。

经济制度主要作用的对象是“物”, 反映绩效的周期较短, 作用的结果相对是可计量的, 因而, 其作用往往是“刚性的”、“标准化的”。但教育制度主要作用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人”, 反映绩效的周期较长, 作用结果主要表现在人精神状态的变化, 很难被计量, 因而, 其作用往往是弹性的、个性化的。

(3) 作用结果特殊。

经济制度在于引导人们提高资源利用率, 追求投入最小, 产出最大。而教育制度不仅要引导人们合理消费物质性资源, 而且要引导教育过程中人与人更好地相互作用, 促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健康成长。

2. 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未来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同理, 教育制度作为各种社会契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 意识形态因素。

意识形态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构合乎义理或凝聚基本团体的功能。因此, 意识形态被看作是一种节约信息成本的工具。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赢得人们对现行制度或新制度的信赖与支持, 而减少制度在最初实施过程中所要进行宣传、推广时所要付出的信息成本及交易成本。当然,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意识形态也会延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创新的大背景, 它不仅可以为即定的教育制度提供合法性的支持, 而且为阶级的统治和特殊利益提供支持和文饰。

(2) 社会文化、社会观念等因素。

这不同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暴力性质, 而这种在行为、观念里的软规则对制度的建立和变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一些偏远农村, 封建思想仍然是推行教育的较大障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使大批女童失去上学的机会, “守得土地有饭吃”的观念使大批男童中途辍学。目前, 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 使广大群众并不认可高等职业教育, 不管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 哪怕一考几年, 也要考上大学。

(3) 教育物质技术因素。

马克思认为, 社会制度基本上以技术为条件。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可以说教育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促使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制度安排, 甚至将会带来教育革命式的进步。同时, 教育物质技术的发展还能提高制度安排的相对效率, 使此项教育制度安排得以生存而淘汰其他教育制度安排。

(4) 其它制度安排因素。

其它的制度安排我们称为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5]。某个制度环境中制度安排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教育制度对于整个制度体系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制度安排, 理所当然地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这是无需解释的。

当然,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很多, 如人口因素、地域因素、个性差异因素等。我们将其统称为影响教育制度实施的外在因素。这些因素是我们考证教育制度实施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基础, 依据它们, 我们才有可能判断教育制度的有效性, 进而找到改进或变更教育制度的条件。

3. 教育制度的创新机制

制度经济学家拉坦认为:“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一词将被用于指: (1) 一种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 (2) 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化; (3) 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5]据此, 教育制度则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包括学校制度 (学制) 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 它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根本制度, 主要指国家教育方针;二是教育基本制度, 包括教育体制、学制和各种教育政策、法律与法规等;三是教育具体制度, 指各种具体的教育行为规范、办事程序和运作机制, 如教学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那么, 教育制度创新也就着眼于教育组织行为制度的创新;教育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创新;教育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创新。可以说这是三个层次的创新, 而且层层深入具体。特别是教育组织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的关系, 是近20年以来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点之一。

基于教育组织内部及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在教育制度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为教育制度创新寻找出合理的机制。有学者就认为教育制度创新的机制是组织适应效率和路径依赖[7]。他认为适应效率是制度创新的内在机制。适应效率不仅涉及那些决定教育长期演变的途径, 而且涉及一个社会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愿望, 导致创新, 分担风险, 进行各种创造活动的愿望, 以及解决教育长期问题的愿望。有效的制度要求为组织提供适应效率, 以使组织更加具有创新的能力和愿望。制度是在组织相互作用中逐渐演进的。具有最大化行为的组织, 既可以在现有的制度约束下实现其目标, 又可以通过改变其现有制度约束来实现其目标。组织如何实现目标最大化, 取决于校长或教育主管部门对现有制度提供报酬机会的主观认识。

路径依赖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它是指制度创新时对前有的制度的一种依赖性, 它是一个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 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而且制度创新一旦选择遵循着某一路径, 就会出现自我强化的机制, 进入特定的路径产生发展的“惯性”。教育制度创新受制于一定的因素、环境, 需要一定的动力, 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的问题。创新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 越来越差, 甚至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 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发生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告诉我们, 对于教育制度创新而言, 我们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和意识形态, 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总的说来, 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的需求, 而这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在缺乏政府引导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各个高校分散自主决策的制度创新, 虽能使高等教育制度趋向有序, 但可能并不是我们期望的那种有序。当然, 我们也可以单纯依靠这种制度创新的作用来缓慢形成高等教育制度的有序结构, 但时间太长、付出的代价太大, 并且所生成的也许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合理秩序。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任何国家、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都不能也无权放任其自我生成这种时间长、代价大、结果难以预测的高等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杜育红.论教育组织及其变革低效的制度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2]约翰·丘伯.政治、市场和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6.

[3]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9.

[4]张彦玲, 叶文梓.论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5) .

[5][6]R.科斯, A.阿尔钦, C.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84, 270, 329.

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创新教育 篇3

【关键词】创新教育 理论课 科学发展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教学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注重创新,不断改进理论课的授课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一、科学发展,创新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理所当然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优良的素质是一个大学生成材发展的前提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把培养学生素质作为教学目的的核心。所以,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就要围绕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来设计教学方案。要重视军事理论课与其它学科教育功能优势的互补性,对所设置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整体优化;课程设计和优化时,对课程内容要进行选择和比较,选择那些便于把知识内化为学生心理品质的、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总之军事理论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及道德素质。

实现巩固国防与提高个人素养的和谐统一。国不可一日无防。国防的巩固是学生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追求的一个总体的、长远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如果不能细化为一个个可操作强的小目标,它将沦为一个空洞无用的假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将国防的巩固建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国家安全与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抓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提升爱军尚武精神,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打牢巩固国防的思想基础;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的作风、文明礼貌的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牢巩固国防的社会基础;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提高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牢巩固国防的发展综合基础。

二、突出特色,创新教学内容

军事理论课具有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政治性、时事性强等特点。军事理论教学要“宽重”结合、以事说理、时讲时新,不断创新教学内容。

“宽重”结合,就是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要突出重点。对军事思想、国防法规、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术和战史等内容,要突出其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理论构架。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地方大学生专业不在于此,把每一个问题都弄懂弄透有一定的难度,课时也不充许,教学内容就要把握重点,突出本质,帮助大学生初步构建相关的认知体系。

以事说理,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战例、实例来支持理论。军事理论课本来就与地方高校生所学专业相差甚远,讲授过程中如果从概念到概念,就理论而理论,缺少鲜活的必要的例子,那么原本丰富多彩的军事理论课就会呆板起来,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同时还要注意要将军事领域的一般原理与学生紧密相关的领域联系起来,教他们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才会达到如期目的。

时讲时新,就是突出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号准学生思想脉搏,直击敏感问题,以此展开相关理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军事思想、军事技术、军事形势、军事法规等军事问题都随着人类社会、军事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在军事领域是不存在的。所以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也要紧跟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国际社会、军事领域大事不断,军事理论教学时就要及时抓住这些热点事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将学生的思想观点引导到党中央、国务院的立场上来,共同构建、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手段多样,创新教学方法

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表达。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在不断创新的同时,教学的手段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创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除了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外,还可根据课程特点创新一些灵活的方法:一是时事追踪教学。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新事件、新理论、新装备层出不穷。大学生思想活跃,对军事时事比较关心。因此可因势利导,搞军事时事追踪教学。二是热点聚焦剖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军事热点一个接一个。应提倡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关注军事热点,定期对军事热点问题作分析讲评。特别要结合与我国安全紧密联系的热点问题,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朝核问题、东海南海问题等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在分析热点问题中理清思路、提高认识,增强国防意识。三是尝试个案解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课前要做好调查,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建议和所关心的军事问题,经过问题汇总,授课过程中就可有的放矢,尽可能地有针对性地讲解。当然,讲课中也允许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当堂举手或递条子,教员尽最大可能当场解答。这样一人提问,大家受益,教学效果会更好。四是联系专业谋共鸣。在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把所讲的内容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触及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们在意识上对教官所讲内容产生共鸣。例如,在给光学专业的学生讲课时,可列举光学元器件在军事上的应用;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课时,应介绍近四场局部战争中计算机网络战以及未来信息战的情况,尽量使同学们进入情境,引起共鸣,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手段现代化。相对地方高校生而言,军事理论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掌握。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通过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在课件中插播一些录像片段,如讲国防建设的时候,可插放历次国庆大阅兵的录像。插播内容要紧扣主题,切不可为哗众而作,同时时间不能太多,一般控制在三两分钟内,这样既能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完善体系,创新教学管理

要根据军事理论课自身特点,加强教官队伍管理创新和考试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教官队伍管理,加强教官队伍建设。教官队伍质量高低是军事理论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教官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官考评制度,每半年对教官进行一次综合考评。一是教育理论测试,主要考查教官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掌握;二是创新教学能力测试,通过定期全程试教的方法,主要考查教官对教学重点内容的把握能力、驾驭课堂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及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的能力;三是平时表现评价,主要考查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和积累知识的能力。为做好军训教官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建立全员业务档案,详细登记考评成绩,进行总结讲评,稳步提高每个人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4

教育系

初等教育

田杰

20081205034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变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是与当时的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并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走向。同时,课程改革也是课程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这是课程典范重构的两个方面。而课程理念的创新又包括创新的学校观、创新的课程观、创新的教材观和创新的教学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理论;创新;发展

【正文】 我国的课程改革先后进行了8次中小学课程改革,第一次是在1950年和1951年,第二次是在1952年,第三次是在1956年,第四次是在1963年,第五次是在1978年,第六次是在1986年,第七次是在1992年,第八次是在2000年。

八次课程改革可以说我国建国后酝酿时间最长,投入资源最多,专家学者和一线中小学教师进入决策主体、波及范围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过程中清理了我国长期以来课程教材体系存在的严重不足。

1、课程设置上学科中心倾向严重。我国的课程和教材目前基本上还沿用一百多年前确立的学科体系,并按照这一体系来组织课程和编写教材。这样做的一个弊端,是导致儿童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割裂。缺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材内容繁难杂旧,缺乏时代感。这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过分强调学科中心的另一个结果。全国有很多地方,初中阶段辍学率居高不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学习跟不上,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史培养国民基本素质的基础工程,必须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听得懂,学得进去,并能切实掌握。

3、忽视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培养目标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列的新的体制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则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5

―――郴州四中教研室

“理论指导实践”为了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论的大胆创新犹为重要。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落实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我校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为指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凝铸特色,大胆走教育创新之路,科研兴校之路。确定了“教研强校,教研优教,提升专业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科研走进课堂”的教育科研思路,立足课堂教学,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产生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帮助下,全员发动,发扬“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我校在2012年掀起了新一轮课改的高潮,不断学习和积累先进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开展得有声有色,我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观念不断涌现,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领导清楚地意识到必须通过反思不断升华,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指导工作,才能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校领导带头加强学习,自觉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学校领导带头开展课题研究,明确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不断为学校的综合发展注入活力。

积极投入,大力宣传。2012年,学校为了教学发展的需要,为课改创造一流的硬件设施,投入千万元的资金,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建成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图书室,学校在进行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利用家长学校活动、教师家访,让家

长们了解课改精神,在学校举办了“课改来了之后”的学生征文活动,42名学生的征文荣获区级一、二、三等奖。

二、建立并完善制度,形成长效管理体系。

为促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课题研究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保证课题如期优质地完成,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成立了“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认真做好课题申报审查、课题研究实施步骤、课题成果评审工作;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吴运来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长,不仅保障研究经费,提供技术指导,还经常深入课题组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立项的课题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研究。

二是制定了《郴州市四中校本教研工作计划》、《郴州四中教研成果奖励方案》、《郴州市四中先进教研组评比方案》、《郴州四中教育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

三是每学年召开一次学校教学科研年会,出好论文集。2012年关于课改研究方面的论文就有4人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人获国家级论文一、二等奖,11人获得省级论文一、二等奖,22人获得市级论文一、二等奖,31人获区级论文一、二等奖。还整理了一本教师论文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市观摩教师论文集》,这本论文集在我校大广教师中影响非常大,它集中收录了我校老师在参观课改名校许市中学后对课改的大胆想法及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改的认识和优秀经验。特别是,李岑书记和陈冬冬副校长的论文,结合了我校的校情对我校的课改提出了新思路,给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李岑书记的文章指出“学校要开展新课程改革首先要领导的一贯支持,自上而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其次要全员参与,改革是所有老师的事,理念的树立与践行,方法的探究,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施

行过程及各学科的基本模式的形成,需要每一位老师的倾力付出;再次课程改革需要时间,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可以分阶段进行,需要长时间的反复修改,甚至还会走弯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行;还需要各部门的协作,比如校园文化的创建,需要政务处、总务处的合作,老师的培训,需要教务处、教研室、电教室的配合等。最后课程改革的践行更需要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来保驾护航,用制度来推行一切的教育教研教改及相应的活动与实践。”

陈冬冬副校长的文章则针对课堂教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快乐学习四步曲”模式,即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完成导学案练习→学生展示新认知→师生互动点评→教师随堂检测四环递进。文章还指出学校要重视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鼓励教师把教研成果精神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成果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科研的有效性。

高度重视课题研究。我校采取整体构思,分头推进,全面提高的策略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龙头”课题,由学校课题小组负责研究,课题研究成效较为显著。

学校以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教育科研核心,组成若干个课题组,在各学科组、教研组、年级组中确立研究课题,带领更多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先进单位”、郴州市“北湖区校本教研先进学校”、我校教研室被评为“北湖区中学优秀教研室”;吴运来校长、陈冬冬副校长、肖建球主任、王建中主任、胡长英老师等评为“北湖区教研先进工作者”。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领导已于2012年4月对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开题论证,帮助我校课题小组明确了研究的内容与方向。通过大家的共同

努力,逐步实现将科研工作校本化,目前我们已顺利进入研究实践的第一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划分了课题小组,组织分工、阶段性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2、发放《2012年郴州市四中学生读书情况问卷调查》,对学生既有的读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阅读目录,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日记;并结合学校的“走进经典阅读”的活动,营造相宜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组织学生阅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一书,举办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演讲赛、征文大赛;

5、成立了校园文学社;

6、第一阶段相关课题小组成员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并上交的阶段性小结。

四、注重实践,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加强课程管理。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改文件精神,制定并逐步完善我校课程改革方案,按新课程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努力做到家长、学生满意。

2、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有新要求、新特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力求体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为此,我校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新模式――“快乐学习四步曲”模式。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中的融洽气氛,建立“朋友式”、“伙伴式”的新型课堂师生关系,让欢乐进课堂,让欢笑留课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交流、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

五、拓宽思路,实施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

1、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针对我校发展和教师实际需要开设校本培训课程,做到有的放矢,体现本校特色,注重教育实践性。重视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教育技术的应用。考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灵活地开展不同类型的校本培训。(1)集中培训,如举办专题讲座,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到我校讲学。本期继续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程式,提高教学效果”为主体的的实践培训活动。(2)外出学习考察。2012年上期,我校已派出各学科骨干教师16人赴许市中学实地考查学习,还组织了70人次的远程培训。(3)自我学习。利用我校图书、音像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大家学习,倡导建立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写好读书笔记。(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切实抓好讲座、研讨、集体备课、说课、研究课、观摩课、评优课、对外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水平。

2、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因此,我们以课堂为平台,树立“科研走进课堂,教研融入课改”的理念,一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通过文理科开放周活动、青年教师研讨课、新教师的研讨课、课改专题研究课等形式,利用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学校不断完善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扎实开展“先进教研组”创建与评选;进一步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等经常性教学研究工作,着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重视课题研究,开展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改善课堂教学为目的教研活动,促进各个教研组形成各自的教研特色。二是注重作业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走进题海,让学生走出题海。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力求少而精。批改作业时力求做到“及时”、“认真”、“准确”;提倡增加激励性的评语;重视学生作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如:书写习惯、作业态度等。三是加强集体备课,分时间段分年级制定各学科的导学案,旨在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逐渐以集体制定导学案代替以往的个人备课,并制定相宜的管理细则——《郴州四中教育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六、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有工作就有评价,教学也不例外。我校本着“先启动,再完善,后规范”的原则,尝试改革以往的评价方式,以促进教学实践、教师提高和学生发展。我们的总体构想是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元化。

对教师的工作难以定量评价,我们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明确岗位职责,明确责、权、利三方的关系,制定奖惩措施,重结果但更重过程的评价,重行为态度的评价,把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行风监督员们对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尝试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让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四结合”:

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二、考试和考查相结合。

三、闭卷式考试和开放式考试相结合。

四、重结果与重过程相结合。我们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把反映学生这学期的努力与付出的足迹记下来。例如:“三好生、优秀学干、优秀团员、文明标兵、文明学生、进步奖、特长奖、守纪奖、劳动积极分子、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当然,在所有的评价语言中,激励性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也不能缺少的。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6

【单选题】

1.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哪年提出的? A.2004年 B.2007年 C.2009年 答案:A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管理的 A.领导核心 B.主导

C.重要主体 答案:A

3.我国近年来的基尼系数大于 A.0 B.1 C.4 答案:C

4.“社会管理是指对政治、经济等以外的社会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是对社会管理的 A.广义定义; B.狭义定义; C.公认定义。答案:B

5.我国社会管理的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 B.社会组织 C.公众 答案:C

6.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任务是 A.协调社会关系 B.促进社会公正 C.以上皆是 答案:C

7.保持社会稳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 A.途径 B.前提 C.关键 答案:B 8.要更好协调社会关系,就需要 A.协调城乡的利益关系 B.协调区域的利益关系 C.以上皆是 答案:C

9.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 A.促进社会公正

B.防范食品安全事故 C.促进GD对增长 答案:A

10.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包括 A.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B.社会管理观念的创新 C.以上皆是 答案:C

11.所有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 A.创新理念 B.经济高速发展 C.技术进步 答案:A 12.所有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 A.最基层群众支持 B.经济高速发展 C.技术进步 答案:A

13.北京市朝阳区全模式服务管理系统显著特点是 A.中央政府介入

B.充分运用了科技化、网络化的手段 C.低成本投入 答案:B

14.山东省泰安市平安协会的社会管理创新不包括 A.主体创新 B.组织创新 C.技术创新 答案:C

15.越秀区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包括 A.社会管理主体的创新 B.政府购买 C.以上皆是 答案:C

【判断题】

1.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答案:对

2.广义的社会管理是指对政治、经济等以外的社会领域所进行的管理。答案:×

3.社会管理创新主体应该是政府,而不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答案:×

4.每年约有700万毕业的大学生是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答案:对

5.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答案:对

6.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答案:对

7.腐败问题是解决社会问题主要矛盾之一。答案:对

8.化解社会矛盾,就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本位,树立服务人民的管理理念。答案:对

9.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和体制。答案:×

10.为更好应对社会风险,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答案:×

11.理念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环节。答案:对

12.北京市朝阳区社会管理创新核心是通过基础信息的共享。答案:对

13.北京朝阳区的“全模式”社会管理创新不需要相应的硬件支撑。答案:×

14.广州越秀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不包括网格化服务管理。答案:对×

15.湖北省的社会组织的行业分布较广,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答案:对

我国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下说法不符合其四个主要痛点的是

A.制造业规模小

山东省泰安市平安协会的社会管理创新不包括(10分)A.主体创新 B.组织创新 C.技术创新 正确选项:C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管理的(10分)A.领导核心 B.主导

C.重要主体 正确选项:A 当前国内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表述有误的是()。(10分)A.管理理念的创新 B.管理主体的创新 C.管理策略的创新 D.管理手段的创新 正确选项:D “社会管理是指对政治、经济等以外的社会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是对社会管理的(10分)

A.广义定义 B.狭义定义 C.公认定义 正确选项:B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哪年提出的?(10分)A.2004年 B.2007年 C.2009年 正确选项:A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10分)A.是 B.否

正确选项:A 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10分)A.是 B.否

正确选项:A 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10分)A.是 B.否

正确选项:A 保护企业的权益的自律性商会可承担行业规划制定、本行业统计以及职称评定等职能。(10分)A.是 B.否

正确选项:A 理念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环节。A.是 B.否

正确选项:A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7

大学生党员需要层次的特点

大学生党员既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 也有高校里学生精英的特点。他们的需要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和矛盾性。

1. 学生党员的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学生党员的需要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 其需要的内容日趋丰富而且不断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要又是经常变化的。如对于高、低年级的学生党员当然会因每一个阶段的需要个体差异或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1]如对于心理有一定障碍的学生党员, 交流沟通、心理疏导, 使其有归属感和受到尊重就成为主导需要;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党员, 尽快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是主导需要等。所以, 我们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去满足和引导学生需要。

2. 学生党员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从层次需要的发展看, 当大学生党员低层次的生理、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 他们就会将目光转向更高层次的追求, 如要求增加同学、老师之间的交往机会, 要求参加党组活动, 要求获得各种奖励, 要求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党员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需要的类型不断增多, 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如进一步提高学历、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出国深造的需要不断增多。尤其是面临毕业的学生党员, 往往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包装与推销自己、寻找一个满意的工作单位作为最急迫的需要。

3.学生党员自身需要是充满矛盾的

学生党员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又复杂的, 因而在需要与需要之间常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一是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很多学生党员出现“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差”或者“成绩优秀而工作能力差”的情况。二是需要层次性的矛盾。有的学生党员只满足于低层次的需要, 如讲究吃穿、交朋友, 而不重视自身学业和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只追求个人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 而不注意自已身体的保护, 有的甚至因为入党后满足了自己在自尊方面的需要和阶段性目标实现, 而放弃了对更高层次真理的追求与个人自我实现需要。三是需要的现实性矛盾。有些学生党员知识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受阻, 自尊和荣誉的需要不能满足, 导致其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不高, 自卑感加重。加上期望值过高, 就容易产生挫败感, 甚至否定自己的价值。

需要层次理论在学生党员教育中的运用

1.关爱学生党员, 满足生理安全与沟通的需求

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2]。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 对这些党员的日常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 尤其要关注学生党员中的家庭困难者的生活情况, 通过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发给困难补助等办法减轻其经济负担, 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保障, 真正感受到组织和集体的真情和温暖。要创造一切条件给他们提供卫生、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如建立党员之家, 利用QQ群、E-mail、手机网上发布消息, 把党支部的有关动态和信息发送到每一位党员的手中, 同时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 将党建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纳入党建之窗相关栏目进行研究和探讨, 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网上交流互动, 促进党员互学、互鉴、互长, 搭建思想沟通平台, 增强党的影响力, 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于细微处见真情, 使党员真正对组织有归属感。

2. 加强文化建设, 满足学生党员的社交需求

有目的地将党建工作内容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使学生党员在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富有艺术性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 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党组织经常组织党员开展有益的活动, 利用暑期组织大学生党员参加下乡扶贫活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 从而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增长才干, 丰富和发展自己, 也更能满足学生党员的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引导其他学生学习与社会调研,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需求, 使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素质。

3. 运用考评激励机制, 满足学生党员渴望尊重的需要

完善党员教育考评制度。在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结果性指标——量化指标, 又要有过程性指标——定性化指标, 建立全面、客观、公正、动态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如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党员答辩”, 每年进行一次, 这不仅能建立起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 强化党员的自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

4. 发挥党员作用, 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通过社会实践和各种党团活动满足学生党员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很好的方式。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 把党性锻炼与日常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履行党员的义务, 展现党员的风采。如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 把党性锻炼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为将来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党员正当需求在得到满足后, 就会更加感到党组织的温暖, 把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从而带来积极正面的效应,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从而进一步表现为愿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3]。

摘要:本文运用需要层次理论, 通过关爱学生党员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以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动机和行为, 从而探索学生党员的教育创新之路, 提高党员的积极性, 进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学生党员,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的智慧[M].刘烨编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30.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47.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 篇8

一、取得的成果:八大特色课堂

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学在吴正宪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明确提出了“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体系(以下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并且创设了以八大特色课堂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

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

(1)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

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

(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

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

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

(3)数学观

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 Dossey)。M.Niss 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

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

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

2.以八大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

“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

“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

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

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

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八大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八大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

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总之,中国教育在整体取得进步的同时,有一个主题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并要坚定守护的,就是儿童教育。北京市的儿童数学教育将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研究实践,促使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获得健康、全面而生动活泼的发展。

上一篇:年组织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_基层党支部下一篇:研究生毕业典礼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