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比较》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比较》(精选5篇)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比较》 篇1

在当代国家结构形式中,主要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单一制与联邦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单一制国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结构形式也都采用单一制,如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朝鲜等都是单一制国家。在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中,虽然只有20多个联邦制国家,可是却包括了绝大多数的大国,如美国、加拿大、、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它们的人口总数在22亿以上,而且占了世界大约二分之一的土地。那么为什么这样多的大国选择了联邦制?100多年前,当孙中山等前人致力于推翻帝制、创立共和时,曾率先提出了建立联邦共和国的主张。既然如此,那么到底单一制与联邦制孰优孰劣?下文主要从概念、特征、类型与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单一制与联邦制做详细的比较,以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

文献综述:

1、对“单一制优越说”的批判

第一,由于认识的局限性,马列著作否定的“联邦制”其实是“邦联制”,并且按照现代学术界的标准,恩格斯所指的“单一的共和国”并不排除采用联邦制的可能性,从而推翻了马列支持单一制的观点。第二,衡量国家结构形式类型优劣的标准应当是看其在经济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及是否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等基本问题;在政治上是否有利于政局的长期稳定,是否有利于解决民族、宗教方面的矛盾,是否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设和法治状态的形成,能不能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等基本方面。

——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国的联邦制

美国宪法中明确禁止州行使的权力有不得订立条约、同盟或联盟,不得铸造货币等;从性质上属于联邦专有的权力有战争权、制定全国统一的归化条例等;属于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有征税权、借款权、为公共福利开支的权力等。管制州际贸易的权力也是一种共有权力。汉密尔顿在讨论宪法授予联邦的权力与州权力之间的关系时就明确指出“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一种同时存在的权限”,宪法专门授予给联邦的权力只在三种情况下存在“在宪法明文规定授予联邦专有权的地方;宪法在某些情况下授予联邦一种权力,在另一种情况下,却禁止各州行使同样权力;宪法授予联邦一种权力,而这种权力是与各州的类似权力绝对和完全矛盾而且不相容的地方”。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第三十二篇,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美国联邦与州的权力划分分为:联邦的权力、州的权力、联邦的专有权力、州的专有权力、禁止联邦行使的权力、禁止州行使的权力、联邦与州的共有权力和保留权力。

——杨百揆编:《现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研究》,春秋出版社,1988年

3、德国的联邦制

德国的州对联邦法律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执行都作为州的行政权,但这两种执行在性质上仍是有不同的。基本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的执行是将联邦法律的执行完全作为州的职权,因此执行费用由州承担,联邦仅具有合法性监督权;基本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的执行实际是将联邦的事务委任给作为整体的州执行,因此联邦承担执行的费用,并享有合法性监督权和合目的性监督权。后者类似于我国台湾学者所称的“团体委任事务”。而由州的行政机构作为联邦的行政机构执行联邦公务,则类似于台湾学者所称的“机关外借”。——许宗力:“论国家对地方的自治监督”,载许宗力:《法与国家权力》,月旦出版社股份有

限公司,1993年

德国基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在共同立法范围内“ 联邦在需要联邦立法的事项的范围内,基于下列理由有立法权:

1、个别州的立法不能作有效规定;

2、如果某一事项由州的法律规定,势将损害其他各州或全体人民的利益;

3、为在超越一州地域界限的范围内维持法律上或经济上的统一,特别是维持生活条件的统一,需要作出这种规定”。

4、其他国家的联邦制

奥地利宪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全部司法权来自联邦。判决和裁定,以共和国的名义宣布”;它的法院体系由区法院、巡回(州)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和行政法院、宪法法院组成,法官由联邦政府提名,总统任命。

印度宪法建立了最高法院和各邦高等法院,对下级法院作了原则规定;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由总统任命,薪俸由宪法规定;下级法院的建立和组织是联邦与邦的共同职权,法官由邦长和该邦高等法院协商任命。

马来西亚宪法设立了作为最高法院的联邦法院,并在东、西马来西亚各设立了一所高等法院;联邦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由总理提名,统治者会议协商,国家元首任命;诉讼程序和司法管理属于联邦的专有职权,联邦有权建立和组织除伊斯兰教法庭之外的所有其他法院,并确定它们的管辖权和法官的待遇。

委内瑞拉宪法规定,司法行政和法庭的设立、组织与权限属于国家职权;宪法设立了最高法院和司法委员会,最高法院法官由议会联席会议选举,其他法官由司法委员会任命。

巴西宪法第十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完整;击退外国入侵或一州对另一州的入侵;制止在州的公共权力机关中秩序的混乱,或消除这种混乱造成的威胁或其中的腐败现象;确保州权力机关的任何一方能自由行使职权;整顿州财政;强制执行联邦法律、命令或司法决定以及要求州遵守若干原则,联邦可对州进行干预。

5、联邦制的优点

作为一种政治组织手段,联邦主义“所建立的政体是由实体组合而成的,而这些实体维持了他们各自的完整性,也因此保护了它们的公民的自由。”…在联邦主义中,“政体的特点是非集权制,也就是说,他们内部的政府权力是分散在各个中心的,而不是集中于一个单一的中心。这些中心及其权限的存在得到了最高宪法的保护”。

——丹尼尔·J·伊拉扎【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联邦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德国在联邦与城市之间财政转移方面,市政府可以征税,并可分享全国所得税15%.市政府结成全国性的政治联合体,但与州政府的关系为首要。美国的地方政府没有正式的宪法承认,宪法中也没有明确提到市级政府,只是隐然归之于州议会的剩余权力。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市政府受州的连带管辖权支配。城市高度依赖于联邦的资助。大城市与国会和联邦行政当局虽然有广泛的联系,但联邦制基本上是围绕抽象的州或省建立,代表着数百万居民的都市政府得不到宪法的承认。——罗纳德·瓦茨【加拿大】《联邦分权的模式》 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

年第1 期

7、联邦制的问题

实行联邦制是很困难的,如果联邦制的组成部分在文化、经济、语言或历史上存在着太大的差异,那么一个联邦体系可能掩盖不了他们之间的分歧。

——迈克尔·罗斯金等著【美】,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单一制与联邦制对比

在这方面,最近的有代表性的表述为“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区是中央根据管理的需要划分建立的,地方享有的权力,不是本身固有的,是中央授予的,中央对地方享有完全的主权,对外由中央政府统一代表国家行使主权„„联邦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联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的成员邦本是主权国,它们在组成联邦时,各自将主权的一部分交给联邦行使,其余权力保留在自己手里。在联邦制下,联邦(中央)和各成员邦(地方)都享有主权,都有自己的宪法。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凡宪法没有规定属于中央的权力,都属于地方的权力”。

——乔晓阳主编:《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

问题论证: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概念比较: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表现一国的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职权划分关系。①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由于复合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联邦,因此,单一制和联邦制就成为当代国家结构的主要形式。

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因为联邦制和单一制都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结构形式,其基本政治要求也是一致的,即主权独立、国②家统一、领土完整。联邦制是联邦主义的制度表现。从制度上看,联邦主义“在本质上局限于政府或政体之间的关系中”,“是有关于政体的形式的问题”。③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特征比较:

一般而言,单一制国家的显著特点是:(1)全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机关体系;(2)各个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都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没有脱离中央政府的独立权利;(3)不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达到什么程度,地方政府的权力都由中央政府通过法律文件予以规定或改变,地方政府权力没有宪法保障。

单一制国家是由不具有独立性的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国家,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单一制下的地方政府或其他政府机构由中央政府将权力转交或委托给它们,但这种权力是委托的,并不是由宪法分配的,从法律意义上说,这些都属于中央政府。在单一制框架下,全国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在国家内部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都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在对外关系以及国际事务中,中央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地方政府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当然,虽然在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控制,但中央政府并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地方事务;地方政府在地方事务的管理中,一般也享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

按照阿伦·利法特的观点,制度形态的联邦主义有五个主要特征:(1)一个明确说明分权并保证中央和地方政府所分得的权力不能够被剥夺的书面宪法;(2)一个两院制的立法机关,其中一个议院代表大多数人。另一个议院代表联邦政府的组成单位;(3)在两院制立法机构中,联邦政府议院里较小的组成单位的代表人数超出比例;(4)组成单位踊跃参与联邦宪法修订过程的权力以及单方面改进自己宪法的权力;(5)分权的政府,也就是说,地方政 ①刘杨.《宪法对国家结构形式的表述》,南昌大学学报.2005(7)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25页。丹尼尔·J·伊拉扎【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6—27页 ②③

府在联邦政府中享有的权力与中央集权制国家地方政府相比较拥有的大权力更多。④

与此相对应,赫蒙·费纳尔则更进一步细化列出联邦制的八个特征(也是联邦制的判断标准):(1)对修正案的控制;(2)与权力由各州保留相对照的权力向中央的分配;(3)上院中由成员单位保留的特殊代表权、否决权和制止权;(4)凌驾于联盟和地域单位之上的法院的存在;(5)独立的财政来源;(6)联盟在对外关系上的排他性控制;(7)一些组成单位的独立政党组织;(8)两套独立的法院的存在,一个是联盟法院,一个是地方法院。⑤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类型比较:

综观单一制国家的宪法,以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单一制的类型归纳为六种:(1)宪法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为中央与地方权力。这是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普遍采用的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划分方式。(2)宪法具体规范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只做原则规范,如《芬兰宪法》。(3)宪法在详尽规定中央权力并对地方权力做原则规定时,附带地方主要权力内容,如1947年的《意大利宪法》。(4)宪法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都详尽列出,如1978年的《西班牙宪法》。(5)宪法在对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同时,设立某类特殊的自治机构,赋予该类机构特殊的地方权力,如《阿塞拜疆共和国宪法》。(6)宪法在对中央和地方权力进行规定的同时,强调中央集权的核心由神权控制,如1979年的《伊朗宪法》。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在单一制国家,按照地方政府所享有权力大小,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地方自治形单一制和民主集中型单一制国家。

综观联邦制国家的宪法,以划分纵向政府间权力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单独列举全国性政府事权,而把全国性政府权力之外的国家权力归州、邦、省或其他地方组织,即“联邦政府事权列举,地方成员单位事权概括”,典型代表为美国。(2)仅列举地方事权,而将未列举的职权推属于联邦中央,即“联邦政府事权概括,地方成员单位事权列举”,典型代表为前《南非联邦宪法》。(3)既列举中央事权。又列举地方事权,即采取并列制,早期代表是《加拿大宪法》。(4)既列举联邦事权,又列举联邦和地方成员单位共同管辖的事权,而将未列入的事权归属于地方成员单位行使,典型代表为1993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宪法》。

此外,美国学者威廉·H·瑞克尔主张将联邦制划分为完全集权联邦制与部分集权联邦制。而我国学者童之伟主张将各国宪法中明示或默示的组成联邦制的宪法原则与主权权力的分享格局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将联邦制分成中央集权型、分权制衡型、民主集中型、自治民主型四种类型。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优缺点比较:

单一制制具有以下的优势:一是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决策上与地方相比更有远见;二是中央集权有助于中央集中资源办大事;三是通过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平衡各地经济;四是可以节省资源,减少地方政府不必要的开支。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事事听从中央政府的安排而压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中央严密控制地方也容易导致中央专制和个人独裁,而且层次繁多也容易损害管理效率。

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来讲,实行联邦制有以下优点:(1)保护个人自由、落实公民权和扩大民主参与。增加政府层次也相应增加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层次,公民选票的分量得到增加,政治决策定位于平民百姓所最易知晓的层面上,有利于知情的理性的民主参与。(2)有利于保持政治的灵活性。在理想的联邦之中,能把分权与集权统一起来,把自治与对集体的 ④⑤丹尼尔·J·伊拉扎【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7—28页

Ivo D.Duchacek.Comparative Federalism: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Politics.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7.P252—253

认同较好的结合起来,也有与他所强调的伙伴关系所形成的解决分歧问题的合理程序,从而既有利于维护一个共同体的政治稳定,又有利于保持共同体在应对各种问题时所具有的灵活性。(3)有助于推进国家的稳定繁荣。联邦制既是“自治加上共享治理”制度结构,又是一种协调合作的程序,它内含着各构成要素之间所具有的以契约为基础形成的伙伴关系和伙伴意识,根据承诺就某个问题在所有政治团体内进行公开谈判,力求一致,如果谈判失败,也力求进行调和以保护所有参与方的基本完整性。联邦制具有包容性,能够协调好地区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但是,联邦制并非一种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联邦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联邦制的弊端在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导致运行效率比单一制低,决策过程可能相当漫长。当国内政局不够稳定或多种矛盾交叉时,容易引发种族、民族矛盾,引发各邦脱离联邦而独立的倾向,严重的可能导致联邦的解体。

结论:

从对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概念、特征、类型和优缺点的比较可以看出,单一制与联邦制之间存在的差异是相对的,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于不适合之分。单一制和联邦制并非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其区别也并非像有些学者归纳的那样泾渭分明,直截了当。实际上,两者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分,而不是相互排斥。每个民族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联邦制和单一制也无“姓资姓社”之分,它们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国家结构。我们不能说搞联邦制就是资本主义,搞单一制就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联邦制。

就中国来讲,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要建立一个现代法治国家,就必须走一条有选择性集权的道路。这意味着在集权的同时还要进行分权。在那些涉及到全国性意义的领域,中央政府要把权力集中起来,并通过垂直系统行使这些权力。但在管理地方事务上,地方政府不可或缺。没有足够的名实相符的权力,就会很难履行其应当的政府责任,应当视地方政府为一级政府,让地方政府拥有包括地方司法、立法和行政在内的权力,以适应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童之伟:《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丹尼尔·J·伊拉扎【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罗纳德·瓦茨【加拿大】《联邦分权的模式》,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 年第1期

4、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25页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比较》 篇2

超声波因传播过程中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使得其在混凝土完整性检测、测距和测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被推广使用。

超声回弹综合法 (以下简称综合法) 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在结合了回弹仪检测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数据, 建立测强曲线和回归方程发展起来的混凝土强度换算方法[1]。随着超声波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的发展, 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利用混凝土碳化深度来修正回弹值的回弹法 (以下简称单一回弹法)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方法[2]相比, 综合法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2 检测原理

刚刚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浆液呈碱性, OH-离子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起到很好地防锈蚀作用, 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和构件拆模, 混凝土各表面与空气接触, 受空气中CO2的影响, OH-离子逐渐向CO32-离子转化, 这种转化就称为碳化。碳化过程由混凝土表面向内部进行, 使混凝土逐渐丧失碱性, 钢筋会失去碱性的保护环境, 容易产生锈蚀, 严重降低了构件的耐久性能。所以说单一回弹法所采用的碳化深度是从构件耐久性角度来对回弹值修正的。

采用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越高, 超声波波速越快;混凝土强度越低, 超声波波速越慢。超声波波速对混凝土强度变化非常敏感, 现场测得的波速也只对应于当前龄期混凝土强度, 所以综合法中采用实测超声波波速做为一个计算因子参与混凝土强度换算, 反映的是当前龄期混凝土的强度。

3 检测结果

混凝土浇筑初期, 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 强度增大, 回弹值增加, 碳化深度增加并不明显或基本不碳化, 单一回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增大;而超声波波速增大, 综合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增大。

当混凝土达到一定龄期时, 强度基本不再增加, 回弹值变化不大, 然而碳化深度逐渐增大, 单一回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逐渐减小;而波速趋于稳定, 综合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差别不大。

在人为采用碳化深度尺测读混凝土碳化深度时, 由于同一测量孔内碳化深度不均匀, 不同部位测得的最终碳化深度值误差很大, 这使得单一回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不够准确;然而超声波波速对混凝土强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目前的超声波检测设备可以实现超声波波速的准确测量, 采用实测超声波波速做为一个计算因子参与混凝土强度换算, 既从外部条件又从内部条件综合考虑, 使得综合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比较准确。

4 影响因素

4.1 养护条件

当混凝土所处的养护环境比较潮湿, 温度适宜时, 不仅能够促使混凝土内部充分水化, 有利于综合法和单一回弹法的回弹值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减缓或暂时抑制混凝土的碳化, 有利于单一回弹法混凝土强度值换算值的提高。

4.2 骨料

对于低龄期混凝土, 超声波在骨料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在胶凝材料中的传播速度, 此时, 超声波在传播方向上骨料的累积长度对超声波的波速影响较大, 超声波在传播方向上骨料的累积长度越长, 波速越快。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 这种影响会慢慢减弱。而单一回弹法几乎不受此影响。

4.3 钢筋取向及长度

当混凝土构件中含有钢筋时, 超声波在钢筋中的波速要大于混凝土中骨料和胶凝材料的波速。所以若钢筋取向与超声波传播方向一致, 则钢筋长度越长, 波速越快;若钢筋取向与超声波传播方向垂直, 则对波速影响不大。而单一回弹法几乎不受此影响。

5 结论

⑴单一回弹法是从耐久性角度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换算的, 综合法体现的是混凝土现龄期的强度换算值。

⑵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 单一回弹法得到的强度换算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综合法得到的强度换算值呈现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⑶受测量碳化深度误差的影响, 单一回弹法得到的强度换算值准确度不够;由于超声波波速能够被准确测量, 综合法得到的强度换算值比较准确。

⑷混凝土的养护条件适宜时, 有利于提高单一法和综合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⑸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骨料累计长度越长, 波速越快, 综合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越大。单一回弹法几乎不受此影响。

⑹钢筋取向与超声波传播方向一致时, 波速越快, 综合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越大。单一回弹法几乎不受此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比较了超声回弹综合法和单一回弹法的一些特点, 包括检测原理的不同、随混凝土龄期增大强度换算值的变化趋势不同等;同时分析了一些因素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同或相异的影响, 包括养护条件、骨料和钢筋取向及长度等。通过这些比较分析方便检测人员加深对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理解, 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能够选取最适宜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超声波,综合法,单一法,强度换算值

参考文献

[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联邦快递与邮政交火 篇3

《邮政法》第八条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除非受到邮政委托或国务院另有规定,国内外快递企业均无权在中国经营信件寄递业务。这也是邮政部门以往查处外资和民营快递公司违规经营的主要法律依据。

更为尴尬的是,聯邦快递向邮政部门提交的备案资料日前被退回,理由是不具备经营中国国内快递业务的资质。如果这一点被更权威的政府部门认定,联邦快递处心积虑且投资巨大的国内快递业务,将处于“无照驾驶”的违法状态。

自2005年12月中国国内快递市场放开以来,跨国快递公司凭借技术、资金和本土合资伙伴的网络优势,开始涉足国内快递业务,尤以联邦快递步伐最为迅猛。

2006年1月,联邦快递斥资4亿美元收购合资企业大田一联邦快递50%的股份,以及大田集团经营国内快递业务的资产。随后,联邦快递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设立中国区转运中心,租用民营奥凯航空公司三架货机布控其国内航空货运网络。

2007年6月,联邦快递正式推出中国国内快递业务,并在随后一年内接连掀起三轮降价狂潮,尤以第三轮最为猛烈,很多线路降价幅度超过40%。目前,联邦快递在国内快递市场上的收费,已经低于邮政EMS,与民营快递不相上下。尽管这一行为备受客户青睐,但也使竞争对手倍感恐慌。

于是,在触及政策红线的同时,联邦快递也遭遇到本土竞争对手的联合阻击。

日前的一次行业内部会议上,申通快递、顺丰速运、宅急送、圆通速递等国内几家领先的民营快递企业老总举行秘密会谈,会谈内容不得而知,但知情人士猜测,几家公司已成默契,不会打价格战自残,而会从“自保”走向“互保”。

对联邦快递而言,来自地方邮政部门的两张罚单不会产生实质性冲击,但却传递出一个信号,它已经与邮政部门正式交火。

一家民营快递负责人郑勇强民营快递和某些外资快递公司暗自经营信件快递业务由来已久,只是因为彼此在市场和价格上遵守规矩,并未引发太多问题。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快递正委秘书长刘建新解决问题最终只能靠政府。

邮政EMS总经理袁国利只有民族快递企业尽快提升竞争实力,做大做强,才能对中国快递业拥有控制力和发言权。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之泰靠政策来打压对手是一着很差的棋,来自市场的压迫和竞争不管对于EMS和民营快递来说,长期来看是件好事。

《中国经济时报》国际快递企业进入中国的步骤,已经过了第一阶段——合资,建立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第二阶段——独资,加大对国内企业收购,建立中国境内的物流网络;现在进入了第三阶段——低价倾销;随后会进入第四阶段——提价。通过这样四个阶段达到对市场的垄断。

联邦快递中国医限时业务部副总裁陈信孝联邦快递的一系列策略,意在为整个行业建立标准,并且提高门槛。

《经济观察报》联邦快递通过亏损扩张获得国内快递市场主导权后,会像其在墨西哥和埃及市场那样坐地起价将整个行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邮政EMS和民营快递公司,将会丧失生存空间,快递行业的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安全,都将受到威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快递物流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安全性的判断绝不仅仅看市场份额,更要看对物流资源与网络的控制。

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变异 篇4

1781年《邦联条例》正式生效。在《邦联条例》下, 独立的殖民地正式采纳邦联条例, 建立了一个联邦的主权国家, 组成行使管理权的联邦政府。联邦政府的功能和权利仅局限于国防﹑外交和各州间的协调等方面。

但随着时光慢慢推移, 如今的美国联邦政府与先辈们所想建立的那个理想的政府相去甚远。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时的联邦政府与当下联邦政府权利的差异。

一、华盛顿的建国思想与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乔治华盛顿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 制定联邦宪法, 为根除君主制, 制订和批准维护民主权利的宪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789年,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他, 组织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 颁布司法条例, 成立联邦最高法院, 为美国的缔造建立了丰功伟绩。

华盛顿和美国的先辈们创造性地建立了适合美国国情的政体, 这种政体最显著的特点体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一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 (check&balance) , 二是独特的联邦制 (federalism) 。美国宪法规定, 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分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美国人民和当时的社会精英们都不愿意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央政府, 即实行“大政府”。所以最初先哲们想要建立的不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央政府, 相反是想建立一个“弱小”的联邦政府。正如林肯总统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词中所说的‘The government is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二、美国国名的深刻内涵与联邦政府的功能

美国的英文全称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汉语译为美利坚合众国。在词典中, 我们发现state一词的英文定义是:a country considered as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从英文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state的含义和本意是国家。在汉语中我们把state翻译成州, 实际上美国的州政府与中国的省政府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的州政府作为联邦制政体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和成员单位, 享有高度自治权, 中央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单位的授予, 各州权力是其自有的, 双方权力由联邦宪法明确, 联邦政府与地方的权力关系为分权关系, 各自独立。美国的州政府立法权较高, 联邦成员单位在立法上拥有更多自由裁量空间, 除国家宪法外, 各州拥有直接制定基本法的权力, 一般都有自己制定的宪法。

从美国国名我们可以看出, 联邦政府的功能和权利与其他国家中央政府的功能和权利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美国先哲们最初建立美利坚合众国时, 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有别于他国的, 不会产生独裁的中央政府。因此, 联邦政府的权利被大大减弱, 联邦政府的权利仅被局限在国防、外交和对各州的协调等方面, 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

三、美国的强势崛起与联邦政府权利的变异

自1776年美国建国时, 美国只有13个州。但在1776年后的短短100年内, 美国的领土扩张了几乎10陪。随着时间的推移, 尤其经过几次战争, 美国的经济、军事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升。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在工业、经济和军事等领域更是无人匹敌。美国强势崛起, 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自身。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随着冷战的结束, 更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美国人民也开始担忧联邦政府的权力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么谁来制约政府权力?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制约政府权力?这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国政治制度中, 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有四大机制。第一, 用权力制约权力;第二, 让民众团体制约权力;第三, 用媒体制约权力;第四, 用选票制约权力。但遗憾的是, 今天美国政府的权利并没有像人民所希望的那样‘The government is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而是相反, 联邦政府的权利越来越集中, 越来越强势。特别是近些年来, 无论是老布什总统, 小布什总统还是奥巴马总统, 我们发现美国总统的权利似乎已无限放大。至少目前看不出有谁可以制约总统和政府的权利。

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塞谬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善意的提到“没有一个范式是永恒的”, 他还提到“历史上, 全球政治第一次成为多极的和多文明的;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 它既未产生任何有意义的普世文明, 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这个世界上有多种文明和政府形态, 我们希望的是世界各国和人民和平共处, 相互尊重, 而不是把所谓先进的文明和普世文明强加给其他的国家和人民。也希望美国政府作为一个大国, 为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美国联邦政府体系是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政府体系, 三权分立的政府结构, 可以有效地形成权利间的相互制约, 但它一定不是最好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永远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毅.美国简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

[2]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联邦分权制中的“权力与人性” 篇5

为什么总是在“精简”?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在管理上采取了诸如“精简机构”“扁平化管理”“精兵简政”“避免大企业病”“减少中间层级”甚至“砍掉中间管理层”的做法。但是很多做法收效甚微。于是,不少企业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机构精简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客户的需求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企业的效益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得以提高。

究其原因,大概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些做法背后所包含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究竟应该怎样搭建。因此,在采用“扁平化管理”或者“精简机构”的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固有的思维引导到原来的管理方法,回到原来机构设置的老路上。

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说客户第一、用户第一,但很少有企业能真正做到,董事长、管理层很少能执行到位;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说员工是企业的资产,而不要将员工视为成本,更不能将员工当成工具。杜拉克的这些管理理念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真正能够践行的企业寥若晨星。

究其原因,大概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究竟应该怎样搭建才能真正让企业贴近客户,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于搭建企业的组织架构,已经有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杜拉克研究并提倡组织架构中的“联邦分权制”,并将其与职能分权制作了详细比较,认为联邦分权制要好于后者。查尔斯·汉迪、汤姆·彼得斯等当代管理大家也对联邦分权制推崇备至。那么,在这些“大家”的眼中,联邦分权制究竟是怎样的呢?

管理要研究人性

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是人。要研究管理,免不了要研究人心、人性。

俗话说,“人心难测”。为什么难测?因为各人各样,“人心”实在是太多了:好胜之心、恻隐之心、同情之心、利己之心、害人之心、好善之心、爱财之心、满足之心、上进之心、追求快乐之心(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旅游)、羞耻之心(即使是再穷,也要有一块遮羞的布)、要求被尊重之心、追求人生价值之心(不愿虚度此生)等,不一而足。

人性究竟是怎样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这是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我们所关心的是管理,是管理中的人性,是人性与管理的关系。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本文不是研究人性的文章,是研究人性与管理、特别是人性与组织架构的文章。认清了人性与管理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做好管理,才能真正认识为什么联邦分权制能够解放人性中的善意,能够释放人的潜力。它不仅能使人获得自由和地位(status),也能够使得组织取得绩效(performance)。

不论是中华文化中对人性的“性善说”还是“性恶说”,抑或是“无善无恶说”,都承认在人性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我们都熟悉的,说的就是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有“恻隐之心”。在西方文化中,同样亦如此。比如:很多人认为《国富论》是基于人的“自私性”而作出的分析,认为亚当·斯密的分析是基于“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但是,就是这位古典经济学的巨匠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却特别强调人人都具有“同情心”。而且从这个“同情心”出发,亚当·斯密提出了道德情操的著名论述。而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人”到现代西方的“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等,实质都是对人性的种种假设。

管理是关于人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使自己以及员工都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愿意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愿意看到自己能够在工作中有所成就;每个人也都愿意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享受自由的权利;每个人都愿意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意义。这些都是管理者必须看到的人性中的基本面。关键是管理者如何用组织架构来使人能够得到这些每个人都愿意享受的基本权利。

杜拉克眼中的“联邦分权制”

联邦分权制原则,被杜拉克称为是在现有的各种组织设计原则中“最接近于能满足各种组织设计规格的,其应用范围也最广”。它“有很高程度的明确性和相当程度的经济性”,“将管理人员的视野和努力直接地集中于企业的成就和成果”,由于“有着共同的视野和理解,就易于进行信息交流”,联邦分权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管理人员发展”,能够使“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有效地进行”。

“联邦分权制”的做法并不复杂:在联邦分权制中,一个公司是由若干自治性的小企业所组成的。每个单位要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自己的成果以及它对整个公司的贡献负责。每个单位有它自己的管理当局。这些管理当局事实上在经营它们自己的“自治性企业”(《管理》实务篇P200)。分权制从下述问题出发,“我们所要求的成果是什么?”它试图首先建立恰当的单位,即能获得最佳成果、特别是市场方面的成果的能力的单位。然后再提出以下问题,“在自治性单位之内必须确定和组织一些什么工作、什么努力和什么关键活动?”

自治到什么程度?分权有没有原则?

分权的原则只有一条:尽可能地将权力从企业总部的中央控制下放到最可能作出决策的层级。

但是,分权并不意味着企业中央控制的削弱。相反,企业总部需要用一定的衡量标准及控制措施来确保企业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杜拉克将联邦分权制归结到“以成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中的原因。

杜拉克的“联邦分权制”,来自对人性的研究

杜拉克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联邦分权制”概念的,却是第一个研究、归纳、总结、提炼、应用到管理中并大力提倡的,其分析及论述集中体现在《公司的概念》(1946)、《管理的实践》(1954)和《管理:任务、责任、实践》(1973)三本著作的相关章节中。但是,杜拉克对联邦分权制的基本假设渗透在更多、更早期及后期的著作中。

nlc202309090657

杜拉克在企业中应用联邦分权制的概念来自对人性的深刻分析。他坚信人有能力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人也有能力管理好复杂的组织。他在坚信人各有长处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弱点,特别是人性中的贪婪(greed)和对权力的欲望(lust for power)。要想使人有所成就,让组织有所绩效,一个组织机构必须要有合适的架构以对抗人性中的弱点,减少这些弱点的影响,使他们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在管理中弱化这些人性中的“黑暗面”。

杜拉克认为,在博雅管理中,政治上的联邦主义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管理中。他相信,组成社会的各类组织都可以应用联邦分权制的原则来考虑其组织架构,重新考虑权力的分配,使得权力不会被滥用。如果运用得当,联邦分权制能够遏制人性中的黑暗面,释放人的能量。这样,可以使企业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让社会健康地运行。

人性中除了有弱点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光明的一面,这是需要管理加以发扬并使之有生产力的一面。杜拉克强调要用人之长,强调人的自我控制,特别是知识工作者的管理等都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经常说管理的终极之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一面,要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也是指这一点。

杜拉克认为,立宪主义(包括联邦主义)有助于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组织是因为:它承认人性中有弱点,能够找出并遏制权力的滥用,遏制腐败和恶行。立宪主义要求权力分散,这样会产生对权力的遏制。如果应用得当,它能防止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或者小部分人手中。这种权力的分散是美国建国者对人性认识而采取的措施,并不仅仅是一个组织结构问题。

正因为人性中的弱点,杜拉克从分析立宪主义出发,在他的管理理念中提出:1.领导者拥有的权力必须是合法的;2.各部门自治,但部门之间又有相互依赖的关系;3.权力分散,对自治的各部门进行衡量和控制。他将立宪主义的原则应用于企业的联邦分权制,并提出了在管理中要做到:1.关于权力下放(subsidiarity)的原则;2.关于相互依赖关系的原则;3.协调控制和公司治理。在详细分析了美国建国初期各种组织思路以及《联邦党人文集》后,他得出了在下述五个方面构建管理的概念:1.权力的合法性;2.需要有品德的领导者;3.自治主权的本质;4.没有遏制的权力的危险;5.权力分散。

杜拉克从对美国建国者智慧的分析,从对立宪主义和联邦党人文集的分析中得出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应用到管理中,而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分配和使用权力。在这个问题上,他的主要观点包括:1.管理者的权力必须合法;2.管理者必须正直才能合理使用权力;3.权力分散以避免集权主义;4.组织总部对下属分公司要有衡量措施和控制手段。总体来说,在管理中,权力既有分散,又有集中。联邦分权制能够做到这一点。因此,在谈到组织架构的时候,联邦分权制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对人性分析,对建国者智慧总结基础上的管理哲学。

这样,我们对杜拉克提出的关于领导和管理的很多观点就可以很容易从“博雅管理”的角度去理解。比如:为什么他反复强调领导者必须正直(领导还是误导);公司治理中为什么要发挥董事会的作用(衡量和控制);为什么要提倡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相信人、发展人,实现个人和公司目标);为什么要分散权力(避免集权,让离客户最近的人有决策的权力);为什么强调团队管理(“一人当家的危机”);为什么要让员工了解信息(自我控制和共同目标的实现);为什么要确立共同愿景和使命(共同的目标和高绩效要求);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对于这些观点的分析及其与人性的关系,都值得我们逐个深入研究。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比较》】推荐阅读:

单一来源公示模板06-19

上一篇:标准化班组建设意见下一篇:文化景观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