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方案语文(精选8篇)
组员:陈川义吴小燕龙小琼陈姝颖吴乾菘
本学期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已在第二周结束,为迎接中考,为系统的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该复习方案。
本学期第二周结束新课教学,第三周开始进入复习,到第十周为止,进行第一轮分册复习,用时9个周。接着从十一周开始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直至十六周,用时有6个周。十七周至十八周进行冲刺练习,到十九周,开始进行查漏补缺最后一个环节。
一、分册复习,知识梳理(用时9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复习要点:
1、课文的字、词、音、义
2.掌握重要篇目的文学体裁的常识,如议论文、小说等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朱自清等。
二、专题复习(用时6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1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1周)
3、说明文专题复习(1周)
4、议论文专题复习(1周)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1周)
(二)作文训练(1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约2周)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查漏补缺,强化记忆(1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初中阶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组织文学活动、研究身边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学会查找资料。所谓“综合”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二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三是课堂与生活的交融。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指导思想, 同时也是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命题的指导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 笔者对多个省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进行分析, 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考点的命题特点可以归纳为:以教材内容为基点,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以贴近生活为方向。
以教材内容为基点, 即综合性学习题的设题点和考查要点均基于教材的相关内容,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专题学习”、“口语交际”、“名著推荐与阅读”等, 语文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引读”等, 人教版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
2006年昆明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中, 有一个题目是“我们在初中阶段曾学习了《狼》《鸟》等专题, 如果增加《昆明与海鸥》的语文专题学习, 请你设计一个学习方案”。语文专题学习的方案形式多样, 除了苏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材中单独列出的十次语文专题学习外, 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举行过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等语文实践活动都可以为考生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思路。2007年昆明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有一个“赏书法”的板块, 试卷提供了颜真卿和米芾的两幅书法作品, 要求考生“从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中任选一幅作赏析”。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的教材附录中专门列有《名家书法赏析》, 考题中呈现的米芾的《蜀素帖》则直接选自教材上的书法作品示例。2008年昆明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以制作《走进〈水浒传〉》小报为载体, 要求学生填写《水浒传》的作者姓名、为未完成的栏目命名、根据材料对人物性格进行探究、向参加活动的家长介绍小报内容, 这些题目就涉及了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主办校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读书方法) ”等内容。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即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虽然重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 展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是它考查的核心内容仍然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字、词、句、段、篇章等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2008年福建厦门市的中考语文探究性学习题, 命题者选取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丰富意蕴的“竹”为核心信息, 以编写《竹韵》小报为主线, 设置了四个小题, 题干及题目提供的文字材料中涉及古典诗歌、古典文学名著、花木文化、对联、画题诗、诗意画等传统文化内容, 考生须根据要求完成拟写编者按语、仿写、对联辨识、诗句情境扩写及景物描写、拟写栏目名称等题目。尽管题干内容丰赡多姿, 但从提问的内容来看, 答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都未超出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范围, 只是因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较高, 需要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自己的储备, 把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充分激活并整合起来。
以贴近生活为方向, 即命题者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设题。2006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 其中一题要求学生用成语给自己“画像”, 写出自己突出的优点、明显的缺点、待人接物 (的特点) 和理想;另一题则要求考生从云南多个少数民族中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民族, 就这个民族的民居、服饰、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 任选一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2006年昆明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 要求考生围绕红嘴鸥的图文材料完成答题。200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第三小题, 题目是“假如今天是妈妈 (或爸爸) 的生日, 请你为妈妈 (或爸爸) 送上一份礼物, 写一句与礼物相关的生日祝福语”。2008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则以“端午节”为核心信息, 要求考生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写一写自己家乡过端午节时的习俗, 并对国家将端午节定为法定节日进行评论。
在笔者查找到的63份全国各省市的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中, 有46份试卷专门列出“综合性学习”板块。其中北京、重庆、江西省、福建莆田市等19个省市的考题涉及“5·12”汶川大地震。河北省、山东烟台市、湖南娄底市等8个省市的考题涉及2008北京奥运会。天津、广西玉林市、江苏泰州市等省市的题目涉及环保主题, 其中江苏泰州市考题直击2008年1月8日颁布的“限塑令”。此外, 央视青歌赛、全国助残日、嫦娥一号、方文山歌词、网络发帖与跟帖、传统节日放假等社会热点现象在一些省市的考题中被作为题干信息。也有一些省市选取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题材进行命题, 例如陕西省、海南省、江苏徐州市、湖南益阳市考题, 分别创设了参与“陕西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参与“海南辉煌20年”语文综合活动、开展“魅力徐州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学习何凤山先生优秀事迹活动周”的问题情境。
基于上述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题的命题特点,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供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时参考。
第一, 立足教材内容, 分类分项整理。
初中语文教材中与综合性学习考点相关的内容, 可以分为三类进行整理:知识类、方法类和程序类。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知识类内容要求熟记积累, 例如六册教材中推荐阅读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鲁宾孙漂流记》、《朝花夕拾》等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 包括名著的作者、朝代 (国籍) 、小说人物、经典情节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文学名著读书卡, 以达到眉目清楚、便于记忆的效果, 如下表所示。
方法类内容要求理解运用, 主要指教材中的“专题学习”、“名家书法赏析”、“口语交际”、“读书方法综合性学习探究”等内容, 通过“专题学习”借助多角度阅读解读事物、根据需要搜集资料、依据材料提炼观点、小组分工合作等方法, 通过“读书方法综合性学习探究”了解并学会作批注、比较与辨微、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等读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考题实例帮助学生学习常用的解题方法, 例如“依据材料提炼观点”,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求同存异”——合并同类信息、汇集相关信息、并列不同信息;“删繁就简”——抽取中心句, 剔除次要信息;“去伪存真”——辨析并排除干扰性信息, 对否定词和限定性副词领起的句子要注意其转折语意;“融会贯通”——根据题目要求, 整合归纳必要的信息,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表达。
程序类内容要求熟记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主要指教材中的“语言实践活动”等内容, 在这些活动的实际操作中学习组织一项语文活动的常见思路和步骤。比如主办一期校刊的一般程序是:选出主编, 组成编辑小组, 确定刊名, 设置栏目, 征集稿件, 编辑文稿, 封面及插图、排版设计等, 其中“设置栏目”的相关要求在教材中也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应要求学生掌握并进行实践操作。
第二, 把握语文视角, 关注社会生活。
首先要提醒学生关注、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了解、掌握、运用隐匿于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 存在于生活中常见的语文现象, 例如广告语、流行语、短信、歌词、新闻标题、演讲、辩论、诵读、电视广播节目中不时出现的语病, 街头出现频率高的错别字等等。还有生活中的语文知识, 比如对联、歇后语、俗语、灯谜、谐音双关等。
例: (2008年湖北黄石中考题)
这是一个流行歌曲汹涌的时代。古代广为传唱的歌曲已成为我们现在学习的经典诗词。如《阳关三叠》《明月几时有》等。今天还有能打动你的文采斐然、情韵兼美或富有哲理的歌词吗?请写出一句并简要分析。
示例: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赏析:“等”字采用拟人手法, 将天色青灰将要下雨之景描写成天色青苍是在等烟雨的来临, 使之具有生命感, 与下文“人”的等待相关联。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中值得重视的现象、事件和问题, 能够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文字对其进行概述、分析和评价, 同时能够用得体、有文采、有创造性的语言文字有针对性地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完成这一类题目, 考生要避免由于题目涉及的材料较为熟悉而产生疏忽大意的心理, 避免人云亦云, 避免思维的惰性, 要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进行联想思考。
例: (2008年甘肃中考题)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备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
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秦朝。李世民。
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黄河、长江。
(1) 探究一下, 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 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 歌手亟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 术业有专攻, 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另外, 要指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续写、改写或补足对联, 按要求拟写宣传标语或文章标题, 拟写活动方案, 拟写开场白、解说词或编者按语, 修改与活动相关的文稿等等。
例: (2008年桂林中考题)
张小费同学十分爱好写作。她将小学和初中阶段所写的作品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她想编辑成册, 作为永久的纪念。请你帮她:
(1) 给整个册子取一个名字, 并说明你这样命名的理由。
(2) 给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封面 (用文字描述) 。
第三, 培养良好习惯, 学会审题答题。
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 通常包括背景简述、题干要求和图文材料等内容, 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要有步骤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题和答题习惯。
题目的“背景简述”, 一般是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考题设置某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 一方面体现了“课堂与生活的交融”, 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语境。阅读这部分文字时, 做到认真通读、心中有数即可, 不必过分深究它的行文措辞。
例: (2008北京中考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 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为支援灾区, 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准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募捐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题干要求”, 需要细读精读, 不能遗漏题干中任何附加的信息, 例如2008年昆明市中考综合性学习考题的题干中括号里的“要求”, 不慎忽略就会造成失分:
请你代表第一小组, 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介绍小报的内容。 (要求:介绍时要用上“栩栩如生”、“受益匪浅”两个词语, 60字左右。)
同时还需要理解题干中常见用语所暗含的答题要求, 如“概括”、“评析”、“评价”、“感受” (感言) 、“介绍”、“建议”、“劝说”、“态度及理由”、“标题”、“标语”等。
“概括”, 即要求考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写出题目提供的图标文字材料的主要信息或具有共性的内容。答题时切忌内容繁杂、语言啰嗦。
“评析”, 要求学生对某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对其好坏优劣发表个人的看法。在答题的要点中, 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感受”, 指个人针对某个事物而生发出的想法或体会。答题语言可以较为自由, 但回答的内容一定要紧扣引发“感受”的对象特点。
其他如“介绍”、“建议”和“劝说”, 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目的。“态度及理由”, 则必定要包括“对事物的评判”和“这样评判的根据”两方面内容。“标题”和“标语”要注意区分, “标题”指的是概括作品内容的简明词句, 而“标语”指的是对公众发出的简短而富有感染力的宣传鼓动口号。
考题中提供的图文材料, 通常包括文字、图片 (照片) 、图表等三类, 是考题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答题的主要依据。在解读图文材料的训练中,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完成“图片——文字”“图表——文字”的语言转换:首先阅读图表的表头, 了解图表要比较的主要内容;其次看图表要比较的主要项目;然后对图表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 找出变化的规律性, 是递减还是递增, 是否呈现某种周期性变化;最后要注意图表下方的解释和补充文字。同时, 考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当中极少有冗余信息, 因此材料中所有的信息都要纳入对比、分析、提炼的范围。另外, 题目如果提供了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 即在提示考生需要将两则或几则材料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其交叉、重合或互补的内容, 提炼出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关键词:语文复习;课题教学;实;重;活
一、语文复习讲究“实”字
实者,实在。就语文复习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對古文、诗词重点篇、段的背诵。首先是整理七至九年级六册书上的重点古文和古诗词,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教师绘制表格,小组长负责检查登记成员背诵情况,教师检查小组长背诵情况。各小组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月末教师根据各小组上报的背诵情况予以通报。在全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二是针对每种类型的题目,答题方法要规范。如,记叙文阅读中,评析比喻句的作用,可表述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某人的什么形象或什么性格特点,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某物的什么特征”。如,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可表述为“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或事理”。
二、语文复习讲究一个“重”字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严格遵守指导—习作—评析三个流程。
指导是习作的前提,是作文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拟题指导,教给学生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如,话题作文可采用套题或嵌题、灵题。所谓套题或嵌题,就是要将话题套或嵌在所拟的题目中;所谓灵题就是所拟的题目中,没有话题字样。二是评析指导,对于命题作文,要抓住文眼,即抓关键词语来分析,如,“因为有你”,要读懂这个命题的外延,所以我(我们)怎么样了?要弄清你究竟指谁,也可能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物,绝不可写成你们。三是批改指导,可采用学生自批、学生互批、师生互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或提出修改意见。
三、语文复习,课题教学讲究一个“活”字
中考复习期间,学生学习这根弦绷得很紧,怎样缓解疲劳?教师要想办法激活课堂。一是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利用电子白板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二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声调、神态、节奏的变化及时对学生予以褒奖;三是尝试让学生讲课,或师生共同讲一节课;四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五是发挥各组小老师的引领作用。
总之,打破课堂沉闷气氛,教师得从高高的讲台上下来,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交流者、合作者、探究者,让学生感觉到我想唱歌就大声唱,无拘无束,放飞思想,真正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认真抓好我校的中考工作,切实保障我校的中考成绩,特拟订我校初三年级2012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充分发挥任课教师个体优势,激发其工作自主性和创造性,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抓课堂,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整体的提高,争取实现学校2012年中考目标。
二、2011-2012届学生、师资现状
我校2011-2012年初三年级现有6个班,163个学生,从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反映出的问题有:
一、学科上的发展相对不平衡,从平均分上看,最好和最差的学科名次相差5个位次。没有突出学科,语文和化学两大学科均分仍然垫底。
二、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由于师资的不平衡及学生基础和学习兴趣等原因,偏科学生不少。
三、部分学科优秀率、及格率低,低分率较高;班级学科之间差异较大。
四、两个校区合并后,5个班级拆分成6个班级,因两校区文化、教学方式方面的差距,教师、学生也需要有相应时间融合。
五、在已经结束的生物地理学科会考中,两科均分垫底且与区均相差4.48分,与上一位次学校相差1.53分。这些情况对今年的中考成绩提高都产生了较不利的因素。
期中期末各科数据差值比较。项目 总均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期末区县汇总 439 76.8 2.14 72.1 2.01 73.4 26.5 56.2 19.5 75.4 36 70 11.6 期末中桥中学 379 68 0 43.1 4.99 57.6 5.01 32.7 32.7 65.8 11.9 57.2 15.1 期末区校差值 60 8.81 2.14 29-3 15.7 21.5 23.5-13 9.55 24.1 12.7-3.5 期中区校差值 81.3 11.4 5.41 38.5-9.2 18.4 31.4 28.6-17 13.1 27.1 13.4-4.8 物理 化学 思品 历史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分率 70.2 44 68.7 11.9 53.3 30.8 67.2 10 41.7 29.8 76.9 4.33 49 70 94 0.93 59 20.7 52.2 17 44.2 8.78 47.2 18.2 38.1 13.8 68.6 6.29 46.4 56.3 91.8 1.27 11.1 23.2 16.5-5.1 9.08 22 20-8.2 3.53 16 8.31-2 2.63 13.6 2.17-0.3 14.9 24.6 29.1-15 13.7 28.4 32.8-19 5.16 1.69 30.8-9.3 4.7 27.1 6.6-1.7 与期中成绩相比,期末我校7门学科所有指标均不同程度上升,这也直接导致我校区排名的上升。所有学科,尤其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学科优秀率的偏低,直接制约着学校优秀学生人群数量的提高。语文、数学、化学及格率的偏低又制约着学校总均分的提升。
(1).语文优秀率没有改变为零的尴尬局面,及格率偏低(与区均保持着28.99的差距)制约着均分的提高。
(2).数学曾是新闸的优势学科,两校合并后受困于差分率偏高(32.69,与区均保持着23.46的差距)及格率偏低(32.17与区均保持23.46的差距)优分率则在个位徘徊。
(3).英语学科是所有学科中均分排名最靠前的,优分率仍有提高的空间。(4).物理学科优秀率和及格率仍有提升空间。
(5).化学学科优秀率偏低(8.78,与区均保持22.03分的差距)及格率有待提高,差分率需要降低。
(6).思品和历史的优秀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期末考试分数及学生分布情况。
分数区间 500分以上 499-400 399-300 300分以下 人数 15人 54人 59人 32人 百分比 9% 33.75% 36.87% 20% 由表格可以看出由于各学科尤其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学科优秀率的偏低,导致500分以上学生人数偏少,而300分以下学生占比例较高,可见下学期学校提优补差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对成绩上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班级总均分及学科均分。班级 总均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初三(1)班 373.1 67.3 63.3 63.1 61.7 39.9 37.3 41.1 初三(2)班 378.4 67.8 49.7 67.3 60 45.2 39.2 49.2 初三(3)班 392.1 67.6 65.2 69.2 57.3 45.6 39.5 47.7 初三(4)班 368.3 69.1 53.5 61 55.1 46.8 36.9 45.9 初三(5)班 389.3 67.7 62.5 67.6 62.2 44.5 37.6 47.2 初三(6)班 374 68.3 51 66.9 57.9 43.5 38.4 48 各班级均分差距在逐步拉大。虽然在初三依据初二成绩将原有的5个班分成平行的6个班,但由于师资的差异,班风建设的不同,班级均分已经拉开差距,其中最大差距已经达到23.8分。不同班级相同学科的成绩差距需要备课组能有效的集体备课,集团作战以克服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总均分的差距的拉大也反映有的班级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共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本届初三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班由一位教师教学,物理、历史由三位教师,政治、化学由两位教师教学,各学科共31位教师参战,其中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青优2人,40岁以下教师22人,所有教师均带过初三毕业班,其中有16位教师参加上届初三毕业班工作。年轻教师多精力充沛,工作干劲十足,但应试经验仍待提升。骨干教师仍然缺乏。
三、2012年中考目标
2012年力争中考总均分、优分率、全科合格率、差分率达到区教育局下达指标。
四、备考工作日程安排
1、按教研室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或提前完成新授课教学任务。学校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结束时间 第六周 第四周 第四周 第四周 第六周 学校 政治 历史 生物 地理 结束时间 第一周 本学期 第六周 第六周
2、第六周(3月17日)进行全区月考,针对月考总结出新课结束后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科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第六周月考后各学科依照学科备考方案进行第一轮复习工作,复习工作应按照区教研室各科复习要求有计划按步骤进行,运用好区教研室的分层次练习,重在打牢基础。
3、第十三周(5月2-4日)第一次模拟考试,做好考务工作以及考后质量分析工作。在考试后针对问题召开中考学科教师会,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便于第二轮复习。
召开初三学生表彰大会,表彰一模考试中成绩优异及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召开初三年级学生家长会,通报一模成绩及学校跟进措施以得到家长的支持。
4、第十三周至十六周第二轮复习工作,复习重点在于学科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提优补差工作。
外请专家教师给教师和学生做学科复习讲座,提升教师学科复习能力和学生中考应试能力。
5、第十七周(5月30-6月1日)第二次模拟考试,做好考务工作以及考后质量分析工作。在考试后针对问题召开中考学科教师会,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便于冲刺阶段复习。
要求各学科依据学科考试特点拟出本学科中考精炼要点指导学生复习。
五、备考工作具体措施
1.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考工作的领导。组
长:范大春
副组长:陈梓义、谢溧
成员:朱云生、周刚、李祖银、马从花 ⑴、备考领导工作小组是学校指挥中考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决定学校能否在中考中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初三任课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尽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感情上鼓舞人,在事业上激励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复习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⑵、校级领导指导年级组分层次召开学生学习促进会,学生家长会,通过各方力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和改变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⑶、行政人员要联系一个备课组,要履行好对我校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指导、管理、研究中考问题及对策,积极协调复习进度、收集、传达中考信息,共同分析历年来中考出题方向试题,对学校教师复习工作的方向性负责。听各种不同类型的复习课,以点带面,抓突出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对学校中考整体策略做相应调整。
对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 ⑷、校级和中层领导要联系一个班,深入班级聆听教师和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领导小组成员要每两周要把自己的工作,写一份书面报告交给教学副校长。2.教务处工作:
⑴、召开教师备考动员会。确保3月中旬结束课程。3月—4月底完成第一轮复习,5月5日—5月底完成第二轮复习,6月1日—中考前查漏补缺.⑵、注重初三年级各阶段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坚持月考,并及时召开考试质量分析会,主题班会,学生“加油”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调整复习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以利于后面教学。
⑶、给教师提供必需的复习资料,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信息。
⑷、抓优秀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年级前80名学生集中起来,召开优生座谈会,分管领导、年级长、班主任亲自参会,给学生鼓励打气,让学生在会上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要求这些学生回班后把全班学生带动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班上起到引领作用。
⑸、抓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提高辅导工作。校长亲自找他们谈心,进行理想教育、规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提倡教师奉献精神,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不让一位学生掉队。3.备课组工作
⑴、制定学科中考复习计划,协调教师的教学复习工作,通过开展备课组活动,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学科复习计划。要求大学科要每周要集中活动一次,小学科每两周活动一次。
⑵、把握学科教学进度,处理好新课及三轮复习的侧重点及目标达成的关系。
⑶、研究中考指导和近年中考试题,把握中考命脉,探求出题方向、范围、重点。复习工作做到重点突出,堂堂课有知识突破点,把握好教材的取舍,不浪费时间。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和答题技巧的传授。
⑷、复习课主要进行学法指导,解题技巧的训练、知识归纳能力的训练。训练方法以练为主,重在点拨指导,避免“题海战”,避免学生做机械重复的作业。资料的选用要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典型性,拓展性。资料的作用必须要有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效。
4.班主任工作
⑴、确定班级目标,了解各层次学生特点,协调任课教师班级教学工作,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竭力实现班级目标。
⑵、结合月考,每月召开一次中考备考主题班会。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议,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⑶、积极营造中考氛围,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有稳定、良好的复习迎考心态;抓班级竞争机制的形成;考前做好心理疏导,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保持平衡的心态。
⑷、做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管理提高工作①抓优秀生,造培育优秀生的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秀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③抓学困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他们的原因,做细致的工作,教给学习的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认识学习的价值。
5.科任教师 ⑴、依教学进度结束新课夯实基础,依据学生实际及教研室安排制定好所教班级复习计划并依据三次模拟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
⑵、结合学生学科实际,以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类,并通过制定具体分类、提高计划,扎实搞好培优、扶差工作,力促各层次学生在中考中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⑶、把握好复习课工作的各个各环节。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结束新课后的复习课工作要先抓课本,系统理顺知识理论,先分后总,细化阶段,扎实进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扎实认真地搞好课堂教学,坚持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益,为复习、备考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严禁滥发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谋求更高的复课效果。
⑷、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分类指导。复习课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扶优帮困。
6、其他工作 仅仅围绕教师、学生、课堂抓备考工作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一个稳定的教学大环境;一群敬业爱岗的教师团队;学生具有训练有素的答题技巧,稳定的应试心理都能左右考试成绩。这些都是我们备考不可忽视的方面。
备考方案仅是我们的思考,落实最为关键。这需要全校行政和初三教师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责任心。求真务实,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一、把握中考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1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狠抓“双基’ 教学,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学习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精神;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及规律;平时训练应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加强作图基本功、试题的审题和规范解题的训练。
2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语言、实验操作、书写做图、思维分析等行为的规范、准确。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要跟学生一起感知、体会、形成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解题规范、做题认真和思维严谨的学习习惯。
3 、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跟学生和同伴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资源,多让学生制作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4 、每位初中教师要认真进行中考试题分析,发挥试题对我们教学的导向功能、在中考复习中要对各个数学知识点理解到位、分析到位和练习到位,知道各个数学知识点在历年中考中的地位和题型,在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得分率。
5 、注重“STS ” 教育,带领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生活、社会中广泛地体验、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有针对性教学,决胜千里
根据整个年级的分班情况和每个班的学生程度,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主要是关注学生,分层教学。对于实验班的学生, 仍要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点点过关,人人过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于7 班和8 班这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基础的知识点掌握是不成问题的,而我们对这两个班要求是百分之百的优秀率及大部分学生能拿两科星的目标,就强调在复习中拓宽思路及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材料信息题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能学习、会学习,会从题目的文字、图像、表格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会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学会审题、提取信息、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循序渐进最后取得好成绩。
15 和16 班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班,这两个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是可以拿优分的,所以对这些学生我们采取的要求是和7 班8 班一样的,但这两个班中是存在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的基础不扎实,甚至有一小部分连及格都难的学生,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这两个班的老师上课的内容跨度要很大,既要保证四分之三学生的提高,还要保证小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过关。
而对于我们平行班的学生,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控制好课堂,最大化地提高听课学生的数量。在课堂上,抓住课本最基础的内容,要求学生只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然后对这些基础的知识多举一些生活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这能帮助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因为数学是源自于生活。这样做除了帮助学生理解外,同时也告诉学生考试的出题方向,因为我们的考题大多都源自于生活中的数学。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齐读几遍,我认为齐读不光是在文科方面可以用到,在理科方面应用到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齐读不仅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还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接下来反复地练习,尽可能让学生动笔写,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帮助学生们记忆,这样做就可以使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掌握下来,因为学生不自觉,他们回去也不会学习。另外给他们讲的知识点及辅助的练习和测试题也要与实验班的有所区别,他们只要练一些最基础的就行了,而且还要反复地练,是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经常选一些非常容易中考题,多在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上启发学生,加上给学生们一些心理暗示,让他们有自信,觉得中考不难,都是他们能够应付得来的。最后在临近考试的两个周内,结合全组教师的经验及对中考的预期,对今年的考题进行预测,把这些预测的题目特别是计算题,在多次讲解的基础上,让他们背,至少把公式给背出来,也可以采用让他们抄的办法,只要他们能记,能往卷子上写,我们就有希望,再给他们教一些考试技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得分。所以对于平行班我们就计划以这样方式来提高成绩。
三、教学计划
根据我们本学期的教学时间以及各班的情况,我们也制定了两份计划,对实验班的学生,我们进行三轮复习,而平行班的学生,我们进行两轮复习。实验班的学生的第一轮复习在五月上旬结束,这轮主要是将知识点过一遍,夯实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来拓宽他们的思维。第二轮复习(5 月底完成)以板块为主线。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第三轮复习(最后半个月):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
四、制定目标
孙
志
平
大磨中学
2014年中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2014年的中考即将来临。这几年的英语中考试题,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英语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决定采用“三轮复习法”作为总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我校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较少,英语基础一般,其特点为优生和中等生较少,学困生较多。部分学生厌学和不学英语,学习英语的态度不端正。
三.主要目标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优”辅“差”,极力缩小“学困生”面,根据学生实际扎实有效地做好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优”辅“差”上狠下功夫。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优生更优,尖子更尖,时刻把握中考命脉,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四.方法措施
1、认识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树立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复习教学备考的指导思想,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规律、命题立意、创新趋势及答题规范。
2、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教材、考点、语言点研究、分析、比较,把握考点和重难点,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和考点有效结合,将其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做到对教材考点融会贯通、深思熟虑、举一反三。
3、坚持备好课,做到既备考点、重难点,又备学生,在备考研究中做到“考试说明”、教材研究与命题研究相结合;测试诊断与学情分析相结合;个体研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备考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前预练到位,检查督导到位,课堂精讲到位,练习到位,作业布置到位,辅导到位,形成活泼、有序、务实、高效的备考团队。
4、强化管理,加大力度,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科学分析,注重过程,默默无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激励学生发愤努力、拼搏、冲刺,开展比、学、赶、帮、超等一系列活动,多鼓励,少指责,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刻关心学生的冷暖,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随时召开学生家长会,把学校、社会、家庭有效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为中考备考服好务。
5、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构建知识网络,按《课标》和《说明》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演练,在重视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弄懂弄通,吃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练掌握重难点,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形成完备的能力体系,使学生在考试中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迅速的追根溯源,提取考点知识精华。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做到目标导入,问题引
领,激活主题,点播导学,分层教学,归纳与连接,变式训练,拓展指导,反馈巩固,整体构建。
6、强化规范化训练,在平时的复习教学过程和后期的查漏补缺中,重视答题规范化专项训练。如:答题层次训练,计算速度训练,答题限时训练,书写规范训练等,以增强学生的笔试能力,减少考试中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五.实施过程
第一轮:教材复习阶段训练,约占总时间的4/7;
第二轮:语法复习阶段训练,约占总时间的1/7;
第三轮:中考题型强化训练;综合模拟训练和应试技巧讲解,约占总时间的2/7。
复习中要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阶段(2013年2月26日-4月底)
指导思想:
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上,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这一阶段,我们计划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知识点,梳理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讲透语言知识点的运用,同时重点把握基础词汇、词组、句型(按《中考大纲要求》)。
时间分配,2月26日开始总复习,先七年级开始,七年级每两个单元讲一课时,练一课时;八,九年级每单元讲一课时,练一课时。在课上再按词汇用法和区别总结复习一下,针对学生的一些薄弱知识编写一些练习给学生加以训练。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加以巩固。本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因此在复习中要突出重点,牢固掌握。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复习初步计划在2个月内完成。
听力、口语分散在每节课中,重点词汇要求必须会写。
2.第二轮复习阶段(2012年5月初——5月15日)
指导思想:
本着中考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系统的归纳语法知识,使语法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语法知识的复习。
在这一阶段我们计划按考试大纲要求的语法项目,由易到难,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各种时态和语态等语法点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梳理,结合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加以训练。在复习语法过程中,复习几个语法内容后,进行一次小测。找出学生仍存在的共性问题,再加以补缺。
听力、词汇(口头复习)和口语分散在每节课中。
3.第三轮复习阶段(2012年5月15日——6月中旬)
指导思想:
在第一、二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中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对各种题型的解题能力。结合我市的中考题型,对听力、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等进行专项训练,并把重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上,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各个题型的特点,强化分类练习。
模拟训练是考前大练兵,是中考前的热身训练阶段。运用一些模拟题,模拟考试时间、考场要求、答题方式及答题卡等,对学生进行应考、应试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4.考前心理辅导(中考前)针对具体个性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心理辅导,排除他们的考前紧张心理。
我校由于种种原因,差生多,无论如何,我们目前只能面对现实,尽力抓住这些学生不放松。我们知道,只有这些学生的成绩上升了,平均成绩才能上去,而目前有些学生的状况你要是叫他去阅读,去写作,那是不可能的。我准备在一阶段的复习中,利用一切机会带他们读单词,听写单词,背一些简单的词组,鼓励他们掌握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如果能把单词学会,学生成绩就肯定能上。在练习方面,不强求这些学生完成每一道题,做一些适应他们做的题目,同时教他们如何答题,提高他们答题的技巧或者说提高一点答题的正确率。
一、夯实基础, 把每个知识点的复习落实到位
1. 加强基础、注重能力是中考的基本要求
我省中考属于对初中学生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其功能为“一考两用”, 即兼顾了学业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的功能。试题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为依据, 严格执行《2013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科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 按导向正确、重视基础、强调能力、科学规范的命题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 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 适当渗透新理念、融入新背景, 重视数学活动、数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查。整卷注重适当的难度、梯度设计, 既看重及格率, 也照顾区分度。
我省初中数学使用的教材有人教版和华东师大版, 2013年中考数学科试题将重视各版本教材的差异, 重视“四基”, 立足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关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 整卷设计坚持“起点低, 坡度缓, 尾巴翘”的原则。
2. 打好基础的关键是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落实到位
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 中考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 其分值所占比例大致为:45%、42%、13%。具体为:
(1) 数与代数。考查内容:数的认识, 数的表示, 数的大小, 数的运算, 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 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能力要求:具有数感和符号意识;初步的运算, 代数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热点关注:代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学应用意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知识点。
(2) 空间与图形。考查内容:空间和平面的基本图形, 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其中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全等三角形常出现在解答题当中。
能力要求:具有空间观念;初步的几何直观;初步的几何推理能力。
热点关注:几何作图、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全等三角形、动点问题、探究性问题、存在性问题。
(3) 统计与概率。考查内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 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能力要求:具有数据分析观念 (包括了解分析的必要性;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分析数据方法具有多样性;确定与不确定的相互转换) ;了解随机现象。
热点关注: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分析、处理信息;用频率估计概率, 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科学备考, 把每个环节的复习落实到位
按《考试说明》规定, 2013年数学科中考的题型结构和考试时间均与2012年相同, 整卷分值从110调整为120分。即整卷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3种题型, 时限100分钟。其中选择题约42分, 填空题约16分, 解答题约62分, 整卷共120分。试题分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个档次, 这3档试题所占分值之比约为7:2:1。
重视基础是中考永恒的主题, 命题风格相似、考法相对稳定、整卷难度持平也是中考命题必须考虑的因素。总体来说是四个关注、四个不回避, 即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关注对基本数学能力的考查、关注对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状况, 不回避常规题型——加强通性通法 (常规方法) 的考查, 不回避容易的考点——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不回避重要的考点——突出对核心内容的考查, 不回避联系生活实际的考点——重视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考查。
下面针对2013年中考数学科的总复习提几点具体的建议:
1. 中考总复习“三步走”策略
(1) 第一轮复习:章节过关——突出系统性。
通过这轮复习, 力争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整体认识, 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回顾、加强对各知识块的理解、掌握。复习的各章节内容不再按教材章节顺序, 一般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块进行内容组织。
具体在复习过程中, 每个知识块的复习可以分五步走: (1) 把知识块归纳为结构框图; (2) 重点例习题讲解; (3) 学生做巩固习题 (或变式题) ; (4) 章节过关测验; (5) 学生作业 (试卷) 评讲。复习的具体课时数可以根据所复习内容在课标及考试说明中的相应要求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灵活加以安排。
(2) 第二轮复习:专题讲座——突出针对性。
通过这轮复习, 力争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内容的应考能力有所提升, 同时帮助学生加强答题技巧、减少犯错等。在分析我省多年中考试卷、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自行编拟例习题, 自行设计各专题。
如针对选择题、填空题可作一个关于“小题”答题技巧的专题;针对计算题可作一个如何加强计算速度与准确性的专题;针对应用题可作一个紧扣时代主题自编自拟应用题的专题;针对图形变换题可选各省, 尤其是我省过去的相关试题作典型例题教学, 然后引导学生作变式训练;针对统计题可在总结过去多年试题的基础上, 充分联系我省2012—2013年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 让学生作变式形式的自编题进行训练等等。
(3) 第三轮复习:模拟考试——突出实战性。
通过这轮复习, 主要解决学生应考心理问题、答题方法 (如答题顺序、答题时间的把握、易难处理等) 问题。可以把我省多年的中考题及自行编拟的模拟题穿插进行模拟考试, 在考试时间、内容、阅卷 (评分标准) 等多个环节严格按中考形式进行演练。
在这轮实战训练中, 注意不要搞题海战术, 学生不能只埋头做题, 老师不能就题讲题, 要引导学生从多套试题中总结规律, 对每个知识块有认识, 对每个类型的题目能快速找到相应的最优的解决办法, 讲评时不能对每套试卷、每道题平均使力,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难点、易错点, 甚至盲区, 然后有重点的对大多数人易犯的错误找出根源, 然后再精讲, 甚至可以补充专题进行讲解。总之, 这轮复习的重点在于应考心理、应考时间、答题方法等, 突出快、准、稳, 即解题时间要快, 答题要准确, 考场上心理要稳。
2. 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成绩的根本
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 学生主体意识要得到体现, 要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等, 这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很自然要想到的。总复习时间有限, 如何更有效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建议把复习课按各种类型课 (如知识点归纳课、典型例习题课、专题复习课) 进行分析、设计, 先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要复习的内容掌握的情况, 然后定出具体教学目标, 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反馈, 课后要了解学生较之前掌握变化的情况, 并视情况决定后续复习内容。具体讲, 每节课内容不在多、环节不在全, 重在教学目标的达到, 力争每个同学都能通过复习把过去模糊甚至不懂的知识搞懂, 并能写出来 (独立思考或模仿都行) 。
教师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的运用, 对课本中重要的例题和习题提出新要求, 同时, 应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课的压缩版或重复版, 要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尤其要重视三维目标的融合, 立足学生方法和能力的提升。
比如:压轴题是一份试卷的较难题, 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考试时基本上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试着以压轴题的第一问为内容, 好好设计一节或二节课, 就这些压轴题的特点, 第一问考查的形式、难易度、答题的模式等引导学生进行专门的研究, 学生应该易于接受、能接受, 效果应该会立竿见影。
3. 正确认识压轴题, 精心设计几节专题复习课
我省中考压轴题一般为最后两道大题, 一题是以四边形、三角形为基本图形背景的几何题, 适当结合重点, 主要考查全等形证明、勾股定理 (计算) 、课题学习 (如折叠变换) 等;一题是以二次函数、基本几何图形为背景的以代数为主的综合题, 通过给定的运动现象, 运用抛物线、基本图形的性质, 探究其运动规律, 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性质、简单的几何图形性质以及图形相似等。压轴题, 尤其这两道题的后面一两问, 其功能是区分、选拔, 所以主要针对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考生, 要有一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压轴题的后面几问一般有如下几类情形:面积问题、运动规律问题 (点动、线动、具体图形动) 、最值问题、存在性问题等, 其中建立函数模型、分类讨论思想通常是分析问题所必需的。当然这些内容不可能在同一道题、同一份中考试卷中同时出现, 另外, 压轴题在知识点上一定是大综合, 这里所谓归类也只是大致分类, 它不作为严格的分类, 具体由老师们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关键词】复习策略;复习效率;学生
我们常常认为语文复习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受这种意识支配,中考语文复习总是如老牛拉破车效率极低。而笔者认为,初一初二语文的学习是学生语文水平量变的积累,而初三语文总复习既是对付中考,又是初中生语文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可以说是质变的飞跃,不容忽视。由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初三语文复习备考心得,以增强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一、备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前,先简化庞杂的复习内容,根据学生的不足有重点、有针对性、有条理地做好复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语文计划是两轮复习:一轮专题复习,一轮模拟测试,专题复习旨在复习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诗词默写的基础、语言积累及学生拿不准的现代文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而模拟测试旨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与应试能力。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是专题复习与模拟测试同时进行。讲练结合嘛。如:诗词默写复习应在总复习前提前记诵,之后引导学生在模拟测试卷中出现的诗词默写题进行理解记忆,并且与专题诗词欣赏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在备考前,语文老师会或多或少从学生那里得知,现代文阅读是学生的头等大刺,而阅读理解题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迅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笔者认为也应该化繁为简,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而不是漫无目的做一大堆练习,将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与散文阅读相似的阅读步骤与考点找出,再区别对待文体间的异处。如此,复习计划有重点有难点。自然复习进度也要安排妥当。另外,做复习计划时还得考虑与其它科目的协调、月考时间安排及学生的记忆规律等,以达复习计划的有效性。
二、备学生
复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及时关注学生的复习情绪,才能真正提升复习效果。
(1)备学生的语文心理,树立积极紧张的复习态度。在我的经验里,语文学科是让学生感到不痛不痒的科目。一直来学生认为语文复习只是在巩固他已有的知识,提高不了他的语文水平,远不如其它科目的复习成效。如果学生以这样的心态进行语文复习,那自然是课堂上听课爱理不理,月考备考一夜突击。对此,我是先用自己积极紧张的复习态度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归纳出来,由此制定出语文复习计划与拔高些的目标,老师也制定出自己的复习计划并告知于学生,同时建议学生对老师的复习计划提出质疑与补足。由此,学生与老师一起对计划的实施负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2)备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根据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合理安排复习的重点。语感是在长期接触语言文学,长期的积累过程中而形成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的综合。我觉得还是存在一些技巧性、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偏向形象思维的孩子少些技巧性的学习,对偏向理性思维的孩子来说,建议孩子一些技巧方法的指导会对他们有利些。一般我在课堂上会根据讲课内容提问不同的学生,尤其是中等生兼顾的多些,课外作业也是提供作业范围,必须做完成的作业与选做作业同时进行。如此拔高优秀生,提升中良生,夯实后进生。
(3)因时制宜,随时关注学生的复习情绪。进入复习最后阶段,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情绪紧张、课堂气氛总是要比往常显得凝重。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产生复习兴趣,记忆效果也会加强。如空出一节课让学生自己复习;如同桌互竞;如互出题目为难下同学,课前演讲,讲个笑话、辩论、讲故事等等。其实语文老师有时也得放下自己的紧张,舍得给学生时间,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复习情绪,这是良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过程,无论哪个阶段的学习都不能缺少,可往往在总复习阶段语文老师会犯下欲速不达的错误。
三、备教师
每个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明确自己优劣,扬长避短来增强整个的复习效果。如本人在作文教学上缺乏持之以恒,因此在初三复习阶段对作文进行了“恶补”:学生作文训练结合周记进行,直到中考前最后一个星期,学生一直坚持写周记。每周轮流细改一组学生周记,其它略改。学生一直在练笔就不会出现考场作文思维中断的现象,且根据中考作文要求: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思想主题要正确、健康且积极向上,对周记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如写作题材等)。课堂上作文复习指导主要从文章结构、立意、故事性、描写及卷面整洁度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每周的最后一节课进行作文讲评,一般两周一个专题。
尤其是我注重向同事或网络讨教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试作文水平,弥补自身短板。
四、备教材
教材是语文复习的主要文本资源,有效的复习要求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指导学生对知识迁移运用。中考文言文即使考课外的,也只有在精读熟记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才能类推出课外文言文的大意。同时将所有的文言篇目进行分类专读,其实也是对所有文言文的写作特色的一个归纳,即将人物形象、写景抒情、先秦诸子散文与古代神话的篇目进行归类;
考试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笔者认为在文言文复习中不离教材,其实诗词欣赏,散文阅读都须教师再次钻研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温故知新,达到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的目的。
五、持续不断的阅读
著名语文教师王崧舟说:语文教师教“底蕴”,“一个人的底蕴来自于广泛的阅读”,不爱好阅读的语文老师始终是蹩脚的。复习过程中,即使时间紧,任务多,可仍要挤出时间阅读,不仅要读与考试有关的说明《课程标准》,搜集历年及当前的相关考试资料,如此来把握考试方向,还要读名家名著,名家名文,如林清玄、毕淑敏、周国平等名家的一些散文,提升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更要坚持读报、读时文热点,读时刊杂志,以此捕捉考题中的社会热点。同时我也要求学生每天挤出几分钟听新闻,了解时事,摘抄名著片段等,让学生多接触名家的语言,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当然整个复习过程,应该不断地反思,也在不断地更正不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又将经验具体运用到不同时期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晓星 初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 2012.6.6
[2]郑丹 刍议初三语文复习课具体实施方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7
【中考备考方案语文】推荐阅读:
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方案05-25
全县中考备考会讲话09-09
2023年中考备考指南09-21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交流09-27
信息技术中考备考计划10-30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的资料总结06-14
关于备考中考英语听力方法06-19
初级中学中考备考工作汇报09-13
16年中考备考复习指南09-14
中考备考作文我的朋友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