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精选8篇)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篇1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办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合当代国际先进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和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或实际操作的管理人员。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现代管理专题》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54学时,3学分,一个学期开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最新发展动态。

三、本课程的教学对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文凭的学员。

四、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免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准确地应用。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最后一门课程,其前续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技术性课程,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企业信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六、教学环节

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使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采取录像教学媒体,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配合主教材讲授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肋学员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讲座,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自学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各级电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

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各地电大要结合教学进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参观、社会调查并进行交流,撰写参观体会或社会调查报告。

5.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6.学时与学分:本课程计划54学时,3学分。

第二部分

媒体分配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课件三种形式。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录像教材是文字教材的配套教材,主要讲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课件主要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为主,结合教材与考试,编制模拟练习。

学时数

第1 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 4

第2 章

“企业再造”理论

第3 章

学习型组织

第4 章

战略联盟

第5 章

企业信息化

第6章

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

第7 章

电子商务

第8 章

“人本管理”理论

第9 章

组织文化

第10章

博弈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知识管理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现代管理综合专题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掌握知识经济的含义和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1、知识经济的含义

2、知识经济的特征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

1、经营管理信息化

2、组织结构柔性化

3、企业界限模糊化

4、重视知识管理

5、强调市场趋动

6、注重企业创新

7、立足全球经营与合作竞争

8、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知识经济的含义和特征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特点。重点概念:知识经济

现代企业管理

第二章

“企业再造”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流程的概念及分类,掌握企业再造的概念、再造的原则、企业再造的组织领导及企业再造流程的应用。

一、企业再造理论的基础 1.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2.企业再造概念的提出 3.企业再造的原则

二、企业再造的组织领导 1.造就企业再造领袖 2.任命流程负责人 3.组建再造工程指导团

三、企业再造的核心领域 1.流程的定义与分类

2.业务流程诊断与改造策略 3.建立流程管理模式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企业再造的组织领导及业务流程诊断与改造策略,并配合案例教学。重点概念:企业再造

流程

主持:

第三章

学习型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一、企业组织的持续发展问题

二、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1.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2.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共同愿景 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四、如何构建学习型组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企业再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并配合案例教学。

重点概念:学习型组织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四章

战略联盟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战略联盟产生的背景,掌握战略联盟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与管理

一、战略联盟产生的背景

1、世界经济一体化

2、区域经济集团化

3、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

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二、战略联盟的基本理论

1、战略联盟的基本内涵

2、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

3、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

4、战略联盟的类型

三、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与管理

1、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

2、战略联盟的管理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与管理。重点概念:战略联盟

经济一体化

第五章

企业管理信息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含义、特征、作用,掌握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及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企业信息化

1.企业的信息资源

2.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特征 3.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二、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企业信息化有肋于企业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信息化有肋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3.企业信息化有肋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4.企业信息化有肋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三、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1.企业要有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要有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3.要有基本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4.要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5.企业信息化要有一个信息主管来统帅,要有专门的部门来实现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及成功实施的要点 重点概念:企业的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化

第六章

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与掌握现代生产管理的技术发展与模式的创新。

一、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与模式简介 1.准时生产(JIT)2.制造资源计划(MRP)3.最优生产技术(OPT)4.柔性制造系统(FMS)5.精益生产(LP)6.灵捷制造(AM)

二、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创新问题分析

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制造资源计划(MRP)、精益生产(LP)、灵捷制造(AM)等现代生产管理技术

重点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RP)精益生产(LP)灵捷制造(AM)

第七章

电子商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商务、电子商务的概念,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与运作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内容与特点

1、电子商务的含义

2、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和内容

3、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作用

4、电子商务的分类

5、电子商务法制建设

二、网络营销

1、网络营销的特点

2、网络营销的类型

3、网络营销过程

4、网上广告

三、网上商店与网上贸易

1、网上商店的特点与分类

2、网上商店的基本交易过程

3、网上贸易的特点与分类

4、网上贸易的基本交易过程

5、网上国际贸易

四、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

1、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

2、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电子商务的网络系统

4、电子数据交换与增值网技术

5、电子商务的支付系统

6、电子商务的安全系统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与运作 重点概念: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第八章

“人本管理”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人本管理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人本管理的方法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人本管理的涵义及特征 1.人本管理的涵义 2.人本管理的特征

三、人本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1.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方法。重点概念:人本管理

经济人

社会人

自我实现人

第九章

组织文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了解组织文化的结构、内容以及组织文化的类型,掌握跨文化管理方法。

一、组织文化的含义和特征及功能 1.组织文化的含义 2.组织文化的特征 3.组织文化的功能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和内容 1.组织文化的结构 2.组织文化的内容

三、组织文化的类型

四、组织文化建设

五、跨文化管理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跨文化管理 重点概念:组织文化

跨文化管理

第十章

博弈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博弈论的含义,了解博弈论的分类,重点掌握博弈论的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博弈和博弈论 1.博弈的含义 2.博弈论的含义

3.博弈论的产生及发展

二、非合作博弈理论 1.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2.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3.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4.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三、博弈论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博弈论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重点概念:博弈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得益

博弈论

第十一章

知识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知识经济的概念、特征、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掌握知识管理的含义,重点掌握知识管理的实施要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1.知识经济的含义 2.知识经济的特征

二、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影响 1.经营管理信息化 2.组织结构柔性化 3.企业界限模糊化 4.重视知识管理 5.强调市场趋动 6.注重企业创新

7.立足全球经营与合作竞争 8.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三、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四、知识管理的实施要点

教学建议:重点讲授知识管理的实施要点 重点概念:知识经济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篇2

一、《财务管理理论专题》教学中的不足

在《财务管理理论专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学内容上看,目前关于《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的教材内容差异较大,且多数为研究生用教材,适应本科专业教学的教材较少,难以满足需要。教学方式上,《财务管理理论专题》教学中易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手段单一,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的重要价值,也不利于学生拓展其知识层面,从而难以提高学生发现实践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上,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兴趣,更缺乏耐心;教师费时费力,辛辛苦苦地讲课,收到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效果,降低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另外,《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财务理论的分析。一些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容易忽略实践案例的教学,多采用以纯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法,实践内容很少,仅有的实践内容基本上停留在教师授课时辅以例子或例证,以说明自己所要阐述的观点,再通过布置一些复习思考题和习题来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学生对教师所讲财务实例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和消化,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应较全面地介绍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和发展轨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学架构,还应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分析和研究资本市场对企业财务信息和投资决策等重大事件的反映,了解我国企业财务行为和资本市场行为,探讨企业财务理论和方法,注重研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客观财务事项所构建的财务专题,注重适时捕捉资本市场环境,根据环境变化及时修订和创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对资本市场环境的动态适应性。因此,该课程内容应具备以下特点:

1.专题性。课程教学应按专题设计,每个专题涉及财务管理研究的某一特定范畴。

2.学术性。尽可能完整地介绍财务学界各流派的观点和财务管理发展的最新动态,广采众家之言,以体现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3.领先性。阐述当前主要研究问题及其相关的理论背景。既要体现本科教学的特点,又要显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高层次性和执着的探索精神。

4.实用性。紧密结合我国财务管理的现状,反映财务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根据《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特点,教师可结合现实问题安排有关内容,如财务管理教育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资本市场效率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方法、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和政策、股利理论和政策、资本预算、运营资本管理、股利政策、首次新股公司发行的抑价问题、行为财务理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等专题内容。

理论若脱离实践便失去其价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融入相当一部分中国上市公司的鲜活案例,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中国国情和现实经济现象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较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三、对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考

根据所确定的教学思路,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教师对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及师生互动等方面应精心安排。教师应反复探索和修正理论专题,通过系统讲授、小组案例研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财务理论和方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实践证明,使用上述方式,可以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效果。

1. 互动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一方面能促进教学相长,加大课堂信息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和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的消极情绪,将学生的大部分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我们曾经采取过互动式教学法的具体方式有:(1)让学生承担一部分课堂教学任务,阅读大量文献。(2)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讨案例,案例主要取材于国内著名上市公司的案例,内容涉及资本结构、首次新股公开发行的抑价问题、股利政策等专题。在具体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分析案例与学生小组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在案例的来源上,既包括授课教师精心选取的经典案例,也包括当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案例。教学时,先进行小组内部讨论,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的专题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案例教学的实践,确认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探索切实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课堂辩论。除进行理论讲授和案例研讨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课外收集与财务问题相关的热点问题的案例,并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如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专题,可设计一场专题辩论,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通过双方的辩论,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学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演讲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对学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也大有裨益。此外,根据双方辩论的结果,教师应作一定的讲评,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评。

2. 问卷调查法。

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有关学生对专业在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了解,对课程设置是否满意,对教师授课及课程考核方式有何意见等。问卷设计以选择题为主,在某些方面设计主观问题,被调查者以简短的文字作答。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获得促进专业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的相关资料和教改思路,推动本专业教育、教学方面的改进。

3. 专题讲座。

可定期由院内的教授、副教授围绕财务管理科举办2—3次专题讲座,同时邀请院外财会专家和企业财务主管来我院作1—2次专题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财务管理学科的前沿问题。

4. 开展学术课题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之外,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就现实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撰写应用型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手段方面,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各种案例、例题的讲解更为便利。

2.网络教学。在学院校园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堂,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参考资料等,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便利,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提问,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

3.改革考核方式。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及相关的能力与素质,对《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总的改革思路是: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评,包括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和其他课堂表现;设计一些灵活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联系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此项改革可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考核方式可联系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收集大量资料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个人看法。

摘要:在本科专业教学阶段中, 《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尚存在一些不足。《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应按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以适应当前课程教学需要。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专题》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足,思考

参考文献

[1]Copeland, T.E.and Weston, J.F.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Ltd., 1991.

[2]Campell, J.Y.Lo W.Andrew, and Mackinlay A.C.,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3]吴世农.现代财务理论和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4]王化成.财务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5]罗福凯.财务理论专题.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篇3

一、确立目标,为科学教改和实践操作指路

教师们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学习能力为目标,勇于探索,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群策群力,资源共享。

1. 科组目标:“创和谐发展科组,建市级品牌学科”。

2. 中期目标:“建设环境和谐、教风纯正、管理科学、质量领先、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数学科组”。

3. 教师培养目标:“教师既有敬业精神、奉献行动,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书育人能力,能创造性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两方面的行家里手”。

有了目标,就有了工作的意义,也就有了科学教改和实践操作的方向。教师们以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扎实的业务基本功,严谨治学、勤于反思、教科研氛围浓厚。

二、优化管理,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有力执行

1.“自主管理 自主成才 双赢局面”一直是我们致力追求的目标

2. 开展科本培训,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要承受的压力愈来愈大。面对激烈的竞争,行政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要敢于把走势明确地告诉老师,使老师意识到:明确要适应竞争的要求,就必须练就一身良好的职业品质,自主学习,实现专业化发展。在科组内成立的培训学习组、信息组就起着这个作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新课标要求,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组在培训组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本培训活动,力求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不断提升科组教师的整体素质。

3. 树骨干先进典型,引导教师自主成才,打造科组内的品牌教师

骨干教师是科组整体素质的集合,是科组内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具有动力、榜样和导向作用,几名骨干教师就可以带活一个科组。他们的强弱,显现着整个科组教师素质的高低、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劣。

4. 创建展示平台,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开拓崭新的双赢局面

当今是学习型的社会,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不需要管理者每天去布置、检查,主要是靠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教师创建施展的平台,实现自我定位,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第二届广州市优秀科组创建和评选的核心主题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与实施 ”。分管行政针对这个核心主题,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师通过学习与分析,鼓励每一位教师作出一个与学校、科组背景较为符合的个人中期的发展规划并积极予以实施。同时我们根据教师的自我定位,每人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如何从普通的教书匠向“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名教师”,甚至“特级教师”努力。科组方面,计划分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组织工作的能力和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此外,我们还围绕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作出更多的努力,包括启动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思想交流的课例展示研讨活动,教学经验交流座谈等。同时鼓励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结对子互教互学,共同提升。这样,科组与教师同步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双赢局面。

三、课题运作,敞开教育科研靓丽的风景线

为贯彻学校“以人为本,以发挥主体精神为核心,着眼于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数学科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科研促教,打造特色”工作策略。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内部优势,继续开展课题研究。科组13位老师承担着四个研究课题《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优化练习设计”研究》《培养小学生用简便方法解答四则运算能力的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以点带面,在科组内推广研究,参与课题研究人员达100%。

同时,我们将科研工作作为数学科各项工作的原动力,从“实”抓“活”,引导、促进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我们将常规工作提高到教育科研的高度,以科研来促教师专业成长,促学生健康发展。科研组组长始终把常规校本教研作为最基本的科研工作来抓。

集体备课互助化、公开研讨常态化、教研活动系列化。我们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真正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并继续以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练习有效性研究”为背景开展了一系列话题,将 “把练习进行到底——加强练习的针对性研讨”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真正形成教研活动系列化。

四、专题探讨,让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历练场

专题校本教研活动是我们教师成长的一个历练场。我们长期抓好集体备课,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搭桥铺路,加强队伍建设促教师专业成长

倡导“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全员参与,协调发展”的先进理念,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第一,多管齐下,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第二,创新科研形式,实施科组带动策略。我们通过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开展学科组建设,做到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新教师相结合。

第三,创建“西实讲坛”,给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学习展示的平台。

第四,重视教法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教学实践中,我们推行“经验分享、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培养模式,通过相互观摩课堂教学、案例评析、专题探讨、教学沙龙等方式来加强合作,实现共同成长。

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②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③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等方面知识。

④进一步抓好“同伴互助”活动。

⑤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教师数学专业水平。

⑥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篇4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教学案

[内容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要求]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4.了解新中国头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

5.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等重要史实。

6.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7.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

8.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9.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0.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1.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整体感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虽经历了曲折,但在总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建国以来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2、建国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3、建国以来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中科技事业的发展成就尤其令人瞩目,是本专题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知识清单]

一、建国以来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主要成就:文化作品;电影作品;戏剧作品;其他艺术作品。

主要特点:作品丰富,题材广泛;精品纷呈,地位突出;时代特色鲜明。

繁荣原因:(1)新中国成立使国家、民族走上了独立富强之路。(2)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3)“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开展。(4)“双百”方针的提出,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

2、“文革”时期文化的凋零

主要表现: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样板戏”一枝独秀。

凋零原因:(1)文化领域“左”倾错误泛滥,林彪、江青等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2)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浩劫。(3)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遭到批判和迫害。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文化事业发展的原因:(1)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纠正了“左”倾错误。(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3)“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4)一批国家级文化艺术奖项的设立。

体育事业的成就:(1)1979年,中国重返奥委会,开始全面登上国际体坛。(2)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3)XX年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中国体育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大国之林。(4)XX年,北京取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二、建国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事业发展

发展成就:(1)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各级各类教育共同发展,初具规模。

发展原因:(1)新中国的成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条件。(2)人民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面向工农及工农子女开门办学。(3)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4)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5)刘少奇倡导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6)在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的办学方针。

历史作用:为共和国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新生骨干力量。

2、“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主要表现:(1)学校秩序混乱。(2)教学体制受到严重破坏。(3)高等学校的升学考试制度被废除,招生制度遭到破坏。

严重后果:一度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发展原因:(1)教育界平反大批冤假错案,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2)恢复高考,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制度。(3)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4)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初步建立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发展成就:(1)实现“两基”目标。(2)职业教育发展迅速。(3)成人教育成绩显著。(4)高等教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和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三、建国以来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科技发展

发展原因:(1)党和政府的重视:先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大力培养科技人才。(2)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效力,成为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突出成就:(1)国防科技领域: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原子能时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2)医学科技领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农业科技领域: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新时期科技的迅速发展

发展条件:(1)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邓小平的重视: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3)实行科技体制改革。(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5)相继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6)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重大成就:核技术领域:(1)和平利用核技术;(2)建立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空间技术领域:(1)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3)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运载火箭研究领域:(1)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成功进行了“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3)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信息技术领域: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1)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2)建立了基因组大规模测序的技术和科研队伍。

巨大作用:(1)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2)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重点突破]、“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提出的背景有何不同?两者有何内在联系?在实践上有何相似的显著效果?

不同背景:“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二为”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内在联系:都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都符合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律。

显著效果:都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2、“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怎样的国内外形势下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形势:(1)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对人才需求日益迫切。(2)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为实施这一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3)党和政府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和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核心内容: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历史作用: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我国在科技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两个时期科技发展的条件有何不同?两个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何特点?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不同条件: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几乎与世界科技发展潮流隔绝,八九十年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与世界科技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五六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较为薄弱,八九十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技发展的物质条件更为雄厚。五六十年代的“左”倾错误使科技发展面临不利的社会环境,八九十代科技发展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

特点:五六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国防科技;突出成就较少。八九十年代:民用科技发展较快;尖端科技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科技产业化进程加快。

共同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前提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除各种矛盾

c、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D、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表述与其不符的是:

A、汲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

B、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D、不仅影响到国内,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3、下列人物中最先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一思想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郭沫若

4、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B、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c、积极改革学制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5、新中国建立初期,刘少奇结合中国实际而倡导的教育制度有:①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②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③职业教育制度④学前教育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实现了中国人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运动员是

A、陈镜开

B、许海峰

c、蔡建华

D、李宁

7、下列表述不符合建国以后文化事业发展实际的是

A、“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化发展

B、党和政府制定了文化优先发展的战略

c、社会主义制度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D、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发展更加迅速

8、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论人民民主专政》

9、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方针是在 A、1949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26年

0、建国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

①学前教育

②大学教育

③中小学教育

④成人教育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文革”时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

A、农业

B、工业

c、教育

D、军事

2、下列关于“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B、从根本上扭转了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

c、中国教育领域改革的开始

D、教育由此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

3、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在:

A、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B、视察景山学校时

c、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

D、全国科学大会上

4、下列措施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化根本大计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D、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5、建国初期,我国科研工作起步的原因包括:①中国科学院的成立②国家科委的成立③海外知识分子纷纷回国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世界首创的是

A、人造卫星上天

B、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7、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相继建成主要说明了

A、中国已经掌握了原子能技术

B、中国的原子能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

D、中国积极利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8、我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进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枚自己设计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B、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9、下列科技成就中由中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是

A、完成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B、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c、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D、开发了曙光超级服务器

20、下列科技成就中,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完成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D、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基因测序任务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技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四人帮”把今天我们社会里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歪曲成为阶级对立,正是为了打击迫害知识分子,迫害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盟。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3)材料澄清了当时社会中的什么错误认识?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x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中国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在当时,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严加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跋涉戈壁沙漠,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在研制期间,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主持会议,成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26个部委,20多个省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作。

材料二:“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请回答: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

(2)原子弹最先研制成功是在何时何地?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二阐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

(4)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有何启示?

三、问答题(共2小题,第23题14分,共28分)

23、简要概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贡献。2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什么显著的发展趋势?为适应这一趋势,党和政府实行了哪些重大举措?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专题五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0

A

D

B

D

A

B

B

B

c

D

c

A

B

D

B

B

D

D

A

B

解析1:要理解“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双百”方针的提出主要对国内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故选A。

解析4: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故选D。

二、材料解析题

21、(1)二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2)科技是生产力。(3)将脑力劳动者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对立起来。明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使知识分子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2、(1)原因:新中国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的包围和封锁,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革命成果,必须大力增强国防力量。

意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

(2)1945年美国最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加快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进程。

(3)科教兴国”战略。背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国际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4)科技的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言之有理的均可得分)

解析:该题的综合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主要考查六十年代和新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同时又涉及到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就能很好地得出答案。

三、问答题

23、(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工作。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邓小平对教育改革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4、趋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举措:提高和改善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调动其积极性;加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技体制改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

成就:在核技术领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在空间技术领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并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在运载火箭研究领域成功发射了“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在信息技术领域成功研制出“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在生物工程领域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篇5

(Research on the Hotel business Management)

一、编写说明123站台本课程为2学分,总课时34学时,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考核课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课程,鉴于旅游企业类型多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一一加以讨论,因此本课程主要选择综合性和代表性的较强的饭店企业为主要对象加以 讨。教学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旅游企业的类型及饭店星级评定、旅游企业的工资制度设计、旅游企业的营销创新、饭店餐饮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集团化问题 究、绿色饭店建设问题

究等。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与讨论,尽量让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同时,学会通过案例分析,特别是结合目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分析,使 究生了解目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培养他们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旅游企业经营是旅游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程教学目的旨在丰富完善旅游管理专究生的专业知识,使 究生得到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与锻炼。通过学习,要求

究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专业知识,能将课程中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 究实践,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从而支撑旅游管理专业硕士 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辅导

(二)、大纲的教学体系

旅游企业是一个复杂经组织,其管理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特别是对于不同性质的旅游企业管理重点与内容均存在很大差异,从事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也各有其不同的种类和特点。本大纲的教学体系力求在全面兼顾旅游企业一般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并结合案例分析,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基础知识掌握与分析能力培养的均衡。课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业第一章 旅游企业及常用管理方法 第一节 旅游企业的分类及特点同

一、旅游企业的概念471弄

二、旅游企业的主要类型

三、国内旅游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说服

471弄第二节 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含义与特点 密云路

一、管理范畴考

二、旅游企业的管理含义辅导

三、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特点第三节 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内容

一、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内容简介

二、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三、旅游企业常用管理方法分析第四节 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目标

一、重新认识旅游企业的管理目标

一、从新认识旅游企业的管理目标从新认识旅游企业的管理目标重新认识旅游企业的管理目标

二、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三、三、以经营为导向的现代旅游企业第二章 中国饭店集团化问题

究 第三章 第一节 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现状

一、饭店集团的概念

二、饭店集团的组成形式及特点

三、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现状第二节 中国饭店业实施集团化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以完善的五大支持系统为基础

二、以资本运营为主要途径

三、以品牌建设为主导

四、以追求情感服务和服务的文化性为突破口

五、以战略联盟为手段

六、以跨国经营为目标

七、以寻求民营资本的介入为着眼点

四、第三节 品牌战略的实施

一、品牌的创立

二、品牌形象塑造各种类型案例分析第三章 绿色饭店建设问题

究 第一节 “绿色饭店”概述

一、“绿色饭店”的含义

二、“绿色饭店”的发展简况第二节 资源保护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绿色饭店”的创建

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二、企业的探索和实践第三节 “创绿”活动对饭店管理的促进

一、饭店管理制度的建设

二、饭店质量管理的加强案例第四节 “绿色饭店”评价体系及管理措施

一、绿色饭店的评价体系

二、绿色饭店的管理方法第四章 旅游企业薪酬设计问题

究第一节对薪酬本质的认识

一、广义的薪酬概念

二、旅游企业薪酬的构成三、影响薪酬的因素

四、薪资水平

五、旅游企业新资合理化的标准第二节 薪酬设计原则

一、薪酬设计的原则

二、薪酬四方图

三、薪酬基本模型第三节 薪酬系统设计问题

一、薪酬总额的预算

二、层级关系图的设置

三、薪酬比例的设计

四、基本工资设计

五、年资工资设计

六、涨幅工资的设计

七、绩效工资的设计

八、加班工资的设计

九、福利薪酬的设计第四节 薪酬管理

一、最大限度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二、最大限度发挥薪酬吸引人的作用

三、薪酬系统的实际流程第五节也薪酬满意度调查

一、薪酬满意度

二、薪酬满意度分析案例分析与 讨第五章 饭店内部财务控制问题

究第一节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第二节 客房收入的控制

一、客房收入内部控制基本出发点

二、客房收入内部控制的基本程序

三、客房收入的日间稽核和夜间稽核

四、保证金收支的内部控制

五、日间房租的内部控制第三节 各种结算方式的内部控制

一、信用卡结算内部控制

二、支票收受的内部控制

三、信贷账款内部控制

四、酒店信用卡内部控制

五、贵宾卡的内部控制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素质需求

一、管理者素质要求

二、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案例:员工行为规范第二节 旅游企业人员配备与选聘

一、人员配备

二、人员选聘第三节 旅游企业人员考评

一、考评过程与管理

二、案例分析第四节 旅游企业人员培训

一、培训过程与管理

二、案例: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第七章 宾馆餐饮的经营与管理第一节 我们所面临的餐饮市场

一、餐饮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宾馆餐饮竞争对手的变化

三、餐饮市场发展前景的判断第二节 宾馆餐饮与社会餐饮分析

一、定位

二、产品

三、服务

四、环境

五、机制第三节 自我经营与外包经营---怎样做才是最好

一、自我经营与外包经营利弊分析

二、外包经营的管理要点第四节 定位*创新*利润---宾馆餐饮经营新思维

一、市场细分和企业市场再定位

二、餐饮经营手段的创新

三、餐饮产品创新和质量管理

四、厨房管理新思潮

五、服务创新—沟通主义

六、宾馆餐饮发展策略探讨第八章 旅游企业营销管理第一节、营销管理概述

一、营销的基本原理

二、旅游企业产品销售的基本特点

三、营销策略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划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案例分析宋城集团营销案例麦当劳营销案例某宾馆营销案例第九章 旅游企业服务质量问题 究第一节 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一、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含义

二、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意义第二节 旅游企业服务文化的基础问题

一、服务观念

二、产品观念

三、质量观念

四、角色意识第三节 服务质量的具体管理问题

一、服务规范和操作流程

二、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观察技能和语言能力

四、关于礼貌礼节培养问题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论文、期末考试:30%、70%;成绩评定为百分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杨欣.旅游饭店管理实务.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杨欣.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Gary K Vallen Jerome J Vallen,潘惠霞译.现代饭店管理技巧.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4 Michael L.Kasavana, Richard M.Brools,包伟英译.前厅部的运转与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5 保尔•R 迪特默,吴卫,王小兰译.酒店业经营全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6 黎洁,赵文红.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7 罗明义,仇学琴.旅游饭店经营管理.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08 尼尔•沃恩,艾丽森•莫里森,程尽能译.饭店营销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9 Raymond S.Schmidgall,徐虹译.饭店业管理会计.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10 Margaret M.Kappa, Aleta Nitschke, Patrcia B.Schappert,潘之东译.饭店客房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11 阿兰•T 斯塔茨,卢长怀,徐荣博译.酒店与旅馆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2 John R.Walker.Introduction to Hospitality Management.U.S.A.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2 执笔人: 杨欣浙江工商大学究生课程授课计划(硕士,博士)学院

旅游学院

系别 主讲教师

杨欣

课程名称

旅游区管理专题

究 班级

现代管理专题一 篇6

名词解释

产品联盟:主要是指围绕产品进行的联盟。其目的在于降低投资费用和投资风险。

魅力型领导:是指运用魅力型影响力来实施领导过程的领导者。

平行式流程:就是将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分开,同时独立地进行,最后将各工序的半成品或部件进行汇总和组装。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单位的集体性学习,它是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便于单位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简答题

一、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有哪些?

答: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有:

1、提高企业竞争力;

2、开拓新的市场;

3、争取规模经济;

4、促进研究与开发;

5、降低经营风险;

6、防止竞争过度;

7、实现资源互补。

二、企业再造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把握企业再造的含义?

答:企业再造也叫做企业流程再造,其含义是: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从以下四方面把握企业再造的含义:

1、企业再造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

2、企业再造是一次彻底的变革。

3、企业通过再造工程可望取得显着的进步。

4、企业再造主要是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有哪些新特点?

答:特点有:

1、经营管理信息化;

2、组织结构扁平化;

3、全球战略;

4、重视知识管理;

5、强调市场趋动;

6、注重企业创新;

7、合作竞争;

8、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9、跨文化管理。

四、如何做好战略的管理工作?

答:做好战略的管理工作,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合作伙伴间的平等,平等是成功合作的基石。需要做到投入的一致性和收益的对称性。

2、寻求支持。寻求正确的领导者,建立团结的经理队伍。

专题三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明 篇7

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政府建立了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改革开放后,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健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从学习苏联模式, 到后来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综合解读】

一、备考策略

政治文明: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理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和方针变化的脉络以及当时国内外背景, 熟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的成就和重大的外交活动, 特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中日关系;联系现实热点, 注重运用材料创设新情景, 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注意将中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思考, 从现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外交上, 命题立意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与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进行链接考查;联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构建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考查三大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注重命题考查的时代感与现实感。

经济文明:重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中进行的积极探索及探索中的失误与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等内容。重视运用材料分析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的联系等;联系现实热点,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综合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热点。关注用社会史观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原因。

二、重难点阐释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条件: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2.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3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意义: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曲折:文革动乱中, 《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权利。

4.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从1979年开始,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基础,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6.与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区别。

(二) 新中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

1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成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

1背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收缩;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3.新时期的外交。

1冷战格局结束, 世界形势走向缓和, 呈现出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共存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调整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推进地区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过渡时期 (1949-1956) 。

1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时期 (1949-1952) 。

2实施“一五”计划,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78) 。

1全面探索时期 (1956-1966)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正确论断,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 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之后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 大办工业、农业,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客观规律, 但不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调整,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 追求农业合作化规模和公有化程度, 脱离生产力实际, 盲目调整生产关系,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影响农民的积极性,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文革”十年 (1966-1976) 由于“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文革”爆发, 由思想文化、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工业化几乎停滞,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惨遭践踏, 中西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两年徘徊 (1976-1978) 。

4.新时期 (1978年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蔚然成风, 经济建设成就卓越,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

5.经济体制改革。

(1) 依据:原有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对马克思原理和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2)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 内容: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废除人民公社制, 建立乡、镇政府和村委会, 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实行政企分开,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对外开放。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前提下, 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扩大对外贸易, 吸收和利用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引进人才等。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7.经验和教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循序渐进, 按客观规律办事;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 搞好综合平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创新训练】

1. (原创)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家住瑞安古树村的周老顺召开家庭会议, 宣布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一是卖掉房子让13岁的女儿阿雨跟随表舅去意大利上学, 二是他和媳妇赵银花带着16岁的儿子麦狗闯荡温州城, 寻找商机发大财。他的决定断了自己也断了孩子的退路, 一家人为此分隔天涯, 踏上了不同的道路。女儿阿雨远赴他乡, 孤身在异国打拼, 历尽商海沉浮, 尝尽人间冷暖, 终于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赢得了尊重和地位。上述故事最能说明

A.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行

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D.改革需要付出代价

2. (改编) 2012年9月10日, 日本政府最终通过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方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将交由日本海上保安厅“管理”。所谓“钓鱼岛国有化”, 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下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

A.日本迈向政治大国迷梦

B.中日两国领土之争

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D.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3. (改编) 下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这种变化

1表明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2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结果3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13B.24

C.23D.34

4. (原创) 1993年, 邓小平曾讲道:“少数人获得那么多财富, 大多数人没有, 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 会导致两极分化, 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邓小平强调的主要是

A.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

B.人民的社会平等权利

C.人民的政治经济权利

D.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5. (原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其中体现的基本原则有

1人民主权2民主集中制3天赋人权4民族平等

A.123qB.124

C.134D.1234

6. (原创) 根据中国国情, 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1民族自治区、2经济特区、3特别行政区。针对三者之间的比较, 某历史课上甲、乙、丙、丁四小组 展开讨论, 分别得出 如下结论:

甲组:13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乙组:23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丙组:3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丁组:三者都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A.甲组、乙组B.乙组、丙组

C.丙组、丁组D.四组皆错

7. (原创)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 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 便在苏联的阵营内, 在斯大林与麦卡锡之间, 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

B.“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D.“两个拳头打人”

8. (原创)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中国基本上遵循的是“革命与战争”的外交理念;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提出了“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和谐世界”的理念。对此外交理念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策略

B.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C.旨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9. (原创) 1987年2月, 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 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月10日母亲节, 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 不久, 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团。说明

A.一国两制思想得到海峡两岸一致认同

B.台湾同胞期盼赴大陆探亲

C.一个中国原则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交流奠定了基础

10. (原创) 2013年3月23日, 习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 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 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 很严峻, 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群众路线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1. (原创) “岭南春晓, 迎来邓公早。指点江山人未老, 宏论解惑正好。敢闯敢攀高峰, 改革开发立功。干部群众奋起, 齐心合力赶龙。”此诗反映了下列哪一事件的影响

A.邓小平复出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邓小平南巡讲话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2. (原创) 毛泽东强调:“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我们要学的东西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 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强调

A.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 走自己的路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D.社会主义建设

13. (原创)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先后和西方国家修复了关系, 构筑了面向21世纪的合作框架。截止到2002年10月, 中国同16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新时期实行全方位的无敌国外交

B.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

C.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D.增强了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

14. (改编)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至1965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据图分析由B点到C点呈现出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A.“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自然灾害

D.总路线的提出

15. (改编) 下表是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 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到农业生产领域

C.1958年到1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16. (改编)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 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国家来说, 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 而任由经济发展,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 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 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17. (改编) 阅读下列表格, 对其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3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4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123B.124

C.234D.1234

18. (原创)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 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 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19. (原创)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 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年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经验。”胡总书记的讲话实际体现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4改革开放

A.124B.134

C.234D.1234

20. (原创)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 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过程中, 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 公社共了队的产, 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 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 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材料表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

B.人民公社实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C.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21. (原创)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路径障碍, 试错反弹”。为摆脱“路径 障碍, 试错反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和中央进行

A.改革开放

B.全面整顿

C.经济体制改革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

22. (原创) 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政府彻底修改了高等教育制度, 旨在短时期内培养出大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鼓励技术教育, 人文科学受到了抑制, 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 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课程目录被修订, 院校内的系科得到调整, 目的是要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专业上。材料说明

A.“一五计划”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建设社会主义

23. (原创) “一国两制”这种具有某些复合式特征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 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 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 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材料说明“一国两制”

A.吸收了联邦制的优点

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C.发展了联邦制的柔性特征

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24. (原创) 邓小平农村改革后的北方农家小院为了增加消费品的产量, 在农业地区开始设立小规模工厂以作为当地工业化的开端。小规模工厂省去了大量的运输费。例如 小水泥厂, 常常从当地可以找到原料。这样, 机器修理厂在农业地区是不可缺少的, 可以同小规模的机器制造厂联合起来, 更为有效。材料表面中国农村改革后的突出变化

A.发展乡镇企业

B.工业发展迅速

C.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D.推动农村改革向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5. (原创) 以下是在2011年春, 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 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 投好庄严 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1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2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3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4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1234B.124

C.234D.134

26. (原创) (22分) 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 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其国家政治、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紧密相关。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是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下工作和建设的……并且要在我国内部各种不同的成分相对立的情况下, 即在社会主义成分同资本主义成分相对立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我们应该这样来建设我国的经济:使我国不至变成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品, 而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地位发展起来, 这种独立的经济地位主要是依靠国内市场, 依靠我国工业和我国农民经济的结合。

———《斯大林全集》第七卷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应采取什么方式呢?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 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 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中国今日之现代化, 宜急起直追, 努力进行, 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 何况民穷财尽, 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 换句话说, 即是统制经济。

———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

材料三特区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它在政治、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在经济上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为领导,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加开放的方 针, 吸引外资, 引进技术, 发展生产, 扩大出口, 改善人民生活, 稳定边境地区秩序。特区是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进行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一条特殊途径。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开展工业化的内外因素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 (6分)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作者主张的经济模式及其理由。 (6分)

(3) 依据材料三指出设立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有何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兴建经济特区的因素有哪些? (10分)

27. (原创) (20分) 政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漫长、艰难、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兴, 初未服于四夷, 自太宗平突厥, 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 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 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 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 多不上户部, 然声教所暨, 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 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 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三

材料二拿破仑留给法国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巴黎的街道成为一次次起义、革命、政变的见证。法兰西的土地成了一个政治哲学的大试验场。1789年之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 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 两个帝国, 两个王朝, 还有两个 共和国。动荡 之中, 大革命的思想原则始终未能真正巩固确立。法兰西将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历史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 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 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在双方的相互妥协下,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 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到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 依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管理及其影响。 (6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法国长期动荡的历史原因。指出1875年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妥协对法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8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时俱进”的表现。 (6分)

28. (原创) (8分)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情况表。

材料二自 改革开放 以来, 全国人大 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 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引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三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使撤社并乡具有合法地位, 宣告了人民公社历史的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的制定和试行, 使1982年宪法关于村民自治 的规定具 体化;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引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4分)

(2)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 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基层行政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 怎样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能够说明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C4.B5.B6.D7.A8.B9.B10.D11.C12.A13.A14.A15.C16.B17.A18.D19.D20.A21.A22.A23.B24.A25.D

二、非选择题

26. (1) 因素:国内存在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的。目的:尽快把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6分)

(2) 经济模式: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受节制的资本主义) 。 (2分) 理由: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 (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 ;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迫切而且艰巨;本国私人资本力 量薄弱。 (4分)

(3) 地位: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进行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一条特殊途径。 (2分) 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的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8分)

27. (1) 管理:实行羁縻制度。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民族融合, 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6分)

(2) 历史原因:法国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与资产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影响, 引导法国民族全民性的政治冲动, 难以建立稳定的秩序。影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 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 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 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8分)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现:发展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实行依法治国;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6分)

28. (1) 成就:重新召开了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会议;在立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分) 趋势:制度化、法律化。 (1分)

(2) 撤社并乡。 (1分) 村民自治制度。 (1分)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2分)

专题讨论:什么是现代老人 篇8

中国式父母,不能只用经济价值衡量

■泰尼

一篇名为《中国式父母,可悲还是可敬》的帖子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文章通过一个外籍教员,对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无条件的牺牲,表达了深深的震撼和质疑。文章说,美国人年满18岁后就会迫不及待地离开父母单独居住,父母则立刻投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即使子女结婚的时候,他们送的也只是忠告和祝福。而在中国,许多父母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存下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作、买房结婚、照顾孙子等等。文章认为,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老年人更应该把钱用于健康和养老,而不是子女身上。

对此,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式的父母的确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更大层面上,他们的付出是出于道德和伦理的驱动。中国家庭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并不是完全建立在经济价值上的,在无私的中国式父母身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老娘泪》,讲述了一个母亲倾家荡产为贪污巨款的儿子还债,还走遍全国寻找潜逃的儿子,劝他投案自首的故事。这个电视剧源于真实的故事:一位四川的80多岁老母亲,每天领着孙女卖花为贪污的儿子还债;另一位吉林的母亲,在带病找回犯罪的儿子后溘然长逝。电视剧播出后,引起轰动,有的地方还发起寻找类似经历的“苦情母亲”的活动。可见,无条件为儿女牺牲的父母在中国并不是少数。而他们的做法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共鸣。

母亲借钱为贪污犯法的儿子还债,完全上是道德意义上的“减轻罪责”。这种无私的行为,除了母爱的伟大,更多的是个人道德的崇高体现。母亲的做法,除了爱护自己的孩子,更是对全社会利益的维护,这是传统道德中“仁义”的体现。

虽然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很多价值观念都遭到人们的质疑。但是中国式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怎能以简单的价值利益衡量呢?这种无私的贡献,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中国式父母的错位

■黎苗文

中国的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因为吃了苦,而便可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孝顺。这种心理,让时下很多的老年人揽事上身,把“义务”增加到无止境的地步。

“8分钟约会”是针对大城市单身男女青年提供的大型交友活动,可是却演变成了“老爸老妈相亲会”。那场景既像“拉郎配”又像“赶大集”。这种“中国式的征婚”中唱主角的是老年人。

在西方盛行的“丁克”,本指有良好事业和收入,婚后却不生孩子,强调生活享受的年轻夫妇。但当今的中国年轻人中“为父母生育子女”的“中国式丁克”族越来越多。子女“双收入、有儿女、仍享受二人世界”,而父母却为第三代劳心劳力。

无论是“中国式征婚”还是“中国式丁克”,老年人的角色都出现了不应该有的错位。他们的一厢情愿,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这种错位更说明,大批老年朋友的充足精力、无穷智慧、深厚的爱心,无处发挥。

因此,老年人不停地增加对儿女的义务,一是因为社会对年轻人的压力确实很大,二是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养老希冀,他们希望通过替子女构建家庭,扶养后代,获得更稳定的养老环境;但更多的原因,是老年群体对自己位置和作用的困惑和迷茫。这难道不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吗?

而我更奉劝老年朋友:要积极地安排自己50岁以后的生活,寻找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围着儿子、孙子转,更不是越俎代庖,分担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即使你为子女鞠躬尽瘁,也未必能换来自己想象的回报。

观点交锋:现代老人伺候不伺候儿孙

不予儿孙做牛马

■丁书亭

时下,不少老人的经济条件较好,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精打细算,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不知道关爱自己,却把钱财都花在儿孙的身上。

我的一位老友即是这样,节俭过度,一门心思都扑在儿孙身上。退休10多年还穿着单位发的工作服,舍不得买新衣服。为儿子装修新房,跑上跑下,自己累得脸色蜡黄。老伴为女儿看孩子,血压高,天天失眠。

我劝他珍惜自己,他却道:“我觉得我这辈子快走到头了,就是吃的差点、穿的差点,都没什么。担心的就是孩子们。他们的人生还长着呢,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而且有我们照顾他们,他们能省些力气。以后我不照顾他们了,世上还有谁能帮他们呢?”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增广贤文》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我们一辈子经历了许多困难事情、“文革”等种种磨难,但是并没有被压垮。儿孙们现在生活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得多,社会发展也稳定,他们的未来道路定能平坦。你省下的几个辛苦钱,人家可能还用不着。你帮他们张罗这个布置那个,让他们失去自己锻炼的机会。你不是操闲心吗?还是要爱护自己,父母的健康安乐才是儿孙最大的财富啊。

伺候儿孙有乐趣

■唐清沅

按照我的体会,养猫养狗不如全心全意侍儿孙,这是解决老年人寂寞感的最好方法。

上一篇:营销实习报告3000字下一篇:plc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