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反思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单元测试反思

单元测试反思 篇1

这一单元教学中,我将两个简单的问题测量桌子的高度与测量铅笔的长度让学生观察讨论,由此激起学生探寻除米和厘米以外其他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我还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ic卡、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测量实物时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多一点、2毫米不到。于是,我对学生说:那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怎么办呢?学生感觉应该有一个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我又告诉他们: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了新问题,教师也让学生在允许范围内加以讨论,这些看似对教学不利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把它利用起来,让学生产生探寻课本以外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无止境,也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外创造了机会。

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时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本单元的教学中,由于我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格尺上的1分米、1毫米时,没有向学生强调说明屏幕上的1分米或1毫米是放大了的1分米或1毫米,容易使学生对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产生误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尽量做到合理准确。

反思二:单元测试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单位米和厘米,并有了一定的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概念的建立,比如1毫米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观察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一打纸的厚度。充分感受1毫米的长度。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记住这些长度,如1米张开手臂的长度,1分米手掌的宽度,1厘米是手指甲的宽,1毫米是两个手指先捏住再分开一丝,眼睛刚刚可以看到一条缝的宽度。这样有助于估计,即使手边没有工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肢体来估计。

2、关于单位间的进率,虽然没有学过两位数以上的乘法,但我是本着先用了再说,比如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如果是大单位到小单位就在数据的后面添上两个0,小单位到大单位就在数据的后面去掉两个0。这样就比较容易做了,学生掌握的较好。

反思三:单元测试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第四单元的测试,从测试中发现6班的计算情况很不好,同时也发现两个班的中下等学生的试卷中也反映出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

1、计算问题,本单元就是正确解方程。

这个问题是我首先要考虑的。5班的正确率高些,6班情况很糟。6班解方程效果糟糕的有8人左右,其他还有不少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情况虽不是很糟,但解方程的正确率也不是很高!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一些方程就适当地进行一下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现在一下综合起来所有方程,对于很多中下等学生来说头脑就会一片混乱。这段教学我只注重了应用题如何列方程,而忽视了正确解方程。作为教师我思想上没有足够地重视解方程。

改进: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计算这一块要足够重视。不仅仅是经常练习,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易混的计算加以对比,同时要小阶段性地考核,我计划定为一周10道。谈到考核学生的计算,这让我想到我的上二年级的儿子,不是学一课听写一课的生字吗?这样知识在一点一点被消化,很扎实,不是很好吗?

2、应用题问题,本单元就是运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以前都是用的算术法,现在要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思维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很喜欢用算术法,当然解决问题应该是灵活运用方法,但是学生还是应该掌握用方程去解决问题的技能。应用题是数学中思维含量最高的一块,对学生来说也是最难的一块。

改进:我想到把应用题的类型给学生划分清楚,让学生真正从类型上抓住特征,搞清数量关系,对于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一定要熟悉;当然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很多,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角度去分析,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应用题的教学上,一节课中我们不能贪多,在量上一定要把握好,真正达到让大部分学生都扎实掌握,特别注意让学生表达对应用题的分析理解。

3、不能忽视字母式,字母式也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中下等学生在字母式这一块丟分相当严重,可见对字母式的不适应,以及应用题分析能力的薄弱。让学生习惯用字母来列式,正是为列方程做好准备。因此,我认为还是应该再继续好好练习字母式。

改进:字母式以填空出现,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字母式后,要能说出表示的意思。这对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于我本人的这一段的教学,我想还需要改进的是,在教学设计上如何更精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感悟和学习。

在教学上细致思考,不懈努力,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反思四:单元测试教学反思

第一章的内容学完了,刚好教研室发了一套单元训练题,就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做一做,看看学生掌握得怎么样。

按照课程计划,应该每周3课时,但由于教师人数不足,学校只好每周安排两课时,很多的讨论问题课堂没来得及让学生讨论而布置学生课下讨论,课上又没有时间检查学生讨论情况和知识的巩固情况,学生学习的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虽然课上学生感觉到兴趣浓厚、学得开心、提问的效果也不错,但落实到做题上就很难说会怎样。看着只有一张的单元卷,估计学生在半小时内完全可以完成,余下15分钟可以当堂讲解一下,下次上课就可以继续讲新课了,所以,在上课伊始,我给学生要求道:这次的单元题是为了检测第一章学习的情况如何,既是检查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看看我们课堂的效果怎样,所以:不要看书、不要交流、不要偷看别人的,要独立完成;要在30分钟以内完成,余下一刻钟当堂讲解。有问题吗?没问题!于是,学生就开始了做题。

转了几圈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个别不明白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翻看着生物课本,看来看去感觉课本的编排顺序不甚合理,给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另抽时间写写对教材的看法)。转眼间就到了30分钟,问问学生做得怎样了,结果一直喊着没有做完,只好让学生继续做题,直到将近40分钟,学生才基本上做完了,剩下少数没做完的,我问他们是时间不够用还是不会做,学生说是不会做,那就停止做题,拿一只红色笔(或者换一种与做题的笔不同色的笔),在讲解中将错误的答案订正。为了节省时间,我直接将第一大题的15道选择题的答案报出来,有错误的题目举手,大部分的题目答对了,只有两三道题目答案不准确,于是我就将有错误的题目进行了分析,使学生自己能明确正确答案了。比如说第三小题下列营自养生活的生物是什么,列举了细菌、真菌、动物和水绵等生物让学生选择,因为新教材在初一阶段还没有涉及到营养方式,也就没有给学生补充,结果学生因为对自养不理解导致不知所云答错,而这道题目是好多年前的若干种练习册或者考试题目,现在实施新课程了,课本上还没有出现这个概念就依然把旧题目搬来考学生,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作用?但对学生不能这样说,只得解释一下什么是自养并举例,学生明白了,再问答案就知道了。还有一道题目是组合答案题,学生说答错了,就和学生一起分析,结果发现根本就没有正确答案,我因看得不仔细报的答案也是错误的,学生自然也就错了,经过分析,命题失误导致学生答错老师也出错了,好在分析及时得以纠正。

刚把选择题处理完,下课的音乐响起来了,只好作罢,布置学生下课先自己对照课本看看答案并进行修订,标记做错的地方,留待下一堂课再讲了。原计划下堂课上新课的计划要泡汤了,不讲肯定不行,所以要讲。希望下次课堂能用半节课的时间处理完,剩下的半节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方案,但愿能够按计划完成。

单元测试反思 篇2

看似特别简单,数正有理数谁不会呀!其实这中间就有一个陷阱,很容易会选错.我们常常都会说有了绝对值就是正数,这次我看都没看是多少,就在心里想一定是正数,所以选了C.

第一遍解题时,思路如下:

第二次复查时还是认为,考试过后觉得这个答案十分荒唐. 我反复验算,怎么算就是等于1. 原来我把23看成32,所以我选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0不是正有理数,应选B,有两个.

这道题使我与100分失之交臂.

以后看问题并思考问题时,不能凭空想象,无据判断,要静下心来,用笔算,算时也千万要看准数字,千万不能让先入为主的印象误导了后续的解题呀!

教师点评:这道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成功求解需要对8个数据进行识别,有些数据还要先化简再识别,像这种“组合式”选择题在求解时一定要控制速度,让自己慢下来. 正如小作者最后说的“要静下心来,用笔算,算时要看准数字”,这些都是很好的解题和应试心得,值得同学们借鉴.此外,进入初中,由于要应对中考,各级考试逐渐多起来,恰当的应试策略也值得同学们去体会、积累.

《光现象》单元测试 篇3

1.太阳、月亮、未通电的灯泡、点燃的蜡烛中,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__.

2.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

________.

3.光年是________单位.北极星距地球44光年,我们现在看到北极星的光是________年前发出的.

4.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1所示,是利用了光沿__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5.佩戴夜视镜,在夜晚也能发现敌人,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v比周围草木、建筑物的__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_线比它们的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6.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_,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________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但目前这一保护层正受到空调、冰箱里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的破坏,出现了“空洞”.

7.湖边的路灯距离湖面3m,湖水深5m,映在平静湖水中的灯的“倒影”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________m,而“立竿见影”的影是________形成的.

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30°,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________,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9.如图所示2,是从墙壁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电子表图,则当时的时间是________.

10.透过绿色玻璃纸观察周围的景物,它们________(填“是”或“不是”)原来的颜色,当白色的阳光通过红色的玻璃纸时,能通过的是________光.摄影师照相时,有时要在镜头前加一个________,以使拍出的像改变色调.

11.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白上衣,绿裤子,在红色的舞台灯光照射下,他的上衣呈________色,裤子呈________色.白光通过蓝色玻璃照到白色物体上,此时看到物体呈________色.

12.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二、 选择题(30分)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B.日食、月食的形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钻石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如图3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4中的( ).

4.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B.小孔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D.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

5.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 ).

A.变矮B.变高C.不变D.无法判断

6.如图5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 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7.我国加入“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入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观察发现,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8.如图6所示,一束光线从地面上S点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已知地面和镜面平行且相距1.73m.现把平面镜绕通过O点并垂直纸面的轴转过22.5°角,则地面上得到的光斑与S点间的距离为 ( )..

A.3m B.2m C.1.73m D.1m

9.平面镜M1与M2的夹角为60°,如图7所示.如果光线AO经M1和M2反射后按原路反射回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1=45°

B.∠2=60°

C.∠1=15°

D.∠2=30°

10.如图8所示,甲乙丙三个发光点位于同一平面镜前,E点为眼睛所在处,那么眼睛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哪几个发光点的像( ).

A.丙B.甲、乙

C.乙、丙 D.甲、乙、丙

三、 作图题(22分)

1.请在图9中补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或镜面(保留作图痕迹或依据).(每图3分)

2.如图10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4分)

3.如图11所示,发光点S和镜面MN以及平面镜外一点P,试用作图法画出由点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过P点.(4分)

4.如图12所示,a、b为同一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试用作图法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以及两条入射光线.(5分)

四、 实验探究题(18分,每小题2分)

1. 如图13所示是某吸音室墙壁上的楔形物体,

(1)请作出图中光线在契形物之间的反射路径(仅做两次).

(2)根据你的作图,吸音室墙壁做成这种形状的目的是_______.

2.《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窗》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好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照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处出现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带来的不便或危害实例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填 “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现象》单元测试答案

一、 填空题

1.月亮、未通电的灯泡太阳2. 红、绿、蓝红、黄、蓝3.长度444.直线传播 反射5.温度高红外强6.太阳臭氧7.虚反射3光沿直线传播8. 60°90°9. 12︰0510.不是红滤光镜11.红黑蓝12.反射3仍能

二、 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D 7.D

8.C 9.B 10.C

三、 作图题(略)

四、 实验探究题

1.(1)图略(2)吸音

2.(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3)暴露生活隐私;造成火灾隐患(4)建议城市对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技术标准;限制使用玻璃幕墙

3.(1)A (2)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

第九单元单元测试答案 篇4

一、略

二、1.√ 2.× 3。√ 4.×.

三、1.A 2.(1)B(2)C(3)A(4)B(5)C

3.63600克 4.6×9=54 432÷54=8

四、1.180―80+20=120(人)会打羽毛球的。

120―20=100(人)只会打羽毛球的。

2.3600÷20=180(箱) 180÷6=30(箱)

3.8÷2=4(只) 20÷2=10(只) 10×4=40(只) 方法不唯一。

4.15×20÷30=10(人)

5.(48―12)÷2=18(份)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96÷8÷6=2(件)

2.10×20=200(平方米)20×15=300(平方米)

5×10=50(平方米)

200+300―50×2=400(平方米)

3.樱桃:32÷4=8(千克)

香蕉:34÷2―8=9(千克)

草莓+葡萄:24―8―9=7(千克)

草莓:20―9―7=4(千克)

单元测试反思 篇5

软件测试是在软件投入商用前,对软件需求分析报告、设计规格说明书和编码的最终复查,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方法,软件测试并不等于程序测试。它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过程,因此,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和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以及源代码都是软件测试的测试对象。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软件设计复杂程度不断的提高,软件开发中出现失误或缺陷的概率越来越大。随着市场对软件质量重要性的认知程序的提高,因此软件测试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软件测试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市场将需要更多具有丰富测试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测试技术员和项目经理。

2 软件开发项目测试的误区

软件测试从1990年左右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大的测评中心、大型企业已经完全掌握了软件测试的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小企业普遍存在测试人员不懂什么是单元测试,怎样进行单元测试,很少能看懂代码的细节。而开发人员很少能够提供完整的详细设计报告、需求报告。导致单元测试,以拼凑测试报告为目的。

认知误区一: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的最后一道步骤,工程师们一般认为,软件实际项目要经过下面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发布。因而,认为软件测试只是编码后的一个孤立的阶段,这就是不了解软件测试流程的认知偏差。软件测试是一个系列的活动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包括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测试。从而,软件测试应当贯穿于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不是软件开发后最后一道步骤。认知误区二:软件商用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就武断认为是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失误。这种认识很狭隘,很是打击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软件测试只能确认软件存在错误,不能保证软件没有错误。因为从根本上讲,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全部错误,软件发布后的错误可能来自软件项目中的各个过程。认知误区三:软件测试对测试人员技术要求不高,任何人都可以做。很多工程师认为软件测试就是安装并运行程序,按按键盘的重复性工作。随着软件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测试方法、新流程、新工具都在不断被开发出来。这就需要软件测试工程师掌握和学习很多专业测试新理念和新技能。认知误区四:只有编写程序的高手才是软件专家,而软件测试没有前途。由于我国软件行业整体研发能力比较低,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不少软件项目的开发都还停留在“累加堆叠“阶段。项目开发依靠个别程序员决定,他们一人负责总体设计和代码编写,给人的印象是程序员是真正的牛人,完成了所有的软件项目开发工作。但在微软等世界知名软件企业里,软件测试人员的待遇和数量与一般程序员没有多少差异,优秀测试人员的待遇甚至比普通程序员要高的多。

3 嵌入式软件单元测试流程

单元测试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单元是规格说明书中的最小单元,包括函数、子程序、程序。单元测试关注独立的函数功能,是测试过程中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需要开发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执行单元测试。把代码问题缩小范围在开发阶段锁定Bug是单元测试的主旨要求,以下将介绍一种容易操作的嵌入式单元测试实战流程。

第一阶段,制定测试记录表,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情况。测试记录表包含:源文件名,子函数名,用例标号,用例名称,用例个数,用例通过个数,语句覆盖率,分支覆盖率,MC/DC覆盖率,测试结果,问题描述,测试人员,测试时间。针对第一阶段的测试结果,此时需要大家分析出问题的代码,各抒己见,总结问题,给出解决方法。

第二阶段,解决部分测试用例failed问题,找出阻止生成用例的共性。常见问题汇总:局部变量未初始化,调用函数未声明,局部变量直接赋值,结构体嵌套、结构体指针、声明问题、声明位置问题,函数指针,大循环、死循环,绝对地址,指针变量,C语言程序中带有goto语句。解决办法:局部变量声明后,需要赋初值再使用。调用函数未声明,该问题发生在隔离测试阶段,属于代码书写不规范问题。解决方法:自定义的函数都需要在头文件中做统一声明。局部变量直接赋初值:该问题发生在测试用例无法生成阶段,属于代码书写不规范问题。解决方法,结构体局部变量,指针变量需要先声明后赋初值。结构体嵌套、结构体指针、声明问题、声明位置问题:该问题也属于代码书写不规范问题。解决方法:根据MISRA代码书写规范,结构体需要放在头文件中统一声明。大循环、死循环:单元测试需要有程序结束的出口。解决方法:把大循环改为小循环,注释掉死循环(if(1)、for(;;),while(1))。绝对地址:单元测试不连接真实的硬件设备。遇到寄存器等绝对地址时,需要对寄存器做变量处理。指针变量:需要声明一个同类的数组,然后把数组的首地址,赋给指针变量。函数指针:需要虚构一个函数实体,取函数地地址赋给函数指针,完成映射。C语言程序中带有goto语句:需要改变程序结构,增加判断语句,去除所有的goto语句,以便确保C语言程序的稳定性。

测试第三阶段:基本圈复杂度高于MISRA阀值要求的函数,先考虑把复杂函数改为几个小函数。改不了的由开发人员写声明以及具体原因,再按照路径分支来设计测试用例。汇总测试结果,提交测试问题报告单,并提交行业标准测试报告。

4 结束语

文章简述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澄清了软件测试工程实践中的几个误区,依据单元测试实践的具体案例,介绍了一种高效、容易操作的嵌入式单元测试的流程。

摘要: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质量的关键方法之一,软件单元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充分的单元测试对发现和排除软件中的缺陷非常有效,并且成本很小。但在软件项目实践中,软件测试的作用还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许多软件项目组的工程师还存在对软件测试的认知误区,这严重影响了软件测试工作高品质的开展。文章针对嵌入式软件单元测试,结合工程实践,明确了单元测试的要求以及重点,介绍了一种高效、容易操作单元测试流程。

关键词:软件测试,认知误区,嵌入式,单元测试流程

参考文献

[1]胡丹,杜新华.基于目标机的嵌入式软件单元测试[J].电子测量技术,2006(2).

[2]赵正海,王宁.跟踪雷达“指示引导”功能软件测试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3(36).

[3]于园园.软件测试技术与测试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7).

[4]王琨.嵌入式计算机软件测试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 篇6

1.直线3x-4y+k=0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则实数k= .

2.直线l经过点A(1,2),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两条直线l1:(a-1)x+2y+1=0,l2:x+ay+3=0平行,则a= .

4.圆心在y轴上且过点(3,1)的圆与x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5.设a、b、c分别是△ABC中∠A、∠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xsinA+ay+c=0与bx-ysinB+sinC=0的位置关系是 .

6.已知直线x+2y=2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若动点P(a,b)在线段AB上,则ab的最大值为 .endprint

一、填空题

1.直线3x-4y+k=0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则实数k= .

2.直线l经过点A(1,2),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两条直线l1:(a-1)x+2y+1=0,l2:x+ay+3=0平行,则a= .

4.圆心在y轴上且过点(3,1)的圆与x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5.设a、b、c分别是△ABC中∠A、∠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xsinA+ay+c=0与bx-ysinB+sinC=0的位置关系是 .

6.已知直线x+2y=2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若动点P(a,b)在线段AB上,则ab的最大值为 .endprint

一、填空题

1.直线3x-4y+k=0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2,则实数k= .

2.直线l经过点A(1,2),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两条直线l1:(a-1)x+2y+1=0,l2:x+ay+3=0平行,则a= .

4.圆心在y轴上且过点(3,1)的圆与x轴相切,则该圆的方程是 .

5.设a、b、c分别是△ABC中∠A、∠B、∠C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xsinA+ay+c=0与bx-ysinB+sinC=0的位置关系是 .

单元测试反思 篇7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D)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2.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C)

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C)A.东晋

B.隋朝

C.两宋

D.明朝 4.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重文轻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A)A.士

B.农

C.工

D.商

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A.统一蒙古

B.统一全国

C.建立元朝

D.创立行省制度

6.“□□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处应填写(C)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7.《元史地理志》载: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A.行省制度的推行

B.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分封制的推行

8.右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A)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提倡

9.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 ”,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A)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

10.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D)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革新

1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C)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12.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D.都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1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 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C)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5.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C)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6.“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一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它是(B)A.水排

B.筒车

C.曲辕犁

D.翻车

17.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C)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18.“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A)A.书法成就

B.变法思想

C.狩猎技巧

D.医学思想

19.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D)A.南北朝时期

B.三国时期

C.春秋战国

D.五代十国

20.“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D)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

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2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2)“唐宗”开创了哪个治世局面?“宋祖”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何重大功绩?(3分)“贞观之治”。功绩: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局面。

(3)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上述统治者。(3分)他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22.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唐太宗。

(2)材料二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4分)吐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2分)澶渊之盟。西夏。

(4)材料三中对峙局面是议和的结果,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评论?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是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对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成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对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积极的一面,和议签订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稳定,对两方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辽统治区经济文化得到较大的发展,缩小了和中原地区的差距,为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长远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件好事。(言之有理即可)

2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南北方人民长期的共同开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分)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影响:有利于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2分)唐朝。曲辕犁。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2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1)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在制度上有什么贡献?(2分)创立科举制。

(2)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手工业在瓷器领域的突出成就是什么?在农业领域创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4分)唐三彩。筒车。

(3)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在技术上为此提供重要条件的一项发明创造是什么?(2分)指南针。

(4)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是一项什么制度?(2分)行省制度。

单元测试反思 篇8

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kāi

yòu

guī

chǔn

shì

shā

tān

()

()

()

()

()

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4分)

森林面貌吨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结净,联一艰杂草也没有。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彻()

拦()

嘲()

啄()返()

砌()

栏()

潮()

逐()板()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4分)

鱼()而出    随心所()()想天开  见()不救

气()吁吁    不折不()()不可及  争先()后

五、选词填空。

(6分)

温暖  温和  温存

1、嘲鸫不是一种性格()的海鸟,它专门残害海龟。

2、小海龟非常喜欢在()的阳光下到海滩上晒太阳。

敏锐  敏捷  敏感

3、蝙蝠是一种行动()的动物,都有一双()的眼睛。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4、()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照样能灵巧地自由飞行。

5、我们()发现有破坏森林的行为,()应该坚决制止。

六、依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6分)

1、人类的老师不就是自然吗?(改为陈述句)

2、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修改病句)

3、海岛上有许许多多不计其数的太平洋海龟在筑巢孵化小龟。(修改病句)

七、根据提供的语句组成四句谚语,然后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谚语(4分+2分)

风雨不久到

冬雾雪

鸡迟宿

晒谷不用翻

春雾风

天上鱼鳞斑

晚霞行千里

鸭欢叫

秋雾阴

朝霞不出门

夏雾雨1、2、3、4、课外:

八、口语交际(4分)

小强捉了一只青蛙当宠物,丽丽看见后,想劝说小强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她该怎么劝说呢?请你写一写。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15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们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无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碍”的音节是(),“荧”的部首是()

(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4分)

仿照()

重复()

阻碍()

打开()

3、读过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3分)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

(4分)

5、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

蚂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

(辨别

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闻到这种气味()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内不合适的词画掉。(2分)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第三自然段用了

修辞手法。(2分)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里打“√”。(2分)

(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6、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

6、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趣事呢?请介绍一下

(3分)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题目:难忘的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一件事,一次活动,一个地方,一个人……2、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ēn

chá

zhuō

chǔn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

()

()

mǐn

ruì

huí

bi

zhàng

ài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

()

()

二、比较组词:

蝇()

维()

嘲()

揭()

绳()

难()

潮()

渴()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仔细

详细

请你把经过的情形说得()些。

他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2)严格

严厉

我们要()遵守学校的一切制度。

谁胆敢侵犯我国领土,必须受到()的惩罚。

(3)发明

发现

爱迪生经过反复实践,终于()了电灯。

考古工作者最近又()了一座古墓。

四、组词并造句:

荧()

企()

吁()

五、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深沉地

回答

静静地

望着

慢慢地

出神地

起床

粗鲁地

走着

悄悄地

端详着

恳切地

顽强地

学习

平静地

入睡

仔细地

听着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而是。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大河。

3、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4、蚂蚁搬家蛇过道。

七、扩写句子

1、我们打扫卫生。

2、黄河黄。

3、阳光明媚。

八、阅读,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现象——风

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又像凶神恶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

地球上,有6个风带: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和南、北西风带。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风帆,于是,帆船就成沟通各大洋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使用的帆船就有两千多吨重,足以显示当时造船业的高度发达及风的大作用。近代,由于热机的发明,帆船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又由于现代“经济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反复冲击,帆船的地位又逐渐回升了。日本提出造五万吨的帆船货轮的方案,荷兰也设想建设更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将来,新型的帆船会乘风破浪地出现在辽阔的海洋上。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美国还想造功率更大的风力发电机构,来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利用风的原理,制造风洞,研究气流,一定会有新的进展。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的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人是大自然的主人,他们有能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文章是怎么写风是变化无常的,请你把有关的语句抄写下来。

2、风是怎么形成的?

3、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文章主要写的是

风是变化无常的。()

风是怎样形成的。()

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贡献和伤害。()

风的形成及风与人类的关系。()

4、“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繁荣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请你大胆的想象一下,不远的将来,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要求举例说明。

第三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ēn

chá

zhuō

qīnɡ

lǎnɡ

mǐn

ruì

zhēnɡ

xiān

kǒnɡ

hòu

()

()

()

()

()

jiù

féi

jīng

yíng

ruò

shì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

()

()

蝇()

揭()

()

饿

()

()

绳()

渴()

()

()

()

幼()

拦()

()

()

()

幻()

栏()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6分)

1、不但……而且……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他牢记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发现谁有困难,他()想方设法去帮助。()自己苦点、累点,()他心里很踏实。

2、虽然……但是……

与其……不如……无论……都……

(1)、我们()走到哪里,()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坐在那里说空话,()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四、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5分)

深沉地

回答

静静地

望着

慢慢地

出神地

起床

粗鲁地

走着

悄悄地

端详着

恳切地

顽强地

学习

平静地

入睡

仔细地

听着

五、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在括号里写出(5分)

1、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2、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5、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缩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

3、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反问句)

4、早晨起来,我呼吸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修改病句)

七、读句子,完成作业。

(6分)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

若无其事:

(2)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

A、幼龟就是给嘲鸫吃的,嘲鸫依靠幼龟生存。

B、被叼去的那只幼龟是大自然要淘汰的,这只幼龟生存不下去。

C、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绿色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2、把黄河治理好,关健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1)句中的“它”是指。

(2)下面哪种措施不利于管住泥沙?

()

A、黄土高原地区应以牧、林为主。

B、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C、加快开垦放牧。

八、我会把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并回答问题(5分)

()

他不但熟读而且常常掩卷背诵。

()

杜甫刻苦攻读,十几年如一日,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有些书,他反复阅读了不知多少遍,已经被翻乱了。

()

杜甫从小就爱读书,七岁已经熟读了许多前代和当代诗人的名作。

()

当他看到一些优秀作品时,就爱得放不下手,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能流利地背诵了还舍不得放下。

()

他读书入了迷,经常忘了吃饭和休息。

1、这段文章正确顺序是()(3分)

A、3

B、2

C、2

D、2

32、杜甫诗作成就很高,史称,与

并称为“

”是唐朝三位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我们学过他的(诗名)。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大河,也是的摇篮。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而是用

配合起来探路。

3、天上鱼鳞斑,;说明天气是。

4、,明日必有大雨到。

5、风,晴,阴,雪。

十、快乐阅读,回答问题(15分)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你知道珍珠的来历吗?别看它们瑰丽得像一颗颗星星,可来历却像一场极可怕且极(漫

慢)长的梦。自打一颗小石子突然掉进了珍珠贝那柔嫩的躯体,这可怕的噩梦就开始了!粗砺的石子不分昼夜地折磨着它,刺疼着它,但它坚强无比,不仅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苦痛,还(毅

依)然地咬紧了它,不声也不响,就这么过一年又一年,直到把它变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这更是惊心动魄的一课!大自然以其(独特

奇特)的方式告诉我们,知道苦痛的意义吗?那是一种神圣的锤炼。

AB本是两棵无关的树,只因被青藤紧紧地缠住,便在不知不觉中长到了一起,而自打长到一起,A树也就结出了一种全新的果实,外形仍然是A,但味道却酷似B。瞧!大自然多奇妙,就这么一启发,园艺学家就恍然大悟,一举学会了嫁接技术。

有人为了晒衣服,曾在相距不远的两棵树上拴了铁丝,久而久之,铁丝形成了铁箍也就牢牢地勒进了树干,硬是在树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沟。两年后,铁箍更是深深地勒进了树里,可怜的树看来是必死无疑了,但奇迹偏偏因此而发生,那坚强的树非但没有勒死,反而站得稳稳当当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铁箍活活地吞了进去!而这一切恰好被一位(绝望

失望)之极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战胜病痛活了下来。多活了好几年,临去世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感谢那棵树!瞧!大自然多深刻,虽然不声不响,却能给人超常的力量,产生奇迹!

是的,类似的故事还很多。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场。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

1、划去文中不恰当的字词(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分)

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没有一点声音。指做事谨慎不张扬,或默默无闻,不为别人知道()

3、用

划出文中的设问句,用~~划出排比句。(2分)

4、从文中,我们知道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哪些启示(5分)

5、为什么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3分)

十一、习作乐园(25分)

在路上见到的一件事

1、提示:a.可以写在上学或回家路上见到的一件事。

b.内容可以是好人好事,也可以是应该揭露和批评的坏人坏事。还可以是其他事情。

c.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写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要求:(1)文章要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语句通顺连贯,选词用语恰当,书写工整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全文应写250字以上

语文四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20分)

biān

chǔn

fǎn

huí

xiǎng

tiān

kāi

()()()()

mǐn

ruì

zhàng ài

yóu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二、组词(多音字要在横线上注音)。

(20分)

幼()

荧()

健()

嚷()

幻()

萤()

键()

壤()

()

()

()

()

()

()

三、给下面的字换个偏旁再组词。

(12分)

()

()

()

()

()

()

四、用下面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4分)

1、虽然……但是……

2、如果……就……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5分)

1、清明前后。,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

朝霞不出门。,晒谷不用翻。

2、《自然之道》中,”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里的蠢事指的是:

。(2分)

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使我们明白了破坏森林是

行为,要合理,同时还要大量。

4、科学家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

六、句子加工厂。

(8分)

1、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改病句)

2、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

“把”字句

“被”字句

3、多灾多难的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缩句)

七、阅读,回答问题。

(21分)

生命之网

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植物还为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掩蔽的地方;动物也会帮助植物传授花粉,播撒种子,啄除害虫。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英国乡村曾经观察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凡是猫养得多的地方,那里的红三叶草就长得特别茂盛。猫和红三叶草,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细心钻研的达尔文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红三叶草是专门靠土蜂来传粉的;而土蜂酿的蜜,常常被田鼠偷吃,还破坏了蜂巢。这样,田鼠多了,土蜂就少了,红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少了。鼠的天敌是猫,猫多了,鼠少了,土蜂就多了;红三叶草传粉多了,自然就长得繁茂了。

猫和红三叶草之间,似乎毫不相干,可是加上土蜂和田鼠两个环节,就联成了一根相互连接的链条——食物链。

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各个环节,纵横交错,复杂多样。草被羊吃,羊被虎吞;鼠吃禾谷,猫头鹰捕鼠……一种植物往往被多种动物所吃:羊吃草,牛、马也吃草;一种动物往往吃几种食物:麻雀吃禾谷,也吃虫子;一种动物常常被多种动物所吃:狼和豹也像虎那样,吃牛、羊。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藻。”江河湖海里,这些更是常见的事儿。

在自然界,各种生物之间,就这样组成了一条条“食物链”。动植物之间这种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生命之网。

1.写出反义词。(4分)

直接()

细心()

秘密()

复杂()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茂密的()辽阔的()栖息的()

掩蔽的()复杂的()简单的()

3.“生命之网”指的是()(2分)

A.生命像网一样破烂不堪。

B.生命的网。

上一篇:学校阳光体育活动资料下一篇:《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