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述职报告(精选7篇)
一、按两书一表组织生产,确保钻井生产安全。
按体系管理的思想对井队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井队领导进行体系管理理念的宣传和要求。严格按《HSE作业计划书》、《HSE作业指导书》组织生产;要求对岗位人员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现场施工要标准化操作;按HSE检查表的标准和要求,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设备设施安全大检查,对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努力做到设备的本质化安全。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消减与防范措施。以人为本,对新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和不规范操作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并要求师傅进行现场标准化操作示范,达到岗位规范操作的目的。
为认真落实好岗位责任制和巡回检查制,具体来说我主要配合井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督促井队技术员组织全队人员进行岗位作业指导书的学习,根据不同的生产工况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现场标准化操作的学习,并及时进行现场实际操作的测试和理论考试。
2、严格执行好交接班制度,对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接班不严、交班不细的问题,要进行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向当班司钻、跟班干部反映,并通知大班检修,采取谁的岗位交不了班谁就留下来进行整改。
3、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首先预防工作做扎实,保证每天每班每岗事故伤害为零。所以要求井队生产班组对岗位工作增强危险识别能力,并掌握其控制方法,做到工作前先思考,仔细观察环境,查找危险因素,评价危险因素是否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如发现,及时处理并通知他人,落实“五步安全法”。总之,要求上岗人员意识到做每项工作的风险性,才能保证人员、设备、井下的安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事故率及人员伤害率都是零的目标。
4、管安全必须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我主动与井队领导及时沟通与协商,对生产的组织、人员的调配、各生产环节的衔接与协调、技术管理、生产过程中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生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相互通气相互协商,共同做好生产过程的安全工作,这样基本上做到了安全和生产两不误。
二、加强井控管理工作:
坚持以井控工作为中心,以HSE管理为重点,以技术措施为保障,高标准、严要求,杜绝违章,严禁蛮干是优质快速钻井的关键。做为井队安全监督,始终要求井队,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井控工作,做到天天讲井控,班班讲井控。坚持逢五、逢十的防喷演习工作,对四种工况下的防喷演习“四七”动作要求人人会讲,会操作,并随时抽查井控知识,确保井控工作的有效实施,监督井队定人定时对井控装置和工具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认真检查运转保养记录,严格执行井控九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强化标准化操作,纠正不规范行为,只有实现岗位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才能确保井队的安全生产。
1、强化标准化操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学习岗位作业指导书,要求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按指导书中的内容和规定进行标准化操作。
(2)、组织学习公司下发《事故案例分析》,通过事故分析,吸取事故教训,捉高员工标准化操作的意识。
(3)、现场监督检查岗位操作情况,对重复发生的不规范操作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4)、发挥好班组安全员的作用,安全员必须对不规范和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制止。
2、对现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纠正:
(1)、解决高压区不允许站人的问题。
(2)、解决提钻过程中井口人员蹲着刮泥浆的问题。
(3)、解决钻进过程中转盘周围不允许站人的问题。
(4)、纠正用脚蹬吊卡的不规范行为。
(5)、防碰天车的正规检查与使用。
三、生活服务管理:
在抓好井队安全生产的同时对生活服务管理也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管理员认真抓好食品卫生工作,严格对送井的食品、蔬菜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变质、腐烂、缺斤少两现象,把好食品入库关,提前检查好制冷设备,保证员工下班后能休息好。定期对基地设施、电路、门锁进行检查,并在员工休息和上班时间在基地留人值班,杜绝不安全或盗窃现象发生。要求生活组人员工作期间标准着装,按时参加伙委会,对员工提出的饭菜质量问题,及时督促服务组按时整改。保证室内卫生及基地周围
20米以内的环境卫生清洁干净,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并按时对基地电路进行检查,做好防触电、防火工作。
四、进入冬季后,要求井队按照冬季操作规程施工。
(1)、对井控设备和泵的管线都用电热带缠上,防止冻结。
(2)、对立管和泥浆罐的连接管线要求用毛毡包上严格要求交接班制度,一旦发现有冻结现象发生,及时解冻,避免人生、设备事故的发生。
在职期间,本人能够较好的完成了监督站交给的各项工作,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工作不够仔细、安全方面的知识量还有待提高,今后将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此总结如下:
1、增强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安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人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完善,通过对理论和每一个体系文件、安全措施学习和理解不断的武装自己的头脑,在理论和各种文件的指导下和多年的现场实际经验理性的监督钻井作业现场的每项工作,用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每种工况的程序为准绳,公平对待每件事每个人,在井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以沟通的方式提高现场监督的效率
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现场安全监督,最重要的是与人的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了解井上各个工作面的情况,设备情况,安全设施,现场的基础工作如何,沟通使员工和监理之间信任度得到了提高,不会为工作的不理解和工作方法不一样而争吵,会使我们日常工作循序有效的开展。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心理素质,身体状况,工作技能对症下药,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提示,在友好的语言氛围中开展工作要比粗暴的工作态度好的多会使事故率大大降低,使井队领导和监理的工作压力大大降低。
3、全面且有重点的监督现场
在钻井施工的全过程中展开“查隐患、反三违、保安全”的安全自检自查,安全管理重在预防,防患与未燃。根据钻井施工的现场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必须要有重点,如检查井场及生活区用电、线路的安装、井控装置、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安全,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整改,目的是通过检查把问题暴露出来,及时纠正,有效增强了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对各项生产作业许可制度等特殊作业做到有申请、有记录、有监护人。在施工现场加强了各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了员工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4、抓好干部和岗位的责任落实
安全工作作为钻井生产的根本,安全工作在钻井现场必须时层层落实,要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熟记自己所要负责的对象,必须清楚下级向上级负责,上级监督下级工作的落实。每个岗位、每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的岗位责任制和巡回检查路线,并且对每一种工况下存在什么样的风险,该怎样去识别和预防等。
5、提高自洁自律能力
进一步增强石油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制度,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1 安全与监督检查报告完整表述的意义
钻井作业本身就是动态复杂的,随着作业环境的变化、钻井工艺难易度、操作人员的更替等诸多因素交汇在一起,都会造成安装质量、安全标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别。
安全指标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需要作业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严格、细致的基础上把工作做实,提问题要具体,出现一个解决一个,彻底整改,彻底消项,长期坚持下去,问题才会越来越少。无论是考核一个人还是一支队伍,都要量化,这样一是让被检人员从内心真正的信服,从而在思想意识上有所触动进而改正不足;二是能很好的体现检查者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管理作风,树立检查者在基层中的威信。
2 实例分析
如在某讲评报告中提到,某某井队井控管理制度不完善、放喷管线安装不合理、防喷演习不够规范,部分井队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工作存在缺陷等问题的表述,看似毫无疑问,但是还不够完善,如果在提出不足之后能够详细地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比如制度哪里不完善,是缺项还是漏项?安装哪不合理,是长度不够,还是基础不牢?管线直径大了还是小了?演习、手势不规范还是跑位不规范?具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哪里?等等诸如此类欠缺完整性的表述,这样的报告有2个弊端,一是不能充分详尽地表达报告的内容;二是使整改者会有摸不着头绪,无从下手之困惑。但这并不是对检查者有指责之意,只是希望检查者能站在被检查者的立场加以考虑,在指出问题“是其然”的同时,还要告知“所以然”,这样才能让被检查者明白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以上具体的实例可以得出:对上述检查报告里措辞、完整性、严密度做出修改,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检查,有如下问题及意见。
(1)某某井队井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究其原因:(1)缺少第一责任人任命文件,易造成责任人随意更换,出现事故时,难以追究责任者;(2)缺少发生井喷时的汇报制度,谁是汇报人,汇报给谁,什么时间内汇报都没有说明,需要补充。
(2)放喷管线管理安装不合理,长度按要求75m实际50m,少25m,基墩间距超标,规定不大于15m,实际17m,多出2m。
(3)防喷演习不够规范,外钳工给副司钻的手势打错,司钻没有停泵就关防喷器。
(4)部分井队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工作存在缺陷,大部分司钻房内不防爆,缺一根带枪身的灭火枪,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少2个,没有校验日期。
如果检查报告能够按照上述意见进行修改,那么其表述内容会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3 结论
关键词:安全监督管理;检修施工;检修安全;电力检修
中图分类号:TM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1-0114-02
电能是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的重要能源,而在用电的过程中会经常对一些线路进行检修施工或是对新线路进行建设施工等,电力检修施工也是电力企业一项很普遍的工作,而电力检修对施工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1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的建设
电力检修是一项高危险作业,因此,安全监督管理也是确保电力检修安全的重要保障,加强对电力检修监督管理网络的建设,能有效地对检修人员的能力以及其他素质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更便于开展安全检修。首先,要在参加检修前,对检修人员的详细资料进行登记,如姓名、联系方式、年龄、从业工种等,并且还要对检修期限以及检修人员的数据进行统计等,全面了解检修的工程量、规模以及检修人员的各项信息,才能在检修中有效地进行分配,才能进一步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其次,要健全检修队伍的安全网络建设,执行对各个检修环节的指挥、管理和控制来保证检修施工的安全,在此期间,要保证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才行,并对各个安全部门的档案进行备份,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检修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网络系统。另外,参与检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人员,要挂牌上岗,一方面提高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秩序,另一方面对现场的违纪、违章等现象要及时处理,并担当起对检修施工作业中的各类危险作业进行监测和审批,进一步确保电力检修施工的安全。
2 对检修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外来的检修人员安全教育
对于检修的队伍来说,由于个人的能力素质都不同,如果要做好检修施工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对检修队伍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制定管理制度,还要将其严格地落实下去。另外,由于检修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大,而人员的缺乏却不得不任用外来的检修人员,对于外来检修人员来说要对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全面落实检修安全的承诺,并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外来检修人员的检修安全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等。此外,对于外来的检修人员要做好相关的考核制度,经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后才允许进入检修现场,并颁发入场证以及制定的安全承诺书,实施一人一证一承诺的检修原则,加强对检修人员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无证人员进场上岗,以此来提高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 提高监督力度,加大检修工作票证的管理
电力检修施工作业涉及到的面很广,如临时用电、登高作业、带电作业等,这样就使检修的安全管理变得复杂起来,因此,加大检修工作票证的管理力度,将安全隐患消除在源头上,从而提高检修施工的安全。
3.1 确定票证签发人负责制度
检修施工前都会有工作票证签发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签、错签等现象,甚至出现签发资格不明确以及缺乏检修安全技术的落实等,这都将会对检修施工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应确定工作票证签发人的负责制度,以此来提高检修施工的安全管理。可以通过对作业许可证签发人开展培训班,并邀请一些单位的专家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此来确定检修工作票证签发人的资格。
3.2 落实监护人的相关职责
在电力检修施工中,监护人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为负责检修作业的工作人员对检修现场并不了解,而监护人则是作为熟悉检修现场的主要负责人,应做好现场监护的环节,对此,相关的安全部门可以开展直接作业的监护人培训,这样更能提高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对监护人的培训过程中,要确定监护人的职责范围,并且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要提高监护人的应变能力以及安全意识等,因为监护人角色的重要性,要不断提高监护人的综合素质,然后再对其进行素质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才可正式上岗。
对于监护人的分配,主要以重点检修部门为主,如登高作业、带电作业等,需要每个检修单位都要派遣一名合格的监护人,并严格地落实相关的监护职责。另外,在电力检修施工现场,监护人肩负着对检修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的工作,一旦发现检修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或违章检修的现象,监护人应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负责人没有有效地制止或消除安全隐患的话,监护人也应受到一定的处罚,具体要结合现场的事故情节严重性而定,并取消监护人的监护资格以及收回监护证等,也就是说,将检修施工现场的责任与监护人的个人利益联系到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对检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3 加强对工作票证的管理
在电力检修施工中,有些检修项目的安全性较高,对此,要分析出相关的危险项目,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及控制手段,这样才能确保检修施工的安全。首先要对高处作业、带电作业、临时用电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将工作票证制度严格执行下去,将职责落实到相关的监护人身上,要严格管理工作票证,并将工作票证随身携带,确保作业受控进行。另外,对一些检修仪器以及分析仪器要做好质量监测,要确保各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调集相关的监测人员并制定监测周期计划,通过严密的检修计划以及对工作票证的管理,来提高检修施工的人身安全。
4 提高对检修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
通过对检修施工现场作业的情况调查,其中重点部位主要集中在几个阶段,对此,可以提高对这几个阶段的监督工作,要本着勤检查、多整顿、不违章等监督原则,全面强化检修的安全管理。另外,对检修施工的工程来说,也要做好定期、定点的检查工作,通过对每个检修环节的多次排查,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误差。另外,对于一些检修人员素质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而且在作业中出现的违规现象也比较多的情况,要对其进行重点的检查,尤其是要检查检修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证,大力提高对检修现场的监督力度,能有效避免因违章现象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另外,还可以每周组织一次二级单位的专业人员到检修现场进行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各个检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此期间,会有相关的安全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深入到检修施工现场中,进一步加强检修现场的巡检的安全,并且要大力宣传人人讲安全、处处懂安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检修施工的安全性。
5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检修施工安全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对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将电力检修施工安全最大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彦清,杨欢,赵晓震.电力系统事故中人为事故与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8).
[2] 李锡高.浅析倒闸误操作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09,(18).
[3] 马智强.如何加强电力检修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09,(36).
[4] 柯万强.浅谈如何对电力工程检修进行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5] 张文有.浅谈如何对电力工程检修进行安全管理[J].今日科苑,2010,(8).
[6] 邱江涛.35kV及以下变电所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及解决[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专项监管报告第3号)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部署,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保障2006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安全生产,依据《电力监管条例》和《电力安全监管办法》,国家电监会会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06年5月15日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电网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电监安全〔2006〕22号),并于5月22日至27日共同组织开展了电网安全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检查的主要内容是:电网企业贯彻落实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情况;贯彻落实国务院一系列关于应急工作的要求,建立并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理应急机制,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情况;迎峰度夏准备工作及防台风和防汛工作的组织、准备措施等落实情况;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加大安全投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情况。
此次检查的范围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的华北电网公司和华东电网公司,以及南方电网公司所辖的广西电网公司和云南电网公司。检查共分三个组:第一组对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华北电网公司和北京市电力公司以及内蒙古电力公司进行检查;第二组对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华东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和福建省电力公司进行检查;第三组对南方电网公司所属的广西电网公司和云南电网公司进行检查。检查期间,检查组听取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以及被检查单位的工作汇报,现场检查了13个重要变电站、9个电力调度中心、3个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和北京电力公司电力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检查组还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被检查单位充分交换了意见。
总的看,截止4月底,两电网公司所辖供电范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国家电网公司所辖供电范围未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大面积停电事故;未发生电网稳定破坏事故;未发生水电站垮坝事故;未发生重大以上人员责任事故;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火灾事故。该公司电力生产、基本建设共发生人身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比去年同期减少9人。发生电网事故19起,同比减少10起;发生设备事故35起,同比减少51起。南方电网公司所辖供电范围未发生重大以上各类事故,未发生电厂垮坝事故;发生一般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增加1起;一般电网事故4起,同比减少2起;一般设备事故46起,同比减少38起。
二、监管评价
从检查情况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积极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各项要求,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共同努力,实现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两电网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加强管理,把保证电力可靠供应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在加大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加快电网建设的同时,狠抓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到安全管理到现场。云南电网公司推行以“严格、统一、规范、高效”为特征的准军事化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化、作业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长效机制;福建省电力公司开展了创“无违章企业”工作,今年以来共查纠违章816起,现场违章的行为明显减少。北京电力公司在迎峰度夏前加大设备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力度,加强了设备巡视和电网运行监控,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共消除线下隐患159处,整治三线搭挂(电力线、通信线、光缆)电力隐患1435处。与此同时,各电网公司还加强了调度运行管理,严肃了调度纪律,合理安排调度计划,认真部署迎峰度夏工作,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2、健全机制,努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按照国家对应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并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理应急机制,初步形成了有系统、分层次、上下一致、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信息畅通的事故应急体系。不断完善电力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联合反事故演习工作。华东电网每年都开展全网防止大面积停电演练。今年4月20日,广西电网公司利用大化、百龙滩电厂两台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开展了广西电网黑启动实战演练。华北电网计划在6月份举行联合反事故演习,以及时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3、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大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切实保障电力有序可靠供应 将需求侧管理作为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保证电力供应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采取经济、技术、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科学用电。上海市电力公司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今年夏季本市电力安全供应工作的通知》(沪府办发〔2006〕15号)的精神,编制了2006年夏季有序用电各种预案。同时加强跨地区电能交易和电力优化调度工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剂地区间电力余缺,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紧缺状况,减轻了高峰负荷对电网安全的压力,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确保重要用户的用电需要。
4、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尚;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建立“平安机制”、建设“平安文化”,促进了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确保了电网安全。内蒙古电力公司制订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框架》,并大力开展安全文化示范窗口建设。
三、存在问题
1、部分电网结构薄弱,安全稳定问题仍较突出
当前,电网发展滞后,网架结构薄弱,抵御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跨区电网以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直流输电系统构成,电网之间联系薄弱,动态稳定问题突出,系统安全储备不足。输变电设备长时间重负荷运行、部分老旧设备仍在使用,部分地区单变、单线较多,输电断面瓶颈、无功补偿不足、短路电流过大、电磁环网等安全稳定问题突出。随着发电机组大量投入运行,电网潮流分布发生较大变化,运行方式调整困难,整个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受到影响。
2、驾驭大电网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电力发展已经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阶段,随着大容量、超高压、交直流混合、长距离输电工程的投入运行,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给电网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电网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大电网故障产生和发展机理的研究和分析,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大电网运行规律的研究,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驾驭大电网的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应急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面积停电应急管理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需要不断加强,开展与社会联动的应急联合演习工作应当制度化。重要用户、重要场所等应急电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四、整改意见及建议
1、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增强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
电网企业应继续做好有关电网工程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强化主网架结构,加强老旧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力度,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2、进一步加大对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的研究
电网企业应加大对大规模、高复杂性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研究,切实掌握大电网系统的稳定机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增强电网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应急管理 电网企业应密切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预案》的社会演练,不断完善、细化《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重要用户和重要场所应当配置应急电源,防止在电网大面积停电情况下发生次生事故。
为确保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和做好设备普查消缺工作,以及保证电网安全渡夏,XX供电公司根据东莞分公司的工作部署,在7月29、30日开展了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在25日安全检查动员会上,莫经理对检查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布置:由安监制定具体检查内容和范围,以及对整改情况的跟进;各营业所负责对全镇低压设备进行检查;运行班则负责全镇10KV线路的检查,并要求检查要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的工作指示。
在这次检查活动中,我们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运行班在检查10KV线路中,首次使用了刚购进的红外线测温仪,能有效地、快速地掌握线路的发热情况,为做好电网维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现在许多线路由于在建设初期是作为支线供电用的,只有少量负荷接电使用,因而导线选用大多是LGJ—50线,但到后期接电的工厂不断增多,使这些支线满、超负荷运行,造成有烧断导线可能。为此,运行班人员特别对这些支线进行监测,其中在对岭厦站F27桥新线朗厦支线#20—#29杆段线路测温时,测量结果达到65℃。经研究,该段线路已安排在近期内将原来导线换成LGJ—150导线,确保电网正常供用电。
同时,针对雷雨季节到来,运行班人员对线行下的树木、搭建物加强了巡查,发现石马河和兴南路段的树木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威胁后,立即派人对安全距离不够的树木进行了修剪。
各农村营业所在对低压配电网和设备检查中,除发现部分配电房和街巷线存在管理较混乱外,还发现石口慧高精密厂生产设备的接地线与配电盘的接地线直接相连,使得这些设备一旦漏电,便经配电盘接地线传出厂外,使变压器接地体因而带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安全起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电网安全,我公司迅速组织力量,向全镇有专用变压器的工厂、企业发出整改通知文件,要求各工厂、企业进行自查自纠,对凡将发电机、低压网的接地线与我供电部门的接地网相连作接地使用的,要求迅速解开,自行安装接地系统,避免人身触电事故发生,以进一步规范安全用电的管理工作。
为做好设备消缺工作,我公司根据4月下旬对10KV线路检查时编制的《电力设施安全隐患统计表》的记录,在7月中旬已经开始对距离不够的线路进行整改,订购的绝缘线大部分已经运到,在8月份便可全面将这部分裸导线换成绝缘线,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安全系数和供电可靠性。
前段时期,我公司通过加快电网建设和对各F线路的负荷调整,保证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但对杆塔的双编工作未能及时落实,使一些杆塔编号与实际不符,对现场生产施工存在一定隐患。为此,我们在7月份,已集中力量完成了对新线路和负荷调整的F线路的双编工作。
千瓦,农机总值达4.35亿元。去年以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随着农用运输车移交,农机安全监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加强对拖拉机的管理,是目前摆在广大农机监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我区监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至2006年上半年,全区有注册登记的拖拉机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联合收割机3台;拖拉机驾驶员3966人(g658、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驾驶农用车。拖拉机入户率(占拥有量12000台的)为38.3%,驾驶员持证率为39%,从2000年到2005年,平均每年动员拖拉机入户200台,拖拉机检验900台,驾驶员审验1200人,入户率、检验率、审验率、持证率平均为30-40。2006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机入户108台,拖拉机检验500台,换旧牌242台,动员组织驾驶员参加持证培训83人。检验率为10.2,入户率为49.9、持证率为39.6。从2001年至2005年全区共发生农机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伤28人,其中拖拉机重大事故8起8人;一般事故21起重伤20人。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的农机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趋势。
××区每年新购置拖拉机200台左右,拖拉机增长速度为2,新车入户率为50。从我们掌握的情况表明;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从购置拖拉机到农三轮,逐步更新换代,发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轮农用运输车为主,农村运输基本被农四轮所替代,拖拉机变为耕、耙、播等农田作业的工具。
二、农机安全监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道交法》、《行政许可法》、《农机促进法》、《道交法实施条例》以及温总理签发的412号令、农业部的《两规定》、《两规范》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了拖拉机管理的关系,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地位得到了认可。然而,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在张掖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在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机安全生产,影响到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生存和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农业机械特别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如果管理不严和操作不当将会对周围人员、财产、环境造成伤害。××区在80-90年代,农机事故年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农民家破人亡,而且引发农户之间、家庭内部的矛盾与纠风,也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机经营户相对都是比较贫困、家庭条件普遍较差,也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无力承担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农机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减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发农机事故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机常年失修,安全设施残缺不全,无灯光喇叭、制动不灵、方向盘间隙过大、连结不牢等技术状态较差,再加上无照开车、违章作业等,农机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农机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农机监理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
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
一是社会进步、城乡发展、农村综合经济能力上升后,农民对经营农业机械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六、七十年代的手扶机到小四轮拖拉机再到三轮农用车、四轮农用车,农民不再是以满足农田作业而购置机械,而是由农机市场为导向,市场引导农民购置适用的农业机械,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农民的意识中,拖拉机不再是一种先进的机器,只是一件农具而已,所以拖拉机的增速为每年200台左右,农用车的增速为每年280台,因此农民对拖拉机入户、检验和学习驾照的意识不强。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种植青一色的制种玉米,农产品运销没有作业市场,而且农业运输被农用车所替代,拖拉机仅仅作为纯农田作业的机具,一年的出勤率按农民常言说的“牛-55用的50天”,出勤率低,春种夏收后,“刀枪入库”,所以拖拉机不上公路,基本活动在田间地头,监管的难度非常大。
一、现行建筑安全监管模式的困境
以地方各级安管站为主的安全监督机构是在建筑生产前线进行安全监管的主力军, 大量的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由安管站完成。由于法律只规定行业主管部门可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安全监督机构, 造成政府监管内容比较注重施工现场的实体安全情况, 即以工程实体的安全监管为主。这一特征也间接导致现行建筑安全政府监管模式面临不少困境。
(一) 监管方式不理性。
目前, 政府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主要通过各级安管站对本地区内受监项目从开工至竣工期间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来实现, 包括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于是, 各级安管站疲于奔命于众多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 扮演着企业“消防员”的角色, 甚至直接介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 重复着低水平、非理性的监管。这种监管方式过分强调实体的安全和事故的结果, 忽视了从源头上———即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监管, 难以真正改变建筑安全水平。
(二) 监管资源有限。
由于政府监管机构的资源非常有限, 人均监督项目数和监督面积均较高。笔者于2010年初对重庆市某区进行调研发现, 该区安监站专职监管员仅8人, 而受监的在建项目共有132个, 人均监管近20个项目, 且多数情况是两人一组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 使得监管数量和监管难度相对更大, 难以进行深入细致或频率更高的安全监管。而普遍采取“通知式检查”又进一步降低了监管的效率。经过事前准备的工程实体安全情况从表面看来往往较良好, 与实际安全情况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出入, 检查工作经常变成走过场, 难以准确了解企业安全责任履行的真实情况。
(三) 对参建方警示作用不大。
一个工程实体安全隐患问题可能是由若干个安全违规行为组合而形成的结果。从实体入手进行监管, 就难以彻底找到安全问题背后全面的安全违规行为, 即安全问题的本源, 再加上监管资源的有限又无法全面地发现所有安全隐患, 更多的安全违规行为被遗漏。再看安全惩罚, 由于安监机构的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是分离的, 安监机构可以动用的处罚权力有限, 往往只是下整改通知单, 不能严格执行相关法律, 于是大部分安全违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警示作用很小。
(四) 内部问责制度不合理。
人少事多、资源短缺的现实, 加上安全事故本身的偶然性, 使安监机构并不具备识别和及时发现全部安全隐患的能力。但由于监管行为的直接对象是工程的实体安全, 又考虑安全事故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及敏感性, 于是监管机构内部建立起与实体安全状况相关的问责制度。这使安监机构背负着较大的思想包袱, 为了减少承担责任的概率, 必须频繁亲自到场检查, 真正了解安全情况才放心, 客观上加剧了对工程实体监督的需求, 形成恶性循环。
二、建筑安全行为监督模式的提出
思考实体安全监管模式带来的困境发现, 要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现彻底而长效的政府监管, 必须注重对建筑安全行为的监督。建筑安全行为监督是指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对建设项目参建主体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所选择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监督, 检查其是否履行相应的安全责任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行为引导和修正的活动。
工程实体出现安全隐患往往是从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演化到安全事故发生这一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从对工程实体安全的控制来看, 实体监督是一种直接对这最后环节进行规制以减少安全事故的模式, 主要起到“事中控制”的作用;而行为监督则是基于对参建主体安全行为的管控, 力求在安全问题演化成实体安全隐患前就将其修复, 以达到保证工程实体安全的效果, 既有事中的控制也有事前的控制。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应体现宏观性, 安全行为的监督相对于政府部门实行的诸如完善法规、出台政策的措施而言可视为微观行为, 而相对于对工程实体的安全监管则又体现的是宏观行为。行为监督从行为入手来制约参建企业, 根本目的是要让企业真正具有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企业自觉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摆脱当前大部分企业与政府博弈、对安监机构的安全检查应付了事的被动局面, 使每个项目内部都有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系统, 从而提高建筑业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三、建筑安全行为监督模式运行机理分析
建筑安全行为监督是指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对建设项目各参建主体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所选择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监督, 检查其是否履行相应的安全责任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行为引导和修正的活动。围绕“政府-参建主体-建筑实体安全”三方形成的总体框架, 通过行为监督模式的导入应用, 可以大致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安全行为——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执行业绩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自主管控建筑实体安全状况”的安全管理良性循环模式。 (图1) 这个良性循环在开始运行阶段需要政府较多的干预, 例如规范相关的安全行为, 建立科学的行为奖惩保障机制等;经过政府严格的行为监督与评价进程, 承包商安全行为规范与否将直接决定承包商自身以及建设单位的利益, 奖惩机制会对企业安全行为的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市场也会对承包商安全生产能力有优胜劣汰效应;逐渐地, 企业将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水平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 进而自主履行其安全责任, 选择正向安全行为, 良性循环基本形成。在这个行为监督模式中, 安全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是前提, 严格的行为过程监督与行为结果评价是重点, 科学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是保障。
(一) 安全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是前提。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虽然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参建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了明确, 但《条例》中的条款内容尚不完整, 比如“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一章中完全没有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全周期要对承包商等主体和工程实体进行安全管理的规定, 无法为行为监督模式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应根据需要完善对相应主体的行为规定。另外, 《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存在不够细化的特点, 需要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对此进行深化, 提高可操作性。企业由于具有追逐利润的特性, 目前很难做到主动寻求内部安全行为体系的建立, 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引导, 以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为主要依据, 将各主体的主要安全行为规范化, 既利于企业安全责任的履行, 也利于政府监管机构的照章监管, 这是行为监督模式运行的前提。
(二) 严格的行为过程监督与行为结果评价是重点。
在安全行为规范的引导基础上, 政府需要对参建主体的安全行为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这是模式运行的重点。行为过程监督宜采取抽查尤其是不通知式抽查, 检查内容以政府制定的安全行为规范内容为主, 将来或许还包含部分企业在规范化行为要求以外追加选择的安全行为。过程监督的方式可以包括资质审查、安全管理档案资料审查、安全费用台账抽查、企业汇报、针对现场安全状态提问、现场工人随访、实体安全状况检查、实体视频监控、监督应急预案演练等, 由监管机构根据需要选择采用。行为结果的评价是指对参建主体安全行为执行情况的审核与评价, 将作为实行激励惩罚机制以及差别化监管选择的依据。实体监督不再是政府安全监管的重心, 但对工程实体的监督依然很重要, 它可作为评价和校核企业行为结果的参考。此外, 由于行为监督量较为繁重, 需要尽快培育第三方中介机构并找到合适的模式让其参与安全监管过程。
(三) 科学的经济激励和惩罚机制是保障。
资本是逐利的, 企业对政府强制要求的做法会产生一定的抗拒, 却会对涉及经济利益的因素较快做出反应。新资源经济学理论倡导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政策主张。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完全依靠政府行政监管的被动性和局限性, 有助于较好地引导企业自主选择正向安全行为。因此, 行为监督模式还需要科学的经济激励和惩罚机制作为运行保障。当经济激励机制有效, 建筑企业安全投入带来的收益增大, 甚至大于安全投入本身, 理性的企业会自主加大投入选择正向安全行为, 履行相应的责任。而对于部分短视的企业, 他们往往忽视安全投入的收益, 拒绝选择规范的安全行为, 这样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大增, 但其违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也较大, 此时起作用的是惩罚机制———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反向安全行为, 必须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大幅提高违规行为的经济成本, 甚至使其高于选择违规行为的收益, 从而降低承包商及建设单位违规行为的预期收益和动机。企业一旦认为反向安全行为无利可图, 自然会改变思路转而执行规范的安全行为。
参考文献
[1]陈大伟, 方东平, 张延东.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对策研究.建筑经济, 2009.2.
[2]国务院.200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3]焦建国.简析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建筑安全, 2011.1.
[4]乐新军, 佘立中.建筑安全监管与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筑安全, 2010.6.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46-02
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安全生产法》作为基准,落实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事前预防工作。目前,将安全生产法作为依据,在基层区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在认识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而且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要明确目前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运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强化安全生產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起步较晚,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而且常常按照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监管标准作为标杆,未能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还比较落后,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而且,在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投入、监管队伍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正视这些问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促进监管水平的提高。
1.1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建设体系还不完善,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在实施法律法规之后,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未能完全落实委托执法工作、执法程序比较复杂和繁琐,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处罚力度不够。
第二,还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规。因此,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法律的效力不够。所以,需要加紧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第三,法律行政诉讼的过程还未完善。我国安全生产行政诉讼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案例较少,所以,在这方面还不完善,影响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第四,在发生工伤事故之后,其追溯期存在不确定的问题。按照民法的追溯期来说,应该以案发之后的两年为准则。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工伤事故的对象往往是弱势群体。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司法部门处于对弱者的保护,往往会对其进行援助,按照司法援助的条款进行处理,从而导致难以确定其具体的法律追溯期。
1.2 监督职能交叉模糊
监督职能交叉模糊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很多部门都需要承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按照法律法规的一些依据,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领域中,会有所侧重,承担着不同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但是,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等方面,既可以看做人人负责,又可以看做无人监管,因此,行政监管职责交叉不清,推脱责任,难以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导致政府部门的监管难的现象。而且这也会造成很多单位既要接受政府的监管,而且接受部门的检查和监管,从而造成多头监管和领导的现象,加重了生产经营单位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监管部门主要重视日常的监管工作,忽视完善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安全监管部门将精力放在专项整治上,处理各种日常的事故,而忽视了对工作机制的完善。
三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中,一直强调企业的责任,但在安全投入上,企业缺少相关投入的规定,从而影响了行政监管部门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上政府投入较多,但在事前预防上的投入较小, 影响了行政执法效能的提高。
1.3 行政执法力度不够
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相应的安全行政监管部门依据法律的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而且在执法的过程中,执法的力度不够,通常采用经济处罚的形式,因此,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
2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得出大多数的安全事故属于责任事故。针对我国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行创新, 推动企业的发展。
2.1 修订《安全生产法》,将监督管理权限下移
在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很久以来,我国将安全监督管理权限的重点放在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上,在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很难找到关于县级以下关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语句等,因此县级以下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权限不足,影响了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所以,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加大对安全知识的宣传,并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监管意识,不仅要保证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还要将县级部门安全生产监管权利下放到基层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保证基层政府的安全监管权利,有利于满足基层建设的需要,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2.2 加快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建立常效管理机制
要转变传统的思路,不能仅仅重视县级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还要提高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制的影响力,增强监管工作的责任心。目前,很多基层内的行业监管比较笼统,不具有针对性,管理方式和方法比较粗略。
因此,要推动安全监管的发展,很多地区和行业进行积极的探究,在工商、消防、卫生、食品等部门抽调一些优秀人员,由他们构成一个综合管理机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综合部门查明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若不合乎标准的要求,不予其办证的许可;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违反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则综合部门可以予以惩罚。综合部门可以进行日常的巡查和监管,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同时,要组织人员构成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前的预防工作。
另外,还要完善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的工作机制。在不同行业部门中的主管和分管领导,既要努力做好主管和分管工作,又要努力承担应该承担的安全监管责任。健全一岗双责和党政问责责任制度,提高工作的效率。
2.3 落实政府的综合监管责任,强化生产单位的主体责任
落实好政府监管的责任,要积极动员多方位的资源,通过利用电视、宣传报等形式,加大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的宣传,从而提高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增加安全生产工作的资金投入。在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推广、排查安全隐患上等,都要建立健全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安全保护设施,保证公共场所可以实现安全运营。
另外,還要落实好经营生产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对经营生产单位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价其责任的落实状况,并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使企业明确安全事故的责任,做好后期的处理工作。
单位安全主体具有多方面的义务,其中主要表现在:
第一,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只有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若主观上忽视安全生产工作,将会埋下一些安全隐患,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第二,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建设,通过行业内的安全生产责任的等级进行评定,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好安全生产设备,同时要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
第三,经营单位要做好汇报工作,定期向政府汇报工作的状况,尤其是安全生产的状况,并将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实汇报,可以在政府的协助下,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依法行政,优化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在安全生产的观念下,落实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开展的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分安全工作和非安全工作,明确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努力实现依法行政。要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条文,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增大监管的力度,配备专业的人员,并优化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优化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注重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对那些超过资质的单位或者部门进行严厉惩处,有针对性的举行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第二,和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委员会,从而推动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安全社区”的依托下,扩大宣传的范围,有利于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制定安全生产培训的措施。按照不同行业的状况、事故发生的集中行业等,编制符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资料,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5 完善好保险制度的运行
在传统的工伤保险中,主要采用的是简单给付的形式,这种方式过于简陋,影响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要重视对事康复工作的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对安全生产进行培训、为职工提供安全技术咨询、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考核雇员掌握的安全知识等。
3 结 语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安全生产事故问题频繁发生。所以,要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职能交叉模糊、行政执法力度不够等,所以,要修订《安全生产法》,将监督管理权限下移;加快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建立常效管理机制;落实政府的综合监管责任,强化生产单位的主体责任;依法行政,优化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完善好保险制度的运行,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杜永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
90-95.
[2] 杜永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4,04:36-40.
【安全监督述职报告】推荐阅读:
月度安全监督总结10-17
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07-20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09-30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10-03
我国安全监督管理体制10-31
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10-16
012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05-30
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工作心得06-17
黑龙江建设安全监督网06-21
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规定》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