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处理规定(推荐12篇)
员工工伤处理管理规定
第一条 总则
一、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工伤事故的情况,研究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
二、适应范围:只有在公司内从事与公司有关生产工作或在维护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因不小心发生意外事故;员工故意或者因私负残的,不作为工伤事故。
第二条 工伤处理
一.如属伤势轻微者,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公司行政办(在未经行政办认定的情况下私自安排或自行就医者,对于其相关医疗费用,公司不予承担报销),可由该部门主管代为处理,送伤者前往医院就医,有关医药费单据/证明由经办人交于行政办办理报销事宜。并填写《工伤事故报告表》
二.如属伤势严重者,由该部门主管立即通知行政办,由行政办负责安排送伤者到医院或提供必要之协助;并由行政办到财务部暂支适量现金(凡是工人工伤医疗费的暂支单,暂支人须在该暂支单上注明“暂支原因”),用以支付员工的一切医药及治疗费用;在办理好伤者入院治疗事宜后,该部门主管应到行政办填报《工伤事故报告表》,在行政办填写调查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然后上级审核批准;
三.所有公伤事故均须由行政办填写“员工工伤事故调查报告”记录,并报总经理批准方可报销医药费及批假给工伤者;
四.员工在工伤住院及医疗期工资凭病历和医生开具的证明,经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工伤误工补助,补助标准按该员工上季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2500(含2500)以下每天30元;3500以下(含3500)每天40元;3500
以上每天50元。如需聘请陪护人员,经总经理批准后按每天60元标准予以支付。(本公司员工按正常上班工资予以支付)修养时期提前上班,误工补助即日停发;
五.所有用以支付工伤员工的一切医药及疗伤费用,由行政办统筹办理报销事宜,以及到社保办或其它保险公司办索赔手续(办理程序遵从社保相关规定进行办理);
六行政办与保社保部门取回应收赔款后,到财务部办理有关核销手续,清还工人医疗费的暂支费;如社保部门之赔偿与医疗费出现差额时,须出示有关文件,经总经理签批后,连同所得之赔偿,到财务部清还该暂支单;
七.行政办对每次之工伤事故均需调查核实,并做出处理决定,填写报告后交总经理批准存档;如工伤事故之发生是因为机器设备之维护或修理不当、或责任部门未能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或因工人自身操作不认真,疏忽所致的,会根据情节/原因做出不同的追究和处理(如通报批评,检讨,罚款,解雇)。第三条 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一、工伤发生第一时间部门主管上报公司行政办→部门主管填写《工伤事
故报告表》→行政办电话备案(有参保员工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向相关保险机构电话备案)→行政办到财务部预支医疗费用→行政办负责安排员工就诊→行政办负责员工出院手续办理→行政办填写《员工工伤事故调查报告》→行政办负责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有保险员工按社保局相关工伤处理程序办理医疗费用报销/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工伤理赔)→根据员工工伤程度确定与否工伤假期及相应生活补贴→总经办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二、流程图见附件。第四条 附 则:
一、本规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公司行政办;
二、本规定于2011年9月1日开始执行;
三、与本规定相悖的其他规定同时作废。
四、本管理规定所属记录
1.《工伤事故报告表》
2.《员工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浙江苏友不锈钢厨具有限公司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一、扩大了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第一,所覆盖的企业范围扩大了。《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原《试行办法》第二条虽然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及其职工必须遵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但原劳动部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中要求,“工伤保险应当覆盖所有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在乡镇企业开展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可见,在工伤保险所覆盖企业的范围上,《条例》的范围扩大了。最重要的是真正把乡镇企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纳入了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另外,根据《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大于《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撕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企业,这三项保险所覆盖的企业主要是城镇各类企业。将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地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是今后立法的方向。
第二,规定个体工商户应参加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原《试行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办法”。通过比较可见,《条例》和原《试行办法》在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方面存在两点区别:首先,《条例》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依照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即所有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为其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只是考虑到中国地域广大,地区间的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差异很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条例》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其次,按照《条例》的规定,不仅城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乡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也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第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也要参加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原《试行办法》没有规定企业以外其他单位的工伤保险制度。《条例》将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也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是社会保险立法的又一巨大进步。
第四,对违法用工主体的受雇人员的工伤赔付问题做出了规定。违法用工主体的受雇人员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违法用工主体是指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的单位,包括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备案的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等。这类无用工资格的“单位”,实际上并不成其为单位。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常出现这类“单位”违法用工,甚至导致所雇人员因工负伤、致残、死亡、患职业病的事件,而且,由于这类“单位”是违法经营,违法用工,更不注意安全生产,工伤发生率远高于正常的合法经营单位。这些单位从法律上说不具备从事民事活动的主体资格,因而不得招用人员,但他们却违法招用了人员。虽然从合同法原理上讲,这种劳动合同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但是劳动合同具有无法恢复原状的特点,由此造成的对职工的伤害理应得到赔偿,因此,《条例》对这类“单位”的工伤问题的处理也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第五,对出境工作人员工伤保险的规定更有利于劳动者。《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这一规定与原《试行办法》的规定有较大变化。两相比较,《条例》的规定更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更有利于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利益。这样规定,既可以保证外派劳务人员避免双重或多重参加工伤保险,又可以保证劳动者能被工伤保险制度所覆盖。
二、扩大了工伤保险所覆盖的事故范围
原《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了属于工伤事故的十种情形,而《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将属于工伤的事故分为应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两类,具体情形也是十类。《条例》根据近年来的实践,对有些属于工伤的情形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例如,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也属于工伤。另外《条例》还有些规定比原《试行办法》更为精确,例如,原《试行办法》规定的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属于工伤。《条例》改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样规定显然更具操作性。
仔细比较可以发现,《条例》实际上扩大了工伤事故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也属于工伤。而原《试行办法》对此是这样规定的: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属于工伤;《条例》的规定取消了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二是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取消这两个因素,说明只要是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不管时间和路线,也不管是否是受害职工本人的责任,都属于工伤。另外,《条例》还明确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这里所说的交通事故不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而是道路交通事故,即机动车事故是发生在交通道路上的,非道路交通事故不在此列。
第二,《条例》第十六条排除在工伤事故范围的情形比原《试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情形减少了。一是将原规定的“犯罪或者违法”改为“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两相比较,将违法不属于工伤缩小为因违反治安而伤亡,这样规定,将使大量按原规定因违法而初排除在工伤事故范围之外的事故,纳入到工伤事故之中;二是取消了原规定不属于工伤的因斗殴或者因蓄意违章而受伤的情肠三是将因酗酒导致伤亡的改为因醉酒导致伤亡的。这样规定,更科学合理,因为醉酒是一种喝酒所造成的状态,是可以界定的,而酗酒则是一种行为,并不一定导致醉酒的状态。
三、有关工伤认定的问题更明确
关于工伤认定,与原《试行办法》相比,《条例》明确规定了几个事项。
第一,工伤认定申请人。《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的第一申请人为职工所在单位,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的第二申请人为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条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工伤认定机构。工伤认定机构为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实行省级统筹的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就是由区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这一规定,取消了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权。当然,如果当事人对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复议,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重新做出认定决定。
第三,提出申请的时效。提出申请的时效,工伤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为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年内。超过了这个时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
(人社厅函[2011]3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关于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如何理解和适用问题,经征得国务院法制办和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并商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提出如下处理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该条规定的“上下班途中”是指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和合理的上下班路途。
二、该规定的“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包括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和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其中,“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件。“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理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三、“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认定应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铁道等部门或司法机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组织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为依据。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七)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工伤的其他情形,或经集团审批同意视同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三)外派员工发生工伤事故的,当地人事应于工伤事故发生当日告知其统筹所在地公司人事部门;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负责跟进各地人事做好工伤事故处理,对于雇主责任险各地人事应将相关资料同步报送监察法务中心、车辆险资料由各地物流报送物流管理中心。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辆险理赔;
(二)保险理赔限额以外且应当由公司承担的员工工伤待遇,从公司福利费用中列支;
(三)各级财务部门应认真做好工伤事故借款备查台帐,审核费用申请报告及报销支出,监控工伤保险及总部商业保险理赔到账时间、金额,及时、准确清理工伤事故借款;
(四)各地人事部门在办理员工工伤事故费用报销时,员工应将治疗、检查、住院等费用发票及相关资料交人事部门办理。对于无法理赔或报销的费用,且不应由公司承担的,各地人事应及时收回,并将保险公司审核的证明及费用发票原件或复印件返还员工本人或直系亲属,履行签收手续。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工伤事故管理规定》
附件:
呈: 总裁办、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对口中心
致: 人力资源部、××对口部门
由: XX公司总经办 呈报人: 事由:关于××部门××人员事故分析及责任认定报告 日期:××××年××月××日 页数:×页
□紧急 □传阅 □请批示 □请 日内回复
一、事故人自然情况
姓名、工号、性别、婚否、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部门、岗位、级别、入司时间、最近一期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工伤保险缴纳情况等
二、事故详细经过及原因分析
1、事故详细经过
2、事故性质
3、事故原因分析
三、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小组
2、医院诊断病情、预计治疗周期及治疗总费用
3、预计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可理陪费用
4、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等
四、事故整改措施、责任人
数
2011年02月11日 15:28来源:北京晚报代丽丽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今天上午,人保部公布了《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对于一些难以直接按照工资总额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建筑施工企业、小型服务企业、小型矿山企业的缴费办法作出规定。
据了解,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由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确定。但在实践中,一些行业企业因生产经营方式和用工形式灵活多样,难以直接按工资总额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这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企业、服务行业中的小型服务企业,矿山采掘行业中的小型矿山企业等。于是人保部起草了《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对这些工资总额难以统计的部分行业中的企业如何缴纳工伤保险费作出规定。
按照《办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实行以建筑施工项目为单位,按照项目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商贸、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浴以及文体娱乐等小型服务业企业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按照营业面积的大小核定应参保人数,按照所在统筹地区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和相应的费率,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也可以按照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小型矿山企业可以按照总产量、吨矿工资含量和相应的费率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伤事故;预防;处理
一、工伤事故预防
工伤事故实际上就是安全事故中特指对人身造成伤害的一种事故,安全事故可控了,工伤事故也就相应得到了预防。做好工伤事故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健全法制,依法管理,从制度上规范和预防。
我国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筑法、招投标法等一系列适用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但是仍然不能对目前建筑行业一些通用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队伍,除具有高、精、尖科技含量的工程项目外,大多是由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标后发包或分包给低资质的施工企业(业内称之为外协队伍)完成的,而低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是将资质租赁或委托给私人老板对外进行承包,私人老板再招雇农民工为其工作。这种运做模式,造成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能有效界定,一旦出现农民工伤亡事故或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没有针对上述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定性及责任追究,往往承包商和分包商相互推诿,扯皮。因此,造成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因为讨要工资或维护农民工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的集体闹事或恶性事件不断发生,这种农民工的用工现状,将在我国建筑业内持续较长时期。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顽疾,必须对症下药,针对目前建筑市场现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方可从制度上规范和预防工伤事故发生。
2.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转变观念,从雇佣农民工源头抓起。
(1)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从稳定的高度看待农民工问题。从大环境讲,党和政府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同时,更加关注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权益问题。而事实上一些包工头一方面是非法雇佣农民工,通过榨取他们的劳动价值而获利,另一方面包工头又通过挂靠或租用低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在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承包或分包一些工程。不难看出,抓住县级建筑施工单位或二级及以下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年审、注册、管理,坚决杜绝对外租、借企业资质,就堵住了个体包工头租、借资质分包工程的渠道,也就解决了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被侵害这个问题的关键。
(2)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必须从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看待农民工问题。目前,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建项目除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工程项目以外,大多数是分包给外协队伍完成的,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组建现场项目部对项目进行管理。但在对外协队伍的管理上,一些项目部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总认为,出事都是外协队伍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只负责监管工程质量。这种观念不改变,将阻碍现场有效的安全管理,甚至造成更大的事故隐患,这个项目不出问题,下个项目也得出。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二是在各级管理人员中广泛宣讲,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规模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与合法合规的外协队伍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高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业绩好的合法合规的外协队伍,有了他们的长期合作,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要坚决杜绝高资质企业对自然人或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资质的单位进行工程分包,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3)农民工是低资质建筑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县级建筑施工企业或二级及以下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能随意将企业资质租借给任何自然人,或以企业名义对外承揽工程,如果是企业委派负责人分包工程,需要雇佣劳动力,必须按国家规定招用农民工,应按规定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并建立农民工个人信息及国家规定的农民工参保险种,便于规范管理。对零散短期用工必须严加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从管理上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
由于工程项目一旦中标,工期催得紧,队伍上的急,一些项目部在选择外协队伍时,忙与应付甲方或业主要求,根本没时间慎重比选队伍,更谈不上签定工程承包协议,往往是先上队伍再谈价,为今后对外协队伍管理以及费用清算埋下隐患,外协队伍的好坏对项目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鉴于这种情况,为使项目中标后,短时间内能拉出若干支冲得上,干得好,叫得响的外协队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健全制度,落实外协队伍业绩管理档案,选好外协队伍。公司每年在对项目考核的同时,由主责部门对外协队伍业绩进行考核,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指有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资金状况、机械设备、安全质量、履约能力等,在公司内建立外协队伍业绩管理档案,主管生产的领导应重点关注,把好使用外协队伍的第一关。
(2)根据不同承包方式,确定承包费用,明确双方责任。通过对外协队伍签订平等互利,责、权、利明晰的承包合同,才可能使项目管理更顺畅,同时对外协队伍的安全管理也就有章可循。即使因为选择外协队伍、签定分包协议拖延了开工准备的时间,影响初期的业主评比,笔者认为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比盲目上队伍、盲目开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一旦选择了好的外协队伍,签定了规范的分包合同,也就为后续的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现场安全监管。根据双方签订的承包协议,由项目部主责部门负责对照检查,属于项目部的责任,应由项目部负责落实。对不按合同规定应增加安全质量费用投入而不愿投入的,或违规施工、违章操作,造成或未造成安全质量事故或民工伤亡事故的,要以书面方式通知分包方,对拒不接收又不签认的,以函件或邮寄方式通知分包方公司,同时存档,便于今后出现合同纠纷或工程结算时使用。
二、工伤事故处理
1.依法维护企业及农民工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9号)第二项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定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劳动合同必须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或农民工本人直接签定,建筑领域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施工作业班组、包工头等都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能作为用工主体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
2.以工伤保险条例决定经济补偿标准
对确需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的,区分不同情况,按照国务院第586号令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执行。条例规定发生工伤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待病情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完成后,根据工伤等级,按照条例规定享受工伤待遇。
(1)工伤人员在治疗期间的待遇标准按受伤前的待遇不变,治疗期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延长12个月。
(2)伤残等级评定后,一到六级的工伤,按月领取伤残津贴,按受伤前本人工资(是指受伤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90%、85%、80%、75%、70%、60%领取。同时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18个月、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到十级的工伤,只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的本人工资。
(3)因工死亡的,直系亲属享受待遇:丧葬补助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按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按生前月工资的40%,其他按30%)。
三、结束语
1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保护员工合法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5号令《工伤保险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庆石化公司在册员工工伤管理。
3职责
3.1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员工工伤管理规定》的制定、修订及监督执行;
3.2公司人事处负责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及定期组织复查伤残状况;
3.3 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员工工伤管理;
4管理程序
4.1工伤或工亡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十六条,员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工伤。具体情况为: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
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者;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行为;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
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因战因工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病复发的;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4.2 申报工伤的规定
4.2.1各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5日内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提出工伤报告。经确认后,15日内向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申请时间可延长至30日。超过30日由本人自行向政府申报。
4.2.2申请认定工伤由员工本人或其亲属提出书面申请。本人或其亲
属没能力提出申请的,可由单位工会代表员工提出。
4.2.3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配合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做好工伤认定申报,负责联络工伤事故出险及工伤员工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4.3工伤认定需提供的资料:
(1)认定工伤或工亡申请书;
(2)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报告书;
(3)工伤事故调查材料;
(4)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救治工伤的诊断书、职业病诊断书或死亡证明、遗属经济状况材料;
(5)职业病员工档案及医疗档案;
(6)员工劳动合同复印件;
(7)本人身份证和户口复印件;
4.4工伤管理要求
4.4.1员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内治愈或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工伤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以及经职业病防治机构确诊为职业病的,人事处负责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对员工工伤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按《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国家标准GB/T16180-1996)执行。
4.4.2因工负伤和患有职业病的员工,治疗工伤范围内的疾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经公司人事处审核由大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报销。
4.4.3工伤员工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待遇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现场证人和本人工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
基层单位及二级单位调查了解工伤情况时,有关员工、当事人或者亲属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情况。
4.4.4工伤员工经过劳动鉴定机构确认完全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劳动能力可以工作的,应当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对拒不工作的,可按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理。
5记录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保险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经公司股东会通过,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公司全部职工、雇工,或者公司下设项目部雇工(以下简称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适用本办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第二条 公司应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将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条 公司、项目部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公司、项目部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公司或者项目部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九条 工伤职工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补足差额。
第十条 公司或者项目部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公司或项目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公司或项目部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公司或项目部偿还。公司或项目部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第十一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十二条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发生工伤事故后由项目部填写《湖南省参保单位工伤事故备案表》一式三份,提交公司工程部管理人员按调查报告实际情况审核后盖公司公章,自事故发生3个工作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送。同时由项目部填写《常德市建筑施工企业务工人员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工人或亲属签署意见,项目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盖项目部章后提交公司工程部管理人员按调查报告实际情况审核后盖公司公章同意确认申请。并由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报送相关单位,自事故发生30内向事故调查股报送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公司工程部根据调查报告确认属于工伤,方可同意工伤事故备案及申请工伤认定,鉴定伤残等级,工伤人员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部按规定缴纳了工伤保险的,该工伤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一个月之内不申请的,在一个月之后一年之内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赔偿项目有:医疗费、交通食宿费、住院伙食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次性就业补助金等。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于劳动者一方。解除劳动关系,即可一次性算断;保留劳动关系则按月享受相关待遇。
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发生工伤事故后,项目部与工伤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与工伤劳动者达成并签订《工伤赔偿协议》。在《工伤赔偿协议》中因工伤发生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全部由项目部负责支付到位。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赔偿费用由项目部先行垫付。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赔偿费用必须按规定先存入公司工伤专用账户。
项目部向公司申请拨付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赔偿费用时必须提供以下资料原件:
1、由公司工程部审核签字的项目部财务领款单;
2、工伤人员在项目部领款的手续复印件;
3、项目部与工伤劳动者签订《工伤赔偿协议》原件;
4、项目负责人对公司写出工伤事故一切后果及工伤人员后遗症由项目部负责到底的相关书面承诺书。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是怎样的
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也叫做职业伤害,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那么我国劳动法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有哪些?是怎样的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请阅读下文了解。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4、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参考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金标准。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6款。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六)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3款、第32条。
(八)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1、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2、要求: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九)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2、要求: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一)工亡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标准: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
(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供养亲属范围:
(1)、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
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5、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的情形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6、确定是否符合被供养资格时间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2)、要求:第一、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第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丧葬补助金、第(二)项规定的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十二)、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劳动法对工伤及工伤赔偿的有关规定,希望对您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法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免费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
劳动法规定工伤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规定的工伤赔偿是怎样的
劳动法规定的高温补贴是多少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实行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这实际是规定了公民劳动、休息、退休的权利,既然是权利,也就是说是否劳动、休息或者退休的主动权、选择权在公民自己,公民有权主张,也有权放弃,而不是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有退休的义务,至退休年龄必须退休或是超过退休年龄就不符合劳动者主体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
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年7月5日 [2007]行他字第6号)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6)渝高法行示字第14号《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在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一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原则同意你院第二种意见,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六十一条等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受聘于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其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
(2010年3月17日 [2010]行他字第10号)
山东高级人民法院:
【工伤处理规定】推荐阅读:
工伤处理管理06-01
公司工伤处理措施06-16
公司员工工伤处理流程06-15
企业职工工伤处理流程10-13
工地工伤事故处理流程12-21
深圳中院关于审理工伤案件的若干规定11-02
处理技术规定10-28
交通违章处理程序规定07-28
行政公文处理规定重要06-02
劳动纠纷处理有关规定07-07